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视频的十字劲怎么用啊?

最近、喜获良缘,拜观了大量八极拳的展演。
虎跃龙骧,各擅胜场的个人与团体,包含了「老中青」三代,民间、情治与学校,再加上海外来自亚、美、欧各国的人马。具代表性,足可依据。
大饱眼福之余,兴起一念:颇想追随在这一支雄伟的大军后面,稍尽棉薄。
当然、老一辈的,已负「大师」之誉,毋庸窃议。而少壮的热血青年,纯良诚挚。 消极地,点出一些小小的毛病;积极地,正是期望他们大大的成就呵!
于是就试从下盘、上盘、中盘、而全盘地,扎录下以管窥天的个人浅见,就教高明。
写定、自己数了一数...... 虽云皮毛之疾,竟有八种之多。 这就难怪,有人慨然批评说是:好好的八极拳,怎么给打成八「疾」拳了!
《「跺步」如腾云,「拖步」如溜冰——下盘》
中国武术的训练,是「全人」——身心兼顾,上中下盘「一体成型」——的。因之、功力必须从下盘奠定基础。 而后、向上升行。 如果先操上盘,就不行了。
八极拳的特色之一,正是下肢奠基的法门:外、则打「跺子」;内、则走「熊步」。
如果有外无内,「跺子」山响,赛如打雷,疑似地震。功夫下得可观,也仍然是门外不入的表面文章。
青年八极拳家的「跺子」打法是: (1) 只提膝盖,局部弯曲;不提腿胯,全肢运作。 (2)脚掌提高踏地——何处是「八极八极,脚不离地」! ﹖腰胯不沈,骨盘不坠——怎么叫「八极招招不离胯」!﹖(3)意念上珍爱地球,动作只到地表为止。 绝对不搞破坏,十足的环保战士。
如果曾经获得「熊步」的诀窍,一定明白:所练不是筋肉,而是意念。不在巨大的声响,而是内劲的探寻、获得、与传送......
八极拳入门第一的下盘训练,是内外合一,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的。
时代青年聪明绝顶,而越来越不能吃苦。喜欢八极拳当然好,偏偏八极入门很辛苦。 特别是下盘,确实要比许多名门正派更煎熬......
而这、正就是八极拳考试选秀的把关法:不行的,就剔除。古时候,武术是要拼命的。 不要以名门名师来自误自欺,可能会延祸一家、一乡,甚至于是社会国族。
时代真个不同了,有些小青年不但没听过「熊步」——有真有假,或正或误。就连「跺子」,也不肯打了。
其巧妙技法是把脚丫子高高提起,轻轻踩下:一起一落,纯熟自如;潇潇洒洒,腾云驾雾...... 令人睁目、佩服。 只不过,这么练,八极拳中的「沈坠劲」,可就永不可能养成了。
八极拳又非常讲究「拖步」的功夫,有练有用。
练的,是功力的养成。它不只是腿力的强壮,更要结合各式不同的「跺子」,锻练由下而上的内劲。 用的,则是实战之时,一旦接敌,紧钉不卸,分寸拿捏的自动化调节机制。
时代青年打「拖步」则是: (1) 前脚跨步大而远,基本上说是好的。 (2)落地之时呢? 则纯任自然。 没有要领,没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跺子」,卡实是有够稀奇啦! (3)至于被拖的后脚拖移多少呢? 则是自然加偷懒。 常常拖得太靠近,而且没有命意,全无作为。
当然、他们确实用功练过的。打来顺畅,信心十足。 特别是地板之与鞋底,擦摩平顺之后,有时步步连拖,真如溜冰场上的风光。
或因用法早已无预于战场,「跺子」可以不真练,「拖步」也只剩下个虚像了吧!﹖
《吞吞吐吐做招式,伸伸缩缩练功夫——下盘》
拳术之所以竖立门派,当然必有其特色。而特色绝非外现之形象,乃是攻防之用法;与为了要遂行如此之攻防,而调配设计出来的功法。
因此,想要认识一个拳派,就不是去计算它的套路与外形,而是观察它的应用原则与锻练方式。
八极拳的格斗哲学,及其衍生出来的技巧,乃是「步步前进,天下无敌」。乃是「身如泰山稳,先入虎口中」。 乃是「打拳如走路,看人如蒿草」。 总之、打八极就是要练成:「拳去不回,打垮为止」。 绝对强势,绝对拼命的手博之技的。
所以、八极拳的换步,要求上一式之前脚,必须落在原地、或稍前——分毫不许后退。
而且、运作之时,此前腿的体重承担,绝对不可丝毫输送给后腿。前膝绝不松放,正误易见,一望而知;除非根本无知。
时代青年打八极,似乎随时随意,都可以转移体重。吞吞吐吐,如他们日常讲话的语不成句;伸伸缩缩,像他们做事的不愿负责。 打拳、是真的可以反映性情的。
而似此忍心害理,将八极拳之灵魂抽离的打法,就不只是污蔑八极拳,根本是在毁灭八极拳了!
