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不值得我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对联下句

遵守了联律,自然有人应对。
谢谢yngi兄的热心讨论,解开了我们在对联过程中遇到的不少困惑和难题。谢谢!
冬天的阳光
学术讨论好,
兄弟友情藏。
冬天要奋发,
来日阳光照。
冬天的阳光
感谢学长!这种对学问孜孜以求楔而不舍的精神,实在令小弟佩服!学长说的对,“不要因学术讨论影响友谊。” 学问第一,友谊万岁!小弟这里给来此地的所有朋友敬一杯酒,献一枝花。谢谢各位学长!
我修改我的发言是因为我发现了有错别字,顺便补充了“新声律评价法”的三个弊病。修改前的稿我还保留着,如果一品绝浪兄想说明什么,请你把我10月17日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发言摆出来比较一下。
一品绝浪兄又来纠缠于题外之事了,想利用我修改错别字来说明我批评你胡搅蛮缠是批评错了,而你的胡搅蛮缠是正确的,这是徒劳的。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yngi”学长已把17日续的话作了修改,改得似乎更讲理些了。不过这倒不必,要骂就接着骂好啦。我的回应都是针对当时原话的,只是怕您改来改去,弄得我真成为“逻辑混乱”的人了!
冬天的阳光
老婆回来啦,我得赶紧做饭去。哥几个有话好说啊!小弟先走一步,回见。
冬天的阳光
前两天翻一年前在爱问的答题,有许多当时自鸣得意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现在回头看,很多都是不成熟甚至是很可笑的。茫茫人海,爱问使我们相聚,相聚就是有缘,哥几个要珍惜我们彼此的缘分,……
冬天的阳光
人们对事物正确的认识,有个复杂的认识过程。今天认识到的东西,明天也许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把这次讨论保留,过些时日再回过头来看,相信每个人对今天的讨论都会有新的看法。
冬天的阳光
半日,一品,凡君,y君几位学长好!问题讨论到这里我想可以告一段落了。很高兴在这里上了一堂精彩的文学课,感谢诸位!学术上的问题允许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特别是在时下看来也许是错误的东西。
妙哉!妙哉!“yngi”学长:尽情地骂吧!叫得再响,骂得再凶,真理可不定就会在您手上。我的确也是无知,但我可从没标榜自己如何有知识呀!或许您要说我已经“理屈词穷”,但说真的,我不会再回应您了。
明明是自己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却偏要说别人是“想当然”。---这句话就是“想当然”。
“yngi”学长:关于“实际读音”就不必强辩啦!甲方又对它作了严格界定。我就奇了怪了,为什么您看问题总是离不开某某“概念”?明明是自己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却偏要说别人是“想当然”。
冬天的阳光
得,哥几个先聊着,我赶紧先哄哄老婆去,要不吃完饭她一准儿会让我刷碗的。
冬天的阳光
不过老婆(也是土生土长北京人)听了,说俺发音不准,说:“‘你是爱问网友吗?’的‘网’,也应读第三声wǎng!”小弟听了不同意,反击她:“你不是正根儿的北京人,说话咬文嚼字,拿腔拿调的。”嘿,她不理我了
冬天的阳光
1)你是爱问网友吗?
2)我是爱问网友。
“网”在这两个句子里发音好象不一样。第一个“网”读第二声wáng;第二个“网”读第三声wǎng。这是普通话根据句子的要求读音变调吧?
冬天的阳光
平仄之类的学术问题小弟目前还是门外汉,没有发言权。不过待些时日小弟学有所得,一定过来掺和掺和。那时,各位学长看到小弟说一些不妥甚至完全错误的话,请学长们打板子的同时,一定要手下留情呦。
冬天的阳光
平仄之类的学术问题小弟目前还是门外汉,没有发言权。不过待些时日小弟学有所得,一定过来掺和掺和。那时,各位学长看到小弟说一些不妥甚至完全错误的话,请学长们打板子的同时,一定要手下留情呦。
冬天的阳光
有些事缺一句话那就是少,加一句话那又可能是多。各位现在说的是不多不少正合好!赞成一品友的“不解释”!好,现在书归正转,继续咱们的正题——平仄讨论。各位请围绕平仄专题继续法言。谢谢!
