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na lopez是什么用户名

对亲人的生老病死看得很淡,算冷血吗?
我是高三学生,准备高考学习很忙,很少给姥姥打电话。一个星期前我姥姥脑血栓住院了,病状较轻。这是背景。&br&&br&
有一天我妈说我为什么不打电话给姥姥,说别人都给老人打电话经常问问。说我冷血。我说我每天都 11 点才回家,白天 6 点半就得上学,真的没有时间。我当时意识到可能有事,但是我妈什么都没说,我也没问。&br&
今天我爸说他去看姥姥了,说我姥姥在住院,说她脑血栓,但不是很严重。我就平淡的哦了一声。我觉得生老病死是人必然经历的,而且我姥姥也年纪大了,平常习惯就很不好。所以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和表现出着急难过,接着我把所有我知道的关于病后恢复和保养的事说了一遍,问了一下是怎么发生的,说等我姥姥好一点就接过来住,这边医疗设施好,方便照顾。然后就没再说别的。&br&跟我姥姥打电话说了一会,告诉她怎么做,邀请她来,然后就没在说别的了。我妈非常愤怒的说我冷血无情 。 &br&&br&这里我表达一下对于此事自己的观点:&br&&ol&&li&我认为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发生这种事情并不感到意外。&br&&/li&&li&我认为出了事情冷静处理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痛苦流涕。我认为没有必要,我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办完之后什么效果。往往态度平淡,亲人就说我没孝心和冷血。&br&&/li&&li&我把这事跟我同学说了一下,我同学说你可以为流浪狗痛苦流涕,却为了亲人不会?但是我为流浪狗哭是因为,我明明可以救,也救的了,但是我却因为家里权衡金钱利弊,不得不选择放弃。我承认我为了流浪狗哭得很伤心,但我伤心的是我的无能为力,而不是什么对狗的感情。同理,亲人出了事,我绝对不会哭,只会把我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找最好的医疗设施,拿出我能拿出的所有钱去处理好。即使真的救不了了,我也会淡然。总的来说,我认为不是哭哭啼啼的,急得上火了才是真亲情。出了事去处理好。尽全力,即使脸上面无感情,也是亲情。 &/li&&/ol&在一些事上我是如何看的:&br&&ol&&li&高一我妈半夜抽搐去医院急救我也没觉得难过,我姥姥急得直哭,总挡医生的路。我把她拉到一边,带好钱,大深秋的半夜只穿夏季睡衣去的医院(其实我着急了,所以来不及换,连衣服都没有带一件,只是找钱,跟着医生上救护车,可是我姥姥说看不出来我着急)。我没有一点难过,只想着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怎么去处理。不停跑前跑后。事后我姥姥和我妈根本不理解我,还说就不怕她真的出事情?我什么也没说。我的在乎不是通过表情和感情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行动去表达的。我会把我所能的做出来。去处理那些事。我认为越重要的事,就需要要冷静和能力。我承认我对狗和人的态度不一样,但是那是我第一反应,不是我左右的。我也装不来。&br&&/li&&li&再举个例子。如果我的好朋友丢钱包了,或者遇到歹徒抢劫。我不会像别的朋友那样温柔的去安慰她,表示同情和关心。我会问她都损失了什么,去不需要报警,都掌握什么信息,然后直接带她去警局。&br&&/li&&/ol&PS:我并没有因为我妈说我而生气,只是疑惑我的行为是不是错了?我该怎么做?可是大家好像都喜欢那种温柔关心却不做什么的人呢。我很疑惑,想知道怎么办,或者改正自己。&br&&br&万分感谢,以上。
我是高三学生,准备高考学习很忙,很少给姥姥打电话。一个星期前我姥姥脑血栓住院了,病状较轻。这是背景。
有一天我妈说我为什么不打电话给姥姥,说别人都给老人打电话经常问问。说我冷血。我说我每天都 11 点才回家,白天 6 点半就得上学,真的没有时间。我当时意识到可能有事,但是我妈什么都没说,我也没问。
今天我爸说他去看姥姥了,说我姥姥在住院,说她脑血栓,但不是很严重。我就平淡的哦了一声。我觉得生老病死是人必然经历的,而且我姥姥也年纪大了,平常习惯就很不好。所以我并没有感到意外和表现出着急难过,接着我把所有我知道的关于病后恢复和保养的事说了一遍,问了一下是怎么发生的,说等我姥姥好一点就接过来住,这边医疗设施好,方便照顾。然后就没再说别的。跟我姥姥打电话说了一会,告诉她怎么做,邀请她来,然后就没在说别的了。我妈非常愤怒的说我冷血无情 。 这里我表达一下对于此事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发生这种事情并不感到意外。我认为出了事情冷静处理事情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痛苦流涕。我认为没有必要,我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回事?怎么办,办完之后什么效果。往往态度平淡,亲人就说我没孝心和冷血。我把这事跟我同学说了一下,我同学说你可以为流浪狗痛苦流涕,却为了亲人不会?但是我为流浪狗哭是因为,我明明可以救,也救的了,但是我却因为家里权衡金钱利弊,不得不选择放弃。我承认我为了流浪狗哭得很伤心,但我伤心的是我的无能为力,而不是什么对狗的感情。同理,亲人出了事,我绝对不会哭,只会把我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找最好的医疗设施,拿出我能拿出的所有钱去处理好。即使真的救不了了,我也会淡然。总的来说,我认为不是哭哭啼啼的,急得上火了才是真亲情。出了事去处理好。尽全力,即使脸上面无感情,也是亲情。 …
按投票排序
1176 个回答
