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奥运会东道主的特权的东道主是好还是坏

奥运东道主优势的秘密
――――正文
奥运东道主优势的秘密
      日 11:34        字体:【  】【 】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会将回到田径、游泳、足球、网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项目的发源地举行。但是,包括伦敦奥运会在内,体育大赛中东道主的优势依然不会消失。
  伦敦第30届奥运会即将开幕,国内外很多人做出的预测,有一点基本一致,那就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数,将比北京奥运会的51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而减少的原因,很重要的一条是没有了东道主的优势。
  奥运会比赛,东道主的优势对于本国代表团的成绩有多大的影响?纵观一百多年奥运史,东道主代表团比上一届的成绩有提高的占绝大多数,大幅度提高的占很大比例。而到了下一届奥运会,上任东道主的代表团绝大多数成绩都出现下滑,仅有的例外是两个非常重视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国家,一是澳大利亚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的17金,比悉尼奥运会多一枚,还有韩国在1992年奥运会上的12金,与汉城(现首尔)奥运会持平。
  东道主对于本国代表团取得好成绩的作用如此之大,秘密在哪里?
  对于东道主的优势,人们最常见的说法是“占有天时、地利、人和”。这看似不起眼的天、地、人之利,其中大有文章。
  东道主的“方便”
  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笔者负责采访的项目中有奥运会新成员乒乓球。赛前较早时间,恰看到韩国选手刘南奎等几人从体育馆内走出来,上了一辆专用轿车离开,显然刚刚训练完。
  这就是东道主的一种“便利”。
  赛前,乒乓球项目的竞赛委员会事先要安排一个训练时间表,标明各国家和地区代表队何时在哪个场地的哪几张球台练习。各队将乘坐大会安排的大巴按此表规定的时间训练。而东道主队就不同了,可以在客队未抵达时来适应场地,尤其在快开赛时,可按时间表、也可在时间表之外的时间练习。他们对场地、灯光、球台弹性等设备、器材的适应程度,是其他队伍难以相比的。
  东道主队在饮食方面的便利自然不言而喻。其他队伍一般都在奥运村餐厅就餐,训练时间通常无法回奥运村就餐,因为往返时间很长,总教练有时只得买来方便面让队员充饥。
  参赛的乒乓球高手,胜负往往在一些细微之处。这届奥运会的乒乓球赛,韩国选手获得男单金银牌和女双金牌。
  有一届全运会,东道主为自己行“方便”,安排某项大球比赛在省会以外较远的一个城市进行,东道主队提前一天到达赛地,以逸待劳;而对手第二天乘大巴长途跋涉赶到,没有多少调整时间,比赛就要开始。这样的安排,对手虽不满也难提意见。奥运会比赛东道主队若有什么要求,同样组委会尽可能提供方便,而客队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运动员的衣食住行当中,与身体健康和比赛发挥关系最密切的是“食”。记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时,奥运村餐厅一开始只供应西餐,中国运动员有不少吃不惯,显然会对身体状况有些影响。相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东道主为来自不同地域、有不同饮食习惯的运动员准备了各色各样的丰盛饭菜,口味相当不错。而到了伦敦奥运会,东道主在运动员饮食上大概很难做到像北京一样完美。
  东道主的“时间差”
  体育比赛中,有的项目,运动员出场先后,观众可能看不出门道,圈内人士则心知肚明。有的项目出场顺序的先后甚至可能决定一名选手、一支队伍的名次。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体操男子团体赛的结果,就与出场顺序关系极大。
  中国队头一年刚战胜最强劲对手苏联队,勇夺世锦赛男团冠军,因苏联队没参赛,主要对手是日本队,许多人认为中国人此次一定稳操胜券。没想到,半个世纪与团体奖牌无缘的美国男队高居第一,同属世界一流的中国队和日本队却分列第二、第三名。
  秘密主要就在“时间差”。
  被认为夺冠呼声最高的中国队和日本队,“恰巧”都被排在早晨的第一组,而美国队“恰巧”被划为晚上的最后一组。
  早上,裁判们精神饱满,尖刻又挑剔。有内行人发现,从第二组开始,裁判员评分的“标价”已经提高了。尤其到了晚上,裁判们已经有点疲倦,评分用的铅笔也不尖了。美国选手为减少失误,降低了动作难度,裁判员们却给美国选手打分时非常慷慨。
  赛后日本队总教练阿部和雄说:“这是一场没有裁判规则的比赛……”瑞士《体育报》在谈到裁判员时甚至说,“告诉我给谁加分,我事先告诉你分数”,只要运动员没有大的失误,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在洛杉矶也是如此。
  有时大赛之前,突然发生的事故,好像不是有意为之,可是,受害的恰是东道主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一届全国冬运会花样滑冰赛前,一对夺冠呼声最高的冰舞选手正在训练,音乐骤停,两位选手正做后蹬腿动作,在前的女选手蹬出去,而反应更快的男选手已经停住,冰刀一下刺入男选手的小腿,骨头都露了出来。年轻人后来咬牙坚持参赛,还是夺得冠军。这件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事令人记忆犹新,但谁也无法弄清那次突然停电的真相。
  1986年汉城亚运会,开幕那天下起大雨,参加入场式的中日等代表团被安排在主体育场旁边的露天田径场接受安全检查。检查人员十分认真,队伍前行缓慢。中国代表团一位官员见状不由担心:安检后要在露天田径场等一个多小时,入场后还要站一个多小时,长时间淋雨能不生病?于是,这位官员发令,中国运动员躲进过厅。东道主警察却命令中国代表团成员回到田径场。这位官员客气地解释并问道:“请问,东道主的队伍哪里去了?为什么他们不站到田径场上去?”警察无奈,眼看着西装已淋湿的日本代表团成员也进入过厅。后来,东道主就欠妥的安排向中日等方面表示了歉意。
  体育比赛绝非仅仅是运动员之间的较量,特别是奥运会这样的大赛。
