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垂直地带性分异完整的原因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0|
上传日期: 14:24:2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1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官方公共微信知识点梳理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
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有: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低,阴坡高;迎风坡低,背风坡高。
(5)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整理教师:&&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知识点分析,
试题“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相似的试题还有:
下图为安第斯山北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 温10。C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 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 带的气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并不与地面平行,而且缺失高山针叶林带,请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区可能是____&&&&&&&&&&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高原&&&&&&&&&&& D、拉普拉塔平原(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自然带)、林线(林木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 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林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出山麓地带的气&&&&&&&& 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垂直自然带的界线并不与地面平行,而且缺失高山针叶林带,请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雅鲁藏布大峡谷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之上,具有从高山冰雪带到低河谷热带季雨林带等垂直自然带,是世界山地垂直自然带最齐全的地方。雅鲁藏布大峡谷被世人誉为“20世纪人类的地理大发现”。该峡谷长达504千米,最深处达6009米。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貌奇特、地壳活动频繁。大峡谷是天然的水汽通道,这里出现的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他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将大峡谷地区自然带的字母与下图中的数码配对。A、亚高山寒性灌丛草甸带&&& B、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C、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寒温性针叶林带&&& E、高山冰雪带&&& F、高山寒冻冰碛地衣带&&& G、高山寒冻草甸垫状植被带&&&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2)大峡谷垂直自然带最齐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峡谷地区雪线高度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考地理试题《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1、单选题&&读下图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回答题。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91exam.org/91files//razhrwtgggy.jpg" style="vertical-align:">小题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所处的温度带可能是(??)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亚寒带小题2:导致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异景观形成的的主导因素是(??)A.水热差异B.水分状况C.热量条件D.土壤差异小题3:一般来说,下列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的是(??)A.北纬10°,海拔4000米处B.北纬40°,海拔4000米处C.北纬10°,海拔1000米处D.北纬40°,海拔1000米处
参考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图示山麓基带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判断该山地应位于温带。小题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异主导因素为水热条件的差异。小题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主要是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所以四个选项中北纬10°,海拔4000米处的山地中自然带最复杂。点评:本题组通过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来考察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分布。学生熟练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即可轻松作答。【规律总结】关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几个规律性问题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1)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2)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3)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4)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②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下图为安第斯山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91exam.org/91files//ge15p2vlexl.png" style="vertical-align:">(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可能是(?????)A.巴西高原B.亚马孙平原C.墨西哥平原D.拉普拉塔平原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http://www.91exam.org/91files//ngbso20sujr.png" style="vertical-align:">(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林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林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山麓地带的气温。(10分)(3)请分析图中安第斯山雪线东坡低、西坡高的原因。(10分)(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1)B (2分)(2)基带为热带雨林带,(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图示安第斯山脉基带是热带雨林,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离的较远,A错。亚马孙平原植被是热带雨林,所以离的最近,B对。墨西哥平原在北美洲,拉普拉塔平原是温带植被,C、D错。 (2)结合材料,读图可以判断出,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树线的高度为3 100米 ,雪线的高度为4 800米。 雪线的下边界温度为0℃,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6℃计算得出,山麓地带的气温28.8℃。(3)读图可以看到,图示区基带是热带雨林,说明位于赤道附近地带,东面与亚马孙平原相接,所以东坡是山地迎风坡,受东北信风,东南信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大量水汽,降水多。西坡为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所以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低。东坡降水多于西坡,使冰雪面积分布更广。(4)在高山地区植被的垂直变化是指植被随着海拔的变化而改变。因为海拔高度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温度水分的变化,造成植物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我国新疆天山和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现象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现象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现象D.非地带性现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这是因为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若受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影响应该属于温带荒漠带。