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乡愁的名句为何有那么浓重的乡愁

古人作品中写乡愁的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读完余光中的《乡愁》你有想起了古人写的哪些诗句?(至少写两句)
maQN12IZ5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到天涯鬓已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试论中国古代思乡诗产生的根源
2011年第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中国古代思乡诗佳作众多,本文旨在探寻其产生的根源,认为其与中国的农耕文化和特定的时代背景有关。 中国论文网 /9/view-969782.htm  关键词: 思乡诗 乡国情怀 产生根源      伟大诗人屈原曾经说:“悲莫悲兮生别离。”在古代,人生最大的悲伤莫过于与亲友远别。但“悲苦的心灵易于做诗”,“生别离”成了思乡诗产生的契机。上至商周,下至清末,“思乡”是永恒的主题,它几乎存在于每一位诗人的创作中。那么,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乡国情怀如此浓重的根源是什么呢?   一、文化根源   1.农耕社会,安土重迁。   几千年的农耕社会,使得中国人安土重迁,故土难离,离开故土也要衣锦还乡、落叶归根。所以,滞留他乡往往会觉得不稳定和无着落,而对故土、对以往生活的忆念便成为一种心灵的慰藉,成为灵魂寄托之所在。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月是故乡明”为什么会赢得一代代炎黄子孙的喜爱?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为何偏要说故乡的月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为何偏要说得不容置疑?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并不使人觉得不合情理,这大概是因为它切合了人们那化不开的乡土之情。   2.注重亲情,年节团聚。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宗祠的传统,自身的命脉和宗亲远源相续,超越时空,“家”如同一只无形的巨手始终归拢着中国传统的长幼亲情。无论走多远,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归处,亲人永远是思念的源泉。中国人重亲情,所以更在乎团圆,逢年过节,家人团坐,叙叙奔波劳碌之苦,忆念往昔美好时光,家族亲情在年节的聚谈中得到延续。而此时游子若滞留他乡,孤灯相伴,形影相吊,“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是“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孤独寂寞便油然心生。王维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个“倍”字,道出了游子佳节之日强烈的乡思情。   二、社会根源   1.交通不便,通讯不便。   现代社会,便利的交通工具、先进的通讯设备已将人类联接为一个整体,遥远的距离,早已不是阻碍人们交流的障碍,但在古代,在靠人力和畜力去挑战距离的漫长时期,在通讯只能靠鸿雁、驿使传书的时代,一旦离乡,长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递?在无数个节日或月圆的晚上,漂泊游子怎能抑制无边的思念?这应该是思乡诗如此之多、如此动人的最重要的原因。《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一定能让有离乡体验的人心生无限怅惘。   2.宦游漂泊,羁旅怀乡。   我国古代以“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文人,为了追求功名、建功立业,往往抛妻别友,赶赴京城谋职。而一旦踏上仕途便身不由己,或滞留京城,或远赴任所,还有相当一部分文人被贬谪至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身居举目无亲之所,无人慰藉,呼天不应,叫地不灵,这些痛苦境遇,常常会使诗人涌起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杜甫在“安史之乱”中,本欲为平叛效力,却被困长安,写下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读这首诗,只有联系诗人穷愁潦倒、壮志难酬却又执着地奔走于家国之路的一生,才能理解其中的苦味。   3.战乱频仍,征人思乡。   人类社会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走向文明的,自从有了人类,就没有停止过战争,改朝换代、外敌入侵、内乱爆发,不管战争原因如何,对于战士们或战乱中逃难的人民来说,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两种残酷的现实:一种是与亲人、家乡的远别,另一种是最终的流血与死亡。