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柱子间距跨度跨度7·4米进深8米,二层楼,一层3米高,二层4·6米,柱,0·4X0·4米,梁宽0·24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全街建筑多为红砖混合结构的楼房,建于民国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全街建筑多为红砖混合结构的楼房,建于民国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98|
上传日期: 06:37:2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全街建筑多为红砖混合结构的楼房,建于民国
官方公共微信&&问题详情
房子设计图8米进深,10米宽,一楼一底怎么设计
您的回答过短,请将答案描述得更清楚一些
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20
啊图7咯呢菊花
。。。。。。
看过的如今年年看
我兔咯我在爸
第11-14条,共14条 &
手机动态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邮箱/手机号码!
请输入密码!
Copyright &
Shang Hai Jing Rong Xin Xi Ke Ji You Xian Gong Si
上海旌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 400-850-8888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介绍光岳楼
          介绍光岳楼
  光岳楼位于古城中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其通高33米;分五层而建,暗对河洛之数。光岳楼是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标志性建筑,也是目前我国现存的最高大、最古老的古楼阁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聊城光岳楼由当时的东昌卫守御指挥佥事陈镛出于“严更漏而窥敌望远”的军事需要用修城所剩余的木料修建的,当时,人们称它为“余木楼”。又因此楼有鼓声报时的功能,人们也称之为“鼓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知府杨能在维修该楼时,因地而名,称之为“东昌楼”。明弘治九年(1496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共登此楼,对该楼赞叹不已,“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及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此后,历代重修碑记中,一直沿用“光岳楼”的名称。
  光岳楼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从构造上可分为墩台和主楼两大部分。
  光岳楼是江北第一名楼,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它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渡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光岳楼从建筑形式而言不只是左右中轴对称,而是四象、四隅对称,是元点对称,表现出一种圆融和谐之美,接天纳地,达到天、地、物、人的合一。
  光岳楼从结构上可分两大部分。
  凤城,聊城在历史上曾雅称为“凤凰城”,简称凤城,仙阙是指神仙居住的楼阁。阆苑和瀛州是指古代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两句话盛赞了聊城的独特的景观。
  光岳楼的建造与聊城在历史上的地位及古城池的建造有着密切的联系。
  聊城历史上为明清两代东昌府所在地,地处交通要道,是大运河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那时漕运畅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鲁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之“挽漕之襟喉,京都之肘腋”。
