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男人天秤座男暗恋你的信号。喜欢一个男人,天天和你一起运动打乒乓球。有时候等你来打球,但是打完球不说什么又

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图)
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11个 TIPS 来判断「他是不是真的喜欢你」!
  01.他会拥抱你而且散发出幸福的氛围
  当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没兴趣时,他不会拥抱她。如果一个男生喜欢你,他无法掩饰出他在你身上得到的笑容与快乐,也会很兴奋的告诉你他所发生的事情,破不及待的想要第一个分享给你让你知道。有时候男生甚至会很容易就脸红了,其实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你在那里!如果你想看看这个男生喜不喜欢你,建议你可以用这招来做个小小测试。
  02.当他看见你的时候眼睛会发光
  眼睛是一个很简单就可以判断一个男生是否喜欢你的部位,不像其他部位比较难观察。你知道那种看到喜欢的东西时,眼神会发光的样子吗?如果他看到你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反应,那很可能他已喜欢上你,甚至到了为之疯狂的地步。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03.他愿意陪你做任何你有兴趣的事情
  简单来说,如果男生即使对你所提出的活动没有兴趣,还是很愿意和你一起参与你所喜爱的活动,例如:和你的姐妹淘出去逛街、陪你看爱情偶像剧....。应该很少男生会对这类女生的事情感兴趣吧,若是他愿意陪你做这些事,代表他真的想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你相处、更加了解你的生活,在认识初期,可以用这点来观察这个男生是否真的喜欢你。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04.他喜欢花时间与你相处
  不一定是安排好的约会,也可能只是下班后抽空见个面,或是不做什么,只是和你一起在咖啡厅喝咖啡看书,总之他非常乐意花时间与你共处。若如果一个男生只是你的朋友,他其实没必要花这些时间在你身上,甚至是用了假日休闲的时间与你约会和你腻在一起,不为别的,只因为他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和你相处在一起,这也很清楚的表达了你对他来说「很重要」!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05.对你总是过度关心
  对于朋友和家人我们都会给予关心,但是若是一个男生对你表示“过度”的关心,表示他是真的喜欢你。怎么说呢?例如:「他常问你吃午饭了没?」、「当你冷的时候拿他的外套给你穿 」、「你身体不舒服说要带你去看医生,即使只是一点小病。」这些都是“过度”关心你的征召。有些男生表示:「如果我们对一个女人有感觉,就会有一种直觉想要好好照顾我们的女人。」Hey, girl! 若有以上这些征召出现,你还在怀疑这个男生是否对你感兴趣吗?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06.喜欢与你做肢体上的接触
  根据很多男性的调查显示,他们若喜欢一个人,其实无法克制着内心想要触碰对方的欲望,因为他们想要经由肢体的接触来时常感觉到对方,并非完全是性欲那方面的。当你身边出现了一个男生喜欢和你紧靠在一起或是喜欢做身体的接触,若你也对他有相同的感觉,那么亲爱的你,请不要吝莸母坏慊赜Π桑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07.他会主动为你服务
  和他相处时,他会主动为你做些什么,不只是绅士的开门、拉椅子那种,而是你们两个的家不同方向也要送你回家、公司距离很远也要送红豆汤给你,不论距离、使命必达!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08.每天都是情人节
  若一个男生他送了花到你的办公室、买礼物给你、时常带你出去约会 亲爱的,不用怀疑,他真的很喜欢你!若这样的情形还持续到了发生了关系之后,那么,他可能爱上你了!男生是个不擅长表达自己感情的,所以对他们来说,用送礼物来表达他们对一个女生的情感是最好的方式。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09.他是真的在乎你
  他想知道你的一切,你的喜恶、你最喜爱的食物,以及有什么事情可以逗你笑。或是,和他朋友一起出去时,他总是会先顾及到你,而不是把你丢在一旁,只顾自己和朋友玩乐。最后,在两个人对同一件事不见得会有一样的意见,但他愿意为你让步、妥协,这也表示他非常重视你,在乎你的感受。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10.他为你取了一个专属的小名
  对方给自己起外号的时候,「某天,她突然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并且一直用那个外号称呼我,一下子就感到两个人的距离拉近了」、「当她问我,不用名字,用其他的什么称呼的时候,我就觉得她可能对我有意思」等等。很多男人都表示,当对方用特别的方式称呼自己的时候,就会觉得对方是对自己有特殊的感情。不和其他人一样称呼名字,用特别的称呼,就好像是两个人约定的只属于彼此的秘密一样,这个时候就绝不是普通的朋友这么简单了。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11.他总在朋友前提及你的事情
  当你见到他的朋友时,他的朋友总会这样跟你说「我们已经听过很多关于你的事情了」,「今天终于见到你了」,甚至当你跟他们聊起一个你们的事情,他们会说「啊,这个我们知道,他已经说过了」这很明显说明最近他一直在谈论的是你。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另外,如果你跟他的朋友出去玩,他们会很注意你说的话,并注重你的感受,你可以了解到你的他早已经跟他的朋友说他喜欢你,并希望他朋友照顾你,让你对他有好印象。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男人有其表达爱的方式
  你肯定想听到他对你充满柔情地说:我爱你,可是他却惜字如金、说不出口,于是你就觉得他不爱你。建议你不要揪住这句话不放,男人们还有他们独特的表达爱的方式。
  男人表达爱,嘴巴都不甜,但是他的吻能传递他所有的热情。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男人表达爱的时候,他可能很想很想你时,也会买玫瑰送你,傻傻地等着你,却不知道自己捧的是月季。没关系,他的心里送的是玫瑰。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男人表达对你的话,还在当和你发生争执时,总是控制不了地先妥协,先承认“我错了”,过后发来短信以“神经病”开头,以“宝贝”结尾。事实上你也清楚,这次是你有点无理取闹。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男人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是:总觉得有些话只说一遍就够了,因为你已经了解他的心。说得多了,他会觉得不珍贵。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男人爱你的方式可能是:不会轻易做出承诺,因为他想让自己成为你心中说话最算话的男子汉,只想给你最可靠最安全的幸福。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男人对你表达他的爱,可能是:他不喜欢玩具小毛熊,却一直把你送他的小熊放在床头。
(责任编辑:王素雪)
原标题:男人爱的表现!11个他其实很喜欢你的信号
&&&&&&</div
多幅图片切换特效
大连社区热帖
大连街头真是神人多啊,盘点大连街头神人,你见过哪位?...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如果一个男人喜欢你,他会每天跟你联系吗?_百度知道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徐寅生的打球哲学㈠
& & 徐寅生的打球哲学㈠
  ●徐寅生
  徐寅生,日出生,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所发表的《关于如何打乒乓球》,受到毛泽东及中国各界高度评价。曾任国际乒联主席、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中国乒协主席和《乒乓世界》杂志的主编。
  作为中国乒乓球界“三巨头”之一的徐寅生,担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后,经常穿了运动服和运动员一起打球,并时刻关注年轻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在他担任国家乒联主席期间,为乒乓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立下了汗马功劳,并积极推动了40mm大球取代38mm小球。
  徐寅生是一家兄弟姐妹八人中最小的,从小受到父母和姐姐、哥哥的各种关照。在其少年时,徐寅生迷上了乒乓球,通过刻苦的训练和本身的良好控球手感,1955年他在上海光大中学时进入上海市学生队,一年后就进入上海市队。
  1959年,徐寅生成为国家乒乓球集训队选手。他直拍快攻打法,技术全面,战术灵活,球路变化多,正手侧上、下旋奔球,以及反手位低抛发球很有特色,打球善于动脑,素有乒坛“智多星”之称。