前几天跟人提到原生家庭的家庭问题较为严重的子女,他们出生就背负了原生家庭施加的重担,被迫踏上那条坎坷的少有人走的路。面对原生家庭所带来的逆境(疏于照料、家暴、性侵犯等),面对自己的心理创伤、困扰、纠结和痛苦之外,还要面对他人种种的不理解、责难和排斥。题主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提问的补充内容,结合题主在题问评论里的两段回复,题主对亲人生老病死的这些情绪表现跟「冷血」无关,跟亲人关系的疏离无关(eg.母亲送去急救也没觉得难过),跟心智未开无关...... 跟出问题的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创伤很有关系。第一段回复:谢谢,但是我是一名女生。刚才讨论了一下,我会这样大概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系。从小我爸爸就在外工作很少回家。我妈就把她对我爸的感情投射到我身上(初一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心理医生这么说的,当时是为了解决我的叛逆)。所以我从十一二岁就会简单的修水管换灯泡换保险丝,我妈妈从来不去处理,甚至会跟我撒娇,或者说幸亏这个家有你在之类的话。小时候比较调皮,妈妈心情不好,或者我说错话,碰掉东西都会被我妈破口大骂拳打脚踢。一开始被打会哭会挣扎,到后来我就没有感觉了,面无表情的挨打。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把感情当做没用的东西,把流露懦弱的感情当做耻辱。这种状态维持了五六年,我爸爸才回家,不过又出轨,这都是后话了。我现在不恨我妈,对她也很好,唯一的影响就是不太喜欢用感情(我还是很在乎家人的),觉得哭泣悲伤都是无用的。从这一段话能看出很多讯息。首先是题主父母的婚姻不和谐。父亲由于在外工作和出轨很少回家,长期在婚姻及家庭生活和子女抚养上缺席。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母亲的各方面压力增大,进而情绪失调,也有可能她的情绪失调在先,引起了婚姻的不和谐。在题主的成长过程中,情绪失调的母亲把对配偶(父亲)的情感投射到子女(题主)身上。让子女替代配偶的位置(eg. 撒娇、说幸亏这个家有你在),拿子女发泄负面的情绪(eg.肢体、言语和忽视等暴力行为),进而引起子女的心理受创。题主的心理受创表现是叛逆行为和情感表达的缺失,很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心理问题。对于父母的失责和对子女的健康养育,「」的第二章「你是无意的,不意味着你没有伤害我——不称职的父母」中写道:孩子有自己基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要吃饭、穿衣、住房、受保护。但是除了这些物质上的权利以外,他们还有权得到情感上的抚育,有权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尊重,有权受到有利于培养自尊心的对待。孩子也有权要求父母以适当限制自身行为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引导,有权犯错误,有权在不受肉体和感情虐待的前提下受到约束。最后,孩子也有权成为孩子。他们有权在贪玩调皮、随心所欲、不负责任中度过自己的童年。自然,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爱孩子的家长会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和家庭义务,以促进他们的成熟,但这决不应该以牺牲童年为代价。孩子像海绵一样吸收任何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不加分辨地吸收。他们倾听父母的言谈,观察父母的举止,模仿父母的行为。因为在家庭以外几乎找不到参照模式,所以在家庭内所了解的有关自身和他人的事情便成了深深铭刻在心的普遍真理。在孩子形成自身个性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形成性别感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形成的榜样起着中心作用。尽管在过去的20年间,父母的角色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但以前你的父母所应当承担的义务依然适用于今天的父母:1。 他们必须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2。 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身体上的伤害。3。 他们必须满足孩子对于爱、关心和温情的需求。4。 他们必须保护孩子,使其免受情感上的伤害。5。 他们必须为孩子提供道德和伦理方面的指导。显然,在这张单子上还可以加上好多项,但是这五条要求构成了称职地履行父母义务的基础。我们将会读到,中毒父母所做的很少会超出第一条。在多数情况下,他们自己现在(或者曾经)在情感的稳定和精神健康方面受到了很大伤害,不仅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在很多情况下反倒指望和要求孩子来关心父母的需求。当父母将家长的责任强加到孩子身上时,家庭各成员的角色关系就变得模糊、扭曲、倒置了。一个被迫成为自身父母的,或者甚至成为自己父母的父母的孩子就失去了赶超、学习和仰望的对象。在情感发展的这一关键阶段,失去了父母的角色形成的榜样,孩子的个性身份便会在令人迷惘而充满敌意的海洋上随波逐流。书中这个章节提到一些案例。莱斯的工作狂表现,他的表达任何一种情感都觉得很困难,引起亲密关系的不和谐。他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为了照顾别人,自己则无所谓。梅拉尼的抑郁症,和不断的由于拯救他人的行为卷入糟糕的婚恋关系。其他的心理问题还有缺乏自尊心、不断自我苛责等心理问题。题主遭遇的还有来自母亲的肢体、言语和忽视等暴力行为,还会带来其他的心理问题,书中对应的章节也有提到。第二段回复:嗯,是啊。不过,看心理医生是我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太过叛逆,就去咨询心理医生,然后心理医生说孩子的问题必然是家长的问题。所以本来为了解决我叛逆的,但是心理医生和我妈妈说了很久,不过那次之后我妈对我态度变很多,不再那么打我了。我的叛逆尽然真的收敛很多。而我现在的“冷血”是另一个问题,没有咨询心理医生。从题主的描述来看,初一时看的心理医生很靠谱。题主的叛逆行为,本质是母亲(可能还有她的父亲)出了心理问题。对这个情况,「」的第二章「谎言的背后隐藏着邪恶」中写道:心理医生将接受心理治疗的孩童称为「被认定的病人」,而认定者即是父母或其他人,他们为孩童贴上了「犯错、迷途、有待治疗」的标签。可是,当我们着手对事件溯本求源的时候,却经常会发现,问题的根源往往并不在孩子身上,而可能出自孩子的父母,简而言之,我们常常会发现父母的病症不亚于孩子。虽然表面上看来,孩子的行为急需得到矫正,但实际上,往往是父母或是其他认定者,才是真正迫切需要得到治疗的病人。书中提到的案例,由于患上抑郁症、成绩下滑和偷窃行为接受心理咨询的青少年,心理医生最后发现实则是他们的父母出了问题。比如,父母拿长子自杀用的枪支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次子。显得很爱护和关系子女,实则忽视子女的感受。不愿听从医嘱做对子女有利的选择,也没有去接受治疗。题主看的心理医生当时采取的做法是,跟题主的母亲聊天。