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存在形式,除了氯气还有哪些能保存的形式呢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氯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可氯气说单质呀
花儿丶瘮喵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亲,不是的氯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说的地宏观的概念,是氯元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猜你感兴趣
&热门教学范文发现简史/氯
元素性质数据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从事软锰矿的研究时发现:软锰矿与盐酸混合后加热就会生成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当时,大化学家拉瓦锡认为氧是酸性的起源,一切酸中都含有氧。舍勒及许多化学家都坚信拉瓦锡的观点,认为这种黄绿色的气体是一种化合物,是由氧和另外一种未知的基所组成的,所以舍勒称它为“氧化盐酸”。但英国化学家戴维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也不能从氧化盐酸中把氧夺取出来,均告失败。他怀疑氧化盐酸中根本就没有氧存在。1810年,戴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所谓的氧化盐酸不是一种化合物,而是一种化学元素的单质。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它的希腊文原意是“绿色”。中文译名为氯。
自然分布/氯
自然界中游离状态的氯存在于大气层中,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单质之一。氯气受紫外线分解成两个氯原子(自由基)。大多数通常以氯化物(Cl-)的形式存在,常见的主要是氯化钠(食盐,NaCl)。
单质Cl?/氯
氯单质由两个氯原子构成,化学式为Cl?。气态氯单质俗称氯气,液态氯单质俗称液氯。
名称由来/氯
英文名称chlorine来自于希腊文khlros(χλωρó',淡绿色),中文取该气体为绿色之意造了“氯”字,日文与韩文则因为氯是盐的主要成分之一而称为“盐素”(日本汉字写作“塩素”)。
无机:氯化物、次氯酸、次氯酸盐、亚氯酸、亚氯酸盐、氯酸、氯酸盐、高氯酸、高氯酸盐有机氯化合物。
氯元素有35Cl和37Cl两种稳定同位素。核外电子构型都为3S23P5。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4.968 852和36.965 903。天然丰度分别为75.77%和24.23%。
操作处置/氯
1、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醇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应与易燃物(可燃物)、醇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物理性质/氯
集气瓶中的氯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3.214g/L),熔点-101.0℃,沸点-34.4℃,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氯气分子由两个氯原子组成,微溶于水,易溶于碱液,易溶于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氯有26种同位素,其中只有Cl和Cl是稳定的,其余同位素均具有放射性。原子半径:100 pm核外电子排布: [Ne]3s3p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 ±1, 3, 5, 7晶体结构: 斜方晶系电负性: 3.16 (鲍林标度)第一电离能: 1251.2 kJ/mol
营养功能/氯
参与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中,氯作为锰的辅助因子参与水的光解反应。水光解反应是光合作用最初的光化学反应,氯的作用位点在光系统II。研究工作表明,在缺氯条件下,植物细胞的增殖速度降低,叶面积减少,生长量明显下降(大约60%),但氯并不影响植物体中光合速率。由此可见,氯对水光解放O2反应的影响不是直接作用,氯可能是锰的配合基,有助于稳定锰离子,使之处于较高的氧化状态。氯不仅为希尔反应放O2所必需,它还能促进光合磷酸化作用。调节气孔运动氯对气孔的开张和关闭有调节作用。当某些植物叶片气孔开张时,K+流入是由有机酸阴离子(主要是苹果酸根)作为陪伴离子,这些离子在代谢过程中是靠消耗淀粉产生的;但是对某些淀粉含量不多的作物(如洋葱),当K+流入保卫细胞时,由于缺少苹果酸根则需由Cl-作为陪伴离子。缺氯时,洋葱的气孔就不能自如地开关,而导致水分过多地损失。由于氯在维持细胞膨压、调节气孔运动方面的明显作用,从而能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激活H+-泵ATP酶以往人们了解较多的是原生质上的H+-ATP酶,它受K+的激活。而在液泡膜上也存在有H+-ATP酶。与原生质上的H+-ATP酶不同,这种酶不受一价阳离子的影响,而专靠氯化物激活。该酶可以把原生质中的H+转运到液泡内,使液泡膜内外产生pH梯度(胞液,pH>7;液泡,pH<<6)。缺氯时,植物根的伸长严重受阻,这可能和氯的上述功能有关。因为缺氯时,影响活性溶质渗入液泡内,从而使根的伸长受到抑制(Hagerh和Helrnle,1981)。抑制病害发生施用含氯肥料对抑制病害的发生有明显作用。据报道,2013以前年至少有10种作物的15个品种,其叶、根病害可通过增施含氯肥料而明显减轻。例如冬小麦的全蚀病、条锈病,春小麦的叶锈病、枯斑病,大麦的根腐病,玉米的茎枯病,马铃薯的空心病、褐心病等。根据研究者的推论,氯能抑制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作用。当施入铵态氮肥时,氯使大多数铵态氮不能被转化,而迫使作物吸收更多的铵态氮;在作物吸收铵态氮肥的同时,根系释放出H+离子,使根际酸度增加。许多土壤微生物由于适宜在酸度较大的环境中大量繁衍,从而抑制了病菌的滋生,如小麦因施用含氯肥料而减轻了全蚀病病害的发生。还有一些研究者从C1-和NO3-存在吸收上的竞争性来解释。施含氯肥料可降低作物体内NO3-的浓度,一般认为NO3-含量低的作物很少发生严重的根腐病。其他作用在许多阴离子中,Cl-是生物化学性质最稳定的离子,它能与阳离子保持电荷平衡,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植物体内氯的流动性很强,输送速度较快,能迅速进入细胞内,提高细胞的渗透压和膨压。渗透压的提高可增强细胞吸水,并提高植物细胞和组织束缚水分的能力。这就有利于促进植物从外界吸收更多的水分。在干旱条件下,也能减少植物丢失水分。提高膨压后可使叶片直立,延长功能期。作物缺氯时,叶片往往失去膨压而萎蔫。氯对细胞液缓冲体系也有一定的影响。氯在离子平衡方面的作用,可能有特殊的意义。氯对酶活性也有影响。氯化物能激活利用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天冬酰胺合成酶,促进天冬酰胺和谷氨酸的合成。氯在氮素代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适量的氯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化。
化学性质/氯
