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复兴航空公司需要健康证明吗?

老年人坐飞机要开健康证明 六成网友吐槽太麻烦|医保|国泰航空|保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央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最近,长春市民高女士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转眼间父母就老了,她希望腾出一些时间陪陪老人,让老两口舒心愉悦地安度晚年。比如说最近,她就想想带着父母去南方走走,让他们散散心、享享福,开开眼界。
  可前两天,高女士和同事聊天时听说,老人乘机前都要到医院开健康证明,如果老人有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许多航空公司就会拒绝售票,这让高女士犯了难。于是她就到医院咨询,有些医院表示,并不明确健康证明都要包括哪些检查项目。也有的医院建议,老人可以进行心电图、血压量一量等方面的体检,出具一份常规体检报告。
  记者从长春市内各大航空公司了解到,这个季节是老人乘机“南下”的旺季,平均每个航班老人所占比例在10%左右,所以,多数航空公司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要求严格“把关”。
  提供健康证明的确会给乘机人带来一些麻烦,这样的做法究竟有没有必要呢?我们通过梳理网友意见发现,有四成的网友赞成开具健康证明,认为出于老人安全考虑,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另有六成网友说,航空公司出此规定的初衷是考虑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希望少担风险,但这并不是借口。老人是一个较大的群体,航空公司少了风险,却给老人添了麻烦。建议飞机上可以设一些医疗保障设施以便应急。
  那么老年人携健康证明乘机是否是国际惯例呢?《中国日报》亚太分社记者李涛介绍,对香港国泰航空而言,答案是否定的。但航空公司会依乘客的实际身体状况,来保留拒绝其乘机的权利。以香港本地最大的国泰航空为例,他们只对未成年人乘机有特别规定,而对长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都没有明文要求,相反还为他们在登机大堂设立特别的服务专柜,来专门接待和协助上了年纪的旅客。国泰航空在官网上明确指出,如果任何长者在航班启程前、飞行途中或者降落后需要特别的协助,都应该预先通知航空公司,机组人员也会尽量在飞行途中向乘客提供各种帮助。国泰航空也在其官网上指出,如果在办理登机手续时,航空公司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乘机人不适合乘机,则很有可能会要求其在登机前出示健康证明书。国泰的这个规定非常的宽泛,但是从字里行间中可以理解为年纪的大小并非关键,乘客在办理登机手续时身体健康的状况才是其是否被允许乘机的决定性因素。
  由于俄罗斯早已步入老年型人口结构国家之列,所以对于大多数俄罗斯航空公司来说,老年人是非常重要的客户群体,每个航空公司都想方设法地推出更多针对老年乘客的服务,压根不敢有年龄歧视的现象出现。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介绍,俄罗斯欧洲地区飞往欧美各国的国际航线,对老年乘客更是极度讨好,原因在于,富有的欧美退休老人领取高额的养老金后,经常会往返俄罗斯跨国旅行度假,他们不仅会乘坐较高端的舱位,还会在飞机上消费,一些俄罗斯高端航线上,所有的飞机均备有足够的急救设备,而且机舱服务人员均接受过正规的急救培训,除此之外,飞机均与医师进行实时卫星和无线电连接,这些医师可通过电话处理机上的疾病状况,这些医师可进行诊断,指使机组人员如何进行初步治疗,确保老人会得到最全面、最及时的医疗救助。在此情况下,如果仍有不幸的意外发生,保险公司和航空公司的法律部门会根据事故细节,作出具体的责任处理。
  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说,澳大利亚的航空公司并不强制要求老年人上飞机的时候提供专门的健康证明,但是澳大利亚的航空公司也仍然希望老人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因为确实曾有老年人在航班上突发疾病,如果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发生意外。去年5月,澳大利亚有一位81岁的男性在航班上是突发心脏病而死亡,由于那架飞机是从洛杉矶飞往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跨越太平洋飞行,当时在太平洋上的飞机很难在事发的时候改航或者降落,所以最终飞机只能按照原计划降落布里斯班机场,急救人员因此丧失了宝贵的抢救时间,最终这名老人不幸身亡。澳大利亚是全民医保制度,所以哪怕老人在飞行的时候没有购买额外的保险,澳大利亚的医保体制仍然会对他进行免费的急救以及之后的护理。
  对于澳大利亚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岛国来说,乘坐飞机出国几乎成了唯一的手段,很多老年人直到八十多岁还依然热爱飞行,对于这些超级老年粉丝,航空公司自然是欢迎的。胡方透露,为了关照老年乘客的身体健康,澳航今年6月份开始还在国际航班上推出了特别有益于老年人的健康操,帮助他们愉悦地渡过航程,这套4分钟的健康操可以预防乘客深度静脉穴酸,特别是对于长时间坐飞机老人的健康是特别有利的,澳大利亚82岁的一位老人约翰·马丁就特别热爱飞行,50年里乘坐澳大利亚航空公司的航班飞行累计已经达到了480万公里,从来没听说过澳大利亚航空公司问这位老人看健康方面的证明。请问复兴航空帮朋友买机票,不拿本人信用卡可以登机?
