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存储空间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据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虚拟存储管理中,作业地址空间大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这是一个简答题不是计算,用文字说明
是硬盘上每个盘的剩余空间,你的每个盘的虚拟内存空间肯定不会大于每个盘的剩余空间吧!当然C盘建议多留点空间。
你是咸宁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吧?不用搜啦~我出的考试题你是搜不到的!自己好好看书复习吧!
08网工被反革命了。
一切不给答案的考试都是反革命。
老妹好好复习吧。哼哼 。 虚拟存储器也就是作业是多次调入内存的,作业在运行时,都是只有一部分调入内存而不是把整个作业调入,只要每次放当前作业远行所需要的部分,当其作业运行过程中,需要的部分不在内存中,则中断从磁盘上调入需要的部分,同时从内存中把该作业不使用的程序和数据拿出放到磁盘中。综上说述:作业地址空间大小的因素1.与作业当前远行所需要的程序和数据大小有关。2.与当前计算机的内存有关(...
虚拟存储管理器解决内存容量的方法是: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其逻辑容量由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之和决定。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第3章存储器管理习题解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3章存储器管理习题解答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第四章习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四章习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722015年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答案全_网络道德-牛宝宝文章网
722015年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答案全 网络道德
2015年新疆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答案全 单选环境的环绕力: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C低俗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C多选目前社会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存在:把关人是传播学:BCD德育环境系统具有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8 分) 1.家庭教育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D) 。 答案选项 A 科学原则 B 实践原则 C 因材施教的原则 D 以上都是 2.(A)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答案选 项 A 社会文化 B 社会风气 C 社会关系 D 道德教育 3.加强与改进网络法制教育的措施包括(D) 。 答案选项 A 普及网络法律知识 B 树立法制意识 C 培育法律技能 D 以上都是 4.(C)主要是由标准化协议构成,适用于所有与互联网连接的网络,具有公正 性.中立性.一致性和全球性的特点,其目的在于通过客服计算机网络的异构互联 障碍,为全球搭建开放性的信息交流平台。 答案选项 A 网络道德规范 B 网络自律 C 网络技术规范 D 网络法律规范 5.(A)就是针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种社会行为,调整在网络研究开发.应用和发展 过程中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和社会关系的律规范的:称。 答案选 项 A 网络法 B 道德法 C 网络教育 D 网络他律 6.(C) ,是指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分析.判断.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其道德 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答案选项 A 情理交融法 B 示范比较法 C 价值澄清法 D 自我教育法 7.(A)是指网络德育工作者通过在网上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 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教育和激励受教育者, 从而提高其道德认识和道德觉悟的 活动。 答案选项 A 示范 B 比较 C 引导 D 说理 8.(B)指出: “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答 案选项 A 马克思 B 列宁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9.(D)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以满 足自我.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质。 答案选 项 A 整体性 B 主体性 C 客体性 D 自主性 10.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D) 。 答案选项 A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 B 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 网络平作为文化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 C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D 以上都是 11.(D)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 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答案选项 A 世界观 B 价值观 C 人生观 D 荣辱观12.(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答案选项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 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3.(B)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 .一个社会的灵魂所 系。 答案选项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4.(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答案选项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5.(B)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 和总看法。 答案选项 A 世界观 B 价值观 C 人生观 D 道德观 16.(C)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使人们各 尽其能去劳动.去创造社会财富。 答案选项 A 世界观 B 价值观 C 人生观 D 道德观 17.(A)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 和作用的看法。 答案选项 A 世界观 B 价值观C 人生观 D 道德观 18.(B)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 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 答案选项 A 数字认证 B PKI 技术 C 分级技术 D 阻止进入技术 19.(B)通常是按暴力.性.裸露.语言.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级。 答案选项 A 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 B 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 C 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 D 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 20.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D)原则。 答案选项 A 保护言论自由 B 阻止不良信息传播 C 鼓励行业自律 D 以上都是 21. (A) 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面控制传播 的传播者的名称。 答案选项 A 把关人B 守夜人 C 监管当局 D 检验人 22.(B)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使用这些 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 . 网络社区管理员处审 看。 答案选项 A 阻止进入技术 B 过滤技术 C 分级技术 D 开设热线 23.(A)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使得国 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 答案选项 A 阻止进入技术 B 过滤技术 C 分级技术 D 开设热线 24.(A)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 答案选项 A 行业自律 B 法律 约束 C 经济刺激 D 政府监管 25.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交换商 务始于 80 年代中期,Internet 商务始于(A) 。 答案选项 A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90 年代初期 B90 年代中期 C90 年代末期 D80 年代末期 26.(D)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 .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 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 答案选项 A 道德失范 B 网络犯罪 C 网络暴力 D 网络成瘾 27.(D)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 而是借助网络 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答案选项 A 网络低俗 B 暴力 C 暴戾 D 网络暴力 28.(B)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其范围较 为广泛。 答案选项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信息文化 D 制度文化 29.(C)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可以被用 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 答案选项 A 娱乐性 B 低俗性 C 隐蔽性 D 知识性 30. (A) 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行恶搞, 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 答案选项 A 娱乐性 B 低俗性 C 隐蔽性 D 知识性 31.(B)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利于网民 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 答 案选项 A 淫秽 B 色情 C 低俗 D 平庸 32.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D) 。 答案选项 A 特殊型理论 B 普遍型伦理 C 自律型伦理 D 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 33.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问是有 助于(D)的实现的。 答案选项 A 网络信息访问权 B 网络信息发布权 C 知识产权 D 文化多样性权利 34.(B)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 QQ.MSN 等 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店,或开博 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 论。 答案选项 A 网络信息访问权 B 网络信息发布权 C 知识产权 D 文化多样性权利 35.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B)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时,网 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 答案选项 A 技术循环 B 市场循环 C 利益群体 D 市场结构 36.