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平面铣加切削层切能切出怎样的物体

总共13606条微博动态微博: 昨天&17:53&: 昨天&17:53&: 昨天&17:53&: 4&天前&: 4&天前&: 6&天前&: 6&天前&:
查看: 1360|回复: 7
UG2D平面铣用D30R5刀怎么会有这种情况。这不是过切吗
UG2D平面铣用D30R5刀怎么会有这种情况。这不是过切吗、这是哪里设置有问题8 i& T/ N1 n- C; S0 L" V# F6 n
(22.85 KB, 下载次数: 51)
00:31 上传
(80.64 KB, 下载次数: 42)
00:31 上传
用UG的兄弟注意了。
╭(╯3╰)╮轮廓洗注意圆鼻刀最好---------设置成平刀。否则从头洗不会过切,从中间洗你就完了
点孔也不够优化。
同心圆回重复点。
希望有高手解决!!!!!!!!!
试了不行4 N1 W& L+ v% X3 B! G
用UG的兄弟注意了。
╭(╯3╰)╮轮廓洗注意圆鼻刀最好---------设置成平刀。否则从头洗不会过切,从中间洗你就完了
UG& &2D&&点孔也不够优化。
同心圆回重复点。0 y. \5 `' K5 G* X
希望有高手解决!!!!!!!!!9 }6 f! {7 h% f, ?* u
这个是不会过切的,如果你感觉刀路不好看,你可以把D30R5的刀具设置成D30的刀具,实际用的是D30R5的,就不会出现图上的情况了。
本帖最后由 pengf1988 于
11:06 编辑 2 b7 G9 |+ i3 s0 H5 h* e7 e
# F; H( ?& z2 R. J
这个是不会过切的,如果你感觉刀路不好看,你可以把D30R5的刀具设置成D30的刀具,实际用的是D30R5的,就不 ...+ k1 O! e" n# n9 ~# j&&y; F
我这是在工件中间下的刀& &&&是工件中间下的刀& &&&是工件中间下的刀& && &&&不该是这种现象& && &又是从工件头开始加工
楼主 你试下切削参数→拐角→凸角设置成 延伸并修剪
+ t+ K, e+ s&&K
楼主 你试下切削参数→拐角→凸角设置成 延伸并修剪
试了不行/ b* E- D& u/ j
你设35R0平刀就没问题了!" f' X1 G&&k&&h6 Y
我讲这么详细了,G币可以给我了吧& X( ?6 h/ r2 I" T/ K" d
做为一名UG爱好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站长推荐 /1
敬请大家关注11月15日模具设计师技能竞赛总决赛......
感谢以下媒体对2015年东莞市模具设计师(注塑类)职业技能竞赛的宣传报道:CAD自学网、前沿数控技术、东莞模具产业协作平台、高分子天空、直观学机械 、公民模具网。
Powered by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高速面铣刀开发及切削性能研究.pdf6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哈尔滨理工大学T学顾卜学位论文 高速面铣刀开发及其切削性能的研究 摘要 高速切削加工具有高速、高效、高精度的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
天、汽车、模具等机械制造领域。高速切削刀具是实现高速切削加工的前提
和保证。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高速刀具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刀具
的特殊要求。目前,国内高速刀具市场的份额主要由国外著名刀具厂商占
据,制约了我国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在吸取国外先进技
术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刀具产品,满足市场的
需求。 本文以已有的高速铣削机理及高速刀具技术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高速
面铣刀及其切削性能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 针对高速面铣刀切削过程的特点,基于高速切削加工理论,建立了高速
面铣刀单齿和多齿动态切削力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速面铣刀动态切削
力的频谱模型,通过高速面铣刀动态切削力的频谱分析,获得高速面铣刀动
态切削性能的变化规律。 依据高速铣刀ISOl5641标准和高速铣刀动平衡原理,进行高速面铣刀
不平衡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刀具动平衡等级的评价;采用uG行为建模技术,
提出了高速面铣刀动平衡精度的控制方法,为高安全性的高速面铣刀产品的
开发提供了依据。 以高速面铣刀动态切削力研究和频谱分析为基础,建立了高速面铣刀齿
距优化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语言进行编程运算,进行不等齿距高速面
铣刀的齿距优化。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针对高速面铣刀的切削特点及其加工特征,进行高
速面铣刀结构、刀具材料、几何参数的研究,分别开发设计了满足不同高速
切削条件要求的切削铝合金、铸铁的等齿距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面铣刀铣削切入方式与破损寿命的研究
下载积分:1698
