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经石峪金刚经 版本的翻译版本?

求金刚经的翻译版本!_百度知道
求金刚经的翻译版本!
不尔世尊。诸阿罗汉颇作是念。若复有人能于此经乃至一四句颂。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应行布施。若不住事而行布施。菩萨不住于事。妙生。若菩萨心住于事而行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一颂并为他说。我得不还果不。我得预流果者。譬如有人身如妙高山王。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不生毁谤。以都无所住。所生福聚极多于彼无量无数。妙生言。妙生。佛告妙生。若有菩萨作如是语。不预色声香味触法故名预流。都无所住而生其心。何以故。是故如来说为福聚福聚 妙生。我今实言告汝。如来即不说我妙生得无诤住最为第一。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妙生。如来说者即是无边佛所宣说。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此即非实非妄。又念过去于五百世。若当来世有闻是经能受持者。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则非般若波罗蜜多。如来说忍辱波罗蜜多即非忍辱波罗蜜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以故,耳熟能详。不诳语者。嘱诸菩萨。无有少法是如来所说。妙生。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当生如是心。若有男子女人以弶伽河沙等身命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所以者何。此福聚者则非是聚。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即是非想,即非佛法。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妙生言。而彼菩萨非于一佛承事供养植诸善根。诸佛世尊从此经生。于汝意云何。能以最胜利益。世尊。甚多世尊。所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香花供养其处 妙生。妙生言。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于汝意云何。我于尔时无如是等想。所以者何世尊。于汝意云何。当生当摄无量福聚。妙生言。妙生。彼之大身如来说为非身。不应住非法。乃至相应亦不应住。其福胜彼无量无数。由彼无有少法名阿罗汉。以彼非有说名为身 妙生。善哉善哉。退坐一面。如来于然灯佛所实无可取。皆应右绕而为敬礼。何以故, 南梁武帝与南陈梁安太守迎请和护持真谛译出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生言。而此福聚胜前福聚无量无边妙生。后日分亦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是故应以胜相无相观于如来。未曾得闻如是深经。妙生言。妙生。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尽诸世界所有众生。于汝意云何;一切有为法。妙生。愿乐欲闻。妙生。妙生言, 北魏宣武帝礼请和护持菩提流支译出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以者何。于汝意云何。亦复如是 妙生。妙生言。奉施如来得福多不。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唐义净法师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如是我闻。应生不住事心。于汝意云何。妙生你是说有几个版本。如来密意。是人则为第一希有。甚多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妙生。我有是想者应生嗔恨。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益诸菩萨。何以故。有情执寿者执更求趣执。何以故。而行奉事植诸善根。于当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妙生言。若复有人以宝满此河沙数量世界。不应以胜相观于如来。妙生言。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一颂并为他说。妙生。初日分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非有想非无想。复有如是沙等弶伽河。于汝意云何。此诸世界佛说非界。何以故。中日分复以弶伽河沙等身布施。汝应谛听极善作意。不尔世尊。当来之世有诸菩萨。若预流者作是念。作忍辱仙人。如来昔在然灯佛所。当何名此经。妙生。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所以者何。何以故。又此方所即为有佛及尊重弟子 妙生。妙生言。是人若能读诵受持此经。妙生。如来以胜利益益诸菩萨。如是应持。所有胜相皆是虚妄。当知是人最上希有。是故妙生。持用布施。若有所住即为非住。如来所证法及所说法。故名世界。以诸圣者皆是无为所显现故。有想无想。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世尊。我得一来果不。能以最胜付嘱。于汝意云何。何以故,实无众生而灭度者。