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黄河岸边一棵树岸壁上的方洞是作什么用的

五代十国至元朝时期帝王的丧葬_与“石”俱进与史同行_天涯博客
采撷华夏五千年历史.转贴网络众高手佳作.(如无注明原创,均系转贴作品)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470473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3446
(1103)(142)(71)(118)(104)(145)(196)(75)(53)(185)(9)
(1)(1)(5)(2)(13)(6)(12)(28)(20)(48)(59)(97)(3)(1)(2)(65)(74)(51)(288)(253)(58)(16)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的时期。中原地区的王朝不断更替,前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代。其他地区主要在南方则有十个割据的王国:长江下游的吴、南唐、浙江一带的吴越、福建一带的闽、四川一带的前蜀、后蜀,两湖地区的楚、南平,两广地区的南汉和山西境内的北汉。这一时期由于军阀混战,连年不息,政权更迭频繁。五代前后七十多年共有十三个皇帝,死于非命的就有八个。所以,这个时期的陵寝建筑所剩无几,在陵寝制度上也基本没有建树。  与五代的纷乱局面相比,较为偏安的十国的"前唐和前蜀"。南朝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据长江天险,成为五代十国时期封建文化制度较为完备的地方。"南唐二陵"指的是永陵和顺陵。前蜀建都于,位于长江下游的四川成都。高祖王建的陵,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在五代十国的帝王陵墓中是罕见的。尤其是墓中的一组音乐舞蹈形象的精美浮雕,是这一时期灿烂的艺术珍品。    后周帝陵  后周皇陵位于河南省新郑县城北的郭店,包括后周太祖郭威的嵩陵、世宗柴荣的庆陵和恭帝柴宗训的懿陵,是五代时期中原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较为完整的陵墓群。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时期将官田归民耕种。减轻农民的徭役,生产得到了发展,为北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后周皇陵是封土的陵冢,三冢并立。嵩陵在郭店南的同家庄,陵园规置简约。原来有石柱、石人、石兽、不修不宫。据《旧五代史》载:郭威临终前谓柴荣曰:"我若不起此疾,汝即速治山陵,不得久留殿内。陵所务从检素,应缘山陵,役力人匠,并须和雇,不计远近,不得差配百姓。"  顺陵在庆陵之侧。因恭帝是亡国之君,被宋降封为郑王,死后又由湖北归葬此地,故陵冢卑小,仅高四米,周长四十米。实际与庆陵为同一陵园。  近年来后周皇陵得到妥善的保护和修缮。今陵区内碑刻和古柏相映,为这座难得保留下来的五代陵墓区增添了新的意境。    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是南唐烈祖李弁的钦陵和他的儿子李憬的顺陵,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郊的牛首山下。这两个陵相互毗邻,东依红山,北靠白山,西临山谷,而南面是开阔的山坡地。    钦陵和顺陵均封土为陵,陵冢呈现圆形。当地百姓称作"太子墩"。顺陵位于钦陵西北,相距五十余米,其北、西面都与山麓相连,隆起不甚显著。二陵的陵园原地面建筑,今均已无存。近年来,在陵园地面废墟上,曾挖掘出精工雕镂的柱础石,可见当时地面建筑是较宏丽的。钦陵和顺陵的墓室规制基本相同,沿墓道而进,有前、中、后三室,室顶和四面全用青砖叠砌成穹窿状,各室之间有短过道相连。中室放置棺椁,装饰比较讲究。钦陵的中室和东西便房柱都用石灰粉饰,上面绘满艳丽的牡丹花纹,四壁涂以朱彩。北面壁顶上还横着双龙夺珠和头戴盔胄、身披细甲、手持长剑、足踏祥云的大型武士浮雕像。今浮雕像还残留有敷金涂彩的痕迹。由此可见,当年地宫建筑十分豪华。顺陵虽与钦陵形制略同,但墓内的结构装饰和绘画艺术已失去南唐初年雄伟富丽的气魄,反映了这位没落君主"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吞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的政治生涯。  南唐二陵曾经多次被盗。五十年代,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二陵进行发掘清理时,在钦陵前室西南墙顶发现了盗洞,当年随葬的金银珠宝早已被盗墓者洗劫一空,只剩下男女陶俑和玉制、石制的衰册。    