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2000w线阵列扬声器 功放用多大的功放

&主题:求教:音箱功率和功放功率的匹配
&浏览:27469&& 回帖:188 &&
泡网分: 33.079
帖子: 16009
注册: 2004年06月
买个带表头的功放,看看输出功率就知道了----------
我这个老功放,推一对90db的箱子,在16平的书房里,指针过了中线,就呆不住人了。
可以看看此时的功率是多少。
泡网分: 65.41
帖子: 25671
注册: 2002年02月
Huchiz 发表于
NAIM一大堆。除了这个呢?
本帖由 Sony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5.048
帖子: 9159
注册: 2002年01月
Bohnenkaffee 发表于
我的喇叭85灵敏度分贝,开始没注意买了个4w甲甲类推不好,幸好功放烧保险,亏了点小钱退了,换了个纯乙就好得多了,用乙类功放的比较少吧。:-DNAIM一大堆。
泡网分: 65.41
帖子: 25671
注册: 2002年02月
我的喇叭85灵敏度分贝,开始没注意买了个4w甲甲类推不好,幸好功放烧保险,亏了点小钱退了,换了个纯乙就好得多了,用乙类功放的比较少吧。:-D
本帖由 Sony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5.048
帖子: 9159
注册: 2002年01月
无敌大橙子 发表于
现在的晶体管放大电路
音源的输出部份带负载能力很强,而功放的输入阻抗极大,不对前面的音源产生任何负担。这个,怎么说呢。现代确实有很多音源的设计上可以直接驱动后级,有些原厂也有类似推荐,然后效果很好,很多人认为好过添加一个前级在中间。不过也有很多人非常反对这种做法,认为完全没法听。
具体信哪个呢?这个一般不能说。不过一般有前级的话会比较方便,同时对于初哥来说也不容易出事故。
泡网分: 45.445
帖子: 24741
注册: 2008年11月
zjize 发表于
上一贴应该是指的输出的声音功率,1W确实非常大了。但这里没有考虑电声转换较率,扬声器转换效率是很低的,只有百分之几罢了。想要有1W的输出声音功率,输入就得几十瓦,考虑余量就得几百瓦才行。而想要10W的输出声音功率,那功率至少得几百瓦,考虑余量得上千瓦。很无聊自己也忍不住参与了进来,就多说几句。功放的功率大小选择其实最关键在于音箱的灵敏度。比如我的音箱,用80W的功放推得很好,爆棚肯定没有问题。但我音箱是90dB的,而87dB的音箱要想达到同样动静就得160W,而某些吃功率的音箱灵敏度才84dB,对不起,那得320W才行。jdai大侠的音箱灵敏度也就84左右,所以他的功放功率小了,那烧高音没得说。而整个500W的功放又如何(这价格基本是天价了),也仅相当于我的90W推出来的感觉而已。那不是有人说,那84dB灵敏度的音箱有什么好,这个好处可多了,除了小口径就能实现更低的频率重现外,还有更低的失真和更大的动态。像我的音箱,6.5寸的喇叭,但只能放到50Hz,而一些5寸的喇叭就能到46Hz。而且失真也高,声音大了不耐听。&i&&font color=#666&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24 编辑 &/font&&/i&我94db的喇叭,匹配pass10瓦小甲,感觉还行,刚弄了pass first watt f5 的pcb,想尝试25瓦的感觉
本帖由 V2.5.0 iPhone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3.992
精华: 6帖子: 23720
注册: 2002年10月
无敌大橙子 发表于
我对小功率功放会烧高音的说法非常反对。
一个10W、或者5W,或者0.5W的放大器,满功率输出,失真都是极小的,譬如0.1%。功放功率小并不会引起失真。
产生削顶失真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系统的电压放大倍数过大,然后音量电位器没对信号衰减,造成削顶。
实际上,我觉得现在的家用功放设计有一个严重的误区:音源输出的信号,用音量电位器做严重的衰减,然后让前级再做狠命的放大。这种放大--衰减--放大的折腾,实属没事找事。
家用发烧功放的正确设计是:去掉前级的电压放大,设计成无源前级。这样,即保证了功放的功率储备,又避免了信号的过度放大。前级是系统的灵魂
没有灵魂也就是响的货
泡网分: 13.063
帖子: 12920
注册: 2013年09月
sigma110 发表于
估计有人要上ATC SCM-10 和20了。我也想上ATC,就是功放难配好,即要大力,又要音色好,都是天价货。
泡网分: 1.58
帖子: 1525
注册: 2012年08月
sigma110 发表于
无源前级用的人很多的,我自己有时也用,特别是碰到输出电平比较高的cd机.
