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从小就比较内向,去上海伊顿幼儿园园要注意什么?

您好: | 
> 图: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伊顿幼儿园
阅读 231929|回复 14
truemanbaby
图: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伊顿幼儿园
这是去年偶和伊顿交涉退园时给伊顿欢乐谷园写的投诉信。经过几个月的交涉,我们最终成功拿到了学费退款(去年11月退园,今年2月份办理退款,效率低得惊人),但刚报的两个课外班近2000元的费用没有予以返还。学校关于整顿师资队伍,努力履行家长手册的承诺我们不得而知,也没有兴趣再知道。各位孩子仍然在校的家长自以公论。我对伊顿的通盘感觉就是:没进去时,为其盛名所吸引,为其硬件所吸引,为其夸大其词的宣传和理念所蛊惑。进去后,纠结于孩子的种种表现,在退与不退间进退两难。一旦选择退园,你会发现伊顿的所谓校规政策对家长和孩子是多么的不利,对孩子是何其的不负责任和不予保障。合同没有任何条款承诺对孩子的教育和责任程度,对教师和学校没有任何约束。面对这样的霸王条款,你只能深深的感知,家长和孩子,在今天的教育面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分享我们的心得体验,不仅仅是为了揭示什么,只是分享,借鉴,并告诉家长,真正能保护孩子的,只有我们自己。不要被浮华的硬件所迷惑,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多了解老师的情况,和学校的软件环境,才有可能避免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育。顺便说一下,自从偶儿子转园后,心情开朗,从来没有因为入园哭过一次,而且和好几个小朋友成为好朋友,开始对妈妈和老师说:“我喜欢你”,学校的事情也愿意和我们分享。可见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对一个孩子影响有多大。至今半年过去了,我儿子一提起伊顿,立刻脸色阴转晴,偶尔上学经过伊顿时,仍然要和我再三确认,再也不会送他去伊顿了。这是他的真实经历,也许与他人无关。仅供参考。&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伊顿幼儿园&2010年3月,儿子进入大名鼎鼎的伊顿幼儿园学习,当时两岁半。和很多家长一样,我们对这所打着“蒙氏”“国际”牌子的幼儿园充满了期待。12月,在我们离学费到期日还有3个月时间的情况下,我们忍无可忍为儿子退园。仅仅9个月的时间,当儿子在伊顿身心倍受煎熬的时候,我们深深感知到一个真实的伊顿。&作为家长,我认为我们有责任,揭发伊顿的真面目,让伊顿的管理层们了解伊顿执行过程中的变色变味;让对这所幼儿园还抱有幻想的家长,保持一颗爱护孩子的谨小慎微之心。&实情1:“入园前家访”是谎言!可以说,我们当时报名伊顿时,像很多家长一样,被其盛名所迷惑,以为办了这么多连锁园的幼儿园,又是外资的,校园环境也不错,又是蒙氏的,肯定比公立园强。正好小区附近开了一个伊顿的园,而我又听了伊顿培训总监苏XX的一节课,深受吸引,于是我连合同都没有仔细检查,便急忙缴了一年的学费,为孩子报了名。报名时,伊顿曾告知每个孩子入园前会有专门针对孩子的家访,以便学校提前了解每个孩子,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期”。当时我们觉得伊顿真不错。可是,快入园了,我们等了很久,一直没盼来所谓的“家访”。主动给学校打电话,学校说因为3月入园孩子太多,不安排家访了。事实上,后来和很多家长交流过,我们没听说伊顿给任何孩子安排过家访,看来这只是伊顿欺骗家长的一个说法。这是我们第一次感觉上当了。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实情2:入园首日无家长陪同!