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篮球防崴脚6 我贴防别人 时不时用手去贴住我对位的身体 就是时不时就用手贴他 但是很轻很轻 不让他拿球

打篮球时对方球员勾手时另一只手的手肘,肘到他的对位防守球员脸上,他有没有犯规_百度知道
打篮球时对方球员勾手时另一只手的手肘,肘到他的对位防守球员脸上,他有没有犯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这个就要看他的手肘的力度了,因为篮球是鼓励身体接触的运动,所以比赛过程中一些不是很明显的打手,肘击等一般都不会吹的。当然,如果你做动作过大或者遇上巴蒂尔这类的演技一流的,直接把对方击开甚至击倒就一定会被判进攻犯规的。搞不好还可能判恶意捣鼓,所以。冲撞本身就是篮球的一部分,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这样才够爷们,当然,是在合理的范围内的。望采纳。。。
采纳率:4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勾手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偶然看到这个题目,正好跟我刚写的一篇文章相关,就复制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br&&br&&p&今天打球又被Deonte虐了。&/p&&p&昨天31岁的勒布朗詹姆斯带领骑士赢得了总冠军。当年同样31岁的蒂姆邓肯告诉小皇帝:未来是你的,不知道昨天赛后小皇帝有没有跟斯蒂芬库里假惺惺的说同样的话。&/p&&p&一晃,打球都十年多了,篮球生涯的上半场已经过去了,既然是在中场休息时间,借着这个时机,我就写点上半场的总结,下半场的等我十年后退役以后再补上。&/p&&p&【】&/p&&p&初中开始打球,从整个初中到高中阶段都是入门阶段,连学生球可能都算不上,具体表现就是会几个基础的crossover 就敢自比AI;后仰跳投基本没投进过却觉得科比也就那么回事;看职业篮球比赛,尽管当时一场正规的全场比赛都没打过,却觉得那些职业球员菜成马,换我上早进了。有时候只有你进了门才会明白水有多深。&/p&&p&我初中高中那几年,是我认为NBA最黄金的几年。那时AI还在巅峰之年,蝴蝶穿花步天下无敌;科比投射技术日趋成熟,在成为联盟第一人的路上跃马扬鞭;魔术之王麦迪来到火箭与小巨人姚明搭档,睡眼惺忪却在场上写诗,04年35秒13分鬼神皆惊;闪电侠韦德继承了当年雨人的暴力美学,水银泻地般的突破到篮下后或闪转腾挪或力压泰山。在这样精彩的岁月里,我自然是经常在电视上观看NBA的直播,一度到了“痴迷”(这个词是我爸说的)的地步。我爸觉得我痴迷NBA影响学习,经常说:“不就是那几个黑人在那跳来跳去么,有什么好看的。”虽是这样说,但是他很支持我打篮球,觉得男孩子爱好一项体育运动是很好的事情。&/p&&p&某科球场,大学&/p&&p&我就这么一边看一边打到了高中毕业,那时候已经对篮球入门了(水平在同龄人里面算中上等吧):看一个人拿球的姿势,运两下球就大概知道他什么水平;知道了看一个人的动作速率可以很好的判断他的水平;也知道了真正的投篮准是在一定的强对抗和快节奏下(很多街头高手,甚至传说中的老大爷自己练习投篮准的都快赶上国家队了,却连企业比赛都打不上,就是这个原因)。那时候我常年混迹于某科球场,打球水平与身体水平都有了迅速的提高。认识了不少各个年纪的球员,在球场上也有了点小名气(主要还是出勤率高)。这段故事我要说两个人,因为他们承载着我对这个球场的记忆。&/p&&p&第一个是老苏。第一个介绍他因为他既是我的发小也是我的好友。当时在某科球场,我们两个常年搭档,我打外线,他打内线。虽然他个子不高,跟我差不多不到180,但是弹速不错,擅长点板,再加上对球的落点预判很准,一般野场打个内线也足够了,进攻端是节奏性球员,撤步投篮很准,大招是0度角后仰打板(我反正做不出来)而且CD短也挺好用。从高中到大学毕业,我们两个也并肩作战了很多年,对敌无数。记得一次4对4打10个球(较少的几次不接波也上头的情况),对方的主力是一个身高183左右,技术全面身体素质很好的哥们,比我们大很多,进攻端我和老苏轮流得分,防守端我却很难一对一防住他,老苏就在后面帮我补防,或者帮我包夹,我们双方都尽力限制对方的命中率。当时打得非常激烈,最后我们险胜,那一瞬间我豪气干云,甚至觉得我和老苏在这个球场是无敌的。如今他也在美国读书,但是半月板撕裂,只能投投篮传传球,我曾经梦想我们毕业回国以后可以携手再战,再续辉煌,如今看来也只是南柯一梦了。&/p&&p&第二个是“教练”。大家都叫他教练,传说中的球场老大爷。
教练年龄40多了,也就1米7左右,不胖不瘦,但是一身肌肉,之所以有这个绰号是因为不仅出勤率极高(一周7天来6天)而且爱在球场上指挥。与传统老大爷的区别是教练的投篮就是个笑话(只会近距离的抛射,中远距离基本没有),但是他有着独特的优点,防守好,身体硬。前者是见仁见智,我觉得还不错,至少人家积极,光我就有两次跳投后落在他脚上导致一周生活不能自理(不是脏,就是积极,够不着你但是要贴住你);后者就真的是有目共睹了。我认为身体对抗吃亏分两种:第一种就是你发力撞在人家身上然后你弹出去了,人家撞你还是你弹出去(我现在美国经常对抗的黑人和白人就是这种);而教练是罕见的第二种,就是你撞上去就好像撞在一个钢板上,还是带棱角的,你瞬间就感觉生疼然后没了力气。很多高他十几厘米的,比他重几十斤的背打他,他都纹丝不动,下盘超级稳。很多身体单薄的学生跟教练对抗一次就再也不敢突破了。大家都喜欢跟教练当队友,因为他就是个纯蓝领,防守,篮板,传球,偶尔篮下偷袭一个。我在这里提到教练更多是敬佩他的精神和对篮球的热爱,我希望十几年后到了教练这个年龄,我还能对篮球如此热爱并且有个如此强壮的身体。&/p&&p&下行&/p&&p&我大三的时候是本科毕业前最牛的时候,技术逐渐成熟,身体素质则达到巅峰。我当时过筐将近一只手,可以装逼扣篮用手带一下让筐发出响声。当年学校举行运动会,体育委员知道我跳的高,没知会我就直接给我报名了跳高项目,而我根本不会背越式跳高,到了比赛那天,轮到我的时候,我硬着头皮上场,全力助跑单腿起跳(跟平时摸高一样),在空中尽全力收紧自己的双腿,以这个姿势跳过了145cm,全场鸦雀无声。记得当时比赛的时候有几男几女坐在场边上聊天,都是给他们的一位参赛选手朋友加油助威的。在别人跳的时候他们言谈举止十分随意,声音很大,但是当我跳过去的时候,他们也全都停止了讲话,盯着我看。我不知道最后的冠军成绩是多少,我挑战150cm失败后就离开了赛场,我的任务已经完成。&/p&&p&但那之后,我的篮球之路开始下行。先是左小腿长了个囊肿,担心来美国以后会恶化于是做了手术,之后卧床很久,而且因为要不停的刷托福和GMAT的成绩,我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打球甚至做一些基础的运动。有过经历的人会明白,半年不运动,甚至左腿(我的发力腿)不能发力对运动能力会有怎样的打击。当我再次站住球场上的时候,我已经暴长了10斤,从轻松抓筐变成了勉强摸板,其中心情难以言说。为此我回到了我大二曾经去过的健身房进行恢复行训练。带我的翁教练也是篮球爱好者,虽然他很同情我的遭遇,但当我指着私教训练厅天花板上的手印告诉他这是我当年留下的,他也不是很相信。我只好报出了我上一位私教的名字还找到了一个还在这里上班的老员工才让他勉强相信了我的话。我在这里也要感谢这位翁宋军教练,在他的帮助下我恢复很快,离开的时候我已经能再次触碰到篮框了。&/p&&p&美国DC某学校球场&/p&&p&之后,我来到了美国华盛顿DC的一所学校读金融硕士学位。在这里我认识了很多高手,有黑人,白人,也有亚裔和中国人。在国内,我确实是普通野球场的佼佼者,觉得自己还挺牛,来美国以后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首先,美国的篮球文化与国内大相径庭,这边大家都喜欢打5对5全场(pick-up game),有时候只有8个人也要打4对4的全场,一般9个球,all ones(3分2分都算1个)全场和半场让我感觉就是两个不一样的游戏,节奏更快,对抗激烈,永远不要想过人以后直接上篮,侧翼有人会协防,至少也是伸手干扰你,内线会有大个子等着盖你。我第一次感觉到跟电视上面看的不大一样,真正去做一些动作会难很多。其次,就是对手真的好高,好壮,好快啊。身高方面,在国内一个普通野球场,能抓筐的人能有10分之1就不错了,在这边不能抓筐的只有10分之1,还有很多能扣的。不少170出头的也能抓个球,跳起来就往筐上砸。190左右的更是比比皆是,篮球俱乐部(相当于我们国内高校篮球社)的中锋都是2米多,跳起来抢篮板的时候我站住篮下连筐都看不见。外线很多人(尤其是黑人),手极快,掏我变向一掏一个准,断球就反击快攻,搞得我刚来的时候都不敢做变向运球。防守的时候,很多人运球娴熟,速率极快,稍微吃个假动作而失位,人家就冲进去了。最后,就是这边打篮球的风格偏向于个人英雄主义(可能是文化原因),跟国内很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干,你自己能干说明你有实力,你传球太多,别人反而可能不信任你,当然如果大家彼此都认识,或者你确实有很大的空位,还是会传球的。&/p&&p&面对如此大的落差,我自然十分不甘心,(很多人技术其实一般,但是身体差距太大,还是打不过,又不服)我当年在某科也是个人物,怎么来这是个人就tm干不过。于是我经常到学校地下一层的健身房苦练,后来才发现,在这健身的这帮哥们很多不就是在三楼球场经常一起打球的么。随着一段时间的练习,我逐渐恢复了当年巅峰时的状态。现在我还是能过标准篮筐大半只手,三分成了常规武器,干拔跳投三分也有了一定命中率,左右手都能变向突破,比起在国内的时候又上升了一个等级。可是我还是有很多人干不过,我经常说:“老天真不公平,既然给了黄种人最聪明的大脑,为什么不给他们最强壮的身体呢?”&/p&&p&关于这个球场,我还是要提两个人。&/p&&p&第一个人雄雄。这人是我的同学,我们经常一起打球。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跳的高,而且是那种不用助跑或者上步,旱地拔葱式的高。懂的人都知道,这种优势在内线抢篮板,封盖或者装逼方面用处极大,我经常看见他一言不合就骑在人家脸上抢篮板,在一堆比他高将近10cm的老外中把球放进篮筐跟往自家洗衣机仍衣服一样,搞得很多老外都对他大呼小叫还送了他个eagle(老鹰)的外号。说实话,第一次跟这哥们打球的时候,连见多识广的我都倒吸一口凉气。更可气的是,当我苦苦练习深蹲和冲刺来练习弹跳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居然从来不负重练习,只是徒手蹦蹦跳跳(他说以前这样来减肥,我反正不能理解,好像练散打的每天打两遍太极就天下无敌了)再加上他说他放假回老家见女友第一晚都是N次起步。我只能感慨这就是天赋的力量,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这哥们TM就生在罗马。我们后来还一起参加校内篮球的冬季联赛,小组也出线了,也是个难得的回忆。雄雄算是我现实中经常打球的朋友里面跳的相当高的了,确实非我能及,我也希望他能保持这种状态,越久越好。日后每一次当我回忆起这个球场的时候,他都是不会被遗忘的。&/p&&p&正如大多第一人称游戏都有个关底,大BOSS,我的上半部篮球人生也有这么一位,现在我将要重点介绍球风犀利却谦虚友好,实力超群却全神贯注,单挑打我只出5成功力,让我无话可说却心服口服,前D1校队成员,Deonte。对,就是文章开头那个又把我虐了的哥们。