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诗五首其四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繁体版

元稹《离思诗五首》其四_百度知道
元稹《离思诗五首》其四
最好是准确的
不要有错字 谢谢
经沧海难为水。取次花丛懒回顾,除却巫山不是云,半缘修道半缘君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离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离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离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1.对这首诗的词句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的字面意思是说,沧海无比深广,看到沧海之后,别处的水就引不起诗人的注意了。“沧海”,大海。B.次句的字面意思是说,巫山的云为神女所化,美艳无伦,相形之下,别处的云就黯然失色了。C.第三句是说,当自己信步经过“花丛”时,就懒于回顾了,表示他对女色没有多少眷恋之心了。“取次”,次第,一个个。D.末句承上说明之所以以“懒回顾”,一半是因为尊佛奉道、修身治学,一半是因为失去了爱妻。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说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像沧海之水一样深广、巫山之云一样美好,在世间是无与伦比的。B.前两句写诗人与亡妻的感情很深,后两句却又说他“懒回顾”只是“半缘君”,似乎有点薄情。C.这首诗先以比喻写怀旧悼亡之情,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后面以舒缓的语势,抒曲婉深沉之情。D.这首悼念亡妻之作,抒写了至亲至深的夫妻之爱,言情而不庸俗,瑰丽而不浮艳,悲壮而不低沉。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1.C 2. B 1.“没有多少”就为“绝无” 2.尊佛奉道,修身治学,对元稹来说,都不过是心失所爱,悲伤无法解脱的一种感情上的寄托,因此,“半缘修道”和“半缘君”所表达的忧思之情是一致的,而且说“半缘修道”更觉含意深沉。)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离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阅读: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2)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3)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4)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鉴赏六读:一、读诗题。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注意“疑”字),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诗歌形象包括物象(意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子规)、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诗人)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玉洁冰清的情怀。
四、读注释。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如:高考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提供了三条注释。“①绿绮:古代名琴。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这三条注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据此可推测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   
