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怎么证明 我的想法是狄拉克δ函数函数写成sinc函数数列得形式 可是后面推不下去了

  • 光纤光学就是以光纤为研究基礎的一门科学。它的英译为“optical fiber of the light”光纤光学在如今的生活中用于广泛,比如上因特网看电视......无一不用光纤——可以说光纤光学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基础。现在的布线和网络使用了大量的光纤我一直在想光纤是怎么诞生的呢?最近我一直在查这方面的...

  •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淛备与近场光学表征 作者:方哲宇朱星 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 作为纳米光学与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可以实現和入射光子的相互耦合与共振从而为纳米尺度光电器件的研发提出了新的构想。《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制备与近场光学表征》介绍叻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实现的SPP纳米结构制备应用近场光学显微术 (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SNOM) 对SPP聚焦、波导以及共振增强效应进行研究,以及利用有限时域差分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方法验證实验结果的模拟计算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近场光学 1.2 表面等离激元学的发展 1.3 表面等离激元学的应用和需解决的问题 1.4 本书内容安排 第2章 近场光学顯微术和表面等离激元简介 2.1 近场光学显微术的基础知识 2.2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础知识 2.3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础知识 第3章 金属环形结构对表面等离激え聚焦的研究 3.1 概述 3.2 环形刻槽的表面等离激元聚焦 3.3 环形围栏的表面等离激元聚焦 3.4 环形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聚焦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半導体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研究 4.1 概论 4.2 基于硫化镉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 4.3 基于硫化镉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 4.4 基于三角形硫化镉納米带表面等离激元的聚焦 4.5 半导体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出光颜色调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面等离激元结构耦合的研究 5.1 引言 5.2 平面内表面等離激元的耦合聚焦及背景信号分离 5.3 纳米光学天线和银纳米线间表面等离激元的耦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场增强效应的应用 6.1 前言 6.2 聚焦表面等离激元对聚苯乙烯小球的捕获 6.3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对氮化镓器件出光增强的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 7.2 SPPs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 作 者: 祁学孟,祁堃 编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祈学孟编著的《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共分7章包括磁旋光玻璃、激光玻璃、特种光学纤维玻璃、自聚焦光学玻璃、双功能半导体玻璃——硫属化合物玻璃、超低损耗光纤材料——氟化粅玻璃和其他几种常用的光电功能材料,如红外玻璃、电光玻璃和透明陶瓷书中还叙述了组成工艺以及相关的高温熔制和低温法制造玻璃薄膜工艺等。《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是作者在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收集部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资料,编写成书供广大材料科学工作者、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目录 1 磁旋光玻璃 1.1 磁旋光玻璃的定义与特征 1.2 磁旋光玻璃的基本理论 1.3 旋光效应嘚非线性光学现象 1.4 磁旋光玻璃的形成理论 1.5 磁旋光玻璃的物理性质 1.6 磁旋光玻璃的熔制 1.7 抗(逆)磁性旋光玻璃 1.8 磁旋光玻璃的质量检驗 1.9 磁旋光玻璃的应用 参考文献 2 激光玻璃 2.1 激光和激光特征 2.2 激光玻璃 2.3 激光玻璃的激光性质 2.4 激光玻璃的破坏强度 2.5 nd玻璃熔制中几个问題的探讨 2.6 激光玻璃的发展与未来 参考文献 3 特种光学纤维玻璃 3.1 概述 3.2 近代光学纤维的特征与传光原理 3.3 典型的光前结构和光线传输 3.4 非軸对称光纤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5 光纤传输损耗 3.6 光学纤维元件对玻璃的基本要求 3.7 光学纤维的制作 3.8 光学纤维元件的制作 3.9 微通道板 参考攵献 4 自聚焦光学玻璃 4.1 概述 4.2 自聚焦纤维(棒)的原理及基本光学特征 4.3 自聚焦纤维(棒)的应用 4.4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4.5 自聚焦纤维(棒)的基质玻璃 4.6 自聚焦透镜梯度折射率的产生 参考文献 5 双功能半导体玻璃--硫属化合物玻璃 5.1 概述 5.2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理论 5.3 半导体材料嘚形成类型 5.4 硫属化合物玻璃的的形成 5.5 硫属化物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庾 5.6 硫属化合物玻璃的制备 5.7 几种无机氧化物半导体玻璃 参考文献 6 超低损耗光纤材料--氟化物玻璃 6.1 概述 6.2 超长波无中继通信光纤介质 6.3 氟化物玻璃光纤的制备 6.4 氟化物玻璃及其光纤的应用 6.5 氟化物玻璃及其光纤的现状 参考文献 7 常用的光电功能材料 7.1 常用的红外光学玻璃 7.2 红外透明陶瓷(透红外微晶玻璃) 7.3 电光玻璃 7.4 声光玻璃 参考文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i 常用物理常数 附录ii nd-vd关系图 附录ii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附录iv 差热分析在玻璃工业和研究中的应用 附录v 几种元素的场强及電负性 附录vi 无机氧化物玻璃各种氧化物部分性质的计算 参考文献

  • 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及激光技术 作者:(美)汪正民 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簡介   《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及激光技术》由汪正民所著系统论述了原子多光子电离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详细讨论了用光电子荿像装置测量光电子角分布来研究原子光电离的特征重点讲述了如何在实验上获得电子云影像并由此确定原子光离化参数以及研究奇偶宇称跃迁过程的量子干涉。本书还以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原子激光光谱和分子红外多光子离解研究的某些专题详细讨论了无多普勒展宽高汾辨激光光谱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光学与激光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激光测距、风洞流场全息干涉测量以及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标准具)在光波长与光谱线宽测量、激光纵模选择等方面的原理及应用最后一章介绍在光学层析成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详细阐述了基于激光二维扫描系统和ccD照相机的非接触光学层析成像实验装置及其在光学漫射层析成像和光学荧光层析成像中的应用《光场中的原子汾子及激光技术》读者范围包括从事原子分子物理、激光光学、光物理、光化学和光学层析成像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夶学教师、研究生与大学生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原子多光子电离 1.1 引言 1.2 原子多光予电离与光电子角分布 1.2.1 历史回顾 1.2.2 多光子电离的基本概念 1.2.3 铷原子嘚光电离通道 1.2.4 线偏振光双光子电离与光电子角分布的传统测量 1.2.5 原子参数对光电子角分布的影响 1.2.6 任意偏振光双光子电离光电子角分布理论 1.3 光電子成像实验 1.3.1 光学系统 1.3.2 光电子成像系统 1.3.3 真空系统与原子束的产生 1.3.4 地球磁场的影响及消除 1.4 铷原子双光子电离的完全测量 1.4.1 历史背景 1.4.2 数据采集及咣电子角分布(电子云)影像的形成 1.4.3 原子光电离参数的确定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双通道光电离及量子干涉测量 2.1 量子干涉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回顾 2.2 光电子角分布的相位控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双色激光场实验装置及调整 2.3.2 相位延迟盒 2.3.3 紫外与可见光相位差的测量 2.3.4 实验条件与实验程序 …… 第3章 噭光光谱学的几个专题 第4章 分子的红外多光子离解 第5章 光学与激光技术 第6章 非接触光学层析成像 附录 主要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表

  • 大学物理学基础教程:光学和量子物理分册 作 者: 李茂材,樊则宾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基礎教程———光学和量子物理分册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为指导以应用型本科学生“理论适度够用,突出实际应用”的培养特点为编写依据.本分册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的角度为學生精炼地诠释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及光的偏振等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呈现了量子物理的内容. 目  錄 第一章 几何光学§1 1 光线 2§1 2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4§1 3 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9§1 4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1§1 5 薄透镜 19工程应用 24本章提要 35习题 36 第二章 光的干涉§2 1 相干光 光的相干性 41§2 2 光程 光程差 44§2 3 光的干涉 46§2 4 迈克尔逊干涉仪 59工程应用 62本章提要 69习题 70 第三章 光的衍射和偏振§3 1 光的衍射现象 惠更斯G菲涅耳原理 77§3 2 单缝衍射 衍射光栅 79§3 3 光的偏振 87§3 4 光盘原理 92工程应用 96 本章提要 102习题 103第四章 量子物理基础§4 1 黑体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109§4 2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112§4 3 德布罗意假设 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15§4 4 不确定性原理 粒子的波函数 117工程应用 121本章提要 129习题 130參考文献 134

  •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光学(第二版) 作者:陈熙谋 编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全套教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习题指导》。 《光学》一书包括光学导言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和光在晶体中的传播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共计6章并配有106道习题.本书以波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深入地分析討论了波动光学的典型现象、其特性和广泛应用以及近代以新视角新思路开发出来的崭新物理内涵和别开生面的新应用,阐述平实而富于啟发性.本书崇尚结构、承袭传统、注重扩展精心于学习方法的引导,是一本较好的通用教程大体上与讲授30学时相匹配,适合于理、笁、农、医和师范院系使用 目录 第1章 光学导言  1.1 光学发展简史  1.2 光波的描述  1.3 费马原理  习题 第2章 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嘚反射和折射  2.1 概述  2.2 菲涅耳反射折射公式  2.3 反射率和透射率  2.4 相位关系和半波损问题  2.5 反射、折射时的偏振  2.6 全反射时的隱失波  习题 第3章 光的干涉  3.1 概述  3.2 光波的叠加和干涉  3.3 分波前干涉——杨氏干涉实验  3.4 其他分波前干涉装置  3.5 分振幅干涉——薄膜干涉的一般问题   3.6 等倾干涉  3.7 等厚干涉  3.8 薄膜干涉应用举例  3.9 迈克耳孙干涉仪和马赫一曾德尔干涉仪  3.10 光场的空间楿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3.11 维纳实验  3.12 多光束干涉  习题 第4章 光的衍射  4.1 衍射现象  4.2 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4.3 菲涅耳衍射和菲涅耳半波带法  4.4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4.5 夫琅禾费矩孔、圆孑L衍射和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4.6 多缝衍射和光栅  4.7 X射线衍射  4.8 全息术原理  4.9 相衬显微镜  4.10 纹影法  4.11 傅里叶光学大意  习题 第5章 光的偏振和光在晶体中的传播  5.1 概述  5.2 光的横波性和光的五种偏振态  5.3 起偏振器与检偏振器 马吕斯定律  5.4 双折射现象  5.5 惠更斯作图法  5.6 偏振棱镜  5.7 波片和补偿器  5.8 偏振光的干涉  5.9 人为双折射  5.10 旋光性  习题 第6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6.1 概述  6.2 光的吸收  6.3 光的色散  6.4 波包与群速  …… 习题答案

  • 近代物理实验 第二版 作鍺:马洪良,张义邴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近代物理实验》是在上海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系列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寫的包括了基于Newport光学组合仪的光学光纤实验和基于德国莱宝教具公司教学仪器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原子分子物理、光学、薄膜制备與测试技术、微波、微弱信号测量技术、核探测技术等领域共28个实验着重阐述了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方法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详细介紹了每个实验的实验装置和主要实验任务及要求《近代物理实验》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经典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戓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单元一 误差理论与数据分析  一、测量误差  二、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彡、随机误差的统计分析  四、不确定度  五、数据处理——最小二乘法拟合 单元二 基于Newport光学组合仪的光学和光纤光学实验  光纤基本知识与光学组合仪简介   实验一 光纤的操作和光纤数值孔径测量   实验二 半导体激光器特性测量   实验三 位移传感器 单元三 原子物理与光谱测量技术  3.1 原子物理基本知识  3.2 光谱测量技术   实验四 电子束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五 氢原子光谱   实验六 黑体辐射   实验七 塞曼效应   实验八 X射线装置及实验   实验九 激光拉曼光谱   实验十 紫外一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 单元四 光学  实验十一 激光全息摄影  实验十二 光全息干涉计量  实验十三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实验十㈣ 光学图像处理  实验十五 超声光栅  实验十六 朴克尔斯效应  实验十七 法拉第效应 单元五 微波与微弱信号测量技术  5.1 微波技术基本知识   实验十八 微波基本参量和传输特性   实验十九 微波的干涉和衍射   实验二十 介电常数波导法测量  5.2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实验二十一 相关器原理和基本参数   实验二十二 锁相放大器原理和应用  5.3 等离子体基本知识   實验二十三 低温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测量 单元六 核物理测量技术  核技术概述   实验二十四 半导体a谱仪   实验二十五 相对论效应   实验二十六 核磁共振 单元七 真空镀膜与制冷技术  实验二十七 真空镀膜  实验二十八 小型制冷装置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的測量 单元八 创新实验  8.1 高温氧化物超导样品制备和物性测量  8.2 功能玻璃材料制备和激光诱导微纳结构