《打拳不如猫狗,出手自寻短见——上盘》
虎、是猛兽;又能吃人,人人畏惧。难怪练武之人喜欢老虎,老想跟牠们扯上点关系。
于焉,有手形:虎爪。有招式:猛虎下山。 有套路:黑虎拳。 而也有门派:虎拳(门)。
只是、除少数杰特之士而外,大多只是人学畜牲的摹仿「秀」,而不知道武术之所以仿习众牲的精意之所在。
八极拳打一个「熊虎二形」,「熊步」已略述于前;而「虎膀」,则是上盘由背而膀,再到拳掌的一道秘传功法。
这个功法的锻练要点是: (1) 「力由脊发」,绝不可以做两肩两臂捅两拳的动作。 (2)绝不分别左一拳、右一掌的个别操作。 同体一身,而互不相识。 而是左以动右,右以发左的前后、内外、出入;攻防配置,救援呼应之原则。 (3)有了上盘的成绩之后,才能承接下盘传来的劲道,上下齐一,达到「全身一拳」的基本操作,而也才有希望达到最高的理想境地。
等到习得「虎膀」的实际操作之技后,就知道所谓虎啊豹啊,不过是武人喜借猛兽形象,以自壮大的一种积习而已。要紧的是,把人练好,不是真学什么龙虎鹰蛇。
其实、就是看看自己家里豢养的宠物猫狗,逗牠们追逐、游戏之时,注意牠们的肩背,与前肢的动作关连何在!﹖则武术中难觅难求的所谓密诀,也就真相毕露了。
从今以后,再也不要说什么「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拳打不好,那可是猫狗不如的勾当哪!
那么、要送给年轻八极拳迷们的建议,似乎是:先到人道协会去领养一只猫狗啰!﹖一定可在增添生活乐趣之外,更还对打拳练功,具有积极性的意外效果呢。
至于消极性的警告呢?则是拳也掌也,务必先从小学教材打起,然后中学,终至大学。 练功、不适合着急;求学、不可以躐等。
幼儿园的小可爱,捧读博士班的教材时,是一幅何等滑稽的镜头啊!﹖博士的读物,却是孩子的「毒」物! 明明是前途无量的年轻八极拳家,怎么忍心让自己去虚伪地摹仿高手作拳,而残杀掉自己原可拥有的光明未来呢! ﹖
须知高人出手,外现似短,而其实极长——乃是由后脚跟到前拳锋,人体最长可能的距离。而且、其所运作的,是内劲缠绕的曲线传送。 名人高手出拳之时,随意挥洒,伺机而动,不论拳掌离身、以及敌身目标位置之远近。
小青年爱慕高手是很自然的,应鼓励的。但是、学贵有序。 不是「看着葫芦画个瓢」的似是而非,自欺而不能欺人。 必定会落一个求荣反辱的反效果,多年血汗一场空。
拳、打得好,当然好,而且是越好越好。打不好,尚未好,也没关系。 只要天天打,打得对,慢慢就会有所提升。 但是、虚假的,自毁式地学习高手,每天打拳如演戏,就等于是慢性自杀,而永无进步之可能矣!
