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步伐训练视频意识,眼睛和步伐是否统一

通往高手之路——浅谈业余球友学打羽毛球的七个瓶颈 - 爱羽客羽毛球网
通往高手之路——浅谈业余球友学打羽毛球的七个瓶颈
我觉得业余球友在学打羽毛球的过程中会遇到几个瓶颈期,如果悟性较好、练习得法,便可以突破瓶颈,取得进步,否则便容易停滞不前。(作者:中羽 打到球)
我觉得业余球友在学打羽毛球的过程中会遇到几个瓶颈期,如果悟性较好、练习得法,便可以突破瓶颈,取得进步,否则便容易停滞不前。(作者:中羽 打到球)
第一个瓶颈:高远球技术。
业余球友学球开始总是先学习基本握拍技术、准备姿势、场上站位、发球技术及挥拍技术等等,此时学起来相对容易,进步很快。然而随着各项基本技术的进步,突然会发现,自己的高远球怎么都打不远!
这就是遇到了第一个瓶颈期:高远球技术。其实不用着急,只要动作规范、击球点准确,勤加练习,随着蹬转侧身、引拍、转体、挥拍、亮肘及小臂内旋等动作的日趋连贯流畅,慢慢就会发现高远球越打越远了。
第二个瓶颈:回位意识和基础步法。
当高远球技术取得突破以后,平高、杀球、劈杀劈吊、滑板、头顶等各项后场击球技术便迎刃而解了,中场击球技术和网前技术也相对进步很快。然而虽然各项击球技术进步了,但是场上打球却依然十分吃力,经常接不到球,甚至被人一下打死!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因为你没有回位意识及基础步法。打完一拍后,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球在空中飞,而是应及时回位准备迎击下一个来球。上一拍与下一拍的衔接至关重要。明白这个道理后,怎样回位移动、怎样移动去击球呢?这就需要进行基础步法的训练了。
第三个瓶颈:手指发力技术的运用。
当基本步法有了一定基础,能满场飞奔打球了,此时进步会很快,涨球了,好爽啊!可是打着打着,你会发现,怎么场上失误那么多呀?!因为你又遇到瓶颈啦,这是你打球的动作太大了。
有高人说:“菜鸟用大臂打球,好手用小臂打球,高手用手指打球”。场上击球动作大,则击球失误多。
这时最应该练习的就是:抢高点、迎球打,利用好内旋与外旋,掌握好屈指与捻动。不要死背“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教条,应领悟羽毛球的“快”并非仅仅指快速奔跑和快速击球,更重要的是指衔接与连贯。要掌握好手上“快”与“慢”的关系,即:抢点快、出手慢、出球快,这样才有利于技术动作的稳步定型,并往手指发力技术方向引导自己。
当你学到这一步,你才会真正明白身体“放松”的意思:其实羽毛球的击球发力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手指发力,整个挥拍过程中,要协调好脚、腰、大小臂、手腕和手指等部位的动作,使各部位力量的传导协调流畅,在球拍击球的瞬间,由手指发力将力量集中爆发出来。领悟到了这些,你的击球动作幅度才会逐渐缩小,你的击球技术才会日臻成熟。
第四个瓶颈:技战术运用。
学会击球发力了、学会场上步法了,可是怎样将已经学会的技术自如的运用起来呀?遇到不同技术特点的对手怎么打呀?你为此感到困惑了,这是因为又遇到新的瓶颈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羽毛球水平,此时应当进行技战术运用的练习啦。一方面是要将学习的各项羽毛球单项技术组合起来运用,另一方面是要在比赛中扬长避短、克敌制胜。这时应多进行一些多球练习和套路组合练习,并且尝试一些针对性的战术打法练习。
第五个瓶颈:节奏与控制。
学了基本击球技术、学了基础步法,现在又学习了基本的技战术运用了。哈哈,现在应该很牛了吧!可事实并非如此,一旦遇到真正的高手,在场上却总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咦?奇怪!这是为什么呀?!别着急,你遇到羽毛球运动极为重要的瓶颈啦:节奏与控制。
羽毛球玩到一定程度时,玩的就是节奏、玩的就是控制:对球的控制与对人的控制!节奏是个什么东东?节奏是运动中所蕴涵的强弱、快慢、轻重、缓急的综合规律,它由许多单一的运动节奏综合构成。羽毛球比赛的节奏不光包括运动节奏,还包括生理节奏、心理节奏等等。这下明白了吧?明白了就该把精力放在领悟羽毛球的节奏与控制方面啦!
