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大附中中是公立学校,高中收费多少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是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的改革结晶,于日正式签约成立。学校由浦东新区原浦南中学和两所完中的高中部资源整合而成,是浦东新区教育事业在进一步深化“管办评”联动机制、引进名校资源、加快实现浦东教育以数量扩充向内涵提升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所要重点打造的“浦东优质教育品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创办于日,是由浦东新区浦南中学和沪东中学两所完中的高中部资源整合,委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管理而形成的公办全日制中学,是浦东新区教育事业在进一步深化“管办评”联动机制、引进名校资源、加快实现浦东教育以数量扩充向内涵提升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重点打造的“浦东优质教育品牌”,也是浦东新区教育局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合作办学、委托管理的教育改革结晶。
2012年2月,学校被命名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独立式  交中实验LOGO红展开式
学校坐落于浦东最繁华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学校占地21871平方米,绿化面积5533平方米,是“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拥有图书馆、阅览室及DIS理化生实验室、语音专学校及其周边地图用教室、室内球馆、室外足球场,以及功能强大的校园网、校园音像播放系统和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各学科专用教室配置先进,设有上海交大附中远程同步网络教室。
地址:浦东大道830号基本定位:以科技特色引领学校发展、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驱动力,带动整体发展、以合作多赢组建教育共同体,力争创建成为浦东新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基础上,未来3—5年内初步建成具有科技特色的,发挥较强辐射和引领作用的浦东新区优质高中。1.人格健全:培养学生具备社会公民的良好品质、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思想和热爱校园的主人翁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形成完善的个性人格,成为和谐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积极建设者。
2.勇于负责:德才兼备是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而勇于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分析目前学生的特点,特别是独生子女政策背景下的这一代学生,如何引导他们超越自我为中心,学会关心他人,勇于负责,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
3.学有所长:在掌握基本的高中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以科技为指向,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能力,形成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探索激情;培养理性的批判和质疑的勇气;规范有序、尊重事实的科学实验精神;坚强执着、不畏挫折的意志信念。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总数153人,其中,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121人(占99.2%);中学高级教师30人(占25%),中学一级教师75人(占61%);35岁以下教师20人(16.4%)。有署级骨干教师11人,区级骨干教师1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上海市名师后备2人;有区级学科中心组成员6人。有41名教师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并全部结业。
学校在聚集原浦南、沪东优秀教师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赴交大附中的培训学习,现有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3人,校内高级教师32人,中级教师80人,中高级教师占86%,其中有“市双名工程”基地骨干、全国优秀园丁、市青年岗位能手、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班主任等等,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
学校现任校长为:胡杰(原任上海交大附中副校长)与上海交大附中的交流
上海交大附中委派校长及管理团队,全面主持学校工作,在办学思想、管理理念、课程建设、学生培养、学校发展等方面,充分依托上海交大附中及其外围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学校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教师学科教研联合体和学生活动联合平台,选派优秀教师赴交大附中学习进修,选派优秀学生赴交大附中交流学习,邀请交大附中优秀教师来校授课等方式,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不断扩大学校影响。
  首批赴交大附中交流学习的学生通过选拔考试,每年约有20人左右被选派到上海交大附中进行学习,2012年之前,交流生被安插在交大附中各个班级中,2012秋季开始,被选派的20名交流生在交大附中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班级。