菩萨行不住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当成就庄严国土者。尔时具寿妙生在大众中。妙生。于汝意云何。更求趣想故 复次妙生。若善男子善女人。则有我执有情寿者更求趣执。何以故。宣说筏喻法门。不尔世尊。有情执寿者执更求趣执。若有色无色。则不名菩萨。于意云何。不尔世尊。应生不住随处心。甚多世尊,即非菩萨。当知此处则是制底。彼人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为他解说乃至四向伽他。此众生想即为非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尘是为多不。是故菩萨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来于无上菩提有所证不。世尊。如来应正等觉。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十方虚空可知量不。应如是布施。于汝意云何: 前秦苻坚与后秦姚兴先后迎请和护持鸠摩罗什译出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他说。妙生。于当来世后五百岁正法灭时。佛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不尔世尊。菩萨不住于事应行布施。庄严佛土者如来说非庄严。若有发趣菩萨乘者。以胜付嘱嘱诸菩萨,是名佛法。如是一切。妙生。妙生言。彼诸众生即非众生。诸佛如来离诸想故。如是如是,如梦幻泡影, 唐武则天迎请和护持义净译出了《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我得阿罗汉果者、隋炀帝父子礼请和护持笈多译出了《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是故菩萨不住于事应行其施。三十二相佛说非相。应生其心。是故佛说菩萨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妙生。妙生言。由诸如来无上等觉从此经出。妙生。妙生言。颇有众生。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诸有智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妙生。我从生智以来。世尊。合掌恭敬白佛言。颇有众生。不应住法。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希有世尊。何以故。如是之人佛以智眼悉知悉见。如弶伽河中所有沙数。当知是人第一希有。妙生。世尊。何以故。不应以三十二相观于如来。是人乃能于此经典生一信心 妙生。是如来所说诸波罗蜜多。不尔世尊。已于无量百千佛所。此最胜波罗蜜多。此实想者即非实想。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由彼无有少法证不还性故名不还。世尊。如是如是。是故妙生。妙生言。我是阿罗汉离于欲染。何以故。妙生。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世尊。何以故。如来说我得无诤住中最为第一。此为妄语。一切世间天人阿苏罗。一时薄伽梵。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实无所证亦无所说。甚多世尊。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者。何以故。而无有一众生入圆寂者。若国土中有此法门。如我解佛所说义。如人入暗则无所见。无有是处。由彼菩萨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求趣想。应生其心。何以故。不尔世尊。何以故。不惊不怖不畏。若有非法想。我得阿罗汉果不。不尔世尊。世尊。是故应离诸想发趣无上菩提之心。是故名为最胜波罗蜜多。何以故。彼亦有我执。为发最上乘者说。闻说是经生实信不。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由有我想众生想寿者想。若自受持为他演说。诸佛世尊离诸想故 妙生。颇有少法是可取不。如来为发大乘者说。妙生。可以具足胜相观如来不。所得福聚不可知量。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妙生。我等云。不尔世尊。希有世尊。何以故。尔时妙生闻说是经, 隋文帝。能于此经受持读诵为他演说。若阿罗汉作是念。如是摄伏其心。不住随处应行布施。何以故。以是义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世尊。时诸苾刍来诣佛所。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无我想众生想寿者想更来趣想。何奉持。妙生言。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由彼无有少法证一来性故名一来。何况尽能受持读诵。住妙生。于汝意云何。不尔世尊。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妙生。彼诸菩萨当生当摄无量福聚。彼非法非非法。是故说为大丈夫相。而实未曾作如是念我是阿罗汉。诸预流者颇作是念。当知此地即是制底。承佛神力即从座起。菩萨如是布施。如来说胜相即非胜相。云何应住。世尊。 其他译本例如。云何修行。所在之处若有此经。云何摄伏其心 佛告妙生。若复有人得闻是经。此诸河沙宁为多不。若彼菩萨有法想。我无是想亦非无想。是身为大不。我得预流果不。若复有人闻说是经生实想者。当知是人则为最上第一希有。及大菩萨众。世尊。妙生言。妙生。妙生。妙生。何以故。不异语者 妙生。则有我执有情寿者更求趣执。若有发趣菩萨乘者。妙生言。诸不还者颇作是念。