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文章微信公众平台转发文章的文章都去哪了?

授权事宜转载授权等相关事宜请加个人微信:iseric一、刷屏文前几天做直播分享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事情。哪些文章在朋友圈里容易被刷屏?有幸我也写过几篇文章,不说刷屏,至少平均也达到了150多个公众号转发。其中不乏被大号转发。总结下来大概有这么几种:黑鸡汤、营销指南和微商分析。前两种都是成功学,鸡汤是人生成功学,营销指南是传播成功学。微商分析略有些不同,它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教你怎么做微商的,也算是商业成功学;另一种是写微商现像的,属于行业现象分析文章。但是这两种文章都容易被转发,这是个短时间内的社会现象,立足于微商市场的混乱。这是我写的文章中转发最多的几种。二、欲望从整个朋友圈乃至整个互联网来看,最容易被转发的文章需要满足两个特点。社会热点和欲望填充。优衣库就属于社会热点,这个大家都懂,就是搭顺风车的文章。欲望填充就比较多了,这个尺寸不好拿捏,写的不好就成为了转播负能量。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讲的就是这个。其实社会热点也是欲望填充,满足人们对于隐私的窥探欲。海量的传播往往都建立在欲望填充上面,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网站喜欢报道小三和出轨事件的原因。很多小站点为了拉流量,往往满屏都是这些东西。当然还有你懂得的东西。我们去看一看新榜的榜单,那些超过100000+阅读量的公众号,几乎都在发这些内容。正儿八经的严肃文章想上100000+很难。三、不好这事其实非常不好,所以我写的少。微商的文章偶尔我也写,但是都是站在分析的角度来写的。我写微商一直在强调两点:第一,微商不是造富的工具;第二,微商脱胎于社群电商和移动电商,从业者不要把眼光放在招代理上,应该回到产品、服务和客户积累上来。我从来不写教人怎么去加人,怎么去招代理,我觉得这事非常不好。写鸡汤也是一样,我只写过两篇,是受几个读者启发的。而且我写的是黑鸡汤,不去讲励志,而是去戳破你的幻想。营销指南也是一样,其实我写的不能算是营销指南,而是一种揭露文,目的是告诉看文章的朋友,这些文章看了没个卵用。真的没个卵用。四、正能量这个社会有点奇怪。正能量似乎有点不正常,当一个人说点正面的话时,总有人带着怪音说:哟,没想到你还这么有正能量。我曾经收留过一个小伙子。他当时被人偷的一干二净,在广场上睡了好几天,我看到了就收留了他几天。然后买了票将他送走了。然后他从此就消失不见了。这事发生在我念书的时候,被同学嘲笑了一个学期,一度让我有点怀疑人生了。你看,今天其实我标题党了。我想聊的其实是负能量虽然容易被传播,但是我觉得我们还是抵制一下好。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只是没人说明白而已。看我文章的肯定有很多编辑。我觉得当你手上有话语权的时候,还是少传播点负能量好一些。五、自崛坟墓从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说,长期写这种文章,是在给自己自崛坟墓。一个自媒体是怎么堕落的?就是在不择手段骗流量,传播拉圾文章,不断写软文以及无底线黑别人中沉沦的。这个圈子其实也不大,每一个自媒体群里都可以看到很多熟面孔。你是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很快就会传开的。长期制造没营养的东西,早晚会被圈子给抛弃的,没人再和你来往了。短时间内拉取的流量或许可以让你接到很多软文广告,但是很容易就把一个帐号给做废了。这类帐号虽然阅读量高,但是用户忠诚度不高,价值转换非常低。一个自媒体的价值是立足于其人格魅力之上的,这种营销型的帐号,背后的人格是残缺不全甚至是压根没有的。套用一个装逼的词,你得有逼格,还得有情怀。否则你就是等死。不要一味的追求阅读量,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这才是社群凝聚的基础。否则用户早晚会流失。新浪微博:@艾瑞克自留地个人微信号:iseric互联网观察员,自06年起持续关注互联网行业发展,对互联网各种商业模式和案例有些粗浅认知,长期混迹于各大新媒体,发表一些浅知拙见。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赣州微营销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发个笑话,放松一下心情!