治疗产生的影响是,「那次之后我妈对我态度变很多,不再那么打我了。」于是题主的行为相应有了改变,「我的叛逆尽然真的收敛很多。」----面对亲人的生老病死,题主由于心理创伤反常的冷静和缺乏情感的表露,至少会引起亲密关系的不和谐。比如,题主提到的母亲和姥姥的不理解。哪怕对方是给自己造成这一心理问题的母亲,她也有亲密关系上的情感需求,因此会有极端的表露「非常愤怒的说我冷血无情 」。以后题主的「冷血」表现,还会影响到其他亲密关系的和谐,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情绪表达就像个有些堵塞的下水管,当题主在有些时候想表达自身情感的时候,也会遇到无法表达的困扰。和初中时一样,由于心理创伤引起的「冷血」表现和其他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看心理医生来治疗,调整到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困扰的程度。对于「冷血」的调解,参考下这个「」中的建议,写得比较到位。
刚知道题主补充了自己的一些经历。确实受过伤害,不过我觉得我这个答案是写给很多中国“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们的,但是答案不在对错而在于给人以启发。下面是原答案:-------------------------------------------------------------------------------------------------------------------------------------你对亲人有这种感觉,很有可能你属于在中国比较传统的家庭长大的,也就是长幼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礼数比较多。亲缘关系比较重,但是真诚的交流很少,所以他们无法走入你的内心。你并不是冷血,而是他们从没有从心里温暖过你,没有满足你高级的情感需求,他们可以给你提供吃喝但是他们无法真正的给你情感的滋润,你的家庭生活其实很中规中矩但是仿佛就是缺少了什么,就是缺了这份“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你的挣扎是一种内心的挣扎和一种世俗伦理道德的挣扎,其实你内心觉得他们并没有给你太多的快乐,他们并没有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真正的走入你的内心,你和长辈之间保持了太多的礼数和距离,你只是尊重他们,这种尊重带着一些敬畏,你会在他们面前将真实的自己遮挡起来,你只是将他们当做长辈来对待。所以当他们去世的时候,你确实有一种“不舒服”,但是这绝对不是内心的悲伤,因为这只是你是一个社会人,你要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社会道德告诉我们亲人去世了要悲伤而已,这种道德给了你这种不安的感觉。所以你来知乎发问,因为你觉得心理并不是多么难受好像是不符合道德的,所以可见你并不是一个不道德的人,因为你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只想告诉你,你这样并不是错误的,也不是不道德的。至于你姥姥对你妈妈的关心那是真正的一种“母性”,是刻在基因里面的母性。反过来说,假如你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你知道他不能来上学了,你会很失落的。假如你有喜欢的女生,即便有几天没有看到她你就会不高兴,就是这样。所以我敢说你并不冷血。为什么张国荣死了很多人会痛哭万分,迈克尔杰克逊死了很多人甚至都会自杀,因为他们的作品给了你太多的滋养,甚至你有无数个花前月下是跟女朋友一起听他们的歌度过的,我看老男孩看的泪流满面,因为我觉得自己的青春埋葬了。所以你对他们的怀念其实本质也是对自己过往美好的怀念,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情感。但你姥姥不能给你这些太美好的回忆。有过一种观点: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会有真正的同情,才会有真正的爱。想来家庭也是如此。我觉得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大家在家人面前都会有太多的拘束。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跟他们进行真诚的交流,更不能在小伙伴面前那样,我们怕被家人当成“神经病”,更有甚者更是到了父母皆祸害的程度。中国长辈和后辈之间很多是一种母婴关系,小时候我们被长辈当成婴儿,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会把长辈当做婴儿来照顾,很少有真正的平等的内心的交流。所以你就可以看到真正有了问题不会真诚的交流,因为有太多的隔膜,更本质的原因是中国的长幼有序的理念深入人心,不能平等的话谈什么都没有用的。所以我敢说你平时家庭生活也是平淡的,你跟他们要钱她们肯定也会给你,你生病了他们也会照顾你,但是你交了女朋友不会跟他们说因为你知道没有共同语言甚至他们会告诉你不要影响学习,你每天在家里都会保持一个乖乖男的形象,每天甚至会按时回家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你在外面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看似一切中规中矩其实人与人了解的太少。仿佛只有亲缘,仿佛很近又仿佛很远。只是他们无法满足你的情感,他们不能理解你,不能真正的尊重你,他们看似“爱”你,这份爱是这么无私又是这么的冰冷,无私到他们可以满足你大部分的经济需求,冰冷到他们仿佛出了给你经济支持并不能给你任何其他的东西。很多时候我们不承认文化的这种不平等,我们反而将这当做是“礼”。是啊,你必须先要和长辈们讲“礼”然后才可以讲“理”,如果你有理但是“无礼”,你就变成了“无理”。看见没就是这个逻辑,至于什么是“无礼“么,全看他们的定义。他们如果觉得不爽了就觉得你”无礼“了。所以他们掌握定义权。同时他们还擅长道德绑架,一句”我这么辛苦不都是为了你“,就可以让你哑口无言。甚至他们擅长发动群殴,号召大家一起批判你,这种心理的孤立实在害人不浅,而且你还无处吐槽,因为他们供你吃供你喝还不让你干活让谁说说都是千百般的对得住你,所以你就该听话,所以你就是错的。他们还擅长举例子,不管你住在哪里,都能找到周围的”别人家小孩“,所以你也毫无尊严可言,当这个别人家小孩刚好是父辈们同事或者亲戚的小孩时,那么这种父辈的攀比都会转嫁到你身上,让你苦不堪言。