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我签到就能可以不用登了 每天帮我挂哈达人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感受人生摧残般的精神禸体的双重折磨的话请选择登一座真正的雪山吧。当然前提是你的体质不能太好,否则一般的雪山你是不会有太大反应的你得上起碼上到7K,或者8K才能有和我一样的体验了我运气不错,因为自己身体情况相对比较差所以仅仅在6K+ 就各种体验完满了。

虽然雀儿山不算是什么有难度的山峰但在超业余登山圈里,肯定算是一个标志性的山峰引用一段百度百度的介绍:

雀儿山(藏语称卓拉山)主峰海拔6168米,哋处东经99.1°,北纬31.8°,坐落在雀儿山南段,德格县境内。雀儿山主峰有西北、东北两条山脊。在西北山脊上距主峰3公里处是雀儿山峰,海拔6l19米与主峰并排耸峙于云海之上,冰雪皑皑巍峨雄伟。雀儿山主峰山体高大地形复杂,冰川发育完整冰裂密布,攀登技术难度大

其标志性个人觉得主要在于两点:第一,业余爱好者在6K级别的山峰中可选择的不多(其实5K级别的也多不了几个)最熟悉的大概只有青海的玉珠峰,海拔6178米虽然比雀儿高几十米,但基本就是大雪坡地理环境要简单很多,当然景色据说也差很多 第二,雀儿因为其地理環境丰富岩石、冰川、冰河、冰裂,冰壁都一应俱全所以一直被公认为登7K+之前的必登山峰,也是入门级技术攀登训练的最佳山峰

我選择雀儿主要也是因为后者——想未来尝试7K+的山峰,必须先拿到6K+的登顶证书但是作为只登过一次四姑娘山三峰,仅有过两次高海拔徒步經验(冈仁波齐转山尼泊尔ABC徒步)的我来说,其实这算是一次比较冲动的决定因为之前的几次经历,我比较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屬于高反非常明显的人,大概到了4500米以上就会有特别明显的头疼,无法入眠的情况随着海拔的升高,头疼的程度会指数级的加重但昰如果晚上能睡着的话(睡眠质量就更不用谈了),第二天早上就会满血很多所以其实直到登顶前的最后一天,我都没觉得自己可以登頂

今年3月开始,我坚持锻炼了大半年时间体重减轻了20多斤,体力自我感觉也比之前好了很多这也成为我这次冲动决定的原因。。那么登雀儿山之前应该做什么铺垫才算不冲动呢 通常可以先去登一个海拔稍低的类似雪山,比如半脊峰骆驼峰之类的,这两座都是5K级別比较技术性的山峰都要比四姑娘山的三峰更加具有实践性。

两位自主攀登雀儿山的哥们其中一个哥们说,登不登顶无所谓我们就昰来感受一下。训练一下也好

还是老习惯,写记录之前先看TIP们,都是我这次没有经验的十大教训总结:

1.除了大背包和登顶包之外尽量带个防水性超好的驼包。当然防水再好也需要在外面加个1-2层牛X的防水套。因为雀儿从新路海入口到大本营以及大本营到C1目前是强制馬匹或背夫搬运,一路上非常有可能遇到背包浸水的情况其他不怕,睡袋进水就彻底废了你总不想因此而放弃行程吧。我们在登顶后撤回大本营路上遇到连续暴雨和一些其他情况,直到凌晨所有背包才全部齐全的到达大本营基本上60%的包全部湿透了。

2.还是关于防水问題在重要的东西外面一定套上塑料袋。比如在睡袋外面套1-2层塑料袋这样在进水也不怕了。。对于多日登山来说。防水实在太重要

3.食品是个大问题。一定带自己最爱吃的不用靠理性来判断,应该吃什么因为在C2-C3,也就是海拔超过5500之后你的胃口决定你的体力,能吃的下去是最重要的哪些所谓的各种能量棒,带个别2个就够了作为备用即可。不过如果有能量液体可以带一些,液体是随时都能喝丅去的

4.学会最大限度的精简装备,除了衣服之外也包括相机电池和充电宝。除了头灯电池可以多带一套备用的之外其他任何备用装備都不需要(前提是,你确定正在使用的装备都是正常完好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从C1开始每多一公斤都是很痛苦的。而背夫的价格吔是昂贵的有些朋友最后情愿把东西直接丢掉,也不背了因为比起每公斤90元的背夫价格,不如丢掉算了

5.带一些有味道的冲剂,比如泡桐片啊果珍,葡萄糖什么的都可以个人觉得雪水煮开以后,口感还是很差的润润喉咙可以,喝过了并不是很舒服。对了带点茶叶也是棒棒的!

6.雪镜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尽量买最好的最舒适的,如果欧洲款型的可以找眼镜师傅修改镜架直到舒服贴合为圵。从C1开始到最后下撤全程都是雪镜,如果里面容易起雾或者佩戴不贴合总是松动,或者干脆镜片级别不够(滤光性差)或者不透氣而闷热。。那简直就是噩梦有种想脱不敢脱的感受。目前能买到够用的最好雪镜,法国佳宝变色龙系列的也就是1000多绝对值得。

7.帶一双雪地棉拖鞋。不要觉得占地方(其实很轻)。在你穿着承重的冰爪和高山靴走了一天之后到了营地,还要继续穿着这种鞋子詓雪地里上厕所尼玛是一种什么感受。。自己脑补体验一下吧不用多好的,就是超市20-30块钱的就行在雪地里一般走走不会湿的。

8.保溫杯来说虽然装备要求上都是要求1L 以上的,但其实就按照你平时的喝水量和习惯就行比如我徒步时候一般都是500ml的,这次换了个800ml的实際上除了增加重量,没什么用我每天路上喝水还是那么多,500ml都喝不完剩下就是所谓备用的,没有卵用

9.防晒问题。普通的防晒霜基本沒太多作用关键你也不可能有时间随时去补。最简单就是买肌肉贴,淘宝上最普通的就行把鼻子面颊贴住就OK,那是最最直接的物理防晒特别是鼻子,头巾是保护不到的再有就是把头巾的嘴巴和鼻子位置剪出洞来,方便呼吸千万不要舍不得,高海拔空气本来就稀薄你肯定走几步就要脱头巾大口呼吸,那样防晒等于没有了再有就是带上两支润唇膏,使劲涂吧

10.技术装备方面,什么都可以租但昰高山靴和安全带(坐式)、主锁建议自己买。原来我吃过租用鞋子的苦所以这次是我自己买的鞋子,除了重了点其他保暖防水都非瑺的好,也比较舒服 安全带租用都是最普通的,安全性虽然是没问题但是穿戴方面还是不方便,而主锁也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尺寸问題,主锁尺寸不够大导致技术装备操作时候非常别扭,浪费很多时间特别在你体力几乎归零的时候,极端抓狂

好了,前面废话那么哆。恩。是因为正文其实没有太多可以BB的。。毕竟登山不是游玩景点嘛就大概记录一下吧。希望 通过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完整嘚雀儿山从攀登登顶到下撤回到原点的全过程。其实风景虽然很美很多变,但远不及心灵的感悟和身心的极度体验让人今生都难以忘懷。当然更多的还有队友之间的关照和无坚不摧的高山协作们的鼎力帮助。

DAY 1 甘孜县城到新路海大本营(体力耗费★★)

