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源 纪录片启源

第1节 生命的起源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7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谁说生命诞生离不开水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谁说生命诞生离不开水
生命起源于干燥的地方
我们都是火星人
早期地球不适合生命起源?
生命起源的摇篮,看起来可能跟今天的死亡谷一个样儿。图片来源:《新科学家》
(文/ Colin Barras)“某种温暖的小池塘”——1871年,达尔文给植物学家约瑟夫·胡克(Joseph Hooker)写了一封信,信中对生命摇篮的推测和描述至今还回响在我们耳边。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认为,只要在湿润环境下布置好适当的材料,再给一点点光照、热量或电火花刺激,就可以通过单纯的化学反应创造出生命。
地球上的无生命物质如何、又在哪里转化为生命物质?目前我们还拿不出切实的证据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达尔文时代起,另外一些生命起源的假说也开始流行起来,有人说生命诞生于海底热液黑烟囱旁,有人说是在冰川中,有人则认为是在地球那充满辐射的首片海滩上。如果硬要我们选的话,恐怕大多数人还是青睐原始汤假说。
这么多年来,我们已经列出许多更详细的配方,用以展现早期地球怎样“煨炖”出有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再怎样搭建复杂生命基石(如氨基酸、DNA、RNA等)的可能过程。这个过程除了需要正确的化学物质外,还需要温度和阳光,可能还要来几道闪电,此外,也是最重要的,还需要水,因为水是构成碳基生命所必不可少的溶剂。
不过在斯蒂文·本纳(Steven Benner)看来,上面的描述都是骗人的童话。他说:“我们总以为水的性质对生命来说很理想,其实恰恰相反,水是具有腐蚀性的。”本纳是美国佛罗里达州韦斯特海默科技研究所(Westheim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一名化学家,已经在合成生物学的前沿领域工作了30年。而合成生物学本身,就是想在试管中重新构建出让物质具有生命活性的化学条件。本纳并不是一个人,随着水的破坏效应渐趋昭显,许多研究者不禁要问:是时候挤掉生命配方中的水分了吗?
我们这颗行星地表的70%都被海洋所覆盖,我们身体重量的60%都被水所占据。几乎没有生命能长期脱离水而生存。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水是能溶解有机分子、支撑有机反应的完美媒介,有了它才能完成生命活动的核心过程。
但这个“完美溶剂”也是个大麻烦。生物大分子不仅仅是“溶解于水”这么简单,水分子中富含电子的氧也会攻击这些大分子,让它们变得七零八落。本纳说:“眼下你身体里一个个细胞中的DNA正以每秒好几次的速度丢失着氨基基团,这都是拜水所赐。”生命只有通过化学反应不停修修补补,才能聪明地维持自身大分子的完整无缺。
湿漉漉不好办
可惜地球上的首个生命没时间开发出这类修补策略。在深入人心的“RNA世界”理论中,RNA被描述成第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分子,也是今天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生命的先驱。与DNA类似,RNA是由核苷酸组成的。核苷酸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由碱基和核糖这两种较简单的成分组成。数十年的研究表明,在水中合成核苷酸其实是件很棘手的工作。每个独立的小环节都是好好的,它们却无法顺畅地衔接。本纳说:“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这么一种阶段:把第7步的产物刮下来,小心翼翼地舀进烧瓶后才能开始第8步。”如果没能在合适的时间将合适数量的各种分子舀进去,那就只能得到一团粘乎乎乱糟糟的东西。
10年前,本纳取得了一项突破。他证明硼酸盐(这类矿物中含有不同比例的硼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在核糖搭建过程中充当脚手架。如此一来,这一步化学反应就成为了一种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过程,更有可能自然发生了(参见《科学》杂志,第303卷,196页)。但是怎么把核糖接到碱基上仍不得而知,直到2012年,本纳终于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大胆的建议:造生命,先去水。只要把水换成一种富碳贫氧的有机溶剂,比如甲酰胺(CH3NO),那么至少从理论上来说,正确的组分就能立即粘合在一起并连接成RNA(参见《化学研究报告》,第45卷,2025页)
早期地球大气中的氢氰酸(hydrogen cyanide)溶于水会生成甲酰胺(formamide)。甲酰胺的沸点比水高,因此,在环境温度很高时,水或许已经蒸发殆尽了,甲酰胺却只是变得更加浓缩。硼酸盐是火成岩剥蚀的产物,散布于今天的地表。本纳找来找去,终于在如今的地球上找到了一处地方,它既酷热难当又产出硼酸盐,完美地集合了生命源头可望而不可及的要素。这就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死亡谷。本纳说,生命摇篮可能和它非常相似。
本纳的化学路径为生命提供了首张“一锅合成法”配方,虽有些争议,却可能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煮”出生命的浓汤。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的化学家阿曼·穆尔基德亚尼安(Armen Mulkidjanian)也热衷于早期生命合成方面的研究,但是面对在远古的死亡谷中提炼出生命这种事,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世界上的硼酸盐矿物全是在较年轻的岩石中找到的。”直到距今大约30亿年前,硼酸盐在地表的富集程度才足以启动生命起源的化学机制,这已经比我们预想的晚了10亿年,而在那之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硼酸盐足够富集。
那么,生命到底起源于哪儿呢?穆尔基德亚尼安在俄罗斯东部的勘察加地热场中找到了灵感。这些地热点是流体在地壳中穿行时、以蒸汽形式冲出地表后形成的,而流体能从途经的岩石中滤得养分,并将其一点点富集起来。在地热烟囱中经常能发现硼酸盐,同时这些地方也能找到构成甲酰胺的化学物质。此外,地球上似乎没有任何一处地方像堪察加地热场那样,钠离子/钾离子的比值与活细胞内部一致。这项化学指标上的“巧合”让穆尔基德亚尼安变得更加大胆,坚信正是类似的环境才使生命萌芽(参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第109卷,E821页)。
穆尔基德亚尼安对本纳故事的“改编”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地热场好就好在能为生命起源提供稳定的条件,因为这些化学条件都是由地球内部供给的,不像外生条件那么多变,”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的欧内斯托·迪毛罗(Ernesto Di Mauro)说道,“如果把本纳的观点置于地热场的大框架中,你得到的‘起源现场’就没什么弱点了。”
地热化学途径可能非常适合首个生命的诞生。图片来源:《新科学家》
但别高兴得太早。这类“现场”需要40亿年前的地球能够提供像死亡谷或勘察加地热场这样的干燥环境。放在十年前,也许所有人都会觉得这不是问题:地球那时身处名为“冥古宙”的地质时期,气候酷热得似被地狱之火炙烤。然而近10年来,地质学家对“早期炙热地球”的观点渐渐不再热衷。他们的主要证据来自一种细小的矿物晶体——锆石。它们每颗直径不超过1毫米,质地坚硬耐磨,因此,即使由它们参与形成的岩石被后来的构造活动毁掉,锆石也能存留下来。
细致的研究表明,锆石晶体是在凉爽湿润的条件下形成的,这暗示:地球在自己的童年期是湿漉漉的,陆地恐怕只占到地表的5%或10%。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的行星科学家约瑟夫·柯什文克(Joseph Kirschvink)的想法更离奇,他猜想当时根本没有一块干燥的陆地。这让他得出了一个看似离经叛道的结论:如果最初的生命不需要水,那它就不可能起源于地球。
生命来自火星?
搜索地外生命一般也把“跟着水走”奉为圣旨,然而近年来在太阳系内外的发现已经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假设。柯什文克一直是“地球生命火星起源说”的拥趸,从1996年曝出ALH 84001号火星陨石藏有41亿年高龄“细菌”化石的不实新闻时起,他就对此非常热心。在他看来,虽然现在人们已经达成一致,认为这些“细菌”不过是形似细胞的岩石结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贬低火星起源说。“给火星起源说敲丧钟还为时过早,”柯什文克说道。
如果生命起源需要干燥的环境,火星确实占尽天时地利。尽管火星的北极地区一度是个大洋盆,但它南部的高地从来没有被水淹没过。柯什文克说:“RNA世界在那儿应该混得不错。”他认为后来——可能就在那些我们今天熟悉的、以DNA为本的细胞生命从RNA世界中诞生之后,一颗小行星撞击了火星表面,将携带这些细胞的岩石和冰块大块大块地抛出大气层。也许区区9个月之后,它们中的一些就得以抵达地球。
2013年8月,本纳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戈尔德施密特地球化学大会上表示,柯什文克的论述是合乎逻辑的。本纳说:“有关证据似乎正一点点增加,以证明我们实际上都是火星人,证明生命起源于火星然后乘着石块来到地球。”这些言论引发了一众媒体的瞩目。
就在几周前,美国檀香山市夏威夷大学的詹姆斯·斯蒂芬森(James Stephenson)及其同事,为这个理论提供了进一步支持。他们证明,本纳化学路径中的一种关键组分在火星上产量丰富。在对代号MIL 090030、有着13亿年历史的一块火星陨石进行分析之后,他们发表了结果,证明其中富含硼元素(参见《公共科学图书馆o综合》,DOI: 10.1371/journal.pone.0064624)。“实话说,我很惊讶,”斯蒂芬森说,“以前竟然没人好好检查过火星样品中的硼元素。”他还表示,他很快就会和本纳合作,进一步完善这个想法。
穆尔基德亚尼安同意,早期火星的自然条件可能适合生命起源,并且苦笑着指出了证据,表明那时的火星恐怕还拥有与勘察加相似的地热场,这可是他最推崇的生命摇篮样式。
但是他很怀疑,干燥之地诞生的生命乘着火星陨石到达湿漉漉的地球后,还能不能适应得了。遗传学研究表明,我们地球上的生命都可以追溯到一小群细胞,它们依靠共享基因产物存活,最终创造出一个单细胞生命体,它就是我们的“最后普遍共同祖先”(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穆尔基德亚尼安说:“如果你把一个原始火星细胞扔进地球的大海里,它恐怕不大可能孤零零地繁殖。”更可能的情况是:它将一整套微生物生态系统从火星搬到了地球。
地球上的生命,有可能最初起源于火星。因为按照一些最新研究的观点,那里的环境比湿漉漉的地球更适宜生命的诞生。图片来源:
回归达尔文
这会引申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不管这种柔弱的早期生命形式在哪种环境哪颗行星上萌芽,当它们第一次接触潮湿的环境时,水的腐蚀性肯定会让它们痛不欲生。所有的证据都表明,与水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发生在很早以前,毕竟生命已经在海洋中繁荣了几十亿年。“这里有个悖论,”本纳承认,“为了解决水的问题,我们把水撇开了,但紧接着又得绕回水里。”他说,唯一切实的解决方法是,让一个干燥的摇篮慢慢变得湿润,然后让各种各样的分子物竞天择、生死由命。
或者,我们可以把故事再多改动一些。美国亚特兰大市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化学家尼古拉斯·哈德(Nicholas Hud)指出,大多数研究者认可DNA是RNA以某种方式进化而来的,因此我们至少应该思考一下这种可能性——RNA是由另一种在水中性质稳定的分子进化而来的。他说:“我看着RNA时,发现这种分子表现完美、无懈可击,但要做到这个地步很难。”他认为,这种完美性也许泄露了天机,说明自然选择参与塑造了RNA。“哪个才更接近事实?生命起源于火星,空运至地球,移居他乡后重续漫漫进化路?还是起源于地球却改了开头,从一种不同于RNA的分子开始?
