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侧倾矫正主要的肌肉

再翘二郎腿 你的骨盆就歪啦_Keep-爱微帮
&& &&& 再翘二郎腿 你的骨盆就歪啦
Keep君之前曾写过一个常见的体态问题——骨盆前倾(回复关键字骨盆前倾查看)。除了它,还有一种更普遍也更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体态问题:骨盆侧倾。骨盆侧倾的人一般会有以下这些习惯:1. 习惯同一侧背包。2. 习惯性盘二郎腿,不盘腿浑身难受。3. 睡姿不正,总得歪着身子睡或侧睡,否则就睡不着。4. 重心总是压在一只脚上。中枪的小伙伴要注意了,骨盆侧倾会使你腰酸背痛、核心无力、臀部扁平。想改善这些问题,就要详细了解骨盆侧倾:一.骨盆侧倾什么样骨盆侧倾会导致体态问题,会让人看起来很“别扭”:二.骨盆侧倾是什么“侧倾”即骨盆向侧面倾斜。由于我们的骨骼是相互连接的,骨盆的侧倾,会导致脊柱侧弯、高低肩、腿看起来不一样长。骨盆侧倾:可以看到两侧臀部明显高低不一,连带着脊柱会侧弯,重心也不是均匀分布在两条腿上的。正常站姿:头-肩膀-髋-膝-踝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也是身体重心的所在位置。我们的脊椎、骨盆等骨骼在医学上都有一个“中立位”的概念,它是骨骼排列最自然也最适合运动的状态。如果骨盆侧倾了,就会对你健身造成负面影响:1.
左右肌力不平衡,使身体变“歪”。2. 导致大小胸、背部大小和厚度不同、两侧腹肌不一样大。3. 限制力量的发展。除了对健身和体态有很大影响外,对于不健身的人,日常生活的习惯也会逐渐把骨盆侧倾的危害放大。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骨盆侧倾,Keep君提供一个自测法:1.
用手摸臀部的大小,是否感觉明显不一样。2.
仰面躺在床上,放松下肢,看看两脚踝倾斜的角度是否不一致。3. 对着镜子看看自己腰部以下,是否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形,比如一侧关节突出。如果你有感觉到不一致或者不对称,说明你已经有骨盆侧倾了。三、如何改善骨盆侧倾轻微的骨盆侧倾都是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的,Keep君推荐以下几种改善方式:1泡沫轴放松放松骨盆高的那一侧。因为骨盆高的一侧肌肉紧张有力,需要放松拉长肌肉,让体位回归正常。2调整肌肉平衡站在 BOSU 球不稳定的平面上运动。这样可以加强核心肌群,同时能让不平衡的肌肉力量重归平衡。有骨盆侧倾的人,通常重心都在一条腿上,而不是平衡分布在两条腿上。如果身体不平衡,站在 BOSU 球上会不稳。努力的维持平衡,左右缓慢移动,会加强核心,并矫正侧倾。骨盆低的那一侧可以做对侧腿单腿站立抗阻力转体。骨盆低的一侧肌肉无力会导致骨盆侧倾的问题,弱侧多练,尽量将两侧肌肉力量统一,也是改善骨盆侧倾的方法。如果骨盆侧倾严重到骨骼发生明显变化,运动改善就不起作用了,这种情况一般采取手术治疗。3及时预防如果想要预防和改善骨盆侧倾还是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改起,比如改变坐姿。Keep君还是先拿错误坐姿举例:二郎腿:老板型:同时Keep君要再次强调一下正确的坐姿,虽说久坐本身不利于健康,但是既然要坐就要用一个健康的姿势:1. 臀部后侧贴紧座椅靠背2. 双肩放松3. 整个背部贴紧靠背4. 双腿分开,脚落地的位置略靠前5. 头颈自然伸直经过Keep君观察,很多人的骨盆位置问题,都是由于不良的习惯造成的,而且这种习惯可能已经保持了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时间越久越对大家的健康不利。现在就通过运动和放松及时的缓解,改正自己的坏习惯吧!本文为 Keep 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健身课程表 | 入门训练 | 运动强度 | 减肥 | 增肌肩部 | 手臂 | 胸肌 | 腹肌 | 背部 | 翘臀HIIT | 拉伸 | 肌肉 | 有氧 | 体型 | 围度戳 阅读原文 下载 Keep
点击展开全文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移动健身工具「Keep」,从入门到进阶,为你量身打造适合自己的健身计划。(安卓、iOS 均已上线)官方订阅号【Keep】,为你分享最实用的健身知识、最有趣的生活指南,让我们陪你一起运动吧。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史上最全的终极骨盆详解(一定要收藏!)
