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铸造加工,这个词我需要钱啊解释,最短的那种。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货币银行学期末名词解释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货币银行学期末名词解释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精品】专利翻译机械
下载积分:850
内容提示:【精品】专利翻译机械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56|
上传日期: 01:36: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精品】专利翻译机械
官方公共微信铸造一词翻译成外语,哪个直接一点? cast casting foundry ?网站域名也是要有铸造这个词_百度知道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_从房奴到给力:七个词解释当代中国-疾风资料库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_从房奴到给力:七个词解释当代中国
发布时间: 14:04&&&&发布人:
从房奴到给力:七个词解释当代中国
中国官方的普通话权威——《新华字典》发布了第十一版。这本厚达711页的字典收录了俗语,并首次收入网络语言。其实,《新华字典》一直是中国的摩登新事物的引导者,但它总是比最新潮流慢几拍,不过大众也很难注意到最潮的流行趋势。早些时候,《新华字典》有点像《大英百科全书》和《牛津英语字典》的合体。1971年版的《新华字典》中还包括了46条毛主席语录。如今,许多相互竞争的出版社出版了不计其数的字典,但《新华字典》依然是大多数学校的基本参考书。在很多语言中,字典是应该定义如何使用语言还是要反映怎样使用语言还存有争议。这一版《新华字典》中包括了比之前的版本中反映怎样使用汉语多得多的词汇,但它还是避开了许多敏感话题。这个编了七年多,添加三千多个新词汇和用法的新版到底包括了什么东西呢?这些新条目中有许多方言词,来自网络语言、小报上的丑闻以及其他非正式渠道。一些像“博客”、“团购”这样的词反映了如今这个电子时代。其他的,“愤青”、“香蕉人”,是反映新的社会群体和亚文化的名词。下面这七个词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今天中国社会运动和关注的视角。“房奴”背负高昂房屋按揭贷款的人称为“房奴”,这个人造词现在和“车奴”、“卡奴”一样进入了字典。买房经常被视为中国男人结婚的必备条件,因为在过去十年中北京、上海和其他大城市的房价飞速上升,买房变得尤为困难。去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了雄心勃勃的“保障房”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建成三千六百万套住房。实际上,“两限房”是新版《新华字典》收录的另一个新词。NBA这三个字母是美国篮球协会的缩写,它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的官方文字。NBA可能是中国播放的国内外体育赛事中最受欢迎的一个。这个词的收录不仅反映了中国对有关“科比”、“艾弗森”和“林书豪”的狂热,也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的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反之亦然。正如英语从汉语和其他语言中借用了许多词汇——包括“渴望(yen)”、“丝绸(silk)”,甚至还有“番茄酱(ketchup)”。汉语也从英语中吸收了很多词汇,例如“三明治”、“沙发”。因为比汉字易于输入,英文字母常在网络语言中代替汉字。比如用“3Q”来代替“谢谢”。给力“给力”从字面上说应该是输入力量的意思,不过它在俚语中用来表示“帅呆了”的意思。这个词曾在中国动画片《西游记》中出现过,然后就迅速流行起来。几个月后,在2010年11月,英特尔的一条广告中出现了这个词,最重要的一次是那个月在《人民日报》的头条上出现。这个头条用的是它的原意而不是俚语意思,但它上面加了引号。PM2.5在过去七年中,中国人越来越发现空气污染的破坏性后果。PM代表称为“微小颗粒”的空气污染的有害成分,2.5指的是用微米(百万分之一米)为单位的直径。暴露在高PM2.5水平的空气中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恶化哮喘和支气管炎,最终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等致命健康问题。这个词是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帮助下进入中国字典的。美国大使馆受人欢迎的微博每小时公布一次北京非常之高的PM2.5数据。之前,北京政府只公布10微米以上的PM数值。雷人这个在过去几年风靡互联网的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雷打的人”,它通常用来表示诧异。2010年3月,在有关两会的报道中还禁止使用“雷人”。 “雷人”这样的词通常是在网上的评论中用到,经常是拿中国的东西和美国的作对比时作这样的评价。和美国上世纪企图限制饶舌音乐一样,一些人担心这种文化会传播暴力和反社会行动,认为“雷人”这样的词反映了不稳定的亚文化。宅男/女宅男是翻译过来的日文词,它的原意是迷恋一些东西而一直待在家里的人。宅男/女沉迷于游戏、网络或粘在电脑面前进行其他活动。年轻的中国网虫半自豪、半自嘲地称自己宅男/女,可能和美国少年称自己“极客(geek)”的心态差不多。不过,他们对数以百万计的家长来说是很大的问题。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人数,它在2008年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病的国家,在全国都有网瘾戒断中心。物联网物联网是一种新概念,它使用云计算,无线电频率识别,以及其他感应技术来创造一个可跟踪的通用网络。这让物流、仓储、库存和其他系统彼此沟通,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比如,你的冰箱可能知道里面有什么,放了多久,并在快到保质期的时候重新订货。物联网是中国“十二五”计划中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七个“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据报道,物联网得到了7.85亿美元的政府资助。
58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
