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孟子写的文言文中学到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转载]文言文学习方法
文言文学习方法
1.理解记忆法
  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得越深,越容易记忆背诵。背诵课文要尽量运用意义记忆,既加强理解记忆。要反对不求甚解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通过先分析、后综合,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也要因文而法,如背诵议论文,可以从分析论点、论据、论证入手;背诵记叙文,可以从了解和掌握有关事实、记叙顺序入手。
  2.快速诵读法
  背诵是在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熟悉书面材料的结果。在初步理解文章后,要始而反复朗读,继而反复默读。只有熟读,才能加深理解,才能成诵。实验证明,持续性的缓慢阅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会使记忆信号中断;反之,读熟课文之后,逐步加快阅读速度,则可在大脑皮层形成连贯的信号刺激,从而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背诵速度。
  3.提纲挈领法
  古人云:“举一纲而万目张。”文章的“纲”便是文章的脉络,而文章的脉络又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所以,背诵课文时,一定要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顺藤摸瓜,由句到段,由段到篇,前勾后连,上递下接,环环紧扣,连绵不断。这样,不但背得快,而且记得牢。只要我们按照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行文顺序边读边想,边想边背,背诵也就不太困难了。
  4.求同存异法
  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5.关联词提示法
  关联词不但能体现复句关系和句群关系,而且也能体现议论文的内在联系,有人说,关联词是议论文的语言轨迹。因此,及时把握关联词这个“语言轨迹”,对背诵议论文是有很大帮助的。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中有这么一段:“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查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段文字中含关联词“……而……使……则……使……则……故……而……”其中第一句中的“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第二句中的“使……则……使……则”构成两对关联词,分别表示假设关系;第三句中的“故”连接上下两个句子,表因果关系;“而”连接两个分句,表并列关系。我们只要把握住这些关联词,弄清它们表示的关系,边想边背,句句衔接,环环紧扣,背诵这段文字也就不大困难了。 
  6.辞格勾连法
  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皆为名家名篇,而名家名篇在修辞格的运用上自有独到之处。因此,从背诵课文所用的修辞格入手,采用上勾下连的方式,往往可以收到意料不到的背诵效果。例如,背诵课文《口技》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先用排比句式“百千……百千……百千……声……声……声”,接着用“顶针”句式“人……手,手……指……人……口,口……舌……”生动地描写了发生火灾时人们惊恐万状的忙乱场面。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作者所用的这种修辞格的句式特点逐句对照,上勾下连,背诵这段文字同样是不太困难的。 
  7.听录音背诵法
  生理学家认为,让视觉和听觉共同参与记忆,要比单用视觉和听觉,提高记忆效果30%—40%,这种记忆方法,人们称为“协同记忆法”。根据这一理论,在练习背诵时,可适当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边读课文,边听录音,从而形成记忆信息的双向刺激,以强化记忆效果。
  8.趣味背诵法
  在学生练习背诵达到一定程度时,为了进一步强化记忆,消除持续背诵造成的单调感、疲劳感,依据“寓教于乐”的原则,无妨采用以下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背诵兴趣:①“对歌”式背诵法。即摹仿山区或某些兄弟民族“对歌”的方式,由甲、乙两个学生每人一句,轮流背诵;②“接力赛”式背诵法,即摹仿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方式,由三个学生每人一句,上递下接,循环往复;③“叠罗汉”式背诵法,即摹仿杂技演员“叠罗汉”的方式由第一人背诵第一句,第二人接背二、三句,以下依次每人递增一句,连续不断,直到背完为止。以上方法不但趣味性强,而且参与面广,并能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不妨一试。 
  9.分层背诵法
  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分层背诵法,就是先理解背诵部分的总的意思,然后把它分为几个层次,归纳概括出每层的意思,了解层与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思路理清,将各层的意思连贯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背诵段落或篇幅不长的课文。比如《为学》这篇课文,首先要注意理清思路,划分层次,找出联系。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为第一大段,提出全文的观点:人求学确实有难易之别,但只要努力去学,就能变难为易。要记住这一段,一是要理清它的主要观点,二是要理清由一般事物到具体事物的推理过程,三是要抓住对照的写作特点。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为第二大段,是用“僧之南海”的事例证明上述观点。第二自然段头一句是第一层,交待地点、人物;第六自然段是第三层,交待结果;中间贫富二僧的两次对话是第二层。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大段,总结全文,勉励晚辈应向贫僧学习,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而努力奋斗。前一句承上文而引出后一句;后一句顺着上文而来反问点明题旨。经过这样梳理一番,再反复读几遍,就很容易背诵了。 
