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山中心和廊坊市育人中学学哪个好

您的位置:
>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绿色等级:
(请点击颜色评级)
名称:重庆市华蓥中学校
分类: > Aleax:
人气:870 评论:
主要栏目:
重庆市华蓥中学校建于1972年,是渝北区直属高完中,著名作家、《红岩》作者杨益言先生题写校名并担任名誉校长。学校2005年晋升为重庆市普通高中联招学校,并发展为具有A、B、C、D四个校区,占地135亩,55个教学班,师生3000余人的大规模高完中。学校发展迅速。重庆市华蓥中学校是渝北区直属高完中,重庆市高中联招学校。著名作家、《红岩》作者杨益言先生题写校名并担任名誉校长。学校始建于1972年, 2005年晋升为重庆市高中联招学校,并发展为具有A、B、C、D四个校区,占地135亩,55个教学班,师生3000余人的大规模高完中。学校交通便利。学校位于渝北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市级卫生小城镇、休闲避暑城&&茨竹镇,紧邻210国道,交通便利。每15分钟就有一班客车从两路城区往返学校。节假日由学校统一联系车辆,学生半小时即可离校回家。学校理念先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成材先成人、树人先立德&为育人思想,以&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聪明比勤奋,不比阔气比志气&为励志口号,培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的&四会&新人;实现&让家长无悔于选择了我们,让我们无悔于每一个学生&的郑重承诺。学校环境优美。依山伴水,松林环抱,冬看雪景,夏享凉爽,建筑别致,宁静典雅,实为一个读书的好地方。学校设施完备。文化鲜明的教学楼、设施一流的实验楼、功能齐备的&志远&体育馆、大气包容的运动场、温馨舒适的学生公寓、现代化的学生饭堂,内涵丰富的&永安&图书馆,彰显个性的文化长廊&&学校师资精良。有一支敬业精神强、师德师风高、教学艺术精、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其中,中高级教师81人,市区级骨干教师12人,教育部教师奖励基金科研优秀教师1人,全国科研骨干教师1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达95%,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占12%。学校管理严格。坚持&以人为本,制度为纲,遵循规律,科学管理&的学生管理理念,实行&封闭式&管理,门卫24小时值班;寝室实行生活老师24小时值班管理;班主任实行全程跟班管理。文化生活丰富。创办有展示学生风采的校刊&&《华蓥之光》。每年举办学生运动会、艺术节、篮球赛、羽毛球赛、各类文艺演出等强心健体的文体活动。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建有&放牛坪万亩梨园实习基地&和&两岔湖实习基地&,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生活。助学措施得力。爱国台胞陈洪玲先生捐款10万元在学校设有&洪玲助学金&,每学年颁发一次;原渝北区副区长范明文先生捐款在学校设有&红岩奖学金&,每学年颁发一次。学校团委设有&爱心摄影室&、&对口资助联系室&等,致力于圆贫寒学生的&大学梦&。办学成效显著。三十七年来,学校为社会和高一级学校输送各类人才达1万余人,一大批学生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外交学院、空军飞行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高等学府,高考升学人数、升学率、重点、本科人数和比率稳居渝北区前列。2008年文科上重点线人数居全区第二,体艺上线人数居全区第二。2009年,高考上线率为89.5%,重点、本科上线102人,600分以上3人,其中刘卿如同学以624分的优异成绩勇夺渝北区文科第二名。学校高三工作也因此被渝北区政府评为&二等奖&,超过一所重点中学。学校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绿色学校&、&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国家十五教育科研课题实验学校&等。学校连续10年荣获渝北区办学水平评价一等奖。学校蓝图宏伟。展望未来,学校正大力宏扬&自强协同,执著奉献&的华蓥精神,坚持&改革创新促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依法治校、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塑校&的治校方略,争创重庆市重点中学,努力实现&办出有人文品位的校,打造有文化内涵的人&的学校愿景。学校地址: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竹园路57号 &电话:023- &邮编:401132
热门网站分类标签
本类网站排行
网站名称人气
访问该网站的用户还访问了:四川省华蓥中学_校长在线_在华蓥中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当前位置:
> 在华蓥中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在华蓥中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日 15:55:39
访问量:1167次
&在华蓥中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 华蓥中学校长 书记&&& 袁涛
&&& (2014年11月6日)
为进一步促进华蓥中学的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品牌,经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从现在开始,我校将全面实施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今天这个会是动员会,也是预备会。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一是明确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性;二是华中具有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可行性;三是如何开展特色学校建设。四是近期需要做的主要工作。
一、充分认识特色学校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 (一)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强化创新意识,认真研究华中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我们提出办“博雅”教育特色学校,正是我们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中全会公报(教育):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应试教育”是不能实现这个目标的,因为应试教育是以升学为目标价值取向,升学率从根本上决定着这所学校的地位、效益、前景及最终命运,升学率重于泰山、压倒一切,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试教育就是一种“唯升学教育”,其弊端从根本上限制甚至扼杀了学校特色,更不利于未来人才的培养。创建特色学校,核心在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差异发展、多元发展和整体发展,本质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发展、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创建特色学校只是一种手段,其归宿仍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基础,它是一种直接追求人的发展并通过人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教育,是一种追求所有学生的潜能及个性全面而充分地发展的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唯发展的教育”,强调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得到发展,突出在促进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通过激发兴趣,培养爱好,发展特长,使学生获得主动、和谐、愉悦的发展,并突出形成某方面独特优良的品质和能力。因此,素质教育要求学校特色化,有个性地发展,办出特色教育。
