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2000内大连回收2000年木桐数的个数

无标题文档
中国塑料行业基本情况简析及再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状况与发展预测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
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委会秘书长
  在巴塞尔公约中,所有的塑料都被认为是无毒的。使用后塑料最理想的处置方式是将其视为可再生资源加以回收再利用。
  中国塑料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使用后塑料合理处置的问题,与其它材料一样,如果处理不善会给环境带来负面效应。水泥和木材是不可再生或再生价值不大的材料,塑料和钢铁是回收价值较大并且能够再生利用的材料,尤其在我们这样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国家,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息息相关,已得到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塑料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可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重要材料,其生产、加工成型是无污染排放、低消耗、高效率的过程,绝大部分塑料使用后能够被回收再利用,是典型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材料。
  在中国塑料消费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塑料废弃物的合理处置对环境保护及资源再生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日趋突出,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行业规模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塑料与环境关系问题及塑料再生利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环保节约型社会、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的政策环境下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1、中国塑料行业基本情况
  中国塑料工业是以制品加工、应用为核心,包括塑料合成树脂、助剂及添加剂、塑料机械与模具在内的一个整体。五十多年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直持续健康地发展着。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与合成纤维三大类合成高分子材料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和繁衍离不开的常用物质,已与钢铁、木材、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中的四大基础材料,更是支撑现代高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是信息、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乃至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不可缺少的新型材料。中国塑料原辅材料的生产、塑料加工装备与技术的整体水平、塑料制品的研制开发及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已步入世界大国行列。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塑料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塑料工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05年中国塑料行业企业数量超过6.5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726个,从业人员有260多万人。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由2001年的2853.7万吨增至2005年的3834.8万吨,年均增长率7.7%;其中五大通用树脂表观消费量由2001年的2266.2万吨增至2005年的3222.2万吨,年均增长9.2%;塑料制品全部国有和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从2001年的1185.3万吨增至2005年的2198.6万吨,年均增长16.7%;塑料制品出口从2001年的535.8万吨增至.5万吨,年均增长23.1%。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塑料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原料进口大国、制品出口大国,但不是综合强国。中国人均塑料消费量约22kg,仅为发达国家的1/4~1/8,远远落后于日本的80kg和美国的170kg(2002年数据)。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塑料工业总体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中低档产品偏多,高档与特殊配套产品少;通用技术产品多,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少等。因此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年合成树脂及五大通用树脂产销总量平衡表
单位:万吨
表观消费量
产量/表观消费量(%)
进口量/表观消费量(%)
  由表1可以看出,中国合成树脂及五大通用树脂表观消费量稳定增长,表现出强劲市场需求。尽管自给率逐步上升,2004年进口量仍占总消费量的55.9%。2005年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3834.8万吨,比上年仅增长0.5%,产量上升19.5%,进口量下降11.8%,进口依存度明显下降,为49%。
年塑料制品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情况
年均增长率(%)
塑料表观消费量(万吨)
塑料制品产量(万吨)*
塑料制品工业总产值
塑料制品业利润(亿元)*
塑料制品业利税(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个数*
亿元以上企业个数*
亏损企业数*
年平均从业人数(万人)*
海关出口量(万吨)
海关出口额(亿美元)
海关进口量(万吨)
海关进口额(亿美元)
