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 Zhang 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界有着怎样的影响力,地位和杰出之处

,生物信息,芝加哥大学博士后,说书人
生物信息postdoc
题主你看,你的坏毛病不是天赋过高带来的,而是父辈江湖地位过高带来的。&br&&br&你不断强调自己没有在秀智商,在我看来你也没有秀出自己的智商来。你在这个点上成功的秀出了自己的坏毛病。&br&&br&你看,我其实不是来奚落你的。“中二病”这个症状,我远比你病的重,病的久。我倒是很羡慕你在大学时就能看到
&a data-hash=&d1c2993dfce4& href=&///people/d1c2993dfce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d1c2993dfce4&&@松塔&/a&这么对症下药的答案了,在治病救人这点上知乎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给你的建议只能是:即使看到了自己的问题,也不要幻想明天就能解决问题。 &br&&br&和自己的固有模式战斗,是很漫长的旅程,祝猎运亨通了。
题主你看,你的坏毛病不是天赋过高带来的,而是父辈江湖地位过高带来的。你不断强调自己没有在秀智商,在我看来你也没有秀出自己的智商来。你在这个点上成功的秀出了自己的坏毛病。你看,我其实不是来奚落你的。“中二病”这个症状,我远比你病的重,病的久…
难得有人邀请我,感谢 &a data-hash=&b6fb0b7b9c680& href=&///people/b6fb0b7b9c680&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黄继新& data-tip=&p$b$b6fb0b7b9c680&&@黄继新&/a& 大佬抬举。(这句话会在几天后删除)&br&--&br&这个答案一时间不好答,因为他在太多的维度都狂拽酷炫吊炸天,我先选一个角度你们感受一下,有机会我再补其它的。&br&&br&我们这行有一类实验室模式,叫“一将功成万骨枯”。看起来很成功,但我不太喜欢。很多老板一看文章,每年都有CNS,感觉很牛。但是仔细一瞧,诺大一个实验室,好几十号人,一两个幸运儿和无数炮灰。&br&说道炮灰,很多实验室刚开张,前几批的学生都是炮灰,搭平台建系统没文章。&br&&br&但feng zhang的lab是个极端反例,虽然他实验室的人很多,但是文章更多。&br&从他lab主页上看&a href=&///?target=http%3A//zlab.mit.edu/team.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hang Lab @ MIT&i class=&icon-external&&&/i&&/a& 有3个Ph.D学生已经毕业。 我们姑且认为这3个人是他第一批学生。(不过他11年开实验室,15年学生就毕业了?)&br&让我们看看这3个学生的主要文章。&br&Le Cong:Science 1篇,Nat Commun 1篇, Nat Biotech 共一作一篇。&br&Patrick Hsu:Nature Biotechnology 1篇,Cell共一作一篇+review一作一篇,&br&Mark Brigham: Nature 2篇共一作. (这个人转行去Consulting了)&br&一个炮灰都没有,人人有功练。&br&另外逆天的是,Feng Zhang本人是他老板Karl Deisseroth的第一批学生。&br&&br&你们感受一下
难得有人邀请我,感谢
大佬抬举。(这句话会在几天后删除)--这个答案一时间不好答,因为他在太多的维度都狂拽酷炫吊炸天,我先选一个角度你们感受一下,有机会我再补其它的。我们这行有一类实验室模式,叫“一将功成万骨枯”。看起来很成功,但我…
我觉得很多人没有审题,题目是 “如何&b&客观&/b&评价”,而高票答案们一边倒的批判崔永元。 实际上,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答题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br&1,我有一个预设观点,即崔永元是个傻瓜/坏蛋。&br&2,我点开PPT,发现了很多可以支持预设观点的证据,并无视了反方向的证据。&br&3,我关掉PPT, 宣布自己证明了崔永元是个傻瓜/坏蛋。&br&我认为,这个论证过程谈不上客观。&br&&br&----&br&以下是我的客观评价:&br&&br&1,丑。如果现实中的讲座里看到这么丑的PPT我就直接玩手机了。如果不是前两天这个热门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崔永元在复旦大学与复旦生科院卢大儒教授就转基因问题的激烈争辩? - 生物学&/a&)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压根不会看跑过来看这么丑的PPT。 太丑了,太丑了,因为太丑了所以要说很多遍。距离第15张,一个文字量相当大的图片,居然不等比缩放。实在是强暴了我的眼睛.&br&&br&2,脏乱差,一股浓浓的微博味。这一套微博传播版PPT,为了适应微博的传播规律,采用了一张图配一句话的方式。这种模式使得整体逻辑非常不连贯。而且在与主线无关的吐槽支线上展开的张数过多,吐槽方式也让人反感。 实际演讲时,每张图不会只配一句话,每张图所花的时间也不同(即权重不同)。我相信效果会好很多。&br&&br&但是我找不到崔演讲的视频。遗憾之下,找到了一个在政法大学演讲的文字版。链接如下:&a href=&///?target=http%3A//.cn/c/z/shuozhuanjiyi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蓟门决策:班门弄斧――崔永元说转基因&i class=&icon-external&&&/i&&/a&. &br&现场文字版和微博图片版相比,条理更清楚一些,用语极为缓和,几乎无攻击性词语,支线被大量删除。建议将文字版和图片版配合食用。不过好像太短了,也许是阉割版?。如果谁能找到完整视频版,望告知。&br&&br&3,有很大进步,但人。 相比于他之前拍的视频,这个PPT的进步明显。即清晰的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也没有去引用那些明显不靠谱的“科学数据”。说明他在这么长时间的战斗中,辨识力得到了提高,可喜可贺.&br&&br&4,通篇很少提及转基因吃起来是否安全,而是从“知情权”,“选择权”,“规范化种植”三个角度讨论。我认为这三个角度值得探讨, 崔永元有权利也有资格从这几个角度切入来讨论转基因这个社会性议题。而且我认为,他去各大学的法学院和新闻学院作这个报告,是非常合理的。 当然,我也希望他能多去去生命学院。&br&&br&5,崔有很多观点经不起推敲。 例如32:转基因作物不增产。 不过这楼里这么多反崔的,就用不着我讨论啦。&br&&br&6,崔有很多观点是很有价值的。由于我没有展开讨论5, 所以这个点在主观评价部分展开讨论。&br&&br&总结:微博图文版我打59分,文字版我打90分,实际讲座效果不知,&br&----&br&以下是我的主观评价。&br&利益相关:生物从业者。&br&转基因相关:敢吃。&br&崔永元相关:多年观众。欣赏但不忠实&br&预设立场:我认为崔永元的不是个傻瓜,也不是个坏蛋。在智商和道德两个维度上,绝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准。&br&&br&在预设立场下,我来寻找小崔PPT和文字稿中有价值的观点,总结如下.&br&&br&1: &&b&我(崔永元)的观点,要的是知情权、选择权、反对滥种&/b&&&br&这点我支持,我希望转基因食品能被标识。知情权与选择权,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转基因食品要有清晰的标识。&br&我知道也有人反对标识转基因食品, 也有一定道理。&br&但作为普通民众,究竟有没有这个知情权呢? 这个话题是值得社会各界讨论的,让法学界的人参与讨论“权”,让新闻界的人参与讨论“知情”,都是非常合理甚至必须的。&br&实际上,在支持转基因的人中间,对于公众是否有知情权,这个知情权如何维护或者说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标识,观点是非常不统一的。