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怎么发表朋友圈发表又删

15被浏览28,311分享邀请回答44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爱删朋友圈? - 简书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爱删朋友圈?
01前几天我一如既往的睡不着,就闲着没事儿回头翻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讲真,我真的是一个很爱发朋友圈的人,这可能因为我从小就写日记有关系。那时候啊,小小的我每天都要拿着日记本,工工整整的写下这一天发生了什么。写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重新把这些事儿梳理一遍,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能发现很多当时实际经历中没意识到的问题。随着时间的累积啊,日记本变的越来越厚,像是一本成长纪念册,记下来的都是我一步一步走过的经验,里面有吃过的苦,还有尝到的甜。年纪大了之后,随身不习惯带日记本了,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每天发生的事儿太多了,记日记的话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记,话太多太密了,写不完了,太累了。因此我就把日记本搬到朋友圈了,从线下发展成线上了。我很期待年轻的时候留下很多很多照片,很多很多视频,写过很多很多字,能让我在老了的时候回头看的时候,拥有一些面带笑容的回甘。我特别迷恋这种经历的真实感,我记性不好,很怕忘,所以我要全都记下来。然而我逐渐发觉,我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很多时候发完的朋友圈很快又被自己亲手删掉了。我活的越来越不洒脱了。
02意识到这件事儿让我觉得万分难过。因为我觉得我变成曾经我眼里的俗人了,不能活的尽兴,不能玩的尽情。按下删除键的时候我在想,人为什么爱删朋友圈呢?大概是想和过去告别,想遗忘一些事儿吧;大概是觉得原来喜欢的东西,现在忽然变的没意义了吧;大概是下一秒高冷孤傲的自己,讨厌上一秒矫情做作的自己吧;大概是因为朋友圈是发给特定人看的,可还是没等到那个人的点赞评论和任何一点回音觉得难过了吧;大概是当时有点高兴和伤心都想表达出来,过后一想,怕别人对自己有情绪,意见,怕被别人看穿吧;…无论是因为哪种理由,我们的朋友圈啊,终究是越删越少了。我们的情绪越来越不敢公之于众了。我曾在微博上写过这么一段话:“以前哭的时候希望能被人安慰,而现在哭的时候只希望能安安静静地躲在一角,不被人打扰。”我再也不需要谁发给我一些不痛不痒的问候了,我怕别人多想我,怕别人误解我。基于这种担心,我宁可他们根本不要了解我。
03凌晨三点多的时候,我看见二叔家的大堂哥发动态说:“叶子,我想你了,我离不开你,你回来吧,我求你了,你犯什么错都过去了,你回来吧,我都不过问了,求你了。”在这条动态下面配的小视频是满屋狼藉下,一桌子的啤酒和满烟灰缸的烟蒂,还有他隐隐约约的哭声。叶子是我嫂子,他俩处7年了,正常来说,今年应该准备结婚了。可是不知道怎么的,俩人就这么黄了。字里行间都是他的失落,都是他的挫败,都是他不被疼惜的低落。我挺想安慰他的,也挺想问问到底是因为什么的,可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说点什么能显得不是那么刻意,说点什么能让他知道还有人关心,说点什么能给我们彼此一个台阶下,说点什么,才能让他不那么尴尬。毕竟,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比起独自的伤心和落寞,外人的怜悯和同情才是最让人难受的。