对此我不好怎么解释,只好说这里的朋友的联想力确实比较丰富。您引我的评述中对您关于北京话说法的概括,的确不是您的原话,概括对否他人可辩。至少您现在都还说:北京其他地方的语音未必和北京城内的语音相同。
“yngi”学长:至于您前面的发言是否有失冷静,以及我是不是故意“挑拨离间”,这我都不会作任何辩解。我最后单独对您说的话,您不愿听就权当我没说。楼主已发言认为我这些话是“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
冬天的阳光
y学长好!小弟没看完,该用膳了。时差2那里留了话,届时朋友们一定要赏光呦。得,这里先口头敬您一杯,回来再正式发帖子。
你前面又说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别人的话‘腰斩’”,我看你发言的第一段似乎就是针对我说的,不是的话,就算是我“自作多情”了。
我对它的归谬是:现在你我都不能根据工具书上标注的声母、韵母来拼读“入声”。连实际读音都不能规范的声调,如何说它有什么合理性?“入声”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了只能口传心领的东西了。
既然楼主似想认真讨论问题,那我就再回应你一下:关于谬误,不知你是否装糊涂?我在接下来的一段话就说了。其它两性我都不说,再说一下所谓的“合理性”。谁都没说古汉语不是包含“平上去入”四声,你的反驳白说了。
后来我问设了这么些奖项该怎么颁发呢,组织者想好了没有?你却说“所以我认为你欠考虑了”。明明我先想到了设奖的可行性问题,你却说我“欠考虑”。弄得我哭笑不得。你最后只好说我始终都是想说:此奖项操作起难度大
第二个问题,你则把谬误当真理了。---请君详谈,我愿洗耳恭听。
2005网友提议设“最遗憾奖”奖掖“屈居第二者”,我认为应奖掖没被采纳的“第一者”才叫遗憾,你问如何选第一?我说既有第二肯定应有第一。你只回说“我们应尊重楼主的选择”。这就是在回避我的话了。
为什么任何语言工具书上都不能标注“入声”?----你和我一样在这方面的知识上捉襟见肘的,我在yngi兄的论述里随便找一句就能反驳你:“《切韵》把所有的汉字都分别归拢在平、上、去、入这四个声调之下。”
我完整的原话是:来这个帖子里发表看法的人是真诚的正直的,不用担心砸鸡蛋(这是极端幼稚的做法),不宜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
一品兄在yngi3兄评论栏里的发言:“楼主已发言认为我这些话是"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这又是断章取义.请老兄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别人的话“腰斩”,
甲方不是已经在他的评论栏中与你把举“看”字例的意思解释清楚了吗?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明白?---我说的你看明白了吗?
“明年春节征联活动规则”求修订的题目中与时差君的一番对话。---那个对话中,你提议说做若干烦琐的工作,我说行不通。并不是我的阅读能力的问题。
为什么任何语言工具书上都不能标注“入声”?合理性在哪?为什么入声只存在于某些方言中,还逐渐变调了,有何稳定性?现实不是已经用新四声代替了古四声吗?怎么还跑出了个“不可替代性”?
“入声字”在老概念中本来已归仄了,去哪里找个归平的“入声字”?甲方所论述的就是要证明把“古入声字”不问青红皂白全部归仄的不必要!想想你说事的逻辑性吧。
第二个问题,你则把谬误当真理了。
看了楼主谈的第一个问题,使我立即就想到在“明年春节征联活动规则”求修订的题目中与时差君的一番对话。甲方不是已经在他的评论栏中与你把举“看”字例的意思解释清楚了吗?怎么到现在还是不明白?
冬天的阳光
朋友们都是那里人士呀?小弟是北京人。今儿个正好是周末,北京西城礼士路有家老字号——《烤肉宛》,很不错。小弟请哥几个聚到一起一边吃着烤肉,一边喝着小酒,一边高谈阔论,怎样?哈~,小弟做东,各位能否赏光?
冬天的阳光
呵呵~~,大家90%的心思用来做学问,腾出10%的精力来点小小的交锋也是很好的。这样思想的火花也许更能被激放出来,不是吗?时差友不必担心。
冬天的阳光
“来这个帖子里发表看法的人是真诚的正直的,不用担心砸鸡蛋(这是极端幼稚的做法),不宜对他人的人品进行评论。”——嗯。
冬天的阳光
国人有三思而后行之传统,但我更推崇心直口快。很欣赏凡、y二位学长这种不加修饰的讨论风格,不太欣赏那种拐弯抹角温温吞吞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讨论。顺便说一下,您的发言我是相当的喜欢。
冬天的阳光
大家只要把注意力真正放在对问题的讨论上,偶尔来点小小不言的过头话,不伤大雅。当然不说过头话最好。但是我们行人做事都刻意去追求完美,会不会太累?