2013年秋季招生,在前期两校校长与新区教育局领导多次沟通协商的前提下,交中实验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倾情关注。交中实验将继续以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义面向浦东新区招收9个班,每班为34人,共计招生306名。其中通过前期选拔和中考选拔,将选派40名优秀学生独立组班入驻交大附中,全程参与交大附中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学校前身的和,都是创办50年左右的资深老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教育成果显著,现在又借助于上海传统“四大名校”之一的交大附中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 在贯彻落实“建章立制、强化常规、充分融合、积极发展、争创示范”的指导思想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浦东实验高中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灿烂的!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又名金华市第二中学,是,也是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14年,又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53年,初名金华新建中学,后历经浙江省金华第二中学、金华县第二中学、浙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截至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占地370亩,共有65个教学班,学生数近3000人,教职员工240人。[1]英文名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简&&&&称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校&&&&训博学、慎思、求真、崇德创办时间1953年所属地区浙江学校属性现任校长知名校友、、孔凤鸣主管部门学校地址浙江省金华市丹光西路518号
1953年初,浙江省政府决定在金华新建一所全日制的完全中学。随即,金华专署成立金华新建中学筹建处,一面组织办学队伍,一面准备建设校舍,校址选在金华市北郊高村毛栗山,暂名为金华新建中学。
日,华东文委批准金华新建中学计划。
1953年秋,校舍破土动工。9月,学校开学,高中暂借在金华师范和金华婺江商校上课,初中暂借在义乌江南中学上课。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53年12月,校舍一期工程竣工。
1954年1月,分散在三校的师生全部集中到新校舍。学校定名为“浙江省金华第二中学”。
1955年1月,包括办公大楼等建筑的第二期工程竣工,校舍基本建成。[2]
1959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确定,金华二中为浙江省重点中学。
1966年秋,学校停止招生。
1963年8月,金华专区青少年业余体校办在金华二中。
1963年12月,新建的金华滑翔学校附设在金华二中。[3]
1967年2月,军宣队进驻学校,出现了短暂的复课。4月,学校随同社会逐渐分裂成两大派,又停课。9月,军宣队换员,学校二度复课。
1970年6月,地区革委会决定,学校改名为金华县第二中学。[4]
1978年1月,学校重新划归金华地区领导,恢复浙江金华第二中学校名。[5]
日,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定点金华二中。秋,浙师院金华分校中文、外语科迁入金华二中。
1980年秋,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党政机关和物理、数学、政教科迁 入。
日,浙江师范学院金华分校并入浙江师范学院,金华二中作为浙师院附中,由浙师院统一领导。
1985年2月,浙江师范学院升格为浙江师范大学,学校成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又名浙江金华二中。[6]
日,浙江省教委下文,授予称号。[7-8]
2014年4月,学校被授予“”称号。[9]截至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占地37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共有65个班,学生数近3000人。[1][10]1996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将原办公教学楼向西延建,使整个大楼成为长103米的办公教学综合楼,又新建了一幢3000平方米的6层学生宿舍楼。
截至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共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建有3幢教学楼、科技大楼、行政大楼、餐饮中心、学生公寓、标准塑胶田径场、塑胶篮排球场(10个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网球场)、高规格图书馆、大会堂、体育馆等基础设施;教室内均安装有电子白板,教书多媒体覆盖率100%,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学科覆盖率为90%以上。[11][1][12-13]截至2012年,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有教职员工240人,其中浙江省特级教师6名,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10人,浙江省教坛新秀5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浙江省模范教师1人,金华市教坛新秀6人,金华市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7人。[1][14]
浙江省特级教师:章云生、何通海、陈报南、朱红彪、陈永芳、刘晓
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章云生、汪少华、何通海、陈报南、吴国福、林樟华、朱红彪、陈永芳、张俊美、杨淑娴
浙江省教坛新秀:陈永芳、陈宏跃、陈亚莉、卢樟洪、王苗英
浙江省优秀教师:陈国有、卢樟洪
浙江省模范教师:何家忠
金华市教坛新秀:徐焕明、王苗英、范琪雯、张苏丽、赵益民、金雀屏
金华市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吴小燕、陈国有、徐仲文、傅金月、陈亚利、卢樟洪、刘东升
教师名录信息来源:[14]高考成绩
2015年高考,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超过475人,一位学生取得730分的成绩。[15]