哈德的想法可以把柯什文克的火星故事、本纳的化学反应都扔到一边,但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有关生命化学起源的基本假设,毕竟它目前还以RNA为根本。看来,就算在生命起源之前,要解决水之疑难,可能终究还要依靠自然选择原理。生命的起源和消逝,都与达尔文息息相关。
编译自:《新科学家》,No more primal soup: Creating life without water
2013年,NASA的机遇号火星车发现了火星上流淌过汩汩清泉的证据。而存在可饮用水,至今仍被当作火星可能栖居生命的证明。但当我们意识到水有碍于地球早期生命(见正文)时,我们是不是该去别处找找了呢?
实际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地方的天体生物学家,老早就把“生命离不开水”扔一边了。除了地球和火星之外,太阳系里最可能有生命的当数土卫六(Titan)。它是土星最大的卫星。卡西尼号探测器从2004年起开始进入环绕土星的轨道,记录下了土卫六的稠密大气,以及大气下的崎岖地貌和平坦洋面。但土卫六的海洋并非蓄满水,而是甲烷和乙烷这些烃类物质。美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的行星科学家乔纳森·鲁奈(Jonathan Lunine)说:“土卫六是个好地方,做无水环境下化学自组织实验很不错。”
土卫六泰坦是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唯一拥有液态湖泊的地方。尽管那些湖泊里并不是水,但天体生物学家已经在研究那里诞生生命的可能性。图片来源:NASA/卡西尼
土卫六上寒冷刺骨,温度低达-180℃,生命即便存在,也没法用和地球生命相似的化学原理生存。实验室模拟确认,尽管这颗星球这么寒冷,其表面仍然能生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氨基酸。虽然对我们地球生命碳化学过程至关重要的共价键无法快速形成和断裂,较弱的范德华力却变得足够强韧,可以在生物化学过程中扮演出彩的角色。
可能用来支撑生命的化学路径如此琳琅满目,无论生命起源时离不离得开水,无论它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都应该放飞想象、海纳百川。毕竟,我们已经通过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这样的项目找到了2000多颗奇异的行星,它们环绕在别的太阳身旁,绝大多数都与地球大相径庭。鲁奈说:“在探索未知领域时,我们不能被已知的东西限制住。我们也不能在寻找生命起源的钥匙时,被‘水环境’这片叶子遮住眼睛。”
你可能感兴趣
一氧化二氢的毒性早就该引起科学界重视了,当年还被果壳的科学教徒们嘲笑。尤其是它的一种生物代谢产物,还一度在远古引发物种大灭绝,不能不警惕!
引用 的话:一氧化二氢的毒性早就该引起科学界重视了,当年还被果壳的科学教徒们嘲笑。尤其是它的一种生物代谢产物,还一度在远古引发物种大灭绝,不能不警惕!今天才知道,水发生电离生成的氧离子,会破坏dna。这说明水是致癌物质啊摔!早知道就少喝水最好不喝水了,不知道现在还来得及吗哭?尼玛还有那些弱碱性的,氧离子不是更多!而且水竟然是代谢产物,好恶心啊,代谢产物不是要排出体外吗,以后再渴也不喝了。
我也一直觉得把“有液态水”作为寻找地外生命的必要条件很不妥,生命难道不是随着环境而产生、进化的吗?我相信任何环境都能发展出与其相适应的生命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77)
我也一直觉得把“有液态水”作为寻找地外生命的必要条件很不妥,生命难道不是随着环境而产生、进化的吗?我相信任何环境都能发展出与其相适应的生命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以后说别人out了,千万别再套用你是火星来的吧~~~
一氧化二氢的毒性早就该引起科学界重视了,当年还被果壳的科学教徒们嘲笑。尤其是它的一种生物代谢产物,还一度在远古引发物种大灭绝,不能不警惕!
引用文章内容:除了地球和火星之外,太阳系里最可能有生命的当数木卫六(Titan)。它是土星最大的卫星。……灰骑士真会挑地方…………O_Ob
引用 的话:一氧化二氢的毒性早就该引起科学界重视了,当年还被果壳的科学教徒们嘲笑。尤其是它的一种生物代谢产物,还一度在远古引发物种大灭绝,不能不警惕!今天才知道,水发生电离生成的氧离子,会破坏dna。这说明水是致癌物质啊摔!早知道就少喝水最好不喝水了,不知道现在还来得及吗哭?尼玛还有那些弱碱性的,氧离子不是更多!而且水竟然是代谢产物,好恶心啊,代谢产物不是要排出体外吗,以后再渴也不喝了。
为啥是火星,木卫6这些,生命要是来自外太空的话显然是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几率比较大嘛。要是这样发源地那边很不妙的样子啊来自
完美所以有选择介入,这种脑残论调是怎么搀和到科学里面的?规律本身就是完美的,介入越少,现象越完美,使之复杂化使之不完美的,恰恰是太多的介入
没有水,温差就变得极端,若标题成立,那我们应该在火星生存。扯蛋。
古生物学博士生,科学松鼠会成员
……真是疯狂
引用 的话:一氧化二氢的毒性早就该引起科学界重视了,当年还被果壳的科学教徒们嘲笑。尤其是它的一种生物代谢产物,还一度在远古引发物种大灭绝,不能不警惕!33333
引用文章内容:如果生命起源需要干燥的环境,火星确实占尽天时地利。尽管火星的北极地区一度是个大洋盆,但它南部的高地从来没有被水淹没过。柯什文克说:“RNA世界在那儿应该混得不错。”他认为后来——可能就在那些我们今天熟...地球人你们好,火星的星际移民中心总部发来问候。那天回家看看吧。
引用文章内容:太阳系里最可能有生命的当数木卫六(Titan)应该是土卫六吧
水分子中富含电子的氧离子也会攻击这些大分子,让它们变得七零八落。原文是怎么说的……氧离子这说法太扯了吧……
文章读着有种英语阅读的即视感。。。
因为懒。并且你不愿意承认你已经年老色衰或者他对你失去兴趣的事实。
看着那些先驱理论,最新发现。。。之类前面的歪果仁名字,才森森感觉天朝教育的毒害性。。。
引用文章内容:本纳找来找去脑补出“本人+老衲”肿么破
话说这种小虫虫是怎么演化的?虽然是深海生物,但应该没什么水了吧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应该是我头一错打错了……谢谢谢谢……编辑大人已经改过来了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文章读着有种英语阅读的即视感。。。嗯……自己再读一遍,确实有许多长定语长状语木有拆开……译的时候时间有些紧,而且是熬夜做的……抱歉了……以后会让大家读得更顺畅。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原文是怎么说的……氧离子这说法太扯了吧……谢谢~看得很细了。原文的句子是这样的:Life’s molecules don’t ju the electron-rich oxygen of its molecules attacks them, and they begin to fall apart.我原来想着,应该是氢氧根。不知道这是不是你的疑惑。但仔细想想又好像不是这样,在我的记忆里(我真的好久没碰纯纯的化学了……),氢氧离子是可以进一步水解的。时间所限,我没有细查论文,也没有来得及问相关专业的朋友。如果大家愿意讨论、给出答案的话,再好不过了。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真是疯狂咩?为啥疯狂?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为啥是火星,木卫6这些,生命要是来自外太空的话显然是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几率比较大嘛。要是这样发源地那边很不妙的样子啊是土卫六,我原来写错了。千万不要记错哈
引用 的话:谢谢~看得很细了。原文的句子是这样的:Life’s molecules don’t ju the electron-rich oxygen of i...我的理解是:生物大分子不仅仅只是溶在水中,水分子中富电子的氧原子会进攻这些生物大分子,把它们破坏掉。是水分子进攻生物大分子,具体的是氧去进攻。具体反应要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大的分类应该是亲核反应。中性环境大量的是水,另外氢氧根不会水解的。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生
引用 的话:我的理解是:生物大分子不仅仅只是溶在水中,水分子中富电子的氧原子会进攻这些生物大分子,把它们破坏掉。是水分子进攻生物大分子,具体的是氧去进攻。具体反应要看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大的分类应该是亲核反...嗯,好的~我对这个不太明白,我会请编辑大人审一下改过来。谢啦
引用 的话:嗯,好的~我对这个不太明白,我会请编辑大人审一下改过来。谢啦我觉得主要还是名称的问题,“水分子中富电子的氧进攻”就可以了“氧离子”一般指O2-之类的,在大量水的环境下可以认为不存在……
没有水 怎么进化?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生命的二元性——从生命的起源与万物有灵谈起|星期六论坛 - 洛阳信息港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生命的二元性——从生命的起源与万物有灵谈起
一、生命的起源&&&&&&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的开始、进化和生命现象的本质,是生物化学整个理论结构的基石,也是科学与哲学研究的重大问题。从古到今,人们对于生命起源进行了反复繁杂的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但至今尚未加以完善的解决。关于生命起源有的几个比较重要假说,诸如特创论、自然发生说、宇宙生源说和化学进化说以及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原始生命起源的理论观点等,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便于深入地探索生命起源,进而认识人类本身。&&&&&&1、生命特创说&&&&&&这种说法认为,生命是神或上帝创造的。基督教义上说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亚当和夏娃结合,繁衍了人类。它根本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仅仅把生命的起源推到了一个不可知的所谓全能的上帝身上。从现代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假说毫无科学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特创说又可能以新的形式出现。西方有一本《关于生命本性各种理论》的书,它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出现的,它将生物体的结构和生命过程归根于物质的动因,但在指导思想上把生命存在、发展都屈从于一个预定的创造计划,而这个计划是上帝放到物质中去的,这是一种用科学作伪装的生命特创说。&&&&&&2、自然发生说&&&&&&这种说法又称“自生论”或“无生源论”,它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如中国古代所谓“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就是一个自然发生论者。中世纪有人认为树叶落入水中变成鱼,落在地上则变成鸟等。&&&&&&19世纪时,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将肉汤置于烧瓶中加热,沸腾后让其冷却,如果将烧瓶开口放置,肉汤中很快就繁殖生长出许多微生物;但如果在瓶口加上一个棉塞,再进行同样的实验,肉汤中就没有微生物繁殖。巴斯德认为,肉汤中的小生物来自空气,而不是自然发生的。他的实验为科学家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宇宙生源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持这种假说的学者认为,某些微生物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落入地球,从而使地球有了初始的生命。&&&&&&有资料证明,一些有机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分子可以在星际尘埃的表面产生,这些有机分子可能由彗星或其陨石带到地球上,并在地球上演变为原始的生命。&&&&&&但我们知道,宇宙空间的物理条件,如紫外线等各种高能射线以及温度等条件对生命都是致命的,而且,即使有这些生命,在它们随着陨石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的过程中,也会因温度太高而被杀死。因此,像微生物孢子这一水平的生命形态看来是不大可能从天外飞来的。&&&&&& 这个假说实际上把生命起源的问题推到了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去了,同时这个假说对于“宇宙中的生命又是怎样起源”的问题,仍是无法解释的。