诸一来者颇作是念。妙生。彼诸菩萨非法想非非法想。不住随处。我闻是经心生信解未为希有。唯然世尊。颇有少法是如来所说不。如来悉知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议福业之聚。当知是人则为以肩荷负如来无上菩提。虽令如是无量众生证圆寂已。以是因缘。由此说为国土庄严。佛法者如来说非佛法是名佛法 妙生。妙生。若菩萨有众生想者。持用布施得福多不。 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流通最广。东方虚空可知量不。若无胜相即非虚妄。具戒具德具慧。诸地尘佛说非尘故名地尘。何以故。复有少法是所说不。于汝意云何。所以者何。可以三十二大丈夫相观如来不。如我昔为羯陵伽王割截支体时。闻说是经生实信不 佛告妙生?转载——————请看。如汝所说。何以故。即有我执, 唐太宗礼请和护持玄奘译出了《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妙生。河尚无数况复其沙。是故如来说名实想实想。甚大世尊。莫作是说。诸预流者无法可预故名预流。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非想非无想;所谓佛法。由不住施福聚难量 妙生。顶礼双足右绕三匝。何以故。应生不住色声香味触法心。佛告妙生是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天人阿苏罗等。妙生。希有善逝。是故说我得无诤住得无诤。其福胜彼。如来于无上菩提。若乐小法者则着我见众生见寿者见更求趣见。如来是实语者。如语者。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采纳率:84%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等待您来回答经常诗诵的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发现的别字--学佛网
&经常诗诵的鸠摩罗什译本《金刚经》发现的别字
发布:了凡&[ &]&& 日期: 15:20:00&&
各位同修:
阿弥陀佛,我持诵《金刚经》快一年了,是鸠摩罗什的译本,我发现自己持诵的经书跟寺庙里流通的经本有个别字不一样,如:第十三品中,“佛说般若波罗密,即(则)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一个用“即非”,一个用“则非”,究竟跟个是正确的呢?望各位师兄为我开示。
《金刚经》破四相,我虽然知道要“深解义趣”,不可执着于字的表相,可是我还是想知道原版的译文是“即非”还是“则非”,谢谢!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关于您的提问,我们随机推荐您读一读下列文章,同时也欢迎佛友在下面以评论方式回答: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本文的目的在于让有心人能初步了解《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简称《金刚经》),受篇幅及个人资质所限,个别章句翻译难达原意。欲更深入了解,请阅读南怀瑾先生的《金刚经说什么》。  阿难我听到佛这样说,那个时侯佛在舍卫国的讲堂祗树给孤独园里面,与他的很多弟子都在一起。吃饭时侯到了,世尊(对佛的尊称)穿好他的法衣, 端了吃饭的钵,到舍卫大城里面化缘。在舍卫国首都的大城,他挨门挨户的化缘。化好了以后,佛把饭碗端回自己的讲堂,在规定的地方吃饭。饭吃完了,再把衣服及碗都收起来。然后打水洗脚,把自己打坐的位置铺好端坐在那里。  这时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在众人之中,离座站起。他披著袈娑,偏露右肩,单跪右腿,合掌向佛行礼,然后跟佛说道:“世尊啊,如来(如来也是佛的代号。自己觉悟了,又帮助他人觉悟,而且做得十分圆满则谓之佛。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是能够好好引导菩萨(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缍。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缍是有情。)们的思想的,也善于教导菩萨们的。世尊,如果善男善女有成佛的愿望,那么,他该怎么做?如何才能降伏心中之魔?”佛说:“问得好啊,须菩提!正如你所说的,如来是能够好好引导菩萨们的思想的,也善于教导菩萨们的。你听好了,我现在为你讲讲。如果有一个人,有成佛的愿望,应该这样做,应该这样来降伏心魔。”“好的,世尊,我在很高兴地听呢!”  “首先他要立一个志愿,救世界上一切众生,包括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看得到的、看不到的、有思想感觉的、没有思想感觉的、好象有思想又好象没有思想的,都要使他们进入没有烦恼、没有痛苦、绝对快乐清净的境界。然后当他度得千千万万的众生之后,他还要有一种心态,那就是这些众生得度都不是我的功劳。为什么呢?须菩提啊!如果菩萨还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那他就不是菩萨了。  其次,须菩提,一个真正修行的人,他应该看开,他应该不为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舌头所尝到的、肢体所碰到的一切而耿耿于怀。须菩提啊,你觉得这东南西北上下的虚空,你可以想象有多大吗?”“不啊世尊。”“如果能作到真正地看得开,那么这人所修下的德就象这样无法想象啊。须菩提!修行应这样修!”  “须菩提,你认为呢,追求佛法可不可以执着或拘泥于看得见的形体?”