2014年高考,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超过430人,700分以上有5人。[16]
2013年高考,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超过400人,其中7位同学超过700分。
2011年高考,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为423人,文科重点人数超过100人。[17]
时间  学生比赛项目获奖情况/荣誉2014年12月  宋天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二等奖周子健、鲍仁杰、童扬全国三等奖汤泽齐、张子健浙江省一等奖校女篮金华市第九届省一级重点中学女子篮球赛冠军张正  荣获“”称号2014年8月  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3人获浙江省二等奖  16人获浙江省三等奖2014年7月郑李斌、郑宇杭、章心瀚、邢子昂、金彦加、李琳、蒋怡佳、方婷露浙江省青少年体育传统项目(体育特色)学校跆拳道比赛团体总分第二、两金五银三铜、体育道德风尚奖2014年5月  胡港、陈上旭、童扬、楼峥博、方凌峰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浙江省一等奖周宁、周子健、潘冰彬、胡文谦、方娈宁、鲍仁杰、周家俊
浙江省二等奖邢诗嘉、倪梓欣、徐颖、楼胤成、黄俊涛、叶振虎、戴牧芸
浙江省三等奖2013年11月朱璐颖浙江校园歌手大赛全省十佳歌手叶加勉、李晨昱、叶进取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省一等奖参考资料:[18-25]时间  教师比赛项目  参赛作品获奖情况日王谦金华市直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比赛  一等奖第一名丁霓  陈冬武  二等奖第一名沈婷  2014年10月陈小伟浙江省历史优质课评比  一等奖2014年9月历史学科组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学重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第六届校长论坛《浙师大附中历史学科课程建设纲要》一等奖陈亚利《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2014年7月喻毅涛浙江省生物优质课评比  一等奖2014年6月李慧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评审《普通高中“兴趣特长类”体育选修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全国二等奖2014年朱跃俊    被授予浙江省第二十五届“春蚕奖”荣誉称号陈亚利、张俊美    被授予浙江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金丽  论文《三个视角下的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金华市一等奖周建峰  论文《解决含参恒成立问题的三种境界》何承生  论文《共治雾霾守得云开》徐涛  《“问题-释疑-小结”三步课堂教学模式初探》金华市二等奖卢章洪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课例研究报告》金华市一等奖郑冰俏金华市直高中数学论文评比《直面数字“1”,彰显向量品位》一等奖申昱东《等效性化归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周平《导数解题中求参数范围问题》参考资料:[26-31]授予时间荣誉名称授予单位1960年6月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国务院1997年3月浙江省教委1999年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教委2001年全国学科“四结合”教改试验学校教育部基教司2002年浙江省科研兴校200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003年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浙江省教科室2005年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06年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研中心实验学校  2014年4月浙江省教育厅参考资料:[1][32][9][33]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金华二中)标志,将学校中英文名称与具有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标[34]象征意义的学校标志性历史建筑(红楼)结合一体,使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金华二中内涵合一,凝结六十年办学的苍桑历程。以先生题写的“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校名标准字,以经概括提练的图案化了红楼为主体形象,以“1953”标明成立时间,寓意其历史渊源和新篇章的开启。以“绛红色”为标准色,既体现热情奔放的活力,也展示沉稳大气的厚重。整体以包容饱满的圆形呈现,以曲直相间的线条和点面对比的方式表现,构成图文结合、简洁大方、内涵丰富、庄重典雅、个性鲜明的标志形象。体现开放包容的理念和办一流名校的品质追求。[34]博学、慎思、求真、崇德[35]
博学:指广义的学习,语出《礼记·中庸》
慎思:指谨慎地思考,语出《·中庸》
求真:指讲求实际、实事求是
崇德:指崇尚有德之人、推崇高尚的德行,语出老子《》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
章云生词 洪波曲
北山苍苍,婺水茫茫,尖峰山下桃李芬芳。
菁菁校园,书声朗朗,黄土地上奋发图强。
啊!我们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理念。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歌[36]
啊!我们坚信知识就是力量。
传承中华文明的薪火,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
北山苍苍,婺水茫茫,尖峰山下学风堂堂。
绿色摇篮,英才辈出,金色中华谱写新章。
啊!我们高举起科教兴国的旗帜。
啊!我们放飞民族复兴的理想。
登攀世界科学的峰巅,拥抱明天灿烂的太阳!