废旧塑料进口量(万吨)
废旧塑料出口量(万吨)
注:带*号的表示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
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及增长情况
单位:万吨
年均增长(%)
其中农用薄膜
型材(含板片材)
塑料管材(含棒材)
塑料丝及编织制品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
日用塑料制品
其他塑料制品
  由表2、3可以看出,从年,中国塑料制品产量年均增长16.24%,各项经济指标和子行业产量均以高于GDP的平均增速增长,显示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发展空间大。
  1.1在轻工业中的地位
  中国塑料加工业是我国轻工业中发展速度较快的行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5年塑料制品工业总产值、销售额和利润总额等指标在轻工19个主要行业中位居第三,工业总产值为4997.9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的2.6%,占全轻工行业总产值47806.6亿元的10.5%,实现产品销售率97.67%。2005年塑料制品销售收入4846.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7%;实现利税325.07亿元,同比增长27.46%;利润总额206.32亿元,同比增长30.16%,占轻工业利润总额2115.21亿元的9.75%。
  1.2地区分布
  塑料制品行业同国家宏观经济一样表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状况。经济发达的广东、浙江、江苏三省2005年的塑料制品产量合计占塑料制品总计的55.5%。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集约程度较高,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其主要生产地区基本上都集中我国东部沿海。
  1.3进出口
  中国塑料制品在近年来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而进口的增长则远远低于出口的增长,出口量远大于进口量,进口量的增长低于进口额的增长。据海关统计,2005年全国塑料制品出口总量1228.48万吨,比上年增长13.97%;出口总额166.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占轻工出口总额的8.55%,位居轻工行业第五位。塑料制品进口总量173.89万吨,比上年减少2.35%;进口总额82.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26%,实现贸易顺差83.11亿美元。
  2、中国塑料再生行业基本情况
  2.1塑料再生企业众多,从业人数庞大,已形成环保型规模产业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塑料大量应用、原油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我国塑料再生行业市场逐渐繁华、中小企业如涌泉出现,投资活跃,从以前家庭作坊式回收再生塑料模式正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的纯商业模式转变,并正在发展成为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场交易集约化、以完全靠市场需求和价格驱动为导向的环保型产业经济。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企业数量1万多家,回收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已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北、河南、安徽、辽宁等塑料加工业发达省份。其中浙江余姚、宁波、东阳、慈溪、台州;广东南海、东莞、顺德、汕头;江苏兴化、常州、太仓、连云港、徐州;河北的文安、保定、雄县、玉田;山东莱州、章丘、临沂;河南安阳、长葛、漯河;安徽五河等地的再生塑料回收、加工、经营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年交易额大都在几亿到几十亿元,呈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周边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武汉、南京、合肥、西安、太原、昆明、成都、沈阳、乌鲁木齐等各地也有大量类似的加工、交易聚集地。
  从事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及加工的企业和人员数量庞大且稳定增长,主要是以个体户和农民为主,也有一些其他行业投资商。塑料再生行业为农村经济增长、富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提供了渠道,为资源再生利用、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再生塑料来源
  2.2.1再生塑料主要指消费后可循环利用的塑料
  再生塑料是依据在其使用寿命结束后仍具有回收利用价值而存在的不同形态的塑料,几乎所有热塑性塑料都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在合成树脂生产过程中、在塑料制品和半成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在塑料物流过程和消费者使用后均产生再生塑料。一般把合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称作消费前塑料;把经过流通、消费、使用后产生的称作消费后塑料。消费前塑料产生量小,品质稳定,再生价值大,一般在生产过程中就得到妥善处理,能够完全回用。我们所说的再生塑料一般指消费后失去使用价值的可循环利用的塑料产品,可以再生他用。塑料经过回收、集中、分类、科学合理处置后可以获得再生价值,实现循环利用。进口废塑料中有一部分属国外消费前塑料,品质较好,价值较高,可作为再生原料应鼓励大量进口。
  2.2.2塑料包装制品是再生塑料的主要来源
  再生塑料来源的大类品种有塑料薄膜(包括塑料包装袋和农膜)、塑料丝及编织品、泡沫塑料制品、塑料包装箱及容器、电缆包覆料以及各种日用杂品、文体娱乐、卫生保健等日用塑料制品,其中薄膜、泡沫、包装箱及容器、编织、片材等塑料制品主要用于塑料包装。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塑料包装制品(如塑料托盘)、农用塑料制品(如农用塑料节水器材)、装饰装修用塑料制品的报废率也较高。
  塑料包装消费量2004年为634.4万吨,2005年超过700万吨,据估计至少80%在一年内被废弃,是再生塑料的主要来源。这与国外类似,如2001年英国塑料包装回收量为塑料总回收量的91.2%。此外还有一些回收价值不大或者回收成本高、处置难度较大的如塑料复合、超薄包装材料、地膜、一次性塑料制品等对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但是像塑料管材管件、异型材、增强防渗漏土工材料(含防水卷材)等结构性塑料建材近些年来使用量增长较大,实际使用寿命较长,目前还不到大量报废期,所以这部分的废弃量并不大。