在本问题下就可见一斑。&br&最高票的&a data-hash=&d6c0b1b6cd& href=&///people/d6c0b1b6c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羊迪& data-tip=&p$b$d6c0b1b6cd&&@羊迪&/a& 在第一条就说知情权在2002年已经立法,且要求标识。我姑且认为他是支持标识的。&br&而 &a data-hash=&8aa1ea088e9b76b6de6a& href=&///people/8aa1ea088e9b76b6de6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史寒朵& data-tip=&p$b$8aa1ea088e9b76b6de6a&&@史寒朵&/a&, &a data-hash=&127e37bb1de9& href=&///people/127e37bb1de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何辛欣& data-tip=&p$b$127e37bb1de9&&@何辛欣&/a&以及 &a data-hash=&2cbff866e1401& href=&///people/2cbff866e1401&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Hello特特& data-tip=&p$b$2cbff866e1401&&@Hello特特&/a& 则不完全支持甚至不支持。&br&但以上众人皆非常反对崔永元。我觉得这件事有些没道理。正确的方式不是在某些观点上支持崔永元,某些观点上反对崔永元么?&br&&br&说白了,支持转基因,不支持转基因两种观点,在我看来都非常的可笑。 “转基因”是一个所谓的元概念,里面实际上包含许多命题。 例如 “转基因产品A能不能吃?”,“转基因产品A能不能种?”, &转基因产品A种的时候是否需要注意规范& , “中国农民种植了转基因产品A后能不能取得经济利益?”,“产品A种出来了那么卖的时候应该标识么?”,“虽然转基因产品A种了20年没问题,但我们再观察5年再决定是否引进好不好?”,&既然转基因产品A经过了20年的检验,没问题。那么对待转基因产品B能不能放松检验标准& 等等等等。 &br&&br&对一个元概念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只是抱团站队,而非理智讨论。 然而现实是,你在以上一个命题中回答了否,那么你就会被贴上一个“反对转基因”的标签。 这个现实是病态的。崔永元强调自己不是反对转基因,认为转基因是一项中立技术,最后选了3个命题来讨论,我认为他比很多所谓的“挺转派”,理智的多。&br&&br&2: &&b&农业部说中国管理转基因是最严&/b&...但实际上不是& &br&在推广转基因的人中,“中国管理转基因是最严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常见的观点,然而崔永元说,我们实际上管理很不严格。 &br&在这里崔永元指出了一个事实。而我依个人经验,相信崔永元所说的。 我们法律规定的严,执行起来渣,那综合效果就是管理的不严格。崔在这里提了两个参照组,美国和日本。人家确实管理的比我们好。&br&&br&崔还提了一个例子,就是番木瓜。现在我们知道,世界范围内近乎所有的木瓜都是转基因产物,中国至少从06年开始大部分木瓜就是转基因的了,但是几乎没有标识过。今天才知道这个事实的本吃货当然不会因此而在吃木瓜时有丝毫嘴软。 这里有个吊诡的事情,虽然我国的法律的精神认为转基因食品需要标识,但木瓜不标识转基因完全不违法,因为02年立法的5大类17项没有木瓜,在转基因木瓜卖了很多很多年之后,这条法律没有更新过。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我国的法律虽然看似很严,实则漏洞很多,不但执行得不到保证,出了bug也懒的发补丁. 实际上的对转基因的管理能力是很差的。而在这个框架下,所谓的知情权是无法得到保障的。&br&&br&在图片版22中,崔还提到了一个例子。尚处于实验中的“BT63转基因水稻”外泄,从实验田跑到了民用田里,然后进而进入了超市。 我们这里不谈BT63这款产品是否安全,但这件事如果属实,那就算是一场事故了。暴露了我国在试验作物的管理上有非常严重的漏洞。 这件事从08年开始陆续有曝出,但直到现在即没有进行全面的调查,也没有相应的法规出台跟进,说明我们的整个社会框架,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填补漏洞的能力很弱。&br&&br&那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转基因产品是否应该接受比较严格管理?&br&我认为需要, 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种植都应该有比对待普通农作物更谨慎。&br&&br&那我们多问一个问题, 一个需要严格管理的事物,却因为社会的风气与框架等原因,无法得到严格管理。那么,我们在推广这项事物时,是否要格外的审慎?&br&&br&这事不是我们搞生物的错,但是搞生物的人不能不去解决他。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科学家,法学界和新闻界联合起来,倒逼官府完善法规在先,新闻界发挥监督作用配合学界落实操作细则在中,全面推广再后。&br&而现在这套,文科生和理科生抱团吵架的作法,没戏。&br&&br&3: &b&&转基因这事要尊重隔壁王大妈&&/b&&br&别说要尊重王大妈了,首先至少要从尊重文科生作起。即使他们在朋友圈里刷转基因有毒也该尊重。即使他们看不懂你的科普你也该尊重。即使他不想看你的科普你也该尊重。 即使他是崔永元也要尊重。&br&(当然,收了钱恶意造谣的除外。有些人说崔永元就是收了钱恶意造谣,我很难理解。首先崔永元这样的你得花多少钱才能收买? 其次你买的起孟山都不能加一倍钱买么?)&br&&br&一个人搞不懂转基因的原理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人把自己搞不懂的东西吃到肚子里,感到恐惧,是正常情绪。 一个人应当有免于恐惧的自由。&br&&br&那我们如果要推广转基因,那就有责任小心翼翼的,尽量避免侵犯文科生王大妈的这种自由。不是打着拯救全人类的响亮口号就可以免除这种责任的,也不是斥责他们无知就可以免除这种责任的。&br&&br&&br&-----&br&更新:修改了语法错误。。为便于阅读,还是把那个很长的文字稿删了。
我觉得很多人没有审题,题目是 “如何客观评价”,而高票答案们一边倒的批判崔永元。 实际上,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答题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1,我有一个预设观点,即崔永元是个傻瓜/坏蛋。2,我点开PPT,发现了很多可以支持预设观点的证据,并无视了反方向…
评论:&br&1):卢教授和崔永元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但他们始终没能对同一观点进行讨论。&br&2):卢教授先跑题,先进入情绪,先放出强力嘲讽,均是重大失分点。&br&3):从pvp的角度,崔永元开启战斗模式后就全程碾压对方。&br&&br&场面总结:崔永元占上风。&br&&br&但这并不说明,崔永元是对的,而大儒教授是错的。只是1:崔永元刚(si)正(bi)面天赋点满。2:崔永元准备充分。3:大儒教授准备不够充分,在刚正面这件事上,和崔永元也不是一个量级。&br&&br&利益相关: 生物从业, 欣赏崔永元的不忠实观众。&br&转基因相关:敢吃.&br&&br&本问题内大多数生物从业者的答案都令人失望。 (&a data-hash=&f717a366e25dae619674aeb8b646ac5c& href=&///people/f717a366e25dae619674aeb8b646ac5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大肠杆君& data-tip=&p$b$f717a366e25dae619674aeb8b646ac5c&&@大肠杆君&/a& 除外)。所以我决定自己写一写。 &br&---------&br&&br&各位我来晚啦。又看了一遍视频本打算把对话打出来,结果发现 &a data-hash=&982f05f64a59c10b7903& href=&///people/982f05f64a59c10b790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万铆工& data-tip=&p$b$982f05f64a59c10b7903&&@万铆工&/a& 已经作了此事。感谢一下他的辛勤劳动,我的吐槽部分就直接复制他的对话原文啦。&br&&br&以下为分阶段讨论&br&&br&&b&阶段0&/b&:&b&背景知识&/b&。&br&两人讨论的焦点是”黄金大米“。黄金大米作为一个转基因产品,本身没什么特别可黑的,就是高表达胡萝卜素。但是这个项目有一正一负两个特点:&br&正:黄金大米的专利所有者放弃了专利权,将无偿提供给任何国家使用。&br&负:黄金大米在美国进行了针对成年人的安全性试验后,直接在中国进行了对儿童的转化试验。且在实验过程中,并未告知实验对象及其监护人此为转基因食品,只含糊的称之为营养餐。&br&&br&这是很严重的黑点。&br&最值得黑的点在于,一个美国塔夫茨大学牵头的课题,已经在美国成年人中进行过实验,那么为什么接下来为何不在美国儿童中作实验,而要在中国贫困山区的儿童作实验呢? &br&一个情感上比较可接受的说法是:美国儿童不缺胡萝卜素,中国贫困山区的儿童才会缺。&br&但我个人不接受,因为你跳过了在美国儿童身上作安全性试验这一步。 (成年人安全不代表儿童安全)&br&最直接的解释是:美国儿童的人命太值钱,中国贫困山区儿童的人命不值钱。&br&这实际上是国内生物学界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在中国,与人相关的实验样本非常易得(相对于欧美), 或者说,成本非常低。&br&开头动机存疑,具体操作时又实在惨不忍睹,堪称欺诈。 还好吃的是黄金大米,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br&&br&补充一句,在评论区为这次湖南儿童实验洗地的人,我会直接拉黑。除非能证明,此前就有超过25名美国儿童对黄金大米进行过安全性试验。&br&&br&这个黑点,也被反转人士屡屡抛出,来说明转基因这项技术在推广时可能会出现问题。&br&&br&&b&阶段一:问题的提出&/b&&br&卢的问题本身是很好的, 即黄金大米这个项目确实出现了违反伦理。 但这不是黄金大米本身不安全。 相反,黄金大米这种算是比较很好也比较安全而且不要钱的转基因单品,仅因个别人的操作失误就全面否定,即可惜也不理性。&br&&br&但卢教授在表述时用了个略带贬义的“混为一谈”,崔永元吐槽了句。但此时,崔的态度还算是相当和缓有风度,在别人插嘴打断提问时,崔永元维护了秩序,保障了卢提问的权利。&br&&br&&blockquote&卢:应该说,我……多年前推动我们生命科学院成立伦理委员会。那么这些问题上,知情、同意是一个最大的问题。黄金大米其实本身最大的问题就是程序问题、伦理问题。但这些问题跟转基因&b&混为一谈&/b&,那将会使转基因更加的妖魔化。所以我希望……&br&崔:呃——对不起,这位老师,什么叫“混为一谈”?我没听懂。&br&卢:这是一种误导。比如说黄金大米——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具体讲这一件事?(崔:可以。)科学性的问题……&br&(台下有人插嘴:这个事情我觉得……)&br&崔:不不不,让他说完您再说好吗?&/blockquote&我们在这里要注意,卢的&b&最核心观点就是&/b&,&b&A0:&/b&黄金大米是个好项目。&b&A1:&/b&一个好项目因为有研究者违规进行儿童实验而被全盘否定是过激的。A2:由此继而全盘否定转基因是更为过激的。&br&&br&其中卢教授最想讨论的观点,是A1. 我个人支持这个观点。&br&但讨论A1的前提是A0成立,即:“黄金大米是个好项目”,这一点在卢和我的知识储备里,都算的上是没什么可讨论默认选项。&br&但崔本人是不认同这个前提的。可惜在整场谈论中,卢教授并没有意识到崔的不认同,所以他一直想进入到自己观点的关键,“即因涉嫌违规而反对黄金大米是不对的”(A1)。 而崔不断的将他拽回 “黄金大米究竟好不好”这个问题(A0)。 &br&&br&那么崔有没有权利怀疑“黄金大米是个好大米”这件事, 并要求先讨论这个前提呢? 我认为是有权的。&br&&br&&blockquote&卢:我就是讲这个问题(&b&想&u&讨论A1&/u&&/b&)。我是讲科学问题和程序问题是两个问题,我们不能……&br&崔:(继续阻止插话的听众)我们只讲黄金大米(&b&强行拽回A0&/b&)。好好好,您先说。&br&卢:黄金大米有很多科学需求。对于夜盲症儿童,对于贫困、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粮食)。这事大家知道,应该是从几代人的努力,也是得到了很多公益的、社会的支持,才把这个项目做出来的。这就是……&/blockquote&&br&&b&阶段二:谁的观点?&/b&&br&在这里出现了第一次严重跑题,而卢教授犯了一个可惜的错误和一个可敬的错误。&br&可惜的错误是,他强调自己的观点是 业内专家 的“共同观点”。 业内专家,在此时语境表达了一个“我内行你外行”,算个小嘲讽。而共同观点这事,则实在是过度代表了,而且不属实。 &br&业内专家+共同观点,组成了一个槽点满满的新鲜词汇“业内共同体”。 这算是免费送崔永元一个大大的靶子。崔永元后面对这个靶子无数次挥拳攻击。&br&&br&我个人观点:科研界的词典里是没有“共同观点”这个词的。&br&&br&我觉得卢教授只要说:“这是我个人,一个从事基因领域研究二十余年的研究者的观点。” 我觉得就足够有分量了。 因为这本质上,是卢教授个人对崔永元的提问。&br&&br&可敬的错误则是他不断强调的 “我个人不是做这个工作的”。这就属于科研人员实诚的有一说一了。卢教授在之后的谈话中多次强调此事,到达了影响自己流畅表述的地步 。在临场战斗中算是自砍一刀。&br&&blockquote&崔:(打断)这是您的观点吗?&br&卢:应该说是我们业内专家共同的观点。&b&(&u&开始跑题)&/u&&/b&&br&崔:请问一下业内专家(此处听不清,疑为“会有什么”)观点?&br&卢:因为我个人不是做这个工作的,但是呢我们这个转基因的很多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在做这样的事情,他们有一个——我们叫“业内共同体”,这就叫专家(共同),不是个人的观点。&br&崔:这个业内共同体不是作家协会,是吧?&br&卢:当然不是你作家协会,是转基因研究的这些专家,这叫业内专家。&/blockquote&崔接下来就“业内共同体”一词接连吐槽,卢此时率先进入情绪化,是失分点。&br&情绪化中的卢意识到跑题了,想把话题拉回自己的主论点:“因涉嫌违规而反对黄金大米是不对的”.&br&&br&&br&&blockquote&崔:只要是研究转基因的专家都叫业内共同体,是吗?&br&卢:呃,我们要讲,这个具体的细节——这就是你们做新闻人和我们做科研人的不同。我不跟你计较这个细节概念。(众笑)你要把我……(此处听不清)这些细节,没有意义。&br&崔:我跟您说,有意义!因为在我刚才争论的时候,他们说,这是科学家的共识。我说:“是吗?这是生物——分子生物科学家的共识,是吗?这是‘有良心的分子生物科学家的共识’。”&br&卢:那你能代表所有媒体人吗?你也不能说的呀!所以你这话不要这样去展开。我只是说他把转基因——黄金大米的科学性,跟它的伦理、程序的问题混为一谈。我讲的是这件事情,对不对?好,有必要再展开吗?(&u&&b&卢教授试图将话题拉回A1,但同时言语开始情绪化&/b&&/u&)&/blockquote&&br&&b&阶段三:你有什么资格?&/b&&br&前面我说过了,卢想进入自己的主论点,但崔不认同这个论点的前提,即“黄金大米是好大米”。 所以崔要求先讨论这个问题。&br&&br&之后因为迟迟无法讨论自己想讨论的问题,卢教授失控了,并率先发动强力嘲讽 “&b&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科学问题&/b&”。 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失分点。 即使没有受过学术训练,崔永元毕竟在此问题上作过很深的功课,还捐过一百多万智商税,不能聊一聊么?更何况,这是崔永元的报告主场。&br&退一万步说,崔永元并没有断言黄金大米不是好大米,他只是想先讨论一下这个问题。