&/p&&p&首先,在篮球上我对他非常敬佩甚至崇拜,跟我比较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自负球技,在球场上经常藐视他人,甚至有的时候觉得队友太菜或理念不合就直接下场不打了(纯属年少轻狂,自以为是),但是每当我在球场上看见Deonte来了,哪怕比赛进行到一半,我都会走过去主动问好,他在球场上给我的意见和指导,我毫无保留完全虚心接受,别人问起来,我直接说这个是我大哥。我觉得他是这个球场最牛逼的人,没有之一。&/p&&p&Deonte的皮肤偏棕色,并不是很黑,身高183左右,比我大两三岁,体态匀称,肌肉并不是很夸张但是脂肪含量很低。第一次见到Deonte是看他跟别人打比赛,速率比别人明显快一个节奏,运球随心所欲,投篮及准,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性更是罕见(他有一招,拜佛以后换手突破由于幅度太多,会用左手撑一下地板,很像韦德),场上的其他几名球员我也见过,都是高手,可是完全挡不他。他绝对速度并不快,但是别人防他就像开着GTR追法拉利,一个变向就没影了,反应过来连尾灯都看不见了。自那以后我经常看见他一个人打对面一个队,很多在我看来的高手也被他晃得晕头转向,目送他扬长而去。用大鲨鱼的话说就是“我奶奶跟着他也能拿总冠军。”后来有幸和他做了队友,那场球我发挥的不错,就跟他聊了起来,他本科是校队成员打NCAA D1,后来膝盖受了伤,现在来我们学校读研。然后我邀请他单挑一把,我们还是9个球,all ones,不带篮板(美国单挑习惯都是带篮板的,不进可以抢篮板),之后的事情我终生难忘。&/p&&p&我们学校的篮球场是多功能的,所以地上的线不仅是篮球场地的线,也有排球或者羽毛球的线,总之就是在三分线弧顶再往外大概一米的地方有一条水平的白线,与两条底线平行,然后Deonte在那条白线后进了差不多一半的球,重点是我没有放他投,我顶上去而且防的很认真,但是他还是晃开我投进一个又一个超远三分,他上肢力量很好,出手速率很快,即使是超远投也是如此。我也进了5 个左右,但是很明显他没有全力防守,只是我命中一个跳投三分的时候稍微惊讶了一下。那场球我很挫败,我曾经天真的以为自己的水平已经是在业余和半专业(指校队或者企业队)之间了,比我牛逼的大都是半专业往上水平,谁知道却被人以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打败,更难过的是我看见了一座山,一座我从现在开始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翻的过去的山。&/p&&br&&p&我之所以敬佩甚至崇拜Deonte主要是因为两点,技术和球品。&/p&&p&Deonte&/p&&p&首先,Denote的技术是典型的学院派,而不花哨但是很实用是学院派的重要特点。Denote基本功非常扎实,运球、传球、投篮等技巧都非常成熟,技术十分全面。进攻端冷静利用运球试探对手,有空挡果断出手,防守端双手张开,利用滑步帖住对手,脚踏实地,不轻易起跳。懂得朋友都知道,球手在面对比自己低一个甚至两个等级的对手的时候,往往动作行云流水,篮筐如同大海般宽广,但是面对同级别的对手或者比赛战况十分焦灼对抗激烈的情况,双方动作都会很大,进攻方想尽办法吃到篮下,放弃中远投(强对抗下肌肉紧绷确实影响投篮手感,参考当年5u对周RAY的单挑)。我从来没见过Deonte过分运用身体,任何时候他都显得游刃有余,胸有成竹。当年AI的crossover影响了一代人也说明人们可能更喜欢这种依靠脚步与灵巧的过人方式胜过小皇帝式的霸王硬上弓(因为很多人确实没有后者那种罕见的身体天赋)。在很多人等待接波的时候,Deonte尽管很想赢得比赛,仍然会打的有板有眼,大胆远投,传球给空位的队友,而他自己更多会冲抢前场篮板。&/p&&p&另外,球品是我对Deonte敬佩的另一个原因。有很多人都比我强,但是Deonte能打的我心服口服。首先,他在场上非常专注,在进攻端不会盲目个人进攻,觉得路人队友菜就不传球,相反他还会积极跑位,给队友做挡拆和掩护,积极跟队友沟通,完全不会有一种老大的狂妄和架子。这其实很难得,就像当年拿下场均20+5+5的里基戴维斯就敢觉得球队选来小皇帝詹姆斯是来给自己当小弟的。防守端,他的防守也是非常认真,压低重心来锁死对手的移动,这也看出他对篮球运动真心的热爱和付出(很多NBA超巨常规赛都是不怎么防守的,比如火箭时的麦迪)。Deonte跟我私交很好,扮演了良师益友的角色,经常会传授我一些技巧,比如告诉我空切接球以后要尽力上篮而不要急停跳投,他还曾带我训练投篮,两侧45度角三分自投自抢。一位高手愿意真诚的与一位初学者(我在他眼里就是初学者)交流并且传授他一些基本功,实在是难能可贵。Deonte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他几乎从不在球场上指责队友(我反正一次没见过),当比赛很焦灼的时候,他就默默打自己的,不怎么讲话。说实话以他的水平,大部分队友在球场上都是问题百出,但他从来不说什么,只是经常鼓励队友。&/p&&p&我对他十分钦佩是因为我始终相信,球品即人品。&/p&&p&后来他跟我讲了一句话,使我理解了他的想法,并且我很愿意以这句话来作为这篇记忆的收尾。那是有一次,我跟他又一次做队友,那场球我打的一般而且我们队输掉了,赛后我不好意思的向他表达歉意,他安慰我说:“
我真的不在乎胜负,我在乎的是我们是否打出了一场精彩的比赛。”&/p&
偶然看到这个题目,正好跟我刚写的一篇文章相关,就复制过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今天打球又被Deonte虐了。昨天31岁的勒布朗詹姆斯带领骑士赢得了总冠军。当年同样31岁的蒂姆邓肯告诉小皇帝:未来是你的,不知道昨天赛后小皇帝有没有跟斯蒂芬库里假惺惺的说同样…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a30c1cc5c1217b8fce92c6da53dc4f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a30c1cc5c1217b8fce92c6da53dc4ff_r.jpg&&&/figure&&h2&春田的故事&/h2&&p&故事当然要从詹姆斯·奈史密斯开始。&/p&&p&1891年的冬天,还在马萨诸塞州担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体育教师的奈史密斯授命创造一种帮助运动员在漫长冬天保持体形的室内运动,不需要过大的空间,公平,并且不能太“糙”。奈史密斯结合了当时一些比较流行的运动,比如足球和“Duck-on-a-Rock”(一种投桃子游戏),创造了一项崭新的运动。&/p&&p&值得一提的是,“篮球”最早并没有独立的名词表示,很长一段时间篮球都被叫做“Basket Ball”而不是Basketball,世界上最早的联盟之一起源于篮球运动早期发展最火热的新泽西地区,名字就叫简称就是NBBL,也就是National Basket Ball League。&/p&&p&奈史密斯在创立篮球创立之初制定了一些初始规则,后来形成规范,规则被细化成了13条,成为篮球运动的原始规范并被沿用至今,如果以其对篮球运动的规范和推动而言,叫他汉谟拉比法典也不足为过。&/p&&p&奈史密斯十三法则如此定义:&/p&&blockquote&&p&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扔球。&/p&&p&球员可以用单手或双手向任何方向抢、打球,但不能用拳头击球。&/p&&p&球员不能带球走。&/p&&p&必须用手持球,不允许用头顶、脚踢球。&/p&&p&不允许球员用肩撞、手拉、手推、手打、脚绊等方法来对付另一方的队员。任何队员违反此规则,第一次被认为是犯规,第二次再犯规,就要被强行停止比赛,直到命中一个球后才能重新上场参加比赛。如果有意伤害对方球员,就要取消他参加整个比赛的资格,且不允许替补。&/p&&p&用拳击球违反第3条和第4条规则。&/p&&p&如果任何一方连续犯规3次,就要算对方命中一球。连续犯规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对方队员未发生犯规,而本方队员接连发生犯规。&/p&&p&如果防守者没有触到球或干扰球,当球投入篮内并停留在篮里就算中篮。如果球停在篮筐上,而对方队员触动了篮筐,也算命中一球。&/p&&p&当球出界,球将由第一个接触球者扔进场内。若有争论,裁判员将球扔进场内。掷界外球允许5秒钟,如果超过5秒钟,球判给对方。&/p&&p&主裁判员是球员的裁判,他有权吹罚犯规。当某队连续3次犯规,他将通知副裁判员。他有权宣布取消某队员的比赛资格。&/p&&p&副裁判员是球的裁判,他可决定什么时候球在比赛中,并要计时、决定球的命中、记录命中的球数以及承担通常裁判员应该承担的责任。&/p&&p&比赛在两个 15分钟内进行,中间休息5分钟。&/p&&p&球命中最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平局,经双方队长的同意,比赛可延至再命中一球为止。&/p&&/blockquote&&p&以上规则流传甚广,应该算不得稀奇。最早的篮球比赛,规则还没有这么复杂——事实上,全部内容只有5条。如同牛顿三定律制定经典力学的基本框架,以下规则可称得上篮球架构的底层代码了:&/p&&blockquote&&p&篮球运动是用手进行的运动,球是圆的。&br&&/p&&p&手拿着球走或者跑都是不允许的。&/p&&p&运动员可以到场上任何地方,只要不影响和妨碍对方运动员。&/p&&p&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不允许发生身体接触。&/p&&p&篮圈应该是水平的。&/p&&/blockquote&&p&早期的篮球运动就是在这种规则下进行。和奈史密斯最初设想所不同的是,春田学院的同学们对这项运动的热情并没有因冬天的结束而消退,篮球也并没有成为一项不需要空间的运动(至少最开始如此)。这项运动的上场球员数量一度达到50名,一段时间后才稳定为每队9人。而真正的5人制篮球,到了1897年才成型。&br&&/p&&p&而篮球的初始时期也就出现了近似于足球的位置排布和人员分工:专职的防守专家,翼侧的游骑兵以及锋线的箭头人物。&/p&&p&这看起来很像足球——其实第一场篮球比赛的用球就是以足球代替:1894年一家自行车制造工厂接受奈史密斯的委托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专用篮球,并在后来成为了指定的标准篮球生产商。顺便提一句,这架自行车制造工厂名叫斯伯丁。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棒球,第一个网球,第一个橄榄球,第一个排球的制造者。&/p&&p&最早的篮球,无论从规则战术还是对运动的理解,都在临摹当时最流行的足球运动(当然,也会看到诸如棒球等其他运动的影子)。篮球的参与者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发现这两项运动的天壤之别。&/p&&p&篮球用手,足球用脚;足球是奔跑的,篮球是跳跃的;足球追求速度,篮球追求节奏……他们拥有截然不同的审美观。&/p&&p&足球讲求对广阔空间的占据,阵型是足球战术体系的核心;篮球讲求对球场狭小空间的创造,跑位被数代篮球终极秘密的发现者们奉为圭臬——如今篮球运动对位置的规定“后卫-前锋-中锋”也是对早期“阵型”的沿袭,记录着篮球战术的变迁。&/p&&p&奈史密斯后来到了堪萨斯大学任教,培养除了福利斯特·艾伦这位美国大学胜场最多的教练,按照《圣经》的口吻,应该说艾伦生阿道夫·拉普和迪恩·史密斯,拉普生帕特·莱利,史密斯生拉里·布朗——我们惯常划分的教练谱系,奥尔巴赫是一支,奈史密斯系是另外的一支。