灿烂的太阳![36]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视第二课堂,经常开展文体活动,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主持人大赛、元旦文艺汇演、迎新书画摄影展、感恩献唱活动、“感恩之心”绘画大赛、“争鸣杯”辩论赛等。[37]
据2015年1月学校网站显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建有学生社团15个。[38-39]
社团名单  天文社音乐社编辑社街舞社话剧社广播社广告社跆拳道社摄影社动漫社新闻社日语社辩论社书画社航模社参考资料:[38-39]  :校长
汪少华:党委书记
童志斌:副校长
温金生:副校长
陈报南:副校长
陈炳伟:校长助理
信息截至2014年9月,参考资料:[40]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的整体格局呈方形,正南大门与北门以中轴线南北贯通;进南门之后,正前方是学校的文化主广场,向左右延伸出去的是联通整个校园的环形大道。环形大道以内,是学校的教学区;大道外侧,则是复合功能区,包括师生生活区、运动区等。
学校内部方圆一体,整体布局整齐而有错落,规整而有变化;校园北倚浙江师范大学与北山,南临金华城区与。[41],医学博士
金见悦,核物理博士
孔凤鸣,中国第一个放射肿瘤博士后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设计师
,第三部副军级专职干部、研究员,少将
陈樟潮,博士生导师
,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王樟茂,博士生导师
金相灿,中国环境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丁伯阳,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国民航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阎卫东,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小宁,教授,少将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理化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导师
信息来源:[42-4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于1924年开办,和一样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后因历史变迁,成为华南地区名校——省实和华附的前身。1993年9月,以“国有民办的新机制”复办,成为中山大学新的组成部分。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确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树立“科技教育”办学特色,以“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1]外文名The Middle School Attached To The Sun-Yatsan Universaty简&&&&称中大附中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创办时间1924年类&&&&别民办中学现任校长廖珂所属地区中国广州主要奖项广东省(民办)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十佳’民办中小学最具竞争力民办中学学&&&&风乐学、笃行、思辨、创新校&&&&风勤勉、自励、健美、文明
十年建校,十年树人,学校执着地在基础教育的领域寻找和谐、寻找支撑、寻找增长点。从办学一开始,就自觉纳入公办学校评价体系,主动接受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在各方面与省重点学校看齐。
复办初期,该校借用中山大学原成人教育学院地下、地上两间课室,由中山大学总务处提供学校门口对面一套平房作办公室,开设初一两个班,共68名学生,教职工只有10来人。
1999年,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古朴、庄重、气派,建筑风格与中山大学氛围相一致;实验楼、宿舍楼相继改建完工,运动场、办公楼陆续建成,一座现代化的完全中学矗立在中山大学园西区,成为中大校园内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2000年,广州市民办学校教学工作现场会在该校召开,该校严格的管理,高质量的教学,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教学设施,经济和社会两个效益同步增长赢得到会领导、专家和同仁的一致好评,有力地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社会力量办学体制的广泛关注。
2001年评为海珠区一级学校。
2002年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
2003年评为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中学。
2004年,专业楼竣工,标志着学校基本建设及配套建设完成。学校重新调整各专用场室,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基本分离,课室和功能室基本分离,教学辅助用室力求分类集中,布局统一规划,更加方便教学、方便管理。依照省一级学校标准,按学校规模配齐理化生实验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功能室,并进一步提高各场室的利用率。各功能室的布置更加突出其教育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学校整体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更加突出办学特色,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楼的楼层文化建设、宿舍楼的宿舍文化建设处处启示学生追求真善美……学校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精心营造更加美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这一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
2005年,广州市首届民办中小学德育工作交流会在该校举行;学校被评为档案综合管理省特级单位;中考再创辉煌,全科优秀率等9项指标列全区第一名,1项指标列全市第一名,在海珠区领先优势更加明显;高考创历史新高,优秀率超过区内三所省一级学校。
2006年初以获得“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上级满意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优质学校”、“各级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心血结晶”、“中大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的评价,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7年,中大附中海珠区中考平均分第一,优秀率第一,在有110个地段生的情况下,超过第二名32分。