1、“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坛上涌动着一股崭新的诗潮,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如北岛的《回答》顾城的《一代人》等。3、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刘恒、王安忆等。4、先锋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马原、莫言、残雪、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为代表,在叙事革命、语言试验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同时进行大胆的创新和激进的试验。所谓先锋精神,就是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文学从某种程度上是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规范,使得极端个人化的写作成为可能,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影响较大。5、纪要:1966年2月,江青得到林彪的支持,并以林彪的名义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会后形成了由江青、张春桥、陈伯达定稿,并由毛泽东审阅修改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纪要》共分十条内容,包括文艺黑线专政论、破除对中外古典文学的迷信、文艺上反对外国修正主义并点名批判了一批文艺作品。纪要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党,给以后的文艺界造成极大的祸害。1979年5月,中共中央批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建议撤销1966年2月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的请示》,同意撤销《纪要》。6、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7、反思文学:通过艺术概括,深刻地揭示出极左思潮和现代迷信给党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从不同方面总结了党的优良传统受到破坏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思考产生历史悲剧的社会原因,以防悲剧重演的这类文学作品称为反思文学。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揭露和批判极左路线、反对官僚主义,揭示社会和历史悲剧,呈现和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遭际,刻画悲剧人物性格是它们共同具有的特色。如《内奸》(方之)、《李顺大造屋》(高晓声)、《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布礼》(王蒙)、《人到中年》(谌容)、《芙蓉镇》(古华)等。12、非主流文学:指的是50-70年代,那些偏离或悖逆主流文学规范的主张和创作。(1)它是相对于不同阶段的那些被接纳、被肯定、被推崇的主张和创作而言,是个历史的感念。(2)非主流文学在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文学语境里,处于受压制的地位。(3)非主流的异质文学的出现,在本时期呈现为阶段性的状况。如年, 或文革后期等。15、寻根小说(寻根文学):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现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作品的文化意蕴。代表作家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等。16、学者散文(文化散文、哲理散文或大散文):在8090年代散文创作中,有些作者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了一些融会学者理性思考和个人感性表达的文章,这类随笔式的散文被称为学者散文或者文化散文。如金克木、张中行、余秋雨等;学者散文作者大都有较为丰厚的学术修养,往往将学术知识和理性思考融入散文的表达中,不特别注重文体规范,而将其视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在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通常会以较为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因素,学理知识的渗透,也使其具有特别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4. 新时期文学: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8月十一大宣布“文革”以粉碎四人帮结束,并把文革之后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为“新时期”。文学界虽将文革之后的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事实上,直到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才是新时期的真正到来。5. 九叶诗人: “九叶诗派”是40年代,由穆旦、唐祈、唐湜、陈敬容、郑敏、袁可嘉、辛迪、杜运燮、杭约赫等所构成的诗派。它在80年代“文学化石”的发掘运动中重新被发现,并因1981年出版《九叶集》获得了“九叶派”这一名称。九叶派的主要创作阵地是《诗创造》和《中国新诗》。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他们努力探索“现实主义”与中国现实的结合,为新诗发展做出了贡献。6. 七月派: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七月派曾受艾青影响,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胡风主编的《七月》及以后的 《希望》《诗垦地》《泥土》等杂志为基本阵地。代表诗人有:阿垅、鲁藜、曾卓、绿原、牛汉等,也应包括艾青、田间及胡风。1981年出版了由绿原、牛汉选编的《白色花》。七月派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张正视现实,发扬主观战斗精神去能动地影响、改造现实,在艺术上打出了反对客观主义的旗帜。七月派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尔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派的代表作。7. 白洋淀诗群:1969年以后,一批北京的中学生先后到河北安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插队,形成了白洋淀诗派,主要诗人有:芒克、根子、多多等。有芒克《天只》《十月的献诗》根子《白洋淀》等等。他们的诗作现实了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暴力的批判,生命中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摆脱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束缚,而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的带有现代主义色彩。9. “新生代”诗歌:又叫“第三代诗”“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后崛起”“当代试验诗”等。诗人多出生于60年代,创作于80年代。