五、读“有无”。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如:“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发现相似题
与“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离思五首(其四)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67619121368139365271375284918162619元稹 名作鉴赏
元稹名作鉴赏
  元稹(779--831),字微之,别字威明,行九,世称元九。祖籍洛阳,六世祖迁居长安。稹生乱世,八岁丧父,家贫,但父辈藏书颇富。他随母亲居凤翔,在那里度过童年。十五岁在长安应试明经科及第。贞元十九年(803),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同入秘书省任校书郎。元和元年(806),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名列第一,授左拾遗。他为官一直仕宦坎坷,升沉不定。唐穆宗时被擢为中书舍人,翰林承旨学士,并曾为宰相(三个月)。53岁暴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其生前死后,人们对他的人品、官品评价颇不一。或谓其正直、勤政、爱民;或谓其“工于投机取巧”、“巧宦热中”、“勾结宦官”、损人利己。
  元稹著述颇丰,生前曾多次自编诗文集,后总汇为《元氏长庆集》一百卷。北宋欧阳修曾见过。但其后陆续有所散佚,今存六十卷本。
  元稹是位早熟的作家,他不仅写诗歌,还写小说,骈、散文章也颇有名气。他与白居易、李绅、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白行简、张籍、王建、李防等著名文学家都有交往。文学史上历来以“元、白”并称。元稹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和代表作家之一,他写作新乐府诗早于白居易。其乐府诗现存四卷,五十余首。他的传奇小说《莺莺传》是唐传奇中的优秀之作,对后世说唱文学影响较大。
  元稹还是著名的爱情诗人。贞元十五年(799)冬,21岁的元稹寓居蒲州(今山西永济),与其母系远亲崔姓之少女名“双文”者(即后来传奇小说《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恋爱。然而贞元十九年在长安入秘书省任校书郎后,与太子宾客韦夏卿之女韦丛(成之)结婚,蒲城女子遂被抛弃。婚后六载,韦丛病故。不到两年,纳妾安氏。后又续娶裴淑(柔之)。他以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体验,写作了一些爱情诗和悼亡诗,现存八十余首。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微之自编诗集,以悼亡诗与艳诗分归两类。其悼亡诗即为元配韦丛而作。其艳诗则多为其少日之情人所谓崔莺莺者而作。微之以绝代之才华,抒写男女生死离别悲欢之情感,其哀艳缠绵,不仅在唐人诗中不可多见,而影响及于后来之文学者尤巨”(第四章《艳诗及悼亡诗》)。的确,在元稹以前,中国正统文人的诗歌较少写自己的爱情。爱情诗往往出自民歌,如《诗经》的“风”诗,两汉、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在唐代,元稹是李商隐之前唯一一位大量写作爱情诗的诗人,也是唐代唯一一位既大胆写自己的恋爱生活,又写夫妻爱情及悼亡之情的诗人。然而后人对其爱情、婚姻生活与其爱情作品的关系问题,也多有批评。
  古艳诗二首①
  春来频到宋家东②,垂袖开怀待好风③。莺藏柳暗无人语,唯有墙花满树红④。
  深院无人草树光,娇莺不语趁阴藏。等闲弄水流花片,流出门前赚阮郎⑤。