  裁判的心理倾向
  体育比赛中的争议,由裁判裁决引发的最多,而争议中有不少涉及东道主。
  在现代奥运会诞生后的“婴儿期”,赛会的许多方面都不规范。例如,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东道主拥有调遣裁判的权力。裁判员由东道主“考察”“选择”。这样选出的裁判员特别是本国的裁判员执法,偏向东道主的可能性很大。
  鉴于此,国际奥委会做出决定,从第五届奥运会起,裁判员不再由东道主调遣,改由其下属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选派。
  然而,一些比赛承办方还是会有少数人耍手腕,搞贿赂,利用裁判对比赛施加影响。例如,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好几项比赛出现争议:男子三米跳板跳水比赛,苏联选手入水时水花大溅,只列第五,他以观众喧闹为由要求重跳被允许,重跳后夺冠;而民主德国选手也要求重跳被拒绝。另有墨西哥人抗议裁判偏袒,两天后得到“惩罚”,该国竞走明星已遥遥领先,夺冠在望,却被判犯规罚出场。三级跳远比赛,澳大利亚一选手的一次试跳超过奥运会纪录,高居榜首,却被判犯规;巴西一位选手也跳出好成绩,同样被判犯规――他俩共12次试跳,8次被判无效。金牌最后归了东道主选手。英国队教练说,这是不公正的裁决。
  法国《巴黎晨报》指出,奥运会尽管使用许多精密仪器来测定比赛成绩,但作决定的仍然是人,而赌注、利益和偏见有时要比计算机更有力量。
  莫斯科和洛杉矶两个奥运会东道主,都曾受到国际奥委会表扬。苏联在美国等缺席的情况下获得80金,美国在苏联等缺席的情况下获得83金,先后创造了奥运会一个代表团获金牌最高纪录,不能说与裁判的作用无关。
  最明目张胆的要算1986年汉城亚运会羽毛球赛,东道主队在司线员帮助下先后打败了老牌世界冠军印尼队和新的世界冠军中国队,被称为使用了“司线员战术”。这些司线员竟然在一局比赛中错判7个“界外球”。当时的羽坛巨星林水镜提出抗议,他气愤地说:“在汉城你休想打败韩国人!”
  上述种种利于东道主的判决,很多人用裁判的爱国来解释。但是,国际体育界都知道,爱国热情的释放不能以牺牲人类共同的奥林匹克理想来换取!
  为了让比赛的判决更客观、公正,许多体育组织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网球大赛引入“鹰眼”技术就是成功的一例。刚刚结束的温布尔登男单决赛的前几盘,有件事很值得回味:
  费德勒对阵东道主选手穆雷,数次打出压线球,裁判多次判出界,费德勒有几次提出“挑战鹰眼”均获成功;没有提出的,“鹰眼”放出的录像也是压线,他白白丢分。电视评论员说,裁判有意无意或下意识地做出的判断,都对东道主选手有利。
  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以上级四分之一决赛,两届奥运会冠军陈中和英国选手萨?史蒂文森的较量。陈中1:0领先,就在离结束还有两秒时,史蒂文森踢中陈中头部,但边裁没有给她计分。主裁判召集四名边裁研究,最终仍判定史蒂文森不得分,陈中获胜。英国队赛后提出申诉,仲裁委员会征求中国方面意见后改判史蒂文森得2分获胜。担任奥运会裁判员的中国跆拳道协会官员说:“从后来的录像看,当时英国选手的确重击陈中头部,这样的动作应该得分。”
  可以看出,至少执法的边裁在没有确切把握时会做出了有利于东道主的判定。这大概也可以算是东道主的一种优势。
  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会将回到田径、游泳、足球、网球、乒乓球等现代体育项目的发源地举行。人们相信,昔日制订了很多项目规则的东道主伦敦,在组织赛会的各方面都将按规则办事,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但是,我以为包括伦敦奥运会,体育大赛中东道主的优势依然不会消失。 ★&文/ 王俊璞&(作者为新华社前资深体育记者)
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社本网立场。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晓东
中新海南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中新海南网致力成为全球华文公共舆论平台,全面真实独立反映舆论,
赋予网友平等的知情权和发言权。凡我网刊载的所有文字和图片信息,除明确署名中国新闻社海南分社或中新海南网的公告外,其他信息只能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社我网的态度和观点,本网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新海南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美术设计和程
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新海南网所有,任何人未经本网文字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到其它媒体或网络论坛。本网未明确注明来源为&中新海南网&的信息,为本网转载稿,本网并不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并不赞同其观点。他人如经书面授权获准转载使用时,须同时注明稿件的转载途径和最终来源,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转载的网络媒体,可在下列2种转载方式中选择一种执行。
(1)直接连接和页面引用(读库)。
(2)使用拷贝发布方式。但选择后者转载使用我网信息,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为"中新海南网www.hicns.net",并将"中新海南网
www.hicns.net"设为我网的的超级链接点,在转载文章的末尾,须注明"更详尽的信息请点击这里了解","更详尽的信息请点击这里了解"设置为我网该文章的超级链接点,否则视为侵权,本网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④ 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逾期恕不受理。联系电话:807-08-10 15:06?