他们拒绝精英化、理想化、意识形态化的倾向,而提倡平民化、世俗化、个人化;拒绝“朦胧诗”的意象、象征、隐喻等表现手法,提倡口语化,诗中充满了了反讽,调侃黑色幽默。1986年“中国诗坛1986,现代诗群体大展”可视为“新生代”诗人在全国的集体登台亮相。12.伤痕小说:伤痕小说是文革之后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率先打破文革之后小说创作沉寂的是:刘心武《班主任》和卢新华《伤痕》,这两个短篇引发了“伤痕小说”的思潮。“伤痕文学”概念所指称作的创作,主要是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它们也与伤痕小说概念等同。“伤痕”小说的核心是:正面描写文革造成的人的心灵创伤和人与家庭的不幸。有四种写作倾向:揭示四人帮的罪恶;表现与四人帮的斗争;展现普通人在文革逆境中的美好情操;从文化的角度对文革进行思考。伤痕小说揭示了文革最大的祸患在于对人的心灵的戕害,除破了50年代文学不触及人情人性的弊端。但现在看来,伤痕文学也还没能完全摆脱那个时代的政治意识。伤痕文学较成熟的作品还有:竹林《生活的路》、叶辛《蹉跎岁月》、《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等。13.反思小说:伤痕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源头,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深入。反思文学与伤痕文学有时间上前后相承的关系。反思文学深入到对文革悲剧产生的原因的探索。反思小说进一步深化,从历史反思走向文化反思,融入80年代初的文化热潮中。14.改革小说:改革小说把目光投入到现实生活领域,在伤痕和反思过后呼唤改革。蒋子龙在这方面尤为突出,连续发表了《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另外李国文《花园街五号》;张贤亮《龙种》;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浮躁》手术与改革小说之列。15. 知青文学:80年代,“知青文学”是用来描述一种文学现象的概念,一般这一概念所指的范畴并不清晰,但总的来符合两个条件:作者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作品内容主要是关于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也包括知青在后来的生活道路和思想感情。知青文学一般专指叙事体裁的创作,因而“知青文学”也常常成为“知青小说”。北岛、舒婷、芒克等创作的不是知青文学。知青作家主要有:孔捷生、郑义、叶辛、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史铁生、张炜等。知青文学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作品中常有较多的惶惑,与产生于寻求中的不安和焦虑。代表作品:张承志《北方的河》《黑骏马》;张抗抗《隐形伴侣》《北极光》;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路遥《平凡的世界》等等。17实验小说:80年代中期,文坛上一批作家开始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实验小说是批评家对于一种创作倾向的概括,也有人称之为先锋小说。这一实验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这些作家有:马原、莫言、残雪、格非等。代表作有:马原《冈底斯的诱惑》《虚构》《拉萨河的女人》;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现实一种》;残雪《山上的小屋》;格非《迷舟》等。实验小说的共同特征是:打破了传统小说的拟真性、公开暴露小说的虚构本质;取消情节之间的因果联系;让幻觉、幻想和现实混在一起,真假难辨。实验小说对广大读者阅读习惯的拒绝使它只能在一个狭小的文学圈子里生存。18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作品: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19.复出作家:艾青、汪曾祺、蔡其娇、牛汉、王蒙、张贤亮、高晓声、陆文夫、邓友梅、 流沙河、公刘。20知青作家: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贾平凹、王安忆、郑义、梁晓声、孔捷生、陈建功、张抗抗、阿城、铁凝、芒克、江河、舒婷等等。1当代文学: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尚在延续的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属于我国的断代文学史之一。中国当代文学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延续,同时,它又是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开放性的体系,是一个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变革发展的全新的文学历程。2十七年的文学:()实用主义和狂热政治激情的结合,英雄主义情绪高度发扬,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普遍存在,以及民族主义热情占支配的情绪。3文革“十年”文学:(): 万马齐喑,百花凋零。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主流文学;传递弥足珍贵文学声音的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4新时期文学:(1976- )当代文学中最富有探索性的阶段。“五四”文学精神回归。 文学充满了生机勃勃的创新精神, 但文学的浮躁也不可忽视。5隐失诗人:在十七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 是 政治原因) 造成了一大批诗人/诗派停止了 创作,离开了诗坛 。这些诗人/诗派被称为隐失的诗人/诗派 。包括七月诗派、右派诗人、九叶诗人等。6当代散文:狭义: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近于“五四”文学革命提出的“美文”,后来称为“艺术散文” 广义:还包括“叙事性” 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或“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 等。在有的时候还包括文学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等。7复调: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复调小说”的理论。他认为,陀氏创作的是一种“多声部性”的小说 ,是 “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 ,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 “恰恰是在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上,思想才得以产生并开始生活”,所以“思想就其本质上来讲是对话的”。