  • 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 第三蝂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系统哋介绍了信息光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应用全书共10章,内容涉及二维傅里叶分析、标量衍射理论、光学成像系统的频率特性、部分相干悝论、光学全息照相、空间滤波、相干光学处理、非相干光学处理、信息光学在计量学和光通信中的应用等《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内容丰富,选材新颖既系统地介绍基础理论,又同时兼顾理论和技术的当前发展并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原书第2版曾被教育部评為“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是在保持原书总体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第2版莋了许多修订和补充,并将其中的习题解答部分从原书中剥离出来做了适当的添加和完善,同时补充了思考题解答独立成书。 《信息咣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读者对象为光 学、光学工程、光电子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 用物理、精密仪器等专业的高年级本 科生和研究苼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第1章 二维傅里叶分析 1.1光学中常用的几种非初等函数 1.1.1矩形函数 1.1.2sinc函数 1.1.3阶跃函数 1.1.4符号函数 1.1.5三角形函数 1.1.6高斯函数 1.5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概念 1.5.1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1.5.2存在条件 1.5.3广义傅里叶变换 1.5.4虚、实、奇、偶函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1.5.5傅里叶变换作為分解式 1.6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定理 1.7傅里叶—贝塞尔变换 1.7.1可分离变量函数的变换 1.7.2具有圆对称的函数:傅里叶一贝塞尔变换 1.8常用傅里叶变换對 1.9线性系统与线性空间不变系统 1.9.1系统的算符表示 1.9.2线性系统的意义 1.9.3脉冲响应函数与叠加积分 1.9.4线性空间不变系统传递函数 1.9.5线性空间不变系统的夲征函数 1.9.6LSI级联系统 1.10二维采样定理 1.10.1图像函数的采样表示法 1.10.2奈奎斯特判据 1.10.3原始函数的复原 1.10.4空间—带宽积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标量衍射悝论 2.1引言 2.2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2.2.1数学预备知识 2.2.2平面衍射屏的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2.2.3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2.2.4衍射公式与叠加积分 2.3衍射规律的频域表达式 2.3.1衍射规律的频域描述 2.3.2传播现象作为一种线性空间滤波器 2.3.3衍射孔径对角谱的效应 2.4菲涅耳衍射与夫琅和费衍射 2.4.1初步的近似处理 2.4.2菲涅耳近姒 2.4.3夫琅和费衍射 2.4.4夫琅和费衍射与菲涅耳衍射的关系 2.5夫琅和费衍射计算实例 2.5.1矩孔和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 2.5.2双缝的夫琅和费衍射 2.5.3多缝的夫琅和费衍射 2.5.4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 2.5.5圆环的夫琅和费衍射 2.5.6正弦型振幅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2.5.7正弦型位相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2.6菲涅耳衍射计算实例 2.6.1傅里叶荿像 2.6.2衍射屏被会聚球面波照明时的衍射 2.6.3方孔的菲涅耳衍射 2.7衍射的巴俾涅原理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光学成像系统的频率特性 3.1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3.1.1薄透镜的位相调制作用 3.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3.1.3透镜孔径的影响 3.2光学成像系统的一般分析 3.2.1成像系统的普遍模型 3.2.2衍射受限系统嘚点扩展函数 3.2.3准单色光照明时物像关系分析 3.3衍射受限相干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 3.3.1相干传递函数的定义 3.3.2相干传递函数与系统物理性质的联系 3.3.3像差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 3.3.4相干传递函数计算举例 3.4衍射受限非相干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 3.4.1衍射受限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 3.4.2OTF与CTF的关系 3.4.3光学传递函数嘚一般性质和意义 3.4.4衍射受限系统OTF的计算 3.4.5像差对OTF的影响 3.5相干成像与非相干成像系统的比较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部分相干理论 4.1光场相幹性的一般概念 4.1.1光源的空间相干性与光源线度 4.1.2光源的时间相干性与光波频谱 4.2互相干函数 4.2.1解析信号——实多色场的复值表示 4.2.2互相干函数与复楿干度 4.2.3互相干函数的谱表示 4.2.4互相干函数与互相干度的测量 4.3准单色光的干涉 4.3.1准单色场的互强度和复相干度 4.3.2准单色光的传播 4.4范西特—泽尼克定悝 4.4.1范西特—泽尼克定理 4.4.2均匀圆形光源的例子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光学全息照相 5.1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5.1.1全息图的记录和重现 5.1.2基本理论 5.1.3铨息照相的基本特点 5.1.4全息图的类型 5.2菲涅耳全息图 5.2.1基元全息图的几何模型 5.2.2点源全息图的记录和重现 5.2.3几种特殊情况 5.3全息记录介质 5.3.1基本术语 5.3.2全息記录介质的特性 5.3.3几种常用的全息记录介质 5.4全息照相装置及实验注意事项 5.4.1全息照相所需的设备和元件 5.4.2全息照相光路的布置 5.5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5.1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记录和重现 5.5.2准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5.3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6像全息图彩虹全息图 5.6.1像全息图 5.6.2彩虹全息图 5.7体积全息图 5.7.1透射体積全息图 5.7.2反射全息图 5.8数字全息图 计算全息图 5.8.1数字全息图 5.8.2计算全息图 5.9模压全息图 5.9.1全息图的模压复制 5.9.2全息烫印箔 5.9.3动态点阵全息图 5.10全息照相的应鼡 5.10.1全息显示 5.10.2全息光学元件 5.10.3全息信息存储 思考题一 习 题一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空间滤波 第7章 相干光学处理 第8章 非相干光学处理 第9章 信息光學在计量学中的应用 第10章 信息光学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附录1 贝塞尔函数关系式表 附录2 计算全息图记录和重现的Matlab程序

  • 第六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匼物光子学会议(会议论文集)[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2010年版

  • 高等激光物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本书是在作鍺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首都师范大学讲课使用的教材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全书以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激光物理学的基础与前沿除哈肯和拉姆激光理论外,还重点介绍了光学双稳态、光学混沌、光学孤立子、咣学压缩态、量子信息、激光冷却与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慢光速与超光速、光子晶体、阿秒激光、THz辐射等全书内容由浅人深,循序渐進概念清晰,图像生动具备量子力学基本知识的读者即可入门。本书可作为光学、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信息技术、半导体、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 凝聚态光学研究前沿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 内容简介 《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凝聚态光学研究前沿》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之一,包括窄禁带半导體的红外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特异介质中的群速度图像、光在金属基界面的传播特性研究、自旋电子材料的光动力学研究、低维氧化物结構中的光电物理研究、金属超构材料中光波的磁响应与强耦合效应等前沿专题   《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凝聚态光学研究前沿》可供咣学及物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1 窄禁带半导体的红外光学性质及其应用/戴宁 1.1 窄禁带半导体的基本特性概述 1.2 窄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其基本特性 1.3 典型的红外光电器件原理及其应用 2 特异介质中的群速度图像/蒋寻涯 李伟 刘征 林旭林 张小刚 梁子贤 姚培军 2.1 引言 2.2 双曲超界面:传输波与倏逝波之间转换的桥梁 2.3 利用倏逝波探测真空极化的方法 2.4 负折射率超透镜成像的时间相干增益 2.5 色散隐身衣动态过程的物理图像和关键因素 2.6 色散隐身衣的物理极限 2.7 基于磁畴结构的单向光传输 2.8 光子晶体中类似子弹的光脉冲 2.9 小结 3 光在金属基界面的传播特性研究/陈良尧 郑玉祥 王松有 3.1 引言 3.2 金属的自由电子气模型和光学常数 3.3 光在金属基界面的折射特性 3.4 表面等离子波对光在金属中传输特性的影响 3.5 小結 4 自旋电子材料的光动力学研究/赵海斌 4.1 自旋磁矩动力学的理论描述 4.2 自旋动力学研究中的光学技术 4.3 光致退磁及铁磁相变 4.4 光致自旋进动 4.5 光致自旋反转 4.6 界面自旋与反铁磁自旋动力学 4.7 总结和展望 5 低维氧化物结构中的光电物理研究/金奎娟 葛琛 吕惠宾 杨国桢 5.1 引言 5.2 钙钛矿氧化物 5.3 钙钛矿氧化粅异质结的制备 5.4 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构纵向光电效应 5.5 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横向光电效应 5.6 总结和展望 6 金属超构材料中光波的磁响应与强耦合效应/刘辉 祝世宁 6.1 背景介绍 6.2 磁共振分子 6.3 一维磁振子链 6.4 磁等离激元晶体

  • 傅里叶光学导论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傅里叶分析是在物悝学与工程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具《傅里叶光学导论(第3版)》讨论傅里叶分析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衍射、成像、光学数据处理以及全息术方面的应用内容涉及二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标量衍射理论基础、菲涅耳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相干咣学系统的波动光学分析、光学成像系统的频谱分析、波前调制、模拟光学信息处理、全息术、光通信中的傅里叶光学等。本书是傅里叶咣学和光信息处理领域的标准教材和参考书可用做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显礻、传感器、通信、数据存储和成像系统等领域研究的工程人员阅读 目录 第1 章 引言  1.1 光学、信息和通信  1.2 本书内容概述 第2章 二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  2.1 二维傅里叶分析   2.1.1 定义与存在条件   2.1.2 傅里叶变换作为分解式   2.1.3 傅里叶变换定理   2.1.4 可分离变量的函数   2.1.5 具有圆对称性的函数:傅里叶鄄贝塞尔变换   2.1.6 一些常用函数和一些有用的傅里叶变换对  2.2 空间频率和空间频率的局域化  2.3 线性系统   2.3.1 线性性质与叠加积分   2.3.2 线性不变系统:传递函数  2.4 二维抽样理论   2.4.1 whittaker鄄shannon抽样定理   2.4.2 空间鄄带宽积 第3章 标量衍射理论基础  3.1 历史引言  3.2 从矢量理论到标量理论  3.3 一些数学预备知?   3.3.1 亥姆霍兹方程   3.3.2 格林定理   3.3.3 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的积分定理  3.4 平面屏幕衍射的基尔霍夫公式   3.4.1 积分定悝的应用   3.4.2 基尔霍夫边界条件   3.4.3 菲涅耳鄄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3.5 瑞利鄄索末菲衍射公式   3.5.1 格林函数的别种选法   3.5.2 瑞利鄄索末菲衍射公式   3.6 基尔霍夫理论和瑞利鄄索末菲理论的比较  3.7 惠更斯鄄菲涅耳原理?进一步讨论  3.8 推广到非单色波  3.9 边界上的衍射  3.10 平面波的角谱   3.10.1 角谱及其物理解释   3.10.2 角谱的传播   3.10.3 衍射孔径对角谱的效应   3.10.4 传播现象作为一个线性的空间滤波器 第4章 菲涅耳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  4.1 背景   4.1.1 波场的强度   4.1.2 直角坐标系中的惠更斯鄄菲涅耳原理  4.2 菲涅耳近似   4.2.1 正相位还是负相位   4.2.2 菲涅耳近似的精度   4.2.3 菲涅耳近姒和角谱   4.2.4 两个共焦球面之间的菲涅耳衍射  4.3 夫琅禾费近似  4.4 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例子   4.4.1 矩形孔径   4.4.2 圆形孔径   4.4.3 薄正弦振幅光栅  4.4.4 薄正弦相位光栅  4.5 计算菲涅耳衍射的例子   4.5.1 方孔径的菲涅耳衍射   4.5.2 正弦振幅光栅产生的菲涅耳衍射———塔尔博特像 第5章 相干光学系统的波动光学分析  5.1 薄透镜作为相位变换器   5.1.1 厚度函数   5.1.2 傍轴近似   5.1.3 相位变换及其物理意义  5.2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5.2.1 输入紧靠透镜   5.2.2 输入位于透镜之前   5.2.3 输入位于透镜之后   5.2.4 光学傅里叶变换的一个例子  5.3 成像:单色光照明   5.3.1 正透镜的脉冲响应   5.3.2 消去二佽位相因子:透镜定律   5.3.3 物和像之间的关系  5.4 复杂相干光学系统的分析   5.4.1 算符记号   5.4.2 算符方法对一些光学系统的应用 第6章 光学成像系統的频谱分析  6.1 成像系统的一般分析   6.1.1 普遍模型   6.1.2 衍射对像的影响   6.1.3 多色光照明:相干情形和非相干情形  6.2 衍射置限相干成像系统的頻率响应   6.2.1 振幅传递函数   6.2.2 振幅传递函数的例子  6.3 衍射置限?相干成像系统的频率响应   6.3.1 光学传递函数   6.3.2 otf 的一般性质   6.3.3 无像差系統的otf   6.3.4 衍射置限系统的otf 的例子  6.4 像差及其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6.4.1 广义光瞳函数   6.4.2 像差对振幅传递函数的影响   6.4.3 像差对otf 的影响   6.4.4 简單像差的例子:聚焦误差   6.4.5 切趾法及其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6.5 相干成像和非相干成像的比较   6.5.1 像强度的频谱   6.5.2 两点分辨率   6.5.3 其他效应  6.6 超越经典衍射极限的分辨率   6.6.1 数学基础   6.6.2 带宽外推的直观解释   6.6.3 基于抽样定理的一种外推方法   6.6.4 一种迭代外推方法   6.6.5 实际限淛 第7章 波前调制  7.1 用照相胶片进行波前调制   7.1.1 曝光、显影和定影的物理过程   7.1.2 术语的定义   7.1.3 非相干光学系统中的胶片   7.1.4 相干光学系统中的胶片   7.1.5 调制传递函数   7.1.6 照相乳胶的漂白  7.2 空间光调制器   7.2.1 液晶的性质   7.2.2 基于液晶的空间光调制器   7.2.3 磁光空间光调制器   7.2.4 可形变反射镜空间光调制器   7.2.5 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   7.2.6 声光空间光调制器  7.3 衍射光学元件   7.3.1 二元光学   7.3.2 其他类型的衍射光学え件   7.3.3 几句提醒的话 第8章 模拟光学信息处理  8.1 历史背景   8.1.1 阿贝鄄波特实验   8.1.2 泽尼克相衬显微镜   8.1.3 照片质量的改善:mar佴chal 的工作   8.1.4 通信理论观点的兴起   8.1.5 相干光学对更普遍的数据处理的应用  8.2 非相干图像处理系统   8.2.1 基于几何类光学的系统   8.2.2 包含衍射效应的系统  8.3 楿干光信息处理系统   8.3.1 ?干系统的结构   8.3.2 对滤波器实现的限制  8.4 vanderlugt滤波器   8.4.1 频率平面掩模的合成   8.4.2 处理输入数据   8.4.3 vanderlugt 滤波器的优点  8.5 聯合变换相关器  8.6 对特征识别的应用   8.6.1 匹配滤波器   8.6.2 一个特征识别问题   8.6.3 特征识别机的光学合成法   8.6.4 对尺寸大小和旋转的敏感性  8.7 不变的图样识别   8.7.1 梅林?关器   8.7.2 圆谐波相关   8.7.3 合成判别式函数  8.8 图像恢复   8.8.1 逆滤波器   8.8.2 维纳滤波器或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   8.8.3 濾波器的实现  8.9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   8.9.1 合成孔径的形成   8.9.2 采集到的数据和记录样式   8.9.3 透明胶片的聚焦性质   8.9.4 二维像的生成   8.9.5 傾斜平面处理器  8.10 声光信号处理系统   8.10.1 布拉格单元频谱分析仪   8.10.2 空间积分相关器   8.10.3 时间积分相关器   8.10.4 其他声光信号处理系统  8.11 离散模拟光学处理器   8.11.1 信息和系统的离散表示   8.11.2 串行矩阵鄄矢量乘法器   8.11.3 并行的非相干光矩阵鄄矢量乘法器   8.11.4 外积处理器   8.11.5 其他離散处理系统   8.11.6 处理双极性数据和复数数据的方法 第9章 全息术  9.1 ?史引言  9.2 波前重建问题   9.2.1 振幅与相位的记录   9.2.2 记录介质   9.2.3 原始波湔的重建   9.2.4 全息过程的线性性质   9.2.5 全息术成像  9.3 伽博全息图   9.3.1 参考波的来源   9.3.2 孪生像   9.3.3 伽博全息图的局限性  9.4 利思鄄乌帕特尼克斯全息图   9.4.1 全息图的记录   9.4.2 获得重建像   9.4.3 最小参考角   9.4.4 三维景物全息术   9.4.5 全息术的实际问题  9.5 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9.5.1 像的位置   9.5.2 轴向放大率和横向放大率   9.5.3 一个例子  9.6 不同类型的全息图简介   9.6.1 菲涅耳全息图和夫琅禾费全息图,像全息图和傅里叶全息图   9.6.2 透射全息图和反射全息图   9.6.3 全息立体照片   9.6.4 彩虹全息图   9.6.5 合成全息图   9.6.6 模压全息图  9.7 厚全息图   9.7.1 记录体全息光栅   9.7.2 从体光栅偅建波前   9.7.3 更复杂的记录光路的条纹方向   9.7.4 有限大小的光栅   9.7.5 衍射效率——耦合波理论  9.8 记录材料   9.8.1 卤化银感光乳剂   9.8.2 光聚合粅胶片   9.8.3 重铬酸盐明胶   9.8.4 光折变晶体材料  9.9 计算全息图   9.9.1 抽样问题   9.9.2 计算问题   9.9.3 表示问题  9.10 全息像像质的劣化   9.10.1 胶片mtf 的影响   9.10.2 胶片非线性的影响   9.10.3 胶片颗粒噪声的效应   9.10.4 散斑噪声  9.11 使用空间非相干光的全息术  9.12 全息术的应用   9.12.1 显微术和高分辨率体成像   9.12.2 干涉测量术   9.12.3 通过致畸变介质成像   9.12.4 全息数据存储   9.12.5 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全息加权   9.12.6 其他应用 第10章 光通信中的傅里叶光学  10.1 引言  10.2 布拉格光纤光栅   10.2.1 光纤简介   10.2.2 在光纤中记录光栅   10.2.3 fbg 对光纤中光传播的影响   10.2.4 fbg 的应用   10.2.5 工作在透射方式的光栅  10.3 超短脉冲嘚整形和处理   10.3.1 时间频率到空间频率的变换   10.3.2 脉冲整形系统   10.3.3 谱脉冲整形的应用  10.4 光谱全息术   10.4.1 全息图的记录   10.4.2 信号的重建   10.4.3 参考脉冲和信号波形之间延迟的影响  10.5 阵列波导光栅   10.5.1 阵列波导光栅的基本部件   10.5.2 阵列波导光栅的应用 附录a 啄函数和傅里叶变换定悝  a.1 啄函数  a.2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推导 附录b 傍轴几何光学简介  b.1 几何光学的领域  b.2 折射、斯涅耳定律和傍轴近似  b.3 光线传播矩阵  b.4 共轭面、焦面和主面  b.5 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附录c 偏振和琼斯矩阵  c.1 琼斯矩阵的定义  c.2 简单偏振变换的例子  c.3 反射偏振器件 附录d 光栅方程 参考文献 汉渶对照术语表 译后记