北方王朝统治时期-辽、西夏  公元十世纪初到十四世纪,中国北方诸民族纷争崛起,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加速了封建化过程。同时又以他们新兴的军事优势,取得了一部分或全部的统治权,其中契丹族建立了"辽","党项"族建立了"西夏", 女真族建立了"金"。这些入室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在陵寝制度上,吸收了汉族传统文化,同时还保留了许多民族特色和习俗。这种汉族文化与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是中国陵寝制度史上的重要一页。      辽    辽现存的陵园有两处,一是辽祖州城西的辽祖陵,一是辽庆州城北的辽庆陵。辽葬制的主要形式为石棺葬。石棺内的尸体套有铜丝网罩,死者服饰皆为左衽、捍腰、套裤,显示了辽游牧民族马上生活的特点。另外,从丰富的辽代陵墓壁画中,也生动地反映了契丹文化的特点。如辽庆陵壁画中,有一幅带有契丹小字的旁题人物像,第一次证实了契丹族的习俗。再者辽代皇帝四时"捺钵"的习俗,也从一幅四季山水画中得到反映。这些情况说明了在民族融合的总进程中,显示出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    辽太祖陵,在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一道宽约七十米的山口为陵园的天然门户,两旁是悬崖峭壁,入园门便是四面环山的绝谷。古内林木参天,清泉漫流,景色佳绝。辽太祖陵墓就坐落在山谷西边的高地上。    祖陵原地面建筑十分宏丽。但祖陵在金代曾经遭受破坏。现在陵园四周散布着砖瓦、碑石块等。地宫墙身遗迹已暴露地面,享殿略有遗存。在丛林涧沟中还有一具石翁仲,其头部和右臂残缺,身穿箭袖窄袍,腰束带,中结双纽,两手交叉,左手握住右腕,背脊拖出一条长辫,表情自然,衣纹流畅,其雕刻艺术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明显地带有契丹民族的古朴风格。    此外,在谷口两侧还有建筑遗址多处,东侧小山顶有石雕大龟趺一个。在碑趺附近发现的残碑上,刻有秀丽的契丹文,这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      西夏    西夏陵园坐落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部贺兰山麓,共有九座帝陵和七十多座贵戚、功臣陪葬墓。西夏李氏贵族与唐宋政权交往频繁,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与宋陵相比,西夏陵园平面除仿照宋代大建筑群,强调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以象征西夏统治权威外,还体现了西夏文化独特的葬制,其表现为墓道底部铺设横木,道口用原木和木板封闭,墓壁建筑有护墙板,以及墓室前有多层宝塔式陵台建筑等。由于汉文化的影响,虽然西夏著字院推行篆书,但汉字仍在民间和官府通用,这种情况在陵寝制度中也得到反映。不如仁宗赵仁孝的寿陵碑亭遗址有东西两处,东碑亭为汉文楷书,书法遒劲,刻工娴熟,西碑亭为西夏篆书,两种文字并用,说明中原与西夏在政治、经济方面联系密切和文化交融的历史事实。    西夏帝陵陵园葬制已摆脱了早期"障水别流,凿石为穴,即葬引水其上"的原始葬俗,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布局基本仿照唐宋以来的规制。每个陵园都是独立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都在十万平方米以上。四角建有角楼标志陵园界至,有南往北排列有门阙、碑亭、外城、石像生、内城、献殿和灵台。陵园平面强调中轴线左右对称的格式,象征西夏统治权威。从出土的雕龙栏杆、莲花柱础、琉璃兽石勾头、兽面和花卉滴水、白瓷板瓦等大量建筑材料,反映出西夏王陵陵园建筑当年是十分宏伟和华丽的。    西夏王陵的地宫形制,从已发掘的八号陵中得到进一步了解。墓道呈斜坡形,墓室属土洞形式。两侧各有一配室,周壁敷设护墙板。墓内随葬品十分丰富,有各种金饰、鎏金银饰、竹雕、铜甲片、珍珠、瓷器等。    西夏王陵的建筑规制是在吸取宋代陵园建筑规制的基础上,体现了不同于宋陵的独特风格,其体现为:其一,西夏陵园将宋陵由门阙到南神门神道两侧的石像生安排到月城御道两旁,缩小了陵园的范围,显得比较紧凑;其二,宋陵是单城呈正方形,而西夏陵是重城呈长方形;其三,宋陵灵台就是墓室,而西夏陵的灵台位置在墓室前,并非起灵台的封土标志,而是一个高达二十余米的塔式楼阁建筑;其四,西夏陵园内都没有附葬的后陵。    西夏陵园的调查和发掘,对于研究西夏历史,特别是了解西夏文化和汉文化的联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类: |汉江&老人洞&&悬崖里的谜