&& (二)特色学校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新课程改革倡导以下四个基本理念:一是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三是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四是适当进行开放性教学。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课堂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还时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国家课程改革理念在华蓥的“接地点”的“自学互帮导学法”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自学、互帮为明线,以教师巧妙导学为暗线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它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堂“教师讲得过多”的问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化”,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和客观事实出发,以情景的展现,使学生体验知识就在生活当中,给学生充分提供动手、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研究教学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实践结果,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愿意与同学、老师交流,勇于发表不同见解,乐于表现自己。一个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有些教师意识到新课改的重要性,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遭到了挫折,于是这些教师宁可对这种教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我们常常听到有些教师无奈地说:“我又何尝不想放开课堂、放开学生,让学生能顺心地学,可是课堂千变万化,一旦放开,学生的兴趣是有了,可是把课堂的有限时间占用了,后面的教学内容完不成,这样还能叫成功的教学吗?”对于课堂教学的这种尴尬处境和疑问还有很多。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就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加快特色学校建设。
(三)特色学校建设是高考改革趋势的需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明确“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等改革思路。2014年9月19日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别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从方案中可以看出,三年后的2017年,两省市高考均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都是采用“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再加上3门选考科目。此外,高校录取将不分批次,学生报考志愿时可以一档多投。两地高考不再分文理科,录取的标准也从单一变成多元化,有可能带来整个中国教育理念的全新变化。这意味着本轮改革将通过系统、综合的改革治理,让高考制度实现从“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到“发展机会人人均等”的跨越。未来高考将出现三个变化:
1.从“一锤定音”到“多元评价”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战认为:从单一到多元的综合评价录取机制应该指向“三位一体”:一是让统一高考成绩从唯一标准变为标准之一;二是让高中学习过程与高考挂钩,在录取标准中导入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成绩;三是通过学生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课外活动等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高考录取刚性标准与多元评价的结合。
近年来,浙江等地教育部门和高校,适应科学选拔人才的社会需求,率先突破唯分数论,为新一轮高考改革奠定实践基础。
2011年,浙江省探索改变高考成绩“一锤定音”,选择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试点推行“三位一体”自主选拔模式:统考成绩仅占录取依据50%,高校面试成绩占30%,高中学业水平成绩占20%。3年来,浙江“三位一体”招生模式已从2所高校扩大到34所高校,招生数量控制在学校招生总量的3%以内。通过这种模式被录取的学生数量为:2011年的260人,2012年的2062人,2013年招生3470人,已吸引2万学生报名。
2.从“万人陪考”到“分类招考”
“一张卷子考所有学生”是高考独木桥的重要标志。虽然目前已有半数省份自主命题,但在一省区域内,无论报考高水平大学、一般高校还是专科,用的都是同一套卷子。一些老师认为,这样一个“大锅饭”,北大、清华要“吃”,高职学校也要“吃”,结果众口难调,导致很多最终走进高职大门的学生不得不花大量时间,为上了本科的学生“陪考”。
新一轮高考改革“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的思路,可望扭转“万人陪考”的局面。一些高职院校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因为“一张卷子考所有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考生不得不面对文化水平的选拔性高考,而高职院校需要关注的能力也体现不出来,推行两类高考,实际上是为有职业教育意愿的学生减负、松绑。
有记者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采访发现,随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的推进,目前高职院校部分招生数量已不再依托高考。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说:“北京高职院校每年招生约3万人,大约25%已实现考前分流,比例还会逐步增加。”而在产业工人需求旺盛、职业教育基础良好的广东,已经探索建立了“两种模式”的招考:选拔学术型人才的现行高考和选拔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高考。广东省从2008年开始加大高校招生考前分流,目前“立交桥”模式已初具雏形:一是在部分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进行自主招生考试,主要进行技能测试,中职、普通高中学生都可报考,被录取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二是建立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生的单独考试,即“3+专业技能证书”考试;三是部分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三二分段”培养,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后两年到高职院校,以及五年一贯制的高职班。
