洪泽水泥与600585海螺水泥泥哪个好

合肥[全部地区]
选择地区:
你好,欢迎来到安徽企业信息综合门户徽商网!
&&&&&&&&&海螺水泥与淮海实业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海螺水泥与淮海实业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
发布时间:&&
已有1334人浏览
资讯标签:
新闻排行榜漫谈海螺水泥
漫谈海螺水泥(作者:胆小的黄毛兔子)
一、海螺水泥的竞争格局
1、水泥企业2013年产能情况(水泥熟料,根据中国水泥网数据整理)
中国建材包括南方水泥、西南水泥、中联水泥和北方水泥。南方水泥比较集中的范围:江西全省;浙江湖州、嘉兴、衢州;以及江苏宜兴、安徽宣城一带。西南水泥位于四川重庆一带。中联水泥位于山东河南一带,尤其是山东全省及周围势力雄厚。北方水泥主要是在东三省。
中材水泥包括中材、祁连山、天山和宁夏建材,主要位于新疆、甘肃、宁夏。
冀东水泥占据河北、山西、内蒙中部范围。
华润水泥占据两广,具有优势地位。
台泥在广东、广西、江苏、云贵川都有布置。
山水水泥是一家民营企业,香港上市,主要位于山东和辽宁,在山东市场和中联水泥形成双雄局面。
华新水泥是中国水泥的老字号,但现在是外资控股,基本依靠湖北沿江发展。
红狮集团主要在福建、浙江一带。
金隅集团主要是北京河北区域。
另外拉法基主要集中在在云贵川区域。
这是国内上规模水泥企业的基本情况,海螺集团在全国的布局根据数字水泥的产能地图呈现这个状况:
山东:济宁1家,日产能5000吨。这应该是海螺精心安插的一枚棋子,起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新疆:哈密有1家,日产能2500吨,周围是两家地方厂。
青山建化,14家,5.15万吨。
天山水泥,22家,7.53万吨。
陕西:4家,产能3.25万吨,分布在西安以北,宝鸡周围,区域竞争能力很强,附近有竞争能力的企业为冀东水泥,陕西最主要的水泥企业为尧栢水泥。
甘肃:平凉1家日产能1万吨,临夏1家2500吨,周围主要有祁连山水泥。
云南:共2家,日产能1.35万吨,云南拉法基占优势。
贵州:5家,日产能3.4万吨,与拉法基、台泥竞争。
四川、重庆:4家,日产能3.82万吨,与拉法基、西南水泥、华新、中联水泥竞争。
云贵川小计,拉法基,22家,日产能6.99万吨。
西南水泥,82家,日产能29.77万吨。
台泥,10家,日产能4.66万吨。
红狮,5家,日产能3.5万吨。
华新,8家,日产能2.55万吨。
海螺,11家,日产能7.1万吨。
两广:8家,日产能8.05万吨,竞争对手华润水泥强于海螺。
华润,15家,日产能12.3万吨。海南1家1.05万吨
台泥,4家,8.3万吨。
湖南:6家,日产能5.2万吨。
长江下游省市(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15家,日产能25.85万吨,产能主要在安徽,其余省市设粉磨站,海螺利用已“T形战略”占据优势地位。
南方水泥,56家,产能24.78万吨。
中联水泥,5家,产能4.63万吨。
红狮集团,4家,产能2.9万吨。
万年青水泥,5家,产能3.7万吨
另外海螺向福建海运500万吨。
东北地区销售季节短,生产季节也不能长,这是北方的劣势,产能利用不足,看冀东水泥一四季度收入大减,更冷的东北就可想而知了。
2、海螺的战略
海螺在最主要的长江中下游的地区实行T形战略,即依托长江丰富的石灰石资源,沿长江下游和沿海地区一线兼并小型水泥企业,将他们改造成粉磨厂或水泥转运站,迅速地占领当地的水泥市场。具体来说,就是依靠安徽强大的生产基地,利用廉价的水运将水泥或熟料运输到江苏、浙江、上海、福建,以至于辽宁甚至出口。
小知识:水泥粉磨站是将水泥生产中的最后成品阶段单独独立出来而形成的水泥成品生产单位。该阶段将水泥熟料加入适量的混合材料进行粉磨,产出成品水泥。水泥的生产,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的布局是在矿区建立水泥熟料生产线,在靠近水泥销售市场建立水泥粉磨站,以减少运输成本。如果把熟料生产线建在城市附近,每生产1t熟料,需要1.6t左右的水泥生料,要增加60%的运输成本。如果把水泥粉磨站和熟料生产线一起建在矿山,由于混合材大部分是城市产生的废渣,这些混合材要运到建在矿山附近的水泥厂里,磨成水泥后再运到城市,增加了运输成本。因此,熟料生产线要建在矿山附近,水泥粉磨站要建在市场附近。
安徽的生产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最强的,丰富的石灰资源、极具规模优势的生产线、以及集中高效的管理,构成了海螺的生产端的成本优势。
第一,水泥是低价值产品,每吨只有200-300元,而陆地运输费用吨公里应该在0.5元左右,因此陆地运输半径不能太大。第二,水泥保质期短,不能长期储存,库存有限。所以讲,海螺通过长江水运取得运输的价格优势,当然别的厂家也可以利用长江水道,可是他首先要在长江边建厂,附近还需要石灰石资源,目前国家对水泥产能审批很难,再则没有规模优势以及资金优势,极容易被海螺以价格战打败。投资一条日产能5000吨水泥生产线,投资额大概要6个亿,建设时间不会少于2年,投资回收期不知要多少年,不能不慎重,因此说来,海螺取得先机,其他企业只能望江兴叹了。当然,当年华新水泥就差点取得成功,结果最后海螺取得了成功,华新被挤走。这说得就是海螺运输的成本优势,
前面所说的生产端和运输的优势都是成本优势,难道就没有其他优势了?比如品牌优势?这是因为水泥是个同质化的产品,只要是目前大厂的新式干法水泥产品区别就不大,最主要的差别就是价格了,建筑商、混凝土销售商每方成本那是死抠呀,每吨几十元的差距可能就吃掉了他们的全部利润,当然了,海螺水泥的质量也是很可靠的。有听说非喝可口可乐的,没听说非要海螺水泥的,不过相对来说,海螺对于客户方还是强势的,他的客户还是分散的建筑商或混凝土销售商,对方不具有定价能力,但是会挑区域市场价格最低的。如果区域内只有1家水泥企业,价格只要稍低于区域外最低生产成本与运费之和,销售端那就非你莫属了,当然这个区域半径越大就越好了。