如题求解,急!帮我亲戚买了张机票,被告知好像要认证什么的,请问是否要带上本人的信用卡登机,但是时间上来不及&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 547人浏览
 3 个回答
 1 人关注
问答探路者
回答了问题 .
理论上很多航司都有这种要求,出示信用卡。
实际上几率很小。
回答了问题 .
问答探路者
回答了问题 .
聯繫航空公司確認
认真详细的回答对提问者更有帮助,拒绝灌水和过激言论哟
热门目的地
/question/911338.html台湾复兴空难致31人死 坐飞机牢记七要点
核心提示:所谓飞机的“黑色10分钟”,是指绝大多数空难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3分钟与着落阶段的7分钟。但事故一旦发生,留给机上旅客的逃生时间远没有3分钟、7分钟这么长。业内人士认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
温馨提示:
喝水时,如果在水中加一样东西,有助排光体内毒素,外表年轻10岁。具体加什么,关注微信公众号 39健康网 ,发送 白开水 了解详情。
  2月4日,台湾复兴航空一架从台北飞往金门的航班在台北市南港坠河。据@央视新闻 ,截止5日7时,事故已致31人遇难。  2014年的7月23日下午17时43分,台湾复兴航空1架GE222班机从高雄小港机场飞往澎湖马公机场,突然迫降重摔。机上共58人,48人遇难10人重伤。  乘坐飞机旅行对现代人来说已是越来越平常的选择,但由于飞行在天空这块人无法掌控的区域,人们潜意识中也不免认为飞机是一种很危险的交通工具。  根据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统计显示,在极其严重的飞机事故中,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还是有几率可以存活下来。  起降“黑色10分钟”  所谓飞机的“黑色10分钟”,是指绝大多数空难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3分钟与着落阶段的7分钟。但事故一旦发生,留给机上旅客的逃生时间远没有3分钟、7分钟这么长。业内人士认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此时无论是一个常识的错误或是设备使用的不熟练都足以致命。  飞机失事前的一些预兆:  1、机身颠簸;  2、飞机急剧下降;  3、舱内出现烟雾;  4、舱外出现黑烟;  5、发动机关闭,一直伴随着的飞机轰鸣声消失;  6、在高空飞行时一声巨响,舱内尘土飞扬,这是机身破裂舱内突然减压。  空难三种形式  1、高空解体:在空中永远要系紧安全带  如果遇到高空解体的状况,不论坐在飞机的哪一个部位,生还希望都很渺茫,如2009年6月的法航A330空中解体,机上228人全部遇难。  即便生还的几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系好安全带。不然的话,飞机尚未坠地,在空中翻滚的过程中,乘客就已经在机舱中被来回撞击丧命了。  2、起飞失事:数数座位离紧急出口差几排  起飞后失事有可能是因为飞机出现故障或遭遇恶劣天气。如果出现故障却没有爆炸起火,机上乘客有可能全部获救;如果遭遇恶劣天气特别是从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气流,飞机就会坠毁。比如2010年1月埃塞俄比亚航空波音737迎着狂风暴雨起飞,不久就坠落地中海,无人生还。  