《一丝不挂当交警,自动缴械搞神拳——上盘》
所谓「缠丝劲」,本是中国武术,各门各派,通用共有的基本技法。
如今、武术没落,真意不彰,而邪说竞起。有的主张「缠丝劲」专属某拳某支所独有,别人都是学它的。 有的则把「缠丝」二字诠释到高妙神秘,不可方物之境地。
其实、古时农业社会,男耕女织。家家养蚕取丝的工序中,人人熟见那抽取丝头,缠绕采集的步骤。 武术家举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活动,来解释习武练功时的重要原理,取其方便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而况,「缠丝劲」也好,「缠丝经」也好,「缠丝精」也好,全都是要练的。是要通过慢慢实践、体会;不断摸索、纠误,而终至「身通六艺」之技术的。 只说嘴、辩论、着文、出书是不相干的。
八极拳、极其讲究「缠丝」。任何人可以尚未养成,或是功力不高。 然绝对不可以不练,不曾练;根本就不知道要练。 和到底应当怎么练?
练「缠丝」,是从手练起的。只因为、手最灵活。 手脑结合,以心使臂,来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较最容易得要领。
等到有了体悟,则循此理法,八极拳由上盘而续练下盘内缠外不缠之术。然后,再上下合参,而逼练中盘。 终使其至于「周身大缠」的终极目标。
是故,既使初学乍练,「缠丝」岂可不一试练!﹖虽然练得不好,总要努力追求,希望逐渐地进步、提升......
切不可像现在的青年八极迷,拳也掌也,全部平铺直叙,直去直回;不滚转,不回环。一整套八极打下来,咦、怎么有如上下班时,十字路口比手划脚,指挥交通的警察! ﹖
八极拳就是实际拳,不玩假的。废话少说,打拳来看! 没什么玄理,只讲求实学。 其「缠丝劲」的训练,有方法、有程序、简单易学。 虽然功力深浅,成就在人。 但是、只要依法行功,就一定会有或高或低的成就。除非下定决心,就是不练,那就只得由他。
时下有部份年轻朋友打八极,除了不找八极拳中必须具备,又极其讲究的「缠丝劲」之外,更常常极其聪明伶俐地把许多辛苦的打法,给悄悄转移了,统统抽换了......
打拳嘛,节奏就是一发一蓄,一蓄一发;又蓄又发,再发再蓄的连续反应。蓄势要足、要充分。 而发则首贵在忍,忍到不得不发之临界,然后沛然一释,莫之能御!
如果像今日青年八极拳的这种打法,将招式中的各个动作,一律平等对待,竟然一视同仁。没有界定,就没有分工;没有作用,就没有意义。
这在训练上头来说: (1) 不追求发劲,就不是武术,只像体操。 (2)前置性地先将锻练的重点取消,临执行时又将紧要的结构放弃,则做了等于没做,除了自我欺骗。以及(3)躯干自愿居于无感状态,拳脚再怎么辛苦也是做白工。
其在应用上头的怪象则是: (1) 没有前手,不防不御。 就是自动缴械,不战而降。 (2)不开敌人的门户,所谓「开拳」——八极拳之另一名谓,所谓「开门八极」,全成虚语。 (3)后手攻人之时,自己出拳如孩童;大约、敌人一定是死猪吧! ﹖
《低头弯腰找东西,虎背熊腰不可寻——中盘》
一百年前,堂堂天朝上邦,惨遭东西蛮夷,轮流打败!从此、信心尽失、尊严扫地。 政治、财经、教育、军事、科技、艺术、一切唯洋是尚,希冀「全盘西化」。
当日,确有亡国之危、瓜分之惨。为了救急,「师夷长技」,应该是个暂时性的不得已。
如今,一百年了。挨了一记左钩拳击倒在地的古老中国,亦已挣扎起立,可以继续比赛了。 可怜、却仍在醉心西学,爱慕崇拜...... 一付「只吃得醉醺醺,站立不稳」的蠢像,早不是洋人的坚船利炮,而是自己人的心悦诚服了。