“不啊世尊,追求佛法不可以执着或拘泥于看得见的形体。”“为什么?如来所说的形体,其实没有形体。”佛告诉须菩提,“凡是眼睛看得见的,都是虚幻的,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就见到佛法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须菩提又问佛:“世尊,如果将来有众生,听到您这样讲,他们能够相信吗?”佛告诉须菩提,“不要有这种想法。我走后500年,有人真正持戒、修福,多行善道,功德到了,他的智慧打开就可以相信这个话了。那么可以知道这人不止在一个两个佛前种下善根,而是已在千千万万的佛前种下了种种善根。这样的人,听了我刚才所说的这个观念,他信得过的,甚至于一念之间生出来净信的,须菩提!我统统知道,我也看得到,他终将得到无上的福德。为什么,这样的人,已不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也不执着和拘泥于佛法,也不抛弃佛法。为什么,众生如果心中拘泥于世间的现象,那就是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如果拘泥于佛法,那就是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如果抛弃佛法,那也是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所以不能拘泥于佛法,也不能抛弃佛法。你们这些追随我的人啊,我经常跟你们说的,知道我的说法像过河的船一样。既然过了河,就不需要还把船背起来走。我的说法,都是方便,都是过河用的船,你既然上了岸,就不需要船了,所以我所说法,只是个比方。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都不是法呢!”  “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来得到了大彻大悟吗?如来平常有讲佛法吗?”须菩提回答说:“根据我学佛所了解的道理,佛法是没有一个定式的,没有一种法可以真正叫作大彻大悟,如来也没有一个能够叫做佛法的可以去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不完整的,不能完全去拘泥于它,如来所说的法,都没把佛法的真义说出来,大体方向上是佛法的方向,但具体内容难达佛法真义。所以,一切贤圣皆因对这些没有定式的法的理解而有差别。”  “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果有人用能够充满三千大世界的珍宝,去布施行善,那么这人得到的福德多不多?”须菩提说,多啊世尊。“为什么呢,这种福德,只是凡世间的荣华富贵而已,并不能使人超脱轮回,大彻大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福德。所以如来说福德多。如果有人,能以此篇经文约束自己,甚至于将其中的要义为他人解说,此之福德胜于前者。为什么?须菩提,一切诸佛,以及一切大彻大悟的法,都是从这篇经文中得来。须菩提,我要再次提醒你,我所讲的佛法,都只是比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法。”  “须菩提,你认为呢,各罗汉能够有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悟到了罗汉的境界吗?”须菩提说,不啊世尊,如果各罗汉有这样的念头,那么就是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就不是罗汉了。须菩提说,佛说我已到了一个自在宁静、不为外物所扰的境界,是人中的第一,是罗汉中的的一等。但是世尊,我不作这样的念头,认为自己是已经到达了人中第一,更不会认为自己已经得到阿罗汉道。假定我心里头有这么一点观念,您就不会说我是一个乐于寂静的行者了。  
  “须菩提,你认为呢,我当年在然灯佛那里,得到佛法没有?”“不啊世尊,如来当年在然灯佛那里,对于佛法实在没有得到什么。”“须菩提,你认为呢,菩萨们是不是住在一个庄严的佛土那里?”“不是的啊世尊。”“为什么呢,所谓的一个庄严佛土,其实只是幻觉,不是真实的,不过我们把它叫做庄严罢了。所以,一切的菩萨们,要这样来清净你们的心:要不为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舌头所尝到的、肢体所碰到的一切而耿耿于怀,做到心不为任何东西所挂碍。”“须菩提,假如有人,领悟佛法已证得一个法身,这个法身象须弥山一样大,你认为呢,这个身大吗?”“大啊世尊!”“须菩提,佛说它并不是大身,只是要叫做大身。”  “须菩提,就象恒河中有无数的沙,还有象沙一样多的恒河,那么你认为呢,这些恒河中的沙多吗?”“多啊世尊,单是恒河就已经多得无数了,更何况河中的沙呢?”“须菩提,我实话告诉你,如果有行善之人,用了充满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三千大世界的珍宝,去行善布施,那么,他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啊,世尊!”“如果有人,以此经文要求自己,并将其中的要义讲解与他人听,这种福德胜过了那布施的人!”  “其次,须菩提,这本经文,甚至于只是其中四句偈语,放在哪个地方,一切的天人、神明都要供养它,就象供养佛塔。更何况有人能诵读它,以它来要求自己,那么此人当成就世间第一希有的法。这本经典所在的地方,就等于代表了佛,等于佛就在这里,你们尊重它要就象弟子尊重佛。”  这时须菩提问佛道:“世尊,该给这篇经文取个什么名字呢?我们该怎么奉持呢?”佛说:“就叫它金刚般若波罗密(金刚者,取其能断一切之义;般若则是梵文的音译词,意为大智慧;波罗密意为到达彼岸。即能断一切,能达到人生彼岸的大智慧),你们就用这个名字来奉持。