&&&&&&4、佛教生命观&&&&&&佛教不相信存在一个或多个宇宙、生命的创造神,生命也非创造新生而是本来就存在,称之为“不生不灭”。无始无终的宇宙存在,不容怀疑;生命的存在,也不容否定。 &&&&&&佛教认为:宇宙的元素是永恒的,生命的元素也是永恒的,前者是物质不灭,后者是变化与转换规则不灭。所谓永恒,就是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本来如此、本该如此、本源如此、本身如此就是宇宙和生命的实际情况。佛教相信: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都依从与一个变化转换基本规则,那是众生的“业力”。 &&&&&&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六道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牲)所作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果报是这桩行为而产生的结果,有情众生必须承受这个结果成为“受报”。无情众生(非六道众生,如:物质元素、植物、星球、蛋白质、细胞等)不会造业,因而也就不会受报。业力的果报可以当时发生(现报),也可以在未来发生(未来报);可以在空间距离较近处发生,也可以在远处发生。即所谓的“善恶到头终有报”,所有的业力都必然受报。&&&&&&佛教认为,生命包含了三界六道众生,其产生的形态也很特别。佛教将其大致分为四类形态,据《俱舍论》卷八记载,四种生命产生形态是胎、卵、湿、化四生。&&&&&&1.卵生,即由母体产生的卵子,结合父精而成的生命。譬如鹅、孔雀、鸡、蛇、鱼、蚁等类,即是纯粹的卵生类。&&&&&&2.胎生,即从母胎以成熟的个体而出生的生命形态,又称作腹生。如人、象、马、牛、猪、羊、驴等类。 &&&&&&3.湿生,又称作因缘生、寒热和合生。即必须假借温暖湿润之气所产生的生命形态,称为湿生。如飞蛾、蚊蚰、蠓蚋等即属此类。 &&&&&&4.化生,不需经过父精母血的和合,也无需母胎的养育而生成的生命形态,即所谓“无所托而忽有”。如诸天、地狱、中有等有情,因过去的业力而化生此界他方。&&&&&&5、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原始生命起源的理论观点 &&&&&&我国古代先贤和思想家们,对生命的起源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远古时候伏羲氏在《易》中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署,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天尊贵在上,地卑贱在下,乾坤的位置就这样确定了。贵贱的位置顺序明确了。天和地之间、动和静之间有一定规律,阳刚和阴柔就分明了。人按类别相聚,物按种群划分,吉和凶也就此产生。在天上形成了日月星辰等天象,在地上形成了山川草木等,大自然的变化就此出现了。于是,雷霆鼓动、风雨润泽、日月往来、寒暑交替。乾道阳刚者为男,坤道阴柔者为女,天始创万物,地养育万物。这里伏羲氏对太阳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大自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向我们作了简明扼要的解释。《皇帝内经》也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曾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人物中唯一涉及生命起源领域的思想家。《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第五十八》中,曾子与弟子单居离以问答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自然观和生命观,曾子认为:“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毛虫毛而后生,羽虫羽而后生,毛羽之虫,阳气所生也。介虫介而后生,鳞虫鳞而后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倮匈而后生也,阴阳之精也。”曾子指出了阴阳的精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飞鸟走兽是阳气所生,龟科等水生动物是阴气所生,人是“阴阳之精也”!这是曾子关于自然界发展变化和生命起源的基本观点,也是儒家思想关于生命起源的基本观点。
&&&&&&6、化学起源说&&&&&&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根据科学的推算,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早期的地球是一个很炽热的球体,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那时地球上是绝对不会有生命存在的。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经过四个阶段的化学进化过程,一步一步演变而成的。&&&&&&1.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原料: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能量:大自然不断产生的含有极高能量的宇宙射线、强烈的紫外线和频繁的闪电等。&&&&&&1953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者米勒及其助手在实验室内首次模拟原始地球在雷呜闪电下将原始大气合成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米勒等人设计的火花放电装置如课本的图中所示。他首先把200毫升水加入到500毫升的烧瓶中,抽出空气,然后模拟原始大气成分通入甲烷、氨、氢等混合气体。将入口玻璃管熔化封闭,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进入容积为5升的烧瓶中,并在其中连续进行火花放电7天,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现象,再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生的物质沉积在U型管中,结果得到20种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中有11种氨基酸。这11种氨基酸中,有4种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是天然蛋白质中所含有的。&&&&&&继米勒的工作后,不少学者利用多种能源(如火花放电、紫外线、冲击波、丙种射线、电子束或加热)模拟原始地球大气成分,均先后合成了各种氨基酸,以及组成生物高分子的其他重要原料,如:嘌呤、嘧啶、核糖、脱氧核糖、核苷、核苷酸、脂肪酸等。由此可以看出: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原始大气成分在一定能量的作用下,完全可以完成从无机物向简单有机物的转化。(需要说明的是:新近的发现已令有的人对此结论产生了一些怀疑。有的科学家认为,早期地球上的任何CH4、NH3和H2S都会迅速被紫外线辐射所分解,释放出的H2多数也会逃逸到太空中,根据目前的理论,早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汽、CO2、CO、N2等气体,可能还有一些游离氢。)&&&&&&由于火山爆发的同时,使地壳不断地隆起或下陷,形成了山峰或低地,后来,当地表温度下降后,散布在原始大气里的、达到饱和状态的水蒸气遇冷形成雨水而下降,流到低地就形成原始海洋。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经雨水作用最后汇集在原始海洋中,日久天长,不断积累,使原始海洋含有了丰富的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有机物,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化学进化过程的第二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原始海洋中的氨基酸、核苷酸、单糖、嘌呤、嘧啶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经过极其漫长的积累和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一些氨基酸通过缩合作用形成原始的蛋白质分子,核苷酸则通过聚合作用形成原始的核酸分子。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原始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意味着生命从此有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美国学者福克斯认为,原始海洋中的氨基酸可能被冲洗到火山附近等温度高于水沸点的热地区,它们在那里蒸发、干燥和聚合,产生的类蛋白又被冲回海洋,进一步发生其他反应。他在实验室内将多种纯氨基酸混合,在无水条件下加热至160—200℃,几小时后就得到具有某些天然蛋白质性质的类蛋白。(原始的蛋白质和核酸与现代生物中的蛋白质和核酸并不一样,它们又经过若干亿年的不断演变,以至结构越来越完善,功能越来越复杂,才形成像现在的蛋白质和核酸的高分子化合物。)以后又有人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用核苷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合成类似天然核酸的物质。&&&&&&3.化学进化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以原始蛋白质和核酸为主要成分的高分子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经过漫长的积累、浓缩、凝集而形成“小滴”,这种“小滴”不溶于水,被称为团聚体或微粒体。它们漂浮在原始海洋中,与海水之间自然形成了一层最原始的界膜,与周围的原始海洋环境分隔开,从而构成具有一定形状的、独立的体系。这种独立的多分子体系能够从周围海洋中吸收物质来扩充和建造自己,同时又能把小滴里面的“废物”排出去,这样就具有了原始的物质交换作用而成为原始生命的萌芽,这是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但这时还不具备生命,因为它还没有真正的新陈代谢和繁殖等生命的基本特征。&&&&&&团聚体假说&&这一假说是由原苏联学者奥巴林提出的。奥巴林等人把均匀、透明的白明胶(一种动物蛋白质)的水溶液与阿拉伯胶(一种多糖)的水溶液混合在一起。用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原来均匀、透明的胶体溶液变得浑浊了,继而出现了具有明显界膜的小滴,奥巴林把这种小滴称为团聚体。由于发现这种团聚体可以表现出合成、分解、生长等生命现象,奥巴林等人认为团聚体可能是原始生命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微球体假说&&这一假说是由美国学者富克斯提出的。福克斯等人把酸性的类蛋白物质用1%的NaCl 溶液稀释经加热、溶解、冷却以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溶液中有无数的球状小体。福克斯称它为类蛋白微球体。&&&&&&微球体能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具有双层的界膜,通过这个界膜,微球体能够与周围环境进行有选择性的物质交换。它们在高渗透压的溶液中收缩,在低渗透压的溶液中膨胀。福克斯认为,微球体就是最初的多分子体系。