就拿体育、拿武术,这么一件小小的事例来看,则洋人好动,动的乃是筋肉。藉此筋肉之劳,获取一些些心肺功能的改善。 识见浅小,以为得意;大小比赛,热闹非凡。
然而、太粗糙、走极端;追逐名利,出卖健康。冠军、金牌们的一身伤痛,难享天年的惨痛事实,与他们的比赛记录,同样辉煌。
头晕目眩,脚步踉跄,方向难辨的国人同胞「西」向而望,不见「东」墙...... 亦步亦趋地,追武唯恐不及。 甘为奴婢地,恬然不以为耻。
比如共产中国,官民合力,泡制出来的「样板武术」,专门「以西洋地板体操,练中国武术套路」。就是中国人的国耻,世界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
宝岛台湾的民间武术、社会武术,正在沈闷中急速消亡,势不可阻...... 而官学两界的武术,早已白旗高举,投怀送抱,一跤跌进「样板武术」的怀抱,以驯服顺从,为方便得计。曾闻比较粗俗的说法,喻为:「尾巴跟着屁股摇,可怜跟了个臭屁股」! 十分难听,而爱莫能助......
至于八极拳术在台湾,主要是在青年知识分子中流传。体格一般都欠精壮,当不了选手,代表不了「中华台北」。
是故,八极拳并未惨遭「样板武术」之毒手,而是顺应时代之潮流——自然西化掉了的。大学生嘛,身上早有自动内设之装置,虽练习而不讲究,求简易,尚西洋,不费吹灰之力,即可离谱出格。
例证吗?比如:(1)低头俯首,斜眼视人;完全不调脊椎! (2)上无顶劲,中不竖身;完全不调脊椎!! (3)驼背弯腰,夹脊与命门不通;各自为战,左边与右侧无涉;完全不调脊椎!!!
最主要、最根本的是:学外国人练筋肉。而似乎完全不知道中国武术练的是骨节。 骨节主操,而筋肉随之。 两种主功能的取向不同、差异两极,中间隔了至少一个太平洋!
八极拳讲究「虎背熊腰」,不是成语——以描绘膀大腰圆,半截儿黑塔似的傻大个儿之体态——乃是、真正有着练习上的要求。是要在如此的要求之下,练功打拳。 才合乎八极武术的原理原则,才可能逐渐地向下深入,向上提升......
而且、虽说功法宏深,似无止境。其实、入手开蒙,简单明暸。 就看小青年(1)知不知道? (2)相不相信? 与(3)肯不肯做而已!
比如说这「虎背」,不过就是一个脊椎挺直而已。
脊椎打直,就比如说是在钢琴——西洋乐器,靠了它,才能定立音准,组大乐团。而、正好是中国音乐之所无——上面,先要调定那个中央C;然后右手趋高,左手走低的黑白键,才能有准,才能设定。
有了这个直立的脊柱,更要能与心意建立关系,而后才有可能去做出或弓、或射;或左转、或右拧;以及柱柱拉拔,节节迭压等等等等的身法锻练。
举例来说,也就不致于荒乎其唐地把「大小缠丝」,给练成了擒拿手法——虽然擒拿确有「小缠」、「大缠」与「反缠」之术——而不知道八极拳中所谓的「大缠」就是「身缠」:有拧转、有压缩、有惊炸——练的是八极拳中极其要紧的「十字劲」。
而「小缠」则是「臂缠」,必须要研练脚步、躯干、胳膊、与拳锋的连锁反应。也就是以步逼身,以身催臂,以臂出拳的身手关系之组合与建立。
至于「熊腰」,首先就要了解,牠绝不是没腰。亦即:要练习外不多转,多转则斩。 与外定内转,形安势急的操作策略。
脊椎、是插在骨盘里的;似不妨将二者喻为爱国西路、与重庆南路的十字路口。前丹田、后命门,地位冲要,为练功之枢钮。
熊熊的腰,不是不活,而却相对稳定。不是左右扭转以为能,更重要的是要能上下贯通,才是好本事。 练武之人的腰,如果太活了,得意于左右转动的角度,就必然在一招一式、一举一动中,将上盘下盘,连贯一致的可能与必须,齐腰斩断!