无论哪种原因,乘客在起飞前应观察紧急出口在哪里,尽量数一下从你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间有多少座位,这样即使看不见,你也能知道什么时候赶到紧急出口位置。  3、降落坠毁:保持冷静赶快逃离残骸  一般飞机在降落时头稍低,这时机头最容易遭到撞击,机尾则完好无损,这种状况下,坐在机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比如此前的亚空难,机身完全粉碎,只有机尾基本保持完整。一些专家认为那名幸存的男童应该是坐在机尾部分。  只要所坐位置没有发生撞击和爆炸,乘客在保持头脑冷静的情况下,尽快远离残骸,生还几率最大。  乘坐飞机牢记七个要点:  1、最好搭乘大型客机  在事故发生时,大型客机比小型客机能吸收更多撞击时产生的能量,这也降低了乘客受伤的概率。此外,国际航空公司比区域性航空公司更安全,区域性航空公司的飞行员通常经验较少,且工作量大,事故发生率比国际航空公司较高。  2、“五排”法则  在选择座位时,尽量选择离安全阀门较近的位置。根据统计,事故中的生存者通常都是距离安全阀门五排以内的乘客。安全阀门旁的位置被认为是最安全的位置,一旦事故发生,乘客可以在第一时间逃离。  3、别与家人分开  盖里尔说,50%的乘客都是结队旅行,所以他的第一个劝告是:“如果你与家人一道旅行,应该坚持不让航空公司将你们分开。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们坐在机舱里的不同地方,在逃生前,你们总想先团聚,而这是很危险的。”对一个4口之家来说,他们应该坐在一起,并准备好分别逃生。“也许你们约定了一名成人照顾一个孩子,那么你们是两组人,每一组应该准备好从不同的出口逃生。”  4、学会解安全带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可笑,但却是非常重要的。盖里尔的研究显示,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甚至机组人员也会在这一问题上出错。“当你要解开安全带时,会下意识地想到解开汽车上安全带的方法,你会去按按钮,但在飞机上,你需要打开插销。如果你不能解开安全带,逃生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5、背朝飞行方向  如果飞机的座位都是面向后的,乘客会更加安全,但盖里尔说:“问题是,大部分乘客都不愿意背对着飞行方向。”在军事飞机上,座位的安排常常是面向后的。盖里尔坐火车旅行时通常坐在对面没有人的座位上。他说:“因为在发生冲撞事件时,坐在我前面的人会撞到我的身上,使我受伤。”  6、听乘务员讲解  登机后要认真听取乘务员的讲解,阅读安全条例。  7、不要携带行李逃生,保护儿童  在90秒的逃生黄金时间中,携带行李只会拖慢你的逃生时间。此外,不要忘记带上并保护身边的儿童。  哪些逃生技巧可以救命?  1.&登机时看清紧急出口  登机后数一数自己的座位与出口之间隔着几排,这样,如果机舱内看不见,也可摸着椅背找到出口。发生意外时,先回忆紧急出口的位置,不要盲目跟随跑动。飞机发生紧急情况时,紧急出口是最重要逃生通道。通常飞机发生事故时,机舱内漆黑一片,所以请不要盲目的跟随人流跑动,注意观察过道内的荧光条,并抓紧时间回忆一下紧急出口的位置。如果发现紧急出口也已经起火或被浓烟包围,那么,就要向着有光亮的地方跑。黑暗中,有光的地方往往就是逃出飞机的通道。  2.&登机后不要立即呼呼大睡  客机起飞后3分钟与降落前8分钟最危险。有调查数据显示,80%的空难发生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因此,在这段期间,旅客需要保持警惕。登机后不要立即呼呼大睡。