&&&&&&4.化学进化过程的第四个阶段: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具有多分子体系特点的小滴漂浮在原始海洋中,经历了更加漫长的时间,不断演变,特别是由于蛋白质和核酸这两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其中一些多分子体系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地发展,终于形成了能把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统一于一体的、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并能进行繁殖的原始生命。&&&&&&这是生命起源过程中最复杂、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它直接涉及到原始生命的发生,是一个飞跃,一个质变阶段。所以,这一阶段的演变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关键,但目前仅仅是推测,如果能得到证实并能进行模拟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能人工合成生命,这将是生命科学上一个重大的突破。&&&&&&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蛋白质分子,分子量约为6000,由51个氨基酸、两条肽链(分别为21肽和30肽)组成,这在当时远远超过国际水平。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这是一种RNA,是酵母菌在合成蛋白质时,专门用来运送丙氨酸到核糖体上的t-RNA。它的分子量为26000,比牛胰岛素的分子量约大4倍,结构也复杂得多。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对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第二阶段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原始海洋是地球上最初产生的有机物的汇总场所,有机高分子的形成,多分子体系的组成,以及原始生命的诞生都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而海水能阻止强烈的紫外线对原始生命的破坏杀伤作用。所以说,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1)原始生命虽然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但其结构十分简单,不可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条件,而只能以原始海洋中已经存在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所以其同化方式应该是异养型。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气,因此其异化方式只可能是厌氧型。所以,原始生命的代谢类型最大可能为异养厌氧型。&&&&&&(2)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是原始地球条件和各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今的地球条件下,作为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已不存在了。随着地球上最早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始藻类(如蓝藻)和以后绿色植物的出现,现代大气已成为含氧丰富的氧化性大气,而不再是生命起源所必需的还原性大气。现今地球的大气层中有臭氧层阻挡了大部分的紫外线,没有了强烈的太阳辐射,也没有频繁的闪电,地球的温度也降低了,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必需的自然界的高能作用已不复存在。另外,也不再有含丰富有机物、含盐量极少的原始海洋那样的环境。现在的地球上由于存在大量的游离氧(可以氧化有机物)和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物)各种有机物不可能像在原始海洋中那样长期保存和积累。因此,在现在的地球环境条件下,是不可能再产生新的原始生命的。正因为地球上不会有新的生命起源,现在地球上生物若灭绝一种,就永远地消失,一去不复返。因此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尤其保护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当务之急。
二、万物有灵论&&&&&&万物有灵论为发源并盛行于17世纪的哲学思想,后来则引用为宗教信仰种类之一。哲学上的“灵魂”概念是指存在于人的身体之中,但与身体对立的精神实体。宗教认为灵魂是可以离开形体而独立活动,并且不会随形体死亡而死亡的超自然存在,是人或物一切行为的主宰。万物有灵论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那里表现为把一切都看作是有生命的,生命是物质的属性,生命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那里表现为生命活动、精神活动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万物有灵论认为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倡导此理论者,认为该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简言之,万物有灵论支持者认为“一棵树和一块石头都跟人类一样,具有同样的价值与权利”。基于此理论,后来也被广泛扩充解释为泛神论。 18世纪英国的著名哲学家休谟在其《宗教自然史》一书中对这种人性的自然倾向作出过深刻的分析: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意向,即认为一切生物都跟他们自身相类似,并把这些他们非常熟悉和他们完全理解的……品格转移到每一种物象上面。那些经常占据他们的思想并义总是以同样的形式出现的未知的原因,使得他们把一切都预想成是完全相同的。还在不久以前,我们曾经把思想、智慧和情感赋予了它们,有时甚至把人的肢体和形象也赋予了它们,以便力求使它们和我们相似。 &&&&&&19世纪法国的著名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也把这种人性外推和泛灵化的自然倾向称之为“天赋意向”,并认为“物神祟拜”这种宗教现象就是由此而形成的:这种物神崇拜的特点就是自由而直接地运用我们下面的天赋彦向,即在所有自然的和人工的外在物品中看到由生命而赋予灵性的实质,这种生命在其本质方面跟我们是相类似的,但是在力量方面却是变化着的。在于我的自然物品和人工物品,都想像为具有“灵性”和“生命”的存在,想像为与我们人类相似的存在,这就导致以物为灵、以物为神的“物神崇拜”入而这种“物神”观念实质上不过是人的“灵魂”观念的外报和泛化。&&&&&&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近代西方宗教学奠基人之一的泰勒则把孔德这里所谓的“物神祟拜”称之为“万物有灵论”。在泰勒看来,这种由人之灵魂外推或泛化为“万物有灵”的推理方式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思维的普遍特征。在这个问题上,对于自己童年时代情况的回忆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指南。那时,我们常常自然而然地把棍棒、椅子和玩具之类非生命事物当成活生生的人物。通过人性的外推与泛化,人把生命力或灵魂赋予外间事物。不仅赋予有生命力的动物和植物,也赋予本无生命的自然事物(日月星辰山水金火之类)和人工器物。于是,物质自然界变成了皆有生命和灵魂的万物有灵的世界,变成了人性化的精灵世界。泰勒认为,灵魂观念是一切宗教观念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观念之一,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发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全部宗教意识的核心内容。&&&&&&许多宗教学家反对泰勒把原始人看成是原始时代的哲学家,认为原始人的灵魂观念和泛灵论,并非出于哲学性的住是,而是由于他们对身心关系的无知。泰勒之后,出现了修正泰勒“万物有灵论”的“前万物有灵论”,主要有:(1)弗雷泽的巫术论。认为原始人在进行万物有灵崇拜之前,已相信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为某种非人格性的超自然力量所统治的,并进行巫术活动,企图以此命令和控制自然物,在巫术无效后才开始宗教性崇拜。(2)马雷特的巫力论,认为人类最初崇拜、敬畏的对象是某种神秘的、泛灵的、超自然的“力”。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W•冯特研究民族心理20多年,发展了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并作了部分修正和补充,提出了“体魂”的概念。体魂是指与整个身体联系的或与某个特殊器官相联的灵魂。泛灵论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不仅是宗教的起源之一,而且还出现在不少的哲学体系中,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等都以泛灵论解决灵魂和肉体的关系。 &&&&&&20世纪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儿童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主要表现在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两方面。随着年龄增长,泛灵观念的范围逐渐缩小。4~6岁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活的东西,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6~8岁儿童把有生命的范围限制在能活动的事物;8岁以后开始把有生命的范围限于自己能活动的东西;更晚些时候才将动物和植物看成是有生命的,皮亚杰认为,前运算期的儿童处于主观世界与物质宇宙尚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缺乏必要的知识,对事物之间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一无所知,所以思维常是泛灵论的。美国心理学家S.霍尔则认为,儿童在个体意识发展的过程中,重演了人类意识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和过程,这个过程或多或少地伴随着某种自发的宗教意识的出现。