实际上前级除了放大衰减信号的功能,还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现在的晶体管放大电路
音源的输出部份带负载能力很强,而功放的输入阻抗极大,不对前面的音源产生任何负担。
泡网分: 33.079
帖子: 16009
注册: 2004年06月
无敌大橙子 发表于
我对小功率功放会烧高音的说法非常反对。
一个10W、或者5W,或者0.5W的放大器,满功率输出,失真都是极小的,譬如0.1%。功放功率小并不会引起失真。
产生削顶失真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系统的电压放大倍数过大,然后音量电位器没对信号衰减,造成削顶。
实际上,我觉得现在的家用功放设计有一个严重的误区:音源输出的信号,用音量电位器做严重的衰减,然后让前级再做狠命的放大。这种放大--衰减--放大的折腾,实属没事找事。
家用发烧功放的正确设计是:去掉前级的电压放大,设计成无源前级。这样,即保证了功放的功率储备,又避免了信号的过度放大。无源前级用的人很多的,我自己有时也用,特别是碰到输出电平比较高的cd机.
实际上前级除了放大衰减信号的功能,还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
泡网分: 1.58
帖子: 1525
注册: 2012年08月
我对小功率功放会烧高音的说法非常反对。
一个10W、或者5W,或者0.5W的放大器,满功率输出,失真都是极小的,譬如0.1%。功放功率小并不会引起失真。
产生削顶失真的根本原因是整个系统的电压放大倍数过大,然后音量电位器没对信号衰减,造成削顶。
实际上,我觉得现在的家用功放设计有一个严重的误区:音源输出的信号,用音量电位器做严重的衰减,然后让前级再做狠命的放大。这种放大--衰减--放大的折腾,实属没事找事。
家用发烧功放的正确设计是:去掉前级的电压放大,设计成无源前级。这样,即保证了功放的功率储备,又避免了信号的过度放大。
本帖最后由 无敌大橙子 于
21:06 编辑
泡网分: 33.079
帖子: 16009
注册: 2004年06月
zjize 发表于
上一贴应该是指的输出的声音功率,1W确实非常大了。但这里没有考虑电声转换较率,扬声器转换效率是很低的,只有百分之几罢了。想要有1W的输出声音功率,输入就得几十瓦,考虑余量就得几百瓦才行。而想要10W的输出声音功率,那功率至少得几百瓦,考虑余量得上千瓦。
很无聊自己也忍不住参与了进来,就多说几句。
功放的功率大小选择其实最关键在于音箱的灵敏度。比如我的音箱,用80W的功放推得很好,爆棚肯定没有问题。但我音箱是90dB的,而87dB的音箱要想达到同样动静就得160W,而某些吃功率的音箱灵敏度才84dB,对不起,那得320W才行。jdai大侠的音箱灵敏度也就84左右,所以他的功放功率小了,那烧高音没得说。而整个500W的功放又如何(这价格基本是天价了),也仅相当于我的90W推出来的感觉而已。
那不是有人说,那84dB灵敏度的音箱有什么好,这个好处可多了,除了小口径就能实现更低的频率重现外,还有更低的失真和更大的动态。像我的音箱,6.5寸的喇叭,但只能放到50Hz,而一些5寸的喇叭就能到46Hz。而且失真也高,声音大了不耐听。估计有人要上ATC SCM-10 和20了。
泡网分: 1.58
帖子: 1525
注册: 2012年08月
我测试过我的低音炮,开到爆棚,平均输入功率约25W。
泡网分: 13.063
帖子: 12920
注册: 2013年09月
无敌大橙子 发表于
只要不是另类音箱,输入1W电功率,就有90分贝左右的音量了,这个音量已经非常之响亮的了。
如果留10倍的功率余量(10倍已绰绰有余),那么,10W的功放已足够家庭听音乐了。上一贴应该是指的输出的声音功率,1W确实非常大了。但这里没有考虑电声转换较率,扬声器转换效率是很低的,只有百分之几罢了。想要有1W的输出声音功率,输入就得几十瓦,考虑余量就得几百瓦才行。而想要10W的输出声音功率,那功率至少得几百瓦,考虑余量得上千瓦。
很无聊自己也忍不住参与了进来,就多说几句。
