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以GDP为核心的合理性和gdp的五个局限性性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指标GDP的局限性及其改进--《上海统计》2002年06期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指标GDP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摘要】:正 经过多年的宣传和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或GNP(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总量核算的核心指标,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评价和宏观经济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为各级决策者、分析人员,工商界人士和一般公众所接受,然而,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我国及世界各国都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当前存在着对GDP指标运用过度的现象,其本身的局限性也处在不断暴露之中。本文为此着重探讨GDP的局限性,综合阐述国内外学者与国际组织对GDP的改进,并在此基础上,从会计学的角度第一次提出了世界财富积累效应核算体系——综合GDP指标。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222.33【正文快照】:
经过多年的宣传和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或GNP(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总量核算的核心指标,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评价和宏观经济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为各级决策者、分析人员,工商界人士和一般公众所接受,然而,由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我国及世界各国都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卫红;;[J];嘉应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五一,尹俊峰;[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胡学锋;[J];统计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玉容,彭鋆;[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郑奕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赵冬初;;[J];社会科学家;2006年02期
向书坚;[J];统计研究;2001年05期
朱启贵;[J];统计研究;2001年10期
蒋萍;[J];统计研究;2002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常宁;[D];厦门大学;2002年
袁明鹏;[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高建中;[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矫幸;[D];吉林大学;2007年
孙静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迎春;[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刘丹丹;[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袁勇;[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陈晓燕;[D];浙江大学;2006年
王淑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于修柱;[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仝恩;[D];上海海事大学;2006年
范世宇;[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王绍峰;[D];山东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北亭,于鸿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杨淑华,张秀烨;[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王忠辉;[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曾五一,尹俊峰;[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04期
杨仲山;[J];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06期
万寿桥,李小胜;[J];财经研究;2004年06期
吕长江;金超;韩慧博;;[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牟文华;;[J];财会月刊;2006年25期
陈黎明,陈曜;[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胡关金;[J];财贸经济;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道琴;[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
徐自华;[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陶海映;[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蒋霞;;[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国富;[J];统计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巩瑞波;;[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赵耿华;王超;;[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苏惠香;赵枫;;[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戴雪梅;;[J];统计与决策;2010年01期
马崇明;[J];上海统计;2002年06期
王青;杨晓;;[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2期
澹然;[J];学习导报;2004年02期
杨仲山;;[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张鸿武;[J];上海统计;2002年01期
刘伟;张欣;;[J];统计与决策;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影;;[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严彦;郑艳丽;徐剑琦;;[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徐丽梅;;[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赵彦云;伍业锋;;[A];北京市第十一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1年
高帆;;[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赵子铱;邹康;;[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石刚;肖晨红;;[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张淑云;;[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李连友;;[A];北京市第十四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8年
彭涛;吴文良;;[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杨学聪;[N];北京日报;2008年
朱剑红;[N];人民日报;2008年
孙雷?王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秦毅;[N];中华建筑报;2008年
郭松民;[N];检察日报;2008年
任国军;[N];大庆日报;2008年
邹至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丛玫翻译;[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舒圣祥;[N];嘉兴日报;2008年
刘铮 江国成;[N];福建科技报;2008年
刘铮 周英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仲山;[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匡祥琳;[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周龙;[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张强;[D];吉林大学;2011年
吕秋芬;[D];辽宁大学;2009年
徐晓飞;[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叶少波;[D];湖南大学;2011年