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 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A) 。 答案选项 A 信 息权利 B 信息关系 C 信息义务 D 信息责任 37.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D)构成的。 答 案选项 A 精神 B 物质 C 能量 D 信息 38.1876 年(D)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息和情 感的最重要的工具。 答案选项 A 法兰克福 B 爱因斯坦 C 爱迪生 D 贝尔 39.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 (B)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答案选项 A 美国 B 前苏联 C 德国 D 英国 40.在 2011 年 9 月 26 日发表的(A)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寻求 实现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绘就了我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理论的框架。 A《中国和平发展白皮书》 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 六条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 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41.网络安全首先需要技术的保障,其次需要( B)的支持,最终需要伦理的关 怀。 答案选项 A 人民 B 法律 C 经济 D 物质 42.(A)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政策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答案选 项 A 经济安全 B 网络信息战 C 网络漏洞 D 网络恐怖主义 43 网络信息战包括(D) 。 答案选项 A 进攻战 B 防御战 C 中立 D A 和 B 两项 44.(B)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网络恐怖主义”的概念。 答案选项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中国 45.(A)就是对(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 .攻击行 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答案选项 A 入侵检测 B 加密技术 C 防火墙技术 D 网络安全协议 46.(B)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 答案选项 A 安全操作系统 B 加密技术 C 防火墙技术 D 网络安全协议 47.(D)是指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 答案选项 A 安全操作系统 B 加密技术 C 防火墙技术 D 网络安全协议 48.(C)被称为是“20 世纪的最伟大创举” 。 答案选项 A 电脑 B 手机 C 互联网 D 电灯 49.(C)就是指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只从主观愿望出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 许歪曲事实,产生非科学性的错误。 答案选项 A 科学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实践原则 D 公平原则 50. (B) 是公民道德素质定型的关键部分, 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答 案选项 A 单位组织 B 社会 C 家庭 D 学校 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试题(94 分) 1.(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 化 C 信息文化 D 制度文化 2.( B )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很容易 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 A 娱乐性 B 低俗性 C 隐蔽性 D 知识性 3.(C)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的信息。 A 淫秽 B 色情 C 低俗 D 平庸 4.(A)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 .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人腐化 . 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 A 淫秽 B 色情 C 低俗 D 平庸 5.(A)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 通过磁盘.光盘和半 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 A 网络传播 B 文化传播 C 信息媒体 D 模拟传播 6.(C)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A 网络信息访问权B 网络信息发布权 C 知识产权 D 文化多样性权利 7.(A)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浏览各种 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A 网络信息访问权 B 网络信息发布权 C 知识产权 D 文化多样性权利 8.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 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A) 。A 信息权利 B 信息关系 C 信息义务 D 信息责任 9.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D)体验。 A 精神 B 物 质 C 能量 D 信息 10.电话采用的是(A) ,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A 模拟传输 B 数 字传输 C 电信号传输 D 波段传输 11.(C)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互联网完成了到目前为止所有最 重要的技术创新。万维网(WWW)和浏览器的应用,使互联网上有了一个令人 耳目一新的平台。 A1983 年 B1991 年 C1993 年 D2000 年 12.(A)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 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 A 网络 B 物联网 C 通讯 D 数据库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A 双边合作 B 多边合作 C 企业界跨国合作 D 以上都是 14. 信息战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 1991 年的海湾战争后, 是由 (C) 军方提出来的。 A 法国 B 英国 C 美国 D 中国 15. 在网络经济中, 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是 (C) 。 A 土地 B 一般劳动力 C 各种知识 D 资本 16. (D) 即特定组织或个人发动的有预谋地利用网络并以网络为手段和攻击目标, 以破坏目标所属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安全,扰乱社会秩序,制造轰动效应为目的 的恐怖活动,是恐怖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扩张的产物。 A 网络经济安全 B 网络信息战 C 网络漏洞 D 网络恐怖主义 17.(A)最早提出“网络恐怖主义”一词。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中国 18.(C)指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 A 安全操作 系统 B 加密技术 C 防火墙技术 D 网络安全协议 19.(A)是指计算机信息系统在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客体 重用.审计.数据完整性.隐蔽信道分析.可信路径.可信恢复等十个方面满足相应的 安全技术要求。 A 安全操作系统 B 加密技术 C 防火墙技术 D 网络安全协议 20. 法律是最基本.最底层的(D)要求。A 社会 B 文化 C 生存 D 道德 21.(A)担负着加强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障网络健康发展职能 的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则是使专业技术人员远离网络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是确保 专业技术人员健康发展的最终责任人。 A 社会 B 单位组织 C 家庭 D 学校 22.(B)是人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塑造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专业 技术人员一般都处于精力旺盛.富于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A 童年 B 青年 C 少 年 D 成年 23. 单位培训是公民道德建设的(A)工程之一。 A 定型 B 成型 C 塑形 D 固型 24.(A)指的是,由网络技术带来的人的异化。 A 网络技术异化 B 人的异化 C 变异 D 网络技术的发展 25.“治国在于齐家”的思想,便说明了(C)的重要性。 A 学校教育 B 社会教 育 C 家庭教育 D 特殊教育 26.在三位一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格局中,社会德育是单位组织德育和家庭德育的 (D) 。 A 基础 B 关键 C 前提 D 补充和延伸 27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家风.家庭关系和(A) 。 A 家庭的文化素质 B 家庭成员 C 家庭经济情况 D 社会背景 28.加强(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A 教育科学 文化建设 B 文明建设 C 经济建设 D 思想道德建设 29.中国内地第一个国际互联网上的 BBS 是(A) 。 A 水木清华 B 烟雨西华 C 百度贴吧 D 新华网论坛 30.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 (B)制定了《信息净化法》 。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法国 31.(C)是网络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由网络法制教育工作者或通过 连接校园网及有关法学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网站,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在网络中进 行远程法律培训教育活动。 A 网络法律咨询 B 网络法律知识考试 C 网络在线教育 D 增设法律信息 32. “ 知 . 情 . 意 . 行”是相互协调 . 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以( A )为基础和起 点。 A 知 B 情 C 意 D 行 33.网络法律的产生必须以(D)为基础,并以正义.人道和善良等人类共同的价 值为依托和最终归属。 A 传统道德 B 传统习俗 C 科学理论 D 宪法 34.为保护网络安全,1997 年颁布了(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B《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 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第六条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 D 《互 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35.狭义上的网络法指(D) 。 A 网络道德规范 B 网络技术规范 C 技术法律规范 D 网络社区法律规范 36.网络道德的“全民原则”包括(B)和公正原则两个方面。 A 公开原则 B 平 等原则 C 兼容原则 D 互惠原则 37.网络道德(A)的道德包括网络使用者的道德.网络服务者的道德.网络管理者 的道德和网络建造者的道德。 A 主体 B 客体 C 主客体 D 使用者 38.主体间性道德教育体现为一种关系.一种结构.一种模式,即(A)模式。 A 主体一客体一主体 B 主体一客体 C 客体一主体 D 客体一主体一客体 39.参与式道德教育具有(C).开放性和生成性三个方面的特点。 A 客观性 B 时 代性 C 实践性 D 自由性 40.