  在其当队员的历史上,他四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61年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徐寅生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五虎将之一。
  1963年,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亚军(与庄则栋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65年在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冠军(与庄则栋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58年,徐寅生获运动健将称号。
  1961年至1965年,三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5年,当选为国际乒乓球联合会亚洲副主席兼议事通则委员会委员。
  1977年,徐寅生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
  1979年,徐寅生出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
  1984年,他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
  1994年,徐寅生被评为“建国四十五周年体坛四十五英杰”之一。
  2010年入选国际乒联名人堂。
  ●《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巨大影响
  1964年下半年,一些省市乒乓球队到北京向国家集训队取经,并邀请国家乒乓球队的徐寅生介绍打球经验。徐寅生向山西队介绍打球体会。
  此事后来传到国家乒乓球女队,领队孙叶青邀徐寅生给女队讲话。这次讲话大家反映很好,讲稿由国家体委蹲点干部刘兴纪录整理,经徐寅生修改成《关于如何打乒乓球》一文。
  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陈先写了批语,并推荐给国家其他项目队学习。兼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的贺龙副总理闻讯后,对讲话予以肯定。又呈毛主席参阅。
  毛主席看后,于日亲笔作了重要批示:
  “徐寅生同志的讲话和贺龙同志的批语,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同志们一阅。并请你们回去后,再加印发,以广宣传。同志们,这是小将们向我们这一大批老将挑战了,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们学习一点什么东西吗?讲话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如果我们不向小将们学习,我们就要完蛋了。”
  贺龙立即亲自到国家体委传达批示。
  日,人民日报全文登载了徐寅生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号召大家“从中学到辩证唯物论,学到毛泽东思想” 。
  解放军报、体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报纸也相继发表了有关社论。
  ●《关于如何打乒乓球》
  ——1964年对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的讲话
  徐寅生
  同志们:
  为了这次谈话,我心里一直很紧张,思想上也有负担,现在我是来“放火”的,反正豁出去啦。
  我和同志们谈谈如何打乒乓球的问题。
   我这几年是怎样打球的
  咱们现在打球的条件很好,尤其是年轻运动员,从小就有这样好的条件,这是多么幸福。
  我从小就爱打乒乓球,但是,过去没有现在这样好的训练条件,只好靠自己去看、去想、去闯。不过,这也有好处,可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打球如果完全依靠领队、教练员,也不一定能打得好。我以前看谁的哪一手好,就去学他。现在细想起来,我的技术全是从别人那里“批发”来的,有傅其芳、也有杨瑞华的……。就是现在,我还经常看、经常学别人的,谁有了什么新技术,自己心里都很清楚。
  但是,只学技术,不学政治,政治不挂帅,球也打不好。过去我打球没有责任心,好像有这么一条规律:只要自己感觉别扭了,就觉得不行了,这场球就算完啦。在第25届世乒乓球锦标赛中,我同美国的迈耳斯比赛。开始我领先,但第一局时对方加强了防守,我碰上了困难,打得别扭的很,技术发挥得不好,斗志就松懈了。杨瑞华作临场指导给我分析,但我根本听不进去。我说:“你不要讲啦,我自己知道不行了!”当时对打球不负责任,也没有认识到这是个人主义患得患失的思想。
  以后,自己慢慢懂得了为谁打球的道理,明白了运动员不应当以个人得失去考虑自己活动,而要把祖国的荣誉放在第一位。从此,必里有了斗争,感到过去的思想太不好了。怎么办?我想只有下决心改。当时领导告诉我,克服这些缺点要从大处着眼,从小事情做起。自己就在各种具体问题上注意克服。比如练长跑,有时看看快坚持不下去了,但一想到这是为了锻炼意志,也就又坚持下来了。
  在1959年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与过去比,我打球判若两人,成绩一直上升。好多场球都是在0比2落后的情况下拿回来的,如果在过去,这些场次就不要了。从不要到要,是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是严格要求自己的结果。有人问,你那时候究竟是怎么想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拼,不想输!但这是从平时小事情上锻炼出来的。
  有人问我的思想是怎么过硬的。让我谈谈第26届世界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的例子吧!决赛的第一场,是我同日本的木村比赛,结果我输给他了。如果在过去,第一场失利了,对以后场次影响很大。那时我想,这次无论如何不能因为第一场输了而影响以后几场比赛时的情绪。第一场输下来,第二场对星野,我又以0比1落后。这时候实在困难,只要自己稍微一想到“不要了”,那就非输不可。可是我决心要拼到底。于是努力争取主动,加强了进攻,最后取得了胜利。打完了以后,想起来的确有点后怕。我就是这样不肯轻易地认输,最后也算过了“硬”。但是,如果没有这两年的一系列的锻炼和国内外比赛的磨练,是不可能顶得住的。有些人说平时不抓紧没有关系,到了有重要比赛时,一定会挺身而出,一定顶得下来。我觉得,如果没有思想基础,也没有平时的磨练基础,这个“顶”就不保险。第25届世界锦标赛也很重要,可是当时我就挺不出身来,坚持不下来。这就是例子。
  1962年访问日本,自己也没有打好,回来第一次从荣高棠副主任口里听到“过硬”这个词。我想,过硬真是难啊!一定要有很高很高的政治觉悟!可是又一想,过去也打硬仗,也都过来了。所以不应该害怕过硬,不要把思想过硬看得高不可攀。
  到第27届世界锦标赛时,我是在不利情况下同日本选手打的。上午我输给了联邦德国的阿思特。当时我想,晚上可能让李富荣上,也可能让我上,所以思想上没有解除武装。后来领导告诉我:“晚上你打。”我说:“打吧!”这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极大信任。一个人能够鼓起最大的劲头,莫过于受到党和人民信任的时候。从第26届到第27届,两年来我一直准备打这场球。1962年访问日本,在东京团体赛中我们输了。那以后我老想着东京的比赛,哪些地方吃亏,一定要根据对于的特点,练出一套有效的技术,而且思想要过硬。拿起球拍就想起这件事,躺在床上也想着这件事。特别是荻村,在东京比赛时他的技术发挥得很好,比木村、三木难对付。我决心一定要逐条逐条地破他。从破他的发球直到破他的放高球。由于这样每天留心,有目的地去练习,所以,当领导要我出场参加决赛时,我也有比较强的信心。是由于这些原因,决赛时也就比较顺利地获胜了。
  1964年访问日本前,我的情况也不好。到了日本,第一场对抗赛中就输给日本的一名横拍选手,确实影响了下面比赛的劲头。但是我想,输给横拍选手是因为准备不够,不应该影响战胜直拍选手的信心。第二场团体赛,我就坚决要上。但同小中健比赛时,因为过去没有碰过,很怕输。当时我可能比别人想得更多些。我想,假如这场球输掉,从此一蹶不振,走下坡路,很可能我以后的整个运动生命就完了。可是自己克制了这种想法,多想的是自己的发球、推挡和怎么赢球的办法,再说,我虽然那时情况不好,信心不足,但还是感到有不少有利的地方,一取得发球权,心里总觉得还可以胜几分,对自己的反手推挡也比较有信心。结果2比0赢了小中健。
  现在看来,多想有利条件,少想不利条件,多考虑国家利益,少考虑个人的得失,可以长自己的志气。
   谈雄心壮志
  雄心壮志要靠平时努力。我所以取得一些成绩,并不是说我的雄心壮志就高得很。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双打争前三名的时候,我的心还不雄,志还不壮,我在19∶16领先的情况下,由于只拉不敢打而输掉了;后来单打也输了;在团体赛中我又不敢见困难就上。这次失败给自己的刺激很大,曾经有一段非常气馁,但又不死心,觉得别人可以打好球,我为什么不行?怎么办?既然知道这样不行,就得下决心去改,不能让自己永远不行。我这个人从小就感觉自己打乒球有出息,因为打起球来很灵。但你们有些人,自己就承认不是打球的“材料”,这样就没办法练成才。有人说过王志良同志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可是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越搞越有信心,今天不是成了世界双打冠军了吗?如果自己也认为不是这方面的“材料”,怎么会有信心去提高。会有这样的成绩呢?