史上最全的终极骨盆详解(一定要收藏!)
我们将人体想象成一棵树,双脚就是树根,扎进泥土深处,躯干就是树干,手臂就是树枝,那么骨盆就是地平面。如果地面凹凸不平,那么树干树枝都会歪歪扭扭的,甚至可能让树根也受到影响!我们今天就来了解骨盆,了解人体的地表面!到底什么是骨盆?1,位置:看图就知道。骨盆在身体中间,通过脊柱连接着上半身,成为了脊柱的底座;通过髋关节连接着下半身,与下半身的活动非常相关。因此骨盆是我们人体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骨骼结构。2,形状:骨盆,顾名思义,骨头做的盆。既然是盆,是一个容器,那么里面就会装一些脏器,例如肠道,生殖器官,泌尿器官等等。3,骨盆的组成:我们看图说话。这样看是不是很乱?跟着我说的来看。首先,骨盆在解剖学上分成了四块大骨头,分别为左右两个髋骨(由髂骨,坐骨,耻骨密合而成),骶骨,和尾骨。其次,骨盆在运动学上来说又加上了第五节腰椎和骨盆之间的腰骶关节,以及骨盆和股骨之间的髋关节。而髋关节也是人身上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之一。4,骨盆靠什么连在一起?骨盆内的连接处是由表面非常坚韧的韧带,软骨连接的,几乎是不具有可动性的。但是当女性孕期的时候,分泌荷尔蒙,会使韧带的柔软性加强,这个时候这些连接处会有小范围的活动。【骶髂关节】顾名思义,是骶骨和髂骨连接的地方。这个部位如果过于紧张很可能产生腰痛,所以一些髋关节向外打开的体式可以稍微活动一下骶髂,尽管幅度很小很小,但是也需要经常的去活动它。【骶尾关节】和上面的关节一样,这是骶骨和尾骨连接的部位。由纤维软骨连接,因此可动性也不高。【耻骨联合】这个关节是将髋骨在身体前侧连接的部位。这个地方有纤维软骨,也有韧带连接。所以也不具有可动性。但是生产时可动性增加,让骨盆口扩张,生产才能顺利完成。骨盆的运动注意是骨盆的运动,不是髋关节的运动。骨盆的运动大致分为三种。1,骨盆的后、前倾骨盆后倾,会让坐骨向下,耻骨向上,腰椎向后突出来。骨盆前倾,会让腹部向前突出,耻骨向下,坐骨向后向上拉高。2,骨盆的上升,下降。这样的运动,从正面看,会有骨盆两侧不同高度,长短腿,高低肩膀,双腿并拢的时候可能膝盖还不一个高度等等现象。3,骨盆的回旋水平回旋,可以想一下以腰为中心,左右扭动身体。立体回旋,这个运动结合了骨盆的前、后倾,上升,下降,水平回旋,可以想一下跳肚皮舞的演员的骨盆。骨盆有回旋的人,穿裙子的时候会发现,裙子总向着一个方向转移。骨盆的相关问题1,骨盆周围的肌肉要想知道骨盆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要先了解跟骨盆有关的肌肉有哪些。因为骨骼和肌肉唇齿相依,骨骼支撑着肌肉,肌肉稳定着骨骼。因此很多骨盆的问题是并非是骨骼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肌肉的问题。与骨盆相关的肌肉少说有50多条,篇幅有限我不能一一列出,只说一些比较重要的,我们常常会用到的。想了解更多的可以上网查查,在这就不具体说了。【骨盆内的肌肉】髂腰肌(髂肌,腰大肌),骨盆底肌群【骨盆外的肌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外旋肌群(梨状肌,闭孔内肌,闭孔外肌,上、下孖肌,股方肌)【骨盆和大腿的肌肉】股直肌,缝匠肌,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耻骨肌,内收长、短肌,股薄肌,内收大、小肌【骨盆和上身的肌肉】背阔肌,竖脊肌,腹直肌,腰方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现在进入正题——骨盆的那些问题!2,骨盆问题之一——歪斜首先,我们要注意,骨盆的歪斜,不是骨盆本身的问题,只是骨盆周围的肌肉失去了相互制衡的作用引起骨盆角度开始变化。其次,我们说下骨盆歪斜包括了哪些?(1)骨盆前倾。