&br&&br&崔永元在此时的反应,也算的上克制,他说 您不要那么激动.. 你也没必要那么激动。 但卢教授显然此时是很激动的。&br&&blockquote&崔:(打断)呃,不,我们说第一个问题。我们先说黄金大米本身的问题,再来说……&b&&u&(崔再次要求先讨论A0)&/u&&/b&&br&&br&&u&(前方高能预警)&br&(前方高能预警)&br&(前方高能预警)&/u&&br&&br&卢:(打断)不,我跟你讲,这个问题,我认为科学的,你讲不科学,这是你的事情,但是我讲了,问题是在程序上,是在伦理的问题上,对不对?你一定要跟我讲这个科学性,&b&说句老实话,你有什么资格跟我谈这个黄金大米的科学问题呢&/b&?(零星的掌声)&br&&br&(&b&&u&卢教授率先发动强力嘲讽。或者通俗点说,先撕破脸)&/u&&/b&&br&&br&崔:您不要那么激动……&br&卢:我不是激动,(你为什么)要纠缠这个问题呢?&br&崔:你没必要这么激动。&br&卢:我没有激动,我是要纠正……&/blockquote&&br&&b&阶段四:崔永元开启战斗模式&/b&&br&&br&&br&崔永元两次试图安抚失败后,认定不能愉快的聊天了。 他决定发动攻击。&br&我认为崔的这套攻击是在场下专门准备的,属于一个PVP专用应急预案。 因为他的问题选的非常简单,但角度非常刁钻。 &br&&b&&黄金大米转了几个基因哪?&&/b&&br&&br&我看视频时听到这个问题也是倒抽一口凉气,现场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死。我觉得换谁来上场,只怕都会死。
黄金大米的所有科普材料中,都没有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当年写了答案的paper则是老paper,一篇99年,一篇05年。 当年看过paper的人,肯定记不清。而转成去看这两篇paper的人,只怕也没必要记的这么细。因为那是一篇发表于10年前的老paper,技术设计都算是过时了。&br&但是你来讨论黄金大米的科学问题,却答不上来答案,场面上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br&(注,该问题正确答案见 &a data-hash=&f717a366e25dae619674aeb8b646ac5c& href=&///people/f717a366e25dae619674aeb8b646ac5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大肠杆君& data-tip=&p$b$f717a366e25dae619674aeb8b646ac5c&&@大肠杆君&/a&的回答 ) &br&&br&难得的是卢教授居然知道正确答案(2个),算是功底深厚了。可惜当场,他有些不确定。这个不确定不是他的错,谁上场前还专门重读一遍paper呢?所以他慌乱了,又被崔永元带了一波节奏不断追问(&b&播音主持的种族天赋&/b&),再大喝一声“7个”后。卢教授算是完全乱了阵脚。&br&&br&(其实广义上说,崔永元非说7个,也不算错。毕竟是六神合体的“超级基因”。 但倘若此时卢教授咬定说2个,倒是可以反过来嘲笑一遍崔了)&br&&blockquote&崔:(听不清)……确认这位教授的意思,不是要纠缠,我要在这给大家说清楚了,您告诉我黄金大米转入了几个基因哪[?&br&卢:它有几个基因(是)转基因,中间有几个代谢酶,但是我跟你讲,它还在不断地完善……&br&崔:它转了几个?在湖南实验的这个,转了几个?&br&卢:它是将胡萝卜素代谢酶的两个基因转进去的……&br&崔:(立刻,提高声音)几个?两个吗?&br&卢:这个(黄金大米)有第一代和第二代,这个我就跟你讲,……&br&崔:(继续提高声音)我,问,你,湖南的黄金大米实验,转入了几个基因?这个问题不简单吗?您是老师啊!转入了几个?&br&卢:我不是跟你今天来争论这个的……(现场骚动)&br&崔:你是不是开玩笑?你这太开玩笑了!你知道吗?你连转入了几个都不知道,你就说安全呀?&br&卢:这个,这个我跟你讲,细节……&br&崔:(坚定地打断)几个?你说定了,几个!&br&卢:有两个还有一个的,都有。&br&崔:七个!&br&卢:不是七个。&b&不全是七个&/b&。它这个代谢途径有很多种……&u&&b& (这里可以看到,卢教授已经被带拐,而且疲于招架了)&/b&&/u&&/blockquote&&br&崔的第二次攻击,放了个召唤兽。&br&这里补充一下,崔说的是salk institute的Dave Schubert教授. 此人也确实著文抨击过黄金大米的“人体试验”, 这招放的没问题。 salk麻瓜们可能听着不熟,但实际上是很厉害的巫师研究所啦。&br&&br&卢教授的这个反击非常无力, 只要一个业内专家唱反调,就可以宣布所谓的“共同观点”和“行业共同体”实际上是伪概念了。&br&然后崔放了本场最强的大招, “&b&你学过播音主持吗?你有什么资格跟我争论呢&/b&”。&br&这句话单拿出来是非常无理的,但在当前语境下,却是有的放矢。 这是对卢教授先挑起的“你没有资格跟我讨论科学问题”的同质回击。 这两句没资格的内在逻辑是一样的。&br& 卢:你不是科学家,在科学问题上会被我秒杀。
&br&崔:你没学过播音主持,当面争论(pvp)时会被我秒杀。 &br&&br&实际上,在阶段四崔永元开启战斗模式后,局面就是单方面碾压了。卢教授当时已经非常着急,说话很含混了。所以崔永元的“你学过播音主持吗?”实际上是有针对性的吐槽。&br&再说深一层,局面之所以进入撕逼环节,部分原因是卢教授没能在 &b&不侵犯对方主观感受的前提下, 清晰简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b&如果卢教授点满了播音主持的天赋树,这次冲突本可以避免,也可以选择在冲突中反杀。&br&&blockquote&崔:(坚定地)而且我告诉你,说黄金大米不安全,不是我说的,我确实没有资格说。这是***(此处听不清)学院舒伯特(音)教授说的,这也是生物科学的专家,明白吗?&br&卢:不能因为某一个生物学的科学家就否定这个共同体……&br&崔:不是某一个和某一个,这就说明在科学家之间有争论!不要说什么“业内共同体”,我想问你,&b&你学过播音主持吗?(众窃笑)你有什么资格跟我争论呢?&/b&(众笑,鼓掌)&b&&u&(崔发动反嘲讽,这句话后来被有心之人忽略上下文单拎出来,反过来攻击崔.)&/u&&/b&&/blockquote&&b&阶段五:崔永元补刀:&/b&&b&用这种方式推广转基因,就是没戏!&/b&&br&&br&&br&崔那句:你这样的老师教出这样的学生。 我没看懂,不知道是指那个学生。&br&总体来讲,这波补刀很不好看,而且补刀中间听不清了。&br&&br&但是那句 “&b&用这种方式推广转基因,就是没戏!&/b&”这句,我要举双手赞同。&br&为什么? 就是这种居高临下的推广转基因的方式,没戏。&br&&br&就是那种,你不懂,你不同意我就恨不得把你吃了的态度,用来科普,是没戏的&br&就是那种,你科普就科普,非说什么我一个人代表全体科研界的态度,用来科普,是没戏的&br&&br&我今天跳出来写这个帖子,就是为了声援这句话的。&br&崔永元会投身“反转&,就是被这种高高在上的科普态度打到对立面的。而转基因推广连让崔永元这样的人信服都做不到,是一定不可能消除大众的疑虑的。&br&&br&&blockquote&卢:你今天是来讲转基因的,你不讲转基因,我还会和你争论吗?&br&崔:莫名其妙!&br&卢:你才莫名其妙呢!&br&主持人:各位同学,各位老师……&br&崔:你这样的老师教出这样的学生,一点都不奇怪!你还研究科学伦理呢?&br&主持人:呃,我们不要……&br&崔:你的语言就……&br&某学生:不学播音就不准讲话了吗?!&br&崔:你的科学伦理……(此处听不清,主持人继续努力维持秩序)……复旦大学的……&br&主持人:我们感谢……(把话筒递给前排的另一教授,示意卢可以终止发言了。众鼓掌)&br&崔:(继续,坚定地)我告诉你,用这种方式推广转基因,就是没戏!&br&教授2:(接过话筒)小崔你讲的这个我也同意,但是……&br&崔:(无视)看来你还是老师,对吧?我没学过分子生物,那么我在……你恨不得把我吃掉?你就用这样的方式科普啊?&br&卢:这是你的感觉吧,谁要把你吃掉……&br&崔:这当然是我的感觉啦!&br&卢:我首先是……&br&崔:你为什么要让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br&卢:作为一个细节在不断纠缠……&br&崔:什么叫细节?本身那是你研究的专业!