首先,你得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动作的节奏感,比如:蹬转启动、挥拍击球、步法节奏等等,应领悟这些动作的节奏感,形成自己的综合运动节奏;其次,要培养观察对方运动节奏感的能力,以便控制对手。领悟了这些东东以后,你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弧线打高点、什么时候该把弧度打平点;什么时候该打快点、什么时候该打慢点;对哪些人多用某项技术、对哪些人不能用某项技术;对什么人要攻、对什么人要守;甚至你还会明白什么时候该换球了、什么时候该擦汗了。等等。。。
第六个瓶颈:身体素质训练。
具备了一定的手法、步法及战术素养之后,阻碍业余球友水平提高的最大障碍就是身体素质了。俗话说“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羽毛球运动对体力、耐力、精力、反应、速度、爆发力、身体协调性等要求非常高,没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做保证,再好的手法、步法和技战术素养都只不过是花拳绣腿。因此在球馆练习之余,需进行专项的身体素质训练才能保证羽毛球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第七个瓶颈:经验积累,建立自信。
当你具备了良好的手法、步法、技战术素养及优秀的身体素质之后,最后一个瓶颈就是经验积累、建立自信了。这时应当经常参加一些业余比赛,不断积累比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对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场地、灯光、风向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经常感受比赛氛围,适应不同的打法,挑战不同的对手,并在比赛中战胜高手,为自己树立信心。
走到这一步,恭喜你!你,已经是顶呱呱的业余羽毛球高手啦!
爱羽客投稿通道
投稿及意见邮箱:
里约奥运越来越近,国羽三金花“二王之争”越来越烈,到底王适娴、王仪涵谁能去里约奥运?
2人都能去奥运
2人都去不了奥运
精选观点论
举重的杠铃不小心滑轮砸到了拳击手的脚,一言不合,双方开干,林李坐收渔利,在双方僵持之际,上去一拍封喉,一人拿了1.5个金牌准备回家,走出门口,巴西***拿着AK将两人金牌抢走,但并未伤及性命,还未走出里约,拿督口渴,怎奈巴西水质太差,难以下咽,此时丹哥从包里掏出一瓶农夫山泉,递到拿督嘴边,丹哥的脸在夕阳的投影下只剩一个模糊的轮廓,拿督心中疑惑,“你到底是什么人?”丹哥莞尔一笑,“大自然的搬运工”……最后二人准备踏上回国班机,却被安检部门拦下,拉去医院发现染上了寨卡病毒,生命垂危之时,拿督给黄妙珠,丹哥给谢杏芳打电话做最后交代,两人挂完电话后相拥而泣,丹哥嘴角流出了鲜血,依偎在拿督的怀抱里,“这辈子我们不能负了她们,下辈子希望不要再负了我们”,拿督眼泪止不住的流下“你慢慢走,到了那边替我先暖暖被窝,我马上就来找你,”说完,两人在那淡淡的夕阳中紧紧相拥,身影逐渐模糊,原来一切早已经有了暗示,里约巴西,相约归西⊙▽⊙
这是印尼执拗的羽球精神带来的好处,本身对球具有特殊的嗅觉,从以前的吴俊明到后来的陶菲克以及亨德拉,再到现在印尼两对男双小将,无一不是手感细腻,天赋过人的技术流,在如今挤进了越来越多擎天柱,肌肉汉,英伟男的男双赛场,这种技术流显得尤为重要,也更具观赏性,印尼男双在近几年开发出了一种区别于中韩“后攻前封”绝对实力攻防的新打法,既“中半场突击打法”,指导思想是“宁可死在网前,坚决不挑后场”,挑球就意味着被动防守,而通过抽挡和放网,只要弧度控制的好,便可在一招之内反守为攻,依靠自身出众的协调性和平衡感,以及细腻的网前手法,集中精力在前半场寻找对手的破绽,通过落点和节奏来取胜,而且他们的看家本领是发接发及前三拍处理,三拍过后高下立判,龙星的防反战术根本不奏效,因为攻防势力还没完全展开,武器还没发挥出来就已经被亨德拉控制的死死的,这也就是龙星为什么打不过山亨,但是像亨德拉这种天才网前选手真的不多,目前我见过的的可以称为网前手法大师的,早期有吴俊明,陶菲克,现在还剩亨德拉,在早些时候,还有蔡赟,,,
大马扬蹄理鬃尾,终为老二誓不悔;风云集汇耀龙威,铁血丹心捧金归。
一个刚出茅庐,一个是名将,小将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而且现在的小孩思想都比较另类,见到偶像恭维的话,大家就当看看新闻吧!不需要太多的批评
和競爭對手講求饒的話,這種人直接放棄算了,根本成不了材。
有必要批评一下,小娴同学因为老这样心态已经习惯了,不思上进,这样也就算了,还感染了谌龙,这就是对中国羽毛球的不利因素,我觉得有必要让她退役..