  ①此即《莺莺传》中所谓“立缀《春词》二首”。言“古艳”者,有所讳也。②宋家东: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此以宋玉东邻之女喻双文之美貌多情。③垂袖句:暗寓“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诗?召南?野有死罚┲狻"茌翰亓骄洌貉运挠木由罟耄来录拧6夯ㄒ逊牛啻阂阎粒魏纬聊挥铮竣莸认辛骄洌骸队拿髀肌罚骸昂好鞯塾榔街校呦亓醭俊⑷钫毓踩胩焯ㄉ讲梢烂匀肷剑槐鞒觯泻榉钩鲆淮笙O哂卸樱巳菥睿炝舭肽辏惩燎蠊椤<瘸鲋良遥拙闪懵洌匚莞洌薷聪嗍丁Q段剩闷呤浪铩!碧啤⑺问手卸嘤么说涔剩虺屏趵伞⑷罾桑蚝铣屏跞睢R杂髂信龊现隆T蛄趵伞⑷罾伤煳槔芍健
  此微之与双文交往之初,调情试探之作。故用男女风情之故事,并暗语、暗示之法以启之。可知元稹之工于心计,善弄机巧,且无庄重之意。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论其“巧宦”、“巧婚”,实不枉也。盖元氏亦巧于情者。
  莺莺诗
  殷红浅碧旧衣裳,取次①梳头暗淡妆。夜合带烟笼晓月②,牡丹经雨泣残阳。
  依稀似笑还非笑,仿佛闻香不是香。频动横波娇不语③,等闲教见小儿郎④。
  ①取次:犹云随便,或草草。白居易诗“老爱寻思事,慵多取次眠”。元稹“取次花丛懒回顾”。②月:《才调集》作日。③频动横波:频频送目之意。④等闲:无端,随便。此谓令“小儿郎”情不自禁地凝眸眷恋。
  此诗言夜间男女幽欢情景。
  赠双文①
  艳时翻含态②,怜多转自娇。有时还自笑,闲坐更无聊。
  晓月行看堕③,春酥见欲销④。何因肯垂手⑤?不敢望回腰⑥。
  ①双文:即元稹在蒲城所恋崔氏少女之名。②翻:反而,此谓更加。③行:将要。④春酥:或喻双文面色之红晕。如《离思》其一“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杂忆》其五“忆得双文衫子里,钿头云映褪红酥”可参。⑤垂手:《乐府题解》:“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⑥回腰:《西京杂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后汉书》:梁冀妻孙寿善为妖态,作折腰步。可知“垂手”、“回腰”皆指一种舞姿。此喻双文之美姿。
  此诗描写幽会之时,双文之美色,表达艳羡之情。
  关于他早年的恋情,流传最广的是《会真诗三十韵》。该诗是小说《莺莺传》的一部分,表面是写小说中张生与崔莺莺幽会,实则抒写作者当年蒲城恋爱之事。兹录于下供参读:
  会真诗三十韵
  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茏。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珠莹光文履,花明隐绣t。宝钗行彩凤,罗披掩丹虹。言自瑶华圃,将朝碧帝宫。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
  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频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汗光珠点点,发乱绿松松。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限,缱绻意难终。
  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环明遇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清镜,残灯绕暗虫。华光犹冉冉,旭日渐瞳瞳。乘骛还归洛,吹萧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幕幕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明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度,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以上皆热恋之作。
  以下《古决绝词三首》三首叙二人分手之事,陈寅恪云:“双文非负微之,微之实先负之。而微之所以敢言之无忌惮者,当时社会不以弃绝此类妇人如双文者为非,所谓‘一梦何足惜’者也。……呜呼!微之之薄情多疑,无待论矣”(《元白诗笺证稿》)。兹录于下供参读:
  古决绝词三首
