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上最早湿疹中医护理常规建于哪里

中国民间中医(针灸)传承人短训教材大纲(七)
中国民间中医(针灸)传承人短训教材大纲(七)
● 中国最先用狂犬脑敷治狂犬咬伤——《肘后救卒方》&
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
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
该书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或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书中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螨等的描述都属于首创,尤其是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国免疫思想的萌芽。
葛洪在《肘后救卒方》中最先用狂犬脑敷治狂犬咬伤,比法国巴斯德发现狂犬脑中有抗狂犬病物质早一千多年。
该书今有明、清版本10余种。1949年后有影印本和排印本。&
● 中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小儿药证直诀》&
在我国医学历史上著名的小儿科专家钱乙(公元年),字仲阳,北宋末年东平郡(今山东郓城县)人。他的生卒年限,以前一直没有作过详细考证。他的学术思想及流传到现在的一部《小儿药证直诀》,对祖国医学中的儿科学贡献很大。
钱乙的生平事迹和他的生卒年限考&
有5篇材料可以充分说明钱乙的生平事迹并考证他的生卒年限,这5篇材料是:宋代刘跂写的《钱仲阳传》;《宋史·方技》记载的钱乙传;钱乙自己曾经为当时一位儿科医家董及之的著作《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写的跋言;钱乙的学生阎季忠(又作孝忠)在辑成《小儿药证直诀》时写的序文;以及《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上有关钱乙的记载(图为钱乙)。
刘跂的《钱仲阳传》和《宋史·方技》记载的钱乙传,内容文词大致相同。说是钱乙的父亲擅长医术,而有饮酒的嗜好并且喜欢到处旅游。当钱乙3岁的时候,他父亲到东海地区游览,竟然一去不返,母亲又去世,年幼的钱乙就寄养在他的姑母吕氏家中。钱乙年龄稍为长大时,跟随吕氏学医,30多岁的时候,他把父亲寻了回来,又过了7年,父亲也去世了,那时的钱乙已是40岁左右的人,他以一部名叫《颅囱方》的小儿科书籍在山东行医,声望很大,到了元丰年间(公元年),由于给统治者宋神宗的子女治病有功,被任命为翰林医宫,继而又提升为太医丞。并说他享年82。
元丰年间,也就是刘跂得中进士的时候,他能为钱乙写传,而说仲阳享年82岁,那末钱乙卒于刘跂之先,这就没有疑问,而刘跂是卒于政和末年(公元1117年),所以钱乙的卒年就不会在公元1117年了。至于《四库全书目录提要》上说:'乙在宣和间以巫方氏颅囱经治小儿,甚著于时',考宣和间是在公元1119一1195年,那时钱乙已经去世,这就是显然的错误了。再根据钱乙自己写的文章,他给董及之的著作写跋言时说,自己'专一为业,垂四十年',当时是在元祐癸酉(公元1093年)。再以阎季忠辑《小儿药证直诀》时写的序文中所说,由于幼年多病,屡经钱仲阳治愈,阎季忠说:“余五、六岁时病惊疳……皆仲阳拯之良愈,是时仲阳年尚少,不肯轻传其书,余家所传者,才十余方耳。大观初……而仲阳老矣,于亲旧间始得说证数十条。后六年,又得杂方,盖晚年所得益妙”。阎氏是在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写这篇序文的,说明了阎季忠幼年患病时由钱乙治愈,而钱乙当时还在少年,犹未成名,到了大观初年(公元l107年),仲阳已老,复指出后六年又得杂方,是仲阳晚年的医方,因此知道公元1113年该是钱乙的卒年,同时也可以把阎氏说的'后六年又得杂方',是指公元1113年钱乙去世后六年,又得杂方,从而在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阎季忠以晚辈的身份辑成《小儿药证直诀》刊行,并写出序文。于是根据钱乙享年82来推算,他的生卒年限就可以肯定为公元年。更可以说明钱乙在40岁左右“始以颅囱方著山东”,50岁左右(元丰中)为治愈统治者神宗的子女有功而为翰林医官,继则提升为太医丞,在元祐癸酉(公元1093年)钱乙给董及之的著作写跋言时,已经62岁,所以他说“专一为业,垂四十年”,正因为钱乙在20多岁(年尚少)已经开业行医,而真正成名则在40左右以后的事。
《小儿药证直诀》在儿科学上的贡献
《小儿药证直诀》的辑成,正是由于阎季忠对钱乙在学术上的崇拜,何况自己幼年多病,都是钱乙为之治愈,早已有心收集钱氏方药,终于在宣和元年以晚辈的姿态,完成这部著作,这是按照钱乙的丰富临床经验加以整理、总结,全书一共三卷。上卷记载了对小儿疾病的诊断方法,所谓“脉证治法”,除了提出简要的脉法外,指出钱氏特别重视“望诊”,正因为小儿患病时“医为持脉,又多惊啼而不得其审”,小儿的机体还是“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而且“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这些对辨证论治就有它的特殊之处。何况幼小儿童还不能语言,即使能语言的儿童,亦往往是词不达意。中卷是“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是我国有名的古代小儿科病历,记载了儿科的常见病和传染病,描写了23种病证的生理和病理现象。下卷记载了“诸方”,这是钱乙在临床实践中创制的很多方剂(图为《小儿药证直诀》书影)。
如《小儿药证直诀》中卷里面对麻疹的记载:“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凉乍热,咳嗽嚏喷,手足梢冷,夜卧惊悸,多睡,并疮疹证,此天行之病也”。又描写一例百日咳的记载:“杜氏有子五岁,自十一月病嗽至三月未止……其候面青而光,嗽而喘促哽气,又时长出气”。而且钱乙是提出“惊风”名词的第一人,他以“心主惊,肝主风”立论,根据临床的表现,把惊风分为急、慢两种,认为急惊风是“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搐也,盖热甚则风生,风属肝,此阳盛阴虚也”;认为慢惊风是“因病后或吐泻,脾胃虚损,遍身冷,口鼻气出亦冷,手足时瘈疭(qlz6ng抽动),昏睡,睡露睛,此无阳也”。从此,后世儿科医家对惊风的病因病理,都循着钱氏的立论。《小儿药证直诀》下卷里面所载的“诸方”正是钱乙创制了多种疗效可靠的方剂,如治疗肺热、咳嗽、气喘的“泻白散”和清心火,利小便的“导赤散”以及治疗脾虚腹泻的“白术散”等,直到现在还常被医家所采用。所以,我国医学历史上出现了小儿科专家,应该说是从钱乙开始。阎季忠在辑成《小儿药证直诀》时,还在书后附写了《阎氏小儿方论》。他说,由于家里的孩子多病,用钱氏的方药,取效如神,于是再进一步研究各种方法,很有心得,比如小儿的惊风、疳积等病证,又补充了钱乙尚未完备的地方。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的最后,还附录了董及之的著作《小小斑疹备急方论》,这是一部讨论小儿天花的专书,在元祐癸酉(公元1093年)钱乙曾为这部书写了跋言,说是“及之出方一帐示予,予开卷而惊叹……深嘉及之少年艺术之精”,认为董及之是一位学术精湛的青年医家而表示钦佩。可见钱氏并不因为自己“专一为业,垂四十年”,已经是年高望重的“翰林医宫太医丞”而骄,还是积极鼓励青年后辈,这是有非常可贵的治学精神。
● 中国现存最早的外科学专书《刘涓子鬼遗方》&