彭武珍;[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小俊;[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渠田田;[D];江苏大学;2010年
李杰;[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杨新华;[D];安徽大学;2004年
王旭;[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魏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程华;[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刘伟;[D];厦门大学;2008年
周光洪;[D];湖南大学;2009年
刘丹丹;[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热门: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当前位置:>>>>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指标选择
论文核心提示:
  内容摘要:GDP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倍受争议,不少学者提出了以GNP、幸福指数替代与完善GDP,但也不尽合理。文章指出,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民经济核算应在GDP、GNP核算的基础上,开展国民经济净福利的核算,以真实反映国民经济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GDP GNP SNA
  内容摘要:GDP作为我国国民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倍受争议,不少学者提出了以GNP、幸福指数替代与完善GDP,但也不尽合理。文章指出,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民经济核算应在GDP、GNP核算的基础上,开展国民经济净福利的核算,以真实反映国民经济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GDP GNP SNA 国民经济核算论文     GDP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准,反映一国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把尺子,衡量国富、民富的一面镜子。但 GDP崇拜以经济增长为核心,注重的是社会物质需要的满足,颠倒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忽视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满足,忽视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观方面。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指标由重经济的GDP向重人民福利与幸福的核算指标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   GDP与GNP   GDP在我国盛行近20年,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指标GNP却倍受冷落。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GNP与GDP的关系是: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GDP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是“生产”的概念;GNP则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按照西方国家的核算原则开展国民经济核算,同时计算GDP和GNP,在实际的运用中更多地使用GNP。1992年我国建立了在SNA框架下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规范了核算原则和核算方法,继续计算GDP和GNP,但在实际运用中主要使用GDP。主要原因是:首先,GDP是从生产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的经济状况,能更好地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总成果。用GDP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更直观。而GNP是个收入的概念,它无法在总量下面分出产业结构,不便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进行产业结构调控。其次,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是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同时开展,对地区而言,GNP数据的准确程度受基础资料制约较大。   近年来,针对由于崇拜GDP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少专家学者提出要高度重视GNP,提出用GNP取代GDP作为政绩考核指标。如,张和群(2005)认为,GNP比GDP能更好地体现国民性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建议以GNP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指标可以克服GDP的缺陷。陈志列(2011)认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得转变考核方式,中央对地方的经济考核指标应由原来的GDP改为GNP。裴长洪、盛逖(2007)认为,从GDP再到GNP的跨越,是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长远目标,等等。   GNP与GDP均是衡量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其主要区别在于GNP仅仅增加了国外净要素收入的核算内容,用来反映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净流向,体现了一定的国民性和人本价值特征,但它与GDP没有本质的区别,GDP存在的局陷性GNP同样存在,所以,无论是GDP,还是GNP都不是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最佳或理想的核算指标,必须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对于GDP的修正   近几年来,主要在舆论界和实际统计部门,许多人主张用国民幸福指数(或国民快乐总值)作为GDP的替代指标,来反映社会成员的整体福利情况,其目的在于弥补GDP自身的弊病,杜绝政府部门对GDP的盲目崇拜。这种想法的初衷固然很好,但仔细推敲它很难得到理论上的支持。GDP核算作为一个官方统计系统,其基本功能是作为政府部门宏观经济管理的工具。幸福指数或快乐总值核算框架的建立,意味着GDP框架原有的“经济功能”将化为乌有。按照拉卡多斯的判断标准,与其说它是“进步的”还不如说它是“退步的”。 并且由于幸福指数只是主观体验而不是客观观察的集中反映,将其作为评价政府公共管理行为的标准,可能会导致失真现象的产生(杨缅昆,2008)。因此,我们也不能用幸福指数取代GDP。   可以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对于国民经济核算而言,GDP仍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GDP的修正我们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保留GDP的前提下,完善GNP、NNP、NI、PI、PDI等总量指标的核算,以及人均GDP、人均GNP等平均指标的核算,在发布GDP的同时,公布其他核算指标,避免国民经济核算指标的单一性,避免将GDP作为唯一的政绩考核指标,消除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对GDP的崇拜,促进由物本价值观向人本价值观的转变。第二步,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绿色GDP、幸福指数等指标的核算,作为GDP、GNP等指标的补充指标,使国民经济核算由单纯经济核算向自然—经济—社会综合核算转变,使GDP更好的代表福利与幸福。第三步,根据国际国内统计核算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用科学的核算指标代替GDP等指标。国民经济核算核心指标是反映国民经济的风向标,对之进行改革必须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冒进。   国民经济净福利指标的特征及作用   基于科学发展观对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笔者于2008年曾与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合作写了《如何建立国内生产福利总值核算体系》一文,提出了国内生产福利总值(GDPW)指标,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指标,现提出国民经济净福利指标。   那世纪论文网代发中心()给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么,什么是国民经济净福利?根据GDP定义,国民经济净福利是指一年内本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最终福利净值。从理论上说,我们可以根据科学发展的经济价值理念,对人类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创造的正福利价值和负福利价值分别加以汇总,然后用前者减去后者,其余额便是国民经济净福利。然而,在现实核算中,我们并不需要从头做起,而可借助于SNA体系内的GDP核算数据。