《上身与下体结婚,前胸与后背离婚——中盘》
眼看着一个个,一队队的青年八极同好展演绝技之时,真令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老眼!只因:
明明或是单人的表演,或是团体表演中的每一个人,怎么可能呀,人人都有魔术一变四,个个都幻化成了四、个、人!﹖分别是:
张三:上半身,
李四:下半身,
赵五:前半身,以及——
王六:后半身!
青年高手们的志诚、与努力,是不容许轻忽、与侮蔑的。因为:他们确有很奇怪,很惊人的成绩。
打比方说:如果上身的张三是先生,下体的李四是小姐的话。则经过他们长期认真的恋爱追求,张三先生已经同李四小姐正式结婚,组织家庭了!
但是、结婚嘛,一定是张李二府,乾坤两造的大喜之事——仍然是两个人。再怎么亲密的结合,先决条件必然是结而合之,明明白白地标示着:不是一个人的事儿。
练武——中国武术——的基本要求:却是必须是一个整人,全体投入而从事之。绝对不是用了许多功夫,费了许多心力,努力地把上身与下体,配合得天衣无缝,而落一个抱歉之至的大遗憾是:从根本上澈底打错了主意!
青春期的大孩子嘛,想结婚?是自然的。 认真地去恋爱,也令人欢喜! 而、多少年月血汗,虔诚的心愿却投错了地方,弄得完全不是那回事,就实在引人浩叹了......
再打个不伦不类的比方吧:练武、不是成家,而是出家。
出家的目的,是把你一个人——完整而孤单——给修成正果;然后再普渡众生。成家呢? 才是男女双方,百年好合,家庭和美,子孙满堂!
成家之与出家,是反方向的。人人可有自由的选择,却绝无能力去颠之倒之,以此作彼的。
底下,该谈谈人家赵五、王六了。
原来呀,这赵王两户人家,本是芳邻。好比说:这赵府是前邻吧,那王府就是后居,乃是共享一堵墙壁,鸡犬相闻,前心贴后背的两家一体之关系,本来一直挺要好的。
后来呢,也不知道是赵家包了饺子,没分给王家品尝呢?又或是赵家周末的卫生麻将桌上,王家偷了张牌? 两家伙儿红了脸,进而澈底闹翻,终至于老死不相往来了。
如果说远亲不如近邻,而包饺子、打麻将乃是小事儿,还能为这点儿芝麻绿豆,就拧成这样?至于吗! ﹖
那么、就一定是有人在中间搞破坏,澈底分裂了这难得的前邻后居之关系啰!﹖
若问:泡制祸害的坏人是谁?
曰:尚武青年哪,成群结队的,没瞧见吗!﹖
再问:他们凭什么本事?
曰:打八极拳哪?哦、你没来看表演哪! ﹖
如果还有笨兮兮的三问:真的假的?
那就不必回答了,自己去看嘛:
光天化日之下,人人可见的真实人生是:若辈年轻小伙子打拳,只有前半身从事,后背置身事外,全不参加。无论怎么踢呀、打呀、进退、起伏、踪跳、回转...... 好像事先规定好了,只允许半个人——前半——可以工作;而后半不许进来,只许旁观。 完全没概念,不晓得任何门派都要从后到前。 是先有后半身,推及前半身的基本操作法!
如此这般的赵五、王六恩怨芳邻;再加上前述的张三、李四恩爱夫妻,哇、一人而化四人!这是何等的神通啊?