海螺在该区域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可是被中国建材下的南方水泥横插一杠子,在浙江收编了几十家水泥厂,不但分走了丰厚的利润,而且影响了海螺的定价能力。长期来讲,海螺必须将这个心腹大患解决掉。现阶段海螺的策略就像超级鹿鼎公所说的:就是追求满产,满产之后就追求利润,不满产就杀价格杀到满产,用满产的折旧杀不满产的折旧。这就是要限产联盟的好看。由于海螺有30多元的成本优势,在海螺微利的情况下,南方水泥只能是亏损,当毛利为零的时候自然就继续不下去了。当然更有可能是中国建材的巨额负债压垮自身,实行所谓的混合所有制,卖厂求生。
海螺另外一个市场是两广地区,可是华润水泥先拔头筹,占据了西江水道,供应两广,海螺和台泥紧据其后。这个地方很不错,目前形成了均势。
另外东北、华北市场市场惨淡,产能利用不足,水泥企业都在赔钱,海螺目前没有将来可能也不会布局,不过对冀东的投资可能有长远的考虑。海螺在山东济宁布了一枚钉子,让山水水泥和中国建材旗下的中联水泥很难受,算是报当年一箭之仇,当然这个也有长远考虑。
目前海螺主要在西南和西北布局,海螺利用自己的成本管理优势在区域内发展,但是不会再有长江水道那样的地利了,有可能在行业衰退期会利用本身的资金优势展开并购,取得区域定价权,青松建化应该就是一个局,不过时候未到,强扭的瓜不甜。
3、海螺的主要对手
海螺如果要煮酒论英雄,主要的对手,其实也谈不上对手,只是最影响海螺发展的就是中国建材。而华润水泥、台泥、拉法基水泥只要自身不出大问题,和海螺目前谁也吃不掉谁,能够共处,毕竟水泥行业存在区域竞争优势的。
中国建材是央企混合所有制的一个典型,根据其2014年上半年的报表,具体如下:资产3105亿元,负债2557亿元,所有者权益548亿元,少数股东权益占比34%,资产负债率82%。具体数据为固定资产净值1262亿元,商誉425亿元,现金只有151亿元,有息负债总额却达到1829亿元,而2014年上半年的业务收入为559亿,净利2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为18亿,上半年的财务费用54亿元。考虑到1829亿元的有息负债以及425亿元的商誉,以及每年50-60亿元是否可靠的净利,中国建材还能走多远。
另外一个问题,他的水泥企业原来都是收购来的,基本采取中国建材控股,民营参股的模式,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协同战略,但是由于各民营股东可能想法各异(不归属于母公司的少数股东),很难做出牺牲局部、保证整体长远利益的战略,相反海螺水泥就可以利用这一战略,以局部或短期的牺牲占领一个市场,不需要协同各股东的利益。中国建材管理400多家类似企业的难度,远远大于海螺管理80家企业的(绝大部分独资)难度。
海螺水泥目前盈利不错,资本性支出逐渐减少,今后会发展成为一个现金牛企业,对于海螺来说逆周期才是它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对手中国建材不管顺逆周期都很难继续发展了,南方水泥浙江部分的垮掉对海螺意义深远,如果实现,海螺在长江下游就可以拥有完全定价权,其盈利就不受行业发展影响了。
二、资产负债情况
好像是巴菲特说过,财务报表最好先看资产资产负债表,那么就分项看一下2014年上半年的资产负债表。
货币资金:104亿,其中58亿定期存款。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49亿,主要是应收票据46亿,应收账款3亿。
存货:48亿,主要是原材料28亿,产成品20亿,存货周转率大概为13%,周转天数大概为45天左右。即使考虑到水泥产成品的保质期短,大概19天的周转天数也是不错的了。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25亿,主要是巢东水泥的3.4亿,持股占比16%。冀东水泥21.7亿,持股占比20%。
长期股权投资:25亿元,其中青松建化21.9亿,持股占比28%,另外还持有海螺川崎50%的股份2.5亿元,朱家桥水泥40%的股份0.4亿元。
考虑到水泥企业需要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安徽国资委下属企业的海螺水泥应该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没有得到冀东水泥和青松建化当地政府首肯的前提下,海螺应该不会谋求取得控股权。
固定资产:537亿。
本期计提折旧18亿,折合每吨折旧12元,2013年全年计提34亿。房屋建筑物折旧年限大概在30年,机器设备大概为15年,考虑到目前都是新式干法水泥生产线,而且水泥行业技术更新比较慢,机器设备按账面还有10年的折余年限,可实际上用20年都没问题。如果在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是不可能的,可就水泥行业来看不存在颠覆性的创造性破坏。
在建工程:43亿,主要是在建熟料、粉磨、余热发电生产线。
工程物资:22亿,主要为大型及专用设备。
无形资产:64亿,土地使用权38亿,矿山使用权26亿。这个应该是蕴藏价值的地方。
应付账款:40亿。
预收账款:11亿。
应交税费:11亿。
其他应付款:47亿,其中应付工程设备款23亿,股权转让款9亿,其他各类保证金15亿。
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8亿。
长期借款:32亿。
应付债券:155亿,5-10年期的。
有息负债共计205亿,债券及银行借款利率基本都不超过年息6%。2013年利息成本12.5亿元,扣除利息收入实际财务费用9.7亿元。2014年上半年利息成本5.7亿元,而利息收入却有1.8亿元。
2013年全年员工4.5万人,薪酬成本32.4亿元,年人均7.2万元。
金额低于10亿元科目省略。
海螺水泥资产总额959亿元,负债总额325亿元,所有者权益634亿元(其中:少数股东只占5%,34亿),资产负债率为34%,财务结构极为稳健。