须菩提,如来说它能断一切,能助众生达到彼岸,其实它不能,关键在你们自己,我只是姑且用这个名字罢了。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来有所说法吗?”“没有啊世尊,如来没有说什么法。”“须菩提,你认为呢,三千大世界中的微尘,是不是很多?”“是很多啊世尊。”“须菩提,这些微尘,如来说它其实只是众生之幻觉,是不存在的,只是要叫它作微尘;所谓世界,亦属幻觉,只是要叫它世界。须菩提,可不可以认为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的好相貌?”“不啊世尊,不可以认为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的好相貌。”“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三十二种相貌,皆为幻觉,只是要叫作三十二相。须菩提,如果有行善之人,用如同恒河沙一样多的身与命来施舍行善,他的福德是很多的。如果有人,以此经文要求自己,甚至只是将其中的四句偈语向他人解说,他的福德远远多于布施之人。”  
  须菩提闻说经义,深深领悟,不由喜极而泣,向佛说道:“希有世尊啊!你现在讲的如此高深的道理,自我有慧眼以来,还不曾听说。世尊,如果有人,闻说此经后,真正了解,然后相信,那么知道此人当成就世间第一希有的法。世尊,所谓实实在在的现象,就是一切现象皆为虚幻,佛勉强给他一个名称,叫做如来实相。世尊,我今天闻说您的经文,从心底相信它并用以要求自己,这不是件难事,然而当五百年后,如有人闻说此经,能从心底相信它并用以要求自己,那就不容易了,那么知道此人当成就世间第一希有的法。为什么,因为此人不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虚幻的现象。超脱于这一切现象了,就是佛了。”佛说“是啊,你说得很对,如果有人闻说此经,不惊不怖不畏,那么可以知道此人是非常难得的。须菩提,如来说的第一等的到达彼岸的智慧,其实只是一些比喻,不是真正的智慧,如来姑且把它叫作第一等的到达彼岸的智慧。须菩提,如来说忍辱负重的智慧,如果真觉得有一个忍在里面,那么它就不是智慧。为什么须菩提,象我昔日曾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我没有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为什么?如果我有这些观念,那么在那个被节节肢解的时候,我就会生嗔恨之心,但我没有。又五百年后,我作忍辱仙人,那个时候,我没有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所以须菩提,菩萨应从世间的一切现象中超脱出来,发起追求大彻大悟之心。不为眼睛所看到的现象所迷惑,不为耳朵所能听到的、鼻子所能闻到的、舌头所能尝到的,肢体所能触到的,甚至是任何人所宣讲的法而迷惑,不为一切世间现象所迷惑。如果心中有所挂碍,就是有所迷惑。须菩提,本着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有所作为的精神,菩萨应这样修行。如来说一切现象,皆为虚幻,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他人,也无众生。须菩提,不要认为我说的这些是为了哗众取宠,或是故作神秘之类,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果说如来得到了一个法的话,那么这个法就是什么都没有,无所谓虚与实。须菩提,若菩萨之心执著一个佛法可得,一个佛法可修,则如入暗室而无所见;若不执著一切现象,则如人有目,日光明照,那么什么都看得清了。须菩提,如后世若有善男善女,能读诵并以此经要求自己,那他也就是如来。以佛智慧,知道这人,也看得到此人,他们都可以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善女,早晨以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中午又以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晚上又以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象这样以无数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若另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践行、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概要而言,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如来为那些追求大智大慧的人解说,为那些追求大彻大悟的人解说。若有人能践行、读诵,并将其中的要义为他人解说,如来全都知道,也全都能看到,他们都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边无际、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样的人,就是佛,他挑负了传诵佛法这个担子,自然有一天会大彻大悟。”  “为什么这么说须菩提?那些热衷于一些小法术的,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那么对于此篇经文,是不会去听、读诵、践行、为人解说的。须菩提!任何地方,若有此经,只要有此金刚经所在,不管世间之人,乃至天上之神,乃至阿修罗,魔王,魔鬼,都自然应该供养此经。有此经摆在那地方,等于有佛塔在那,大家自然都应供养,应恭敬,顶礼,乃至拿香花供养它。”  
  阿弥陀佛!
