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香粳15杂交水稻种子龙粳40要化控吗

1.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香粳香粳9407&
香粳9407系山东省水稻研究所近年新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般产量比对照京引119增产10%以上,生育期与京引119相当,近几年在我省济宁、枣庄、临沂、济南、菏泽等地市及黄淮稻区作麦茬稻种植,表现良好,在东营可作麦茬稻和一季春稻种植。更加证明了香粳9407具有广泛的适应范围。
品种特征、特性:新品种香粳9407属中早熟粳稻品种,作麦茬稻全生育期138-145天左右,具有成穗率高、结实
率高、后期功能叶片多、剑叶宽长、大穗大粒等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株型。
该品种株高在济宁稻区105-110厘米,在临沂稻区及东营市100-105厘米,平均每穗粒数在135-150粒,结实率92-95%左右,无芒或间微顶芒,千粒重28-30克,具有浓郁的香味,经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结果,米质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出米率达74%以上,蛋白质含量达10%以上。
产量表现:1994年在本所品种观察试验,直观分析比对照品种增产15%以上。1995年在菏泽西城区示范种植5亩,在晚育晚栽的情况下,仍获得55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1996年莒县种子公司品比试验结果亩产555.17公斤,比京引119增产10.48%;1997年在鱼台县石集乡石集村试种2亩,产量结果625.3公斤;1998年莒县种子公司品比试验结果亩产672.87公斤,比京引19增产12.93%;在鱼台县王鲁乡大聂村试种4.5亩,平均700.5公斤;在江苏沛县试种18亩,在抛秧的情况下,获得平均亩产550公斤的收成。得到当地稻农的好评。
抗逆性表现:品种的抗逆性是判定其适应性及生产力的主要依据。新品种香粳9407经中国水稻研究所接菌
该品种抗穗颈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田间表现纹枯病轻。近几年,根据各地种植表现,该品种具有早熟、省肥、耐旱等特点。一般每亩可节省氮肥(尿素)4-5公斤,并不影响产量。
栽培要点:播种前晒种2天,于5月5日前后播种,亩播30-35公斤,稀播育壮秧。于二叶一心前喷施多效唑促苗壮多蘖,6月20日前后插植育壮秧,插前要求每亩铺复合肥15-20公斤作底肥,亩栽1.5-1.7万穴,穴苗数4-6苗,插后7天结合化学除草重新分蘖肥,施肥原则掌握前重、中轻、后补的原则,在7月10号以前,高肥水地块亩用多效唑35-45克,与化肥(尿素)均匀拌后撒施,防止倒伏。保证大穗大粒的优势,生长期间注意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等虫害。适时早割,防止熟后倒伏。
2.鲁粳12号
& 原代号94-23,系山东省农科院水稻所以零贵40为母本,IR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年参加了山东省水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7.08公斤,比对照京引119增产20.14%。199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9.28公斤,比对照京引119增产8.63%。生育期155天左右,比对照京引119长9天;株高103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剑叶上举、宽短,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直穗,着粒密,千粒重23克。抗穗颈稻瘟病,中抗白叶枯,抗倒性略差,外观及碾磨品质略差与对照。丰产、稳产性好,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经审定,在鲁南、鲁西南作麦茬稻、鲁北作一季春稻推广利用。
& 3.紫香糯2315
系山东省水稻所香血糯为母本,日本晴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年在全省水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9.56公斤,比对照京引119增产4.3%。1997年发示范证。该品种生育期156天左右,株高90厘米左右,叶片宽短,叶色深绿,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每穗实粒数87.5粒,千粒重23.4克。种皮呈紫色,米糯质,香味浓,杆硬、耐旱、抗倒,抗白叶枯病,感纹枯病。经审定,在济宁滨湖稻区作为特用品种推广利用。
& 4.圣稻301(H301)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用80-473作母本,中国9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对F1代进行花药组织培养选育而成。在两年全省水稻区试(济宁滨湖稻区)中,平均亩产581.65公斤,比对照京引119增产36.6%;在1997年济宁滨湖稻区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506.15公斤,比对照京引119增产22.85%。
1998年通过山东省审定。
该品种在山东作麦茬稻种植全生育期150天左右,比京引119长5-7天,株高91-94厘米,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抗倒性强。每穗粒数100粒左右,穗实粒数70-80粒,千粒重24.5-25克,米质符合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高抗穗颈瘟病,中抗苗瘟病。经审定,在济宁滨湖稻区作麦茬稻推广利用。
&&&&&&&&&&&&&&&&&&&&&&&&&&&&&水稻化控药剂应用效果研究--《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07期
水稻化控药剂应用效果研究
【摘要】:本试验采取小区对比法,研究水稻化控栽培技术。通过将单一的烯效哇、赤霉素等化控药剂进行有机的配合,以发挥其综合效应,达到预期效果。试验表明:水稻进行化控处理后,植株株高变矮,节间长度缩短,多效唑、稻挺和矮壮素3种化控药剂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差异不明显。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482.8;S511【正文快照】:
前言:水稻倒伏一直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高产水稻品种因植株高、茎杆弱等原因容易倒伏而不被所种植户选择;除品种因素外,水稻倒伏还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密切相关。水稻化控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调控水稻生理生化过程,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抑制顶端优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Криворучко Г.И.;陶为民;;[J];国外农学(果树);1984年01期
;[J];土肥与科学种田;1972年02期
;[J];浙江农业科学;1972年03期
;[J];新农业;1972年11期
;[J];农业科技简报;1972年06期
刘焱;[J];湖北农业科学;1973年09期
黄玉俊;[J];土肥与科学种田;1973年05期
;[J];河北农业科技;1975年04期
;[J];农业科技通讯;1976年01期
;[J];农业科技通讯;197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晓培;张饮江;王聪;马海峰;李岩;董悦;文晓峰;;[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覃仕扬;刘永涛;乔静;袁增平;;[A];中国法医学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精选——全国第九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招雪晴;;[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藁城市农业局
郭立勇;[N];河北科技报;2007年
何咏梅;[N];山东科技报;2001年
记者杨涛、通讯员杨少华;[N];新疆日报(汉);2009年
王有功;[N];中国花卉报;2003年
馆陶县农牧局 崔丽 崔朝武 程金艳 赵红荣;[N];河北科技报;2012年
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刘燕;[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3年
黄庭君;[N];吉林农村报;2013年
沈慧;[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王讯;[N];农民日报;2004年
松梅;[N];中国花卉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春梅;[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张洪霞;[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杨炜茹;[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张曦;[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频道合作:如何高效防治水稻、小麦倒伏?
编者按:倒伏是稻麦生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淮安市农科院飞龙公司在稻麦抗倒技术路线研究上取得突破,不仅能有效预防倒伏,而且可以促进高产.对此,江苏科技报特别约请该院吴博士撰写了有关稻麦抗倒技术方面的系列文章,供参考.稻麦化控抗倒技术系列报道(1)稻麦倒伏原因及其预防对策稻麦倒伏最直接的原因是茎秆机械强度不足.在稻麦灌浆后期,随着光合产物和茎秆、叶鞘中储藏的营养物质向籽粒转移,茎秆由于营养不足而机械强度下降,加上穗重不断增加,从而引起倒伏.诱发稻麦倒伏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1)品种特性.基部节间的长短、穗颈节长度、生物产量的高低等与抗倒性有很大关系.(2)种植密度过大.田间过早封行,通风透光性差,植株生长细弱,根系生长不良,基部节间增长,抗倒能力减弱.(3)肥水管理不当.氮肥过量,钾肥不足,无效分蘖多,茎秆细长易倒伏.水肥过多使得稻麦地上部过于繁茂嫩弱,茎秆组织松软;同时因供养不足,根系生长受阻,因扎根不深而不牢固,导致生理机能提前衰退,随着穗部重量的增加,遇风雨极易倒伏.(4)早衰.抽穗后下部叶片和叶鞘干枯死亡,植株对不良外界环境条件的抵抗力减弱,易倒伏.(5)环境因子.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常导致倒伏大面积发生.(6)病虫危害.螟虫、稻飞虱、稻瘟病、蚜虫、纹枯病、白粉病等病虫危害,造成茎秆组织被破坏,易引发倒伏.预防稻麦倒伏,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选用株高适宜,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强,叶片开张角度小,茎秆节间短,抗倒伏的品种.(2)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减少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适量补充微肥.抽穗前后喷施叶面肥,补充适量微量元素,以调节营养平衡,增强植株抗逆性;后期适施钾肥,以促早熟,壮茎秆,提高抗倒能力.(3)根据稻麦需水规律灌溉.稻作要求深水护苗,薄水促蘖,适时晒田,抽穗期保持水层,后期坚持湿润灌溉,不可断水过早,以延长功能叶寿命.麦作要求防渍、防涝,养根保叶防早衰.(4)科学化控.这是防倒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目前生产上大多用多效唑控制稻麦株高,但其用量、施用时间难以掌握,而且在土壤中残留期长;用矮壮素或缩节胺来控制株高,用药次数多,成本高,施用时间和用量也难以掌握,常出现控不住或控过头的现象.(5)及时防治病虫,避免茎秆受损.(淮安市农科院