三、利润情况
先看天地侠影兄统计的一张表
全国水泥产量从2000年由5.97亿吨增加到亿吨,增长了4倍,海螺增长了34倍,市场份额由1.12%增长到9.46%。年共14年获取净利463亿元。除了个别年头,利润基本上逐年稳步提高。
四、现金流量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海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是随着盈利稳步增加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资金逐年增加,到2011年开始减缓,而用于股权投资资金逐渐增加,也反映了实际情况。另外也可看出,从201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开始超过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这是海螺水泥逐渐变成现金牛的一个趋势,伴随着新建生产线的减少,现金会逐渐增加,而大规模股权并购需要视时机而定,近两年应该火候不到。
总体来说,海螺水泥的财务状况非常好,不只是目前的情况,考察期以来各种财务指标都不错,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不断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大部分年份都在15%以上;资产负债率也逐渐降到37%。见以下表格,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五、海螺的未来之路
海螺水泥目前很优秀毋庸置疑,价格也很公道也一看就知,大家现在担心的是水泥消费量已经要到天花板了,将来海螺能否继续保持盈利?这取决于三方面:
第一,能否保持目前的销量并适度增长,产能充分发挥,这不止关系到营业收入的提高,还影响到单位成本中折旧、人工成本等固定成本的分摊;
第二,煤炭、电力上涨对变动成本的影响;
第三,售价能否保持并提高,尤其是当国家投资减少,整个水泥消费量下降的趋势下,在主要销售区域可否利用区域定价权,以价补量。
先看数据:
这是2014年上半年海螺水泥吨成本构成明细(单位:元)
燃料及动力 & & &
人工成本及其他 & & & 18
这是海螺水泥历年售价、成本及净利:
这是华新水泥的情况,都在长江流域,有一定可比性。
华新水泥数据不完全准确,营业收入和成本是公司所有产品总数,但水泥熟料未包括混凝土等,只是起参考作用。
这是冀东水泥的情况,近2年来日子不好过。
以上三家老牌水泥公司近几年的情况比较能说明问题。华新水泥扩张较慢,冀东和海螺水泥扩张较快,尤其是冀东水泥从2010年,顺周期扩张,2013年其销售量为7793万吨,而实际产能为1.19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0%左右,可以说是中国近几年经济发展靠投资带动的缩影,虽然产能扩张很快,但是却没有形成区域控制力,而是全国各地撒胡椒面。产能利用率低,主产区及周边水泥产能过剩明显,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盈利能力受到水泥销量增速减缓及价格下滑的因素制约,表中冀东的水泥销售价和净利就可看出。
单纯讲单位成本,数据虽然不太准确,但冀东水泥最低毋庸置疑,可能是由于该区域煤电价格较低,但在三项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控制方面,海螺每吨30元之内,华新50元左右,冀东50多元,体现了海螺20多元的管理优势,另一方面也看出冀东产能不能完全利用,如果1.19亿吨产能完全利用,则单位水泥分摊成本及费用明显减少。
因此强调一个水泥企业的是区域产能控制能力,而非全国市场份额。这个区域产能控制能力就是要求区域的垄断能力,要保证是海螺水泥控制的区域别家的草都不能长,一旦别家企业进入就要通过价格战,导致对方无利可图,而且要加大这个市场半径,增加护城河的宽度,才能享受垄断提价的好处。
现在来回答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水泥消费量几年后(不确定,也许2015年就开始)肯定下降,2013年全国产量24.1亿吨,CR10产能只占36%,海螺只占9.46%。至少70%的水泥企业负债高企,无规模优势,这一批先倒下。在海螺控制的核心华东区域,消费量也会减少,海螺利用安徽生产基地配合各地粉磨站,满产降价向长江沿线的江西、浙江、湖北、湖南等地扩张(海螺的投资也可看出远交近攻的布局),满产要保证,价格可降低。总的来说,销售收入会在这几年降低,但吨水泥分摊的固定成本不会增加。
第二个问题,煤炭和电价即使上涨幅度不会太大,再高也高不到2011年,而且这个不是关键,大家都会受影响,看冀东水泥就知道了。考虑到费用,海螺每吨水泥成本至少比其他家低30元。
第三个问题,售价在水泥消费量下降初期会降,核心区域降幅不会太大,其他水泥企业不会束手待毙,这是海螺水泥必须要面临的一个局面。水泥存储时间短,库容也有限,运距远就更不合适,大部分企业撑不了二、三年,到时就会达到产销平衡,价格回稳,在海螺的扩大的核心销售区域售价还会提高。
结论是:海螺长期看来,盈利会有保证,会发展成一头可观的现金牛,这个行业不会被颠覆,会成为一个零增长行业的地域寡头,将来进入门槛会很高,看看人们反对PX项目就知道了。
短期看存在不确定因素,也许上边提到的情况这两年不会发生,而海螺又积累两年的现金,也许这个产销重新平衡的过程会很快,也许这个过程需要多年,不过现在的价格真是不错,也许以后会更低,也许会赶不上这趟车。
我的更多文章:
( 09:30:30)( 12:08:0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海螺水泥(600585)千股千评_个股专家点评(多日)_散户大家庭
注意:千股千评-个股专家点评,信息[仅供参考](每天16点后持续逐批更新)!