  10.图表背诵法
  图表是一种直观的简化的表达方式。采用这种方法,首先要把背诵章段的结构,用主要词语(最好是原文)设计成图表(也可借助教师的板书设计),然后对照图表诵读几遍,再依据图表尝试背诵,就能较快地背诵下来。如《扁鹊见蔡恒公》便可设计如下图表帮助背诵: 
  11.辅助背诵法
  指利用某些起指示作用的语文标志帮助记诵。比如,《诗经》二首的《伐檀》、《硕鼠》,都运用了重章迭句、反复咏唱的形式,每章只在韵脚处换了几个字,其余字句不变,所以,只要背过一章和换韵的那几个字,文章就都会背诵了。《庖丁解牛》一文,可利用词组熟诵课文:目皆全牛——目无全牛——神遇全牛——游刃有余——技经肯綮——批郄导款——目不转睛——踌躇满志。屈原的《涉江》诗,可利用“涉”的路线,理清脉络:抒理想——渡潇湘——上沅水——入溆蒲——忆历史——写“乱”章。诸如课文线索、情节发展、人物顺序、逻辑轨迹、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空间方位、领头字句等等,都可作为背诵的标志和助手。这就好比旅游,有了向导或导游图,游览得既快又好,心旷神怡。 
  12.整体背诵
  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一遍又一遍地、从头到尾地进行记诵。优点是脉络连贯、加深理解。缺点是内容太多,容易疲劳。 
  13.整分背诵
  顾名思义就是整体背诵和分层背诵的有机结合。优点是取其整体背诵和分层背诵的利而去其弊,扬长而避短,符合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背诵较长的诗文,常常是最前面的部分容易记住,即心理学上说的“初始效应”;中间部分则往往记不住,即心理学上说的“中远效应”。因此,运用此法时要强化“中远效应”,增加复习率,形成强刺激。 
  14.尝试背诵
  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读几遍,合上书本尝试记诵:看看哪里易背,哪里难背,哪里会背,哪里不会背。难背、不会背的地方要重点朗读,熟读直至会背。这种理解、朗读、背诵三位一体的方法,比一遍又一遍地机械记诵的效率高得多。 
  15.“三步记忆法”
  第一步是抓住文章的思想用脑默记,第二步是闭目回忆,实在回忆不起来时,就“偷看”一下,第三步是迅速反复,多次诵读。 
  16.“五次反复法”
  为了使背诵的课文长期不忘,有的教师就采用此法,即早读时重背昨天课堂上背过的内容,这是第一次反复。第二次批复是每个单元结束后,同时进行第三次反复,这就是把上单元已过关的课文再重复背诵一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复,主要是结合期中、期末的复习进行。
  1:兴趣是最好的方法,培养兴趣
  2:读书是智慧的钥匙---犹太人的精神财富
  3:你自己是你过去的累积形成的,你的成功是你的过去点滴累积的,所以平时要注意积累,要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要重视积累,才能成功。
  4空杯心态:举例:小孩子心态,即保持一种好奇心。
&5学习的一种方法只要复制他人的行为就可以.绝对重要,复制学习好的人的好习惯,名人成功的总结.虽然一个人一种方法,但也可以借鉴一下。
怎样学习古文
(周振甫)
& 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那么,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当跟读法有关。
& 我曾经听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讲他小时的读书。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时已把《五经》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按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他们在六岁七岁时,熟读的诗和唐诗一定远远超过三百首,那他们的会吟诗也就不奇怪了。
& 我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在不同的结构里会具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了一个字的一个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了这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读一课书,记住了这课书中的生字,记住了这课书中的句子,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还不够,不够解决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比方读《论语》,开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当读到十几次的"仁"字时,对"仁"字的意义渐渐懂了,当读到几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时,对"仁"的意义懂得更多了。因为熟读背诵,对书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有"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