  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不愿为庭前红槿枝。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那能朝开暮飞去,一任东西南北吹?分不两相守,恨不两相思。对面且如此,背面当何如?春风撩乱伯劳语,部况是此时抛去时。握手苦相问,竟不言后期。君情既决绝,妾意亦参差。借如生死别,安得长苦悲!
  噫春冰之将泮,何予怀之独结?有美一人,于焉旷绝,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矧桃李之当春,竞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之若雪?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余血。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沉结。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生憎野鹤性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曙色渐樱怯髅稹R蝗ビ忠荒辏荒旰问背梗坑写颂龅萜冢蝗缟辣稹L旃羰嵌氏嗔尾槐憬滔嗑鼍
  以下诸诗为离别相思或追忆旧情之作,皆关乎双文者: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①,除却巫山不是云②。取次花丛懒回顾③,半缘修道半缘君。
  ①《孟子?尽心》:“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②宋玉《高唐赋》序云:“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以上两句引喻言情,极言所爱之女如沧海、巫山之美,风情万种,无与伦比;而其爱恋之情亦如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深沉绵邈,幻化多姿,人世间亦无与伦比者。③取次:随便,草率地。此谓漫不经心,了无心绪的样子。花丛:喻群女云集之处。此言除此所爱之人外,再也没有能使自己动心的女子了。而“曾经”,则谓所爱已成过去,欢情难再,唯此时心已如死灰难以复燃。
  此为元稹诗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但对此诗意旨的理解却大有不同。一说此为回忆蒲城之恋而作,“半缘修道半缘君”句,“君”即双文。陈寅恪认为此诗乃“微之自言眷念双文之意,形之于诗者”(《元白诗笺证稿》)。若是,则此诗当是与双文分手不久,尚未识韦时所作,则立意在写爱之深挚专一。一说此为悼念亡妻韦丛之作,“君”乃韦丛。则立意在伤逝悼亡。而“半缘修道半缘君”句,是含蓄的说法,其实“修道”也缘于失“君”。总之是因所爱至深,失爱之伤感亦深,故而无心他顾矣。
  无论此“君”为谁,诗之情感与生活中之情感终有不同。元稹先恋双文,又娶成之,丧妻未几即纳妾,又续娶裴氏柔之,可见其并非用情专一之人,诗之所言,行未必然。然而不专未必不真,“其于韦氏,亦如其于双文,两者俱受一时情感之激动”(陈寅恪语),亦缘自真实。
  并附《离思》之一、二、三、五如下以便参读: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谩d绿云丛。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着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才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枝叶度残春。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娃(女换作犬)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此追忆二十年前蒲城恋爱之诗,即《莺莺传》中所述初欢情景及后幽会之情事:“有倾,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自是复客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娃(女换作犬旁)儿:小黄狗。《才调集》作“娃”,陈寅恪辨其误。