八极拳当然不可以这么打,任何拳也没有这么玄的打法。这根本已经不是拳术了,只怕乃是仙术了吧? 而仙术高妙,当然不是肉眼凡胎,只知打熬筋骨之人胆敢妄议的了。
《只设终点无过程,误将姿势当动作——全盘》
青年八极拳家还有另一极大之特色是:只肯摄影,而拒拍电影。
也就是:他们只当平面媒体的「麻豆」。而下定决心,绝对不接电视广告模特儿的通知;虽然片酬一定比较高。
还不清楚吗?小青年们打拳如拍照,一个一个地摆「破死」,十分到位,艳惊四方! 而、不演电影的意思就是:不做「爱可生」! 虽然他们一直在动,但那些汗下如雨的动,却是不算数,也完全不能够谈是非正误的。
武术的招式,兼含动、静。
动、是动作;静、是姿势。姿势、是动作的终结点、目的地;以及、下一个新动作的发动处、起跑线。
而、动作呢?则是前一姿势与后一姿势之间的桥梁、航线;无论是城乡小道,抑或是高速公路。
当然、打人是靠动作的;姿势只能吓吓人。所以、动作才是一个招式的灵魂。 而姿势吗? 则好比是肉体。
灵魂也不可以没有肉体,作为依附。否则、飘飘渺渺的玩意儿,一个字叫:「鬼」,两个字叫:「阿飘」,三个字呢? 一定是叫:「魔神仔」了吧!
不必再设譬为喻了,没有动作地摆架子,不管功架摆得多么美、多么好,那都叫做:魂不附体!
《速度忽快忽慢,身手不应不合——全盘》
中国武家喜欢延用古老哲学上的名词,一方面勉强解说原理;也可能曾经试图慢慢地建立原理,而至今仍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在打拼中!
另一方面,却又在其同时,藉此玄词而大放烟幕,故示神奇。隐蔽掉了多少诀要、原则;牺牲掉了多少可造的英才!
这些个常遭引用的词语、好玩哪,又多系两个不相同、相矛盾、又相反相成的字组,如:阴阳、乾坤、虚实、刚柔等等等等......
相当遗憾的是,没有使用宇宙、与世界!原因不清楚,是怕泄露了天机吗?
时下的一般说解认为:宇宙,就是太空、外层空间;而世界,就是地球、人间。在人间关系来说,世界差不多等于国际。 而宇宙中的人与外层空间人之初接触,则尚请稍候......
请来一看:
宇:上下四方——空间也。
宙:往古来今——时间也。
世:三十年为一世,是时间。
界:东西南北为四至,是空间。
两个不同的词,四个不同的字,竟然、其实是同义的。
对应在武术锻练上,则空间是摆架子。时间呢? 就是全身各处动作速度快慢的协调与经营了。
若说此事非易、当然。然而、不能因为非易就不做了、不努力、不从事;又或是假装真的不知道。
武术对于时间掌控的严密要求,是确实提出,且一直强调,是不可分秒无此君的——除了以武术为体操,您慢慢来——而其提出的方法,则是要求结果:看成绩、算总账。
也就是:必须要细密地经营时间,处理动作,以达到「千里来龙」之时所要求的一个字儿:叫「应」;以及「到此结穴」之时,叫「合」。
「应」、是呼「应」,是上中下盘此呼彼「应」。是在运行途中的讲究,用以保证动作完成时正确而且强大的效果。
「合」的意思呢?则是上中下盘,内运外动、发劲功能、与杀敌意志、必须一同聚焦爆发于同一剎那、同一瞬间之谓。
是故,做动作时,除了方向、角度、水平、以及攻也、防也、或蓄、或发等等空间上的正确比划之外,时间上的精准,实在更决定着一个武术动作的成败与效果。也就是说:空间处理得再好,时间拧了,全盘皆空! 须知:空间、只是人类活动的环境、舞台。 而时间、才是生命本身。
敢问:「小朋友、今年几岁」?那就是时间,没有还价余地!
