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直拍发球视频无遮挡发球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乒乓球发球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开题报告.doc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乒乓球发球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开题报告.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杨秋秀 所在院系 体育学院 所在班级 0901 指导教师 彭彦铭
学生学号 座机电话号码10135 专业方向 体育教育 开题时间 2013.3 导师职称 教授
论文题目 乒乓球发球技术的研究与探讨
文献综述: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发球技术是乒乓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乒乓球各项技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
位置。发球在各项技术中是唯一不受对手制约、能够体现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项技术。在比赛中,高质量的发球不仅能直接得分,还能为进攻创造有利条件,并使对手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乒乓球发球种类也越来越多了,发球的好坏已成为乒乓球运动员能否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际乒联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在日,将乒乓球发球改为了“无遮挡发球”,国际乒联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使比赛回合增加,促使世界乒乓球运动更好的向前发展,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者给对方造成的直接威胁,利用无遮挡发球降低接发球者地难度。为快速适应新规则的发球技术,探索新的发球技术,寻求更科学、有效的发球训练方法,以保持我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研究的目标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对乒乓球发球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认识发球技术与教学,从而有助于大家从理论上了解发球技术的特点、种类、训练方法等,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发球技术。
国内外现状和主要研究:
发球技术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长期以来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主要由于无遮挡发球的实施,使得发球的威力大为降低 大家都在想办法加强后面的相持球实力,对发球以及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浅谈新规则下乒乓球技、战术的应用
浅谈新规则下乒乓球技、战术的应用
【摘要】 国际乒联已从3个方面对乒乓球运动进行了重订,即40mm大球、无遮挡发球、11分制的新规则,规则的变化对乒乓球运动和比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理论研究法,归纳新规则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在长年执教和多年教学经验积累的过程中,针对中学生提出了在训练和比赛时,发球、接发球应遵循的规律和原则,技、战术的应用,仅供参考。【关键词】乒乓球、新规则、影响、发球、接发球Under the new rules of table tennis skills and tactics of the applicationWang Yali【Abstract】ITTF from three aspects of table tennis to carry out the re, that is, large 40mm ball, without blocking the service, 11-point scale of the new rules, rules changes and game table tennis is a big impact. The use of literature and theoretical study of law, the new rules into the impact of table tennis. In the long years of coaching experience and many years of teaching the course, students put forward for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in, the serve, return of serve should follow the laws and principle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pplication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Key words】 Table Tennis New rules EffectServe Return of serve1.前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乒乓球一直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优势占领着世界乒坛最前沿阵地。尤其在第36、43、4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先后3次包揽了7个项目的金牌,这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是罕见的,更是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一直以来,乒乓球运动也是随着规则的不断演变、乒乓工具、器材的不断改进,技术和战术的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向前发展,而规则的改变是最主要的因素 。