&老人洞&是古人在河流上方的崖壁上开凿的方形洞穴,集中在汉江流域。有人说它能证明中国人曾经有弃老习俗,是供60岁以上的老人自生自灭之用的;有人说它跟悬棺、崖墓一脉相承;还有人说它是古人墓葬风俗的一个过渡阶段,至今莫衷一是。&上古的时候,人一过六十,就要被送到这种洞里,只给三天的粮食。&&然后呢?&&等着活活饿死。&这是2003年我和队友漂流汉江,行至陕西和湖北交界处的柳树湾,看到岸边高崖上突现几排奇怪的洞穴时,十堰电视台生活频道总监庹明生跟我们进行的对话。庹明生是本地人,家离柳树湾不远,小时经常在这种洞里玩耍。他说:&这不是我编故事,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传的。&匪夷所思的弃老传说可能是真的从漂流船上远远望去,十多个方形石洞分三层垂直分布在离江面十几米的山崖上,有单个的,也有两三个连成一排的。从汉江源头一路漂下来,这种当地人口中的&老人洞&我们见到过不少,但像这里一下出现了十几个还是第一次。停船靠岸,我们手脚并用爬到洞口逐个察看。洞都不大,约半人高,深一二米。遗憾的是,除了能看出石洞均属人工开凿外,一无所获。大多数洞完全是空的,除底部洪水冲刷过后留下的浅浅淤泥,棺材、骨骸、随葬品之类的历史遗痕,统统没有。沿江继续漂流,这样的石洞更多了。随队的《东方早报》记者李道权当时报道:在10月8日陕西白河至湖北郧西段的漂流中,我们不断发现这样的石洞,至少近50处。1994年湖北省十堰市曾做过专门的文物普查,据参与的湖北省考古学会理事、十堰市博物馆馆长胡文魁介绍,当时在羊尾镇、夹河一带也曾发现过类似石洞,而且是&密集、成排的&。但胡文魁认为,当地广为流传的&老人洞&或&自死窑&说法只是传说。将年满60岁的老人送往悬崖让其自生自灭,不符合伦理纲常;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副教授罗二虎则认为,这传说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进行文学再加工的过程,有一定历史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弃老习俗在一些民族或地区是存在的。&汉漂&之后,我们继续调查神秘的&老人洞&。实地走访发现,&老人洞&在湖北十堰境内主要分布在汉江两岸及众多支流沿线,如郧西、郧县、丹江口等地。成片的有郧县县城附近、郧县五峰乡、郧西羊尾镇、郧西上津镇等地,甚至在闹市区的人民公园的山上、道教圣地武当山周围也有不少。这些洞形制大小都差不多,均位于险要的悬崖和陡壁,选择整块巨大的岩石雕凿而成,也都空无一物。当地人对这些奇怪的石洞并不陌生。&老人洞&还有&寄死窑&&自死窑&&跑匪洞&&巴人洞&&参洞&等多种叫法,本地人对其传说所述也大同小异。&爹,你下来,大大来了,没得菜。&一个60多岁的老人在修屋顶,儿子喊他下来,把爹杀了当菜招待客人。这是当地学者、武当古建筑研究所所长张华鹏在《武当早期文明》中记录的传说。这甚至比&老人洞&更离奇。张华鹏认为,&寄死窑&葬俗,是由食葬习俗进化来的:中国古代奇书《黄帝内经?灵枢》中,有大量关于人体器官的形状、尺寸、重量的详细记载,如&咽门重十两,广一寸半&、&肠胃所入至所出,长六丈四寸四分,回曲环反,二十三曲也&等。虽成书年代至今无法确定,但从其中黄帝和岐伯等的对话来看,应和传说中的黄帝有一定关系,学界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晚不过西汉。在那么遥远的年代有如此翔实的医学资料,若没大量人体解剖,是无法完成的。这从侧面证实了食葬习俗的存在。然而,关于这种神秘的&寄死窑&&老人洞&,遍翻当地地方志和史料,均无翔实记载。这些洞也大都没被当做文物管理,考古资料更是一片空白,倒是引起了一些民俗研究者的注意。华中师范大学刘守华教授就是其中一位。刘教授从1980年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十堰市民间故事集》里的《斗鼠记》中发现了线索,《斗鼠记》大意说古代郧县的&麇国&,凡上了60岁的老人,都要按规矩送进&自死窑&冻饿而死。有个叫杨三的农民,偷偷把老父亲藏在家里。恰好这时外国送来一只黄牛那么大的&犀鼠&,全国上下无人能制服,陷入惊恐之中。杨三将此事告知老父,老父教他用一只13斤半的猫斗败了犀鼠。国王从此认识到智慧丰富的老人是个宝,并废除了将老人送进&自死窑&的古老习俗。类似的传说,刘守华搜集到的有印度、印尼、日本、朝鲜以及国内多个民族的版本20多个,最著名的是出自印度佛经的《弃老国缘》。这样看来,它可能是从佛经中脱胎而来的虚构故事。可在鄂西北,竟有实物留存?后来,刘教授在当地学者的陪同下,去武当山下官山镇的吕家河民歌村考察,那里有几十个&寄死窑&,人们对相关传说也极为熟稔。当地学者持肯定态度的不少,郧阳师专副校长潘世东教授认为,&寄死窑&风俗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汉水流域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物质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当时当地社会文化和文明的进化程度。