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论来解释,钱越多,越考虑存银行

经济学是否可以运用于日常行为决策?
上课的时候,教授经常举一些他如何将经济学运用于生活的例子。比如:怎么识破了电信公司的「价格歧视」营销,为自己获得了最低价。
怎么将补贴转为打破垄断,迫使从学校到市区的公交车降价。
(发生在英国) 有一次上运筹学,还说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时,怎样使用运筹学的方法帮助自己决策。那么,经济学专业研究者是否也会将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真正运用于生活?能否具体说说是怎样运用的。--------本题已被收录至知乎圆桌 >>,欢迎关注讨论。
按投票排序
邀。Marwell, Gerald, and Ruth E. Ames. "Economists Free Ride, Does Anyone Else?: Experiments o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IV."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5, no. 3 (1981): 295-310.这是一篇引用量超过了 1,000 的文章,讲的是一系列有关搭便车问题(free-rider problem)的实验。都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是公共物品(public goods)就是一个特例。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有人都有机会使用公共资源而不产生利益冲突;由于每个人从中获得的好处只有他/她自己才知道,人们有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真实支付意愿的倾向,不付出成本而坐享其成。可是这样一来自愿支付公共物品的人就会很少,导致的结果就是公共物品生产不足,反而所有人都蒙受了损失——这就是搭便车问题。那么问题来了:人们在现实中真的搭便车吗?社会心理学家 Marwell 和 Ames 试图通过实验来对此进行研究。他们先给实验对象们发放了一些资金,然后让他们选择是将资金投到个人基金还是集体基金。对于个人基金,投资回报是每个人自己投资金额的一部分,就好象在银行里存钱一样。对于集体基金,投资回报由两块组成:第一块是小头,即每个人自己投资金额的一部分;第二块是大头,即其他所有人投资金额的一部分。集体基金的好处是如果所有人把所有资金都投到集体基金中去,那么每个人获得的回报都要高于各自将所有资金都投到个人基金中去的回报。集体基金的坏处是可以搭便车:如果有一个人把资金都投到了个人基金中去,那么他不但能收到个人基金的回报,还能额外收到集体基金回报中的大头,此时这个人获得的总回报将会非常高。在实验开始之前,Marwell 和 Ames 向六位经济学家和一位社会学家发出了一份问卷,询问他们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测。有一位经济学家拒绝回答这个问题;剩下的六位预测每个人对集体基金的投资金额在 0 - 30% 间不等。然后作者进行了 12 次实验,每次实验设计/对象都稍有不同,但无关宏旨。下面汇报一下实验结果:第一次实验中,平均每个人把 42% 的资金投到了集体基金中;第二次 53%;第三次 51%;第四次 60%;第五次 47%;第六次 28% - 35%;第七次 46%;第八次 50%;第九次 49%;第十次 43% - 50%;第十一次 43% - 84%。从前十一次实验的结果上看,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在普通人中似乎是站不住脚的。「强」搭便车现象在现实中或许并不成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公共电台和维基百科可以存活下来。然而,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群人,他们的名字就叫「经济学员/家」。Marwell 和 Ames 将第十二次实验奉献给了他们:三十二名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只把 20% 的资金投到了集体基金中去,且与第一次实验相比在 95% 水平上显著。有意思的是,在这三十二个学生中只有两个人识别出了这个实验所基于的理论。所以究竟是经济学家把经济学运用到了日常行为决策,还是通过日常行为决策我们区分出了一群叫「经济学家」的人呢?这确实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补充:评论中有人指出了下面这篇文章:Isaac, R. Mark, Kenneth F. McCue, and Charles R. Plott. "Public goods provision in an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6, no. 1 (1985): 51-74. 通过重复试验质疑了原文的结论。在此谢谢指出人 !
经济学当然可被用于日常行为决策,一门自称旨在研究人类决策行为的科学,如果不能用于日常行为决策,那它还有什么存在意义。都不用提边际、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这些被人说烂了的话题,单一个效用函数的概念,就可以对我们的日常决策助益良多。这并不是说我们得像研究者笔下的理性人那样,要让自己的效用函数符合单调、拟线性、可导、连续……等等。这些大多是研究者为了分析方便,为了让问题可处理而做的假设。当我们只需面对自己的效用函数时,这些假设都是不必要的,包括
所说的“其他参与者的目标不进入我的效用函数”这样的假设,这并不是经济学的基础假设。甚至边际效用递减之类看起来很合理的假设都可以放弃,这些东西只是我们研究其他人效用时所做的假设,因为我们观察不到他们的内心,不了解他们的效用函数,所以只能做这些假设来帮助研究。但既然你是在给自己做日常决策,那你可以直面内心,问问自己就好,这些假设就都是多余的。这可能会带来一些人不太喜欢的推论:比如如果你不准备转售,而你又不懂艺术品鉴赏,那你购买艺术品时也不需要去学鉴赏,不需要去鉴别真伪,喜欢就好。当然,前提是你不怕暴露自己的品位或者对此极有自信。反倒你如果万一懂了,那你就得认真去鉴别了……女同胞们可能会喜欢这个推论,这意味着就算你老公跟你说钻石是人类史上最大的营销骗局,你也不必在意,你只要告诉他,我喜欢,就好。这是无解的维度攻击。当然,与此同时,你也得接受他喜欢外星人、星战光剑、无人机或者每年百来欧元还啥事干不了的巴萨会员资格之类商品的事实。所以如果真有个遵循“其他参与者的目标不进入我的效用函数”假设的杰克在图书馆拉了泡屎,那应该怪的也不是经济学,因为经济学并没有要求他遵循这样的假设。要怪,也应该怪他自己自私,或者怪他为什么有这么特殊的癖好……对这样一个效用函数,经济学分析所需要的核心假设其实就两个:你的偏好,应该是完备而可传递的。这其实是在说,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两件事物时,你都应当知道哪个对你更有价值,或者一样有价值。