功放的功率大小选择其实最关键在于音箱的灵敏度。比如我的音箱,用80W的功放推得很好,爆棚肯定没有问题。但我音箱是90dB的,而87dB的音箱要想达到同样动静就得160W,而某些吃功率的音箱灵敏度才84dB,对不起,那得320W才行。jdai大侠的音箱灵敏度也就84左右,所以他的功放功率小了,那烧高音没得说。而整个500W的功放又如何(这价格基本是天价了),也仅相当于我的90W推出来的感觉而已。
那不是有人说,那84dB灵敏度的音箱有什么好,这个好处可多了,除了小口径就能实现更低的频率重现外,还有更低的失真和更大的动态。像我的音箱,6.5寸的喇叭,但只能放到50Hz,而一些5寸的喇叭就能到46Hz。而且失真也高,声音大了不耐听。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24 编辑
泡网分: 1.58
帖子: 1525
注册: 2012年08月
只要不是另类音箱,输入1W电功率,就有90分贝左右的音量了,这个音量已经非常之响亮的了。
如果留10倍的功率余量(10倍已绰绰有余),那么,10W的功放已足够家庭听音乐了。 本帖最后由 无敌大橙子 于
18:51 编辑
泡网分: 64.516
精华: 1帖子: 12279
注册: 2005年03月
从来没听说有什么功放因为功率太大,把房子掀起来或者把喇叭烧了的。倒是小功率功放后患无穷,很容易导致喇叭失真乃至损坏。50瓦和500瓦两台功放,拖同一对喇叭,播同一首舞曲的同一段爆棚部分,音量也是同样的,比如最高95分贝。50瓦功放很可能把高音单元烧坏了,500瓦功放则肯定不会。如果将50瓦和500瓦功放都推到最大音量会怎样?哪个先烧坏?嗯,我不是深井冰,没试过这个。 本帖最后由 jdai 于
14:29 编辑
泡网分: 41.459
帖子: 3442
注册: 2001年11月
lsheng 发表于
正常家居听音乐,1W的音乐功率就很好,10W的音乐功率那感觉房顶都掀起来。
如此,按最大音量计算,1%失真在10W,这种功放40人民币的都有。但买个好的要经验,看人。
音箱自然要选择10W以上,额定功率大的音箱一样可以用,小了不行。只要阻抗合适4-8Ohm,25W的功放带1000W的喇叭也没问题,功率上没有匹配这回事。但功率是音箱里面和音乐没什么关系的指标,不是功率大的声音好,选择的学问,猫腻太多。功率是最简单的指标,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不要把这个复杂化了。1W小了点,俺用4W,不会把房顶都掀起来
泡网分: 16.295
帖子: 2802
注册: 2008年06月
正常家居听音乐,1W的音乐功率就很好,10W的音乐功率那感觉房顶都掀起来。
如此,按最大音量计算,1%失真在10W,这种功放40人民币的都有。但买个好的要经验,看人。
音箱自然要选择10W以上,额定功率大的音箱一样可以用,小了不行。只要阻抗合适4-8Ohm,25W的功放带1000W的喇叭也没问题,功率上没有匹配这回事。但功率是音箱里面和音乐没什么关系的指标,不是功率大的声音好,选择的学问,猫腻太多。功率是最简单的指标,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不要把这个复杂化了。
泡网分: 65.41
帖子: 25671
注册: 2002年02月
如果听交响乐,弱音清晰,高潮的时候就要不少瓦特的功率了,听低动态音乐倒不用太讲究。
本帖由 Sony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2.725
帖子: 2696
注册: 2002年11月
无敌大橙子 发表于
这种功率标注,对使用者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一个功放,输出100W,其实根本不可能使用到100W。如果谁把音量调到最大,满功率输出,简直是神经病。
一个音箱,标100瓦,真的能长时间输入100瓦吗?100W的功率可是电烙铁的功率了,音圈能承受吗?还是1秒、0.1秒能承受的功率?即便音圈能短时承受,纸盆不拍边吗?能! 直流不行, 音频交流可以。
泡网分: 29.884
精华: 1帖子: 2412
注册: 2004年11月
抛开HIFI或非HIFI不谈,先找点资料:
音箱的功率:该指标说简单一点就是,感觉上音箱发出的声音能有多大的“响度”。