相关内容请移步 &(2)骨盆后倾。相关内容请移步&(3)骨盆两侧一高一低。相关内容请移步&(4)骨盆回旋。因为骨盆侧倾往往会伴随着回旋,因此我已经把两个问题合在一起写出来了,请点击:3,骨盆问题之二——松弛松弛多发生在盆底肌群。骨盆底肌拖着体内的脏器,也起着支撑上身的作用,因此盆底肌弱,很容易能引起漏尿,生殖器脱垂等现象。4,骨盆歪斜之后引发的身体其他问题(1)驼背,臀部下垂。原因:骨盆后倾。(2)伪翘臀,塌腰。原因:骨盆前倾。(3)X型,O型腿原因:相应的肌肉不能稳定住骨骼,关节,那么骨盆歪斜之后,导致髋关节位置有变化,大腿骨过于外旋,就容易形成&O型腿,反之,容易形成X型腿(注意,X型,O型腿还有很多原因会引起)。(4)肥胖原因:骨盆一旦歪斜,会挤压一些神经,其中一些神经系统就降低了身体代谢脂肪的能力。于是脂肪堆积产生肥胖。(5)肩颈酸痛,腰痛原因:要将身体看成一个整体,骨盆和上身是通过脊柱连接在一起。例如骨盆前倾这种情况,腰椎会受到挤压,腰部产生疼痛,而身体为了平衡保持稳定,就容易形成驼背,使肩颈产生疼痛。(6)痛经原因:骨盆内有生殖系统,所以当骨盆歪斜,盆腔内压力改变,血液循环变差,痛经就是在所难免的了(注,痛经不会只因为骨盆歪斜而产生,但是骨盆歪斜大多数会伴有痛经。)。(7)手脚冰凉原因:骨盆的位置在人体中间,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那么骨盆发生歪斜,血液循环系统受到阻碍,血液流不到手脚的末梢神经,于是手脚会冰凉。具体解决方式可以移步:有被这些问题吓到吗?别害怕,跟着历史文章的攻略练习,你一定会拥有最美体态!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专业分享】苗振浅谈骨盆侧倾
【专业分享】苗振浅谈骨盆侧倾
最近一直马不停蹄的在听课和讲课的路上。许久没写文章了,诺粉们要抗议了。去年到今年两年飞了四百多趟了,又讨厌飞行,有时又喜欢飞行。讨厌飞行是因为飞机时间太不靠谱,一年很少遇到几班不延误的航班。每次赶飞机,堵车,排队托运,排队安检,等托运行李,坐车去讲课地点,有时没有直飞还要经常转机。感觉自己很多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但是每次又享受在飞机上飞行的过程,因为在飞机上往往是最静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记东西效率最高,也是最有灵感的。所以我们平台发表的很多文章、课件都是在飞机上完成。这次飞行时间比较长,最近一直往返飞西安,时间比较长,决定来篇大作。从骨盆侧倾的角度阐述下这几年在带私教会员训练和为患者做运动康复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什么是骨盆侧倾骨盆侧倾指的是X光片上显示的两侧髂嵴的上缘连线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触诊时两手卡在髂嵴上缘出现一手高一手低。外观上看腰带不在同一水平线。双侧臀部一边大一边小,双侧臀横纹不等高。双侧腰眼不等高,一深一浅或一大一小。向前弯腰时,背部、特别是肋骨与腰部左右高度不一致等!造成骨盆侧倾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单侧的髂骨前旋或者后旋,骶髂关节的错位,耻骨联合的分离,腰椎的侧弯,膝外翻,距下关节的旋前,扁平足,踇指外翻,结构性股骨、胫骨不等长等!骨盆处在身体的中间,是整条脊柱的底座,如果把两条腿比喻成桥墩的话,骨盆就是桥面。骶骨就是桥面中间的那块“拱顶石”,骨盆承上启下,它在脊柱和下肢间传递力量,由第五腰椎支撑的重力,均匀的沿着骶骨翼,通过坐骨传向骶髂关节。对应重力的地面反作用力,由股骨颈和股骨头传递至髋臼上缘。部分反作用力被传递至耻骨的水平分支,在耻骨联合处与对侧的相反的力量相对抗来改变力的方向来相互平衡。这些力作用于骨盆入口处的力线形成一个完整的环。