  外科专著。十卷。晋末·刘涓子撰,因托名“黄父鬼”所遗而得名。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其一为题《刘涓子鬼遗方》的五卷本,流传较广,系南齐·龚庆宣重新整理而成者。即宋刻五卷本,至今犹存。其卷一论痈疽病因,各种痈疽的鉴别;卷二述金疮外伤治法;卷三为痈疽、发背及妇人妒乳、乳结肿等病的治法;卷四为黄父痈疽论及痈疽治方;卷五除痈疽方外,尚有疥癣、面(疒^查)、发颓、妇人乳肿、瘭疽、小儿头疮、热毒,以及竹木刺伤,火伤……等药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两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刘涓子鬼遗方》的佚文。其二为题《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的一卷本,内容主要是痈疽证治。此外,1902年在新疆吐鲁番出土《刘涓子方》残叶二纸,是本书的一种早期传本内容。本书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外科专书,较全面地总结了晋以前的外科学成就,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49年后有影印本五卷本。
● 中国现存最早的伤科学专书《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我国现存最早的、很有科学价值的伤科专书是唐代蔺道入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成书于公元841—846年。从书的序文中可了解这本书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原来唐朝年间有一道人在结草庵居住;已有一百四、五十岁的高龄,但还精力充沛,常与彭老翁往来。有一天彭家的儿子,因砍柴从树上跌下而致颈部骨折,臂肱处挫伤,非常疼痛,呻吟不绝。道人听到后就命人买了几种药亲自配制,给他吃。不一会,疼痛即止,几天之后就完全病愈。从此乡人才知道这位道士会治病,都来请求治疗。道人十分讨厌这些人来打扰他,于是就把方剂授予彭老翁,并闭门不接见任何人,还是照常与彭老翁二人吃酒高歌,不久就仙逝而去。从歌中才知此人姓蔺,因此把他留下的方剂取名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全书共有医治口诀24条,治伤并方20条。书中提出了对一般骨折主张复位后用衬垫固定,并指出要注意关节活动,对开放性骨折则主张快刀扩创,避免感染;对肩关节脱臼己能采取用“椅背复位法”。这也是世界正骨学之首创。
至公元1343年,元·危亦林吊悬复位法成功,还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英国人达维在1927年才提出吊悬复位法,比危氏法晚近600年。现代临床所用之整复陈旧性关节脱臼的“改良危氏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书中还记载有内服诸法,奠定了伤科用药的理论基础。
● 中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经效产宝》
《经效产宝》,又名《产宝》,成书于847-852年间。   
此书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产科专著。作者集唐代以前诸家关于胎产的论述,兼收民间验方,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著成此书。  
《产宝》3卷,分52篇,371方。上卷论述养胎、保胎、安胎、食忌、恶阻、胎动不安、漏胞下血、身肿腹胀以及难产诸疾,特别对横产、倒产作重点介绍。中下卷论述产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与方剂共25篇。   
本书围绕妊娠、分娩、产后等病证详论证治。每类证型先列医论,后述方药;治疗上重视调理气血,补益脾肾,对血晕的急救措施符合实际,且简便易行。  
该书保留了唐以前产科方面的经验方药,为后世妇产科之法则,对中国产科发展有一定贡献。
● 中国现存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
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
忽思慧,元朝蒙古族人,营养学家,是我国古代药膳学的奠基人。生平不详,仅知道他在元朝政府管理饮食机构中担任饮膳太医,负责宫廷里的饮食调配工作。我国从周代开始,宫廷内就设有“食医”(相当于现代的营养科医生),以后历代相沿,到元世祖忽必烈时,在皇宫里专设“掌饮膳太医四人”。他们具体的任务就是对食疗本草进行挑选、鉴别,然后将那些“无毒,无相反,可久食、补益”的食物和药品筛选出来,以供宫廷食用。皆因忽思慧对于食物营养甚有研究,他在元仁宗延祜年间(公元1302—1314年),被选任为宫廷饮膳太医,专门从事研究供给皇帝可以长寿食用的补养药品,饮膳烹调等。任职期间,积累了丰富的营养卫生,饮食保健及烹调技术多方面的知识,他又兼通蒙、汉医学。几年之后,即利用闲暇时间“将累朝亲侍进用奇珍异馔,汤膏煎造,及诸家本草,名医方木,并日所必用果肉谷菜及其性味补益者。“结合自己监制饮食经验,编著了《饮膳正要》,于元历三年
(1330年)三月完成,即送朝廷审阅,很快被“刻梓而广传之”。在此书之前,有北魏崔浩的《食经》、南北朝梁代刘休之《食方》,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昝殷的《食医心镜》等,可惜这些原书都已亡佚。《饮膳正要》传至明代,得到了明代宗皇帝朱祁钰的肯定,并为之作序,所以该书至今完整无缺。
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首先总结了元世祖忽必烈的长寿经验:“昔日祖黄帝饮食必稽于本草,动静必准乎法度,是以身跻上寿。“他把饮食调养,作为养生首务,指出“古圣人治未病不冶己病,故重食轻货“。认为“使五味调五脏,五脏和平则血气资荣,精神健爽,心志安定,诸邪自不能人,寒暑不能袭,人乃怡安“。所以他提倡平时用饮膳调养,而用的饮膳多为药物与食物配合,经加工烹调成菜肴,变苦口良药为美味膳食,既饱口福,又冶病强身,延年益寿,因此,为历代皇亲贵族所喜爱。
忽思慧非常重视《内经》与汉、唐、宋时代医家有关饮食营养与食疗方面的论述。《内经》指出“人以五谷为本”,人有了疾病,必须“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而膳食配制,亦须尊循“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样的原则。再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云:“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原,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药性刚烈,犹若御兵,兵之猛暴,岂容妄发。“这些宝贵的论述和经验,对忽恩慧影响极大,他正是在这样的药膳配伍原理指导下,继承了食、养、医结合的医学传统,将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滋补,治疗作用,提高到科学的高度。全书共三卷,第一卷介绍了养生避忌,妊娠食忌和母乳食忌,并列举了九十四种药膳的作用和烹调方法。第二卷主要简述了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等,大部分篇幅是说食补的,共叙述了五十六种诸般药煎,二十四条延年益寿的药膳,以及食疗六十一首。第三卷叙述了日常食物的性味功能,对于米谷、禽兽、蔬菜、水果等均有叙述,这些方面都为药膳学奠定了基础。