& 这个"立体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词的具体解释;一方面是一个词作为术语时,了解术语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是要读懂文章的用意。就词的具体解释说,如《论语》中的"仁"字,在《学而》篇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仁"字是指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即仁德,认为孝弟是仁德的根本。在同一篇里,说:"泛爱众,而亲仁。"这个"仁"不指仁德,是指具有仁德的人,"仁"的解释稍有变化了。在《里仁》篇,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指居住,这两个"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当于好的环境,"仁"的解释又有些变了。在《子路》篇里,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假使有王者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这个"仁"字指推行仁政,解释又有些变了。这个"仁"解释成推行仁政,成了动词,用法也变了。在这些句子里,"仁"字作为仁德的意义没有变,只是由于上下文的不同,由于用法的不同,在具体解释上有了变化。不懂得这种具体解释上的变化,光懂得"仁"指仁德,碰到具体解释上有变化的句子就看不懂了。要是把以上举的句子都读熟了,懂得了这些具体解释上的变化,这就是对"仁"字在解释上的立体的懂。
& 从前人读《论语》,就要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才会懂得"仁"字在不同上下文中具体解释的变化。用"仁"字作例,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论语》中别的不少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的变化和用法,也都懂了。有了这个基础,再去读别的古文,比方读唐宋以来的古文,不论唐宋以来的古文中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有多少变化,它们的用法有多少变化,都可以理解了,这就是立体的懂在读懂古文上的好处。从前人读书,为什么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就会读懂古文,不仅读懂,还会写古文,就因为他们小时,比方把《论语》全部读熟背出,对《论语》中的字有个立体的懂,所以他们在六七岁或七八岁时就会读懂古文了。再说,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废科举,兴学校,学校里不读《论语》,改读教科书了,那时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学生,他们会读古文,又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当时的学校里,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学,就教传诵的古文,不但教古文,也要熟读背诵,当时的中学毕业生,读四年中学,在四年中读了不少篇的古文,读熟背出了不少篇的古文,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对读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字,也就有了立体的懂。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读懂唐宋以来的古文了;即使有些字不认识,查一下字典也就懂了。因此要会读古文,不一定像私塾中的教法,一定要把《四书》《五经》都熟读背出才行,像辛亥革命后的学校里,教学生熟读背出多少篇古文也行。
& 学会读古文跟学会读外文相似。我向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请教,他小时候怎样学外文的。吕先生说,他小时读外文,老师要背,不是整课书背,是就读的书,老师挑出其中精彩的段落来要学生背,背精彩的段落不长,可以背出。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积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这是吕先生他们所以对英文有立体的懂的原因。《朱子语类》卷十一:"人读史书,节目处须要背得,始得。如读《汉书》,高祖辞沛公处,义帝遣沛公入关处,韩信初说汉王处,与史赞《过秦论》之类,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绰看过,心下似有似无,济得甚事!"朱熹讲读史书,挑重要节目处来读,跟吕先生的讲法相似。吕先生讲就一篇中挑精彩的段落来背,更为灵活可行。不论读古文或白话文,这方法都可行。吕先生小时学英语的方法,可以参考来使我们达到对古文或外语的立体的懂。
& 再说张元善先生结合熟读背诵来讲"立体的懂",还有一个意思,即培养语感。学习古文也是学习语言。《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诸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喧嚷)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街里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把方言区的孩子送到北京来念书,不用教他北方话,过几年,他的北方话就讲得好了,从发音到用词都北方话化了。他回到家里,听到家里的大人讲话不合北方话的标准,还会起来纠正,他已有了北方话的语感了。学习古文也这样,熟读背诵了多少篇古文,培养了对古文的语感,对于古文的用词造句,尤其是虚词的运用都熟悉了,也就会理解了。
专家介绍怎样学习古文
作者:周振甫