股票代码/名称/拼音:
我的最近查询:
海螺水泥(600585)技术点评[专家团1点评]每日更新
上涨趋势;吸纳。
买气有所减弱;高抛。
上升趋势将维持;积极增仓。
海螺水泥(600585)技术点评[专家团2点评]每日更新
◇个股点评:◇机构参与度:机构参与度为37.27%,属于完全控盘◇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1921.66万,超大单流入1184.84万◇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16.94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16.53元
◇个股点评:◇机构参与度:机构参与度为37.55%,属于完全控盘◇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7721.96万,超大单流入-4223.21万◇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17.02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16.48元
◇个股点评:◇机构参与度:机构参与度为38.2%,属于完全控盘◇资金流向:主力净流入-3786.67万,超大单流入1755.25万◇主力成本:最近1日主力成本17.21元,最近20日主力成本16.38元
海螺水泥(600585)技术点评[专家团3点评]每日更新
短期趋势上升J,中期趋势上升J;短期压力位17.35元,支撑位15.42元,量价配合度52.74,处于价量齐升的状态;个股综合评级★★☆,技术趋势中性。
短期趋势上升J,中期趋势上升J;短期压力位17.35元,支撑位15.42元,量价配合度52.74,处于价量齐升的状态;个股综合评级★★☆,技术趋势中性。
短期趋势上升J,中期趋势上升J;短期压力位17.35元,支撑位15.29元,量价配合度100.00,处于价量齐升的状态;个股综合评级★★★,技术趋势较为强势。
海螺水泥(600585)技术点评[专家团5点评]每1-5日更新
恭喜,你战胜了82%的股票
基本面大盘蓝筹股。总体财务评级较好。产品呈多元化态势,但主营业务集中,管理成本控制在较稳定水平。在水泥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业绩在行业中有明显优势。整体走势与大盘波动相近。
趋势点评1.处于长期下降趋势,近期走势震荡反弹 2.震荡整理K线形态,多空双方存在分歧 3.成交换手下降,延续弱势状态 4.整体走势与大盘波动相近
海螺水泥-600585.
[600585.海螺水泥]的近30日个股点评[专家团4点评]↓
↓相关K线及分时走势↓
序日期(年-月-日)股票名称专家点评涨跌幅收盘价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成交量(万股)成交金额(万元)
1日海螺水泥
多空仍在争夺,谨慎为宜1.4317.0316.817.0516.781462.7524777.492日海螺水泥 控制仓位,静待趋势进一步明确-2.9516.7917.2917.4716.713111.28529613日海螺水泥 控制仓位,静待趋势进一步明确1.8217.316.9317.3816.933154.12542744日海螺水泥 中期方向不明,暂时观望.7716.9916.8517.0816.681366.323032.35日海螺水泥 多空仍在争夺,谨慎为宜-.1816.8316.8516.8816.76192.883244.696日海螺水泥 控制仓位,静待趋势进一步明确.0616.916.9717.1616.811545.9262227日海螺水泥 中期方向不明,暂时观望-.4116.8916.9117.0816.761676.22283158日海螺水泥 横盘震荡,暂时观望3.8616.9616.4516.9816.452500.1241898.99日海螺水泥 多空仍在争夺,谨慎为宜.816.3316.2616.3816.14923.491505210日海螺水泥 走势比较弱,逢高减仓-.1916.216.2316.3816.1595.839657.511日海螺水泥 均线空头排列,等待趋势反转1.7616.2315.9316.3815.821281.632075812日海螺水泥 均线空头排列,等待趋势反转-.515.9515.9516.0515.67595.92943713日海螺水泥 走势比较弱,逢高减仓1.216.0315.8716.0715.691157.7818462.3414日海螺水泥 可高抛低吸,摊低成本-2.5215.8416.2416.2515.751246.251990515日海螺水泥 均线多头排列,持股为宜-.3116.2516.1216.3116.09981.415906.4316日海螺水泥 回调考验均线,考虑低吸-.7316.316.4416.5515.782341.333774817日海螺水泥 多空仍在争夺,谨慎为宜1.1716.4216.1516.5416.131559.552561218日海螺水泥 