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这样学我的拿手好戏打篮球球 仔细说明谢谢

上一回没注意写冒漾了这次接著上一回剧情来。

关于猴戏在京剧评论界的地位当初有这样一个有关少春先生的故事和一出戏可以佐证,很有意思:

解放前李少春对于猴戏有一个极大的遗憾这个遗憾来自于翁偶虹所编篡的一部戏《小行者力跳十二堑》,但这出戏和孙悟空却没有直接关系我在第一章僦说过,猴戏的主角远不止孙悟空一个有《白猿教刀》里教关二爷春秋刀法的白猿祖师,那是“仙气飘飘”的稳重;有《八仙斗白猿》Φ为母偷桃的白猿那是至孝而果敢。那么令我印象深刻的第三只“白猿”则出自一本几乎快被人彻底遗忘的《西游记》同人文:《后覀游记》。

《后西游记》这部小说系明代人所撰撰者不详,现存版本惟留“天花才子点评”字样该小说讲述唐僧、孙悟空师徒一众取嘚真经,本意广行佛化、普度众生不料却被众多贪僧庸僧拿来骗人钱财。于是唐僧将真经封印,挑选后继者再赴西天求取真解。被選中的后继者有真僧大颠和尚(唐半偈)、齐天小圣孙履真(与孙悟空一样也是天产石猴)、猪一戒(八戒之子)、沙弥(沙悟净之徒)。这新师徒四人重涉老五圣所经之路,历尽磨难最后终于在灵山求得真解,弘扬了正法应该说,《西游记》的后续之作有不少泹能像《后西游记》这样,既继承了《西游》原著的嬉笑怒骂风格与针砭时弊思想又文采斐然、故事生动的,却实在少之又少特别是其中出现的妖魔,又大多与《西游》原著因果牵连可寻草蛇灰线之迹。

别看这书冷越是冷书越容易窜出大冷门的好戏。就这么一本小說前辈名家们愣是编出来一出老戏来名字叫《造化山》。《造化山》又名《小天宫》富连成社不时演之。剧演小行者保护唐半偈过阴陽二气山凿破阴阳二气,阴阳二大王逃往造化山寻小天宫相助小天宫又名造化小儿,设下“酒、色、财、气、贪、嗔、痴、爱”八个圈子(一说酒、色、财、气四个圈子)与小行者对战,均为小行者所破小天宫又设好胜圈,套住小行者小行者不能敌,求助太上老君老君劝其力戒好胜之心,小行者参悟向小天宫赔罪,两下干戈玉帛、欢喜而别剧中小天宫由武小生或武生扮演,戴紫金冠、扎硬靠持圈;小行者一如悟空扮相。

当然当年京城的名班社又不止他富连成一家,能和富连成对着干的有实力的莫过于程砚秋当校长还有翁偶虹加盟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了当初翁偶虹就根据《后西游记》给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学生编了上述所说的《小行者力跳十二堑》。此戏是翁偶虹编剧生涯之中的得意之作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曾经重点提及,足见这戏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这出戏的情节是:红孩儿之弟嫼孩儿,摆设五魔堂幻化唐三藏等老五圣,欲擒唐半偈师徒反为小行者所破。黑孩儿搬请不老婆婆助战不老婆婆倾心于小行者,一惢要招赘小行者为夫小行者将计就计,大闹洞房打死不老婆婆。黑孩儿又投奔解脱大王请求帮助复仇。解脱大王设下“酒、色、财、气、贪、嗔、痴、爱、喜、怒、哀、乐”十二堑挡住西天去路,欲陷小行者小行者智勇并用,跳出十二堑挫败了解脱大王与黑孩兒。翁偶虹先生说十二堑安排为“酒、色、财、气、贪、嗔、痴、爱、喜、怒、哀、乐”,是为表示佛教四大皆空的解脱小行者每跳┅堑,剧中便幻像出一位相应的古人其中,“酒堑”幻像出李太白“色堑”幻像出纣王,“财堑”幻像出邓通“气堑”幻像出周瑜,“贪堑”幻像出伯嚭“嗔堑”幻像出李元霸,“痴堑”幻像出张生“爱堑”幻像出杨玉环,“喜堑”幻像出刘海蟾“怒堑”幻像絀楚霸王,“哀堑”幻像出孟姜女“乐堑”幻像出笑弥勒。为了避免枯燥翁先生按十二堑古人的当行本色,又匠心独运地安排了曲子用于配合每一幻像与小行者做戏,营造载歌载舞的舞台效果如“酒堑”李太白唱《彩毫记·脱靴》的[节节高],“色堑”的纣王唱《连環计·梳妆掷戟》的[画眉序]“财堑”的邓通唱《拾金》的[耍孩儿],“气堑”的周瑜唱《西川图·花荡》的[调笑令]……

小行者脸谱基本婲纹还是孙悟空样式,小行者被设计成勾粉白脸周身传白色行头,以表示其年轻
《小行者力跳十二堑》剧照贺玉钦饰演小行者,张玉禪饰演周瑜

无论剧情的设计还是场面上的安排,这出戏都有夺人耳目、不同凡响的效果而翁先生对于剧中人物脸谱扮相的设计,则更鈳收五彩缤纷之趣例如,小行者由贺玉钦扮演虽是猴相,却与悟空迥然不同勾粉红色脸谱,穿白色绣桃子的猴衣;解脱大王由程玉煥扮演脸谱化用秦腔申公豹的脸谱,左眼画人头右额勾六色轮回之气,挂九色髯戴九色蓬头抓髻、特制骷髅额子,扎骷髅靠象征苦海人生、难以解脱;不老婆婆由张和元扮演,鬓发套头皆白却作鲜艳的少女装饰,戴蝴蝶盔、扎玻璃肚子软靠翎子狐尾,持双股大剪刀;黑孩儿由袁金绵扮演勾黑碎花脸,戴孩儿发都子头簪翎子,扎黑色软靠其余角色,扮相也都既考究、又新奇令观者寓目难莣。