江门市棠夏中学学生邹致熙,2013年参加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自主招生,被录取后放弃高考。邹致熙说:“我平时成绩400多分,考本科没有希望。我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就是公平。”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说:“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些孩子的成功。这些学生提前被高职院校录取,不再参加高考,为自身更加合理的专业发展、人生定位做出了选择。新一轮高考改革将推进高职院校分类招考、注册入学,方向正确。”
&&& 分类招考的公平,还表现在为拔尖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考试方式。招办主任丁光宏等人表示,自主选拔录取的试点已在一些省份、一些高校取得积极成果,高校自主测试为“分数不是最高、综合能力却很高”的学生进入理想的学校和专业打开了通道。
3.缩小区域入学机会差距
兼顾公平与效率,缩小区域入学机会差距是一些“生源大省、高教小省”教育部门的迫切愿望。
四川省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我省2013年高考学生数量超过50万,每百名考生考上本科的几率是30.2%,比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低10%,这一差距已保持多年。广东省、河南省每年高考报名人数分别超过70万、60万,但两省一本录取率均只有7%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个别省市20%左右的水平。
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入学机会的不公平,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有关人士透露,本着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招生计划有望向生源大省倾斜,并将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如,清华大学面向全国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推出的“自强计划”,是清华大学在高考录取中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单设批次、单报志愿、单独划线。该学校招生老师深入西部省份的各地重点高中,调查家庭为农村特困的应届优秀有望考上清华的学生,根据其家庭具体贫困情况,给予最高60分的清华大自主招生加分。为提高农村生考入比例,北京大学承诺,自主招生候选人中农村户籍学生不低于20%
(四)特色学校建设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
特色学校通俗地讲就是在办学方面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思路,有独特的举措,并为全校师生所认同,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特色建设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搞好特色学校建设能够推进学校发展。
1、特色学校创建目标具有一种感召力,它凝聚师生的上进心和创造力。当特色学校建设目标逐步成为现实时,会对师生产生鼓励和激励的巨大力量,形成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学校任何一种特色的建设都能有效地促进学校的整体优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
2、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学校树立良好而独特的形象。只有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才能赢得广泛的社会支持,才能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
3、特色学校建设有利于学校取得并巩固自己为别人所不能代替的地位,只有独树一帜,才能独占鳌头,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4、特色学校建设有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进行特色学校建设,必须要求有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可以胜任基础课与特色课程的教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顺利完成建设特色学校任务,广大教师进行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会大大增强,教师业务水平会进一步提高,学校师资整体素质必然会有大提高。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正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进行特色学校建设,必然会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5、特色学校建设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特色学校建设是在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不但不排斥智育,而且在特色学校的建设中,智育仍然处于核心的地位,且特色学校教育是在全面教育基础上产生的特点和特色。同时,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学校,必然要求学校在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面处于较高的水平,是对传统教育的进一步拔高和延伸。因此,进行特色学校建设,对学校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五)特色学校建设是广安市教育局和华蓥市委市政府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
  &广安市2014年教育工作要点指出:以多样性为取向特色,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努力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内部管理,深化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突出办学特色,打造校园文化,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督促指导省一、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认真对照标准,强化硬件和软件建设,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华蓥市委副书记、市长谭焰在华蓥市第30个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上指出:一要协调发展好各类教育。学前教育要注重早期益智,注重情感陶冶,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义务教育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推行素质教育,夯实成才基础;高中教育要突出打造精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职业教育要突出办好重点专业,打造华蓥职业教育品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引导广大教师改革课堂教学,做到师生教学互动,确保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利用远程教育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经常性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课件制作及课题研究,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因此,我们华中人要勇立时代的潮头,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补台,努力把华蓥中学建成高水平的特色学校。