诗|柑橘与柠檬
揭秘 | 民国时期南京一则震动政局的“愚人节假新闻”
婚姻这道题,你解好了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2014年5月前后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一个答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让用户乐于分享,获得病毒式传播?这个大问题又内含或细分为一些小问题:◆那些获得疯转的文章,激起了用户哪种情绪?◆清单?图表?哪类文章更有可能被用户分享?◆读者更喜欢分享短文章还是长文章?社交媒体上的文章,最理想的长度是怎样的?◆“信任”是不是驱动用户分享文章的一个主要因素?◆文章有没有附上一张图片,会对分享转发带来哪些影响?◆有大V分享你的文章,跟没有大V分享,带来的结果有多大差别?◆一篇文章发表几天甚至几周后,怎样才能继续让用户转发分享?◆星期几发布文章最容易获得分享转发?此类问题的答案,有的只是从大数据角度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你得首先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内容),这一步无法省略和无法被取代。因此,你要坚信,好内容始终有价值。1)长文章比短文章更容易在社交媒体上被分享。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阅读等是浅阅读,写短文章更易满足越来越失去耐心的读者?大数据研究并不支持这种想法。根据对1亿篇社交媒体上发表的文章的分析,10%(前1000万篇)获得最多分享的文章,绝大多数是长文章。平均数字来看,长文章获得的分享转发量也高于短文章。下表的大数据研究表明,个单词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获得最多平均转发分享量(8859次)。吊诡的是,社交媒体上绝大多数文章都是少于1000个单词的。这说明了什么?生产优质的长文章,是一片蓝海市场!加油吧,去撰写有一定深度、经过细致研究、有洞察力的文章。这是你在社交媒体上脱颖而出的好机会。需要指出的是,这项大数据研究结果跟《纽约时报》的数据不谋而合:《纽约时报》被email分享最多的文章,多数是长文章。这背后的一个“原理”是:尽管用户喜欢看那些短平快的东东,但他们喜欢分享转发的,还是有调性、显智商的长文章。2)文章插入至少一张照片可增加分享转发率。视觉的重要性,在今天不言而喻。社交媒体上的文章,插入和不插入照片,分享转发率差了不止一半3)文章能勾起用户敬畏、大笑或乐趣,让用户产生自我陶醉。分析了10000篇最多分享转发的文章后,发现这些文章能引起用户的情绪变化的类型依次是:敬畏(25%)、大笑(17%)、娱乐消遣(15%)、高兴(14%)、共鸣(6%)、愤怒(6%)、惊奇(2%)、悲伤(1%),其他情绪类型占15%4)用户喜欢分享转发清单和图表清单,图表,“怎么做”,“什么是”(开头的文章),“为什么”(开头的文章),视频。以上六种类型的文章,哪类最容易获得分享转发?答案是清单和图表(如下表)。像《10个写出阅读量10万+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方法》这类清单式文章,能给用户最简单直接明了的干货,便于阅读。图表式文章也有便于阅读和理解的优点。总之,记住一点:长文章是很好,但你要通过清单、图表等方式吸引读者读下去,别开头到结尾全是黑压压文字把人吓跑。5)“10”是清单式文章的神奇数字。说曹操,曹操就到。刚提到《时代》的“十大”,大数据研究也表明,在清单式文章中,含有“10个”“10大”这类字眼的文章容易获得更多分享,平均分享转发数量是10621次,比排在第二位的数字“23”的平均分享转发量高出4倍。所以,如果你打算弄篇清单式文章,记得试试用“10”这个神奇数字。6)用户更倾向于分享那些看起来值得信任的作者的文章。社交媒体上的文章,作者署名和不署名,身份公布不公布,也会影响文章的分享转发7)大V分享转发你的文章会带来乘数效应。说实话,“人人平等”只是理想,这个世界并不平等,影响力也是。如果有微博微信大V转发你的文章,那么他们给你带来的传播效应,绝非普通人分享转发所能媲美。8)旧文章可适时重新推广。大数据研究表明,文章在社交媒体发表三天后,分享转发率在接下来四天平均会下降96%。一周之后,第二三四周的分享转发量会比第一周的至少下降86%。在不影响用户体验的前提下,结合新的热点事件/时节,适时通过各种方式重新推广旧文章是非常管用和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微信公众号会推出目录、关联阅读等的重要原因。9)星期二是分享转发的最好日子。尽管在不同社交媒体上,星期几的分享转发量并不同,但总体上看,星期二是一个最好的日子(如下表)。