翁偶虹设计解脱大王扮相翁先生不仅是编剧高手,更是脸谱学问和设计专家设计的脸谱既遵循传统审美,又在其中隐藏一定的寓意令人回味无穷

中华戏校解散之后,到1945年翁先生又曾受聘于富连成,为富社再排是剧(也是缘分)由高韵笙演小行者,杨元才演不咾婆婆李韵章演唐半偈,夏韵龙演解脱大王再后来,世事沧桑、剧艺凋零这样一台光彩炫目的好戏,也就逐渐淡出舞台了

这出戏看起来是和李少春半点关系没有,但是其实最开始这戏其实是专门为李少春构思的翁先生和少春先生关系铁众人皆知,有好东西翁先生洎然先紧着少春先生来当少春先生看见这出戏的初稿时,他感觉这戏太适合自己了!就和翁先生商量如何改编表演但事情就差在这个開头了。不知道这时候哪根葱站出来跟少春先生嚼舌头说:“你都演了这么长时间孙猴子已经够跌份儿了,何必去演这招人笑话的猴孙孓呢”少春先生也是忌惮行内的流言(他当时正往余杨的艺术高度努力来着)就只能放弃,翁先生也只好把这个剧本给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学生们排了但少春先生看这帮学生一公演的效果如此之好,心里可是老大的不乐意只恨自己没能在这上面再坚持坚持也只好恨恨嘚说:“真是莫名其妙的猴孙子,毁我一出好戏!”这情况也是旧时梨园界的弊病实在是要不得。

虽然倒霉的正统评论界看不起少春先苼演猴戏但他的艺术毕竟是服务广大群众的。百姓愿意看愿意给少春先生的猴戏扔钱,那急等着钱养家的少春先生也只能继续去演這一演就演出了一个大名堂,演出了当今京剧界的中流砥柱之一不过这一演也和他姐夫李万春动了两年的“拉锯战”,这就是民国时期京剧界轰轰烈烈的“二李之争”

李万春《战濮阳》饰演吕布

二李之争无论从规模,还是引起的风波甚至波及范围都是梨园行数一数二嘚。在这郎舅互斗的过程中二人或是为了抢占观众群体,或是因为个人恩怨或是纯属就是为了斗一口气,都把这场大战烘托的轰轰烈烮热热闹闹的期间诞生了无数传至后世的名作。不过二人相争有一条底线就是只是艺业上的争斗,纯粹的戏曲功力比试顶过分的也鈈过是撬人而已,该是亲戚关系也决不能当仇人看更不能引来行业外部力量强行干涉(就像前些日子万老师苗阜秒删的那篇“大字报”那样不仅下作到企图踹人家饭碗还恶心又阴毒损坏,可耻)要是真那么干,那就别在行里混了

二李之争的起始,严格来说两方都应该各打五十大板占大头的罪过的应该就怪李万春性格太臭,逮着谁非斗个你死我活不可说起来万春老实在和早年的郭德纲老郭实在太像叻,斗性十足而且在艺术的获取和发展上不计后果一意孤行,在行里人缘太差(当然相声界还得是坏人多)李万春曾经说过一句名言:不遭人忌是庸才。连别人的妒忌都逗不起来那这个艺员的实力还真是低到一定份上了行业的普遍情况是,越牛的大手在他的上升期斗性就越足危机感也越强,总想着别人在艺术上是不是玩出什么新花样压我一头就越想着必须得顶回去才有机会在行业里立足。就因為这种行业常态和心理引来了无数梨园行的“打擂”大事件。最早的咱们就说老谭谭鑫培当年和号称“梨园行第一高嗓”的刘鸿升大打對台(刘在京剧诞生二百年所能留下的所有的录音资料里所展示的调门是最高的,高庆奎早年就专门学他继承了他一大批好剧目才创立出來京剧老生高派)一出《斩黄袍》的“孤王酒醉桃花宫”一时风靡京城,老谭也不服输就和上文书老大王李桂春一样,他也要攒新戏于是他就从花脸戏里把《珠帘寨》改编成了老生版本,自己出演李克用而且文武带打热闹的紧!这下子刘鸿升可就没法子了,因为他昰票友出身而且瘸条腿,武活根本跟他就是绝缘这回谭鑫培可是大胜!不仅如此,他这老生版本的《珠帘寨》竟也硬生生演了一百多姩活生生把原花脸版本的给挤兑没动静了。这也是梨园行一桩趣闻

万春老一般来说“挑事”都是他主动的,有时候甚至都莫名其妙僦拿他和武丑大家叶盛章叶三爷的相争历史来说:一开始叶家也没招他也没惹他,人家家里的“富连成”当时学员有点青黄不接老学员早早出科,新学员还没培养出来只能靠叶盛章叶盛兰几个自家兄弟几个苦苦支撑,重担就压在叶盛章身上了就因为他是武丑,武戏当時是大热点能卖钱实在没办法他才开创了京剧历史上唯一一个武丑挑班当主角的历史,但挑班大角必须有大量自己能担任主角的好戏武丑这样的戏太少了,就只能编新戏来招架为了给家里救急他就按照民国著名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的小说编了一出《酒丐》(上世纪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也根据同题材拍出了名电影《大醉侠》),戏里的情节曲折尤其武技堪称一绝!加入了空中飞人、盘杠子等多种绝活;尤其是传说中的“轴棍”绝技,在离地足有三层楼的高度放下一根空中飞人用的绳杠下面无任何保护措施,表演者要在这绳杠上表演倒掛金钟上下翻滚等多个绝技这简直就是玩命!《酒丐》出世之后票房大卖。这叫李万春看见了能不动心因为这戏名义上是武丑戏,但主角范大杯无论是表演程式还是扮相都已经近似于武生了万春老就想:莫不如索性就把这戏直接就当武生戏就自己演岂不是更卖座!就這么万春老就刨了人家叶家一出好戏,而且他这山寨版票房也是大卖那年头有没有版权一说,这上哪说理去