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个性和对网络的不同认识,制定出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案。 这主要坚持的是(A)原则。 A 因材施教 B 主体性 C 调查研究和正确引导相结合 D 网上德育和网下德育相结 合 41.(B)是指为了获取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而对教育对象的网络行为.网络语言 进行关注和跟踪的手段和途径。 A 在线交流法 B 关注跟踪法 C 虚拟伦理法 D 网站吸引法 42.(A)是指教育者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对象进行实时交流和对话的教育方法 A 在 线交流法 B 取舍应对法 C 虚拟伦理训练法 D 谈话法 43.大力弘扬(D)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需要。 A 马克思主义 B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 44.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 。 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 A 爱国主义 B 社会主义 C 共产主义 D 集体主义 45.( C )是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A 崇拜 B 追求 C 信仰 D 价值 46.互联网的分级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另一种是以(A)为基 础的分级。 A 年龄 B 性别 C 个性 D 习惯 47.网络媒体的全球性使得信息传播跨越了国界,拒绝非法信息.阻止国外不良信 息的进入成为技术管制的关键所在。 (A)为这种管制提供了可能。 A 阻止进入技术 B 过滤技术 C 分级技术 D 开设热线 48.英国于 1996 年 9 月 23 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A) 。 A《3R 安全规则》 B《互联网信息服务自律公约》 C《诚信自律的公约》 D《互 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49.我国的互联网管理是典型的(A)主导。 A 政府 B 企业 C 个人 D 集体 50.要维持一种稳定的.发展的.可持续的和谐网络社会, (A)原则应该发挥基础作 用, 靠网民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必须提升网民自律意识。 A 诚信B 信任 C 信疑 D 怀疑 1. 单选题 ( A )即国际信息互联网络,是指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 电子产品于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 A.网络 B.物联网 C.通讯 D.数据库 2. 单选题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 ( B )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美国 B.前苏联 C.德国 D.英国 3. 单选题 1876 年( D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电话,从此电话便成为人们交流信 息和情感的最重要的工具。 A.法兰克福 B.爱因斯 C.爱迪生 D.贝尔 4. 单选题 电话采用的是( A ) ,其信息传输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制约。 A.模拟传输 B.数字传输 C.电信号传输 D.波段传输 5. 单选题 现实空间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而网络空间只是由( D )构成 的。 A.精神 B.物质 C.能量 D.信息 6. 单选题 人们在虚拟现实中的一切体验归结到最后都是一种( D )体验。 A. 精神 B.物质 C.能量 D.信息 7. 单选题 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 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 A ) 。 A.信 息权利 B.信息关系 C.信息义务 D.信息责任 8. 单选题 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 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 A ) 。 A. 信息权利 B.信息关系 C.信息义务 D.信息责任 9. 单选题 网络知识权力结构的( B )是指,当网络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础框 架时,网络效应会引起需求方出现规模经济。 A.技术循环 B.市场循环 C.利益群体 D.市场结构 10. 单选题 ( A )是指任何人只要借助互联网,就可以随时上自己喜欢的网站, 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查阅并下载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 想。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11. 单选题 ( B )比网络信息访问权进了一个层次,个人可以注册账号,通过 QQ.MSN 等通讯工具与各种人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网页,或开商 店,或开博客,或空间展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也可以在各个公共论坛参与各种 话题的讨论。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12. 单选题 ( C )是指对特定智力创造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A.网络信 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13. 单选题 就网络能让更多的个体参与进书写和创造文化的角度看,网络毫无疑 问是有助于 (D) 的实现的。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 文化多样性权利 14. 单选题( A ) 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将信息高密度地存储在计算机内,通过磁盘. 光盘和半导体芯片等物理载体对信息进行记录.存储与处理。A.网络传播 B.文化 传播 C.信息媒体 D.模拟传播 15. 单选题 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 D ) 。 A.特殊型理论 B.普遍型伦理 C.自律 型伦理 D.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 16. 单选题 (A )信息主要是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挑动人们性欲,导致普通 人腐化.堕落,又没有艺术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 A. 淫秽 B.色情 C.低俗 D.平庸 17. 单选题 ( B )信息是指整体上不是淫秽的,但是其中一部分有淫秽内容,不 利于网民的身心健康,缺乏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 内容。 A.淫秽 B.色情 C.低俗 D.平庸 18. 单选题 &( C )信息是指对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 文化传统的信息。& A.淫秽 B.色情 C.低俗 D.平庸 19. 单选题 (A )是指网络低俗文化一般会对传统文化的某些严肃庄严的内容进 行恶搞,达到一种低俗搞笑的效果,以迎合一些人恶俗媚俗的不良心理。 A.娱 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20. 单选题 (B) 是指低俗文化将肉麻当有趣, 将粗俗不堪.色情暴力当生活享受, 很容易使人陷入低级趣味的泥沼。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21. 单选题 (C )是指网络低俗文化的隐蔽性与混淆性,许多正规的网络内容都 可以被用来炒作.娱乐化甚至低俗化。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22. 单选题 ( A )是指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构成的网络环境。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23. 单选题 ( B )主要包括网络内容及其影响下的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 其范围较为广泛。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24. 单选题 ( D )包括与网络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组织方式等。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25. 单选题 ( D )是指不同于现实生活中拳脚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为, 而是借 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讨伐与攻击。 A.网络低俗 B.暴力 C.暴 戾 D.网络暴力 26. 单选题 ( A )意指通过破坏和操纵计算机网络中信息流的办法,对国家国防 和基础设施实施破坏,以达到战略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A.战略信息战 B.信息 疆域 C.虚拟战争 D.信息边界 27. 单选题 &( D )就是指某人被网络信息左右.控制,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 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 毒人的需要一样。& A.道德失范 B.网络犯罪 C.网络暴力 D.网络成瘾 28.单选题 (D )是指在虚拟的互联网基础上为目标顾客制造 .提供产品或服务, 与目标顾客进行网上沟通的一系列战略管理过程。 A.网络广告 B.网络暴力 C.传销 D.网络经营 29. 单选题 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经营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其中电子数据 交换商务始于 80 年代中期,Internet 商务始于( A ) 。 A.90 年代初期 B.90 年代中期 C.90 年代末期 D.80 年代末期 30. 单选题 党的( C )以来中央政治局提出应加紧研究制定有关网络法律法规, 保证我国的信息产业规范化发展。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31. 单选题 (A )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其内在的决定因素。 A.行业自律 B.法律约束 C.经济刺激 D.政府监管 32. 单选题 作为行业自律的典范, ( B )的互联网治理更是显示出了行业自律的 巨大作用,其所采取的措施主要里有《3R 安全规则》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33. 单选题 ( A )是指通过在互联网的国际主页上设定对访问某些网址的限制, 使得国内网民无法直接登录这些国外网站获取信息,发表言论。 A.阻止进入技术 B.过滤技术 C.分级技术 D.开设热线 34. 单选题 (B )主要用于网络论坛.网络社区以及博客的管理。 A.阻止进入技 术 B.过滤技术 C.分级技术 D.开设热线 35. 单选题 ( B )主要原理是:先设定若干特殊关键词,722015年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答案全_网络道德网民在发帖过程中一旦 使用这些特殊关键词,帖子便不能直接发出,而被转到网络论坛.网络社区管理 员处审看。 A.阻止进入技术 B.过滤技术 C.分级技术 D.开设热线 36. 单选题 ( C )主要是针对色情信息而发展出来的技术手段。当前,我国还没 有实行该制度,不论浏览网站的用户年龄如何,都采用统一的管制标准。 A.阻 止进入技术 B.过滤技术 C.分级技术 D.开设热线 37. 单选题 &( A )是传播学中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对 信息制作.筛选和发布三方 面控制传播的传播者的名称。& A.把关人 B.守夜人 C.监管当局 D.检验人 38 .单选题 “把关人” 这个概念,最早由( A )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劳因提出, 他当时研究的是家庭主妇对家庭食品的把关作用。 A. 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 国 39. 单选题 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基本上都遵循了( D )原则。 A.保护 言论自由 B.阻止不良信息传播 C.鼓励行业自律 D.以上都是 40. 单选题 我国新媒体管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D ) 。 A. 政府新媒体管制权过于分散 B.新媒体管理政策制定和实施落后 C.发展推进重内 容规范管理,轻产业发展推进 D.以上都是41. 单选题 ( B )通常是按暴力 .性 .裸露.语言 .