&寄死窑&习俗不是野蛮落后,它昭示的是一种最古老、朴素的死亡观,也是一种最自然、理性、世俗、崇高的死亡观,反映出了汉水文化在生命哲学上的深层底蕴。弃老习俗始于何时?湖北省十堰市于1969年因汽车制造厂的成立从一个小山沟发展成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在此之前,这个偏远的&蛮荒之地&的文化价值被有意无意遗忘了。其实,秦汉以前的十堰区域,不仅存在文献可考的庸、麇、彭、房、绞、均、郧等众多古代方国,近几年,还不断有小方国随考古发现浮出水面。《十堰晚报》2006年发出&悬棺鼻祖&可能在十堰的报道后,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十堰市图书馆赵朝君认为: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某个时期,获取食物能力有限,为了种族繁衍,弃老习俗是有可能的。网友&论坛灵魂&说:日本小说改拍的电影《?山节考》,还有电影《桑孩》,讲的就是日本类似风俗。人类不惜以牺牲人伦来支持有生力量发展,换取社会进步,现在看来虽觉残酷,但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另有观点认为&寄死窑&可能是叫&祭祀窑&。十堰一直是偏僻山区,民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把&祭祀窑&误为&寄死窑&很正常。古代汉江流域有不少古国,它们一定有着某种特殊的祭祀方式。宗教有很多石窟文化,所以在山壁上凿石窟,用来从事祭祀,也是可能的。音同音近的字,可以相互借用,相沿已久,这样的话,可能十堰本地历史上并未存在过这种习俗,只是一些外来传说和当地祭祀习俗结合后附会的一种产物。而据潘世东教授总结,当地肯定&老人洞&习俗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死亡地说。因为在所有&寄死窑&中都没发现尸骨遗迹,所以可以推断,&寄死窑&主要是老人提早结束生命的死亡地,并非丧葬地。等老人死亡后,再重新举行丧葬仪式。所以也叫&自死&&借死&&待死&&寄死&。远古遗存说。汉水流域中游&寄死窑&分布地方,均为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地和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地。这一带,确存在庸、麇、绞、疆、彭等方国和部族,&寄死窑&习俗最早兴起应在春秋时期以前。人类最早的生存地,也是包括生老病死在内的古老民俗最早形成的区域。生存法则说。&寄死窑&是远古时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的体现。恶劣的地理、自然、灾害使得一些衰老病残的个体被淘汰,甚至成为被吃的对象。恩格斯在考察研究欧洲一些民族发展史时,就曾指出:&由于食物来源经常没有保证,在这个阶段上大概发生食人之风,这种风气后来保持颇久。&灾年不得已说。&寄死窑&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有过悠久的流传或断续的复活。当哀鸿遍野、饿殍枕藉的时候,原始的非人道的&寄死窑&习俗又常常在特定地方、人户中重新复活。野葬遗留物说。刘守华指出,人类丧葬习俗形形色色,有土葬、火葬、树葬、天葬、水葬、悬葬,甚至食葬??部落族群一起,将死者割而食之。还有粪葬??将夭折的小孩埋进猪圈沤粪。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将老人放进&寄死窑&冻饿而死,还未见记载,可能是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的古印度弃老国将老人&驱弃于野&的野葬习俗遗留物。不管怎样,若真存在这样的习俗,那究竟是何人、在什么年代所留?《斗鼠记》中提到的&麇国&,春秋战国时代确实在鄂西北存在过,《左传?文公十一年》:&春,楚子伐麇。成大心败麇师于防渚。潘崇复伐,至于锡穴。&那么,是否这一带在春秋战国时已经流行&弃老&习俗?是否直到唐代卢陵王被流放到此地之后,才移风易俗,将&弃老&转变为&敬老&的呢?刘守华认为:就总体情况而论,早在周朝,中华文明就有了敬老并厚葬老人的习俗。姜子牙80岁当宰相,至今传为佳话。春秋战国时期,老人的智慧谋略在众多诸侯国争霸的激烈争斗中大放异彩。到汉代,官家给年满70岁的老人赠送&鸠杖&以示祝贺,敬老习俗完全确立。在此文化背景下,地理上距主流文化圈并不遥远的汉水流域,竟还流行过如此野蛮的&自死&或&寄死&习俗,很难使人相信。也许,&老人洞&的年代比周朝还久远?公元前1106年,周武王伐纣时,《尚书?牧誓》载,参战的西土八国有庸、蜀、羌、髦、微、陆、彭、濮等。&老人洞&密集地域,至少有巴、濮、楚、邓、庸、彭、卢等方国存在,其中楚与邓可能来自中原,而其余五国可能都是土著。