●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现知我国最古的医学方书,全书为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6部分,西汉文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它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全书约15000余字,涉及病名100多个,治疗方剂280余首,药物24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内科疾病有癫痫、疟疾、食病、癃病、痉病、淋病及寄生虫病等;儿科疾病包括癫痫、瘈疭等;此外还涉及了产科病、眼科病等。书中对某些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如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冥病(麻风病)的症状如螟虫啮穿植物内心,其所发无定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在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断。反映出当时对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和症状的认识已较为深刻。又如,书中关于“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伤而颈(痉)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的记载,清楚地描述了痉病(破伤风)的两个主要症状棗角弓反张和牙关紧闭。这些记述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最早的,而且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240余种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书中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方剂大多是由二味以上药物组成的复方。例如治“疽”病方中,有白敛、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七味药。根据疽病的不同类型,调整主药的剂量,提出“骨疽倍白敛,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体现了早期的辨证论治思想。据对书中283首医方的药物配伍、剂型、方剂用法的分析,认为该书已初具方剂学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有理论指导、有实践意义的方剂学体系在先秦已初步形成。《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方剂虽仅明确提及丸剂,但实际上已根据疾病的情况及病人的体质,分别使用了丸、饼、曲、酒、油膏、药浆、汤、散等多种剂型,并对方剂的煎煮法、服药时间、次数、禁忌等作了一定的记载。
《五十二病方》书中除外用内服法外,尚有灸、砭、熨、薰等多种外治法。书中有关创伤的16种疗法(止血、镇痛、清创、消毒、包扎等)以及烧灼结扎术、结扎摘除术、瘘管清除术等痔疮手术的记载,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外科技术。
《五十二病方》保存着远古时期传流下来的若干方药,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书中对一种疾病有不同的疗法,同一种药物有不同的名称,甚至一个字的写法前后不统一,又如不少的方后注明'尝试','已验','令'(即善)字样,充分证明是劳动人民群众经实践而积累成的,充分反映了西汉以前我国医药学的发展情况。
● 中国现存最早的制药学专书《雷公炮炙论》&
《雷公炮炙论》药物炮炙专书。三卷。南北朝时刘宋·雷斅撰,胡洽重订。约成书于5世纪。本书记述了制药学的基本知识,收载约300种药物的炮炙加工方法。原书早佚,其内容散见于《证类本草》、《雷公炮炙药性赋解》、《本草纲目》等书中。
1932年张骥根据上述各书重予补辑,得药180余种,分原叙及上、中、下三卷予以论述,并加入其他古本草书中有关炮炙经验,末有附卷,另记70余种药物的炮炙方法。现存1932年成都益生堂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中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脉经》
  《脉经》为西晋(公元265年—316年)王叔和编撰。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中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八篇,将脉象归纳为浮、沉、迟、数等24种,根据形体辨别,阐明其所主病证,结合望、闻、问三诊加以研究。虽然《脉经》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作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也把它当作必修课。
王叔和,名熙,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生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他学识渊博,为人诚实,做了当时的太医令。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著《脉经》,这也是继《难经》之后的一部脉学专著。诊脉是中医学的独特诊断方法,脉象也在诊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在此书中,王叔和对脉学的描述和阐释深刻而细致,可见他对于脉学的造诣之深。他将脉象分为24种,其中对于每种脉在医生指下的特点,代表病证等等,都描述得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准确,非常实用。并与“平脉”(正常人的脉象)做了比较和区别。古时诊脉是诊三部九候的,就是人迎(气管双侧的颈动脉)、寸口(手臂外挠侧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每部三候脉共九候,诊疗时过程繁琐,患者还要解衣脱袜,不太方便。王叔和将诊脉法归纳整理,又大胆创新,将这种方法改作了“独取寸口”的寸口脉诊断法,只须察看双侧的寸口脉,便可以准确地知晓人身的整体状况。
这一重大的改革,从表面上看是将诊法简单化了,但实际上,这是在对于医理深刻地推衍之后才有可能做到的一种创新,丰厚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临证经验才是革新的根本,而且此法至今仍在沿用,几千年来屡试不爽,实实在在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一重大成功是大胆识与大学问的结晶。
另外,他还强调诊脉时要注重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型、性格等不同因素,不可一成不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他在《脉经》序言中提到,诊脉是很难掌握的,“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也就是将学会背会的脉学知识灵活准确地应用到实践中是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的。这句话也成了千百代医家教授和学习脉学时的“警世”之言,对于业医者来说,几乎不可不知。在脉诊的艰苦学习中,习医者也能充分体会重在临床实践,不可纸上谈兵的重要性。
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中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现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案学专书《诊籍》&