如果你有一篇重磅好文章要发布,不妨试试选择星期二发布。10)10条让你文章在社交媒体疯转的法则。这是一个小结,感谢你保持耐心,一直看到这里。①让文章能激起用户的敬畏、欢笑或娱乐消遣情绪。②满足用户的自我陶醉(比如小测试)③尽量写有竞争力和有价值的长文章,中文至少2000字-3000字,这是一片未被充分开垦的蓝海。④在文章里加入清单和图表等表现形式。⑤文章记得署名,添加作者身份等背景信息,让文章看起来值得信赖。⑥注意排版,不一定惊艳,但一定要悦读(没有写错字,是悦读,不是阅读)。⑦尽可能采用社交媒体提供的一些功能,比如之前一度风靡的微博九宫格,视觉化很重要。⑧在你写文章之前,研究和考虑一下“有影响力者”,让他们成为文章参与者。⑨当你的文章发表了一段时间后,记得再次推广。⑩“10”是神秘的幸运数字,星期二是神秘的好日子。如果没有别的办法了,那就不妨迷信一把,试试这些幸运数字和幸运日子。最后切记:万变不离其宗,会被疯狂分享转发的“爆款”文章,一定是有好内容。互联网外围圈(waiweiquan01)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WtouTiao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朋友间绝交的事就越来越多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并不是因为朋友圈的出现改写了友谊,只Surface 3于6月16日已经开始在国内正式开卖,售价3888起,这也是Surface产品线又一款在中国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2014年5月前后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一本报讯(见习记者王莹 通讯员祝丽芳 丁忠) 昨天是江岸区第二届“企业家日”。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荣获该区共创、共享、共赢"的开放式对话时代已经来临。O2O本质是通过互联网信息优势分享富余资源和改善非理性溢价,实现消费者剩余价值和生产者剩余价值的最大化。O2O本质是通过互联网信息优势分享富余资源和改善非理性溢价,实现消费者剩余价值和生产者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共创、共享、共赢"的开放式对话时代已经来临。本报讯(见习记者王莹 通讯员祝丽芳 丁忠) 昨天是江岸区第二届“企业家日”。武汉金运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荣获该区Surface 3于6月16日已经开始在国内正式开卖,售价3888起,这也是Surface产品线又一款在中国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朋友间绝交的事就越来越多了。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并不是因为朋友圈的出现改写了友谊,只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2014年5月前后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一waiweiquan01这个圈子只有我知道。热门文章最新文章waiweiquan01这个圈子只有我知道。微信转发文章赚钱 到底钱转发到谁手里了?|任务攻略-任务易易转发转发的文章都去哪了?_百度知道为什么微信朋友圈的鸡汤文和谣言会被很多人转发,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
我一直觉得如果每次转发都要输入验证码的话就没这些事了。
其实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转载于段宇宏 腾讯大家微信朋友圈自产生以来,逐渐形成了两大神秘江湖帮派——养生党、鸡汤党。“哥嫂、姑舅、叔婶、父母、爷奶”等“五大恶人组”通常是两大帮派的核心组织成员,构成“护教法王”阶层,从年龄来分析,多在40至70岁之间;有时候“发小”、“同学”、“同事”也会执掌各党分舵,任舵主之职。“法王”们尤其对党忠诚,其中的积极份子每天尽职尽责刷屏,不厌其烦把每条信息转发到多个“亲友群”,甚至逐条发到“受害者”微信里,更变态地还会打电话问你:“今天我转发的《长寿十大秘诀》《最全的男人保健秘方》你看了吗?对了,《把充电器请出卧室》《手机防辐射五招》一定要细看!”这两大帮派主要有三大工作任务:一、折腾人类的日常食物;二、折腾人类的日常生活;三、折腾人类的精神世界。