氯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一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状态,因此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化合反应。氯气遇水歧化为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游离氧,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比SO强且加热不恢复原色)。氯气也能和很多有机物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氯气具有较大的毒性,曾被用作军用毒气。Cl-检验检验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可以向其中加入可溶的银离子(硝酸银)(加入酸性硝酸银可以排除其他离子干扰),银离子和氯离子反应会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再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说明含氯离子。含氧酸(1) 制备①通氯气于冰水中:Cl? + H?O = HClO + HCl②通氯于碱液中可得次氯酸盐:Cl?+ 2NaOH → NaClO + NaCl + H?O③工业上用电解冷浓食盐水并剧烈搅拌来制备NaClO(2)性质①是弱酸,但为很强的氧化剂,且具有漂白性②受热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ClO→ ClO? + 2Cl(3) 用途制造漂白粉Ca(ClO)?漂白粉:Cl?与Ca(OH)?反应 2Cl? + 2Ca(OH)? = Ca(ClO)? +CaCl? +2H?O)及其盐亚氯酸是唯一的亚卤酸,非常不稳定。(1) 制备①ClO?在水中分解:2ClO? + H?O = HClO? + HClO?②通ClO?于Na?O?或NaOH与H?O?可得亚氯酸盐 2ClO? + Na?O? =2NaClO? + O?;2ClO? + H?O? + OH 2ClO= 2- +O? + H?O(2) 性质与用途①非常不稳定的化合物,但亚氯酸盐较稳定。②具有漂白性浓度高于40%则不稳定(1) 制备①次氯酸根水溶液加热,产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3ClO→ ClO? + 2Cl②电解热氯化钠水溶液并加以搅拌:3Cl? + 6OH → ClO? + 5Cl + 3H?O(2) 性质及用途①氯酸和氯酸盐皆为强氧化剂②氯酸钾用于制造炸药③KClO?受热反应A.无催化剂,微热:4KClO? =3KClO? + KCl (约100℃)B.催化剂(MnO?):2KClO? =2KCl + 3O?↑ (约300℃)(1) 制备①低压蒸馏KClO?与H?SO?的混合液:KClO? + H?SO? = HClO? + KHSO?②电解食盐水时,阳极产生的氯气被氧化:1/2Cl? + 4H?O =ClO?+ 8H + 7e③氯酸盐受热分解:4KClO? = 3KClO? + KCl(2) 性质与用途①氯最稳定的含氧酸,不易分解②非常强的酸(高中范围内最强的酸,强于100%硫酸,但弱于氟锑酸等超强酸)
主要用途/氯
工业氯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尤其是有机合成工业上,以生产塑料、合成橡胶、染料及其他化学制品或中间体,还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合成药物等。氯气亦用作制造漂白粉、漂白纸浆和布匹、合成盐酸、制造氯化物、饮水消毒、合成塑料和农药等。提炼稀有金属等方面也需要许多氯气。生理氯是人体必需常量元素之一,是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中所必需的,也是胃液的一种必需成分。自然界中常以氯化物形式存在,最普通形式是食盐。氯在人体含量平均为1.17g/kg,总量约为82~100g,占体重的0.15%,广泛分布于全身。主要一氯离子形式与钠、钾化合存在。其中氯化钾主要在细胞内液,而氯化钠主要在细胞外液中。膳食氯几乎完全来源于氯化钠,仅少量来自氯化钾。因此食盐及其加工食品酱油、腌制肉或烟熏食品、酱菜类以及咸味食品等都富含氯化物。一般天然食品中氯的含量差异较大;天然水中也几乎都含有氯。主要生理功能:1.维持体液酸碱平衡。氯离子分析仪2.氯离子与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维持渗透压的主要离子,二者约占总离子数的80%左右,调节与控制着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3.参与血液CO二价离子运输。4.氯离子还参与胃液中胃酸形成,胃酸促进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激活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促进食物消化;刺激肝脏功能,促使肝中代谢废物排出;氯还有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的作用等。
安全防护/氯
氯气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等呼吸道症状,严重的会导致休克、死亡。一战时曾经被用作化学武器(窒息性毒剂)氯气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同时,氯气可助燃,湿润的氯气具有强腐蚀性。所以接触氯气时,需注意全身严格防护,严禁直接嗅闻、接触氯气,不得将含氯气的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显示方式: |
化学元素分类树
化学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共有6个词条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47次
参与编辑人数:3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2:56:36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板书教案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案反思: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板书教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化学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为:
1.紧密结合STS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深度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主体深度参与、同伴互助等形式进行知识建构,使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融合和落实。