  “诊籍”是古人对病历的最早称呼。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中国最早发明和使用病历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淳于意。
  淳于意 (约公元前205—?)临淄人,西汉初期著名医学家,因曾任齐太仓长,故人们尊称他为“仓公”或“太仓公”。
  淳于意自幼热爱医学,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为师,学黄帝、扁鹊的脉书、药论等书,精于望、闻、问、切四诊,尤以望诊和切脉著称。
  淳于意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辞去官职,不营家产,长期行医民间,对封建王侯却不肯趋承。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曾召他做宫廷医生,他都一一谢绝了。因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长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到,宽免了淳于意,且废除了肉刑。
  淳于意诊断疾病,注意详细记录病案。他将典型病例进行整理,写出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医案—《诊籍》。
  针灸技术,在《诊籍》中已见有效地应用。
  淳于意不但是一个著名的医学家,而且是一位热心传播医学的教育家。他广收弟子,精心传授。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就有宋邑(临淄人)、冯信(临淄人)、唐安(临淄人)、高期、王禹、杜信等6人。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 中国最早的病历 “病历”
  病历是医疗部门记载病人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但你知道我们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病历”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又是谁首创的呢?
  汉文帝时期有个人名叫淳于意,因年轻时做过管理粮仓的小官,人们便称他为“仓公”。小时候,他家里很穷,他的许多亲属都因有病而无钱医治,过早离开了人间。这悲惨的现实启发了淳于意,他决定自己学医,来挽救病人的生命。于是,他在管理粮仓之余便四处搜寻药方,拜求良医。不久他便成了一名学识渊博,能预知病人生死,拥有许多奇方、古方的医学家。中国医学上最早的“病历”就是淳于意首创的。
  淳于意是个细心人,在他给人治病诊病时,总是把病人的病情和自己诊断处理的方法记下来。当时人们把这称为“诊籍”;现在我们称它为“病历”。
  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为淳于意作传时,曾摘要记录了他的25份病历,这是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人最早的“病历”。
● 中国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的著作
《伤寒论》是后汉.张机(仲景)所著,一向被学习中医者视作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的圭臬,后世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挥、创新,仅就历代注释此书的著作来说,现存的不下一、二百种。
然现存最早的《伤寒论》全注本首推宋代成无已所注的《注解伤寒论》。书成于公元1144年。成氏就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进行注释,他的注释以《素问》、《灵枢》、《难经》为依据,随文顺释,为求明了,其中并间有发挥。把病机与用药联系起来,使治疗方法有了依据,进一步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对辨证表里虚实有独到之处。通过成氏的阐述,大大提高了《伤寒论》的理论水平。对后世学习研究《伤寒论》颇有裨益。
● 中国现存最早的外感热病学典籍《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的医药家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是一部论述伤寒和杂病的专著。本书曾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后将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为二书。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曾分别校订,计有《伤寒论》10卷、《金匮要略方论》3卷及《金匮玉函经》8卷等三种传本。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伤寒病症为主的部分,现存最早的有明. 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简称“宋本”)和金.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简称“成本”)两种刊本。
  张仲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辨证为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原则和立法、用药规律,以条文的形式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总结了汉代以前有关急性热病与有关病证诊治的丰富经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现有多种刊本和注本。
●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性论著《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首见于《汉书·艺文志》著录,是约成书于战国以至秦汉间的医学理论性论著,它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约14万字。它托名于“黄帝”,实则是古代许多医学家的劳动成果,它是祖国医学中最宝贵、最光辉的遗产。
  《黄帝内经》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祖国医学对于解剖、生理、病理、药理、诊断、针灸、治疗等各方页的见解,对临床实践从理、法、方、药各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确立了祖国医学的指导思想和治疗原则。同时,也涉及到当时天文、物候、历法、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十分丰富。它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医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它的基本思想是: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机体与情志存在着整体联系,与自然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社会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结构、生理现象、病理变化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总结诊断治疗的一般规律,重视脏腑经络,认为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内脏的功能,经络是人体内部运行气血的通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使人体各部器官组织联成一个整体;提倡预防疾病,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主张,要求做到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