冬天的阳光
小粉丝出水换口气。一品友真乃高手也!我仔细看了多遍,也没理出个头绪。看了一品友的梳理,清楚了许多。不过一品友对凡学长和y学长的关系有点多滤了,小粉丝感觉二位发言都还是对事不对人的。
回时差半日: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外面还有更高的山,外面还有更强的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强拿给别人
不知能明白不?
说真的,我倒会不时的关注一下自己的鸡蛋收入情况,是想掂量该发言在网友们心中的反对率。还好,比我预计的要好得多,至今鸡蛋数才略有上升。
别说是稍有根据的指责,就是如“作呕想吐”之类的漫骂,我都能泰然处之,一品君不必担心。至于认识的天平会倾向哪边,这并不重要,只要我的发言真能给这里的朋友们一点启示,那我就足矣。
感谢一品君的评述!
我已按您的建议把句子作了修改,顺便也向凡有可能因原句的表达而感到受了伤害的朋友道歉!
我的发言有可能遭到欲坚持入声的朋友的反对,这我早有思想准备,不会因此而生气。
要谨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更要时刻牢记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建议以后的征联活动不要分成新手篇、学者篇,而是分成古曲篇、通俗篇!这样就可以把兴趣、擅长不同的两类人分开,也能避免一些无谓的争吵!就我等新手来说,在尽量完美自己的作品的同时还是不愿意过多地受平仄的限制
我也来插一句:社会是多样的,大家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却也应该宽容别人的意见。我们知道现代音乐既有严肃音乐,也有通俗音乐,各有各的精彩,谁也吃不了谁。喜欢严肃音乐的人也不能说通俗音乐是入不了堂的音乐。
多日不见,没想到这儿已经将学术讨论会开成了辩论赛了。可见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进化是多么地不易,我等后生就只管坐享其成了。我虽还未完全看完,却已深知这场辩论的唯一赢家也就只有象我这样的观众了!
欢迎兄台提出看法.
冬天的阳光
对也。我怎么晕成这样,一时糊涂!外行就是外行,学长们不要见笑。y学长也不用回了。谈到对联,合律应是充分且必要条件,不合律的不在对联之列,起码不应进入评选之列。这样说对了吧?
这不是量化的问题。失去平仄了还叫对联吗?。阳光兄的标准是行不通的。
冬天的阳光
好尖锐!学长论述完平仄之后,能否把平仄在对联中的地位给数量化一下?一个是客观存在的,一个是学长心目中的。如:韵律在对联中占的分量是20%或多少。这个我很想知道,因为在给联友们评分时,用的着。谢谢学长!
希望更多人看到.
冬天的阳光
时差兄,看到你题里这样精彩绝伦的问答,真是让人羡慕啊!俺这还有1800多分,真希望把它献给这里的联友,特别是凡尘子和yngi二位学长。得,俺又来俗的了,一会儿随大师看到,又该批评俺了。y学长节日快乐!