2.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科学探究活动,经历探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保护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提供多种自主学习途径,快乐主动的学习知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与旧教材中对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备、检验、尾气吸收、用途等要求差别很大。新教材更加强调从资源的角度切入,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原理性知识指导氯气的学习,通过化学实验来有重点地了解氯气的性质,更重要是通过氯气这种典型非金属单质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研究一类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因此,从物质种类上来看,本节重点学习氯元素的单质──氯气;从氯气的知识结构来看,重点学习氯气的强氧化性;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从实用性来看,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是工业上制盐酸的重要方法,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而生活中漂白粉(液)广泛的使用是运用了氯气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认识氯气与水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氯气的自身氧化还原),强化氯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从而认识非金属元素存在多种变价。
从课时安排来看,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一是从物质分类和原子结构的角度整体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是观察实验和记录现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初中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单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本节以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学科能力: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知方式:由感性到理性为主。
生活经验:零散的了解一些含氯的物质,听说过氯气,对海水中的资源了解很少。
学生特点:理科实验班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敏捷,好表现,知识基础好,但是观察、实验记录往往不够全面,往往会遗漏信息,分析小结和科学表达能力尚待提高。因此教学难点主要是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其二是氯气与水反应、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的落实。
3.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4.技术准备:电教设备:笔记本电脑、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实验录像、化学仪器和药品、含氯用品。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比较深入,爱提问。初步了解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并且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在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章中,应用刚刚学习的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究“不同价态铁元素之间的转化”课题的全过程,重点在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探究两个环节,初步学习基本的观察、记录的方法,具备初步的归纳小结的能力。但是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观察还不够有序、不够全面,记录不够规范,归纳小结时表达不够清晰明了,因此,这些内容是在本节课教学重点之一。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能说出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认识氯气的氧化性,能够书写氯气分别与金属、水、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了解氯气能够将溴离子、碘离子从它们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2.了解Cl-离子的检验方法。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列举氯气与水、碱的反应及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2)认识氯气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能够书写氯气分别与金属(钠、铁、铜)、非金属(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进一步认识燃烧现象的本质,深入理解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4)通过自主、交流、合作、探究学习,逐步提高观察能力、记录能力、分析小结和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从史料获取化学知识。
(2)学会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性质,通过设计实验、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3)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全面准确记录、整理分析、得出结论,初步学会实验记录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海水中丰富的化学资源,创设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化学史实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
(3)通过微型实验,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学生提高环保意识。
(4)联系氯气的毒性及其广泛用途,体会科学使用化学物质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1.教学流程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图1为大概思路,图2为详细思路)
2.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1.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入课题。文字资料有海水中盐的数据:“海水中含有几十种化学元素,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大部分以盐的形式存在,氯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据推测,海水中含盐3%。”“若将海洋中的盐全提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上,可使陆地平均升高150m”。图片资料有长芦盐场和莺歌盐场工作的图片,引入本节内容。