可以将国民经济净福利核算的理论公式表述为:   国民经济净福利=国民经济正福利价值-国民经济负福利价值=现行GDP +正内部性生产福利价值-负内部性生产福利价值-负外部性福利价值+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固定资产折旧   (一)国民经济净福利指标的特征   国民经济净福利作为一种替代的现代化理念, 是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系统所产生的正效用与负效用的集合,从本质上反映的是客观福利的问题,它是衡量人们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福利的指数,可以有效地补充和修正GDP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它与其他GDP修正指标相比,有三大主要特征:   一是客观福利性。如前所述,国民经济净福利中的福利概念应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上。国民经济净福利概念中的福利的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使我们对福利的测度具有了可行性,而避免了建立在主观效用价值论基础上的福利测度的宽泛性、虚无性,甚至测度的不可能性。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净福利核算始终以福利为主线,而不是以生产为主线,通过经济、环境、社会发展过程中福利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核算,得出国民经济的最终福利总值,使国民经济净福利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经济价值目标。
[本论文关键字]:您的位置: &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核心指标GDP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优质期刊推荐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有助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
3.比较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名义生产总值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实际生产总值是按不变价格计算。 联系: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某年名义生产总/某年实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数反映了通货膨胀的程度,是重要的物价指数之一
4.概述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与关系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净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市场价值计算的净值。即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实际报酬。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减去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上政府补助金。
个人收入(PI):是国民收入经过各种调整和转移支付后,作为公民的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个人收入中减去政府税收中规定的“个人所得税和其他非税支付”后归个人支配的部分,也就是供个人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5.有哪几种常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1)支出法:这种方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种最终产品的支出加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或劳务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C+I+G―(X―M)(其中C为消费,I为储蓄,G为政府购买,X为出口,M为进口,X―M为净出口)
(2)收入法:又称为所得法、要素支付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把生产过程中个各种要素所得到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相加起来即可)
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3)部门法:又叫生产法,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
五、论述题
1.论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的缺陷与调整
传统GDP的缺陷列举如下
(1)没有核算环境资源的耗减:长期以来,人们把人造资产作为生产性资本价值化,将损耗从生产价值中扣除;而对于自然资源却没有这么做,因此夸大了净产出和资本形成总量;(2)没有核算环境资源损失的成本。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和资源为代价;(3)没有考虑资源环境的恢复成本和保护成本。破坏良好的环境容易,将破坏的资源环境恢复到良好的状态,却需要花巨大的成本,传统的GDP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此外,传统的GDP还不能解决以下问题:(1)不能衡量社会投资效益,致使许多投资完成后生产能力闲置;(2)不能衡量社会分配,如经济增长中的两极分化;(3)不能衡量社会福利的增长。
需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绿色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
2.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C+I+G+(X―M)
六、(1)其中GDP是一国在一年内国内居民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当
年的市场价格所计算出来的总和。这项经济指标未扣除生产过程资本损耗的折旧费用,所以称为“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包含的只是最终产品和劳务,不计算生产中耗费掉的中间产品的价值。(2)消费C包括耐用的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的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3)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一样的是前者在生产别的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在资本产品的损耗中,一方面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由于技术进步或者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的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可能小于期初粗活。公式中的I为总投资,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是指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
(4)政府购买G为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NP。(5)净出口(X-M) 指进出口的差额。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入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时的指出。出口应加入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国外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时的支出。因此,净收入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五、案例分析
GDP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并影响到生态环境。这是发展经济过程中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然而,GDP指标却只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而忽视了资源损耗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损失。比如,砍伐森林会带来就业的增加扩大生产等经济效果,从而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森林资源的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些负面影响却没有计算在GDP中。更有甚者,把为治理这些环境污染所进行的活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也被作为一般经济活动对待,同样的计算产出,汇总到GDP中。因此,GDP指标只核算了经济发展积极的一面,而没有核算对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消极一面,从某种程度上高估了当期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