  参加第25届世界锦标赛回来,领队跟我讲:你的技术有相当的水平,但要达到高水平还必须跨过一步。我就一直在想着如何去跨过这一步。从第25届到第26届,经过思想斗争,思想有了提高,情况就不同了,有了胆量,敢于去闯了。第26届同匈牙利团比赛,重要的是打别尔切克,这是一只“老虎”,这个任务还是交给了我。上不上呢?我想,平时思想再好,碰到事情就软,那就什么也做不成。我要做一个比较有用的人,争口气,就不能什么都怕,过去已有教训,这次不能再那样了。容国团说,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时候了。这种“搏”当然是要为了国家的荣誉去“搏”才有力量。所以,思想过硬就是说敢于挑担子,万一输一场,也要顶得住,要敢于冒险。
   关于信心
  我们谈信心,基础是什么?是打国际比赛。如果你平时训练或比赛,打得好一点就有了信心,打得差一些又没了信心,那是没把对手搞明白。有些比赛虽然输了,但是应该有信心,因为这是为了将来而锻炼,为了将来而提高。
  信心要靠平时培养,一抓住球拍,就要想到自己任务,为它做准备。我这个人行动上有些懒,但思想不懒,平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我都要想想如何同自己的任务系起来。看一场电影、一场戏,我都要想想如何同自己的任务系起来。参观解放军演习。回来坐在汽车上,我就联系自己想一想。解放军是带着阶级感情练兵的,我们如何带着阶级感情打球?那就是带着为祖国争取荣誉的心去练球。就应该是“身在球场,心怀祖国”,时刻想到乒乓球虽小,但是意义却不寻常。解放军是带着敌情观念练兵的,我也想,如果我们把乒乓球都看做敌人的脑袋,一板一板打起来该多有力量!我们带着“敌情”观念练兵,就是要带着和对手比赛的观念来练球,要时想到将来国际上的对手,练了就是为了将来比赛去用。
  我们学毛主席著作,也是如此。要想想如何把毛主席的话用在我们的打球上。如果嘴里讲的尽是毛主席的话,却一点不联系我们的实际,那样的人学了有什么用呢?看别人打球也是如此,看谁的东西好,就要设法把它学过来。你问我们优秀运动员每个人的技术特点,在我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他有了什么新东西,我也知道。
   当前女运动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女运动员主要技术的过硬抓得不好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日本选手自从第25届世界锦标赛以来,都是新手一出头就出成绩。这是什么原因?关键就在于主要技术过硬。日本老手好的、有用的技术他们都有,而且能过硬。这些主要技术是一两手发球、侧身和正手攻(两条斜线)球、弧圈球、防守用的放高球,掌握了这些东西就足以应付外国选手。
  我们的女运动员的情况是怎样呢?
  发球。男运动员有很多好的发球技术,你们都没有很好地掌握。你们现有的发球技术,还不足以威胁外国选手。这些好的发球技术,都是经过几年来苦心钻研总结出来的,在比赛中经得起考验的,是最有效的。但是女运动员没有下决心去掌握它。只是强调自己的特点,或者说学不会,干脆就不去练。把好东西学来,学得好,我看不能算是教条。
  拉攻。男运动员拉攻战术运用很好,而女运动员的这个技术还没有过关。拉攻是我们几年来总结出来的有效的战术。有些人就不重视这个经验,没有下决心去练好拉攻。
  推挡。这个技术是我国快攻打法的主要武器,你们掌握得不好。在速度上还不能占上风。近来推挡球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女运动员却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
  削球。打横拍的女运动员很少进攻,打法单调。要攻一下球,似乎是天大的事情一样。所以,不能很好地扰乱和调动对方。
  ㈡女运动员的技术发展方向还不太明确。究竟加强快速推挡为主呢,还是学习日本抢着单边进攻呢?看法不一。
  有人将各个打法分开分析,觉得我们的哪一种打法都占便宜,可就是不赢球。我看还是坚持我们男运动员的近台快攻打法为好,虽然这样做会碰到不少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动脑筋、想办法。中国运动员快攻打多,条件比外国选手好,经常练,容易进步。
  削球。女运动员削球只讲削得很低,削得稳,不讲究进攻,这样就不能扰乱对方。整天削啊削,不知道削到什么时候才算稳!要她练练攻球,就说“我还没有稳啦”,很少从主动进攻方面考虑。
  ㈢训练中“敌情”观念不强
  先谈谈什么叫基础技术。以前男运动员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你们理解的基本技术就是打单线。实际上,基本技术的含义很广。拉攻、拉中突击,都应该说是基本技术。把基本技术理解为单线是不对的。
  练习各种基本技术,一抓住球拍就要想到国际比赛。你练正手对攻,虽然可以站在一角上,打上几百下,但是你要想一想,比赛中有没有用。如果不大有用,就得想办法用另一种方法练,要结合比赛的情况。练攻球是这样,练其他技术也是这样。
  关于“敌情”观念。我们在练习时往往练这不管那,思想上只考虑一种情况,准备一种办法。譬如,在练推挡侧身时,死练左半个乒球台,右方球根本不准备;练削球防守时,只想到守,不想到有机会时也要争取反攻;练推挡时,没有想到要侧身攻,只是站着不动地练;反过来,练侧身时,又每球侧身,拼命跑,而不考虑实战情况。有的削球选手练接短球时,事先有了准备,攻球手突击也不多,削球征就不用后退很多,接短球也就容易跑得上。相反,练其他技术时,突然放一个短球,削球手的反应和跑动就差了。这些都是训中缺乏“敌情”观念。我们看到报上报道解放军“硬骨头六连”练单双杠,指导员经常在战士体力不行时,要求他们坚持最后一下,即使是只撑和拉了一半,而这一半往往是进步的开始。拿它运用在我们练球上,就是说,当你练推挡的时候,能够随时抓住机会侧身,这种侧身往往比你在规定时间练侧身有效些。当然,这里并不否定规定时间、规定内容的训练,因为这还是主要的。
  “敌情”观念不强,在个人训练计划的练习时间中,更加严重。有些人在帮助别人完成个人训练计划的时候,因为对方要求自己提供一种打法,一个落点,因此打起来很受限制。有的人为了照顾对方,不敢发力打,像喂球一样,难度不大,效果也不好。更谈不上敢打另外一个角,或者附带地练自己的东西。有的人说,在帮别人练习的时候,自己打起来就手软。这样,在对方计划练球的时间里自己练不到东西,一半时间也就过去了。这里有配合问题,也有修养问题。配合上是规定太死,互相迁就;修养上是对方稍微配合不好,马上就显得很不高兴。我们分析一个练习进攻的削球运动员,在人家时间内他不攻,在自己时间内最多攻上十几个球,这怎么能过得硬!有的优秀运动员每次练习都要挥臂攻球几千次。当然,打削球的以削为主,进攻为辅,要求不周,但是,也应该攻得多些才好。
  讲到气量。我觉得争气就应该目标明确,要为中国人争气。有时对于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听了不舒服,要仔细想一想,人家也有正确的方面。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要跟自己人赌气。比方说,有些男运动员讲你们中间的一些人不动脑筋,有人就赌气,打好了给你看。好像就是为了给男运动员看看才要打好球的。你们为什么不想想有些外国人看不起我们,我们就非争口气打败他们呢。这样才是为国家的荣誉争气,争这样的气才算争对了。我有的时候也听到很不舒服的话,但是仔细想一想别人讲得有道理,就觉得应该接受。张燮林跟我开玩笑说:“你就是那么个打法,我等着那边盯死你。”我乍听也觉得不舒服。然而再想一想,技术上是有缺点,是他提醒了自己。不要为了一句话、一件小事、一场练习比赛的胜负,就整天气鼓鼓的。