今天的行程是仳较轻松的我和几个同伴都是提前2天到了甘孜,来回的走街串巷还爬了好几次小山坡——为了拍甘孜全景。我们前一天的集合日(9月27ㄖ)刚好是中秋节大家晚上聚餐后,又相约去爬了山坡拍了巨大的月亮我们全队24名队员,所有人状态都非常不错我自己也可以一路尛跑的上山,基本不会太喘了

早上大家睡到自然醒,因为都是统一定了住宿所以也不存在退房的麻烦,直接中午把大包小包背下来就裝车去吃饭这也算是登山前的最后一顿“人间”标准的饭菜了,大家都没吃完剩了很多,我们的领队罗罗同学说等大家登山回来再吃顿好的!( 罗罗,我们说好的饭呢!其实这就是大家聚餐最后一顿了,只是当时不知道听起来,怎么这么悲凉。哈哈)

午饭后开车湔往新路海,其实也就是玉隆拉措风景区大概路上需要2个多小时,路上能够路过唯一看见雀儿山顶峰也算是雀儿山比较全景的角度,建议可以下车拍摄因为在今后的日子里,恐怕只有最后两天才能看见顶峰了而且那时候距离太近,没有现在看起来如此的巍峨壮观峩们这辆车没有让司机停车,只是路过的时候开慢了一些而且我又不是做在方便拍摄的一边,还是透过司机拍摄的实在的拍的太凑合叻,大家凑合看个意思吧

这位“大师”是在去新路海的路上偶遇,我们在几天后回甘孜的路上也遇到他了,大概是一只在这里的僧人吧

最高点,就是雀儿山主峰6168米。

大约下午2点我们到达了新路海景区的门口车停在门口一个客栈模样的大院子里,所有行李都一字排開并且都被要求套上防水套。所有背包会被装进蛇皮袋里再会通过马匹运送到大本营,路上可能会进水(马是走河里直接过去的)洏人则可以选择步行到大本营或者骑马过去,马匹费用是200元当然了,我们都刚刚到这里大家都还摩拳擦掌呢,怎么可能选择骑马进去。。再说了路上那么多风景,骑马也不方便拍照

在院子里休息整理了30分钟左右,买了一瓶补给的矿泉水大概2点30左右出发进入新蕗海景区,开始往大本营挺进

景区进去大约有20多分钟路的空旷草地,有远山有近水,草地上散落着一堆一堆巨大的玛尼石上面雕刻著六字真言。。

走过草地翻过一个山坡就能看见“新路海”了就是一个高山湖泊,和西藏的各种“措”一样的湖水是粉绿色的,看著并不透亮清澈但其实是非常干净的,只是里面某些矿物质导致的放射色彩变成了现在的状态也是另有一番美好。

剩下来的路程基本僦是环着湖水向前走了一路上基本都是标准的田园泥巴路,上上下下的完全没有危险可言。而且一路上秋天的景色特别的棒色彩异瑺的丰富,具体的看图吧

大约下午4点样子可以走出田园小山路,来到到一片旷野上远处就是雀儿山,上下就是大本营都近在眼前,噺路海也走到了边缘。在通往大本营最后的这段路上应该是大家公认风景最好的区域,雪山上的融水顺着草地流入湖泊浅浅的,清澈而无形还经常散落了无数的花瓣,飘舞在水面上加上远处的雪山,近处色彩斑斓的山坡树林层次非常丰富。唯一缺憾的是今天嘚天气实在实在太好了,一点白云都没有天空蓝的非常的无奈。。不过,作为登山来说这就是最最可望不可及的天气。

前方草地仩的小白点就是大本营了,其实还蛮远的

这个角度的雀儿山,我们望了整整两天拍都拍腻了。。哈哈

大本营早就建立完毕大约昰前一天协作队就来运送物资并搭建完毕的。移动四顶大帐篷两顶队员睡,两顶协作睡并且其中一顶兼做会议室。当然还包括的厨房囷男女厕所帐篷里准备了奶粉,果珍葡萄糖,苹果橘子等等。我实在渴的厉害又不想喝白水,就冲了两包奶粉实在太舒服!又吃了两个苹果,就在坐等吃晚饭了(这就是猪一般的节奏)

差不多晚上6点多钟开饭几菜一汤我是不记得了,也忘了拍照了反正是饿了吃什么都香啊。吃完饭后有一位队员状态特别不好,本来想撑到第二天早上看看情况的但是血氧测试只有30多,经过协商被劝回去了,当夜回到了新路海门口直接派车送回甘孜医院了,一切都是安全第一

协作队给我们准备了厚厚的地垫,在上面再铺上防潮垫足够暖和了!

然后就是块7点多钟,大家去开会主要议程就是互相介绍一下各自曾经登山或者相关的野外经历,再就是领队罗罗详细介绍了一丅雀儿山的整个攀登过程以及播放了之前的一些攀登视频剪辑。主要传达的思想就一个:只要你们控制好分配好自己的体力并且没有呔严重的高反,那么这次登山就和度假一般。。说实话这句话着实让我们感觉轻松了很多。因为有协作在,你们就尽可能放心安铨问题只要管好自己,能够向前走就可以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的确是如此我们团队这帮协作是无比强大的!另一条就是因为协莋要负责我们的安全,包括身体健康所以每个人如果要吃什么药,必须提前和他们说

今天是第一天睡帐篷,晚上10点大家基本都开始入睡了发电机是开到晚上12点的,统一关灯想提前熄灯,也没有独立的开关还好,经常玩户外的人基本上怎么都不会影响睡觉的帐篷整体来说还是有点冷的,但是睡袋是很暖和半夜起来把衣服全脱了,裸睡才可以入眠。

血氧测试:91心率:90

DAY 2 新路海大本营适应性训练(体力耗费 ★)

川藏队的豪华大本营们。。

今天的安排比较轻松,全部在大本营完成主要任务熟悉和练习装备的穿戴(租借装备的領装备)和基本技术动作的练习。

早上7点已经大概有一半的人都起床了,其他的也都是陆续起来外面天气太好,大家都赶着出去拍一些片子早上早饭是稀饭,馒头和一些小菜不能算是多丰富,但是吃的很舒服大概8点多钟,吃完饭我们开始休息聊天准备准备已经囿的装备,这时一帮协作们已经开始收拾行李打包帐篷和装备了,他们今天会提前到C1去搭建营地为我们明天到达C1做准备工作。

大概10点我们左右开始准备技术装备,大概90%的人都是租用全套装备的所以基本上等发完装备,基本检查完表面的和适性之后(还没穿戴身上)也已经1个多小时过去了,全都穿戴完毕已经基本到中午了。。这里再次强调一下自己带某些相关于尺寸的装备的重要性! 第一:鞋子! 第二:安全保护带! 大部分人的鞋号都是不合适的,或者穿着不舒服好在我提前有准备,自己买的鞋子;其次就是 安全保护带那个也是有尺寸的,队里大部分都是L号的我收到最小也是往下掉,简直了而且收紧装置就是最原始的慢慢手动抽带子,居然都没有类姒包包那种的快抽设计!随便调整一下都要高反了。 这种保护带其实也就300多元就能买到还可以的了,切记自己买!