  2.2.3家用电器用塑料
  目前电视机社会保有量约为3.5亿台,洗衣机约为1.7亿台,电冰箱约为1.3亿台,电脑1600万台,家用空调拥有量也很大。这些电器大多是在80年代中后期进入家庭的,预计今后几年我国将迎来一个家电更新换代的高峰。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体系,大量家用电器超期服役和废旧家用电器任意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家电产品按正常的使用寿命10~15年计算,需报废的电视机平均每年500万台以上,洗衣机平均每年500万台,电冰箱每年约400万台,就此我国每年将淘汰1500多万台废旧家电。近年来,电子通讯器材如电脑、手机、VCD、DVD、唱片、光盘等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每年报废数量急剧上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塑料是家电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表4的比例推算,每年由此产生的可再生塑料至少为15万吨,如果再考虑到报废电子通讯器材的可再生塑料量,该数字约20多万吨。这些再生塑料主要成分是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ABS等,回收再利用价值较大;而一些热固性塑料、发泡聚氨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则相对难以回收。
四种家电产品的塑料构成比
房间空调器
四种家电中按塑料种类的构成比
房间空调器
聚丙烯(PP)
聚氯乙烯(PVC)
聚苯乙烯(PS)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发泡聚氨酯
  废旧家电再生过程中合理处置再生塑料是其重要的环节之一。不同的家电产品中所配套的塑料种类不尽相同,同一产品由于厂家不同所用塑料种类也不尽相同,有时塑料种类相同而所使用的添加剂、功能母料或者配方不同,这就给家电塑料的回收利用工作造成一定难度,须认真对待,力求做到有效地回收利用,使其尽可能减少环境压力和能源浪费。
  2.2.4电子电器配套用塑料配件
  电子电器配套塑料配件用量已达100多万吨,在工业配套、信息、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产品更新换代很快。随着这类产品逐渐进入大量报废期,成为废塑料的一个重要来源。
  2.2.5汽车用塑料
  采用塑料制造汽车部件的最大好处是减轻了汽车重量,节省了成本和工序,提高了汽车的某些性能,发达国家汽车用塑料平均已超过100公斤,汽车报废将带来车用塑料资源再生利用和对环境合理处理问题。
  据汽车界权威专家预测,2005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达570万辆,2006年汽车总需求量将达650万辆。我国汽车塑料平均使用量达70公斤,年消费40多万吨。汽车用塑料品种有:PVC、PP、PE、PU、ABS、PA、POM及其他等。到2010年,我国的汽车塑料需用量将达80万吨左右。因此,对报废汽车塑料件的回收、再生利用来说任务将越来越艰巨。
  目前在国外已开始倡导材料综合应用的观念,充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并将其应用于汽车塑料材料的设计与生产实践中。日本及欧洲各国在几年前已分别提出了对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要求,并规定了具体的年限。由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促进了包括塑料在内的废旧材料的回收利用,日本规定汽车用塑料的回收率2000年要达到85%,2006年达到90%,2015年达到95%。目前,汽车废旧塑料的回收、再生与利用技术,在国外已成为一个热点并逐步形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2.3进口再生塑料的状况及特点
  全球性的资源、能源紧缺形势正在促进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其回收成本远比开发原生资源或能源低,在发展中国家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收益来源。目前中国大量进口境外再生塑料,其市场需求正在影响全球塑料再生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而也说明我国自有再生资源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国际市场有益的补充。进口再生塑料是我国塑料原料紧缺状况下的重要补充,能够缓减大量进口原材料的压力,调节市场供求;也将促进国内塑料再生利用市场繁荣和技术进步。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原油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我国对进口再生塑料市场需求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将对开拓再生塑料应用领域、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作用。与国内回收的再生塑料相比,进口再生塑料有着明显优势。
  (一)来源广泛,数量大,边角料、次品比例较高;
  (二)供应渠道相对稳定;
  (三)预处理好,比较干净;
  (四)品质较好,价值较高。
再生塑料进口审批量与实际进口量统计数据
审批量(万吨)
实际进口量(万吨)
同比增长(%)
  近年来,国内对塑料制品的需求稳步增长,进口再生塑料规模不断扩大。据海关统计,2005年全国再生塑料的进口量达到495.7万吨,比上年增长了21%,是2002年进口量的2倍多;价值19.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8%。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进口均价逐年明显攀升。受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国内需求增长带动等因素影响,我国再生塑料进口价格不断攀升,2005年进口平均价格达到389.1美元/吨,比2002年进口均价增长76.8%。
  ⑵私营企业占据进口的主导地位。2005年私营企业进口废塑料331万吨,增长66.9%,占进口总量的2/3以上。外商投资企业进口63.8万吨,增长30.6%;国有、集体企业分别进口81.4万吨、19.5万吨,分别下降34.9%和47.9%。
  ⑶香港是再生塑料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来自欧盟的进口规模增速快。2005年来自香港进口再生塑料178.1万吨,增长5.1%,占进口总量的35.9%;来自欧盟进口88.7万吨,激增65.4%,其中来自德国进口49.5万吨,增长1.3倍;来自台湾地区进口45.8万吨,下降2.3%。