&&&&&&作为人类儿童时期的原始社会,由于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对自然界的严重依赖,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无力抗衡,使最初出于对先者灵魂的尊敬而产生的祖先崇拜,发展为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如天帝、太阳神、雷神等,并导致了对超现世的彼岸世界(天堂、地狱等)的崇拜和信仰。&&&&&&原始人由于对观察到的一些生理现象不能作科学的解释,认为睡眠、疾病、死亡等是因为某种生命力离开了身体;在梦中,人原地不动却可作长途旅行、与远方的或已死去的亲友见面谈话,是因为人的化身在进行真实的活动。他们把死亡和梦幻看作是独立于身体的生命力的活动和作用,这种生命力就是最初的“灵魂”观念。&&&&&&在早期人类形成“灵魂”观念之后,把这个观念从人自身外推到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万物之上,运用类比方法,把人生性的灵魂对象化、客观化,并推及其他一切事物,认为动物、植物、山水石等无生物,雷雨电等自然现象也和自己一样,是有意志、有灵魂的,于是就产生了“万物有灵”观念。灵魂既然是独立于形体的,那么,形体虽亡而灵魂不灭,与形体相联系的物质性的灵魂观念发展成了独立于形体的、非物质性的灵魂观念,这种纯粹的灵魂可以随意地或暂时地附着在任何事物上,成为原始人崇拜的神灵。虽然在灵魂观念异化为神灵观念的具体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教可能有不同的途径和形式,但“万物有灵”观念运动了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 动物有灵魂的信仰最为普遍,也比较容易理解。南美巴塔哥尼亚部落把死者的武器和装饰品同死人一起埋葬,并把所有属于死者的动物杀死,以便他能在另一个世界使用它们。北美印第安人相信,每一个动物都有自己的灵魂,而且每一个灵魂都有未来的生活,狗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也继续为主人服务。波尼部落的战士死后,人们把他的战马杀死在他的坟墓之上,以便战士死后乘骑。堪察达尔人相信,每一个生物,甚至最小的虫子,都将在其它世界重新生活。库基人认为,凡在狩猎中被他们杀死的动物,其灵魂在未来生活中仍归属他们所有。祖鲁人则说,他们杀死的牛,将在地府中复活并成为他们死后生活的财产。这种动物有灵的观念,甚至在基督教神学中保留其地位与影响。&&&&&&植物虽然不像动物那样,具有空间行走的本领和情感欲望的表现,但在有生有死、有健康与疾病方面则与动物相同。所以,自原始时代以来,人们就常把灵魂赋予植物之身。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如侗族)和南亚一些民族(如克伦人)均相信稻谷有“稻魂”,稻魂的去留决定稻谷的生长是否繁壮,因此而有相当隆重的祭谷魂仪式。克伦人在稻子生长不好的时候,便要举行招谷物仪式。他们念的咒语说道:“哦!来呀稻子的魂灵,回到地里来,回到稻子上来,从西方来,从东方来,从飞鸟的喉咙,从猿猴的口中,从大象的鼻中,从所有的谷仓中,哦!稻子的魂灵,回到稻子上来,” &&&&&&在我国的传统信仰中,万物皆有灵性,都是活的生命。狐狸可以成仙,龟蛇皆能成神,不仅老百姓信而不疑,有事则祭而拜之;甚至还被佛道引入经典,诗人和小说家则绘声绘色写进自己的作品之中。宋代大诗人范成大有诗为证:“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好作春”。《封神榜》中的截教诸神,《聊斋志异》的狐仙人鬼,《白蛇传》的蛇精……固然是小说家的文学虚构,可也集中反映了我们民族传之悠久、信之弥深的万物有灵论。
三、生命的二元性&&&&&&1、物质与意识&&&&&&如果说生命的起源、进化是从物质角度阐释生命的,那么万物有灵论就是从灵魂、意识角度来解读生命。作为物质与意识的高度统一体的生命,物质和意识,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物质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1.无机物的反应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也可以这样说,意识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人在劳动实践中改变自然界也改变人自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经过亿万次重复而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自觉反映。意识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和思维存在的形式是语言,而语言的外壳则是由物质空气的震动产生的声音。&&&&&&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人脑是意识的物质载体,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现代科学对意识活动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证明:意识的产生过程不仅与生物电的传递过程一致,而且也与脑化学物质变化的过程相一致。这些都说明,人脑的生理活动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人脑受到损害,就会阻碍脑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人的意识活动也将受到影响,甚至失去机能。这些都说明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人脑不会自动产生意识。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通过传导神经传达到大脑,使人脑对客观事物做出反映,才会产生意识。如果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产生反映。人脑只是一个加工厂,没有原材料,大脑就不能加工出任何产品,不能进行意识活动,不能产生出意识。所以,意识来源于客观存在,其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则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一方面,意识是客观事物经过加工之后在大脑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受到反映者个人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意识都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物质却是存在于意识之外,可以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它既包括自然事物,也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社会。&&&&&&但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的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选集》第2卷,第147~148页)。物质和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统一于物质。统一的物质世界中原本没有意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产生于实践,它们的统一又在实践中实现。
&&&&&&2、灵魂与肉体&&&&&&生命的存在是物质与意识在实践中的对立与同一。然而在西方哲学家的论述中常常把物质与意识的名词转化为了肉体与灵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认为,生命是肉体与灵魂的结合及统一。&&&&&&柏拉图认为生命是一种堕落现象,灵魂与肉体相结合的实质是灵魂受到肉体的束缚和限制现象,而“被囚困的人观察世界,是受限制的,他只能看到狭窄的空间,而认知也必然片面而错误。如同酒鬼眼中的世界,模糊混乱”。因而,他说道:“所以要想让思想清楚,就不能有视觉听觉的干扰,也不能有痛苦愉快的干扰,必须尽可能地摆脱肉体,尽可能地避免与肉体结合与联系,独立地去探求真实。想领会真理,就必须摆脱肉体的束缚,单单用灵魂去观看事物”。 &&&&&&然而,柏拉图又认为:“神所不同于常态的重要一面就于,他们的肉体和灵魂不是凭借外力凑合在一起的,而是由灵魂与肉体组合的不朽的生命统一体。他将善与神相联系,认为神本身是理性、永恒的,他们与善共存,而他们的灵魂和肉体则达到难以想象的境界”。黑格尔认为柏拉图说明了存在生死之物的事物必有限,而最高的存在形式(神),则为灵与肉、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对于肉体对灵魂的限制方面,这应当是柏拉图针对现实世界中人们普遍沉迷现象所作出的断言;然而,现世之中却还是有从沉迷中觉醒过来的人存在的。而能够从沉迷中觉醒过来的人,这就应当是柏拉图关于对神说的观点,以及世间所存在着的智慧者灵魂与肉体结合下另一种高度统一协调的现象了。 &&&&&& 生命现象限制了人的感知,而从表象层面感知的事物又是一种不断变化与短暂,也是感性的;它只能满足生命短暂上的需求,如口渴、饥饿和性以及追求肉体快感上的刺激等。从局限和变幻无常的表象感知中,这又是限制了人对事物真相的思维、把握和追求。而独自存在的灵魂则由于不具肉体这一桎梏,它就能够不能肉体欲望的干扰和表象的欺骗所朦蔽,它就能够自在自为把握到自我的理念。因而,灵魂代表理性,肉体代表感性;当肉体与灵魂相结合时,他就是一个既理性又感性的人了,至于他偏向于那一面就看其灵魂对肉体的把握程度上所决定的。因此,柏拉图的堕落生命论乃是一种消极而偏见的观念。 &&&&&&其实,我们无必要为灵魂受肉体束缚与限制感到恐惧的,因为只要我们的灵魂是一个爱好思维的灵魂,只要我们的灵魂是一个勤思勤想的灵魂,那么,我们的灵魂就必然能够觉醒过来的一天,就自然会不再受肉体及表现世界的蔽骗,而这时我们则能够生活在一个理性的世界之中,不再迷茫,不再彷徨。即我们不要把绝对时间用在物质生活上,或只生活在表层生活上,而是要沉入生活,沉入到自我心灵深处,与沉入到事物内部去细细感受和体验自我及事物真相与原理。这样,我们就能够在既拥有肉体的条件下,又能够清醒感悟宇宙与人生万事万物本相,达到肉体与灵魂高度统一协调的境界。并且,不断认识事物的同时,我们的灵魂也得到了提升,不再肉体的困境再次感到为难,感到困顿。 &&&&&&人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上,特别是社会上的首先是以肉体的形式出现并存在着,然后才是精神的也是灵魂的方式表现着自我,并证明自我是存在的。虽然,灵魂是先于肉体就已存在的物质和现象,但是,人生活于物质世界上和为维持生命现象所必要的物质生活,以及在社会中为占具优势心理需要和追求快感心理需要的思想行为等,这就首先决定了人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为适应这种现实生活需要而导致了他必须首先服从这种需要的思想观念自然而然的产生与形成了。然而,人只仅仅以此生活方式生存着,这又是无法帮助人进一步发展自我,及帮助其灵魂获得解脱和得到永生的,至少是在提升自我灵魂境界方面上得不到任何益处。人只是一生渡过了又是一生,即从茫然中来,生活在茫然之中,最后又在茫然中离开,从而在灵魂境界上不能得到丝毫突破,假设人是有轮回现象的一种循环。这是人的感性思维生活方式,是处于灵魂尚未觉醒时的茫然懵懂的生活方式,也是为物欲所左右着的唯物质生活方式。 &&&&&&而灵魂能够觉醒了的人,他就会以精神生活方式为主,物质生活为辅的智者生活方式来思辩人生及世界,以求达到灵魂境界上的提升。智者生活于明晓与不惑之中,生活于洞察事物本原与真相之中,生活于灵魂境界不断提升之中,还有什么比智者的这种生活更幸福的事情呢? &&&&&&一般而言,灵魂主导着肉体,然而,基于现实上为维持肉体生存需要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欲望也会反作用于灵魂,朦蔽了灵魂的理智,令灵魂丧失了自主意识和主导作用。凡是为肉体本能及欲望所操控着的灵魂,我们都可视其为堕落,也唯有这样的灵魂方可称之为堕落。而一个能够自主自在的主导着肉体的,并决定着自我要做为一个智者的灵魂,他就并不是堕落的,而是向上、向善、向智的升华了的高贵灵魂。