研究证明,同一地区多民族杂居的情况在当时是普遍的。这之中,按族属而论,古巴人和古濮人等神秘消失的古民族,都曾在&老人洞&密集分布的汉江中游这一带繁衍生息。那么,&老人洞&是否和他们有关?悬棺是老人洞演变而来的吗?沿着汉水,我们展开进一步追寻。一是循着崖葬的分布,看能否与古民族迁徙历史相合;另一思路就是在年代先后中寻找线索。困难在于,远古民族深藏在历史碎片中,能被确认年代的实在不多。我们漂流汉江的第二年,陕西省商洛市考古队在商洛丹江、乾佑河等流域发现了3000多座崖墓,并初步揭开了其神秘面纱。这种当地多被叫做&巴人洞&的方形孔洞,其实就是十堰地区的&老人洞&。&商洛崖墓&更像房子,类似悬棺,又不是悬棺。几乎都是在竖立的崖面上垂直90度角凿刻的,开凿难度相当大。从中国目前崖墓分布现状看,商洛崖墓遗存无疑是中国西北边缘崖墓遗存最集中和数量最多的。商洛市区南郊一座山边崖墓,当地人已将一大片蜂巢状的&老人洞&开发成了旅游点。与汉江干流不同的是,有的要大很多,精致很多,土质也与四川乐山、彭山一带类似,里面也能看到锅灶、排水管等遗迹。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以汉江流经的鄂西北十堰为线,以北,商洛崖墓发现的有年代标志的文物有汉代的;往南,重庆和四川境内的崖墓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延续时间也更长,年代一般也被认为是从两汉起始。而十堰地区的崖墓,墓室的雕凿痕迹要粗陋和简单很多,也罕有发现文物的记载,从其风化等一些基本情况判断,可能要早于商洛地区,起码早于工艺要精美很多的巴蜀崖墓。开凿&老人洞&的丧葬方式,与在自然洞穴、裂隙间放置棺木、悬棺等,一般被统称为崖葬。悬棺是开凿小洞直接把棺木悬于高空,它与崖穴墓是否存在某种演进关系?是否与不同地域岩石的坚硬程度以及气候、森林植被甚至风俗演变等有关?商洛调查中,还发现了一些和西南地区的悬棺基本相同的崖葬,利用不规则的天然崖洞和自然裂隙,在洞中或裂隙中加设木杠,或在洞口的岩面上凿出圆孔楔入木桩来搁置棺木。从汉江源头自上而下,&老人洞&的中心区和密集区正是历史上古&濮人&和&巴人&聚居的十堰、安康一带。汉中镇巴、西乡、佛坪等地都发现有悬棺。安康、商洛也有零星悬棺发现。悬棺通常被认为是&?人&所留,?人即&濮人&后裔,三峡悬棺的制造者。这仅仅是一种巧合还是历史遗存的线索?沿江继续而下,在荆山南部的远安县、当阳市境内,沮河两岸,近几年发现了大量&石窟&&岩屋&。与十堰&老人洞&不同,有几个、十几个、几十个成一字形并列,也有分成两层、三层,甚至五层并列的。著名的百宝寨岩屋群,就在距当阳市区19公里的青龙湖畔,据称整个核心景区内发现岩屋3000多座。让人奇怪的是,这里的岩屋从外看是单独一间一间的,里面却像一座复式楼群。当地人认为,绝大多数&岩屋&是一种古民居,里边至今可见依山石凿成的灶、架木为床的桩孔、储粮的大柜以及供屋门转动的上下枢孔等等。据一位老人讲,其外婆在清咸丰年间亲眼见过为躲白莲教而开凿岩屋的情形。这和已经发现的一块竣工石碑所记载的&咸丰四年&相符。但&岩屋&并非一个时代所建,更大量的岩屋始建于何时却大都无法考证。而这里也有和十堰地区几乎一模一样的&自死窑&传说。值得注意的是,从汉江&老人洞&,到荆山南部远安、当阳沮河流域的&石窟&,恰好有一条传统上的古道相连,是古人从鄂西北进入荆南的要道,而从沮河流域到悬棺、崖墓密布的三峡,距离很近,也没有地理上的障碍。三峡地区崖葬墓的发端起始期在战国??西汉阶段,其中类似于汉江&老人洞&的人工崖葬洞室,虽在不同区域,洞室形状、大小、深浅、放置葬具的方式各有特点,但总体上比较接近。如果假设汉水中上游的&老人洞&在远古就存在,那从目前已知的崖葬断代史和族属来分析,是可以连接起来的:古巴人和古濮人等神秘消失的古民族都曾在十堰地区繁衍生息。顾颉刚先生认为&自楚营濮,濮人当散处在武当、荆、巫诸山脉中&。巴最早也生活在江汉流域,并与濮的关系十分密切。著有《巴史考》的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邓廷良教授对我说:至少在殷周之际或更早,巴人就已经在汉水流域聚居生息。巧合还在于:悬棺的主人,古濮人的后裔?人,至明代还保留着凿齿习俗。而在十堰市房县,新石器时期的七里河遗址中,也发现类似凿齿习俗。综上,不由让人产生联想,这相同习俗是否是同一族属几千年来的一种延续?这一神秘民族会不会沿着汉江、长江随着民族的迁徙北上商洛,南下三峡巴、蜀,渐渐将此习俗蔓延到广阔的南方大地?而汉江&老人洞&也渐渐演变成悬棺之类的崖葬习俗?这,并非没有可能。&老人洞&只是临时存放尸体?2007年年初的一次考古发掘,使&老人洞&跃身成为&文物&,也使我们的调查进入迷雾。曾参与了丹江口库区考古&大会战&的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栾丰实教授等,对郧县青曲前房遗址&老人洞&进行了发掘。&出土的文物,证明确实是墓葬。有些洞里还能看到一些残存的人骨,大部分都已风化成灰,毕竟1500多年了。&2007年,郧县文物局长周兴明在给我们回放考古现场照片时,仍有些兴奋:&出土遗物有青瓷盘口壶和铜镜、铜熨斗、铁剪及各种装饰品、铜钱等。