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清华大学物理专业教材的老师哪个好

500 Servlet Exception
500 Servlet Exception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NoSuchMessageException: No message found under
code 'ments.limit' for locale 'en_US'.终生受益——清华大学物9班(1959届)同学怀念夏学江老师--《物理与工程》2014年03期
终生受益——清华大学物9班(1959届)同学怀念夏学江老师
【摘要】:正今年的春节刚过,便传来夏学江老师去世的噩耗,我们心里十分悲痛.在与他最后告别的会场上,我们留校的老物9班同学去了不少.回忆起夏先生对我们的辛勤栽培以及他那深厚的物理底蕴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我们的一个共识就是:他是我们大学时代几位使我们终生受益的好老师之一.20世纪50年代,清华为适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需要,率先筹备成立工程物理系,为中国的核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826.11【正文快照】:
今年的春节刚过,便传来夏学江老师去世的噩耗,我们心里十分悲痛.在与他最后告别的会场上,我们留校的老物9班同学去了不少.回忆起夏先生对我们的辛勤栽培以及他那深厚的物理底蕴和崇高的敬业精神,我们的一个共识就是:他是我们大学时代几位使我们终生受益的好老师之一.20世纪50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会林;[J];鲁迅研究月刊;1992年05期
闻朔;;[J];群言;1996年05期
;[J];人物;2011年03期
许根俊;[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2年02期
许根俊;[J];生命的化学;2002年02期
李毓芳;[J];中国京剧;2004年12期
施惠新;;[J];江苏教育;1985年10期
王云建;;[J];教育;2005年03期
景伟;;[J];法音;2007年12期
余玮;[J];文史博览;200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达;;[A];铁流21——纪念陈毅元帅诞辰110周年[C];2012年
李毓芳;;[A];德艺馨芳——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1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胡德耀;;[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姜文英;;[A];纪念刘东生院士[C];2009年
张承志;王爱勤;;[A];中国混凝土科学一代宗师——吴中伟院士纪念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陶洪;[N];兵团日报(汉);2008年
楼绍来 杨悦娅 白玉金 李海英;[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马桂芝;[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王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黄朝武;[N];农民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 丁光清 本报实习生 付彦成;[N];安徽日报;2005年
细春;[N];黄石日报;2006年
卜大炜;[N];中国文化报;2009年
曾俊;[N];广州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人物】吴念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清华大学新闻网
&&&&总浏览数:&&
&最新新闻列表
&&&&&&&&&&内容
&●学通社记者 刘嘉纯 傅杨挺
图为吴念乐在课堂上。&
  吴念乐,1970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1975年清华大学基础课激光研究生班毕业,1970年3月至今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1992年至1993年为德国Stuttgart大学IFSW研究所的访问学者,1997年至1998年为德国Fraunhofer激光技术研究所的客座研究。1999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协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激光物理,非线性光学与激光器件。
  木质大书柜里塞满了各类书籍,靠窗的办公桌上落下斑驳的树影,偶尔会从窗外传来一两声自行车的铃响。淡蓝色的衬衫,鬓角几许白发,吴念乐教授在科学馆的办公室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在这个园子里经历了40年风风雨雨,吴念乐从清华的学生成为了同学们眼中随和真诚、严谨负责的好老师。从高等研究院到基科班,他始终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成才之路;从学分绩到转系,他孜孜不倦地教导同学怎样认识学习中的好坏得失;从兴趣到志向,他循循善诱,告诉大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清华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
学习不是&刷题&
  大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刷题&,很多人如此回答。针对这种学习方法,吴念乐老师敏锐地意识到它的弊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需要改变!&
  &我要让你觉得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讲道理的,物理的方法是什么,思维方式是什么,怎么处理问题的。最终留给你的应该是这些东西,而不是说书上哪道题怎么做的。&
  一次考试,他选择了两道美国研究生的考题,结果同学却对他说:&老师,你不厚道呀,这题我都没见过!&这样的回答让吴念乐老师又可气又可笑,却恰恰反映出同学们理所当然地把&学习&等同于&刷题&的心态。
  为了引导同学们改变这样的学习方法,吴念乐从自己的课堂上做起,改革了打分制度。&首先,我有一个平时的小测验,全是概念,比如说&角动量&的概念,就是为了扭转同学只刷题、只背答案的状况。每次考试,我都告诉大家总有一道题和平时作业是密切相关的。考试之外还有讨论课。学生们也体会到了我的想法,就是要注重学习方法,而不是刷题。&