  (四)谈谈如何学习的问题
  现在女运动员们说要向男运动员学习,这很好。我觉得应该多找机会看人家找球,看到好的就去学。中国的小孩打直拍的姿势为什么看上去很舒服,因为他们看得多。外国人打直拍的姿势很别扭,就是因为没有样子可看。
  有些人不敢学别人的东西,怕学不好,反而影响原来的技术。有些人满足于现状,虽然水平不高,也觉得马马虎虎可以过得去了,就不想再学,这是不对的。庄则栋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也学了很多别人的东西。为了练新技术,把原来的技术放一放,当时虽然受些影响,从长远看是有利的。所以,学东西眼光要放远,从长远利益出发,至于有些人没有学得好,那是方法问题。
  提起学习,有些人对有几样东西好像触电一样,碰不得。一个是旋转。一讲起旋转来大家都怕。我们说拉球要带一点上旋,女运动员说:“那不是成了弧圈球?”不要你拉弧圈球,只是说带点摩擦。直拍只要不热衷于搞旋转,适当加强旋转,是完全可以的。再一个是手腕功夫。女运动员怕练手腕功,怕变了手法。第三个是所谓“非正规动作”。有一次我远台接一个弧圈球,这种球要用正规的动作打很难,我就用另一种动作,一碰就打去了,有人说就是胡闹。其实我怎么发力,接触球的哪个部位,他根本不知道。这里指的非正规动作是在位置不够、步法来不及的时候,不可能用正常的动作击球的时候,就要用另一种动作去打球,比赛和平时练习时这种球很多,如果我们什么球都只能用一种手法去打,那肯定不行。你平时不学这些发力,掌握这些要领,到时候就打不出来。
  学习别人一定要先看别人的优点。我们的运动员,每人都有优点,都有特长,你如果看不到,那你就什么也学不到。我国篮球运动员胡利德说,把他们篮球队14个人每人的优点都学一点,就会学到十三点。有人明明知道别人有好的东西,但是强调人家水平高,很难学,也就不学,讲了很多理由,归根到底还是不学。
  (五)再谈谈训练和比赛中怎么动脑筋
  第一、练球时动脑筋不外乎从拍形、击球点、发力、步法这些方面去研究,只要不违反基本规律就行,不要用一种手法打球。如果你打一个加转球,就要知道应该接触球的哪个位置,要求乒球拍形成什么角度,才能接触到这个地方,还要知道手的哪个位用力,等等。打各种不同的来球,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当你用一种手法打球连续丢了几个球时,就应该换一换,试试改变拍形、接触点、发力。当你打着了以后,就可以想想为什么打着,两种打法就有两种体会。不然的话,老是一个动作,前一个球失误了,后一个球还是要失误的。
  第二、训练中还要注意抓主要技术。不要光练自己缺点的方面,特长反而练得少了。主要技术要紧紧抓住不放,反复练习,不断熟练提高。有些人为了加强防守,反而忽视了主动进攻。有些主要技术因为在国内运用不多,就不多练,慢慢也会退步。所以主要技术要抓住不放。
  第三、训练中要善于“记”。譬如碰到上旋球,球拍上有什么感觉,碰到下旋球又是什么感觉,脑子里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以后一碰上这种球,即使输了也知道是什么原因;甚至连球上有脏东西、有汗,打的时候也能马上感觉出来。另外,把对手的打法也要记在心里,对方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动作,会打出球来。有印象,下次碰到就可以预先防备,也可以向人家学习,以后自己也可以打。
  第四、要学会总结好的训练方法。自己在练习中,应当注意哪些训练进步快,哪些方法用处不大,好的总结再发展,不好的可以改进。对于教练员布置的内容,也要想一想是否合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以求改进提高。有些人往往对教练员布置的内容不考虑效果好坏,认为都好。这样训练的方法就会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比赛时最重要的一条是想法子发挥自己的特点。有些人打球只根据对方情况打,对方正手差我就打正手,反手差我就打反手,但是更主要的还应考虑发挥自己的特点。有时候用自己的特点对付对方的特长,也可以打得通。当特长运用不通时,我们必须用自己的辅助战术,或者说“特短”。同对方比赛时,自己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如果总觉得自己不行,无论用特长或“特短”都不会成功。
  有时候还要通过分析对方心理来决定战术。这样可以长自己的志气,鼓舞自己信心。比赛双方谁想得更好一些,谁就会赢球。在一次国际比赛中,当我和一个外国选手比赛时,我领先很多,但对方仍然镇静自若。当时我想,这不过是一种假象,“算啦,你别来这一套!”谁不会在这个时候帮故作镇静呢!这样我就赢下来。又一次比赛,碰上另外一个选手,开始自己也有些紧张,但是一看对方精神面貌很差,发球时手都在哆嗦。我想,对方比我怕得还历害,我就觉得很镇静了。比赛时,往往是你怕对方,对方也在怕你,这是指思想。再说战术上也是如此,你怕对方侧身攻,对方却怕你变线而不敢侧身。就这样,比赛中你怕我,我怕你,怕来怕去,一个有经验、善于分析、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实质的运动员,在这种时候就能占便宜。我们要学会分析对方,运用战术,驾驭别人。
  我谈的意见,请你们批判接受。
  ●《创新才有生命力》
   日《中国体育报》
   徐寅生
  当前,我们各个项目的运动队训练都要注重创新。因为当前世界体坛发展很快,从技术、战术到场地、器材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今后的比赛,竞争更加激烈。我们在技战术上、器材上如果没有创新,很可能就要落后,失去优势,赶不上形势的发展。我们体操界有句名言,叫做“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我认为对我们各个项目都适用。我们有的项目,可以在一段时间里保持一定的优势,或者说天下无敌,一旦你安于现状,没有创新,总有一天要落后,甚至被淘汰。创新的意义就在于,已经取得成绩的项目,能继续保持优势;落后的项目尽快进步,攀登世界高峰。如果没有创新,优势便不能持久,落后的项目仍然落后。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一些项目的发展过程。乒乓球器材的创新往往给技术带来革命,带来飞跃。乒乓球是从网球演变而来的,所以也叫桌上网球。开始用皮革做乒乓球拍,后来发展到木板拍。木板拍打球,球没有旋转。以后又发明了胶皮,使球产生了旋转,乒乓球的技术水平也就提高了一大步。50年代以前,欧洲乒乓球技术水平一统天下,是防守打法,大家守来守去,球可以打许多回合。日本人发明了海绵球拍,50年代初日本选手用海绵拍进攻,欧洲选手就不适应了,防御被突破了,日本夺走了世界冠军。以后,中国的快攻比日本更先进。欧洲选手直到70年代初才重新崛起,被压了近20年。海绵球拍的出现,使球的旋转和速度更进一步。到现在,球越打越快,越打越转。可以说,没有海绵拍的出现,就没有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也不会有今天欧洲的全面进攻型打法。球拍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了革命。羽毛球、网球也是这样。过去是木质球拍,现在采用了金属和碳素拍,速度和力量有很大提高。田径撑杆跳高尼龙杆的出现,跳的高度就增加了许多。塑胶跑道的出现,促进了跑的技术发展,速度提高了。体操能有这么多高难度动作的出现,正是因为有了海绵坑,高难动作都敢练了。不然在垫子上谁敢去练?高难度动作就很难出现这么多。另外,各种运动鞋也在不断地改进。现在国际上对鞋的研究很多,什么脚型、压力、弹性等等,同样是鞋,你穿这种鞋就跑得快,穿那种鞋就可能跑不快。采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和器材,对提高成绩显然是有利的。