  此类忆双文之作,颇见眷恋旧情之意。然往事如梦,当日情人早已劳燕分飞,唯此种种温馨记忆而已。又《杂忆诗五首》可参读:
  今年寒食无月光,夜色才侵已上床。忆得双文通内里,玉栊深处暗闻香。
  花笼微月竹笼烟,百尺游丝拂地悬。忆得双文人静后,潜教桃叶送秋千。
  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
  山榴似火叶相兼,亚拂低墙半拂檐。忆得双文独披掩,满头花草倚新帘。
  春冰消尽碧波湖,漾影残霞似有无。忆得双文衫子里,钿头云映褪红酥。
  以下为悼忆亡妻韦丛之作,约略分年系之。
  元和四年秋、冬所作九首:
  感极都无梦,魂销转易惊。风帘半钩落,秋月满床明。
  怅望临阶坐,沉吟绕树行。孤琴在幽匣,时迸断弦声。
  《昌黎集》卷二十四《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年二十七,以元和四年七月九日卒。”陈寅恪认为此诗当为元和四年(809)秋所作。诗中所言,皆孤鸾独处,物是人非之感。
  感小株夜合
  纤干未盈把,高条才过眉。不禁风苦动,偏受露先萎。
  不分秋同尽,深嗟小便衰。伤心落残叶,犹识合婚期。
  此以小树早萎喻成之早夭。
  积善坊中前度饮,谢家诸婢笑扶行。今宵还似当时醉,半夜觉来闻哭声。
  此以“前度”与“今宵”对比,言欢尽悲来、前事难再之意。
  追昔游
  谢傅堂前音乐和,狗儿吹笛胆娘歌。花园欲盛千场饮,水阁初成百度过。
  醉摘樱桃投小玉,懒梳丛鬓舞曹婆。再来门馆唯相吊,风落秋池红叶多。
  此追忆前欢,伤逝悼亡。
  空屋题
  朝从空屋里,骑马入空台。尽日推闲事,还归空屋来。
  月明穿暗隙,灯尽落残灰。更想咸阳道,魂车昨夜回。
  此诗题下原注:“十月十四日夜”。《昌黎集》卷二十四《监察御史元君妻京兆韦氏夫人墓志铭》云:“其年十月十三日葬咸阳,从先舅姑兆”。其时元稹供职东都御史台,“尚在洛阳,为职务羁绊,未能躬往,仅遣家人营葬也”(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知此诗为元和四年(809)韦丛归葬咸阳之次日夜,元稹在洛阳所作。
  初寒夜寄卢子蒙
  月是阴秋镜,寒为寂寞资。轻寒酒醒后,斜月枕前时。
  倚壁思前事,回灯检旧诗。闻君亦同病,终夜还相悲。
  诗题一作《初寒夜寄卢子蒙,子蒙近亦丧妻》。
  城外回谢子蒙见谕
  十里抚柩别,一身骑马回。寒烟半堂影,烬火满庭灰。
  稚女凭人问,病夫空自哀。潘安寄新咏,仍是夜深来。
  此诗亦同上作,以同病相怜而互哀。
  内外都无隔,帷屏不复张。夜眠兼客坐,同在火炉旁。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此二诗当为元和四年岁未所作。
  遣悲怀三首
  谢公最小偏怜女①,自嫁黔娄百事乖②。顾我无衣搜荩箧③,泥他沽酒拨金钗④。
  野蔬充膳甘长藿⑤,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宅。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⑥,潘岳悼亡犹费词⑦。
  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⑧。
  ①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最小的女儿。此以谢安最偏爱侄女谢道韫之事为喻。②黔娄:战国时齐国的贫士。此自喻。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③荩箧:竹或草编的箱子。④泥:软缠,央求。⑤藿:豆叶。⑥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⑦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这两句写人生的一切自有命定,暗伤自己无妻无子的命运。⑧同穴四句:希望死后与妻同葬一处。又希望来世再为夫妻。但这些希望都难以实现。现在能做到的,只是彻夜难眠,以刻骨铭心的苦苦思念来弥补她生前所经受的艰难困苦。