& 怎样学习古文?我们翻开《唐才子传》,在《王勃》传里,说:"六岁善辞章。"他六岁已经会写诗文了。当时的诗,就是古诗、律诗、绝诗,当时的文,即古文、骈文。六岁怎么就会写这样的诗文呢?再看《骆宾王》传,称"七岁能赋诗";《李百药》传,称"七岁能文";《刘慎虚》传,"八岁属文上书",类似的记载还有不少。换言之,在唐朝,七八岁的孩子不仅会读懂古文、骈文、旧体诗,还会写古文、骈文和旧体诗。是不是当时的人特别聪明呢?不是的。我们再看近代人,如康有为,"七岁能属文"。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古今人的聪明是相似的。那么,不论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们从小就能读懂古文,不仅会读,还会写古文和旧体诗。为什么现在人读懂古文会成问题呢?这当跟读法有关。
& 我曾经听开明书店的创办人章锡琛先生讲他小时的读书。开始读《四书》时,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师是不讲的。每天上一课,只教孩子读,读会了就要读熟背出。第二天再上一课,再教会孩子读,读熟背出。到了节日,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阳节,七月初七的乞巧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年终的大节,都不教书了,要温书,要背书。如在端阳节要把以前读的书全部温习一下,再全部背出。到年终,要温习一年读的书,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终,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读的书外,还要背带书,即把第一年读的书也要连带背出。因此,像梁启超的"六岁毕业《五经》",即六岁时已把《五经》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岁能日缀千言"。因此,《唐才子传》里讲的"六岁善辞章","七岁能赋诗",按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他们在六岁七岁时,熟读的诗和唐诗一定远远超过三百首,那他们的会吟诗也就不奇怪了。
& 我向张元善老先生请教,问他小时怎样读书的。他讲的跟章锡琛先生讲的差不多,他说开始读时,对读的书完全不懂。读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贯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在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点线的懂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字的解释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关系而有变化,一个字在不同的结构里会具有不同的用法,记住了一个字的一个解释和一种用法,碰到了这个字的解释和用法有变化时就不好懂了。读一课书,记住了这课书中的生字,记住了这课书中的句子,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别课书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因此,平面的懂还不够,不够解决一个字的解释和用法的多种变化。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比方读《论语》,开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4次,当读到十几次的"仁"字时,对"仁"字的意义渐渐懂了,当读到几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时,对"仁"的意义懂得更多了。因为熟读背诵,对书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记住,对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记住,对于"仁"因上下文的关系而解释有变化也罢,对有"仁"字的词组因结构不同而用法有变化也罢,全都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
& 这个"立体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词的具体解释;一方面是一个词作为术语时,了解术语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是要读懂文章的用意。就词的具体解释说,如《论语》中的"仁"字,在《学而》篇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个"仁"字是指一种很高的道德标准,即仁德,认为孝弟是仁德的根本。在同一篇里,说:"泛爱众,而亲仁。"这个"仁"不指仁德,是指具有仁德的人,"仁"的解释稍有变化了。在《里仁》篇,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指居住,这两个"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当于好的环境,"仁"的解释又有些变了。在《子路》篇里,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假使有王者兴起,一定要经过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这个"仁"字指推行仁政,解释又有些变了。这个"仁"解释成推行仁政,成了动词,用法也变了。在这些句子里,"仁"字作为仁德的意义没有变,只是由于上下文的不同,由于用法的不同,在具体解释上有了变化。不懂得这种具体解释上的变化,光懂得"仁"指仁德,碰到具体解释上有变化的句子就看不懂了。要是把以上举的句子都读熟了,懂得了这些具体解释上的变化,这就是对"仁"字在解释上的立体的懂。