(六)特色学校建设是华蓥中学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华蓥中学始建于1980年,2002年通过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验收。近十年来,学校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学校管理亮点纷呈,办学理念日趋完善,学校改革稳步推进,教育质量逐步提升, 学校的美誉度在广安市乃至全省中越来越好,这是吴校长及在座诸君共同努力的结果。
但是,目前的教育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不准乱设奖项、不准乱发奖金;二是不准大吃大喝:过去每个学期可以开展几次工会活动,每次发一点;每个教研组开展了教研活动可以聚一聚,教师节发一点等等,现在都没有了。三是学校收入减少了,支出却增加了:就拿今年来说,初中现有学生1800人,市政府每人年拨学费750元,收入130万;高中学生3100人,每人每年交学费880元,收入不到272万元(根据政策,择校生不得再收学费);今年高中收择校生130人,每人缴择校费1.5万元,全额收齐也仅195万元;学校小买部年承包费50万,学校文印室承包费1.4万元,华蓥中学今年全年总收入640多万元,明年不能收择校生了,全年只有450多万了。学校每年需开支大约是:办公经费25万、水电费70万、社会保障费32万、统筹费20万、计算机等耗材设备设施维修40万、体育运动费20万,保安、食堂工作人员、学生宿舍管理人员30人共计60万元左右,教师绩效工资700万元,高考奖100多万,中考奖30万,早晚自习、班主任、课时津贴300万,差旅费、交通费20万,学生助学金20万等。共需开支1700多万,除去全年收入,尚差1100万左右。四是大量优生外流,学生质量没有优势:2012年全市中考前100名的留下75人,2013年全市中考前100名的只留下68人,2014年全市中考前100名仅留下29人。四是教学设备设施不优:根据学校现有学生数与省标要求对照我校在校园面积、教学用房、体育场地、功能用房、设备器材等方面都有较大缺口。校园面积差30255平方米,教学用房差31间,篮球场差10个,排球场差20个,信息技术功能用房差7间,通用技术功能用房差3间,物理实验室差4间,化学实验室差4间,生物实验室差5间,音体美功能用房差8间,图书室差2460平方米,补齐实验、计算机、图书阅览、通用技术设备器材等,体育器材设备、卫生器械设备等金额需要近九百万。硬件条件要达到省标配备需要近三千万元。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过去已取得的光环,华蓥中学还能继续发展吗?在广安五区市县中,我们华蓥中学还有立足之地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一条真理。要走出困境,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精心打造自己的品牌,必须创建本校特色,取得广大学生的信赖、家长的信任、社会的认可。只有改革,只有另辟蹊径,走特色学校建设之路,才是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中兴之路。
二、华中具有开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可行性
华中办特色教育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的,是对三字经的继承和发展。
(一)华中是“自学互帮导学法”的发源地之一,为办特色教育做了舆论准备和教师队伍准备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期的背景下,华蓥市于2009年3月提出“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构想,并构建其基本理论,并被教育部列为“十一五”规划课题。“自学互帮导学法”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自学、互帮为明线,以教师巧妙导学为暗线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和“自主、合作、探究”三种新的学习方式时行全面整合、高度提炼、通俗表达的产物。我校作为省课改样板示范校,2012年在我校召开的广安市普通高中教育暨课程改革推进会,均展示了我校新课改中所取得的成绩。学校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为我们办特色教育培育了一批具有新课改理念的教育工作者,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华中学校工作的十二大亮点,为办特色教育做了理念准备
1.华蓥中学“三字经”理念:
(1)“三用”的评价理念((博雅管理措施之一)):用做说话,用事说话,用成绩说话;
(2“三让”的发展理念(博雅特色教育理念中);让优质在过程中积累,让美誉 在优质中孕育,让学校在美誉中发展;
(3)“三去”的管理理念(博雅管理措施之一):身体站出去,眼光放出去,行为施出去;
(4)“三勇”的用人理念(博雅管理措施之一):勇于发现,勇于培养,勇于使用;
(5)“三超”的育人理念(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倡导超越,支持超越,承认超越;
(6)“三事”的为人理念(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个人有本事,工作做好事,交往会处事;
(7)“三有”的教育理念(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有台可登,有才可展,有规可守。
2.学生社会实践(是博雅校训和育人目标的内容之一):践行新课改理念,将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设置华中社会实践岗6个,每天安排一个班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全程指导下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实践动手意识、良好形象意识、科学利用时间意识、集体主义意识。此举受到了地市领导的高度赞誉,并被《广安日报》作为践行新课改理念的典型进行报道。
3.校园阳光长跑(是博雅艺体活动之一):扎实开展校园阳光长跑活动,班班有班旗,班班有口号,天天有考核,设立专项资金进行奖励。班主任带队领跑,学校领导、体育教师督导,学生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意志品质进一步磨炼,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
4.教师双聘(是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创新体制,学校开展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双向聘任工作。教师双聘“三部曲”:一是政教处聘班主任,二是班主任、科课教师双聘,三是学校适度微调。教师双聘,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提高了班级的战斗力,增强了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5.名师与非名师互换班上课(是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学校现有市级名师24人、校级名师12人,学校分别补助市校两级名师每人每月400元、350元。为促进名师更优,也为了给年轻教师展才示能、快速成长搭建平台,学校以“挑战名师,展示风采”为主题,在36位名师和56位优秀青年教师中开展了互换班上课活动,以随堂课、展示课、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形式为手段,检测名师和青年教师在互换班级的认同度。
6.青年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是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近9年坚持开展了18次专业知识考试。校级领导监考;名师命题,评卷,面对面点评;组内公布成绩,教职工大会表彰优秀并进行物质奖励。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的顶梁柱。