  明朝建立初期,元王朝刚刚灭亡不久,北方的形势很不稳定,东昌一带平山卫守御指挥陈镛,为防御蒙古贵族统治集团复辟的军事需要,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到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将宋朝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所筑的土城改建为砖城。为了“严更漏,窥敌望远”,报时报警,又利用修城剩余木料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起,至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共用了三年的时间,修建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
  “光岳楼”初名“余木楼”,到(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6年,重修时又因地为名,称之谓“东昌楼”。(明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有一位西平人士李赞(考功员外郎),在他“题光岳楼诗序”中说:“余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城中一楼高壮极目,天锡携余登之,直至绝阁,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因和敖翰林诗一律,以归天锡,不知斯楼以为何如”。此后历代重修碑记都一直沿用“光岳楼”,但人们仍习惯地称之为“鼓楼”或“古楼”。
  光岳楼四层主楼全系木结构,从结构上也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主构架,即一至三楼用32根金柱支撑,柱列分布为宋《营造法式》“副阶周匝身内金厢斗底槽”相似,设内外槽金柱,至三楼由平枋、额枋、平梁、顺梁、抹角梁连接形成一巨大的柜架结构,十分稳固,因而抗震,有很高的建筑成就。四楼是单独的一部分,可视为保护一、二、三楼木构架的一顶帽子。歇山十字脊之上现为透花铁葫芦,原应为陶质或琉璃宝顶。
  光岳楼多年来一直是地方名胜,因此光岳楼的附属文物也十分丰富。一楼共有匾额四块,楹联一副,各种碑刻二十三块。
  光岳楼的墩台是砖、石、土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底边长34.43米,与光岳楼的总高度相近,垂直高度9.38米。
  在墩台的四个正方向开辟6米宽,6米高的拱形过街通道。
  墩台之上是光岳楼的主楼,有四层,所以称四重檐,一般的房子是一道正脊,而光岳楼在结顶部分有两道互相垂直的正脊,然后顺下来又分成八道垂脊,这样就组成的十字歇山顶。光岳楼的四层主楼高24米。
  这样墩台和主楼加起来的通高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九是阳数之极,寓意其高度不可超越。
  墩台的东、西、南、北四面中部,各设有一半券拱门,券至台中心处成十字交叉拱。四个券门上方,各砌有方形门额。南曰:“文明”,北曰:“武定”,东曰:“太平”,西曰:“兴礼”。值得注意的是,北门的“武定”带有浓郁的军事色彩,应与明朝建国初期对北方蒙古残存势力还抱有戒心有关。在南向拱门两侧,又各开一小拱门,形制与中间拱门相似,东侧小门门额用青石刻成,上书“凤城仙阙”,西侧刻有“阆苑瀛洲”。“凤城仙阙”中的“凤城”,取名于聊城旧有凤凰落古城的传说。“仙阙”,这里指神仙所住之处。读来意境缥缈,给人以仙山琼阁的联想。“阆苑瀛洲”中的“阆苑”,即传说中的神仙住处。“瀛洲”,指传说中的仙岛。两额虽不相同,却都在烘托超然物外的仙境气氛。西门为假门,只存形式,以求和东门相称。东门则是登楼的惟一通道。门宽3.14米,拱高1.75米。而实际使用仍显过大,于是在券内另砌小券,门洞宽仅1.86米。踏门而人,门内为一方室,东设踏跺,升四级至梯台,南壁有一小窗,以供通风采光之用。游人可借光北转,信步攀37级而到达平台。平台面积不大,却可驻足小憩。游人到此多有停留休息。然后再升15级到达台面。
  台面上修一敞轩,以防雨水侵入梯台。其建筑年代为清乾隆年间,位置恰在楼东之中轴线上,由于东门为主要大道,增其建筑以为标志。敞轩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卷棚顶,轻巧明快。在敞轩楼梯口处挂有当代著名书法名家启功先生所题写的“共登青云梯”木刻匾额,字体清秀,笔力遒劲。台面墁砖,绕以女儿墙,东西两侧设有排水道。站在墙边,举目四眺:遥瞻东南,岱岳峰峦,若隐若现;放眼南望,岸堤垂柳,菡萏满湖;纵目北瞩,绿树掩映,瓦舍丛簇;仰视城外,阡陌纵横,柳暗花明;回首俯视,东昌湖水宛若锦带,环抱古城,湖城一色,饶有佳趣。