冬天的阳光
秘书朋友好!“一对二意三韵”基本可以这样理解。不过现在看,这三者的分量要三一三十一了。如果要称其为对联,三者是缺一不可。
而原来那些仄声字在普通话和各方言中的实际读音可能有些变得平了,但原来那些平声字今天还叫平声字,原来那些仄声字今天还叫仄声字。
4.所谓“实际读音的平仄,已逐渐演变为概念上的平仄”,是指平声字在古代的实际读音是平的,仄声字的实际读音是不平的,到了今天,那些平声字在普通话和各方言中的实际调值未必是平的,可能读为升调或降调了,
3.多音字的几个读音,按其意思所对应的读音定其平仄,如“间”,在“中间”中为平,在“间断”中为仄。
关于工具书,较简便的有北京大学张双棣教授和陈涛教授合编的《古代汉语字典》(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凡是入声字都在字头注音旁标“△”,可供查用。
凡与这两组字调子相同的都是平声,不同的都是仄声。如你熟悉的方言没有入声,则暂时把阴平、阳平的字当作平声,上声、去声的字定为仄声,再在暂时当作平声的字中辨别有无古入声字。古入声字可按楼主介绍的方法辨别。
2.辨别平仄不一定都要细辨四声,可用任何一种自己熟悉的方言(包括普通话)来辨别。如果你熟悉的方言是保留入声的,则用该方言念一念“诗歌”和“楹联”四个字(“诗歌”是阴平,“楹联”是阳平,合起来都是平声),
  近体诗、楹联、词的平仄是按古四声来划分的,古平声字为平,古上声、去声、入声字合为仄,因此如果用北京话来辨别平仄时,要把混在北京话阴平、阳平中的古入声字辨别出来归入仄声。
古 四 声:平声   
‖上声   
‖去声  
北京话四声:阴平、阳平    ‖上声  
 ‖去声   
小部分变成北京话的去声;古代的去声在北京话中仍是去声;古代的入声在北京话中全部消失,不规则地混入北京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
  1.现在北京话四声与古四声的关系:现在北京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是从古四声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变化而来。古代平声分化为北京话的阴平、阳平;古代的上声大部分成为北京话的上声,
海上逍遥生
支持~~~~~~~~~~~~~~~~~~~~~~~
冬天的阳光
大师旅游去了吧?好些日子不见了,什么时候回来呀?
冬天的阳光
一对二意三韵?嗯,俺正向“三韵”艰难跋涉。(等)
218.85.127.*
谢谢大师的精彩评述!
  东方学者说得对,“蛐”为入声字,更早的书证有宋代的《集韵》,该书第八卷“入声上”的“烛”韵下有“蛐”字,解释为“虫名”,与“曲、筁、?”等字同音。
“蛐(qū)”入声,《诗韵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十八韵中“十一鱼”列为入声。
enilaog2005
“蛐”字古字中没有,因为古代不叫蛐蛐,叫蟋蟀、促织,依据叫声叫“蛐蛐儿”大概是近代的事。所以我认为,既然是新生事物,就应该依据新的平仄规律,不应该从“曲”算入声,应该算平声。
蛐在古音中应该是入声字。我判断的依据是家乡的方言。
窃以为音韵固然重要,但在对联中更重视上下联的平仄相对。就一联自身来说,不必太过苛求。倘若以形害意就不值了
“纵横”应是仄平,同意时差半日学长的看法。
古之名联?
常见的q做声母的阳平调的有----七柒漆戚沏掐切曲~线屈缺麯
在这里姑且把蛐看做平声吧.
一尺枰,两色子,三军征伐,四方纵横---按照句意,‘纵横’是‘仄平’的.
冬天的阳光
我早上写的评论怎么没贴上来?奇怪!大概是系统出问题了。学长续的好!这样相互比较着看,收获翻番呀。至于您说的理儿,我还真要好好琢磨琢磨。时差、随风、三星、东风诸君你们以为如何?
原来我的问题1在此已有讲述.古四声,新四声学了.谢谢!
入声已废,弃之不错;古人用之,坚持亦可----那么最可行的是新四声和入声不要混用了。
如要迎合这种坚持,却又很可能失去了在声律上更好的实际效果。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所以很有必要统一各自的认识。
讲究平仄,是对联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实践中不论平仄的网友没有入声问题的存在,但有志提高联艺水平的网友就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看重平仄的人在对句时想寻求最佳的声律对仗,但又往往要被坚持入声者谓之“出律了”;
三星君言之在理!其实这里仅是我在谈对入声的看法,并没有形成争论。我讲“因人而异也可”基本是“顺其自然”的另一种说法。关键是如大家对入声问题没形成共识,以后在实际操作中恐怕又要出现各执一词的矛盾。
入声已废,弃之不错;古人用之,坚持亦可;顺其自然,勿争为好.
[创作对联时,所用字在联中按意是读阴平、阳平的,就是“平调”;在联中是读上声、去声的就是“仄调”]同感。
谢谢!爱益!!!
好!好!百家争鸣永远是文艺发展的促进动力,我叹服时差兄对信念的不懈追求,也敬佩凡尘子兄灵智的求新思维.从我来讲我赞同凡尘子兄,但我永远支持各位将各自的追求进行到底,圣人云:和则相生,同则不济.
冬天的阳光
在下对传统文化栏网友这种严肃认真讨论问题的态度,深表敬意!这使如我之新手,在参与问答中,能够得到真正的知识与快乐。再谢诸位!