潜在有害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分 级。 A.以年龄为基础的分级 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 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 D.以 国籍为基础的分级 42. 单选题 ( A ) ,通常分为适合成人的内容.儿童必须在父母指导下观看的内容. 适合 13 岁儿童观看的内容.所有观众观看的内容等若干级别。 A.以年龄为基础 的分级 B.以内容为基础的分级 C.以性别为基础的分级 D.以国籍为基础的分级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 43. 单选题 ( B )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 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 B A.数字认证 B.PKI 技术 C.分级技术 D.阻止进入技术 44. 单选题 ( A )是网络用户的身份证明,相当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身份证。A. 数字证书 B.PKI 技术 C.分级技术 D.阻止进入技术 45. 单选题 (A )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包括人们对自身在世界整 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46. 单选题 ( C)指的是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其主要问 题是什么是人生.怎样对待人生和实践人生价值。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47. 单选题 ( C )是人的生命线.总开关,指挥人发挥劳动技能和正确社会行为, 使人们各尽其能去劳动 .去创造社会财富。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 观 48. 单选题 ( C )的核心问题是人生价值问题,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着人生的自 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49. 单选题 ( B )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 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50. 单选题 ( B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 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 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道德观 51. 单选题 ( A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2. 单选题 ( A )在党和国家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的根本指导思想。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3. 单选题 ( B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 灵魂所系。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 54. 单选题 ( C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5. 单选题 (D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56. 单选题 (C )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为“八荣八耻” 。 A.邓小平 B. 江泽民 C.胡锦涛 D.习近平 57. 单选题 ( D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 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A.世界观 B.价值观 C.人生观 D.荣辱观 58. 单选题 ( D)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为全体 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 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 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 “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 荣辱观 59. 单选题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做到( D ) 。 A.用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主导网络文化 B.加强建设思想道德教育的网络平台作为文化传承.传播 的重要载体 C.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D.以上都是 60. 单选题( A ) 是网络环境下实现道德教育目标, 完成德育任务的方式和手段,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 A.网络德育方法 B.网络 道德 C.网络道德规范 D.网络道德规范体系 61. 单选题 ( B )是人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 作用.以满足自我 .克服受动性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 质。 A.整体性 B.主体性 C.客体性 D.自主性 62. 单选题 ( D )强调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的放矢。 A.坚持 主体性原则 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科学灌输与互动交 流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 63. 单选题 ( B )指出: “没有‘人的感情’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 追求。 ”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64.单选题 (C )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人们对网上呈现的种 种信息分清是非, 明白事理, 以提高其认识水平和思想政治道德觉悟的活动。 A. 情理交融 B.示范比较 C.说理引导 D.自我教育 多选题 1. 多选题 网络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带来了( ABD ) 。 A.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 B.交往方式的革命 C.消费方式的革命 D.社会组织方式的 革命 2. 多选题 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 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包括(ABCD ) 。 A. 孤独 B.冲动 C.暴戾 D.谎言 3. 多选题 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 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诸如: ( ACD ) 。 A.自由与共享 B.互助与奉献 C.自主与平等 D.开放与兼容 4. 多选题 我们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权利分为(ACD )等诸多方面。 A.信息发 布权 B.信息访问权 B.信息访问权 D.隐私权 5. 多选题 每个人都可以利用和通过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平台充分行使和实践自己 的文化权利。这些权利包括( ABD ) 。 A.网络信息访问权 B.网络信息发布权 C.知识产权 D.文化多样性权利 6. 多选题 民主是进化和缓慢的发展过程。它需要(ABCD )作为条件和依托。 A. 市场 B.经济 C.社会心理 D.文化环境 7. 多选题 “网络低俗内容”主要是指网络上一些( ACD )的内容。 A.趣味低 级 B.令人奋进 C.庸俗不堪 D.使人萎靡 8. 多选题 低俗文化的重要表现是(ABC )三个方面。 A.淫秽B.色情 C.低俗 D. 奋进 9. 多选题 低俗信息包括( ACD ) 。 A. 不符合法律法规的内容 B. 容易诱发不良思想行为和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的内 容 C.侵犯他人隐私的内容 D.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10. 多选题 &网络低俗文化具有(ABC )等特点,这些都 给网络低俗文化的存在 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生存空间。& A.娱乐性 B.低俗性 C.隐蔽性 D.知识性 11. 多选题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的 文化,可以分为( ABD )三个要素。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信息文化 D.制度文化 12. 多选题 广义的网络文化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 造活动及其成果。其内涵包括人的( ACD )等。 A.心理状态 B.知识结构 C.道 德修养 D.审美情趣 13. 多选题 网络具有( ABD ) 。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A.无中心性 B.开放性 C.中心性 D.交互性 14. 多选题 网民可以从( ACD )方面影响网络低俗化。 A.低俗话题的制造者 B. 低俗现象的观望者 C.低俗现象的推动者 D.网络低俗化的受害者 15. 多选题 网民关注的互联网信息诚信问题包括(ACD ) 。 A.网络虚拟性 B.电 子商务诚信 C.技术安全 D.网络实名制 16. 多选题 互联网带来的国家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 ABD ) 。 A.计算机 病毒 B.网络泄密与网络间谍 C.网络恐怖活动 D.网络黑客 17. 多选题 中国企业发展网络经营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 为( ABC) 。 A.虚假广告宣传 B.无照网络经营 C.利用互联网贩私 D.合同诈骗 18. 多选题 建设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需要( ABCD ) 。A.提倡正确导向,反对不良 网风 B.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内容 C.提倡格调高雅,反 对低级媚俗 D.提倡客观真实,反对虚假新闻 19. 多选题 ( BD )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外在推动因素。 A.行业自律 B.法律约束 |C.经济刺激 D.政府监管 20. 多选题 为了堵截不良信息的传播,为网络道德建构净化网络环境,加强行业 自律,网络行业应该着重做好(ACD )方面的工作。 A.落实行业规则,自纠自查 B.对外开设热线,接待公众投诉 C.制定网络内容分级 标准,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 D.建立网站信息评估,推动网站的绿色发展 21. 多选题 英国于 1996 年 9 月 23 日颁布了世界上第一个网络监管的行业性法规 ――《3R 安全规则》 。3R 分别代表( ACD ) 。 A.分级认证 B.相互监督 C.举报告发 D.承担责任 22. 多选题《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以 (ACD ) 为基本方针。 A.积极发展 B. 加强管理 C.趋利避害 D.为我所用 23. 多选题 我国对网络媒体的技术防范与监管主要有 (ABCD ) 。A.阻止进入技术 B. 过滤技术 C.分级技术 D.开设热线 24. 多选题 各国对网络媒体的管理与规制主要包括( ABD )领域。 A.对计算机 病毒传播者的处罚 B.非法利用他人私人信息和数据的法律责任 C.对网络盗版与 网络信息合理使用的界定 D.打击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的措施 25. 多选题 PKI 的基础技术包括(ABD )等。 A.数字签名 B.数据完整性机制 C.数字信封 D.双重数字签名 26. 多选题 (ACD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A.马克思主义指 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7. 多选题 创新网络德育方法的原则包括(ACD ) 。 A.坚持主体性原则 B.坚持调查研究与正确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C.坚持科学灌输与 互动交流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相结合的原则 28. 多选题 运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ABCD ) 。 