而且这样的判断不应当是前后矛盾的。经济学用于决策,无非就是成本-收益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成本和收益都应当是效用,而非其他。收益是效用所以你买任何商品,买的都不是那些物料,你买的是这个商品带给你的效用。所以寿司真不是米饭上放条鱼,披萨也真不是大饼铺点肉。因为它们带给我的效用是不同的。所以苹果或许制造成本真的很低,但这关你什么事呢?只要它带给你的效用足够高,那就买呗。而且效用是十分主观的,所以你永远只能问自己,这件东西能给你带来多少效用?对好酒的人来说,一瓶名酒可以给他带来很高的效用,所以他愿意为此付出高价。而对我这种不喝酒的人来说,如果不允许转售或送人,那免费的茅台摆在面前,我也不会有什么兴趣。更进一步说,买东西时不仅要考虑性价比,还要考虑这性能对你的额外意义。2K屏很好,但相对1080p,它会给你带来额外效用吗?如果不能,那为此多付出一毛钱,都是不应该的。成本是效用所以你为一件商品付出的成本其实不是那些钱,而是这些钱原本可以给你带来的效用。如果钱多得花不完,以至于没法给你带来什么效用,那用来打水漂也没什么不好,好歹也是个能带来点效用的运动吧。而如果吃了上顿没下顿,五块钱就能决定你下顿饭会不会饿肚子,那就不得不斤斤计较了。而且你判断成本时不能只看商品的售价。360和百度管家都是免费的,但它们带给你的成本可不是零。WPS是免费的,但如果你很不喜欢弹窗广告,那每年花个几百块订阅Office 365才是理性选择。去商业中心吃饭时也不能只挑便宜的店,排队的时间,也意味着额外的成本。当然,这些成本归根结底还是得换算成效用,如果不介意360在你电脑里的所作所为,那它还真没什么成本;如果一下午没其他事,那为心仪的餐厅排个队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知道了效用才是本质,剩下的问题就是恰当地对比成本和收益了。比如假设路口没车,事后也不会被抓,那去上班时闯红灯的收益是早到那么几分钟,而成本则是负疚感或违反规则造成的轻微不适所带来的负效用。平时我不会闯,因为早到几分钟没什么意义,但如果快迟到了,早到几分钟可能就意味着少一次教学事故,那负疚感什么的,就不能阻止我闯过去了。所以你看,把经济学用于日常决策,是很自然的事情。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其实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这样做,如果不是这样,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真的变成真空中的球形鸡了。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次行为经济学课上老师出了这么一道题:班上在座每位同学默默想一个 0 到 100 之间的数字(可以选择 0 或是 100)。老师会收集每个同学的数字,算出平均值(假设平均值是 m)。谁猜的数字最接近 m 的 2/3 就获胜。奖品是 10块钱。
我当时是这么思考的:假设大家都随机猜的话,平均值大概是 50 左右。50 的 2/3 是 33.3,也就是猜 33 左右是最有可能获胜。但是,,,每个人(或者大多数人)也会这么想,所以可能均值 m 其实更接近 33,那么就应该猜 22。但是,,,每个人也会这么想。。。。
归纳一下,不难想到,在这样的分析下,m 会逐渐趋近 0,也就是猜 0 是最佳选择。
但是,,,这是假设在座的的同学们都会如此理性的去分析这个问题。实际上,虽然这是一趟经济学课(更准确的说,是行为经济学课),在座的同学,也应该都是很聪明的一群人,但是并不一定是有特别强悍的理科背景,甚至对于 r ^ n, 当 r & 1, n =& 无穷大 会发生什么也不一定清楚。
以上的 50 =& 33 =& 22 =& ...
这样的分析,可能每个人都会做几轮,但是应该大多数人不会把这个分析进行到无穷轮。我最后猜测的是 5。
老师收集起众人的数据后,发现平均值是 16左右,也就是 猜 10 的人是最接近的。
老师在行为经济学上出这道题,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其实很简单,这还需要告诉么?)的道理,就是人其实不是完全理智的生物。不过这道题到是给出了一个量化一种思维现象的方法。
比如有时我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周末要不要去爬香山(香山是北京一个海拔 200 米的山坡,号称有枫叶,但其实景色一般,但是每到周末人山人海)。我的思路是这样的:人多就不去了;但是,每个人都可能考虑人多不去,所以其实可能人没那么多,还是可以去;但是,每个人可能都以为别人不去,结果自己去了,导致人还是很多,还是不去了;但是,每个人可能也因为这么想而没有去,所以最终并没有那么多人。。。
这么想当然每个头。最终大家的思考会在辗转几轮之后停住呢?我以前一直没想出很好的量化模型。但是这道数学题给我了启发。如果最后实际的平均值是 16 的话(并且老师也补充说,这道题他年年出,每年的数值差不多都是 15、16,非常稳定),那么大多数人是尽心了 3 轮的推算。如果可以看到每位同学的答案的话,我们还可以看出分布,有多少人尽心了 2 轮推算,有多少人进行了 3 轮推算,等等,从而建立一个模拟人们在类似情况下思维的统计模型。
当然,一个人会愿意,或者有能力进行几轮推算,会跟很多因素有关:跟牵涉的利益大小有关,跟该人的受教育程度,所在的文化传统,等等。但是这至少提供了一个建模的可能性。
不过,这恐怕还是并不解决周末要不要去香山的问题。或者说,还是别去了,肯定人多的不行。
举一个经济学原理用在吃自助餐的例子吧,是若干年前在一本经济学通识书里读来的,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很有意思。其中涉及的概念主要是沉没成本(Sunk Cost)和边际成本(Marignal Cost)。作为一个常常被吃货好友拉去吃自助餐的我,常常没进餐厅门就听到他们的嘱咐:你可不要又掉链子哦,今天一定要给我吃回本...(尼玛...老子要能吃动一样的各也不会比你瘦50斤了...)于是兴奋的给美丽的门迎小姐付了每人50元(沉没成本)的就餐费便冲入了自助餐厅内,横扫战场...吃了6块炸鸡、3块甜点、4块西瓜、2块牛排后的我实在已经吃不动了...这时正在大快朵颐的小明拨开眼前的垒着的一堆盘子看着我:又吃饱了?简直不该带你来吃自助...连本都吃不回来...作为一个深谙经济学原理的研究僧的我默默的想起了曼昆老师在他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中开篇的十大经济学原理中的一条:“理性人考虑边际量(margin)”。其实生活中的很多决定不是“是不是应该吃饭?”这种非黑即白的决定,而是“要不要再多吃一口?”的决定。此时已经付过每人50元的自助餐费已经成为了沉没成本,之所以很形象的称其为沉没成本是因为沉没成本已经付出而且无法收回。此时我们俩人是否再多吃一块炸鸡的成本都是零(吃自助餐没人会因为我们要多吃一块炸鸡来跟我们再另收钱嘛),当边际成本(再多吃一口要付出的成本)和边际收益(再多吃一口得到的收益)相等时我们的效用最大。我们去吃自助餐的目的就是吃饱,其实吃饱后再多吃一口不仅不会给我带来边际收益,反而会让我撑得难受(边际收益为负)。因此在吃自助餐时最理性的做法就是吃饱即可...而不是像跟自助餐厅老板有仇滴小明同学一样扶墙出去...