&/p&&p&篮球在1936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奈史密斯也被选为国际篮球联合会名誉主席。&/p&&p&所以……篮球,就这样成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47c13f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47c13f8_r.jpg&&&/figure&&h2&美国佬的游戏&/h2&&p&篮球在发明后迅速在大西洋两岸传播开来,发展也很迅速,但一直算不上世界主要运动的一种,在美国国内也让位于历史更为悠久的棒球。而得益于大英帝国的荣光,大批运动作为英国两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和文化输出的主要形式,被推广到了英联邦国家以及更遥远的地方。英国人发明的现代运动们——足球,高尔夫,网球,台球等等等等,组成了现代体育产业的基本架构。&/p&&p&棒球和篮球则被美国人当成自有文化的一种象征。而棒球实际上是英国板球运动的一种演化,所以真正值得美国人骄傲并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手段的,大概也只有篮球了。&/p&&p&美国大兵将篮球带向了世界,篮球在黎以地区,东亚周边的海岛国家之所以繁荣,都依赖于这种军事搭台,娱乐唱戏的文化输出方式。当让全世界最矮的国家之一菲律宾(菲国成年男性的身高只有163厘米)狂热的爱上篮球,也许很能说明篮球和通过篮球传播的美式文化的吸引力了。&/p&&p&体育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文化传播手段,甚至比咖啡豆和教科书更加可靠。孩子会拒绝书本,文字,外域食品,但永远不会拒绝新奇好玩的游戏。&/p&&p&话题放远些,英式文化和美式文化拥有完全不同的形态。英式运动,譬如网球,台球,高尔夫等等,大体都可以用一些词汇去描述:绅士,优雅,诸如此类。参与到这些运动中,总要斟酌衣装,适度欢呼,注意球场礼仪——或者说,探寻维多利亚时代的风韵。如果将大众性的集体运动观赏习惯带入其中,一般是会受到鄙视的。因不懂体育礼仪出现的球场纠纷在这些运动中并不鲜见。不过幸好我们并未大众体育运动中禁止呼叫喝彩吗。&/p&&p&这是公众运动和小众运动的区别,也是英式文化和美式文化的区别。&/p&&p&英式文化,是咖啡馆,是报刊,是奢侈品,是资本时代向贵族荣耀亦步亦趋的靠近。而这些都不是美国人的菜:美式文化是可口可乐,是超级市场,是苹果手机,是连锁快餐。(至少是曾经的那个时代)只要你是美国公众的一部分,你享受到的就是同等质量的流水线商品。贫穷和富有不会改变可口可乐的配方,你也永远不会担心其他人使用的手机芯片是限量发行的。&/p&&p&英国人的文化通常自上而下传播,旧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通过嫁接释放给新兴资本家,再通向中产阶级和社会大众;美国人的文化却是自下而上的,牛仔裤,工装服,说唱音乐。底层人民自己的身份为荣,很少主动的靠近更为精致的生活态度,倒是高阶层人士在努力吸取大众文化的养分,形成新的流行趋势。&/p&&p&虽然很多人认为美国文化放弃了人类所特有的那份精致和尊贵(这是一个事实),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才是大众文化真正的代言人和先锋大将。所以,无论你是保罗·阿伦,史蒂夫·鲍尔默还是布鲁克林街球场的孩子,你所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比赛,既然都一样,格调这回事自然也就不存在了。&/p&&p&当然,有钱人可以选择在球场包厢或者场边第一排看比赛以获得更好的体验——所以说有钱终归是没有坏处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161d4ee5baf5d45b1444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161d4ee5baf5d45b1444b_r.jpg&&&/figure&&h2&运动不娘炮&/h2&&p&德克·诺维茨基的父亲说在德克小的时候,他很不希望德克去打篮球——他希望德克可以从事足球运动,因为篮球是娘们才会玩的游戏。&/p&&p&如果结合2011年之前诺维茨基给人的印象来看,他评价的倒确有几分道理。&/p&&p&其实对于很多足球爱好者来说,一切运动皆为娘炮,《越狱》中有一个桥段:男主角流落到拉丁美洲的一处监狱,当里面的人听说迈克来自美国后,掏出一个足球轻蔑的说:你们玩的足球就是那种全身戴上盔甲接上无线对讲机撞来撞去的娘们游戏?我们这才是真正的男人运动。&/p&&p&嗯,其实最早橄榄球也是没有护具的,第一个倡导在橄榄球赛场上使用护具的正式篮球运动的发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p&&p&从某种角度来说,评价一项运动娘炮不娘炮属于运动审美观的问题。我能想到的原因大概是这么一点:就两个运动的得分方式而言,足球在射门时追求绝对的力量和速度,而篮球在投篮时则依赖于稳定性,讲求精巧。而篮球作为一项上肢运动,也是技术优先的,这也许就是篮球被很多人认为很不“野性”的原因吧。&/p&&p&奈史密斯在发明篮球这项运动时希望把它变得尽量优雅。但这项运动从创立的一开始就充满了强硬的肢体接触,就算到了今天,篮球规则也只能去除不规范的肢体冲撞,而全完不让球员进行肉搏几乎是不可能的。&/p&&p&关于判断一项运动对抗是否密集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你看从事这项运动的运动员体形,肌肉越厚重壮硕的,对抗一般也就越强。比如排球这类无对抗运动,球员完全不需要多余的肌肉保护自己,对他们来说尽量减轻体重提高弹跳高度反倒是对竞技最大的帮助。美国集体运动的垂直记录保持者并非篮球运动员,而是排球。这项运动对弹跳的要求可见一斑。&/p&&p&早期的篮球运动没有完备的规则用以规范比赛方式,所以动作比较粗野。球员如此,观众也如此,最早在室外球场看球的观众会随意向球场里扔果皮烂菜发泄他们的不满,球员也会直接冲向看台给观众一点颜色看看。所以篮球比赛初期的经典场地:铁笼赛也就应运而生了&/p&&p&当然,以上是传奇版的说法,其实拉铁丝网最重要的原因是,不用总捡球。&/p&&p&顾名思义,从前球场四围会拉起长长的铁丝网,将观众和球员隔开。早期的比赛动作相当奔放,再加上很多铁丝网没有剪干净,会出现毛刺,所以当时的比赛结束后,“没有一个球员的皮肤是完整的”。&/p&&p&最早的篮球手有一个别称,叫“笼中人”(Cagers),除去当时的比赛环境外,也许还存在这一定的蔑视。这种场地在20世纪20年代慢慢消失,而“Cagers”这个篮球手的称谓却一直保持到现在,直到今天依然有人使用。&/p&&p&世界上第一场商业比赛在新泽西附近的特伦顿举行,当时的几位知名球手组建了一支名为“特伦顿民族(Trenton Nationals)”的篮球队,球队的平均身高为5尺10,体重161磅。第一场比赛结束后,特伦顿民族的每名球员获得了15美元的酬劳,作为球队的组织者兼教练(也是球员之一)弗雷德·库珀得到了16美元。这就是最早的篮球从业者们所能获得的财富。而如今总薪水最高的凯文·加内特,已经在这项运动中获得超过3.3亿美元了。&/p&&p&这支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篮球队,获得了两届NBBL联盟前两个赛季的冠军。他们的取胜之钥是快速的传递和换位,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快速篮球”,两种体系之间虽然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拥有相似的特质。&/p&&p&历史不会忘记伟大的探路者们。&/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e1ae3d250a7_b.jpg& data-rawwidth=&607& data-rawheight=&2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7&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e1ae3d250a7_r.jpg&&&/figure&&h2&三生万物&/h2&&p&篮球创立伊始受到足球理念的影响,不但在9人制时是如此,在每队球员减少为5人之后,也保留了基本的空间占据概念。早期的篮球进攻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快攻,另外一种则是立定传球投篮。防守方式与此对应,一方面是对快攻的防守,另外一方面则是人盯人。&/p&&p&在1910年左右的时候,篮球的防守规范还是丢球后5个人退后到中场附近战成一条线整体行动,按照对手越过中线的次序依次进行盯人防守。虽然这种防守方式在现在看来极为陈旧老套,但在那个时代却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这种一次排开的站位是无法合理应对快速反击的,于是很多教练将单线站位换成了双线站位:一个后卫在前场附近助攻,交换进攻回合后与本方另一个后卫站成一线落位防守。由于比赛节奏加快,留守后卫增加至两个。&/p&&p&于是篮球场上的位置概念有了最初的雏形:两个拖后的叫做后卫,在场在两翼(Right Wing & Left Wing)活动的叫前锋,而在篮下寻找机会的就是中锋——应该说,最初的篮球战术规范实质上就是足球理念的沿袭。&/p&&p&随着规则的演变,后卫-中锋-前锋的概念被赋予了更多意义。1936年篮球成为奥运会项目,规则迅速更新。1937年,新规实施,每次得分结束后,双方不再回到中圈重新跳球,这意味着攻守转换更加重要,作为进攻箭头的锋线被激活了。&/p&&p&与新规则相配套的战术应运而生。1938年,匹兹堡大学的哈罗德·卡尔森教练首创8字进攻,这是篮球史上首个五人连续跑动的固定配合。以8字进攻为基础,很多变种出现球场上,比较著名的算是纳特·霍尔曼的轮式进攻。8字进攻的操控拥有很多方式,但运作流程基本相似:外围四人传球进行8字跑动,中锋在圈内要位着机会,既给予了中锋充足的火力,又兼顾了底线的射手威胁。&/p&&p&当然,中锋依然是不能忽略的部分,自篮球创立伊始,强大的中锋体系都是篮球的制胜之道,这一点即使在规则重新改回底线发球之后也没有改变过。&/p&&p&此后一代又一代的规则都把“如何降低中锋在球场上的影响”作为核心议题。但即便是在外线呵护备至的现在,中锋也依然拥有无语伦比的重要性。中锋的“C”位简称,代表的不仅仅是“Center”,还有“Carry”。&/p&&p&利矛坚盾,当攻防两面的一面做出革新时,就会促进另一面的进步,达成新的平衡。在篮球中,防守是率先迈步,引发鲶鱼效应的环节。&/p&&p&1912年,一场美国东部的比赛中,人们发现防守时可以不跟着无球队员跑,从而节约体力,区域防守的雏形开始形成。1914年,宾夕法尼亚的布雷斯特队首次在实践中运用区域联防的形式,要求所有队员密集篮下,当自己区域内有人持球,就迎上防守。这就是区域防守的由来。在NBA崇尚单打,取消(或者说变相削弱)区域防守之后,很多老派篮球迷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背叛了篮球的传统,其原因便在与此。