林丹:看新闻了吗,咱半决赛就相遇?李宗伟:死鬼,这不正合你意嘛~林丹:嘿嘿。。。哎服务员我忘了带房卡了麻烦帮我开一下,房间号520
提前预祝贺李宗伟获得大马历史上首金
羽毛球赛事
羽毛球明星
羽毛球技术
2011 - 2015
爱羽客羽毛球网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羽毛球步伐常见错误及其改善方法研究[权威精品]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以下这些基础的意识,是身边的高手带我打球的时候,一直在我身边不断耳提面命,提醒我应该注意的,借今天这个机会稍微做些总结,不知能不能写得到位,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一起进步。基础意识1:发完球,一定要举拍!
防止对方接发时把球刚好推过你头顶,这样你的同伴去接的时候只能背身,用反手去起球防守与过渡,如果对方前三拍比较狠的话,就可以仅靠前场技术赢你过半分数。你举拍,把这条线路给提前封死,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逼对方如果要打你同伴的反手位,他无法推得太平,如果推得线路稍高,则你的同伴刚好可以用头顶下压,也更为主动。一举拍,对方更多的情况只能起球,或者推直线,这样你同伴都会比较主动。基础意识2:放网后,迅速判断网前球质量,质量越好,人越往前靠,拍子举得越高。
不管什么情况,跟发完球一样,拍子一定要马上举起来,网前球往往都在电光火石之间,很多球根本不会给你留够引拍的时间,或者你有引拍的时间,但举起来后就只能打被动球,这些都是休闲球/交际球/政治球 打得太多的结果,会制约你的技术进步。网前处理球的想法也经常只是一瞬之间,话说“网前球三分打七分吓”,你举拍,表现得更积极,像快要扑出去的饿狼一样,对方就在那一瞬选择保守起高球,而不是积极的回放对搓处理,这样你们会形成二打一的机会,对你们更加有利。基础意识3:上手球多用正手握拍,下手球多用反手握拍。
受制于人体结构,上手球如果用反手握拍,下手球如果用正手握拍,则太靠身体左侧的球都不好处理,上手正,下手反,才能让自己处理球的死角降到最低。上手正,下手反,这样握拍,球拍可以像螺旋桨一样自由发力,上手一沉肘,下手一抬肘,太靠身体右侧的球也能处理好,这些都不是上手反,下手正所能具备的优势。补充多一张图,直观的解释一下正反手适用的区域:基础意识4:后场选手所应有的意识: 自己的同伴放网做球,他如果向前一步去封网,你就一定要马上移动到他的后场位置,准备下压。同伴网前做给你的高球,你重则杀,轻则吊,半轻不重可点杀,一定要下压下压再下压,绝对不能重新把球拉起来,甚至拉都拉不到位。
一不能干站着,等对方把球打出来后,才开始移动,然后在下手的位置打一拍防守球,辜负同伴创造的进攻机会。业余的男双根本没有多少次攻防转换的机会,二十一分里面往往只有不超过五十个好的进攻机会,所以一出现一定要把握住。提前移动,形成前后的进攻站位,对方如果挑出斜线高球,因为球飞行的路线长,你也会有充足的时间反应,所以不同担心。
二不能不下压,下压的方式未必是重杀,如果你杀球不重,还手紧容易下网,你也可以用吊球与点杀,如果此时你不下压,而选择把球重新拉起来,此时你本可扮演“忠臣”,却选择做“内奸”,会让你的同伴非常不爽,感觉自己好不容易做出来的球,你不笑纳这个可以二打一的机会,还拉起来“串通”对方,把二打一的机会让给对方。基础意识5:同伴在右后场杀球,你除了封网,还要留个心眼,如果同伴的直线杀球被对方抽对角,你要去马上斜线后退到左后场去处理球,让同伴往前走,形成轮转。
如果会被抽对角,证明同伴的杀球,对方根本不怕,所以刚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轮转,而且更大的好处,如果这种球你留给同伴去处理的话,他横向移动整个场地后,只能用反手打解围球,而你如果斜线后退,只需要移动半个场不到,还能用头顶击球,哪怕是过度球,也比同伴要来得主动,更何况,经常还有头顶进攻的机会。如果是左后场杀球被抽对角,则你可以不着急退斜线,因为哪怕你的同伴过去打,也是正手球,不会太被动。基础意识6:慎杀大斜线。