7.研究生队伍建设(是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学校于2003年7月向西南大学输送54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参加为期三年的“新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班进修,2006年6月44名学员顺利毕业。这批教师已经成为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中坚力量,正向学者型、专家型教师迈进。
8.学生问卷调查(是博雅师资的措施之一):教务处牵头,每学期开展2次,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导学水平、作业辅导、教学效果等方面设置问卷。对问卷领导查阅了解情况;教师人人翻阅,个个签字,促使教师自警自省;重点帮扶,加压指法,调整工作。领导、名师对纯满意率不到60%的、不愿反思或不会反思的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后续工作。
9.全员值日制度(是博雅管理的措施之一):主要职责:①1名领导、1名班主任、5名教职工挂值日牌上岗;②换课(工)专职值日;③“四定(定时段、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巡查校园,督导教学。④晚上入住学生公寓,清查学生公寓5幢共550间的4000余名住校生的入住情况,维持秩序,管理纪律。⑤处理校园突发事件(清查管制刀具,寻找脱寝学生,护送生病学生就医等),维护校园平安。⑤安办主任督查、通报教职工值日情况,对值日不力的按学校劳动纪律制度处理。实行全员参与,全域巡查,全程管理。
10.领导联系年级、班级(是博雅管理的措施之一):为了使领导“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业绩在一线创造,形象在一线树立”,领导工作重心下移,职责落实到年级、班级,并与绩效、奖励挂钩,让领导和教师、班级同荣辱、共进退,充分调动了领导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了“事情有人管理,问题有人解决,责任有人承担”的问题。
11.被处分学生的跟踪教育(是博雅德育的延伸):实施了对被处分学生的跟踪教育,领导、名师“一对一”或“一对多”等帮扶措施,采取“初步教育、纪律制约、深度开导、螺旋反复不离不弃”的爱心教育,防止了纠缠反复化、小事大事化、校内纠纷校外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促进了校风校纪的根本好转,保证了学生的的健康成长。
12.编写校本教材《德育问答188》(是博雅德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针对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编写了《德育问答188》一书。全书共14章,188问,近10万字。书明确地告知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让学生遵守基本的制度规则,懂得基本的交往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把《德育问答188》的学习纳入期末考试,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三)《德育问答188》等固有载体为华中开展特色学校建设作了很好的实践
华蓥中学自编的《德育问答188》,开展的环校阳光长跑活动、大课间操、“星耀华中”文艺活动,开展的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和柔道队等校竞技体育项目,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显现的亮点等,这些都是华中特色项目的具体展现,为华中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三、如何开展特色学校建设
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实施华蓥市教育局“奠基教育”理念的个性化要求,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要理性思考学校特色发展,从长远利益出发,科学合理定好位,依托学校资源,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在特色上创品牌。具体方式一是坚持由小到大:特色项目一一学校特色一一特色学校;二是坚持由大到小:学校有特色一一班班有特点一一人人有特长。坚持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重点做好以下7方面工作:
(一)要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科学的办学理念,并形成理念体系。
(二)广泛宣传发动,使办学理念成为全校师生的奋斗目标,并坚持不懈、善始善终地抓下去,不因学校领导的调整而改变。
(三)是要打造有特色的教师群体。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到共同的行动目标,培养他们成为特色学校资源的开发者、特色教育的实践者。
(四)要搞好特色主题研究。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团队的作用,引导教师围绕学校的特色主题,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特色操作能力。
(五)开发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精心策划,有课程标准、课程教材、课时安排和评价办法,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就是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要把培养学生个性、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方式转变、特长发展作为目的。
(六)学校要形成突出的、相对稳定的、统领全局的特色项目,要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和学校个性。
(七)要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的外显,是特色学校的“独特容颜”。学校特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积淀,特色学校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塑造的过程。我们既要打造显性的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又要根据办学理念和特色主题,打造隐性的校规校纪、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特色建设管理制度文化。
四、近期需要做的主要工作
(一)成立特色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袁涛任组长,赵明普、彭爱明、何正安为副组长,各处室、初中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设办公室于校办,由副校长何正安任办公室主任,张艺林、代年丰、曹亚秋、艾军、唐宗贵、陈铭为成员,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迅速掀起华中特色教育理念大讨论热潮,让所有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到华中的发展工作上来。