孩子被陌生老师强行抱入教室!(此时老师连孩子名字都不知道!)日,是儿子进入伊顿的第一天。之前我们听说孩子入园第一天,可以家长陪伴;而且学校对新生一般实行“分批入园”,以免太多新生入园,老师照顾不过来。所以我们事先也没跟儿子提前沟通,就直接带他去了。去了才发现学校乱哄哄的,一大群家长和孩子,根本没有所谓的“分批入园”,3月份基本是集中入园,有些班整个班都是新生,哭成一团。找了好久才找到儿子的班主任,结果班主任那叫一忙啊,根本没时间一一接待。一个面无表情的中文老师S老师走过来跟我说:“把孩子给我吧”,我惊讶地说:“第一天不是家长陪同吗?”,S说:“今天家长太多,没办法安排家长陪同了,让孩子直接进去吧,中午来接”。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儿子就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S老师抱走。可以想像,当时儿子有多么的恐慌。我试图跟进去,被老师粗暴拦下,说家长一律不许陪同入园。就这样,儿子在完全没被预先告知的情况下,被一个凶神恶煞般的陌生老师,抱进一个陌生的幼儿园。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非常可怕的开始,儿子对这个幼儿园的抵触也许还不至于那般强烈。&简单说说我儿子的情况。为了帮儿子成功适应幼儿园生活,其实我们家提前是做了很多功课的。包括从他14个月开始陪他进入亲子班学习,然后慢慢过渡到半日制班,随后在小区选择一个儿童之家,全日制学习了两个月。儿子性格也很外向,喜欢接触新朋友,很容易适应新环境。所以我们一直认为他应该是很容易适应新幼儿园生活的。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伊顿突如其来的取消家长陪同日,取消“分批入园”制,并在孩子和家长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突然把孩子抱走,严重地造成了孩子的恐慌心理。而且,因为没有提前的“家访”,在孩子入园前,老师和家长其实没有任何的沟通,对孩子一无所知,甚至连他的年龄和名字都不清楚,如何能够获得他的信任,迅速安抚他呢?&儿子入园的第一天,我和他都是在度日如年中度过的。我不相信对孩子一无所知的老师能够很快安抚这个陌生的孩子。结果当然是一群孩子哭成一团,等待着家长把自己接回家。这是我第一次对伊顿产生强烈的不满。不过,比起后来伊顿的所作所为,这些似乎都还不算什么。&实情3:接送孩子时不允许家长与老师沟通!无从了解孩子每日情况!放学的时候,我去接儿子,想跟班主任Z老师交流一下,老师说接送孩子期间家长太多,不适合交流,只给我一张表格,让我自己看。这是孩子第一天入园的情况报告。上面只有五六个选择题,大概就是孩子的饮食、情绪等状况。儿子的选项都是“良好”,没有任何文字描述。看起来,很简陋很敷衍,而我们连和老师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实情4:所谓“入园报告”只提供首日记录!(几个选择题,无任何文字信息!)第二天,第三天,儿子仍然是大哭大闹。我们依然得到不到任何他在校的信息,甚至连简陋的表格都没有了。老师告知,孩子新入园,只有第一天的入园情况报告,以后都没有。我感到极其惊愕。一天的入园报告,这合理吗?孩子入园的心理调整期,至少有一个月之久吧?伊顿这样的幼儿园,居然只提供一天的入园报告,又不允许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和老师交流,请问,我们如何知道孩子的入园情况?第一周的某天,Z老师曾在中午时间给我打过一个电话,时间非常简短,大概两三分钟,只是言简意骇的说儿子一切情况挺好,措辞上完全不允许我提太多问题,匆匆就挂了电话。我突然感到,我把儿子送入了一个黑洞,深不见底。作为他最信任的母亲,我完全不知道学校迎接他的是什么。我亲爱的儿子,是否曾为此怨恨过我?&所幸,儿子的高适应能力很快发生了作用。大概一周的时间,儿子接受了现实,不再哭闹。平静地去,高兴地回家,我们也就把对学校的不满暂时压下。