其实如果你有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再加上肯花时间收集数据,对你的生活还是有帮助的。例如买房。我们买什么样的房子好?答案当然是,我们买质量好,升值空间大的房子。但是且慢,同样的质量,同样的升值空间,你买哪个房子?答案当然是,我买便宜的那个!这样如果你作为消费呢,你买了便宜的消费品,你作为投资呢,这样的房子升值空间大。但是问题是,质量好,升值空间大的房子,同时一般也比较贵。那我们怎么选择?答案是,我们可以估算相同的特征的房子平均来说理论上的价格,然后选择那些低于这个理论上价格的房子。因为它本应该更值钱的,只是因为某些因素,例如随机的因素——它只是比较倒霉,现在没这么值钱。那我买了岂不是赚了?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回归的方式,建立一个房子价格的特征模型,把所有影响房子价格因素都找出来,放在方程右边,方程左边就是房价,当然,方程右边最后还有一个扰动项,它是随机的而且和房子的特征无关,所以这个烦人的东西,把一些本来应该价格高的房子的价格拉低,把一些本来应该价格低的房子的价格抬高。然后我们就可以估计那些房子的特征对房子的影响系数,既然估计好了这个系数,我们就能根据每个房子的特征计算出每一个房子“理论上”的价格。例如,这个模型可能非常简单到这样: ln住房价格=7.46+0.634*ln面积-0.066*ln卧室间数+0,158*ln卫生间数(来自伍德里奇《导论》)这里仅仅找到了房子的三个特征,我们可以加上其他的特征,例如是不是学区房,交通便利不便利,绿化好不好等等。总之,我们估计好了参数,然后把没一个房子的面积、卧室间数、交通便利程度,等等,代入,就能估算出理论上的住房价格。由于我们采取的是多元回归,而人类习惯于三维空间,我不能画图来给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不过我们可以以二维空间来理解一下。我们假设影响住房面积的只有一个因素,这个因素是所有其他特征的综合,这样我们可以画一个散点图,以及回归到的直线,例如这个我随便找到的图:…………不知道为什么我无法上传图片。反正你们明白就好了。价格是纵轴,因素是横轴,凡是点在你拟合的那条线下边的,就是本来应该价格高,现在不知道为什么价格低了的房子,这样的房子买了你就占便宜了,因为它质量上比同样价格房子高,而且升值空间大。好了,同学们,去买房吧!
1) 謙虛 - 因為交易費用,所以對信息與方法都不可能全知2) 果斷 - 因為信息改變可能比收集快,不必等全知才做選擇3) 無悔 - 事後認為錯是因為事前無知,可亡羊補牢,但悔不當初無濟於事4) 快慢 - 人腦有局限,淺思快,但沒深思想得全,判斷可能不全,若不急,試著多深思5) 制度 - 它的建立與維持都有成本,所以不是事事都在市場中進行,這意味著有許多事無法用錢直接量度,而價格包括但不止是市價6) 收入 - 它是主觀的,而且並不都在市場中發生7) 成本 (被放棄的收入)-
將資產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本身有成本,例如將錢轉化成一手車又立即將這成了二手車的實物資產再次轉化成錢這個流動資產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 時間不管你做不做做什麼它都過去,你沒得選所以它與成本完全無關- 用不著在日常中糾結成本最小化與收入最大化的區別- 牢記物件沒成本,只有行為有- 牢記過去沒成本,只有未來有8) 利息沒錢也有,它是權衡投資增值與消費耐心的價格9) 從喜惡到支持/反對的過程中,先想想它們發生的條件10) 比較優勢理論沒錯,但因生產要素流通成本有時很高,要判斷到底有哪些比較優勢有時很難。先想到那麼多
可以,但一般学过点经济学的半调子就算了,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用得对不对。经济学本身就有许多有待验证的假说、存在争论的理论。经济学是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归纳,再用它来指导生活,不是不可以,但生活就无乐趣了——尤其是在你用错了的时候。半调子的学过经济学的人,还强调数学高于开切。但我认为直觉更重要。数学不过是验证、发展你的直觉的工具。生活不止是经济。
掌握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前四条,能让你的决策质量和思维深度提高几个档次: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4.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如果还要精简一下的话,我会选择第二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所有的事情,只要多问自己一句,这件事情的成本是什么,就算是有经济学头脑了。利用这个工具,不断去重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挖的越深刻,离真相便越近。如果一定要举例子的话,我推荐下面这本书:
比如你算算工行一年期基准利率和每年股息率,就再也不会存银行定期存款了。(此处,把存款置换成股票算是无风险套利了吧)
想起很久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经济学教你如何治愈选择恐惧症。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分割线————————————英国电影《猜火车》有一段经典的开场白:“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器,低卡路里,低糖。”这段台词非常的长,我所截取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其实这段冗长的台词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选择。就像台词中所讲的那样,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选择。小到今天晚上要不要自己做饭,大到毕业之后要不要继续读研究生。无怪乎现在非常流行一个词叫“纠结”,形容的就是我们在做选择时的一种极其痛苦的心理状态。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纠结呢?我想,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做,或者说值不值得做。幸好,经济学家们早就用了一条非常简单粗暴的判断规则来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收益大于成本,就做!可是问题又来了,对于大多数的决定来说,成本和收益都是极其抽象,很难去估算的。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你用经济学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每一个决定背后的成本和收益到底是多少了。先来说说收益。提到收益,也许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钱。比方说,我如果购买了这一只理财产品,那么最后我可以赚多少钱呢?或者说,我如果留在学校继续深造,那么毕业后我可以找到多少年薪的工作呢?相比较而言,其他一些无法通过金钱来直接衡量的收益却经常容易被人们所忽略。可有时候,那些不起眼的收益所隐藏的价值却大到根本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到底是什么样的收益会比金钱还有价值呢?让我先为大家讲一个故事。股神巴菲特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但是他儿子彼得·巴菲特的名字却鲜有耳闻。身为股神之子,彼得对股票一直兴趣缺缺,他的人生只有一个志向——玩音乐。