再问:「你住那儿啊」?则曰:「哦、我明天就要搬了。 这学期、搬三次了。 没办法、省钱嘛」! 像这种次要而且多变的,是为空间。
青年八极拳的练法,因为舍弃了时间因素,而只从事空间,赶不上趟儿。就必然出现:
(1) 下盘腿脚因为「做工距离」近、地心引力强、而先到站;上盘手臂经常误点。
(2) 中盘因为不知道也要参加营运,所以车辆根本不出站,当然开不到目的地!
(3) 手臂的运使,虽然已予自暴自弃地简化,仍然赶不上腿脚。 然而、习惯成自然,见惯不惊怪。不配「合」、不呼「应」,却练来流利顺畅,挥洒自如...... 坐实了锻练的谬误,保证了心愿的落空!
总而言之, (1) 武术招式去掉了时间成份,就不可能发劲; (2) 不发劲就没有杀伤力,就是体操; (3) 是体操就不能作战,也就根本不是武术了!
天地之大德曰生,孔孟之儒道尚仁。仁、就是果仁;也就是生机。 是天地间可以开花结果,繁荣传种的至高能量......
武术、虽是小道。也是先人数千年来,人命牺牲,肝脑涂地的心血结晶。 吾人殊胜因缘,侥幸获致一二,怎能忍心害理,阻挠修行的途路,扭曲珍贵的要诀,误导志诚的青年,而斩断传承的血脉啊!﹖
可爱的热血青年,热爱八极拳术,早已是长久存在的珍贵资产。只要能再添加上研究的热情。 亦即是:(1)破除迷信,不讨便宜。 (2)不但不看轻别的门派,更还要谦虚地向各门各派去异中求同。 以及(3)敞怀肉袒,正对拳法本真,全体直前,真真正正地性命已之! 而、不迷心失路于师门、班辈一类的身外之物上。要知道:武术以决生死,乃是绝对科学。 不因流传在野,就变成了民间信仰。 那么:
年轻一辈人士的八极拳想要练好,其实不难,因为:
(1) 招式与套路,早就学会了。 只怕太多,不嫌其少。
(2) 就以「八疾」为标准,赶快做个八极拳的全身大体检,严格而精准。
(3) 最后、当然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恒为成功之本」,八极赖新血而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我顿悟了八极拳的十字劲,请问我是不是天才?_八极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296贴子:
我顿悟了八极拳的十字劲,请问我是不是天才?
八极拳的十字劲,在大成拳中又叫争力,是所有内家功夫都必须掌握的一种劲.粗略地讲,就是打拳的时候,前手发力,后手向后猛拉,双腿下沉,头颈上顶......是一种以丹田为核心,丹田内劲瞬间爆发向四面八方辐射的劲.
这种劲是我突然间领悟到的.我站在离墙壁一尺远的地方,侧身,右拳伸直接触墙壁,不必用力,左拳置于下颌处,猛然向左拉,发觉右拳有一中要钻进墙壁的感觉,这就是一种比较单一的十字劲.
我研究内家拳只有几天,就已领悟到内家拳的十字劲,请问我悟性高不高?
RT 这黑子法强不太科学...
==话说本人觉得新资料...
自从狂三百胜拿到后,...
最近开黑总是遇到诸葛。...
盗墓风袭来,千年古墓知多少?
最好拿沙袋做试验,墙壁对关节有损伤.
只不过是拧腰时的发力罢了。
现在练拳的都不太认真,根本就没有下功夫。拿八极拳撑捶来讲吧,我自己就练了近一万次,我还不敢说自己已经练会了这一式,两仪顶我现在已经练了近一千多遍也只敢说基本知道怎么走架。学武要下功夫,以前的老前辈们一个架子就要走个上万遍,这样才能出功夫。你是不是天才我就不知道了。
我是练八级的,你才到刚刚领悟了的阶段,我也是练了几天就会了,请问我是不是天才?
你是天才,真是天才。俺练了近三年,还不敢说自己入门呢。不过我咋学着你说的和我练的不一样捏?
呵呵,,人家,自我调解一下,,找找自信,也蛮好的嘛!!!大家应该鼓励鼓励嘛!!!