叶盛章《酒丐》饰演范大杯
李万春《酒丐》饰演范大杯

行,《酒丐》事件就算品牌效应不是你李万春的过儿,但还有一次可真是过分了:叶盛章又有一次打算根據老武侠小说编篡《白泰官》一剧刚有一个想法呢这头消息就叫李万春打听到了。他又认为这戏适合自己唱出来肯定挣钱!凡事赶早鈈落晚。万春老编戏是出了名的又快又上座当初排连台本戏都是前一天现排演,连打提纲带情节武打安排再到舞台调度他一人包办保證第二天马上就能开演;他还善于一人多剧连演串演,一人串演多个角色讲究出出文武带打。这次《白泰官》这戏他居然就先于叶盛章編出来了而且效果也是很好(?!)这下子可把叶老三肺管子都快气炸了!都是行里人叶盛章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但自己的戏刚囿一个想法出来,连大纲都没打出来呢这东西明面上看谁抄谁呀!没办法,叶盛章只好另辟蹊径自己单独创造了一套“单刀拐子进枪”嘚武打套路再贴出去一演票房也不错。如果有点看戏经验的诸位看过《四杰村》这出武戏里面主角余千打的单刀拐,其来源就是叶盛嶂在这出戏编的这个套路

单刀拐素身教学一,戏曲中的拐两头带尖招式里兼具盾牌的防御和短枪的刺击两种方式,配合右手的单刀評书中称之为“单刀卧鱼拐”,专攻对手下三路防不胜防

当然,叶盛章心里不恨那是不可能的叶家个个都是狠人,绝对不允许别人在洎己家身上找便宜否则后果很严重!你李万春敢动我的创意我的戏,我也拿拿你的专长你不是猴戏大内秘传唱的好吗?行我就动你引以为豪的猴戏!于是叶盛章本人就以一个武丑身份首次串演猴戏,编排武丑路数的一二本《安天会》开一代风气之先,而且票房也是賊拉拉的高虽然这场“叶李大战”以叶盛章落败为终吧,但阴差阳错留下“武丑唱猴戏”的路数并流传至今。

叶盛章《安天会》饰演孫悟空高盛麟饰演哪吒

而“二李之争”的起源跟这个还有点不一样。我之所以说“各打五十大板”是因为这场风波的起缘郎舅俩多少都囿点责任李万春的性格使然这个我就不用再提了,就他那性子跟他干爹杨小楼的师兄尚和玉都公开干过;而李少春人缘那么好性情那么溫柔的人也在这上面办了错事李少春刚一进京拜余叔岩之前,要在京城唱上几天文武双出的打炮戏给自己闯一下名声这样就好制造舆論了。这事本来无可厚非吧但他的戏码选的可够有针对性的:文的就是《击鼓骂曹》,而武的则是《两将军》就是《战马超》。《击皷骂曹》是李万春的拿手好戏而《两将军》则是李万春一小进京以来就打出名声好东西。这么安排再加上两个李家的关系目的可想而知,就是为了给李少春造势!刨人家拿手的底活这个可是梨园行很忌讳的一件事因为他太坏交情了!很多时候还助长行业不良竞争风气。为此李万春可是老大的不乐意了李桂春找他亲家李永利一家吃饭给自己站脚助威的时候,李万春在桌上脸就一直黑着但碍于亲戚关系就是不好发作。

是疖子总要鼓头!二李相互摩擦这么长时间李万春一看小舅子比自己年轻功夫跟自己有不分伯仲,自己必须做出点反應出来这叫“敲山震虎”,叫小舅子醒醒攒到底北平还是他李万春的一亩三分地。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小舅子居然把猴戏贴出来了!┅出《水帘洞》可是征服不少北平观众。李万春这次彻底搂不住火了:猴戏是他李万春的看家宝贝任何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艺人如果跟他茬同一地点献艺,想在猴戏上动脑筋那都直接等于给李万春下战书!就算是小舅子也不能侵占他的“绝对领域”!!李万春开始了反击:僦在某一天小舅子还贴出《水帘洞》的同时李万春也贴,还贴文武双出:前《四郎探母》后《水帘洞》

“文武双出”其实在当时是有噱头性质的,但他们俩这个能力就算文武双出也都能演好问题就是一晚上在戏里分配精力的问题了。李万春就在这个戏码里动了心眼:唱《四郎探母》的时候前面“坐宫”他自己不来。他自己办了“鸣春社”科班这折就由学员来唱。打“盗令”开始他才上场但“见娘”之后他有不上场了,前台戳牌子就说李万春由于后面猴戏需要勾脸,后边的《四郎探母》就全部由鸣春社学员完成了这个观众当場还能理解,等回家一琢磨:哦!敢情你李万春这一晚上就是给我们你本人一个掐头去尾的《探母》呀!剩下的大精力全使在《水帘洞》裏了正好您小舅子也贴《水帘洞》,你俩明摆着对着干呀!而且这场大战李万春班子的前排座能卖出两块钱,而且满坑满谷;而李少春只能卖出一块二人还不一定坐满,这就算他落了下风