音箱的功率一般有两种标注方法:额定功率与最大承受功率(瞬间功率或峰值功率PMPO)。而额定功率是指在额定频率范围内给扬声器一个规定了波形的持续模拟信号,扬声器所能发出的最大不失真功率,而最大承受功率是扬声器不发生任何损坏的最大电功率。
一般说来,很多厂家都会在功率上故意“混淆”一下。比如,标注最大100W的立体声主音箱或书架式音箱,这个一般说来,就是要求功放的输出功率达到100W,实际使用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80~100W的功放就可以了。
比如我有一对音箱,很醒目的地方标注是60W~120W,但另外有一个地方就标注的15W。OK,谁叫我们很多人都喜欢高大全的参数呢?我有一天,很无聊,仔细查阅音箱的说明书,额定功率就是TM的15W,这真是一个很有良心的厂家。
这一对音箱,我就拿来随便听听,用的是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80W/8欧姆(120W/4欧姆)的功放。
某一天,同事的功放在搬家的时候,因下雨将功放弄OVER了。他把说明书及一对音箱丢给我,问有什么办法没有?我查阅了这个松下制造的东西,功放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50W/6欧姆,音箱的额定功率是10W,音乐功率标注的是500W,我去,松下也这么搞?然后让他花了点小钱,买了一个天逸的什么功放,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80W/8欧姆的立体声功放。型号我早就记不住了。
所以:很多标注100W的音箱,实际是最大可承受功率。这个参数只有参考意义,但我们却能根绝这个参数去配功放,这就是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为100W的功放。
如果你不小心遇到良心企业了,请按照音箱的要求去选择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的功放,一般说来,说明书都会推荐一个同厂家的功放的。
泡网分: 25.01
帖子: 3032
注册: 2006年05月
lovebird 发表于
刚发现,我自始至终,从来也没提过“hifi”,这又是一个强行扣上来的大帽子,果然是逻辑好手视听论坛,默认就是谈“HIFI&
如果是光听个响的要求,街上最便宜的功放都能满足要求。你说是不?
泡网分: 17.057
帖子: 3728
注册: 2008年02月
mig21f 发表于
距离增加一倍,声压衰减6分贝。
所以50W功放小房间够用,大房间必须翻倍再翻倍。对,功率选择还与听音距离有关,不只是房间大小。确实是很麻烦的问题。
俺始终认为论坛争吵些不是坏事,对对错错无所谓,有点收获才是正道。
真力的监听音箱,5寸的,单箱功率也达到了80W。当然它照顾的不只是桌面了。 本帖最后由 ccuser 于
22:39 编辑
泡网分: 25.01
帖子: 3032
注册: 2006年05月
距离增加一倍,声压衰减6分贝。
所以50W功放小房间够用,大房间必须翻倍再翻倍。
还有,喇叭的阻抗随着频率的变化,标称8欧的音箱在某段频率下可能低至2欧,这时候功率变化达到4倍。
听过很多钱包不够鼓用小功率功放凑合的,从没听说过谁有嫌功放功率大的。 本帖最后由 mig21f 于
22:34 编辑
泡网分: 1.58
帖子: 1525
注册: 2012年08月
所以,50W的功放与200W的功放,极限音量只差6分贝。
所以,如果喇叭灵敏度在90分贝左右,25W功放就可以很发烧了。
泡网分: 25.01
帖子: 3032
注册: 2006年05月
都被10倍吓坏了 ,
功率翻1倍声压只增加3db,增加3dB什么概念?对于耳朵稍微木点的,刚开始感到音量有变化。
泡网分: 1.58
帖子: 1525
注册: 2012年08月
这种功率标注,对使用者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一个功放,输出100W,其实根本不可能使用到100W。如果谁把音量调到最大,满功率输出,简直是神经病。
一个音箱,标100瓦,真的能长时间输入100瓦吗?100W的功率可是电烙铁的功率了,音圈能承受吗?还是1秒、0.1秒能承受的功率?即便音圈能短时承受,纸盆不拍边吗?