如今NBA重新接纳了一定程度上的联防,其实也是对内线和外线,进攻和防守权重的重新界定。&/p&&p&比如中锋,比如联防,一项运动的基因是根深蒂固,拿也拿不掉的。&/p&&p&随着时间的推进,攻防体系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40年代,防守端盯人和联防两大派系开始分化,而后全场紧逼的概念出现,攻防博弈由半场扩大至全场。进攻端的战术革新也迅速跟进:40年代末,俄克拉荷马大学教练布鲁斯·德雷克提出换位进攻战术,用以保持阵地进攻的连续性。换位的概念开始普及。&/p&&p&在60年代,由于防守战术的复杂化,进攻战术也分道扬镳,走向两个完全不同的极端。一种增加紧逼战术向区域紧逼等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使战术分化,一种不断增加进攻战术的训练时间;另一种则完全放弃五人战术,依赖球员个人能力自由发挥。如果做一个粗暴的划分,这两种思路就是欧洲篮球和NBA篮球的区别。&/p&&p&那个时代,进攻体系的探索方向是以一套通用的进攻战术应对多变的防守战术。佩伯代因大学的曼伯特·道尔教练融合两种战术概念,创造移动进攻的打法。这种进攻思路已经融入了现代篮球的主流思维当中,集大成者是克雷格·波波维奇教练,动态进攻(Motion Offense)让圣安东尼奥马刺由一支老练油滑的防守球队在进攻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他们在进攻端的表现足以成为现代篮球的灵感之源。&/p&&p&如果说全队战术体系和个人单打老死不相往来倒也有点武断。全队战术复杂有效,但越复杂的战术越容易在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单箭头进攻似乎是简单有效的,但也有其局限性。目前很多球队(比如2014年的美国国家队)将这两种战术理念的优劣之处相互结合,寻找出了2到3人,基于球场部分区域而非整体的局部战术体系。这种战术体系能够体现个人能力的价值,不拘泥于复杂的五人跑动,所以更为灵活变通,所以一些球队看上去完全没有战术,实际并不是这样。&/p&&p&即便现代篮球环境如此崇尚球员的流动,传统思维中的站位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很多基本战术都存在着固定的“起手式”:发球一字排开自不必说,著名的牛角(Horn)战术更是如此。只是“后卫管防守,前锋管进攻”的足球式思维已经再难找到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66dfd3ffd04_b.jpg& data-rawwidth=&594& data-rawheight=&3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66dfd3ffd04_r.jpg&&&/figure&&h2&篮球?篮球!&/h2&&p&足球讲究占据空间,篮球讲究创造空间,对空间概念,二者有着不约而同的执着,表现形式迥然相异,却又殊途同归。&/p&&p&比如一条得到很多认同的理论:篮球场得分效率最高的三种方式是突破,内线进攻和三分球。因为内线进攻和突破可以制造犯规,博得罚球机会,三分球能在一次进攻机会中得到3分,40%的三分球命中率换算过来相当于60%的二分命中——所以,最优秀的球队应该尽量追求高效得分,避免低效得分。&/p&&p&但事实上,自从三分球引入到NBA以来,有任何一支只依赖罚球和三分获得成功的球队吗?没有。早期三分球战术并不成熟,拉里·伯德也说自己只是“随便在场上投几个三分球,让对手感觉有一定的外线威胁”,在我们较容易接触到的时代,也许斯坦·范甘迪的奥兰多魔术是在这个方向上走得最远的球队,然而他们在季后赛脱胎换骨,并不是因为霍华德的神威无双,也不是因为阿尔斯通,刘易斯们的重型火炮,而在于希度·特科格鲁将内外线很融洽的衔接在了一起。&/p&&p&然而早有人找到了这套体系的脉门:2009-10赛季,拉里·布朗教练率领夏洛特山猫第一次打入季后赛。在与魔术队的四场对决中,山猫众将自杀式的攻击魔术内线。第一场比赛霍华德就愉快的拿到了9次盖帽。然而四场比赛中,霍华德的犯规次数分别为5,5,6,6,没有一场比赛出场时间超过30分钟。最后一场比赛霍华德只出战23分钟,得到6分。四场比赛比分虽然接近,山猫依然遗憾的挂零回家。但如果不是球员实力稍有不足,谁又敢说魔术不会阴沟翻船呢?&/p&&p&确实,追求高效得分是一套很具有诱惑性的理念,也是历代篮球体系的开发者们最终追求的目标。然而,篮球不是简单的数学计算。方向越明确就越单调,越单调就越脆弱,越脆弱就越容易被针对。&/p&&p&放弃了中投(也就是信奉者们口中的“低效得分”)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放弃了球场上一半的空间,也同时放弃了在球场上一半的空间上跑出战术,在其中设置进攻威胁,其战术简单僵化可想而知。真正伟大的进攻体系,会让篮球在球场的每一个位置都充满威胁。德安东尼的进攻威胁时在纳什从后场接球的那一刻开始,为什么顶级的进攻球员无不精熟于持球中投?因为他们使低效得分变为高效得分,将进攻的维度提高到普通球手无法触碰的层级。&/p&&p&这就是属于篮球的“空间”,让篮球之所以成为篮球的应许之地。&/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efc255c5c3f9ff29d7caf4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7efc255c5c3f9ff29d7caf4_r.jpg&&&/figure&&br&&p&&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abu.sponia.com/group/post/547d311d34f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原文&/a&|&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ycq.la/download%3Fch%3D8%26_f%3Dzhihu&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加入社区&/a&&/p&
春田的故事故事当然要从詹姆斯·奈史密斯开始。1891年的冬天,还在马萨诸塞州担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体育教师的奈史密斯授命创造一种帮助运动员在漫长冬天保持体形的室内运动,不需要过大的空间,公平,并且不能太“糙”。奈史密斯结合了当时一些比较…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17fcafeed9998b1bbd2c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17fcafeed9998b1bbd2cf_r.jpg&&&/figure&&p&原问题来自&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一个好的控卫该怎么组织进攻? - 五指毛的回答&/a&&/p&&p&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有意思,想了想,还是放在专栏里吧,慢慢写可以写很长&/p&&p&由于本人比较懒,更新会很慢,先挖坑此为第一次更新&/p&首先关于一些基本功的问题可以看我另一个回答&br&&a href=&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打篮球时通过哪些细节可以看出一个人水平? - 五指毛的回答&/a&&br&题主已经说了,你平时爱玩2K,球赛估计也没少看,现在开始,我建议如果你想打好球,球赛可以继续看,游戏最好少点打,如果以上做不到,那至少在比赛中得学会忘掉你在职业球赛和游戏里看到的东西。&br&&br&他们两者和你们的区别是什么?&br&游戏是上帝视角,而且游戏的技术操作不牵涉细节,你想传某个人,按方向键直接传就行,不需要假动作不需要控制力度也不需要保护球,角色自动完成,那些传球属性高的游戏角色都不会传丢,而当操作者换为你,效果就大打折扣,这是其一&br&&br&其二,PG的特点跟中锋是不一样的,PG在球场上的控制力主要只有一个扇面,像那些横跨强弱侧的传球不是不可以,但属于高风险动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战术都要从45度发起的原因,因为能在一定范围内把侧翼的威慑力放在最大,也不会和别的位置的队友产生区域重叠而出现威力虚耗的问题,而中锋在腰位,只要具备策应技术,是可以轻松把辐射区域贯穿强弱侧的。&br&&br&因此你在游戏里可以把全场每个人怎么跑位看得清清楚楚,你上了场就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如果对手的防守侵略性强,那你更顾不上什么视野了。&br&&br&而你看的NBA球赛,都是训练有素的职业球员,他们的执行力很高,因此战术虽然线路复杂,但总的来说还是能比较简洁地进行,尤其是在24秒的进攻时间下。&br&&br&但24秒纯粹是为职业球队订制的,总的来说也是为了球赛具备观赏性而设立的规则,普通业余球队,双方总得分很少超过100的,回合数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因此在战术的实施上,就完全没有必要对职业球队的战术依样画葫芦,你就把进攻时间的内心预期值放在35秒甚至40秒好了。&br&&br&很多人在网上下载了某些NBA球队的战术图在实施上都会出现问题,别人几秒钟内跑出来的直奔主题的战术,自己死活跑不出来,哪怕跑出来了,投篮也只能硬投,完全没有节奏可言,像C5某些篮球评论员所说的“空位出来了,就是投不进”是非常球盲的说法,因为光是空位是没有意义的,空位没有节奏未必能进,而非空位的找到投篮节奏的球,命中的概率反而会更高,这点在业余球员身上体现得更明显。&br&&br&题主作为PG必须明白一点,一个战术中,最终执行成功的一些小配合,比如空切、掩护后的上篮,你在没有用传球调动对方防守之前,是很难跑出来的。&b&传球的速度一定比人的速度快,因此PG一开始应该尽量观察对方的防守方式和心态,利用一些倒球尽量将对方的防守注意力调开,只要防守球员在追逐传球时产生一定的速度差或者方向差,防守距离拉开后,再进行带着明显战术目的的小配合(比如掩护、空切后的上篮或投篮或单打),战术的实施成功率才会增加,这点非常非常重要。&/b&&br&&p&未完,待续&/p&