  进口再生塑料可有效缓解资源供给矛盾,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但是进口再生塑料会引发多方面问题:
  首先是“洋垃圾”的进口风险不断加大。发达国家对垃圾尤其是废旧塑料处理的要求很严格,不能重新使用的废塑料都必须焚烧处理,而且要收取高昂的垃圾处理费用。随着我国塑料再生产业的兴起,国外有些不法商人借我国再生塑料需求旺盛之机,将一些不易处理加工或无法重新利用的废塑料垃圾以次充好出口到中国,这样不仅可以省去在本国的垃圾处理费用,还可以赚取相当的利润。“洋垃圾”的进口严重污染了国内的环境,同时也给国内塑料再生产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其次是废塑料的进口市场混乱。国家要求进口废塑料的企业应当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环保治理能力,在获得环保总局核发的《进口废物批准证书》后才可进口。但目前有些企业使用《证书》不规范,存在倒卖、非法转让等现象;还有部分企业进口后将废塑料直接倒卖获取利润。这样相当比例的进口废塑料流入了并不具备再生加工资格的小作坊式企业,引发环保等问题。
  再次是不合规范要求的废塑料再生过程对国内环境和公共健康构成危害。塑料加工行业以小作坊居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这种作坊式的工厂,缺乏必要的污染治理条件,产生的废水、杂质和剩余废料在一般情况下未经处理就被直接排放、焚烧或随意丢弃,会对国内公共环境和人们健康构成危害。其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清洗废塑料时使用工业烧碱和各种洗涤剂,此清洗后的废水如果不加处理排放会严重污染当地生态环境。
  2.4再生塑料社会拥有量及回收率
  国内除包装外塑料制品的报废高峰期还未到来,但是随着多年消费后塑料的累积,国内废弃塑料量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不断丰富,浪费丢弃现象渐增,因此而造成的环境问题凸现出来。但是不可否认,垃圾中有回收利用价值的钢铁、塑料、纸等再生资源绝大部分被回收利用。而这种回收现在已成为一个大的产业,从业人数众多,不仅解决了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等社会问题,而且在资源再生和环境保护方面为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稳定发展战略做出巨大贡献,符合当前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发展战略及政策。
  依据年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产量,并假设考虑了非规模以上企业塑料制品产量和历年废弃塑料累计量等影响因素,若按表7推测的废弃比例推算,废弃塑料产生量2004年约为787.3万吨,2005年约为960.8万吨。再加上进口的再生塑料量(见表6),据我们保守估计2004年国内再生塑料社会拥有量约1196.9多万吨,2005年约1456.5万吨。这些再生塑料的存放、运输、加工应用以及后序处理如果管理不好,势必给环境带来压力。
  以2004年塑料原料消费情况我们还可以作如下分析:2004年中国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3813.3万吨,其中五大通用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2954.2万吨;塑料制品出口量为1078.43多万吨,进口量为178.13万吨,即五大通用塑料的国内实际消费量为2053.9万吨,再加上当年进口再生塑料409.6万吨,即可认为2004年国内塑料实际消费量约2459.5万吨,依此2005年约2658.9万吨。
  基于上述分析,根据历年来行业基本信息和业内有关专家预测分析并参考历年塑料包装制品产量,我们测算2000年塑料回收量约200万吨,2005年约600万吨;近几年国内塑料回收量对塑料实际消费量的回收率应为20%左右(见表8)。
  由于“十五”期间塑料消费量以高于10%的平均增幅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塑料消费量增长趋势可能放缓,增速可能为5%~8%。国内实际消费量在制品出口大幅增长下而稳定小幅增长;塑料回收量增长应高于实际消费量的增长;回收率虽然是增长趋势,但是相关影响因素并不稳定,增幅并不确定。据我们预测,如果国内塑料实际消费量年以8%增长、年以5%增长,到2010年塑料回收量将超过1000万吨,回收率25%左右;相应地到2015年回收量达1500万吨,回收率为30%,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年废弃塑料产生量按产量测算表
单位:万吨
废弃比例(%)
2004年产量
2004年废弃量
2005年产量
2005年废弃量
其中农用薄膜
塑料型材、板片材
塑料管、棒材
塑料丝、编织品
塑料包装箱及容器
日用塑料制品
其他塑料制品
年塑料回收量与回收率测算表
单位:万吨
年均增长(%)
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
五大通用塑料表观消费量
塑料制品产量
其中:塑料包装制品产量
塑料制品出口量
塑料制品进口量
废塑料进口量
废塑料出口量
国内塑料实际消费量
回收量(预测)
回收率(%)
(apparent consumption:表观消费量 real consumption:实际消费量 recycling quantity:回收量)
塑料消费量和回收量对比图
单位:万吨
(recycling rate:回收率)
年国内废弃塑料预测回收率(%)
  2.5再生塑料首选的处置方式是物理机械式回收
  由于热塑性塑料具有可塑性和能重复利用的特点,其循环利用能有效地减少资源浪费和促进环境保护。中国再生塑料的回收利用处置方式主要是物理机械式回收再利用,即经回收、集中后进行分类、清洗净化、粉碎或造粒处理后,作为初级原料循环使用。
  目前在全球,塑料再生利用仍以物理机械式回收为主,也是首选方式。这种回收方式不仅使再生塑料有效地回收利用以实现资源再生和对环境无害处置,还可以经过改性技术提高其物理机械性能,拓展其应用途径。再生塑料的质量决定了塑料能够被再生料替代的程度,“高质量”的再生塑料能够在同类型的应用中充分被再利用,“低质量”的再生塑料只能被“低级回收”应用到相应的产品中去。
  但是,对于目前塑料原料多品种属性和性能多样化的现实,例如首先是塑料专用料品种增多;其次是为了让塑料有更高的使用要求、增加其使用用途而使塑料制品复合化和功能化;第三是塑料的交联固化;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塑料制品回收利用难度增大。所以塑料制品的原料身份标识显得很重要,建议强制推行塑料回收标志与标识国家标准,加强塑料再生技术管理工作。
  再生塑料制品要想取得理想的回收效果,就必须对其再生塑料材料进行鉴别分类,如果是复合材料的还要进行分离。随着功能性塑料日渐增加,采取新型回收处理方式和技术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让人们都树立起良好的环保意识,采取物理机械式回收再利用塑料是行之有效的首要的处置方式。
