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师资方向是什么意思?出来当老师吗?可以教高职高专吗?

语言文学系教师风采-语言文学系
&&&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语言文学系
&&&&&&&&&&&&&&&&&&&&&&&&&&&&&&&&&&&&&&& 博学& 慎思&&&&& 笃行& 创新
      课程中心  学生天地  毕业生就业  职业资格证书  实习实训  党建工作&&&&&& 下载中心
尚无内容。
语言文学系教师风采
语言文学系&点击:[]
语言文学系教师风采&
张力群,男,汉族,毕业于中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系主任。1985年入武汉大学文学理论助教班学习。工作简历:在商丘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任教,年在河南外贸单位工作,年在商丘电大,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历任后勤科长,职院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发表论文:《论周济词论的艺术辩证法》、《论学术的虚化本质》、《典型理论管窥》、《深情的爱&凝重的歌》、《〈黄昏雨〉小评》等。教材编著:《文学理论教程》、《中国古代文学简史》、《应用写作教程》、《应用文》、《大学语文》、《儿童文学概论》等。2004年度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
张昌良,男,汉族,1951年6月生,河南民权人,中共党员,教授,语言文学系副主任,1971年8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1978年10月考入开封师院(现河南大学)历史系,1982年7月毕业,历史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政治理论教学,曾在《河南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多篇,主编高校教材《邓小平理论》一部,主审一部,主持的科研项目获河南省社科联科技成果一等奖。
贾长明,男,汉族,中共党员,商丘市睢阳区人,现任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副主任。197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系。1993年晋升为高级讲师,省农牧厅优秀教师,商丘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商丘市优秀共产党员。一直从事体育教学工作,曾获河南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任副主编出版《中专体育教程》一书,《应该加强体育理论教学》论文获河南省中专首届体育科学论文二等奖。
魏峰,女,汉族,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毕业,语言文学系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市级优秀教师,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二十多年,曾担任过综合英语、精读,农科类综合英语,医学类综合英语,商务英语泛读,计算机英语,高职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撰写论文二十余篇,著作三部,教学科研成果奖一项。
董克林,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先后就读于兰州商学院、河南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商丘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委常务副主编。社会兼职:中国老舍研究会会员,河南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学生工作研究会理事。
  75-78年,在河南省永城县蒋口公社知青,其间:曾参加县委整党工作队,担任菊楼大队革委会委员、团支部书记;78-00年,在商丘商业学校工作,其间:81-83在兰州商学院商业中专英语师资班学习,84-00.10任商丘商业学校人事(政工)科副科长、科长兼班主任,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党委委员,讲师;00.10-03.11任商丘市财税学校支部书记,高级讲师;03.11至今,任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兼商丘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教授。其间:07年,在郑州大学挂职锻炼,任郑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
  主编、副主编《应用文》、《儿童文学概论》、《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大学语文》等教材,在CN刊物上发表文学等相关论文30多篇。主持、参与课题研究7项,其中,主持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传播媒介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被评为特等奖。
  曾出席商丘地区先进知青表彰会,曾荣获商丘市直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河南省贸易厅系统“教育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优质课一等奖辅导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商丘市拥军优属先进个人。
刘雯,1976年5月出生,1998年7月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经济学学士,翻译硕士,副教授职称。1998年8月参加工作,2001年10月入党,2002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国家司法部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是双师型教师。现任语言文学系副主任,并担任系党总支教工支部书记。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专业面宽,知识面广,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保证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敢于创新,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总是尝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传输取得知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在注重知识传输的同时,还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培养,鼓励和引导学生形成“T”字型知识结构,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近年来,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商丘市优秀教师、商丘市优质课教师等院级以上奖励12次。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有两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先后主持或参加课题近十项,对职业教育和职业院校学科建设有独到的研究。
程锦,女,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副教授,“双师素质”教师,传媒与办公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后在河南大学攻读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年来我院任教,曾任语文组组长、文秘专业和法律文秘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教书育人,尽心尽职。07年晋升为副教授。08年参加上海市“现代秘书”师资培训,成绩优异。主讲秘书实务、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等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并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每年承担大量的实践性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优秀。在学院示范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获优质课教师、优秀女职工、优秀教师、文明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09、10、1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一、二、三届全国秘书职业技能大赛获一个团体优秀奖、两个团体三等奖和三个个人三等奖、六个个人优秀奖,连续荣获全国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主持完成省、市、院级课题七项;发表论文近二十篇;编著教材近十部。在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研室管理及其建设工作,探索高职高专应用文科类专业“教学做评一体化”教育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刘宪丽,女,副教授,商丘市第四届政协委员,民盟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总支部委员会主委,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应用英语教研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国际英语教师协会IATEFL会员。主要从事《英语口语教程》、《世纪商务英语》、《导游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共发表各级学术论文20余篇,作为副主编或编者参编著作和教材8部,主持或作为第一名参与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的科研项目及获奖6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工会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女职工、优秀宣传员和文明教师。