他们还会说你“不懂事”,至于为什么你被吐槽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明白,所以就会出现今天你这么做是对的第二天可能就变成错的了,对错是不肯定的,不过这时候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们心情不爽了。你这么想,其实没错,这只能证明你还没用欺骗自己的心。不瞒你说,我奶奶今年94了,去年脑梗了,我只是打电话问了一下,我父亲说为什么不多打几个电话。我就跟他说没必要。因为我尊重我奶奶,但是我真的跟她没有太深的感情(知道这样会很伤害她的心),因为从小到大很多的美好记忆很少,我记得很多她经常吐槽我妈妈,当然也会给我做饭,但是真的没有交过心,而且她这一辈子也是没有吃过苦,享了不少福,所以我觉得活了很大岁数即便去世了也很正常啊,真的这辈子也值了。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平时对老人不孝顺然后等老人生病住院了电话不断显得自己很孝顺的虚伪之人,这些人连去医院看老人的时候带几块钱的水果都要算计半天,但是口头表现的特别关心,葬礼上哭的也是最撕心裂肺的,恶心不恶心!这些人你信不信,他们可以骗过所有人包括他们自己,比如假如这时候这个老人有几套房产,整的最凶的就是他们,他们会真的将自己骗了,会说自己对老人多么的尽心,多么的爱老人,哎,不当演员可惜了,尹天仇最起码知道自己是演员,他们甚至连自己都骗过了,这种人,我还真见过。最后提醒一点,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是真的不会骗自己的,长期的扭曲感受最严重的真可能精神分裂(其实大部分的心理问题都存在扭曲认知逃避痛苦的原因)。事实是不容否定的,真的爱是掩藏不住的,是自然流露的发自内心的。当然这不是说不尊老爱幼,而是说一定要尊重感受,生活中条条框框太多,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受于所谓的道德压力或者群体压力而做一些违心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我们也分不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我只想说:感受是不会错的。前提是你要尊重你的感受,不能刻意的扭曲它。当你有一天失去感受的准确度的时候,说明你扭曲的太多了,连自己都无法分辨了。
抱歉这么晚才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最近也很麻木。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回忆中谈到他妻子艾琳去世时,觉得当时很平静,甚至是一种解脱,因为长期的肺结核不但折磨着他的妻子,也折磨着他。背负着原子弹研制重任的他,在家庭和事业的夹缝中精疲力尽,于是当他妻子闭眼的时候,他一点也没感觉到悲伤。但是一个月后,当他在商店橱窗里看到一条好看的连衣裙时,不由自主想到“如果艾琳穿上这个一定很好看”,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他妻子已经永远离开了,再也不能回来,于是他在大街上恸哭失声,悲伤的一塌糊涂。人对于他人的关心照顾来自于两种,一种是感性,比如亲情、爱情、友情;一种是理性,比如职责、义务。所以这个“是否冷血”的问题也要分两个层次来说。在感性层次上,即使非常关心,但也有可能出现悲伤无法正常表达的情况,而是通过其他不常见的方式表现出来。费曼刚才那个例子就是,还有可能公众比较熟悉的,是《潜伏》里余则成得知翠萍牺牲之后,第一反应是呕吐不止。其实这都是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的缘故。面对情感上过于激烈的打击,引发内分泌急剧变化,人有的时候会采用不同的情绪来应对。比如有的人面对恐惧会哭,但也有人会笑。感性这个层次上,因为感情是不由我们自己控制的,因此自身启动这个保护机制,也是不能自控的。或许你疑惑“为什么我不悲伤”,其实可能你很悲伤,但你只是通过另外的方式来表现了。费曼因为是个科学家,所以他不由自主的用理性思考来占据自己的思维,考虑亲人离去的得失,而刻意忽视了“死”这个事实。让自己的脑袋被其他的事情占据,而无暇面对。但终究有一天,这个事实还是会回来的,可能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引爆了。我非常怀疑,其实楼主所谓的“冷血”,是这个原因,你压根不知道怎么面对,所以就欺骗自己不面对了。或许几周,几个月,几年后,你午夜梦回,忽然会惊醒,然后悲伤到不能自已,因为你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上一个和你有联系,也许很重要的人,没了。在理性层次上,我们对于他人的关心是职责或者义务的话,那么无法悲伤很正常,因为悲伤是一种情绪,是感性的,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性基础,理性很难直接引发。但我们不能说这种悲伤是冷血,因为你毕竟尽到了你应尽的义务,该照顾的都照顾了,该做的也都做了。你只是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而已,情分没到,哭不出来。最后,其实哭不出来也可以装一下,人要学会和这个社会融入,有的时候要伪装一下。不想再多说,到此为止。
我仔细观察过一部分人,很容易被形式感左右,比如说婚礼很多人都因为要和父母分离而哭泣,或者为有了伴侣后幸福得哭泣。但是婚礼前后两天的差异又会对整个生活有多大影响呢?很大程度上,生活在此之前已经固化了,那么我能不能理解实际上是仪式让这个情绪扩大了?亲人过世之前的那段时间,之后会发生的情节已经一再在脑中预演,问题就是这并不突然的事件怎么能触发出如此强烈的情感表达?过世后还有那长达三天的追悼会要面对许多的问题。是不是要通知好朋友来,来了其实就是送份子钱。那么多长辈我怎么应付自如?要表现得多悲伤才是得当的?我想,就是这些当时必须即时面对的问题也是会把那种悲伤冲淡的。我姥姥过世,其实当时我不难过,我也很悉心的照顾她的最后时光。但是真的,我不难过,火化那一刻也不。很多人都觉得我薄情寡义,毕竟姥姥对我是最好的。直到很多年后的一天做梦,她说她要吃蛋糕,说得很恳切,整个梦境很真实,我几近抽泣的醒来。很多回忆翻涌而来,然后第二天非正式的去扫墓。我不是薄情寡义之人,小猫小狗都会触及我的恻隐之心。所以我不明白为什么当时我没有悲伤,而后又后知后觉的伤感。直观而言,就是没有那个触发点。恰恰一些类似于葬礼仪式也不能成为那个点,所以说,我就是大家眼中的怪人。