&&&&&&3、形与神&&&&&&“形、神”是古人对生命认识和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相互生化,比较正确地反映古人对生命认识的意义。&&&&&&形,形体、形状也。《易经》:“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淮南子•原道训》“性命者与形俱出”。“神”字,《说文》说:“引出万物者也。”有些学者认为“申”是十二地支之一,方位在西南,如北斗星的北久在申方的话,其斗柄则正指东北寅方,所谓“羊柄回寅,天下皆春”,大自然的一切生机从此萌发矣。&&&&&&《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则组成万物的本原。“气”具有输布、宣化、流注、决渎的作用,以司升降开阖和变化之职。“气化”是其功能,自然界的万物发育、繁衍和变更是与“气化”的过程相一致的,张景岳《》说:“始者肇其生机,散者散于万物,布者布其茂盛,终者收其成功。此言万物之始终布散,本同一气,及其生化成熟,乃合有厚薄,少多之异也”。“气”在生命过程中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讨论形神关系的时候,当然更需要充分认识“气化”的作用。&&&&&&因此,在“形、神、气”三者关系上,“形”是人体,是本;“神”是生命的活动功能,所谓“形与神具”,乃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那么“气”乃是禀天地精华的特质“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人合一”全赖“气化”的合成。&&&&&&形与神的相互作用上,古人认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这是南朝哲学家范缜在著名的《神灭论》中首先提出的,他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又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当时的文学家沈约著文《难范缜&神灭论&》,他的论点是“有知之神亡,无知之形在,此则神本非形,形本非神,又不可得强令如一也。“他的结论是:”形既无知,神本无质,无知便是神亡,神亡而形在。”
&&&&&&1.道家的形神观&&&&&&春秋末年略早于孔子的道家创始人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就已提出了形神两者在一个人身上是不可分离的思想。老子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十章)对于这句话在学术界里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载”是助词,“犹夫也”。魂魄,即指灵魄与形体(魄为体魄)。全句是说,灵魂与形体抱在一起,能不分离吗?另一种解释认为“载营魄”即指运载着魂魄(灵魂);抱,指抱着身体(形体),两者能不分离吗?这两种解释虽有些不同,但内容上基本一样,强调的都是对一个人来说,精神与形体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分离了就不存在生命了。&&&&&&之后,庄子则进一步发挥了老子的思想。《庄子·知北游》提出:“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万物以形相生。”它把虚无的“道”说成世界的本源,认为精神由道产生,形体由精神产生,精神比形体更根本。庄子还从“通天下一气”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生死完全是一种自然气化的现象。《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庄子·知北游》)这里庄子实际上否定了鬼魂的存在,认为生死为自然气化的过程。视死生为一贯,死是生之始,生是死之徒(连续)。所以庄子对待人的生死问题态度十分旷达,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悲伤哭泣,反而“鼓盆而歌”,认为这是天地自然造化的结果没有必要为之悲伤。《庄子·至乐》记载说:“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慨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嗷嗷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在这里庄了讲了一番他妻子死了而自己不哭反而鼓盆而歌的道理。庄子认为,人之生死气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代谢一样的自然过程。人死了后,人家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大哭大叫,自以为这样做是不通达自然变化的法则的,所以我才不哭。由此可见,庄子完全把人的生死看成是自然变化的过程,是不相信有什么人死为鬼传统迷信思想的。&&&&&&战国时期道家除了庄子学派之外,还有一个较有影响的学派就是黄老学派。其主要代表著作就是《管子》中的《内业》、《白心》、《心术》上下四篇著作。尤其在《管子》的《内业》中明确地提出了精气说,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就是精气。《管子·内业》说:“凡物之精,(此)[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是故(民)[名)气。”这是说宇宙万物,下为五谷,上为列星,皆为精气合而生。并用精气来解释鬼神和圣人,流于天地之间的精气就是鬼神,所以鬼神并不神秘,鬼神的作用其实就是精气的作用(“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这是对鬼神的一种新解释。至于圣人之所以有智慧,也是精气藏于胸中的结果。《内业》又说:“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这即是说,心这一器官可以成为精气集居的地方,心中精气充盈了,人的耳目就能聪明,四肢就能坚固。在这里讲的是心中藏着精气就能使人有智慧。由此可见,在形神问题上有着形神二元的倾向。所以《内业》接着说:“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为人。”人的精神来自天的精气,而其形体则来自地之气。这确实有形神二元的思想了。
&&&&&& 两汉时期,形神关系问题又有新的发展,《黄帝内经》从医学的角度提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认为“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能形与神具,而尽终天年”。把唯物主义形神论推进了一步。 &&&&&&汉代的道家代表著作,自然要首推《淮南子》了。《淮南子》在形神问题上,以为精神比形体更重要,主张“以神制形”、“神贵于形”、“形有灭而神未尝化”。《淮南子·原道训》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人的生命是有形、气、神三者组成的统一体,神则是生命的主宰者,可见人的生命是一刻也离不开形、气、神的。《淮南子·精神训》又说:“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人其门,而骨骸反其根,我尚何有?”这里的思想明显受了《管子·内业篇》天出其精,地出其形的思想影响,精神来自于天,最后又回返天门,骨骸(形体)来自于地,所以归根人土。这仍然是带有形神二元论思想倾向的。&&&&&&王充吸收了当时天文学、医学等自然科学成果,提出“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的学说。王充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面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而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这是强调人是由精气组成的,而能养精气者血脉也,精气的存在离不开血脉,人死血脉竭而精气灭,精气灭而形体朽败成灰土何以为鬼。王充又说:“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犹粟米在囊橐之中也。死而形体朽,精气散,犹囊橐穿败,粟米弃出,囊橐无复有形,精气散亡,何能复有体,而人得见之乎?”在这里王充以囊橐与粟米来比喻形神关系,其实仍然是在形神二元论的范围里打圈子,并没有能突破传统道家思想的束缚。&&&&&&由于道家认为人的生死完全是一种自然气化的现象,所以汉代还有一位道家人物叫杨王孙的,他提倡薄葬裸葬,反对儒家厚葬传统。他说:“夫死者,终生之化,而物之归者也。归者得至,死者得变,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声,乃合道情。……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之言归也。尸块然独处岂有知哉。”既然死为物之归,精神与形体各归其所从来,“故谓之鬼”,其尸块然无知,因此完全用不着厚葬。为此杨王孙提出了薄葬裸葬之主张。他说:“盖闻古之圣王,缘人情不忍其亲,故为制礼。今则越之,吾是以裸葬,将以矫世也。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竞以相高,靡财殚币,腐之地下。或者今日人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何异?”厚葬无益于死者。只能是靡财殚币,腐之地下,或者今日人土而明日就为他人所发,这与裸葬薄葬有何差别呢?&&&&&&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一些玄学家也继承了以往道家的思想,主张无鬼论。如阮瞻、阮修等人皆持此说。阮瞻,《晋书》称他:“素执无鬼论,物莫能难。每自谓此理足可以辩证幽明。”可惜的是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他是如何论证无鬼论了。阮修与阮瞻一样亦持无鬼论。《晋书》说他:“好《易》《老》,善清言,尝有论鬼神有无者,皆以人死者为鬼,修独以为无。曰:‘今见鬼者云著生时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有鬼邪?论者服焉。’从这记载看来,阮修的无鬼论思想比较简单,并没有更多的理论学说。