  两千多年来的医疗实践证明,《黄帝内经》一书的价值甚高,它不仅为我国历代医家所重视,而且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医学家和科学史家的高度注意,一些国际针灸组织,还把它列为必读的参考书。现在,《黄帝内经》的部分内容已被译成日、德、英、法等多种文字,流传于许多国家。
● 中国现存最早的明堂图《黄帝内经明堂类成》
  针灸著作。简称《黄帝内经明堂》。十三卷。是《黄帝明堂经》的一种注本。为7世纪初(唐初)由杨上善注释改编而成。前十二卷论十二经脉腧穴;末一卷论奇经八脉。本书曾经唐太医署规定为学习针灸的主要课本。唐以后失传,现只存一卷(卷一),是根据日本发现的残卷刊印的,有《丛书集成》本。
● 中国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注本&
成书于我国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祖国医学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它备受历代医学家重视,历代注释者不乏其人。最早注释者首推南朝齐梁之间的全元起(《隋书.经籍志》作全元越,《南史》作全元起),注释八卷,名为《素部训解》,可惜原书已佚。
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当是隋唐著名医家杨上善(约七世纪)所著的《黄帝内经太素》(公元605-617年)。
杨上善最早将《内经》中《素问》与《灵枢》的两部分内容全部拆散,分类整理归纳为十九大类,即: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养、伤寒、寒热、邪论、风论、气论、杂病等,成30卷(现缺4卷)。
《黄帝内经太素》传至南宋时国内已佚,清光绪年间杨惺吾在日本相当我国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的卷子钞本影录传回,于1924年经萧延平校注后刊印问世。原书残存23卷。1979年王雪苔从日本带回盛文堂刊印的《缺卷复刻黄帝内经太素》3卷,补充了部分残缺。)使《内经》的理论观点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本书不仅保存了《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形态,同时杨上善加了注文,全书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医书佚文等方面,对研读《内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在日本尚有较大影响,日本丹波康赖编撰的《医心方》曾引述了杨上善的注释。
● 中国第一部研究杂病的医学专著《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是一部以内科杂病为主的临床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三世纪初。仲景原撰《伤寒杂病论》,经西晋王叔和编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根据王洙在馆阁中发现的蠹简文字,重新加以整理编校,取其中杂病为主的内容,改名《金匮要略方论》。书中附有一些东汉以后医家的方论。
  《金匮要略》3卷25篇,第2篇至22篇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科病证脉治,论述精要,为读者提供了辩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奠基著作之一。书中重点论述了内科病证,诸如痉、湿、暍、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肺痈、咳嗽上气、奔豚气、胸痹、心痛、短气、腹满、寒疝、宿食、风寒积聚、痰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水气、黄疸、惊悸、吐血、下血、胸满、吐血、呕吐哕、下利等40多种。同时还论述外科、伤科如痈肿、肠痈、浸淫疮、刀斧伤等病证。此外,设有女科病证的专篇论述。该书以疾病分篇,论述每种病证的不同症型和不同阶段的治疗,以及“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临床实践,便于后世业医者分析比较,学习掌握治疗中的圆机活法。此外,书中另有脏腑经络病脉,摄生养慎以及饮食卫生、饮食禁忌和食物中毒的防治等论述。《金匮要略》总结了东汉以前的丰富诊疗经验,当时对多种疾病的病因认识,已明确地归纳为三大类,并将体虚感受外邪、从经络传入脏腑(所谓'内所因')列于发病的首位。重视四诊合参,以脏腑经络为辨证重点,结合营卫气血、阳阴五行等理论。在论治方面,重视预防和早期治疗,所谓'上工治未病'。强调在治病时必须照顾整体,调整脏腑功能。
  《金匮要略》共收集方剂262首,方剂的特点和《伤寒论》方一样,所收载的大部分方剂,确有较高的疗效,如大柴胡汤、泻心汤、大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鳖甲煎丸、当归生姜羊肉汤、半夏厚朴汤、厚朴七物汤、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甘麦大枣、酸枣仁汤、肾气丸、麦门冬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黄土汤、枳术汤、括萎薤白白酒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胶艾汤、大黄牡丹汤、薏苡附子败酱散、白头翁汤、苓桂术甘汤、十枣汤等方,均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所载方剂具有药味精炼、配伍严密、主治明确的特点,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或称之为“经方”,后世方剂学发展的重要依据。
  《金匮要略》除汤、丸、散剂内服和针灸治疗外,还载述了温熨、坐约、烙法、洗浴法、药摩、鼻内用药、吹耳、灌耳、浸足等外治法,为临床治疗学和保健卫生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书记载的若干急救卒死治法,特别是对自缢,书中生动地记述了如何用人工呼吸配合药疗、食疗、按摩、吹耳外治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抢救,操作规程符合科学性。  
  《金匮要略》自北宋刊行后,历代均有刻本传世。其中常见的有明代赵开美刻本。历代注释和研究《金匮要略》的著作亦颇多,但远远不如《伤寒论》。
● 中国最早不定期中医杂志《吴医汇讲》
杂志,这种形式对人们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它的主要特点是每期版式基本相同,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主要分专业性与综合性两种,并有定期与不定期之分。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是不定期的,名叫《吴医汇讲》。&