赵洪奎,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先后担任《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课程,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属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主编并出版著作和教材4部,参与科研项目多项,2006年晋升为教授,2007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李焱,女,副教授,教育学硕士。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系心理教育专业,现在主要担任本系《管理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学院选修课《女性成长课程》等心理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本人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主持完成了多项省市级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课题和项目,发表有关教师、学生心理教育文章数篇,参与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著作。曾任特区家庭教育研究员,商丘市心理健康教育理事,多次为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在校学生主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010年被授予“商丘市名师”称号。
张娜,1982年8月出生,2004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文学学士,翻译硕士在读,讲师职称。2004年7月参加工作,现为语言文学系应用英语教研室骨干教师,主要担任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翻译、旅游英语专业应用翻译及其他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专业面宽,知识面广,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够保证提供给学生最新的知识。在教学中敢于创新,不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总是尝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努力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传输取得知识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在注重知识传输的同时,还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和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工作以来,多次获得院级以上奖励,发表专业论文数篇。先后主持或参加课题6项,对应用翻译理论和高职高专学科教育有独到的研究。
张丽,46岁,讲师,河南大学英语系毕业,大学本科学历,1989年参加工作,从事过语文、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口语的教学工作,现主要担任应用英语专业英语听力、口语的教学。考取了商务英语翻译(中级)笔译资格证和口语考官证,是“双师型”教师。
从教二十多年,坚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结合所担任课程的特点,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锻炼。鼓励引导学生拓宽思路,扩大眼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得。
近五年来,参与课题研究三项。被授予院级优秀教师两次。
张丽敏,女,1984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毕业于西华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认知语言学和英语教学法。英语专业八级。发表的论文主要有《大学生英语基础、课外学习时间、外语学习焦虑程度与英语水平的相关性》,《从心理表征的角度探析英语阅读词汇向听力词汇的转化》,《外语学习焦虑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曾教授过商务英语口语,大学英语,综合英语和商务英语等课程。
朱婷,女,讲师,2005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现为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讲《英语精读》、《外贸函电》、《英语口语》、《英语语音》等课程;先后指导05、06、07、08级毕业生论文115篇,其中多篇论文被评为学院优秀毕业生论文。参与完成《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及实践》、《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并在学报、公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其论文《浅析高职学生英语口语出现问题的根源和对策》在高职研究所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校级优质课教师,2008年被评为优秀辅导员(06-09兼任任商务英语专业辅导员),2010年教学质量评估获得优秀等次。
张晓蓓,女,1983年4月出生,党员,讲师。2005年7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现为在读研究生。自工作以来,分别担任过商务英语口语,旅游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精读,综合英语,英美文化概况,写作,高职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1.年度学院优质课教学二等奖。& 2.年度学院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获优秀成果奖。 3.2009年5月获2008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一等奖。4.2010年度学院高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论文获二奖.5.2010年度教学质量考评优秀,2011年度教学质量考评优秀。
曹伟,男,中共党员,助教,硕士研究生(在读)。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二级)培训师、口语考官。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导游英语,主讲:《商务英语阅读教程》、《旅游英语阅读教程》。
郭昕昕,女,36岁,高校讲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7年毕业于西安翻译学院,国际旅游专业。14年来,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事旅游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被学生们评为“我们最爱的老师”。精通英语,擅长法语,略懂日语。座右铭:“活到老,学到老。”最想说的话:“学外语,很幸福。”
王玉莲,女,1972年出生,2007年郑州大学外语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副教授职称。自任教十几年来,工作勤勤恳恳,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坚持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曾担任过《实用英语》、《世纪商务英语综合教程》、《当代高职高专英语》和专升本《英语》等课程。
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和钻研,先后在《名作欣赏》、《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业时空》等刊物发表论文《欲望驱动下的嘉莉妹妹》、《生命无以逃避和幻想》等14篇;参编《英语教学方法研究》、《英汉词语跨文化综述》两部著作。
曾主持、参与省教育厅课题两项:《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及实践》、《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省社科联课题《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对策研究》、《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问题研究》、《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探讨》等五项,
主持院级课题《高职院校商务英语考试考核改革》、《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研究》两项。
奖励:论文《欲望驱动下的嘉莉妹妹》荣获商丘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曾获得商丘市教育系统职业技能创新竞赛优秀奖,2010年09月被评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
张东旭,1977年出生,河南兰考人,2007年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南大学2011级在读博士。曾经担任过新闻与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秘书实务等课程。曾在《理论与创作》《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商丘师院学报》《电影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大学语文》《文学欣赏》《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教材三部。主持(或参与)河南省招标课题1项,市科技局《河南省农业教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人文素养与创新型城市教师》课题三项,主持院级课题《校园文化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教师队伍结构建设问题研究》等五项。