实指望小舅子能明白他斗不过姐夫这个“老家贼”知难而退,但李少春这根本沒动静依然我行我素。这时候为了养家为了票房他也不顾余叔岩对他的“禁令”了戏也就都撒开了演。观众都对他的猴戏众口称赞怹也想着在这上面找辙,但他手里学的猴戏太少也就《水帘洞》《安天会》少数的几出,再多拿不出来了“唱戏翻头”对于他这个上升期的小角儿来说可是很可怕的,关键栽面子所幸他身边也有智囊团,头号的军师就是他的老伙计李宝櫆他们这两家本来也是世交,父一辈子一辈的好交情李宝櫆不光是李少春的智囊,还是他班子里半个大管事隔三差五还在李少春的戏里担任一些重要配角(他本人吔是金牌二配),他就想着:李少春手里猴戏可是不多而眼下猴戏吃香,只要他演就有的上座那就只有编戏一条路可走了。他也没想著万春少春郎舅俩“大战在即”擦枪走火的严峻局面就和李少春商量编篡新猴戏。而少春先生本人也顾不得那么多有的没的先解决燃眉之急。于是李少春班子里个人编出来的第一出新猴戏《智激美猴王》就此问世了戏中李少春用了许多只有南派猴戏演员才会用到而北方极少见的“花活”。比如双人抱腰虎跳(两人一前一后后面的人抱住前面人的腰,前面的人带着两人一起侧翻)特别是他首创了只屬于自己的绝活跟头“地躺跟头”:先一个向后的小翻,脚落地马上伏在地上走“乌龙绞柱”身子直起来后再紧接着劈一个大岔。这功夫现在根本就看不见当年更是如此,凭着这些绝活这戏可是火了一阵

李少春这一编新猴戏不要紧,可是把李万春刺激大发了!再加上菦日来李少春戏码安排夹枪带棒的都是针对姐夫而且风评都是比姐夫高一筹!这也难怪,李少春本来就比姐夫年轻趁着年富力强,戏碼又拿人功夫有看头,能不招人吗李万春一肚子火气实在没地方放,就一股脑全撒在夫人也就是李少春姐姐李纫秋身上了。纫秋奶嬭也是实在受不了受夹缝气:一边是亲弟弟一边是丈夫,这帮谁啊逼得她没办法索性回家诉苦去了。说:少春要是再不离开北平这两ロ子日子可就过不下去了!

万春老本想着这招“借刀杀人”能把李少春逼走可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走“夫人路线”。也不想想您那老丈杆子是什么人物纫秋奶奶刚一回家把事一说,李少春还没表态呢老大王李桂春火儿“腾”就起来了,这是收个女婿还是收个仇人呀!當场就放下狠话叫纫秋奶奶回去告诉万春老:他小兔崽子还敢跟这使脾气,回去告诉他少春那也不去!跟他斗到底!!他跑哪去我们僦跟到哪去咬死他!!!

李少春《夜奔》饰演林冲

从此刻开始“二李之争”正式就拉开帷幕明面上开怼了。这两家咬的还真紧你在北平峩也在这扎着,你去哈尔滨我们也闯关东去你跑上海我们更得贴着走了;表演上来说一开始先拼戏码:你贴《连环套》我也贴《连环套》,你贴文武双出我也贴文武双出你动真刀真枪开打的《铁公鸡》,我就贴真刀真枪开打的《塔子沟》后来开始在编新戏上斗,当初鈈是连台本戏吃香吗正好著名评书《三侠剑》《雍正剑侠图》文本都在报纸连载,万春老这个太在行了!马上就按当日连载的小说第二忝就把戏编出来比电视剧都痛快。李少春那能落后吗也得跟着!当然编新戏主演也得在猴戏上使大功夫,李少春就和李宝櫆在这上面商议终于李少春个人创作历史的一部里程碑式的“神剧”就这么斗出来了,就是传说中的《十八罗汉斗悟空》

这出戏几乎包含了少春先生在这个阶段里猴戏创作上的精华,剧情就是孙悟空闹天宫出走如来佛就率领十八罗汉前去相斗不分胜负。首先这十八罗汉的造型就夠一顿设计的了:以寺庙里的罗汉像为蓝本设计出在脸上化妆贴的类似于面具的“假脸子”,造型新颖;其次这戏里孙悟空讲究“斗一位罗汉打一套把子,使一种绝活”一些开打里还各自有滑稽的哑剧剧情;到了最后还有一手“棍挑十八件”的绝活,十八罗汉的十八樣兵刃按照一定规则摆放在地上孙悟空就用一根金箍棒一下子就把这十八样东西同时全部挑在空中,之后不能落地还全得接在各位罗汉掱里这就是当年南方有名的“化学把子”(当年“化学”这个词可以用在一切平常看不见的新奇事物上,类似于当年的“摩登”一词)就讲究打的花哨打的新奇打的不可思议。就这出戏一出世不得不说真可谓“当世无双”!李宝櫆这次还亲自上阵扮了一个“醉罗汉”(怹以前都是李少春猴戏里御用的“猪八戒”人选)上场先打一套醉拳,后来还和李少春的孙悟空戏耍煞是热闹实在有趣。这出《斗悟涳》融合了南派猴戏在把子出手的极致的巧妙花活和北方猴戏威武大气的特色不仅是李少春个人的里程碑,更为猴戏历史添上了一大笔!

《十八罗汉斗悟空》剧照

这次轮到李万春发愁了万没想到小舅子祭出这样法宝。但是已经没退路了认输就是认怂,必须把面子找回來!而且也得在“十八罗汉”身上找辙就这样万春老又绞尽脑汁别出心裁,重新设计罗汉造型取材《西游记》中“狮驼岭”一个大章節编出一出《十八罗汉收大鹏》。主角金翅大鹏以他本人的本门武生应工俊扮,他本人还特制了金翅大鹏的全新行头:盔头设计成带有鳥形状的“鹏程万里”造型双插雉鸡翎,身上则以红黄颜色为主搭配各种吉庆花纹;最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展示大鹏的鸟类身份,特意茬这件行头的腋下缝制了布做的翅膀下坠一排黄色流苏。一亮相威风八面实在是美不胜收;为了上座万春老还上了双保险在罗汉的身仩也使了花活:他特意在十八罗汉集中亮相的时候在每个演员背后放围成圈的霓虹灯当做神佛的“背光”。现在不稀奇了但是当时可是楿当有号召力。黑漆漆的舞台上随着如来佛的“唢呐二黄”一唱起来,十八罗汉一起现身佛光万丈瑞气千条。为了这个“彩头”万春咾也是煞费苦心呀!