  碑廊是由七通立碑、十五块壁碑形成的。除了两块壁碑嵌在一楼内壁外,其余20块都在一楼檐下或是外壁上。观其内容,或为修葺勒石,或为诗文,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学和艺术价值。其中,乾隆诗碑是其中的精品。乾隆诗碑一共有两块,一通立在东门外北,刻有乾隆于庚子年(1780年)、甲辰年(1784年)、庚戍年(1790年),三次御制诗章共七首。另一块为壁碑,嵌在南门外东壁上,刻有乾隆丙申(1776年),御制诗作二首。此外,还包括一些重修光岳楼的碑文,是研究光岳楼建筑的重要史料。《重修东昌府并光岳楼记》碑立于南门外,为清顺治五年(1649年),清代开国状元,康熙之师傅以渐书丹。此外,还有由聊城进士、户部主事梁玺撰写的明成化二十二年(1488年)的《重修东昌楼记》碑;由聊城进士、礼部右侍郎许成名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撰写的《重修光岳楼记》;由时任湖北安襄荆郧道员、海源阁创建人杨以增撰写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的《重修光岳楼记》碑分别立于东门以及四门外。
  在一楼的东门额上,还悬有一木质的“泰岱东来作翠屏”横匾,白地黑字,为清代山东学使施闰章题写。这一块匾,从内容到书法都气势非凡,“泰岱东来作翠屏”,这很容易理解,说的是东方的巍巍泰山,也不过是光岳楼翠绿的屏障。书者是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曾任山东学政(即负责教育、科举考试的官员)。施闰章的书法成就也很高,其书法特点是笔划较细,但沉着有力,结体浑然天成,富有诗人的才气。这几个字是摘录施闰章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话。&&
&附:诗原文
危楼千载瞰沧溟,泰岱东来作翠屏。
拂槛寒星晴历历,侵衣银汉尽泠泠。
地连朔雪孤城白,天入齐烟一带青。
尊酒未酣人欲散,西风黄鹄度空冥。
乾隆诗壁碑:碑高54㎝,碑宽30.5㎝。镶嵌于聊城古城中心光岳楼一楼南门东墙上。清·乾隆丙申(1776年)御制
烟中九点辩齐区,舟溯漕川舣岸隅;尚忆戒严邻贼境,即看翦逆靖康衢;
轩窗纳景画图展,老幼迎銮陌巷铺;前席更频咨大吏,穷乡元气复乎无。
  光望由来本一区,岱宗东北耸城隅;灵威奕奕佑千古,佳气葱葱照九衢;
观喜男耕及女织,饰祛玉砌与金铺;促成七字解舟进,行漏曾消半晌无。
乾隆诗立碑:碑座宽113.5㎝,高49.6㎝;碑身宽86㎝,高201㎝,厚31㎝。树立于聊城古城中心光岳楼一楼东门北侧。清·乾隆庚子(1784年)御制
东南巡守浙苏区,鷁首归瞻西北隅;暂命行舻舣河岸,遂乘轻辇入城衢;
衹殷为度观民切,略厌排当接路铺;麦固望收尘土大,却愁近日雨膏无。
统志今殊府志区,为光为望各分隅;谢他旧迹寻东北,只此层甍据巷衢;
不必谁何七萃肃,任教瞻仰万民铺;银牌侍卫行行赐,可果其中漏者无。
  清朝康乾时期,清王朝的国力大增,史称康乾盛世,这两位皇帝也多次出巡,乾隆皇帝十一次东巡、南巡,九次过聊城,六次登光岳楼,前后作诗十三首,镌刻于光岳楼上,现还有壁碑一块,立碑一通,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立碑就是乾隆诗碑,其正面二首诗是清乾隆四十五年御制的,即公元1780年,这一年是庚子年。
庚子清和登光岳楼三叠旧作韵二首御笔碑阴二首是乾隆四十九年,即1784年御制(这一年是甲辰年)
九点烟中齐一区&&&
大园镜里漫分隅
观光遂以停舻舫&&&
问景权教履陌衢
拾级登来宵汉接&&&
凭窗望处近摇铺
载将通志殷勤考&&&
光岳诚斯望岳无
岳光原在望中区&&&
何必兼思东北隅
漫忆吴闾绕水路&&&
奚妨齐野历烟衢
以予视本同庭户&&&
嫌彼争为盛设铺
四叠欣成十全什&&&
合因阁笔复赓无
登光岳楼即事诗四叠旧作韵二首,甲辰孟夏月上瀚御笔
碑侧一首是乾隆五十五年即1790年御制(这一年是庚戌年)。
甲辰四叠十全成&&&
已有质言弗再赓
城北城中早实考&&&
为光为望总虚名
严严岳气镇千古&&&
款款为瞻申一诚
副此为难兹竟副&&&
益钦天眷凛持盈
&&&&&&&&&&&&&&&&&&&&
庚戌季春登光岳楼即事旧作御笔
  乾隆皇帝不只是一个有作为的帝王,而且他有较高的艺术造诣,乾隆皇帝的书法,上承赵孟俯、董其昌,此碑能使我们对乾隆的书法有确切的了解,行书是乾隆常用的一种书体,这通碑略带楷意,此碑字体端正,正所谓正大光明,用笔圆润,法度森严,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乾隆皇帝书写碑侧诗文时,已有八十岁高龄,这是很难得的。
  聊城古城方方正正,正好一平方公里,主要干道形成一个“田”字,其支干道形成一个“井”字,光岳楼就位于古城中心,古城内原有东昌府衙,聊城县衙,府文庙,县文庙,城隍庙,关帝庙,白衣堂,海源阁等,等一会儿我们登上了四层之后,整个聊城的城市面貌,便会尽显眼前。