04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一个合适的问候语,我按下返回,刷了一会儿微博。可心里还是放心不下,就又回到朋友圈重新加载了那张照片。我想看看他到底回没回家,想根据这个再研究一下到底要不要给我二叔和二婶打电话。然而我再点进去的时候才发现——那张照片被删掉或者隐藏了。我看不到了。我试探性的给我二哥发了一条微信,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问他:“忙啥呢?”他过了半天才回我一句:“潇洒着呢,咋的啦?”我说:“就是有点想你了,你啥时候回二叔家?”我哥那边一直显示正在输入,输入了半天,他发给我一句:“傻丫头,别担心,你大哥我好着呢!”我说:“啊,你好就行,我又没说啥,想你啦!”我分明看到了那条动态,分明听到了低声的抽泣,可是他和我说“没事儿。”他不想让我知道太多,那些情绪,他不是说给我的。我第二天看他朋友圈的时候,我大哥把朋友圈关了。他的头像左边只留下尴尬的一条横线,个人签名也改了“以后我只有未来,没有过去。”一切,好像就这么过去了;毫无生息,却又惊涛骇浪。有些话不能直接和你说,因此只能通过朋友圈分享的方式给你看,我只是想得到你的评论,可是你连一个赞都没有点。别人的风言风语太多了,别人的暗自猜测太狠了,我还是把朋友圈都删了,关掉了。
05我特别心疼和理解那些爱删掉朋友圈的人。总觉得她们都是有故事的性情中人,单纯且温暖,她们明明满是软肋,却偏要装出满身盔甲。如果说删朋友圈是与过去的和解,那么完成这个动作,更是一种深刻的伪装。明明自己很脆弱,却要装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酷的样子;明明内心是一个柔弱的小公主,却硬要表现一脸桀骜不驯大魔王的感觉。因为有很多顾及和考虑啊,因为没有一个足够温暖的拥抱啊,因为我们总是漂着啊。希望你遇上那样一个人,一直陪你的人,一直愿意和你一直一直发朋友圈又不用删除的人;希望你遇上那样一个人,能看穿你所有欲言又止的人,能告诉你有他在不用担心的人;希望你遇上那样一个人,让你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再也不用嫌弃和伪装自己的人。我们啊,总会遇到那个人。一个朋友圈里装满他的人。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微信公众号:北方有佳人(tonightsaybye)
微博:@执拗却不别扭的白朵朵
新书 「请你晚点再喜欢我」全网热销中
喜欢的话可以加入北方有佳人微群,感谢你们的陪伴。更多惊喜等着你噢!
1.容易影响心情。因为西藏行,有点精神恍惚,而且真的有点追求完美,不做完就不想放下,即使明天有很多事要做。
1.室友丢钱,急于摆脱自己的嫌疑,反而显得很有嫌疑。 2.情绪化。精神恍惚,影响打工,影响学习,影响工作。 3.要想成为朋...
书路——荆棘鸟 请帮忙点击上图,不影响您浏览 荆棘鸟 作者:【澳】考琳·麦卡洛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与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 年富力强的神父一心向往罗马教廷的权力,但他却爱上...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驾驶战斗机的人工智能阿尔法,连顶尖空军战术专家也成为手下败将。与Alpha在模拟飞行对战的美国退役空军上校Gene Lee表示,阿尔法是他有史以来遇过最有侵略性、反应快速、应变灵活和可靠的人工智能对手。 阿尔法为专用于模拟空中战斗的研究工具,由...
学校门口、餐馆、医院、游乐场、大街上、各类补习班都是妈妈和老人带着孩子,中国的爸爸们去哪儿了?
今天带宝贝去看病,医院的过道里全是女人、老人带孩子,然后走进来一男子,在进来的全过程都低着头看手机,他老婆说,孩子裤子湿了回家拿两条来换,男人这时候抬头说:什么?又低头看手机...
宝贝,不许撒谎;宝贝,不准挑食;宝贝,不能......你是否对孩子有过这样的要求?或者说,你看到过父母这样教育孩子的吗?你认为这样的方式会有效果吗?也许刚开始,孩子会屈服于家长的权威下,但是过后还是我行我素。 今天的《剽悍晨读》分享了菲尔图一书《控场:主宰和说服的关键能量》...
有着《泰坦尼克号》的续集、肉丝和杰克上了救生艇之后的生活、、、的之说,同时抱着对小李子和凯特的至今为止的二度合作的期待,点开了《革命之路》。 千万不要被电影名误导了,不是什么大场面,之所以是革命之路,是因为他们家就在革命路这条路上。电影讲述的也就是平凡夫妻的生活——中年危机...
我不喜欢全力以赴的人!曾经自己就是一个万事希求全力以赴!整个人都很努力上进,走到哪里都是翘楚的样子!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冷,冷得人心惶惶。当你突然发现全力以赴换来完美错过的时候,我想你会很痛苦,很失望,甚至于绝望。 所以我讨厌那个全力以赴的人! 尽力而为的人在别人眼里有些消...他发了朋友圈,为什么又删除了?