  此外,化学和能量回收的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采用的比重正在逐渐增加。
  2.6塑料再生产业化进展
  再生塑料技术主要是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有效回收率,增强再生塑料物理性能和拓宽其应用领域。随着地球能源、资源日益紧张,人们积极开发化学、能量回收创新技术会加速化学、能量回收的步伐,是对物理回收的重要补充。塑木复合材料、PET瓶的回收技术在我国已经成熟,产业化发展前景看好。
  2.6.1塑木复合材料技术及产业化发展
  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保护森林资源,减少使用新木材的呼声日趋高涨,由木粉和其他天然纤维与塑料构成的塑木复合材料(WPC)不仅在环保、再生利用方面存在优势,并且作为一种具有新特性的新型材料而备受人们关注,可代替木材、钢材、塑料而被人们普遍接受,有良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据美国Pricipia Partmers咨询公司2003研究报告称,欧洲、北美是目前世界上塑木材料市场最大的地区,约为60万吨,其中北美市场约占85%,美国在开发和应用上走在最前列。还预测2010年之前欧洲、北美地区塑木复合材料将分别以14%和18%的年增长幅度继续增长。在亚洲,特别是日本,塑木复合材料应用需求也正在不断增长。
  由于经济和加工工艺的原因,目前用量较大的是聚烯烃再生塑料及其复合物。塑木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运输、建筑、公共设施如护墙板、隔板、装饰板、建筑模板、高速公路噪音隔板、海边路板、码头站台板、铁路枕木、包装和物流用组合托盘、仓储架、栅栏、楼梯扶手、户外露台等。塑木复合材料集木材和塑料的优点于一身,不仅有像天然木材那样的外观,而且克服了其不足之处,具有防腐、防潮、防虫蛀、尺寸稳定性高、不开裂、不翘曲等优点,比纯塑料硬度高,又有类似木材的加工性,可进行切割、粘结、用钉子或螺栓固定连接,可涂漆,也由于其优良的性价比,是环保理念的载体,使得人们热衷于其广泛使用,前景非常广阔。
  2.6.2 PET瓶回收利用技术进展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热塑性聚酯,在包装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球每年用于饮料瓶的PET消费量为1000多万吨,其产量和消费量以逐年10%~19%的速度增长;我国聚酯瓶消费量2004年为140万吨,2005年将达175万吨,据估计其回收率至少在90%以上。
  目前,PET瓶的回收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主要有物理机械式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物理机械式回收法有分选、清洗、粉碎、干燥、造粒等工艺,机械回收的PET绝大多数用于生产纤维,也有一些直接用于塑料加工,包括用其生产非食品包装材料及制品。化学回收是在机械回收的基础上将干净的PET醇解、碱解或水解等,用于再聚合或其它产品的生产。
  PET再生过程中由于残留水分会引起回收PET热解和水解,导致其分子量降低和特性黏度下降问题,经过改性再生PET可以得到与原生料相近的性能。PET瓶回收后采取固相缩聚技术还可以得到再用于灌装饮料的瓶级料。
  3、国外再生塑料发展状况
  3.1欧洲塑料回收情况
  据报道,欧洲再生塑料平均回收率在45%以上,德国塑料回收率达60%。再生塑料在环保意识强的德国市场前景可观。目前德国注重包装材料回收,许多超市都备有不同的容器,以便就地分类回收顾客不需要的包装。
  意大利是目前欧洲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工作做得较好的国家。意大利的废塑料约占城市固体废弃物的4%,其回收率可达28%。意大利还研制出从城市固体垃圾中分离废旧塑料的机械装置。意大利对塑料回收一般是将塑料碎片和纸片一起收集,分离后的PE制品经粉碎后,用磁筛除去铁等金属杂质,经清洗、脱水、干燥后,通过螺杆挤出机进行造粒。这种回收料加入新料,可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力学性能,可生产垃圾袋、异型材、中空制品等。
  3.2美国塑料回收情况
  美国是世界塑料制品用量最大的国家,2005年消费塑料5100万吨,全国拥有6800多个回收点。据统计,2000年,美国年生产塑料制品3400余万吨,废旧塑料超过1600万吨。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展开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美国回收利用塑料制品的比例为:包装制品占50%,建筑材料占18%,消费品11%,汽车配件5%,电子电气制品3%。如按塑料材料分类所占比例分别为聚烯烃类占61%,聚氯乙烯占13%,聚苯乙烯占10%,聚酯类占11%,其他占5%。据统计,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废旧塑料回收率近10%;在20世纪末废旧塑料回收率达35%以上。  其中,燃烧废塑料回收能源由80年代的3%增至18%;废塑料制品的掩埋率从96%下降到37%。美国在燃烧废塑料利用热能,热分解提取化工原料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另外,美国各州为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使用了立法这样的强硬措施。据悉,可口可乐公司2003年有80%的饮料瓶使用了10%的聚酯再生料,2005年将实现在全部瓶子中使用10%的再生料的目标,由此获得了塑料再设计计划奖,对该公司在饮料瓶中使用再生料并走向商业化所作的贡献作了肯定。
  据美国塑料理事会(APC)、美国国家聚酯包装资源协会(NAPCOR)、美国塑料回收商联合会(APR)和美国国家软饮料协会(NSDA)联合研究的成果《2002年全国塑料回收利用报告》称,2002年,聚酯包装容器的回收率为19.8%,而HDPE包装容器的回收率为24.2%。
  美国塑料理事会(APC)有统计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起废塑料回收再生工业已翻了两番,已有超过1700家企业从事废弃塑料回收再生加工。在美国中西部回收再生工厂最多,593家;南部则设有415家;回收量最大的为PET及HDPE包装。全国有74个“消费后”(post-consumer)塑料再生公司,主要从事塑料瓶回收加工;其中20家主要回收PET瓶;58家针对HDPE瓶;4家公司能回收再生两种塑瓶。全国塑料回收再生业共雇用了约5.3万名员工。
  3.3澳大利亚塑料回收情况
  2003年澳大利亚塑料消费总量为152.14万吨,回收塑料共计18.94万吨,其中本地加工再利用13.07万吨,出口58678吨(比2002年上升36%)。2003年其回收率为12.4%(回收量/消费量)。其中塑料包装回收134,905吨,为该年度的塑料包装消费量的20.5%。
  3.4日本塑料回收情况