A.运用技术法, 进行堵截 B.使用疏导法 C.强化管理法 D.注重发展法 29. 多选题 网络德育的一般方法包括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 ( ACD ) 。 A.情理交融法 B.示范比较法 C.价值澄清法 D.自我教育法 30.多选题 网络德育的特殊方法包括( ACD ) 。 A.关注跟踪法 B.取舍应对法 C. 数字娱乐法 D.虚拟伦理训练法 31.多选题 自主性道德教育(ABD ) 。 A.是一种肯定德育主体具有相对独立地 位和权力的德育 B.是一种充分肯定德育主体内在道德需要的德育 C.是一种内化 了社会需要并对社会完全负责的德育 D.是一种充分地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命 意义的德育 32.多选题 &网络法所调整的对象包括在该虚拟空间中网络环境平台上的活动和 行为所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具体表现在( ABD )方面。& A.关于网络法律关系的确认 B.关于网络及其系统本身的建设 .维护 .运行.管理等 活动和行为的规范 C.关于发生在网络环境中各个平台上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规 范 D.关于与网络及其系统有关的其他各种法律关系的调整 判断题 1. 判断题 网络能使每个人随时随地将文本 .声音.图像.电视信息传递给有终端设 备的任何地方或个人。 √山东济宁继续教育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 试题与答案大全 山东 济宁 互联网监管与网络道德建设试题与答案一 1.单选题 1.下列属于网络舆论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A. 专家分析 2.我国网络舆论的特点( ) D. 信任冲击性 3.属于加强网民自律建设的是( ) D. 明确网络舆论应急处理的特点 4.截止2012 年12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 亿人达到( )亿人,全年新增网民5580 万人 B. 5.13 5.为什么要加强网络媒体的建设( ) D. 媒体关注社会生活的角度转向反常 6.以下属于增强网络舆论引导有效方法是( ) C. 完善互联网法律制度建设 7.四大门户网站分别是新浪、腾讯、搜狐( ) D. 网易 8.现当今,全球的四大媒体是报纸、广播、电视、( ) D. 网络 9.法国法律规定,在网上纵容未成年堕落者要判刑多少年? D. 5 年 10.网络舆论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政府部分的参与、传统媒体的加入、( )、专 家的分析 C. 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 11.2011 年总统奥巴马总统的推动下,最为国家网络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商务部启 动了什么战略。 A. 网络身份证 12.2008 年5 月1 日,我国正式实施( ),政府网站的开通,被认为是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措 施 B.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13.澳大利用全国约多少万人通过检举来了约2800 多万疯垃圾邮件。 A. 22 14.(“)”病毒案的破获,是我国破获的首例制作计算机病的的大案 B. 熊猫烧香 15.1998 年,法国通过了什么,从严从重惩罚利用网络诱惑青少年犯罪的行为。 C. 未成年人保护法 16.信息不被非授权的解析、知晓甚至公开,不非授权人使用的特性指的是信息安全的() 特征。 C. 保密性 17.下列活动不属于信息安全犯罪的是() C. 网络聊天 18.法国的互联网近十年来发展,截止2010 年全国 约 多少万人口中近一半成为互联网民的。 A. 6500 万 19.互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是一道保障线。 A. 法律 20.英国政府在哪年就组织互联网业界及行业机构共同签署了首个网络监管行业性法规 D. 1996 21.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解决最终还是要回到管理中去,需要建立()体系 D. 管理22.最早出台世界上最早制定互联网管理法规的国家( ) C. 澳大利亚 23.不属于健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措施的是() D. 取缔网吧等场所 24.最早出台世界上出台了第一部规范互联网传播法律的国家―( )D. 德国 25.下列不属于信息安全产品的是( ) D. 游戏机 26.《电子签名法》是( )年颁布的 A. 200427.构成信息安全威胁的其他因素中,不包括() D. 宣传自己的图书 28.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 C. 教育 29.《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是( )年颁布的 D. 201130.互联网信息安全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互联网道德建设,下列不包括的是() A. 文明上网 3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是( )颁布的 C. 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2009 32.网络诈骗是犯罪行为主体以()为目的,骗取数额较大的公共财产的行为。 A. 非法占有 33.《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 )年颁布的 A. 1988 34.加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主要从()个方面来进行。 B. 2 35.《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是( )年颁布的 D. 2012 36.()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C. 家庭教育 37.《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是公安部( )年颁布的 C. 2005 38.在犯罪本质上,网路恶犯罪与()具有同质性 A. 传统犯罪 39.网络是现代社会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水平达到一定水平的高度的充分体 现。 D. 智力 40.《计算机信息交流安全保护条例》是哪一年颁布的( ) C. 1994 41.网络犯罪的表现形式常见得有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赌博、网络盗窃和 () B. 网络犯罪、网络色情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于( )颁布实施 B. 1999 年 43.为了追逐更多更大的财富,传统财产型犯罪也呈现了() A. 科技化、智能化 44.解决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根本条件( ) A. 提高整个社会网民的互联网道德本质 45.网络变化改变了人们传统那种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交流方式,发展成为()的信息交 流方式 B. 多对多 46.我国互联网发展?? 第二节 网络存在的道德问题 什么是网络道德?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一、虚拟与现实的冲突 网络空间是一个极其自由的世界,网络主体在享受自由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导致诸多的心里障碍和心理疾病。(一)谎言???? 网络主体身份的隐匿性同时也降低和消解了人们在网络社会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使 某些潜在的“恶”显露出来,在没有道德压力的情况下,网络社会的谎言被强化与放大。 (二)孤独 尽管网络具有互动性,但毕竟依靠冷冰冰的机器做中介物。由此,不可避免地造成网民在情感上的孤独。对虚拟世界的专注必然也会忽视现实社会的人与事,行为上的孤独产生心理上实质性孤独,有的网民甚至下线后感到很难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沟通。?? (三)冲动 虚拟社会是一个充满无限新奇事物的空间,它对人们的好奇心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它不仅设法满足网络主体的五花八门的欲望,同时也不断刺激网络主体生成新的欲望,许多网络主体无法抗拒网络社会的诱惑,从而放纵自己冲动的欲望。?? (四)暴戾 比冲动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网民在不良的网络环境下形成暴力心理倾向。网上大量的暴力游戏使一些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沉迷其间,形成暴力崇拜。他们期望以暴力解决一切问题,通过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上网不顾一切 (五)移情 理想体现着人类对完美的追求,同时也说明现实世界的不完美性。现实生活中,人们总会有诸多的不如意,有诸多的无奈,而网络社会提供了人们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最佳通道。当自己的言行受到他人的“匡正”的时候,当面对不喜欢的情感氛围的时候,人们往往将情感移植到网络中,以此摆脱来自各方面的约束与压力。? 网络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导致的后果? 首先,自我的迷失削弱网络道德主体的责任感。道德责任是主体对道德关系中客观存在的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而网络道德主体的自我迷失,本身就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弱化,在这种状态下,更容易的是放纵自己的感官欲望,淡化自己的道德义务,甚至是漠视自己的道德责任。? 其次,自我的迷失摧毁了网络道德主体多角色转换机制。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主体都是“角色丛”的集合,即每一个现实主体都扮演着现实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并根据不同的生活场景实现社会角色的适当转换,从而采取相应的不同的行为方式。而迷失自我的网络道德主体沉溺于虚拟空间时,就会部分丧失分辨真实与虚拟的能力,陷于虚拟身份中甚至对虚拟身份产生强烈的自恋倾向与心理认同。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 最后,自我的迷失也导致网络主体在虚拟游戏中消耗大量的时间,较容易丧失参与更有利于网络道德主体发展自我活动的可能机会。 二、权利与责任的冲突
平等与自由是权利的基本理念。在现实社会中,平等权虽然成为理论上的共识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却受到许多客观条件,比如经济、制度、体制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从而限制了平等权的实现程度,也导致了许多许多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但是在网络社会中,可以摆脱现实社会中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每一个网络主体都享有同样的权利,可以平等地进行交往,没有人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特权。因此,网络社会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们的平等权利。?? 二、权利与责任的冲突 网络空间里,人们更容易专注于自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容易把自己当成一个穿了隐身衣的无所不的“变相怪杰”,而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关系的存在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的存在方式。)更容易把网络空间当成规避法律与道德约束的避风港,而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负有责任与义务的道德主体。因此,当网络主体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有可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肖像权或者名誉权;当网络主体享受获取信息自由的同时,有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不一而足。可见,网络空间并不是无限自由的天堂,当权利过渡膨胀,从而导致权利与责任的失衡时,必然导致网络空间的无序与混乱。?? 三、手段与目的的脱离(一) 只要目的正当,手段就自然是正当的,高尚的道德目的可以为任何可能采取的手段辩护,并证明手段的合理性。例如在一些人看来,为了惩罚网络上大量散布无聊信息的人,正义的网民可以无休止地向其发送侮辱性的电子函件。实际上,这是一种意气用事的观点。道德的行为与不道德的行为之间,总是有本质区别和原则界限,这绝不容混淆。诸如网络偷盗、诈骗、侮辱人格,等等,总是无可非议的“恶”,任何情况下它都不是“善”。不明确这一点,判定善恶、明辨是非就没有标准。可见,即便是为了实现高尚的目的和动机,也仍需要对手段的道德性质加以考察和约束,如惩处不道德的网络犯罪者,也绝不应该采取侮辱人格与尊严之类的手段。