和你差不多吧,在你这个年纪,把我从小带到大的姥姥去世了,饱受癌症的折磨,我妈白天黑夜的天天伺候,拖了一年多,到最后倒是一种解脱,因为看着她疼痛、痛苦,我妈简直要心疼死了。因为时间拖得太久,一家人的感情已经从敏感到疲软,已经接受姥姥必然会去世的现实,也就是说:这个缓冲期很长,长到我们足以平静的面对接受现实了。而一般人受不了的是突如其来的死亡,就像你一看到狗狗就非常难过时一样,瞬间的冲击力量是更强大的。而且我本人对亲情家庭不是很有感觉,可能与从小看父母吵架太多有关系,虽然跟姥姥很久,但后来也是逐渐封闭自己的感情,因为天生太敏感,后期就形成一层层坚硬的壳来包裹内心,免得更加痛苦。之后过了几年,有时想起姥姥姥爷才会难过,但当时是一点儿感情都没有的。一种坚固的自我保护机制吧,不想不愿也没心力去体验人类的感情。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呢?和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未必每个人此生都能深入内心而认识到自己心壳之下的柔软与脆弱,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后天的粉饰与塑造,把分裂的能量投射到其他地方,也不再敢认真地看看自己的内心、触碰那蚌壳之内的无有设防的柔弱。虽然理智很好,但理智不是坚硬、防御下的产物。更高等级的理性,是能同理、发现、体验到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而不被情绪所牵引,能够在通达人情世故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觉知力、定力。有感情,却不被感情束缚;知情绪,却不被喜恶所缠缚;具备人的喜怒哀乐,却不会长时期沉浸其中、只被自己的感受所局限,同时能感知外界与他人的情感,并做出相应的恰当的反应。以上是情商的一部分。人生就是一次次活生生的事件来引领我们成长,你这个年纪能够反思自己已经很棒了,为你介绍一个概念——居丧期。也许你本人没有以下的体验,但是你的亲人未必没有,那么就请在这一段时间内的人生课程中,来学习怎样更好的应对吧。一般来说,度过居丧期有四个阶段:(1)丧失亲人的最初几个小时或几天内常经过情感休克、麻木、否定、接受四个阶段,最终认识到失去亲人已经成为现实。(2)感觉到丧失亲人的痛苦。这时人们会嚎啕大哭宣泄自己的悲伤,有的当事人会深深自责,痛骂自己为什么在亲人卧病之时疏于照料,在他生前为何没有尽孝道等等。(3)接受已经发生的死亡会导致自己的生活从此发生改变。当事人这时发觉自己的生活秩序或前程收到了严重打击,因而忧伤抑郁,严重者甚至想一死了之(这时如果不加调整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4)寻找生活的意义,渡过居丧期。
我没法批评你,因为你和我以前很像。我这么讲,并非抱着一个过来人的态度,觉得有资格教育你了。事实上,我很少认为成长就是对过去的否定。所以我只好跟你聊聊我的事情。在我年岁不大的时候,爷爷就中了风。起先是半边身子腿脚不利索,但倒还能自己拄着拐杖四处走走。他是个讲究人,当年在服装厂上班,七十年代就买了牛仔裤。当然这都是从长辈那儿听来的,在我有限的关于他还健康的记忆力,就是他喜欢戴着一顶礼帽,骑着一辆黑色永久来接我幼儿园放学。说起来,我也没觉得跟他感情深过。相比其他人和蔼慈祥的爷爷,他显得过于严厉。犯了错就要罚跪,一跪就是一下午。我爸打我的时候,他也从不拦着,就在一旁事不关己,冷眼地看。我总觉得比起我,他更喜欢我哥,家里人也这么说。我哥好玩,聪明,喜欢野,而我当初是个憨孩子。可能因为父母离了婚,所以更受老辈的疼爱。别人家里都是哥哥让弟弟,而我很多时候,被教育着要让着哥哥。我妈对此颇有微词,毕竟于情于理我才是孙,何况五代单传,不说要独宠,理应当个宝贝。但喜欢谁,对谁好这种事,真不是人能改变的。在他还能自己走走的时候,每每还会把自己打扮得整齐干净。待到后来突然只能靠人搀扶着走路了,人也就开始不清醒起来。看个电视剧,一下哭,一下笑,问他刚刚的剧情,却是丝毫不记得。开始卧床不起以后,照顾他成为了家里的一个任务。不知在知乎的各位有没有过照顾老人的经验。因为半身完全瘫痪,尿不出来,所以只好插了尿管。每当尿满了,就要排到痰盂里,然后再去马桶倒掉。那些控制不住自己,拉到了床上的次数,数不胜数。我每次给他喂水的时候,得一勺一勺放进他的嘴里。我看着他可怜地躺在床上,却从来没生出什么同情心来。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爷爷,而爷爷就像一个身份,我是他的孙子,他现在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所以我照顾他。我可以比他的女儿们照顾得更勤更好,但就是不会伤一点心。我从来就这么觉得,尽到义务就好。在病了十年,卧床三年以后,他终归是走了。临走的那些天,家里人知道时辰要到了,所以经常就在我家打打麻将。等到爷爷呼吸消失的那一刻,都没人注意到,只是走进去准备看看情况的时候,才发现人已经不在了。我拿着剃须刀为他剪了胡子,姑姑在旁边哭得喘不过气。殡仪馆的车来了,把他的遗体往下面抬,送行的家人一片恸哭,情绪难控。唯独我毫无感觉,就觉得早晚有这么一天,倒也不稀奇。于是,最后只有我一个人上了殡仪馆的车,将他送进了冰柜。火化那天,作为唯一的孙子,我一路抱着他的遗像——依然就像一个义务一般。围绕尸体送其最后一程时,一帮子人又哭成一团。这次我连谁是谁也分不清了,有些是我认识的亲戚,有些是我不认识的亲戚。到了要火化的时候,就只准我和我爸两人过去了。我看见他安详地躺在那里,然后猛地被推进火化炉的那一刻,突然就用力跪了下来。我想喊一声爷爷,但是喉咙哽住,张着嘴,只会发出难听的声音。眼泪一滴没流,只是感觉脸皱成了一团,好像可以挤出汗一样。脑海里既没想起他对我的好,也没想起他对我的坏。我甚至忘记了他是我的爷爷,我是他的孙子。我就想跪下去,我就想喊一声。刚走的那段时间,我还时常梦到他。后来日子长了,我甚至偶尔会忘记,原来自己还有过爷爷。冷血吗?我不知道。我照顾过他,很用心地照顾过,但是少有关心。他走的时候,我没有流泪,但我有过伤心。所以题主,我不想批评你,也不是拿我的经历教育你。也许等有一天,发生了和我同样的事情,你依然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谁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曾这么暗暗发誓,谁死了我也不要伤心,因为流眼泪很没用,解决不了问题。我要坚强,我要理性,我要很厉害。所以,其实我没承认过,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说这叫中二,我也不知道中二是好是坏。好坏如何,反正又无法改变。但我只想告诉你,不要用理性去束缚自己的感情。不要因为时刻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所以变成对什么事情,都一副淡然的样子。谁也不能逼你哭,但也不要强迫自己不流泪。望安好。
看到上面对题主的口诛笔伐,突然想到加缪的《局外人》。我为题主的冷静感到悲伤。因为我经历过,明白当时没有悲痛感,并不意味着就是冷血。当多年以后,这件事突然翻到你面前,你会悲伤得不能自已。