吴博士)新型稻麦化控抗倒技术系列报道(2)慎用多效唑和矮壮素等传统化控制剂多效唑和矮壮素均是内源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等效果,是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上常用来降低稻麦株高,以此达到防倒伏的目的.但实践中发现,这两种药使用不当常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多效唑可作为壮秧剂应用,使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根系发达,生产上常有农户在看到稻麦苗生长过旺时就喷施多效唑,虽然能暂时降低株高,但易引起无效分蘖增多,而且根据植物生理代谢平衡理论,极易造成稻麦后期株高的反弹,反而降低了抗倒伏能力.另据调查,在稻麦拔节期应用多效唑和矮壮素,虽然能降低株高,提高抗倒性,但影响穗部分化和发育,造成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在后期稻麦没有倒伏的情况下往往造成产量降低,也就是说这类药物在稻麦上应用保证了稳产性,但是对于高产的功效不大.另外,多效唑在使用浓度过大时可能引起稻麦包颈、抽穗困难等问题,而矮壮素在小麦上应用不当也可能引起麦田呈多点片状出现严重矮化、畸形、秆弯曲、穗抽不出、叶皱缩等异常情况.而且由于多效唑在土壤中不易分解,残留期较长,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禁止在粮食作物中后期使用.因此,建议大面积生产上不要随意使用多效唑和矮壮素,否则使用不当反而不利于高产.(淮安市农科院
吴博士)新型稻麦化控抗倒技术系列报道(3)创新技术实现稻麦抗倒又增产长期以来,稻麦抗倒都是以降低株高来实现的.但株高越矮,生物量也就越小,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影响产量性状;而且植株过于矮小,会使得叶片密集而影响群体的通风透光性,从而降低光能利用效率,很难获得高产.因此,需要在不倒伏的前提下适当保证株高,通过提高生物量来获得稻麦产量的突破,从而解决抗倒与增产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淮安市农科院专家根据稻麦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倒伏因素主次关系,突破传统控制稻麦倒伏的技术框架,改抑制稻麦基部节间长度为降低穗下节间长度,同样能达到降低株高、使其重心下降的目的,并且能延长后期功能叶的时间,提高光合效率,减少稻麦基部养分向穗部调出,提高其基部节间的充实度与膨压,养根护叶防早衰,从本质上解决稻麦倒伏与增产的矛盾.根据这一技术路线,该所成功研制出稻麦增产抗倒营养剂“劲丰”(淮安市农科院飞龙公司产品,电话:8),在稻麦剑叶完全抽出至始穗期应用,可实现抗倒和增产的有机统一.具体作用表现为:明显降低穗下节间长度,使株高降低3~10厘米,植株重心下移,增强抗倒能力;增强植株后期根系活力;延长功能叶的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增加穗粒数与千粒重,提高产量;改善基部茎秆的组织结构,使茎秆粗壮,抗折力提高50%以上;由于功能叶光合作用的增强,减少了基部内含物向穗部的调运,从而提高基部茎秆的充实度,大大提高抗倒性;提高植株抗逆性.一般可增产6%~15%,比倒伏严重的田块增产40%~50%,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80%以上.(淮安市农科院
吴博士)新型稻麦化控抗倒技术系列报道(4)劲丰:操作简便,高效防倒促增产近两年,劲丰在多个稻麦种植区进行田间试验和示范,通过对50个示范点的调查,我们有以下发现:在抗倒性方面,用药田块茎秆弹性明显增强,株高明显降低,直观上看稻麦穗颈节和剑叶叶鞘基本齐平,而没有用药的植株两者间距1~3厘米,用药田块基本没有倒伏,没有用药的田块平均倒伏率33.5%;在增产性方面,用药田块的植株叶色绿,叶片厚,剑叶上举,一般为“叶盖顶”,每穗实粒数增加1~8粒,平均3.5粒,千粒重增加0.8~2克.目前,劲丰已在安徽、盐城、南通、宿迁和淮安等省市大麦、小麦和水稻上示范推广应用,在大麦、小麦和水稻上应用可分别使株高降低8~10厘米、3~8厘米和3~7厘米,极大地提高稻麦抗倒性,产量分别增加12.5%、11.8%和9.6%.2010年淮安市农技推广中心在稻麦展示基地的山农05066、泗麦1108、济麦22、淮麦20等15个小麦品种上应用劲丰,株高降低2.6~11.2厘米,平均降低6.4厘米,增产3.2~21.6%,平均增产7.3%,处理麦田均未倒伏,而没有处理的田块倒伏10%以上.劲丰的使用技术较简单,在稻麦剑叶完全抽出至始穗期使用,时间易掌握.大麦和小麦每亩用80~100毫升;水稻每亩用130~16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该药可结合稻麦后期病虫害防治与农药(酸性农药)混用,节约生产成本,但必须现配现用.(淮安市农科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多微灵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化控效应及施用技术--《种子》1995年05期
多微灵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化控效应及施用技术
【摘要】:多微灵配合九二○在杂交水稻制种田使用,能迅速解除不育系包颈,促使抽穗快而齐,提早花时,加大颖壳开张度,提高不育系柱头外露率,促使授粉期叶片下垂,减少受粉障碍,提高异交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制种产量,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511【正文快照】:
多徽灵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经多年试验.研制成功的多种元素复合配方制剂.它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多种微量元素及大量的营养元素。1986年开始小面积试验示范.至1994年8月底,省内外示范推广累计达1万公顷次,产生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成果的推广普分别在南平地区、龙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华升;[D];浙江大学;200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美蓉;;[J];福建稻麦科技;1990年01期
王珊如;谢黎明;;[J];福建稻麦科技;1991年03期
黄庭旭,陈美容,林明;[J];福建农业科技;1990年03期
张功宙,滕振勇,黄琪玉;[J];福建农业科技;1991年04期
吴文明,黄志澄,赖伦英,张炼生;[J];种子;1992年02期
田大成;[J];杂交水稻;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超尘,高用明,陈多璞,郑立平,程良怀,孙宗法,江新国,王安东,朱国邦;[J];安徽农业科学;1994年04期
王际凤, 张学兵;[J];贵州农业科学;1994年02期
贺浩华,彭小松,刘宜柏,饶治祥,贺晓鹏,蔡新华,刘贤夫;[J];江西农业科技;1998年02期
李训贞,周广洽,徐孟亮,陈良碧,黄崇德,黄河清;[J];作物学报;1996年03期
武小金,袁隆平;[J];作物学报;1998年01期
乔保建;王盈盈;朱晓彪;洪德林;;[J];遗传;2007年08期