当然,人的网络道德行为是具体的、历史的,常常面临各种具体的道德冲突、道德选择情形,因而在某些具体情况下,出于善良的动机,不得已实施某一“恶行”是允许的,如限制未成年的青少年去网吧,就应是可以理解的。?? 三、手段与目的的脱离(二) 目的并不能证明手段的正当性与合道德性,但目的对手段却具有决定性和约束力。就是说,在高尚的目的、善良的动机下,人们不能采取不合法、不人道、不道德的手段。例如,不能因为某人查阅了黄色或“反动”信息,就永远剥夺其上网的权利;也不能因网络上色情、暴力、迷信等不利于青少年的信息大量存在,就禁止青少年上网,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阻碍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目的的本身不明确、不科学或不完整,或者没有在目的和手段之间找到正确的结合点和桥梁,当然还可能存在“别有用心”的动机。? 第三节 网络道德产生的根源一、网络道德是否存在722015年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答案全_网络道德???? 其次,我们说“道德”是人的“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生活,是为了适应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的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 所以说,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客观前提和基础。而网络道德的产生也是如此,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其产生的现实基础。 网络道德是否存在 网络,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文化,因此其本身便孕育和催生出了很多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精神,重铸了当代社会的许多现代意识,诸如自由与共享、互助与奉献、自主与平等、开放与兼容、信息与知识等现代道德伦理精神和现代意识。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许多多新的人际关系和伦理道德关系,同时也拓展了现实社会伦理文化的空间。由于网络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引导了人类的价值观念、主体意识、思维方式、道德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心理等一系列的变革,因此,网络本身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道德伦理内涵。二、信息权利是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 网络道德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网络空间作为一个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有着道德联系的纽带,而这一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便是“信息权利” 。当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衍生的各种道德问题都是与信息的产生、使用、传播、占有权利的行使有关,这些权利被称为“信息权利”。? 信息权利是网络道德的存在基础1、信息权力是网络道德存在的基础具体来说,我们将网络世界中的信息权利分为信息发布权、信息访问权、隐私权、知识产权、信息安全权和保持文化多样性的权利等诸多方面。而信息权利则是连接虚实两界的道德纽带。2、网络信息权利的实现背景是网络知识权利结构包含三方面要素:1、技术循环;2、市场循环;3、相关利益群体。“信息”已经成为一种与人类的自我保存和自我发展密切相关的极其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资源。从而,合理的创造、查询、获取、使用和传播信息的权利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权利形式。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 三、网络空间的道德架构(一)、网络群体的自治道德网络道德建构的依据应该是人们在特定的道德冲突情境中的道德直觉,其基本的模式也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自治道德。(二)、网络空间的自我道德两个原则:一是为自我道德的目标原则,即自我实现与自我幸福;二是自我道德的实践原则,即自我管理与自我反思。?? 网络群体的自治道德 与现实生活一样,道德是生活实践启发的。鉴于网络中的社会群体是一种由各异的目标和兴趣等决定的区分化社群,网络群体的道德建构应该是建立在群体共识基础上的微观道德建构,而不是整体的宏观道德建构。? 网络空间实现和谐的关键性前提便是建立一套能够为绝大多数网民所接受的“道德----权利”机制,包括:道德指导机制、道德协商机制和道德执行机制。还涉及到“道德----权利”机制的合法性、责任、透明性、效率和回应五个方面。???? 网络自我道德实践其实质是一种自我调适,应遵循自我选择、适度调节和虚实两界相协调的的原则,还可以采取免疫法、对话法等动态自我调适的方法。 要达到自我幸福的实现也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幸福的社会化原则;二是获得幸福的能力可持续原则。 四、网络道德的内涵和特点 “网络道德”是指网络环境或网络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这种“规范”从其功能来看,就是通过引导和约束网上人的行为,达到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目的。概括而言,网络道德就是对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 (一)网络道德的内涵 ?? (二)网络道德的特点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关系,大多为面对面的直接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对个体行为起实际作用的往往是强大的道德舆论压力,也就是说人们做出的道德行为有时并非出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而是一种道德舆论影响和监督的结果。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人的道德更多地表现为被动性和他律性。与传统社会人们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相比较,网络道德呈现出一种更少依赖性、更多自主性的特点和趋势,并为人们道德主体意识的觉醒、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创造了条件。 1、网络道德的发展,从“依赖性”走向“自律性”.?? 网络道德的自律性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匿名信息的网络世界里,外在的道德规范机制很难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弱化了网络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道德的实现往往要诉诸个人的道德信仰。网络道德更多的是依靠行为主体内在的自我追求的意蕴,即通常所说的主要靠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所以,如果说现实社会的既有道德是一种外在依赖型的道德,那么网络社会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律型的道德,它是一种更高水平的道德,唯其高,就更显其难。网络道德的发展,从“一元”走向“多元”2、网络道德必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 在现实社会中,既有道德更多地表现为单一的、一元的,具有强大的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功能;而网络社会的超疆域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网络社会是一个全球一体化的社会,也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这就使网络道德必然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网络社会中,因不同的政治观念、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文化理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而导致的道德冲突与融合频繁发生。?? 3、网络道德的发展,从“滞后性”走向“超前性”。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但它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发展有相对独立性。这主要表现为道德发展的“超前性”和“滞后性”。所谓“超前性”,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价值目标,往往蕴涵着比现实更高的理想成分;所谓“滞后性”,是指道德作为一种能够在人类意识中长期积淀的传统,往往表现出自己的保守性或惰性。? 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道德”,这种“超前性”和“滞后性”的并存交叉更为明显。一方面,作为一个高度自由、开放的“世界”,自由平等、个性化的交流方式,使得人们在网上表现出的道德观念总体上趋向于更宽容、更文明、更平等、更友善,这既反映了技术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趋势,这是网络道德“超前性”的典型体现。但另一方面,网络的高度自由和开放,并不完全脱离和排斥现实道德规范的影响,尤其是作为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网络对人们行为的自律性要求,较之现实道德的要求更为苛刻和严格。??? 第四节 加强网络道德建设的意义 一、网络道德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2. 网络道德理论可以拓宽和延伸伦理学的研究。 (二)实践价值 首先是自主意识的提升。网络主体经历了由依赖型道德到自主型道德的嬗变,上网就意味着要自觉地做网络的主人。网络是道德主体能动性和潜力得到提升的重要确证,是主题道德自律性增强的重要机会。由于角色意识的缺失,网络主体只能自我约束。其次是奉献意识的高扬。奉献精神是网络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众多网络主体的参与形成网络空间,没有诸人信息奉献就没有信息的共享。 1. 在道德意识方面,网络道德理论有助于人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 再次是权利意识的扩展。网络主体因网络的无中心结构极大扩展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空前高涨,参与意识非常活跃。 又次是平等意识的凸显。网络剥离了现实社会中被身份所掩盖的社会差距,在网上没有特权,每人都是中心,人与人之间趋于平等,不受等级制度的制约。网络打破了知识垄断,填平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鸿沟。?????? 最后是民主意识的开拓。网络的核心是民主开放性。在虚拟网络空间里,人人都有发言权,每个网民都可以自由选择,任何网络事物的解决需要大家民主的商谈获得。 2. 在道德规范方面,网络道德理论将建构并倡导一系列网络社会中人们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 3. 在道德行为方面,网络道德将引导人们矫正网络社会中的不当行为。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需要代考的秋球{③0⑥③0④⑧0⑦},一次包过 (一)网络道德教育是提高网络主体道德素质的需要 第一,目前网络主体涵盖了几乎所有职业的社会成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今天之中国,就是“全民”上网的时代。第二、职业构成复杂。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就意味着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道德素质自有高下之别,这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知的必然现象,? 这也意味着现实生活中人们道德素质的差异必然会在网络社会中呈现。加之网络道德的自律性与生成性特点,我们可以说,网民的网络道德素质亟待提高。而网络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一是要靠网络主体的主体自觉;二是要靠网络主体的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的性质 网络道德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认识,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境界,培育网络主体的道德人格;另一方面网络道德教育也可以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自觉性。因此,通过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是网络时代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二)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社会发展完善的需要 网络社会作为网络主体的另类生活空间,给我们提供了诸多的便利,读书、工作、购物、交友、娱乐等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得以实现。使我们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魔幻世界。然而,网络社会在创造一个神奇世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难以克服和解决的诸多难题。因而,同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的发展与完善同样需要网络道德教育的介入。???? 第一,网络活动的道德意义与价值决定了网络道德教育介入的重要性