8显性文学:即公开发表,进入了“印刷传媒”,处在流通地位 ,可以“正当”地、“合法”地拥有读者的作品。9潜在写作:未公开发表,未经出版社正式出版,不能进书店上书架,不能跟读者见面的不具“合法”身份的作品。10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是指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一批由北京赴河北水乡白洋淀插队的知青构成的诗歌创作群体。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方含、林莽、宋海泉等。此外,还包括虽未到白洋淀插队,但与这些人交往密切,常赴白洋淀以诗会友、交流思想的文学青年,如北岛、严力、江河、郑义、陈凯歌等。11方法年:1985年和1986,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方法年”、“观念年”。在这一段时间,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现象学、接受美学、原型批评等)大规模介绍过来,并被批评家运用到批评实践中。12、“伤痕文学”:新时期的文学潮流是从“伤痕文学” 开始的。 “伤痕文学”指的是揭露和控诉十年浩劫和极左路线给党、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严重创伤的作品。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论。《伤痕》敏锐地写出了对文革历史的沉痛反思,写出了一种永远的心灵伤痕,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反响,“伤痕文学”也因此而得名。?13伤痕文学:1979年的《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了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以这篇小说的出现为标志,在此后的几年间,形成一股以小说创作为主的“反思文学”思潮。与此前出现的“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的思想基础是感性认识上的理性思考,作家们已经突破了“伤痕文学”对“文革”灾难的简单呈现,开始进一步思考灾难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14、“改革文学” 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的浪潮。改革开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话语,也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于是在80年代前半期出现了改革文学的热潮,涌现了大量描写社会改革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读者从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各阶层精神风貌的急剧变化,体味其中新旧历史交替中的痛苦和欢乐 。15知青文学: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品的内容主要描写知青在文革中的经历,也包括返城后的生活道路及思想感情;体裁主要指小说。16“寻根”小说:0年代中期,以贾平凹的《商州初录》、 张承志的《北方的河》、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沙灶遗风》等作品的发表为标志,出现了一个追寻民族文化传统、探索文化心理的“寻根文学”的热潮。寻根文学以地域的历史文化特征、民族的原始生活形态或传统的精神价值为主要表现对象,借助于民情风俗、奇人轶事、神话传统来表现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朴、科学与信仰的纠结。17先锋小说:先锋小说出现在80年代中后期。 代表作家及主要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孙甘露的《访问梦境》、余华的《现实一种》等。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是1. 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意义的缺席)。2. 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3. 在文本特征上,体现叙述游戏,人物趋于符号化,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18、“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小说兴起于80年代后期。代表作家:刘震云、池莉、方方、叶兆言、刘恒等。代表作品有刘震云的《一地鸡毛》、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风景》、叶兆言的《艳歌》、刘恒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新写实小说的特点: 1、生活本身成为写作对象(描写生活的原生态)。2、“中性”地叙述生活(零度写作)。3、“流水帐”似的结构方式替代了情节性的故事编排。4、“灰色”小人物成为主角。19反讽:是个中外现代小说中常见的—种叙述方式和美学效果 。反讽简单讲就是说反话或反语,目的是造成幽默、讽刺或嘲弄效果。20元小说:小说家在小说中提示和交代他是怎样在叙事、怎样在虚构,这被称为叙事的自我指涉,有自指性。在此,作者强制将读者带离想象,强制读者意识到叙事的虚构性和想像性。许多现代小说中都有这种叙事的自我指涉,或者也被称为元叙述,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等人的小说。大量存在这种自我指涉的小说,理论家们就称它为元小说,或超小说、自反式小说等等21归来(复出)诗人的概念:指在文革前因种种原因离开诗坛、又在新时期重返诗坛的一部分诗人。他们主要包括三类人:一类是被错误打成“右派”的诗人,一类是“七月派”诗人,一类是“九叶诗人”。他们复出后的创作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体现“归来”主题、理性思辩色彩较强等。22概念: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北岛、舒婷、顾城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的其他代表诗人: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23、“第三代诗人” 创作的审美特征: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反意象、反修辞、口语化。“第三诗人”组成:韩东、于坚、伊沙、刘漫流等24探索话剧特征: 在艺术观念上,摆脱了与政治的从属关系,作家从各个侧面观察和表现人生。在创作中,不再被动的反映生活,创作者的主体得到张扬。2580年代报告文学的特征:①走向开放,是80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②创作视角发生变化。作家不仅从文学、新闻的视角去反映生活,而且也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角度去观照对象。