中午饭后阳光特別强烈,强到照射大脑简直到迟钝的地步马上就困意满满,直接倒在睡袋上面睡了1小时起来也是昏昏沉沉的。。开始下午的技术练習技术练习大约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冰裂上面的结组行走,模拟队员滑坠情况下其他队员利用冰镐制动的动作要领。恩其实动作鈈难,也容易理解只是突然摔在硬邦邦的地面上,还是有些纠结的很多人都是跪在地面上假装模拟一下,其实这种动作肯定是不行的真的发生情况时候,早就被拽进去了冰面山不会比这里软多少的。。所以说要命,就别怕暂时的疼痛狠狠的趴下去吧!

第二:仩升器,八字环和抓结的使用包括以上器具过绳结的操作练习。因为需要高度落差的训练所以这组练习在靠近山脉边缘的丛林山坡上進行。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技术装备核心就是使用的顺序问题,以及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 除此之外,还练习了在同时使用冰镐的时候洳何单手操作,如何在冰坡上休息和制动这次练习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的相机应该怎么背上去。。按我以前的习惯就是挂着┅个相机镜头放在前面腰包里,但是穿了这么多装备显然是很不方便再挂腰包(比如主锁就没办法操作了),再加上背上还有大背包实在让我很头疼。这就是没有经验的结果。

中午回到帐篷里脱下所有装备,就想睡觉

罗罗给大家示范当结组队员发生滑坠的时候應该如何制动处理

罗罗讲解在坡地上如何休息

罗罗讲解利用抓结上升和下降

同时今天也发现,主锁是必须自己买的先不说安全性问题,艏先是尺寸问题就大大的决定了你的操作速度。试想一个尺寸较小的主锁上面套了上升器,副锁抓结等等,要想拆下哪一个都得挪半天啊。。累死。。4000米海拔的训练我都觉得很苦逼了,别说了。。

总之今天虽然没什么消耗体力的事情,但是这些疑虑加上太阳光线太强照射时间太久,晚上回到营地里有开始头疼,不过介于领队昨天的话我没吃药,希望身体能够自己调节直接痛苦的入睡了。
血氧测试:89心率:91

DAY 3 新路海大本到C1营地(体力耗费★★★)

今天正式出发也是真正开始登山的第一天,今天也是单日爬升高喥最多的一天有800多米。个人觉得单日爬升高度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海拔基数是多少。比如四姑娘山三峰的单日海拔爬升近1200米(3200米-4380米)因为绝对海拔比较低,所以也还是比较轻松的

因为所有的大包都必须强制由当地村名来背到C1营地(每人单程250元),所以大家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尽量把重的东西都收拾到大包里轻装上阵,毕竟合理的分配这4天的体力才是最关键的第一天绝对是要保持尽量多的体能的。另外的事情就是把不需要的东西整理好,放在大本营比如有些同学就把徒步鞋丢在大本营了,直接穿着高山靴上去这样可以少带┅双鞋。当然了前提是你很习惯在平地上穿高山靴,一般那么硬的底普通人是根本没法控制好的,控制不好普通爬山的路线都会很危险。所以个人建议,特别是租来的高山靴务必还是放在包里吧,穿着自己最熟悉的鞋子上!丢在大本营的东西不用担心厨师这些忝都会守在这里,看着营地和东西

所有背包都被套上了“岩羊户外俱乐部”的袋子,据说是为了背夫背上去以后万一把包包放错营地叻,方便找回来毕竟现在是登山季,这几天不仅是我们一个队伍在上面(实际上加上我们,不算自主登山的个人小组外一共有三个商业队伍,另外两个是徐老幺的队伍和川藏线的队伍具体情况后面还会提到)。

所有背包大小都差不多都一字排开放好了,结果当地村民过来取背包一群人围着背包争执了好久,足足有半小时我们也是实在不懂什么情况。直到把背夫队伍送走我们请来了雀儿山著洺的“赤脚大仙”来给大家一一献哈达,祝福全队一路平安然后全队围着玛尼堆,默默的向山神致敬1分钟祈求平安顺利,祈求登顶成功大概上午10点左右,我们才正式出发走向这两天一直无尽拍摄和揣测的雪山方向。

我们本来已经觉得塞满的包结果协作们居然又继續塞下了超多的东西,比如这么多馒头和高山食品! 真实潜力无限啊

一堆附近村子里来的背夫,围着包包在争执。。起码花了30分钟不知所谓。这里周围有三个村子每年每个村子轮流负责背夫的工作,具体谁来背是靠抽签决定的。因为她们赚钱渠道很少背夫对她们来说是很好很快的赚钱机会。

背夫们背着我们包包先走了

我们围在一起默默祝福了1分钟

大约前面半小时的路程都是在长有矮小灌木嘚缓坡上行走,不时地面上还有水流进过这段路大家基本上只休息了一次。之后就开始走向完全的乱石路再没有任何超过50厘米的绿叶植物了,有的只是岩石缝隙中的小草协作至少有两人会永远保持在最前面带路,和最后面断路的状态大概行走一个小时之后,前后之間的距离就差了至少1公里以上了时间上来说差不多有30-40分钟的差距。这时已经发现体能好的人真不是一般的好啊!上串下跳精力旺盛。。体能差的就快要爬地上了。。我尽量保持在中间考前的位置体能上倒是没有太多感觉,只是觉得太考前有压力太靠后没动力(压力更大)。还是保持中庸一点吧

就这样的乱石坡爬了1个多小时之后,就是一段石头比较小比较少,但是路面很滑的沙石路由于忝气太好,路面太干细碎的沙石就更加没有摩擦力了,必要时候只能手脚并用比较安全这时的角度大约是30-40度左右,走起来还是比较陡嘚

一路上都有俱乐部的各自的路标

大约一直走到快下午1点的时候,来到两个山岩之间据说这是通往C1的标志性路线(前面的路线都太雷哃),后面就快到了(大约还有1小时)这段路石头比较大,每个石头的高低落差也大但是磨差力足够,所以虽然很陡峭但是很好走。路上会经过一个木头梯子当时就让人想到了珠峰的天梯。。哈哈木梯虽然摇摇晃晃的,但总比徒手爬上去方便多了

之后的路线僦是典型的Z字型上升了,都在山岩上行走需要一点点的小攀爬,比较危险地方协作都会在哪里等着大家,保护大家上去个别特别危險小段路线上,都有做好的保护绳直接拉住绳子就可以放心上去了。这部分路线向上看蓝天白云,好像登天一般很爽!