只是儿子的情绪变得有点奇怪,在家绝口不提学校的事情,小小的心里总像压着块石头似的。&这样过了大概六个月,儿子一直不提学校的任何事情。我们问他,他就让我们“闭嘴”,能明显感觉到学校的某种东西让他非常不快,不过他描述不出来。为了儿子的心情,谈论学校成为我们家的一大禁忌。六个月时间,他甚至叫不出任何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这让我们实在很狐疑。问老师,老师说孩子还没到认识小孩的年龄。我晕。我儿子都快三岁了,小区至少认识十几个同龄的孩子,怎么可能叫不出小朋友的名字?我只能猜测老师从来没有引导孩子们互相交流和认识,孩子在幼儿园也一直没有结识他喜欢的小朋友,过得孤独而无助。&实情5:频繁更换老师,从不知会家长!这期间因为担心儿子的状况,我曾经在周三的下午,单独约儿子的班主任聊过两三次。每次也基本是说儿子适应得还不错。因为我们的小区附近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我们也就慢慢接受了现状。在这六个月中,除了班主任外,儿子的中文和英文老师几经更换,从来未知会过家长,也没有任何和孩子们的沟通,甚至有些课程因为老师变故突然停了两个月,我们还是从其他家长口中得知。对此我们心里颇为不爽。但是我们想,只要儿子没有强烈的反抗,就在这个幼儿园先试一年再说吧,毕竟我们也缴了一年的费用。&实情6:无论是否满三岁,突然直升大班,无心理过渡期!到了九月份,儿子满三岁,按照幼儿园规定,三岁就要升大班了。情况再次恶化。我曾被告知,孩子升大班之前一个月,会带孩子先到大班过渡一下,一开始是每天去一两个小时,认识些新朋友,然后是半天,一个月后转到大班,这样孩子可以慢慢适应新的班级和新的老师。听上去很美。我对这套流程颇为赞许,以为伊顿还是有些许过人之处。结果我们再次被骗。儿子在升大班之前,大概也就提前一周被带到大班几次。然后就直接通知家长把儿子转过去了。这还算好的,有些比儿子更小的孩子,根本没有任何过渡,就直接换到大班。还有更滑稽的,有一个小班直接改名为大班,所有孩子和老师,甚至连教室都没变,不管孩子满不满三岁,同一天全部直升大班!&儿子新换的大班班主任是儿子以前的中文老师S老师,就是儿子第一次入园时把他强行抱进班级的老师。这个老师从来就没有笑脸,对孩子呼来喝去。我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幼师风格。于是,我找到园长,要求换班。当时我也不知道哪个班好,只知道儿子现在的班主任Z老师会带一个大班,我心想,与其到一个不认识的老师班里,不如就到现在的Z老师班里继续学习吧,好歹认识。于是就请园长帮忙让儿子继续在Z老师班里。园长是百般不情愿,找了很多借口不同意,我的态度也很坚决,绝不到S老师班上。在这种情况下,儿子被继续留在Z老师班里,同时还有个英文老师V老师也一起从小班调到大班。&从上大班开始,儿子就基本没开心地上过学。每天去幼儿园都万分的不情愿。找尽种种借口不去。开始只是说:“幼儿园的门关了”,“我想姥姥”之类的,后来就索性直接说“不喜欢这个幼儿园”,“不想去幼儿园”。我们也开始发现问题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实情7:孩子痛哭半个小时,无人过问!!!第一次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是缘于孩子姥姥有一天送孩子去上学,儿子哭着死活不肯进教室(已经第七个月了,儿子一如继往地抵触伊顿,已经很难再解释为“分离焦虑”)。老师催促姥姥赶紧离开,把孩子强行牵进了教室。姥姥不放心,躲在门外偷看。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时正好赶上孩子们户外活动时间,老师把大家都带到操场作户外活动。儿子一直大哭,没有一个老师安慰他。孩子眼泪鼻涕一大把,居然没有一个老师走过来给他擦擦眼泪和鼻涕。就这样一个人站着,哭了足足有二十几分钟,脸都变形了,嗓子也哑了。后来,儿子大概哭累了,开始站着发楞。