③写作的群体性。代表作品:《恶魔导演的战争》(刘亚洲)、《挑战与机会》(陈祖芬)、《世界大串连》(胡平)、《国殇》(霍达)等。26、“新写实”思潮:它特指方方、池莉、刘震云、刘恒等人创作以及具有共同审美特性的作品,在90年代初期引起普遍关注。“新写实”的主要特点: 以写实为主要特征,注重描写生活的原 生态;零度写作;以流水帐似的结构方式替代了情节性的故事编排;小人物成为作品的主角。27、“新状态”:“新状态”的重要特征是“告别” ,“它写的是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变迁所导致的人的生存和情感的当下状态”。 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风过耳》、王蒙的《恋爱的季节》等。28河北“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三驾马车”对90年代文学的贡献:对浓郁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生活气息的敏锐捕捉与成功表现。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当下感和典型性的人物形象。代表作品:《大厂》(谈歌)、《大雪无乡》(关仁山)、《信访办主任》(何申)1.立体主义:具有主张模仿客观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的特征。2.未来主义:即编排无重心无主次、杂乱无章、字体各异的散构,甚至完全散乱的无政府主义的形式。3.达达主义:强调自我,反理性,认为世界没有任何规律可遵循,所以表现出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和偶然性,荒诞与杂乱。5.超现实主义:认为社会的表象是虚伪的,创作的目的是重新寻找和了解社会的实质,认为无计划的,无设计的下意识或潜在思想机动更真实,如用写实的手法描绘、拼合荒诞或虚无的幻觉。7.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最鲜明的主张是:“少则多”。它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9.构成主义:构成主义设计将抽象的图形或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构成设计,版面编排常以几何的形式构成,同时也带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自由拼合、无序的特点。但在整体上构成主义更讲究理性的规律,强调编排的结构、简略的风格以及空间的对比关系。12.风格派:荷兰风格派的思想和形式来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他以高度理性、数字化的逻辑思维来创造和谐的新秩序,画面上简洁到只有纵横的几何形方块和鲜明的色块。14.包豪斯:包豪斯的平面设计思想及风格具有强调科学化、理性化、功能化,减少主义和几何化的特点,注重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想象力,注重字体设计,采用无线装饰字体和简略的编排风格。15.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在平面上的贡献是研究出了骨骼排版法,即将版面进行标准化的分割,将字体、插图、照片等按照划分的骨骼编排在其中,取消编排的装饰,采用朴素的无线装饰字体,采用非对称的版面编排。特点是高度的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其反装饰的排版风格,简明扼要的视觉形式,有利于国际化的视觉传达功能。16.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思想体系是全面的否定与反讽传统的一切文明,主张强调自我感受。他们“对人类自古典文明以来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革命的、彻底的改革,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形式和服务对象”。使版面获得趣味与韵味,充满活跃、纷乱、生动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潮,一种趋势以及一种设计观念。17.点:将单位面积比较小的称其为点。18.线:线是点的移动轨迹。19.面:面是点的放大、点的密集或线的重复。20.骨骼设计:骨骼设计是一种严谨、规范、理性的设计方法。骨骼的基本原理是将版面刻意按照骨骼的规58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集锦_中国当代文学则,有序地分割成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21.变形骨骼:变形骨骼是在骨骼设计的基础上变化发展而来的。在骨骼的基本形上,通过并合、取舍部分骨骼、寻求新的造型变化,它产生的造型无穷无尽,并且富有活力与生命,富有设计的魅力。22.视觉流程:视觉流程是一种“视觉空间的运动”,是版面空间的各元素引导视线阅读的运动过程。23.单向视觉流程:单向视觉流程就是指视觉往一个方向运动的过程。24.曲线视觉流程:曲线视觉流程就是视觉成弧线形运动方向的过程。25.重心的视觉流程:重心的视觉流程就是以一个点为重心向四周扩散或收缩的视觉运动过程。26.散构的视觉流程:散构的视觉流程就是自由活泼、无规则的视觉运动过程。27.最佳视阈:最佳视阈是最舒适的视觉运动过程。即注目价值高的位置。28.单纯:单纯就是简练。29.秩序:秩序就是有规律。30.对比:对比就是差异化。31.和谐:和谐就是将相同的或相似的并置在一起。32.节奏:节奏是均匀的重复,是在不断重复中产生的频率节奏的变化。33.韵律:韵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比节奏要求更高一级的律动。34.图版率:是指版面相对于文字、图(图片或照片)所占据的面积比。35.角板:角板也称方形版,即画面被直线方框所切割。36.挖版:挖版图也称退底图,即将图片中精彩的图像部分按需要剪裁下来。37.出血版:出血版,即图形充满或超出版页,无边框的限制,有向外扩张和舒展之势。38.视觉度:视觉度是指文字和图版(插图、照片)在版面中产生的视觉强弱度。39.多维空间:在二维平面空间上表现立体的、矛盾的、虚幻的复合空间,叫多维空间。1.第一次文代会: 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824人,开幕式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先后讲话;最后,大会通过了《宣言》,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并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选举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会后又成立了全国文联下属的各个协会;这个大会揭开了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新的一页,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2、百花文学: 1956年和1957年上半年,文学思想和创作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革。