冬天的阳光
(回凡兄):冬天自去年7月来爱问定下冬天的阳光这一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先后在恋爱栏、幽默栏、谜语栏、股票等栏目出没。最近因喜对联,常来传统文化栏学习。今在这里遇到各位,实乃幸事!心中自是早已献花。
冬天的阳光
不错,我是土生的北京人,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假如平仄真的都以北京普通话为标准注音,我该会偷着乐的。不过久居四川的李白,生在河南的杜甫,他们说方言还是普通话?那时有普通话吗?那时的注音以什么为标准?
这次恐怕要被欲坚持“入声”的朋友扔一大筐鸡蛋了!---呵呵,坚持入声的恰恰是少数.
既然楼主对“方言”还情有独钟,那我就再在上面续一下吧。
谢阳光君!“冬天的阳光”大概也不是君的原用名吧?我过去也曾隅尔到这儿来逛逛,有兴趣时也会插一两句言,自觉不很令人喜欢也并不十分讨人嫌。这次恐怕要被欲坚持“入声”的朋友扔一大筐鸡蛋了!
看来分歧在"主流语言"和方言上.
冬天的阳光
解喝!续的非常好。不过我是囫囵吞枣,要一点点慢慢消化。真希望此题保留的时间长点,大家有不同意见来此交流,省的我们新手四处请教。投赞扬一票!(咦,以前投过票了?凡尘子?好像是初次见面呀。)
我想我的观点已经表述得够明白了。
如何“古为今用”的问题----这正是我想请兄台来谈的东西。
“入声字”之为“仄”,应问个为什么?只强调“入声字”古为“仄”,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古为今用”的问题,大概应围绕这点来展开论述才不致走题。建议网友们别光在评论栏说,翻看挺麻烦
君言仅是重复我已阐明了的东西,并未说明什么问题。看来你还未把“入声”与“仄调”的概念分开。“入声”是韵尾收得比较短促的一种读音(现某些方言还有保留),“仄”则是对某些读音的一种相对于“平”而言的归类。
在重复一下:古为“入声”字均为仄声,古“入声”有所谓“阴平”、“阳平”之分,只不过是因为有现代四声之缘故。古“入声”字就是“入声”字,因为古四声只分“平、上、去、入”。
我作为一个对联爱好者,坚持入声的根本原因是:希望能较“原汁原味”地学习对联知识。
所以我希望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一些;别人指出我的疏忽,我自然会采纳的。
有位仁兄对我说:入声字别人不讲究,但作为有志于或有兴趣于诗、联格律研究的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就能在讲究和不讲究入声的场合都能游刃有余。
法律上---书法作品还允许繁体字的存在呢。所以支流也要重视。
回楼主: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分子,什么是我们的主流语言,应该是不言而喻吧?
入声字之所以会作为仄调,就因为该类字在古时读音不“平”呀!现在字的读音变了,为什么归类就不可以随之而变呢?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或许棋韵君也要如楼主般片面领会我的叙述了。我并没把多音字与入声字混淆,只是为了说明读音是主导而举一个例子罢。君言“古诗词也是按照字句的具体读音而论平仄”倒真成了对我所述的最好注解!
那我们是不是可推而广之,把古入声字也按读音来重新划定其平仄呢?---标准是现代的普通话吗?
由于时间关系,我简短说句,古入声字与多音字有别,千万不能把两者误解,古诗词也是按照字句的具体读音而论平仄,与入声字的读音是两回事!
冬天的阳光
及时!我正在学习平仄方面的知识。平仄看似简单,学下来方知是有很深学问的。
我也反感“今世进士尽是近视”之类的东西!此毫无价值也无丁点美感,偶尔玩一下可以,但总循环不绝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对联应讲究平仄,这是我们的共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也许还需要各位鼎力培植这种风气。
我也不赞成那些对句不管平仄之举!(当然这与讨论入声问题又属另一范畴的事了)字面的对仗和声调平仄是对联的两大要素,对联缺了平仄,就有如孔雀去了羽毛,必然少了美感,很难说这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对联了。
看来我不再作解释,楼主又要进入理解误区。我举“看”字例,并不是说它为入声字,而是例证前人在用平仄时也非光看“字”,还是会以其读音来定的。那我们是不是可推而广之,把古入声字也按读音来重新划定其平仄呢?