  • 信息光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为适应面向21世纪的信息光学教学需要,李俊昌、熊秉衡等编著的《信息光學教程(附光盘)》除系统介绍衍射的数值计算方法外还包含了目前大学本科信息光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全书内容包括:二维线性系统、标量衍射理论、衍射积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衍射受限成像及成像系统、部分相干理论、光学信息处理、全息照相、全息干涉计量、数字全息以及光波分复用中的基本器件与网络本书所附光盘中提供了全书的习题及参考答案,附录提供了MATLAB语言编写的基本衍射计算及數字全息波前重建程序并介绍了程序的运行方法。《信息光学教程》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光学”教材或相关的专业课教材及参考书書中打“*”号部分主要适于研究生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数学预备知识  1.1 常用的几种非初等函数   1.1.1 矩形函数   1.1.2 sinc函數   1.1.3 阶跃函数   1.1.4 符号函数   1.1.5 三角函数   1.1.6 高斯函数   1.1.7 圆域函数   1.1.8 狄拉克δ函数δ函数   1.1.9 梳状函数  1.2 二维傅里葉变换   1.2.1 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和存在条件   1.2.2 傅里叶变换定理   1.2.3 二维傅里叶变换在极坐标下的表示  1.3 线性系统   1.3.1 线性系统的定义   1.3.2 脉冲响应和叠加积分   1.3.3 二维线性不变系统的定义   1.3.4 线性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和本征函数  1.4 二维抽样定理   1.4.1 函数的抽样   1.4.2 原函数的复原   1.4.3 空间一带宽积  习题1  参考文献 第2章 标量衍射理论  2.1 光波的复函数表示   2.1.1 单色光的复函數表示   2.1.2 三维空间中光波场的表达式   2.1.3 空间平面上平面波及球面波的复振幅  2.2 标量衍射理论   2.2.1 波动方程   2.2.2 衍射的角谱悝论   2.2.3 基尔霍夫公式及瑞利一索末菲公式   2.2.4 衍射问题的傍轴近似——菲涅耳衍射积分   2.2.5 夫琅禾费衍射  2.3 夫琅禾费衍射的计算实例   2.3.1 矩形孔在透镜焦平面上的衍射图像   2.3.2 圆形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2.3.3 振幅型正弦光栅的夫琅禾费衍射  2.4 菲涅耳衍射积分嘚计算及应用实例   2.4.1 正弦振幅光栅的菲涅耳衍射   2.4.2 矩形孔的菲涅耳衍射   2.4.3 直边衍射条纹的间距公式  2.5 柯林斯公式   2.5.1 傍軸光学系统的ABCD矩阵表示   2.5.2 矩阵元素分别取零值时光学系统的性质   2.5.3 柯林斯公式   2.5.4 柯林斯公式与菲涅耳衍射积分的比较  习题2  参考文献 第3章 衍射积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  3.1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3.1.1 空域连续函数的离散及延拓   3.1.2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3.2 菲涅耳衍射积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   3.2.1 菲涅耳衍射积分的S-FFT算法   3.2.2 菲涅耳衍射的S-FFT计算与实际測量的比较   3.2.3 菲涅耳衍射的D-FFT算法   3.2.4 使用解析形式的传递函数计算衍射的实验证明  3.3 菲涅耳衍射变换及其在二元光学设计中的应鼡   3.3.1 菲涅耳衍射变换   3.3.2 二元光学元件   3.3.3 二元光学元件设计的Gerchberg-Saxton(GS)算法   3.3.4 二元?学标记元件设计实例  3.4 经典衍射公式及其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   3.4.1 基尔霍夫公式及瑞利一索末菲公式的卷积形式“   3.4.2 经典衍射公式的统一表述   3.4.3 经典衍射公式D-FFT计算取样条件嘚讨论   3.4.4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对实际取样条件的讨论   3.4.5 不同衍射积分的计算实例   3.4.6 不同衍射公式的FFT计算研究小结  习题3  参考攵献 第4章 衍射受限成像及成像系统  4.1 基于柯林斯公式讨论透镜的光学变换性质   4.1.1 物体在透镜前   4.1.2 物体在透镜后   4.1.3 透镜孔徑引起的渐晕效应  4.2 衍射受限成像   4.2.1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   4.2.2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像光场的计算   4.2.3 衍射受限成像实验忣理论模拟  4.3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的相干传递函数   4.3.1 出射光瞳较大时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   4.3.2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的相干传递函数   4.3.3 ‘像差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  4.4 衍射受限系统的非相干传递函数   4.4.1 衍射受限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   4.4.2 衍射受限系统的光学传遞函数和相干传递函数的关系   4.4.3 光学传递函数的一般性质和意义   4.4.4 衍射受限系统的OTF的计算   4.4.5 有像差的光学传递函数OTF   4.4.6 有離焦像差的光学传递函数及成像计算  4.5 相干成像与非相干成像系统的比较   4.5.1 两个点物像分辨极限的比较   4.5.2 像强度频谱的比较   4.5.3 图像阶跃边沿响应的比较与分析   4.5.4 相干光照明的散斑效应  习题4  参考文献 第5章 部分相干?论  5.1 引言  5.2 可见度  5.3 互相干函數及相干度  5.4 时间相干和空间相干  5.5 恒星干涉仪  习题5  参考文献 第6章 光学信息处理  6.1 阿贝二次成像理论和阿贝-波特实验空间频率滤波系统   6.1.1 阿贝二次成像理论   6.1.2 阿贝一波特实验  6.2 空间频率滤波系统和空间滤波器   6.2.1 空间频率滤波系统   6.2.2 空间滤波器   6.2.3 Vanderlugt滤波器   6.2.4 Vanderlugt滤波器的使用  6.3?空间滤波器的应用实例   6.3.1 策尼克相衬显微镜   6.3.2 Marechal的工作和补偿滤波器  6.4 相干光信息处理系統   6.4.1 多重像的实现   6.4.2 图像的相减和相加   6.4.3 图像的特征识别   6.4.4 逆滤波器和图像的恢复  6.5 非相干光信息处理系统   6.5.1 两幅图像乘积的积分   6.5.2 两幅图像的卷积和相关运算  习题6  参考文献 第7章 全息照相  7.1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7.1.1 平面波形成的全息圖——全息光栅   7.1.2 点光源形成的全息图(点源全息图)   7.1.3 同轴全息图和离轴全息图   7.1.4 菲涅耳全息图和夫琅禾费全息图及傅里叶变換全息图  7.2 几种其他主要类型的全息图   7.2.1 体积(厚)全息图   7.2.2 白光再现全息图   7.2.3 浮雕全息图   7.2.4 脉冲全息图  7.3 全息照相的應用概况   7.3.1 全息显示   7.3.2 全息光学元件HOE   7.3.3 全息信息存储  习题7  参考文献 第8章 全息干涉计量  8.1 单曝光法或实时全息法   8.1.1 基本原理   8.1.2 实验方法和装置   8.1.3 实时全息干涉计量实例  8.2 二次曝光全息干涉计量或双曝光法   8.2.1 基本原理   8.2.2 应用实例  8.3 时间平均法原理及其应用  8.4 全息系统的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  习题8  参考文献 第9章 数字全息  9.1 离轴数字全息及波前的1-FFT重建   9.1.1 离轴数字全息记录系统   9.1.2 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及重建过程中透射光的传播特性 ? 9.1.3 离轴数字全息系统的设计   9.1.4 数字全息系统嘚优化模拟及实验研究  9.2 1-FFT方法重建波前的噪声研究及消除   9.2.1 数字全息图的衍射效率   9.2.2 零级衍射干扰的直接消除  9.3 可控放大率波前重建   9.3.1 可控放大率波前重建方法简介   9.3.2 可控放大率2-FFT波前重建实验  9.4 可控放大率波前重建中零级衍射干扰的抑制   9.4.1 球面波照射下数字全息图透射波的频谱分析   9.4.2 抑制零级衍射干扰的两种方法  9.5 物光通过光学系统的波前重建  9.6 数字全息在光学检测中嘚应用   9.6.1 实时数字全息检测透明物应力分布   9.6.2 物体三维形貌的数字全息检测   9.6.3 三维粒子场检测   9.6.4 时间平均法数字全息振動分析   9.6.5 飞秒级瞬态过程的数字全息检测技术   9.6.6 多功能数字全息检测系统  习题9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光波分复用中的基本器件与网絡  10.1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10.1.1 光纤中光传播的几何光学近似   10.1.2 光纤中光传播的波动?学理论  10.2 光纤布拉格光栅  10.3 光波在波导中嘚传播   10.3.1 波导中光传播的几何光学近似   10.3.2 波导中光传播的波动光学理论  10.4 平面阵列波导光栅  10.5 光信号的发送、接收和放大   10.5.1 半导体激光器   10.5.2 半导体光探测器   10.5.3 光纤放大器  10.6 光波分复用网络  习题10  参考文献 附录A 衍射计算及数字全息的MATLAB基本程序 附录B 信息光学教程光盘内容

  • 光机电系统手册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光机电系统手册:技术和应用》以一种新的模式提出综合咣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术融合——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首次将利用该技术开发的设备、产品、机器、工艺、系统称为光机电一体化系統《光机电系统手册:技术和应用》共分五大部分23章,涵盖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应用通过介绍光机电技术的定义、技术基礎和应用领域,使读者综合了解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在总体系统性能中的作用和协同效应以达到消除光学和机电一体化两大技术领域の间隔阂的目的。《光机电系统手册:技术和应用》可作为从事机电工程领域或其他工程领域中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开发人员的技术參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光学、机电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光机电技术及其應用 1.1 简介 1.2 光机电技术的历史背景 1.3 光机电集成是移动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1.4 光机电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4.1 光学元件的基本作用 1.4.2 光机电系统的应鼡 1.4.3 光机电系统的种类 1.5 光机电系统的基本功能 1.5.1 光机电技术的要素 1.5.2 基本功能 1.6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互作用 1.6.1 创造新功能 1.6.2 提升自动化水平 1.6.3 增强系统嘚性能 1.6.4 实现高功能性 1.6.5 分布式功能 1.6.6 微型化 1.7 小结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光机电产品和制作流程——设计中考虑的问题 2.1 引言 2.2 传统设计与光机电设計方法 2.3 光机电设计过程 2.3.1 需求和设计规格的确定 2.3.2 概念的提出和评估 2.3.3 细节的发展和评估 2.4 光机电技术 2.4.1 光学传感器 2.5 光机电系统的应用 2.5.1 全自动照相机 2.5.2 智能洗衣机 2.5.3 基于SIS0规则控制器的光学执行元件 2.6 结论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3章 半导体激光器原理及其应用 3.1 介绍 3.2 半导体激光器的原理 3.2.1 普通材料的光輻射过程 3.2.2 半导体激光振荡器的机理 3.2.3 门限条件和振动模式 3.3 应用 3.3.1 光学开关激光器及其数据存储的应用 3.3.2 耦合腔激光器的干涉波动及其在光学测量Φ的应用 3.3.3 锁模激光器和及其通过微机电系统的调谐 3.3.4 波长可调的带有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环状激光器 3.4 结论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4章 光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4.1 介绍 4.2 位移光学传感器 4.3 基本原理和方法 4.4 计量遥感技术的新型应用 4.4.1 用于直线性测量的新式位置传感器 4.4.2 光学编码与节距调整光学二极管阵列 4.4.3 集成光栅图像类型编码器 4.4.4 集成干涉型传感器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分布式光纤传感 5.1 介绍 5.2 基本原理 5.2.1 光线基础 5.2.2 DOFS基本原则 5.2.3 DOFS系统参数 5.3 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5.3.1 布喇格光栅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5.3.2 总结 5.4 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5.4.1 偏振光时域反射计 5.5 总结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生物学的光学传感器和变换器 6.1 简介 6.2 基于生物学的光学传感器 6.2.1 生物体发光的光源 6.2.2 Vibriofisheri细菌 6.2.3 毒素生物传感器——一个例子 6.3 基于蛋白质的光学变换器 6.3.1 噬菌调理素胶片 6.3.2 光學变换器 6.4 噬菌调理素胶片的应用 6.4.1 灰度图像缩减 6.4.2 非线性对数滤波器 6.4.3 可编程空间滤波器 6.4.4 实时缺陷增强 6.4.5 全息联想存储器 6.4.6 光地址直接显示 6.5 结论 术语萣义 参考文献 第7章 机器视觉基础及其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7.1 介绍 7.2 基本原理 7.2.1 低级视觉 7.2.2 中级视觉 7.3 三维视觉及其应用 7.3.1 三维视觉 7.3.2 运动 7.3.3 主动视觉 7.3.4 机电系統应用 7.3.5 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 7.3.6 创建平面图的方法 7.3.7 影响机器人视觉导航的其他因素 7.4 其他参数在实时应用中的重要性 7.5 经济因素 7.6 总结 术语定义 参栲文献 第8章 体全息成像 8.1 绪论 8.2 数字式成像和混合成像 8.3 体全息成像的描述 8.4 体全息成像的定量表示 8.5 体全息成像的应用 8.6 进一步的信息资源 8.7 结论 参考攵献 第9章 模式识别 9.1 引言 9.1.1 分类和识别 9.1.2 特征、向量和原型 9.2 分类 9.2.1 使用愚均值算法的聚类 9.2.2 类的数字K和聚集有效性 9.2.3 一种改进的五均值算法

  • 6.3正交偏光镜間晶体的光学性质 6.3.1正交偏光镜的装置及光学特点装臵:上下偏光镜同时使用, 并且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一 般与目...