泡网分: 17.057
帖子: 3728
注册: 2008年02月
okra 发表于
都说不讨论了,不再引用了好不?
功率加十倍有点夸张?
不不不,要知道,功率增加十倍,声压级增加10dB,响度(sone, 宋)只增加一倍,所以输入电平才会很容易就超了。
你该理解,你等大手发言帖子有营养。我们不是不信你,只是有疑问。
其实我和楼主想法类似,既然20平米房间达到85db声压只需5W功率,那平常听听的话,富裕十倍的功率50W,也该差不多了,起始音量40db听不见?动态范围多大了?呵呵。至于烧音箱,该归类“要么是胡玩,要么是意外”的范畴之内了。纯属娱乐。
当然功率大些总是好的,这一点,没有丝毫问题。另外驸马那个黄金功率的概念俺也赞成,用到用不到另说吧,见谅。
本帖最后由 ccuser 于
21:26 编辑
泡网分: 40.111
精华: 1帖子: 3336
注册: 2002年01月
ccuser 发表于
但考虑到实际上,20平米房间达到85db声压只需5W功率,要达到输出功率超过十倍达到50W,得有多大声压?似乎早已经不在正常情况范围之内了。都说不讨论了,不再引用了好不?
功率加十倍有点夸张?
不不不,要知道,功率增加十倍,声压级增加10dB,响度(sone, 宋)只增加一倍,所以输入电平才会很容易就超了。 本帖最后由 okra 于
21:02 编辑
泡网分: 17.057
帖子: 3728
注册: 2008年02月
okra 发表于
看到争吵就烦,可是被点名了就再回复下吧。
嗯……,我以为功放功率不足容易烧高音对于爱好音响的理工男都该是常识了,所以前面我尽量简单地说,结果还是太难懂?
那就多费点时间再细点说说,就看看你提到的50w功放推80W音箱这种情况吧。
我们假设音箱和功放以及它们的参数标注都是合格规范的。
音箱是由高中低音单元和分频器等组成的,其额定功率是指整个箱系统的功率,即在80W输入信号(一般为粉红噪声)条件下,音箱可以长时间工作而不引起任何部件损坏。这80W的功率是分配到高低音两个单元(以二分频为例),如果分频点在3kHz左右,对于粉红噪声,高音分配到功率不超过15%或12W,也就是说高音本身的额定功率有15w就完全足够了(也可能使用了额定90W的高音但整箱仍只有80W的情况,这个就不讨论了)。在正常使用中,音乐及人声信号的频谱比较接近粉红噪声,在正常信号输入时,就不会损坏音箱,也就是说,你给50W的音乐信号给额定功率80W的音箱,不会损坏,这的确没错。
对于功放,我们先假设它输出50W时输入电平为0dB,功放的工作状态就有两种情况:
1。当前端(比如前级)给它的信号小于等于0dB时,它处于放大状态,输出不失真信号(其实是失真较小),输入正弦波,出来的就 ...我理解是,理论上小功率功放也可以烧喇叭,没问题。但也可能的是烧功放,当小功放推大音箱时,大动态过载功放同样要承受。
但考虑到实际上,20平米房间达到85db声压只需5W功率,要达到输出功率超过十倍达到50W,得有多大声压?似乎早已经不在正常情况范围之内了。
小房间听音,即使是大动态音乐,两头都听清并不是难事,不可能小动态时就调到85db声压。小功率功放的音量电位器也不是摆设调到多大应该有数。如果说意外,那大功率功放更容易烧小音箱了,这里不能谈。
我理解楼主“小功率功放适合小房间”的想法是基于那些最基础的三页杂志。如果说我上面的红字部分不错,楼主的想法还是没问题的。当然我看此贴最开始的疑问也是对红字部分的。
&版权所有:&&&&我有两个扬声器,如何利用?_技术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45,889贴子:
我有两个扬声器,如何利用?收藏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
橱柜需要使用很多年?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
做电脑音响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
我这有个自己做的功放
摔了听个响
用两根很长的电线把两个扬声器连起来。然后把一个放到耳边,就可以听到另一边的声音了。比土电话有意思多了。
你需要这个
马尔代夫、泰国、中国、马来西亚多国酒店全部订一晚送一晚,3天限时优惠
把磁铁弄出来,去河里捞铁砂啊!