《吴医汇讲》是清末医家唐大烈主编的。唐大烈是江苏苏州人,字立三,曾担任过典狱官,并为狱中犯人看病。在他晚年仿照康熙年间有个叫过绎之所编的&吴中医案&一书,将江浙一带40余名医家的文章128篇,汇集起来,。陆续发行,成为一种具有杂志性质的医书。《吴医汇讲》,“吴医”就是指江浙一带的医家,“汇讲”就是指汇集个人单篇著作加以刻印的书籍。顾名思义,“吴医汇讲”就是汇集江浙一带医家单篇著作的一种出版物。
《吴医汇讲》发行于公元1792、1801年。其主要内容包括医学论述、专题评论、验方交流;考证、笔记、书评等。唐大烈在《吴医汇讲》序中说明:“这本《汇集》不限卷数,以便等侯陆续而来的稿件,可以随时增订。”他又在“凡例”中说:“凡有高明议论,则随到随登,不分门类,不限卷数,。不以年份先后来排,也不以排次的先后分好坏。只希望日积月累,汇集成册。如果你居处比较远,则不妨邮寄到苏州临领路我的住处,”一定优先给称刊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吴医汇讲》是我国最早的一本不定期发行的杂志。
《吴医汇讲》的编缉过程,我们可以在最后一期的“附识”中看到。大意是说各种送来的稿件,先由主编详细审阅后,再与几位朋友商讨一下,最后几经审阅,方定稿送去印刷。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唐大烈是杂志的主编,而他与几个朋友组成了类似现在杂志编委会的形式。这种形式对于保证刊物的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关于办《吴医汇讲》的宗旨,唐大烈写道:主要列登有独特创见的文章,并要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又说;即使有不同的见解,只要有意义,《吴医汇讲就一齐刊登出来,以有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
《吴医汇讲》的主要文章,有叶天士的《温症论治》,薛金白的《日讲杂志》,顾雨田的《书方宜人共识论等。《温症论治》是吁天士的著名论著之一,是专门讨论温病的,这是他最年发表的有关温病学说的论著。薛生白也是一位著名的温病学家,他写医学随笔《日讲杂记》用独特的笔调将自己的论点很自然地表达了出来。《书方宜人共识论》一文则是顾雨田写的有关医德的文章。他指出有的医生写的药方很潦草,药里的人很难识别。如果粗心的配药人员凭自己猜想随便配上几只药,那就要出问题‘他郑重地告诫每一个当医生的;都要首先把字写清楚,药方一定要写得大家都能看清才好。这些文章,包括唐大烈自已发表的15篇文章在内,迄今为止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吴医汇讲》不仅刊登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理论文章,而且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文,包括一些‘方便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阅读的《拟张令韶伤寒直解辨症歌》、《周身经络总诀》等普及性小文章。这些文章与重要论文相辅相成,“红花绿叶相映红”,使《吴医汇讲》这本我国第一本不定期出版的中医杂志办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 世界上最早的健身操图《导引图》&
  相传上古尧舜时代,人们已经开始用舞蹈运动治疗关节活动障碍的毛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通过实践、探索逐渐总结出'导引术'(即保健体操)和'吐纳术'(即呼吸体操)等医疗体育方法来防治疾病。
  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卷保健运动的工笔彩色画,这是公元前3世纪末的作品。图中彩色描绘了不同年岁的男女体操动作40多个,旁边还附有简单的文字说明,图上男女数量大致各半。《导引图》不仅年代早,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它使古代文献中散失不全的多种导引与健身运动找到了最早的图形资料,对导引的发展、变化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线索。从中我们看到有关医疗体育的几个方面:
  一、呼吸运动:马王堆《导引图》所描绘的呼吸运动与古代传统练功的'胎盘法'(丹田呼吸法)不完全一样。文字说明中有两处直接提到呼吸。如'印(仰)浑(呼)'与'笑(猿)狰'。古代'印浑'是仰身呜叫的意思,'笼浑'是猿猴啸叫的声音。图的形态是胸部扩张,双手向后举,其动作是加强对心肺功能的锻炼。
  二、肢体运动:《导引图》中除极个别的蹲、跪(坐)式外其余全部为立式运动。现在我国第五套广播操中的八个动作基本概括了《导引图》的精华部分。如上肢运动有'龙登'冲拳运动有'蚂(占)',扩胸运动有'印淬',体侧运动有'螳螂';腹背运动有'满政',跳跃运动有'引颈''坐引八维',以及有图缺文的踢腿运动和体转运动。
  另外,象《五禽戏》中鸟、熊、猿也有相似图文,可知华佗的《五禽戏》与马王堆《导引图》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关系。
  三、器械运动:《导引图》除徒手操外,还发现使用棍仗式运动,作屈身转体运动状,双手持杖。文字说明是'以文(杖)通阴阳'。还有折腰式转体运动,脚下有一球状物,也是器械运动的形态。
  四、导引与治病关系:《导引图》文字说明中直接提到治病的项目共有:'烦'、'痛明'、'引聋'、'引温病'等12处,说明导引不仅对四肢部位的膝痛、消化系统的腹中,五官的耳目,甚至某些传染病的治疗有着密切关系。
  马王堆《导引图》所反映在医疗体育上的四个方面内容足以说明中国是世界上较早应用医疗体育的国家。欧洲学者马亭伦承认,西方通过艾氏的介绍,从远东抄袭了中国的医疗体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也认为,西方现代的医疗体操实际上是从中国早期的体操传入欧洲演变而成的。所以,西方学者称呼中国是'医疗体操的祖国'。
● 世界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看过《三国演义》小说的人也许还记得,蜀国大将关羽和魏国曹仁军队战斗的时候,右臂中了有毒的流箭,满臂红肿非常危险。蜀军请当代名医华佗去襄阳为关羽治疗,华佗看了伤口后,决定施以手术,并建议服“麻沸散”麻醉。关羽不肯用,华佗便把他的病臂缚在木架上的铁环中,在局部涂抹了强烈的麻醉药。拿出尖刀刮尽了腐肉和受损的骨膜,搽上了药,又用丝线把伤口缝好,使关羽保存了性命和手臂。
  小说中讲的“麻沸散”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和使用的麻醉剂,由东汉末年和三国年间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所创造,公元2世纪我国已用'麻沸散'全身麻醉进行剖腹手术。到19世纪中期欧美医生才开始施用麻醉药,比我国整整晚了1600多年。这无法比拟的创举,使祖国医学一直遥居世界前茅。
  据传华佗还想用“麻沸散”为曹操治头风病,当时建议曹操服“麻沸散”后剖开头皮切除病根,可惜曹操不相信华佗的本领,反而把华佗杀害了。
  关于'麻沸散'的配方遗本传说众多。有的说被华佗用火烧掉了;有的说华佗在监狱中送给看守人,而被看守人的妻子烧掉,看守人放下一部分;还有的说华佗烧的是副本,正本留在家中。
  1979年中外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华佗神方》,由唐代孙思邈编集,里面就有人们所渴望而急欲一观为快的“麻沸散”配方。它的组成是:羊踯躅9克、荣莉花根3克、当归30克、菖蒲O.9克,水煎服一碗。
  书中还记载着此方专治腹中病结或患圆形或长形肿块,各药不效,必须割破小腹取出,或脑内有病,必须劈开头脑,取出病邪之物则头风自去。服此能令人麻醉,不知人事,任人劈破不知痛痒,说明麻醉作用还很强。由此可知华佗当时对于脑外科和普外科及麻醉学方面已达到相当水平。如果再向前推算,曾有一个故事记载了战国时期神医扁鹊使用'毒酒'麻醉,给两个心脏病患者做了心脏对换手术。只可惜“毒酒”由什么成分组成没有文字记载,否则我国麻醉剂的发现还要早得多哩!