我妈在旁边看得心酸至极,又不敢和老师理论,给我打电话时哭了个稀里糊拉。我妈说:“怎么会有这么不负责任的幼儿园,这么狠心的老师?咱们就不能给孩子换个幼儿园吗?”&实情8:老师谎话连篇,欺瞒家长!我给Z老师打电话: “听说孩子今天哭得挺厉害,请问这种时候老师一般会怎么做呢?”Z老师说:“我们会哄孩子的,你们不用担心,其实他也就哭了几分钟,姥姥一走就好了”。谎话张口就来。如果不是姥姥亲眼看见孩子哭了快半个小时,我们会了解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吗?我第一次产生给儿子换园的冲动。&实情9:“家长会”成为老师和家长的擂台!家长PK老师,How to win?实情10:老师把孩子未能按时吃完的东西直接扔掉!9月底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学校的第一次家长会。我们满以为可以向老师提意见。结果这次家长会再度让家长们伤透了心。家长会只有Z老师一个人出场,学校没有任何领导出席。整个家长会,成了Z老师反驳家长意见的一场论战。不管家长提出任何建议和要求,Z老师一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予以坚决的回绝。比如,家长希望能够有Z老师的手机号,Z老师说下班是私人时间,没空接听家长电话,上班时间不会接手机,所以不能提供家长手机号。再比如,有家长提到,学校提供的“半年学习报告”,她惊讶地发现两个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孩子的内容几乎是一样的,老师是否只是简单的复制了所有孩子的报告,而非如实填写?Z说应该不会,无可奉告。家长们又提到,希望多一些老师和家长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Z说老师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和家长沟通上,而需要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所以没有余力和家长们有更多的沟通……如此种种,总之,家长的需求无一得到满足。整个过程,Z老师对家长的意见没有记录下哪怕一个字!只是简单的反驳,反驳,再反驳。既然如此,要家长会作甚?家长对阵老师,这样的擂台,家长怎么可能赢?这样没有诚意的家长会,我真是生平第一次参加,而且不打算再出席第二次。紧接着,我听到其他家长议论,说Z老师极其强权,对小朋友非常严厉,比如孩子们喝酸奶,规定了在某个时间必须喝完,时间一到,不管孩子们是否喝完,她就会走过去,直接把酸奶扔到垃圾桶里,任凭孩子们错愕的眼神充满了恐惧。这大概就能解释为什么孩子们都“怕”Z老师,甚至连和她共事的同事都听说非常受不了她的专政和强权。家长频频向学校提意见,但是因为园长极其护短,袒护Z,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实情11:班级博客,半年才露尖尖角,错字百出,鲜有更新!Z老师每次和家长提到的所谓“班级博客”,在孩子入学时出问题,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才修好,上面的内容也是敷衍了事。对孩子应有的“每周点评”,总是寥寥数语,鲜有更新,错字连篇(甚至一个月也没有更新一次)。伊顿,你是什么效率,修一个博客要半年之久?老师,你是什么素质,错字不断,连一月一次的点评都写得那么粗糙不堪?&实情12:孩子尿裤子,不敢告诉老师(怕挨骂)!随后问题越来越暴露无遗。儿子开始频繁地在学校尿裤子(其实儿子在家里早就不尿裤子了),甚至接连几次直接把屎拉在裤子里。问他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他说:“怕老师骂”。天啊,儿子到底有多畏惧老师?已经到了不敢告诉老师要拉屎拉尿,情愿尿在裤子里的程度?我突然感到我低估了儿子在学校所受的压抑。