来源: 作者:孙坤 
  主播/羊城派记者 孙坤
  上周末想饕餮一顿,想起有个哥们在朋友圈分享过一家餐厅,想去尝试却一时间记不起名字,遂急忙翻朋友圈,没有找到。咦?是我记错了吗?他的朋友圈里不但没有这一条,近期我有印象点过赞的几条都消失不见了。
  情急之下找他问餐厅的名字,顺便也证实一下是不是我记错了,他说没记错,发过但是删除了。
  这句听起来特别像,爱过又分手了。
  他说会定期清理朋友圈,也说不上为什么,就是删掉一些内容,感觉很舒服。他还问我,你说我是不是有整理癖啊?我说没有,要是真有的话,早请你来我家把你的癖好发扬光大了。
  你身边有这样会经常删除掉社交软件状态的朋友吗?或者你是不是也做过类似的事?我的好奇心在作祟,随机选取了列表里互动比较多的朋友,点开查看发现都有被删除的痕迹。
  这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毕竟很多心思敏感的人会时不时地去看看自己关注的人最近有什么新动态,那些删掉的朋友圈、撤回的信息其实都是一种无声的表达。
  每一条社交软件状态都是我们人格的延伸,它在诉说着你是怎么样的人,至少是你想让别人认为你是怎样的人。所以,发朋友圈就相当于在给我们自己不停地打标签并当众展示。
  刚结识一位朋友的时候,或许你也会把他的社交状态作为判断的途径之一,虽然它并不总是精准无误的,但依然往往比他的自我表达更有说服力。
  分享了很多旅行、书籍、音乐,是想表达他是一个热爱生活、文艺的人;经常分享行业动态信息,是想说明自己是个看重工作且关注热点的人;要是经常晒娃,这个我想就不必多说了……
  但这些标签并不总是不变或者单一的。可能今天说要坚持运动,明晚就发了胡吃海塞的照片;可能刚发完温柔地抱着猫咪的自拍,第二天就在朋友圈爆了粗口。
  在即时性的那时那刻,在朋友圈分享的欲望更强烈,往往掩盖了对自我的觉察。等到时过境迁,重新拿起手机自我审视,“哎?我怎么发过这样的内容啊!这不符合我的个人形象啊?”这一瞬间你的冷静自持,受不了那一瞬间的矫情和善感。遂删之!
  因为我们内心不愿意接受表现矛盾的自我,所以同样希望给人相对一致、协调的印象。
  当某一条朋友圈引起你的怀疑:别人看了是不是不太好?你内心的坚定就被动摇,为了不再冒风险,你决定尽快删除。毕竟你也跟看这条朋友圈的人有着相似的心路:我们在简化了解和分析他人的路径,只选快的,不选全的。
  还有一种删除,更像一种仪式化的行为。比如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定期整理在社交软件上留下的痕迹,类似于打扫自己的房间,整洁、舒适、不引起反感的环境更有利于身心。就像我们房间内的某个物件,使用过不再适宜留下便清理掉,也没什么不好。
  不论是基于什么,删除掉你留下的只言片语,其实都标注着生活中的一个转折和改变,那一时刻发现要放下过去的自己大步往前走,便想轻装上阵。
当然,最期望的是,你能删掉的不仅是一条朋友圈,那些不想再放在心上的负累,也一起丢掉吧。
  来源|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作者: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责编|樊美玲
对《他发了朋友圈,为什么又删除了?》表态
对《他发了朋友圈,为什么又删除了?》发表评论
·····
·····
·····
全国两会 百名企业家建言2016两会
机器人秘书读两会 中超揭幕战
供给侧改革 史上最萌美人鱼
奥斯卡颁奖典礼 小李夺奥斯卡奖
·&&·&&· &&··
· ···· ··· ··
··········
·····为什么有的人朋友圈发完又删_百度知道
为什么有的人朋友圈发完又删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不是有问题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离职感言朋友圈发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