网络社会的主体是人,是人创造了网络,并将其思想和价值观念带入了网络之中。因而网络社会不是人的真空世界,也不 是思想的真空世界。 网络社会中,人是网络和信息的主宰,网络的操作与控制,信息的交流、传播都需要人来完成。不论是信息的采集、传递活动,还是从事网络购物、聊天、娱乐等活动,都不是与其他网络主体完全无关的行为,而是会对其他网络主体的利益与权力造成这样或那样影响的行为,或者说是有一定社会意义与价值的行为,因而,也是我们可以进行到的考察与道德评价的行为,即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的活动同时就是道德活动。? 既然网络主体的网络活动是道德活动,就必然会受到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的影响。因此,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和技术素质在网络社会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主体的道德素质,促进网络社会的健康文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任务。?? 第二,网络社会多元价值观念的争斗凸显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网络社会虽然是“无疆界”的,但其与现实社会一样,仍然存在着政治斗争,网上不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反渗透便是这种斗争的缩影。网络社会只是使复杂的政治斗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用信息战取代了疆土战,用价值观念等思想武器代替了其他武器。现实社会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网络社会有着更加直接的表现。?? 第三,网络社会现存道德问题的解决彰显网络道德教育介入的迫切性。 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赋予网络无穷魅力的同时,也使网络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张扬,人的自由和平等得到了体现,人的隐私、尊严得到一定的保护。但同时,网络社会也放大了人的劣根性,刺激了人的恶欲膨胀。? 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无政府主义、享乐主义、道德相对主义等观念大行其道。从道德行为上来看,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道德失范行为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找到其翻版。网络交往过程中的欺骗、侮辱、谩骂甚至于诽谤屡见不鲜;网络无用信息充塞、色情信息泛滥、虚假信息成灾;网络病毒花样翻新,网络黑客畅行无阻,网络犯罪不断升级。总之,网络社会是一个神奇的“虚拟”社会,也是问题多多的“真实”社会。网络社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都呼唤着网络道德教育的介入。?? (三)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 网络道德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社会的普及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对于我们来说,它仍然可以算作一个新生事物。由于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日益普及与全面渗透,网络社会的道德问题正在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而网络道德建设则远远滞后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空间的拓展。从主体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许多网民没有从道德的角度去审视、评价或反思,网络活动中淡化甚至放弃了道德的追求,丧失了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也失去了成为真正的网络道德主体的前提。? 从网络道德规范的角度看,虽然有许多不同的组织、团体甚至是个人提出了不同的网络道德准则或网络道德行为要求,但远远没有达成共识,没有被广大网民所认可的共同的网络道德规范。总体而言,网络道德规范还处于创制阶段。从网络道德关系来看,由于网络道德主体的不成熟,网络道德规范的缺失,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现象的大量存在,导致网络道德关系不正常、不和谐。因此,网络道德建设可以说刚刚起步,路漫漫其修远兮,仍将上下而求索。网络道德教育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网络道德主体素质的提高,对于网络道德规范的生成与遵守,对于网络道德关系的调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状况同样不同乐观。青年学生作为网络道德主体的主力军,也是最有条件接受网络道德教育的群里,但是学校对青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位现象。在计算机方面,学校给予学生的更多的是技术方面的知识,很少甚至是没有对学生进行计算机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在家庭,由于家长自身的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的欠缺,更不可能对孩子进行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青年学生尚且如此,其他群体的网络道德教育更是处于放任状态。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网络道德建设的自身的客观要求。?? 而网络使公民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进入网络世界几乎没有门槛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登录各大网站和其中的网络论坛,可以在论坛上发帖、跟帖,和其他网民就各种话题展开沟通、交流和讨论,可以自由选择在各大网站开设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发表或写下自己的感想。总之,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世界写下自己的想法,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对于草根阶层和普通的公民来说,在前网络时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个体至少拥有了哪怕是非常微弱的话语权,即在网络公共空间发出声音的权利。? 其二,那些由无数单个和分散的网民所发出的声音;通过网络的途径得到了快速的聚集和汇合,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话语权。即,民众所发出的这些声音必须掷地有声,能对现实社会运作和观念有所推动或改变,过往几年的事实已经给予充分的佐证。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可以说是网络舆论推动中国社会法治进步的标志性事件,同时也是普通公民的话语权经网络平台得以汇合并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冲击力的最好佐证。? 因此,随着网络媒体特别是博客这种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对中国普通民众来说,每个人都可以借网络的平台来表达自己、言说自己,即使是那些不能或缺乏表达途径的大多数,即那些围观和潜水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其他言说的网民代表了。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个人可以在话语权的获得中不断实现和实践自己的民主权利,而社会的民主也将在个人实践话语权的过程中逐步向前发展。????????? 三、网络对民主的促进作用 毫无疑问,网络及网络所构建的公共空间对中国社会民主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就此看来,网络使公民实现其政治权利主要体现于刑法规定的第二项: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上。 具体而言,网民借助于网络信息发布权,部分地实践了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在网络论坛、博客上发表代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的言论或文章的同时,网民本身就成了自己的出版人。也就是说,人们在网络上的聚集是自发自愿的,回帖也是自发、自愿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网民借网络公共空间部分地实践了集会、结社、示威自由的权利。? 网络对公民实践其政治权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社会来说,在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中,网络的途径无疑是成本最低而收效却却是最大的。因为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聚集民心、表达民意,政府也能够据此迅速地作出反应而进行政策的调整。? 再从宪法所赋予的公民的权利的视角看,网络对公民实践其权利特别是政治权利的作用上也是有益无损的。一方面,刑法对政治权利的界定是对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的部分沿用,前文已述,不再赘言;另一方面,就目前的国情和社会状况来说,如果想实现并实践宪法赋予个人的诸如言论、出版、结社等政治权利,对普通人而言通过网络无疑是最简单、最便捷、最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因为你不可能找到比它更低门槛,运作成本更低廉、时间更快捷的其他的方法和途径来实现和实践自己的政治权利。所以,人们特别是那些意欲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观点等的网民们就热衷于上网、发帖、写博,自愿自觉地参与网络公共空间的讨论。这完全源自于网络的自由以及自由给个人所带来的那种激情和动力。??? 总之,在网络自由的海洋中邀游的时候,不管你意识与否,其实你已经在真真切切地实践了宪法所赋予你的文化权利和政治权利。 第三节 网络创新与改进道德教育 一、网络、自由及道德(一)道德的自发性道德虽然呈自生自发生长和进化发展的态势,但也需要一个适合道德自发生长发展的环境。那种树立道德典范的做法可能会起到一时间优化道德生长环境的作用,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道德自发生长和进化的进程。(二)网络与个人自主性722015年加强和创新网络道德教育答案全_网络道德道德的自觉既是现实世界也是网络世界的需要,因此网络世界的自治和自主就显然更为重要。正因为网络使人获得了行动上的自由,人们才有行动的积极性、激情和动力。(三)网络、自由和道德的关系首先,自由可以催生和培育个体的自主性。其次,在自主性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自由,人们才有去改变自己的处境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可能。第三,只有自由,人们才能看到改变的希望和信心,自由在给人们带来改变的希望和信心的同时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道德信心。最后,在自主性形成,在启动了人的道德诉求和树立了人的道德信心的基础上,那些意欲改变自己处境和渴望成功的个人就必然自觉地遵循社会规则。?? 网络、自由和道德的关系 因此,自由具有深厚的道德价值和意义。一个人越是摆脱了约束和压制(当然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他就越自由和自主,同时他也就越会对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负起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可以想象,一个没有人生自由的奴隶是根本谈不上对他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就更不要奢谈什么道德责任了。而一个自由的有行为能力的人,是可以也应该对他的行为负责的(虽然他可以选择不负责,这也是他的自由之一)。所以,自由催生了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它能使个人在最大程度上成为道德主体和责任主体,从而履行自己的责任,因此,道德渊源于自由,而同时自由也会促进道德的提升与发展。????