&实情13:孩子沉默寡言,皆因老师太凶!11月份的时候,我无意中和某老师聊天时听说,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几乎不说话。非说不可的话,也基本控制在四个字以内,其他大多以点头摇头回复。这和他在家里滔滔不绝的风格成鲜明对比。要知道,儿子语言发育一直比较超前,早就能说整句的话,而且能使用“不然”“而且”“否则”等连词了。我实在无法想像他不说话是什么感觉。如果不是受到巨大的压抑,他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判若两人的表现?&我开始想方设法和儿子沟通,试图找到他的“病因”。在我的努力下,儿子终于断断续续说出了实情。他跟我说:“Z老师和V老师都很凶,我很怕她们”“我不喜欢她们,不想和她们说话”“我再也不想去伊顿了,妈妈求你给我换一个幼儿园吧”。诸如此类,让我极度心痛。我的孩子,在学校究竟受到什么待遇?他需要多大勇气,才能向妈妈道出这样的委屈?&实情14:可以退园,别指望退钱!孩子受委屈退园,还得给学校赔钱!11月底,我到处寻找幼儿园,给儿子转园。因为儿子已超过三岁,北京的幼儿园早就人满为患,怎么会有空置的名额接受转园的孩子呢?我打了无数个电话,希望都转为泡影。最后,终于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幼儿园正好扩招,答应招收儿子。&实情15:请假退还餐费,只是个美丽的谎言!(交给伊顿的钱,休想拿回!)我向伊顿提出退园。当时我们还剩下三个多月的学费和餐费,还有之前请假一直未退给我们的餐费,以及两个刚开的兴趣班(上过两三次课)的费用,总共一万余元。我们要求学校退费。学校说,按照规定,学校要扣除45个校历日的学费(含节假日的话,也就是两个半月的学费),另外还要收取2000元的所谓“退园手续费”,如此算下来,学校不仅没有欠我们钱,我们还得倒贴给伊顿支付补偿金。&孩子在学校受委屈退园,我们还得倒给幼儿园赔钱?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如此霸道的幼儿园。按照这种约定,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学校屡屡违背对家长的承诺,我们不仅不能声讨到我们的权利,要求精神赔偿,还得损失近四个月的学费?请问,这样的条款合理吗?学生的权利何在?家长的权利何在?难道因为北京的幼儿园紧缺,学校就可以为所欲为吗?&实情16:伊顿兴趣班,一旦报名永不退款!其实此前报伊顿兴趣班时,我们就发现伊顿的原则是:“凡是交给学校的钱,不管什么原因,绝不退还家长”。我们在兴趣班交费第二天(缴了钱,还没开课),因为家庭讨论中发现接送有问题,提出退课,学校拒不同意,死活不肯退钱,尽管当时我们一节课没上过,而且根本不影响任何其他学生报班。此前我儿子在伊顿曾有多次请假,伊顿说过“请假可以退餐费,不退学费”,后来我们追问如何退餐费时,伊顿又说:“餐费不能退现金,只能在报兴趣班时把餐费补在里面”。等我们报兴趣班时要求把餐费补进去,伊顿又说:“相关餐费退费规则还没出来,现在不允许算在兴趣班费用中”。怎么解释都有理,说白了,伊顿就是不舍得把装进口袋的钱还给家长,这种强盗作风,实在和一个知名教育机构不符。请问,哪个家长收到过伊顿的退费?我争取了许久的退补餐费,到现在都还是个谜。不过,比起学费的巨大损失,这又算什么呢?&说实话,我们对一万多块钱的损失可以承受。我们不能忍受的,是孩子在学校遭受的种种精神虐待与压抑;我们不能忍受的,是学校违背种种对家长的承诺而继续大行其道,欺骗其它不明真相的家长;我们不能忍受的,是学校手持不平等合约,让家长和学生在遭遇了委屈后毫无还击之力;我们更不能忍受的,是幼儿园完全无视幼儿的身心健康,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精神伤害,还到处自吹自擂为“蒙氏教育”,“最优质的服务”!&请问,这样的伊顿幼儿园,对完全没有控诉能力的幼儿而言,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对于作为弱势群体,在教育机构上没有更多选择的家长而言,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我们损失的,仅仅是金钱吗?&伊顿,你真的相信,这只是我和孩子的独家诉状吗?你真的相信,所有家长都是软弱无力,对孩子身心发展听之任之的吗?你真的相信,媒体和网络会无视这些伤害幼儿的行径,包庇一家知名教育机构胡作非为吗?你真的相信,你可以一直欺骗家长,把不明真相的家长继续哄得头脑发热吗?当真相大白,迎接伊顿的,会是什么?&&[附] 驳伊顿家园家长手册&&&&&&&&