这在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中,是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中国,毛泽东在1956年5月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给潜在于各个领域的强大的变革要求以推动和支持。3、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4、“七月”派: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这一时期的创作,则强化了生命意识,在其名诗《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中,他们超越了自己40年代的作品中的强烈的社会功利意识,而思考在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与牛汉的《半棵树》显示出处于逆境中的生命的不屈的意志。5、写实文学: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有相应的真实性,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抽象和艺术反映,溶新闻性与哲理性于一体,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贡献。刘亚洲的《黄植诚少校》、郑义的《冰河》刘心武的《5.19长镜头》等均是写实文学的优秀作品。6、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新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了“归来”的歌,他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7、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采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8.朦胧派:一九八〇年开始出现于诗坛。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这种诗,有三四十年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文学报刊上了。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9、“新生代”诗人: 8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发生了新的转移,加上“朦胧诗”的讨论和新潮诗歌长时间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一些“归来”诗人的创作渐趋沉寂。与此同时,推动新潮诗歌的一批青年诗人的后期创作,也更加热衷于艺术实验,迷恋抽象观念,因而也愈来愈远离现实生活和读者的感性经验。加上其中的一些骨干力量先后脱离国内诗坛,或转向其他体裁的文学写作,“朦胧诗”的创作和讨论的浪潮也开始消歇。在这期间,从新潮诗歌内部孕育生成的一股新的更年轻的创作力量,开始登上诗坛。他们被称之为“新生代”诗人。10. 伤痕文学:自1977年始,一大批反映十年动乱给人们心灵带来创伤的小说相继问世,这些小说沉痛地揭露出十年动乱给我们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地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是伤痕文学开先河之作。11、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与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12. 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1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14、“寻根小说”: 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动因是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在这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5、先锋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流撞击的产物。它的创作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写法,或运用意识流结构手法,通过联想进行时间空间对比;或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精神深处的荒诞性;王蒙的《夜的眼》是先锋文学的发韧之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张贤亮的《临街的窗》、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是代表作。16、先锋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到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对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大。17、新写实小说: 1989年3 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其创作特点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18.女性文学:女性文学研究本是一种西方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产生于80年代末的欧美。以美国的格蕾?格林和英国的科拉?卡普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企图“改写所有由男性文化体系衍生出来的种种规范、典律”,“揭开久经压抑、掩藏的躯体、无意识以及文化、语言中的深层欲望”;其分析方法则“结合了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马克斯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论”。我国的女性文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指的是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主体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不一定是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源于英美,带有女权主义色彩,代表人物如波夫瓦以女性关心话题为主题、面向女性读者的文学。19、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需要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