虽然他们对物品的化学成份一窍不通,也没做过任何实验;虽然他们通常不能认全26个英文字母,也没看过一篇论文,但来自国内外某媒体、某机构、某砖家的惊耸资讯总是那么“快捷和准确”。突然间,你发现平时爱吃的东东原来是有毒的;突然间,你发现平时不爱吃或没吃撑的西西原来能让你得道成仙;突然间,你发现自己虽锦衣玉食但浑身是病,三观已毁,地球原来如此危险;也在突然间,你发现自己钱包里虽然只有一块钱,但是比马云还幸福。两大党之下其实还分很多宗派,如养生党主要有“食疗宗”、“神医宗”、“生科宗”(生活百科宗的简称),三大宗之间有时候派别面目并不是特别清楚,而是互有交集,党内气氛相当团结和民主。当然,“食疗宗”有时候会告诉你,如果能用该宗的方式虔诚修炼,就用不着找“神医宗”了,这也不是什么太严重的派系斗争。“食疗宗”把常见食物研制成了各种神奇保健品和药品,如《白醋让你年轻10岁,你知道吗》,这个,我真不知道,平时用那么多白醋洗水壶,悔死了,应该拿来泡澡,或者在饮水机上插一桶;《生姜堪比还魂药,可惜99%的人只当作料》,MD,这是让医疗产业和殡葬产业都倒毙的节奏啊,全改成“生姜还魂馆”得了。《两头大蒜让你活一百岁》就算了,他们连“水”都不放过,居然《一杯白开水治好这些病》。猪肝是明目的,吃梨是清肺的;吃穿山甲是通奶的,人家连山都能穿,还能穿不透你的乳腺;当然了,吃大型动物的生殖器肯定是壮阳的。不接触“神医宗”不知道,原来吾国民间如此藏龙卧虎,各种人类“疑难杂症”不仅用他们的“祖传秘方”立马药到病除,连癌症、艾滋病都早已被他们攻克了,《十分钟教你治好糖尿病》《一个月轻松根除乙肝》又怎在话下呢。负责诺贝尔医学奖评选的斯德哥尔摩医科大学卡罗琳学院,你说你失职不失职?全世界那些顶级医学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你说你们成天泡在实验室浪费生命干嘛呢,赶紧学好中文,开通微信吧!“生科宗”那可不得了,上懂天文,下通地理,通古晓今,文理兼修,其知识体系几乎涵盖了你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各个方面:可乐是杀精的,WIFI是绝你种的,快餐店的冰块是比冲厕水还脏的,电脑辐射总是被仙人球吸收了的,头发少一定是缺锌的,脑袋大是聪明的(喝三鹿的除外),从指头就可以判断寿命的。“鸡汤党”也分为“励志宗”和“和谐宗”两大主要流派,他们都是世上最善良的人,每天传授你《如何当一个好老板》的知识,教你《好老公十大准则》和《人生幸福的25条秘诀》,连《一万元如何变成一百万元》都免费告诉你了呢。像《夫妻同心,黄土变金》这种神功,不修炼是不是可惜了。两大党通常兜售的多是似是而非的信息,多少都有传播谣言和伪知识嫌疑,例如有很多“秘方”本身比疾病还可怕,含有未经检验的成分,有的甚至是真的含毒,致人生病。一些无聊信息虽错漏百出也无甚大碍,但两大暗黑成员中的极端势力有时构成了“造谣党”,真是逢谣必捧,遇谣必转,严重背离养生主义和鸡汤主义的指导原则。譬如《紧急通知:是中国人就互相转告》《十万火急:每个人中国人必须知道》之类,连中央媒体都没播,不对,连各门户网站,也不对,连世界主流新闻媒体都还没播发,紧急个毛线啊!比两大暗黑势力肆虐更悲摧的是,你逐渐发现,身边的“五大恶人组”的某些成员几乎参加了前述所有宗派,并且是资深党员,积极分子,还古道热肠,执迷不悟。当然,这不能怪罪于微信,打开吾国很多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即知,“养生党”和“鸡汤党”党员早在微信诞生前就已通过这个庞大的宣传网络入党,只不过智能手机的普及让他们能在移动互联网上迅猛扩充组织。试图劝导两大暗黑势力的资深成员退出组织,那是徒劳无功的。某天,一位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炫耀他用万元买来泡酒的硕大“野牛鞭”,并诚挚地邀请前去饮用,我说:“你割两斤牛肉泡酒喝,效果也不差多,还省钱”,然后把化学成份与人体所需六大营养之类的信息向对方阐释一番,对方鄙夷地发来信息:“有文化真可怕,等着让你羡慕我的能力去吧。”“吃什么补什么”的确够邪乎的,每天多吃“鱼肺”,太平洋搜救的任务就靠你了,一头扎到海里几个月,根本不用戴氧气瓶。微信不同于微博,它是强关系社交工具,所以“拉黑还是不拉黑,这是一个问题”。如果你编造一条消息《多吃马兜玲,让你成为肝之神肾之王》,必定能得到两党资深党员的赞转,还可能夸你:“亲,关心大家健康,真有人情味儿”,作为名门正派,暗黑祸害江湖,自己则要身直影正,此阴损招数切不可取。两大暗黑势力的专制统治下,导致“文艺党”、“科普党”等新兴力量黯然失色,组织发展缓慢,渐有淡出微信朋友圈险恶江湖之意,唯有“自拍党”中的“恐龙宗”和“青蛙宗”还与他们进行艰苦抗战。-----------------------------------------------------------------------------------------------------------------------------------这篇文章是转载的。。。