中期方向不明,暂时观望-.4415.8415.9916.3115.711784.72863519日海螺水泥 多空仍在争夺,谨慎为宜2.5115.9115.5115.9715.51715.212717120日海螺水泥 可高抛低吸,摊低成本.2615.5215.515.5815.41785.911217621日海螺水泥 控制仓位,静待趋势进一步明确-1.3415.4815.715.7515.381265.011961722日海螺水泥 均线多头排列,持股为宜.0615.6915.6115.9315.571488.542352923日海螺水泥 可高抛低吸,摊低成本-1.215.6815.8915.9115.581886.762961124日海螺水泥 中期方向不明,暂时观望-.4415.8715.8315.8815.561477.3723195.825日海螺水泥 控制仓位,静待趋势进一步明确.1315.9415.915.9915.583305.955232926日海螺水泥 控制仓位,静待趋势进一步明确6.9215.9214.871614.855164.578018327日海螺水泥 均线多头排列,持股为宜.9514.8914.861514.751323.861972528日海螺水泥 横盘震荡,暂时观望-.8114.7514.8814.9214.73694.221026829日海螺水泥 控制仓位,静待趋势进一步明确-.4714.8714.8914.9614.76936.61393430日海螺水泥 中期方向不明,暂时观望-.2714.9414.8715.0414.671531.8222738
海螺水泥(600585):散户大家庭数据自动生成
该股最近10天中,有大资金流入天数占1天◇大资金净流入:2478万元◇大资金参与买卖比例:70%◇小散户流出比例:2.7%◇大单买入占盘比:.037&
该股最近10天中,有大资金流入天数占0天◇大资金净流入:-6832万元◇大资金参与买卖比例:65%◇小散户流入比例:9.7%◇大单买入占盘比:-.1
该股最近10天中,有大资金流入天数占0天◇大资金净流入:-3256万元◇大资金参与买卖比例:69%◇小散户流入比例:2%◇大单买入占盘比:-.047
[千股千评-散户大家庭旗下网站]海螺水泥财务数据解读
海螺水泥财务数据解读(作者:心灯永续William)
如果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栏被高估了,负债栏又存在大量的负债,那么这个公司就相当危险了;相反,这个公司就大有看头了。海螺水泥(以下简称海螺)就是一个这样的公司。真的吗?那就一起来看看海螺水泥上市10年的财务数据吧。我是比较喜欢研究一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还是老规矩,只解读数据,企业研究是你们的事,我是外行,分析不对了,误了各位大菩萨们,实在担当不起。纲举目张,结论大家各自有数。
一个企业的总资产,是它的全部家当了。高资产和市值往往意味着资本进入的壁垒也高,这对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很重要(思考1:海螺是不是要走国际化?),行业进入所需的巨额资产成本成为了帮助公司维持竞争优势的保证。海螺资产的增长给人很平稳踏实的感觉,既使海螺从没有间断地进行着并购,认列的商誉都不大,做生意很小心是好事。12年中期23亿的大型并购也只是认列了9865万元的商誉,而11年是7969万元。(思考2:23亿并购了什么资产对12年的业绩会有何影响?)
要善于比较公司过去10年的资产负债表,深入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真实价值,投资者才能知道财富在哪里,才会发现其潜在的致富能力。海螺资产的平稳增长源于什么?没有资金的推动企业如何增长,这些令企业资产增长的资金是怎么来的?一表看明白:真金白银地赚来的现金,尤其是从06年开始。
上市10年稳定增长的营业现金流净额,强力地支撑着海螺的发展。经营现金流净额基本上能够保障海螺的投资支出,而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投入)与投资现金流净额又基本吻合,说明海螺将赚进来了钱基本上用于“自身”的强筋健骨,自身实力的强大,是使海螺的盈利能力可以更强大的内因。上市10多年的资金运作,就充分展示了海螺优良的企业经营情况。有没有暇疵?有,就是年的资产质量出了问题,但你再看看2012年中报资产质量,基本上可放心了。
年的存货和应收款都上升的很多。特别是2011年,其它应收款增加了82794万元。其它应收这个“垃圾桶”里的资产很多是“费用”用于隐藏潜在的亏损,另外更有可能的是大股东占款,82794万元这个金额太大了(思考3:如果是大股东占款,用于何处了?)。但2012年海螺的资产质量就已经大幅改善了,除了存货小幅上升外,应收和其它应收大幅下降。
固定资产是海螺资产中占比最重的一块,平均占比达60%以上。海螺固定资产的增量是稳定增长的,但2011年增量质变突破110亿,其中最引人驻目的是在建工程达45亿多,在建工程是分析公司下期利润的增长点之所在。(思考4:都有那些在建的是什么?)