张静,陈国荣,黄大军,刘坤会,谭学林;[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赖元洪,林国荣;[J];种子;1996年04期
贺浩华,刘宜柏,贺晓鹏,周万祥;[J];种子;1998年01期
岳高红;潘彬荣;许立奎;楼珏;梅捍卫;罗利军;;[J];种子;2009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忠旭;[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童海军;[D];浙江大学;2001年
张富仙;[D];浙江大学;2004年
马华升;[D];浙江大学;2004年
高剑波;[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徐兴伟;[D];浙江大学;2005年
孟宪平;[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岳高红;[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苏公车;[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马华升;[J];中国稻米;1995年05期
马华升,童海军;[J];中国稻米;1997年01期
马华升,童海军;[J];中国稻米;1997年03期
童海军,马华升;[J];中国稻米;1997年05期
马华升,童海军;[J];中国稻米;1998年05期
郑旋;[J];福建农业科技;1990年01期
张功宙,滕振勇,黄琪玉;[J];福建农业科技;1991年04期
刘贤明;;[J];广西农学院学报;1984年01期
黄少白,周燮;[J];华北农学报;1994年03期
刘文炳,卓传营;[J];湖南农业科学;1986年01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丽梅;彭宝;孙寰;修长兴;张伟;张春宝;张伟龙;张连发;;[J];大豆科学;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朴基柱;;[J];吉林农业;2011年06期
宋惠安;;[J];科学种养;2011年07期
黄富;;[J];云南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李峰旗;;[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3期
胡启山;;[J];农家科技;2011年05期
刘玮;郭伟;张清旺;;[J];现代农村科技;2011年13期
李瑾;范文俊;陈世荣;李金泉;;[J];中国稻米;2011年04期
胡启山;;[J];科学种养;2011年07期
颜送贵;郑志武;;[J];果农之友;2011年09期
王小波;;[J];科学种养;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卫明;马宏卫;肖泽海;毛久庚;;[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邹伟清;杨正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肖泽海;马宏卫;陈卫明;狄恒荣;林玉清;刘大仪;高豫汝;;[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肖泽海;马宏卫;陈卫明;娄德仁;;[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鲁剑巍;陈防;刘冬碧;万运帆;许幼生;;[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马宏卫;毛久庚;陈卫明;王厚荣;;[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专辑——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居立海;姜汉川;刘洋;倪翠芬;施吉飞;;[A];江苏土壤肥料科学与农业环境[C];2004年
尹永强;何明雄;韦峥宇;徐增汉;潘炜玲;;[A];中国烟草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刘光荣;李祖章;刘益仁;章和珍;陈永昌;;[A];青年学者论土壤与植物营养科学——第七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二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王立春;王秀芳;谢佳贵;张国刚;张宽;;[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爱娥;[N];中国化工报;2006年
吴伟凡;[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余宏章;[N];湖北科技报;2009年
杨建民;[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10年
;[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上技;[N];东方城乡报;2009年
井端霞;[N];鸡西日报;2009年
吴伟凡;[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赵保勤;[N];山西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福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剑夫;[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饶宝强;[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葛红莲;[D];安徽农业大学;2003年
余煌森;[D];广西大学;2006年
周军;[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甘英俊;[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张一扬;[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陈增;[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李尧;[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张树生;[D];浙江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种子绥粳14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