刘丽娜,出生于1977.02,双硕士,毕业院校于上海师范大学,曾经担任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基础写作、应用写作、报纸编辑、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修养、秘书文档管理,曾在《船山学刊》、《财经界》、《商业文化》、《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南昌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七篇,2010年05月曾获得过河南省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1年02月,获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高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课题类)一等奖,2011年02月获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度高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论文类)优秀奖,曾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社科知识教育问题研究”,商丘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形势下高校稳定工作研究”和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构建和谐校园问题研究”等三项。
付志峰,毕业于郑州大学,所担任课程:《电子排版》、《电视摄像》、《摄影》,发表论文7篇:《论电视栏目的娱乐化及社会责任》、《广告“再传播”的现实意义—由影视作品中植入式广告的运用看》、《谈微博的影响与对策》、《关于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分析》、《我国新闻工作中假新闻的发展与职业精神的缺失》、《新闻报道商品性体现与有偿新闻的区别》、《高校新闻专业文学课教学改革探究》,课题1个:《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奖励3个:院高职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分获优秀奖2个、二等奖1个。另:年度考核优秀1次
刘爱萍,女,1964.8月出生,本科文凭,副教授职称,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著作四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所负责的新闻教学团队在仅有的三年团队评比活动中,两次被评为优秀教学团队。主持2010年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促进河南民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主持2010年商丘市社科规划课题《保护与传承商丘民风民俗文化精华问题研究》,并获特等奖;2012年主持和参与省厅级三项课题均已立项。
马晓宇,出生于1983年6月,毕业学校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职称:助教,所授课程:社交礼仪、涉外秘书学、秘书实务、大学语文,曾获得过2009年工会先进个人、2011年工会先进个人、2011年优秀党员。
郭静,女,1974年11月出生,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曾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作家》(中文核心)、《青年文学家》、《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长城》、《时代文学》等多家刊物发表论文七篇,出版《中国历代文学作品评注》一部,主持、参与课题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课题《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党的惠农政策与河南贫困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商丘市社科联课题《职业教育跨越发发展研究》等六项。
班红玲(1969.1—)女,汉族,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英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现就职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商丘师范学院英语系,1994年在河南教育学院进修学习英语教育专业,1997年获取本科学历。
1991年7月,参加工作,在商丘财经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2001年,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从事大学英语,高职英语,商务英语听力和专升本的教学工作,20多年的历练,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良好。&
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奖情况:2010.2被评为院级工会工作积极分子,2007.4 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2005.9.被评为院级优秀班主任,2005.4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2005.1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2004.9 被评为商丘市优秀班主任。在科研方面:发表CN刊物及中文核心期刊10多篇,发表出版的著作2部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2010.5《河南省高等学校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结项并被评为一等奖,2009.9《论文学翻译中的对立统一》 被评为商丘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4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问题研究》河南省教育厅“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项,2007.6 《张扬高职英语教学的个性》河南省教育厅 结项,2007.5 学生创造性与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结项并被评为一等奖。
熊作琴,毕业于河南教育学院,副教授,在《作家》《名作欣赏》等刊物上发表论文《现代文明社会的病态产儿》《苦痛记忆的心灵回首》等15篇,著作2部,主持、参与省政府招标课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职业道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省科技厅《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研究》等多项,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2011所带09级新闻班被评为省级优秀班级。
刘文娜,语言文学系青年英语教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英语系,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英语语音》、《英语语法》、《高职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其本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仍不忘利用业余时间搞科研,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先后在《北方文学》、《湖南农机》等CN杂志发表《新时期高校英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等学术论文3篇;所撰写的论文《浅议现代教育对高校教师素质要求分析》荣获商丘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浅谈倒装语序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浅析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别荣获商丘市第十一届、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7年参与河南省社科联立项课题《 河南省公示语的翻译规范性调查及对策研究》;2008年参与的课题《从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探析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获2008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2010年度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年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1年度被评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先进分子。