这一批崖墓的年代,初步确定为隋唐时期。&&老人洞&就是隋唐时期的崖墓?这似乎就否定了我们之前的推断。但郧阳博物馆副馆长黄旭初认为,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老人洞&的传说荒诞不经。他说,前些年,武汉大学考古系曾对郧西夹河的一座类似崖墓进行调查,结果就表明至少是汉代的遗迹。他说,在这次发掘的基础上,他们将对整个十堰乃至汉江流域的崖墓进行进一步研究。2008年11月的考古发现,使&老人洞&更显扑朔迷离。为配合南水北调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汉江淹没线下郧县五峰乡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段,又进行了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包括4座岩洞墓在内的21座秦汉墓葬,皆为带墓道的洞室墓。所有洞室墓都有随葬品,共出300余件。根据器物形制,初步可断定这批墓葬年代跨度可始自秦末一直至东汉晚期。2008年的考古发现,将&老人洞&的年代指向东汉以前,而不是2007年发现的隋唐。在此之前,十堰地区崖墓考古一片空白,所以这种&崖墓&是不是在更早年代就在这里存在?并非没有可能。至于&老人洞&的习俗,也可能很早以前存在过,后来随着社会进步,就作为一种丧葬习俗了。十堰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志军告诉我,老人洞也可能是丧葬的一种过渡形式。他发现有的地方在人死后,尸体就放在家里一间特别黑的屋子里,亲人把尸体用泥封起来(也有用棺盛,连棺一起泥封),等到一定时间,比如半年、一年之后,再选择墓地埋葬。老人洞可能就是类似这样的一种墓葬过渡形式,只是临时存放尸体的地方。目前,本地对&老人洞&的考古发掘,只有2007年和2008年这两次,关于&老人洞&的来龙去脉,只能期待以后的考古研究。汉江&老人洞&仍伫立在莽莽苍苍的秦岭巴山间,像一个个巨大的问号。
原文出自: 更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薛家寨革命旧址
门票价格:45元(仅供参考)
开放时间:08:00 - 18:00
景区地址:铜川市耀州区金照镇田峪村绣房沟
乘车线路:耀州区华原汽车站乘的公交车或旅游大巴可达
  薛家寨革命旧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东北约五公里的田峪村绣房沟内,与西面的龙家寨(又称狮子山)相对峙,重峦叠嶂,密林如海,中心地带壁立千仞、地势十分险峻。山寨形似葫芦,东南西三面为悬崖绝壁,是典型的白垩纪砂砾岩地质地貌,山石为砂砾岩,内镶鹅卵石、是丹霞构造地质景观的代表。相传唐代薛刚父子在此招兵聚将,会师反唐,薛家寨由此得名。
  1933年春、陕甘边党政军领导机关迁驻薛家寨,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以耀州区照金镇为中心,横跨耀州区、旬邑、淳化、宜君等县(区)、面积2500平公里。
  当时住在薛家寨的除边区特委、政府和游击队总指挥部外,还有军医院、修械厂、被服厂、仓库等后勤单位,建了寨楼、堞墙、战壕、哨卡、碉堡、吊桥等设施。1933年10月中旬,边区党政领导率领游击队和红军留守人员英勇抗击来袭的国*民党军,进行了有名的薛家寨保卫战,最终因叛徒出卖而陷落,李妙斋等同志不幸壮烈牺牲。1934年秋,红军和游击队主力重返照金。
  以薛家寨为中心的照金革命旧址,是1932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我国北方地区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并在此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先烈们据险筑寨,修建哨卡、吊桥等防御工事,创建军械厂、被服厂、红军医院以及指挥部等1 - 4号红军寨,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献资料、革命文物、历史遗迹以及动人的英雄事迹,1995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4月,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薛家寨山上现有哨卡及1、2、3、4号红军寨和李妙斋烈士墓,山下有黑田峪革命旧址、秀女房遗址、龙家寨、杨八姐梳妆台、金刚庙遗址、箭穿崖等景点,在照金镇已建设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北54公里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子丹、习仲勋、谢子长、李妙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犹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钢刀,点燃了西北民主革命的火种,为后来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创造了条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薛家寨海拔1600余米,绝对高度700余米,西邻秀房沟,东邻黑田峪沟,南邻田峪川,为三面绝壁之舌状狭长山岭,当年仅西北侧有羊肠小道盘旋可至山顶,红军利用这里的四个天然岩洞修建了1-4号红军寨,自东南而西北依山势依次排列。