但由于地貌部位和地表物质组成、潜水的埋藏及流动性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利用源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的河水或地下水灌溉的经营活动,使得这里逐渐形成了绿洲。因此说绿洲是由地下水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及人类活动干预形成的非地带性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回答1~2题。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0" src="http://www.91exam.org/91files//yzupyknu3zc.gif">1、该阴影是哪两种干、湿区的过渡地带①湿润②半湿润③半干旱④干旱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该阴影地带是我国①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②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④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参考答案:1、B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甲是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干支流交汇处有一城市;图乙是图甲中①、②两水文站的河流径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3)题。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tyle="VERTICAL-ALIGN: middle" src="http://www.91exam.org/91files//glopsncrwns.gif">(1)造成从⑥处到⑤处植被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纬度差异 ??? B、海陆差异 ??? C、海拔差异 ??? D、人类活动差异 (2)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乙中b曲线反映了图乙中①处水文站的流量变化 ??? B、⑥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 C、③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 D、①~②河段的流向是由西南向东北 (3)在P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参考答案:(1)C(2)D(3)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网站客服QQ:小木虫 --- 600万学术达人喜爱的学术科研平台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作者: 收集于网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协调、平衡构成一个整体,某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各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  2.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不同地区分布着不同的自然带,学生应掌握自然带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知识。  3.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学生明确陆地环境各要素应该协调发展。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材分析  陆地环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和土壤等许多要素共同组成的,这种组成不是简单的汇集,而是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地表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交换,彼此间产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在地表形成一个特殊的、不可分割的自然综合体。教材一方面通过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中的箭头表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关系,并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例分析其自然环境特点印证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教材以植被的变化引起环境变化以及碳元素的变化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等实例说明当陆地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在各地区内环境要素之间有一种协调或平衡。如果某个要素的变化超过了其限度,就会导致彼此间的不协调或不平衡,有时甚至带来环境灾害,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材分析  从全球看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但在不同地区,无论是自然地理过程还是自然地理特征,都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地域分异现象是极为普遍的自然地理现象。教材提出地域分异的概念,并从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现象入手,配以“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分三个方面重点讲述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  第一,纬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配有两幅景观照片“热带雨林”和“苔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两个极端实例,说明不同自然带,其差异十分明显,并指出产生这一分异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使赤道到两极的热量状况差别显著,所以纬度地带性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由于热量对水分条件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纬度地带性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其分布是沿纬向延展,沿经向更替,并具有全球分异的规律。  第二,经度地带性分异,教材选择了“温带森林”和“温带荒漠”两种景观,说明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其分布是沿经向延展,沿纬向更替,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明显。  第三,垂直地带性分异,以“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由于海拔不同引起不同高度水热条件差异显著,从而出现垂直分异,其分布是沿同一水平方向延展,沿垂直方向更替,低纬度地区的由山麓到山顶的分异与纬度地带性分异相类似。这种垂直分异只有在一定高度的山体才会出现,而且纬度越低,分异越显著。  教材分析地域分异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地狱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教材中没有出现“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这几个地理名词,而是以“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出现,并且对三种地带性分布规律没有做总结,教材这一处理方式是为了降低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教材在最后也出现了非地带性概念,但没有列举实例,出现这一概念是为了说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如果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例说明,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关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教学方法建议  对本节内容的教学,建议从图像或实例入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由此出发,分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关于,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示意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从实例出发,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西北内陆各自然要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或者以学校所在地为例,进行分析,学生会感到更熟悉,更亲切,更具有感性认识,分析实例后,教师应说明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也是整体性的表现。如果学校所在地与西北内陆地区环境差异较大,教师可以利用这两个地区比较,由于什么因素发生变化而导致陆地环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当陆地环境中的某个要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从而改变整个地理环境,最后应落实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性这一事实。