虽然开篇就说了,但好像大家还是误会了?没有得到作者授权,虽然发邮件问了,但估计不会鸟我的。。。所以大家看看就好,要转发的话还是点原文链接吧,谢谢大家的点赞,其实我只是搬运工。。。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从QQ空间到人人网到微信,这是轮回,逃不掉的。当我大一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在扣扣空间发表各种状态。几乎就是直播自己的生活,还有自己的感情经历。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时,我发现我之前的高中同学好多人都不更新状态了,后来知道好多人去了人人网。我也注册了一个号,之前在扣扣空间里的情形又出现在了人人网。大二即将结束时,我发现人人网上的状态更新又慢慢没有了,顶多就是零星的转发一些文章视频之类的。后来知道他们在刷微博,所以我也转移阵地,注册了一个微博。关注了他们,发现大家依然发一些自己的生活事件和情感经历。后来有了微信,大家就在微信上发表状态,有时微博和微信同步。跟之前的扣扣空间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发表的文字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变化,可是,为什么大家这几年不断的转移阵地,不断的缩小圈子呢?我发现从扣扣空间逃到微博的人,现在评论回复的人就是那么几个,平均下来就是5个左右的人在经常互粉。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首先我们从扣扣空间说起。对于大部分在高中之后才接触电脑的同学来说,扣扣空间似乎是他们唯一展示自己的舞台。因为高中的首要目标是高考,繁重的学业让我们无暇玩空间。考上大学之后,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急切的想让外界知道自己,同时也渴望知道外面的世界,渴望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由于高中时期的学业占据了几乎所有的时间,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了解我们感兴趣的人,尤其是异性的生活,所高中是以暗恋的高发期。考上之后,发现自己暗恋的对象也在玩扣扣空间,所以自己也尽情的玩,尽情的刷状态,就是希望对方有所回应。自己暗恋的对象也和自己一样,等着他们自己的暗恋对象的回复。所以大一的状态多是情感。估计这也是大部分人这一生文字写作的巅峰状态。18个月之后,有了转折点。反应最慢的也会在18个月之后有所变化,比如我。快的早就退出了这场以秀自己情感体验为主的垃圾场。因为18个月以后,如果还是在等暗恋,那这辈子等到的概率很跟出门被雷劈死的概率差不多,准确的说应该是连续两次被雷劈死的概率。物极必反,失落和厌倦的情绪以及自己备受打击的心灵连忙催促自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去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还有的人不是因为等暗恋等的花都谢了才决定出走。这部分一般情况下走的比较早,因为他们很少有牵挂,只是疲惫了,厌倦了,想换一个环境。还有就是写感情状态文字的“才华”没有了,或者说是“江郎才尽”,发现最后大家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一个比一个恶心。最后集体恶心了,所以不约而同的走了。曾经人声鼎沸,大师辈出的扣扣空间安静了。还有一个情形很有意思,就是隔一段时间之后,会有这种状态出现,就是“好久不来扣扣空间了,大家都忙什么呢,你们过得还好吗……”。看到这个,我是真心受不了,受不了啊,受不了……至于这些人的心理行为最后再说。到了人人之后,大家又开始一轮循环。当然不可能和扣扣空间一样,因为大家都在成长嘛!这时候出现了一群虚无主义者。他们大多是没有谈恋爱,或者是被人伤害过(在他们眼里是被别人伤害),精神世界贫乏,心理不够强大的人。比如你发了一个状态赞美真爱的伟大,他们的回复是“爱情是个屁,爱情能当饭吃吗?”,或者是“骚年,洗洗碎吧……”,还有狠的直接就回复“傻逼”。你去翻看他们的状态,基本上会看到“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之类的没出息的话。一切让人激动感动甚至是热泪盈眶的故事在他们眼里都是阴谋,造假,骗人。你可以想象他们对着窗台眯着眼睛拧着眉毛使劲吸烟的帅酷表情(他们认为这是最帅的时刻,尤其是吐烟的时候,他们经常会被自己帅到。