一号寨为当年陕甘边游击队一、三支队驻地,其他分别为红军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单位和领导机关驻地。
一号红军寨
  非常艰难地攀上新建的上山台阶道,人便如一步登天,凌驾于万山葱茏之上,视界大开。继续向南行走,越过薛家寨拱起的长岭来到&舌尖&,就是一号红军寨了。它南邻秀房沟,当年为陕甘游击队1、3支队驻地。1932年秋,陕甘游击队、陕甘边特委先后进驻山寨,修建工事,据险筑堡,使其成为防守严密的基地,寨上红军驻守时的四孔崖洞保存完好,寨前悬崖上有修筑工事时所开凿的小路、石桥、吊桥及石砌寨门的痕迹,洞内还保留有当年红军住过的土炕。观之让人百感交集,深深为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所感动。
  陕甘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李妙斋烈士在薛家寨保卫战中英勇就义,葬于薛家寨1号寨子北侧之山坡上。在李妙斋烈士墓前,我们精心编织了花篮,敬献于烈士墓前,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
二号红军寨
  二号红军寨位于一号寨子之北,为当时的红军医院和被服厂,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所建。从一号寨子到二号红军寨我们走了大约10多分钟的崎岖山路,据随行的照金纪念馆同志介绍,这所红军医院,当时有9名军医和若干名护理人员,固定床位20余张,主要任务是抢救重伤员、诊治红军病号及地方流行病的防治,保持红军的战斗力。这所被服厂是我党、我军最早的3个被服厂之一,当时约有三四十名工人,都是贫苦妇女,任务是制作红军和部分游击队员的被服,主要担负红二十六军的供给,工人们全凭手工缝制,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还是很好地完成了部队衣被的接济任务,为根据地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号红军寨
  三号红军寨为二号寨子之北邻,这里是红军当年的军械厂,又称&兵工厂&或&修械所&。工人最多时达40余人,其中的技术工人,大多是中央陕西省委从西安等地动员组织派遣来的。兵工厂的主要任务是为红军和各游击队修理、制造枪械,配制炸药、子弹、手榴弹。当年,这个修械所曾研制出一种威力很大的&麻辫1号手榴弹&,在薛家寨保卫战和反&围剿&战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3号红军寨的地面上,还留有军械厂安装机床的孔槽&&
四号红军寨
  四号红军寨位于&长舌岭&之北,为陕甘特委驻地和供需仓库,这里既是照金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又是当年红军、游击队反&围剿&和向敌人发动攻击的军事指挥中心,为红区的心脏,中共中央的政策和决定通过这里在苏区得以贯彻。三号红军寨到四号红军寨道路非常艰险,近20分钟的路程,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小宋给我们带路,松软滑泥的羊肠小道让人提心吊胆。站在四号红军寨一步临渊的石径上,风力推举,就大有凌空欲飞之势了。而脚下身旁的险象环生,又让我们不能不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胆识所折服。
红军兵营旧址
  红军兵营旧址又称&红军洞&,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芋园村的白石崖山中,掩藏在两座巨大的山峰之下,万仞绝壁间,只能看到一线天,从沟口根本无法发现此洞。进沟百余米,在一处险要处凹进的崖壁下,筑有近1米厚的土围墙工事保存完整,是扼守要害的第一道防线。由些前行300米即可到达红军洞。
  红军洞是座天然洞穴,围墙工事依山而建,将洞口围成一丈见方,洞内幽暗潮湿,有小溪缓缓流出,洞深约百米,宽约160米,洞顶高约60米,可容万人,是当年红军的粮库和驻扎之处。
  这是当年英雄们流血捍卫的地方,让我们在此感念革命前辈理想之高、意志之坚、革命之苦,沿着红军路,向顶峰挺进,向先辈致敬!