  作为当下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学分绩这个指标被很多人认为过于单一,吴念乐也是评价标准改革的支持者。他认为必须改进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分绩制度要改,其次同学们自身也要学会放宽心态。
  既要评价同学的学习效果,又不要实行应试教育,这其中当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吴老师认为,仅仅考虑学分绩这个一维的指标是不足的,因此可以把成绩弄得&粗&一点,分几等就可以了,不要让同学们锱铢必较。&事实证明,很多后来成功的学生当时在班上成绩并不是最好的。&
  同时,同学们的目标也要更加远大:无论做什么事情,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将来就应该是在世界上做的最好的人之一,这个时候就不会再去计较学分绩了。吴老师指出,&我们的自信心现在过多地依赖于&我击败了别人&而建立。这样我们在清华,最后培养出来几个好学生,那其他的人怎么办呢?所以,不要太强调学分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学期工物系一字班同学的第一堂普通物理课上,吴念乐老师用今年引进的表决器设备对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看看大家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是&自信满满&、&颇感压力&还是&想好好休息&,看看同学们对物理的热爱程度是&特别喜欢&还是&特别讨厌&。
  吴念乐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还引用了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话,&你必须找到你所热爱的事业。你的工作将占据你生命的一大部分,让自己满足的唯一办法,就是去从事你所认为的伟大的工作。&
  作为清华数理基科班的&创始人&之一,吴念乐在这里贯彻了让兴趣决定同学们发展方向的理念。据介绍,基科班有一个原则,就是大三的时候学生可以做seminar,跟着老师做研究。学生选择哪个方向做seminar,就主要地选哪个方向的课,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流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吴老师骄傲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高等研究院,有几个来自基科班的学生,是计算机方向的、计算机图形方向的,都非常优秀。
  基科班中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与几何等基础课的设置也贯彻了兴趣为先的原则。吴老师认为,打基础不是越难越好,要从简单的入手,来提起同学们的兴趣。一开始不宜太难,否则会打击很多人的积极性。学习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做到,我们还需要改变。关键是要让学生喜欢物理呀!&
  面对一些同学不太喜欢本专业学习的情况,吴念乐表示不鼓励见异思迁。如果已经有了一个专业,就应该去好好了解它,探索其中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当然,时间长了以后,一年两年以后,如果你真的对这些提不起兴趣,那我建议你转系。&
  针对现在&转系&往往对学生学分绩要求比较高的情况,吴念乐老师认为,&转系&不是让各个院系继续招收高分学生,而应该是帮助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现在的做法需要改革。
同学眼中的吴念乐老师
  低年级同学一入校便能体会到吴念乐老师的慈祥和亲善。一字班的郭智慧这样形容吴念乐老师:&很童真,很随和,很专业,思路很清晰,语句很严谨,作风很科学,而且真的童心未泯。&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在课堂上做科里奥利加速度演示实验,&大概是因为没玩尽兴吧,他连着做了好几遍,大家都觉得他特别可爱&。
  &上大学前总以为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会离得很远,但吴老师却和我们走得很近。第一次,吴老师专门来到我们宿舍和我们聊天,一直谈到凌晨一点。第二次,吴老师请我们在万人餐厅吃饭,同样谈得很high。&
  一位物理系的零字班同学也感动于吴念乐老师对同学们的良苦用心。&吴老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而且很实事求是,当问到他不清楚的问题时他会说&这个我不太清楚&而不会随便说说。当我们问到未来方向问题时,他会很耐心地解答我们,并且鼓励我们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供稿:校团委 编辑:露 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专访物理系吴念乐教授
&●学通社记者 刘嘉纯 傅杨挺
图为吴念乐在课堂上。&
  吴念乐,1970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1975年清华大学基础课激光研究生班毕业,1970年3月至今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1992年至1993年为德国Stuttgart大学IFSW研究所的访问学者,1997年至1998年为德国Fraunhofer激光技术研究所的客座研究。1999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协会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激光物理,非线性光学与激光器件。
  木质大书柜里塞满了各类书籍,靠窗的办公桌上落下斑驳的树影,偶尔会从窗外传来一两声自行车的铃响。淡蓝色的衬衫,鬓角几许白发,吴念乐教授在科学馆的办公室里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在这个园子里经历了40年风风雨雨,吴念乐从清华的学生成为了同学们眼中随和真诚、严谨负责的好老师。从高等研究院到基科班,他始终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成才之路;从学分绩到转系,他孜孜不倦地教导同学怎样认识学习中的好坏得失;从兴趣到志向,他循循善诱,告诉大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清华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