我有一堆音响的副箱,不知道能干嘛,全新的
放歌跳广场舞
终结者看过没
弄个炮,200大洋定个箱,300大洋买个放,结果发现扬声器跟不上,然后楼主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接220v听个响
尺子是20cm
通市电玩,加个电阻,你能听到50hz
做dj哥的枪
拆了做发电机
倒懸的水。。
吹呀吹,吹个大喇叭。
地上一摔听个响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你了解多少? 家庭影院功放参数全解读
论坛快速入口
论坛快速入口
你了解多少? 家庭影院功放参数全解读
发布者:王乐
版权:转载
  目前,高清已成流行元素,高清电视、高清电影、高清相机、高清摄像机、高清DV等等,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功放,作为家庭影...
  目前,高清已成流行元素,高清电视、高清电影、高清相机、高清摄像机、高清DV等等,已经不知不觉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功放,作为家庭影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得向高清升级了.
  如果以这个为界线的,那么,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就主要分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支持高清的次世代功放,一个是DVD时代普通的功放.当然,这样的分类并不是很科学和完整的,因为功放的种类繁多,而且这个非类也只适合于AV功放.按照用途上来分,我们一般可以分成三大类:专业功放、民用功放、特殊功放.专业功放一般用于会议,演出厅的扩音.而民用功放详细分类又有HiFi功放、AV功放、KALAOK功放以及把各种常用功能集于一体的所谓综合功放.HiFi功放又分&分体式&,和&合并式&.
  光是面对着这么多功放的分类,就算是发烧友都头痛,更何况是普通消费者.而且每个领域的产品都有十数个知名品牌厂家的数十上百款产品,不知名的就更加不计其数了,面临这么多鱼龙混杂的产品,如果不了解的,想选购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更何况还要了解它们的参数、特性、指标等,那就真的很困难了,因为每个领域的产品都有自己的标准,而且每个厂家还各有自己标准.
  AV功放
  AV功放,顾名思义A表示音频、音响,V表示音频、图像,因此AV功放是汇集了音频和视频两种信号处理的视听放大器,主要用于和影像源相配合、产生视听合一的效果、以营造声场为主要设计目的、专门供家庭影院使用.
  HiFi功放
  它通过其内部的延迟、混响处理电路来控制放音时各声道之间的延迟时间,通过调整延迟时间的长短来模拟出各种听音环境下的声场.高保真Hi-Fi功放的技术指标主要有输出功率、谐波失真、信噪比、频率范围、额定阻抗和阻尼系数等,尤其强调了谐波失真和信噪比等;而AV功放虽然也有这些技术指标,但更强调了声道隔离度、延迟时间范围、各种声场模式等指标参数.
  (1)解码格式
  家庭影院系统的核心是环绕声系统.有了环绕声系统,才能在家庭中达到影院中的效果.环绕声系统是多声道回放系统,格式有很多种,不同的格式有不同的特点而且,目前功放的各种声道数越来越多,不仅有5.1、6.1,还有7.1、8.2等.
  我们都知道,5.1声道一般是指DolbyDigital5.1和DTS5.1两种数字多声道环绕声音频格式.而6.1声道一般指DolbyDigitalEX和DTSES两种数字多声道环绕声音频格式.这是在5.1的基础上,为了让左右环绕声衔接得更好而增加一路后中间环绕声道,这便形成了6.1声道格式.
  至于7.1声道是指THXSurroundEX系统,杜比公司也拥有DolbyProLogicIIx技术,该技术能通过复杂的矩阵运算将2声道的音轨分离为7.1声道还原.THX是Lucas公司对电影院的一种认证标准,不是音频格式.当6.1声道的DolbyDigitalEX和DTSES出来后,THX将其进一步演化成THXSurroundEX系统.为了兼容原双向发声的侧声道和再度加强环绕声效包围感,于是在原侧声道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只后声道,这就构成了7.1声道.
  最后,8.2声道目前使用的产品还不多,它是为了加强环绕声场的效果,在DolbyDigitalEX和DTSES的6.1声道的基础上,增加了YAMAHA独家的前置环绕声道,再增加一只重低音输出,后中间环绕声也由单路扩展成两路.