  在一楼室内,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层楼上最主要的构架。我们可以看到光岳楼木结构相当清晰,它是用32根金柱,内槽12根,外槽20根排列,从一楼一直通向三楼,然后,到拄头用梁和枋把所有的拄子连在一起,这32根柱子都是整根木头的柱子,高达11.58米,在室内看到的是内槽的柱子(另外的20根都藏在周围的砖墙里面)。它们的四面在后来维修时,又加上了红色的抱柱。光岳楼主体木结构之上的主要构件都是原始的构件,从来没有更换过,这一点等我们登上三层也就是它的结构层我们可以看到原滋原味的宋元风格的木构件和建筑结构,所以,光岳楼是我国目前现存的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建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中国楼阁式建筑造型独特,实用性强,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积淀越来越深。因此,楼阁式建筑往往成为一方名胜,成为一种文化或一个城市的象征,在中国古代建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拿我们光岳楼而论,早在五百多年以前,明代人就曾评价过光岳楼:“天下所无,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对于一栋历史建筑的价值评估一般要从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光岳楼从这三个方面与其他历史明楼比较,更是无愧于天下名楼的称号。江南三大名楼中的黄鹤楼、滕王阁屡建屡毁,现存之物均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建筑,其文物价值已远远不能和光岳楼同日而语了。洞庭湖边上的岳阳楼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中国文人最高境界的不二名句。但岳阳楼屡毁屡建,现存的岳阳楼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高度不足20米,其建筑年代、文物价值、外观体量都远远不如我们光岳楼。200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下属的中铁纪念票证有限公司发行了《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光岳楼位列其中,其他九楼分别是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腾王阁、蓬莱阁、镇海楼、甲秀楼、大观楼。在这十大名楼中,光岳楼建筑年代最早,云南的大观楼重建于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贵州的甲秀楼重建于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广东的镇海楼是康熙年间重建的,山东蓬莱阁也是清朝重建。矗立在黄河岸边的鹳雀楼是1997年重建的,虽然是我国最大的仿古建筑之一,但其文物价值更是不能与明代原汁原味的光岳楼相媲美。
  北京的钟楼和鼓楼始建年代都是元朝至元九年,现存建筑分别是明嘉靖十八年和清乾隆十年,体量都比较大,高度分别是46.7米和47.95米,但是外观都是单脊歇山顶,与光岳楼形制不同。在现存中国古代楼阁中,西安钟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与光岳楼的建成年代最为接近,其高度也于光岳楼差不多。西安钟楼还有一点和光岳楼相似,那就是都位于古城中心,其墩台都有四向过街式通道,但西安钟楼的楼顶为攒尖顶,而光岳楼是歇山十字脊葫芦宝顶,其重心比西安钟楼要高,所以,在外观上光岳楼比西安钟楼更显的雄伟高大。光岳楼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这正如我们光岳楼上“宇宙文衡”匾所称道的那样,光岳楼是中国古代楼阁建筑的典范。
  在北墙上,可以看到一个神龛,神龛里面有一尊神像,这是鲁班的神像。(现塑像1994年重塑)这座楼全是木结构的。所以,当初建楼的木匠就把祖师爷鲁班供奉到这里。在聊城,关于这座楼的建造有许多传说。最流行的一个说法是鲁班造楼。
传说当年平山卫守御指挥陈镛下令要建这座楼的时候,工匠们老是拿不出建造方案,这时东昌府来了一位白发飘飘的老道士。他手里托了一座小楼的模型。然后让工匠们照此模型扩大一百倍开始造楼。工程进行的很顺利,楼营造好了却遇到一个新问题。原来楼上的木头干缩后,卯榫老是活动,现加楔子既来不及,也不易楔入。这时,老道士又来了,他一声不吭地砍了一大堆木楔子,然后用手一指,楔子全都飞上卯里,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高楼马上稳固了。道士又围转了三圈,木匠们也跟着转,转着转着也看出了门道,此楼还有点向西北倾斜。但见道士最后在西北角把他的斧头塞进楼基条石下,楼身就正过来了。木匠们知是遇到了神仙,赶忙跪地叩头,等他们抬头再看时,已不见了道士身影。人们就知道老道士是神人,鲁班显圣了!于是人们把鲁班的像塑在了这里供奉。