● 中国现存最早医疗体育专书《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历史。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但也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内容。五禽戏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临床分科专著和医学类书《千金要方》&
孙思邈在医学史上的伟大成就,大都体现于他的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里。他在70岁高龄时,完成了《备急千金要方》;而在撰写《千金翼方》时,他已然百岁高龄了,完成该书的第二年,他便与世长辞了。可以说,这两部书就是他毕生心血的印证!
  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到处求医问药,几乎耗尽了家资,他自小也就有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深切感触。他十分不满意于当时社会上对医生并不十分尊重的社会风气,并认为医生是救助他人免除病痛的人。不论什么人,生病时都在被病痛煎熬着,医生“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一职业十分高尚。也正是为此,他将“千金”二字冠在书名上,既是感悟生命的珍贵,又是对当时歧视医生的社会风气的讥讽。
《千金要方》共30卷,其中主要对于临床各科的诊治方法、食物疗法及预防、卫生等方面的内容都详加论述。而30年以后成书的《千金翼方》,取义为与前面的著作《备急千金药方》相互补充,如羽如翼。该书仍是30卷,论述了本草、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等方面的内容,十分详尽。
  孙思邈十分重视妇女和儿童的疾病,认为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方面的特殊生理条件和疾病范围;儿童的身体结构与成人大不相同,皆应单分出科,独立讨论。他也是最早提出将妇科单列一科的医家。在书中,还把“妇人方”一卷置于篇首,足见他对此的重视程度。对于小儿,他主张衣着要软、不宜过暖、常晒太阳等养育方法,并对于哺乳的时间、次数、乳量等方面的知识详尽地进行了阐述。书中载小儿方30多首,也是唐代对儿科贡献最大的医家。
  方剂学方面,他首创了“复方”,就是将2张“经方”(《伤寒论》中所载的方子称为经方)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使用。而这种方法十分严格,在方解方论、操作办法和药物配伍等方面,都有着很严格的限度,极难掌握。但他经过不断的努力,凭借其深厚的医学功力,开创了这种制方的方法,并运用得非常精彩,十分了不起。
  在内科病的治疗方面,他也有很多创新。孙思邈曾治疗过数以百计的麻风病人,他一心救治,不惧怕被传染,甚至与他们一起生活,细心观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还采用内服药物的方法治疗脚气病,其记载之早和效果之高都是世界之最。外科方面,他首创的葱管导尿术和灸法治痈疽等多种效验颇佳的方法被后人大量地采用。针刺治疗方面,他独创了“阿是穴”疗法,就是找到病人感觉最痛苦的部位施针的方法。往往,找到了这个感觉最为强烈的部位之后,稍一碰触,病人就会马上说:“啊,是。”“阿是穴”之名由此而来,这种治疗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很有疗效。
  孙思邈在药物学方面也有较高的成就,他不辞辛苦,踏遍了太白山、峨嵋山亲自采药,收集民间验方,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他十分注重采药的时间和制作方法以及药品的产地,在药材学方面亲自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调查工作,对于不同时间采摘、不同方法炮制、不同产地药物的各种细微差别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在组方配药时,就对此有了严格的区分和不同的要求。到今天,这种对药材间细微差异的掌握和精准的选择运用,已经成为高明医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孙思邈还创立了根据药物的治疗功效对药物进行分类的分类方法,至今仍是最常用,也是对临床医生来说,最方便的一种分类法。由于对药物学的突出贡献,他被尊为中国历史上的“药王”,并且在医学界的这一称谓已广泛流传到民间,甚至庙宇和道观中供奉的药王也多是孙思邈其人。
  孙思邈活了100多岁,对于养生,他尤其重视。在这方面的论述也很多,像不能随处吐痰,不能吃生肉,饭后漱口等卫生习惯都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可以说都是很先进的养生保健观。
  今天,我们在各地都可以见到很多不同规模的药王庙,可见人们对这位药王爷的感激和怀念一日也未曾减少过。
● 中国现存最早的病源学专书《诸病源候论》&
到了隋朝,中医学已经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也在各个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每一门学说也各自有了专门的杰出著作。例如:医理与治法方面的巨著《黄帝内经》、方书之祖《伤寒论》、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等。至此,中医学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学术体系也基本达到了全面和详尽的程度。中医理论方面的著作,大多是在汉代以前完成的,唯有病源学和证候学说方面的专著出现得较晚。直到隋代,朝中的太医博士巢元方率众编著了《诸病源候论》一书。至此,才完成了对这一重要学科的确立,并且对于中医极具特色的“病源学”和“证候学”进行了精细、准确的分类与描述,其内容十分周到、全面,以至于在其后的几千年中,该书仍是最完备、最详细的病因学和证候学专著。
巢元方是隋大业年间的太医博士,他知识渊博,医术高超。据《炀帝开河记》记载:隋朝大总管麻叔谋,患了“风逆”证,不能行动,头晕恶心,每天只好卧床。巢元方为他诊病后,认为是风邪侵入腠理造成的,病的部位在胸臆之中。便叫他用嫩肥羊蒸熟,掺上药粉同食,麻依法服后,很快就好了。从此便常服此方以自养。巢元方在治疗过程中,灵活掌握,可以做到药食同疗的地步,可见医术很高。而这种小方治大病、食药相合的治疗方法,足以见得医者的强闻博识,聪颖敏锐。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述病源和证候的书,书中虽没有记载治法和方药,却有很强的资料价值,为医者的案头常备用书。书中记载了“疥虫”是疥疤的病源,它藏在湿疥的脓疤中,可用针头挑得,形似水中的蜗牛,其观察十分细腻,也是病因学说在形态学上的一大进步。书中对“绦虫”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解说。其中讲道:寸白虫会一段段的增生,逐渐长大达四、五尺长,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描述十分接近,并且指出了这种病的发生与食用未熟的鱼和牛肉有关。书中描写了“漆疮”,这是一种发生在对漆敏感的体质的人身上的米粒样的丘疹。当接触到漆以后,只有这类人身上会出现,而其他人没有,这也是最早的免疫学研究,可以说这时的病因学说,对于过敏的认识已经十分全面了。书中还对传染病,如肺结核、天花、脚气病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甚至提到了妇女人工流产。在养生方面,也很有真知灼见:文中提出刷牙是保证牙齿健康的关键。甚至还描写了肠吻合手术的步骤、方法、缝合以及护理等。可见当时的外科手术也是比较发达的。