我说的认证,不是我的本事多大。此帖主要面向新手的,大多毛病是没有平仄。其次是内容“冰比冰水冰”之类。
不理想,应该也是预料之中的。看了兄台的话,料想也应是“高手”中的一个了。欢迎常来。
做了一些前期准备的。我来爱问将近一年,也有幸受到“食古有化”老师的教诲,还有其他一些网友,感觉收益颇大。正因为如此,试图以螳螂之力“改造”爱问对联的一些风气(撇开入声字,有些网友连平仄也抛弃了),效果
兄台的举例“看”字,应该是多音字,而不是入声字吧?常用的入声字比较难处理的是今读阳平和阴平的字,为此我也曾发帖“入声字”表
所以,对平仄不熟悉的网友来说,也是没有困难的。
谢谢兄台的留言。首先,是我自己要坚持“入声字”的,所以有网友帮我指出错误时,我是感激他的。其次,我最近出句时都有附带介绍平仄查询工具
冬天的阳光
暂时又要离开一段时间。回来时,随风大师及众联友的心愿不知能否了却,那时回来,要是看到对联专栏真的独立成栏,该是多么让人高兴啊!各位回见。
冬天的阳光
时差友也同意“山药蛋”好些吗?不过您好像是从格律考虑的,而我只是从意思上考虑。这种小出小对,对初学者真的是不错的小练习。一对二意三韵,这“三韵”还真有点难度。谢谢时差友提示。
山神庙---水仙花,神字是出律的。山药蛋---水仙花,合律。大概出题者对平仄要求不严格。
此类对联是文字小游戏,有利于初学者更迅速地掌握平仄对仗知识吧?
冬天的阳光
enilaog?不知这是什么意思。看有朋友称您e兄,入乡随俗,我以后也称您e兄或e友吧,可否?
enilaog2005
其实我还是希望叫我昵称的前一部分,即enilaog,后头那个年份可以省略,因为那是注册时,单是前面这部分已有人注册了,我而不利己加的年份。
冬天的阳光
ok.联有高下雅俗、境界深浅之分。初入此道的朋友一时尚分辨不清。为了提携后人,还望盈联高手们对新手的问题不吝赐教。一支花开不是春,百花争艳春满园。谢谢!
说实话,我对这种类型的出句不敢兴趣。
冬天的阳光
半日友好!我这里歪批三国,你帮我看看给他们的分是否公道?2005友后一个“四夕罗立竝罗衣,忆四夕立罗衣罗扇。”对句怎样?这个帮我评价一下,我有点吃不准。现在慢慢想来也挺有味道的。多谢!
冬天的阳光
一江为“汪”,可以;汪水为“冰”?好像也可以吧?汪是水,水为水,二水为冰,说的通。字面技巧也能对上。韵律我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这里略过不表。此对心中已打5分,留点余地先给4.5分吧。/4.5分/
冬天的阳光
“一江汪水冰汪涌,看一江水汪涌汪(望)月” 嗯,这个好。一个跋山涉水归心似箭,一个望穿秋水明月托思。好,非常好!意思完全出来了。一对恋人相互思恋之情跃然而出。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说明海潮与月亮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于当今科学解释。
一江汪水冰汪涌,看一江水汪涌汪(望)月;
千里重山出重庆,登千里山重庆重阳。
谢谢冬天的阳光学长的美意!
这几天穷忙,没有上网,感谢诸位惦记着我!
常对这样的对联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文字游戏。
对联应该和诗歌一样,从不同角度都有可欣赏的空间。
千里重山出重庆 登千里山重庆重阳
平仄平平仄* 仄 平* 仄平平仄平平
*处是出律的。
冬天的阳光
这个句子,我给楼主及东方友都去信请教了,不知他们能否也过来帮着看看。多谢吾(5)友!
冬天的阳光
嗯,这个比前一个意境好许多。但感觉码字的味道还是有点浓,不是很自然顺畅。给3.5分怎样?05友,我说的您可别当真。生活中我的昵称叫“歪批三国”,说话常跑调。以后有对不住的地方,还望海涵。
enilaog2005
感谢批评,永将他人的匡指当将砺我之石,感谢。改。
四夕罗立竝罗衣,忆四夕立罗衣罗扇。
罗,同样有倍增之意。竝,并字的异体。又想起了连续四晚与你同看流星雨,共穿一件衣,轻罗小扇扑流萤。请批。
冬天的阳光
哇塞!2005友,笑死人呀你?!人家波心学长远隔千山万水思念自己心爱的姑娘,您可好,给人家两把匕首,让人家对打,您这是安的什么心呀?得,您的这个回可实在不怎么样。只能凑合给您个及格。/3分/。
enilaog2005
千里重山出重庆,登千里山重庆重阳
又寸对匕比对打,掷又寸匕对打对手
又也是两的意思,拿着两把两寸的匕首,来比对打,又将匕首扔向了对手。智暂止于此,惭愧。
冬天的阳光
时太久,记忆差,抱歉!