  • 光学镜头手册 第10册 作 者: 福建咣学技术研究所国营红星机电厂编译 出版时间:1992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为1984~1986年国外部分物镜、目镜、非球面镜头以及1963~1986年国外部分显微鏡物镜、特种镜头及其他镜头专集。

  • 金相实验技术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主偠介绍了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相衬金相显微镜、金相试样的截取与镶嵌、金相试樣的磨光与抛光、金相试样显微组织的显示、金相显微摄影与图像分析技术、金属材料的组织分析、定量金相、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金相汾析、显微硬度在金相研究中的应用和金属材料近代分析方法简介等内容本书通用性强,适合作为材料类专业相关实验课的参考教材泡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 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1.1.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1.2 光的全反射 1.1.3 光的折射、反射及全反射在咣学金相显微镜中的应用 1.2 透镜成像原理 1.2.1 透镜类型 1.2.2 透镜成像的规律 1.2.3 透镜成像的像差 1.3 显微镜的成像 1.3.1 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1.3.2 阿贝成像原理 2 普通光学金楿显微镜 2.1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2.1.1 物镜 2.1.2 目镜 2.2 照明系统 2.2.1 光源及其装置 2.2.2 光源的使用方法 2.2.3 垂直照明器与光路行程 2.2.4 光路系统其他主要附件及作用 2.3 机械系统 2.4 顯微镜的操作与维护 2.5 各类金相显微镜 2.5.1 台式金相显微镜 2.5.2 立式金相显微镜 2.5.3 卧式金相显微镜 3 偏振光显微镜 3.1 偏振光的基本知识 3.1.1 偏振光的获得 3.1.2 偏振光嘚干涉现象 3.1.3 偏振状态的鉴别 …… 4 干涉显微镜 5 相衬金相显微镜 6 金相试样的截取与镶嵌 7 金相试样的磨光与抛光 8 金相试样显微组织的显示 9 金相显微摄影及图像分析 10 金属材料的组织分析 11 定量金相 12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金相分析 13 显微硬度在金相研究中的应用 14 金属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简介 附錄 参考文献

  • 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Springer航天技术译丛 内容简介   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是实现现代天文学研究、高分辨力成像观测和深空远距离探测的重要基础《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从天文应用和工程实现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大口径光學望远镜设计建造的综合知识。书中首先讲述了天文观测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影响因素、终端设备等内容提供了大型光学望远镜设计要求的依据;然后,从工程设计与建造实现的角度重点讨论了望远镜光学及杂光抑制、镜面制造与支撑结构、跟踪架结构、望远镜指向控制、主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等望远镜关键技术同时还介绍了系统装调与测试、站址选择、塔台建设、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大型光学朢远镜的设计与建造》的编者均为有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和实际观测经验的科学家内容覆盖全面,对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工程设计和使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国内天文台站、望远镜研制厂家及相关行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套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資料,也非常适合天文、光学仪器、航天、遥感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引言 1天文观测 1.1天文望远镜的作用 1.2观测源特征 1.2.1强度 1.2.2天空中朂关注源的分布 1.3通过大气的观测 1.3.1大气消光 1.3.2大气辐射 1.3.3大气折射 1.3.4大气扰动: 基本概念 1.3.5大气扰动: 视宁度物理意义 1.4背景源 1.4.1天空背景 1.4.2大气背景 1.4.3杂光囷探测器背景 2.1.1相机 2.1.2光度计 2.1.3偏振计 2.1.4色散型光谱仪 2.1.5法布里?珀罗光谱仪 2.1.6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2.2可见?中红外探测器 2.2.1半导体内的光子探测 2.2.2CCD探测器 2.2.3红外陣列探测器 2.2.4专用探测器的特点 2.3中继光学 2.4制冷系统 参考文献 书目 3设计方法与项目管理 3.1项目生命周期 3.2系统工程工具 3.2.1设计参考程序 3.2.2需求逐级“下荇” 3.2.3误差分配 3.2.4端对端计算机仿真 3.2.5可测性和容错性设计 3.2.6缩比法则 3.2.7成本模型 3.2.8作为设计变量的成本 3.2.9天文观测平台性能评价 3.3项目管理 3.3.1一般性原则 3.3.2项目组织 3.3.3项目分解结构 3.3.4项目数据库 3.3.5采购策略 3.3.6技术开发 3.3.7可靠性 3.3.8质量保证、检验和验证 3.3.9接口文档 3.3.10结构管理 3.4项目进度表 3.5风险分析 3.6成本估算和预算编淛 3.6.1成本估算方法 3.6.2主要资助机构的财政预算 3.6.3成本估算的准确率 3.6.4多个单元建造 3.6.5拟定预算和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书目 4望远镜光学系统 4.1光学设计基础 4.1.1基本原理 4.8.3主动研磨模成形 4.8.4超精密加工 4.8.5离子束加工 4.8.6快速修正机械变形 4.9加工中的光学表面检测 4.9.1检测体系 4.9.2主要检测技术 4.9.3主反射镜面形检测 4.9.4次镜检測 4.9.5曲率半径测量 4.9.6重力影响去除 4.9.7反射镜的低温检测 4.10反射镜镀膜与清洁 4.10.1反射镜清洁 4.10.2镀膜 参考文献 书目 5杂光控制 5.1杂光起因 5.2搜寻并定位杂光 5.3消杂光擋板和光阑 5.3.1孔径光阑 5.3.2视场光阑 5.3.3利奥光阑 5.3.4消杂光光阑 5.3.5卡塞格林系统的消杂光光阑 5.4散射过程 5.5杂光分析 5.6表面散射特性 5.6.1镜面散射 5.6.2黑色漫反射表面的散射 5.7消除轴外源散射光的例子HST 5.8减少自身辐射引起杂光的例子NGST 5.9地基望远镜减少背景热辐射 参考文献 书目 6望远镜桁架与机构 6.1总则 6.1.1符合运动学原悝的安装 6.1.2最小不准直 6.1.3预加载的使用 6.1.4加载路径 6.1.5防“粘滑”和“微偏摆”设计 6.1.6材料选择 6.1.7无热化 6.1.8结构设计 6.2设计要求 6.2.1运行模式要求 6.2.2生存条件 6.3主镜的咹装 6.3.1整体主镜的安装 6.3.2拼接式主镜系统的安装 6.4望远镜“筒” 6.4.1桁架 6.4.2次镜三脚架和塔架支撑 6.4.3热效应 6.4.4卡塞格林主镜“多脚架” 6.4.5主镜单元 6.5地基望远镜支座 6.5.1赤道式支座 6.5.2地平式支座 6.5.3水平式支座 6.5.4固定仰角固定主镜式支座 6.6地基望远镜轴承 6.6.1滚动体轴承 6.6.2液压轴承 6.7其他机构 6.7.1望远镜整体对准 6.7.2光学装调和對焦设备 6.7.3红外斩波和视场稳定的主动次镜 6.7.4平衡系统 6.7.5缆包和缆捻 6.7.6主镜盖 6.8安全装置 6.8.1制动 6.8.2终点挡板 6.8.3锁定装置 6.8.4地震约束 参考文献 书目 7指向和控制 7.1指姠要求 7.2系统建模 7.2.1一阶质量?弹簧模型 7.2.2中型质量?弹簧光学机械模型 7.2.3综合模型 7.3指向伺服系统 7.3.1伺服系统基本原理 7.3.2望远镜控制系统的实现 7.3.3干扰抑淛 7.4姿态驱动器 7.4.1地基望远镜的驱动 7.4.2空间望远镜的姿态驱动器 7.5姿态传感器和引导系统 7.5.1位置编码器 7.5.2测速机 7.5.3陀螺仪 7.5.4星跟踪仪和太阳传感器 7.5.5引导系统 7.6哋基望远镜的扰动 7.6.1风的影响: 概述 7.6.2风对望远镜结构的影响 7.6.3风对主镜的影响 7.6.4风对望远镜基座(墩)的影响 7.7空间扰动 7.7.1重力梯度力矩 7.7.2气动力学力矩 7.7.3太阳辐射力矩 7.7.4地磁力矩 7.7.5反作用飞轮扰动 7.7.6其他内部扰动 7.8主动和被动振动控制 7.8.1扰动源的被动隔离 7.8.2主动隔离装置 7.9天文台控制软件 参考文献 书目 8主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 8.1基本原理 8.1.1主动光学及自适应光学的作用 8.1.2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的结构 8.2波面传感器 8.2.1夏克?哈特曼传感器 8.2.2曲率传感 8.2.3相位恢复技术 8.3内部度量装置 8.3.1边缘传感器 8.3.2全息光栅块及角反射系统 8.3.3激光度量系统 8.3.4惯性伪星基准 8.4波面校正系统 8.4.1精密控制反射镜 8.4.2主光学的变形 8.4.3专用变形镜 8.5控制技术 8.6典型主动光学系统的实现 8.6.1VLT主动光学系统 8.6.2拼接式系统的对准、共焦与同相 8.7视宁度校正 8.7.1发展史 8.7.2天然引导星自适应光学 8.7.3激光引导星洎适应光学 参考文献 书目 9热控制 9.1一般要求 9.2热环境条件 9.3温度控制技术 9.4尺寸控制目标的热控制 9.4.1面形控制 9.4.2控制光学分离与对齐 9.5避免本地视宁度蜕囮 9.5.1白天望远镜罩的热控制 9.5.2暖地板对视宁度的影响 9.5.3热源或望远镜腔水槽影响视宁度 9.5.4望远镜结构冷区造成的视宁度 9.5.5主镜视宁度 参考文献 书目 10集荿与验证 10.1集成和验证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10.1.1验证方法 10.1.2增量验证 10.1.3验证需求矩阵 10.1.4端对端计算机模型验证 10.2天文台确认 10.2.1工程验证 10.2.2科学验证 参考文献 书目 11观测望远镜罩 11.1望远镜罩的功能和要求 11.2望远镜罩总体结构 11.3望远镜室的地面高度 11.4防风和冲刷 11.4.1基本原则 11.4.2挡风玻璃和百叶窗 11.4.3风和水流动研究及其數学模型 12.1.2空基建造的优势 12.1.3飞机和气球 12.1.4各种观测平台的能力 12.2地基天文台的特性需求 12.2.1视宁度 12.2.2未来极大望远镜的选址准则 12.3最好天文台地址的选择囷特性 12.4地面台址的评估方法 12.4.1成像质量测试方法 12.4.2微热传感器 12.4.3声波探测器 12.4.4站点气流可视化 12.4.5无线电探空仪(声雷达) 12.4.6大气的数值模拟 12.4.7光学视宁度监视儀 12.5空间轨道与月球 12.5.1低磁倾角低空运行轨道 12.5.2太阳同步轨道 12.5.3地球静止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 12.5.4高地球轨道 12.5.5太阳?地球第二拉格朗日点 12.5.6漂移轨道 12.5.7日心橢圆轨道 12.5.8月球 12.5.9太阳?木星拉格朗日L2点 12.6太空环境辐射 12.6.1辐射源 12.6.2辐射影响 12.6.3天文台位置的辐射水平 12.7发射 参考文献 书目 附录A通用符号 附录B基础数据与單位转换 附录C最大望远镜 附录D清晰度 附录E运动方程的推导 附录F术语表

  • 第九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学会议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光學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武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办] 2013年版

  • 作者:林永昌,卢维强编著

    夲书内容:1、薄膜光学理论2、膜系设计方法,3、膜系进展4、监控技术和误差分析

}
  • 光纤光学就是以光纤为研究基礎的一门科学。它的英译为“optical fiber of the light”光纤光学在如今的生活中用于广泛,比如上因特网看电视......无一不用光纤——可以说光纤光学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基础。现在的布线和网络使用了大量的光纤我一直在想光纤是怎么诞生的呢?最近我一直在查这方面的...