~~~~~ 不愿多说 倒是对 确实有道理 但是…… 凭你的这点东西 还是练不出功夫 差远了
楼主领悟的不对,多年以前我刚学八极时,也是像你这样领悟的.但不对。楼主的理解有点点道理,但还不十分正确。丹田不是瞬间象四面八方爆发出力,那是爆炸,不是打拳。打拳是要把力道的一多半由拳发出去,不能象爆炸那样向四面八方,不分主次。&&&
主要力道还是在打出去的拳上。
简言之,实际就是 4 楼说的对,“拧腰时发的力”。力由腰发,逐渐就会全身协调,形成整体动作,力道强劲。,
特邀太极拳多位大师现场高清录制,陈式太极拳+实体书籍,30天从入门到精通,全新陈式太极拳全国货到付款 免费送货上门!陈式太极拳订购热线4..-
力向四方发散,你拿什么打人,你那个是衬力,武术是要把力量集中在一起打人,多练吧
十字劲 理论跟实际中用的出来是两回事
说啥也不好使你就一天才
我的天啊。这都什么呀。我练了10几年了,现在要是问我八极拳会什么,我还真不敢说会。真是天才啊。明天我给你去学学可以吗?
武术的功夫是汗水与智慧的结晶,武术知阴阳者为上乘,阴阳变化是武术运动的特点,阴阳简易、不易。 &&&&&&&&&&&&&&&&
天真&&&&&&&&
天地两气远征形象思维&&&&&&&&
意识形态操作脚踏实地好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两气五行学说’踏踏实实地学练,找个名师吧。成功都是有心人。 &&&&&&&&&&&&
其实我刚学会九阳神功才用了2天,我是天才吗?
你们只懂了简易中之一点,是可喜之处,加油、铀,好好努力。 &&&&&&&&
上海&&&&&&
及时雨&&&&&&&&
是天才,不过只是凡人中的天才,不知道LZ练了多少遍发现的。我是练了大概几十次开始掌握这种力的,不过每天200次的撑拳或者顶肘是必须的每天200,十天2000,百日20000 一年至少要打70000次才行当然我是菜鸟
听君一席话,胜打十年拳! 努力吧,天赋很高!
现在也许是,努力肯定是。
久练功自成。
你很有悟性。打拳应该练悟结合。
左拉右顶,算发力的一种技巧。但这个 在实战中 很难用得上。八极的锻炼另有门径的,不是楼主说的这么简单。
你是哪里的
楼主不是武术吧那个自学的吗
一般我们都是用手肘顶然后用抹头的手法拉撑,难难在同位的提笼换步,老家称为熊步或是跺子,这一手在宝岛入门要练半年,没有腿功没有站桩过的要练三年算是入八极门了,高手要一跺弹起,弹不起来的就浪费功夫了,再来要弹出整劲,如同弹弓把手肘与身体弹出去(大八极),宝岛强调撩阴掌要单脚练桩,内地称为悟空问路,我们称为顶心肘。吴连枝老师的站桩图就是这个,要练到腿不酸又够力道起码要十年,如果不是我年轻天天跑50公里马拉松跑山路马步蹲多了,练半年还没有像样子,而且还要马步弹腿千趟练教门拳劈卦来伸筋拔骨,要是某派的还要练肾水三才气...。基本上会给你看的影片与照片都是浮云,真功夫要自己诚心的求。不过我真的还是跟明师之后学过的,何况我老师就是孙禄堂的嫡系传人,我们练一趟低架子功就是一个小时,腿功勉强有才能够了解这一式的门槛。大成拳称为意拳是大师王乡斋的独创,以形意出发而博采百家,其中站桩为其独创,后来为百家所采,但是其他家也有站桩吧,不过的确王乡斋大师有过人之处,那是千万场比式所得的,后人不明未必有王宗师的体会。比试不用找我,我承认我不行...。
恩,挺好,一班学历高点的人都能想到这一层,不过这可不是武侠小说,明白了就神功大成了,得练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吴连枝的八极拳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