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粉和抓根宝和杰洛特是一样吗

浅析山区板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浅析-牛bb文章网
浅析山区板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浅析
摘要:板栗具有易管理、生长快、适应性强、抗旱抗涝、耐瘠薄等特点,能在荒山大量发展,寿命长,一年栽树,百年受益。板栗不仅是优良的果树,也是绿化荒山造林树种。从园地选择、栽植、整形修剪、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板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板栗生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笔者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摸索出一套适于贞丰县的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关键词: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64.21板栗的特性板栗为喜光的阳性树种,为暖温带落叶果树。适应范围广,从N28°-42°。地区均可栽培。它适应性强,在年平均气温8-22°C,年降雨量500-1500mm地区都能生长,但以年平均气温10-14°C,年降雨量600-1400mm生长最好;年平均气温低于8°C,绝对最低气温超过-30°C,新梢嫩叶受冻害。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区栽培。喜光,生长季节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旱,以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壤土生长良好,在粘重土、钙质土、盐碱土地方生长不良。深根性,根系发达,1年生实生苗地上部分生长缓慢,3年以后渐快,6年左右开花结实。板栗为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叶长椭圆形到椭圆状披针形。花一般为雌雄同株的单性花,靠风传播花粉。成熟花序的散粉主要在上午9-12点。在正常情况下,经授粉、受精后发育成3逐步形成坚果;雌花序是中心先开,为聚伞花序,自柱头伸出到反卷变黄都可以授粉,可授期20-30天。壳斗球形,密被长刺;坚果,由于板栗品种不同,其栗实和形状、大小、颜色各有所差别。一、 种植技术1.1园地选择园地要选择阳坡或半阳坡,光照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层厚度60cm以上,有机质含量达2%,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性好,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土壤pH值为6~7的弱酸性或微酸性的山坡地。建园时要集中连片,便于科学管理,形成商品基地。对于坡度8~15o的丘坡,可等高栽培;坡度15~250的山坡地,应修筑梯田;坡度大于250时,最好不栽板栗,若栽应挖鱼鳞坑。1.2 栽植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进行,采用1~2生的嫁接苗。选择适宜于贞丰县的优质品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配置,板栗园中一般应采用3~5个优良板栗品种互为授粉,授粉品种配置距离主品种20~30m,配置数量按主品种数量的1/10或1/20搭配。为保证板栗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栽培密度应实行早期密植、盛产期稀植的原则。即前1~8年,定植板栗苗株/hO,栽培规格为2m×3m。8年后通过移栽或间伐,达到450~600株/hO即可。在栽植的上一年挖好大穴,穴的直径1~2m,深lm,穴内分层填入基肥和表土。定植苗应选择干粗、芽饱满、根系发达、嫁接苗愈合良好、根颈粗达lcm、苗高达80cm的壮苗。先将选栽苗木的根系进行剪整,剪去幼树主根的较长部分,后将整根后的幼树放入配有生根粉或根宝的泥浆池内浸泡10~30min备用,栽植时要将苗根系放在栽植穴中心,使根系向外伸展摆匀,用熟土覆盖根系,并轻轻提苗。苗深一般与起苗时深度一样。栽后要浇水,以保证成活。1.3 整形修剪板栗树上结果母枝的多少及强弱,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板栗树冠整形目标:干枝少,主枝呈辐射状张开,内膛结果,有效枝果容大,树骨架结果牢固,树体健壮,树形低矮,盛产期树高3~5m为宜;主干枝高度为0.6―0.8m,主枝数为3~5个,距干枝距离25~30cm,呈40―5O°半辐射状分布,在距主枝50~60cm处,栽2~3个侧枝和临时枝;主枝、侧枝要呈层次性分布;每1次整枝要按照分年技术进行,通过逐年整形,7~8年后便能达到要求树形。夏剪增枝,缓势促花。幼苗新梢长到60cm左右时进行第1次剪梢,剪去顶梢10cm左右,对剪口下的2―4芽,在芽上方刻伤,刺激萌发抽生主梢;当主梢长到50cm时进行第2次剪梢,剪梢后对萌发出的副梢,待长到40cm左右时进行第3次摘心,即摘去先端生长点,积累营养、充实芽体、促进花芽分化、提早结果;在剪梢摘心的同时要配合拉枝开角扩冠整形措施。幼树结果后注意疏雄花、疏棚,合理负载。