& 从前人读《论语》,就要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才会懂得"仁"字在不同上下文中具体解释的变化。用"仁"字作例,把《论语》全书读熟背出了,《论语》中别的不少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的变化和用法,也都懂了。有了这个基础,再去读别的古文,比方读唐宋以来的古文,不论唐宋以来的古文中的字,它们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体解释有多少变化,它们的用法有多少变化,都可以理解了,这就是立体的懂在读懂古文上的好处。从前人读书,为什么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就会读懂古文,不仅读懂,还会写古文,就因为他们小时,比方把《论语》全部读熟背出,对《论语》中的字有个立体的懂,所以他们在六七岁或七八岁时就会读懂古文了。再说,到了辛亥革命以后,废科举,兴学校,学校里不读《论语》,改读教科书了,那时从学校里毕业出来的学生,他们会读古文,又是怎样来的呢?原来当时的学校里,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学,就教传诵的古文,不但教古文,也要熟读背诵,当时的中学毕业生,读四年中学,在四年中读了不少篇的古文,读熟背出了不少篇的古文,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对读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字,也就有了立体的懂。在这个基础上,就能读懂唐宋以来的古文了;即使有些字不认识,查一下字典也就懂了。因此要会读古文,不一定像私塾中的教法,一定要把《四书》《五经》都熟读背出才行,像辛亥革命后的学校里,教学生熟读背出多少篇古文也行。
& 学会读古文跟学会读外文相似。我向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请教,他小时候怎样学外文的。吕先生说,他小时读外文,老师要背,不是整课书背,是就读的书,老师挑出其中精彩的段落来要学生背,背精彩的段落不长,可以背出。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积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这是吕先生他们所以对英文有立体的懂的原因。《朱子语类》卷十一:"人读史书,节目处须要背得,始得。如读《汉书》,高祖辞沛公处,义帝遣沛公入关处,韩信初说汉王处,与史赞《过秦论》之类,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绰看过,心下似有似无,济得甚事!"朱熹讲读史书,挑重要节目处来读,跟吕先生的讲法相似。吕先生讲就一篇中挑精彩的段落来背,更为灵活可行。不论读古文或白话文,这方法都可行。吕先生小时学英语的方法,可以参考来使我们达到对古文或外语的立体的懂。
再说张元善先生结合熟读背诵来讲"立体的懂",还有一个意思,即培养语感。学习古文也是学习语言。《孟子?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诸'。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喧嚷)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齐街里名)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把方言区的孩子送到北京来念书,不用教他北方话,过几年,他的北方话就讲得好了,从发音到用词都北方话化了。他回到家里,听到家里的大人讲话不合北方话的标准,还会起来纠正,他已有了北方话的语感了。学习古文也这样,熟读背诵了多少篇古文,培养了对古文的语感,对于古文的用词造句,尤其是虚词的运用都熟悉了,也就会理解了。
& 作者简介:
& 周振甫(1911年—2000年),原名麟瑞,笔名振甫,后以笔名行,浙江平湖人。中华书局编审,著名学者,古典诗词,文论专家,资深编辑家。
1931年入,无锡国学专修学校,随著名国学家钱基博先生学习治学,1933年,上海开明书店招录朱起凤《辞通》的校对,周振甫作《老学庵笔记》断句测验,得以录用,从此开始了他的校对、编辑生涯。进开明书店帮助宋云彬校对了《辞通》后,又校对了王伯祥主编的《二十五史补编》。
王财贵教授谈文言文学习法
文言文学习让不少学生感到头痛。那麼学文言文有什麼捷径吗?来自台湾的王财贵教授肯定地告诉记者,有!多读经典,而且要不求甚解地反覆诵读。王财贵是台湾台中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青少年读诵文化经典教育多年。昨日应邀来汉举办讲座的王教授在其下榻的武大外招接受了记者的採访。
 从经典入手,回归自然学习
 王教授说,文化学习要遵循3个基本点,即不应该将传统与现代对立,文言文不能与白话文对立,东西文化匯通。现在的家长没有意识到让孩子从小接触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古文经典的重要性,比如《论语》、《老子》等,而是按现在的教学模式去学低端语文。这实在是浪费时间。
 孩子从3岁开始诵读古文经典,到13岁以前就可打下良好的古文基础,可以让孩子在「起跑」时领先。这期间,只诵读,不求理解,无所谓兴趣培养,这也是回归自然的语言学习。读多了,就会有古文语感。实践证明,孩子对经典古文的节奏的认同,有时甚至超过古诗词。
 解决中学古文,《论语》通读百遍
 目前很多孩子并没有这样去打基础,可如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水平?王教授说,将《论语》通读百遍足矣。
 他评价说,《论语》是几千年中国文化中智慧的源头和文学的标桿。学习古文,到初、高中已很晚了。将1.2万餘字的《论语》从头到尾,不管懂不懂去通读百遍,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也是应中学学习紧张,将工夫用在刀口上的好方法。
 多读经典,有利学生健康发展
 对学校和家庭教育而言,王教授对如何培养学生健康心智所开出「药方」,还是多读经典古文。
 家长和教师鼓励学生多读这方面的文章,学生从小实际上就掌握了古文和白话两种语言。这对啟发学生心智,触类旁通其他学习领域大有裨益。此外,经典文章本身蕴涵的哲理,也会让孩子的心胸变开阔。
 以下摘自王财贵教授北师大讲座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鬆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我们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知识份子,我们凭知识份子的诚意,我们凭知识份子的良知来说这一件事情,所以今天所讲的话超出任何的宗教,超出任何的民族意识,超出任何的政治立场,所以我们今天大家都是学这一行的,我们好好来检讨一下,我们一辈子费了这麼多心血,我们家长是这麼样的期待孩子,我们老师是这麼样的热心用心来教孩子,尤其各位能够到这来参加这个研习会,都是一时之选,我们付出这麼大,难道孩子是这麼难教吗?难道人才是这麼难培养吗?我们为什麼不停下脚步想一想?