[板书]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2.展示生活、生产中含氯的物质,用图片资料和分子式,如消毒剂、清洁剂、聚氯乙烯、合成杀虫剂等。
3.引入新课。本节我们来学习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具体研究氯元素组成的重要物质——氯气。
[板书]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1.观看、倾听、思考。
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含氯元素的物质。如自来水的消毒剂、清洁剂等。
1.了解海水中丰富的化学资源,树立资源观。
的, 设计, 教学, 元素
&#8226; 学习《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心得
&#8226; 学习“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反思
&#8226;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
&#-2016学年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8226;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
&#8226; 六年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8226; 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第三课bpmf》教学设计
&#8226; 关于课堂师生和谐互动的体会
&#8226; 作文教学,让我欢喜让我忧
&#8226; 三年级数学期末老师教学随笔
积分881652
显示全部楼层
2.创设含氯物质在生活中广泛应用的问题情境,产生亲近感,不惧怕氯元素。
3.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学习的过程
物理性质 1.展示一瓶氯气,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史话”(P82)“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并思考三个问题:
(1)从氯气的发现到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多年。你从这一史实中得到什么启示?
(2)舍勒发现氯气的方法至今还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的主要方法之一,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2.引导学生说出史料对自己的启示。
3.分析引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反应方程式。
4.引导学生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演示] 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
[板书] 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扇闻法,易液化,密度小于空气,溶解性约1:2。
1.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察氯气、阅读“科学史话”(P82)“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并思考问题,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2.学生交流对三个问题的思考,互相碰撞。
3.小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化学史实渗透严谨求实的科学思维品质的培养。
2.学会从史料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老师指导下写出相关方程式。
3.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4.学生逐步提高观察、思考、多角度分析、提炼、小结的能力。
氯离子的检验 1.教师引导。回忆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氯气的类别预测氯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提供药品仪器,并设计实验。
[板书] 化学性质
2.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教师实施实验方案。(8个实验,为防止氯气逸散污染空气,采取实验录像、教师演示实验和微型实验相结合)
(1)播放实验录像或者flash动画:钠在氯气中的燃烧、铁在氯气中的燃烧、铜在氯气中的燃烧,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作虚拟实验(labview可以点击操作)。
(2)教师演示实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
(3)教师演示微型实验:氯气与碘化钾、硫酸亚铁、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并通过实物投影放大,保证全体同学能够观察清楚。
(4)观察前面所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
3.引导学生分小组整理实验记录、解释实验现象、小结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师参与到部分小组的活动中。
4.师生共同小结氯气的化学性质。
[展示] 展示学生的学案,引导学生逐一分析落实。
1.在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3稀盐酸、NaCl溶液、Na2CO3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然后各滴入AgNO3溶液,引导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再分别加入少量稀硝酸,观察现象。
2.提问 检验Cl-时为什么滴加AgNO3溶液后还要再加稀硝酸? 1.回忆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预测氯气作为非金属单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
2.全面观察,在学案上记录实验现象。
(1)观看实验录像或动画或者上讲台演示虚拟实验过程。
(2)观察教师演示实验。
(3)观察微型实验。
3.学生分小组整理实验记录、分析讨论、解释实验现象、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
4.小组之间交流分享,师生共同小结,整体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研究物质的基本思路、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化学反应方程式。