  “鲁班龛”的上方有一块匾额,上书“巧夺天工”四个大字。(匾额木质,长2.7米,高0.8米,白地黑字)这是溥杰先生题写的,是1988年为庆贺光岳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题写的。“巧夺天工”四个字发出了对光岳楼建筑艺术由衷赞叹。
在鲁班像两旁,可以看到一副红色的楹联。这副楹联本是1933年聊城县县长孙桐峰所制。1992年10月由山东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蒋维崧先生重新书写。上联是写东昌府及光岳楼景致:“泰山东峙,黄河西临,岳色涛声,凭栏把酒无限好”,气势非凡。下联写聊城古人的典故:“层台射书,微乡明志,人杰地灵,登楼怀古有余馨”。他说聊城自古是人杰地灵的地方,而登上这座楼,就可以让我们想起古人创下的伟大的业绩。(注:层台射书是指战国时期鲁仲连射书救聊城的故事。微乡是指聊城殷商末期周王克商,周王将商纣王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启封为微子,其封地就在聊城。聊城曾有微子城遗址,微子启的后代是宋姓的祖先。)
一楼南边向北观
  在一楼南边檐下有一块匾额(木质,长3米,高1.4米,红地金字),它写道:“宇宙文衡”。在我们的常识里面,宇宙指时空。但是在古代的建筑物当中含义是不相同的,上木为“宇”,下木为“宙”,综合起来指整座建筑物。“文”指的是文化,“衡”指的是衡量的一种标尺。这就是说光岳楼是建筑文化当中的典范之作。这四个字给光岳楼一个极高的评价。
  来到二楼上,我们可以看到周围这些柱子,是粗细不均匀的。有些柱子还稍微有些歪斜。这些都是这座楼余木楼性质的一些体现。很多人都听到过一种传说,即这种木材是进口木材,是从苏禄国(就是今天的菲律宾)进口而来。因为,当时它可以通过海运,然后经过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运到这里来。这也许只是一种猜测,但是这种猜测是相当有道理的。
二楼乾隆行宫
  转过来,就可以看到“乾隆行宫”了。在乾隆行宫的门前,我们可以看到一副红色的楹联。楹联是1974年由丰子恺先生题写的。上联是:“光前垂后劳动人民智慧无极”,下联是:“岳峻楼高强大祖国文物永昌”。我们来看,上联的第一个字是“光”字,下联的第一个字是“岳”字,把“光岳楼”的楼名以藏头的形式巧妙的隐寓其中,而且上下四个字连起来是“光岳极昌”这样一个极好的寓意,真是一副内容、形式俱佳的对联。
  乾隆行宫是乾隆皇帝当年题诗和休息的地方。行宫是两间比较小的屋子,后来前间改成了文昌阁,后间改成了奎文阁。据《南巡盛典》记载,光岳楼为乾隆皇帝南巡的三十六行宫之一。
           乾隆南巡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乾隆皇帝的塑像,是提笔写诗的形象。(现塑像为1996年塑)乾隆皇帝到各地巡游时,宫廷画师把沿途的景色描绘下来,集结成《南巡盛典图》。东昌府在当时是一个军事要地,自然毫不例外的被描绘在了《南巡盛典图》里面。现我们找到了《南巡盛典图·东昌段》,临摹制作后挂在北墙之上。它再现了东昌府及周围的大致面貌。我们来看一下这幅图。在图的下方描绘了一条河流穿城而过,这就是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漕运兴盛,给它沿途的城市,带来了很多商机,聊城也毫不例外。当年的时候,聊城的经济相当繁荣。这也推动了文化的兴盛。就整个清朝来说,聊城的就出了3名状元(文状元傅以渐、邓钟岳和武状元李孟悦),99名进士,439名举人,可谓人才辈出;而且清朝的开国状元傅以渐还做过康熙皇帝的老师。虽然东昌府当时相当小,但是皇帝的老师出在我们聊城,也是我们聊城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我们在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祖家祠堂的位置,建成了傅斯年陈列馆。傅斯年是现代著名的学者,是傅以渐的第七代孙。
  在京杭大运河上方靠右我们可以看到一座细瘦黑色的建筑物,这是宋代铁塔。建于宋代,到如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座铁塔的特点就是在建筑方式上,用生铁铸成一层一层,然后又层层套在一起的。这座塔长13层,是仿木楼阁式铁铸舍利塔,现在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铁塔的上方,是我们刚才在模型上看到过的东昌府城区。城中心的这一座楼就是光岳楼,当岳楼的俗称是古楼,所以聊城一带的民谣说:“东昌府有三宝,铁塔、古楼、玉皇皋”。画面上看到的是其中的两宝:铁塔和古楼。另外还有一宝叫玉皇皋,它是一个富丽堂皇的玉皇庙,原是供奉玉皇大帝的道观。