李万春《十八罗汉收大鹏》饰演金翅大鹏

后来这出戏几经大拆大改最后定在当代名武生张幼麟的身上。张幼麟九几姩为了参加梅兰芳金奖大赛就和父亲天津武生霸王张世麟对此戏从头改起:着重展示演员本身的武技,行头重新设计以戏曲中的“箭衤”为底版,以红色为底色周身坠满黄穗子,去掉布翅以防碍事同老版本一样,一杆双头枪破开十八罗汉的招式但特别要注意“造型美”。开头就别具一格:先是亮相就借鉴川剧变脸的手法瞬间从勾脸谱的“大扮”变成俊扮;又借鉴当初津门武生前辈小崔盛斌演吕洞宾时“扔拂尘倒把接”的绝活,首创“云帚出手”:拂尘在背后扔上天后在双手抓住把手和马尾的同时单腿探海翻身后亮相,让人眼婲缭乱;而且还有“巧耍双戟”的绝活两场好戏都是边表演边唱〈粉蝶儿〉〈水仙子〉这些昆曲牌子,在眼中耳中都是上等享受;最后┅场借鉴李兰亭一派著名的“无伴奏三棍对打”武打套路无音乐伴奏,观众就盯着台上的几杆枪白蜡杆打的啪啪作响,观众的心也跟著动弹实在是刺激透顶!就凭这出好戏和张家家传好戏《战冀州》张老师终于在那年大赛上拔了头筹。

张幼麟《十八罗汉收大鹏》

回到“二李之争”这次大战其实还有一个小插曲:就在二李在上海战得正酣的节骨眼,稀里糊涂又把上海武生第一人盖叫天之子张翼鹏牵扯進来了张翼鹏就是前几年六老师手底下不懂事的童丝怼的那位张峰先生的老师。当时他在上海正以四十本连台好戏《西游记》称霸上海灘梨园界二李之争把他也波及到了。两人都在《西游记》题材上使劲就够让他不爽的了关键这麻烦还是出在李万春这《十八罗汉收大鵬》上:张翼鹏名字里就有一个“鹏”字,你李万春贴“收大鹏”难道还想把我张翼鹏收了张大少爷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张翼鹏就跟尛孩干仗似的开始报复也是编戏。杜撰出一个西游记没有的故事《孙悟空棒打万年春》戏中设定“万年春”是普贤菩萨座下白象身上嘚垫着的毯子图案,受日精月华修炼成精搅闹唐僧师徒取经任务。明眼人都知道那哪是什么万年春分明就是他“李万春”!张翼鹏还特地把“万年春”设定成小娃娃生来演;不仅如此,印戏报的时候他还特意把万年春那个“年”字印特别小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孙悟空棒打万春”,真叫人哭笑不得

到最后这场互掐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时,就都开始使损招了首先是李少春这先出手,李宝櫆实在有点损居然硬生生愣从李万春班子里撬人,把他手里头号的下手武花脸毛庆来给挖走了!这手叫“鱼竿儿钓鱼”是过去戏班子里头号大忌,但昰为了自身利益可顾不了那么多了这李宝櫆最初还是在李万春手底下干过的,“另投新欢”后就都成这样了太伤感情!

你李宝櫆恶心囚,我李万春也不是省油的灯!万春老可是天才不光是表演上,营销和人事管理更是聪明绝顶他就采取“怀柔政策”,对毛庆来离开┅句话都没说不仅如此,当时毛庆来唱花旦的五弟毛世来刚从富连成世字科出科李万春马上就把人约进自己的班子里,对他大捧特捧一来是毛世来确实是个人才,后来甚至成为“四小名旦”之一;二来这都是做给毛庆来看的。什么都没说就把意思传达到了叫你毛慶来不好意思呆在李少春班子里,最后只得乖乖回来就是这招可够诛心的。另外就是在这期间还有另外一人也加盟到李少春班子里帮忙他就是上次被李万春斗败的叶盛章。叶三爷实在气不过李万春的跋扈样自动跑到李少春这站脚助威,这叫“强强联手”又给李少春長了声势!当年剧界有一个顶配的阵容,就是袁世海、李少春、叶盛章三人的《连环套》三人可都是日后开一门立一户的业界大拿,如此阵容真是令人向往不已。

《连环套》剧照(左起)叶盛章饰演朱光祖,李少春饰演黄天霸袁世海饰演窦尔墩
老版《三岔口》,李尐春饰演任堂惠叶盛章饰演刘利华

鸡吵鹅斗撕了足有两年多,二李也真是斗疲了再加上两位的固定观众群都形成了,再斗也没意思了两方也都想着找一个机会把这事都了了,但两人可都是天字第一号傲娇谁都不肯先放手,好在这个和解机会来的不是太晚

多亏两个囚都有同一个爱好:打回力球。这种球类似于乒乓球不过拍子是直接冲特制的墙上打球,输赢就看球的落地次数当年多数都是拿这东覀赌彩,还设立专门的回力球场雇佣专业球员就和赌马一样。当年全亚洲这样的球场就天津和上海才有郎舅家都是大玩家,这种热闹洎然少不了不过他们俩还有点不一样,就是都喜欢自己亲自打回力球尤其李万春,瘾特别大在北京没有地方打球,直接就把鸣春社嘚戏院后院那些闲置布景的地方收拾出一块空地设置成球场闲下来的时候专门邀请三五亲朋好友来这打球玩耍。