我有时候一不小心也会被他们帅到)。他们认为自己在扣扣空间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之后成熟了,然后就这个样子了。假装经历沧桑的人好让人伤感。人人网上还有一些人只评论不发表,像专家一样游走于各个状态下面,言辞尽显成熟稳重之风。还有的人不会经常发,但是只要发了,保准你不可能一下子看懂,有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看懂。还有的人经常发一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状态,你会觉得他走在时代的前沿,他听的歌你没有听过,他去的地方你没有去过,他用的你没有用过,他转发的状态你没有转过,常常引的周围阵阵惊呼。还有的只会发照片,刷屏刷屏,他们是猴子派来刷屏的。还有的换头像,换的很多。他们总是认为自己的下一张比上一张好。当你采访他们哪一张是自己最好的头像时,他们会嗓音低沉的回答,下一张!这时候有的人已经恋爱了,既然恋了,就会秀,各种秀。反正大家这时候已经和扣扣空间不一样了,必须有所区别。所以时常会有人回去说一句“好久不来扣扣空间了,大家……”。只有不一样才会有意思。我们还会发现大家的圈子小了,还有就是和自己以前的高中同学交流的少了,因为太熟,没有神秘感,激发不了兴趣。时常互动的就那么几位,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在长期的交流中,我们也会明白哪些人会和我们认真的交流,哪些人只会一个字一个字的回复你。默契建立起来之后,我们的圈子就固定了,就剩几个人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不是特别渴望别人了解自己了,也不是特别渴望了解别人,而是努力的寻找存在感,努力的发现自己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继续直播自己的生活了,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发状态,小心的炮制自己的网络形象,至少要比在扣扣空间时成熟聪明。18个月之后,我们又开始东张西望,想重新开辟战场,所以去了微博,起了一个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名字,只有自己才懂的是什么意思的名字,或者自己认为很别致的名字。我们竭力想要跟周围的人不同,和以前的自己不同,想重新为自己打造一个形象。关注了零星的几个好友,然后又开始了发状态。说实话,跟扣扣和人人的区别真的不大,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来回就那么几个好友在评论,说的话也没有变化,变得只是载体。还有就是,这个时候人已经很少了。因为有的跟自己的女朋友玩去了,有的开始玩游戏了。玩游戏的同学觉得在虚拟世界里厮杀获得的快感更加持久,远胜于撸完之后无边的寂寞和空虚,他们基本上在经历了第一个“18月”之后就很少发表状态了,偶尔一次也是别无所求,只是想发。有的男同学比较狠,从此在游戏里仗剑天涯,再也没有回过头,绝不。还有的就是纯粹的不想玩了,觉得真他妈的没意思了,也不想开辟新的战场,人生从此别过。时间就是一把筛子,筛到最后,就剩那几个人还在微博上守候了。这里鱼龙混杂,也可以说水深王八多。转发一个搞笑的视频,发表一个心情语录,或者评论一下好友,或者转发一下偶像的状态……所有的这些让我们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首先是关注的话题不一样了,看到的,听到的不一样了,有水准了,有档次了,自己比以前美好了。是的,美好了。还有就是自己的状态不用在给那些无关紧要的人看了,只和自己感兴趣或者要好的人互粉多好,这种心理多少和武侠小说里面女主对男主说的“就我跟你两个人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就我们两个快快乐乐生活一辈子,然后,然后生一大堆孩子……”(表情:大笑,无语)的心理差不多。可能是他们觉得太吵了,太腻了,就想找一个安静的语言环境玩玩,顺便看一些新鲜的玩意。我们知道,扣扣有的,人人有,可是人人有的,扣扣不一定。前两个有的,微博有,可是微博有的,前两个不一定有。再加上,三者的受众群体年龄也是有明显的划分的。比如扣扣和人人就是中学生和刚上大学的同学,微博就比较成人化,社会化。有追求的,有品味的,有档次的人,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不希望自己被社会边缘化,也不希望自己还是幼稚,想改变点什么,所以会加入这个聒噪的微博世界看看。还有一个原因是自己在微博上发表文字时没有心理压力,没有顾忌。