  在乾隆皇帝行宫之内,我们抬头向上看,就可以看到光岳楼三、四楼的结构。光岳楼三楼和四楼中间既不设柱,也不设地板,而称为“空井”,所以光岳楼在建筑学上的研究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明代,还可以上溯到宋代。
  大家知道“空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吗?它有很多的作用,我们能想到的有:可以通风、采光,可以方便上下观望,减轻自身重量等。那么,在明初建造这座楼阁的时候,它有什么作用呢?这个地方当时可以作为的一个上料口。因为整座楼都是木头的构建,木料很大,别的地方往上运很困难,所以通过这个地方用绳子把木料拉运上去,然后进行上层的建筑。
  再往上看,看到的最上层的就是四楼下方的藻井了。
  这座楼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色就是一一四周有围廊。现在可以在围廊上看一看这座古城的特点,是非常的方正的;街道的特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街道都很正很直。向西看,西边是一座大型拱桥,这座拱桥横跨整个东昌湖称为东昌桥。东昌湖和东边的运河的河水是通起来的,已经开通水上的游览线。聊城新城区是从北边和东边发展起来的。往北边看,看到的高楼大厦相当地多,这些高楼大厦都在水域的外围。外围的新城区与光岳楼为核心的古城区的界线就是东昌湖。
  二层楼四面檐下各悬一方横额。东曰“太平楼阁”、西曰“就日瞻云”、北曰“光岳楼”、南曰“神光钟瑛”。
  南边的“神光钟瑛”这块匾额(长3米,高1.4米,饰有龙纹,玉玺,蓝地金字)的形式和其他匾额的形式不相同。它是蓝地金字,周围还有龙纹相饰。一看到龙纹就会想到题匾人身份。这块匾额是由清朝的康熙皇帝题写的。“神光钟瑛”的意思是说,东岳泰山之神光与光岳楼之神光集中于此交相辉映。
西边写的是:“就日瞻云”(木质,长3米,高1.4,白地黑字,由清朝的解岚题写)。在汉语中“就”是靠近的意思,“就日”就是靠近了太阳,“瞻云”就是观赏云姿,说明这座楼之高。
  东边的“太平楼阁”是清朝的状元邓钟岳题写的,邓钟岳是聊城人,康熙60年的状元,书法名噪一时,据说康熙皇帝给他的一个评价是“文章平平,字压天下”。
  北面的“光岳楼”是郭沫若先生于1974年题写的,1974年是光岳楼建成六百周年,郭沫若先生对文物是十分喜爱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历史学家和古文字专家。这三个字写的是才华横溢,是专为光岳楼建成六百周年而作。
  光岳楼的三楼是暗层,也是光岳楼的结构层。在三楼就可以看到刚才提到的32根柱子,从一楼通到了3楼的这个地方。在这儿就可以看到它的上端了。在上端的周围都是一些木质的梁枋。是用圈梁的形式把内外这两槽圈起来。内外还有两槽,中间有一定距离,这两槽之间是用顺梁把它们连起来的。在梁枋的上方,还可以看到这样的斗拱。这些斗拱都是承重构件。
  在三楼看到四个内角的柱子,都已经是“悬柱”了。通过悬柱的使用也可以看出,古人对结构力学的研究有相当高的水平。整个光岳楼通过木叠木,木扣木,木跨木,木连木,形成了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是典型的北方抬梁式木构架,古人的建筑艺术着实令我们现代人所佩服。
  光岳楼从形式而论,砖台、重檐十字脊与内部空井等,仍袭宋元楼阁遗制。细部以柱础言,从明洪武初所建南京宫殿已开始用古镜式,而此楼则仍为宋元以来的覆盆式未改,就结构来讲,柱的侧角升起。楼置暗层,内外等高双槽柱列,斗拱疏朗配置,以及柱头科斗口未加宽等,也都上承唐宋以来的传统做法。但同时与其它明初建筑相较,如山西大同洪武初的城楼(洪武五年、1372年)、钟楼(明初),结构上做法上有若干相似之处。而与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七年(1384年)“秦藩”所建西安钟楼相比较,就以斗拱一端而论,攒数骤增,看来已是“官式”建筑的开始。所以光岳楼是建筑史上从宋元向明清过度的珍贵实物。
  光岳楼建成后,以其雄伟高大,深受当地人民喜爱,其后不久就成为东昌府的标志性建筑,当地人民对其爱护备至,朝朝代代,屡屡营葺。作为全木结构建筑,光岳楼能经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而能完整保存至今,实与广大人民的精心呵护分不开的。600余年来,究竟对其进行了多少次维修,现已无从考据,仅据光岳楼上现存碑刻及《东昌府志》、《聊城县志》的有关记载,明、清、民国时期,就曾对光岳楼进行过11次维修。