  据报道,日本塑料回收利用率在60%以上。最近收集到的日本资料显示,2003年日本合成树脂产量1398万吨,出口量403万吨,进口量125万吨,其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1120万吨。塑料制品消费量为1101万吨,使用后制品排出量为913万吨,加上生产、加工损耗量(未使用)88万吨,废塑料总排出量为1001万吨。其中材料再利用量为164万吨,占16%,化学再利用(油/煤气/高炉原料)为33万吨,占3%;热能再利用(固体燃料43万吨、废塑料发电217万吨、热燃烧127万吨)为387万吨,占39%;未利用(单纯燃烧152万吨、填埋265万吨)为417万吨,占42%。其中材料、化学、热能再利用为有效利用量,比例为58%。该年度日本再生塑料投入到原料生产制品的量仅为97万吨,占其材料回收量的59%,占其废塑料总量的不到1/10。
  4、塑料再生行业存在的问题
  再生塑料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具有很高再生价值的资源,尽管我国塑料再生行业整体规模大,企业数量、从事人员众多,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4.1塑料再生行业基础薄弱,缺乏引导
  4.1.1进入行业门槛低,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分布广、盈利能力弱
  目前再生塑料市场发展前景看好,是国家政策鼓励发展的节约型循环经济之一,加之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刺激了行业盲目投资严重,造成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分布广、盈利能力弱。
  4.1.2重复投资、二次污染严重
  有些小企业在利益驱动下忽视环境保护,不按照环保要求加工,甚至使用工业碱水清洗塑料,废水不循环使用或者不加处理排放,废渣不加处理随意堆放、丢弃,造成环境二次污染。据说有些地方地下水已被污染,产生严重后果。应引起国家政府有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加强市场规范和综合治理措施。
  4.1.3装备技术水平提升不快,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再生塑料品质和有效利用率不高,
  塑料再生装备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且从事再生塑料回收的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文化水平有限,未经专门培训,再生塑料品质和有效利用率不高。再生塑料回收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环境意识亟待提高。
  4.1.4大多数小企业经营困难,竞争无序形成恶性循环,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强
  行业发展缺乏引导,加工、交易技术标准要求低,经营不规范,竞争无序易形成恶性循环。致使市场上的再生塑料产品良莠不齐,品质不一,经济秩序不佳,造成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不强,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4.2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技术更新投入不足
  塑料再生行业一方面存在盲目投资,一方面却在技术更新上投入不足。
  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加工企业在规模、管理、产品质量、技术投入上达不到一定程度,就不容易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在考察循环技术的经济性时我们发现对再生塑料的收集和分类的处理费用占了近一半,如果不考虑此类费用,其预处理和加工费用与要出售产品的价值大体相当。因此大多数回收、加工企业步履艰难,存在生存问题。除非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对循环项目进行补贴和减免税收。
  4.3 行业发展环境差,社会舆论对该行业存在偏见
  社会对塑料再生环保作用的认知度不够,宣传不够。塑料再生利用是解决塑料与环境问题非常有效的途径。塑料的出现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方便和提高、经济腾飞、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塑料本身是环境友好材料,然而仅仅因为人们不负责任地乱抛乱丢行为造成社会上及某些媒体对塑料不负责任、不公平的责难是不对的。人们一边享受着塑料带来的方便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一边却散布“塑料有毒”、“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等诸如此类的奇谈怪论。
  再生塑料与原生料一样应用广泛,但缺乏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和开发;缺乏再生产品推广应用的扶持政策;缺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行业标准、规范的强制性实施;社会缺乏对该行业应有的关注和支持。据我们所知,国外许多国家采取向产品制造企业收取污染处置费的办法,建立专项基金,向指定回收企业支付处置费回收使用后产品,达到了高效回收的效果,不仅使资源再生,而且保护了环境,可以达到理想回收目的。这是一个系统在起作用,是集中和授权的管理,也是国家21世纪远景目标的要求,这种成熟的做法是我国当前形势迫切需要借鉴的。
  4.4 沿海与内地差别大,发展极不平衡
  沿海地区由于市场需求强劲,市场集中度较高,投入产出比较高;采用的处理技术和装备较先进,加工协作程度较高,产品质量较高;塑料再生水平普遍高于内地,发展前景乐观;而内地塑料再生企业在上述各方面相对落后,如果要靠市场自发解决问题还要多年。
  5、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战略
  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研究进展与市场发展表明,废弃塑料再生利用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它需要建立起全社会全方位的综合回收处理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再生利用系统,也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如行业专业协会的有效配合制定相关条例加以保证。关注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事业的人士和相关企业应积极联合起来,积极推动企业重组、并购,利用市场经济杠杆作用增加规模企业的数量,加强信息交流,开拓新产品,研究开发塑料再生利用新技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5.1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指导思想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鼓励生产和使用各类节约型消费品,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珍惜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产生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环保节约型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在展望中国经济保持连年稳定增长的前景时,塑料再生利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2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目标