你连转了几个基因你都不知道……&br&卢:我首先讲过了,不是我自己研究这个专业!我只是说,我是在这个方面做相关工作的。&br&崔:我告诉你,新闻界共同体,就认为你们这个东西,不靠谱儿!(众笑,鼓掌)哪有这个共同体!对不对?哪个诺贝尔奖是颁给科学共同体的?都是张三李四王二麻子! &/blockquote&&br&接下来是其它教授打圆场时间,与本题无关,不作分析。&br&&br&---------------&br&看了看评论区,我补充一段我对科普的观点。&br&一个科学问题你懂我不懂,那么你是老师而我是学生。你来科普,算是给我上课。那么课上完了,我还是没懂,还是有疑问,这件事怎么看?&br&答案A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进。&br&答案B是,新知识的消化吸收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br&答案C是,学生仍有疑问是正常现象,若老师继续答疑解惑,会很有帮助&br&答案D是,学生不够聪明, 学的不够快。&br&正确答案是ABCD对不对? 但太多的参与科普的人,强行认定答案是D。其中部分人念答案时是这么说的,”D:你就是个SB。“&br&&br&对应到崔永元身上,就是太多人在说的,“文傻”,“智商硬伤”。&br&对应到大家自己身上,要是上中学时老师讲一道数学题,你没听懂,举手提问。然后老师说:你是SB。 你会怎么想?&br&这种教学方式要是个好方式,真是见了鬼了。&br&这种科普方式能成功推广转基因,才是见了鬼了。&br&---&br&忽然想起一件事。怎么说呢,卢教授提到了,转基因被妖魔化了。 但其实在争论的漩涡中,崔永元也被妖魔化了。 这里在另一个问题下写了个答案:&a href=&///?target=http%3A//zhi.hu/hxXq&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如何客观评价崔永元微博发布的《班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内容? - 溪流的回答&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我又非常无聊的提了一个问题,&a href=&/question/?guide=1& class=&internal&&崔永元说湖南实验中的黄金大米转入了7个基因. 他这么说因为无知还是别有用意? - 科普&/a&&br&只所以提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我查了查发现很有意思。我邀请了本问题下前6位答主回答,也希望大家都能来讨论一下。
评论:1):卢教授和崔永元的观点都是有道理的,但他们始终没能对同一观点进行讨论。2):卢教授先跑题,先进入情绪,先放出强力嘲讽,均是重大失分点。3):从pvp的角度,崔永元开启战斗模式后就全程碾压对方。场面总结:崔永元占上风。但这并不说明,崔永…
我来为目前高票答案 &a data-hash=&cccf5a28cdb419f275a3& href=&///people/cccf5a28cdb419f275a3&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cccf5a28cdb419f275a3&&@Mengjie Chen&/a& 作一简单补充。&br&我看了一下她的CV,恰巧算我半个同行。09年进耶鲁读Ph.D,14年当AP。这个进度在我们这个行业,是什么水平呢? 我保守的给个数字,是前 1%-0.1%的水平。&br&&br&如果一个行业中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的人跳出来告诉你,这个行业不好,你们不要来。我觉得你们值得好好想一想。&br&&br&我们换一个说法: 大家用正常的思路,构想一个任何正常职业的人,他可以是个医生,警察,程序员,教师,卖保险,当白领的,等等。他现在工作5年了,而且自己职业发展速度处于同行业者的Top 0.1-1%, 他是不是应该很爽很有成就感? &br&&br&但我们这行不是的。即使是前百分之一的人,想要活着也得TMD竭尽全力。&br&&br&你们重新读读最高票答案,你们觉得答主爽么?&br&&br&-&br&C,我觉得我给的数字太保守了。又看了一眼她的CV,我现在只想静静。
我来为目前高票答案
作一简单补充。我看了一下她的CV,恰巧算我半个同行。09年进耶鲁读Ph.D,14年当AP。这个进度在我们这个行业,是什么水平呢? 我保守的给个数字,是前 1%-0.1%的水平。如果一个行业中百里挑一乃至千里挑一的人跳出来告诉你…
我从没有这个能力,也不相信别人有这个能力。但自己不时会有这种体验: 从别人身上多阅读一些信息, 使得我对此人的评价有别于他惯有的&社会标签&。集中在一下两种情景:&br&1,对他的困境感同身受。&br&2,偶尔看到一个闪光点,觉得惊心动魄。&br&------&br&我有空可以为后一条举个栗子&br&------&br&另外反对目前完美舒服论的最高票答案和另一个票虽低但很长的身体语言派。不解释了
我从没有这个能力,也不相信别人有这个能力。但自己不时会有这种体验: 从别人身上多阅读一些信息, 使得我对此人的评价有别于他惯有的"社会标签"。集中在一下两种情景:1,对他的困境感同身受。2,偶尔看到一个闪光点,觉得惊心动魄。------我有空可以为后一…
你行你上,别坑师弟。
你行你上,别坑师弟。
感谢 &a data-hash=&cfdd9c5ab5a9e1f868a6& href=&///people/cfdd9c5ab5a9e1f868a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ungchivn ting& data-tip=&p$b$cfdd9c5ab5a9e1f868a6&&@yungchivn ting&/a&旗帜鲜明的价值判断,让我仔细的看了看 &a data-hash=&06f3b1c891d0d504eea8af& href=&///people/06f3b1c891d0d504eea8a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冷哲& data-tip=&p$b$06f3b1c891d0d504eea8af&&@冷哲&/a&和 &a data-hash=&bbfdab6c539fcd& href=&///people/bbfdab6c539fcd&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yilin wang& data-tip=&p$b$bbfdab6c539fcd&&@yilin wang&/a&的答案。&br&经过深思熟虑,我给冷哲和yilin wang的答案都点了有用,而对yungchivn ting点了反对。&br&&br&因为我觉得冷哲和yilin wang说的基本是一个意思。不信,把冷哲最后一句话 “非洲一些国家的政府... 这就和坐寇没有区别了” 中的“非洲”二字删掉,就也有所谓的春秋笔法嫌疑了。&br&&br&鉴于很多评论区的人说,多看看yilin wang的其它答案,就明白他精分/无法对话, 我真的去看了些他的高票答案。结果觉得很有见地,写法也好懂。 于是顺便就顺便关注了一下。 当然,冷哲是以前就关注过的。 &br&&br&最后,我建议,小小年纪就不要拉帮结派了。言必称左右是很荒诞的。各种角度的观点都看一看,有助于身心健康。&br&-------------&br&有人说我的答案没有帮助,那这样,我举一个例子谈一下。&br&假设在美国开一家中餐馆,一个月的收入是10000元。我即要交税,也要交保护费。&br&其中黑社会让我每月交1000元。这%用于他们的帮派经营。&br&而收税的要我交4000元。其中15%用于国防,公共安全等,也就是600元。而其它85%,用于各种好东西上。&br&&br&虽说我交的税只有15%用于保护费成分,但我觉得还是收税的人更黑点。&br&&br&但是忽然有一天,收税的人通知我涨税了,要我交6000. 其中只有10%用于国防与公共安全,也就是600没涨。而多出来的那2000,是用在很好的东西上,比如教育,科研,食品安全,钢企补贴等等。
而涨税2000这件事,即没有法律程序,也没有我表达反对意见的渠道,我除了遵守之外,没有别的选择。更重要的是,我也不知道这2000块具体是怎么使用的。收税的只告诉我,全用在好事情上啦。收税的也不公布自己的财产。&br&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认为,收税的简直就是黑社会了。&br&-------------&br&以上,我的看法是,保护费成分占比小,不能说明收税的就是好人了。保护费成分占比变小了,也不能说明收税的人变好了。