进攻一定要以直线球为主,斜线也最好是小斜线,打对方的中间结合部位,博他们让球失误。杀斜线的前提是你非常的主动,对方刚好在那个区域形成大面积的空档,或者斜线位置的队员太弱接杀能力太差,否则处理斜线杀球,简单的顶个直线球,就对你的横向快速移动,外加攻防转换的能力形成很大挑战,你同伴要负责封网,完全没有办法帮你。羽毛球的飞行的特点是,快速减速,所以如果球路只要长个十几二十厘米的话,球就可能会慢到你足够反应的速度,斜线球的球路较长,这也是本身不利的要素。 雨落网友称赞陈文宏是劳模,因为他要配一个鬼马街球球路的古健杰,除了陈,大马队就几乎没有人愿意有事没事就帮古补个大斜线了,所以,除非你也有街球的天赋,同时还能找到劳模一样的队友,否则打球还是老实点,不要给自己与同伴太大压力。基础意识7:接杀一定要往自己的半场旁边移动,把另半边场让给同伴,形成平行防守站位。
有不少业余男双是这样打的,中场挑出高球后,马上傻掉了,然后举拍站死在中场中间发球线位置想防一拍,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形同自杀的“堵枪眼”,不管对方是杀追身,还是杀两腰,你都难以处理,而且你这样一站,你同伴也会跟着傻掉,不知应该补你哪个位,因为你用一种根本没有办法把球回好的方式,把所有的最有可能的回球位置都给霸住了。除非对方比你更傻,这种情况还吊出一拍质量不高的球刚好给你封网,但这是低概率事件,也属于娱乐球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基础意识8:网前推斜线到对方反手位置,如果成功逼他需反手过渡,就马上跟进到正手网前封网。
反手最大的劣势是背对球网后失去视线接触,所以你一旦能抓到对方反手过度的机会,你怎么跑对方都看不到。
这个时候能迅速把斜线球,过度顶回推出来的斜线原出球位置的难度较大,很多情况都是只能过度直线,这样你就有封网或者再推一拍斜线打他转身到另一边空档的机会了。基础意识9 :接杀,最好就是直来斜往,斜来直往。
否则给对方站在原位连续杀球的机会的话,你总有一拍会顶不住, 直来斜往,斜来直往,让对方在移动状态中处理球,会加大他的难度,也就给自己摆脱被动,攻防转换创造机会。如果技术不够,接杀回斜线比较困难的话,也可以学习熊国宝教练的接杀勾对角。基础意识10:多拍杀球一定要有变化,不要只顾着猛杀,还要巧杀,改变下节奏,往往更有效。
有一些业余好手,拿奖拿到手软的那种,但是杀球却一般般,有些是单打拉吊选手,不追求杀球速度,有些是握拍偏向苍蝇拍,发不出力来很正常,观察他们的杀球,同一个位置杀三拍球,每一拍的球速,角度都不一样,虽然速度不快,但你要频繁变换握拍方式去接杀,也很被动,而且如果两三拍他没有办法杀死你,接下来他就出拍的时候停一下,给你吊球的错觉,诱使你重心往前后,压一拍平高球到你的反手位置,这样你需二次启动,然后后仰或者反手去捞这一拍球,结果会更加被动,对方可以抓你这拍更被动的,留下更多空档的回球,一拍致命。(来源:楚天运动频道
作者:楚小羽)天高集团(teamgo1992)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以下这些基础的意识,是身边的高手带我打球的时候,一直在我身边不断耳提面命,提醒我应该注意的,借天高放映会这是一出10个爱情故事窜成的喜剧杂烩一个个动人的英伦爱情故事交汇出浪漫、甜美、幽默的圣诞前夕《真爱2016的中国制造业,是否极泰来还是继续沉沦?2015年过去了,几家欢喜几家愁,本文是我应科技部战略发展研究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足现状,追求有质感的生活时,于是向往闲雅宁静的桃源,墅区低密洋房,随性自在漫享生活。依teamgo1992天高集团公众账号热门文章最新文章teamgo1992天高集团公众账号通过观察哪些细节,可以判断一个羽毛球运动员的水平?