  在技术、器材上,一旦哪个国家首先有了新的发明,就会使其技术进步加速,有的还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占有优势。我们乒乓球的“长胶”球拍,欧洲和日本乒乓球界当初搞不清是怎么回事。等他们后来知道了,已经吃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亏。后来我们由长胶演变出来的用两面不同性能的球拍,一面有长胶,一面用反贴,用来发球和交换击球,又是一种创新。使外国选手很不适应。等国际乒联加以限制,我们已经占了十多年的便宜。
  一个新的技术,那怕是一个发球,往往也能起关键作用。乒乓球的高抛发球20年前第一次在世界锦标赛上用,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男队同苏联队比赛,一直打到四比四,最后一盘,许绍发用高抛发球,第一局就让对方吃了11个球,最后很顺利地赢了这一盘。所以,一个新的发球、一种新的技术,在比赛中往往能为取得胜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举这些例子,是要说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谁在这方面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就会有所进步,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优势。反过来说,我们乒乓球男队近几年成绩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创新不够。现在有了技术录像,我们的许多技术被别人研究得很透。有人统计,乒乓球运动发展100年来,近三分之一的新技术是我们发明的。但是我们现在没有什么新发展,不进则退。相反,欧洲,朝鲜进步都比我们快。
  眼下我们面临着巴塞罗那奥运会,创新对参加奥运会的各项目选手都有普遍意义。因为各国都为参加奥运会这一最高层次的比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刻苦训练。可以想象得出,本届奥运会将会很激烈,有的要比单项世界性比赛激烈得多。现在科技很发达,人家对我们研究得很透彻,我们参加奥运会,像球类项目要经过预选赛,进入决赛后要碰到的都是一些老对手。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你没有新的东西,总是用这些技、战术,要想取得很大的进步,那是很困难的。如果没有大的变化,即使用一点新的技术,即使是将原来的战术重新组合或把顺序变化一下,对方也会感到不适应,我们就会占便宜。
  这方面的例子是比较多的,出其不意嘛!据说现在欧洲的乒乓球训练,除了练基本功以外,就是结合实战。看录像后知道输在哪里,就专门练薄弱环节,针对性特别强。今年奥运会我们还用老办法,人家就适应了。过去我比赛时爱发急球,这是我的特长。到了第27届世乒赛,我没有什么新花样,日本队的三木一个也不吃我的发球,因为他对我的发球研究透了。我不得不临时改发短球。虽然心里很不踏实,但是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方连连失误,显得很忙乱。一个发球的变化,一点战术上的变化,有时就可能会把对方的心理状态搞乱,甚至在比赛中起决定性作用。
  所以参加奥运会,尤其是交手项目,特别是碰到老对手,尤其要强调创新。怎么可能会想不出一点办法来?实在想不出什么新东西来,从战术上变化一下,做些调整,有时也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这也是一种创新嘛。创新大家都要重视,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该怎么训练还怎么训练,按兵不动,习惯势力很难突破,这样不行。
  什么是创新?我的看法是,比如日本的海绵球拍是一种创新,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了革命,带来了飞跃,几十年来至今还在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大的创新。大到某种器材,指导思想,小到某一种技术、战术、准备活动等等,都可以创新。
  创新,就是要有点创意。不要把创新看成难得不得了,好像只有搞个原子弹才叫创新,把常规武器改装一下就不叫创新。我们运动项目,无论交手项目还是非交手项目都是这样。田径、游泳往往只差0.01秒,就可能拿世界冠军。比如游泳,在出发入水的动作上稍微改进一下,争取快个0.01秒;转身时来个新动作再争取快一点,成绩就可能提高,这就是创新嘛!不要以为创新就是非要你来个什么高难、新的大动作,一下子能提高几秒钟。包括准备活动,也要有点变化,有点新意,起到活动身体,活跃情绪的作用,进入良好状态。我以前说过乒乓球队准备活动是几十年来一贯制,老一套。当然,现在有变化了。你实在想不出来,把准备活动第八节拿到第一节来做,也算新花样。我们现在什么条件都具备,准备活动为什么就不能放放音乐,跳跳迪斯科、健美操!我看跳一套健美操下来,全身都活动开了。这也是一种创新嘛!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每天每时都要想一想,我有什么新招,新的东西。制定新的训练计划,不能把旧的计划拿出来,日期题目一改,还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一个新技术、新训练手段或者新器材的出现,有很多是在偶然当中发现,从而得到启发的。关键是我们的教练员、运动员要善于从偶然现象中找到它们的必然规律。
  乒乓球防守型打法有一种战术叫“转与不转”。它是怎么来的呢?据我观察,它是被偶然发现的。削球运动员在防守时,总是把球削得很转,要你下网,不让你进攻。有时削过去的球来不及加转,对方却以为是转的,用力一拉,球出界了。于是削球运动员得到了启示:我拼命得加转,赢不了球,不得已削了一个不转的球,你一拉反而出了界。这样便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有意识搞“转”与“不转”,那不就成了一种战术了吗?这个例子说明运动员要善于从一个偶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经过总结,最后研究创造出一个新战术。由此看来,新战术很难在房间里凭空想出来。排球的“时间差”,听说也是偶然发现的,后来也成了一种战术。
  器材也有这样的情况。张燮林首先使用长胶,他也是偶然发现一块胶皮,颗粒比一般的要长,打出去的球很怪,以后有意识地去用了,产生了轰动效果。大到自然科学的创造,小到体育界的一下技战术的发明,往往都是在偶然之中发现的。
  日本的弧圈球是怎么发明的?据说日本有一个运动员,在国内老输给涩谷。涩谷是打守球的。又一次输了球后他发怒了,就用一个非正规的动作,直上直下地用力摩擦球,对方一削,球一下飞出去了。原来这个球的上旋力特别强。不久,一种新的进攻技术问世了。由于当时的速度较慢,球的飞行弧度较高,当时被称为“弧圈型上旋球”。
  我举的这些例子,一是说明创新并非高不可攀,二是要说作为教练员,要敢于去创新,大胆地去设想。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还创什么新呢?偶然的现象你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要你想,你又不敢想,怎么创新?