2008年,中大附中当之无愧地蝉联中考优秀率、总分、各科平均分第一名,并入选广州市中考十强初,是海珠区学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
2010年,中大附中高烨同学创造了广州中考状元-有784的高分,并且中大附中包揽海珠区中考前十名。中大附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2013年,中大附中教辅楼竣工验收,该建筑可容纳初三、高一、高二的班级上课,并提供多功能厅供各种集会使用,增加的楼梯口可加快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速度。
2013年,中大附中教育教学成绩显著。高中毕业班评估连获市二等奖,在同类学校中名列榜首,每年高考远超市、区预测目标,高考本科率逐年大幅增加,充分显示了中大附中“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学加工能力。中大附中韩国籍考生任彗辰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
附属中学于1924年开办,和中山大学[2]一样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后因历史变迁,成为华南地区名校——省实和华附的前身。1993年9月以国有民办的新机制复办,成为中山大学新的增长点。该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以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为原则,确立“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方针,树立“科技教育”办学特色,以“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为培养目标,2006年评为“广东省(民办)一级学校”,2007年评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9年被广州地区赠誉为“广东省‘十佳’民办中小学”和“最具竞争力民办中学[3]”。
学校现有学生1500多人,初中、高中共3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24个班,高中13个班。学校现有占地面积2.03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633万平方米。按中山大学资源共享的规定和规划,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与中山大学西区食堂、西大球场、游泳馆、梁球锯礼堂、大学图书馆等场室资源共享,完全满足该校教育教学需要。
学校现有教职工130人,专任教师104人,教师平均年龄36岁,本科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14人(含博士1人),留学归国教师2人;高级教师32人,一级教师49人,二级教师26人;中共党员35人。近三学年中,语文等7个学科评为市先进科组,体育等2个学科评为区先进科组;17人在省、市、区各类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会长、成员等各类职务;先后有2人评为广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4人获广州市本学科的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3人评为广州市骨干教师,6人评为优秀教师,4人评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教师参与编写学科教材、教参和教辅资料35项;学校现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5项,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7项;教师获奖或在各级刊物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设计国家级46项、省级35项、市级44项。
该校地处钟灵毓秀的中山大学校园,教学设施水平先进,共享大学师资、设备和场馆等教育教学资源。学校于2000年起按省一级学校标准全面更新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建立了校园千兆以太网络,并不断更新完善;每间课室都装备了液晶投影机、电脑和多媒体讲台系统,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学校建立了信息管理、多媒体教学、视频直播或点播、图书管理、教学资源库、网络办公系统等系统平台,实现了教学、办公和管理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
办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校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基础;
办学目标:依托中山大学内涵发展、精品学校、精英教育;
战略方针: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
办学特色:科技教育、初中英语实验班、双外语班(德语&日语)、数学奥班、高中新课程实验班。
★学校一直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如下的品行:礼貌,教养,忠诚,明智,节制,理性,规则,勇气,正义,公正,慷慨,怜悯,仁慈,感激,谦虚,宽容,真,善,美,爱,尊重,尊严,责任感,是非观和价值观;
★学校具有鲜明的科技教育特色,逐步形成了以“科技创新实践”“电脑作品制作”、“智能机器人实验”、“小发明、小制作”为重点的科技教育体系,其中“智能机器人实验”、“电脑作品制作”两个科技教育项目连续两年被评为广州市科技教育特色项目;
★学校连续八年评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新闻媒体曾进行多次专题报导;
★该校与中山大学合作开设高中新课程实验班,依托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因材施教、拓潜扬长。学校对优秀学生实行减、免学费等奖学金制度,优秀高中毕业生在中山大学自主招生时享受特殊政策优惠。此外,另有近十名同学保送到上海财经等重点大学;
★中大附中于1993年秋复办,是由中山大学举办的“国有民办”完全中学, 现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中学。中大附中举办正规初、高中学历教育,面向市内外招生,并坚持为中山大学教职工子女提供优质服务;
★中大附中一向秉承让学生自由发展的原则,并每年开办艺术节或科技节。并成立各类学生社团:例如电乐社、冥漫社、尚衣社、推理社,包括校方经营的管乐队等。
★学校一直致力与外界学校取得联系与互助计划。其中每年都会举办国外游学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校知名度。(例如学校德语班级自2013年起每年7月均送遣一部分学生至德国Willich市举行交流活动。活动分两部分进行:首先中国的学生与寄宿家庭相处一星期,再游历德国南部一星期。至第二年10月份,德国方面派遣学生至广州并游历中国)德国Willich市与中大附中举办交流活动①中大附中初中毕业班工作连续七年获市、区评估一等奖,2004年中考成绩在全区40多所公办、民办初中当中,优秀率排名第一位;高中毕业班工作连续五年获广州市二等奖;每年有优秀高中毕业生被保送重点大学,且考上重点及本科A类的学生逐年显著增加。