07-08-10 15:05?
07-08-10 14:03?
07-08-10 13:23?
07-08-10 11:34?
07-07-01 10:47?
07-06-22 21:21?
07-06-05 23:16?
07-04-27 00:13?
07-04-16 09:14?
用户: 匿名发表:
匿名发表: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奥运会“东道主魔咒”是什么意思?
萌小殇3921
就是东道主无法获得首枚金牌,近几届奥运会首枚金牌归属已经证明了这个魔咒.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做好奥运东道主――消除误解好快活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做好奥运东道主――消除误解好快活
  Avoiding misunderstandings 消除误解好快活!
  One sometimes finds the other person's behaviour odd, or even distasteful. If we try to find out why the two sides behave as they do, we ca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and communicate more successfully.
  如果我们避开误解的雷区,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人就能做到“沟通无极限” !我们还是拿Lisa 和Wang Ming做例子。让我们重新设计一下双方的对话。怎么样,如此交流,是不是和谐了许多呢?
  Wang: Hi! Lisa, welcome! Come in, please.
  Lisa: Thanks for your invitation. It's a lovely room and very warm in here.
  Wang: Thank you. Please sit and have a cup of tea. It's quite cold outside today. How long did it take you to come here? Was it difficult to find my place? Did you find the map I drew useful?
  Lisa: It was very useful. It only took 20 minutes to get here. I enjoyed the walk. Winter in Beijing is very beautiful.
  Wang: Lisa, dinner is ready. Please sit here facing the door.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ustom, this is the seat for the most distinguished guest.
  Lisa: Thank you. I feel most honoured. Wow! So many dishes - eight! They look delicious.
  Wang: Thank you. I prepared the dishes myself. I hope you like them. Please help yourself.
  Lisa: They're delicious. The Chinese food I tried in the States was not the same as this.
  Wang: I'm glad you like them. But leave some room for the other eight hot dishes.
  Lisa: Really? Another eight! It is not a dinner, it's a feast!
  Wang: You know, the figure “eight” is a lucky number in Chinese. Two sets of eight dishes for distinguished guests.
  Lisa: I feel honoured indeed. You're too kind.
  Cultural shock 文化交际门道多!
  you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be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avoid similar pitfalls. 避免文化冲撞,轻松跨文化交际。
  Situation1:
  You are eating--or have been offered--some food which you have never tried before. What would you say?
  What's this?
  Is this sweet or salty?
  What are the materials?
  What's this 听起来非常得生硬、不礼貌。最好先说出一些赞美之词,然后再提出你的问题。例如:This is delicious--what is it? (if you have just tasted it) 或者 That looks interesting--what is it ? (if you have not tasted it yet)。
  说Is this sweet or salty?不算错,但不是很好,最好说Is this sweet or savoury? Savoury is a general word used to describe main course dishes like meat, and vegetables as well as others like cheese and crackers (salty biscuits). A cocktail party may offer savouries (small portions of slightly salty foods) as well as drinks and sweets. Note that the most common word for the sweet food at the end of a Western meal is dessert, but it may also be called sweet or pudding.
  What are the materials? 中materials 的用词不太好,最好用ingredients替代。
  Situation2:
  You are offered some food you don't really like. What would you say?
  No thanks, I don't like it.
  No thanks, I don't want any.
  有时候过度得坦率会引起交流的不快,所以你最好表示你已经吃饱了。
  Situation3:
  In a Western meal, you're offered a second helping but you have already had enough. What would you say ?
  No, thanks. I'm full.
  如果是和家人或者亲密的朋友用餐,你当然可以这么说。但如果是正式场合,你的表达最好更加委婉一些。例如:That was delicious but I've already had plenty, thanks.
本文选自《》的博客,点击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运会东道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