爬过岩石堆の后,又有一段直线上升的路线坡度大约40度以上了,但是地面是松软泥土磨差力很大,所以非常好走走过这段基本就能看见C1营地了。这时候大约是下午2点左右我们的第一批最快的队员已经到达C1了。最后通往C1的路线是一个斜度很大的岩壁已经做好的保护绳,单人轻松就可以过去了当然,协作还是会在岩壁上给大家做保护的这时候的天气早就从上午的万里无云,变成了浓云密布特别是远处的雪屾上部,云层几乎把蓝天都遮蔽了

开始进入双岩石间的峡谷

协作在帮助大家登上梯子

这个角度看似乎路非常好走,其实还是很陡峭的否则也没必要专门加上保险绳了

延伸到山沿下的冰舌末端

最后一段长距离的攀登,大约斜度有40度不过路面很好走

远看C1营地,还是非常壮觀的

在C1的位置俯瞰大本营真是很遥远

通往C1最后一段倾斜岩壁

快到C1时候天气开始变化,云层开始增厚

中间那个就是我的帐篷了。

大约三點半开始我们开始穿着全套装备,在冰川上实地练习行走再就是是结组,上升下降的训练。大概整个训练一个小时左右疲惫不堪。本来刚上来时候状态还是很好的到训练完,差不多下午5点的多的时候整个后脑壳都开始疼了。现在真切的感受到高山靴和冰抓给我惢理带来的无限阴影! 加上安全保护带的不爽(总是下滑)太让人抓狂了。。关于整个装备的穿脱,要特别注意顺序问题那就是先穿安全带,再穿鞋子。如果顺序错了。比如鞋子都穿好了,结果安全带没套。完蛋了,鞋子太大套不进去,还得脱了重新來。。不要看这么小的动作,现场随便哪个队员都会感到抓狂。。因为我们觉得在这里穿着这么多衣服和装备,弯个腰都是個要命的节奏想想未来几天的生活,还是先回帐篷休息吧今天因为没有大帐篷,不方便开会于是从今天开始改为协作挨个帐篷通知苐二天的行程安排,并且给大家测量血氧和心律

晚上吃完晚饭各自回帐篷休息,大约到了8点多钟很多人开始在外面拍摄星空和银河,峩虽然去过一些高海拔地区也喜欢拍照,但是对于星空我还是第一次我就属于纯粹出来凑凑热闹吧,带着头灯爬到山坡上驾着八爪魚的小夹子,随便拍了几张就收工了(面对茫茫冰川,晚上的C1还是蛮冷的)

血氧测试:81心率:96

DAY 4 C1营地到C2营地(体力耗费★★★★★)

因为紟天要收拾装备和背包所以今天7点多就起床了。因为从今天开始得自己负重前进所以得把不需要的东西都丢在C1营地。特别是例如徒步鞋充电宝,多余的电池衣服等等利用与比较低,但是比较有重量的东西因为接下来只有两个晚上的时间,不需要太多补给也没有信号,面对从来没有负重行走的我来说整整丢了两大包的东西下来,真是没想明白当时为啥带了那么多没用的东西过来。虽然现在这個随身这个68L的包里还是很重

大家全部收拾完东西,已经差不多10点了除了吃早饭之外,整整2个小时收拾时间可见高海拔大家的速度和效率都减慢不少。所有人开始穿上装备从岩石堆直线下到最近的冰川上开始穿上冰抓前进,协作们早已经在前面带路了和昨天一样,穿装备的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个巨大阴影除了冰抓之外,穿上所有装备我和小伙伴大概花了10多分钟,然后背上大包跨上相机,踩着坚硬无比走路很不习惯的高山靴,一步一步小心的顺着陡峭稀松的岩石走向冰川因为鞋底太硬太重,没有脚感觉所以感觉随时都会滑丅去的样子。不容易走到冰川上我们各自找到能够坐下来的石头,然后缓慢的把包卸下坐下,痛苦的把冰抓穿上这时你会感觉四肢嘚柔韧性无比的差,坐下来手够到脚都很艰难。。特别是穿完后还要把冰抓扣带完全穿好,两边打结。。这也是最痛苦的事情の一——因为裤子也很厚鞋子很大,脚左右活动不方便所以手经常不容易够到绑带。。

大家穿带完装备准备出发

前面一段路,由於冰川比较平缓且没有暗藏的冰裂缝,所以大家都是自由前进不需要结组。当你穿完装备真正开始走起来以后,反而感觉稍微轻松┅些——毕竟鞋子和冰抓就是为了这种地面而设计的我还是老习惯,走在中间靠前的位置慢慢的走到了第一阵营,虽然负重大包但吔感觉并不是很累。大约30多分钟之后会遇到第一个冰裂缝(或者说是个小冰河),需要我们一个一个的跨越过去协助会在两边接应大镓,帮助过“河”稳妥的同学,就下到最下面然后慢慢爬上去,如果你稍微有点胆子的可以直接跨越过去,然后用冰镐砸进去稍微一拉就上去了。我是后者大概第一次体会到冰镐和冰抓的功能,整个过程感觉还是蛮爽蛮新鲜的

后面一路还会遇到3个类似的,需要跨越的冰裂缝不过都很简单,不存在任何危险一路天空非常晴朗,冰川整体暗灰色虽然并不是透蓝的白色,但是整体景色还是极美嘚!太阳照射的温度提高很快身上很快就都是汗了,被雪镜罩住的部分格外的闷热,但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脱下慢慢的你会发现即使帶着眼镜,外面亮度仍然很高大约走到中午12点左右,我们来到暗灰色冰川的末端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纯白色了。我们在这里原地休息等后面的队伍上来,顺便先把中饭解决掉其实也没什么胃口,主要就是喝喝水润润感觉早已干裂的喉咙,由于所有的水都是雪融水即使烧开后,仍然不是很好喝感觉胃里不是很舒服,所以我每次就只能是一小杯以润喉为目的了。因为上午这2小时左右的徒步基夲上坡很少,或者说坡非常的缓和基本上没消耗太多体力。

后面几个冰裂缝都比较容易过了慢慢爬过去,或者跳过去都很轻松

在冰〣上(踏上雪坡前)的最后一次休息

大概中午12点30左右,也就是我们吃完饭准备出发前,突然天空完全被云层覆盖天气骤变,几秒钟之後就下起了大雪周围能见度变得很低,不过协作们对于突然变化的天气并没有任何的反应让大家收拾东西,准备出发由于后面的路程需要结组前进,所以协作开始根据大家准备的情况让我们排好队伍,准备挨个挂上锁扣因为和我同帐的小同伴到的比较晚,所以我等他们一起休息好了再去结组。所以我们就被安排在了相对后面的一个组中每个组大约7-8人,一共4个组每个组都由协作领队和断后。於是我们就在风雪中出发了

我们休息吃中饭的地方,大概就几分钟的时候天气大变!

风雪交加,其实这只是一片云飘过而已所以大镓都很淡定。为了以防万一,我还是穿起了冲锋衣

下午出发前,也是整个行程里为数不多的定妆照

与前面的冰川地面行走的感觉完全鈈同这里大家都起来都显得吃力很多,大概也因为第一次相互结组的关系每个人的行走节奏又不能统一,所以走起来更加吃力由于夶家都是一字形前进,所以前面如果出了什么问题或者队员要休息,那么后面就全部得停下来等待所以体力好走快了,不行;体力不恏走慢了,可能又会被前面的绳子牵绊所以自我感觉,基本完全失去节奏了大概只有20分钟不到的时间,就感觉累的不行再加上接丅去的路,基本完全是在上坡视觉上就要把自己打败了。这也是我这次登山中第一次感觉到有些吃力和懈怠。

结组前进前面是川藏隊的,我们跟在后面整体都走的非常的满。大约1秒钟一步的速度每隔5分钟不到,就会停下来等待

大概从下午1点20开始,除了连续的上坡之外就要接连从几个陡峭的冰脊上走过,最窄的地方大概只有20cm的宽度大家正常行进的步伐节奏基本上是1-2秒钟一步,看起来非常缓慢囷吃力除了队员有走不动的时候,会大喊一声“休息一下吧”,其他时候基本是不会有人说话的剩下来的路,我只是感觉越走越累由于一手要拿着绳子,一手要拿着冰镐且所有路段基本都是冰裂路段,也不允许停留所以拍照机会也就非常少了,还是有些遗憾的特别是在冰脊上面的照片,都没拍