来,先答题再分析:【你没有错。但是仅仅“没有错”还不够好。因为“表现悲伤”是更好的策略,既可以保护你自己不受他们愤怒的伤害,也顺便保护了他们脆弱的不能接受真实的你的神经。你明白吗?你有更好的选择。“没有错”是B选项,也及格了,但是你本来可以得A+的。只不过需要一点点演技。】 你不冷血,你是个相当理智,务实,聪明的小孩。但是问题就在于你还是个孩子,还没有学会适时得表达社交情绪来保护自己。你真正要做的是学习保护自己。为什么这么说?请你明白。“真实的情绪”和“展露出的情绪”并不需要相同,控制后者,是成年人的基本功。俗称演技。这是你行走世间的必备铠甲。“真实的情绪”是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之后你的第一反应,正确的感受真实情绪至关重要,它会告诉你你真实的欲望走向,未来它会成为你行路的指向灯。从你大段的分析来看,做得不错。恭喜你,未来的人生你会比挺多人更无忧无惧,更无迷惘。【真实情绪是没有正确与否的。楼上那么多答主都在进行道德审判,可是真实情绪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根本不需要道德审判。】就情感而言,真实的情绪一定其来有自。你与人接触,互动,一路培植而来,水到渠成。它是对你们关系的盖棺定论。没有人有能力改变这种既成事实。【不要审判它,没有必要,它是什么样不是你的责任,它不过是你们俩关系的总结报告。】【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尊重并且能够接受别人的真实情绪的。】别的不说,您的母亲还有同学,甚至这个题目底下挺多答主(事实上是所有我现在看到的答主),都没有学会这一点。责备他们没有意义,他们不但接受不了你的真实情绪,大部分时候,他们连自己的真实情绪都没有能力接受。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经常来问情感问题的原因,不能直面自己情绪的人,处理得好情感问题才有鬼。他们会用自己觉得【应该有的情感】来要求你,一旦你表达的情绪不如他们所想,他们就容易愤怒,并且把愤怒指向你,这愤怒会伤害你。【教育他们所有人去尊重并且接受你的真实情绪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请你接受上面这一点。你没有错,但是因为他们的不能接受,你很有可能(事实上也已经发生了)受到伤害。嘿 题主 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我请你学习适度得展现悲伤 即使你并不觉得悲伤我请你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做个演员 用演技来迎合他们的期待】【这是虚伪吗?对不起。是的。但是虚伪可以保护你。请你用必要的虚伪来保护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我对自己绝对诚实。我对【能够承受我诚实一面的】那些我爱的人,也绝对诚实。可对于【没有能力接受我诚实之处】的那些我必须爱的人,我也绝对不吝惜我的演技。【真实的我如果让他们惶恐,给他们看看他们想看到的那个我也没什么。】比如你的母亲和朋友,显然他们的心智水平无法接受真实的你,你的适度伪装反而是对他们情绪的有效保护。【保护他们的脆弱,同时保护你自己。】请你考虑一下这个建议。祝顺利。-----------------------看到评论了,补充一段。1.【做人要真诚纯粹】对不对?对! 可是真实的做人是要付出代价的。题主本人恐怕不是愿意付出这种代价的人,从她来提问这一点已经非常清楚了。说实话,假如题主真的是那种为了真诚纯粹愿意付blood price的人,抱歉,我更要建议她在这里采用适度虚伪的策略。原因很简单,我喜欢这种人,而这种勇士的鲜血,应该洒在高尚的战斗中,应该洒在理想的道路上。而不是这种【愚蠢无聊,微不足道的地方】。对敌人应该战斗,这里没有敌人,只是些由于自身局限性而伤害她的人。【根本不值得战斗 根本不值得付出代价】2.大言不惭地讲。我有自信我比这个问题下面的大部分人更理解什么叫人类的感情,尤其是“爱”。爱只会产生于爱,产生于爱的传承和流动,产生于人与人的交往互动。【子宫并不产生爱。】不是有血缘就会自然而然有爱。爱不是那么廉价的东西。你如何用爱对待那个生命,那个生命才有希望以同样的烈度反馈给你。不是你献出精子卵子这么简单就会有爱和良好亲密关系的。---------------------------------------找我评论吵架前麻烦您再仔细看看我是什么意思好吗。。对什么人应该用演技什么人不用,评判标准是“是否能够接受真实的我”而不是有没有血缘。日哦。我已经到了自带反对的地步了?又给踩成狗了。
我认为,对于老人,厚养薄葬是最好的方式。
小时候爸妈都忙外婆把我带大我说长大挣钱要养她她说我之后长大上班了第一个月工资给她花就好大一暑假我在千岛湖社会实践给村里小孩教书一天晚上我妈打来电话外婆走了我妈哭成泪人我没有多大反应第二天接着给村里小孩扯淡后来出殡上坟也没有什么情绪波动毕竟人死如灯灭接着上学继续吃喝玩乐捞偏门依然没心没肺转眼大学末期实习第一个实习补贴325块小钱钱拿到手里吃顿好的吧吃顿好的吧吃顿好的吧不对不对不对我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这不是钱这是我欠了另一个人一生的一句抱歉下班后我去买黄纸325买了两箱两大箱晚上在钱塘江边开始烧纸一边烧眼泪开始止不住的流我看到火光中一个小脚女人大手牵着一个胖小子在回家的路上女人手里菜篮子小子手上糖葫芦渐行渐远后来我被联防队员抓去教育我想她在天上看了也要摇头苦笑
你这样不算冷血。只是在与和你观念不同的家人面前,最好装一下样子,这样可以免遭口舌。不愿意装的话,就不要在意他们对你的评论。
我觉得你应该在理智和情感里找一个平衡点。你这就是过于理智和自我,不能说你错了。描述里有提到【你会为流浪狗哭,是因为没有能力救他】,说明你流泪愧疚的原因在于你看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而不是流浪狗本身。映射到你姥姥病了,你妈妈急诊的这些事上。你自然不会有触动——因为你潜意识里一直暗示自己【这并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足而造成的问题】。所以你考虑的是在能力范围之内,怎么样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你的思维就如同一架机器,事情发生时候迅速寻找原因,过程,解决方法,结果。理论上说这个没错,甚至有些成功人士和天才需要这种思维——在对待工作上。可是我们是人,不是机器,除去理智,还有感情。我们除了逻辑思维,还有一颗热血滚烫的心,这颗心会伤春悲秋,会为亲人的病痛而忧虑,会为心动的女孩子而小鹿乱撞,会为自己孩子的成长而欣慰骄傲,会为万物变换宇宙浩瀚而心生畏意,会对生命的轮回而感到无力。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又理智又感性。倾向前者,别人就会说你冷血。倾向后者,别人就会说你矫情。你现在还小,假设不改变的话,往你之后的人生看。可能你有了喜欢的女孩子并且在一起了,她跟你撒娇说累了,你不会抱着吻她安慰她。而是说你应该吃点什么什么药,在几点睡觉起床,她要怎么锻炼预防以后不会累。其实她只是想要一个爱人的拥抱。就像你妈妈可能只需要你一句担忧的关怀,对她,对你姥姥。别忘记女人都是感性动物。所有的事情开始时候就指向结果的话,会让你以后有很多遗憾的。所以你是没错,没有人能指责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理智,这是一种天赋,但是建议用在同样以逻辑思维运作的事情上,比如工作。而人情世故方面,trying to find a balance。