感谢 旗帜鲜明的价值判断,让我仔细的看了看 和 的答案。经过深思熟虑,我给冷哲和yilin wang的答案都点了有用,而对yungchivn ting点了反对。因为我觉得冷哲和yilin wang说的基本是一个意思。不信,把冷哲最后一句话 “非…
这个视频昨天我也看了,很有意思&br&我建议任何人在答题或评论前,再看一遍楼上贴的完整文字版。&br&&br&我的评价是:&br&1,柴静被完爆。&br&2,柴静没作功课。&br&3,柴静不是坏人。&br&-------------------------&br&以下分段讨论:&br&1,柴静被完爆。&br&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对话,柴静被完爆是正常的,柴静本身就科学底子不厚,而对方偏偏是院士里有真料的人。&br&但问题是,柴静作为一个采访者,她并不必和受访者对抗,她完全可以像一个捧哏一样,引导和帮助受访者更好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模式下,她水平与受访者差距再低,也不会被完爆。&br&&br&当然,还有一种&咄咄逼人&的采访方式,那就是把自己摆在对抗者的位置,不断质疑和发问,当受访者是善于作秀,说空话的人,尤其是政客时,效果特别好。 但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要求采访者至少要和被采访者旗鼓相当。谈笑风生蛤哈蛤的那场采访,就是旗鼓相当的好例子; 而当采访者水平差很远时,会被完爆。柴静这场就是例子,而且对手还是个说实在话的学者。&br&&br&2,柴静没作功课。&br&那么柴静为什么会被完爆呢?记者要采访不同行业中优秀的人,你总会在专业上低人一头。但记者是职业的采访人,在提问题上有主动权,也会有不同的视角。而在准备问题时,又有可观的时间作功课来弥补专业性的差距。&br&&br&但柴静没作功课 &br&丁院士的观点,算得上简单直接也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他的观点是公开的。你在采访前,就可以通过收集资料,来提前理解他的观点。&br&&br&但柴静没作功课&br&这体现在她的问题普遍小白,也体现在她得到答案时总感到惊讶。比如:&br&&br& “记者:如果它模拟计算机这一切是可信的话,那不是一个依据吗?&br&&br&丁仲礼:你怎么知道它可信。&br&&br&记者:我们几乎是信仰实验室里所有的数据?”&br&&br&这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这事是完全反着来的,我们几乎是怀疑实验室里所有的数据。更别说计算机和实验室分不清的问题了。&br&&br&在这些问答进行的同时,丁院士透露出了一种“,你这么傻我们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的情绪”。而柴静在接连得到 “计算机模拟的数据可能不靠谱”,“主流科学观点可能不靠谱”,“环保的大旗下可能是个陷阱”等等这些对她来说,有些颠覆三观的答案后,也出现了一种情绪:“你一定不能是对的,不然我不就是个傻B了么”。 这便有了采访越到后面,那种情绪性的对抗味道越浓厚的感觉。&br&&br&所以单就这场采访来说,柴静的表现是很欠佳的。当然,我们不能用一次表现来定义一个人。谁都有水平发挥失常的时候,也有没时间好好准备的时候。&br&&br&但从节目的播出水平来看,柴静又是作了补救的。&br&&br&3 柴静不是坏人。&br&我们来谈谈柴静作的补救。其实就是采访中间穿插的各种解说画外音以及前言后语。这些事后加上的话,几乎都用来帮助大家来更好的理解丁院士所说的话。&br&&br&这意味着虽然在采访时,柴静表现出情绪对抗。在采访后,情绪冷静下来之后,柴静选择了臣服。也就是说承认了 “你说的是对的,而我却是是个傻B”。&br&&br&而正是在这些画外音的帮助下,才显得柴静愈发的小白。 如果她乐意,她当然可以插进去另一套画外音,显得自己很女神很文艺很清新很高大上,而对面的院士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官僚怪叔叔作派。柴静绝对有这个实力。&br&&br&在明白自己错了后,承认自己是个傻B,是很可贵的品质。&br&所以我说,柴静是不是个好人我不知道,但看起来肯定不是个坏人。&br&&br&---------------------------------&br&话说柴静的科学底子真的很差,而人文情怀又太蓬勃。以前坐飞机时被我们生物男忽悠过一把,为此还被另一个生物男追着骂了很久。 很有意思,有空的话我再写写八卦。
这个视频昨天我也看了,很有意思我建议任何人在答题或评论前,再看一遍楼上贴的完整文字版。我的评价是:1,柴静被完爆。2,柴静没作功课。3,柴静不是坏人。-------------------------以下分段讨论:1,柴静被完爆。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对话,柴静被完爆是…
当你提到开始时,你说的是优秀。&br&当你谈到最后时,你说的是成功。&br&优秀的人不一定能成功,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要学会接受它。&br&&br&-&br&当然,出国的人未必比留在国内的 优秀。&br&出国了却而无法留下,这基本和优秀不沾边。&br&所以我认为,题主谈的不是优秀,是优越感。&br&&br&题主问的实际是,成为留学生时产生的那份优越感,在留学生涯结束时消亡殆尽。一个失去了优越感的人该何去何从,如何自处?&br&&br&追求优越感的人往往无法真正变得优秀。 你要学会理解它。&br&-&br&出国也未必要用父母的心血。有的人凭自己,有的人凭父母的腿毛(相当小一部分财产),而非心血(相当大一部分财产)。&br&如果你用掉的是父母的心血,却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收获,那我要说:&br&&br&人生不是每份投资都能得到回报,你要学会承担它。
当你提到开始时,你说的是优秀。当你谈到最后时,你说的是成功。优秀的人不一定能成功,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要学会接受它。-当然,出国的人未必比留在国内的 优秀。出国了却而无法留下,这基本和优秀不沾边。所以我认为,题主谈的不是优秀,是优越感。题主…
我知道楼主还是个孩子,我是个孩子的时候和楼主也没什么区别。所以我知道,跟你好好讲道理是没太多效果的。&br&所以我决定要反问几个问题:&br&1:如果一个人觉得,外国在某个方面中国更好,他有没有可能是对的? 这里某个方面,可以是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生活状态,科学技术,教育理念,等等等等。&br&2:如果一个人觉得某件事物是好的,而这件事确实是对的,那他是否有权利告诉别人,自己觉得这件事物是对的?&br&3:如果一个人只是在行使自己的一项权利,而他形式权利的目的只是表达一个事实,那么他的心态,是见不得光的吗?&br&-------------&br&综上3个问题:一个人有一个观点,即外国在某方面比中国好,而且他接触到的知识和经历告诉自己,这个判断是对的。那么他向别人表露出了这个观点。 这件事,为什么见不得光?&br&&br&-------------&br&如果之前的几个问题,引起了楼主的思索,而不是情绪上的反驳,那么我再多问一个问题:&br&&br&为什么一件实际上非常正常,至少是非常中性的事,楼主要先后用上 “崇洋媚外”,“大胆”,“难道见得了光”这样明显带有贬义甚至歧视性的词语?&br&&br&在这个问题下,我提供一个参考: 这是一种思维的惯性。这种惯性,是接受过中国中小学教育的人,普遍具有的惯性。但思维上的惯性,是一种无意识,非思辨性的行为。&br&&br&那么我多问楼主几个问题,要不要想一想,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思维惯性,这个惯性是怎样形成的,谁在这种惯性的形成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这样的惯性,是否会对你在事物的判断上,造成不利的影响?