菜已齐,酒斟满,请用。——谢谢!
谢谢东方提醒!我每天都来爱问,只是不常参加答题而已。
帖早发,菜未备,无酒!
车即临,人将至,闭门?
冬天的阳光
ok.“烟沿艳檐掩燕眼”——过。
半日、东方等友,能否帮着看看第二个联(见我的疑问二)?谢谢!
烟沿艳檐掩燕眼---没见过。
这种类型的对联的讨论就到此为止吧。
但我一般不喜欢这样类型的机巧联。
在北方方言中“沿”表示边时,是否读“厌”呢?如“河沿儿”。如果这样,则:
烟沿檐沿烟燕眼
算合律的。:)
此对平仄不调,只是随意续之,不好意思......
冬天的阳光,一个对女人肆意言语轻薄的小人。
冬天的阳光
哈哈~~,信手拈来,妙也!妙也!赞扬一个(17变18)。谢谢东方友!
出句:时差半日半日差; [冬天阳光]
对句:冬天阳光阳光天。 [东方棋韵]
即是,即是。
冬天的阳光
随风说的正是。冬天也是这样理解的。冬天如此说,只是想和学姐开个玩笑,让学姐不要忘了这里除了文人墨客,还有我这样的小学生呦。谢谢随风!
冬天的阳光:雅俗共赏,重在参与,治学与做人并行,学姐没别的意思.
的确很中肯,而且归纳概括得很到位,向您致敬!
冬天的阳光学长:请不要误解“唾弃庸俗”之意!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举杯邀月·饮
好!谢谢学姐。
冬天的阳光
学者要求过高了。像我等刚来之新人,雅俗尚不能分辨,怎样参与?按学者说法,如我初学之人,该不会成为学者“唾弃庸俗”的对象吧?当然,吾辈是不甘下里巴人的。给学者问好!望前辈多多提携!
说的很中肯,谢谢!
冬天的阳光
关于答案选择问题,同意东方友的:尽量不要选择“撤消”或“无满意回答”;不同意东方友的:绝对不选择投票的做法。支持20005友采用投票选择答案的做法。投票选答案是没办法的办法,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冬天的阳光
张大千——“ 纵观大千世界” 居然还能如此解释?嗯,好!说的通。中国文字实在是伟大!我等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着,自豪之余,看来更要加倍努力学习了。谢谢2005友!
冬天的阳光
很是精彩!看了各位发言受益匪浅,相见恨晚。可惜,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回来再细细品味。2005友这张赞扬票,怕是早晚要给了。
enilaog2005
不知朱笔学长是否有兴趣听我解释一遍本联意境。纵观大千世界,山河仿佛画中丹青可供临摹,效法七贤,行至林中,枕着山石伴着山风入梦,醒来见一块白石如虎卧,一场虚惊。悲鸿阵阵,直入月轮之中。请自问您对上了吗?
enilaog2005
另,朱笔学长有一点理解错了,张大千在此联中不是人名。张是望的意思,大千,大千世界。张大千,意为纵观大千世界。
enilaog2005
从提高对联者水平出发,我绝不会从对得不贴切的联中去选择。在所有我举行的投票中,都会在补充中写上“投票”二字,让回答者知道对任何一个回答我都是不满意的。知差距,然后才能进步,这对提高参与者水平是有益的。
enilaog2005
东方学姐的说法我无法认同,既不能选择投票,又不能撤消问题,否则就是不负责任?那么难道让我违心地从一个无优秀答案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才是负责任?我认为对广大的对联爱好者那才是更大的不负责任。
评价”栏内阐述个人的意见。5、征联者在选择最佳答案时,请不要轻易选择“撤消”或“无满意回答”,一个有修养的楹联爱好者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尊重别人比自尊、自重更重要!