路上遇到两组登顶下撤的队员,一组飞快的下撤着让我们都很羡慕。他们说他们并没有登顶,夶约在离顶峰还有200米的地方已经到了6000米以上的垭口了。但是他们并没有任何的难受或遗憾的表情反而满脸的幸福和满足感,并且鼓励峩们要登顶协作告诉我们,最后一段是大约超过80度150米的冰壁,需要攀冰上去对体力要求很高,很多人都会在这里放弃

遇到一波成功登顶回撤的队伍互相加油!我们当时是真心羡慕啊

通往C2的路线,坡度越来越大简直有种就地死去的感觉

冰脊顶部的宽度不到20CM,需要快速通过不能停留

大约下午3点30左右,终于达到营地了其实自从远远的可以看见营地的时候开始,我们一组中的很多人都开始抱怨领队的協作为什么要这么赶走的那么快,中间也不多休息一下可见大家都非常的累了。其实后来发现每个协作的风格不太一样有些就会按照他们预定的时间赶路,只要没有太特别的情况不会太在乎队员的感受。而另一些协作则会根据实际路程和时间,来灵活调整大家的速度照顾到体力比较差的队员。根据实际情况来说我们是最后一组,后面已经没有队伍了其实我们是可以自己放缓速度,多休息一丅的不过,既然早点到营地了也没啥不好的。其实大部队早就到了半小时以上了

C2营地的天气特别的好,远远可以看见通往C3营地的70度膤坡甚至也能看见通往顶峰的路线。再向前走大约不到1小时的地方有两个帐篷,那就是高C2营地据说明天的徐老幺队伍就会在那里驻紮,高C2营地就是直接冲顶的营地不用在C3停留了,这样可以节约一天时间但是对体能要求更高,因为需要一天内连续攀爬两个70度以上的膤坡协作们为了我们方便帐篷的进出,以及方便穿脱装备在每个帐篷前面都挖了大约40CM左右的雪坑,这样我们可以正常的把腿放在帐篷丅面就和做椅子上穿鞋子一样感觉了。

正在挖“厨房”的协作们

每天大家到达和离开营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灌水!

下面的两个小黑点(帐篷),就是高C2营地的位置从那里可以第二天直接冲顶。

通往C3营地的陡峭冰坡大约70度左右,这个角度可能大家感觉觉得还好

今天絕对是体力严重透支的一天,第一次高山靴冰抓+负重整个人都特别特别的不好。在帐篷里完全没有力气说话和做任何一个动作看着远處的用雪建好的厕所,都没力气去上唯一还能让我鼓足所有勇气和力量动的起来事情,就是外面大喊“好美啊”尼玛,我就忍着不爽拿着相机和镜头出去了。。这时候,换个长焦都累的我半死晚上给大家发了“山之厨”高山饭,有咖喱牛肉和西红柿鸡蛋饭用沝泡了很久,虽然还是有点硬但还是可以下咽的,只是味道实在是淡了点加上同伴的榨菜,感觉好多了但是,即使这样我大概只吃了四分之一就没胃口了,然后吃了点自己带的零食晚饭就此作罢。记得之前我和很多朋友说过如果有美景,我就没高反了这次是栽了,美景那么多我的高反还是让我爬下了。头已经很疼想到晚上没有好吃的,还有两天才能回去头更疼了。

今夜的记忆到现在都昰那么清晰因为高反,我吃了一颗黑片希望能睡着就行。因为以之前的经验我不管第一天高反如何,只要睡一觉第二天就可以恢複80%以上。我看了看表大概坚持到9点左右开始睡觉(其实早就困了,只是怕睡太早熬不过半夜就醒了,那就很惨)事实上,最后我第┅次醒来是凌晨2点不到黑片只管了4个小时不到的睡眠。我不敢睁眼害怕眼镜睁开后,精神会越来越好就没办法入睡了,明天还有那麼大的消耗更高的海拔,怎么能坚持得住呢今天外面的风声巨大,感觉整个帐篷除了我们睡的地方都谁在飞舞,我一直一直的在想兩个问题第一,这样的大风的天气是不是会影响明天的攀登第二,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的难受明天早上会有人提出放弃吗?其实我所唏望的答案就是一个希望明天停止攀登,如果有人提出放弃我马上跟着说放弃。。我觉得我难受的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虽然这僅仅才到5330米而已。后半夜的我就是这各种纠结乱想中度过,伴随着巨大的风声后来还有伴有拍打帐篷的雨声,我知道这里不会有雨,只有雪和冰雹

记得晚上协作给我们挨个测量血氧和心律时候,我觉得自己数据不好问他是不是有问题啊,他坚定的说没有大问题,好好休息一下就好了于是我就相信科学吧,再坚持一下看看但是我已经做好了不能登顶的准备,基本上心态已经完全平和下来

血氧测试:75心率:118

DAY 5 C2营地到C3营地(体力耗费 ★★★★)

我是在昏昏沉沉中熬到了天亮,大概7点多起床了由于昨天状态特别不好,为了减小今忝的体力消耗我和小伙伴决定要命不要钱(每公斤90元费用),尽量整理出了路上不用的东西交给协作来背,我基本上就是拿出了睡袋囷一些食物大概减轻了3公斤左右。但是虽然只是减少了这么一点但整个包都感觉轻盈很多。今天的时间是很充裕的所以大家都不是佷着急,协作也没有催促我们早饭是泡面,基本上我就是吃了两口其他什么都没吃,也不觉得饿也没胃口。大家灌完水慢腾腾的穿完装备,差不多已经快10点半了我才随着大队伍出发。话说虽然早上起来状态依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是体力肯定是好了很多大镓开始结组出发。

每天早上和小伙伴起来就这么坐着什么都不想干,等着是在来不及了,才分别慢悠悠的出门准备或者吃饭,上厕所。。

从C2到C3是要撤帐篷的所以大家都得早起,不过好的是今天路程时间很短,所以都可以慢慢来

努力自拍一张,这时候基本大腦是模糊的

可以看见通往C3的大冰坡了

由于之前看过一些雀儿山的游记介绍早就知道C2-C3的那个陡峭的巨大雪坡,所以早也有了心理准备我們徒步到中午12点左右就能看见高大的雪坡就在眼前了,其实在别人航拍的照片上看着超级陡峭近处缺完全没有了那种险要的感觉,好像呮是一个普通的大坡而已看这也不是很高,不是很难的样子前面的队伍已经开始在攀登,速度特别的慢基本是4-5秒走一步的速度。我們还是结组状态所以前面不走,我们也只能停下来等待也刚好给了我换长焦镜头拍摄的时间(虽然现在来看也是拍的一坨屎)。

等到峩们达到雪坡下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然后大家分开结组挨个套上上升器,开始攀登如果你体力还可以的话,一定要选好前面嘚队员因为保护绳就就一条(很少中间换绳的),如果你前面队员速度很慢的话你就得使劲的等待了,多一刻等待就多一份寒冷和危險只是我们现在是下午1点多,温度还很高大家暂时还感觉不到(而登顶的那天就很明显了)。当你真正踏上攀登开始你才发现,刚財真的被视觉所欺骗了实际上至少有70度的斜度,完全靠冰抓的前齿插入然后加上双臂的冰镐攀登,协作说告诉我们不要完全依赖上升器那样很危险,担心保险绳承受不了这么多人的力量——所以上升期只是起到保护辅助作用我们基本靠徒手攀冰上去的。。我运气還不错前面的人比较快,而我自己也感觉攀冰要比徒步顺手很多(毕竟能用上双手了)大概不到半小时就攀上去了,算是整个队伍里湔面一波上到C3平台上的队员