运动员可以指业余或专业选手。
按时间排序
我觉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运动员在完成一次步法后的再启动,再启动的速度与精准度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运动员的能力水平。再就是看运动员的反手技术,特别是反手高远球技术,这点也可以很好地判断运动员的水平高低。 当然我所说的是一种便捷的方法,并不是最准确最好的方法。 全面地来看,还要注意运动员的发接发,低网球的处理以及假动作(或者说是动作一致性)的运用。但最重要的还是是否使对手绝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状态。
业余的话打个反手后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更新】非专业羽球爱好者,球龄5年,4年业余训练经历,校队成员,简单谈谈自己的认识。羽毛球这样的运动,是一项身心合一的运动。武功讲究身法心法俱到,羽毛球运动也是。对于羽毛球来说,技术动作即身法,战术意识即心法。一、技术动作1.手法手法,也即“如何击球”,直接影响了回球的质量,因此对于一名羽毛球选手的观察首先从ta的手法开始。简要来说,羽毛球的击球分为后场、中场、前场三部分。后场的高球(高远球、平高球)吊球(劈吊、滑板吊、拦吊)杀球(点杀、劈杀、重杀),中场的接杀、抽挡,前场的搓球、放网、勾球、接吊、挑球、推球,这些基本手法是否能够应用,出球的弧度、速度和落点是否到位,都决定性地影响了选手的回球质量,从而也是评判选手水平高下的第一标杆。【陶菲克的网前技术、反手技术与后场杀球都堪称一代宗师】【陶菲克的网前技术、反手技术与后场杀球都堪称一代宗师】2.步法很多教练都讲羽毛球“三分手法七分步法”,对竞技性的羽毛球运动来说这确实是经验之谈。在场地上以最短的时间(双打更注重于此)最合理的路线和节奏(单打更注重于此)移动到最适合击球的位置,这就是初学者乃至步入进阶高阶的羽毛球选手反复训练步法的目的。羽毛球的步法主要分为并步、垫步、跳步、交叉步、蹬跨步等等,相比于手法来说定式较少,与项目以及选手自身条件关联更为密切。但总体来说,一个选手在场地上跑动顺畅、拍与拍之间衔接紧密、节奏得当就是步法合格了。【李炫一的步法在现役球员中几乎是标杆,经济、精确、节奏感极佳】【李炫一的步法在现役球员中几乎是标杆,经济、精确、节奏感极佳】3.步法与手法的协同在选手的赛前热身或者比赛的拉锯战阶段,可以比较明显地观察选手手法与步法的协同是否熟练。简单的协同套路如控网下压、杀吊上网、前场2点控全场、后场2点控全场、四方球拉吊等。从日常训练角度来讲,主要来自于固定球路训练频率的高低。二、战术意识前文所说的技术动作,就是教练和运动员们常说的“基本功”。当一个选手基本功过关了,在业余球圈里也能算作一名高手了。对于进阶和高阶羽毛球选手,水平之间的伯仲也就在于战术意识与运用这一层面。囿于笔者技术所限,只能做一点浅谈。1.对于局面的估计如同下棋一样,在羽毛球场上对于局面、对于对手有正确的估计,做出合理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自己上一拍球质量如何,对方可能的回球线路有哪些,对方的站位是否有漏洞(偏向场地的一部分),对方是否有习惯性球路(前场习惯回放,正手后场习惯劈吊等),步法移动速度是快是慢,爆发力强还是精细手感好,球风偏主动抢攻还是偏防守反击,这都是从微观到宏观对于局面的估计。能够在比赛前一阶段摸清这些细节就已经是很高的能力要求了。2.针对性的对策做出了对于局面的估计,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对策。这一拍平高球质量不错,限制了对手,因此可以适当向前站位;对方吊球跟进不快,接吊可以选择回放;对方脚下跑动很积极,可以考虑重复落点调动;对方多拍拉锯质量不高,尽可能多的采取拉吊寻找机会,等等。场上一个懵逼的选手和一个思考着的选手,从速度和控球方面旁观者都是能看出区别的。3.双打中的连贯羽毛球的双打和单打,几乎是两项完全不同的运动。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请见