  以上这些都是DVD时代的各种环绕解码格式系统,这很明显,选择的声道数越多,出来的环绕效果就越连贯紧密,包围感就越强.到了当今的高清次世代,新式的功放就有了新的特点和要求.随着蓝光与HD-DVD的上市,新一代多声道环绕声格式也出来了,包括DolbyDigitalplus、DolbyTrueHD以及DTSHD.
  DolbyDigitalPlus是以7.1声道为起点,取样率从原来DolbyDigital的96-640kbps扩大到32kbps-6Mbps,而且其面向最大13.1声道的数码环绕而发展.而DolbyTrueHD基于MLP无损技术,包含更高的码率、附加声道、增强的立体声混合支持和广泛的元数据功能.
  至于DTSHD同样以7.1声道为起点,支持1.5Mbps以上的高位元比率、取样频率从8-192kHz,现在普通DVD影碟所采用的768kbps等压缩技术相比,DTSHD的声音质量将大幅提升.DTSHD的数据流量可以根据要求的声音品质而进行灵活的转换,通过独家的无损压缩技术,DTS压缩的比更小,细节更丰富,提供更高品质的声音记录,最大32声道的环绕输出.
  最后,大家常说的模拟音场,不论是YAMAHA提倡的DSP模拟音场,还是SONY独家的DigitalCinemaSound,都是模拟电影院与音乐厅空间特性的环绕音效后处理方式.若要以感官的方式来比较两者的不同,多数人认为SONY的DCS较注重声音的包围感,而YAMAHA较注重开阔的空间感,两者可以说是各有所长.
  (2)功率匹配
  AV功放的工作重点是配合视觉效果营造出理想的听音环境,创造逼真的方位感、临场感和震憾感.因此,AV功放的设计侧重点更在乎于表现对白的清晰度和视听环境的大动态&爆棚&效果,还原或模拟出声画合一的声场定位,制造出各种的声场氛围.这样,不但要求AV功放频率范围尽量宽广、失真度小、信噪比高、瞬态特性好,音质、音色优美动听等等,而且更注重声压级:即在低失真度的前提下,保证足够大的输出功率.
  功放输出功率的单位为瓦(W),由于各厂家的测量方法不一样,所以出现了一些名目不同的叫法.例如额定输出功率,最大输出功率,音乐输出功率,峰值音乐输出功率等.高档AV功放前置主声道的额定功率一般在80W以上,以满足电影院107dB声压级的要求.
  不过,一些进口AV功放,5-7个声道、每声道总标百余W,总功率上千W,但电源变压器就那么大,真不知道是用什么功率标准算出来的,日系AV最明显,总以6欧来唬人,真正按8欧算出来有实足的100W.用过AV功放的人都知道,大动态时往往显得脚软.故推荐购AV功放,最好选择中档以上,否则形同鸡肋.
  按一般情况下来说,功放的功率是越大越好的.但是功放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推动音箱,所以这决定于功放必须和音箱进行匹配.但是功放与音箱的配置所涉及的方面很多,例如功放牌号、功率管类型的选择及低灵敏度音箱应配置哪种功放等,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
  而值得注意的是,普遍的发烧友都认为,功放的选定必须由音箱决定,不应该有&功率储备&的概念去配置功放.功放与音箱功率配置的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一定阻抗条件下,功放功率应大于音箱功率,但不能太大.在一般应用场所功放的不失真率应是音箱额定功率的1.2-1.5倍左右;而在大动态场合则应该是1.5-2倍左右.
  (3)接口
  传统家庭影院在信号传输上无外乎是通过光纤、同轴和RCA模拟等接口进行的,例如此前的DTS、杜比推出的各种编码都通过光纤和同轴接口传输数字压缩编码给AV功放解码.作为最新一代的数字接口,HDMI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上,而随着HDMI接口开始在影音产品上的运用和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功放也开始使用这种理论上没有损耗的传输方式.
  而且HDMI本身也经过了3个版本,HDMI最早的接口规范HDMI1.0于2002年12月公布,目前的最高版本是于今年6月发布的HDMI1.3规范.大要注意分清楚,他们的差别和应用很大.例如,DolbyDigitalplus、DolbyTrueHD以及DTSHD这些技术仅能够通过HDMI1.3接口传输,所以大家选购的时候要注意了,只有带这接口的功放才能享受次世代的音乐.