而当这愁思和恐惧同时占据他们的思想时,他们对亲人和家乡的怀念也就分外强烈,因为这时的家乡对他们来说不仅意味着团圆和温暖,而且意味着人类最为基本的需求――和平与安全。即使在和平时期,战士也要长年戍守边防,青壮离别,战士戍楼空望月,家中红妆守空帏,相思可想而知。高适的《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写尽了征人思妇的悲愁。   思乡的产生源于离乡,而离乡却是人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的不得不为的选择,我们总有那么多为了前途而继续追求的理由,更何况人生还有那么多被迫离乡的无奈。所以无论今人还是古人,思乡也许是永远不可能痊愈的病症,因为对乡土的眷恋,对故园的深情,早已深深植根于华夏儿女的骨髓之中。无论我们走多远,无论时空如何变迁,故园将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程千帆,周汝昌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6.   [2]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诸暨·乡愁·古桥建桥一是疏通河道,根治水患之需要,二是便利岀行,解摆渡、涉水之险劳,此乃民生之大事,政府岀面,社会义捐,集全村、全族、全乡、乃至全县倾力而为!世事苍茫,古桥屡废屡建,至91年版“诸暨县志”入录在册有名之桥也就 “落马桥、宝珠桥、溪缘桥”三座而已,众多始建于明、清、民国期间的古桥依然默默无闻于乡野,年复一年承载着舟楫车马之劳。一诸暨山多、涧多、水多,桥也就多,古越先民在越乡故土上究竟建了多少座桥不得而知,但根据“乾隆诸暨县志”记载:有名在册的古桥,自唐建太平桥、枫桥始,即有38座之多。二现存古桥之寿星,当首推位于丁严王小区内的落马桥。该桥三孔石拱,长12.7米、面宽3.68米、孔高4.5米,中孔两侧船型桥墩上方,各有石雕小亭一座。建于宋淳祐年,修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870年历史。三上世纪50年代通往枫桥的路上,它是岀东门第一桥。记得年少时,同学相约去十里牌,过五里亭村后远远就望见高高屹立着一座桥,骑着自行车,早就准备着鼓足劲、猛力蹬,才呼啸而上,继而顺坡俯冲而下,你追我逐,两耳生风,那洋洋得意之情至今未忘。后来才知道,我们跨越的只是落马桥的替身桥,因公路通车,为保护古桥,规划公路向东南移离旧道80米,并新建一座桥,而真正的落马桥就在不远处,像位慈祥的老人,看着我们追逐嬉闹!四如今公路改道早就远离了它,四周桑麻田野,已是层层高楼耸叠,落马桥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终于沉落在大厦喧嚣之中,静静地躺在那里……五六诸暨城内有采芹桥,明刘光复疏通城内五湖时所建,现已无存。但采芹桥作为地名却一直口传至今,因这一带实在很有些了不起,“县衙、学宫、文昌阁”相邻建在这里,“赵同泰、罗五美、文星斋”等百年老字号一爿紧挨着一爿,这里是老诸暨政治、文化、商贸的闹市中心,尽管这些古建筑连同采芹桥一起,早已不在了,这条街改名“红旗路”也有半个世纪,但许多老城关的居民还是习惯称这里为采芹桥,不经意间还会流露出一种居住在“皇城脚下”的自豪!七现今的古桥,随着时代的步伐和四通八达交通网的建成,它们昔日跨河越溪的功能也随着渐渐削弱,有的古桥已是人迹罕行、荒草萋萋,桥前冷落车马稀!就像劳累一世的老人该好好休息了,但它们理应得到政府的呵护、百姓的保护,殊不知这一座座用一块块卵石砌筑而成的拱桥,苍老的身躯展示的是当年建桥时的智慧和辛劳。殊不知毎座古桥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义举故事,殊不知保护好这些古桥,对研究不同时期桥梁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佐证和参考资料。这是历史,也是一种名为“桥”的文化。只有先保护好古桥,文化才能得以传承。来源丨暨阳画报摄影+ 撰文丨汪文辉好了,正文内容结束,大家一定好奇为什么桥是以数字标识的?因为我们要进行无奖竞猜(就是这么抠~)快来文末留言,告诉文明君,文中的图片是哪座古桥?文明诸暨(zjzjwenmin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太鲜美了,就像20年前一样好吃!”在诸暨市陶朱街道西湖村,年近八旬的楼仲来说起前几天晚上的“草鱼宴”,还咂“太鲜美了,就像20年前一样好吃!”在诸暨市陶朱街道西湖村,年近八旬的楼仲来说起前几天晚上的“草鱼宴”,还咂王力助人为乐模范王力,男,1976年4月出生,大唐镇冠山村村民,诸暨市王力开/卖锁负责人,曾获2015年度诸2007年,戴叶飞创建浙江雅迪纤维有限公司,雅迪的高速发展先后吸引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在没有电灯的年代里,古人用什么来照明?羊角灯是其中的一种。关键词:羊角灯羊角灯就是用羊角做成的灯。