  此三诗在《元氏长庆集》中,编在第九卷悼亡之作中,在《谕子蒙》诗后。而其前后之作皆为元和四年韦丛新亡后之秋、冬所作。陈寅恪对此卷中悼亡诗一一分折之后,曰:“第九卷悼亡诗中有关韦氏之作,共三十三首。就其年月先后之可考知者言之,似其排编之次第与作成之先后均甚相符,此可注意者也。夫微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寅恪昔年读其第一首‘今日俸钱过十万’之句,而不得其解,因妄有考辨。由今观之,所言实多谬误(见一九三六年清华学报拙著《元微之遣悲怀诗之原题及其次序》)。然今日亦未能别具胜解。故守‘不知为不知’之训,姑阙疑以俟再考。”
  此三诗立意与《离思》五首大不相同。不论《离思》是为双文还是成之而作,其意旨总在忆美。而此三诗则重在伤悼。故取“报恩”为切入点,先回顾与韦丛婚后的艰苦生活,以明“贫贱夫妻“间深厚的感情,从而引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再托出报答之意而反复咏叹之:“与君营奠复营斋”,“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作者着意强调的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悲剧性──愿望与可能之间的时空错位:在双方拥有共同的生活时空之时,一方因主观的或客观的原因而欠了对方太多;而当其意识到应该补偿而且有能力加倍补偿时,机会却永远失去了!于是只好终生忍受悔恨和愧疚的折磨。元稹此时的心境即属此类:妻子在时,他获取太多而给她的太少,妻子本为大家闺秀,却因嫁给自己而过上了贫贱的生活。这实在太难为她了!然而更其难能可贵的是她无怨无悔,心甘情愿的生活态度。现在,元稹有了报恩的能力和意愿,然而却无论如何也无法报答了。因而“此恨”难平,悔愧便永远折磨着他抱憾的心。
  《唐诗余编》云:“第一首生时,第二首亡后,第三首自悲,层次即章法。末篇末句‘未展眉’即回绕首篇之‘百事乖’,天然关  锁。”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夫微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所以特为佳作者,直以韦氏之不好虚荣,微之之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因能措意遣词,悉为真实之故。夫唯真实,遂造诣独绝欤!”
  前代评家也有认为此诗浅陋者,如《养一斋诗话》云:“微之诗云‘潘岳悼亡犹费词’,安仁《悼亡》诗诚不高洁,然未至如微之之隔陋也。‘自嫁黔娄百事乖’,元九岂黔娄哉?‘也曾因梦送钱财’,直可配村笛山枳耳。”
  元和五年后在江陵之作:
  行吟坐叹知何极?影绝魂销动隔年。今夜商山馆中梦,分明同在后堂前。
  元和五年春,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三月途经商山,梦遇亡妻,乃有此作。
  合衣寝
  良夕背灯坐,方成合衣寝。酒醉夜未阑,几回颠倒枕。
  竹簟衬重茵,未忍都令卷。忆昨初来日,看君自施展。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
  君弹乌夜啼,我传乐府解古题。良人在狱妻在闺,官家欲赦乌报妻。乌前再拜泪如雨,乌作哀声妻暗语。后人写出乌啼引,吴调哀弦声楚楚。四五年前作拾遗,谏书不密丞相知。谪官诏下吏驱遣,身作囚拘妻在远。归来相见泪如珠,唯说闲宵长拜乌。君来到舍是乌力,妆点乌盘邀女巫。今君为我千万弹,乌啼啄啄泪澜澜。感君此曲有深意,昨日乌啼桐叶坠。当时为我赛乌人,死葬咸阳原上地。
  梦上高高原,原上有深井。登高意枯渴,愿见深泉冷。徘徊绕井顾,自照泉中影。沉浮落井瓶,井上无悬绠。念此瓶欲沉,荒忙为求请。遍入原上村,村空犬仍猛。还来绕井哭,哭声通复哽。哽咽梦忽惊,觉来房舍静。灯焰碧胧胧,泪光凝炯炯。钟声夜方半,坐卧心难整。忽忆咸阳原,荒田万余顷。土厚圹亦深,埋魂在深埂。埂深安可越?魂通有时逞。今宵泉下人,化作瓶相警。感此涕骼剑骼教檎戳臁K司趺渭洌愀羲郎场F裎尥ㄆ冢诹旅嘤馈S挚智昂蠡辏材芰街。垦盎芬馕藜旖\。吟此梦井诗,春朝好光景。
  江陵三梦
  平生每相梦,不省两相知。况乃幽明隔,梦魂徒尔为。情知梦无益,非梦见何期?今夕亦何夕?梦君想见时。依稀旧妆服,淡昔容仪。不道间生死,但言将别离。分张碎针线,x叠故屏帷。抚稚再三嘱,泪珠千万垂。嘱云唯此女,自叹总无儿。尚念娇且I,未禁寒与饥。君复不事,奉身犹脱遗。况有官束缚,安能长顾私?他人生间别,婢仆多谩欺。君在或有,出门当付谁?言罢泣幽噎,我亦涕淋漓。惊悲忽然悟,坐卧若狂痴。月影半床黑,虫声幽草移。心魂生次第,梦觉久自疑。寂默深想像,泪下如流澌。百年已永诀,一梦何太悲!悲君所娇女,弃置不我随。长安远于日,山川云间之。纵我生羽翼,网罗生絷维。今宵泪零落,半为生别滋。感君下泉魄,动我临川思。一水不可越,黄泉况无涯。此怀何由极?此梦何由追?坐见天欲曙,江风吟树枝。