从而来达到动态时的稳定。人在直立状态下,身体重心位于骶3和耻骨的连线上。靠近髋关节水平,骨盆处于平衡状态的位置上,但是步行当中的每一步单足着地时,地面反作用力由该侧下肢传递,并使该侧髋关节抬高,对侧髋关节则由于重力而降低。耻骨联合因此受到上下的剪切力,使得一侧耻骨上升,另一侧下降。一般情况下,耻骨联合自身的结构和周围的韧带会阻止这些运动,但当女性分娩,或者是长期重心压在一侧又坚持剧烈运动或者跑步时就会导致耻骨上缘不重合,从而出现骶髂关节跟着作出代偿性调整。而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一旦错位附着在耻骨联合和骶髂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就会出现张力力量的不平衡。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因为不平衡导致的功能异常和症状出现。常见的走路走久了大腿根部和髋关节处不适,翻身痛,腰痛等。&骨盆的侧倾分为真性侧倾和假性侧倾。真性骨盆侧倾又叫结构性骨盆侧倾。是指不管在仰卧、俯卧、坐位、站立位情况下都出现同样的一侧髂骨高,一侧髂骨低的现象,不受肌张力和肌力量的大小的影响而变化。假性骨盆侧倾又叫功能性骨盆侧倾。会根据体位和肌肉力量和张力的变化而变化。结构性骨盆侧倾属于骨盆旋移的一种类型,临床通过手法复位往往疗效很好。但功能性骨盆侧倾的诊断,临床往往容易忽略。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太相信影像下的形态,以及跟着患者的主诉和触诊的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但是触诊时绝大多数情况下医师是在患者俯卧位和仰卧位下来进行的。这时得出的数据只是代表患者在这个体位下的骨盆和髋关节的位置。不代表站立位下的骨盆位置。很多时候患者俯卧位时左边髂骨高右边髂骨低,可是站立位变成了右高左低。所以很多时候经常容易把骨盆的功能性侧倾也当成结构性侧倾来治疗。这样就有很多时候把功能性的骨盆侧倾通过手法反复复位结果推成了结构性的骨盆侧倾。或者反复复位以后容易复发,或者骨盆稳定性变差。很多时候患者腰骶部有不适时医生会建议患者拍片检查,一般情况下为了安全起见要三片齐全(X光,CT,MR)。正骨整脊医师往往会让患者拍X光片,观察有没有骨结核,肿瘤,骨折,关节错位等。患者拍骨盆X光时一般是站立位拍,自己带着患者去医院拍片,也有一些放射科医师来参加我们的培训时,我专门咨询他们在为患者拍站立位X光片时如何要求患者站立的。给的答案是“教科书上有规定,但现在患者量大,专门纠正站姿,站距,没有明显的歪斜差不多就行”。&&因为户口所在区域没有开通台湾自由行,所以只能以体检的方式来台湾,体检时专门选择了做X光片,结果发现台湾的放射科医师也不怎么要求患者统一站姿拍。&所以很多患者站姿的间距、脚内外旋角度的不一样显示出来的骨盆片结果也就不一样。所以就会出现假性的骨盆侧倾。如果患者一侧髋外展外旋肌相对于另一侧紧张,完全并着腿拍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侧髂骨略低于对侧。如果把站距打开髂骨有可能一样高了。还有髋外展外旋肌紧张这一侧股骨外旋和内旋位拍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拍X光片时为了更好的观察股骨颈往往会让患者腿内旋位拍。髋外侧肌紧张的这一侧如果是脚尖向内股骨内旋位拍X光片成像就可能出现这侧髂骨低对侧略高。如果是脚尖冲外股骨外旋位拍X光片上成像就髂骨可能就一样高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来看患者X光片的时候为了诊断更精确,往往在测量髂骨高低的时候拿着尺子要精确到毫米,俗不知我们只是针对一张你不知道什么站距和站位情况下拍摄的一个不靠谱的结果来测量。