关于“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的教学方法建议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景观图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热带雨林”和“苔原”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两个地区在植被上的差异,并由此分析产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进而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不均导致热量的差异,结合第二单元关于气候分布规律,说明自然带的概念和以热量为主导因素所形成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特征,具有全球性的分异。以此类推,分析“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两幅景观图片,说明产生两个地区自然环境差异的主导因素——海陆位置的差异导致水分多少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经度地带性特征,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显著。分析“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说明垂直分异特征,在分析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例及海拔,并将二者对应分析引起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垂直分异是否显著与山体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密切相关。最后教师应明确,除地带性分布较好的体现了地域分异外,非地带性的分布同样说明地域分异,教师可以列举实例,例如由于海陆分布因素使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地形起伏,使安第斯山南侧东西气候具有显著差异等,以此说明非地带性使地理环境更加复杂。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含义;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③自然带的分布【教学手段】多媒体素材库:图片,①热带雨林与苔原;②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荒漠; 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叠加;④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分布【教学过程】(引课)根据所学的气候、植被、水文、土壤、地貌等各要素知识,请同学说明学校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阅读“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各地理要素如何共同作用形成现在的地理环境综合体?(提问思考)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与我国西北地区的差异是什么?由于什么要素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板书)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①阅读教材中图片“热带雨林”和“苔原”)通过对陆地环境整体性的了解可知,两个地区的某个自然要素发生变化,整个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就会有较大的差异,读图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影响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气候对植被的影响,两个地区植被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气候中的热量差异产生的。(出示多面体素材库③,“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复习气候分布规律及影响气候分布的主导因素,通过知识的迁移,了解自然带纬度分布具有全球规律,说明不同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②,阅读教材中图片“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荒漠”)说明两个地区的景观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明确以水分为主导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在中纬度大陆由沿海到内陆最为显著。(观察“理想大陆气候模式图”)说明为什么在中纬度大陆这种差异最为显著。(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③,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通过读图验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别出示多媒体素材库④和③,阅读教材中“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示意图)结合图例观察示意图,说明珠穆朗玛峰由山下到山上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前面所提到的哪种变化相似?引起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分布在哪些地区的山脉这种变化较为显著?(板书)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差异为基础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差异为基础      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以水热差异为基础(出示多媒体素材库)南北球中高纬为什么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带?为什么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自然带差异显著?(板书)4.非地带性分布——局部环境因素的差异【设计思想】  对本节教材的设计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熟悉的学校所在地自然环境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并由此思考教材中的实例与学校所在地之间的环境差异。第二,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通过知识的迁移解决新问题,例如通过对气候知识的复习学习有关自然带的分布知识。第三,注意图象之间的联系性,引导学生阅读图象,提取、认定加工有效信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上找出两个自然带,查找关于这两个自然带:气候、植被、动物、土壤等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对于自然带内部反映了整体性,对于不同自然带之间反映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本栏目更多导读:
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甲18号中鼎大厦A座1层102室 电话:0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地域分异因素教案分析.doc1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地域分异因素
1.地带性因素 :
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分异 。
非地带性因素:决定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活动等现象的地球内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非地带性因素。
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基本地域分异因素,它决定自然地理现象的大规模分异。在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和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有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及局部的分异因素 。
如地方性的分异因素只导致地表某一局部的分异,它同基本的地域分异因素完全不同。至于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也是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温带大陆的湿润森林地区、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区、半干旱草原地区及干旱荒漠地区就是这种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的反映。
海陆分布:如北半球高纬度的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呈东西延伸、南北交替的现象十分明显,而南半球相同纬度绝大部分是海洋,故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
地形起伏:如南美安第斯山南段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侧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局部水分变化:如热带荒漠带和温带荒漠带内的绿洲。
局部岩石性质的变化:如在四川盆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紫红色的砂岩、页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
局部水分矿化度的变化:如在沿海平原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由于盐分变大出现的碱蓬草地。
局部环流和洋流:如信风带大陆西岸,因受离岸风及沿岸寒流的影响,在海岸带形成沙漠。
局部地热异常:如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人为作用:如在沙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限地带23完整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