内容提示:面铣刀铣削切入方式与破损寿命的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1:41:3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面铣刀铣削切入方式与破损寿命的研究
官方公共微信数控铣削平面轮廓零件切入切出方法的设计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数控铣削平面轮廓零件切入切出方法的设计
||文档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为​提​高​平​面​轮​廓​类​零​件​的​表​面​加​工​质​量​,​设​计​几​种​切​入​切​出​方​法​,​以​凸​轮​为​例​介​绍​切​入​切​出​方​法​在​平​面​轮​廓​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并​总​结​切​入​切​出​方​法​的​选​择​原​则​。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你可能喜欢机床铣削中刀具的切入和切出方法的探讨
您现在的位置:
机床铣削中刀具的切入和切出方法的探讨
中国数控机床网
内容摘要:摘要: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使零件加工表面光滑过渡,我们有必要在确定零件加工方案时,注意每个细节。当使用机床控制器刀具补偿方式时,设置切入、切出点是获得合理的NC程序,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摘要:为了提高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使零件加工表面光滑过渡,我们有必要在确定零件加工方案时,注意每个细节。加工时刀具的切入切出会影响到加工的安全和质量。本文用实例形式,阐述了刀具切入切出路线和切入切出点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切入切出半径补偿延长线
  在现代模具生产中,对零件的美观度及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模具加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刀具切入和切出时的接刀痕迹严重影响轮廓的表面质量,在确定加工方案时,应合理设计刀具切入、切出的位置及路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刀刃切痕,保证零件曲面的平滑过渡。
  1 切入、切出路线的确定
  在铣床上铣削零件外轮廓时,一般采用立铣刀的侧刃铣削,刀具从安全平面下降到切削高度时,应离开工件毛坯一段距离,不能直接贴着加工零件轮廓下刀,且要避免法向切入零件轮廓,而应沿工件轮廓的延长线切入;在切出零件时,也不可直接抬刀,以免切削力突然发生变化而造成弹性形变,所以也应沿工件轮廓线的延长线切出。例如铣削一个凸台可采用如下方法切入和切出:
  1.1 沿直线切入和切出
  如图1所示,刀具在直线BA的延长线PA中的P点下刀,沿PA切削至轮廓AB段。切削DA完毕后再沿DA的延长线AR切出至R点。一般切入切出过程中,会加入和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图中刀具从P运动到A点的切入工件过程中会用G42指令使刀具向外侧偏移一个刀具半径值。从A至R切出工件过程中,通过G40指令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值,即刀具向右侧偏移一个刀具半径值。所以PA和AR的长度应大于刀具半径。如在圆弧段相切处加入半径补偿,如图2所示,切入和切出路线还要再长一些,以免引入或取消刀补时刀具与工件表面相碰,造成工件报废。在切入切出过程中,不能用快速移动指令G00,要用直线插补指令G01。====分页符====
1.2 沿圆弧切入和切出
  切入和切出路线不仅可以采用图1所示直线方式,还可采用图3所示沿直线PQ引入刀具半径补偿,再沿圆弧QTA切入至轮廓AB段的起点A处,其中圆弧QAT与AB直线相切于A点;轮廓加工完毕,沿与DA相切于A点的圆弧ASQ切出零件,再沿直线QR取消半径补偿。其切入和切出时圆弧半径应大于刀具半径值,且切入和切出圆弧至少应有1/4圆弧。在铣削封闭的内轮廓时,因刀具切入和切出不允许外延,常采用沿圆弧切入切出。 ====分页符====
  2 切入、切出点的选择
  (1)当零件轮廓有交点且交点处允许外延时,则切入和切出点选在零件轮廓两几何元素的交点处,如图4所示中的A点。
  (2)当轮廓几何元素相切无交点且不允许外延时,则切入切出点应当选在轮廓线的中段,以圆弧形式切入切出工件,且刀具切入、切出点应远离拐点,避免加入和取消刀具半径时在轮廓拐角处留下凹口。如图5所示,正确的做法是:刀具从中间位置附近P点下刀至切削深度,沿直线PM引入刀具半径补偿,再以圆弧MA切入至工件表面A点,轮廓加工完毕,再沿圆弧AN切出,沿直线NR运动至R点,在此过程中取消刀具半径补偿,至R点后抬刀。
  3 结语
  切入切出点是用来设置下刀后从外部切入到工件内和加工完毕后将刀具引出到外部的过渡段,通常它也是刀具补偿加载和卸载的阶段。当使用机床控制器刀具补偿方式时,设置切入、切出点是获得合理的NC程序,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内容页面模板
新闻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铣刀切削参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