或者很多时候拿着患者躺着拍的X光片来测量,很多时候我们诊断的依据太依赖这个不是很确定的结果,按照这个去治疗,结果可能会让患者的代偿模式更复杂,或者加速走向失代偿。因为最近在开腰骶功能评估与运动康复的课程,所以很多听完课的医师推荐过来评估的腰痛患者比较多。上个月就遇到这样的一例患者,而且每期在腰骶功能评估与运动康复学习班上总能找到不止一例此类模特。很多医师、教练自身存在这种情况。站立位两腿完全并拢髂骨一高一低,躯干后伸时腰骶部疼痛,侧屈、回旋和前屈时一侧疼痛。而把右腿外展,略比骨盆宽,再量髂骨高低一样,在这个体位下再做后伸、前屈、侧屈和回旋疼痛完全消失。结果多年来按照骶髂关节错位和腰肌劳损来治疗。导致症状反反复复。&很多听课老师们,包括资深医师现场看到这种情况会很诧异,也百思不得其解。其实里面原理也好理解。骨盆的外侧附着着很多肌肉,从外往里臀大肌,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还有深层髋外旋肌群。当两腿完全并拢时外侧肌肉在远固定时是拉长的。这时候如果这人平时总喜欢把重心压在一侧或者翘二郎腿等原因出现的臀大肌、臀中小肌、阔筋膜张肌这些肌肉弹性势能不足,这时并腿时这些肌肉就会把这侧骨盆往下拉!因为骶髂关节周围有很多强壮的韧带,相对稳定。这时就会通过腰骶关节和腰椎来代偿。这时就会出现髋外侧紧张的这一侧髂骨低,对侧髂骨高,这种体位下拍X光片,就会出现骨盆功能性的侧倾了。但是当两腿打开时这侧的髋外侧肌群相对放松后髂骨又恢复到一样高低。&那很多人会问那这跟功能受限和疼痛有什么关系呢?功能性骨盆侧倾跟疼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导致功能受限和疼痛的机理是什么?&其实道理也不难理解,我们都知道关节突关节在相邻的连续的椎体中提供了重要的锁定功能。他们可以防止椎体轴向旋转和向前滑移。通过阻止轴向旋转就可以保护椎间盘免于过度扭转。通过阻止向前滑移,就可以防止前屈时椎体在体重的作用下滑脱。腰椎的轴向旋转是围绕通过腰椎椎体和椎间盘的后1/3纵轴进行的。当围绕这个纵轴旋转时,椎体的后部结构就向旋转的相反方向的侧方转动。为阻止这种旋转,关节突关节就是按照阻止后部结构侧方移位的方向而形成的。每一对上关节突都与上方椎体的下关节突紧密相扣构成关节突关节,每个平滑的向内的上关节突都与向外的下关节突相对。如果上位椎体向左旋转,那么他的右侧下关节突就会撞击相对的上关节突。这种锁定机制限制了每一个椎间关节的轴向旋转,从而保护椎间盘免于收到剪力过大而损伤。一般站立位远固定情况下,腰椎会弯向髂骨高的那一侧凸向髂骨低的那一侧。比如说左侧髂骨高,腰椎会侧弯向左侧,凸向右侧。椎间盘髓核会向右方滚动。左边纤维环受挤压、压力增大。左侧的腰椎的每一个椎体的下关节突相对于下一个椎体的上关节突,做了向下滑动的运动,关节突关节间隙相对闭合。而右侧同一节腰椎椎体的下关节突相对于下一个椎体的上关节突则向上滑动。关节突关节间隙相对于对侧是打开的。患者如果右侧髋外展肌群紧张,在并腿站立时右侧髂骨就会在髋外侧肌群的下固定功能下出现右侧髂骨相对于左侧髂骨向下而形成骨盆的侧倾。右侧骨盆低左侧骨盆高,就会出现代偿性腰椎弯向左侧,凸向右侧。这时腰椎左侧的关节突关节相对右侧是闭合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做腰椎的左侧屈、后伸、和右回旋时就会产生由于左侧关节突关节过度挤压关节囊而产生疼痛。这时把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时,两侧的髋外展肌群缩短,张力达到一个暂时的平衡,髂骨变成一样高低,两侧的关节突关节受力平衡了不再受到挤压了,自然在做动作时疼痛消失了。另外一种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功能性的骨盆侧倾则是跟下肢的功能性不等长有关。站立位的时候是靠足来支撑的。如果不存在结构性长短腿或骨盆侧倾的话,假如一侧的出现膝外翻,或者足过度旋前,或者一侧踇指外翻,这侧足的横弓和纵弓塌陷的话。