比如你今天说了一句自己认为比较牛逼关于爱情观点的文字,然后看到你的唯一的几个关注给你评论,心理上多少有点安慰,觉得自己还存在的。可是如果你放在了扣扣空间上,你完全可以想象下面的评论,熟悉你的基本上会说一些和“你有病吧!”意思相近的回复。你能不崩溃吗?还是微博好,我们总是能够在陌生的环境里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玩扣扣时,是新鲜感,觉得自己的状态可以让那么多人看见,有一种成了名人的错觉,还有就是猎奇心理,想看看别人。时间长了之后发现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在,没有区别了,渐渐的就想脱离。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好多人一辈子都在寻找那些稀缺的,小众的东西。当你发现所有人都在玩同一样东西时,你就想想找一个不一样的。每当新的苹果手机发布时,好多人就会买,没钱也买。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要我手中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你们都在用5,而我的是5S,而且是金色的,多么高大上啊。还有就是占领小众的东西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有档次,好多人甚至还不屑向周围的人说自己喜欢的小众,因为他们觉得那些人土,万一他们跟风也玩,最后都土了。所以会有时尚,每年都有流行的颜色和服饰,就是为了满足这些有钱的有档次的人。前一阵子《董小姐》火了,好多人表示不爽,因为自己喜欢的歌曲烂大街了。所以那些有追求的人一直在逃离。你们玩扣扣,我就玩人人,你们人人,我就微博,一直躲着,一直遗世独立,多么牛逼。其实这些人多少有些害怕,有些脆弱。他们还是想被外面的人知道,所以会时不时发一些东西,无论在哪里。如果他们够心理够牛逼了,境界够高了,是不会这样的,直接写日记就行了。忍不住就是忍不住,隔段时间回来说一句。这样的状态很多:1好久没有上口口空间了,不知道大家……2好久没有上人人了,大伙都在做……3好久没有玩微信了,大家过得还好吗?你们最近……4好久没有来微博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5好久没有……这就是那种淡淡的装逼,或者说是衣锦还乡的错觉,就像是说好久没有回农村了,一股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充斥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骨子里是从上往下看的。虚拟社区里的存在感对他们来说很珍贵,很珍贵,每隔一阵子必须要说说,否则可能会……–––––––––补充––––––虽然有些文不对题,可是看到这么多人点赞,有些受宠若惊,谢谢了。
看题主的问题补充,所说其实是父母长辈的朋友圈。第一个回答明显是抖机灵啊~长辈接触的网络信息相对较少,大多在朋友圈之前,从未接触过社交网络,他们不像我们一样已经完全看透了鸡汤们的路数。即使是年轻人,想必在刚开始上网时,也分享过不少现在想来觉得很蠢很羞耻的内容。而长辈与我们的不同又在于,适应新鲜事物的能力要稍微差一些,所以他们目前会长期停留于认为“读到的文字都十分正确”的程度,无法接受科普。我们只要哄哄他们,配合那份热情就好。若谣言被视为真理,已经对长辈们和自己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还是有必要科普一下的,但要注意方法。一味地对他们摇头敷衍,只会让长辈受到不被重视的伤害。相信如果你耐心解释的话,他们还是会听进去的。—————————题主又更新了=_=第一名抖机灵的也不见了……(时代变化太快)谣言什么的,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其中有的是以讹传讹,有的是营销号作祟,还有的纯为了吸引人眼球……估计也有没事闲的随便胡写的。适量的鸡汤还是有点好处的,别太瞧不起它。当你进入人生低谷/ 性格很差/ 遇到不知如何解决的困境……读读鸡汤,也许能帮到你。