原问题来自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很有意思,想了想,还是放在专栏里吧,慢慢写可以写很长由于本人比较懒,更新会很慢,先挖坑此为第一次更新首先关于一些基本功的问题可以看我另一个回答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f48d4c5d98c63ee2e976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f48d4c5d98c63ee2e976_r.jpg&&&/figure&&p&如果大伙儿认真参与篮球,并且觉得除了随便玩玩联络感情外,还想玩得没那么糊涂没那么嘻嘻哈哈,希望玩得明白些,知道门道多一些,以及有清晰或模糊的集体目标,那么应该如何着手去提高?&/p&&br&&p&本文尝试从业余爱好者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在深入解释前,先大概划定关于本文涉及的“业余球队”的定义。&/p&&br&&p&不管是学生球队还是企业球队还是社区球队,如果:&/p&&br&&p&1. 人数不少于8人(最好有10人或以上),为什么是8人?因为训练战术时,毕竟只是业余球友,构成和水平稳定又适中的陪练对手不见得那么好找,因为战术训练经常有暂停,不是每个玩球的人都有耐心陪你耗,自己的人数也能最低限度能够有4对4的合练,如果有10人则更好,自己就能完成5对5的半场战术合练。而且参加剧烈对抗性运动,难免有人受伤,训练中也会有因为个人事务缺席,所以人数的保证还是很重要的。&/p&&br&&p&2. 有比较稳定的练习和比赛时间,每周最低限度2次以上的集体合练,以及人均每周3次以上的个人练习(个人练习次数可以和集体合练重合)。战术的合练需要培养默契,每个人也需要一定量的练习维持状态和体能,这些都是必须的。如果只是随便玩玩,那当然可以放松要求,但对于有一定追求的业余球队来说,保证基本的训练量很重要。&/p&&br&&br&&p&3. 有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不会有太明显的泾渭分明剑拔弩张的小圈子,没有机关企业中比较复杂的利害关系和裙带关系。如果在训练和比赛中都做不到相对的判断理性,时不时会因为某些人际关系影响决策,那还是不要考虑太多输赢的问题了……&/p&&br&&p&4. 全队有能相对能说了算的人,且全队有一定凝聚力,有提高各自水平的愿望。只有两三个人想认真打没用,毕竟比赛是全队的事,而且不光是比赛的短短时间,赛前赛后都有大量工作要去做,没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不可能完成的。&/p&&br&&br&&p&5. 有一定的基本功基础,这个就比较难定义了,总之最低限度能跳投能上篮吧……只有有了一定的基础,后面的很多战术才有谈的意义。&/p&&br&&p&6. 最好有一名比较专业的教练,而教练也能看进去这篇文章(容我自吹自擂下)……有教练的重要意义,除了提供必要的比球员高一个层次的技战术指导外,还能在训练和比赛中充任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提供必要的观察、纪录和决策,球员本身身在其中,哪怕水平再高,有时也很难做到完全冷静客观,当然这个是可遇不可求的,只能看运气了。&/p&&br&&p&7. 在一次比赛前,有相对比较长的准备时间,理想状态是最好有3个月以上。因为一支球队要经历基本功训练、球员之间的熟悉、战术的摸索和成型,战术的筛选,赛前的热身赛,以及运动周期的调整,加起来几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当然大家毕竟是要上班上学的人,不见得把业余打球看得那么重要,这里只不过提出了相对理想化的一个阶段性训练计划参考而已。&/p&&br&&br&&p&如果有了以上的几条那应该就符合我说的“业余球队”了吧,可以接着往下看&/p&&br&&p&在大家已经有了以上的这样一支篮球队,并愿意在阶段性目标中进行整体提高时,首先要有以下几项基本认知,先搞明白几样区别:&/p&&br&&p&(一)不同人数的比赛的区别&/p&&p&1对1,2对2,3对3,4对4半场,4对4全场,5对5半场,5对5全场比赛中,技战术的适应性都有大量区别。&/p&&br&&p&人数越少,对个人的取胜规律会要求技术更为全面;而人数越多,对技战术和配合的能力要求越高,战术复杂性程度也越高,球员对各自位置的技术专精程度要求也越高。&/p&&br&&p&比赛毕竟是冲着赢去的,在一对一的比赛中,哪怕是后卫球员,为了胜负也可能会使用长时间的背打,而前锋中锋球员也不排除会采取更多的面框突破,而一对一比赛也没有传球的概念。&/p&&br&&p&二对二有了多一些的配合,但最多也就是二人篮球的小配合,球员的技术也依然要拥有比较全面的技巧,因为进攻防守大多数情况下都需要一个人搞定。&/p&&br&&p&三对三开始有了策应和更多的三威胁,战术配合也相对细化。&/p&&br&&p&四对四半场有了比三对三更复杂的策应和协防,开始具备完整配合的雏形,但在强侧顶多能具备3名球员,而5对5有时能在强侧有4名球员,这多出来的一个人,会直接影响配合的复杂程度。&/p&&p&四对四的全场除了有四对四半场所具备的半场配合外,还多了快攻和回场的任务,对全队人的速度耐力、全场退防时的应变能力、快攻和早攻的各种固定配合的能力都有了新的要求,在某些时候可以作为针对全场比赛的快节奏的适应性训练,因为有了这种强化的快攻基础,运动员的体力、快速对抗时的反应能力、对抗能力和心理都能得到很大的锻炼。&/p&&br&&p&五对五的半场拥有最正规的复杂配合,5名球员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战术思维和良好的战术心态,才能完成有体系的攻防,5对5很适合拿来作为半场战术的高强度强化练习,以及对半场整体强度的心理适应性训练(对以打半场为主的我国篮球爱好者来说这也很重要)。&/p&&br&&p&五对五全场就是正常的正规比赛形态,对全队的综合正统篮球素质要求最高。&/p&&br&&p&综上所述,人数越少的比赛,对个人技术的全面性要求越高,这对球员的发展有利有弊,利是一对一二对二比赛能增加个人攻防的强度,以及需要更多的个人技术应变能力;弊端是和5人比赛形态区别太大,打法和技术特点都不同,打多了123人的篮球对适应5人篮球有难度,而最大的弊端在于很多人会采取和自己位置不同的打法,以及耗时太多的个人单打,比如一个5人比赛里只能打后卫(身高、体型、技术类型等)的球员,为了在123人的比赛中胜出,会被迫学习太多小前锋甚至内线的攻防技巧,在5人比赛中完全用不上,又耽误了自己位置的技术训练,也有人在一对一和二对二比赛中采取各种耗时的个人进攻,发现在5人比赛中完全用不上,等等。&/p&&br&&p&(二)半场比赛和全场区别&/p&&p&1. 攻守转换&/p&&p&半场的攻守转换无非就是出个三分线,而且是球出就行,其他人还可以安逸地在里面要位,马上转换到下一次进攻。&/p&&p&2. 一般来说,全场人数更多,所以在全场的半场阵地战中,夹击变得更容易,策应更简单,相应来说,对抗性也更强。&/p&&p&3. 全场战术更复杂,因此对场区意识要求更高,战术素养要求更高。&/p&&p&4. 有快攻和阵地战两种截然不同的进攻方式。&/p&&p&5. 节奏不同,半场的攻守节奏是连续的,全场是断开的,半场的连续单打高手在全场中节奏被割断,发挥的方式不一样。&/p&&p&6. 全场对体能要求更高,在体能受影响的时候,不适应的球员更难找到技术发挥的节奏和保持正常的心态。&/p&&br&&br&&p&(三)训练和比赛区别&/p&&p&1.强度&/p&&p&比赛中双方会严阵以待,有比平时训练更大的对抗强度,加上有裁判、观众和裁判的哨子一响,精神紧张之下,会让很多不适应的球员或热血上脑,或畏缩不前,会呈现出和平时训练和随便玩玩完全不同的状态。&/p&&br&&p&比赛和训练是截然不同的战术环境,只有训练有素的人和极少数大心脏的人才能在比赛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而且经历的比赛越多,累积的经验越有用,因此对普通爱好者来说,要想在正规比赛中有更好的发挥,在赛前安排热身赛是很应该的。&/p&&br&&p&2.裁判的介入&/p&&p&裁判的介入将会大大地改变比赛的形态,在比赛中肯定会有一定比例的错判,漏判,参赛的球员必须将裁判问题作为比赛的一部分才能迅速成长,和裁判打交道,是球员必须要去学习的专门技能,这个在后文会详细论述。&/p&&p&(四)业余和职业区别(190以下和190以上区别,FIBA和NBA区别,略提FIBA战术差异,模糊类比)&/p&&p&业余球员和职业球员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战术的执行力,专业球员的攻防都更为高级,但普遍而言,随着技战术的发展,球员的攻击力会随着能力的提高而呈正比上升,职业球员动不动可以在40分钟的比赛中打出双方加起来150-200的高分,而业余球员除非两者实力差距太大,不然都很难打出这种高得分的比赛。&/p&&br&&p&另外就是由于职业球员的体型区别而带来的技战术变化,国际比赛中强队的平均身高普遍在195以上,这种巨人组成的球队,他们适用的技战术也是和我们这种平均身高只有170-185之间的业余球队有很大区别的。&/p&&br&&p&而且NBA的比赛由于规则和篮球生态的差异,也和FIBA球队的取胜规则区别甚大,根据近年的美国队的构成的改变,会发现他们普遍青睐190到196之间的SG,以及重视200-206之间的前锋球员,像一些在NBA中198左右的SG、208-210之间的大前锋却反而在FIBA中未必适应得那么好,因为FIBA中三分线距离近,在三分线的外策应区外很容易形成外线高个子定位掩护以后的空切,里外都能找到前锋的投篮点,三分线虚晃一步后要突破形成威胁更容易,对突破后的投传选择也更灵活,必须有体型和活动度、对抗性适合的球员才能针对性防守,这在NBA中都是进攻方根本不可能具备的技能。&/p&
如果大伙儿认真参与篮球,并且觉得除了随便玩玩联络感情外,还想玩得没那么糊涂没那么嘻嘻哈哈,希望玩得明白些,知道门道多一些,以及有清晰或模糊的集体目标,那么应该如何着手去提高? 本文尝试从业余爱好者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在深入解释前,先大概…
&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735383bfcafe01ca234d265a9424ca46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p&这是本系列的第五篇,上一篇的开篇,谈到了篮球的球场价值观、意识和心理层面对技战术发挥的影响,并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控球后卫(&b&point guard,简称PG&/b&&b&,下同&/b&)的12大处理球原则。&br&&/p&&p&篮球比赛中,场上的五个位置虽然有区别,但并没那么泾渭分明,有一些原理是共通的,但由于PG的位置比较特殊,因此对PG这个位置进行了最详尽的解析,也把一些不分哪个位置的篮球整体规律也放进去说了所以从后面的得分后卫(SG)、小前锋(SF)、大前锋(PF)、中锋(C)的概念阐述中,我会换一种方式。&/p&&p&接下来先大概说一下&b&SG&/b&&b&(得分后卫)&/b&和&b&SF&/b&&b&(小前锋)&/b&的大致概念。&/p&&p&&b&SG(得分后卫),也被称为2号位球员&/b&&/p&&p&在常见的5个位置搭配中,通常SG比PG(控球后卫)块头要高大一些,SG也叫2号位球员,一般是队中最好的外线投篮手之一,鉴于位置的特殊性,最理想的情况是:&/p&&p&1.SG是队中控球能力仅次于PG的队员。首先在理论上,排除特殊情况,进攻时站位越往外的球员,整体而言控球能力越好;越往里的球员,对抗能力和挤靠技术(能力)越好。SG作为站位靠外程度仅次于PG的球员,必然在外线游走能力是仅次于PG的。而从战术需要上来说,假设PG在很多时候都在弧顶组织进攻,SG需要执行45度下球或攻击,底线接球突破分球等任务,才能衔接好PG和其他球员之间的战术配合,因此SG的运球能力是需要强化的。而在一些特殊的战术中,比如全队球员身高不足的快节奏小球,有大量的攻守转换,PG不可能从头到尾担任控球的任务,攻守转换和阵地战突破都需要更多的运球、变向等技巧,尤其在高速对抗下,对运球能力要求更高,这种情况下的SG运球能力要求会更高。&/p&&p&2.