2007学年该校学生参加教育行政等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18项29人次,获省级奖19项56人次,获市级奖25项91人次,获区级奖27项148人次。学生违法犯罪率和非正常流动率均为0,偏转化率均在90%以上,德育考核优良率均在98%以上。2007学年中考再次获得海珠区第一名,在区内领先优势更加明显;高考成绩稳步提升,“一本”上线比率和“二本A”上线比率在海珠区列区属高中第二位,同学理科635分在区内列第一名。
在广州市招生竞争、生源分流愈演愈烈的情况下,该校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得天独厚的育人环境、一流的教学设备、淳厚的校风学风和教风、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突出的教育教学质量,吸引了大批优质生源。2008年报考初一级的考生超过3000人,社会生录取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超为1:12;高一年级录取列第二批,多年来分数线一直在民办学校中遥遥领先。
该校先后协助市区教研室举行教研活动60多次,广州市首届民办中小学德育工作交流会、广东省第二届中小学智能机器人竞赛活动均在该校举行;该校在市区组织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献课20多人次;先后接待广州市42中、一中等市内外学校以及北京、湖北、香港等全国各地的教育考察团乃至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际交流六百多人次、五百多所学校……。中央电视台、《》、《》、、等40多家主流媒体多次对该校专题报导,该校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该校被省一级学校评估组誉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上级满意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优质学校”。中大附中已经成为中山大学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学教育科研联合体常务理事学校”、“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广东省首届十佳民办中学”、“广东省特级综合档案管理单位”、“广东省实施新课程实验学校”、“中山大学先进党支部”、“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发展性教学评价试点学校”、“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广州市科技教育电脑机器人特色项目学校”、“广州市科技教育电脑作品制作特色项目学校”、“海珠区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地震科普示范学校”、“海珠区平安校园优秀等级学校”等。
男,湖北人,中学高级教师。现任中大附中校长。教育硕士导师、大学客座教授、海珠区政协委员。海珠区“名校长”。
1982年毕业于中文系。1999年教育学原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1982年起在湖北担任市教育学院教师、市教育局科长、市教研室副主任、市级重点中学和省级重点中学的主要领导等职务。2003年中大人事处面向全国招聘附中校长时时就任现职。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在《》、《中国教育报》、《学科教育》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是多项省级专业学会的理事和会员。
男,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学校党支部书记兼副校长。
1984年毕业于荆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1996年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毕业,2004年中山研究所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曾在工作,1997年进入该校。曾有教育教学文论和其他文章发表于《中小学英语》《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英语知识》《》《师道》《》等报刊。
男,中文本科、法律专科毕业,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现任中山大学附中副校长。对古典文学、历史、法律有兴趣,尤其认为思想史与所教学科关联密切,注重学科教学的人文性渗透。
教育学博士(教育法学方向)、中学英语高级教师、中山大学兼职教育硕士生导师。曾任教导处主任、教务处主任兼教研处主任,现任中山大学附中教研处主任。
1993年获湖北宜昌市人事局和教育局联合授予的 “优秀教师”称号。1995年9月从湖北省首批示范高中调入附中工作。年被教育部公派在日本新泻大学、上越教育大学学习。
他主持并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5项,主编出版《聚焦研究性学习》等书10部。在《》等核心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数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其中,《我心目中的好学校》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网站陆续转载。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先后在《中小学教材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英语教学文章60余篇。
先后获全国第四届教学论坛论文评选一等奖;广东省“十·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成果评选一等奖;广州市教育局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等。
应邀在广东省内外讲学或专题讲座20余场;2008年应邀主持开发和主讲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等。
男,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1997年开始任教于中大附中,长期担任毕业班教学和团委工作,现任中大附中德育处副主任。
男,1989年毕业于数学系,现任中大附中教务处主任。
曾先后担任师范、初中、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有16年班主任、年级组长和其它教育管理经历。一贯坚持&严谨治学,乐育英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面对一群充满活力、可塑性强而又反叛怀疑的青少年,他的最大乐趣在于赢得学生的认同与尊敬,实现教书和育人并举。教学中融入艺术思想,令课堂气氛生动而学生思路开阔。所指导的中大附中2001届高考成绩超过了部分上一类生源学校的水平。
女,中共党员,中学化学一级教师,1996年毕业于,现任中大附中副校长。