起飞前播放的安全须知,都是在飞机处于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仔细观看并记在心中十分重要。  3.学会解安全带  如果机组已经发生了迫降预警,旅客们首先要做的是,确认安全带是否扣好系紧。如果飞机发生事故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这也会对旅客的身体产生致命伤害。而安全带在这时就会发挥出重要作用。  等到飞机着陆或者停稳后,顺利的解开安全带也颇为关键。建议旅客登机入座后,可以重复几次系、解安全带的动作,以防后患。  4.乘机时尽量着装得体  尽量避免穿T恤和短裤,应该穿长袖衬衫和长裤,因为一旦起火长衣长裤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最好不要穿凉鞋,以免脚部受到玻璃、金属等的伤害。为了避免因外物对飞机应急滑梯造成损害,需要褪去高跟鞋、眼镜等尖锐物品。丝袜等易燃物品也要及时褪去,防止被伤。  5.没有绝对的安全位置  对于有人曾经提出的机舱内安全座位区的说法,从构造上看,机舱内的任何一个位子的安全性都是同样的。每次空难,飞机着地的姿态都不尽相同,这便意味着,安全区每次都不同。  6.着陆时采用正确姿势  在着陆时做好适当的准备。这时候,不应该坐靠在位置上,而是应该双手交叉放在前排座位上,然后把头部放在手上,并在飞机着陆之前一直保持这个姿势。    图片来源于《健康时报》  学会防冲击姿势。小腿尽量向后收,超过膝盖垂线以内;头部向前倾,尽量贴近膝盖。防冲击姿势是乘客要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减少被撞昏的风险。  7.&用湿手帕捂住口鼻  发生意外时,要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并赶在火势严重前逃离。一旦飞机迫降后起火,浓烟便会在短时间内弥漫机舱。实际上,很多遇难旅客的死因是吸入了有毒浓烟。浓烟被吸入人体后的瞬间,旅客便会失去意识。这便意味着逃生过程的终止。
  保护好口鼻,避免直接吸入有害气体,是最关键的处置方法。空乘人员之前向旅客分发餐前的湿纸巾,请不要丢掉。湿纸巾可以过滤掉一些有害气体,延长逃生时间。  8.逃离飞机后迎风快跑  如有你成功逃离的失事的飞机,迎风快速逃离现场。飞机发生意外时,往往伴随浓烟失火甚至爆炸。浓烟和火焰会随着风势蔓延。因此,顺风跑动的幸存者可能会受到二次伤害。逃离飞机后,旅客应该判断当时的风势,尽可能的远离飞机,确保最大的安全。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刷牙是我们每日必做的小事,但讲究起来,刷牙也是一件关乎健康的“大事”。很多人对于饭前刷牙还是饭后刷牙这个问题拿捏不准,认为饭前饭后刷牙的理由都很充分,那么到底哪一种做法才...
从小到大都听老一辈说,头发不干就睡觉会“惹头风”。其实,除了听不见摸不着的恐怖“头风”,湿发睡觉还会惹来五大严重后果...
在民间,尤其三姑六婆嘴中,这一个人的耳朵还真是跟福气、长寿挂得上钩的。就连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耳朵与人的寿命有一定关系...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所谓飞机的“黑色10分钟”,是指绝大多数空难都发生在飞机起飞阶段的3分钟与着落阶段的7分钟。但事故一旦发生,留给机上旅客的逃生时间远没有3分钟、7分钟这么长。业内人士认为,失事后一分半钟内是逃生的“黄金时间”。复兴航空:加油加的全是水,可能吗?
复兴航空:加油加的全是水,可能吗?
复兴航空:加油加的全是水,可能吗?