区域|楼盘|报名|看房|
此贴已被版主加精,希望您再接再厉多发好贴噢~
很心疼这个娃娃,不过在心里也有点责怪这个妈妈,为什么不多和孩子沟通啊,
一个人哭半个小时啊我想着都心疼
truemanbaby
回复:很心疼这个娃娃,不过在心里也有点责怪这个妈妈,为什么不多和孩子沟通啊,
沟通啊,天天都沟通。其实孩子非常喜欢说话,在家里简直是个话痨。但是在伊顿时,他只愿意说除了伊顿之外的其他话题,伊顿成为他话题的禁忌地。离开伊顿后,他才愿意说学校和家里的所有话题了。
幸福小粉扑
太可怕的幼儿园了,就是个赚黑心钱的败类组织!
伊顿曾经升天,如今跌落十八层地狱。不管怎样,它还是一个商业幼儿园。伊顿
的绝大部分问题与其他商业幼儿园没有什么两样。
青青的也是商业幼儿园,隶属于中育海嘉。
对以下问题的不清楚认识,可能是导致矛盾的主因:
1.入园就近原则。
2.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托管,其次才是教育。
3.蒙氏不是神奇的高级的培训项目,而是现代学龄前教育的普遍指导原则。
4.对学龄前教育的“我支付必所得”的机械商业交易思维。
5.双语迷信。
6.大多数男孩可能对幼儿园生活全过程不适应。
。。。。。。。。。。。
江湖人易老
看来还不如不上的好
我闺女在青青幼儿园上了两个月,也是死活都不肯再去,我们相信孩子的感觉,搬家,换幼儿园,孩子的表现变了,也愿意去了,这个幼儿园也不是什么名校,费用也比青青的低,但老师就是很喜欢孩子。孩子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也许比我们更能看出本质!&
和所谓的“伊顿”这个名称没有多大关联,中国的老话:人以群分。充分体现了她们董事长是个啥样子的人,其实应该给国外的总部提出强烈抗议,并拿出证据,让所谓的那个老板快些退出这个高尚的行业!不要再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ccybdghdzq
退了就好,孩子开心就好,我刚退还没收到钱呢,估计也快不了。。。。问孩子新幼儿园和
伊顿哪个好,他说他喜欢新的,其实还没去呢,就是去报了个名。。。
我是娃子她娘
总部就在棕榈泉,和国外没有关系吧。
> 图: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伊顿幼儿园
后您才能在本论坛发布信息!我儿子从小就比较内向,去伊顿幼儿园要注意什么?_百度知道
我儿子从小就比较内向,去伊顿幼儿园要注意什么?
提问者采纳
你可以偷偷的跟老师说一下,不过伊顿幼儿园的老师还是挺照顾孩子,尤其是那些年纪小的和比较敏感的孩子。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的,如果你觉得不好可以慢慢引导他,孩子的个性是他自己的,多和其他小朋友玩,孩子会慢慢改变的,我也问过
伊顿的老师,但不能强求,可能只是孩子怕羞而已,他们建议多陪他玩玩孩子感兴趣的游戏和事情
知道智能回答机器人
我是知道站内的人工智能,可高效智能地为您解答问题。很高兴为您服务。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伊顿教育:幼儿园该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入园分离焦虑情绪?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伊顿教育:幼儿园该如何帮助宝宝克服入园分离焦虑情绪?