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彼得就是一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在19岁那年,彼得曾继承了一笔家庭财产。这笔财产来自于出售其祖父的一处农场的收益所得。当时,我们的股神巴菲特将所有的收益换成了伯克希尔的股份,然后再将这些股份分派给所有的家庭成员。而彼得所分到的那部分股份在那个时候大约价值是9W美金。9W美金对于年轻的彼得来说可是一笔巨资啊。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花这笔钱。是买一辆更好的汽车呢还是干脆坐头等舱环游世界?或者干脆什么也不买,让那些股票乖乖躺着一动不动,几十年之后再套现,到时候就是一笔数额巨大的养老金啊。思来想去,彼得最终干了一件出人意表的事,他用这笔钱购买了一样他认为更加珍贵的东西——时间。说到这里也许大家会觉得很奇怪,怎么时间这种东西也可以用钱买到吗?这怎么变成童话故事了?相信我,这不是一个童话,但是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里彼得却真的用那9W美金买到了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当时的彼得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学生,前程似锦。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像很多电影中的情节那样,富二代彼得对枯燥乏味的大学课程感到越来越厌倦,他不想再学那些没用的东西了,他只想一直文艺下去,做一名真正的音乐人!一切就像命中注定的那样,正当彼得在为自己的未来感到焦虑不安的时候,他得到了这笔价值9W美金的钱,而正是这笔钱让他买到了探索职业道路所需要的时间。在与父母进行反复沟通并征得同意之后,彼得离开了斯坦福大学,拿着他的9W美金搬到了旧金山。他用这9W美金租下了一套很小的公寓,买了一辆破旧的汽车,添置了一些最新的录音设备,随后专注于追逐他的音乐事业。如果没有这笔9W美金的“巨资”,也许当时的彼得会呆在斯坦福继续消磨他的大学时光,根本没有勇气去追逐他的音乐梦想。如今,彼得已经在音乐事业上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甚至还获得过艾美奖。当彼得回忆起当初这段特殊的经历时,他很庆幸自己没有像他的哥哥姐姐们那样随意挥霍掉那笔钱。那笔钱不仅让年轻时的彼得可以暂时不用背负谋生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为他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了更多的时间。之所以为大家讲述彼得·巴菲特的这个故事,是因为我们当中有太多人在做决定的时候都忽略了时间背后的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时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失去的时间是没有办法再找回来的。但是,金钱却不同,你今天也许损失了一百元,但是你明天却可能赚到更多的钱。所以,时间永远比金钱宝贵。当然,时间并不是唯一一种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收益。人脉,自我增值,个人感受等等有时候可能都比金钱来得更有价值。讲完收益,接下来再来说一说成本。成本这个东西有时候比收益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学当中所说的成本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成本是不同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成本往往指的是一种货币的支出,而经济学中的成本是指收入,是指放弃了的最高收入。这种成本被称为机会成本。这么解释可能大家会觉得很抽象,为什么经济学中的成本会是收入呢?让我为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现在有10W块现金,我拿着这10W现金去银行买理财产品,发现有A和B两种选择,这两种理财产品的本金都正好是10W块。但是呢,两种理财产品的收益却是不同的。A类理财产品的收益较低,加上本金,一年之后你可以得到15W的收入。而B类理财产品的收入则较高,一年之后你将可以得到20W的收入。假如你选择投资理财产品A,那们你的成本是多少呢?如果按照我们平常的思维,也许很多人会说成本是10W。但是呢,如果我们用经济学去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答案是不一样的。因为经济学所研究的成本是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你放弃的最高收入而不是支出。所以,如果我选择投资A而放弃投资B,那么就等于我放弃了20W的收入,这个20W的收入就是我的机会成本。生活中机会成本更是无处不在,有些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这两天我正在看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参与撰写的《从0到1》。他在这本书里分享了他年轻时候的一段经历。和巴菲特的儿子一样,彼得·蒂尔曾经也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学生,就读的是法学院。当时很多法学院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成为最高法院的书记员。但是呢,这个竞争相当惨烈,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法学院学生想当上这个书记员,无奈僧多粥少,录取的名额只有十几个而已。彼得作为法学院的高材生之一,也是跃跃欲试,对书记员这个位子势在必得。他当时想,我要是能当上书记员,那我这一辈子可就都不用愁啦。这个想法就和现在很多一心想要报考公务员的孩子一样。在联邦上诉法院工作了一年之后,彼得终于得到了书记员的面试资格。面试很顺利,看起来整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彼得却失败了,他并没有如愿成为一名书记员。他很沮丧,觉得整个人生都变得黯淡无光。但结果怎么样呢?痛失书记员这份工作的彼得·蒂尔误打误撞闯入了硅谷,成为了PayPal的创始人,还成为Facebook的第一位外部投资者。2004年彼得卖掉PayPal公司之后,偶然碰到了以前法学院的同学。这位同学很幽默,见到彼得的时候也不先寒暄几句,劈头盖脸就问:“彼得啊,你现在是不是很庆幸自己当年没有竞争上书记员啊?”确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彼得的职业轨迹没有按照他之前计划的那样走,但是却让他阴错阳差地成为了硅谷的一段传奇。试想当年的彼得要是得到了那份书记员的工作,那么他也就不可能创办PayPal, 这机会成本得有多大啊。当然,彼得在失去书记员这份工作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太多什么机会成本是多少啦划不划算啦之类的问题,他更多的是被命运所推着走。而有些人,却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就好像他们天生就能精确地计算出每一个选择背后的机会成本是多少一样。大家都知道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曾经是杭州某大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当年的马云其实很早就萌生了要从学校辞职的念头,但是他也很纠结,害怕失去这份在常人眼里还不错的工作。