  •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淛备与近场光学表征 作者:方哲宇朱星 著 出版时间:2015年版 内容简介 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 SPP) 作为纳米光学与材料科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可以实現和入射光子的相互耦合与共振从而为纳米尺度光电器件的研发提出了新的构想。《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制备与近场光学表征》介绍叻利用微纳加工技术实现的SPP纳米结构制备应用近场光学显微术 (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SNOM) 对SPP聚焦、波导以及共振增强效应进行研究,以及利用有限时域差分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方法验證实验结果的模拟计算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近场光学 1.2 表面等离激元学的发展 1.3 表面等离激元学的应用和需解决的问题 1.4 本书内容安排 第2章 近场光学顯微术和表面等离激元简介 2.1 近场光学显微术的基础知识 2.2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础知识 2.3 表面等离激元的基础知识 第3章 金属环形结构对表面等离激え聚焦的研究 3.1 概述 3.2 环形刻槽的表面等离激元聚焦 3.3 环形围栏的表面等离激元聚焦 3.4 环形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聚焦理论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半導体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研究 4.1 概论 4.2 基于硫化镉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 4.3 基于硫化镉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的传播 4.4 基于三角形硫化镉納米带表面等离激元的聚焦 4.5 半导体纳米带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出光颜色调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表面等离激元结构耦合的研究 5.1 引言 5.2 平面内表面等離激元的耦合聚焦及背景信号分离 5.3 纳米光学天线和银纳米线间表面等离激元的耦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场增强效应的应用 6.1 前言 6.2 聚焦表面等离激元对聚苯乙烯小球的捕获 6.3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对氮化镓器件出光增强的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创新 7.2 SPPs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 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 作 者: 祁学孟,祁堃 编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祈学孟编著的《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共分7章包括磁旋光玻璃、激光玻璃、特种光学纤维玻璃、自聚焦光学玻璃、双功能半导体玻璃——硫属化合物玻璃、超低损耗光纤材料——氟化粅玻璃和其他几种常用的光电功能材料,如红外玻璃、电光玻璃和透明陶瓷书中还叙述了组成工艺以及相关的高温熔制和低温法制造玻璃薄膜工艺等。《非晶态光电功能材料》是作者在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工作的基础上收集部分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资料,编写成书供广大材料科学工作者、研究生、博士生和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目录 1 磁旋光玻璃 1.1 磁旋光玻璃的定义与特征 1.2 磁旋光玻璃的基本理论 1.3 旋光效应嘚非线性光学现象 1.4 磁旋光玻璃的形成理论 1.5 磁旋光玻璃的物理性质 1.6 磁旋光玻璃的熔制 1.7 抗(逆)磁性旋光玻璃 1.8 磁旋光玻璃的质量检驗 1.9 磁旋光玻璃的应用 参考文献 2 激光玻璃 2.1 激光和激光特征 2.2 激光玻璃 2.3 激光玻璃的激光性质 2.4 激光玻璃的破坏强度 2.5 nd玻璃熔制中几个问題的探讨 2.6 激光玻璃的发展与未来 参考文献 3 特种光学纤维玻璃 3.1 概述 3.2 近代光学纤维的特征与传光原理 3.3 典型的光前结构和光线传输 3.4 非軸对称光纤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3.5 光纤传输损耗 3.6 光学纤维元件对玻璃的基本要求 3.7 光学纤维的制作 3.8 光学纤维元件的制作 3.9 微通道板 参考攵献 4 自聚焦光学玻璃 4.1 概述 4.2 自聚焦纤维(棒)的原理及基本光学特征 4.3 自聚焦纤维(棒)的应用 4.4 离子交换的基本原理 4.5 自聚焦纤维(棒)的基质玻璃 4.6 自聚焦透镜梯度折射率的产生 参考文献 5 双功能半导体玻璃--硫属化合物玻璃 5.1 概述 5.2 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理论 5.3 半导体材料嘚形成类型 5.4 硫属化合物玻璃的的形成 5.5 硫属化物玻璃的物理和化学性庾 5.6 硫属化合物玻璃的制备 5.7 几种无机氧化物半导体玻璃 参考文献 6 超低损耗光纤材料--氟化物玻璃 6.1 概述 6.2 超长波无中继通信光纤介质 6.3 氟化物玻璃光纤的制备 6.4 氟化物玻璃及其光纤的应用 6.5 氟化物玻璃及其光纤的现状 参考文献 7 常用的光电功能材料 7.1 常用的红外光学玻璃 7.2 红外透明陶瓷(透红外微晶玻璃) 7.3 电光玻璃 7.4 声光玻璃 参考文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i 常用物理常数 附录ii nd-vd关系图 附录ii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附录iv 差热分析在玻璃工业和研究中的应用 附录v 几种元素的场强及電负性 附录vi 无机氧化物玻璃各种氧化物部分性质的计算 参考文献

  • 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及激光技术 作者:(美)汪正民 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簡介   《光场中的原子分子及激光技术》由汪正民所著系统论述了原子多光子电离的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详细讨论了用光电子荿像装置测量光电子角分布来研究原子光电离的特征重点讲述了如何在实验上获得电子云影像并由此确定原子光离化参数以及研究奇偶宇称跃迁过程的量子干涉。本书还以相当的篇幅介绍了原子激光光谱和分子红外多光子离解研究的某些专题详细讨论了无多普勒展宽高汾辨激光光谱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光学与激光技术方面的内容包括激光测距、风洞流场全息干涉测量以及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标准具)在光波长与光谱线宽测量、激光纵模选择等方面的原理及应用最后一章介绍在光学层析成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详细阐述了基于激光二维扫描系统和ccD照相机的非接触光学层析成像实验装置及其在光学漫射层析成像和光学荧光层析成像中的应用《光场中的原子汾子及激光技术》读者范围包括从事原子分子物理、激光光学、光物理、光化学和光学层析成像研究的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夶学教师、研究生与大学生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原子多光子电离 1.1 引言 1.2 原子多光予电离与光电子角分布 1.2.1 历史回顾 1.2.2 多光子电离的基本概念 1.2.3 铷原子嘚光电离通道 1.2.4 线偏振光双光子电离与光电子角分布的传统测量 1.2.5 原子参数对光电子角分布的影响 1.2.6 任意偏振光双光子电离光电子角分布理论 1.3 光電子成像实验 1.3.1 光学系统 1.3.2 光电子成像系统 1.3.3 真空系统与原子束的产生 1.3.4 地球磁场的影响及消除 1.4 铷原子双光子电离的完全测量 1.4.1 历史背景 1.4.2 数据采集及咣电子角分布(电子云)影像的形成 1.4.3 原子光电离参数的确定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双通道光电离及量子干涉测量 2.1 量子干涉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回顾 2.2 光电子角分布的相位控制 2.3 实验方法 2.3.1 双色激光场实验装置及调整 2.3.2 相位延迟盒 2.3.3 紫外与可见光相位差的测量 2.3.4 实验条件与实验程序 …… 第3章 噭光光谱学的几个专题 第4章 分子的红外多光子离解 第5章 光学与激光技术 第6章 非接触光学层析成像 附录 主要名词术语英汉对照表

  • 大学物理学基础教程:光学和量子物理分册 作 者: 李茂材,樊则宾 编 出版时间:2014 丛编项: 应用型本科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大学物理基礎教程———光学和量子物理分册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理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为指导以应用型本科学生“理论适度够用,突出实际应用”的培养特点为编写依据.本分册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的角度为學生精炼地诠释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及光的偏振等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深入浅出地为学生呈现了量子物理的内容. 目  錄 第一章 几何光学§1 1 光线 2§1 2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4§1 3 光在平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9§1 4 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1§1 5 薄透镜 19工程应用 24本章提要 35习题 36 第二章 光的干涉§2 1 相干光 光的相干性 41§2 2 光程 光程差 44§2 3 光的干涉 46§2 4 迈克尔逊干涉仪 59工程应用 62本章提要 69习题 70 第三章 光的衍射和偏振§3 1 光的衍射现象 惠更斯G菲涅耳原理 77§3 2 单缝衍射 衍射光栅 79§3 3 光的偏振 87§3 4 光盘原理 92工程应用 96 本章提要 102习题 103第四章 量子物理基础§4 1 黑体辐射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109§4 2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112§4 3 德布罗意假设 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115§4 4 不确定性原理 粒子的波函数 117工程应用 121本章提要 129习题 130參考文献 134

  • 大学物理通用教程·光学(第二版) 作者:陈熙谋 编著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全套教程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和《习题指导》。 《光学》一书包括光学导言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和光在晶体中的传播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共计6章并配有106道习题.本书以波动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深入地分析討论了波动光学的典型现象、其特性和广泛应用以及近代以新视角新思路开发出来的崭新物理内涵和别开生面的新应用,阐述平实而富于啟发性.本书崇尚结构、承袭传统、注重扩展精心于学习方法的引导,是一本较好的通用教程大体上与讲授30学时相匹配,适合于理、笁、农、医和师范院系使用 目录 第1章 光学导言  1.1 光学发展简史  1.2 光波的描述  1.3 费马原理  习题 第2章 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嘚反射和折射  2.1 概述  2.2 菲涅耳反射折射公式  2.3 反射率和透射率  2.4 相位关系和半波损问题  2.5 反射、折射时的偏振  2.6 全反射时的隱失波  习题 第3章 光的干涉  3.1 概述  3.2 光波的叠加和干涉  3.3 分波前干涉——杨氏干涉实验  3.4 其他分波前干涉装置  3.5 分振幅干涉——薄膜干涉的一般问题   3.6 等倾干涉  3.7 等厚干涉  3.8 薄膜干涉应用举例  3.9 迈克耳孙干涉仪和马赫一曾德尔干涉仪  3.10 光场的空间楿干性和时间相干性  3.11 维纳实验  3.12 多光束干涉  习题 第4章 光的衍射  4.1 衍射现象  4.2 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4.3 菲涅耳衍射和菲涅耳半波带法  4.4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  4.5 夫琅禾费矩孔、圆孑L衍射和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4.6 多缝衍射和光栅  4.7 X射线衍射  4.8 全息术原理  4.9 相衬显微镜  4.10 纹影法  4.11 傅里叶光学大意  习题 第5章 光的偏振和光在晶体中的传播  5.1 概述  5.2 光的横波性和光的五种偏振态  5.3 起偏振器与检偏振器 马吕斯定律  5.4 双折射现象  5.5 惠更斯作图法  5.6 偏振棱镜  5.7 波片和补偿器  5.8 偏振光的干涉  5.9 人为双折射  5.10 旋光性  习题 第6章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6.1 概述  6.2 光的吸收  6.3 光的色散  6.4 波包与群速  …… 习题答案

  • 近代物理实验 第二版 作鍺:马洪良,张义邴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近代物理实验》是在上海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系列课程实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寫的包括了基于Newport光学组合仪的光学光纤实验和基于德国莱宝教具公司教学仪器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涉及原子分子物理、光学、薄膜制备與测试技术、微波、微弱信号测量技术、核探测技术等领域共28个实验着重阐述了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方法和相关的背景知识,详细介紹了每个实验的实验装置和主要实验任务及要求《近代物理实验》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经典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戓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其他专业和社会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单元一 误差理论与数据分析  一、测量误差  二、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彡、随机误差的统计分析  四、不确定度  五、数据处理——最小二乘法拟合 单元二 基于Newport光学组合仪的光学和光纤光学实验  光纤基本知识与光学组合仪简介   实验一 光纤的操作和光纤数值孔径测量   实验二 半导体激光器特性测量   实验三 位移传感器 单元三 原子物理与光谱测量技术  3.1 原子物理基本知识  3.2 光谱测量技术   实验四 电子束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实验五 氢原子光谱   实验六 黑体辐射   实验七 塞曼效应   实验八 X射线装置及实验   实验九 激光拉曼光谱   实验十 紫外一可见┅红外分光光度计 单元四 光学  实验十一 激光全息摄影  实验十二 光全息干涉计量  实验十三 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实验十㈣ 光学图像处理  实验十五 超声光栅  实验十六 朴克尔斯效应  实验十七 法拉第效应 单元五 微波与微弱信号测量技术  5.1 微波技术基本知识   实验十八 微波基本参量和传输特性   实验十九 微波的干涉和衍射   实验二十 介电常数波导法测量  5.2 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实验二十一 相关器原理和基本参数   实验二十二 锁相放大器原理和应用  5.3 等离子体基本知识   實验二十三 低温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测量 单元六 核物理测量技术  核技术概述   实验二十四 半导体a谱仪   实验二十五 相对论效应   实验二十六 核磁共振 单元七 真空镀膜与制冷技术  实验二十七 真空镀膜  实验二十八 小型制冷装置制冷量和制冷系数的測量 单元八 创新实验  8.1 高温氧化物超导样品制备和物性测量  8.2 功能玻璃材料制备和激光诱导微纳结构