  “须菩提,你认为呢,我当年在然灯佛那里,得到佛法没有?”“不啊世尊,如来当年在然灯佛那里,对于佛法实在没有得到什么。”“须菩提,你认为呢,菩萨们是不是住在一个庄严的佛土那里?”“不是的啊世尊。”“为什么呢,所谓的一个庄严佛土,其实只是幻觉,不是真实的,不过我们把它叫做庄严罢了。所以,一切的菩萨们,要这样来清净你们的心:要不为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闻到的、舌头所尝到的、肢体所碰到的一切而耿耿于怀,做到心不为任何东西所挂碍。”“须菩提,假如有人,领悟佛法已证得一个法身,这个法身象须弥山一样大,你认为呢,这个身大吗?”“大啊世尊!”“须菩提,佛说它并不是大身,只是要叫做大身。”  “须菩提,就象恒河中有无数的沙,还有象沙一样多的恒河,那么你认为呢,这些恒河中的沙多吗?”“多啊世尊,单是恒河就已经多得无数了,更何况河中的沙呢?”“须菩提,我实话告诉你,如果有行善之人,用了充满如恒河沙一样多的三千大世界的珍宝,去行善布施,那么,他得到的福德多不?”“多啊,世尊!”“如果有人,以此经文要求自己,并将其中的要义讲解与他人听,这种福德胜过了那布施的人!”  “其次,须菩提,这本经文,甚至于只是其中四句偈语,放在哪个地方,一切的天人、神明都要供养它,就象供养佛塔。更何况有人能诵读它,以它来要求自己,那么此人当成就世间第一希有的法。这本经典所在的地方,就等于代表了佛,等于佛就在这里,你们尊重它要就象弟子尊重佛。”  这时须菩提问佛道:“世尊,该给这篇经文取个什么名字呢?我们该怎么奉持呢?”佛说:“就叫它金刚般若波罗密(金刚者,取其能断一切之义;般若则是梵文的音译词,意为大智慧;波罗密意为到达彼岸。即能断一切,能达到人生彼岸的大智慧),你们就用这个名字来奉持。须菩提,如来说它能断一切,能助众生达到彼岸,其实它不能,关键在你们自己,我只是姑且用这个名字罢了。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来有所说法吗?”“没有啊世尊,如来没有说什么法。”“须菩提,你认为呢,三千大世界中的微尘,是不是很多?”“是很多啊世尊。”“须菩提,这些微尘,如来说它其实只是众生之幻觉,是不存在的,只是要叫它作微尘;所谓世界,亦属幻觉,只是要叫它世界。须菩提,可不可以认为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的好相貌?”“不啊世尊,不可以认为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的好相貌。”“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三十二种相貌,皆为幻觉,只是要叫作三十二相。须菩提,如果有行善之人,用如同恒河沙一样多的身与命来施舍行善,他的福德是很多的。如果有人,以此经文要求自己,甚至只是将其中的四句偈语向他人解说,他的福德远远多于布施之人。”  须菩提闻说经义,深深领悟,不由喜极而泣,向佛说道:“希有世尊啊!你现在讲的如此高深的道理,自我有慧眼以来,还不曾听说。世尊,如果有人,闻说此经后,真正了解,然后相信,那么知道此人当成就世间第一希有的法。世尊,所谓实实在在的现象,就是一切现象皆为虚幻,佛勉强给他一个名称,叫做如来实相。世尊,我今天闻说您的经文,从心底相信它并用以要求自己,这不是件难事,然而当五百年后,如有人闻说此经,能从心底相信它并用以要求自己,那就不容易了,那么知道此人当成就世间第一希有的法。为什么,因为此人不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虚幻的现象。超脱于这一切现象了,就是佛了。”佛说“是啊,你说得很对,如果有人闻说此经,不惊不怖不畏,那么可以知道此人是非常难得的。须菩提,如来说的第一等的到达彼岸的智慧,其实只是一些比喻,不是真正的智慧,如来姑且把它叫作第一等的到达彼岸的智慧。须菩提,如来说忍辱负重的智慧,如果真觉得有一个忍在里面,那么它就不是智慧。为什么须菩提,象我昔日曾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我没有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为什么?如果我有这些观念,那么在那个被节节肢解的时候,我就会生嗔恨之心,但我没有。又五百年后,我作忍辱仙人,那个时候,我没有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所以须菩提,菩萨应从世间的一切现象中超脱出来,发起追求大彻大悟之心。不为眼睛所看到的现象所迷惑,不为耳朵所能听到的、鼻子所能闻到的、舌头所能尝到的,肢体所能触到的,甚至是任何人所宣讲的法而迷惑,不为一切世间现象所迷惑。如果心中有所挂碍,就是有所迷惑。须菩提,本着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有所作为的精神,菩萨应这样修行。如来说一切现象,皆为虚幻,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他人,也无众生。须菩提,不要认为我说的这些是为了哗众取宠,或是故作神秘之类,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果说如来得到了一个法的话,那么这个法就是什么都没有,无所谓虚与实。须菩提,若菩萨之心执著一个佛法可得,一个佛法可修,则如入暗室而无所见;若不执著一切现象,则如人有目,日光明照,那么什么都看得清了。须菩提,如后世若有善男善女,能读诵并以此经要求自己,那他也就是如来。