这时站立位就会出现功能性长短腿,此时骨盆为了适应腿的高低而出现功能性骨盆侧倾。骨盆侧倾以后,腰椎又为了适应骨盆的位置而出现侧弯来代偿。胸椎、颈椎也会跟着腰椎位置变化而变化。在这种体位下,前后左右的肌张力处于不平衡状态,有的被拉长、有的被缩短。一侧关节突关节相对于另外一侧就会相对闭合。所以做动作时有可能会出现拉长的肌肉再被拉长时出现功能受限或者产生疼痛。一侧关节突关节已经相对闭合,做动作时关节突关节关闭那一侧被挤压得更厉害而产生疼痛。比如此类患者两腿分开与髋同宽,站着做侧屈,回旋出现腰痛并伴随着活动受限。同样与髋同宽跪着做同样的动作结果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这种现象也能很好的说明是膝关节以下的问题引起的骨盆功能性侧倾导致的下肢生物力学紊乱,出现的在动作过程中某个关节和肌肉受力过大刺激疼痛感受器而产生疼痛。这种患者如果站立位拍骨盆X光片,按照骨盆片显示的结果做骨盆复位的话就会让他代偿机制更加复杂。治痛的痛的同时又致痛。这种患者是适合做下肢的生物力学的精细评估,以及足踝的功及足底固有肌的功能训练。有些时候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关节已经变形,年龄的原因肌肉的训练效率不是很高的情况还需要做足垫以后做针对性的训练。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食结构变了,生存环境变了,医疗水平提高了,药物先进了,不用过多的从事体力劳动了,身上的问题却越来越复杂了,反复复发的颈肩腰腿痛越来越多了,影像在诊断中虽然至关重要,但也不能完全做影像的奴隶。除了做影像以外,问诊触诊,体格检查,动态功能评估,步态分析,运动模式,呼吸模式评估等也要齐上阵,有时患者的情绪、心态都要去观察。所以现在经常听到很多医生朋友抱怨现在的病人的疼痛越来越难治了。其实不是病越来越难治了,是软组织损伤病理变了,患者需求变了,所以面对错综复杂的患者的问题,单一的专业,单一的视角去看的话可能会一叶障目,难见泰山。时代不同,时代的产物注定不同。大健康时代的病人需要用大专业来评估、来诊断、来治疗、来康复。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好脊柱讲师的鸡尾酒疗法推出短短两年,从被行业人士观望、尝试、到快速被认可、迅速被效仿风靡全国的原因。&&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排除外伤以外,任何看上去很小的局部问题,反过来都会影响整体。我们看的疼痛也好,功能异常也好,都是在各种代偿机制下已经形成的结果。有“果”必有“因”,软组织的损伤往往“因”藏得很深,“果”暴露于表,再加上现代人心态比较急,急于消灭“果”,过度关注“果”,就在不找因的情况下过度的针对“果”来调整。导致新的“因果”关系出现,关系越来越错综复杂,代偿也就越来越复杂。从而更快的走向失代偿,达到了治痛以后又致痛的结果。老的疼痛治好了,新的疼痛出现了,再治新的疼痛,周而复始……&飞机降落,先这样了,下次再聊。16年上半年诺亚第评估系列课程世界巡回培训,把国人自己的评估技术展现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1月新加坡,台湾站完美收官,2月25--28马来西亚站准备启航。3月25--27诺亚第总部会开设第五期腰骶功能评估与运动康复,继续是我全程主讲。有什么问题欢迎各位老师来到课程现场一起探讨。学,然后知不足。论,然后知友朋。&&最后苗振携诺亚第全体员工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诺亚第的支持,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骨盆前倾——并不是所有“翘臀”都值得羡慕
AT君近期一直被大家指责总在聊踝、膝、腿,就不能往上推进一下么?