国际乒联决定,从日起开始使用40mm大球;2001年实行11分制;日开始使用新的发球规则。三年中乒乓球竞赛规则改革迈出了三大步,这对乒乓球运动和比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乒乓球运动的影响更大。2.研究对象和方法:对象:中等水平的业余运动员和高中学生方法:收集资料,查阅乒乓球教材、有关文献资料及自己在基层教学与训练经验。3.分析:3.1 球自身的物理性质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影响:日乒乓球运动进入了大球时代,40年长盛不衰的中国国球和世界一样,都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了乒乓球运动的新的里程碑。球大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专业人士通过计算得出如下结果,球直径的增加(38--40mm),球的直径较以前增加了5.26%,其表面积增大了10.80%,球的体积增大了16.60%,另一个方面,大球的质量也由2.49g增加到了2.72g,增加了9.24%。从上述数字变化可以看出球重量增加,幅度小于体积。增加幅度使大球的硬度相对降低,变的比以前较软了,这样就导致弹性降低。假如:回球时用相同的力量击球,可见大球飞行速度和飞行距离比小球要小和短。球速的下降又导致拍面与球的相互作用力减小,从而造成合力的下降,减弱球的旋转。球的体积和表面的增大,就意味着飞行时受空气的摩擦力增大,球的旋转速度下降。以上的变化,首先是对球速度,力量,旋转的减弱,杀伤力的减小,虽说观赏性有所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运动员在击球时的撞击和摩擦关系、发力时间、击球位置等应对技术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增加击球的威胁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主动上手抢攻和相持球的节奏,体能的运用及良好的竞技心理素质的影响也更高了。3.2无遮挡发球对乒乓球技术的影响:由于实行了无遮挡发球,对方在能够判断清楚发球旋转的情况下,直接影响着发球的质量,同时也为接发球赢得极其宝贵的准备时间,接发球采用进攻型手段的使用率会大大增加,因此,与以前相比,更多地使比赛进入相持阶段,接发球可能成为比发球更容易得分的手段,接发球抢攻的得分率将会超过发球抢攻。3.311分制、2球一换发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在21分制、5球一换发球的比赛中,运动员前2个发球往往是试探性的,而后3个发球才是有针对性的发球或发球抢攻,11分2球换发,不仅打破了发球试探,使迷惑作用消失,大大地减弱发球抢攻的威力,同时也减少发球好的运动员在一开始就连拿几分的优势。2球一换发,大大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压力,求稳意识严重,没有试探和适应的过程,使运动员始终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把每一个球都当成20平的关键球对待,不可掉以轻心。再有是由于11分制,每局的比分减少一半,它又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偶然性和心理压力,同时,也要求运动员。一要快速进入最佳状态,二要快速进入切换发球与接发球的角色,三要减少由擦边、擦网或裁判误判等带来的心理影响,四是局数增加,局点的相应增多,比赛中出现关键比分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这样,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于比赛胜负的影响更大。良好心理素质的运动员将会占有更多的优势。4.新规则下乒乓球技、战术的应用:4.1发球技、战术的应用:4.1.1发球技术是有两个组成的抛球和挥拍触球,发球时,紧紧抓住这两个环节不放,让学生明白,抛球应在球台上,边线内,端线外,两裁判员和对方的视线内,上抛16cm,并且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应垂直向上,无论低、高抛球的下落,击球的时间和位置应在腰腹前,球拍和球接触的瞬间,长球触球点稍低,向前上方发力稍多些,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挥拍触球创造准确的条件。挥拍时,关键是击球点,一般在腰腹部,长球触球点稍低,近网球触球点稍高,另外,落台后的第一落点也是非常关键的,发长球要靠近端线,而发短球要稍靠近中台。4.1.2发球时要尽量注意动作相似,而且能发出不同性能,不同落点的球,形成自己一两套独特的绝球并与进攻结合起来,成为比赛时的杀手锏。4.1.3在比赛时发球前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它包括持拍方法,左右手,胶皮海绵的性能,打法类型,生熟对手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有条件的话,最好通过热身,,站位习惯,技术漏洞等,做到知己知彼,使自己的发球更具有针对性。4.1.4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排除一切压力和干扰,放下包袱,轻松上阵。4.2接发球技、战术的应用:4.2.1接发球是第二大技术它的指导思想,是变被动为主动,由防转攻,在训练时,首先应解决的是正确判断,快速的启动,学会看板形,找触球点,看弧线,听声音,看线路,找落点,作决策。了解发上旋时板形都比较竖,下旋球比较平、斜;再看动作轨迹较流畅的,手腕摆动幅度不大,一般是下旋或不转,手腕摆动相对大一点,容易“吃”住球,击球后常有一个停顿,一般是转球;其次是看弧线,上旋球和不转球的运行一般比较快,常有往前&窜拱&的感觉,对方发短球时,弧线低平,容易出台;下旋球运行比较平稳,弧线略高,短球不易出台;下旋转球,摩擦多,声音小,上旋球,长球,撞击多,声音大。最后要根据出手时的发力方向,看线路,预测落点的分布,然后双脚小跳快速启动到位,准备接发球。4.2.2要练就一手扎实全面的技术如挑接,攻打,摆短,劈长,弹击等。近台不转,上旋,可用弹击,劈长,近台下旋,可用摆短等。