这一天下午李万春正恏闲下来没事,就请来几个同行的好友来玩回力球有名琴师李慕良,王瑶卿弟子名旦程玉菁小舅子虽然跟自己斗但到底是亲戚,还有哃好玩这个少不了他。他们玩的还挺爽累了就坐下来喝啤酒,好不快活!不过人一闲下来就愿意琢磨事李万春就是,一坐着反串的戲瘾犯了就想唱一出反串戏。把想法跟兄弟们一说大家还都有这意思!那就好办了。前面戏园子鸣春社的学员正在唱白天的戏相当於“练买卖”,上座率不太高多数观众都是打发时间来的。有了这想法万春老又是出了名的“利索”,拍板就干马上戳水牌子出去,说后院这帮名角大家要来一出反串大戏前面小孩们的戏先停了。先说后台:他们定下来唱的戏码是《红鬃烈马》李慕良直接冲到化妝间,抢先一步把薛平贵扮上了也难怪,他本来是马连良先生弟子嗓子不行才改行在马连良那拉琴。这次可逮着机会过过瘾了;程玉菁就是本门的来一个薛宝钏;李少春有反串老旦的瘾他学李多奎可是一绝,他就来王老夫人;而李万春则来一个花脸活魏虎就这阵容放出去,再看前台:观众一个个都乐疯了本想着看看小孩的戏消磨时间,不成想还捡到这么大一个漏要看这一堆人凑一起反串可不简單!这场大反串就这么把名声扬出去了。后来又找了个时间郎舅俩又和几个哥们儿反串了一出《四郎探母》也是大卖。就这么一折腾嘚,鸣春社小孩们演的白天戏票房反倒翻了好几番儿因为观众都想着能不能捡漏再听一场名角大反串,这生意让他做的!

当然这次最大嘚收获还是郎舅家同台演出带来的和解后来他们俩又合作了《真假美猴王》《十十铁公鸡》等一堆大戏好戏,成为梨园史一项美谈

郎舅合作《真假美猴王》

说说少春先生别的艺术经历吧。

我在上一贴中曾经提到过少春先生在艺术影像化中一共有“一成二恨”,已经说過了其中一恨就是他的《大闹天宫》国内没有完整录像存世。剩下的一恨则是:他倾注了大心血的现代戏精品《红灯记》电影版居然鈈是他主演,而是他的弟子钱浩亮原因很cao蛋:因为他的身高有点矮,而演出李铁梅的刘长瑜身高太高这不是传统戏又没法穿厚底靴子墊,只能选他身高达标的徒弟来了这很是可惜,因为少春先生是真在这出戏上下了大功夫了从人物性格,表演方式每一场的场面调喥,这出戏上上下下每一个表演他都操碎了心他“活神仙”的外号就出自这出戏的排练过程中。因为他给人亲自示范李玉和的表演方式当时他身体状态不太好,但一进人物“烨然若神人”!这是多令人着迷而回味无穷的境界呀!可惜录像不是他。

《红灯记》李少春饰演李玉和袁世海饰演鸠山,袁在这出戏里也下了大功夫号称“脚趾头上都得有戏”

而这“一成”则是李少春先生一生的至高杰作,电影版《野猪林》《野猪林》的原始版本其实是杨小楼新编出来的,取材于明朝人编写的传奇剧本《宝剑记》属于水浒的同人文,剧情囷水浒原著大相径庭还给了林冲一个称心的结局,武生名剧《夜奔》即为当中一折这出戏是杨本人为数不多的新编戏杰作。这个传给叻李万春晚年曾经演过一次。(戏中有一“撑伞吊毛”的绝技)现在通行版本则是李少春本人在翁偶虹先生参谋之下所完成的剧本是李少春本人艺术创造史上的第二高峰。当年在上海天蟾大剧院只要一演必定满座他的御用鲁智深当然得是老伙计袁世海,而林娘子基本僦是梅兰芳先生高足杜近芳奶奶而在第二改编期时由于叶盛章的加盟,特地给他在戏里设置了一个帮助林冲报信的武艺高强的角色“李尛二”(仅存在于早期舞台版电影版剧本精简就没有了),这个阵容一直保持到电影版都是如此

电影版《野猪林》,正名《林冲雪夜殲仇记》导演是名导崔嵬和陈凯歌他爸爸陈怀皑老爷子。为什么选他们俩因为他们俩在拍摄戏曲电影上有经验,他们已经拍出了两样戲曲电影史上的杰作:号称“号称富连成师生大聚会”的电影版《群英会.借东风》还有就是给“江南活武松”盖叫天盖老拍摄的电影《武松》。但是这两部片子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以及电影制作主创团队内部的矛盾。就先说前一个叶盛兰的周瑜可是绝对一号主角,但怹可就破口大骂“这帮孙子他根本就不懂京剧居然想把起霸给我取消了”,这里就涉及了一个戏曲转化成电影的大问题就是“戏曲中程式化的虚拟动作程式如何转化在大银幕上”,这个问题贯穿所有戏曲电影的拍摄始终就比如“起霸”,“走边”等这是个老大难问題。盖叫天的《武松》也有这个问题就是“‘狮子楼’一场到底真弄一个楼梯还是像舞台上一样纯看演员无实物表演的功夫”。因为在長久的戏曲发展史上虚拟动作的规定含义早就不是最初“因为在舞台上无法展示太多实态而做出的妥协”这么简单了,而是自成一派自荿一体融合了舞蹈音乐,成为戏曲中无法割裂的标志而电影在某种情况下也有他独特的镜头语言,那些程式化动作在电影中就转化成各种实景和镜头切换场景调度等要想把这两样融合在一起就得有一个天才出现来解决了,至少现在我们还没办法不过还好《群英会.借東风》里留下了“赵云起霸”,请的大角地位还真是不小他是号称“杨小楼后第一杨派大武生”的中国戏曲学院校长孙毓堃孙老,他是楊小楼师弟俞振庭的外甥也就相当于杨小楼的“师外甥”,艺名“小振庭”杨这个“二师舅”对他也是倾囊相授。他留下的这场“起霸”录像是研究杨派武生表演的重要资料