  根据行业发展、资源循环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行业的发展越来越会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塑料再生行业作为重要的环保产业继续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发展空间很大。预计“十一五”期间产业发展将面临重大结构调整。行业发展在快速发展中求稳定,着重于科技开发和市场引导逐步走向规范化,回收利用量和回收率均有所增长。预计到2010年,国内塑料实际表观消费量如果以年均8%的速度发展,将达3900多万吨,塑料回收量将达到1000万吨,回收率将达25%。
  同时,塑料再生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在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应加快研发、引进先进再生塑料处理装备,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全行业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改变过去散、乱、差的局面等,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5.3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目前,我国塑料再生行业主要回收渠道畅通,总体回收率增速较快,市场繁荣。但是仍存在市场竞争激烈、再生利用率偏低、利润空间不大、技术落后等问题制约着行业快速健康发展。故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深加工将是本行业发展方向,培育一些对行业发展有示范作用的规模化企业和规范化的加工、交易市场应当成为行业发展重点。特别是要达到在回收过程集中化、在处置过程规范化的要求。
  5.4再生塑料行业发展趋势
  5.4.1塑料再生发展前景广阔
  我国再生塑料回收利用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省资源、省能源、省材料和环境保护事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新型环保产业。例如塑木制品,用于建筑材料、铁道枕木、界桩、隔音板材,下水井盖、农用的简单制品、家具和装潢等。有些塑料还能用作涂料原料,在钢铁厂用作还原剂。废弃塑料在日本用来发电,在挪威用来建设高速公路,在美国用来做铁道枕木。总之再生塑料有很多用途,亟待开发利用。
  5.4.2再生塑料企业规模化发展条件成熟
  再生塑料再生加工正在由低质量、高能耗向高质量、低能耗、多品种、高技术的方向发展。塑料再生利用企业通过技术革新、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交易、加工市场通过市场作用不断规范经营,分工协作明确,逐渐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产业集聚度增加,规模化发展条件成熟。
  5.4.3塑料再生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塑料再生利用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需要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产品。随着塑料加工技术水平的提升,更多再生塑料回收品种将细分,促使市场专业化、细分化,回收利用行业整体水平将得到提升。
  5.4.4塑料再生行业相关政策、标准逐步完善,健康发展有椐可循
  为使塑料材料有持续发展之路,在材料的制备及制品设计时就要考虑环境问题,使塑料材料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包括再生塑料回收标志、标识的推广使用。
  我国正在建立或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参照国外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制定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和出台环境保护政策,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国外发展静脉产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6、再生塑料行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十一五”期间塑料回收再生利用行业发展建议和措施:应对该行业集中授权管理,规范回收渠道;加强行业引导和宣传,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建立健全回收体制,强制使用回收标志、标识等行业规范;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拓宽应用领域;培养和发展重点规模企业,以点带面,提升规范市场的示范作用;发挥行业协会职能,加强回收人员培训和素质,提高综合回收率。
  6.1从源头上阻止和减少废物
  为使塑料在经济过程中能够可持续发展,在材料制备和制品设计时就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在体现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原料的耗费,使塑料对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如在塑料制品进入市场前就采用塑料的分类标志,标明塑料制品或其配套件的材料属性,便于回收时分类。这样做本身就保护了该产品的制造者和所在的行业,促使减少在该制件上的塑料原材料的使用量,对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有利。另外,材料使用采用标准化、专用化、和标记化,使材料易于回收。所以为了解决循环时的困难,下列措施应予考虑:
  ?产品标准化,采用统一的材料制造相同的产品;
  ?设计的产品要易于拆卸和分离:
  ?要标注材料的种类;
  ?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种类;