&&&&&&2.道教的形神观&&&&&&道教正式产生于东汉末年,它直接继承和发挥了战国以来的神仙学思想、传统的鬼神观念,并以道家的哲学思想作为自己宗教教理和教义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起了尊道贵德、重生贵生、济世度人,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为目的的我国本土自生的宗教——道教。由于道教以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为目的,所以它在形神问题上,既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佛家,甚至也不同于道家学派。道教为了求得长生,尤重养生,重视生命问题的研究,所以十分重视对形神问题的讨论,主张欲求长生必须安神固形,形神相须,炼形炼神,性命双修达至长生而不死。&&&&&&东晋的著名道教理论家葛洪认为,形须神而立,形者神之宅,固形而可留神。对此他加以论证说:“夫有因无面生焉,形须神而立焉。有者,无之宫也;形者,神之宅地。故譬之于堤,堤坏则水不留矣。火之于烛,烛糜则火不居矣。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根竭枝繁,则青青去木矣。”这里讲的也是形神二元论,有形的形体是无形的神之宅。然而形体犹如堤,堤坏水不留,身劳则神散。所以只有固形才可留神,要长生不死,就得使形体永固,精神也才能不离散而在身体中永存,人的生命才得以长生不死。&&&&&&南朝的高道陶弘景则明确地提出了形神双修的思想。他说:“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故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形神离别则死,死者不可复生。”可见要使形神永不分离而长生,必须做好形神双修的功夫,使神形俱济。然而人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生命总是有生有死的,不可能长生不死。所以道教的长生不死思想经常受到儒家和佛家的批评。&&&&&&早在汉代王充即已批评道教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这是说,长生不死成仙是虚妄之言,人与一般生物一样,不可能不死。北周时的佛教徒道安也批评说:“佛法以有生为空幻,故忘身以济物;道法以吾我为真实,故服饵以养生——纵使延期,不能无死。”道教讲服食金丹大药可使长生不死,然而事与愿违,往往吃了有毒性的金丹反而致死不得长生,所以后来的内丹道教兴起之后逐渐就抛弃了形体可以长生不死的思想。如宋金时期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即说:“欲求不死而离凡世者,大愚不达道理也。”认为追求长生不死者是不懂道理的大愚之人,从而否定了长生不死之说。全真道亦主性命双修但以性功为主,并吸取了佛教的明心见性的思想,认为修道主要是明心见性(“真性”)达到的是超越了生死问题的最高的一种精神境界,从而克服了以往道教的追求长生不死、肉体飞升的传统旧说。
&&&&&&3.儒家的形神观&&&&&&儒家学派,在形神关系问题上,在创始人孔子思想中表现在人与鬼的关系,即“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倾向。《论语·先进》记载说: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在这里孔子明显地表示出了他重人事,重人生,轻视死,轻视鬼神的思想。所以孔子在回答“樊迟问知”时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然而孔子又十分重视祭祀。“所重:民、食、丧、祭”。(《论语·尧曰》)孔子甚至还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祭祀必须认真严肃,祭神就必须如确有神在一样,那么孔子为什么要把祭祀看得这样重要呢?在这里孔子并不把自己的祖先去世仅看作是一种纯粹自然现象,人已经是人文化了的人。人之去世也应当有人文意义。祭神就是人文的一种重要表现,是社会道德教化的需要,是实行孝道实现孝心的表现。所以孔子的弟子曾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这是说,要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虔诚地祭祀祖先,这样老百姓德性就能归于厚道了。&&&&&& 孔子的重人事轻鬼神的思想,似乎并没有明确否定鬼神的存在,但“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思想,完全是可以引申出无鬼论的思想的。因此,稍后于孔子的儒者公孟子等人,就明确地提出了无鬼论的思想。公孟子主张“无鬼神”的思想。在这里儒家既讲无鬼神,又讲祭祀,这似乎是一个矛盾问题。对此,墨子提出了责难。墨子说:“执无鬼而学祭祀,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墨子·公孟》)为此,墨子继续倡导有鬼论,又从节用的观点出发,提倡薄葬,反对传统的厚葬久丧制度。墨家虽未以形神对举,但它认为人的生命现象是形体与知觉结合的产物,说:“生,刑(形)与知处也”(《墨子·经上》)。之后战国末年,在形神关系问题上,儒家另一位大师苟子曾经提到“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荀子·天论》)的思想,但并没有展开。&&&&&& 儒家真正把形神关系当作一个重要问题来加以讨论的,是从汉代开始的,桓谭《新论》中就有专门阐说形神关系的篇章。桓谭提出了以烛火喻形神的观点,桓谭说:“言精神居形体,犹火燃烛矣。如善扶持,随火而侧之,可毋灭而竟烛。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更不能“后燃其他”,即不能使燃烧剩下的灰烬再燃烧发光。由此得出人死如灯灭、火烛具尽的结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以烛火喻形神的思想,论说了精神必须依赖形体而存在,就如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一样。这一烛火(或薪火)喻形神的思想在历史上影响很大,直至南朝齐梁时代范缜提出“刃利喻形神”之后才有所突破,从而使得在形神学说上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南朝范缜抛弃了精气说,提出了形质神用的观点。认为形是物质实体,神是形体的一种功能或作用,他以“刃利之喻”代替“薪火之喻”,在理论上完成了一个飞跃。他说:“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神灭论》)。&&&&&& 我们都知道,以王弼为代表的魏晋玄学思想,是以本末体用关系来讨论玄学的有无问题的。王弼倡导以无为本为体,以有为末为用的玄学本体论思想,认为“无’’是“有’’的存在的依据(“不能拾无以为体”)。在这里王弼虽然强调了有与无不可分离,但似乎“有”与“无”尚是两种不同的东西,并不是有无一如体用不二(二而一,一而二)的。真正倡导体用一如的,即主张用即体,体即用的一元思维的,当首推东晋时代著名的青年佛教理论家僧肇。他在其著名著作《肇论》一书中,就是用“体用不二”,“体即用,用即体’,的思维方法来阐明大乘中观佛学的有无一如(有即无,无即有)的不真空观的。尤其在他论说般若无知而无不知的体用关系时说:用即寂,寂即用,用寂体一,同出而异名,更无无用之寂而主于用也。是以智弥昧,照逾明;神弥静,应弥动,岂曰明昧动静之异哉?用,指无不知之作用。“寂”,指无知寂静之体。般若之寂静无知之体,即是般若无不知之用。在这里体即用、用即体,(静即动、动即静)体用一如而不二的。这种体用一如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确实首先是有佛教大乘空宗所开创的。现在看来,范缜的《神灭论》的思想方法,很可能就是受到了佛教体用一如思想的启迪的。&&&&&&范缜即是以体用一元的思维方法来解释形神一元论,以克服以往的形神二元思想的。范缜说:“或问:‘子云神灭,何以知其灭也。’答曰:‘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这是说,形神是一个东西(神即形,形即神)并不是两个不同的实体,这就否定了形神二元的思想,所以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至于说形神两者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范缜用体用不二的关系明确地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也。,’这里的“质”,指质体(物质实体);“用”指作用、功能。形是物质实体,神是实体的形的作用、功能,形与神本是形质实体与其作用、功能的关系,所以只是一个东西,决不是相异的两个东西,所以形谢了其功能也就没有了(“形谢则神灭”)。既然形神关系是形质实体与其功能的关系,所以以往以薪火喻形神的比喻是不够确切的(薪并不就是火,火亦并不就是薪)。为了准确地比喻,范缜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有形亡而神在?  神与形质的关系就像利与刃的关系,锋利是刀刃的作用,没有刀刃也就没有其锋利的作用。当然没锋利也就没有刀刃的存在。所以形与神就像刃与利一样,是“名殊而体一”的,绝不可能刃没而利存,形亡而神不灭的道理。这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刃利喻形神的思想。这就克服了以往以薪火喻形神的缺陷,有力地阐明了形亡而神灭的思想。在这里范缜的形质神用和以刃利喻形神的思想,可以说从理论上战胜了佛教的神不灭论,从而把我国古代的无神论(否认灵魂存在)思想推进到了一个在古代社会所难以企及的崭新高度。&&&&&&范缜以后,关于形神问题虽仍有讨论,但在理论上没有多大前进。宋代周敦颐以为先有形而后有神,他在《太极图说》中说:“唯人也得其秀而灵,形生矣,神发知矣。”明代学者何塘()提出明确的形神二元论,认为形神是相互独立的,来自宇宙的阴阳二气。他说:“造化之道,阳为神,阴为形;形聚则可见,散则不可见。神无聚散之还,故终不可见。今夫人之知觉运动,皆神之所为也”(《阴阳管见》)。何塘的形神二元论,受到唯物主义者王廷相的批评,他说:“神者,形气之妙用,……夫神必籍形气而有者,无形气则神灭矣”(《答何柏为造化论》)。重新肯定了关于形神问题的唯物主义观点。
&&&&&&4.佛教的形神观&&&&&&佛教自汉代传人中土之后,为了在我国生根发展,为了使古印度的佛教异质文化为中国大众所容易接受,当时人们好用中国的固有文化,主要是儒道两家思想未解释、理解和传播佛教的思想,而在形神关系问题上,这种情况表现得尤为突出。&&&&&&那么佛教为什么要讨论起我国固有的形神关系问题呢?据史书记载,汉代佛教传人中国时,“有经数十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粗,无所不统,善为宏阔胜大之言。所求在一体之内,而所明在视听之外,世俗之人以为虚诞。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人观死生报应之际,莫不矍然自失。”可见,其时人们对佛教的虚无为宗的大乘空观思想,“宏阔胜大之言”是不理解的,认为皆是“虚诞”之言。然而对于佛教的生死报应之说,莫不矍然自失,有着十分恐惧感的,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确是一种新思想。中国人讲福善祸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但只讲自身受报或子孙受报。而佛教讲六道生死轮回,前世作业,后世受报,自作自受这是一种玄微深远,难得而测的学说,甚可畏惧。所以这样的思想,在社会上很有影响,亦容易为大众所接受。但是佛教的这一学说尚需要有一种理论的支撑,人为什么能死后进入轮回呢?人的前世作的业,为什么能传给自己的后世去受报呢?在这里必须似乎要有一个传递者,一个承担者。那么这个传递者,承担者是谁呢?古印度佛教讲因果报应,讲的是业报说。业,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有所谓身(行动)、口(语言)意(思想活动)三业之说,佛教认为“业”产生之后,就不可能自行消失,必将引起善恶的果报,因此业是生死流转的动力(所谓业力)。