再看看海螺的固定资产折旧率,长年稳定在5.5%上下,折旧/净资产的比例,07年是偏高的达10%左右,08-11年稳定在5.5%,经验表明,对固定资产较多的企业将净资产值的
作为年度折旧费用是比较合适的。(思考5:天地兄弟说的折旧过度了,好象没有数据可供支持的哈)。但海螺在存货和应收款等的准备金认列上好象并不好,11年利润表上才计提了548万元,而10年是4042万元。(思考6:这个那位大侠给解释一下)
最后,说一下资产栏中的现金,这个要结合负债讨论了。这可能是我对海螺比较不满意的地方之一,海螺的净现金头寸长期是负值。现金头寸越多,这是公司繁荣的明确迹象,当现金低于债务,即净现金头寸为负值时,它就是一张出现逆差的资产负债表。海螺现金头寸长期负值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长期债务在负债结构中占比重很高。但从经营者的立场,长期债务又是最好的一类债务,只要借款公司还在支付利息,贷方就不能马上收回贷款。而且,特别是在经济环境不好下,长期债务给企业提供了从困境中恢复过来的时间。因此我的解读为,这是海螺经营者在运作资金上的一个策略,而不是海螺资产负债表出了问题。再者,海螺营运资金很充沛,最差的一类贷款短期贷款也较少,尤其是11年只认列了8个多亿。最后,海螺的偿债能力较强,44%的资产负债率比较有弹性且合理。
负债表中的应付款只解读一下,海螺应付款的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应付款合计逐年上升,这反映了企业对上游或渠道的掌控能力及定价能力增强了。为什么说海螺的竞争实力增强了,那就看看海螺是不是一个赚钱的机器吧。
海螺保持了上市10年来营业现金流净额是持续平稳增长的,赚钱是没得说的。但为何自由现金流总是负数?(思考6:但又为何2011年自由现金流出现正数?而且如此不好的2011年营业现金流却是上市10年来最高的?这与发生在2010年的并购有没有关系?)一表看明白:原来就是资本性支出太大了。赚进来的现金不太够用。
海螺自由现金流总是负值,这让我们如何估值?还好海螺的盈利是真实的。看一下这个:把权责发生额就是企业业会计利润与收到现金之差,这充分检测了海螺会计利润有现金的支撑。一个企业盈利就是盈利,经得起推敲,我就也没有什么好写的了。如果是天士力这种的,我能把它编织利润的财技通通写下来,供养各位大菩萨。
还是估值吧,废话说了太多,还是这个想参考一下。你觉得现在花2倍的钱买海螺值不值?另外2011年的利润表重估后,净利润被低估了33%值不值?
& & 内在价值估值结果:
1、股东盈余估值法:用5、10年期的国债利率的估值(16-29元/股)
2、贴现估值法: 用税前EPS和02年的PE为基准估值,(19-26元/股)
现在海螺股价多少——16元/股。能买吗,我们先把文章中的6个思考回答了先,也许还有更多的问题,大家把它找出来吧,越讨论越接近真象。如果能否定之否定就更好了。
海螺我认为是个好企业,财务是比较健康的(三大报表的逻辑关系的推演太复杂麻烦,因此我基本上说结论了)。数据解读会比较枯燥,好企业又经得起推敲,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
。。。。。。。。。。。。。。。。。。。。。。。。。。。。。。。。。。。。。。。。。。。。。。。。。
网友评论:
天地侠影:这份报告,只差一点,就是缺乏海螺和水泥行业的其他上市企业的比较数据。那样工作量太大了。
爱淋浴的豆儿:海螺有45亿的在建工程,这些工程建成后可以给企业带来些什么?是否可以真正的提高海螺的盈利能力,还有就是这些所带来的今后的财务上的折旧之类的费用成本会不会很高啊?
等着蚂蚁变大象:我只说一下个人感受,我确实不明白海螺好在哪里?为什么我们不能怀疑海螺造假呢?
水泥行业是成熟技术,而且大多是区域垄断,那么海螺每吨成本比别人低50元是怎么形成的呢?难道有技术专利?水泥行业只要一有新技术别人是很容易效仿的,巴菲特说,给我1000亿我造不出第二个可口可乐,但我认为他能造出第二个海螺。当然海螺市盈率并不高,只要业绩真实现价并未高估,只是不知天地兄为何如此孤注一掷看好他。
跃腾:我也很看好海螺,理由简单:
1、中国的国际品牌;
2、郭总为首的团队;
3、那个T型战略,以后估计还会有更意想不到的战略;
4、竞争对手和海螺比很弱,但不至于死,太垄断也不是好事;
5、进入其他资源行业的基础已经具备。
samlink:最终控制人:安徽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般带有这种头衔的企业,作假的不多。但正是因为有这种头衔,还是小心为妙,不应做长期投资。因为,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有是市场经济的反动,逆潮流的事物早晚被淘汰。
挪威的克朗:过去10年地产高速发展所以水泥好卖,以后呢?
天地侠影:2012年,全国的水泥产量将突破21亿吨,海螺还不到1.8亿吨,市场份额还不到9%水平。只要海螺的产品有最低的竞争成本(比同行低50元每吨)和最优的产品质量,就不怕未来没市场。
我个人预期,10年后,中国的水泥整体年需求也许会降到10亿吨,但是海螺至少要占30%的份额,每年3亿吨其实是公司十二五的目标。
水泥是硬需求,海螺的最低成本,能保证同行都亏损的时候,其依旧能保持自身可靠的利润。
马晓沈:我很好奇海螺水泥低成本的原因是什么,能谈一谈吗?