SG必须拥有不错的接球能力,因为在常见的一传快攻中,内线在后场大力传球,作为箭头的两名锋卫球员(SG得分后卫和SF小前锋)必须在徒手快跑的情况下接到大力传球(有时传球质量还不一定能保证)然后调整好自己的步伐和节奏攻击篮筐,没有过硬的接球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这种任务的,而快攻成功率的重要性,对于水平不高的业余球队来说甚至更甚于半场进攻,由此可见SG接球能力的重要性。&/p&&p&3.SG也必须是一名不错的传球队员,根据情况1,SG会在大量战术中都更频繁地利用传球(外围倒手、给内线下球、突破分球等)调动对方的防守,并分担PG的一部分组织任务,而且在攻守转换中,SG也有不少高速跑动中的传球机会,没有一定的传球基本功是很难执行球队的各种战术的。&/p&&p&4.和PG一样,不管在快攻中,还是突破分球给队友时,2号位队员都应该能够发起和结束攻击,顾名思义,得分后卫(shooting guard)是需要在外线投篮以给队友以支援的,因此SG应该具备不错的投篮能力,以承担进攻战术中的外线得分重任。&/p&&p&&b&小前锋(small forward),也被称为3号位球员&/b&&/p&&p&在某些称呼习惯中,小前锋也被为&b&侧翼球员&/b&,根据字面意思,小前锋经常在侧翼活动,在场上,小前锋被要求在内线和外线进攻中具备比较全面的能力。&/p&&p&1.一般来说,小前锋的体型在身高上高于后卫,比另外两个后卫PG和SG都要高大强壮,因为的活动区域的因素,在进攻防守中都会有更多相比后卫更靠近篮筐的空切、篮板保护等任务,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肢体冲撞能力。&/p&&p&2.由于体型的因素,SF也许不会要求有SG和PG那么敏捷,以及需要那么好的运球能力,但对运球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因为在攻守转换中,小前锋也经常会成为快攻的徒手跑者,或三线快攻的拖车之一,而且有时需要拉出来,利用小前锋的牵制力优势(作为一名高大球员的运球能力)帮助后卫摆脱紧逼防守。&/p&&p&3.在FIBA规则下,注意,是FIBA规则下,别用NBA规则举例,小前锋很可能是队中最好的传球手,因为TA相对于后卫有一定的身高优势,为TA在传球中拓展了更多的传球途径,而且在界外球战术中(界外球战术非常重要,如果经过一定的训练,会大大增加半场进攻效率),小前锋经常担任开球的球员,另外在空切接球后,小前锋经常有突破分球给内线(大前锋或中锋)的机会,因此要打好小前锋必须练好传球。&/p&&p&4.以破联防为例,131落位进攻212或23联防时,其中一类典型战术是小前锋会从强侧斜插到弱侧底线,以在一定程度上拉空对方的防守,牵制对方防守注意力,因此可见小前锋的综合战术要求——衔接内外的对抗能力和传接球技术还有活动能力。&/p&&p&5.小前锋必须拥有一定的外围投篮能力,虽然外线投篮能力要求不如SG二号位球员那么高,但也应该保证一定的投篮威胁,以帮助一号位PG和二号位SG向下牵制对手,或者在进攻联防时迫使对方原理他们的防区。&/p&&p&6.3号位小前锋和后卫不同的是在冲抢进攻篮板球的区域上。小前锋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抢进攻篮板队员,在3号位球员抢到篮板后,其他队友场场会有更好的投篮机会,因为此时对手都会专注于组织大前锋和中锋的进攻,其他球员应该利用己方内线球员的牵制力,在适当的机会果断大胆投篮。&/p&&p&在上文中提到了,PG控球后卫是具备较大&b&特殊性&/b&的外线位置,而在SG和SF中,虽然也有一定的类型和分工的区别,但在不同的战术体系中,二者的功能有时是可以适度互换的。因此我想以一种更为概括的方式讨论一下锋卫球员的分类方式。&/p&&p&&b&外线球员和内线球员&/b&&/p&&p&对某些更为自信,思维开放的教练来说,已经不需要再按对位置名称的传统描述来安排球员了(诸如控球后卫、得分后卫之类)。当然,这个概念仅限于固化的对传统位置的呆板描述。因为每个球队的特点都不一样,有的球队可能小前锋是队内最优秀的单打球员,有的球队以防守和快攻为主,阵地进攻则更多由控球后卫发起(特殊情况),有的球队最高大的内线球员却拥有能里能外的全面能力,而其他该投篮准的位置(比如得分后卫SG)则能力缺缺……等等。&/p&&p&但不等于传统的位置分类方法就一无是处了,只是在不同的战术中,每个位置球员担任的战术角色不一样。只是在塑造球员和使用临场战术时,不一定遵循老一套而已,但为球员设定一定的战术代码还是有意义的,举几个例子,&/p&&p&1.通常让3号位球员(不限于固定人选的3号位,只是在该战术下的某球员)去开界外球,因为拥有3号位能力(相对高的个子,比较好的传球技术)的球员(TA未必刚好就是固定的三号位球员)去执行该项任务&/p&&p&2.希望1号球员成为第一个接到界外球传球的球员,因为拥有1号位能力(更敏捷,有球活动力更强,运球能力强)的球员,站在进攻时最靠后的位置,能更好地观察场上的局势,而且由于TA的良好运球能力,能接到球后马上运球移动,展开观察、扯动或攻击的任务,而如果是一名内线高大球员在外线第一个接到球,通常就只能站在原地等待把球传给外线球员的机会了,既影响了球的流动性,也有造成失误的可能,而且浪费了界外球战术的良好攻击机会,因为界外球的掷球者能在5秒内从容地观察局势,其他球员也能比较精准地跑位执行战术,且掷球者(假定为3号位球员)能在开球后马上跑位,都具备一定的突然性和规划性,因此对于界外球战术来说,任何贻误战机的处理球方式都是不可饶恕的。&/p&&p&3.5号位球员有可能会在对方进球后第一个去界外开球的球员,因为在对方进球时,有可能是己方的一个很宝贵而且稍纵即逝的一传快攻机会,己方的5号位球员(有可能是中锋)在大部分情况下,离篮底最近,TA拿到球到篮下是距离最近的,而且5号位球员通常有一定的身高,在底线开长传球时会有更大的视野优势,对方若没有前场紧逼的需要, 也会尽量回防而未必会干扰底线的开球;而己方的速度更快的SG和SF有可能会趁机跑到前场接球,5号位球员可以先传球给己方的4号位球员,然后4号位球员要么传给1号位球员组织更具备战术丰富性的三线快攻,或者直接长传给前场的SG或SF打出更具速度和突然性的长传快攻。但无论如何,如果有在对方投中球后马上发动快攻的需要,以5号位去做底线开球者都是明智的选择。&/p&&p&当然,篮球是发展的,而且在FIBA三分线距离在2010年变化后(距离从625cm变为675cm),其实以前的战术环境也稍微有点变化了,这个规则改变带来的变化有;&/p&&p&1.三分线距离的拉远增加了三分线的难度,当然也促使现在的球员加强了外线投篮的训练&/p&&p&2.增加了后卫球员突破的空间,传统后卫必须加强自身的攻击性 &/p&&p&3.对全队的活动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突破空间的增加,全队在进攻时只有拥有更好的活动力,才能利用规则改变带来的优势,而联防区域的扩大,则迫使防守球员必须有更敏捷的补防速度,才能完成日益艰巨的防守任务&/p&&p&4.在战术改变上,212和23联防的威力被部分削弱,而人盯人防守被重新器重,死守篮下未必再是那么明智的选择了,因此更对防守球员的活动力提出了新的要求&/p&&p&5.PG和SG的模糊性加强,不管是体型的相似度,还是技术的分工,高个PG和敏捷型SG会小幅增加,战术丰富性也会加强&/p&&p&6.各位置球员普遍的运球能力都需要加强,因为对站在外策应区(罚球线以上的位置)的球员来说,在以往的战术中,经过外线掩护(拥有三分威胁)后再空切到篮下的距离增加了50厘米,别小看这50厘米,对很多人来说很可能就是多运一下球的区别,多运一下球对节奏和速度的改变,没有运球能力就谈不上有球活动能力,没有有球活动能力就谈不上威胁。&/p&&p&7.对高大的球队(平均身高超过190)来说,外线双掩护后的后卫强投空间会因为新规则而变小,这个原因是多重的,首先三分线拉远增加了远投难度,把握性下降;其次三分线和常见的上策应位置(罚球线端线)之间的空隙增大,防守方球员会更容易通过绕过或者挤过掩护进行防守,增加了对投篮球员的干扰;第三掩护后的球员往里切的距离加长,掩护球员(通常为PF或者SF球员)掩护后空切的威胁大大降低,因此这类战术没以前奏效了,也是规则改变后国际强队更难战胜美国队的原因之一,当然对大部分业余球队来说不存在这种情况,因此这只是题外话。&/p&&p&由于这个三分线规则改变带来的变化,其实以往的传统篮球战术思维也应该稍作调整了,不能继续墨守陈规,现今规则下,很多球员都拥有更全面的能里能外的能力,更轻巧敏捷,个人攻击性加强,而且这些优势不再是鸡肋,而是能立竿见影地带来战术上的助益。&/p&&p&因此对球员也可以遵循以下的比较灵活和模糊的分类原则:&b&外线球员&/b&和&b&内线球员&/b&。&/p&&p&外线球员:可定义为所有可面对球筐时,有能力有效地完成进攻的球员。比如各类快速空切后的上篮,要球后的面框运球突破,以及外线的中远投等。&/p&&p&内线球员:有能力去往内线,并完成背框进攻的球员。有能力前往内线,意思是能经得起内线的肢体碰撞、挤靠动作或者抢篮板球,或完成4、5号位球员的各类掩护(定位掩护、后掩护、正面掩护等)动作,或在中、下策应区活动,完成轴战术的策应动作(关于策应区的分类和具体的策应战术会在本系列其余文章里详细说明),以及有背向篮框的要球和进攻能力。&/p&&p&以上阐述了外线球员SG和SF的基本概念,还有上一篇的PG的外线球员分类,以及内外球员的粗略划分,本该继续谈SG和SF的具体注意事项,但考虑到一些篮球原理的共通性,准备先把SG和SF的注意事项放在下一期,而先谈一些篮球的共通原则。&/p&&p&先说一下“&b&4.5&/b&&b&米原则&/b&”&/p&&p&“4.5米原则”本来是美国著名的大学篮球教练约翰.伍登提出了的理论,另外在别的美国的篮球书籍中也有用“15-18英尺”空间距离来另作表述,换算一下,约等于于4.57米——5.49米,其实也差不多,毕竟4.5米只是一个概数。&/p&&p&唯恐有人不明白强弱侧的概念,先普及一下:一般把篮球场上防守力量较为密集的一边叫做强侧,相对于弱侧。所谓强侧和弱侧是这样划分的:假想一条平行于边线(垂直于底线)的直线把前场分成相等的两部分,防守队员较多的一侧被称作强侧(strong-side);而另一侧则被称作弱侧(weak-side)。