这就是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理论根据。印度佛教原是不讲灵魂不灭(神不灭)说的。&&&&&&佛教教理中有所谓三法印之说,即印证佛教有三个标准之说。三法印,即是指诸行无常(世界上的万有变化无常,都不是永恒的),诸法无我(一切现象皆因缘和合而有,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涅槃寂静(超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檠境地)。按照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学说,佛教是不承认有独立的人我的,这就否定了灵魂不灭(“神不灭”)的思想。所以原初的佛教反对用灵魂不灭说来解释因果报应的思想,而采用“业报”之说。但是这种业报说不讲果报的承担者,要想解释清楚一个人前后世之间因果报应的关系,似乎也是较困难的。所以后来的佛教又提出了“中阴”说来补充业报理论。何谓“中阴”呢?“中阴’’也叫“中有”,是指人死之后至转生之前的中间之阴形,以解释因果报应的传递者承担者。当然不论是原初佛教的业报说,还是后来的中阴说,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都是很难想象很难接受的异质文化,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讲的是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说,用中国的灵魂不灭(神不灭)说来解释和理解古印度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思想是最为简单最为人们所容易接受的了。因此,当时的佛教就好用中国的神不灭论来宣扬自己的因果报应说。
&&&&&&据汉末的佛教著述《理惑论》记载说:问曰:“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牟子曰:“人临死,其家上屋呼之。死已,复呼谁?”或曰:“呼其魂魄。”牟子曰:“神还则生,不还,神何之乎?”曰:“成鬼神。”牟子曰:“是也。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牟子曰:“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从这一对话来看,佛教信徒牟子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援用的完全是中国传统的灵魂不灭(即鬼神)学说,“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不死的魂神就是因果报应的承担者传递者,这样一来,佛教的因果报应说也就很容易能为中国人所接受了。&&&&&&时至佛教始盛的两晋时期,用我国的神不灭论来解释和宣扬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讲得最系统最完备的自然要首推当时的庐山名僧慧远了。一方面慧远直接继承和发挥了我国传统的神不灭思想,并援用了以往道家的形神二元论学说,宣扬自己的形谢神不灭说;同时,另一方面又吸取了儒家的以烛火(薪火)喻形神的思想,论证了烛(薪)尽而火可传递,形尽神可不灭的思想,因此来阐明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并提出了“三报论”(现报、生报、后报)的思想。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中说:神也者,园应无生,妙尽无名,感物而动,假数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假数而非数,故数尽而不穷。这是说,神是神妙的东西(“精极而为灵者也’’),它是与物与数不同的,它感物而非物,“假数而非数”,物与数是有生灭变化的,而神是永远不灭的。这也即是说,人的形体这样的物是可尽的,而神是永不灭的。这实就是利用了古人的形神二元的说法,但强调的是形尽神不灭论。&&&&&&至于佛教的因果报应和涅檠寂静的思想,慧远也用神不灭论来解释之。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中说:是故经称,泥洹不变,以化尽为宅,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何以明其然?夫生以形为桎梏,而生由化有。化以情感,则神滞其本,而智昏其照,介然有封,则所存唯已,所涉唯动,于是灵辔失御,生涂日开,方随贪爱於长流,岂一受而已哉?是故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泥洹不变,即涅檠永恒,在于因缘化尽永息,而生由化有,生死轮回,则以罪苦为场。人的生命由因缘化成,化以情感而累其神,于是灵辔失御,生涂日开,随贪爱而长流,生死轮回而受苦无穷。因此,只有反本求宗,不以情累其生,不以生累其神,要做到超落尘封,达至冥神绝境的境界,这就叫做泥洹(涅檠)。由此可见,神不灭论实是佛教因果报应和涅檠学说的理论根基。所以,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特别重视阐说了形尽神不灭的思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慧远还援用了儒家学者桓谭《新论》中提出的薪火喻形神的思想,以证明神不灭论学说。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中说:夫情数相感,其化无端,因缘密构,潜相传写,自非达观,孰识其变?自非达观,孰识其会?请为论者验之以实。火之传于薪,犹神之传于形;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前薪非后薪,则知指穷之术妙;前形非后形,则悟情数之感深。惑者见形朽于一生,便以为神情俱丧,犹睹火穷于一木,谓终期都尽耳,此由从养生之谈,非远寻其类者也。&&&&&&薪火喻形神原是儒家学者反对神不灭的思想,用来证明形谢神灭的。但是依慧远看来,这一比喻正好说明形谢神不灭的,“火之传异薪,犹神之传异形”,薪虽尽但火可传异薪,形虽谢但神可传异形,正好证明佛教的神不灭论的。因此可见,薪火喻形神是不够确切的,是有缺陷的。人的形体消灭了,人的精神作用是不可传递的,也是随着形体而消灭了。这是与薪之火可以传递给异薪是不一样的。因此,“以薪火喻形神”是不够准确的。
&&&&&&慧远的老师是道安。道安是人乘般若空宗学者,慧远早期跟随着道安,也是一位般若学者。大乘空宗主张一切皆空,认为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即所谓人法两空,主张无我说,是反对有人我存在,反对神不灭论的。但是当时的人们深受着中国传统的神不灭思想的影响,同时慧远又在庐山服膺了小乘说一切有部之学,主张一切法皆有自性,从而与大乘空宗无自性思想相反,认为法性是实有的。慧远又用我国传统的神不灭论来解释法性之实有,从而提出了冥神绝境谓之泥洹(涅檠)和三世因果报应学说的。慧远的这一佛教神不灭思想,尔后又影响到了南朝齐梁时代的梁武帝肖衍和佛教信徒曹思文等人,并与范缜的神灭论展开了激辩,爆发了我国思想发展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灭与神不天之争。&&&&&&梁武帝肖衍曾作有一篇叫《立神明成佛义记》的文章,就是发挥了慧远的神不灭论思想的。肖衍说:夫心为用本,本一而用殊,殊用自有兴废,一本之性不移。又说:若与烦恼诸结俱者,名为无明。岂非心识性一随缘异乎?故知生灭迁变,酬于往因;善恶交谢,生乎现境。而心为其本,未曾异矣。以其用本不断,故成佛之理皎然,随境迁谢,故生死可尽明矣。这是说,心识(心理活动)殊用,其一本之性即神不移,心识性一不变而随缘可生灭迁变产生因果报应,而性神为其本,本则不断(不灭),故可立神明成佛义,“与一切善法俱者,名之明”,达至神而明之即可成佛。可见,一个人的能否成佛与生死因果报应,都是与神不灭密切相联系着的。肖衍在《敕答臣下神灭论》一文中,又引儒家经典说:《祭义》云:“惟孝子为能飨亲”《礼运》云:“三日斋,必见所祭。”若谓飨非所飨,见非所见,违经背亲,言语可息。神灭之论,朕所未详。这完全是与以往的神不灭论者的做法一样援引儒家经典以证明之。&&&&&&至于另一位佛教信徒叫曹思文的,他在《难神灭论》一文中特别强调的就是形神二元论。他说:形非即神也,神非即形也,是合而为用者也。而合非即矣。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亡而神逝也。形与神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并不是一个东西,两者有分有合,生则合而为用,死则形亡而神逝,因此证明神是不灭的。
强贴留名,此贴必火。
火不火不知道,老长。先看一半,回头再看下一半。
四、研究生命起源问题的意义&&&&我们人类最关心的是我们自身。自古以来就每每发出“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的疑问和感叹。这个“自身”,第一个层次是我们的个体,即我们的生命本身;第二个层次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最直接的是我们生活的地球;第三个层次是地球之外的空间和其它天体,乃至浩瀚的宇宙。这三个层次以“人”为核心逐次向外展开,形成一种辐射的状况。因此研究生命起源的问题,也就是研究主体的起源,或者说,分别研究主体的三个层次的起源。&&&&对于主体的三个层次的区分,是以“人”为核心逐次分为地球和宇宙的,但是研究其起源问题,却必须先从宇宙的起源开始,最后才能涉及到物种的产生和人类的起源。这是因为宇宙的起源远远早于人类的起源,没有宇宙的起源,便不可能产生地球上的物种和人类自身。这种研究也是和历史的逻辑的发展顺序相一致的。&&&&研究起源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生”的问题。人们之所以对“生”的问题感兴趣,而且穷根追底,毋宁说是最关心的还是“死”的问题,因为谁也不愿意活得好好的就突然死去。应该看到,有“生”才有“死”,没有“生”就无所谓“死”,生命的历程就是由“生”到“死”的一个过渡,或者说是“生”与“死”中间的一个过程。“生”就是发生,“死”就是灭亡。那么在“生”之前是什么?“死”之后又是什么?在“生”之前和“死”之后的这个“背面”,“死”和“生”是否还有联系,又都在做什么?&&&&无论是一个物种,抑或是我们人类和宇宙天体,如果有起源的一刻,将来就一定有灭亡的一刻,这是不依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说我们将生命过程称之为生命活动舞台的前台,那么“生”之前和“死”之后则称之为生命活动舞台的后台。&&&&在生命活动的前台,生命是从发生走向死亡,这一个过程是生命运动的历史;在生命活动的后台,生命是从死亡再走向发生,这背后的过程是怎样进行的?我们至今茫然不知,只有古代的神话作了极不准确的描述,也是只讲结果而不论过程,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科学研究既要注意事物产生的原因和引起的结果,但更看重发生的过程。如果发生的过程始终被藏在一个“黑箱”里,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的全貌。因此,探索这个“黑箱”中的奥秘,从而使我们人类对于宇宙中的所有生命的“发生——死亡——再发生”的规律有所了解,从而认识和阐明生命的本质,并进而达到自知、自觉的目的。
太长,慢慢发。给人时间消化。
关于起源,初始的基础的问题。
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善哉,善哉。
前一代生物死了,但却把基因传给了下一代。这不正是生生不已、薪火相传吗。
等待下文。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Time 0.074062 second(s),query:2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的起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