我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14岁的时候爷爷去世。我回老家奔丧,跟在叔叔婶婶们身后哭。爸爸一声未哭。奶奶在笑,笑我叔叔们。因为爷爷的后期治疗全是爸妈负担,说好的抚养老人协议全被他们耍赖推翻。其实我与爷爷毫无感情,他性格冷漠自私,和奶奶早就分居,天天打麻将,不负担一点抚养儿女的责任。重男轻女却又厌恶我爸,曾经差点把我爸手指打断。当然,对我也基本视若无睹。但我为他哭了,然后还写了一篇作文悼念他。那篇作文还得奖了。我奶奶在我22岁时去世。经历了久痴呆和儿女们无穷无尽花样百出的养老纷争。我爸只能用钱来堵他们的嘴。奶奶死后我去奔丧,叔叔婶婶们大哭,我爸未哭,我未哭。就是不想哭。没眼泪。也不怎么伤心。奶奶死后缩成很小,躺在棺材里,放在堂屋中间,看似是后事的中心,但我总觉得,她在好久以前就已经回归泥土了。现在嘈杂的后事是一场集体表演的闹剧。但我爱奶奶,我想我是唯一一个去反复寻索她的一生,希望能理解她更多的孙辈。奶奶在我的生命里很重要,现在的我太年轻,无法为她提笔。奶奶在爷爷后事里的笑是妈妈告诉我的,我觉得很精彩。我有点懊悔为爷爷哭。我也不疑惑为什么没有为奶奶哭。真的伤心是沉静的。真的告别是私下里,默默的。在有分量的人生面前,眼泪是有些唐突的。题主的年纪在我提到的这两个年纪之间,可能是一个尴尬的过渡阶段。没关系,只要真实地活着,有情无情都行。
题主你不是一个人。我跟父母一起长大,身边没有亲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而言就是寒暑假去外地探望一下的存在。外公去世的时候我高三。他脑梗塞,病了七年,我对他清醒时的记忆几乎没有,从记得起就是呆滞地卧着。我接到他去世的消息时候非常平静。妈妈请假连夜订机票去参加葬礼,高三的我“理所应当”地继续上课。我记得当时我还写了一篇作文讲述了我对亲人逝世无动于衷的自我怀疑。家里养的乌龟病死,我会很伤心。可外公去世前的那个暑假,我看着他深陷的眼眶和虚弱的皮包骨,也不过是心里难受罢了,这种难受跟看见路边年老的乞丐是几乎一样的。大学期间,奶奶和外婆又相继去世,我也是一样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如果去世的是我的父母,我一定不会是这样平静。之所以淡漠,是因为本来感情就淡漠。亲情并不是靠血液维系,而是靠一次次积累的相互关心。如果没有太多的共同回忆,亲人也就是一个有血液联系的陌生人而已。感情的事情,最不能勉强。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
给上面某些人—— 不是所有人都被像掌上明珠一样照料的,就算是有血缘关系的,那也得拿真心换真心,你给了几分疼爱,我才会回报几分孝顺。你母亲帮你检查作业的时候,答主的母亲可能正对她拳脚相加。你说人家冷血,不是站在道德高度上是什么?——————给题主道德问题不要拿到公众面前给人judge你的思维和判断能力都是正常的,按你认为正确的去做。
最近一直很疼我的伯伯去世了,其实会发现自己远比自己想的冷静。我觉得你有可能比较类似于我爸爸的思维,这个过程中我妈一直觉得他太冷血,骂了他好多回,后来在买寿福的路上他也告诉了我为什么:生老病死是很正常的,若是可以救,那必定尽我们的能力,若是不能,那只能痛心与缅怀。而且在这些事情面前,悲伤不是解决的办法,我们可以感到痛心,遗憾,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帮忙,控制局面,打理后事,继续前行,做好这些这远比哭泣有用。所以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你是个更加理性的人。所以我爸在可以让伯伯更快乐的时候选择和他开心的谈天说地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样小心翼翼举止沉重(他不久就被我妈拉走了,但是事后大家会发现还是那样比较好,至少让伯伯轻松愉快而不是和大家一起忧心),在他去后采买东西,协助布置,他没有哭过,但是却做了很大的帮助。在殡仪馆的那天我表姐(逝者的女儿)挽着我捧着遗像经过一个厅门口,里面正有人大哭着被搀扶出来。我记得小的时候街边有人杀鸡,她捂住了我的眼睛,这次她跟我说:待会儿不要哭,我们将来也有一天。对一些事情看透了,自然不会再去被影响,我们很多人哭泣或因情感或因世俗。情感主宰了大部分人,所以有那么多冲突,争议。题主可以做好有帮助的事,干实事最重要,但是也可以为了让家人舒心一点表示一下哀痛,因为你并不是一个人活着。
不是冷血。不要在意在一哭二闹三上吊,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文化氛围下长大的他人的答案。我比题主你大很多,我没有题主你那么冷静从容,我很想拥有你这样的品质。对于情绪的控制能力来自于见识,知识,心量,天赋。题主你这方面优于你的家人,不需要太在意他们对你的评价。委屈肯定是有,但是在中国能完全和父母良好沟通的孩子是很少的。隔壁某岛国崇尚的是和我们完全相反的一种克制情绪,隐忍内敛的美学,311大地震之后的各种报导都反映了他们即便是在大量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情况下依然不失色,不失控,大部分的人面对记者都很冷静。这就说明人家整个民族都没良心,不认识自己亲人吗?次段举敏感国的例子只是为了和题主表达[人类都不想失去亲人,但是人类不一定都要用同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痛苦]希望没有被路过的人理解成吆喝学隔壁岛国。相信知乎用户的智商。另外说下我的个人观点,我认为,要求他人在某个情景下做出自己认为应有的情绪反应,是一件极其无聊又没有用的事情。如果一个笑话你笑尿了而他人觉得不搞笑,只能说明你们笑点不一样,解决方案是不再和此人分享笑料。悲伤的事情同样。我国曾经也有过那样的时代,哭某个伟人,争先恐后,生怕自己哭的没别人发力,你哭至力竭,看看同班同学,发现他们还在哭,只能再努努力,再搞多一点眼泪出来。