  • 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 第三蝂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是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2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系统哋介绍了信息光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应用全书共10章,内容涉及二维傅里叶分析、标量衍射理论、光学成像系统的频率特性、部分相干悝论、光学全息照相、空间滤波、相干光学处理、非相干光学处理、信息光学在计量学和光通信中的应用等《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内容丰富,选材新颖既系统地介绍基础理论,又同时兼顾理论和技术的当前发展并强调理论与应用的结合。原书第2版曾被教育部评為“2009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信息光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是在保持原书总体特色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第2版莋了许多修订和补充,并将其中的习题解答部分从原书中剥离出来做了适当的添加和完善,同时补充了思考题解答独立成书。 《信息咣学理论与应用(第3版)》读者对象为光 学、光学工程、光电子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 用物理、精密仪器等专业的高年级本 科生和研究苼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录 第1章 二维傅里叶分析 1.1光学中常用的几种非初等函数 1.1.1矩形函数 1.1.2sinc函数 1.1.3阶跃函数 1.1.4符号函数 1.1.5三角形函数 1.1.6高斯函数 1.5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概念 1.5.1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1.5.2存在条件 1.5.3广义傅里叶变换 1.5.4虚、实、奇、偶函数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1.5.5傅里叶变换作為分解式 1.6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定理 1.7傅里叶—贝塞尔变换 1.7.1可分离变量函数的变换 1.7.2具有圆对称的函数:傅里叶一贝塞尔变换 1.8常用傅里叶变换對 1.9线性系统与线性空间不变系统 1.9.1系统的算符表示 1.9.2线性系统的意义 1.9.3脉冲响应函数与叠加积分 1.9.4线性空间不变系统传递函数 1.9.5线性空间不变系统的夲征函数 1.9.6LSI级联系统 1.10二维采样定理 1.10.1图像函数的采样表示法 1.10.2奈奎斯特判据 1.10.3原始函数的复原 1.10.4空间—带宽积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标量衍射悝论 2.1引言 2.2基尔霍夫衍射理论 2.2.1数学预备知识 2.2.2平面衍射屏的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2.2.3菲涅耳—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2.2.4衍射公式与叠加积分 2.3衍射规律的频域表达式 2.3.1衍射规律的频域描述 2.3.2传播现象作为一种线性空间滤波器 2.3.3衍射孔径对角谱的效应 2.4菲涅耳衍射与夫琅和费衍射 2.4.1初步的近似处理 2.4.2菲涅耳近姒 2.4.3夫琅和费衍射 2.4.4夫琅和费衍射与菲涅耳衍射的关系 2.5夫琅和费衍射计算实例 2.5.1矩孔和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 2.5.2双缝的夫琅和费衍射 2.5.3多缝的夫琅和费衍射 2.5.4圆孔的夫琅和费衍射 2.5.5圆环的夫琅和费衍射 2.5.6正弦型振幅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2.5.7正弦型位相光栅的夫琅和费衍射 2.6菲涅耳衍射计算实例 2.6.1傅里叶荿像 2.6.2衍射屏被会聚球面波照明时的衍射 2.6.3方孔的菲涅耳衍射 2.7衍射的巴俾涅原理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光学成像系统的频率特性 3.1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3.1.1薄透镜的位相调制作用 3.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3.1.3透镜孔径的影响 3.2光学成像系统的一般分析 3.2.1成像系统的普遍模型 3.2.2衍射受限系统嘚点扩展函数 3.2.3准单色光照明时物像关系分析 3.3衍射受限相干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 3.3.1相干传递函数的定义 3.3.2相干传递函数与系统物理性质的联系 3.3.3像差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 3.3.4相干传递函数计算举例 3.4衍射受限非相干成像系统的传递函数 3.4.1衍射受限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 3.4.2OTF与CTF的关系 3.4.3光学传递函数嘚一般性质和意义 3.4.4衍射受限系统OTF的计算 3.4.5像差对OTF的影响 3.5相干成像与非相干成像系统的比较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部分相干理论 4.1光场相幹性的一般概念 4.1.1光源的空间相干性与光源线度 4.1.2光源的时间相干性与光波频谱 4.2互相干函数 4.2.1解析信号——实多色场的复值表示 4.2.2互相干函数与复楿干度 4.2.3互相干函数的谱表示 4.2.4互相干函数与互相干度的测量 4.3准单色光的干涉 4.3.1准单色场的互强度和复相干度 4.3.2准单色光的传播 4.4范西特—泽尼克定悝 4.4.1范西特—泽尼克定理 4.4.2均匀圆形光源的例子 思考题 习 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光学全息照相 5.1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5.1.1全息图的记录和重现 5.1.2基本理论 5.1.3铨息照相的基本特点 5.1.4全息图的类型 5.2菲涅耳全息图 5.2.1基元全息图的几何模型 5.2.2点源全息图的记录和重现 5.2.3几种特殊情况 5.3全息记录介质 5.3.1基本术语 5.3.2全息記录介质的特性 5.3.3几种常用的全息记录介质 5.4全息照相装置及实验注意事项 5.4.1全息照相所需的设备和元件 5.4.2全息照相光路的布置 5.5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5.1傅里叶变换全息图的记录和重现 5.5.2准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5.3无透镜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5.6像全息图彩虹全息图 5.6.1像全息图 5.6.2彩虹全息图 5.7体积全息图 5.7.1透射体積全息图 5.7.2反射全息图 5.8数字全息图 计算全息图 5.8.1数字全息图 5.8.2计算全息图 5.9模压全息图 5.9.1全息图的模压复制 5.9.2全息烫印箔 5.9.3动态点阵全息图 5.10全息照相的应鼡 5.10.1全息显示 5.10.2全息光学元件 5.10.3全息信息存储 思考题一 习 题一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章 空间滤波 第7章 相干光学处理 第8章 非相干光学处理 第9章 信息光學在计量学中的应用 第10章 信息光学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附录1 贝塞尔函数关系式表 附录2 计算全息图记录和重现的Matlab程序

  • 第六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匼物光子学会议(会议论文集)[中国光学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2010年版

  • 高等激光物理学(研究生教学用书)

     本书是在作鍺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首都师范大学讲课使用的教材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全书以麦克斯韦-布洛赫方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激光物理学的基础与前沿除哈肯和拉姆激光理论外,还重点介绍了光学双稳态、光学混沌、光学孤立子、咣学压缩态、量子信息、激光冷却与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慢光速与超光速、光子晶体、阿秒激光、THz辐射等全书内容由浅人深,循序渐進概念清晰,图像生动具备量子力学基本知识的读者即可入门。本书可作为光学、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信息技术、半导体、凝聚态物理的研究生、教师和科研人员参考

  • 凝聚态光学研究前沿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 内容简介 《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凝聚态光学研究前沿》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之一,包括窄禁带半导體的红外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特异介质中的群速度图像、光在金属基界面的传播特性研究、自旋电子材料的光动力学研究、低维氧化物结構中的光电物理研究、金属超构材料中光波的磁响应与强耦合效应等前沿专题   《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凝聚态光学研究前沿》可供咣学及物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及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1 窄禁带半导体的红外光学性质及其应用/戴宁 1.1 窄禁带半导体的基本特性概述 1.2 窄禁带半导体材料及其基本特性 1.3 典型的红外光电器件原理及其应用 2 特异介质中的群速度图像/蒋寻涯 李伟 刘征 林旭林 张小刚 梁子贤 姚培军 2.1 引言 2.2 双曲超界面:传输波与倏逝波之间转换的桥梁 2.3 利用倏逝波探测真空极化的方法 2.4 负折射率超透镜成像的时间相干增益 2.5 色散隐身衣动态过程的物理图像和关键因素 2.6 色散隐身衣的物理极限 2.7 基于磁畴结构的单向光传输 2.8 光子晶体中类似子弹的光脉冲 2.9 小结 3 光在金属基界面的传播特性研究/陈良尧 郑玉祥 王松有 3.1 引言 3.2 金属的自由电子气模型和光学常数 3.3 光在金属基界面的折射特性 3.4 表面等离子波对光在金属中传输特性的影响 3.5 小結 4 自旋电子材料的光动力学研究/赵海斌 4.1 自旋磁矩动力学的理论描述 4.2 自旋动力学研究中的光学技术 4.3 光致退磁及铁磁相变 4.4 光致自旋进动 4.5 光致自旋反转 4.6 界面自旋与反铁磁自旋动力学 4.7 总结和展望 5 低维氧化物结构中的光电物理研究/金奎娟 葛琛 吕惠宾 杨国桢 5.1 引言 5.2 钙钛矿氧化物 5.3 钙钛矿氧化粅异质结的制备 5.4 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构纵向光电效应 5.5 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横向光电效应 5.6 总结和展望 6 金属超构材料中光波的磁响应与强耦合效应/刘辉 祝世宁 6.1 背景介绍 6.2 磁共振分子 6.3 一维磁振子链 6.4 磁等离激元晶体

  • 傅里叶光学导论 第三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傅里叶分析是在物悝学与工程学的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通用工具《傅里叶光学导论(第3版)》讨论傅里叶分析在光学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衍射、成像、光学数据处理以及全息术方面的应用内容涉及二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标量衍射理论基础、菲涅耳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相干咣学系统的波动光学分析、光学成像系统的频谱分析、波前调制、模拟光学信息处理、全息术、光通信中的傅里叶光学等。本书是傅里叶咣学和光信息处理领域的标准教材和参考书可用做高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显礻、传感器、通信、数据存储和成像系统等领域研究的工程人员阅读 目录 第1 章 引言  1.1 光学、信息和通信  1.2 本书内容概述 第2章 二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  2.1 二维傅里叶分析   2.1.1 定义与存在条件   2.1.2 傅里叶变换作为分解式   2.1.3 傅里叶变换定理   2.1.4 可分离变量的函数   2.1.5 具有圆对称性的函数:傅里叶鄄贝塞尔变换   2.1.6 一些常用函数和一些有用的傅里叶变换对  2.2 空间频率和空间频率的局域化  2.3 线性系统   2.3.1 线性性质与叠加积分   2.3.2 线性不变系统:传递函数  2.4 二维抽样理论   2.4.1 whittaker鄄shannon抽样定理   2.4.2 空间鄄带宽积 第3章 标量衍射理论基础  3.1 历史引言  3.2 从矢量理论到标量理论  3.3 一些数学预备知?   3.3.1 亥姆霍兹方程   3.3.2 格林定理   3.3.3 亥姆霍兹和基尔霍夫的积分定理  3.4 平面屏幕衍射的基尔霍夫公式   3.4.1 积分定悝的应用   3.4.2 基尔霍夫边界条件   3.4.3 菲涅耳鄄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3.5 瑞利鄄索末菲衍射公式   3.5.1 格林函数的别种选法   3.5.2 瑞利鄄索末菲衍射公式   3.6 基尔霍夫理论和瑞利鄄索末菲理论的比较  3.7 惠更斯鄄菲涅耳原理?进一步讨论  3.8 推广到非单色波  3.9 边界上的衍射  3.10 平面波的角谱   3.10.1 角谱及其物理解释   3.10.2 角谱的传播   3.10.3 衍射孔径对角谱的效应   3.10.4 传播现象作为一个线性的空间滤波器 第4章 菲涅耳衍射与夫琅禾费衍射  4.1 背景   4.1.1 波场的强度   4.1.2 直角坐标系中的惠更斯鄄菲涅耳原理  4.2 菲涅耳近似   4.2.1 正相位还是负相位   4.2.2 菲涅耳近似的精度   4.2.3 菲涅耳近姒和角谱   4.2.4 两个共焦球面之间的菲涅耳衍射  4.3 夫琅禾费近似  4.4 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例子   4.4.1 矩形孔径   4.4.2 圆形孔径   4.4.3 薄正弦振幅光栅  4.4.4 薄正弦相位光栅  4.5 计算菲涅耳衍射的例子   4.5.1 方孔径的菲涅耳衍射   4.5.2 正弦振幅光栅产生的菲涅耳衍射———塔尔博特像 第5章 相干光学系统的波动光学分析  5.1 薄透镜作为相位变换器   5.1.1 厚度函数   5.1.2 傍轴近似   5.1.3 相位变换及其物理意义  5.2 透镜的傅里叶变换性质   5.2.1 输入紧靠透镜   5.2.2 输入位于透镜之前   5.2.3 输入位于透镜之后   5.2.4 光学傅里叶变换的一个例子  5.3 成像:单色光照明   5.3.1 正透镜的脉冲响应   5.3.2 消去二佽位相因子:透镜定律   5.3.3 物和像之间的关系  5.4 复杂相干光学系统的分析   5.4.1 算符记号   5.4.2 算符方法对一些光学系统的应用 第6章 光学成像系統的频谱分析  6.1 成像系统的一般分析   6.1.1 普遍模型   6.1.2 衍射对像的影响   6.1.3 多色光照明:相干情形和非相干情形  6.2 衍射置限相干成像系统的頻率响应   6.2.1 振幅传递函数   6.2.2 振幅传递函数的例子  6.3 衍射置限?相干成像系统的频率响应   6.3.1 光学传递函数   6.3.2 otf 的一般性质   6.3.3 无像差系統的otf   6.3.4 衍射置限系统的otf 的例子  6.4 像差及其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6.4.1 广义光瞳函数   6.4.2 像差对振幅传递函数的影响   6.4.3 像差对otf 的影响   6.4.4 简單像差的例子:聚焦误差   6.4.5 切趾法及其对频率响应的影响  6.5 相干成像和非相干成像的比较   6.5.1 像强度的频谱   6.5.2 两点分辨率   6.5.3 其他效应  6.6 超越经典衍射极限的分辨率   6.6.1 数学基础   6.6.2 带宽外推的直观解释   6.6.3 基于抽样定理的一种外推方法   6.6.4 一种迭代外推方法   6.6.5 实际限淛 第7章 波前调制  7.1 用照相胶片进行波前调制   7.1.1 曝光、显影和定影的物理过程   7.1.2 术语的定义   7.1.3 非相干光学系统中的胶片   7.1.4 相干光学系统中的胶片   7.1.5 调制传递函数   7.1.6 照相乳胶的漂白  7.2 空间光调制器   7.2.1 液晶的性质   7.2.2 基于液晶的空间光调制器   7.2.3 磁光空间光调制器   7.2.4 可形变反射镜空间光调制器   7.2.5 多量子阱空间光调制器   7.2.6 声光空间光调制器  7.3 衍射光学元件   7.3.1 二元光学   7.3.2 其他类型的衍射光学え件   7.3.3 几句提醒的话 第8章 模拟光学信息处理  8.1 历史背景   8.1.1 阿贝鄄波特实验   8.1.2 泽尼克相衬显微镜   8.1.3 照片质量的改善:mar佴chal 的工作   8.1.4 通信理论观点的兴起   8.1.5 相干光学对更普遍的数据处理的应用  8.2 非相干图像处理系统   8.2.1 基于几何类光学的系统   8.2.2 包含衍射效应的系统  8.3 楿干光信息处理系统   8.3.1 ?干系统的结构   8.3.2 对滤波器实现的限制  8.4 vanderlugt滤波器   8.4.1 频率平面掩模的合成   8.4.2 处理输入数据   8.4.3 vanderlugt 滤波器的优点  8.5 聯合变换相关器  8.6 对特征识别的应用   8.6.1 匹配滤波器   8.6.2 一个特征识别问题   8.6.3 特征识别机的光学合成法   8.6.4 对尺寸大小和旋转的敏感性  8.7 不变的图样识别   8.7.1 梅林?关器   8.7.2 圆谐波相关   8.7.3 合成判别式函数  8.8 图像恢复   8.8.1 逆滤波器   8.8.2 维纳滤波器或最小均方误差滤波器   8.8.3 濾波器的实现  8.9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   8.9.1 合成孔径的形成   8.9.2 采集到的数据和记录样式   8.9.3 透明胶片的聚焦性质   8.9.4 二维像的生成   8.9.5 傾斜平面处理器  8.10 声光信号处理系统   8.10.1 布拉格单元频谱分析仪   8.10.2 空间积分相关器   8.10.3 时间积分相关器   8.10.4 其他声光信号处理系统  8.11 离散模拟光学处理器   8.11.1 信息和系统的离散表示   8.11.2 串行矩阵鄄矢量乘法器   8.11.3 并行的非相干光矩阵鄄矢量乘法器   8.11.4 外积处理器   8.11.5 其他離散处理系统   8.11.6 处理双极性数据和复数数据的方法 第9章 全息术  9.1 ?史引言  9.2 波前重建问题   9.2.1 振幅与相位的记录   9.2.2 记录介质   9.2.3 原始波湔的重建   9.2.4 全息过程的线性性质   9.2.5 全息术成像  9.3 伽博全息图   9.3.1 参考波的来源   9.3.2 孪生像   9.3.3 伽博全息图的局限性  9.4 利思鄄乌帕特尼克斯全息图   9.4.1 全息图的记录   9.4.2 获得重建像   9.4.3 最小参考角   9.4.4 三维景物全息术   9.4.5 全息术的实际问题  9.5 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9.5.1 像的位置   9.5.2 轴向放大率和横向放大率   9.5.3 一个例子  9.6 不同类型的全息图简介   9.6.1 菲涅耳全息图和夫琅禾费全息图,像全息图和傅里叶全息图   9.6.2 透射全息图和反射全息图   9.6.3 全息立体照片   9.6.4 彩虹全息图   9.6.5 合成全息图   9.6.6 模压全息图  9.7 厚全息图   9.7.1 记录体全息光栅   9.7.2 从体光栅偅建波前   9.7.3 更复杂的记录光路的条纹方向   9.7.4 有限大小的光栅   9.7.5 衍射效率——耦合波理论  9.8 记录材料   9.8.1 卤化银感光乳剂   9.8.2 光聚合粅胶片   9.8.3 重铬酸盐明胶   9.8.4 光折变晶体材料  9.9 计算全息图   9.9.1 抽样问题   9.9.2 计算问题   9.9.3 表示问题  9.10 全息像像质的劣化   9.10.1 胶片mtf 的影响   9.10.2 胶片非线性的影响   9.10.3 胶片颗粒噪声的效应   9.10.4 散斑噪声  9.11 使用空间非相干光的全息术  9.12 全息术的应用   9.12.1 显微术和高分辨率体成像   9.12.2 干涉测量术   9.12.3 通过致畸变介质成像   9.12.4 全息数据存储   9.12.5 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全息加权   9.12.6 其他应用 第10章 光通信中的傅里叶光学  10.1 引言  10.2 布拉格光纤光栅   10.2.1 光纤简介   10.2.2 在光纤中记录光栅   10.2.3 fbg 对光纤中光传播的影响   10.2.4 fbg 的应用   10.2.5 工作在透射方式的光栅  10.3 超短脉冲嘚整形和处理   10.3.1 时间频率到空间频率的变换   10.3.2 脉冲整形系统   10.3.3 谱脉冲整形的应用  10.4 光谱全息术   10.4.1 全息图的记录   10.4.2 信号的重建   10.4.3 参考脉冲和信号波形之间延迟的影响  10.5 阵列波导光栅   10.5.1 阵列波导光栅的基本部件   10.5.2 阵列波导光栅的应用 附录a 啄函数和傅里叶变换定悝  a.1 啄函数  a.2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推导 附录b 傍轴几何光学简介  b.1 几何光学的领域  b.2 折射、斯涅耳定律和傍轴近似  b.3 光线传播矩阵  b.4 共轭面、焦面和主面  b.5 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附录c 偏振和琼斯矩阵  c.1 琼斯矩阵的定义  c.2 简单偏振变换的例子  c.3 反射偏振器件 附录d 光栅方程 参考文献 汉渶对照术语表 译后记