 我们科学教育最主要目的,是让一般的国民都能够思考,能够面对问题,其次才培养一些科技工作者,最高一层才培养科学家。
 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民眾,都是学这个数学不是要做科学工作,但是我们的数学教育让我们的国民不会思想,不敢思考,面对问题不知道怎麼办,因为从小学四年级就害怕思考,因为他认为思考是那麼困难。
 所以四五六年级数学不好,你就应该安慰我们的孩子,千万不要骂孩子笨哪,因为他不是故意笨的,那是他的父母亲生给他那麼笨,所以骂孩子笨的等於骂到了人家父母亲。
 以下摘自王财贵教授深圳报告会
 各位,教育是很简单的,但是老天爷只给你一次机会,错过时机永不再来。这就是教育的秘密,所以不是埋头苦干就好啊!你在干什麼事,你什麼时候干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我讲出今天要讲的第五句耸人听闻的话,白话文是不需要教的,谁教白话文谁笨,而且把孩子教笨。这句话你可能听来非常的不高兴,但是我要解释,有了高度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於流行歌他自然听得懂,而且能分辩流行歌的好坏,但是只会听流行歌的人,就不一定听古典乐。现在,有了文言文修养的人,他自然能够读白话文,自然能写白能话文,但是唯读白话文,只会写白话文的人,他可能不能读文言文,不能写文言文。不能读文言文的人,三千年的智慧就给关在门外,这个人白白丧失了他成为中国高级知识份子的权力,他是自讨苦吃,拿砖头砸自己的脚跟。现在,我们的教师跟家长专门教导我们的孩子,一辈子不会读文言文,一辈子对中国祖先的文章一概不能读,而自以为了不起,这就是家长跟教师一直在残害我们的下一代。告诉各位,我们就是这样被教长大的,我们已经被牺牲了。你现在觉得你一无语文能力,请你自我反省,而且你要可怜下一代,我们不要再牺牲下一代了,你一定要在教育上彻底地反省并改变。
 现在,我还记得我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因为,那时候我很聪明,我也很用功,老师教什麼,我就学什麼。但是,老师教我学什麼呢?我背一课给大家听:“呯呯呯,请开门,你是谁?李小梅,你家姐姐回来了。怎麼回来的?坐船回来的。坐的是什麼船?坐的是汽船。为什麼不坐帆船?帆船慢,汽船快。”各位,我们现在还是用这种方式教我们的孩子。刚才我把这篇课文背出来以后,大家哈哈大笑,认为是笑话,我就要告诉你一件严肃的事情: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就是一场大笑话。从来没有一个成熟以后的人面对人生问题而想到他的小华、小明、小英的。我们老师白白浪费了人才。
 只要是经典之作,一辈子用不完的书,你就可以当作经典来教,这是教材。
 所以我们教读经,其实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只有六个字,会讲这六个字就会当老师,你用这六个字教学就成功,不用这六个字教学就失败,要不然我们等著瞧。我们已经有太多经验了,在臺湾已经有一百多万个学生、小孩子接受读经教育;在华侨广大的世界,不管是美洲、东南亚、欧洲,各个地方,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在教读经,都用同一个办法,不是我很厉害,不是的,乃是人类共同的天性。好,请记住这六个字,你就可以当老师,将来等一下就可以出去。
厚积才能薄发,根深方能叶茂
----听北师大专家谈文言文突破学习方法
2011年4月17日15时30分-17时,我和儿子在长春理工大学图书馆收听了北师大专家胡长乐博士进行的一场语文专家学习方法报告会,我和孩子受益匪浅。
胡博士指出:语文是百科之母,是一种人生成功最重要的能力和科目,可以说,人生90%的成功都源于语文能力,语文科目是中上等学生成绩拉开距离的重要科目;语文和英语、数理化相比,对人的一生是最有用的科目,是一个人的根本素养;人的一生只有两种能力:语文和数学。学习语文要能写,能说,当前中国最好的职位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最注重的是公开的演讲即口才和公文写作能力。
报告从语文学习规律及精髓:
(1)从根部吸收营养;养成不做笔记不听课,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 (2)从高处学起,读《论语》《孟子》,小学阶段读受益最大,从课外突破。
语文科目优秀目标极其简单,只要做到中学毕业前
A、必须突破6000以上的汉字;建议首先读透《红楼梦》原著就包含5000字。最好读懂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
B、学透100篇文言名著。200篇经典现代文和300首唐诗宋词。
学好语文的四个途径:
第一,汉字,用字源方法高效完成汉字学习。
汉字功底从根本上决定阅读写作能力,好作文最基本的能力---文学语言的准确运用。胡老师在此时引用了2009年天津中考满分作文中的片断,“种子在痛苦中萌生,婴儿在痛苦中分娩,雄鹰在痛苦中展翅。没有痛苦的残阳如血,怎有美丽的朝晖喷薄而出?”让家长和学生领略了体会到了文学的意境美和浪漫。
第二,元典,用元典培养语文灵魂,读透一本书同,领略中国人生法则。即半部〈论语〉得天下。用思想元典培育语文的思想之树。学通100篇必背文言文,历代名篇思想元典是语文永远的根基,《论语》、《易经》、《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孙子兵法》、其中受益最深的是儒家学派的《论语》和道家学派的《老子》。
第三,建立完整的中国文化背景,从高处学起,一定要整体把握,系统的学,拓展中国文化背景。文化和语文密切相关,中国文化生态全景快速构建语文背景,文史哲不分家,文学的背景是历史,是文化,中国文学全景,中国历史全景,文化制度全景,日常生活全景。
第四,文言文名篇定位写作水平,文言名著提升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到场家长也充分体会到了汉字、传统文化在提升人的综合素养、提高语文和各学科成绩是至关重要性。汉字的准确应用在于追溯其本意和历史演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于诵读传统文化经典著作。
净空法师:怎么样学文言文?