2月4日上午10:45,从台北飞往金门的台湾复兴航空ATR-72-600型客机起飞不到五分钟即坠毁。这一空难事故已经造成40人遇难,其中有大陆游客22人,目前仍然有3人失踪。
坠毁客机机体严重损毁,但是河道上却全无油污
机体坠河后严重破损,所幸没有起火燃烧或爆炸,曾有报道称坠毁的原因是飞行员关错发动机,但河面上并没有看到油污,刚刚起飞的飞机没有航油又成疑点。就此,有台湾媒体联想起14年前台湾那架油箱里被加了水的贝尔206直升机——起飞4分钟即呼叫“Mayday”(求救)。复兴航空GE235莫非是重蹈了这一覆辙?那么为何台湾媒体会怀疑岛内航空业管理的问题?油箱里掺水的飞机为什么能起飞?
水变油这样的奇迹与魔法是不存在的。相信上过化学课的读者都做过这么一道题目:有些人,由于缺乏起码的化学常识,听信“水变油”的骗术,从而吃了大亏,请读者从化学的角度来揭穿这个骗术。
而标准答案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中没有碳元素,而油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水不可能变成油。
而2001年9月3日,台湾凌天航空的一架贝尔206用自己的残骸来再次证明了这道题目的答案。在这一起14年前的空难中,这架贝尔206的末端油路中的油料,含水量为96%-98%。而给这架失事的贝尔206加油的油罐车里,其所装载的油料含水量为99.8%。随后台湾飞安会给出的“整改意见”为:请增加检查加油车内油料含水量这一步骤。
2001年9月3日的事故调查:因油箱被掺水而坠毁的台湾贝尔-206直升机
而14年后,复兴航空GE235航班在台北基隆河坠毁。虽说台湾方面很及时的拉起了拦油索避免飞机坠毁的油料污染。然而奇怪的是,失事地点的河面上没有一点油迹。据台湾媒体报道,在河中参与搜救的人员身上也没有油污痕迹。
水面上似乎未见油污,与刚起飞时的飞机不
河面轻波荡漾毫无油迹
复兴航空GE235航班是在台北松山机场起飞后3分23秒坠毁,此时的飞机虽然油箱可能没有加满油,但应有着大量的油料。在飞机坠毁之后其中央油箱与两翼油箱不可能保持完整,其油箱内执行航班的油料也应泄漏出来在河面上形成油迹带,然而这些在失事现场并没有。不由让人对此产生一个疑问:飞机的油箱里,是油还是水?
海面上的油迹带
笔者多年从事民航现场工作,也听说过很多和油料有关的事故。比如由于单位转换,将以公斤为单位的油量加成以磅为单位的油量(1公斤等于2.205磅)。又比如给飞机额外加了10吨油,为了满足起飞油量不得不将旅客和行李落下(该事件发生在英国希思罗机场)。然而对于起飞不久即坠毁的客机,毫无燃油踪迹这种事,实属笔者孤陋寡闻,闻所未闻。
事发当日,台湾飞过ATR72的飞行员就提出质疑:
1、左发动机确定失效,而右发动机也疑以“顺桨”,意即两具引擎同时故障,这机率微乎其微。
2、飞机失事现场无爆炸,无起火,河面无浮油,现场无汽油味,那麽“汽油呢?”
3、根据飞航纪录,这架失事班机,今天是在执行第二趟台北-金门航班任务时坠毁,起飞前有确认油够吗?有加油记录吗?