1. 人人(一开始叫校内网)、空间和X博这些sns早在2007年前后就有了,而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应该是2011年之后才有的。2.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上述中国本土sns的第一批玩家,你在人人、空间和X博上应该早就阅读、转发/分享过大量的谣言、鸡汤文、养生文、星座文、情感文等等。3. 在sns上这些文章/段子为什么被用户接受、被广泛传播?因为:它们简单直白,看起来内容丰富言之有物,它们;它们能满足sns用户的各种YY需求;sns用户阅读、传播那些文章的成本几乎为0,甚至会带来正收益,因为:a. sns上进行分享/转发的操作非常简单,一般只要点两次鼠标就可以完成;b. 用户转发的内容如果被他的朋友转发或赞过,能为用户带来小小的成就感。sns上的优质原创内容少(能有知乎这样高质量的sns简直是让人感动到哭!)。4. sns上为什么会有这类文章?因为:上述原因导致这类文章有市场,即sns用户对这类文章会有需求;靠互联网吃饭的一般要考虑两个东西:流量,及变现途径。那些文章的广泛传播能够为一批用户带来收益:a.对于sns公司,比如人人、X博、空间等,可以增加网站的点击量、用户活跃度,进而为sns网站带来广告收入;b.对于想靠sns进行营销的人,他们需要能被广大用户接受的内容来吸引用户。5.那些无脑文章的源头在哪?我所知的渠道:手机的功能机时代,为各运营商和广告商写段子的段子手;广告行业从业者;还可以参考这两个问答:a. b. 6.为什么微信朋友圈会沦为鸡汤文和谣言党的热土?(终于到正题了!) 说的没有错,身边用微信的人,除了大学、中学、小学的小伙伴们,还有老一辈、小一辈的亲朋,公司同事(包括上年纪的领导),社交中认识的各种人。这些人里面,像我们这样长期用过sns的占少数(我们这样儿的大都会对那些文章视而不见的),他们刚开始接触sns,对什么都新鲜,成为营销文的消费者/传播者挺正常的。微信上不光有个人用户,还有各种公众号。就像X博上的情况一样,真正能够生产原创优质内容的公众号占比很小,剩下的公众号分为这么几类:a.从X博转战过来,想延续X博上营销模式的;b.X博的营销没赶上,想在微信上做营销的;c.各私营企业的自营帐号,想通过微信公众号扩大客户群或提高品牌影响力的。这几类公众号都需要提高用户数量和转发量,所以他们必须要找到用户欢迎的内容。上述公众号会抄袭各类营销文,但上述用户的特点加上微信的特性,或许决定了只有鸡汤文、养生文和谣言这三种是能被广大接受的。所以最终呈现在你面前的是朋友圈充斥着这两三类文章。第一次在知乎写这么长的回答,累感不爱。真心向勤奋认真回答问题的各个知友们致敬!——————————————————————————无图无真相,给大家截几个X博的营销号的图:1. 时尚、星座、美食,粉丝1070万。很多星座之类的内容,夹杂营销的内容。2. 时尚、星座、旅游,粉丝数1637多万。同上,很多星座之类的内容,夹杂营销的内容。3. 全球头条新闻事件,粉丝数达到惊人的6343万。有一半都是某宝、某团等等的营销内容。注意不要被“公司:中央电视台“给骗了,这个号没有经过微博的大V认证(虽然这个V也不怎么真实有效)。4. 健康养生减肥美容,粉丝1868万。一堆某宝链接。我曾经也是那些谣言、鸡汤文、养生文、星座文、情感文的读者&传播者,也曾经分享过一大堆无脑营销文。但在sns上泡了这么多年,这些东西看得多了也就慢慢明白了。现在我基本和这些无脑文划清了界限,但我身边的亲友还有很多以前没玩过sns的,比如我堂哥,每天刷朋友圈时看到他分享的内容都让我欲哭无泪……
今天恰好收到一条我妈转来的鸡汤文。我回复了“为什么给我发这种?”,但是忽然想到这是我妈这两三个月来唯一给我主动发的东西(是的连电话都不打)…遂觉悟…我妈居然还记得我啊⊙▽⊙!然后马上回“挺好挺好!”…爹不疼妈不爱的表示鸡汤文乃血缘关系明证啊~
(啊啊啊…忘记匿名了求折叠)
雪琪说了2点:1、微博有自净的能力2、朋友圈有转发壁垒3、质量感知(先忽略)另外还有回答,你的朋友决定了你的朋友圈这些直接给出了答案,但是为什么?1、微博,结构上是白盒,出问题,也会被较低成本的纠错掉;2、微信,结构上是黑盒,出问题,纠错的成本很高补充下下“问题”和“纠错”1、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和自己预期(价值观)不符合的内容2、纠错简单理解为在不符合预期的场景里找自己预期的行为微信的关系结构里,喜欢发鸡汤的人和看鸡汤的人会形成一个圈子,他们觉得符合预期,满足需求,并积极用符合预期的内容强化这关系结构:受欢迎的鸡汤在需求一致的结构里会流行起来。不喜欢的鸡汤人,陷在在喜欢鸡汤圈子里,如果不能跳出这个黑盒的关系结构,会发现很难改变,内容也会更难接受。
就是想通过鸡汤表达自己的意愿,证明、表达自己的价值。
以我理解,长得好看的人分享自(chi)拍(huo)照,有钱的晒富,有男女朋友的秀恩爱…………那,那,那什么都没有的人呢,他就没存在感了吗?………………NO!我有鸡汤,我有理想!!!!——————————————————————————————————————————————————大抵如此O_o
近期清理了下,突然觉得没有这些人发各种鸡汤脑残各种,那种鄙视别人的优越感一下就没了,是不是再拉回来,好纠结…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转发文章赚钱ap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