  HDMI的音频信号不占用额外的通道,而是采用和其它辅助信息一起组成数据包,利用3个TMDS通道在视频信号传输的消隐期,以岛屿数据的形式传送.可以提供最高8路,每路采样频率192kHz的高质量音频信号,相比之下,CD音频制式44.1kHz的两声道信号,以及最新的DVD-Audio音频格式96kHz的6声道信号,就逊色很多了.
  (4)声道分离度
  分离度是指AV功放中的环绕声解码器把音频编码信号还原为各个声道信号的能力,也表示放大器每个声道之间信号的相互&隔离&的程度.数值用分贝表示,dB值越大,说明它们之间的隔离程度越大,放大器还原出来的每个声道之间的声音的相互&串扰&就小,音效就更好.选择AV功放,这个差值越大越好,一般要超过60dB.
  分离度较差的功放会出现声像定位不准、声场不饱满、声像连贯性差等现象.较高的声道分离度是保证准确的音相定位的前提之一.高分离度可以使声场得到扩展,产生更宽广的空间感,同时也使声音定位更加精细准确,高声道分离度使音乐欣赏中的乐器、人声定位、游戏音效定位和影片环绕效果等各方面都得到加强.总之,越高的分离度约能使你得到更宏大的声场效果和更精准的声音定位.
  (5)讯号噪声比
  讯号噪声比简称讯噪比或信噪比,单位是dB,是指功放输出的有用信号与无用的噪声的比值.目前的功放信噪比指标已完全能应付一般的音乐类节目,所以我们更应关心本底信噪比,可试验一下将功放音量放至最大,听听噪声的大小,当然是越小越好.
  一台放大器如有高的讯噪比意味着背景宁静,由于噪声电平低,很多被噪声掩盖着的弱音细节会显现出来,使浮音增加,空气感加强,动态范围增大.衡量放大器的讯噪比是好或者是坏没有严格的判别数据,一般来说以大约85dB以上为佳,低于此值则有可能在某些大音量聆听情况下,在音乐间隙中听到明显的噪音.
  (6)延迟时间范围
  凡是组建过家庭影院的朋友都知道,当环绕声音箱摆放到位后,一般还需要对AV功放环绕延时进行调节,使前后音箱的音效浑然一体、完美融合,获得满意的整体效果.这个延迟时间范围是指可调节的扬声器&延迟&允许处理器自动补偿房间大小.如果在后置扬声器比前置扬声器更接近座位的情况下,并未添加短暂的声音延迟,那么就会在前置扬声器之前听到后置扬声器的声音,所以要设置延迟,这时你需要测量每个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并将这些值输入功放或接收器的&延迟&设置部分中.
  现在一般的接收器和功放可提供米或英尺两种选择,以获得精确的扬声器延迟校准.但是,某些陈旧器材则需要你输入毫秒延迟值.要计算出这些延迟,可使用以下的计算方法:首先,测量左前方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然后,测量左后方扬声器到座位的距离.你将得到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每相差30厘米,则增加1毫秒延迟.例如,前置扬声器为300厘米,后置扬声器为150厘米,即相差150厘米,因此延迟为5毫秒.
  (7)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表示放大器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时,对每一种不同频率的信号的放大量的一致性和和灵敏程度,也叫&频率范围&.它的范围越宽,说明更能&照顾&更多频率成分的信号,性能就越优良,它很有实用价值.
  一般情况下,人能听到的音频信号大约是20Hz~20kHz之间的不同频率、不同波形、不同幅度的变化信号,因此放大器要很好地完成音频信号的放大,所以功放的频率响应至少应达到20Hz~20KHz.
  但是真正的乐音中含有的泛音是有可能超越这个范围的,加上为了改善瞬态反应的表现,所以对放大器要求有更高的频应范围,目前优秀的功放一般都做到10Hz~100kHz的范围.而高级进口功放,低频可从0Hz开始,因为功放在满额定功率工作是很少见的,如果放大器工作正常,频率回应一定非常好,几乎是一条直线,通常可远远超出可听音范围(20-20KHz).
关注【HIFI音响】公众平台
ID:HIFI中国音响网 ID:hifidiy_201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扬声器和功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