专栏中的分析,个人觉得相当中肯到位。除了基本的技术动作相似,一个选手的单打水平和双打水平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双打的战术意识和单打的天壤之别。一般业余日常打球,可能不会有非常固定的双打搭档,因此主要观察一个选手在双打场上的基本战术意识。发接发阶段:发接发的前三拍是双打的生命线,也是双方抢夺的重中之重。作为发球员,双打发球的弧线是否平直下降,发完短球之后是否立即开始守网,发完后场根据发球质量立即选择退守或者上前封网;作为接发球员,是否尽量选择放网、推腰、推底线等接发手段尽量不起高球,在第二拍结束后的跟进封网或退守意识如何。攻防阶段:作为触球人,对于后场高球的处理是否到位(杀球的线路选择,杀改吊的落点选择等等)在前场的封网和守网是否积极(封网的拿球点高低,搓球放网的弧度控制等等)以及自己每一拍出球后的及时跑位(吊球放网后的跟进,杀球后的回中等);作为非触球人,能否准确地为队友补位(防守平行站进攻前后站这种基本站位,中场抽档的压抢轮转等等)【韩国双打名宿李龙大/柳延星,里约奥运周期韩国男双的担纲】【韩国双打名宿李龙大/柳延星,里约奥运周期韩国男双的担纲】以上是笔者一点拙见,供大家讨论。
动作是否舒展,脚步是否灵活,击球声是否集中
除了技术和战术上,也可观察打球者每次得分和失分后的神态,以及对待对手和队友的态度。
1、发力。热身打着玩的时候观察是否有很好的手指、手腕发力,大臂和小臂的动作幅度是怎样的--打的好的标志之一就是很少有完整的侧身挥拍这类准备动作,靠手指手腕就足够打到位了,这个能力在专业比赛特别被动时回球会有特别明显的显现;当然这也是很多专业选手给业余选手的一个误导,会让人忽视了侧身等基础准备动作的作用。2、稳定性。同样是在热身打着玩,高手很少会因为手凉、不专心这些因素下网,可以没热身,可以好久没打了,也可以东张西望,但这些因素的影响最多是球过网质量的好坏差别。3、步伐。启动那一下是否利落,跨步和并步的运用,是否有预判,是否会让小白感觉介人怎么一直在溜达但球总是打到他手里...;还有就是上网后的撤步及后退步伐,回位后的重心状态。4、其实以上三点都是一两眼的事,几秒钟就可以知道大概水平了,更专业与否的感受要看打起来的战术意识和球路变化。
对于业余运动员来说,最最最关键的就是步伐,如果你发现对方无论多刁钻的球,他都是在对方出球后提前跑到落点,等待球飞过来,那这个人是高手无疑。关于手上动作什么的,你还是先把步伐练好吧,一切的手上动作都是在提前到达落球点为基础的。所有需要跑动的竞技运动,下盘都是基本功。而体育界有句老话,基础决定你能走多远。这也是为什么顶尖羽毛球单打的回合如此之多,而差点的单打比赛如国内联赛,回合如此之少的原因。在基本功上他们就输了。去看看林李大战,为什么精彩,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每球都是多回合,双方都在回合中捕捉对方的漏洞。谌龙为啥能崛起,是因为他扎实的步伐,以拉吊出身的他步伐那是绝对的好。把进攻加强以后立马崛起了。说到这,我非常看好丹麦的安塞隆,也是以拉吊为基础打法的高个子选手,而且比谌龙又有灵性的多,进攻也不差。以上。
1、看动作,看姿势。这一点上和欣赏舞蹈一样,高手的姿势、动作必然是协调,舒展,让人赏心悦目的。有人问我,羽毛球和哪种运动最像?我说,羽毛球和舞蹈最像,都是跑跑跑,跑到了地儿就比划个动作。羽球带给人的愉悦和跳舞带给人的愉悦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完成了一个个舒展的动作。可惜无论是我的舞伴或者我的球友都没人相信……动作是否标准,是否协调,是衡量一个羽球选手水平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标准。当我们评价一个选手打球漂亮的时候,往往就是指他的动作、姿势漂亮!嘿嘿。体校的学生,开头的那一个礼拜是不会接触球的,就是挥拍,练习基本动作。就两个动作,一是上手正手挥拍,二是下手转腕挥拍。之后,在其漫长的学球、打球生涯里,几乎所有的技术练习,都是动作练习,动作改进。一个舒展到极致的动作可以让你立即跪了!