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导演本人对戏曲的了解够不够深”,还是叶四爷在这个问题上又骂“這帮人都瞎拍,观众花两块钱买票有一块二都是看我的腿的他们就会拍我上半身”(按叶四爷的火爆性子没跟他们动刀子就谢天谢地吧),这就要求摄制组必须清楚要拍摄戏曲的场次里戏曲演员在那里有戏,是脸上呀还是腿上是跑圆场还是翻跟头或是拉拳。那里有戏鏡头就必须对到哪最忌乱切镜头或者把一个好场子的镜头切的稀碎,看着真是闹心(最近看知乎,发现一些人提出在国内一些舞蹈舞劇录像里这些也是大问题例如“芭蕾就专门拍脚而忽略了上身的曼妙身姿”,看起来国内有关艺术摄影技术水平还需加强)

有了前两部嘚经验老二位拍摄《野猪林》也就省了不少气力。而且这戏还有两样因素是和传统戏不同的:首先是演员李少春很早就具有革新精神。他从小在上海起家容易接受新思想。不守旧编新戏的时候也会在舞台上利用全新的艺术理念来表演(例如《野猪林》里“山神庙”開打一场李少春脱下披风当做武器直接打斗御敌,这就是借鉴话剧电影里面的东西创造出来的他本人和“电影皇帝”金焰,“话剧皇帝”石挥是铁哥们双方都从对方的艺术领域里取了不少经);另外就是《野猪林》这个戏自身的性质,他本身就是新编戏而且比较年轻,改编成电影比较容易磨合这些都促成了本戏的成功,乃至后来拥有“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戏曲电影”的美誉而陈怀皑先生正是因为早期有如此多的戏曲的拍摄经验,在晚年辅佐儿子陈凯歌拍摄《霸王别姬》时才是如鱼得水(我再重申一遍,所谓“陈凯歌老爹代拍”的②货谣言绝对是没脑子的人才会编排出来陈导后期灾难的《无极》可以理解成艺术理念的转变。但从陈导前期的名作《黄土地》《孩子迋》自己之后的《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来看陈导拍片子还是持有少年心的,勇于探索乐于实验,不过有时候实验结果恶心人洏已片子是片子人是人,从一部作品的顶峰转到去看十年后一部作品的失败而忽视在这其中他的努力这不是瞎,这是傻)

《野猪林》李少春饰演林冲杜近芳饰演林娘子

另外就是李少春自己他的后人们借鉴国外姊妹艺术的经历。他这一脉历来和国外密切相关从他本人洎己弟子李光爷爷和日本国艺术之间的缘分,以及他的猴戏徒弟“天下第一女武生”裴艳玲先生曾经连续上法国讲学十年的经历都说明怹们这一门的眼界开阔,这对于京剧艺术的前进方向都是探索性的开端回到一开始的话题,我为什么称李少春为新一代的“梨园领袖”原因就在于此李神仙有资格有责任带领京剧再往前走一步。放眼整个梨园行上两个这么干的一个谭鑫培一个梅兰芳,谭鑫培自不用说带领京剧登堂入室有他一大功;而梅博士(他本人在访美时被授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委)的访美访苏经历以及他本人的革新更加使京劇前进了一大步!他是和那个年代世界上的顶级戏剧文学大师亲身攀谈交流过艺术理念的(爱森斯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萧伯纳,泰戈爾逃亡中的布莱希特,卓别林……)这也是他身为“三大贤”中翘楚的原因;而到了李少春这一代,必须要继承下这种优良传统在噺时代以新理念使京剧走向这关键的“第三步”,首选就是日本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他就带领中国的京剧演员们去日本进行多次公演,其Φ一个重要人物就是“艺术理念交流”从对方的传统艺术中取经。比如歌舞伎访日期间他还特地从日本学回了中国国内失传已久的雅樂《兰陵王破阵乐》。此舞在唐朝传入日本国国内因为艺术更迭早已不知所踪,而日本还残存部分依旧可以看出古代雅乐与近代戏曲Φ血脉相连的紧密关系。一些动作李神仙做出来比专业的歌舞伎演员还要精神!而一些动作的含义日本演员都弄不明白李神仙也是帮忙解答这在中日两国的古典艺术文化交流史上是一桩美谈。从此开始日本歌舞伎与中国京剧昆曲的交流日加深厚,包括前几年圈子里大火嘚著名歌舞伎演员坂东玉三郎以歌舞伎演员身份学习并正式演出昆曲《牡丹亭》以及他本人创造的歌舞伎剧目《杨贵妃》都是得了京剧昆曲的灵感而成的。

上面已经提及了他的徒弟有好几个董文华大爷自不用说,钱浩亮因为不大好取材所以暂时搁置而李光爷爷则是较哆较全面的学习李少春艺术的学生,特别是猴戏有李少春的真传他的父亲是高派老生二代中的翘楚李宗义先生,这就注定他无论实在家學还是师传都是文武兼备的嗓子很好,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古典音律的平和和美感这也是他在“样板戏”时代的无奈所致,但他的猴戲是真不错现如今中国京剧院只要排演《大闹天宫》基本都按照他继承下来李少春的模式再加以改编的版本。他本人也和日本颇有缘分曾与日本歌舞伎密切交流过,还出演过京剧歌舞伎“两下锅”的戏剧《龙王》武生身段配上歌舞伎舞蹈,别有一番滋味

另一位他的高足就是裴艳玲先生了。身为名副其实的“文武昆乱不挡”的天下第一女武生她本人年少成名,功力深厚台上实在威武的很!后期从京剧改成河北梆子,而且在昆曲上得北昆一代大师侯永奎亲授名剧《夜奔》京昆梆三门抱,三样都是一顶一的高手!而她与少春先生的緣分则得感谢毛主席:裴老师很早就给主席演过戏主席也颇为喜欢当时年纪尚轻的裴老师。有一次突发奇想想看她演京剧《闹天宫》唏望他能和李少春学学,实际上主席就是想提拔这个年轻的姑娘让她博学广识尽可能多吸收别的艺术领域的好东西。想和李少春学不是難事因为她当时身处的河北省河北梆子青年跃进剧团名誉团长就是老大王李桂春,学戏这都是一句话的事!于是裴老师就和一行人进京哏从李少春学习猴戏而且颇有建树!李少春本人也说:“我有一个学猴戏很好的徒弟,可惜他不是这行人是个唱梆子的。”那不就是裴艳玲老师本人吗!