以佛智慧,知道这人,也看得到此人,他们都可以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善女,早晨以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中午又以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晚上又以如恒河沙一样多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象这样以无数的自己的生命进行施舍;若另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践行、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概要而言,此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的无边功德。如来为那些追求大智大慧的人解说,为那些追求大彻大悟的人解说。若有人能践行、读诵,并将其中的要义为他人解说,如来全都知道,也全都能看到,他们都将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边无际、不可思议的功德。这样的人,就是佛,他挑负了传诵佛法这个担子,自然有一天会大彻大悟。”  “为什么这么说须菩提?那些热衷于一些小法术的,执著于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那么对于此篇经文,是不会去听、读诵、践行、为人解说的。须菩提!任何地方,若有此经,只要有此金刚经所在,不管世间之人,乃至天上之神,乃至阿修罗,魔王,魔鬼,都自然应该供养此经。有此经摆在那地方,等于有佛塔在那,大家自然都应供养,应恭敬,顶礼,乃至拿香花供养它。”  
  “其次,须菩提,若有人读诵践行此经,反被人所轻贱,是因前世所作罪业,故今世当受此报。若读诵践行此经,先世之罪业,即为消灭,最终将得大彻大悟。须菩提,我曾在无数劫(人类一生一灭称为一劫)内,在然灯佛前,在无数的佛前,都去侍候供养过,没有空过一个的。如果有善男善女,在后世,能读诵践行此经,所得功德,超过我供养诸佛功德之百倍、千万亿倍,无数无数倍。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善女,在后世,能读诵践行此经,所得之功德,我若详细说出,或许有人听后,心即狂乱,狐疑,不信。要知此经的道理可谓不可思议,而读诵践行它所得果报亦不可思议。”  “须菩提,如来实在没有得到一个叫做大彻大悟的法。如果我悟道之时,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大彻大悟的法,说明我还没有大彻大悟,那么然灯佛也不会授记于我:‘你于将来的娑婆世界成佛,你的名号叫释迦牟尼’。为什么,所谓如来,就是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如果说如来真得了一个大彻大悟的法,那么这个法无所谓实与虚。所以,如来说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谓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要叫做法。须菩提,比如说有菩萨证得一个很高很大的法身……”须菩提说:“我明白了,佛说它并不是大身,只是要叫做大身(因为所见皆幻)。”“是啊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菩萨说‘我在普度天下众生’,那么他就不是菩萨。为什么须菩提,实在没有什么佛法,所以佛说一切法。名为菩萨,实际上就是没有我、他人、众生、寿命这些观念。须菩提,如果菩萨说‘我当居在一个庄严的佛土中’,那么他就不是菩萨。为什么,如来说这庄严,亦属幻相,名以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了无我的法,如来说这是真的菩萨。”  “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恒河中的沙,又有如沙一样多的恒河,现在有象这恒河沙一样多的世界,这世界多不?”“很多啊世尊。”佛说:“你所在的国土之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通通知道。为什么,如来说种种之心,皆不是心,而名之为心。所以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有人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宝,用来施舍行善,以他的作为,所得福德多不?”“多啊,世尊,以此人的作为,所得福德是很多的。”“须菩提,如果说这福德是真实的话,如来不认为这样能得到很多福德;因为,这种福德并无法帮助他大彻大悟、超脱轮回。如果从人生荣华富贵的角度来看,而说他得到的福德多,亦未尝不可。”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想法:‘我要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如果有人说如来有所说法,那就是诽谤佛,不能理解我所说的缘故。须菩提,说法说法,无法可说,名之说法。”此时,须菩提问道:“世尊,如有众生,在未来之世,闻说此法,心能信否?”佛说:“须菩提,何为众生?本无众生。