巅峰时期皮特盖的正手跳杀球,陶菲克的反手跳杀球,曾经让我看得目瞪口呆,人怎么可以舒展到这个地步(那个时候的皮特盖和陶菲克都还是唇红齿白的小鲜肉)……国内的选手也有很有特点的,比如叶钊颖,人高,手举得高,击球点更是超高,她独特的侧身鞭击,让人总觉得她站着击球已经比大多数的球员跳起来的击球点还要高,她是自带楼梯在二楼打球,总是在向下砸球,当她的球拍举起来,对方全场都是破绽。某种程度上讲,所谓羽球高手,就是指击球点高的选手,嘿嘿……还有一个,没有特点到极致的,就是张宁,全无任何突出特点,所有动作就两个字,标准,或者说简洁。张宁的技战术思想据说只有一个字,“顶!”,拼了命的顶!就凭着这一手教科书般标准、简洁的动作,在张宁的巅峰时期,她让所有的羽球技战术都失去了意义。再点评一个,林丹。超级丹的动作一看就是八一队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八一男队出来的都是那样,就跟模子里面刻出来的一样:全都是机械一般的硬朗。什么潇洒、什么柔美,都是浮云,只有一个字:硬。就算是放网前球,在林丹手中都硬得很,不会出现柔和搓球的滚翻,绝对是直来直去,只追求精确。后来我给林丹的动作起了个名字叫“僵尸流”,那个时候我正着迷植物大战僵尸,嘿嘿。只不过这个僵尸速度实在是太快了……2、看技战术意识。早期的战术分为两种,一是拉开突击,一是四方球(或者说防守反击)。这是一种很粗糙的分类,不过也能说明一定的技战术特点,杀球猛的就是突击型,防守好的就是四方球。后来自董炯、夏煊泽起,出现了以快速突击为主的打法,不过这种强调快速打法没有修成正果,没有登上奥运冠军的奖台。所谓战术意识,体现在两点,一是预判对手击球的来路,二是打到对手最难受的点。和战术意识高过自己的选手打球,会感觉对方的动作很慢,很轻松,因为对方早就移动到位,拍子举在那儿等着了。看着对方慢慢的挥动球拍,就是不敢动。一旦动早了,就会跑错方向,当对方出手之后,才紧急刹车,猛回头,那个痛苦……非亲身经历者不能理解啊。不先启动吧,就是安乐死,看着对方就像织网一样,一拍一拍积累优势,直到最后把你一下拍死……网球的穆雷被人称作“战术大师”,羽毛球能被称为“战术大师”的,个人以为男的有孙俊,女的有龚智超。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第一,没有一拍解决战斗的能力,但是特别擅长在多拍相持中积累优势。第二、不轻易进攻,杀球的绝对力量并不突出;第三、防守好,打不死,跑不死。第四,打死对方的时候少,总是把对手憋屈至死。老天是公平的,在赋予他们顶尖的技战术意识的时候,他们的身体条件就相对差一点了。早年四大天王之一的赵剑华,是个战术奇才。他的打法,不是“打对手最难受的点”,而是直接打对手最意想不到的点,每一拍都追求出其不意。而曾经天下无敌的葛菲,就是真正的战术天才。葛菲的特点就是在极度被动的情况下,不仅能回球,而且还能回到对方最难受的点。另外,看好双打选手包宜鑫,看包宜鑫的比赛,其他三个人都在场上狼奔豕突,兵荒马乱。只有她一个人慢腾腾的在场上比比划划,奇怪是每个球到她手里都打得很轻松,拍子早就举在那儿等着了。3、看击球质量。击球质量体现在杀球、劈球的力量、速度、线路及落点,抽球的速度、发力、线路,高远球和平高球的线路和落点,搓球和勾球的线路和落点等等。击球质量的差距,就是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最大的差距。专业的选手杀球就像击爆了空气的声音,而业余选手就是打不出那个味儿来。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业余选手而言,单打的胜负只取决于一点,就是谁的高远球质量高。4、看速度。决定速度因素有选手的身体素质,选手的步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手的技战术意识。速度体现在击球的串连速度上,也体现在被动情况下的挣扎能力上。对高水平的双打而言,大多数比的就是速度。林丹出道的时候,靠出色的专注力赢球,到巅峰期的林丹,则是靠出色的专注力和无与伦比的速度打遍天下。靠的是得天独厚的身体素质,靠的是其常年的规律性的八一队和国家队的科学训练,居然这么多年训练加比赛没有严重的伤病。个人觉得像林丹这种选手,以后再也不会有了。有些球友以为高手就是动作幅度小,认为这样就是速度快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高手不是动作幅度小,而是发力那一瞬间过程很短,很集中,专业选手的动作幅度比业余选手的大多了,因为只有充分的引拍才能充分的发力。