  第一次维修是在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聊城进士、户部主事梁玺为这次维修工程撰写的“重修东昌楼记”,该碑立于一楼南门外东侧,碑阴刻有木匠李忠、瓦匠乔清、张俊、于德和的名字。
  第二次维修是在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据许成名(聊城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撰写的《重修光岳楼记》记述,这次由知府陈儒(字芹山,易州进士)筹资督修,该碑立于一楼外东侧。
  第四次维修是在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知府韩思敬倡修。韩“捐俸二百金,以为首倡”,“以顺治五年七月望日经始,自八月终告成。修筑城内外三十余丈,楼基十余丈,费巨而省,工坚而速”。今有佚名文,傅以渐书丹之《重修东昌府城并光岳楼记》碑,立于一楼东门外南侧。
【相关链接】
傅以渐()字于磬,号星岩。聊城(今东昌府区)人,原籍江西永丰县。清代开国状元,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清初名相之一。
傅以渐少时颖悟强识,勤奋好学,3岁能诵读,5岁熟记经史不遗一字,10岁工属文,博览群书。其家境清贫,他学习特别刻苦用功,作文苦于无纸,每起草于墙壁间,夜以香头照读,苦志力学,20年如一日,终成大气。顺治三年(1646年)开科大考,皇帝主试,傅以渐首夺大魁,授弘文院修纂。四年,会试同考官;五年,充《明史》纂修;八年,迁国史院侍讲;九年,任《清太宗实录》纂修;十年,擢升秘书院试讲学士;十一年,授秘书院大学士;十二年,顺治命作《资政要览后序》,并加封为太子太保。不久,改任国史院大学士,兼文、武殿试读卷官,并充任太祖、太宗《圣训》总裁,主持编辑《通鉴全书》;又承旨撰《内则演义》,复核《赋役全集》。十四年,奉命与曹本荣修《周易通注》;十五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康熙二年(1663年)在家养病期间,主持《聊城县志》编纂。康熙四年(1665年)农历四月十九日午时病逝于故乡聊城,年57岁。后葬于城南傅家坟祖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八次维修是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海源阁创建人杨以增(时任湖北安襄荆郧道员)倡修。
【相关链接】
杨以增()清代著名藏书家。字益之,号至堂,别号东樵。聊城城内人。
杨以增出身诗书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17岁入县学,道光二年(1822年)中进士。初任贵州荔波县知县,后任松桃直隶厅同知、贵阳府知府。
杨以增平生酷爱藏书,早在读书时就秉承父业立志藏书。道光五年(1825年),开始收藏宋、元珍本秘籍。步入仕途后,多次异地任职,广交文士,接触并收集许多珍本古籍。道光二十年(1840年),他53岁家居为父守丧时筹建藏书楼,取《学记》中“先河后海”语,为藏书楼取名“海源阁”。
杨以增之子杨绍和、之孙杨保彝均致力于藏书事业,“禀承家学,一专于书,搜罗典籍,不遗余力,孤本珍籍,精校名抄,乃悉集于聊城”。(刘阶平《杨氏海源阁藏书楼概略与劫后之保存》),使海源阁藏书在杨以增收藏的基础上益加宏富,成为闻名中外的中国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光岳楼的保护十分重视。1956年,光岳楼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余年来,先后对光岳楼进行了七次维修。
其中第六次维修规模较大,从1984年5月动工到1985年12月竣工,历时19个月,耗资45万元,对光岳楼主楼进行了全面维修。这次维修是遵循“保持现状,恢复原状”的原则,以尽量不动原件为前提进行的。维修中,先后得到了国家文物局高级工程师祁英涛、山东省建委总工程师方运承、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路秉杰、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工程师郭博等专家学者的指导。
  第七次维修起于1992年3月,止于1993年10月,主要是对光岳楼基座进行了加固复貌。这次维修首先铲除了基座外表的水泥皮,然后对墙体损坏部分进行了挖补,最后用45&23&10厘米的大青砖对外墙进行了包砌,用50&50&12厘米的方砖对平台进行了铺墁。工毕,光岳楼基座又重新恢复了初建时的原貌。罗哲文、郑孝燮、傅连星等古建专家对这次维修进行了指导。
  到四楼上,东南望去泰山余脉隐隐约约,横卧黄河岸边,接氤氲紫气东来;西北展望鲁西平原沃野千里,一望无垠。环绕古城,一周碧水,水中有城,城中有水,城水一体,浑然天成,古城新城交相呼应,东有京杭青龙北上,西有京九白虎南下,真可谓“登天下第一名楼,览水城无限风光”。