  古原三丈穴,深葬一枝琼。崩剥山门坏,烟绵坟草生。久依荒陇坐,却望远村行。惊觉满床月,风波江上声。
  君骨久为土,我心长似灰。百年何处尽?三夜梦中来。逝水良已矣,行云安在哉?坐看朝日出,众鸟双徘徊。
  张旧蚊帱
  逾年间生死,千里旷南北。家居无见期,况乃异乡国。破尽裁缝衣,忘收遗翰墨。独有缬纱帱,凭人远携得。施张合欢榻,展卷双鸳翼。已矣长空虚,依然旧颜色。徘徊将就寝,徙倚情何极?昔透香田田,今无魂恻恻。隙穿斜月照,灯背空床黑。达理强开怀。梦啼还过臆。平生贪寡欢,夭枉劳苦忆。我亦讵几时,胡为自催逼?烛蛾焰中舞,茧蚕丛上织。焦烂各自求,他人顾何力?多离因苟合,恶影当务息。往事勿复言,将来幸前识!
  独夜伤怀赠呈张侍御(原注:张生近丧妻)
  烬火孤星灭,残灯寸焰明。竹风吹冷面,檐雪坠阶声。
  寡鹤连天叫,寒雏彻夜惊。只应张侍御,潜会我心情。
  答友封见赠
  荀令香消潘簟空,悼亡诗满旧屏风。扶床小女君先识,应为些些似外翁。
  六年春遣怀八首①
  伤禽我是笼中鹤②,沉剑君为泉下龙③。重纩犹存孤枕在④,春衫无复旧裁缝。
  检得旧书⑤三四纸,高低阔狭粗成行⑥。自言并食⑦寻常事,唯念山深驿路长。
  《公无渡河》⑧音响绝,已隔前春复去秋,今日闲窗拂尘土,残弦犹迸旧箜篌。
  婢仆晒君余服用,娇痴稚女⑨绕床行。玉梳钿朵香胶解,尽日风吹玳瑁筝⑩。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旁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我随楚泽波中梗,君作咸阳泉下泥。百事无心值寒食,身将稚女帐前啼。
  童稚痴狂撩乱走,绣球花仗满堂前。病身一到帷⑾下,还向临阶背日眠。
  小于潘岳头先白⑿,学取庄周泪莫多⒀。止竟悲君须自省⒁,川流前后各风波。
  ①六年:元和六年(811),时元稹在江陵贬所。韦丛死于元和四年秋,至此已一年半。②伤禽句:以笼中鹤自喻,因羁累于仕宦,又遭贬谪,故云伤禽。③沉剑句:《晋书?张华传》载:晋惠帝时,张华见斗牛间有紫气,询问懂天文的雷焕,雷焕说丰城(属洪州)之地有宝剑,其气上彻于天。张华就命雷焕觅剑,掘地四丈多,得双剑,名“龙泉”、“太阿”。后双剑入水,化为双龙飞上天。此处以沉剑为龙喻韦丛辞世升天,人神两隔。④纩:丝绵。重纩,当指绵被。⑤旧书:旧时的书信。⑥高低句:言韦丛信字写得不工整。“可知成之非工刀札善属文者”,“非双文之高才绝艳可比”(陈寅恪语)。⑦并食:以一饭代替两餐,已经习惯了。此言生计艰难。⑧《公无渡河》:汉乐府中最短的歌辞,四言四句。《乐府诗集》附于《相和六引?箜篌引》之下。据崔豹《古今注》,朝鲜渡口守卒霍里子高早起撑船,见一白发狂夫横渡急流,其妻阻之不及,夫溺死。妻乃弹箜篌而唱此曲,声甚悲壮,曲终,亦投河死。⑨稚女:《江陵三梦》诗言梦中韦丛“嘱云唯此女,自叹总无儿”,可知稹与成之唯生一女,而且韦丛去世时女儿尚很幼小。⑩玉梳两句:言妻子的首饰尚在,但人已长辞。⑾帷:又称帐,即灵帐,柩前的灵幔。曹操《遗令》:“于台堂上安六尺床,施帐。”陆机《吊魏武帝文》:“悼帐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⑿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其《悼亡诗》有名。《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元稹此时恰亦32岁。言“小于”,是说自己比潘岳早生白发。⒀学取句:《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此自我宽慰之意,言应向庄子学习,达观生死。⒁止竟:意谓停止。
  此八首诗又与《离思五首》之重在忆美、《遣悲怀三首》之极言报答不同,其立意侧重于写怀念和哀思。第一首写生死相隔,睹旧日衣物而伤情。第二首写自己有一天清理亡妻的遗物,忽然找到几页妻子旧时的书信,字迹朴拙真率。信中说自己常常过“并食”的日子,已经习惯了,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你这个总是四处漂泊的人。第三首借《公无渡河》故事,说箜篌虽在,但妻子已去。自己拂试箜篌时无意中碰响了琴弦,引起思念之情。第四首写整理妻子旧衣物、首饰,心情悲伤,但小女儿还不懂得这些事,只知道玩。第五首写自己因怀念亡妻而忧愁难释,朋友置酒为自己销愁,但不料自己在醉中呼唤妻子,使在场的人都为之泣下。第六首写自己宦游漂泊,寒食节到了,也不能去咸阳为亡妻扫墓,抱着小女儿暗自流泪。第七首写小女儿只知道玩,自己则对着亡妻的灵位独自伤感。第八首引庄子以自释,并言世路风波难料,还须自省,多加小心。