「我国龙藏」,干隆皇帝下令编的这套《藏经》。干隆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做了一个整理,这个功德无量,这修了大福报。将全国这些图书分成经史子集,这个分法在隋以前就分了,就有经史子集这四部,他就根据古人经史子集来编这一套《四库全书》,传统文化统统收在里面。当时手写的,一共只有七套。七套,藏在圆明园这一套,八国联军把圆明园烧掉了,所以就剩下六套。现在只剩下三套半,有一套残缺不齐。《四库》还有《荟要》,《荟要》怎么来的?编《四库》的时候干隆年岁已经很大了,他怕时间太长,他见不到这部书,所以就特别交代给总编纂纪晓岚,这是总编辑,请他在《四库》里头选择最重要的先编一套给他看,这叫《荟要》。《荟要》可以说是《四库》的精华,分量是《四库》的三分之一。这一套书因为给皇帝看的,所以是原原本本,里面一个字都没有删改。但是《全书》不一样,《全书》是要分发给国家各个地区的读书人让他们去念,里面凡是有讲到满族的、批评他的全删掉,这是政治因素,删掉了。《荟要》没有,《荟要》是给皇上看的,不是给别人看,皇上这两部,一部在皇宫,一部在圆明园,圆明园的也烧掉,剩下一个孤本,真是宝贝!这个孤本国民党政府带到台湾去了,非常难得。
& 我们当年在台湾天天就想着,这两本书怎么样能够把它翻印流通,不至于丧失掉,如果不印肯定会失掉,失掉就太可惜了。多少年的酝酿,多少人关心这个事情,终于商务印书馆发心把这个《全书》印出来,只印了三百套。为什么?卖不掉,这么大的书,怎么卖?卖不掉,所以只印了三百套。我买的这部书,是一个同修发心要送我一部《全书》,我高兴得不得了,跟商务印书馆联络,最后一套。这一套被日本人买去了,日本人没有钱,付不出钱来,就是日本人买了五套,最后五套,四套他付了钱,拿去了,这一套还没有付钱。商务印书馆跟他协商,可不可以让给我。他说可以,但是要十二万,要给他十二万。我们也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他,给他十二万,十二万台币,合我们港币就是三万,港币现在兑换率是一比四,日本人要,不能不给他,他付了订金。所以我得到是最后一套。这个总经理他告诉我,才只有三百套。
&《荟要》呢?《荟要》是世界书局印的,我买了很多,我一共大概买了它六十多套。总共印多少套?两百套。这两百套我买了它大概将近七十套,送给全国每一个省选一个大学,送给学校,还有特别市、自治区,好像有三十多个单位。我是拜託上海復旦大学,那时候復旦大学校长的书记跟我挺好,他帮我的忙,这些书运到復旦大学有地方放,同学们做义工替我分发,统统都送到了。陈天全,现在他是人民大学的书记,他帮我很大的忙。送到祖国,这就不会丢掉了。这套书的价值超过《全书》,因为它里面的内容没有改变,是最难得的一个本子。台湾纪念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一百年,所以商务印书馆想再印《四库》,打电话给我。我说好事!我说你们再印,我要一百套。他高兴死了,这大主顾。我买了它一百套,给我算成本价钱,一套五万美金,一百套就是五百万。世界书局也通知我要再印《荟要》。我说好!太难得了,我就跟他商量,我说你们再印,我要两百套,这两百套也是五百万美金。一千万美金就做这两桩事情。希望分送给全世界各大学,着名大学图书馆去收藏。世界纵然有灾难,因为分散地方多,不可能全部都遭灾难,总会有一些留下来的,我是想用这个方法保存中国传统的这些典籍。曾经有人告诉我刻石头或者是用金属片,我说那个不可靠,万一一个地震,全毁掉了。什么方法妥当?数量多,到处都有,这是最妥当的方法。一百部《全书》交货了,我都收到了,《荟要》大概再两个月之后就可以交书了。我们没有别的目的,我现在年岁这么大了,也没有能力再去读这些书,目的是保存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别的,就这么一个念头。
& 这个事情比什么都重要,典籍能够保留,下头最重要的要有人读。我为这个事情想了很多年,这一套丛书从哪里读起?怎么样才能把人喜爱这套书的兴趣引起来?我就想这个问题。我想的方法跟唐太宗想的方法一样,唐太宗想《群书治要》,是他搞的,我想法跟他一样,就是在这套书里头,特别是在《荟要》,《荟要》是精华,从这个里面选出最好的东西,把它节录出来。我读书我喜欢把重要的地方都把它画出来,然后再把它整理,抄成一个节要,就方便了。我有很多节要的这些小东西,看过之后那些书我就不再看了,我就看这一点资料。所以我就找我弟弟,那个时候他还在上海復旦大学教书,现在已经退休很多年了。我说你找退休的老师,教文史的,教国文、教歷史的,教中国歷史的,找这些老师,请他们在这个书里头节要,分量不要太多,能够有个二、三十万字就很好,我还送了五、六万人民币,请了几位老师去做。结果做出来的东西拿给我看,不合适,这些东西还在澳洲。节录也不容易,没有法子,自己也抽不出时间。