这个角度看起来好像不太陡峭,那可能是因为我站的拍摄角度也是大斜坡(其实一路上就没有平地)

借用两張图片大家就看出来了。这是网友航拍的C2-C3的冰坡攀登画面小黑点就是登山者,这就震撼多了。。我也是提前看了这些资料所以囿所心理准备。

这张图应该可以看出来大概的倾斜度了吧

双脚都是冰碴上面还不停的掉冰碴,毕竟大家都是靠冰镐和冰爪在攀登

在平囼上,我们稍作休息拍照之后,就继续向C3营地发出了平台上其实还看不见C3,通往C3的路还是连续的坡只是比较缓了,心理上也轻松很哆现在周围已经全部都是雪山,雀儿山顶就在眼前了登顶的路线也更加清晰了——这就是我们明早要走的路。达到C3营地差不多下午2点半今天算是非常轻松的了。虽然这里超过了5700米但我当时感觉状态比昨天好太多了,起码还有力气拍照。

冰坡上方通向C3的最后一段路坡度非常的缓和,轻松多了

看着挺清醒的其实大脑早就废了

但是从我进入帐篷的那一刻起,我当天就再也没有出来过。因为忽然狀态就急剧下降,即使外面有人大喊美景我也没有任何力气了。严重的高反让我头疼到不行。我倒在防潮垫上闭着眼睛,痛苦无比。。只有当协作中间过来检查帐篷时候问我“有什么问题吗?不要睡觉啊”我才会本能的坐起来,回答没问题,没睡觉就是休息一下而已。恩我回答问题的时候,是非常淡定看不出任何痛苦的。我想大概我是害怕他给我检查放弃我吧。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嘚纠结又怕被别人放弃,又想自己放弃——还发愁找不到说服自己的理由

今天的天气明显没有昨天好,5700多米的天气变化更快雀儿山頂峰云层已经很厚

晚上吃的饭是另一种高山套餐,说是套餐其实除了米饭,就是咸菜一样的东西吃到嘴里的时候,发现米饭还是透明嘚!! 坚硬无比小伙伴硬着头破吃下去了,我吃了两口就丢在一边了实在也是没胃口,我问自己想吃什么。。我好想吃大肉包子。其实不是不饿,是没有好吃的。。因为明天要凌晨3点起床今天大家都可以放心的早睡了——其实我们每天都早早就困了,但昰大家都怕醒的太早所以都坚持到9点,甚至10点才睡即使再困也熬着。我照理吃了黑片喝了发汗的感冒冲剂,带上帽子就躺下了大概是不到8点的样子。我记得头都没有力气钻到睡袋里整个脑袋一夜就这么直接躺在睡袋外面的。可悲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不到晚上11点就醒了,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一颗药才让我睡了3小时不到。。还有4个小时怎么熬过去。。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起来再吃一颗药恩,就这么一直纠结着不敢睁眼,也没力气拿药。。大概3点多我听到外面熙熙攘攘声音的时候我才敢睁开眼。我清晰的记得最後几个小时,我好像一直在做梦梦中我一直在寻找让自己睡着的方法,又好像不停地在整理东西创带装备。整个夜里都极端痛苦

今忝晚上协作测量血氧和心律的时候,依然坚定的说我没大问题的而且我被测量了两次,因为中途我状态实在不好小伙伴担心我,就叫協作过来咨询他们我记得协作过来的时候,我其实挺期待他说你要不就不要参加登顶了,就在这里等我们吧但是他没有。。。

血氧测试:74心率:114

DAY 6 C3营地冲顶下撤回大本营(体力耗费 ★★★★★)

清晨2点50坐起来,小伙伴在帐篷里整理东西我坐在那发呆,头疼的特別厉害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虽然告诉自己只要再坚持完今天就可以吃川菜,睡床洗澡了(准确的说明天就可以实现了), 但是现茬自己完全不想动甚至想就地等着他们冲顶回来。一点力气都没有我让小伙伴帮忙把包里的药拿出来,我塞了两颗治疗急性高反头疼嘚药到嘴里吃掉因为想到已经两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又塞了4颗什么高原补充能量的药结果吃下去,马上胃里就有点难受不到1分钟,僦全吐了——拿着塑料袋吐了满满一袋。让小伙伴帮我打开帐篷门我自己丢到外面。我这时候反而在想,如果协作知道我吐了估計不会让我冲顶的吧。赶紧和小伙伴说你们千万千万不要告诉协作我吐了。于是我鼓起力气开始试图向外挪动。

由于今天有三个队伍要冲顶,但是最后冲顶的路线只有一条切只能一人通过,所以队伍之间必须协调好出发的时间川藏队是最先出发的,大概在3点左右他们的营地离我们很近,所以我们被叫起床的时候他们早已经准备好,开始出发了了本来我们计划是和第一支队伍间隔一小时,应該4点出发的但是昨天在高C2扎营的徐老幺的队伍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出发(他们应该是大约5点从C3的位置出发),但是他们提前出发了协作擔心会到上面会“堵车”,于是我们就提前半小时出发了但也就是因为这提前的半小时,从起床开始协作就不断的在催促,虽然因为這几天的经验让我节约的灌水的时间(昨天水也基本没喝就不用重新灌水了),但是等同帐的两个小伙伴们依次穿好装备出去后(帐篷裏面空间有限只能一个人穿脱),我出来时候大部分人已经结组前进了而这个时候,我连冰抓都还没穿上!再加上高反的影响动作嘚迟钝,情急之下我只能无奈的求助协作帮我扣上冰抓的保护带然后随便装上头灯,就赶紧匆忙上路当然,我再匆忙也没忘记挂上楿机。。平时觉得很重的相机,今天穿着那么多衣服后居然没什么感觉了。

但是这会儿的匆忙的连续动作让我的大脑好像清醒了佷多,高反的头疼似乎也变弱了由于出来的比较晚,我只能跟上最后一组队伍最后一组只有4个人,其中还包括两个协作另外两个队員是全队里仅有的两个90后哥们,因为一路都走不快就被安排在最后一组了。我们戏称我们是老弱病残组哈哈。当然跟着这组首先的恏处就是,走的特别特别慢基本上走不到5步就会休息一下,本来我觉得体力很不好的在这里真心是没压力了,以至于中途休息的过程Φ我已然快进入梦乡了——这不是开玩笑,我真的已经开始做梦了每到叫走的时候,我再忽然从梦中醒来。。本来这时候就已经夶脑迟钝所以除了本能的拍照记录之外,眼睛就一直没离开过地面不用看远方,只要看地上的脚印就可以了——反正知道路很长坡佷陡,一时半会的也走不完。。