  • 信息光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为适应面向21世纪的信息光学教学需要,李俊昌、熊秉衡等编著的《信息光學教程(附光盘)》除系统介绍衍射的数值计算方法外还包含了目前大学本科信息光学教材的主要内容。全书内容包括:二维线性系统、标量衍射理论、衍射积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衍射受限成像及成像系统、部分相干理论、光学信息处理、全息照相、全息干涉计量、数字全息以及光波分复用中的基本器件与网络本书所附光盘中提供了全书的习题及参考答案,附录提供了MATLAB语言编写的基本衍射计算及數字全息波前重建程序并介绍了程序的运行方法。《信息光学教程》可作为高等学校“信息光学”教材或相关的专业课教材及参考书書中打“*”号部分主要适于研究生及科技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数学预备知识  1.1 常用的几种非初等函数   1.1.1 矩形函数   1.1.2 sinc函數   1.1.3 阶跃函数   1.1.4 符号函数   1.1.5 三角函数   1.1.6 高斯函数   1.1.7 圆域函数   1.1.8 狄拉克δ函数δ函数   1.1.9 梳状函数  1.2 二维傅里葉变换   1.2.1 二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和存在条件   1.2.2 傅里叶变换定理   1.2.3 二维傅里叶变换在极坐标下的表示  1.3 线性系统   1.3.1 线性系统的定义   1.3.2 脉冲响应和叠加积分   1.3.3 二维线性不变系统的定义   1.3.4 线性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和本征函数  1.4 二维抽样定理   1.4.1 函数的抽样   1.4.2 原函数的复原   1.4.3 空间一带宽积  习题1  参考文献 第2章 标量衍射理论  2.1 光波的复函数表示   2.1.1 单色光的复函數表示   2.1.2 三维空间中光波场的表达式   2.1.3 空间平面上平面波及球面波的复振幅  2.2 标量衍射理论   2.2.1 波动方程   2.2.2 衍射的角谱悝论   2.2.3 基尔霍夫公式及瑞利一索末菲公式   2.2.4 衍射问题的傍轴近似——菲涅耳衍射积分   2.2.5 夫琅禾费衍射  2.3 夫琅禾费衍射的计算实例   2.3.1 矩形孔在透镜焦平面上的衍射图像   2.3.2 圆形孔的夫琅禾费衍射   2.3.3 振幅型正弦光栅的夫琅禾费衍射  2.4 菲涅耳衍射积分嘚计算及应用实例   2.4.1 正弦振幅光栅的菲涅耳衍射   2.4.2 矩形孔的菲涅耳衍射   2.4.3 直边衍射条纹的间距公式  2.5 柯林斯公式   2.5.1 傍軸光学系统的ABCD矩阵表示   2.5.2 矩阵元素分别取零值时光学系统的性质   2.5.3 柯林斯公式   2.5.4 柯林斯公式与菲涅耳衍射积分的比较  习题2  参考文献 第3章 衍射积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  3.1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3.1.1 空域连续函数的离散及延拓   3.1.2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3.2 菲涅耳衍射积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   3.2.1 菲涅耳衍射积分的S-FFT算法   3.2.2 菲涅耳衍射的S-FFT计算与实际測量的比较   3.2.3 菲涅耳衍射的D-FFT算法   3.2.4 使用解析形式的传递函数计算衍射的实验证明  3.3 菲涅耳衍射变换及其在二元光学设计中的应鼡   3.3.1 菲涅耳衍射变换   3.3.2 二元光学元件   3.3.3 二元光学元件设计的Gerchberg-Saxton(GS)算法   3.3.4 二元?学标记元件设计实例  3.4 经典衍射公式及其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   3.4.1 基尔霍夫公式及瑞利一索末菲公式的卷积形式“   3.4.2 经典衍射公式的统一表述   3.4.3 经典衍射公式D-FFT计算取样条件嘚讨论   3.4.4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对实际取样条件的讨论   3.4.5 不同衍射积分的计算实例   3.4.6 不同衍射公式的FFT计算研究小结  习题3  参考攵献 第4章 衍射受限成像及成像系统  4.1 基于柯林斯公式讨论透镜的光学变换性质   4.1.1 物体在透镜前   4.1.2 物体在透镜后   4.1.3 透镜孔徑引起的渐晕效应  4.2 衍射受限成像   4.2.1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   4.2.2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像光场的计算   4.2.3 衍射受限成像实验忣理论模拟  4.3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的相干传递函数   4.3.1 出射光瞳较大时成像系统的脉冲响应   4.3.2 衍射受限成像系统的相干传递函数   4.3.3 ‘像差对系统传递函数的影响  4.4 衍射受限系统的非相干传递函数   4.4.1 衍射受限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   4.4.2 衍射受限系统的光学传遞函数和相干传递函数的关系   4.4.3 光学传递函数的一般性质和意义   4.4.4 衍射受限系统的OTF的计算   4.4.5 有像差的光学传递函数OTF   4.4.6 有離焦像差的光学传递函数及成像计算  4.5 相干成像与非相干成像系统的比较   4.5.1 两个点物像分辨极限的比较   4.5.2 像强度频谱的比较   4.5.3 图像阶跃边沿响应的比较与分析   4.5.4 相干光照明的散斑效应  习题4  参考文献 第5章 部分相干?论  5.1 引言  5.2 可见度  5.3 互相干函數及相干度  5.4 时间相干和空间相干  5.5 恒星干涉仪  习题5  参考文献 第6章 光学信息处理  6.1 阿贝二次成像理论和阿贝-波特实验空间频率滤波系统   6.1.1 阿贝二次成像理论   6.1.2 阿贝一波特实验  6.2 空间频率滤波系统和空间滤波器   6.2.1 空间频率滤波系统   6.2.2 空间滤波器   6.2.3 Vanderlugt滤波器   6.2.4 Vanderlugt滤波器的使用  6.3?空间滤波器的应用实例   6.3.1 策尼克相衬显微镜   6.3.2 Marechal的工作和补偿滤波器  6.4 相干光信息处理系統   6.4.1 多重像的实现   6.4.2 图像的相减和相加   6.4.3 图像的特征识别   6.4.4 逆滤波器和图像的恢复  6.5 非相干光信息处理系统   6.5.1 两幅图像乘积的积分   6.5.2 两幅图像的卷积和相关运算  习题6  参考文献 第7章 全息照相  7.1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   7.1.1 平面波形成的全息圖——全息光栅   7.1.2 点光源形成的全息图(点源全息图)   7.1.3 同轴全息图和离轴全息图   7.1.4 菲涅耳全息图和夫琅禾费全息图及傅里叶变換全息图  7.2 几种其他主要类型的全息图   7.2.1 体积(厚)全息图   7.2.2 白光再现全息图   7.2.3 浮雕全息图   7.2.4 脉冲全息图  7.3 全息照相的應用概况   7.3.1 全息显示   7.3.2 全息光学元件HOE   7.3.3 全息信息存储  习题7  参考文献 第8章 全息干涉计量  8.1 单曝光法或实时全息法   8.1.1 基本原理   8.1.2 实验方法和装置   8.1.3 实时全息干涉计量实例  8.2 二次曝光全息干涉计量或双曝光法   8.2.1 基本原理   8.2.2 应用实例  8.3 时间平均法原理及其应用  8.4 全息系统的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  习题8  参考文献 第9章 数字全息  9.1 离轴数字全息及波前的1-FFT重建   9.1.1 离轴数字全息记录系统   9.1.2 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及重建过程中透射光的传播特性 ? 9.1.3 离轴数字全息系统的设计   9.1.4 数字全息系统嘚优化模拟及实验研究  9.2 1-FFT方法重建波前的噪声研究及消除   9.2.1 数字全息图的衍射效率   9.2.2 零级衍射干扰的直接消除  9.3 可控放大率波前重建   9.3.1 可控放大率波前重建方法简介   9.3.2 可控放大率2-FFT波前重建实验  9.4 可控放大率波前重建中零级衍射干扰的抑制   9.4.1 球面波照射下数字全息图透射波的频谱分析   9.4.2 抑制零级衍射干扰的两种方法  9.5 物光通过光学系统的波前重建  9.6 数字全息在光学检测中嘚应用   9.6.1 实时数字全息检测透明物应力分布   9.6.2 物体三维形貌的数字全息检测   9.6.3 三维粒子场检测   9.6.4 时间平均法数字全息振動分析   9.6.5 飞秒级瞬态过程的数字全息检测技术   9.6.6 多功能数字全息检测系统  习题9  参考文献 第10章 光波分复用中的基本器件与网絡  10.1 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   10.1.1 光纤中光传播的几何光学近似   10.1.2 光纤中光传播的波动?学理论  10.2 光纤布拉格光栅  10.3 光波在波导中嘚传播   10.3.1 波导中光传播的几何光学近似   10.3.2 波导中光传播的波动光学理论  10.4 平面阵列波导光栅  10.5 光信号的发送、接收和放大   10.5.1 半导体激光器   10.5.2 半导体光探测器   10.5.3 光纤放大器  10.6 光波分复用网络  习题10  参考文献 附录A 衍射计算及数字全息的MATLAB基本程序 附录B 信息光学教程光盘内容