& 结果是在我找《群书治要》这个缘分,因为我说了几次,讲经提了几次,居然有同学把这个书找到了,送到我这来。所以我们立刻把它印了一万本,这就不会失传了。居然有一个人送一套书给我,《国学治要》,我一翻,就是我想的,古人早就做好了,现成的。这套书是很破旧了,在我出生之前作的,我看它的序文,序文是完成之后写的序文,丁卯年,我是那一年出生的,他们已经做了八年的时间完成,民国初年这些专家学者,从《四库》经史子集里面节录出来,一共八册。真是喜出望外,没想到,你说老祖宗对后人那种照顾、那种关怀,全心全力的帮助,这不能不感恩。这一套书它叫《国学治要》,我翻它的序文里写,他这个灵感也从《群书治要》来的。《群书治要》的治是政治,是治国平天下的,这个《国学治要》是治学,是做学问的。有这套书就好了,这套书就是你可以藉这个书去入《四库》,这是《四库》的大门,你就能够契入了,这就非常好。我也印了一万套,一套八册,赠送给高等学校。这是抛砖引玉,希望古人的东西不要失传。
& 但是要想学这样东西还有一把钥匙,文言文,如果没有文言文的基础,这个东西摆在面前你没有能力去读。文言文要怎样训练?过去李老师教我们,背《古文观止》,在《古文观止》里面选择一百篇。《古文观止》总共有三百多篇,李老师很难得,在台湾那个时候,每一个星期给我们上一堂课,讲《古文观止》,十年,这一部《古文观止》讲完了,讲圆满了。但是非常可惜那个时候录音的设备都没有,没有把它记录下来。很可能我们台中有个老同学,周家麟居士,他喜欢记笔记,写得很完整,我们再打听看他有没有这个笔记留下来,应当把它印出来流通。但是台湾国语日报它出了一个副刊,叫「古今文选」,内容非常丰富,都是在台湾那些老学者,老一代的,现在都不在了,注音、註解、翻成白话文,还有讲评,非常精彩。所以这套书是学文言文最好的教科书。现在《全集》好像有十七册,精装。能够在这个里面选一百篇,中国古人的方法是背诵,你能够背诵、能够理解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这文言文钥匙拿到了,障碍就没有了。如果是阅读,老师告诉我们,有五十篇就够了,你能够熟背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阅读,你熟背一百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五十篇,一个星期学一篇,一年。跟扎根教育一起学,《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一年完成,扎根教育,同时就背五十篇古文。
& 学佛的人,你看我们这个《大乘无量寿经》,这是古文,在文学里面佛经的文字称为变文,你们看到文学里的变文,这就是翻译经典的。为什么称它做变文?不能说是中国正规的文言文,是当时的白话文。为什么?佛是叫大家都能够懂,大家都能学习,也就是最浅显的文言文。我们如果能把这一部《无量寿经》背得滚瓜烂熟,里面意思都懂得,大概读佛经没什么障碍。读《四库》有障碍,《四库》文字比这个深,所以《四库》这个文字还得从集部里面去找。《古今文选》里头可以选择,或者是《群书治要》好,《群书治要》里头它一共选择六十五部书,都是里头精彩片段,能够用这个也能成功。背个相当于五、六十篇古文这样的分量,那文言文不成问题。要用功,要真用功,一个字都不能放弃,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要去查资料,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纵然年岁大了,还行!我们看到胡小林,五十多岁了,行,他是一个字都不放松,一天在这上要花七、八个小时,学佛虽然没有多久,他根深蒂固了。古人所谓天下无难事,铁杵磨成针,真正有心去做,没有不成功的。
& 对中国文化有认知,对中国文化有爱护,不忍心让它断绝,我们自己发愿来继承,来承传下去。自己做榜样,带动一些年轻人。我们花这么多钱,印这么多书,没有别的,就是希望它能传下去,不要失传,目的在此地。《大藏经》我们预定的是印一万套,现在大概差不多完成将近八千套,距离我们的目标很近了,都是希望流传下去。特别灾难太多,要到处都能够存放,不至于失传。《龙藏》收它了,就是《干隆大藏经》。干隆编《四库》,他对佛教特别尊重,把佛教单独提出来成为《藏经》,道教的经典在《四库》里头,融入《四库》了,佛教没有融入《四库》。清朝开国这些帝王对于佛教非常尊重,而且真学,成绩最好的是雍正,雍正对于儒释道三教造诣确实是非常高深,儒释道里面的大德很难超过他,他样样都通,学习认真。日本的《大正藏》也收了王龙舒这个会集本。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孟子文言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