一球后自顾自巡场一周
动作幅度越是高手,动作幅度越是小。
步法,挥拍
差不多有三点,1,步法的启动速度。2,手腕的发力动作。3,对球的控制能力。
后退步伐。
步伐和节奏决定一名运动员的水平,手法和力量打久了都差不多。
握排时后三指的力度 综合协调能力 我一般只看这两点
以下均针对单打而论。业余球员,技术环节我首先看发力效率和头顶步法。这两个东西有了以后,就具备了基本的对抗能力,下限不会低。再往下就是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手腕、前臂的爆发力,核心力量、下肢爆发力和心肺功能。宋宗耀的前两个东西都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称霸业余/半专业男单那么多年,就是因为他的能力太强。作为打控网抢攻的人,他的网前并不细腻,只是上来的很快,抢的非常凶,经常就控制了局面。遇上基本功更扎实的专业和能力保持得不错的专退,他的球威胁就不很大(双打当然是经典的他和姚雪打李龙大/金素荣,单打可以看看13年在唐山他和江西队的胡煜那场球,以及对曹伟的那场“险胜”)。有发力,才能让出手快起来,才谈得上“一致性”和其他的racket skill;有头顶,才能让整体快起来,才谈得上“变速”和其他的战术。如果一个人发力不好,他的球路打得再开,他的球对对手威胁不会特别大;如果一个人没有头顶,他跑得再快,杀得再凶,他的球对对手威胁也不会特别大。但这两个东西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以后,能力的差距就可以成比例地体现出来。当前的业余界霸主欧阳南军,能力上不比宋差,技术又比宋更好,我认为他会坐稳老大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扯远了。发力效率如果掰开揉碎说要说很细,我认为可以姑且概括为两个东西,一是timing(即正拍面击打甜区的准确度)准不准,二是身体其他部位产生的惯性是否被借上了(这一步包含了如放松-握紧、蹬地-转髋等等技术细节的掌握),即,他是否有错误的动作导致卸力了。一般来说观察正手被动球的处理就可以了。为什么又强调头顶步法呢?显性的原因是因为业余比赛当中最流行也是最有效的战术是压头顶。有一个良好的头顶区后退能力,能避免把反手暴露给对方,加大自己全场的威胁。隐性的原因是,头顶后退步法并不好练,它需要相对高的协调性去同时完成转身、后退、起跳。如果这个人具备掌握完备的头顶步法的能力,能够快速而放松地去回击头顶球,那么其他的步法对他来说应该也不在话下。而对于专业球员,恐怕不能通过一个或者数个细节就能得出结论了,需要全面的观察。有的人是不折不扣的苍蝇拍(比如田儿贤一),但是杀球不论是落点还是力量均是世界顶尖(力太大);有的人打球看起来非常紧绷( 比如盖德),但是却成为了四大天王(腿太快),有的人头顶步法很烂(比如裴延姝),但是依然是女单一线球员之一(被动能力强);有的人反手很不靠谱(比如约根森),但是高居世界排名第二(太能跑)。世界级的球员根据自身的条件,拥有高度个性化的打法,保留一个“各有千秋”的结论是合适的。但在我的价值观中,依然不由自主地喜欢发力通透的球员(如西蒙桑托索、拉查诺因达农)和步法有特点的球员(李炫一、阮天明),但这些球员因为或先天或后天的原因,都不能长时间站上世界之巅。站在顶端的两个人……大家都知道是谁。
最简单的评判方式就是反手拉后场,能做到的一般水平都不差。
高手看节奏,一般的看后场高远是否到位,和被动回球质量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羽毛球步伐训练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