我知道楼主还是个孩子,我是个孩子的时候和楼主也没什么区别。所以我知道,跟你好好讲道理是没太多效果的。所以我决定要反问几个问题:1:如果一个人觉得,外国在某个方面中国更好,他有没有可能是对的? 这里某个方面,可以是政治,经济,生活环境,生活状…
人是有独立意志的生物。 对人而言,没有不带前言后语的必须。&br&&br&所以,人必须喝水。
是错的。&br&
人必需喝水才能活下去。
则是对的。 但人是可以选择不喝水来渴死自己的。&br&(不讨论必须和必需语境)&br&
你必须在情人节给你女朋友买花。 是错的&br&
你必须在情人节给你女朋友买花 ,否则她会砍死你。 则可能是对的。 但人是可以选择不买花而被砍死,也可以选择不买花而先出刀的。&br&----------------------------------&br&那么回到楼主的问题&br&&br&人必须爱国。 是错的&br&&br&人必须爱国,否则国家可能跳出来干死你。可能是对的。&br&人如果爱国,那么反过来也是爱自己。也可能是对的。&br&&br&是不是很简单呢?
人是有独立意志的生物。 对人而言,没有不带前言后语的必须。所以,人必须喝水。 是错的。 人必需喝水才能活下去。 则是对的。 但人是可以选择不喝水来渴死自己的。(不讨论必须和必需语境) 你必须在情人节给你女朋友买花。 是错的 你必须在情人节给你女朋…
哼哼哼哈哈哈, 来给麻瓜们开个眼吧。介绍一篇我最喜欢的严(e)肃(gao)科学论文。2011年发表在nature上。&br&链接如下:&a href=&///?target=http%3A//bejerano.stanford.edu/papers/nature2011.pd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ejerano.stanford.edu/p&/span&&span class=&invisible&&apers/nature2011.pd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先说结论(大雾):&&b&JJ上会不长刺,也可能没有JJ了&/b&&&br&----------------&br&简单的知识普及:人类的基因组中有绝大多数的区域功能不编码蛋白,功能未知,人们出于懒惰和愚蠢的考虑,就简称其为“垃圾DNA& (junk DNA), 约占98%. 但实际上它们肯定都有这各式各样功能啦,最简单的一个理解是,在这些垃圾DNA中,有一部分是发挥调控作用的,它们影响了那些发挥重要功能的蛋白能不能出现,又出现了多少。或者说,&b&它们控制蛋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并保持恰到好处的量 &/b&。如果你把这段序列搞没了,那这种控制就混乱了 。 学术界最近十几年对其的研究一直没停。 我自己在这个领域也和别人合作发过一些不值一提的文章。 &br&&br&这里介绍的这篇文章思路研究狡猾而独到。发表在科研类顶刊&Nature&上,就和说相声的上春晚了一样了不起,而且由于其奇葩而刻意的视角和表述方式,引起了全世界科研者愉快的吐槽。&br&&img src=&/80faa1fdae0ee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5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80faa1fdae0ee_r.jpg&&&br&&br&本着大人类至上主义的原则,作者们想当然的认为,人类在进化上一定有一些屌炸天的突变。要是能找到这些突变,一定能搞个大新闻。 那么很简单啦,只要比较人类和猴子们的基因组就好了,看那些不一样的地方。 所以作者专门去找那些猩猩和猴子都有,但独独人类没有的DNA序列(个人评述,这是非常漂亮的科研选题)。找到了多少条呢? 500多条。 而且大多数都是题主所说的,垃圾DNA。&br&&br&作者在文中选了那500条中的那么一条,可巧,这段区域就是我之前说的,控制区。它控制那个蛋白呢?就是大名鼎鼎的AR, 也就是Arcanite Reaper,奥金斧,WOW 60年代的战士神器。哦拿错剧本了,这里的AR是androgen receptor, &b&雄激素受体&/b&。 这货是干什么使得? 简单的说,跟奥金斧一样,就是很男人的东西啦。如果你彻底没了雄激素,那你就太监了。 如果你有雄激素,但没有雄激素受体,那你还是会太监。 AR就是这么重要又任性。&br&&br&接下来这些家伙的试(zuo)验(si)思路就很简单啦:这条序列,是在&b&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发挥调控作用呢&/b&? 这个试验当然不能在自己身上作死了,在猴子上作也很贵,所以他们就偷懒在老鼠上作了。 (别问我们为什么我们猴子家的事能在老鼠身上玩)。后来他们发现,不得了了,是在 &b&发育的时候,出现在JJ表皮上&/b&的。如果此时此刻,没了AR,那更不得了,&b&JJ上的刺(Penile spines&/b&&b&),就没有了&/b&!&br&&br&我cao等等,JJ刺没了是什么意思?难道猴子和老鼠们的JJ上本来是有刺的么? 我一插(呃,打错字了,查)还真的是如此。而且还是倒刺。张着倒刺的JJ是什么样子,给你们放张图脑补一下.&br&&img src=&/9f24db462ea3af3ed9f49d845d04353b_b.jpg& data-rawwidth=&127& data-rawheight=&14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27&&&br&&br&算了放点正常的图,这张是蝙蝠的JJ刺。记住这种倒刺在哺乳类动物是普遍存在的,不信回家问问你们的猫&br&&img src=&/ccc439c63e675e0dd08c256fdc55a3ab_b.jpg& data-rawwidth=&378& data-rawheight=&30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8&&&br&&br&而这张是原paper里放的卡通图,左边是某猴子正常的带刺版健康JJ。 右边是太监猴的JJ,就没刺了(不要问猴子为什么变成了太监)。是不是很像我们人类呢?&img src=&/79b3ba379b_b.jpg& data-rawwidth=&112& data-rawheight=&14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12&&&br&&br&那为什么JJ上要有这些刺呢?这事的解说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都是为了雄性自己更好的啪啪啪,又让其它雄性不能愉快的啪啪啪的。 比如有人认为,这种刺很情趣,很受雌性欢迎,是进化优势。也有人认为,这种刺可以在啪啪啪的时候弄伤雌性,这样雌性就会去息壁养伤几日,别的雄性也就失去了很多机会,也是进化优势。 &br&&br&人类的JJ上怎么没有这些刺了呢. 直接来说,就是我们没这段DNA了。至于为什么这就又都是猜想和假说啦。可能是我们男人有了更好的方法让自己愉快的啪啪啪(我们有大脑,还有,呃...我有没有跟你们说过人类的JJ尺寸放进化上来说算惊人的大?),也可能是有了更好的方法阻止别的男人愉快的啪啪啪(婚姻制度与阉割技术?)。 总的来说,有没有刺,对人类来说,已经不重要了。终于在一代一代人的忽略下,我们丢掉了这一小段DNA控制序列。&br&&br&我们可以想象,在不知道多少个万年之前,DNA之神对一个半人半猴的原始人类开了个玩笑,让他丢掉了这一小段DNA序列。这个男孩的JJ与所有人都不同,光滑如镜,平白如玉,他的JJ居然不长刺。生活在原始人类这样一种热爱生殖又崇尚群居的物种之中,这个男孩一定感受到了莫大的社会压力。他对这天赋之异禀感到羞耻,万般无奈之下,他找了一片树叶... 这个人,就是我们所有现代人类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br&(我就不放有宗教争议的图了)&br&&img src=&/bdd5b3cfdfa16ca32f267_b.jpg& data-rawwidth=&146& data-rawheight=&2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6&&&br&&br&最后给结论:&br&如果在垃圾DNA里乱敲,可能会使蛋白表达原有的控制模式发生改变。 