  在这儿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聊城的,也是光岳楼上的特有动物——铁燕。这种燕子没有白肚皮,全身都是黑的,其状如铁,所以叫作铁燕。铁燕的体形比(白肚皮的)家燕要大,它也是秋去春来,到南方住在哪儿我们不知道了,但到北方来,只住在光岳楼上,一般人家是不去的。前几年在这儿经常可以看到,今天看看我们是否有幸能看到它。
  我们头上方是刚才我们看到的藻井了,藻井有装饰作用,又符合中国古代五行生克之理。藻井里边是一些以水中物为内容的装饰画和雕刻,中间是莲实,周围是荷花,还有荷叶。这些装饰品都雕刻精细,绚丽多彩。藻井与水有关,体现了以水克火的寓意。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其特点是以木料为主要建筑材料。所以古人在建筑物的顶部一般都设有藻井,寓以用水来克火之意,从而保证木结构建筑的安全。这充分体现出我们古人具有很强的防火意识。(注:五行相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
  在四楼的四面设有这样的对开的大窗,原来的功用是了望敌情。当年站在光岳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的防御体系;最外一道防线是护城堤,然后是宽阔的护城河,护城河之内是古城墙,城墙上建有瓮城、扭头门、马面、敌楼等坚固设施,易守难攻,所以,聊城历来被喻为“能陷不失的凤凰城”,当之无愧地成为平原地区军事性防御城池的典范。
  现在,大家可以在四楼清楚的看到古城格局。聊城的古城区布局方正,四周边长都是1公里(所以城区的面积是1平方公里),街道布局与古都西安相似。城区以光岳楼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四条大街与其他支道纵横交错,形成棋盘式的方格网状骨架,所有街道都是正方向。从明朝建成楼之后,光岳楼就是全城的一个交通枢纽。
  聊城的历史悠久,殷纣王时期,封其兄启在于此,称微子国。清·嘉靖《东昌府志》载,微子城在聊城东北十八里,其遗址不详。西周时设郭国。后齐桓公又曾于公元前662年将刑国迁至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春秋时史书称齐聊摄地,聊之名,始出于斯。《左传》里有记载:晏子对齐景公曰:“聊摄以东,……。”“聊”应先为水名,后为城名、国名。而对于聊城建城的确切记载是在战国末期,此地因是齐燕征战之地而筑城屯兵。《战国策》记载的鲁仲连射书喻燕将则是聊城城池史上最著名的历史事件,据《聊城县志》记载:“故城在今聊城县西北十五里。”其位置与今聊古庙遗址相符。聊城最早的城址就在这个地方。鲁西是黄河冲积平原,由于水患聊城还曾三迁城址,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聊城城址从聊古庙东迁40里,史称王城,为平原郡治所。隋唐五代,聊城为博州治所。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年),黄河决口,王城淹没,州县治南迁巢陵城,城址在今城东8公里处。北宋淳化三年(992年),黄河再度决口,巢陵城毁,州县治迁至今聊城东南孝武渡西,到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才迁到现在这个地方,始掘护城河筑造城墙,明初改建成砖城,建四门,修角楼、马面,造扭头门、瓮城,设水门、吊桥,并在护城堤外修筑护城堤,形成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湖水绕城的城市格局。现在,整个古城格局保护得相当完整,但是古城墙于1948年以后拆除。
  现在只有原来城墙的地基还保留着,在古城区的周围,环绕的是原来的护城河,后来逐年拓展而成了宽阔的东昌湖。东昌湖的面积达到了4.2平方公里,是江北城市市内面积最大的一块水域。在环城湖的外围是聊城的新城区。现在整个城市的格局是:高楼大厦的新城区建在古城外,中间是东昌湖,东昌湖又环绕着整个的方方正正、平平整整的古城区,古城区中心就是我们光岳楼。总的来说,聊城古城的格局是:“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别具一格”。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别具一格的城市格局,又由于聊城市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所以聊城在1994年被列为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跨度框架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