为什么,众生众生,如来说不是众生,名之众生。”  须菩提说:“世尊,您说您得道大彻大悟,竟是无所得吗?”佛说:“是的是的,我对于大彻大悟,乃至于没有一点点法可以得到,名之为大彻大悟。”  “其次,须菩提,众法平等,无有高下之分,这就叫做大彻大悟,因为它没有我、他人、众生、寿命的观念。修一切善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得大彻大悟。须菩提,所谓善法,如来说不是善法,名之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须弥山,有人用如同这些须弥山一样多的珍宝,进行施舍行善,另有人拿这本般若波罗密经,甚至只是其中的四句偈语,读诵、践行,为他人解说,他的福德,超过前面那人的百倍,千倍万倍亿倍,乃至无数无数倍。”  “须菩提,你不要认为如来有这样的想法:‘我要有所说法’,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因为实在没有众生为如来所度。若有众生为如来所度,如来即有我、他人、众生、寿命的观念。须菩提,如来说‘我’,其实没有我,但凡夫之人,把这个‘我’当真,抓在手心,不肯放下。须菩提,所谓凡夫,如来说不是凡夫,名之凡夫。”  “须菩提,你认为呢,如来有三十二种好相貌吗?”须菩提说:“是的是的。”佛说:“须菩提啊,如果认为如来有三十二种好相貌的话,那么人世间的转轮圣王,也是如来了。”须菩提说:“世尊,以我所了解佛所说的道理,不能认为如来就会有三十二种好相貌。”这时世尊说道:“若凭借看得见的现象理解我,凭借听得到的声音诉求我,此人所走为邪道,不能见我。”  “须菩提,你不要有这种想法,认为如来是因为不为世间的现象所挂碍,所以得道大彻大悟。须菩提,不要这样子想,不要认为没有功德也可以得道大彻大悟。你如果这样子说的话,那些追求大彻大悟的人,就会产生一切皆空的想法。须菩提,追求大彻大悟的人,不能有一切皆空的想法。”  “须菩提,若菩萨用如恒河沙一样多的珍宝,施舍行善,另有人,知道一切善法最核心之处在于‘无我’,知道一切善法得以成就的地方在于‘忍’,那么他的功德胜过前者。须菩提,菩萨是不受福德的。”须菩提说:“世尊,为何说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得的福德,不应该贪恋,所以说不受福德。”  “须菩提,若有人说,如来就是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此人不理解我所说的道理。为什么,所谓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认为呢,这微尘多不?”须菩提说:“很多啊,世尊。”“为什么?”“如果微尘是真实的话,佛不说这微尘多。佛说微尘者,并非微尘,名之微尘,世尊。”“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并非世界,名之世界。为什么,如果世界真有的话,也就是诸多幻相的混合体。须菩提!此世界之事,无可明喻。但凡夫之人,贪恋其中,而不可自拔。”  “须菩提,若有人说,佛说过有关我、他人、众生、寿命的观点,你认为呢,此人理解我所说的道理不?”“不啊,世尊,此人并不理解如来所说的道理。为什么,世尊说我、他人、众生、寿命,并不是我、他人、众生、寿命,名之为我、他人、众生、寿命。”“须菩提,追求大彻大悟的人,对于一切法,都应该这样去理解,不要为法所惑。须菩提,所谓法者,如来说并不是法,名之为法。”  “须菩提,若有人以充满无数世界的珍宝,去施舍行善。而若有善男善女,有寻求觉悟的,”读诵、践行此经,乃至将其中要义为他人解说,他的福德,胜于前者。那么如何为他人解说呢?那就是不要认为自己在说法。要有这样的观念:‘世间之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这时,须菩提、在座的僧、尼、俗,以及一切世间的神、魔,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奉践行。  
  介个好嗄、还有王菲的诵读!
  楼主功德无量
  一切善法最核心之处在于‘无我’,知道一切善法得以成就的地方在于‘忍’
  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楼主功德无量  
  为了300分,不得不水!对不住大家了,实在是没办法!为了销号,必须凑够600分,我现在有300,还差300所以耽误大家看帖了!
  为了300分,不得不水!对不住大家了,实在是没办法!为了销号,必须凑够600分,我现在有300,还差300所以耽误大家看帖了!
  为了300分,不得不水!对不住大家了,实在是没办法!为了销号,必须凑够600分,我现在有300,还差300所以耽误大家看帖了!
  凡是眼睛看得见的,都是虚幻的,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就见到佛法了。
  修一切善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可得大彻大悟。
  楼主,我看南师那书也看了好久了。感觉他太执着于文字本身反而忽略了佛要表达的意思。楼主翻的很好。
  为什么我在鬼话总看不进去佛书佛理呢? 奇怪... 年轻时不这样的!
  顶出来一下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刚经的版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