在篮球场上,往往有球的一侧防守力量相对较强,所以,也通常把有球的一侧称为强侧。&/p&&p&而在半场阵地进攻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合理落位(XJB落位的就不讨论了),扩大进攻的空间都能拉开和牵制对方的防守,有利于进攻球员向篮下切入或运球突破,合理的进攻空间会让防守球员难以协防,而合理的空间是让良好的进攻站位实现的。比如常见的131落位(两侧45度三分线外各有一人,弧顶一人,罚球线一人,篮下一人)还是212落位(两侧45度三分线外各一人,罚球线一人,篮下禁区外侧各1一人);或者用上述的内外球员的模糊分类,4外1内、3外2内等。&/p&&p&以上的各类落位,强侧(复习一下,也就是有球的一侧)都有3人,弱侧就有2名球员。弱侧两名球员不能成为战术的旁观者,而应该在有规划的情况下,进行战术移动吸引对手的注意力,并随时作好接球后转移球或攻击的准备。而强侧的3名球员在传球时,必须保持在4.5米以上的距离,以上为4.5米原则的定义。&/p&&p&为什么会有这个规则形成呢?因为:&/p&&p&1.传球安全,当传球距离超过4.5米时,球在空中飞行距离太长,突然性减弱,会增加被防守球员断球的概率;而传球距离小于4.5米时,接球的难度会增大(此讨论范围不涉及手递手之类的策应传球,仅限于站位之间的长距离转移球)。&/p&&p&2.可以为持球球员留出空间。因为站位的关系,防守球员会尽量紧跟自己的防守对象,而4.5米左右的站位带来的空间,可以让进攻球员有充足的空间自如地做各类战术动作,比如突破、假动作以后的急停跳投等,让防守球员协防变得更为困难,而当这名球员停球持球时,能轻易地把球传给别的拉空了位置的队友完成下一步战术部署。&/p&&p&当然,这个规则只概括了大概的空间分布和传球应用情况,在篮球场上形势变化多端,并不能过于死板地因循守旧。战术的核心在于收和放的瞬间,通过进攻球员的掩护、扯动等战术动作,利用5名球员机动地紧缩——放开的各种战术移动,以拉开空间,创造区域内的多打少机会来轻松得分。&/p&&p&球员在底线掩护、从策应位置拆开和变换位置时,这个距离规则会被打破,但当球转移到高位或另一侧(弱侧接到球后会重新定义为强侧),这个4.5米的距离会重新形成,比如下图:&/p&&p&&b& 鼠标凑合画的,我自己先吐一会儿,各位看明白就好&/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8d2e42e65d7bd5e7e5b_b.jpg& data-rawwidth=&1171& data-rawheight=&11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98d2e42e65d7bd5e7e5b_r.jpg&&&/figure&&br&&p&3号球员站在罚球线的外策应区位置持球,1号球员和3号球员呆在强侧(有球)打2人小配合,1号球员通过摆脱移动后,紧贴3号球员身边移动到45度三分线的位置,3号位相当于起到了一个定位掩护的作用,而一号位球员可以在45度利用跑位突然性形成一个外线待接球的攻击位置形成威胁,拉开强侧的防守(自己的对位防守球员)。&/p&&p&同时,4和5号球员给2号球员在弱侧做双掩护,2号球员通过摆脱动作(那个折线相当于摆脱假动作,摆脱的要领在本系列其他文章会说)绕出来,跑到弱侧的45度三分线准备接球,这时3号球员有两个选择:如果防守球员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弱侧,且2号球员的摆脱并没有奏效,可以把球传给1号位球员,形成外线的一个威胁;如果双掩护进行得顺利,2号球员可以接到3的传球&/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8a349ebd0b39c3650526dacc0b63969_b.jpg& data-rawwidth=&1171& data-rawheight=&11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8a349ebd0b39c3650526dacc0b63969_r.jpg&&&/figure&&b&红色的3为3号球员传出球后移动到弧顶的位置&/b&&/p&&p&2号球员所在一场变为强侧&/p&&p&同时4号球员给2号掩护结束后,立刻上提到高位罚球线位置,将自己的防守对位球员带离篮下,5成为篮下唯一的内线进攻球员&/p&&p&3号球员则在传球后移动到弧顶,把自己的防守对位球员带往外线&/p&&p&这样不管是2因此多了几个选择,TA可以&/p&&p&1.自己投篮&/p&&p&2.传给低位的5进行单打(因为4和3都往外跑,把篮下其他球员清空,只剩下TA自己的对位球员)&/p&&p&3.把球传给三分线位置的3,让3来决定是否将球传给弱侧的2进行外线突破&/p&&p&4.把球传给罚球线的4,让4决定是自己投篮,还是通过三威胁动作吸引防守后分球给强侧的5个人进攻,或传到弱侧给1投篮或突破分球,4在罚球线位置相当于一个中转的轴作用&/p&&p&以上配合线路图是4.5原则的典型体现——通过掩护后,队友之间的4.5米距离被打破,但后来又通过跑动恢复合理的4.5米配合距离,重建强弱侧合理的战术落位和配合空间。&/p&&p&至于如何判断场上的大概4.5米距离呢?正常来说,旧三分线(6.25)外弧顶和45度三分线之间的距离大概就是4.5米,而三分线45度到禁区里的小圆弧外侧的位置也大概是4.5米,只要熟悉了这些球场上常见的站位位置,就很容易找到这个位置的感觉,当然,如果感觉比较迟钝的同学,可以拉一次皮尺子量一下具体的位置,感受一下就明白了。&/p&&p&PS 这个&b&4.5&/b&&b&米规则&/b&,是过去约翰.伍登老爷爷在还没有三分线时总结出来的,而后来在NCAA和FIBA三分线都在6.25米距离下也同样适用,但在今天三分线距离已经增加到6.75米的情况下,球员配合之间的距离就当然不止4.5米了,所以与时俱进地说,目前的4.5米规则可以适当改变为“&b&4.8----5&/b&&b&米规则&/b&”,当然,在新规则下,对球员的传球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延续上一篇的内容,本来应该继续说SG和SF的具体技术原则,考虑到篇幅,将放至下一期再讲,欢迎关注本系列,待续&/p&
这是本系列的第五篇,上一篇的开篇,谈到了篮球的球场价值观、意识和心理层面对技战术发挥的影响,并比较详细地论述了控球后卫(point guard,简称PG,下同)的12大处理球原则。 篮球比赛中,场上的五个位置虽然有区别,但并没那么泾渭分明,有一些原理是共…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7fdc5f8e7fcb4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7fdc5f8e7fcb4_r.jpg&&&/figure&&p&上回谈到了得分后卫(SG)和小前锋(SF)的基本概念,以及内线和外线球员的简单二分法,有一些朋友给我发私信或留言,表示希望能看到其他位置的详细介绍。首先很感谢大家对本系列的支持,愿意付出时间耐心阅读我写得又臭又长的文章,但从这些私信和留言中,我才想到关于球友们对篮球场上不同位置的适应和学习,有一个很重要,但之前一直忘了提的基本概念,作为理念性的部分,可能有必要放在不同位置的技术分析之前说明。由于这次在开篇论述的原理比较概念化和抽象化,为帮助理解,我会举出一些例子帮助大家理解。&/p&&p&在篮球场上,不同位置的球员有着迥异的身材类型和活动场区,会自然而然地分为内外线和&b&PG&/b&(控球后卫)、&b&SG&/b&(得分后卫)、&b&SF&/b&(小前锋)、&b&PF&/b&(大前锋或强力前锋)和&b&C&/b&(中锋)五个常见位置,每个位置都有其活动区域和分工的差异,由于以上的不同,自然造成了不同位置的专项素质的差异,比如运球娴熟、速度最快最灵活的控球后卫;外线投篮准确,兼备运球攻击、衔接内外线和接球投篮能力的得分后卫;高大强壮,能胜任大量篮下对抗和成为最后防守屏障的大前锋和中锋,还有兼备后卫线的快速和内线球员的对抗能力的小前锋等等。以上只是常见的位置类型,篮球战术千变万化,在不同的战术体系中,不同位置(在战术图上通常用12345来标注)有着完全不一样的&b&战术任务&/b&和&b&专项素质&/b&要求。&/p&&p&举几个例子:&/p&&p&抢篮板时,除了内线要卡位抢篮板外,外线的后卫和前锋球员也要尽量顶住自己要面对的进攻对象,不让他们轻易冲进禁区抢到进攻篮板。&/p&&p&在半场联防时,每个位置的球员都应该清楚自己的任务,并先完成好份内事,比如在&b&23&/b&联防中,前面的“&b&2&/b&”也就是罚球线端线两侧的两名球员,应该在对方在外线转移球时在分工的大原则上尽量紧跟离自己最近的有球球员;&/p&&p&如果进攻方采取&b&131&/b&落位,进攻方在&b&罚球线&/b&应该有一名&b&策应球员&/b&(通常由大前锋或者叫二中锋担任),这名球员如果在合适的时机接到球,应该在罚球线左右的位置利用他的&b&三威胁&/b&的&b&突然性&/b&吸引他附近的防守球员(常见的是罚球线的两名球员,加上一位禁区的防守球员),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中投、传球给45度外线球员让TA远投,或者自己突破分球给底线附近跟进的弱侧球员。&/p&&p&进攻23联防时,进攻方采取131落位,小前锋作为侧翼球员,有可能在无球时大范围空切到弱侧(跑的过程中必须&b&随时准备接球&/b&,且有&b&变速&/b&和&b&突然性&/b&)。&/p&&p&等等等等,以上只是举了几个常见的例子,而篮球战术千变万化,有多种进攻人盯人战术、进攻联防战术、边线战术、底线战术、半场扩大盯人和联防,全场紧逼防守等等,在每一套战术中,对每个位置的职责范围都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要求,球员必须在了解战术核心的前提下大量演练,才能执行出战术精髓。&/p&&p&我们在比赛中,哪怕在同一套战术下,搭配不同的队友可能也会打出不同的效果,更别说有可能会因为现场的情况随机应变,打出计划外的战术这种场场都会发生无数次,非常普遍的“特殊情况”了。