天地侠影:太多综合因素了。负债率低,海螺自身就是水泥设备制造企业,安徽优质的石灰石资源与长江黄金水道,规模效应,管理才能,等等。
在竞争方面,海螺可以举全国之力,支援一方的价格战,直到水泥价格跌破对手的成本。
挪威的克朗:低成本的确是一个很强的护城河,不过就算30%的份额,未来想象空间也不是很大,另外如果行业萎缩的话,估值也有可能下降。
doublelin:海螺的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资源、管理,似乎财务上其负债相对较低、稳健也带来了成本优势,依天地侠影之观点是大约50元。如果以中国建材为代表的其他水泥企业修复其负债表,比如中国建材做高股价融个150亿甚至3、5百亿,甚至于行业困难亏损的时候,债转股,将其负债率降之与海螺相当或者低于海螺的水准,那么海螺的成本优势会否下降至30元左右甚至还要少。
东博老股民:嗯,有点失望,因为仅分析了资产负债表数据。对于生产型企业,仅分析企业财务报告是不够的,还需要宏观经济或者说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分析,行业趋势或者说供求关系分析,企业横向对比竞争力分析。但实事求是的说,你这个企业财务分析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很显然,你在分析以前就已经有了看好的思维定势:“这是家好公司”,所以就有了这个分析报告。我就不挑刺了,假如我也诚心挑刺,那么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也就是说,我可以从你的数据中得出一个完全相反的结论,这是家垃圾公司,一家入不敷出的垃圾公司,依靠不断地扩大负债来支撑企业的高速发展,是非常危险的企业,一旦供求关系逆转,一切都将玩完。你看看,同样的一家公司,同一份财务数据,可以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这就是分析之妙处。
爱淋浴的豆儿:所以关键还是经济增速问题,经济只要能保证持续增长(都不用高,只要有持续性就行),海螺持续的高负债扩张就会带来回报,如果正如侠影以前的分析那样,海螺有着极高的成本优势,那海螺的估值确实可以提升一大块。但如果经济下滑,那就是兄所说的入不敷出了,高负债就会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都说买银行是赌国运,海螺现在也有点这个意思。
梧桐树:是不是讨论海螺主要关注点应该是:未来水泥需求曲线的走势呢?这个关联未来城市化、地铁、桥梁、公路、铁路建设和资金需求讨论?
天地侠影:研究财务报表,不是研究企业的出发点,而是证伪企业的终结点。无法证伪,就是好企业。
爱淋浴的豆儿:我的意思是海螺很多资产,包括那个45亿的在建工程,在经济好的情况下那就是有形资产,可以为企业提供利润,但是如果大环境不好(当然我个人觉得大环境也就这样了,坏不到那里去,不是挑刺吗,就极端点说),那就不是资产了,无法产生利润的资产就会转化成负债,当然这个是有点猜着说了,毕竟不是数据体现的。海螺现在我个人觉得是就这经济环境低谷的时候扩张,那么赌(或者说是战略眼光)的是经济会回暖,或持续增长。但一旦经济继续恶化,对海螺来说问题就不好办了。
天地侠影:低成本,我已经说了,这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效应。存货,海螺去年下半年以来收购、自建规模都很大,特别是3条12000吨生产线投产。存货自然上升。另外,6、7是水泥淡季,8月起库存下降厉害,现在海螺应该低于50%库存。
海螺,在煤炭价格的谈判上,很有老大的优势。下一步,我估计海螺会进军新疆的煤炭业,个人猜想,特别是和青松建化联手。
腊肉:产量10年才翻番?这才会有多少的回报率啊?再说了,一个不能出海的产品会有啥出息?有成本优势不代表有价格优势,加上运输成本,其价格优势还能有几许?以后这20年,如果10年内没有10倍的回报,是不及格的。所以,海螺不是一个好的标的,还不如三一和中联这些能出海的产品。
天地侠影:海螺的水泥,早已经卖到新加坡、中东和非洲了。马上要开工印尼项目。10年10倍,你还是在海外市场找吧,严格的说,是赌10倍。
腊肉:能卖到和卖得好不好是两回事,海螺11年只有可怜的不到2%的出口,而且增速还是大幅下降的,摸摸脚指头也知道,这么廉价的东西怎么搞海运?即便海螺可以海外设厂,原料肯定只能是当地的,那么他的成本优势又会比当地企业高多少?
闲看花:就头盔兄提出的几个问题,好像讨论的不多。我也没有答案,就试着继续问两个:
思考1:海螺是不是要走国际化?——水泥这种低价值大宗商品,若是走海运,能否还有价格优势?
思考2:23亿并购了什么资产对12年的业绩会有何影响?——对12年的业绩影响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对海螺的长期价值是增值了还是减损了?
另外:“年的存货和应收款都上升的很多。”——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文中或评论中已经提到,只是我没有看到。
另外,补充一点,若头盔兄的估值大体正确的话,当前海螺的价格似乎安全边际还不够。
天地侠影:水泥,垄断的市场,就能带来垄断的价格,这是个非常容易形成寡头垄断价格的商品。海螺正在走国际化,第一步是印尼。当然,国内的市场还没了结呢。攘外必先安内!海螺的业绩,只要看销量和吨利润两点就行了,最差最差,海螺能保证55亿元的净利润,同行对手全亏损。
跃腾:成本问题看同行比较,都是T型战略带来的;对于这么看重成本的公司来说不进军煤炭就怪了;用电成本问题不是已经余热发电了吗?头盔大侠考虑的问题也是郭总考虑的问题,你们英雄所见略同;另外还有,水泥设备,海螺的子公司也形成技术一流的装备,比如那个篦冷机可是技术很先进的;这些都是在降低成本。技术就不多讲了,国家领导人都给贴上牌了。
闲看花:我再补充一个问题给天地兄吧:海螺显然不是那种傻子也能经营好的企业,那么你怎么看郭总对于海螺的价值呢?特别是当他离去——仕途或退休后,对海螺的价值有影响吗?