  最近看《新民晚报》,有一个栏目叫“一分钟遐想”,我很欣赏这个栏目。一些读者就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难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想法。比如说肥皂盒,把用过的肥皂放进去后,粘粘糊糊的,不容易拿出来。有的小学生就想,如果一掀开盖,肥皂就自动弹起来,这样不就方便?首先他敢想,然后去发明创造,结果搞成了,用起来很方便。再比如,自行车老爱慢撒气,有时小孩捣乱,把气给你放了。你还要到外面去打气,很不方便。于是有人就想,自行车能不能自己充气,一边骑一边充气?我看过展览,一个中学生搞了个发明给解决了。但是至今还没有看到哪个自行车厂重视这个发明。这个栏目的一些想法可能100年后都不能实现,这样没关系,它能启发人们去思考。
  我想,我们乒乓球队,特别是男队,在当前暂时处于落后的情况下,更要强调敢想,敢于实验。如果想都不敢想,还创什么新呢?60年代,乒乓球选手只知道发球抢攻。
  浙江运动员吴小明就主张要练好“接发球抢攻”。我就笑他,接发球怎么抢攻?接发球是被动的,能接过去就不错了。但用现在的眼光看,运动员们在比赛中往往想尽办法,在接发球时力争抢攻在先。可见他的见解是比较先进的。现在再说接发球抢攻就一点不稀奇了。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教练员,你首先要敢想,想都不敢想还谈什么解放思想。
  我们有些同志比较保守,不敢突破一步。女子柔道队介绍经验说,他们为了加大运动量,加大难度,教练员都敢想敢干。别的项目不是男帮女吗?我们也来个男帮女。郭仲恭同志负责集训,他原来是个乒乓球运动员。他把乒乓球的“男帮女”办法用到女子柔道的训练场。开始时男女运动员揉在一起,反对的大有人在,郭仲恭他们不予理睬,一直坚持下去,以后大家慢慢地也都理解接受了。这有一个思想解放过程。女子柔道采取男帮女后训练难度、强度就大多了。否则,高凤莲那么大的块儿跟谁练?柔道训练教练们搞了个模拟人,虽然是一种发明,但他毕竟是“死”的。女足、女排早就有“男帮女”了。为什么我们不少项目“阴盛阳衰”,阴盛其中就有男的帮忙。我欣赏教练敢想敢干。可能想出来的100条里有99条搞不成,但有一条成功,又是首先发明的,比赛中就会占便宜;甚至产生一个大的飞跃。实在没有什么可创新,把技术、战术重新组合一下,那怕吓唬一下对手也好。我过去打球,实在想不出新招,就来一个下蹲发球,其实我发不好,可是下蹲一发,对方就搞不清楚了,他以为我练过下蹲球,是新招。
  要创新,首先思想上要端正认识。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认为创新很难,反正奥运会上我也可以拿个牌子或者拿点分,国内我也数一数二的,是个有名的教练,干嘛要搞新的名堂呢?搞不好鸡飞蛋打,连奥运会都去不了。这样肯定不会有什么创新。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同时,创新也要敢于冒险,宁愿不要银牌、铜牌,而要金牌。没有这种创和冲的精神,保守、求稳,反正我不是天下第一,也是第二,安于现状,那就不可能有创新,不可能迈出新的步伐。第31届世乒赛前,郗恩庭拿了世界第三名,回来以后,要他改用反贴球拍,把快攻和弧圈球结合起来。当时他的思想也是斗争了好久。最后下决心改了。一年以后,拿了世界冠军。当然因素很多,至少这种决心下得对。我们有些项目拿了亚洲第一就满足了。教练员一定要有不拿世界冠军决不罢休的魄力、决心。在运动员下不了决心时,教练要敢于下决心,敢于顶住风言风语。新生事物总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搞发明创造很不容易。乒乓球最近要搞点创新,从青年队开始。为了加强反手攻势,搞了一些创新。开始很不适应,练了不到半年,一回到地方上参加全国比赛,青年队教练想检查一下训练效果,有的地方队的教练却不让用这种打法。小队员新的打法不让用,老的又没有系统练,结果成绩非常差。所以,要创新还要做好思想工作。当然,现在好多了。我们有些人,自己不搞创新,你搞点创新,他还要风言风语,总是不相信,说“你拿个样板给我看看!”有样板还叫什么创新?叫照搬了嘛!人家开始搞创新时,他说风凉话;等人家有了成绩时,他才开始去练,结果人家已经领先一二年了。
  目前乒乓球技术发展很快,直拍快攻如不创新的确不行了。现在要求技术全面。所谓全面,实际上就是要做到几个结合:发球抢攻与阵地战打回合相结合;速度与旋转结合;近台与远台结合,以近台为主;还有单打与双打结合。奥运会总共四块金牌,单、双打都要会,要全面发展。光会单打不善于双打不行。现在提倡直拍反面击球,叫做“直拍横打”。最近我又想直拍打法能不能与横拍打法结合起来?不是说直拍、横拍各有优点嘛!打着打着,到了反手,突然改换横拍打,行不行?再一个就是左右手结合。我看过云南一个县的教练把他的儿子作为试验,在比赛中用一块板左右手换着打。当然现在还是一个雏形。为什么我们左右手结合进行训练?实际上世界上已有这样的情况,像波兰的格鲁巴,眼看够不着了,他却换左手握拍,“拍”一下又把球打过来了。还有日本的前世界冠军伊藤,他也会换手打。既然他们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能练?如果我们几年以后,真的出来一个左右手结合,水平很高的打法,外国人又要吓一跳了。如果配双打,两个人都会左右手打,再找一对双胞胎,对手就更搞不清了。所以我们搞创新,首先要敢想,不能整天就是老一套,不动脑筋。
  任何一个项目的教练员,都要十分重视创新,特别是一些目前正处于优势的项目的教练员,更要居安思危。你现在处于全盛时期,就要考虑到几年以后怎么办?这才叫有远见。我们的乒乓球吃亏就在从上到下,从国家队到青少年儿童训练都是这一套。这一套是在60年代全盛时期形成的。那时中国是乒乓王国,什么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最先进的。我们援外的教练员,也把中国的这一套全部照搬给人家。有的外国运动员打球,一看就是中国人教的。作为一名优秀教练,在你得意的时候,要想一想几年以后会出现什么困难,要善于观察世界上一些新的变化,不要光看别人的实力怎么样。有一些新东西,开始处于萌芽状态的时候,实力是不强的,不足以动摇你的领先地位,但它代表了一种趋势,代表了一种发展方向。例如我国乒乓球在50年代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时,成绩很差。但是我们一走上国际舞台,就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打法出现。我们的打法就是比日本先进,比他们动作小、速度快,比他们反手好,技术全面,手腕力量强,打法凶狠。当时还赢不了日本,所以没有引起日本队的足够重视。到了60年代,我们打败了日本队,他们才开始重视,但已经晚了。
  我们的一些落后项目,更应该大胆创新,敢于冒风险。你怕什么?水平本来就不高,搞不好还是这个水平,搞好了可能前进一大块。作为一名优秀教练员,除了严格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外,要善于去分析观察世界上的技术新动向,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创新。国家队教练员更要带头,建立起敢于创新的环境和气氛,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这样,我们的技术才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进步。苦练肯定会有进步,但是不够,还要重视创新。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更多的项目来一个突飞猛进。
  (原载日《中国体育报》)
  ●《更新观念 跟上形势》
  现在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很快,要求我们更新观念,跟上形势。哪些观念需要更新呢?我粗略地把它归纳一下。
  一、先进与落后并非永恒不变
  中国的乒乓球在60年代处于全盛时期。从打法上讲,主要是指直拍近台快攻打法,当然还有张燮林、林慧卿、郑敏之的长胶积极防守打法。发展到70年代,还有用不同性能球拍的梁戈亮、蔡振华式的打法。包括直拍近台快攻在内的打法,在60年代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可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打法。但是,如果不进步,不发展,就可能落后。甚至被淘汰。我讲的不光是指乒乓球技术,其他各行各业也是这样。道理很简单,技术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不进则退。你在一段时间里可以称王称霸,世界都向你学习,你可以领导世界新潮流,但你就此停步不前,老不进步,总有一天人家会赶上你。再不进步,再不发展,总有一天会被淘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能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因为我对直拍有感情,我不愿说它会被淘汰,它就不会被淘汰?该淘汰还是要淘汰。天王老子也不行。外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乒乓球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欧洲在50年代以前削球防守打法一统天下。乒乓球运动是从欧洲发起的。开始是用木板,后来发明了胶皮。胶皮使球产生旋转。一个时期里,防守比较流行。