其次,GDP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增长。一个国家社会财富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固定资本存量。因此,一个国家的社会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就取决于固定资本存量是否能有效的增长,这就不仅取决于其总额的大小,更取决于其质量。如果固定资本的质量不好,没有被充分使用或者未达到使用期限就不能继续使用,那么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再多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社会财富。但是GDP指标只能反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而不能描述其质量,因而GDP指标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社会财富的总积累。
再次,GDP指标的统计核算存在较大偏差。GDP仅以是否有交易行为的发生,相应的是否产生市场价格作为GDP核算的依据和范围。这样一来,那些虽然属于经济意义上的生产性活动,例如家庭劳动或者一些非法的或地下经济活动,但是由于没有涉及到交易行为或者没有产生市场价格的非市场经济活动就被排除在GDP指标的统计核算范围之外。这些非市场经济活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自给性服务产品的价值。GDP核算中未包括家庭和个人为自己的最终消费而产生的自我服务。例如,自己做家务、抚养孩子、照顾老人等。如果这些自我服务未纳
入GDP核算范围内,那么它反映的就不是全部的社会劳动成果;(2)义务劳动的生产成果。义务性劳动包括义务植树、义务照顾老人等。这些劳动是没有报酬的,因此也未计入GDP,这样也会使GDP反映的生产成果不完全;(3)不正规经济的生产活动成果。不正规经济又称地下经济、隐蔽经济或未被观察经济,这些活动是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没有纳税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很难准确统计。GDP中如果不包括这部分生产成果,是不完整的,不仅低算了生产总量,还会影响经济分析和决策。
最后,GDP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一般认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高质量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优化;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收入差距适度且社会安定;环境质量改善,并非生态环境恶化;本国国际竞争力增强,不使本国经济依附于外国。GDP指标能够较好地说明国民经济增长的前面三个方面的质量情况。正如前文所论述到的,从GDP及其增长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观察到国民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用社会劳动生产率(GDP与从业人员人数之比)和投资效果系数(GDP与投资总额之比)等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来反映经济增长方式是否优化;用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指标构成的时间序列,可以反映各个时期产业结构的状态以及其发生的变化对比。但是,在描述国民经济增长的后三个表现方面的质量情况上是没有实质性作用的。这就说明,GDP指标并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只能是部分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质量。
GDP指标是经济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局限性而将GDP全盘否认,没有任何一个指标是万能的,不论是优点还是缺陷,我们都要谨慎地看待。一方面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GDP本身是具有一定缺陷的,它不是万能的,因此应该学会合理使用,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重要指标。
一、名词解释
1、消费函数:消费和收入的关系称为消费函数(consumpution function),用公式表示为c=c(y)
2、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与可支配收入总量之比,APC=c/yd
3、边际消费倾向:增加一单位收入时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MPC=?c/?yd
4、投机乘数:在存在闲置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如果自发投资增加,必然会提高有效需求,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而且国民收入增加是自发投资增加的一个正倍数,这种由于投资增加而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就叫投资乘数,用k表示投资乘数,则k??Y/?I
5、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收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及定量税对总收入的影响。?y
?t?kt???1??。
6、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一。
二、单项选择题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国民收入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答:收入与分配相关,分配与需求和投资相关,也就是说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关,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政府制定有效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2.经济学中所谓“节约的驳论”,请问什么道理?
“节俭悖论”是凯恩斯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俭悖论”、“节俭反论”、“节俭的矛盾”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俭悖论"。
3.凯恩斯说: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先雇佣一批失业工人挖坑,在雇佣一批失业工人把坑填上,这也能增加收入”,你如何理解?
雇两百人挖坑,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这叫创造就业机会。雇两百人挖坑时,需要发两百个铁锹;当他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生产了;当他发铁锹时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消费也都有了。等他再雇两百人把坑填上时,还得发两百把铁锹,还得发工资。
也就是当一国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出来做事,用“看得见的手”,通过发国债的方式把经济拉起来,让经济从萧条中摆脱出来。
4.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有哪些区别?
短期消费函数的公式为:
C = α + βY (式中C为现期消费,α为自发性消费即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可支配收入,βY表示引致消费),它的基本含义是消费是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的和,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可支配收入收入。 即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而长期消费函数的公式为:C = βY ,(常数β表示消费与收入的固定比率),它表明在长期消费函数中,消费为收入的一个固定比率,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是呈递减的趋势,而是相当稳定。即“库兹涅茨反论”,它否定了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第四个命题:平均消费倾向β随收入上升而下降。长期消费函数和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而长期消费曲线经过原点,即在长期中,没有收入就没有消费。并且长期消费曲线比短期消费曲线陡峭。
5.概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基本内容,并进行分析和评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影响消费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消费者的资产、消费信贷、消费者年龄结构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都会影响到消费支出。但是凯恩斯的理论假设,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这样消费函数可以用方程
表示。式中,等号左边的C表示消费;右边的C表示函数关系;Y表示收入;C=C(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经济核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