路上小伙伴休息喝水发现大水壶里竟然是冷水,果断决定丢掉大水壶继续前进——现在每一点重量都是负担。大概5点30的样子路上捡了一位我们的女队员,她见到协作抱着就哭据说是因为体力不行,前面队伍劝她放弃登顶然后就紦她从结组上抽出来,留在这里等我们最后这组队伍以免影响前面其他队员的前进。我们带上她继续前景这时我忽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们这组这个速度前进的话会不会就没有登顶机会了啊。。虽然我做好的各种不能登顶的心理准备但毕竟已经坚持到了最后关头。。虽然我的大脑早就糊里糊涂的迟钝不堪但这种原则性念头还是好敏感的蹦出来了。。但然并卵。这段时间让感觉最深的就是之前经常在电影里看见登山的人会互相鼓励说,千万不要睡着睡着会死在这里的。。现在的我就是随时都能睡着站着都睡着了。

協作帮助队员取水壶这时候自己取个水壶感觉都会挂掉。。

中间这位女生就是刚刚才捡到的,大家都在非常吃力和努力的前进虽嘫速度非常缓慢。

大约快到6点的时候我们协作解散了我们的结组,让我们自己按自己速度慢慢的走虽然天空依然一片漆黑。虽然分开叻但我本能的还是跟着前面队员的后面走,大概走了10分钟之后前面兄弟让我不用管他,可以先走我好像感觉如梦初醒一般,于是就超过他开始努力的按照自己步子向前进了越走越稳定,大概保持30步休息10-15秒钟的频率前进这时听到后面协作传来声音和我说“前面那个,快点走你去赶上前面的队伍吧”,大概这是最让人感觉到鼓励的一句话了感觉到了登顶有望了!于是也走的更有力量,也不只是低頭看脚印而是看着前面黑暗中的灯光,知道目标在哪里努力稳定的向前。同时我听到后面的协作和前面队伍通话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後面有人赶上来,会到并到你们队伍中去

大概只用了半小时时间,我就赶上了前面的队伍。我也遇到了我同帐的伙伴。有两组队伍嘟等在这里据说已经休息等待了一段时间了,就是为了和前面的登顶队伍拉开距离以防止在最后的冰坡下面等待,那里风更大气温哽低。在垭口中等待还不如在这里等。很多队员都感觉很冷冻的不行,特别是手脚协作让大家一定原地保持运动,脚要活动手互楿措,防止冻伤后来得知,我们的第一组队伍先行到垭口冰坡前等待的整整等了大约1小时,更加寒冷无比!

大约6点50的样子我们两组囚才继续结组出发,我自然是在最后一个整个行动速度也是比较慢的,我们大家约定好30步休息一下所以我基本上没有跟不上的感觉了。中间几乎没有专门的坐地休息时间一直到7点半左右,天已经亮了起来我们才到达冰坡下方。现在前面正在攀登的都是我们队员了夶家开始和昨天下午一样,利用上升器开始攀登只是今天基本上全部的的技术操作全都是协作来完成的,大概是为了提高速度和安全性吧记得在第一天,开会时候领队罗罗说为了保证安全性,我们所有的协作在登顶时候要求就是排成一排保证每个技术点都有协作,幫助我们完成技术操作保障安全。所以这也更加体现了之前所说的,参加这种商业登山队我们作为客户来说,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自巳的体力和高反其他的都交给协作们完成。

大家开始走上通往冰壁的最后一段上坡路

对最后这个80度100多米的冰坡的攀登,我的记忆已经鈈清晰了有比较映像深刻的就是三个片段:第一是因为最前面一位队员的体力或是技术问题,速度特别的慢我和前面一位队员等待了呔久时间,以至我鞋子上的雪都结冰了又几次当我试图把鞋子前齿拔出来的时候,花了很大力气第二,整个攀登过程协作都要求我們不要抬头,因为上面队员等攀登会导致不停有碎冰块掉落而且事实上冰块非常密集,还有些很大的冰块和流雪我虽然被砸到不少,泹没有太大伤害但是我同帐的伙伴就没那么幸运了,他的腿上给砸青了一大块第三,就是攀登过程中有一个挺大的冰裂缝,必须跨過去才行虽然那里也有协作保护,但并没有太多作用。路还是得自己踩出来的!一路上停停走走,因为不断在掉落冰块我也没敢拍照,现在想想还是有点遗憾的。

已经可以看见冰壁了,雾气依然很大

冰壁中间有一段冰裂我在下撤的时候,因为速度太快直接滑进去了,好在不深很快就自己荡出来了。不过体力耗费了不少。

通往顶峰的最后一段山脊也是最陡峭的部分

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来栤壁几乎是垂直的。。

登到冰坡上面已经是9点多钟后面还要通过最后一段山脊才能达到真正的顶峰,而这段大约不到50米的路也是最危險的基本上会有2-3个协作在路上给大家做保护。地面上的保护绳在我们看来非常混乱(有交错的很多根)如果没人帮我的话,大概以我現在的大脑完全不知道应该把保护主锁套在哪里了。。好吧,过了这段路就是峰顶了。天气是那么的不好全是雾气,能见度很低一位协作看到我背包上挂着哈达,就问我是不是要拿下来放在这里啊我笑着说“说当然要了”。于是他就费劲的帮我解了大概5分钟才从我登顶包上拿来下,挂在脖子上大家合影。然后对着哈达许了愿让协作帮我给系到峰顶玛尼堆的经幡上了,不知道我是不是这佽唯一一个把大本营的哈达系到峰顶的人哈哈。

再有关于登顶的一个TIP大家要记住,要自己带个镜子上去看看自己那时候啥形象了再拍照,不要学我帽子歪的,眼镜歪的竟然把脸都遮满了还是很土鳖。整个配色也是醉了,下次登山前要全部重新买过!

等着最后几位小伙伴登顶

我记得拍照时候我的大拇指是举着的。。尼玛,,谁知道忘了大手套这回事儿了完全看不出我在举拇指啊!下次動作要大一些!!

在峰顶,我们也都是用安全绳互相系在一起的安全第一。

协作们总是和我们不断重申“登顶后安全下撤到营地,才算是成功”——毕竟90%的悲剧都是发生在下撤过程中因为登顶几乎要耗费掉全部体能,下撤很多人都会体力不支或者大脑模糊了为了这篇游记不要超2W字,下撤就写的尽量简单一些吧大家看图好了。上去下去路一样,但是风景不同

下撤首先遇到的痛苦就是下各种大雪坡,天亮后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爬上来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这么陡的大坡气温升高后,地面上的雪都变得松软多了每一步都会陷进去很深,下撤的体力耗费可想而知一个协作挽着我,让我跟他一个速度向下走其实就是向下蹦!虽然速度快很多,但简直累死我叻我说你先走吧,我慢慢来实在走不动了。最后就学着其他伙伴,干脆坐着滑下去吧虽然阻力也很大,速度也快不了而且裤子衤服里也都是雪,但是!还是轻松很多。。至于裤子衣服里的雪都是暂时的一会就干了。

这是同帐小伙伴下撤时候用手机拍的云層打开的一瞬间。。我下撤时候已经完全被遮蔽了很遗憾没拍到。。图中心的黄色帐篷就是我们C3营地

学着别人滑下去,鞋子上布滿了冰碴重量更重了!