当然可以的~
我们人体有诸多关节,肌肉和筋膜组织,AT君会分阶段逐步为大家分析各种病症的成因以及相关的康复要点。
此外,A-T运动物理治疗中心在体能训练方面也同样精专,后期还会为大家奉上关于康复后的体能恢复以及日常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
好了,闲话少说~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骨盆
(最后补一句:踝关节损伤还会有一期关于康复阶段的稳定性训练,敬请期待)
骨盆是我们身体的中心区域、核心阶段、力量的源泉。骨盆正常位置的改变,经常会造成我们全身性的疼痛的出现。
很多时候,骨盆位置的改变,是我们不易察觉的,所以它所引起的一些疼痛,也常被归咎于其他部位的问题,比如腰、膝,这都是容易躺枪的关节。
骨盆前倾,骨盆侧倾,骨盆旋转是骨盆异位的三种主要体现,今天AT君先来详解的是——骨盆前倾
“翘臀”未必都令人羡慕——骨盆前倾。
骨盆前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错误模式,在形体上表现为臀部后凸,小腹前凸,经常被人们错误的认为是翘臀。
主要原因为屈髋肌肉过于紧张,腹肌、臀大肌、腘绳肌无力,导致骨盆受力不平衡,骨盆被拉向前倾位,就是被“拽”得前倾。
前倾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
骨盆前倾会导致什么样问题呢?(下方高能...)
&&& 导致人体正常比例失衡,内脏下垂,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障碍;
&&& 阻碍正常血液流通,使身体功能失调,进入慢性的疲劳期;
&&& 导致腰椎曲度加大,进而影响全部脊柱曲度,下肢影响力线,造成肩颈部、膝关节、踝关节的疼痛;
&&&造成全身的倾斜,身体活动受限,引起更多部位肌肉受限或紧张。
来自A-T中心的案例:
钱先生,35岁,从事摄影摄像工作。
病症:久站容易感觉腰痛,身体不稳定,容易感觉疲劳,长时间平躺也感觉腰痛。
经医院检查,未发现明显损伤部位。自己经过健身锻炼,没有明显改变。
通过A-T中心的综合评估,发现钱先生的髂腰肌过于紧张,下腹部,臀大肌无力,导致骨盆前倾。后通过放松髂腰肌,加强下腹部,臀大肌肌肉力量训练,有明显改善。
A-T如何做?
放松屈髋肌,更多是髂肌和耻骨肌。&&
此手法为髂肌放松
麻花式拉伸身体侧卧,屈膝,双腿交叉,上边手臂拉住下边的脚,下方手臂拉住上方腿部,同时肩部触地。
下腹肌训练:
团身仰卧,腰部压紧地面,屈膝,腹部收紧拉动骨盆后倾。
臀大肌,腘绳肌训练:
瑞士球仰卧挺髋屈膝& 仰卧,使用瑞士球垫高双腿,屈膝挺髋形成背桥。
下背部筋膜放松:
仰卧位,四点支撑,将泡沫轴置于下背部滚动。
下一期,AT君将和大家来聊一聊“骨盆侧倾”,敬请期待!
本期技术支持 &&专业动作演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今天去健身,私教说我屁股很翘...我很高兴,可是他又说别高兴的太早,说这可能是骨盆前倾,吓我一跳,但是我搜了一下,感觉很多人都没有说明白,能不能通过图片简单点告诉我骨盆前倾是什么?