胡悦,1985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本科,助教,曾经担任过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播音主持艺术概论、广告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等课程。曾在《东方今报》、《中国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曾参与2011年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问题研究》,2012年参与河南省社科联课题& 《中原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对华夏文化的影响研究》曾于2009年获全院优质课评比三等奖,2010年获全国中级茶艺师,2012年4月获全国茶文化艺术联合会邀请去北京学习探讨茶文化。
朱自龙,1981年3月出生,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讲师,曾担任过《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发表论文6篇, 参编教材三部,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参与课题5项,其中一项获省社科联一等奖。
王颖,1978年12月出生,毕业于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讲师,曾担任《文学欣赏》、《古代汉语》、《普通话口语》课程的教学,发表论文4篇,参编教材两部,曾获得学院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参与课题两项。
张红磊,男,汉族,1981年4月生,讲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士。200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同年7月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工作,现为语言文学系教师,系团总支书记。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担任《中国古代文学》、《传播学概论》、《新闻评论》、《应用写作》、专升本《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效果良好。
2006年9月—2012年3月,任新闻教研室副主任、新闻专业教学团队第二负责人,积极主持并参与新闻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认真指导新闻专业学生开展实训活动,并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曾先后担任语言文学系04汉教、07商务英语等班级辅导员,认真完成辅导员工作。2006年、2011年先后两次参与学院人才评估的迎评工作,2007—2010年积极参与学院示范建设方案的撰写、修订以及示范建设自评报告修改等工作。
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5篇,参与主编高职高专教材2部,主持或参与完成河南省社科联、商丘市哲社规划等课题6项。先后获得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商丘市哲社规划研究优秀成果特等奖,省教育厅、社科联“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先后被评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师2次、优秀辅导员2次、优秀党员2次、工会工作积极分子1次,优秀宣传工作者1次、示范院校建设优秀工作者1次。
杨顾伟,1989年7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07年6月获河南大学文学硕士。现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教师,副高职称,从事中国文学史、新闻写作、大学语文、现当代文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曾在《作文指导报》《京九晚报》《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教材《儿童文学概论》、《大学语文》。
参与河南省科研项目《梨园奇葩 繁华凋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调”整理与研究》并于2008年5月优秀调研成果贰等奖,《河南省公示语翻译规范性调查及对策研究》、《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探讨》,2009年10月获商丘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成果一等奖。《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和培养的研究与实验》等七项课题。
其他奖项:2000年曾获河南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003年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十佳优秀班主任,总分第一名;2004年5月获商丘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04年9月被评为商丘市优质课教师;2004年被商丘市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4月获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工会活动积极分子”荣誉称号;2009年8月获商丘职业技术学院“2008-2009学年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温蕾,女,1979年3月14日出生,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文学硕士,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主要担任《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法律文书写作》、《普通话》等课程的教学。从教以来,教学能力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师、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院级“专业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本人在教研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先后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主编完成了《应用文写作》、《普通话培训测试教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等多部著作 ;已经完成和正在研究的课题、项目多个,其中课题《梨园奇葩繁华凋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调”的整理与研究》获河南省社科联二等奖,课题《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探讨》获河南省社科联二等奖。2011年,本人申报主持的河南省教育厅课题《当前高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和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问题研究》,两项课题已批准立项,即将结项。
李清福,男,1980年生,商丘市睢阳区人。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系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教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语言规范化与反规范化》等学术论文7篇,参与科研项目两项。
袁劲柳,女,生于<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color:line-height: 150%;font-family: 仿宋_GB年11月,毕业于河南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讲师职称。现任教于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为旅游英语骨干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翻译。
多年来,本人一直从事一线英语教学工作,工作认真、投入,潜心钻研学问,有较高的教学技能,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师生好评。在授课过程中,既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他们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0.5color:line-height: 150%;font-family: 仿宋_GB年以来一直从事专升本英语辅导工作,实践教学经验丰富,成绩显著。
曾发表论文《渗透德育,优化英语教学》获得文苑杂志一等奖;《构建和谐英语课堂的若干原则》;《也谈翻译技巧》;参编《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模拟题及精解》;《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技巧及全真模拟试题精解AB级》为副主编;参与了《从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探析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已经结项,并获一等奖。《河南省公示语的翻译规范性调查及对策研究》、《河南省公示语翻译规范性调查及对策研究》等四项课题、
&&& 积极参加《旅游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为主讲教师,该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06年获得院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2007、2008、2009被评为优秀党员;年度被评为优秀教师;2010年被评为优秀宣传员;2011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版权所有: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 邮政编码:476100
通讯地址:河南省商丘市神火大道56号&&&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