基本上下撤到C2营地大概是下午1点不到,如果说前面的下撤是和深雪搏斗的话那么接着到C1的路程就是雨冰渣岩石較劲了,加上路程更远也就更是艰苦。由于前一天夜里下雪C2通往C1的路上全都被雪覆盖了,原来灰黑色的冰盖都变成了白茫茫的而且忝气也一直被云层覆盖着,大家体力都早已不足了都走的很慢很慢,路程也更显得特别漫长走到冰脊位置时候,虽然依然很美但似乎都没心情拍照了。回程的路协作都催出的比较厉害,因为其实原定计划是下撤到C1休息的但大家一致改为下撤到大本营了,所以希望忝黑之前回到大本营其实时间还是挺赶的。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想赶紧走到C1,换上自己的轻盈的徒步鞋后面的路再说吧!

到下午快3点嘚样子,我们才依稀看见C1的位置也就是冰盖的末端。这时候天气已经开始下起了大雪能见度降低了很多,白茫茫的一片队友们也早僦前前后后拉开的很大的距离,一个人站在里面还显得很孤凉。又走了大约1小时才真正回到C1营地。真当我念叨要是有一瓶可乐就好了嘚时候居然发现协作在发可乐!!简直是惊喜啊!!! 一路上我就后悔为啥没买红牛和可乐背着呢,就算重一些但是有用啊!!几年湔尼泊尔徒步时就是拜倒在可乐和红牛面前啊。到达C1的时候我们的一个大帐篷只剩了架子,我开始以为已经被拆了准备走了呢后来才知道这个帐篷的布居然被大风刮没了。。。大家尽快的收拾好大包换上鞋子,就继续下撤了虽然知道还有几个小时的山路要走,泹是这里海拔低了很多抛去了各种沉重的技术装备,大脑马上就清醒了体力至少回血了70%,就连小伙伴都说我“你现在已经恢复了收拾行李的能力”,是的之前在山上,我在帐篷里挪个包都懒,更别说整理了实在要感谢同帐小伙伴的体谅和照顾啊!!

悲凉的我。。下次要换件衣服太难看了

回到C1营地的时候,已经开始下大雪了

越往下走天气越好了,云慢慢的散开感觉一切都在迎接我们的归來。一路有说有笑脚步也特别的轻盈,完全不记得早上3点到现在一直都没吃没喝其实我从前天开始就没怎么吃东西了。喝水也仅仅为叻润喉和吃药回想起来,真是感叹不知道人的潜力和意志到底可以有多么的强大一路上协助一直跟着我们,按他的话来说就是如果哏着我们,我们才能走的更快一些的确,有他的催促我们终于实在天全黑前回到大本营了,大概是下午7点30的样子从早上3点到现在,整整16个多小时连续攀登和下降没有休息,上下海拔变化超过了2500米

如果不是等到半夜12点,大背包才被背夫弄下来如果不是大背包全都浸湿透了,我觉得今天就是完美的当然,瑕不掩瑜想到明天就可以回到人间,就是美美的大部分一早拿到背包的人,都在不到10点就進入梦乡了虽然还是帐篷,但是舒服太多了大家都太渴望睡一个好觉了。

脸部除了眼睛之外全部晒坏了。而且仅仅是最后一天登顶慥成的可见高原紫外线可怕啊。知道下山时候遇到当地人,他们调侃我说怎么来了个藏族孩子。。我这才知道自己都成这样了。。赶紧让小伙伴拍一张留个纪念。

DAY 7 大本营回甘孜县城 (体力耗费★)

今天一早就开始下着小雨除了个别骑马出去的人,其他都还時步行回新路海门口由于昨天的大学,今天周围山上已经变成了白顶远处山上的雪线格外的明显。大家收拾好需要马匹驼的背包后僦开始出发了。我的包全湿透了自然也没啥可讲究的了,随便丢给马夫就行了过来时候路上都是坚硬的土路,现在回去时候已经全是爛泥了一路上天空乌云密布,山顶慢慢都笼罩在云层中其实也还挺美的。

裤子鞋子外面全烂湿了但是防水真的很好,里面全干!

大镓到新路海门口等到背包后基本也就是分别的时候了。有些人直接包车回成都了有些人回康定,我和为数极少的几个人还是回到了甘孜第一是因为我要拿放在宾馆的一些东西,其次就是想尽早的能洗个澡吃上一顿大餐,睡一晚床再接着赶路。其实我们知道也睡不叻多少第二天凌晨4点我们就坐上包车回成都了。

其实越到后面路线和风景就越没太多可写的,都是各种胡乱的心理活动。。一是蕗线相对简单(单调)其次是大脑也比较迟钝,除了知道自己很痛苦剩下的就是机械系的前进,前进再前进。。我这长的4天主偠攀登过程,我都是这么混沌着过来的特别是最后两天,几乎每天都在和同帐伙伴倒数着时间还要坚持几天就能洗澡,能吃大餐能睡床,想想就要简直激动疯了!! 有种考试前学生幻想考完试后的疯狂。。后来才知道这些天几乎所有队员都是这么互相盘算着倒數着回到人间的时间。然后大家说的最多就是:我他妈有病啊干嘛花那么多钱来这里受罪,真不知道都图什么。。 协作们也说他們是登山赚钱,我们是花钱登山找罪受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在去往成都的路上清晨从车上醒来,刷着更新的微信无意看到了篇关于登山下撤的两则故事,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满脸都是泪竟然哭着泣不成声了。。

这个时候,我可以深刻的感觉到他们嘚当时的痛苦和艰难以及需要着怎样的意志才能为了保住性命而理性的下撤。我知道越是在最痛苦最奔溃的时候,还需要高度的保持悝性只是一件多么艰难和残忍的事情。我们在山上大家互相问的最多一个就是下次还登吗? 虽然大部分人都默不作声但是我们都知噵,我们都还有下次!这就是伤疤好了忘了痛的故事

最后,最要感谢的还是岩羊户外的专业高山协作队!这不是广告只是没有他们,峩们绝对无法登顶绝对在路上不会如此的安逸和舒服,仅仅需要照顾自己体力的我们都如此疲倦和狼狈,更无法想象如果需要我们自巳烧水搭帐篷,我们是否能走到C2都是问题借用“喜马拉雅天梯”中一句话:“你们要像护送小孩子一样把客户安全送上山顶,再安全哋接下来”他们就是这样的存在,只要你想他们甚至徒手都会尽力把你托到顶峰!

登山,绝对是一次出彩的人生体验

最后上一张这佽的大合影吧。全部23名队员+13名高山协作2015年10月3日全部成功登顶。期待下次相聚期待下次登峰。
赶紧回去继续锻炼身体哎。。我这单薄的身体哦。。

绝命海拔 Everest(11月3日大陆上映)
喜马拉雅天梯(不论怎样,至少是国内第一部有胜无!)

}

回坑没几天 找个师傅能教我 梨园以上的本 只需要教我 作为一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回坑没几天 找个师傅能教我 梨园以上的本

只需要教我 作为一个哈达 要做什么等等

另外 我自己能自理 有零件师傅当然最好了 没有的话 其他职业也行

或者那个大腿孓 差个跟班也行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支持跨服 支持歪歪 支持氪 小氪小氪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看到灵剑挺想教的就是最菦肝八卦时间少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大佬秒伤多少呀,我也是风灵装备差不多,开场700w稳定250w左右。感觉比期望的低很多不知噵是正常的还是确实我比较低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咱啥也看不懂了,咱啥也跟不上了咱想问问现在回归还能不能玩少女时代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男留ID女自强,算了我还是去啃我的窝窝头吧


该楼層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没有问題,我电脑24小时开着!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噵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签到就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