多年负责学校办公室管理和招生工作,坚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具有较强的和创新精神。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两个效益齐增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获中山大学附属学校万里马管理奖。
女,中学信息技术高级教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大学,现担任广东省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理事,海珠区中学信息技术教研会会长,海珠区科协委员,中大附中信息中心主任。
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在《广东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参加出版发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广东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编写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市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7项,获国家级奖17项。多次被电视媒体采访报道,并被广州市教育局评为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普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广州市科技教育先进个人。
女,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1994年毕业于地理系,现任中大附中总务处主任。
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10多年,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始终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爱校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曾获优秀班主任、优秀年级组长、先进教研积极分子、先进师德个人和中大工会工作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男,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第二期“名师工程”教坛新秀,广州市优秀化学教师、广州市第二批骨干教师,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
于2009年、2011年广州市“我与化学优秀园丁”评选活动中两次荣获广州市“优秀园丁”称号;作为2009年广州市优秀教师被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基金会表彰;曾在广州市第三届中青年中学化学教师素质大赛 “化学实验技能”二等奖。
该教师参加工作14年来,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及科学学习的方法,课堂富有激情,气氛活跃。并深得学生、家长的喜爱。班主任工作踏实认真、尽心尽责,且具有人性化,所带班级的班风、学风和学习成绩均表现优秀,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市、区等各种竞赛获一、二、三等奖40余人次,个人在市区获奖达38项之多。
具有各种化学特殊能力,详见百科。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 西门直入约150米,中大新科技楼后)[4]
交通指引[4]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附近的公交站:
中山大学、东晓南路、江怡路口、怡乐村、祈乐苑、晓港新村、省荣军医院(荣校)、江海路、怡乐路、怡趣路、九十七中学。
中山大学附属中学附近的公交车:
广565路、129路、263路、273路、70路、812路、82路、967路、广276路、460路环线、14路、184路、197路、206路、208路、264路、69路、80路、823路、88路、93路、211路、287路、35路、542路、188路、B9路、968路环线、190路、226路、250路、270路、53路、大学城3路、253路等。第一批
年份录取类别招生区域最低分数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末位考生志愿末位考生分数末位考生分数同分序号外区最低分数外区最低分数同分序号最大志愿号2014民办番禺区6471961647196------民办从化市6651491655149------民办增城市67099167099------民办南沙区69776169776------民办天河区6556531665353------民办老三区6481961648196------民办黄埔区6551221655122------民办白云区6481781648178------民办花都区6613461661346------2013民办从化市66540166540------民办老三区6592261659226------民办天河区6603731660373------民办增城市7012451701245------民办萝岗区67862167862------民办南沙区68668168668------民办南沙区68668168668------民办花都区6594061659406------民办番禺区66236166236------民办黄埔区6773361677336------民办白云区6612911661291------2012民办南沙区6331401633140------民办番禺区63234163234------民办白云区6351491635149------民办黄埔区67063167063------民办花都区64387164387------民办天河区64243164243------民办老三区6361851636185------民办增城市64617164617------2011民办从化市667416674------民办越秀区66077166077------民办天河区659416594------民办花都区6941831694183------民办荔湾区6693001669300------民办黄埔区6682411668241------民办白云区6602881660288------民办番禺区6613401661340------民办海珠区6601431660143------民办南沙区6613321661332------民办萝岗区6822051682205------民办增城市68874168874------备注:[5]
1.“最低分数末位同分序号”是指向该院校投档考生最低分数的同分最大排位序号;
2.“老三区”包括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
3.“七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萝岗区;
4.“八区”包括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萝岗区、南沙区;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大附中高中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