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下册数学教参

二年级数学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及教学反思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及教学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 17:22:40&&&& 阅读:次
教学内容:课本第76页例7及练习十六第4、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0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正确运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看挂图 聪聪和妈妈一起去商场买电器,聪聪和妈妈看中了空调和电视机。售货员说空调的价格是由三个千、四个百和三个十组成的。你知道空调的价格吗? 2、引导学生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售货员又告诉我们电视机的价格比1000少,又比500多,你还能猜出电视机的价格吗?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提示学生“多一些”、“多得多” 4、引导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5、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比一比万以内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猜价格”的游戏激发学生比较数的大小的兴趣,同时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示:想一想我们千以内不同数位大小数比较的方法。 自主探究四位数和三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的大小,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比较& 小组汇报结果1430大于980。因为1430是四位数,而980是三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不同数位的数比较,数位多的数就大。 谁来说说聪聪和妈妈能买到什么电器?你是怎么想的?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比较出数的大小。探究四位数与四位数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件,聪聪正在和另一个小朋友比赛谁读数的速度快,聪聪得了3864分,另外一个小朋友得了3529分。 (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比较&的大小? 汇报得出:因为3864大于3529。所以聪聪获得胜利,是先比较千位一样大,所以比较百位,3864的百位是8比3529的百位5大,所以3864大于3529。 师生总结:比较万以内数的时候,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大,数位一样从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掌握万以内数位相同的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思维的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找规律,填一填。 (1)596、597、(&&&)、&&(&&&)、(&&&) (2)、(&&&&)、(&&&&)、(&&&) (3)、(&&&&)、(&&&&)、(&&&&) (4)、(&&&&)、(&&&&)、5360、(&&&&) (5)、(&&&&)、(&&&&&)、6570、(&&&&) (6)、(&&&&)&、(&&&&)&、555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867&&&&&7□00&7240&&&&646&&6□2&&&&□49&&413&& &□21&&&201&&&&&&4293&&&4□63&&&&&&15+7&&□+7&& 20-20÷5&&&□-20÷5=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独立比较,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理解题意。独立比一比。 汇报比较的结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出示:&&&&&&&&& &&&&&&&&&&&&&&&&& 2、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你都会用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呢? &&结束本课。&&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相同&&&&&&&&位数不同 ①&&&&&②1430980& ③&&&&&④8635850&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通过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加深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从课上的学生表现来看,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很好的掌握并应用,但是不有一大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不是很好,在做题过程中老是出错。这部分内容应加强对学生理解的帮助,并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比较数字大小的规律和技巧。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没有了
多数人还同时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赞助商广告
二年级数学教案栏目导航
二年级数学教案最近推荐
二年级数学教案最近热点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9个单元。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4个单元,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和“时、分、秒”。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和“角的初步认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
另外,教材还安排了“期末复习”单元。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测定方向”和“了解你的好朋友”。
(二)内容变动情况
虽然在表内乘、除法阶段安排乘、除法竖式的教学,可以丰富乘、除法计算的练习形式,也为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但由于上册乘除法都是用口诀计算,引入乘、除法竖式,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迫切性,况且除法竖式的结构又比较特殊,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把除法竖式安排到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单元,把乘法竖式安排到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
把“时、分、秒”单元后移到本册。由于时间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且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积累也不够厚实,在二年级上册教学时间单位,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把这部分内容适当后移,更利于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时间观念。
&&把原二年级上册“方向与位置”与二年级下册“认识方向”合并为一个单元,安排在第三单元,删去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内容。一方面,由于标准降低了第一学段认识方向的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根据“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知道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把这部分内容合并为一个单元,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另一方面,实验教材安排用“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内容,主要是为第二学段学习数对做准备,但由于时间跨度过大,到第二学段,学生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完全可以胜任新知的学习。所以,在第一学段不再安排用“第几排第几个”描述位置的教学内容。
教材引进算盘表示数,一方面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多了一件教具、学具,多了一种直观表示数的方法。让学生认识算盘,可以体会历史文明;让学生在算盘上表示数,可以增强学习兴趣、强化数的概念。按照数学课程标准中使学生“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的要求,第四单元编排例题帮助学生认识算盘,并在算盘上表示万以内的数,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数学教学有机融合,既弘扬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又解决了认数教学缺少计数器的困难。算盘的1个上珠表示“5”,用它表示数,比计数器稍抽象些,但更方便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好处。
&&&&标准在第一学段删去了“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要求,且统计教学更强调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为此,本套教材对“统计与概率”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整体设计,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内容主要安排在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同时第一学段不再安排可能性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 使学生联系对数的已有认识,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知道可以用算盘表示万以内的数;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联系已有的对四则运算的认识和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以及三位数的加减笔算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加减估算;联系对乘、除法的认识和计算表内乘、除法的经验,探索并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能正确计算简单的有余数除法。能认识钟表,认识时分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 通过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钝角;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断则长度单位;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给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他三个方向,会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进一步积累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
③ 使学生经历从简单实际生活情境中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不同标准分类整理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感受标准对于分类的意义,体会数据的价值。
2、数学思考方面。
① 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数的意义、数的表示方法以及数的大小的理解,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发展数感。
② 使学生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等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不断提高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③ 在应用加减运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选择解题思路的经验,进一步增强有根据、有条理进行思考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④ 使学生在认识分米和毫米,认识方向,认识角和直角,以及相关的测量、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实际长度的表象,进一步体会现实空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与相应物体的联系,不断增强直观思考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⑤ 使学生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体验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3、解决问题方面。
①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的认识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和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 使学生在用学习的四则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借助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在描述物体方位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画图和口头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分类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一般方法。
③ 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与同学合作,能有条理的交流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不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④ 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逐步增强评价与反思意识。
4、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 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和验算方法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③ 使学生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习惯。
④ 在经历将显示问题数学化,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1111数学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课件,教案,试卷,素材,图片,视频
资源分类:
学科中心:
& &&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数学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最近更新的资料:
【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课件】【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教案】【教案】【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试卷】【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参考】【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音像】【音像】【音像】【音像】【音像】【音像】【音像】【音像】【音像】【音像】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杯赛:
推荐城市:
奥数练习题:
奥数知识点: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天天练(按月份排序):
天天练周汇总:
编辑推荐 |
奥数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