?就是有,等到投票时,可能票数已满,无法投票,这种情况常见。再说投票选择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至少对选佳联来说,是不应提倡的。4、建议在诸多应联中,征联者认为最优的应联仍然有瑕疵,可以在“对应答者的
而去选较劣的应联(除非联艺水平有限)放在一起成联,对应征者来说又有什么光彩呢?3、我本人择联绝对不选择投票,我希望联友们也不要选择投票择所谓的“最佳答案”,因为参与投票的网友有几位能去深入思考谁优谁劣
因为有些应联的意境、工整没有明显的优劣,这样征联者的意见起到决定的作用,这本来无可厚非,我的意见是既要尊重应联者,同时应联者也要尊重征联者的选择,这是相互的。我不相信征联这不选相对佳联,
我说以下个人的意见:1、征、应联活动目的是交流,提高联艺水平,适当的辩论是必要的,我认为点到为止,大家都是明白人,没有必要作其他意思上的争论。2、从应联中选择相对最佳答案是一件较难的事,
enilaog2005还是公允的。
enilaog2005
何以您认为您的答案是“最佳答案”,别人就也得那么认为呢?该题就是--至少我个人认为--没有满意答案,可说一个对上来的都没有。但为了给答题者一个得分的机会,就是这样的答案我还是进行了投票,自信无愧于人。
这正是对联不讲联律的弊病所在吧?
朱笔点绛唇
无满意答案
我觉得大家来此对联,一为学习,二为娱乐。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同,偏好不同,就造成了对答案选折的不同,这应该可以理解的:)
enilaog2005
说不上,那个联是因为没有满意答案才投票的。我就是对你们负责才选择了投票的方式,如果我选择点“无满意答案”的按钮,不知你会怎么想?
朱笔点绛唇
黑幕!呵呵
联子虽然是用来消遣的,但是希望那些为对联费尽心思的朋友也要认真对待。
enilaog2005
那个是投票投出来的,不是我选的。
朱笔点绛唇
我想问远楼主,不选我而选他的理由是什么,在此希望得到印证
朱笔点绛唇
谢灵运 郊岛致远 弘景沿杨万里 习知章复审言 叹庄词清照周文宾,
谢灵运出门郊游之时,看到沿途白杨的美丽景色,边观景边温书,此等雅致实在是精美文章应有的读客啊。下联勉强是这个意思。
朱笔点绛唇
观悲鸿逸飞关山月/应好问慎行江南春,应好问如何对得观悲鸿?而/叹庄词清照周文宾/除了周文宾(精美文章的看客)解释牵强一点外,其他也都能对上。在此不明白,为何那楼主会采纳上一联,而搁置我联?
朱笔点绛唇
看白石戴黄胄/居老舍听山涛,上联是并列短语,而下联是承接关系,老舍与山涛词性完全不同了,而/习知章复审言/却能对上
朱笔点绛唇
抱石伴林风眠/独秀于流沙河不仅没对上,而且上下脱节,不工不整了。/弘景沿杨万里,除了万里有出入外,前后都可以照顾到,自以为是可以的
朱笔点绛唇
丹青可染对冰心清照就已经有出入了,而郊岛致远在词性上要比冰心句合理了。此处嵌名该是没有刻意的细缝的。
朱笔点绛唇
张大千此处为人名,应该没有其他意思,所以对黄小配或是谢灵运只要不出律皆可。
在下发此帖,本意是想提供一个平台,让各位新手和高手交流,不想效果甚微。
兄学识高深而不耻下问,令人佩服。欢迎常来此帖评论,不吝赐教为盼!
可染--清照,抱石--独秀,林风眠--流沙河,关山月--周文宾
这几组人名对仗似乎欠妥。
另外,平仄方面就不说了。
张大千,丹青可染,抱石伴林风眠,看白石戴黄胄,观悲鸿逸飞关山月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
首先,上联是出律的。
但制作嵌名联不容易,不必太计较瑕疵吧?
几次看见学长说,上下联的判断要看内容,这作何解?
希望看到学姐应联,那将是联坛盛事......
看到了,谢谢!
关于“流水对”,请看
我觉得对联的底线是平仄,不管名目何其繁多,或美名其曰马蹄韵,总不能出律的。马蹄韵是有趣的平仄现象而已。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ac周末联赛败人品啊
切尔西再输马特奥就得回意大利了。矿工很强大,但是没有强大到这个份上
说的有道理 强烈建议所谓的专家、高手以后不要在新浪出现!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不是好人 侧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