有一天下班之后,马云在学校里碰见了当时的系主任。系主任骑着辆自行车,看到马云之后就把马云叫住了,开始给马云画大饼,他说:“马云啊,你可要好好干啊,这可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呢!”马云静静地站在一边,什么话也不说。他看了看系主任——骑着辆破自行车,车把上还挂着刚从菜市场买回来的菜。一瞬间,他突然明白自己再怎么好好干,未来最多也就是眼前这位系主任的样子了。这个机会成本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低啊。于是,马云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辞职!其实,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机会成本,他们更多的只是看到过去,看到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经济学家们将那些已经发生的成本统称为沉没成本,或者历史成本。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他的著作《经济解释》中曾说:“成了本的,就不是成本。”意思是说沉没成本其实根本就不是成本。因为已经付出的成本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没有办法收回来的,所以对目前的选择不应该有任何影响,我们在做出选择时应该直接忽略掉沉没成本。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啊。谁让人类天生就爱回忆呢,尤其是一些刻骨铭心的让人痛心的记忆。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大概一年多以前网上流行过的一个段子。说是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有一个四字魔咒是永远绕不开的。只要有人对你说出这四个字,你就能中邪般地买票去最坑爹的景点,玩命爬上最艰险的山峰,吃下最难吃的餐馆饭菜。这四个字就是——来都来了!这种近乎自虐的行为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当我们在电影院挑选了一部十分难看的电影之后,如坐针毡,却又舍不得离开,因为票买都买了,不看完就亏了。当我们在餐厅点了一道非常难吃的菜之后,却又不想浪费,强迫自己吃完,因为点都点了,不吃完就亏了。类似的情况还很多,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沉没成本!我们的内心总是对沉没成本耿耿于怀,却不知道那已经是无法改变的历史,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专注于当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有人以为强迫自己在电影院看完一部难看的电影是挽回损失的最佳做法,其实那却是最愚蠢的。你为电影票所支付的钱早已经付诸东流了,是应该被忽略的。而勉为其难看完整部电影,损失的除了你宝贵的时间之外,可能还有你本来非常愉悦的心情。如果你在电影放映的中途离场去做其他的事,你将会获得更多的满足感。所以,沉没成本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魔障,只有活在当下才能让我们消除这个魔障,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希望大家今后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可以多一点经济学的理性思考,少一点纠结。说不定哪一天,你也会成为马云。最后做个小广告,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你可能不知道的金融知识
第一次被邀请,就说说我的一点小感受吧,我虽然专业学的不好,但是确实从经济学中获得了一些受益匪浅的感受,希望能开解和我一样曾经被一些小事困扰的人。第一个是通货膨胀螺旋,形成的过程大致是:因为通胀的存在,物价上涨,工人要求涨工资,导致工厂和企业成本增加,于是物价持续上涨,这样循环往复形成一个通胀螺旋,甚至容易爆发恶性通货膨胀。我说的比较简洁,实际比这要复杂很多,但是就是这个简单的理论让我领悟了好多,我突然觉得:这就好比人的心情,当某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人会产生不良的情绪,而负面的情绪只会使事态更加严重,这是同一个道理。因此,从那以后,我就学着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不好的事情,要么冷静,要么转移注意力,要么想好的方面,然后我发现事情后来往往会朝好的方向去发展。因为这一点,我身边有朋友提到过很欣赏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二个是老生常谈的会计学里面的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机会成本是当你在面临两个选择时,选择其中一个,必然会丧失另一个所获得的收益,这部分的收益就是你的机会成本。假如你只有10块钱,只能选择吃面或者吃饭,你最后选择了吃饭,那么吃面带给你的快乐和饱腹感就是你的机会成本,这对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有得必有失,我们不能什么都要,对于失去的,不必那么介怀,要懂得释怀和放下,只要你最终选择的所获收益大于未选择的可能获得的收益,那么你的选择就是值得的!既然吃饭比吃面更容易饱,那就吃饭吧,但是如果吃面让你更开心,你就选择吃面吧,无需过多纠结和不舍。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的无法挽回的成本,假如你花30元买了一张电影票,看了一半,你觉得这个电影非常无聊,你不想再看下去,但是想到自己花的30块钱,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看完。其实对于理性的投资人来说,这是不明智的,因为不管你看不看,那30块钱的电影票是绝对不可能退回来的,因此在做下一步的决策时,不应该将已经发生的成本计算在内,也就是说不要让已经发生的且无法改变的事情影响你当前和未来的决定。这个例子可以广泛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金钱爱情友谊放之皆可。你和爱人之间已经没有爱了,在一起很不快乐,但是已经交往了那么多年,谁舍得放手呢,于是勉强在一起,只会导致双方更加不快乐,这时候放手才是对双方各自的解脱和成全,何必让两人更加不幸呢?过去的那些不好的经历,就彻底放下吧,不要再心心念念,让它继续影响着你的现在和未来,其实你本可以过得更好的,这时候的你,应该决绝地起身,走出电影院,去做能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情,否则结果只能是钱也花了,大好的时间也浪费了。最后还有另外一个理论也非常适用,即高风险高收益。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你想获得怎样的收益,就必须付出怎样的代价,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可以,经济学来源于生活自然可以应用在生活我的答案可能更偏向于财务管理 ,尽管我是学经济的,但是半路还是改了财务,大概因为我觉得财务更接地气更踏实。这里分享的内容是基于注会财务管理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中列示的基本财务原理的一些个人理解。我甚至觉得如果要是让我选一本对自己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的书我都会把这些东西列在这里,因为仔细剖析一下这些弯弯绕的话,就会觉得那些人生精神层面的取舍平衡和物质层面的满足无不基于一些这样的原则。