没想到在知乎上关于骨盆前倾的问题回答还是很多的,既然题主主要侧重问的是你骨盆前倾的产生机制,那么我还是试着答一下,下面这篇文章,在我的文博上已经发布了的。
下图就是本文内容核心的浓缩:骨盆前倾产生的肌动学原理前言:脊柱曲度的改变,不仅诱发了颈肩、后背及腰部疼痛,而且影响了身体姿态的美观!很多女性抱怨自己的驼背和屁股小。大多数人认为,颈部疼痛肯定是因为颈椎问题,腰痛的肯定腰椎的病变。正如文章开头说的“不能将患者的问题视为局部或者片段的症状,以综合的评估诊断,找出引起异常或者失调的原因。”以往的理念, 往往忽略了人体的整体性。脊柱疾病还有一个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原因:骨盆倾斜。什么是骨盆倾斜?有什么危害?
骨盆处于身体位置的中心,承担了连接脊柱与下肢的作用,骨盆的结构让我们的身体得以承受重量。健康脊柱的弯曲程度反映稳定性与运动性的平衡。而需要注意的是,骨盆的倾斜程度决定脊柱的弯曲程度。脊柱与骨骼之间连接处有一夹角,称“骨盆角”。这是骨盆本身自然的角度,男性骨盆的角度是55度,女性则为60度,要稍大一点。骨盆角增大,是骨盆前倾的特征;相反,骨盆角减小,说明骨盆后倾。
骨盆向前倾斜,使腰弯增加,同时为保持躯体在重力上的平衡,胸弯和颈弯的的曲度也增加;骨盆向后旋转,使腰弯减小,同时胸弯和颈弯曲度也减小。曲度太小,脊柱是强直的;曲度太大,脊柱通常是不稳定的。
骨盆向前倾斜,使腰弯增加,同时为保持躯体在重力上的平衡,胸弯和颈弯的的曲度也增加;骨盆向后旋转,使腰弯减小,同时胸弯和颈弯曲度也减小。曲度太小,脊柱是强直的;曲度太大,脊柱通常是不稳定的。简述骨盆前倾的机制
首先认识一个概念,“下交叉综合征”。这个概念被很多人误读了,甚至把骨盆前倾等同于下交叉综合征。“下交叉综合征”的本质是腰骨盆肌肉的失平衡,骨盆前倾只是骨盆肌肉失去平衡后表现的一个结果。
骨盆能否平衡在最佳的角度,主要取决于各种肌肉是否能正常的运作。存
在下交叉综合征时,趋于缩短和坚强的肌肉主要有髂腰肌、竖脊肌和股直肌,这三块大肌肉正好是从神的的左上向右下方排列;同样,趋于被抑制和薄弱的肌肉主要有臀部肌肉和腹肌,这两个肌群正好由左下向右上排列在下躯干部形成一个交叉,从而能被运动康复专家称为“下交叉”。
把下交叉的模型做一个延伸,同样可以解释骨盆后倾。两个交叉力量相对平衡时,骨盆处于最佳位置,趋于缩短的力线把趋于薄弱的力线拉向一侧,形成了骨盆的前倾或者后倾。下图示骨盆前倾的机制骨盆倾斜纠正的总原则:“我的骨盆处于前倾(后倾)状态,我该纠正呢?”简单的说,假如你是骨盆前倾,你需要:拉伸造成骨盆前倾的肌肉(竖脊肌、髂腰肌、股直肌)加强造成骨盆后倾的肌肉的力量(腹肌、臀大肌)相反,如果你是骨盆后倾,你需要:加强制造前倾的肌肉的力量(竖脊肌、髂腰肌、股直肌)拉伸制造后倾的肌肉(腹肌、臀大肌)因为骨盆前倾形成的机制复杂,牵扯的肌肉众多,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具体全面的讲清楚,具体的自我纠正,以及手法治疗技术,在后续的文章中会陆续呈现,争取把最全面的评估和治疗手段介绍给大家。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传播通俗实用的专业康复医学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判断骨盆侧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