  病源与证候是中医辨证处方的重要依据之一,该书内容丰富,描述详尽,分析准确,明确易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书。除此之外,《诸病源候论》还是一部记载了当时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著作,从该书所载的对于病因的认识方面的内容看,当时的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全面周到、分析透彻的程度。也许是受到了文化导向的影响,医学史上,多数医家更加重视对于理、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和著述,这方面的专著非常少。而《诸病源候论》内容的全面和周到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缺,直到今天的医学发展水平,它仍称得上是一部完备的好书。
● 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书《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皇甫谧幼年时父母双亡,便过继给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皇甫谧立志努力学习,不敢再有丝毫懈怠。他虽然家境贫寒,但即使是在家中种地时,他也不忘背着书,抽空阅读。自此之后,他对百家之说尽数阅览,学识渊博而沉静少欲,并著有《孔乐》、《圣真》等书,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40岁时,他患了风痹病,十分痛苦,在学习上却仍是不敢怠慢。有人不解他为何对学习如此沉迷,他说:“朝闻道,夕死可也。”说如果早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就算晚上便死去,也是值得的。皇帝敬他品格高尚、学识丰富,便请他做官,他不但回绝了,竟然还向皇上借了一车的书来读,也算得上是一桩奇事了!
  他抱病期间,自读了大量的医书,尤其对针灸学十分有兴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以前的针灸书籍深奥难懂而又错误百出,十分不便于学习和阅读。于是他通过自身的体会,摸清了人身的脉络与穴位,并结合《灵枢》、《素问》和《名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悉心钻研,著述了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
该书除了论述有关脏腑、经络等理论,还记载了全身穴位649个,穴名349个,并对各穴位明确定位,对各穴的主治证、针灸操作方法和禁忌等都做了详细描述,并一一纠正了以前的谬误。
  可以说,《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学发展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唐朝太医署在学习针灸学时就是以该书为教材的。后来,此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家,在国际上声望也很高。
● 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针灸著作。又名《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称《铜人经》或《铜人》。三卷。宋·王惟一撰。原书在1027年由宋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四壁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一卷。书名“铜人”,系在编此书的同时,由王惟一等铸制了我国最早的一具针灸铜人型而得名。书中详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和督、任二脉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参考名家学说予以订正,并绘制经脉腧穴图。此书还对《灵枢·经脉》的原文作了注释。由于内容简明扼要,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原刊本及石刻碑早佚,现存系经明人重刊的三卷本和经金人闭邪瞆叟于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改编的五卷本。后者曾补入了一篇“针灸避忌太一之图”,并改名《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现存明刻本、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针灸源于中国,在南北朝之后传到了日韩,特别是传到朝鲜,然后在周边国家应用,这是不争的事实,所有的史料都是有根据的。
针灸发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理论认为,刺激经络可以促进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以恢复健康。针刺是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选择适宜的针具刺激特定的穴位;灸法通常分为直接灸与间接灸两种,用艾炷接触穴位灸灼,或用艾条并与体表保持一定距离热薰穴位。
中医针灸有4大基本要素:一是针和艾,艾就是灸的原料,针灸不只是针刺,针刺和灸是结合的,这是两个基本的工具和特定的工具。二是针灸有特定的穴位。三是针灸各有方法,灸有灸法,针刺有针刺法,如何补泻,灸和针刺怎么结合,都是有理论和技能的要求。四是中医针灸是遵循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什么理论呢?就是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理论,体现在人身上,那就是经络,是经络把脏腑之间相互联系起来,也使得中医整体观通过经络体现出来,而针灸就是刺激经络上的穴位,所以针刺的经络和穴位使它影响到脏腑,如果从保健的角度来说,使它消除亚健康的状态,局部有病变的通过针刺,疏通经络可以治疗疾病。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此外,针灸还是中医中体现技艺和工艺最突出的部分,而且这种经千百年积累、总结出的传统技艺,至今还难以用现代科技所替代。
中医针灸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基础,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具与艾叶等主要工具和材料,通过刺入或薰灼身体特定部位,以调节人体平衡状态而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延绵数千年传承至今,不仅是一种保健和治病救人医疗技术,是人类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已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不仅在中国广泛采用,并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
&&&&&&&&&&&&&&&&&&&&&&&&&&&&&&&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国际针灸合作委员会
&&&&&&&&&&&&&&&&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早的中医学专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