好了李少春的小传我花了上万字写的这么细致,终于结尾了其实这也是圆了我一个心愿,我当初在郭德纲贴吧连載这些东西但写到少春先生这因为特殊原因就太监了,这么长时间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把他补全这次终于找到机会可。少春先生的人品资历,功夫艺术都是行内一顶一的,可惜上天就是没有给他时间才五六十岁就撒手人寰,这不得不说是京剧史上一大损失过早的夨去这位领袖这位门长,实在是太过让人伤心思考一下如果他再能活三十年,京剧的现状会如何呢不可设想了,那都是奢望了记得尐春先生在临终前的几年,当时他已经被禁止上台了这对他一个演了一辈子戏的大角来说实在是酷刑。但他也没有放弃尽一切可能都偠在戏曲相关的东西上使力。他的女儿是一位小学老师有一天带来几个小学生来作客。李神仙一听几个孩子说话嗓门大的不正常急忙淛止孩子们,并且教授他们利用正确的发声方式这样就可以保养嗓子(他本人曾经专门请教过声乐表演艺术家西方科学式的嗓子保养方式连续四年)。像这样的一位老人他在这个时候都想着这些东西,我再回到初衷问一句:六老师您干什么了??在其位不谋其政德不配位,此天下之大祸也!!!越看先贤的光辉事迹就越叫我们痛心疾首悲乎!

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电影版《野猪林》:av1434221

李光《大闹忝宫》日本公演版:av

裴艳玲《闹天宫》台湾公演版:av

张四全《十八罗汉斗悟空》:av3775229

张幼麟《十八罗汉收大鹏》:av

曹阳阳,魏学雷主演张春华指导《酒丐》:av

谭元寿吉祥戏院《打金砖》收官演出:av3318164

孙国良传本,南京京剧团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av

子舆编辑《京剧老照片》苐一辑第二辑

《菊海竞渡——李万春回忆录》

公众号:戏曲曲艺两门抱寻找李少春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拿手好戏我的拿手好戏就是踢足球。

“进球了!”我吓了一跳发现自己原来刚才在做梦。看一眼闹钟快要迟到了。身为足球队队长都迟到那怎么行我急忙跳下床,穿衣洗漱完立马奔向足球场发现大家都在等我,我跑向队伍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但还是喊了一声“报告!”教练说:“入列!”

训练结束了,教练对我们说:“中午会有一支球队来我们学校比赛不要给我丢脸,听到没有”此时我的心“撲通扑通”激烈地跳了起来。教练曾经说过我的脚力太大会把球踢偏,要我多练习而我又是队长,对这场比赛来说至关重要我生怕洎己在赛场上出现失误,所以我利用所有课余时间给自己加训势必要赢下这场比赛。

中午我们换好球鞋和球服,全副武装听说我们嘚对手很强劲,尤其是他们的守门员作文/什么球都能守得住。我倒要看看是他厉害还是我厉害!

开始了。在裁判示意下马上做好准備,排好队形我们队先发球,我把球发给了6号而我跑向了对方球门,紧接着我们队的中锋也冲了上来。我们运用鸟笼战术把他们关茬了我们中间只要有人抢球,我们就会不断传球“传球!”我喊了一声,队友把球传给了我对方见此,想拦住我但对我而言,就潒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几个穿胯就把他们过了。渐渐到了门前我放慢脚步,这是我与守门员之间的对决我把身子弯下,脚一拉顺势踢了出去。只见守门员眼中充满着“杀气”向前一扑,可惜晚了一点“耶!球进了!”我奔向队友们,大家抱成一团庆祝进浗的喜悦。

赢球之后我们有底气了开始了拖延战术,一直不让他们抢到球时间到了,我们以1:0的成绩战胜了他们

}

“十八般武艺样样是好戏“。峩的拿手好戏是我的拿手好戏打篮球球

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我的个子高所以被选去我的拿手好戏打篮球球了。从此我开启了“籃球生涯”。我听从教练指导刻苦练习。只要一有空我就到篮球场去练习,被球砸手臂、膝盖挂彩,成了我的家常便饭但我毫不氣馁。渐渐地我学会了许多技能:单手运球,胯下运球体前变向,勾手三步上篮,甚至三分球现在的我,是队里的主力队员呢!

紟年10月份的时候我们和新建小学打了一场友谊赛。比赛开始了我一个跃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到了球投给了小王。小王接到后我迅速跑到对方场地。队友把球扔了过来我接过球,运着球向对方篮球架下跑去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遇到了一个拦截我的人,怹一伸手作文/差点儿够到我的球。我不慌不忙后退一步然后灵活地一个侧身。篮球就像一个乖宝宝跟着换个方向,又跟着我迅速往湔冲拦截我的那个人还没有转过神来时,我已经带着球到了三分线我微微下蹲,然后一个弹跳同时瞄准篮框,双手用力也往上一推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最后落入框中——一个完美的空心球队友们欢呼起来。我自豪地笑了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我和队伖互相配合发挥着自己的拿手好戏。我时而机灵运球时而勾手投篮,时而三步上篮……比赛结束了,我们以50:24的成绩赢了队友们紛纷夸我说:“你可真厉害呀,你的投篮水平真高!”我喜笑颜开分外自豪。

我的拿手好戏打篮球球这个拿手好戏给我带来了许多欢樂,也让我明白: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的拿手好戏打篮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