我们的祖先被动的玩了很多次,其中有一次让他的JJ没了刺。 如果再玩,可能压根没事,也可能会让你有个三只眼,六只指,运气好直接获得某种超能力,运气不好也可能会让你直接没了JJ。&br&--------------------&br&原文中其实试验了两段序列,另一段缺失的序列影响了人类大脑的尺寸。 但和JJ刺相比,谁TMD会关心大脑这种小事。&br&--------------------&br&如果楼主关心那种能把一小段序列敲掉的生物技术,那你赶上了。这事是过去两年的学术爆点。据我个人浅显理解,不考虑伦理问题和资金,要给人类的孩子敲一敲算是毫无难度了 。请自行google: talen and crispr/cas9&br&--------------------&br&一个学术小八卦,这波爆点中发挥重要角色的是一个中国人。学术作的狂拽酷炫屌炸天,屌到什么程度呢?答主听过一次他的报告,听完后急急离场,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会。不要笑我,我保证当时场内很多人,都抱着和我一样的想法。&br&这个人非常有机会得诺奖. 有兴趣的自行google:feng zhang , broad
哼哼哼哈哈哈, 来给麻瓜们开个眼吧。介绍一篇我最喜欢的严(e)肃(gao)科学论文。2011年发表在nature上。链接如下:先说结论(大雾):"JJ上会不长刺,也可能没有JJ了"----------------简单的知识普及:人类的基因组中有绝大多数的区域功…
打包走人,边走边吃是唯一正确的姿势。
打包走人,边走边吃是唯一正确的姿势。
A:“我的第一理想就做公务员可以为社会做些事情”&br&B:“为啥要做公务员?因为我想回本地就近照顾爸爸妈妈,最起码能稳定下来”&br&理想好清晰.&br&-----------------------&br&“与其我辛辛苦苦一边打工一边上研究生当时真不如找个富二代嫁了算了”&br&一边打工一边上研究生的难度不值一提。 难度离嫁个富二代差了200个博士学位吧。&br&-----------------------&br&“...学费都是我自己赚来的。但我除了长的还算漂亮,钱只有...”&br&上下文都在提缺钱,这里忽然插入一句长得漂亮。 不知道在学心理的人看来,这句话反应了怎样的心理投射?&br&-----------------------&br&综上三点,我觉得楼主可能是真挺漂亮的。
A:“我的第一理想就做公务员可以为社会做些事情”B:“为啥要做公务员?因为我想回本地就近照顾爸爸妈妈,最起码能稳定下来”理想好清晰.-----------------------“与其我辛辛苦苦一边打工一边上研究生当时真不如找个富二代嫁了算了”一边打工一边上研究生…
很多高票答案在描述玩那些传说大神后,结尾是这样的: 他后来去耶鲁了/斯坦福了/MIT了。&br&&br&我觉得他们太年轻了。
很多高票答案在描述玩那些传说大神后,结尾是这样的: 他后来去耶鲁了/斯坦福了/MIT了。我觉得他们太年轻了。
给他看《冰与火之歌》 然后他的余生就看不上99%的网络玄幻小说,并在催更的怨恨中度过青少年。&br&给他看《英雄志》 然后他的余生就看不上90%的网络武侠小说,并在催更的怨恨中死不瞑目&br&&br&问题解决.
给他看《冰与火之歌》 然后他的余生就看不上99%的网络玄幻小说,并在催更的怨恨中度过青少年。给他看《英雄志》 然后他的余生就看不上90%的网络武侠小说,并在催更的怨恨中死不瞑目问题解决.
出国这件事,有钱的人拿钱买时间,没钱的人拿时间抵钱。 &br&&br&高中/本科就要出国(读好学校)自然要花不少钱。 但是出来读个PhD就实在不用花钱了,只是需要你在大学时努力刷绩点和成就。 &br&&br&原因很简单啦,本科及之前出国,你是良好教育的消费者。 PhD则是潜在的廉价劳动力。 博士之后则是成熟的廉价劳动力。 所以如果你在国内读到博士,再出国作博士后,则最简单不过了。连GRE都不用考。你只需要把博士那几点熬过去就行了。&br&&br&当然读完个博士,青春就已经不再,没准人生也破碎了&br&&br&想想这件事,为了出国,你能付出的是什么呢? 父母的小半生积蓄? “竭忠尽智”的四年大学拼搏?还是大学后5-8年的破碎人生? 这三个代价分别对应本科/Ph.D/博后三条常规出国道路. 你愿意付出那个,就可以考虑那条道路&br&-----------&br&但让我们再换个角度,题主想出国,追求的是什么呢? “一是想接受一下国外更先进的教育,二是想走出去看一看世界?” 这只是一个寡淡无味的官面说法。题主可以更直面一下自己的内心。 真实的想法会不会是想 “高人一等,出人一头?”。 或者说的委婉些:更上层楼?
&br&&br&那么仅仅“出国”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
出国这件事,有钱的人拿钱买时间,没钱的人拿时间抵钱。 高中/本科就要出国(读好学校)自然要花不少钱。 但是出来读个PhD就实在不用花钱了,只是需要你在大学时努力刷绩点和成就。 原因很简单啦,本科及之前出国,你是良好教育的消费者。 PhD则是潜在的廉…
看了几个高票答案,提一些疑问&br&1:“以方搜索过程中在西岸逮捕了上百曾被 Gilad Prisoner Exchange 计划放出的哈马斯成员,搜索过程中在西岸发现了武器库以及地道,也曾在逮捕过程中和群众有冲突 - 以方被丢石头、手雷等行为,过程中数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包括哈马斯份子以及平民。) ”&br&&br&疑问:以方死了三个小孩,然后称是哈马斯组织的作为,并随即逮捕了上百名哈马斯成员,造成数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这一行为是否反应过度。&br&&br&换句话说。哈马斯是否需要用上百个人来绑架三个以色列儿童?如果是,那说明以色列孩子真的以一顶百。如果不是,那么这上百个人,至少有90%与此事件无关,又为何要被逮捕?&br&&br&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当时,以色列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式?&br&&br&2:在三名少年被绑架的同时,哈马斯恐怖分子开始从加沙地带接连不断地&b&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b&&br&&br&&br&疑问:哈马斯发射火箭弹的时间是什么?是在绑架少年时立刻开始发射导弹么? 如果是这样那么看起来就是毫无目的丧心病狂的A平民。 还是在以方逮捕上百名哈马斯之后开始发生导弹? 如果是这样那么目的就是要求以色列释放那上百名哈马斯。&br&&br&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哈马斯不放导弹,是否有别的方式救回那上百人?
看了几个高票答案,提一些疑问1:“以方搜索过程中在西岸逮捕了上百曾被 Gilad Prisoner Exchange 计划放出的哈马斯成员,搜索过程中在西岸发现了武器库以及地道,也曾在逮捕过程中和群众有冲突 - 以方被丢石头、手雷等行为,过程中数十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这是我入坑近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笑的问题。&br&这跟科研没关系。任何一个职业,你把健身时间安排到下午3点到5点,都没法平衡。&br&在你放弃健身,并将之视为退缩象征前,你能不能考虑换个时间? 改到半夜3点到5点怎么样。
这是我入坑近十年来听到的最好笑的问题。这跟科研没关系。任何一个职业,你把健身时间安排到下午3点到5点,都没法平衡。在你放弃健身,并将之视为退缩象征前,你能不能考虑换个时间? 改到半夜3点到5点怎么样。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通生物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