上传于||文档简介
&&在​孩​子​入​园​的​最​初​阶​段​,​经​常​开​展​亲​子​活​动​能​够​舒​缓​孩​子​不​安​的​情​绪​,​以​更​加​舒​畅​的​心​态​去​学​习​新​事​物​,​而​且​还​能​够​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看看伊顿幼儿园是怎么做?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缓解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看看伊顿幼儿园是怎么做?
上传于||文档简介
&&如​何​有​效​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是​需​要​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三​方​共​同​努​力​的​,​三​者​的​合​理​配​合​能​够​让​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释​放​得​更​快​,​也​能​够​让​幼​儿​园​进​入​到​更​顺​利​的​早​期​教​育​中​来​。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尚七网-有你的态度!(原37教育网)!
投稿邮箱:
当前位置: >
Etonkids伊顿学堂:幼儿入园多久能适应?
来源: 网络整理
& & & & 每到开学入园的时候,都会有很多宝宝不愿意入园,需要一个过渡阶段,这个过渡期让许多家长伤透脑筋。儿童入园不适应,表现为有的儿童哭闹着,死活赖着家长不让家长离开;有的儿童前几天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在家耍&赖皮&,家长好话说尽,就是打死也不肯再去了;有的儿童虽然在家长的&哄骗&下到了幼儿园,但家长却发现孩子闷闷不乐,无法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中,白天食欲不振,晚上噩梦连连&&
(伊顿幼儿园&&校园内快乐成长的孩子们)
& & 类似这样不适应幼儿园生活,融入新环境缓慢的情况,诱因往往都是幼儿分离焦虑。&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由于与家长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毕竟这是孩子第一次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家长,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伊顿幼儿园的老师表示幼儿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伊顿通过多年的办学经验和实践,一直在不断尝试和总结缩短&分离焦虑&周期的方式。
& & 儿童多久才能适应幼儿园,过渡期得多久?怎样有效缓解儿童的&分离焦虑&呢?伊顿幼儿园在此为家长们支支招。
& & 儿童多久适应幼儿园?这个过渡期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自身情况综合起来看。伊顿幼儿园认为,&如果儿童自身性格外向,面对陌生环境,在老师的引导下,儿童将会更快融入集体,很快的结交新朋友,感受到幼儿园的温馨有趣,有效快速融入这个大家庭。家长如果能在孩子回到家里时,主动多鼓励夸奖孩子在校表现,这样更能让儿童在心理上感到满足,提高认同感,自然更喜欢在幼儿园生活了。相对性格外向的儿童来说,会比较快融入新生活中,对于分离焦虑,这类儿童在过渡期停留就较短,很快就融入新环境。&
&&&&如果儿童性格相对内向,这时候外部环境就起相当重要作用,家长要配合好幼儿园工作,伊顿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要给儿童带去积极的情绪,让儿童认为家长选择是正确的,给他们选择一个很好的幼儿园,培养起他们的归属感,儿童也会很快喜欢上幼儿园的。家长在家里时,还可以培养儿童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上厕所、吃饭等生活习惯,帮助儿童快速融入集体。同时,在伊顿幼儿园老师的细心照顾下,执行具有独一无二环境的蒙台梭利办学方针,正确引导儿童,鼓励儿童,相信儿童很快就适应新环境,快速渡过分离焦虑过渡期。
& & 入园分离焦虑是绝大部分孩子都要经历的,如果家长们配合,多与幼儿园进一步联系,关心孩子的生活情况,鼓励孩子,那么他们适应陌生环境,融入幼儿园集体的过渡期将极短。当渡过了这一阶段,家长会发现,孩子越来越活泼,他们已经爱上去幼儿园了。
责任编辑:
尚七网运营中心版本所有-
津ICP备号-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顿慧智幼儿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