所谓的原则,是人们对财务管理的共同认识具有以下特征(1)理财原则必须符合大量观察和事实,被多数人所接受财务理论有不同的流派和争论,甚至存在完全相反的理论,而原则不同,它们被现实反复证明并被多数人接受,具有共同认识的特征。(2)理财原则是财务交易和财务决策的基础财务管理实务是应用性的,“应用”是指理财原则的应用。各种财务管理程序和方法,是根据理财原则建立的。(3)理财原则为解决新的问题提供指引已经开发出来的、被广泛应用的程序和方法,只能解决常规问题,当问题不符合任何既定程序和方法时,原则为解决新问题提供预先的感性认识,指导人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4)原则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正确原则的正确性与应用环境有关,在一般情况下它是正确的,而在特殊情况下不一定正确。原则的内容及举例如下,其中含义是照搬原文的,应用是我自己长期已经应用在自己生活中的了,算是干货1风险-报酬权衡原则含义 投资人必须对报酬和风险作出权衡,为追求较高报酬而承担较大风险,或者为减少风险而接受较低的报酬。应用对于平民的理财,股票风险大于股票型基金大于债券型基金大于货币性基金大于存款,而保本安稳性正好与这个相反,也就是说你去银行存钱时候很少签什么风险自担的协议,但是一旦你买理财就会多出一些文件,如果你要是投资基金还会有风险评估,股票的文件会更多。都是在测试你在期望收益的同时能否承担风险2投资分散化原则含义 指不要把全部财富都投资于一个公司,而要分散投资。应用就是俗话说的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你的理财要合理配置,不光是考虑收益率,更是要考虑风险,现金流等,我个人比较喜欢互补性投资,比如你买一些房地产股票,房价高的时候,股价亦高,买房资金也就高,等房价降下来,就卖股票去买房子。对公司来说,我比较喜欢再加上swot分析和波士顿模型。3资本市场有效原则含义:指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应用:中国股市,你懂得。4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含义:指在进行财务计量时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应用:因为利息(这个利息是概括指代所有的收益利润率)的存在,所有的钱都是有时间价值的,越早收钱越好,越晚花钱越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比较喜欢信用卡分期(才不会说是我买买买还不起了);另外你去银行的时候经常有卖理财和保险的人各种天花乱坠的忽悠,你只需要问他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即可,也就是这种东西平均每年的收益,那种现在每月存100,若干年后每年给你2000的基本都是忽悠。你这些钱自己买余额宝到时候每年能取出来的都不止20005有价值的创意原则含义:指新创意能获得额外报酬。应用:这个主要应用于直接投资项和经营、销售活动,而且新的优势都是暂时的,企业和个人长期的竞争优势,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短期优势才能维持。现在大热的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创新,所有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都会比较容易被碾压,除非你一直保持专利独有或者不断持续改进6 比较优势原则含义:指专长能创造价值。比较优势原则要求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比较优势上,而不是日常的运行上。应用:在管理上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贸易上的优势互补。企业间的并购常常都是基于这样的优势互补,你没有钱有技术我有钱没技术;你没有上市资格而有发展潜力,我有上市资格但是已经面临发展瓶颈……国际贸易更是如此,可以说这也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模型基础另外一个我很崇尚的应用就是婚姻,我是一个一直坚持要找互补型的人来结婚的。觉得这种婚姻更稳固和轻松。因为两个人各司其职各自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会针尖对麦芒。7 期权原则含义:指在估价时要考虑期权的价值。应用:广义的期权不限于金融合约,任何不附带义务的权利都属于期权。有时一项资产附带的期权比该资产本身更有价值。你花钱是买到的一种权利,是否执行的权利有时候是很值钱的。你在的每一个选择,对未来的打算,其实都是有价值的,这也就是一种取舍的心态的根源。8 净增效益原则含义:指财务决策建立在净增效益的基础上,一项决策的价值取决于它和替代方案相比所增加的净收益。应用:这个原则就是产生沉没成本的原因。我们在评价一件事情的好坏、一项投资的好坏时候,是要着眼于现在和未来的。因为已经过去的,是既有的固定的,你的现在和未来才是差额。9 自利行为原则含义: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动。应用:这个原则就是产生机会成本的原因。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基于我们自己一个利益最大化的判断(尽管这个判断不一定正确),我们在选择一些的同时,就注定要放弃另一些,你的人生其实总是在基于利益最大化去选择,所以人常常被认为是性本恶的,一种天然的趋利避害的心理。10 双方交易原则含义:指每一项交易都至少存在两方,在一方根据自己的经济利益决策时,另一方也会按照自己的经济利益决策行动,并且对方和你一样聪明、勤奋和富有创造力,因此你在决策时要正确预见对方的反应。应用:这个原则是在上一条原则基础上强调了一种守恒。你的幸福你的收益往往可能基于别人的痛苦和损失,反之亦然。整个社会、生命都是一种守恒。在财务管理中双方交易原则还要求在理解财务交易时注意税收的影响。由于税收的存在,主要是利息的税前扣除,使得一些交易表现为“非零和博弈”。11 信号传递原则含义:指行动可以传递信息,并且比公司的声明更有说服力。应用:信号传递原则要求根据公司的行为判断它未来的收益状况;还要求公司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可能给人们传达的信息。比如说一般提前发财务报告、公布高转送政策等都会引导股价走高。生活中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亦可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去揣测去琢磨,甚至到最后别人认定的意义会反超你做这件事实际的意义。12 引导原则含义:指当所有办法都失败时,寻找一个可以信赖的榜样作为自己的引导。应用:经济管理中有行业标准概念和免费跟庄概念。引导原则不同于“盲目模仿”。它只在两种情况下适用:一是理解存在局限性,认识能力有限,找不到最优的解决办法;二是寻找最优方案的成本过高。引导原则不会帮你找到最好的方案,却常常可以使你避免采取最差的行动,它是一个次优化准则。投资中,你可以看一些主流资金的投资方向;买卖中,你可以参考同行的定价。生活中,当你对某件事感到困惑的时候可以向同类寻求参考,比如书本里的类似例子,同行者的佼佼者,朋友等等。他们给你的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一种指引。第一次受邀答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问题,非常真诚的写了知乎第一个长答案,愿读到这个答案的人也可以一起思考这些问题,我也会将新的一些想法更新在这里,与其说是给题主的一个答案,更像是完成了自己长久以来想写的一篇文章,愿你喜欢。