而且比赛中发生的意外很多,比如:&/p&&p&一个平时经常打SG的球员受伤或犯规过多下场了,只好让一名打习惯了SF或PG的后卫顶上&/p&&p&觉得只有快攻才能拖垮对方,而让几名后卫同时上场,让平时打SF的球员充当内线&/p&&p&有一些球队中王牌球员是一名小前锋,在对付实力更强的对手时,只好由这名更具备大局观的SF来充当控球后卫,以降低失误率,让球队战术执行得更稳健(这在只有一名校队或特招生的班队比赛和企业比赛中稀松平常)&/p&&p&还有在一些比赛中让受过训练,身高还可以的特招后卫队员担当内线的……&/p&&p&业余比赛由于组队仓促随意和队员实力参差不齐的原因,上面说到的“特例”是多发的,我们在组建一支业余球队,或自身参与到一支业余球队中,如何让球员具备对不同战术的超强适应性呢?简单粗暴分类一下,必须在训练和比赛中遵循以下两大原则:&b&莫固守&/b&和&b&莫贪多&/b&&/p&&p&在技战术练习时,不要仅仅固守在自己的位置。前面已经说过了每个位置都有其不同的活动区域和职能范围,在场上要做好分工合作,才能让几名球员各司其职,不要让每个人在功能上有重叠和虚耗,在技术发挥时,不管是不是核心球员,都切忌大包大揽,要尽量在完成自己任务时尽量相信队友,这样才能每个人形成相互信任的默契整体,把每一分力气都能最大化使用,形成最强的合力去执行战术。&/p&&p&但并不代表每名球员各人自扫门前雪了,因为在球场上会因为各种情况导致战术执行出问题,比如对方成功夹击了你的队友、队友存在技术短板而被对方利用等等,因此球员必须时刻留意场上的动静,在必要时主动出击,对队友伸出援手。比如:&/p&&p&当队友被夹击停球时,临近的队友上前支援,尽量跑到&b&适合接球&/b&的位置(除了前场四个底角以外)接队友的传球,避免被断球失误或延误进攻。另外提一下,一般来说被夹击球员的传球方向都在TA&b&肩膀所对的方向&/b&,因此最适合的接球位置(最容易让被夹击球员发现和传出去的位置)一般都处在被夹击球员肩膀所对的方向上。&/p&&p&如果己方两名前锋传接球基本功较差,而球在他们之间打配合越打越小,有可能因为他们二人篮球的配合不熟练而导致失误时,控球更好的球员(控球后卫或得分后卫)应大声用语言沟通,并主动上前接球,以更好的组织能力来让进攻端避免失误,稳一下球队的节奏,渡过难关,虽然后卫球员上前接球并非固定战术,但可以将半场战术重新开始执行,把演练过的战术再从头打一次。&/p&&p&控球后卫在外线运球时,如果没有战术执行的必要性,应该尽量&b&不停球&/b&,如不慎停球了,内线球员(或控球后卫附近的球员)最好上前接球,并将球马上回传给控球后卫,让TA重新控球组织,之所以提到&b&内线球员&/b&,是因为罚球线附近的内线球员如果&b&上提&/b&接控球后卫的传球时,他本身的身材和掩护技能能够自动形成一个&b&定位掩护&/b&的作用,等控球后卫跑到该名内线球员身边手递手传球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方的控球后卫短暂失去防守位置,在一个战术支援动作中起到两个动作的作用,事半功倍,因此这种支援接应一般尽量由上线的内线球员担任(比如罚球线位置的强力前锋)。&/p&&p&某些控球能力一般的球员在弧顶持球,出于谨慎这名球员没有运球,或者不敢做突破等技术动作,那么控球后卫应该跑出来接球,接过运球的任务,以防止运球不好的球员失误,或者贻误战机。&/p&&p&当45度小前锋在三分线外想给内线下球,在对方内线防守者绕前导致下球不畅时,如果&b&SF&/b&过于迟疑,要么盲目想给内线而造成效率低下,要么想回传给弧顶时被对方防守球员判断意图导致失误,这时如果内线球员跑向弱侧底线给弱侧跑过来的底线球员掩护,或者跑到&b&强侧底角&/b&,让弧顶球员空切也是一种应对方法。&/p&&p&当45度外线球员在等待己方内线球员给弱侧底线绕过来的后卫掩护,并传给跑空了的接球球员时,如果底线掩护出了问题暂时没跑出来,弧顶如果有一名球员,最好跑过来为这名持球的45度外线球员进行&b&掩护&/b&,并让ta运球跑开,因为45度球员在下球如果犹豫时,会&b&本能地回身将球传给弧顶外线&/b&,而这时都是可能会被弧顶球员的对位防守者抢断的高危时刻,为了避免这名45度球员犯错,其他球员可尝试进行主动掩护,以降低队友失误的可能。&/p&&p&以上几种常见情况可以看出,每名球员虽然有自己的固有任务,但在场上要做到准确及时地支援其他位置,以及及时地在战术和位置变化时适应新体系,必须对其他位置的打法有深刻的了解,得知道其他位置球员的特长和局限,才能好好地利用。比如:&/p&&p&后卫知道内线球员在掩护时的技术难点,就能知道内线到底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的掩护才是最佳的切入时机,这在外线挡拆战术中走8字时最常见,因为这种战术执行时一般内线球员会造两次掩护,可能有一次是&b&假掩护&/b&,意图只是为了欺骗防守者,让他们在换位和不换位中迷失,另一次掩护才是真掩护,后卫球员应该了解两种掩护的区别。&/p&&p&知道内线被夹击时最习惯的传球方向和常见死角,什么情况下有被对方断球的风险,在什么位置接球时会不敢投篮,比如突然在罚球线和底线之间接到球,而不知道后面是否有人追帽的腹背受敌地区,内线投篮会患得患失,影响命中率。&/p&&p&内线接球时的技术局限,比如快攻跑动中接到地板反弹传球,很容易导致失误或影响上篮命中率。&/p&&p&内线的技术局限,比如快攻中在一个不那么舒服的位置接球,必须调整甚至变向调整后才能上篮,这种球不但会影响进攻的命中率,对于一些协调性不太好但速度不慢的强壮内线甚至会增加受伤风险,因为他们被迫在高速中变向,已经超过了身体的能力控制范围。&/p&&p&外线在底角三分位置要接球投篮,如果是喜欢跳投的射手球员,普遍情况下最舒服的是和TA站立方向&b&45度夹角以内的胸前传球&/b&,因为接到球以后可以顺势举起投篮,而那个位置接球后突破的概率相对更低;而体型相对高大,非纯射手,经常站在45度,能投三分但经常以三威胁姿势(有可能用假投真传倒手或者进行反向突破,也就是先做顺着接球方向做一个假动作然后再从反方向突破,后文会专门论述)进行颠投的球员,最舒服的姿势则相反,是&b&45度-60度&/b&(接近于和自己横向)的区间,更有利于他们进行多种任务的接球后战术动作。&/p&&p&类似的细节还能举出很多,以后会在本系列其他文章分门别类详细说明,之所以啰嗦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不同位置的球员都有他们特定的习惯和技术应用规律,有其特长和局限,如果不了解别的位置的这些重要细节,会影响你和其他球员的化学反应,轻则缺乏默契导致效率不高,重则各自为战,相互指责,导致球队成为在战术上和向心力上都是一盘散沙。&/p&&p&想熟悉其他位置的特点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是什么?很简单,就是&b&自己尝试去打别的位置&/b&。当一名内线球员在练习中尝试过打摇摆人的位置,在外线跑动传球,或者进行大范围的空切,而一些过去老在外线活动的外线球员尝试着卡位、在低位要位和背打,在腰位策应,给其他球员掩护,以及很少运球组织的小前锋或者得分后卫打起正儿八经的控球后卫时,他们就会切身体会到其他位置的职能和局限,以及要面对的困境,从而真实地理解其他位置,在经过这些适应练习回到自己熟悉的位置时,就会很容易适应场上的各种突发情况,很快建立起默契的化学反应,在战术临时变动时也能很好地融入。&/p&&p&而如果一名球员进行过不同位置的适应训练,他们的战术可开发性也将大大提高,比如如果一名后卫球员具备一定的掩护能力(比如斯托克顿),将大大地增加挡拆战术的执行效率和可能性;而一名内线球员如果具备外线活动能力(比如勇士队的艾尔哈林顿)则能拉空内线,给其他球员带来更大的突破空间;而一名具备攻击性的SG如果能控球组织(奇才队的乔丹),则可以在外线组织上讲战术简化,因为他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攻击性。&/p&&p&当然,这种适应性训练也要看特殊情况,有些球员并不适合太跨位置的适应练习,比如体型过于庞大但稍显笨拙的中锋,和过于矮小,作为掩护球员完全没有实施可能的后卫,这类球员在适应战术中可以少跨一个位置,比如一名中锋球员可以去试试打大前锋,他要加强罚球线正面中投投空心篮的能力、面向篮框的三威胁能力和策应能力(针对进攻联防),还有更敏捷的面框冲抢篮板球能力等等。&/p&&p&而过于矮小的PG可以在适应训练中改打SG,要加强的是接球后的&b&中远距离投篮能力&/b&、持球突破的&b&果断性&/b&和&b&无球摆脱能力&/b&等等,至于打SG的注意事项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说。&/p&&p&其他体型差距相对小的SG、SF、PF等等,在可能的情况下,都可以尽量在各类不同强队的训练中多尝试其他位置,以尽快熟悉各位置的技术应用特点,为正式比赛的准备和临场发挥多作技术和意识上的储备。&/p&&p&总结一下原则,在技术训练中,&b&不要把思维仅仅局限于自己习惯的位置,应该尽量在经过跨位置训练中多熟悉别的位置的思维方式&/b&,让球队成为一个成员之间互相了解和理解的整体,才能将战斗力最大化。&/p&&p&2.莫贪多&/p&&p&刚才说了一名球员不要将思维局限于自己熟悉的位置,现在要反向给点鸡汤了,在球员对自己进行技术类型塑造时,要警惕“贪多”的现象。&/p&&p&相比于刚才说的“固守自己位置”的现象,其实技术上贪多的现象在普通业余爱好者身上更为严重。&/p&&p&有的球员打半场时能里能外,外面能投三分,往里压也能背打,但一到全场比赛中,往往内外都发挥不好,内线远远没有打半场时的强攻效率,外线运球多了容易被断,好不容易有个三分的出手机会,又找不到节奏,命中率大大下跌,而在防守对方时,也里外不是人,打半场时往里能顶内线,往外能shot down的球员,全场时特别容易犯规,久而久之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能沦为配角球员或苦力。&/p&&p&出现以上情况的业余爱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打篮球被贴防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