因为制成诸暨·乡愁·古桥建桥一是疏通河道,根治水患之需要,二是便利岀行,解摆渡、涉水之险劳,此乃民生之大事,政府岀面最近路过迎宾路、环城北路(西二环路-西江大桥)的市民会发现道路中间多了许多工程围挡,给行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每天清晨5点,他准时在书桌前临帖,她躺在书桌旁的躺椅上看书,看到精彩处就读给他听,共享阅读的甜蜜;早饭后,她“乌龟(ju)背着鳖价钿”诸暨话“乌龟(ju)背着鳖价钿”:是形容花了大价钱买到原本不值这个价格的东西,也形五月,是天气清爽的好季节五月,是老师忙碌的日子五月,是小朋友欢喜的日子……一切的五月都在迎接六一的到来创意石枫桥:单家甸单(shan)家甸是枫桥镇大溪村的一个自然村。单家甸一村三姓,史称“楼谢单家甸”。单家甸一开始居护士是白衣天使,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服务于社会。如果你都听说过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可你听说过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吗?某种情况下,老年人能否给年轻人“让个座”?今护士是白衣天使,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服务于社会。如果你甲:三叔公,这个东西怎么挑?三叔公:看我,就这样放在肚子上,吸~~“内行三叔公”诸暨话“内行三叔公”:是形容自古,立夏就有许多民间习俗和节气活动。今天就是立夏了,文明君这就带您去看看浙江人民在这一天都吃些啥,做一回有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横阔村,位于阮市镇,又名“黄阔”。据《黄阔斯氏宗谱》记:“千十八公讳安宁,观黄阔山水说起马剑,你会想到什么?马剑的秀丽山水风光,马剑的古建筑、古道、古田畈,马剑的舞龙灯、跑竹马,马剑的美食蒸馒家训是什么?家训,是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类文字记录。你知道祖先们都给我们留了哪些家训么?近日,《我们的传家宝o诸文明君还记得,上个月,大家还在朋友圈晒赵家和同山的樱桃花,如今转眼1个月过去,已然是樱桃成熟时,试问此时不摘一千来户的寿姓大村落,扎窝在这个山坞角落里,散乱的,错落有致的,又紧贴在一起。背后的萧天龙、扎架山等大山连绵从2014年1月开始,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在全省开展“发现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推荐评选活动。“【迎接G20】 做文明有礼诸暨人,今天我们来讲“礼仪待宾客”。乘着微风,骑上自行车在诸暨环道而行,一定分外惬意。这样的好事,诸暨骑友们马上也能拥有啦,因为三环线的彩色自行车道即将通车!!!霞阳村位于诸暨城东新城向东三公里处。相传清时,有杨姓两家分居岭上、岭下,岭上老人因六旬无子,向岭下老人领一女在“诸商回归”、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的大趋势下,“乡贤”成为最热的字眼。更多的人,希望以乡情为纽带,构建一个让日前,现居北京的诸暨人蔡奎均和他80多岁的姐夫来到诸暨,向妇保院的陈香亚医生致谢,也了却一桩42年的心事。车沿双金线逶迤而行,可直达马剑镇,距马剑尚有十公里,便是上和村。上河村与浦江交接,属地地道道的边远山区。驱车诸暨市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已于近日开始,工程涉及陈蔡至吴子里、平阳至上和、分水桥至后旺桥、浬浦至闹桥、浬浦至在我们诸暨,注册志愿者就有3.7万人。我们诸暨的志愿服务情况又是如何呢?诸暨人又是怎么看待志愿服务的呢?汪家坞,在次坞镇南部,顾名思义,应该是汪姓居住的一个山坞,但事实现在却并无一户姓汪的人家……《诸暨县地名志》口腔异味总是让人疏远我们,并且破坏正常的沟通与交流,那如果有异味而不自知呢,更是大煞风景。自我检查捂嘴检验:2015年岁末,中科院公布201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诸暨籍著名生物学家徐国良名列其中。在众声祝贺中3月11日,随着机械设备进驻暨阳北路42、46号小区的施工,今年的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据了解,今zjzjwenming践行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的公益服务平台热门文章最新文章zjzjwenming践行价值观,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传递好声音的公益服务平台为什么古代的人都喜欢用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薄姬娘娘dfa580
月有圆缺,人有分合.月的圆缺是周期性的,而人的分合不是.在古代这个交通落后的时代,人们每当看到月的圆缺,而自己的分合不由自己的时候,就会通过月圆来寄托自己思人思乡的情怀与能像月亮一样周期圆缺.另一方面月亮是随处都能看到的,古人看到月亮往往会幻想着远方思念的亲人也同样看着月亮,古人可以通过圆月来寄托思乡思人的情怀,希望对方能收到其心意.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乡愁的名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