4.2.3接发球时应尽可能地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它包括了解对方的打法类型,发球线路,套路组合,落点规律,培养抗干扰能力,要敢于打破被动局面,放下包袱,积极上手抢攻。4.2.4要结合实战急长球,练启动,台内小球练手感,相持起来练节奏。综上所述To sum up :乒乓球新规则的变化,决定我们的发球,接发球技术要随之而变。球变大、无遮挡、11分制,对心理素质、体能、技能,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有过硬的心理素质,顽强拼搏的品质,良好的体能基础,为技能的发挥提供前提条件。练好发球与接发球的基础是提高得分率的关键,是最终取胜的根本。总之,我们要随之而变,变中求稳,稳中求活,方能克敌制胜。参考文献[1]须晓东、浅谈40mm大球对乒乓球运动的影响.湖北体育科技,2003年第2期[2]魏荣、国际乒联新规则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的影响.湖北体育科技,03年第3期[3]宋绍兴、“每局11分制”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收稿日期:
延伸阅读: &
上一篇:下一篇:[原创]给你创造让对手发疯的发球_技术精华_技术精华_精英乒乓网-中国网络乒乓第一品牌
 登录名:
当前位置:
>> & >> & >> 正文
[原创]给你创造让对手发疯的发球
&&发表日期:日&&
出处:精英乒乓论坛
作者:乒乓小匠
&&编辑:古国天使
&&有38489位读者读过此文&
发球是乒乓球比赛中每一分的开始,它是乒乓球技术中唯一不受对方制约、主动性很强的技术。一个高质量的 发球,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作用。相反一个低质量的发球也导致了自我的被动局面,最好的进攻就是最强的防守,尤其在业余领域,普遍存在接发质量的问题,所以好的发球对比赛的成绩往往存在着决定性作用。也因此乒乓球的发球和接发球成为了业余比赛最重要的得分技术。于是领出一段关于发球的修改和争论。有幸我也来参与。
一.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的改变&
纵观乒乓球史的发展,每一次改革都先从发球考虑,每次规则的重新修订,目的都是推动乒乓球的观赏性,也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 进行过多的限制。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最高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国际“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巅峰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极致,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社会,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国际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最低。不过对于业余和半专业的我们更应该重视发球的质量,刁钻,旋转和隐蔽。&
二 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2.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2.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2. 4高质量的发球必须具备三要素中的两个,同时要有好的旋转和落点变化的结合,比如反手小三角的下旋结合正手小三角的下旋,突袭反手低线的长侧上和侧下。像这样的套路性东西有很多,我们主要就是在对方还不曾适应我们发球的时候我们就换另外一套发球,当对方快适应还未适应的时候我们再换别的,甚至换回上一套都是有效果的。隐蔽手法的转不转,旋转反差大的相似手法的发球。甚至同样旋转不同落点的强旋转,都是乒乓发球的至高境界。在业余领地同样存在:“一招鲜,吃遍天。”而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的存在。技术不在多,而在全,不在全,而在专。技术要精,要有特长。尤其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擅长的发球和相应的发球抢攻手段。因为你可以通过这一个组合在任何人身上得到相应的分。
三 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3,1 要有恒心和意志力。发球的练习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普通练习一个好的发球需要3个月,3个月后,可以说以往打球的人都是通吃的。水平不高的,打完比赛还没有弄清楚你的发球呢。效果尤其显著,提高了自己比赛的永恒动力和优势,是个必须修炼的技术,也是个让对手发狂的技术。
3.2树立高质量的思想。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发球时唯一不受对方约束的技术,比赛也从这一刻开始由自己掌控,所以发球的质量一定要高,有个好的开头,
3.3 建立严密思想和正确的概念。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即使不能主动得分和获得上手机会也不能让对方发动先机,要有高质量严密发球的思想。短则短到不能上手,长就长到底线达到突然。不可半长不短,一发就出台,那样一遇见高手就完蛋了。
3.4发球训练的手段
3.4.1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3.4.2 高水平队员陪练和对高手动机的研究与动作的模仿。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最好。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开始实现好的发球离不开像高手的学习,和高手学习发球也是最快的进步手段,其次就是看国手们超一流的发球。这个网络上的视频多的事。只要仔细搜索就会出现好多。模仿后的效果可能你练习好多天也达不到。
3.5 配套成龙,精练两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3.6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因此,着重研究反手高抛发球技术并加以创新,显然有其优越的条件。
希望大家明白其中道理,都有自己的一手高级发球。也不枉我一片诚意叮嘱!