  50年代初,日本人的直拍长抽进攻打法进入国际乒坛。这种打法,比起欧洲的防守打法先进、积极、突破了欧洲的防守,日本队在比赛成绩上领先。后来,日本人又发明了海绵球板,进攻的速度就更快。乒乓球器材的改革,促使技术向前发展和进步。欧洲乒坛当时不少人竭力反对。到了1959年,国际乒联对海绵球拍规范化,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合法化了。日本的进攻打法和海绵拍的出现,以及60年代发明弧圈球,给乒乓球技术带来了革命。欧洲的防御开始从落后走向没落。世界的技术潮流由防守转为进攻。
  对日本的崛起,欧洲从反对到不服气,以后弃守为攻。到了50年代末,中国队崛起,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比起日本的打法更先进积极。1959年第25届世乒赛,日本获6项冠军,中国容国团获男单冠军。欧洲彻底完蛋,走投无路,开始向亚洲人学习。南斯拉夫、苏联队练进攻最早。欧洲也走了一些弯路,譬如有的学直拍,因为完全脱离了他们的习惯和特点,有点不三不四。欧洲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努力,他们学习中国的快攻和日本的弧圈球,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运用发展,最后形成了横拍全攻型打法。到1970年,我们在连续四年与国际乒坛隔绝往来后,参加了欧洲的斯堪的纳维亚比赛。男子团体、单打输给了匈牙利队和欧洲选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比赛结果表明,欧洲选手有了飞跃的进步。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1971年名古屋世乒赛上,中国男队保持了荣誉。但是,单打被瑞典新手本格森夺走。日本的长抽突破欧洲的防守,中国的近台快攻又替代日本。70年代欧洲的横拍全攻型打法兴起,来势凶猛。正因为中国的乒乓界一批有识之士,从省、市到国家队,全国一盘棋,采取了措施和对策,打法上也有了变化和新的创造,如梁戈亮式的两面不同性能球拍,还有郗恩庭、郭跃华式的直拍反贴进攻打法,谢赛克、江嘉良、陈龙灿,对付弧圈球水平比较高,在快攻的基础上结合旋转拉上旋球。所以,中国队一直与欧洲在抗衡。20年中,有胜有负,胜多负少。
  我们所以能够在欧洲20年后取得飞跃进步、在严重的挑战面前,没有给压下去,总体上还稍占优势,就是因为我们乒乓球界能紧跟形势。这确实很不容易。直到1989年世乒赛,我男队优势丧尽。至今成绩虽有回升,但团体冠军已连丢三次。我国的直拍正胶快攻打法,现在看来越来越困难,因为你没有什么发展。中国的直拍快攻与当时欧洲、日本打法同样一个道理,你可以取代欧洲、取得日本,你可以在10年、20年里占优势,但是到了21年,如果不发展,你就开始走向落后,甚至被淘汰。我说的意思是,你没有发展和进步。你发展进步了,仍然可继续领先。你发展我也发展,而且比你快,那是另一回事。
  我要说的第一个观念,就是任何打法,不管你是欧洲打法、日本打法、还是中国打法,它的兴衰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当初欧洲打法可以被淘汰,被人家压住,日本也可以被中国压住,到现在也没有翻身,为什么中国的打法就不能被人家压下去?不会因为你是中国人,乒乓球就不能把你压下去。乒乓球是技术,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有任何感情色彩。你思想上接受不了,也得接受。这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不是我说了要淘汰就会淘汰,也不是你说要保持优势就能保持。容国团第一次参加世乒赛那是在1959年。他擅长搓攻,他单打中跟美国的迈耳斯比赛,开始打拉攻不行,后来改打搓攻,搞转不转,最后反败为胜。容国团的搓攻在当时50年代末行得通,是先进的。但是到60年代就不行了,因为这时初期弧圈球出现了。弧圈球是上旋进攻性技术,专门克下旋搓球。一个新的先进的技术出现,就可能把另外一种先进打法压下去。这就叫“一物降一物”。
  可以预言,今后欧洲不发展,最终也要落后,甚至淘汰。中国的直拍正贴快攻打法是可以重振雄风的。任何丧失信心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信心是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技术上没有新东西,快攻上不了手,没有手段争取主动,只能是空话。这里必须指出,正贴球拍受其性能的限制,要打好有相当的困难。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二、全面理解速度和快攻的含义
  对速度和快攻的看法需要更新。对速度和快攻要全面地理解它。过去理解中国快攻的站位近台,要求动作小、速度快,这些都是对的。但随着乒乓球技术迅速的发展,我认为对速度和快攻要有个全面的理解,它是由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有时当速度快不了、快攻上不了手的时候,就不能一味追求速度和快攻,需要稍许离一点台,打下降点来发动进攻或相持过渡,这时看起来好像慢了一点,离了台,但是为了更好的进攻。就像汽车要起到时,要先往后退一下。退,是为了加速前进。如果硬着头皮,不顾条件,强行抢攻,只能失误。这种快是输得快。
  60年代曾强调近台快攻,死不退后。以此激励坚持近台快攻。对这要理解它的精神,这就是坚持近台打法,力争主动。但并不等于需要离、退台是也宁死不退。因为这个结果是“死”,输球。坚持了技术风格但效果却很差。应该是始终坚持近台,当进攻受阻,略为退后一点,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近台快攻,而不是硬着头皮乱攻,进行搏杀。还有,过去强调以主动进攻代替防守,是最好的防守。这在当时来讲,是可行的。因为我们两边攻(包括反手推挡比较主动),而日本只是一边攻。我们有能力做到总体上以攻代守。现在欧洲进步快,他们成了两边攻,而我们反手弱。光强调主动,以攻代守做不到。所以该防守的还要防守,由守再转攻。不会防守,同样体现不了速度和快攻。欧洲选手现在的打法,表面上看速度不快(除了世界冠军盖亭和世界亚军塞弗),但是他们进攻的困难少,除短球外都可能进攻,而且容易命中(靠摩擦制造弧线)。而我们近台快攻手段少,进攻的难度大,机会少。欧洲从相持甚至落后转化为主动进攻的能力强,而我们这方面的能力弱。相比之下,你说那个速度快,哪个能打出快攻的威胁?所以对速度、快攻要进行综合分析,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更不要求形式上的速度和快攻。
  结论是中国的快攻打法,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近台快速进攻,以快制快,但是快中应该有慢,能快则快,能近则近,需要调整速度,离台稍远些就要做调整。这种调整本身就体现了快,目的也是为了更好更快和力争转入近台。
  三、顺应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90年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向近台、凶狠、积极主动进攻方向发展。这表现在速度、积极主动、进攻意识上,比起我们当时提倡的“快、准、狠、变、转”又进了一个高的层次。世界冠军盖亭和亚军塞弗决赛的那场球,体现了这种趋势。比赛双方打得积极主动,奋力拼搏,凶狠、泼辣、速战速决,恨不得一板打死对方。他们的打法比起瑞典运动员有所发展,或者说层次更高。法国还有一些年轻选手,也是打得很凶。现在欧洲个别女选手也朝这个方向发展,拼命侧身抢攻。欧洲打法的趋势,一是搏杀,一出台就抢。通俗点讲,打起球来简直不讲道理,战术简单,见球就抢。二是站位尽可能先占侧身位,用侧身正手抢攻。因为侧身正身攻命中率高,杀伤力强,威胁大。这跟过去日本选手占侧身位抢攻的内涵不一样。那时日本选手不会反手攻,而现在欧洲两面都能攻,他们没有因此站在中间,左来左打,右来右打,而是尽量侧身,为的是打得更加凶狠。我们现在打球,如果是四平八稳,想看准机会再攻,就远远跟不上。
  我讲积极主动凶狠的一面,并不是要忽视另一面,不讲相持与防御。在一个球或一局球中,往往都有主动、相持、被动防御的存在。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看了不少中国运动员与外国队比赛,痛感他们的相持、防御能力太差,无谓失误太多,打上三四个来回就要丢分,输一分太容易,好像花花公子大手大脚花钱一样。我们有时输给欧洲选手从比分上看也只是两三分球。如果我们在比赛中能再坚持几板,或者从相持防御转为主动,多得几分球,那么,胜负的结果就大不一样。
  结论是90年代的进攻打法,积极主动、凶狠的程度有很大的突破,我们必须跟上这种趋势。比赛中敢于搏杀,加大凶狠的力度,但同时必须苦练相持和防御的能力。以凶对凶,凶中有稳。
  四、出不来“尖子”问题在哪里?