  箭穿崖位于照金镇绣房沟东,海拔1626米,是典型的白垩纪砂砾地质地貌,丹霞构造地质景观的代表,山体险峻,形势险要。箭穿崖的上边卧着一条很长的酷似神龟的巨石,头顶着一座峻险的石峰,远眺dd发光。据传几万年以前,这里洪水滔天,水退后露出石崖,陡峭而险,几乎要倒下来,突然从泥沙中走出一只乌龟,爬上石崖,顶住了将要倒塌的山峰,代代相传,故又称为&金龟顶石&。
  箭穿崖上有孔,传为北宋时期,宋辽两国议和结下&澶渊之盟&,杨门女将、百步穿杨的杨八姐为了确定两国边界,从她住的&梳妆台&昂步爬上薛家寨西边的狮子山,运足气力,拉开黑马箭,瞄准东方,射向天空,箭头从薛家寨南端的石岩中穿过,越过了八百里秦川,射在了东潼关(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城墙上。辽兵无条件从&澶渊&调兵转头千里之外。至今,东潼关的古代城墙上,还留露着杨八姐箭头的痕迹。因此被穿越的岩石称为&箭穿崖&。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陕西连年发生灾荒,加之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产生了极其强烈的革命要求,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迅猛崛起,活跃在陕甘边的广大区域,陕甘游击队经过多次战斗的洗礼,充分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从战略意义高度出发,认识到照金地区的地理优势和群众基础优势。陕西省陕甘边党组织调整战略部署,将创建陕甘边新苏区的工作重新转移到照金地区。
  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成立,金理科任书记,习仲勋任军委书记,师克寿任团特委书记。日,在照金召开了陕甘边区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成立陕甘边革命委员会,贫苦农民周冬至任革命委员会主席,习仲勋任副主席。
  1933年5月,形成了以薛家寨为中心,北起马栏川,南到爷台山,西至淳化河畔,东抵沮河岸边,南北80余里,横跨耀县、淳化、旬邑、同官、宜君等五县边界的革命红色区域。
  日,中共陕甘边特委在照金陈家坡召开了党、政、军联席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秦舞山、习仲勋、张秀山、张邦英、陈学鼎、高岗、黄子祥、杨森、王柏栋、李妙斋和各游击队的领导人。会议重申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决定进一步巩固、发展、扩大陕甘边照金新苏区。陈家坡会议在我党西北史上、在西北红军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1933年10月中旬,国民党军以数千之众向照金革命根据地薛家寨发动了大规模&围剿&,边区党政领导率领游击队和红军留守人员合力扼守,英勇抗敌,连挫敌人5次进攻,进行了有名的薛家寨保卫战,最终由于叛徒陈克敏出卖薛家寨失守。
  1934年夏,红军和游击队主力重返照金,根据地重新恢复。
  1934年秋,红二十六军第三团北上,帮助陕北创建二十七军和巩固苏区,11月上旬,刘志丹亲自率领红二团北上,使陕甘、陕北两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5年10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照金变成了陕甘宁边区的前哨阵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景区地址: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金照镇田峪村绣房沟
乘车线路:耀州区华原汽车站乘&耀州区&田家咀&的公交车或&田家咀&薛家寨&旅游大巴可达
自驾线路:西铜高速公路&铜川新区&铜川旅游西环线&柳林镇&柳照路即到
标签:   
铜川市位于陕西中部地区,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连人文始祖黄帝陵,南邻世界名胜古迹兵马俑;铜川人杰地灵、物华天…
城市美食&&The City Food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交通便利,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学古路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的药王山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金照镇境内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窑峪村
地址:铜川市耀州区孙原镇孙原村
薛家寨革命旧址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海岸边一棵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