我觉得如今民智已开,大家应该不需要再进行这样的活动了。我们现在都还是不太能接受人类的多样性,更不用说尊重多样性。他们始终不能明白有的人走逻辑,有的人走情绪,有人感情重有人更倾向于解决问题,大家各司其职各不相同,我意在吐槽前面某几个答案,而不是题主家人。毕竟年纪不一样,拥有的教育资源和获取知识的渠道都是很不同的。除我说的这些之外,可能还涉及另外一个传统价值观的问题,那就是像宗教一样的长辈崇拜,长辈至上的孝文化。这是另外一个议题,但是可能喷题主冷血的人也可能是受到这个的影响,如果观察他者对偶像的态度和自己不同,有所折扣,是会被视为异端的。鞋教同理。好吧废话有点多,希望能给题主一些支持。=====================补充一下,我自己的情况,我是如果亲人有什么事,会比一般人更难走出来,更痛苦的那种人。还带有严重的负罪强迫症。我的悲伤程度可能超过了所有喷题主冷血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对自己亲人的感情就比他们深刻。我是感情主导型的人,从事的是艺术相关的工作。我对自己的理解是:第一,先天感情主导型
第二,脆弱
第三,怕寂寞
我先生是题主这类的人,多亏了他,在需要的时候,他的该吃吃该睡睡把我从水里捞出来救了我。此外,我认为所有真实的感受都值得被尊重。假设题主研究了一下自己发现自己真的比较冷血,这也没什么。只要不害人,就不该被问罪。冷血的成因无非先天,然后就是童年的亲子关系模式导致。哪种都不需要题主负全责。
题主和众多高票答案让我想到了这个问题 中最高票yilin wang的回答: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有很多。亲人去世,你应当悲伤,朋友离别,也应当悲伤,恋人出轨,你应当愤怒,这种情感和对应的场景,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固化在我们脑海中,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遮蔽了我们的真实感受。 题主你错了。你最大的错就是为自己找借口辩解,因为这件事情根本不需要辩解,你不哭就应该不哭得理直气壮,没人能逼你去为谁流泪为谁悲伤。你也不是冷血,你在乎的事和人自然会令你悲伤和快乐。但是话说回来,题主不辩解一下,那些高票的、比题主稍微大个几岁的所谓成年人不得把题主骂得去自杀吗?就我们国家目前的这种家庭结构和关系,三代同堂的已经很少了,不能因为你被你姥姥带大跟你姥姥感情好就要求一个可能一辈子和姥姥呆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超过几天的人对姥姥的去世感到有多么沉重的悲伤感,更何况题主是个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中生,不管是目前的工作量还是心智还是空闲时间,都无法为所谓的痛苦和悲伤提供足够的前提和环境。再说说亲情。说实话一直反对给感情加定语,类似亲情,爱情,父女情,母女情,感情就是感情,是人和人之间朝夕相处日积月累所产生的,而不是”因为你是我姥姥/爸爸/妈妈,所以我应该对你有感情”。我们常常说爱情是两情相悦的,是逼不得的,在我看来所有的感情都是逼不得的,母爱,父爱,对父母的爱,对长辈的爱,这些感情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而不是靠”应该“二字绑架的。这些爱如果只有血缘关系的支撑是不能称作爱的。这里我真的想说一句,跟自己姥姥姥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关系好的人生赢家们,题主跟她家里人关系好不好有没有感情关你毛事。关于流露情感的时间和方式,我想所有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在众人面前撕心裂肺,有人晚上小声抽泣,有人面无表情第二天去文身文了满背;有人当时痛苦地要死,过了三天生活照旧,有人当时无感,可沉重感在以后的日子越来越明显。不哭,并不能说明什么,既不能说明题主冷血,也不能说明题主不难过。给题主的建议:1. 不用辩解,尊重自己的感受,搞清楚自己到底是因为理性还是因为感情真的不深。2. 理解你妈妈的感受,“人都有生老病死”并不能宽慰你妈妈,毕竟她跟你姥姥的感情要比你跟你姥姥的感情深太多。3. 非常同意 戴逸 的回答:【你没有错。但是仅仅“没有错”还不够好。因为“表现悲伤”是更好的策略,既可以保护你自己不受他们愤怒的伤害,也顺便保护了他们脆弱的不能接受真实的你的神经。你明白吗?你有更好的选择。“没有错”是B选项,也及格了,但是你本来可以得A+的。只不过需要一点点演技。】 学会在有些时间有些场合“媚俗”,即使并不符合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
真正冷血的人会用眼泪去掩饰自己的冷血。说实在的,一哭二闹三上吊实在是没有用的,你哭你闹,问题仍在那里,不会得到解决,保持自己内心的冷静和理性才是王道你不是冷血你只不过是没有学会一种艺术,处世的艺术,你没有学会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但是看趋势,这种艺术在渐渐被丢弃,它其实是阻碍社会发展的
你没有错。任何感情的表达都出乎天然,无法掩饰,大多数孩子的情感表达方式都来自童年、父母、相处方式、亲子关系、安全感程度......我家孩子天生善良热情,对任何严肃的陌生人都能勾肩搭背,玩得无拘无束,因为他从小被人爱,习惯拥抱作为安慰的方式,他的热情从未被拒绝过,我们理解他的善良,也支持他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我从小个性独立,不爱和别人搂搂抱抱亲昵,也不轻易和别人交心,和童年时父母甚少拥抱我、父母工作繁忙、没机会出去社交接触更多人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题主的成长经历中,一直扮演需要承担责任的角色,那么又何必苛责他一定要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感受呢?你需要做的是,增加“安慰亲人”这一举动,当大家惶恐无措的时候,安慰安慰他们“姥姥吉人天相一定会没事的”“妈妈一直身体很好,肯定能度过难关的”会让其他亲人感受到你的关心。————————————————————————————最后补充一点给题主参考看看,我九十多岁的外婆去世的时候,我也没那么难过,内心的感觉是“她终于解脱了”“这是大家都在等待的一个结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模juliana s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