结合2001年凌天航空事故,不由指向一种可能性:飞机所加的油,其实是水。而水变油这样的奇迹与魔法,是不可能发生的。
有读者会问:如果油箱加的是水,那么飞机怎么可能飞起来呢?其实事情是这样的,飞机有至少三个油箱,中央主油箱与两翼油箱。这三个油箱之间并不是直接相连,而是通过泵来进行连接,需要的时候泵会从别的油箱抽取油料。有时能通过泵来对各个油箱之间的油量进行调节,以改善飞机飞行时的重心。
对于ATR72这一款上单翼涡桨支线客机,其并没有中央油箱,只有两翼油箱。机翼油箱通常会分隔为多个油箱,每个油箱之间相互隔绝通过油管来连接。如果GE235航班因为“含水量96-98%”的燃油导致发动机停车,那极有可能是在飞机滑行与起飞之后装有正常燃油的油箱消耗一定程度后,抽取了“含水量极高”的燃油。
机翼油箱结构示意图
那么为什么会同时有“含水量96-98%”的燃油与正常的燃油呢?要是加油的话难道不是应该同样的油么?飞机执行航班时,其起飞油量是大于计划飞行所要消耗的航段耗油的。笔者在前文提到过,航班飞行时通常有着大量的备用油量,其中包含紧急油量。而当飞机落地后,通常有着上一段航班所剩余的油量。
举例而言,一架航班执行第一班飞行时起飞油量为7吨,计划航段耗油为3吨。而实际完成航班时由于空中流量管制等因素,多消耗了些油量,总计消耗4吨油量。那么飞机上剩余3吨油量。而执行下一段航班时起飞油量依然为7吨,那么只需要再加3吨的燃油即可。而失事的GE235航班所执行的是当日第二班航班,其飞机油箱内有着已经完成前段GE232航班的正常燃油,在台北补充计划起飞油量后执行GE235航班。
如果基于GE235航班在台北松山机场加的油是“含水量极高”的油这一猜测的话,那么事故很可能是这样:在降落之后,地面勤务人员往已经空空如也的部分油箱内加入了“含水量极高”的油量。飞机滑行与起飞时所使用的是装有前段航班所剩下的正常油量的分油箱内的燃油。当完成起飞之后,装有正常油料的分油箱消耗一空,转为使用新加的“含水量极高”的分油箱内的油。而这些含水量极高的油导致了一个发动机空中熄火。随后处于特情之中的飞行员错误的将还在运转的发动机关闭了,导致双发失效。最终飞机坠毁在基隆河。
国外同型机正在加油
国外同型机加油
对于航班保障来说,加油车与清水车是必不可少的。前者给飞机加入燃油,后者给飞机补充清水,以供飞机上使用。两者外形差异巨大,且管道接口不同,理论上不可能导致把清水车当作输油车,将清水注入飞机油箱之内。然而基于凌天航空的事故,又有了一种可能:输油车清洗油罐后未将水排出,并将清洗油罐的水当作飞机燃油加了进去。虽然这种可能非常的难以置信,然而台湾航空业已有先例,也不能将这种可能性排除在外。
而笔者在查阅ATR72的资料时,又发现了另一种可能性:若ATR72使用ATR42的油量指示器,会显示错误的油量。油箱里只有600公斤油量时指示器会显示有2750公斤油量。而油箱若为空时,会显示依然有1800公斤油量。虽然失事的飞机刚刚交付仅9个月,安装错误的油量指示器的可能也极小。然而严谨起见这种可能也列入文中。
上图为ATR42油量指示器,下图为ATR72油量显示器,长得还真是很像
对于复兴航空而言,这已经是第四架该公司的ATR72飞机失事了。而最近一次的ATR72失事为去年7月22日GE222航班空难,对于该空难笔者也曾撰文分析过。复兴航空十几年内总共购买了10架ATR72,而现在仅存6架,失事数量占总数40%,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而台湾航空业劣迹斑斑的记录并不仅限于复兴航空,台湾的华航也在民航安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华航611空难更是航空史上著名的空难,由此还产生了灵异传说。
国内一线机场的燃油管道都敷设在地下,加油车只是一个移动的油泵
所以不必担心抽到含水量998的燃油
复兴航空在去年澎湖GE222空难的解释就是:中国大陆的四川航空以高薪挖走了10名资深飞行员,使得资深飞行员不足,新手飞行员也得飞航班才导致了空难。不过笔者得说:人往高处走,飞行员也是要养家糊口的,面对高薪聘请,做出选择并不困难。如果台湾航空业觉得难以为继的话,倒不妨两岸签署个航空服务贸易协定,将台湾航空市场开放给大陆航空公司。想必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会非常乐意在台湾设立基地,开辟台湾地区航班,给台湾人民更加安全放心的飞行旅途体验。毕竟中国航空公司的安全记录可是全球领先的。
发表评论:
馆藏&1915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兴航空公司官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