学习不是&刷题&
  大学物理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刷题&,很多人如此回答。针对这种学习方法,吴念乐老师敏锐地意识到它的弊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需要改变!&
  &我要让你觉得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讲道理的,物理的方法是什么,思维方式是什么,怎么处理问题的。最终留给你的应该是这些东西,而不是说书上哪道题怎么做的。&
  一次考试,他选择了两道美国研究生的考题,结果同学却对他说:&老师,你不厚道呀,这题我都没见过!&这样的回答让吴念乐老师又可气又可笑,却恰恰反映出同学们理所当然地把&学习&等同于&刷题&的心态。
  为了引导同学们改变这样的学习方法,吴念乐从自己的课堂上做起,改革了打分制度。&首先,我有一个平时的小测验,全是概念,比如说&角动量&的概念,就是为了扭转同学只刷题、只背答案的状况。每次考试,我都告诉大家总有一道题和平时作业是密切相关的。考试之外还有讨论课。学生们也体会到了我的想法,就是要注重学习方法,而不是刷题。&
  作为当下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学分绩这个指标被很多人认为过于单一,吴念乐也是评价标准改革的支持者。他认为必须改进的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分绩制度要改,其次同学们自身也要学会放宽心态。
  既要评价同学的学习效果,又不要实行应试教育,这其中当然存在着很多矛盾。吴老师认为,仅仅考虑学分绩这个一维的指标是不足的,因此可以把成绩弄得&粗&一点,分几等就可以了,不要让同学们锱铢必较。&事实证明,很多后来成功的学生当时在班上成绩并不是最好的。&
  同时,同学们的目标也要更加远大:无论做什么事情,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将来就应该是在世界上做的最好的人之一,这个时候就不会再去计较学分绩了。吴老师指出,&我们的自信心现在过多地依赖于&我击败了别人&而建立。这样我们在清华,最后培养出来几个好学生,那其他的人怎么办呢?所以,不要太强调学分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学期工物系一字班同学的第一堂普通物理课上,吴念乐老师用今年引进的表决器设备对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看看大家对大学物理的学习是&自信满满&、&颇感压力&还是&想好好休息&,看看同学们对物理的热爱程度是&特别喜欢&还是&特别讨厌&。
  吴念乐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还引用了史蒂夫&乔布斯的一句话,&你必须找到你所热爱的事业。你的工作将占据你生命的一大部分,让自己满足的唯一办法,就是去从事你所认为的伟大的工作。&
  作为清华数理基科班的&创始人&之一,吴念乐在这里贯彻了让兴趣决定同学们发展方向的理念。据介绍,基科班有一个原则,就是大三的时候学生可以做seminar,跟着老师做研究。学生选择哪个方向做seminar,就主要地选哪个方向的课,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流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吴老师骄傲地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高等研究院,有几个来自基科班的学生,是计算机方向的、计算机图形方向的,都非常优秀。
  基科班中高等微积分、高等代数与几何等基础课的设置也贯彻了兴趣为先的原则。吴老师认为,打基础不是越难越好,要从简单的入手,来提起同学们的兴趣。一开始不宜太难,否则会打击很多人的积极性。学习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还有很多没有做到,我们还需要改变。关键是要让学生喜欢物理呀!&
  面对一些同学不太喜欢本专业学习的情况,吴念乐表示不鼓励见异思迁。如果已经有了一个专业,就应该去好好了解它,探索其中有些什么有趣的事。&当然,时间长了以后,一年两年以后,如果你真的对这些提不起兴趣,那我建议你转系。&
  针对现在&转系&往往对学生学分绩要求比较高的情况,吴念乐老师认为,&转系&不是让各个院系继续招收高分学生,而应该是帮助同学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现在的做法需要改革。
同学眼中的吴念乐老师
  低年级同学一入校便能体会到吴念乐老师的慈祥和亲善。一字班的郭智慧这样形容吴念乐老师:&很童真,很随和,很专业,思路很清晰,语句很严谨,作风很科学,而且真的童心未泯。&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在课堂上做科里奥利加速度演示实验,&大概是因为没玩尽兴吧,他连着做了好几遍,大家都觉得他特别可爱&。
  &上大学前总以为老师与同学的关系会离得很远,但吴老师却和我们走得很近。第一次,吴老师专门来到我们宿舍和我们聊天,一直谈到凌晨一点。第二次,吴老师请我们在万人餐厅吃饭,同样谈得很high。&
  一位物理系的零字班同学也感动于吴念乐老师对同学们的良苦用心。&吴老师是一个很温和的人,而且很实事求是,当问到他不清楚的问题时他会说&这个我不太清楚&而不会随便说说。当我们问到未来方向问题时,他会很耐心地解答我们,并且鼓励我们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供稿:校团委 编辑:露 英
(http://news.)
[更新: 14:36:47]
[阅读:人次]
清华大学官方微信
清华大学官方微博
校报《新清华》微信
清华电视台微信
│ 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清华新闻网编辑部维护,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技术支持 电子信箱:news@Copyright
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Best view教育频道 本月排行
教育频道 总排行
科教网官方新浪微博
科教网官方腾讯微博
Copyright & 2015 www.kjw.cc 科教网(中国)All rights reserved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大学物理热力学基础概述(清华大学王山鹰老师).pdf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华大学物理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