  现在大家都感觉到,我们从国家队到青年队,好手不多,尖子不尖。特别是男子。现在连小孩中优秀苗子也不多。我们国家从事乒乓球训练的人那么多,大家都很努力,为什么就出不来人?60年代我们人才辈出。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我看只能从生产线来看问题。我们在指导思想、训练方法、手段、选才、业余训练等各个环节上都出现了毛病。培养一个优秀运动员,从小到大就像一条生产线,是一个系统工程。生产线出了问题,没有跟着国际乒坛的发展趋势,没有跟着国际新的技术潮流走,没有按照国际乒坛这个市场需要来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对路,所以出不来人才。为什么欧洲现在出来一个是一个,年轻选手初次参加世界大赛就可以打好,甚至拿世界冠军?可以这样说,欧洲的打法领导着世界技术新潮流。按照这个模式来练,从小就按这个路子培养,风靡世界的弧圈球进攻技术他有,正反手两边都能攻,在弧圈球的环境中练,思想上既不恐惧也比较适应。凡是夺取世界冠军、争取优异成绩的必需技术,他都练了、掌握了,所以人才出来一个就是一个。欧洲的生产线是先进的对路的。不从整个生产线来分析问题,就没法解释中国为什么出不来人才。不然,整天找一些客观因素,譬如人才外流,国际比赛少,待遇偏低,等等。即使解决了这些问题,你技术上落后,还是赢不了人家。认识到是生产线出了问题,就要从小抓起。
  现在业余体校训练基本上还和60年代一样。少年儿童从开始就贴着球台,打上升点、高点的来球,不练步法,不练中台下降点击球。还有,一开始不用反贴球拍,即使用了球拍不粘,也拉不了旋转、弧圈球。到了一定的年龄才开始用反贴,学弧圈球,动作受影响。这些现象能不能有所改变?小孩能不能增加中台练习,这样迫使他们学习掌握摩擦球,制造弧线,能打各种来球,近台打上升点,离台打下降点,同时也练前后步法。再加上侧身单面攻,这样前后左右的步法移动都练到了。有条件的,从一开始就用反贴,视情况可以尽早学习拉弧圈球。练了这些内容,可以使正手攻球动作加大,要求用腰用大臂,可一定程度上改变过去小孩打了多年球只会用前臂手腕发力,不会用腰和大臂发力,不会走动打球等毛病。从60年代开始就形成的少年训练方法和习惯,改起来很不容易。关键还在于我们从事业余训练的教练,对当今的趋势要了解,信息要灵,然后转变观念,转变观念后,方法、手段才会改进。
  在这条生产线中,我们仍然首先提倡发展直拍近台快攻打法。道理很简单,因为欧洲没有。“物以稀为贵”。比赛中欧洲不适应我直拍,形成心理威胁。提倡直拍,我们还做一些特殊规定。这并不等于轻视别的打法。各种打法都能攀登世界高峰。直拍快攻的观念要改变,这就是包括正贴和反贴两种。正贴摩擦少撞击球式的打法,可称为快攻。反贴摩擦拉弧圈,可称为快拉。快打和快拉,都属于快攻。要正贴、反贴两条腿走路。正贴难度大,反贴潜力大;正、反贴都要发展。
  正贴必须既能对付上旋球也能对付下旋球。目前,要恢复对付下旋球低球起板攻的能力。树立“只能搓一板”就要进攻的思想。二是要加强侧身抢攻的意识。三是必须解决反手进攻的弱点,加强进攻能力,以及反手的相持能力。“独角龙”是不行的。直拍反手攻较难掌握,可以用直拍横打的办法来弥补。正贴直拍后面贴上一块反贴,用来配合正面击球,这种直拍横打,经过几年实践,已初见成效。但还有潜力可挖。如发球接发球可以倒拍。用反贴发球旋转较强,发球后可用反贴猛拉弧圈球;接发球时,对方一出台就可以抢拉,先发制人。使用反贴掌握了弧圈球后,万一离台时,倒拍可用反贴拉弧圈球,近远配合,配双打更有利。直拍横打虽有困难,但有潜力。设想和路子也指出来了,为什么不去试一试?
  直拍反贴快攻打法说新不新,说老不老。继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齐宝香以后没有出现更多的尖子。问题是反手太弱。所以要加强反手进攻能力,提高反手相持、防御技术。过去常感困惑的一个问题,是正手攻以拉弧圈为主还是快打为主。我看不必拘泥拉还是打,要顺其自然,有运动员自己视情况发挥,最终的目的是怎样有利赢球。横拍全攻打法,国际上已成了主流。在我国,男女主力也是横拍居多。横拍过去在国内属于配角,现上升到主力位置,就要真正具备担当重任勇攀高峰的志气和技术水平。
  中国的横拍全攻要有自己的特点。目前来看,横拍训练方法完全跟着直拍走,没有自己的一套,也没有充分发挥横拍对付弧圈球先天有利的特点,即压拍形盖弧圈比较方便。相反,我们横拍盖弧圈球的基本功不好,尤其是正手特差。盖还没学会,却要超前练什么反冲。我们的横拍两面拉弧圈的打法,只能主动,不能被动相持。对于对方拉过来的弧圈球,不知道如何是好。横拍打法拉弧圈球,拍形下压太过头,往往容易漏球。这几乎是从小孩到大人的通病。拍形都是固定的,不会根据来球用手腕来调节拍形。
  我们的横拍,即使没有中国特色,思想上也要充分自信,敢于超过欧洲。
  更新观念,我粗略地归纳以上这些。当然还有别的内容。如果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就可能抓住主要矛盾,加上训练方法改变,功夫练到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待续内容《我与乓乓球》_徐寅生自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分钟找出暗恋你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