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量铜与含2molso2和1molo2浓硫酸反应,可生成so2多少na

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相似的试题还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浓硫酸与铜能反应而稀硫酸不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将6.4 g铜片和含0.2 moL溶质的18.4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无气体生成为止。(假定在此过程溶液体积不变)(1)甲同学认为要证实上述结论,还应进行稀硫酸与铜片混合加热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2)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进一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A.铁粉   B.钠  C.氯化钡溶液    D.银粉(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Ⅰ甲同学设想:在A装置增加一个导管通氮气驱赶气体(假定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先测定生成的SO2的量,然后计算剩余硫酸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二种方案来测定SO2的量:方案①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方案②将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中,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经仔细分析后,发现有不合理之处,请填写下表(可以不填满):序号不合理的原因误差(偏低或偏高)改变措施方案①   方案②    Ⅱ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这种方法能否求出余酸的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不必写操作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甲、乙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将足量铜和10 mL 18 mol·L-1浓硫酸共热,直到无气体生成为止(假定反应前后试管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图1&&&&&&&&&&&&&&&&&&&&&&&&&&&&&&图2(1)比较两实验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是:①&&&&&&&&&&&;②&&&&&&&&&&&&。(2)①甲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甲认为硫酸剩余的理论依据是&&&&。 ②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硫酸剩余的是_______。(选填编号)A.过量铁粉B.氯化钡溶液C.银粉D.碳酸氢钠溶液(3)乙在拆除图2装置前,不打开胶塞,为使装置中的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4)为定量测定当剩余硫酸浓度不大于何值时,铜与硫酸就不能反应,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①甲方案: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过的盛有&&&&&的干燥管,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干燥管质量增加m g。其余酸浓度为&&&&&&&mol·L-1。②乙方案: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选填“酚酞”、“甲基橙”)用0.1000mol·L-1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用去NaOH溶液V mL。其余酸浓度为&&&&&&mol·L-1。③甲、乙两方案比较,你认为误差较大的是&&&&&&,理由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浓硫酸与铜能反应而稀硫酸不能,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将6.4 g铜片和含0.2 moL溶质的18.4 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无气体生成为止。(假定在此过程溶液体积不变)(1)甲同学认为要证实上述结论,还应进行稀硫酸与铜片混合加热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2)下列试剂中能够用来进一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_____A.铁粉B.钠C.氯化钡溶液D.银粉(3)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下设计:Ⅰ甲同学设想:在A装置增加一个导管通氮气驱赶气体(假定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先测定生成的SO2的量,然后计算剩余硫酸的浓度。他设计了如下二种方案来测定SO2的量:方案① 将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方案② 将气体缓缓通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中,然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经仔细分析后,发现有不合理之处,请填写下表(可以不填满):序号不合理的原因误差(偏低或偏高)改变措施方案①&&&方案②&&&&Ⅱ乙学生设计的方案是:分离出反应后的溶液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取20.00 mL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这种方法能否求出余酸的浓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再设计其他可行的实验方案,来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简要写出操作步骤及需要测定的数据(不必计算,不必写操作细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0.2mol H2SO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7.8g Na2S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1NA这两句话为什么不对 第一个我懂了
第二个Na2O2中阴离子是过氧根 是一个原子团 相当于一个阴离子 所以应该是等于0.1N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1,生成分子数为0.22,小于0.1NA
扫描下载二维码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高中化学含0.2mol 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的SO2的分子数为0.1NA
为什么错误? 、
因为反应到后面硫酸浓度下降变成稀硫酸了就不再和铜反应了,因此生成的SO2分子数小于0.1N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2009o徐汇区二模)NA为阿伏加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120gNaHSO4晶体中,含阳离子数为2NAB.足量的铜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SO2分子C.500mL2moloL-1Na2CO3溶液中,含NA个CO32-D.1molH3O+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
A、120gNaHSO4晶体物质的量==1mol,晶体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含阳离子为钠离子物质的量为1mol,故A错误;B、足量的铜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稀后不再与铜反应,则生成SO2分子小于NA个,故B错误;C、依据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水解,所以500mL2moloL-1Na2CO3溶液中,CO32-的数目小于NA个,故C错误;D、1molH3O+中含有电子为1mol×(1×3+8-1)=10mol,故D正确;故选:D.
为您推荐:
A、质量换算物质的量,结构固体的结构计算判断;B、依据浓硫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变稀后不再与铜反应分析;C、依据碳酸根离子水溶液中水解分析;D、依据阳离子是失电子形成的分析.
本题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稀硫酸不与铜反应,盐类水解应用等.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将1molso2和1molo2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