谢邀。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哪些经济学知识可以用于日常行为决策——大多数微观的知识都能用。关键在于基于这些知识做出的决策会带来什么后果。从你教授举得例子开始说吧:电信公司采用的价格歧视一般是两部定价法(two-part teriff)。 你支付的价格包括一部分固定费用(access fee)和浮动价格(variable cost)。最典型的例子是流量套餐。你的教授选择了于自己而言最合算的套餐,是因为电信公司的利润不进入他的效用函数。而他选择合算的套餐这件事也并不违反社会的道德准则。其他参与者的目标不进入我的效用函数,是我们在经济学里经常使用的假设。那么基于这个假设我再讲一个故事:学过两本曼昆经济学原理的杰克去图书馆,在找书时突然腹泻,而最近的卫生间在楼上。他想到:别人的感受反正也不进入我的效用函数,图书馆里也没有监控。于是他便就近在两个书架之间出恭,最大化了自己当时的效用。这个事情直到他离开现场也没有被发现,他也没有受到馆方的惩罚。以我们社会的道德来看,杰克无疑作了件恶劣的事。他本可以去卫生间,而不破坏图书馆的良好环境。但在一定的假设下,他的行为是符合经济学所言的理性的。但是,同样是基于“其他参与者的目标不进入我的效用函数”,我还可以讲这样的故事:富有的孤独老者最喜欢看孩子玩耍。于是他将自家宅院的大部分改建成孤儿院,收留市里流浪的孩子,并雇佣附近的居民来教养他们。他的举动完全出于自利,但他的行为创造了就业岗位,令这些流浪儿童远离流离失所和食不果腹。大多数人称赞并打心眼里尊敬他的作为。不用说,这位老者的行为也是符合经济学所言的理性的。大家也知道这两个故事的区别在于外部性的正负。也知道“外部性”这个词是我们做经济学分析时的权宜之计——它能覆盖的内容太多,甚至每一项都能拎出来成为一个学科或者一个研究方向。这也是为什么公共经济学家常说:“我们只负责拿出数据和分析数据,决策留给政治家们去做。”公共经济学分析的项目往往涉及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国家,这牵涉到很多人的感受,或者按照经济学人常用的说法,利益。政治家或者说政府在这个事情上的比较优势是,他至少能部分考虑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的感受和利益。这比起无政府状态来说是一个更高效的制度安排。比起更容易犹豫不决的经济学家,看上去低效冗长的政治决策议程其实平均来说能更快拿出质量过得去的决策。个人决策能影响的范围虽然一般比公共政策领域的决策要小,但它们也确实能影响身边的人。在作决策上,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都是道德准则的辅助。
谢邀,不懂经济学,曼昆的书至今还没翻完,就扯个会发生的实例吧。有一段时间喜欢打老虎机,有一种是可以压大小平的。压大小1赔1,平局赔5,十局以上才可能出一次平局。以每次目标利润为1,固定压大或压小来计算:第一轮:投1(奖金1,利润1,失败进入第二轮)第二轮:投2(奖金2,减去上轮损失1,利润1,失败进入第三轮)第三轮:投4(奖金4,减去上面1+2=3,利润1,失败进入第四轮)第四轮:投8(奖金8,减去上面1+2+4=7,利润1,失败进入第五轮)第五轮:投16(奖金16,减去上面1+2+4+8=15,利润1,失败进入第六轮)第六轮:投32(奖金32,减去上面1+2+4+8+16=31,利润1,失败进入第七轮)第七轮:投64(奖金64,减去上面1+2+4+8+16+32=63,利润1,失败进入第八轮)第八轮:投128(奖金128,减去上面1+2+4+8+16+32+64=127,利润1,失败进入第九轮)第九轮:投256,(奖金256,减去上面1+2+4+8+16+32+64+128=255,利润1,失败回家洗洗睡)256元,只要256元,随便谁都能拿出来的256元,就可以保证你大杀四方。被老虎机收了多年智商税的血泪史中,连续9轮不出大或小的几率有,但是很少见。即使出现了,你也可以通过第十轮512、第十一轮1024来逆袭,理论上只要资金足够,你必将是最后的赢家。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被老虎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收着智商税。现实中,懂得经济学只是基础,你还得懂行为经济学。在中国,你必须多加一门政治经济学。因为,拿着老虎机遥控器的庄家,正乐呵呵的站在你的背后。
每年给压岁钱都充满了边际效用递减、信息不对称、 重复剔除的占优均衡博弈等经济学原理
可以。比如说在恋爱中,如果你不满意你的另一半,而又不愿放弃已经付出的时间、金钱、感情、精力,那么,你作出的选择就是不理智的。因为理性人不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工作中,如果你不满意公务员工作的低薪酬,想要辞职去企业或者去做生意,那么就要考虑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理性人作出选择时,应该要选择机会成本最低的选项,而放弃选择机会成本最高的选项。再比如说上网时,很多人都喜欢用360安全卫士什么的,他们觉得360是免费的,觉得没有花钱就是没有成本,其实不是这样,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也就是说,用360,你就放弃了给你干净的电脑屏幕(360弹出广告),放弃了流畅性,放弃了隐私,这都是你的成本。以上。
可以啊,经济学的意义就在于指导日常行为决策。比如你小学不好好读书,年纪轻轻就早恋,最后没书读只能去饭店端盘子,这就是时间成本。后来那姑娘嫌你没志气又把你甩了,你痛心疾首,想着以前在她身上花了不少钱,这就是沉没成本。过了几天,你工作的饭店里的帮厨走了,老板想再招一个,大伙都嫌累而且挣得工资还都差不多,没人想应聘。你果断上岗,因为你最近自学经济学,知道了“迟来的奖金”。果然,三年之后你顺利晋升主厨,工资翻倍,而你的同事还再端盘子。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介质是货币(因为有价值可测量)
4月自京返回后,断断续续地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看完了,大部分阅读时间是在出差的路上、睡前的时光乃至忙里偷闲的周末。自课程结束拿到众多读物时,我就讲目光首先锁定在这本书上,只因为这是大学时候的课程,可是一直没有学好。我告诉大学时教这门课的老师:当初没有好好学习,现在毕业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老师微微一笑:让你们当时不听我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尽管并没有很好的学习经济学原理,但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着“经济人”的概念:让我们这个世界正常运转的不是权力、军队、暴力机器,而是我们每一个理性的经济人都在按照一定的规则为己谋利。中国儒家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之下,形成了重农轻商,君子羞谈利的氛围,而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市场经济给中国的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产生了蝇营狗苟之徒,为利不择手段。这是两种极端,或左或右,而我一直推崇的是儒商,是讲究规则、重视诚信而又不乏理性的“经济人”。经济学家把经济学的中心思想归结为十大原理,具体内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我想谈谈自己的体会,谈谈在生活中我们不经意间用到的经济学原理。有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事实上包含了相当多的真理。