  梦成之
  烛暗船风独梦惊,梦君频问向南行。觉来不语到明坐,一夜洞庭湖水声。
  陈寅恪曰:“疑是元和九年春之作”。“盖微之于役潭州,故有‘船风’、‘南行’及‘洞庭湖水’之语也”(《元白诗笺证稿》)。
  元稹的悼亡诗非常有名。他的妻子韦丛与他共同生活了六年,年仅27岁就去世了。当时元稹31岁。他们夫妻感情甚笃,因而元稹悲伤不已,写了一些悼念亡妻的诗。他自谓“悼亡诗满旧屏风”(《答友封见赠》)。他在《叙诗寄乐天书》中说:“不幸少有伉俪之悲,抚存感往,成数十诗,取潘子‘悼亡’为题”。
  在他之前,中国作家的悼亡之作并不多,最优秀的只有晋人潘岳的《悼亡诗》。元稹继承了潘岳写一己之婚爱、伤悼之真情的传统,而在内容和艺术性方面则大大超过了潘诗。其后亦长期无人能继。只有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可以与之媲美。
  元稹另有《梦游春七十韵》诗,乃自传性的作品。先写与蒲城崔氏双文恋爱的幸福和分手的痛苦;次写与韦丛结婚的美满和伤逝悼亡的悲哀。最后写自己仕途之坎坷、情怀之幽愤。兹录于下供参读:
  梦游春七十韵
  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泠浅漫溪,画舫兰篙度。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池光漾霞影,晓日初明煦。未敢上阶行,频移曲池步。乌龙不作声,碧玉曾相慕。渐到帘幕间,徘徊意犹惧。闲窥东西阁,奇玩参差布。隔子碧油糊,驼钩紫金镀。逡巡日渐高,影响人将寤。鹦鹉饥乱鸣,娇娃(女旁换作犬旁)睡犹怒。帘开侍儿起,见我遥相谕。铺设绣红茵,施张钿妆具。潜褰翡翠帷,瞥见珊瑚树。不见花貌人,空惊香若雾。身回夜合偏,态敛晨霞聚。睡脸桃破风,汗妆莲委露。丛梳百叶髻,金蹙重台履。批软殿头裙,玲珑合欢F。鲜妍脂粉薄,暗淡衣裳故。最似红牡丹,雨来春欲暮。梦魂良易惊,灵境难久寓。
  夜夜望天河,无由重沿。结念心所期,返如禅顿悟。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杂洽两京春,喧阗众禽护。我到看花时,但作怀仙句。浮生转经历,道性尤坚固。近作梦仙诗,亦知劳肺腑。一梦何足云,良时自婚娶。
  当年二纪初,嘉节三星度。朝玉佩迎,高松女萝附。韦门正全盛,出入多欢裕。甲第涨清池,鸣驺引朱辂。广榭舞委蕤,长筵宾杂错。青春讵几日,华实潜幽蠹。秋月照潘郎,空山怀谢傅。红楼嗟坏壁,金谷迷荒戍。石压破阑干,门摧旧a。虽云觉梦殊,同是终难驻。
  绪竟何如,棼丝不成P。卓女《白头吟》,阿娇《金屋赋》。重璧盛姬台,青冢明妃墓。尽委穷尘骨,皆随流波注。幸有古如今,何劳缣比素?
  况余当盛时,早岁谐如务。诏册冠贤良,谏垣陈好恶。三十再登朝,一登还一仆。宠荣非不早,回亦云屡。真气在膏肓,氛氲日沉痼。不言意不快,快意言多忤。忤诚人所贼,性亦天之付。乍可沉为香,不能浮作瓠。诚为坚所守,未为明所措。事事身已经,营营计何误!
  美玉琢文,良金填武库。徒谓自坚贞,安知受砻铸?长丝羁野马,密网罗阴兔。物外各迢迢,谁能远相锢?时来既若飞,祸速当如骛。曩意自未精,此行何所诉?努力去江陵,笑言谁与晤?江花纵可怜,奈非心所慕。石竹逞奸黠,蔓青夸亩数。一种薄地生,浅深何足妒?荷叶水上生,团团水中住。泻水置叶中,君看不相污。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序》云:“微之既到江陵,又以《梦游春诗七十韵》寄予,且题其序曰:‘斯言也,不可使不知吾者知,知吾者亦不可使不知。乐天知吾者,吾不敢不使吾子知。’予感斯言,三复其旨,大抵悔既往而悟将来也。”
  陈寅恪《无元白诗笺证稿》:“《梦游春》一诗,乃兼涉双文、成之者,……则知元、白《梦游春》诗,实非寻常游戏之偶作,乃心仪浣花草堂之巨制,而为元和体之上乘,且可视作此类诗最佳之代表者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诗五首ppt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