网络无疑使个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其一,个体单独面对计算机,有利于个人的责任和理性,所谓俗话说的“一人做事一人当”就是这个道理。 其二,网络的即时、广泛与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也有助于个人理性的形成。 总之,网络无疑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同时也迫使个人更多地站在目我的立场上面对自己和世界,个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自我的力量。所以网络造就了自主独立的个体,由此也会逐步培育出独立自由的文化,凸显出网络技术的文化与道德意义。而且道德必定是最终的和根本性的决定因素?? 二、网络对传统道德的影响 网络公共空间的勃兴和发展对近1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必不可少的助推作用,而在改变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上,在促使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变上,在整个社会道德秩序的进化和逐步生成上,网络无疑也助了一臂之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网络引发了人们对传统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审视和大讨论。 道德规范和观念的改变 网络让各种不同的个性、各种另类的行为和观念都找到了表现的平台,人们借助于网络所提供的这个平台,对其中的人、事、观念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审视和大讨论,而且这样的讨论是大范围的几乎是接近全民参与的,同时又是即时的,可以看到,很多时候对很多事件都是在网络媒体的带动下。电视媒体和纸质媒体也随后参与。使得这种讨论非常地广泛和深入。也使得参与的个人和旁观者都在其中获益匪浅。比起以往任何时候,社会在这方面都已经更加开放和宽容,这既是道德规范和观念的改变,也是精神与道德的进步,因此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引发和转变社会道德规范和观念上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其二,网络使个体成为真正的道德主体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人类道德自觉特别是个体道德自觉的要求是更为强烈和直接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表面上看,面对网络的是个人,似乎只是个人通过鼠标与计算机发生关系;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的无数个人实质上又是公共电子牧场的放牧者。如果大家都不自觉,草地就会毁掉,最后,大家都失去放牧的草地――产生公共牧场的悲哀。由此看来,网络世界既是个人的,同时又是公共的。因此,这里同样也既需要法律法则,又需要道德法则。? 另一方面网络时代的特点就是,它在更大的程度上把自由给予个人,同时也在更大程度上把责任还给个人。换言之,网络社会的自由与责任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体现为个体自由的扩大与个体责任的扩大。简言之,你拥有的自由增加了,你的责任也就随之而增加了。信息时代,人――机关系的事实内涵了道德因素是保证网络安全和隐私的逻辑必然性。换言之,对人类而言,需要我们去领悟和认识到网络技术本身已经预设了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网络技术所具有的文化与道德意义也应该就在于,它在更大程度上使个人成为道德主体。?? 其三,网络培育了个体的责任和理性 网络培育了个体的责任和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网络赋予个人自由的同时也赋予了个人责任,任何时候,责任都是随自由而来的。所以,在网络江湖行走也和在现实世界一样要负责任,应该说原有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标准或准则在网络空间依然有效,只不过对不同的人所起的引导或约束作用的程度会不同。在对“80后”、“90后”的大学生进行的网络行为的多次调查也显示,在进行网络行为时,他们都不同程度地想到了或自觉不自觉地在遵循原有社会的道德与社会规范。 ? 虽然,网络的宽松环境固然会带来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象,但也正因为网络有自由表达的权利,特别是怀疑、质疑、纠偏和挑战的权利,所以公众辨别真伪、分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也随之增强。因此在参与了网络公共论坛、参与了在博客中的各种讨论之后,在写博客和接受批评之后,网民的理性无疑会得到提高和锻炼。?? 三、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们普遍认为信息伦理是自律型伦理和普遍型伦理。网络的类市场环境激发也促使了个人自主性和道德自觉性的生成,而随着个人自主性和道德自觉性的不断生成的发展态势,必然使整个社会的伦理发展呈现出自觉和自律的样式或趋势,因此说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 道德自觉是信息时代伦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快速变动和不确定性显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其普遍的表现就是人们不再对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念确信无疑,而是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同时对未来也充满了忧虑。由此导致了伦理相对主义和道德怀疑论的盛行,而相对主义和怀疑论发展到极点就必然会产生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等的判断与衡量标准的丧失。也就是说在很多问题上似乎已经没有标准可言。 ?? 信疑之间 在现实世界中则表现为:政治生活上的腐败和以权谋私等寻租行为成为当代社会的严重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普通人对道德生活的追求并降低了他们的道德水准;经济生活中的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秩序,而且也冲击了整个社会的道德防线;文化和艺术的多元化和丰富的发展、生活的艺术化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更加注重追求审美的价值(美与丑)而淡化了对与错、好与坏、正与邪等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另外,人们逐步转向依靠外在的法的力量而忽略了自我的内在的道德力量,人们逐渐放弃了对自我的内在的道德追寻,放弃了自己本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信疑之间 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社会由于计算机在各领域的普遍使用,所以使得计算机犯罪影响到了小起市民生活大至国家机密等的广泛领域。电脑“黑客”的肆意横行一方面与我们的有关的立法没有能及时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年轻的“黑客”们缺乏社会与个人的责任感有关,换言之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及其对青年的影响而致使他们的行为失范和青年人游戏人生的价值观也有关。这也与社会道德淡化的发展趋势有关。 ?? 信疑之间 不仅如此,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有的历史与客观背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冲击之下,社会问题与(一) 信疑之间伦理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首先,由于全球文化的交融,信息膨胀及其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对个人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讲,可以说是耳目不暇,造成的结果或者是在没有来得及进行理性思考和判断并选择性地接受之前就可能已经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或者是面对太多的信息而无从选择,由此陷入混乱和困惑。其次,由于大多数的人在文化观念上,面对或选择了不同的东西,那么,不管是教育还是宣传都很难再像以前那种封闭式的环境下,很容易就把人们的文化和思想统一到某一认识的共同点上,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和宣传部门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 信疑之间 第三,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过程也呈现出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征。中国社会的实际是,一方面,对广大的农村和落后地区来说,我们要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另一方面对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来说,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挑战。这就意味着我们社会在总体上要在同一个时间内实现和完成两种转变,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是双重的甚至是多重的。因此,我们所面对的由于社会的多重转型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必然会更加复杂和激化。显然,在立法尚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在原有文化与价值已被冲击和侵袭,但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尚未形成的时候,混乱和无序是在所难免的,但对此也不必过于惊慌或悲观。?? 信疑之间 对普遍伦理与普世价值的期待。所谓的普遍伦理,指的是由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已紧紧连在一起,因此在行为规范和价值准则上人类应达成某种共识。也就是说,建立普遍伦理有助于协调日益普遍和密切的人类交往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有助于解决业已出现的各种全球性的问题。现代世界,人们的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频繁和密切,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也在交流和沟通当中发生碰撞和融合,人类的个体、群体都深深感受到相互间的依赖性。以往,人们更多地站在个人、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 信疑之间 因此所强调的是文化之间的差异,伦理与价值观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而不同。总之就是突出各自的差异与不同,这正是意识形态时代的突出特点。而今天的全球化时代,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于个体、国家和人类总体之间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不得不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人们所强调的重点显然是文化的共同性和共通性,也就是人们更为注重寻求普世的伦理和价值。因此在伦理价值上寻求和达成比较一致的观念,建立我们共同需要的普遍伦理,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需要。所以说正是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共同的利益需要,促成了普遍伦理的建立并构成了建立普遍伦理的现实物质与文化基础。普遍伦理的建立也源自于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一)低俗信息一些网站的“网页搜索”、“图片搜索”结果中存在大量淫秽色情网站链接;网站空间中存在大量的低俗图片;知名网站的“相册”栏目、“博客”栏目、“论坛贴图”版块存在低俗内容;网络中存在色情、淫秽等低俗信息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在网络上更是屡禁不绝。(二)信息犯罪汶川大地震时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趁机造谣生事、骗取钱财、扰乱社会秩序。(三)网络暴民主要有三特征: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