& &(三)扎实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种价值与取向,随着学校发展的深入,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只有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才具有优势。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和基础,学校文化建设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学校文化是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特征。因此,办好每一所学校,就需要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这才是特色学校本质的标志,也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首先是要加强学校的理念文化建设。学校理念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它对内激励师生为学校办学目标而奋斗,对外展示学校的价值追求。一个成熟的办学理念贯穿办学始终,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面旗帜,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气质,是一种个性,是一种宝贵的教育发展资源。在传承与创新的学校文化过程中,要通过内外结合,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办学思想的研讨,在专家的引领下,凝聚全体教职工的智慧来总结、提炼学校的理念文化识别系统,从而使学校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气度。其次是要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教师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硬件,是学校具有核心发展力的内在源泉。在教师文化建设中,要关注教师的“三个提高”,即提高教师的工作质量,增加教育教学工作的科研含量;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增加教育教学工作的快乐含量;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增加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文含量。引导教师做“三师型”教师,即自主型、学习型、思想型教师。促进教师“三会”,即会交流、会上课、会反思。塑造教师“三种精神”,即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创新精神。积极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环境,确保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第三是加强学校学生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原则,不断改进德育工作方法,不断充实学校德育内容,着力营造优良的教风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坚持主题教育月活动,坚持开展实践体验教育活动,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认真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班级文化,以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以构建优秀的学校文化来凸显学校的特色,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
(四)着力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学校要有特色,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要求有特色。因为课程关乎人的教育权利,课程关乎人的全面发展,课程关乎人的个性发展,课程关乎人的潜能释放(课程要体现“三性”,即丰富性、实践性、探索性),课程关乎人的学习兴趣,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其次学校要根据生源质量,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风格等,思考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课外活动等课程的设计。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满足学生发展要求的同时,进行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与进一步完善。再次是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建设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而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同时,也要巩固打造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项目,以彰显学校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作为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载体。在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中,打破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唯一形式、以传授知识为唯一内容的单一课程结构体系,以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为基点,构建课内与课外,学科性课程与活动性课程并行,与学校特色建设相适应的立体化的课程模式,形成特色教学。
(五)注重学校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更是学校教育的主场所。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坚持以学校办学理念为统领,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把握课堂教学改革目标,即以学生发展为主题,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内容,以良好的行为品质与心理素质为培养目标,坚持以素质教育理念、主动发展理念、创新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理念、讲究效率理念、质量提高理念等先进理念为指导,遵循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改进教法,关注学法。开展学科教学结构模式研究,积极实施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研究,建立和完善学科教学评价标准,积极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以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个性风貌来促进学校特色内涵更加丰富。
(六)特色活动的逐步开展,特色成果的逐步展示。
五、特色学校建设要避免4个误区
特色学校建设要避免4个误区:
1、觉得简单,认为可以一蹴而就,于是盲目行事;
2、觉得目标高,认为不能达到,于是畏葸不前;
3、不顾当前条件强行推进,于是武断蛮干;
4、只重形象,闭门造车,于是昙花一现。
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高起点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学生和教师全员参与;不断丰富和完善理念体系;争取3至5年完成大部分工作,10年或更长的时间完成整体建设。
特色学校建设与学校全面发展并不相悖。特色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反过来又以特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点带面、以核心带全局、以局部带整体,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编辑:唐宗贵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四川省华蓥中学官方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远育人中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