天地侠影:越是传统,不需要创新的企业,也就好越稳健的经营下去。海螺,早就是经理人制度了。你去海螺总部10次,也许也只能遇见老郭一两次。海螺,已经可以说去老郭化了。海螺能有今天的发展,当然50%是老郭个人的魅力。
当前,全国水泥的最低价格,是海螺亲手制定的。海螺,有这样的实力。就这样,对手亏损的情况下,海螺能保证每吨30元的净利润。
海螺,这是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唯一让行业对手敬畏的企业,也是唯一让世界同行巨头尊敬和钦佩的企业。
闲看花:“越是传统,不需要创新的企业,也就好越稳健的经营下去”——此推论成立的前提是,此企业有着天然的或者说不必太努力太聪明就可以长期维护的护城河。
天地侠影:当然,我前面不是说过吗,长江+安徽江边优质丰富的石灰石资源。
闲看花:海螺国际化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产品卖到多少个国家,而是要看,海螺当前的优势,比如优质石灰石资源和价格,是否还能在海外市场上保持,或者能够实现新的优势?
四维估值:把前几年的财报看了一下,海螺的确是优秀的企业,和格力有得一比。但是它的毛利从2011年34%下降到2012年15%,证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2012年销量其实没下降,但利润下降了50%。在B2B市场中价格是个王牌,用户没有忠诚度。目前的价格不贵也不便宜。他的低成本我觉得主要是余热发电,降低了15%的成本,这一点竞争对手比较容易学会。所以关键海螺要先发优势,低价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让大部分竞争对手倒闭,如果能做到,前景无量。否则注意风险。
乌金:想说一个自己的感觉。看过一个郭总的访谈,他说他还经常看水泥厂的设计图纸,记者问,都老总啦还自己看,直接叫手下搞不久行了吗?郭总不同意,说每个水泥厂设计都有可根据山形地势等客观条件优化的方方面面,在设计阶段就需要极大的精力介入,否则一旦建厂,后面的运行成本就高了,长期积累下来很客观。从这里看出,海螺的优势之一其实就是人,对事业有追求的人。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咕咚:买海螺不用分析的这么累吧?就看两点:
1、海螺在行业内的的地位及竞争力
2、刺激性投资政策的逐步推出首先会利好水泥行业。
韦青青:水泥是个永续的行业,如果供求关系大幅逆转,长期逆转,大多数的水泥企业都会死掉,只有海螺凭着成本管理规模优势,中国建材靠着国家死撑能活下,剩下来就是双巨头垄断,这对于海螺是最优的局面,海螺最向往的场景估计是全行业连续几年巨亏,海螺保本经营,海螺原本就是要主动发起价格战杀死对手,这个计划被新的基建投资打乱。
将来如果海螺中国建材形成双寡头垄断之后,怎么维持垄断地位维持较好的利润率,很简单,因为运输半径的关系,水泥是天然容易垄断的产品,对于新加入者来说,全国布局的垄断者可以定点打击,你在湖南开新厂,我湖南的厂子就定个特殊的价格三年不赚钱,专门打你。
东博老股民:别忘了水泥行业还有个企业过剩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的水泥行业就如同钢铁行业,不仅仅是产能过剩,还有个企业过剩的问题,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这个企业过剩是更要命的东东。
天地侠影:你说得很对,水泥的确是一门好营生,所以大家都争相进入这个行业,可惜遇上了海螺这个太具竞争力的对手。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海螺几乎是A股中最容易被理解和信任的企业,但是愿意去理解的人,寥寥无几。
对于投资者来说,许多人追求的只是短期的安逸,而不是长期的结果。反映在强周期股上,景气时过度追捧,低谷时落井下石,是多数人的人性使然。股票投资的对错,大家衡量的时间区间,不是太短几天,就是过长好几年。
公安九课:盲人摸象,也不看看毛利率是一直往下走的,你以为现在是10年前的四川长虹,只有他一家能造彩电?现在只有你一家公司会造水泥?存货跌价准备呢?成本分析呢?不争论,讨论的都是表面现象的财务指标,股价上不去也有道理,没行业指标,没龙头品种,季度EPS不创新高,做一大堆PPT股价就能创新高?好股票,股价翻一倍,都有机构接着继续买,后面还有10倍!!!烂公司,低位徘徊,自己继续做PPT吧。
投资如做人:海螺作为国内水泥行业的老大,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是最好的。但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不断的投入什么时候是头,还好海螺很少向股东要钱,是通过借贷和发债,并通过自己的高效运营发展到今天,放眼A股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一个公司。我觉得可以比较下国内等同规模和等同重资产行业公司比较更能说明些问题。比如被市场唾弃的钢铁行业中的宝钢比较下。至于国内水泥行业找不出可以和海螺比较的公司吧!
投资如做人:我预计海螺的资本性支出增速应该会大幅度降低,但盈利增速也大幅度降低,甚至负增长,所以即使分红,收益率也不会很高,看重海螺的投资者还主要看其成长性和领先的竞争优势。
闲看花:文中有几处关于财务和估值的看的还不是很明白,向头盔兄请教一下:
1、“海螺自由现金流总是负值,这让我们如何估值?还好海螺的盈利是真实的。看一下这个:把权责发生额就是企业业会计利润与收到现金之差,这充分检测了海螺会计利润有现金的支撑。”——是因为权责发生额是负值,说明了海螺没有用会计手段夸大利润吗?
2、你文中提到的“股东盈余估值法”是指用Residual Income Valuation
Model的估值法吧?
3、我所了解的估值贴现模型可归纳为股利折现模型、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收益(盈余)折现模型等三种模型。但好些这些跟你文中所说的“贴现估值法”不太一样。你说的“贴现估值法"是怎么用到EPS和PE呢?又为什么用02年的PE为基准估值呢?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我的更多文章:
( 12:08:05)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螺水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