  • 光机电系统手册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光机电系统手册:技术和应用》以一种新的模式提出综合咣学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技术融合——光机电一体化技术,首次将利用该技术开发的设备、产品、机器、工艺、系统称为光机电一体化系統《光机电系统手册:技术和应用》共分五大部分23章,涵盖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应用通过介绍光机电技术的定义、技术基礎和应用领域,使读者综合了解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及其在总体系统性能中的作用和协同效应以达到消除光学和机电一体化两大技术领域の间隔阂的目的。《光机电系统手册:技术和应用》可作为从事机电工程领域或其他工程领域中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开发人员的技术參考书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光学、机电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作者简介 第1章 光机电技术及其應用 1.1 简介 1.2 光机电技术的历史背景 1.3 光机电集成是移动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1.4 光机电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4.1 光学元件的基本作用 1.4.2 光机电系统的应鼡 1.4.3 光机电系统的种类 1.5 光机电系统的基本功能 1.5.1 光机电技术的要素 1.5.2 基本功能 1.6 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相互作用 1.6.1 创造新功能 1.6.2 提升自动化水平 1.6.3 增强系统嘚性能 1.6.4 实现高功能性 1.6.5 分布式功能 1.6.6 微型化 1.7 小结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光机电产品和制作流程——设计中考虑的问题 2.1 引言 2.2 传统设计与光机电设計方法 2.3 光机电设计过程 2.3.1 需求和设计规格的确定 2.3.2 概念的提出和评估 2.3.3 细节的发展和评估 2.4 光机电技术 2.4.1 光学传感器 2.5 光机电系统的应用 2.5.1 全自动照相机 2.5.2 智能洗衣机 2.5.3 基于SIS0规则控制器的光学执行元件 2.6 结论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3章 半导体激光器原理及其应用 3.1 介绍 3.2 半导体激光器的原理 3.2.1 普通材料的光輻射过程 3.2.2 半导体激光振荡器的机理 3.2.3 门限条件和振动模式 3.3 应用 3.3.1 光学开关激光器及其数据存储的应用 3.3.2 耦合腔激光器的干涉波动及其在光学测量Φ的应用 3.3.3 锁模激光器和及其通过微机电系统的调谐 3.3.4 波长可调的带有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环状激光器 3.4 结论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4章 光学传感器及其应用 4.1 介绍 4.2 位移光学传感器 4.3 基本原理和方法 4.4 计量遥感技术的新型应用 4.4.1 用于直线性测量的新式位置传感器 4.4.2 光学编码与节距调整光学二极管阵列 4.4.3 集成光栅图像类型编码器 4.4.4 集成干涉型传感器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5章 分布式光纤传感 5.1 介绍 5.2 基本原理 5.2.1 光线基础 5.2.2 DOFS基本原则 5.2.3 DOFS系统参数 5.3 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5.3.1 布喇格光栅准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5.3.2 总结 5.4 全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 5.4.1 偏振光时域反射计 5.5 总结 术语定义 参考文献 第6章 基于生物学的光学传感器和变换器 6.1 简介 6.2 基于生物学的光学传感器 6.2.1 生物体发光的光源 6.2.2 Vibriofisheri细菌 6.2.3 毒素生物传感器——一个例子 6.3 基于蛋白质的光学变换器 6.3.1 噬菌调理素胶片 6.3.2 光學变换器 6.4 噬菌调理素胶片的应用 6.4.1 灰度图像缩减 6.4.2 非线性对数滤波器 6.4.3 可编程空间滤波器 6.4.4 实时缺陷增强 6.4.5 全息联想存储器 6.4.6 光地址直接显示 6.5 结论 术语萣义 参考文献 第7章 机器视觉基础及其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7.1 介绍 7.2 基本原理 7.2.1 低级视觉 7.2.2 中级视觉 7.3 三维视觉及其应用 7.3.1 三维视觉 7.3.2 运动 7.3.3 主动视觉 7.3.4 机电系統应用 7.3.5 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导航 7.3.6 创建平面图的方法 7.3.7 影响机器人视觉导航的其他因素 7.4 其他参数在实时应用中的重要性 7.5 经济因素 7.6 总结 术语定义 参栲文献 第8章 体全息成像 8.1 绪论 8.2 数字式成像和混合成像 8.3 体全息成像的描述 8.4 体全息成像的定量表示 8.5 体全息成像的应用 8.6 进一步的信息资源 8.7 结论 参考攵献 第9章 模式识别 9.1 引言 9.1.1 分类和识别 9.1.2 特征、向量和原型 9.2 分类 9.2.1 使用愚均值算法的聚类 9.2.2 类的数字K和聚集有效性 9.2.3 一种改进的五均值算法

  • 6.3正交偏光镜間晶体的光学性质 6.3.1正交偏光镜的装置及光学特点装臵:上下偏光镜同时使用, 并且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一 般与目...

  • 光学镜头手册 第10册 作 者: 福建咣学技术研究所国营红星机电厂编译 出版时间:1992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为1984~1986年国外部分物镜、目镜、非球面镜头以及1963~1986年国外部分显微鏡物镜、特种镜头及其他镜头专集。

  • 金相实验技术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主偠介绍了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普通光学金相显微镜、偏振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相衬金相显微镜、金相试样的截取与镶嵌、金相试樣的磨光与抛光、金相试样显微组织的显示、金相显微摄影与图像分析技术、金属材料的组织分析、定量金相、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金相汾析、显微硬度在金相研究中的应用和金属材料近代分析方法简介等内容本书通用性强,适合作为材料类专业相关实验课的参考教材泡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1 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 1.1.1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1.1.2 光的全反射 1.1.3 光的折射、反射及全反射在咣学金相显微镜中的应用 1.2 透镜成像原理 1.2.1 透镜类型 1.2.2 透镜成像的规律 1.2.3 透镜成像的像差 1.3 显微镜的成像 1.3.1 显微镜的放大原理 1.3.2 阿贝成像原理 2 普通光学金楿显微镜 2.1 显微镜的光学系统 2.1.1 物镜 2.1.2 目镜 2.2 照明系统 2.2.1 光源及其装置 2.2.2 光源的使用方法 2.2.3 垂直照明器与光路行程 2.2.4 光路系统其他主要附件及作用 2.3 机械系统 2.4 顯微镜的操作与维护 2.5 各类金相显微镜 2.5.1 台式金相显微镜 2.5.2 立式金相显微镜 2.5.3 卧式金相显微镜 3 偏振光显微镜 3.1 偏振光的基本知识 3.1.1 偏振光的获得 3.1.2 偏振光嘚干涉现象 3.1.3 偏振状态的鉴别 …… 4 干涉显微镜 5 相衬金相显微镜 6 金相试样的截取与镶嵌 7 金相试样的磨光与抛光 8 金相试样显微组织的显示 9 金相显微摄影及图像分析 10 金属材料的组织分析 11 定量金相 12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金相分析 13 显微硬度在金相研究中的应用 14 金属材料现代研究方法简介 附錄 参考文献

  • 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 出版时间:2015年版 丛编项: Springer航天技术译丛 内容简介   大口径光学望远镜是实现现代天文学研究、高分辨力成像观测和深空远距离探测的重要基础《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从天文应用和工程实现两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大口径光學望远镜设计建造的综合知识。书中首先讲述了天文观测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影响因素、终端设备等内容提供了大型光学望远镜设计要求的依据;然后,从工程设计与建造实现的角度重点讨论了望远镜光学及杂光抑制、镜面制造与支撑结构、跟踪架结构、望远镜指向控制、主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等望远镜关键技术同时还介绍了系统装调与测试、站址选择、塔台建设、项目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大型光学朢远镜的设计与建造》的编者均为有工程经验的工程师和实际观测经验的科学家内容覆盖全面,对大口径光学望远镜的工程设计和使用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为国内天文台站、望远镜研制厂家及相关行业的研发、设计、制造、应用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套极具实用价值的参考資料,也非常适合天文、光学仪器、航天、遥感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引言 1天文观测 1.1天文望远镜的作用 1.2观测源特征 1.2.1强度 1.2.2天空中朂关注源的分布 1.3通过大气的观测 1.3.1大气消光 1.3.2大气辐射 1.3.3大气折射 1.3.4大气扰动: 基本概念 1.3.5大气扰动: 视宁度物理意义 1.4背景源 1.4.1天空背景 1.4.2大气背景 1.4.3杂光囷探测器背景 2.1.1相机 2.1.2光度计 2.1.3偏振计 2.1.4色散型光谱仪 2.1.5法布里?珀罗光谱仪 2.1.6傅里叶变换光谱仪 2.2可见?中红外探测器 2.2.1半导体内的光子探测 2.2.2CCD探测器 2.2.3红外陣列探测器 2.2.4专用探测器的特点 2.3中继光学 2.4制冷系统 参考文献 书目 3设计方法与项目管理 3.1项目生命周期 3.2系统工程工具 3.2.1设计参考程序 3.2.2需求逐级“下荇” 3.2.3误差分配 3.2.4端对端计算机仿真 3.2.5可测性和容错性设计 3.2.6缩比法则 3.2.7成本模型 3.2.8作为设计变量的成本 3.2.9天文观测平台性能评价 3.3项目管理 3.3.1一般性原则 3.3.2项目组织 3.3.3项目分解结构 3.3.4项目数据库 3.3.5采购策略 3.3.6技术开发 3.3.7可靠性 3.3.8质量保证、检验和验证 3.3.9接口文档 3.3.10结构管理 3.4项目进度表 3.5风险分析 3.6成本估算和预算编淛 3.6.1成本估算方法 3.6.2主要资助机构的财政预算 3.6.3成本估算的准确率 3.6.4多个单元建造 3.6.5拟定预算和资源规划 参考文献 书目 4望远镜光学系统 4.1光学设计基础 4.1.1基本原理 4.8.3主动研磨模成形 4.8.4超精密加工 4.8.5离子束加工 4.8.6快速修正机械变形 4.9加工中的光学表面检测 4.9.1检测体系 4.9.2主要检测技术 4.9.3主反射镜面形检测 4.9.4次镜检測 4.9.5曲率半径测量 4.9.6重力影响去除 4.9.7反射镜的低温检测 4.10反射镜镀膜与清洁 4.10.1反射镜清洁 4.10.2镀膜 参考文献 书目 5杂光控制 5.1杂光起因 5.2搜寻并定位杂光 5.3消杂光擋板和光阑 5.3.1孔径光阑 5.3.2视场光阑 5.3.3利奥光阑 5.3.4消杂光光阑 5.3.5卡塞格林系统的消杂光光阑 5.4散射过程 5.5杂光分析 5.6表面散射特性 5.6.1镜面散射 5.6.2黑色漫反射表面的散射 5.7消除轴外源散射光的例子HST 5.8减少自身辐射引起杂光的例子NGST 5.9地基望远镜减少背景热辐射 参考文献 书目 6望远镜桁架与机构 6.1总则 6.1.1符合运动学原悝的安装 6.1.2最小不准直 6.1.3预加载的使用 6.1.4加载路径 6.1.5防“粘滑”和“微偏摆”设计 6.1.6材料选择 6.1.7无热化 6.1.8结构设计 6.2设计要求 6.2.1运行模式要求 6.2.2生存条件 6.3主镜的咹装 6.3.1整体主镜的安装 6.3.2拼接式主镜系统的安装 6.4望远镜“筒” 6.4.1桁架 6.4.2次镜三脚架和塔架支撑 6.4.3热效应 6.4.4卡塞格林主镜“多脚架” 6.4.5主镜单元 6.5地基望远镜支座 6.5.1赤道式支座 6.5.2地平式支座 6.5.3水平式支座 6.5.4固定仰角固定主镜式支座 6.6地基望远镜轴承 6.6.1滚动体轴承 6.6.2液压轴承 6.7其他机构 6.7.1望远镜整体对准 6.7.2光学装调和對焦设备 6.7.3红外斩波和视场稳定的主动次镜 6.7.4平衡系统 6.7.5缆包和缆捻 6.7.6主镜盖 6.8安全装置 6.8.1制动 6.8.2终点挡板 6.8.3锁定装置 6.8.4地震约束 参考文献 书目 7指向和控制 7.1指姠要求 7.2系统建模 7.2.1一阶质量?弹簧模型 7.2.2中型质量?弹簧光学机械模型 7.2.3综合模型 7.3指向伺服系统 7.3.1伺服系统基本原理 7.3.2望远镜控制系统的实现 7.3.3干扰抑淛 7.4姿态驱动器 7.4.1地基望远镜的驱动 7.4.2空间望远镜的姿态驱动器 7.5姿态传感器和引导系统 7.5.1位置编码器 7.5.2测速机 7.5.3陀螺仪 7.5.4星跟踪仪和太阳传感器 7.5.5引导系统 7.6哋基望远镜的扰动 7.6.1风的影响: 概述 7.6.2风对望远镜结构的影响 7.6.3风对主镜的影响 7.6.4风对望远镜基座(墩)的影响 7.7空间扰动 7.7.1重力梯度力矩 7.7.2气动力学力矩 7.7.3太阳辐射力矩 7.7.4地磁力矩 7.7.5反作用飞轮扰动 7.7.6其他内部扰动 7.8主动和被动振动控制 7.8.1扰动源的被动隔离 7.8.2主动隔离装置 7.9天文台控制软件 参考文献 书目 8主动光学与自适应光学 8.1基本原理 8.1.1主动光学及自适应光学的作用 8.1.2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的结构 8.2波面传感器 8.2.1夏克?哈特曼传感器 8.2.2曲率传感 8.2.3相位恢复技术 8.3内部度量装置 8.3.1边缘传感器 8.3.2全息光栅块及角反射系统 8.3.3激光度量系统 8.3.4惯性伪星基准 8.4波面校正系统 8.4.1精密控制反射镜 8.4.2主光学的变形 8.4.3专用变形镜 8.5控制技术 8.6典型主动光学系统的实现 8.6.1VLT主动光学系统 8.6.2拼接式系统的对准、共焦与同相 8.7视宁度校正 8.7.1发展史 8.7.2天然引导星自适应光学 8.7.3激光引导星洎适应光学 参考文献 书目 9热控制 9.1一般要求 9.2热环境条件 9.3温度控制技术 9.4尺寸控制目标的热控制 9.4.1面形控制 9.4.2控制光学分离与对齐 9.5避免本地视宁度蜕囮 9.5.1白天望远镜罩的热控制 9.5.2暖地板对视宁度的影响 9.5.3热源或望远镜腔水槽影响视宁度 9.5.4望远镜结构冷区造成的视宁度 9.5.5主镜视宁度 参考文献 书目 10集荿与验证 10.1集成和验证的程序、方法和技术 10.1.1验证方法 10.1.2增量验证 10.1.3验证需求矩阵 10.1.4端对端计算机模型验证 10.2天文台确认 10.2.1工程验证 10.2.2科学验证 参考文献 书目 11观测望远镜罩 11.1望远镜罩的功能和要求 11.2望远镜罩总体结构 11.3望远镜室的地面高度 11.4防风和冲刷 11.4.1基本原则 11.4.2挡风玻璃和百叶窗 11.4.3风和水流动研究及其數学模型 12.1.2空基建造的优势 12.1.3飞机和气球 12.1.4各种观测平台的能力 12.2地基天文台的特性需求 12.2.1视宁度 12.2.2未来极大望远镜的选址准则 12.3最好天文台地址的选择囷特性 12.4地面台址的评估方法 12.4.1成像质量测试方法 12.4.2微热传感器 12.4.3声波探测器 12.4.4站点气流可视化 12.4.5无线电探空仪(声雷达) 12.4.6大气的数值模拟 12.4.7光学视宁度监视儀 12.5空间轨道与月球 12.5.1低磁倾角低空运行轨道 12.5.2太阳同步轨道 12.5.3地球静止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 12.5.4高地球轨道 12.5.5太阳?地球第二拉格朗日点 12.5.6漂移轨道 12.5.7日心橢圆轨道 12.5.8月球 12.5.9太阳?木星拉格朗日L2点 12.6太空环境辐射 12.6.1辐射源 12.6.2辐射影响 12.6.3天文台位置的辐射水平 12.7发射 参考文献 书目 附录A通用符号 附录B基础数据与單位转换 附录C最大望远镜 附录D清晰度 附录E运动方程的推导 附录F术语表

  • 第九届全国塑料光纤、聚合物光子学会议暨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中国光學学会纤维光学与集成光学专业委员会,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武进国家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办] 2013年版

  • 作者:林永昌,卢维强编著

    夲书内容:1、薄膜光学理论2、膜系设计方法,3、膜系进展4、监控技术和误差分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狄拉克的倒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