  ?采用新型的阻燃技术等。
  6.2授权的集中管理
  再生塑料是垃圾中热值最高的,再利用价值也很高,如果能够使再生塑料有效地达到再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回收和处置的强制性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的法律、法规或政府行政措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并且废弃物处置各方的责任要明确,加强统一管理。
  再生塑料回收和处置的集中化、规范化应是政府支持并授权设立的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营运机构主导对再生塑料的综合处置并能正常运转的首要条件。建立再生塑料的综合处置机制是解决再生塑料出路的有效办法。虽然我国再生塑料的回收利用有较大的发展,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目前绝大多数的再生塑料回收利用考虑到我国劳动力便宜,废旧家电的拆解可以是劳动密集型的,能使废旧家电在肢解回收过程中的浪费减少到最低,但我们追求的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高效的处理过程。这对其他含塑料的产品的回收同样是适用的。对于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再生塑料残杂以及不易分离和不值得回收的再生塑料建议采取生物降解塑料或者能量回收的办法进行处理,最后再考虑焚烧和填埋的最终处置,或以国家相关的环境标准排放。
  6.3治理“白色污染”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治理“白色污染”、再生塑料在环境上合理处置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前应在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抓好舆论的正确导向前提下,借鉴国外的减量、回收再用、再生利用、降解材料的治理对策,实施省资源化(减容、减量)、再资源化(回收利用)、无害化(可降解)等多法并举、防治结合的综合治理对策和措施。推广发展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激活企业参与塑料再生可持续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6.4加大科技投入,推广示范工程经验
  在再生塑料应用领域的研究开发方面加大投入,大力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进步,推动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加快再生塑料处理的产业规模化进程,促进再生塑料转化为可用资源。加强再生塑料回收利用的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努力提高从事再生塑料回收人员的素质,强化他们的再生塑料识别能力。积极推广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塑料再生产业健康发展。
  6.5加强管理进口再生塑料,防止“洋垃圾”入境
  我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进口废旧塑料可为国家节约资源,缓解国内的塑料原料供需矛盾,是对我国塑料原材料紧缺的有益补充,是国内塑料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需进一步加强对废塑料进口的监管力度,坚决打击进口塑料垃圾行为,并通过出台相关法规、标准、市场准入条件等方式来积极引导塑料回收再利用,加强对国内塑料再生加工行业的管理,逐步取消作坊式的工厂,建立大型的废塑料再生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该行业健康、长期的发展。
  6.6加强行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要加强塑料行业管理,发挥行业协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行业协会是机构改革与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引下,正逐渐成长。行业协会以为行业、企业、政府部门服务为宗旨,可以协助政府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和职能,可以避免政策“一刀切”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废旧塑料资源被现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类的第二矿藏”、“城市里的宝藏”。今天塑料工业的发展围绕着“塑料与环境”这一中心展开。我们相信塑料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的逐步发展,将促进塑料工业的科技进步,它将成为进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利用率、造福人类的一项事业。
作者介绍:
  廖正品,男,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历任轻工业部塑料局技术处处长;中国轻工总会体改司企业管理处处长;行业管理司皮革塑料办公室主任;中国轻工总会塑料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曾多年受聘为轻工业部、轻工总会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与部级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评委。
  负责策划、和编审《西部大开发塑料论坛》论文集,亲自撰写《亚洲塑料论坛》国家报告――迈向21世纪的中国塑料制品工业。执笔制定塑料工业“十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文件材料的起草定稿工作。先后在《中国塑料》《工程塑料应用》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和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和访谈数十篇几十万字。
  主要社会兼职: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主任委员;中国农用塑料应用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成员,北京市第8届专家顾问团专家组成员、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产业发展司轻工纺织工业专家、华北工学院名誉教授等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回收2000年拉菲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