为了得到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做出取舍。上班之后,为了工作、升职、薪水,我们经常加班、熬夜、出差,这其实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我们收获了工作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薪酬,但放弃了和家人团聚、和朋友小酌、锻炼身体的机会。那么问题出来了,我们是否应该为了生活的安逸而放弃努力工作呢?这就是一个成本的问题,对刚毕业的青年而言,也许他更需要的是工作带来的薪酬而并非是安逸的生活,而对一个临近退休的长者来说,他可能更看重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家庭。这就是经济学原理中的一个:人们面临权衡取舍。那么对于尚处在学习期的学生们来说呢?刻苦学习带给你的收获要远远大于你在电脑前玩游戏给你的收获,甚至后者带给你的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随着社会竞争的逐步激烈,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慢慢的多了起来,我经常在网上或者生活中听到大学毕业生们抱怨说早知道这样,当初还不如不上大学。是的,这个说法很对,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上大学的成本要大于毕业后的收益。他们损失的是大学4年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还有一个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这4年如果他们去工作,比如去搬砖或者扛麻袋,每年还会为家庭贡献一些收入。这就是经济学原理之一: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洞悉这个原理后,任何一个理性的大学生都应该明白,既然上大学耗费了你这么多的成本,那么你就一定要学有所成,这样你人生的利润表才不会亏损。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车上,前面路口绿灯刚变为黄灯,司机将车停下了,旁边一位乘客小声的骂了一句:司机真XX,直接闯过去啊!我看了看他,很想对他说:司机不XX,你才XX。那么支持我做出这一结论的原因是什么呢?在郑州坐过公交车的朋友想必会赞同我的这个观点:司机的收入和每单程的时间并无太大关系,相反司机的收入可能会因为出现安全事故而受损。如果赞同我的这个观点那么就很容易明白,司机为什么冒着出现安全事故的危险去抢这几秒呢?对于司机来说,多等几秒一点也不影响他的工资,而出现事故则会影响到他的收入,所以司机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做出了有利于自己的正确决策。而这位乘客却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大家应该赞同我的观点:司机不XX,这位乘客才XX!这其实也是经济学的一个原理: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司机的是安全到达而非快速到达,所以司机的反应合乎情理。知道这个原理后,当你希望自己的员工更加努力时,只需将他的收入与业绩挂钩;当你希望给你讲课的老师更认真时,只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课;当你希望我更加用心地写这篇文章时,只需要给我点个赞!
首先能肯定的是,经济学能够运用于日常行为决策。但是,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综合体,所以经济学只能作为日常决策的工具之一,真正将其运用的程度还是要看个体。作为一个专业其实是外语的业余人士,大学的时候同时选修了【经济学】和【心理学】。两门课都大大地扩充了我的知识面,同时带给我这个半吊子的冲击也是巨大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理性人,认为人们在面临决策时,会经过思考权衡,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比如因为了解了沉没成本,既然已经付出而不可收回,所以丢失的电影票不应该作为是否再买一张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比如因为知道了机会成本,所以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都冒着损失其他成本的风险,要时刻权衡收益。而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人们的行为和决策常常偏离理性,为什么?我明明知道追了一大半的小说越写越烂,眼看着就要烂尾了,可偏偏放不下之前看过的几百个章节就此打住,不是我不知道沉没成本,而仅仅是因为我有强迫症,不看完不舒服斯基。我很清楚用在这里写答案的时间也许我去看书会学到更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通过认真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我为此付出的机会成本,可是以我的自制力也许不足以支撑我自觉去看书而是去追剧,那么与其这样还不如在这里“耗费时间和口舌”。再比如,经济学里强调比较优势,认为两个具有比较优势的个体交换能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所以题目里有的答主坚持婚姻的另一方最好是和自己互补型的。但知乎著名晒妻狂魔先生就被他的wife所深深吸引,俩人有同一领域的共同语言,想想敲代码的时候爱人看得懂还能帮你解决难题简直魅力值爆棚~(可是这样我也不想找学英语的结婚感觉好没意思_(:3」∠)_)说到底,所有的决策都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意识,而人的主观意识又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才会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左右游离。其实微观经济学更像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教会你如何避免陷阱和误区,而心理学更适用于市场营销领域,让经营者善于找出并利用人性的弱点。我所认识的李叫兽就是一个行动力和意志力极强的理性人,而他的兴趣点却一直在市场营销咨询领域,可想而知这样一个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者会具有多大的“杀伤力”,而他自始至终都致力于颠覆和重塑大众认知。无论如何,希望能坚持下去,看见第二个Steve Jobs。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介意固守理性,时时刻刻井井有条,尽量止损并让自己利益最大化,可是有时我也愿意有意无意地陷入非理性的状态,并自觉承担有可能的一切后果。就比如有时明明知道会掉进价格效应的误区,但还是愿意买买买,只是因为我乐意(/ω\)~或者是有时遇见相对感性的人,我可以运用我的同理心优势去感染他人,从而获得别人的理解与信任。所以经济学可以指导人的理性决策吗?可以。但还是要看个人。我这个理性而又非理性的回答,其实只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就是:经济学和心理学一起看,真的很精分~感谢看我扯淡。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理论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