1.现象及分析:PPT投影实验步骤及加入的溶液表格,观察填写每步实验现象,以及书写每个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2.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滴加AgNO3溶液后还要再加稀硝酸可以排除干扰离子。 1.学会从物质分类的角度,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学习化学。通过设计实验、实验和观察,解释和结论,体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3.实验量很大,为防止氯气逸散,由老师进行实验。且污染严重的采用实验录像、同时引入微型实验,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4.着重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全面准确记录、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5.通过微型实验,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创新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体会氯气的强氧化性。体会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和辨证发展的观点。
学会观察现象,解释实验现象,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并且初步学会实验设计思路。
辩证思考 1.教师引导。氯气和含氯元素的化合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2.资料再现。废品收购站的事故、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二战期间化学武器、DDT的广泛应用和禁止使用。
3.达成共识。合理利用资源、科学使用化学物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 1.学生思考、举例。
2.观看、思考。
3.分享资料、达成共识。 1.创设情境氯气不当使用带来的问题,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
2.联系氯气的毒性及其广泛用途,体会对立统一的观点。
3.帮助学生再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归纳总结 PPT投影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难点,串讲知识点。 学生更随教师思路回忆所学知识。 强化知识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物理性质:色、态、味、有毒、
易液化(液氯)、溶解性(氯水)
2.化学性质: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与金属反应 2Na+Cl2 2NaCl(白烟)
2Fe+3Cl2 2FeCl3
Cu+Cl2 CuCl2(棕黄色的烟)
注:氯气能和大多数金属直接化合(Au、Pt除外),与具有可变价金属化合时均能得到最高价化合物
b 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2HCl(安静的燃烧,苍白色火焰)
Cl2+H2 2HCl (爆炸)
c 与水反应
Cl2+H2O HCl+HClO
2HClO 2HCl+O2
d 与碱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燃烧反应: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氯离子的检验
Cl-的检验:先加稀硝酸酸化(排除干扰离子),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氯气的性质、用途,二是Cl-的检验,再在科学视野中对卤素作了简单的介绍.教材从海洋中富含的大量...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教学方案(设计) 课题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课型 新授课 授课教师 黄东强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 1) 章节 第四章 第二节 学生... 通过上一次课的讲解,学生对氯的存在形式及其发现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性质及...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的内容.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反思. 课程标准指出: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3、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氯气跟金属、氢气等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氯离子(Cl-)的检验》(2课时) 主备教师:屈在情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先让学生从氯气的结构上认识氯,从结构推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氯气、次氯酸的性质. ②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③了解常见漂白剂的制备和漂白原理. (2)能...
“氯水的成分”教学设计 05级化教四班 张逸娣
教学内容 本节课讲的是高中化学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第二个课时“氯气与水的反... 而只有潮湿的氯气和氯水中才有次氯酸存在. [强调] 氯水和液氯的区别 思考并选择答案 ...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阅读提示】 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3、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 氯气与碱的反应; 【学法导航】 学们在学习时要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入手,来认识氯的...
第3讲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二)——卤素 [考纲解读] 1.了解Cl2、Br2、I2的物理性质特点.2.能从原子结构的视角分析Cl2、Br2、I2氧化性强弱规律.3.了解海水的综合利用及Br2...
教学案例 樊向阳 商洛市商州区教研室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 韩树团 西... 李彩霞 榆林市清涧县昆山中学 氯气的性质 邹晓倩 西安市二十六中 ...
与"[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教学设计板书教案"相关文章
热门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