精英体育传媒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信箱:(17)(43)(8)(3)(0)(0)(3)(3)(1)(14)
纯木和纤维如何选择
现在主流的底板类型有五夹、七夹、ALC、ZLC这四大类
我个人感觉,如果是抱着练球、涨球的态度选择底板,极力推荐纯木不推荐使用碳素、纤维,而且是要手感扎实,比较软的,例如:科贝尔、大鸟、红鸟羽等。这类底板的特点是你用多大的力量,球速就有多快,球感清晰、柔和。有利于手感的培养和自身发力的培养。不推荐太软的例如OC、EG、狂王等,这些板子虽说都很不错,但是对发力要求比较高。
如果是自身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再上涨已比较困难,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换硬五夹、硬七夹、碳素、纤维等板子来提高中小力量或者大力量球的质量。细点儿说就是如果是暴力弧圈,可以用硬五夹,比如玫瑰5;如果是拉球击打为主的,可以选择硬七夹,比如黑檀7;如果自身发力已经到达自己认为比较极限的地步,但是纯木还是打不透的话,纤维和碳素底板可以帮你用小力量达到纯木底板使用中大力量的球质。
碳素和纤维的具体选择就看个人喜好了,说简单一点:碳素底板速度很快,硬而弹,难控制;ALC速度也很快,相对来说是软而弹,好控制;ZLC和ALC比较相似,除了手感上更加扎实稳定外,再加一个字:喷
一般认为弧圈球用于出台球,击球时期是来球下降期、高点期和上升期;而台内使用弧圈球比较难,因为在台内球而言,拉球的空间太小,距离不够,不容易发力,所以台内弧圈球很少见。但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台内弧圈球技术必然会逐渐成熟使用:
1、台内突击前三板球机会越来越少。虽然在大球时代,但乒乓球的速度还是越来越快,弧线也是越来越低的,除非出现机会球,否则前三板中突击球机会不多。虽然突击球的优势很明显,但是实际使用率太少;勉强使用,只会增加失误率。
2、台内弧圈球技术用于前三板的接发球抢攻和发球抢攻中,力求取得有威胁的主动,这是其主要的应用,利用台内弧圈球的稳、转和变,来取得主动进攻机会。
3、练习时台内弧圈球主要以弧线和旋转为主,首先保证球过网和上台,然后考虑旋转,落点,慢慢成熟了可考虑弧线和速度。
&&& 4、台内弧圈球的反手动作主要靠手腕,手腕尽量内收,靠手腕的爆发外展来摩擦球。
5、反手已见使用,正手还没有很好的使用,正手使用台内弧圈球比反手难,正手动作类似台内挑,但和挑相反,主张
当我们掌握了上下旋、不转、长短各种发球后,是不是感觉发球的质量还是不很高?
可能很多球友都忽视了发球的一个重要环节:球抛起来后,眼睛要盯住球--随着球的上升、下落,不管是高抛还是低抛,死死地盯住--直到你已经确定如何将球发出了,再将眼光转向对方。
因为盯球可以非常准确地引导你的手找到击球的位置、想要摩擦(或碰)球以及拍子的部位、球在本方落台的位置;可以帮助你很有数地将长球发长、短球发短、转球发转、掌控线路......好处多多。这是盯球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
甚至在盯球的过程中,你还可以临时改变主意,变换发球方法,组成新的战术套路。
当然,有的人几套发球已经熟得不得了了,不用盯,凭感觉也能发得非常好。但是,如果你也采取盯球的方式,你会发现用这几套发球还可以生出更多新的变化,又是另一番天地。
提高发短球速度的方法
发球的速度,主要强调的是发球的出手速度,提高出手的突然性;采用无遮挡发球后觉得更应强调发球的绝对速度,尤其是发短球的绝对速度。提高短球速度的好处:1
速度快,对手接发球的时间短,不容易接好;尤其是短球,因为第二跳在台内,速度一快接发球的时间就很短;2
动量大的台内球,对手接发球判断稍差,容易出机会球;3
一般来说,下旋球的速度偏慢,上旋球的速度偏快;加快速度后,对手不容易凭发球的速度来判断上下旋。
要做到发短球也有很快的绝对速度,有以下方法参考:
提高发球的摆速,这是决定发球速度和旋转的主要方法,也就是要用最大的力发球;刚开始尽可能的发力,如果出台就调节撞击和摩擦的比例,可在发最大力的情况下调节球拍的角度,直到用最大的力发球而球也不出台;可适当的多发斜线球,这样球出台的可能性更小,但速度很快,旋转也很强,发出的球动量很大。
2 以球拍的拍头发球,因为拍头的线速度快,相对发出的球也快;另外发球时球拍的拍头要转动,进一步提高拍头的线速度。
3 高抛发球,借助高抛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击到平抛做不到的击球部位--底部,有利于发出
我的博客今天2岁126天了,我领取了徽章.&&
,我在新浪博客安家。
,我写下了第一篇博文:《[转载]安徽来安2网吧诉公安局非法行政处罚本月12号开庭》。
业余球友由正手攻转入弧圈直至全部掌握并应用于实战中,会经历攻→粘→挂→撞→压等内容既相关联又层次递增地五个环节,分述如下:
一、攻:由平挡、加减力挡打下基础以后会进入正手攻的技术训练,正手攻中包含快带、攻、快点等三部分基本内容,击球时间分別是上升前期、上升中期至高点前期,其中的攻又分为快攻与抽杀二个阶般,这些內容全部掌握以后正手攻技术己经入门。
正手攻的中心內容是撞击,这个'撞击'是由腰髋同转来带动小臂快收的动作过程完成的,击球的最佳感觉是'透板'。打出了透板的感觉,说明你的正手攻己经基本掌握了,但完成透板动作过程中的腰髋同转、上升期至高点前期的击球时间与弧圈击球时间的下角捌诩岸?渭铀俚?/font&发力机制地要求有很大反差,只有'小臂快收'的內容是弧圈技术中有所要求的,所以如何'收'小臂而不是'挥'小臂、改上升期至高点前期击球习惯为下降前期击球、克服腰髋同转的习惯而养成二次加速的发力习惯等內容就成为了由快攻转入弧圈
发球和接发球,是打好乒乓球的首要&技术。不论是发方还是接方,都是第一板球。如果头一板球处理不好&,你的其它技术再好也就不能充分发挥。所以,练好发球和接发球,是每个乒乓球爱好者的重中之重。下面,讲讲如何去接球。
接球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十六种:&搓、托、推、吸、摆、拱、切、撇、挑、吊、带、撕、敲、拉、冲、打等等,还有一些由此演变出来的接球,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一、搓接。所谓搓接,一般多用于接短球,不提倡长球用搓接,这是中国运动员技术打法的独到之处。搓球的动作小,出手快,隐蔽性强。其技术动作:就是拍面后倾,根据球的旋转强度,向前、向下击球。这虽然是一种最原始的接发球的方法,但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要练好搓球,也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搓接的力量主要是来自小臂、手腕、手指三个部位,用其合力搓出不同的变化,而且又能把球搓得很低,控制住对方。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三个部位能自然放松,手腕放松是核心。放松了才能控制住球,达到随心所欲。在长期的运用实践中,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对这一技术进行了很细致的分化,比如:有快搓、慢搓、搓长
斯帝卡 ac oc occr cl 钛五四st 红黑an 水晶plus
水晶carbon& tube all& tube off 纳米oc
Oc(offensive classical):
首先要弱弱的声明一下,小的只是个乒乓球的低手,从未在大型业余比赛中获得任何名次,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高中时期男子单打全校前五,不过却在一个乒乓球开展的不怎么好,只有三个乒乓特长生的高中。即便战绩止于此尔,实属猥琐得之,因反手自知薄弱,临阵换枪,上了玩弄弧圈专用胶,小儿夜啼特效药的长胶。。。。。。
虽,自知技术不扬,奈何烧板入狂;
&&&&&&&&&&&&打过底板一筐,套胶也有几张;
&&&&&&&&&&&&过手底板不少,留下没有几样;
&&&&&&&&&&&
夜来挑灯把玩,陋室木有余香;
&&&&&&&&&&&
记性不如笔头,唯恐打过后忘;
&&&&&&&&&&nbs
速度、控制、底劲、弹性---关于底板的四个名词的讨论
要清楚理解这四个名词的含义,先要从乒乓球的击球原理说起。
  乒乓球运动的核心在于碰撞运动,即通过运动员作出技术动作,使球拍与球体发生碰撞,碰撞瞬间球体获得一定的动量(P=MV)。这里的V,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球体沿弧线向前飞行的线速度,二是指球体自身旋转的角速度,相应的,乒乓球运动中就存在了速度与旋转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
  在乒乓球运动的早期,限于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器材的制造水平,球拍相当于一个刚性物体,即球拍触球瞬间其形变极其微小,以至于无论在我们的手感上还是在出球的性质上都表现不出来。此时球与球体的碰撞,在击球性质上的外在表现往往是声音清脆、停球时间短、球飞行弧线曲度小、球的飞行速度随飞行距离的增加而呈直线下降的趋势……然而,奥地利那位法律大学生将海绵首次应用于乒乓球拍的灵光一现,为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纪元微启了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直拍发球技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