冬剪整形,短截扩冠。树形采用低于小冠“主干疏层形”和无中心干丛状“自然开心形”为好,遵循“因树修剪,随枝作形,有形不死,无形不乱,灵活掌握”原则。除中心干及各级骨干延长枝中截饱满芽扩大树冠外,其他枝以轻剪缓放为主,疏除密生枝、细弱枝以便集中养分。对结果母枝要有放有截,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大多为优良结果母枝,应保留,如过密,则疏剪其中较弱枝。放,留作结果,一般在1m树冠投影范围内留母枝8―12个为宜;截,留作预备,做到有结有歇。对过密枝疏除,改善光照条件,充实内膛,实现立体结果。对徒长枝的控制和利用,成年结果树的各级骨干枝都有可能发生徒长枝,如放任生长,势必扰乱树形,徒耗养分,应适当选留加以利用,培养成为枝组或更新枝,在选留徒长枝时,应注意强弱、位置及方向。二、 施肥管理每年至少施3次肥,即秋施基肥、花期追肥和果实膨大期追肥。山地板栗对肥料的要求不同于其他果树,成年结果板栗树要增施硼、锰、钙等肥料。春季花前肥可施尿素300~400g/株加磷肥200~300g/株,地面撒施硼砂6~7g/O。在果苞迅速膨大的7~8月要施足壮果肥,可施三元复合肥0.7~1.0kg/株;树盘在6―10月间淋施硼砂5g/O加多效唑5g/O,每隔30d施1次,连施3~4次。采果后要结合深翻扩穴重施越冬肥,可施猪、牛栏厩肥或土杂肥40~50kg/株,钙镁磷肥0.7―1.5kg/株。另外,花期隔lOd喷1次0.2%硼砂+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2次,可以明显提高坐果率。果实生长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每隔20d喷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代森锰锌800倍混合液,可以促进板栗枝叶和果实的生长发育。三、 病虫害防治1.栗象鼻虫。危害芽、叶、果。防治方法:(1)及时采果,捡净落果,防虫入土;(2)利用其假死性,于早晨震落成虫,收集杀虫;(3)成虫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4)冬季中耕,杀死越冬幼虫。2.栗瘿蜂。危害新梢。防治方法:(1)加强栗园管理,减少损失;(2)早春收集带有跳小蜂的木瘤,用铁纱笼罩,放养于栗园,以制害虫; (3)春暖后刚见木瘤时,秋季见有成虫时可用农药杀虫。3.栗干枯病。主要危害主干、主枝。防治方法:(1)发芽前刮除病斑;(2)注意树基培土、晚秋刷自树干,防止发生机械伤,做好接口保护,减少受害;(3)选抗病品种。此外,还要注意防治天牛、大蚜虫、红蜘蛛、桃蛀螟等虫害,防治白粉病、锈病等病害,以确保正常生长发育。板栗树种高大,栽植分散,立地条件比较复杂,病虫害防治起来有很大难度,应巧防病虫害。秋冬季用石硫合剂原液加食盐加生石灰加甲霜灵锰锌加水(1.0:1.0:6.00:0.5:20.0)混合液涂刷树干,可防治栗疫病,已发病树体,先刮除病部组织;白粉病防治可在发病初期喷0.3°Bre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栗实象鼻虫的防治可在6月上旬喷布90%敌百虫1000倍液或敌敌畏800倍液,采果后用50°C热水浸坚果lOmin可杀死果中幼虫;栗蚜虫防治的关键在冬季刮除有虫卵越冬的树皮,用石硫合剂涂白树干,5月中旬喷敌杀死l500倍液或扑虱灵1000倍液。另外,为害板栗的病虫害还有炭疽病、栗瘤蜂、透翅蛾、天牛、桃蛀螟和介壳虫等,可经常观察,适时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分享: >依托三北工程
统筹“两生”林业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http://www./&&&&&&&&&&&&&&&&日期: &&&&&&&&&&&&&&&&来源:三北局办公室&&&
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昕水河流域上游,属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是全省35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自1978年被列为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重点县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5.6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2.8%,治理后的各流域由原来的不毛之沟、荒凉之地全部变成了林木葱郁、果实累累的生态沟和风景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建设,把&两生&林业作为治穷致富,改善生态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果树产业已发展成为隰县富民强县的第一主导产业,全县果农达到9600多户,果农果品收入户均1万元,人均4000元。全县拥有梨果2公顷以上的户1500多户。年人均果品收入超万元的村有12个。全县建起了6700公顷粮食高产作物区,5300公顷土豆、瓜、菜等经济作物区,1.67万公顷干鲜果生产基地,3400公顷饲草基地和1000户绒山羊种草圈养户,初步形成了农林牧比重合理,短中长效益兼顾,互补互促,协调发展的产业开发新格局。依托规模化梨果生产基地,兴办了年加工能力2.5万吨的隰州天天饮料有限公司,兴建了临汾西山果品批发交易中心,建起了规模达万吨的果品恒温储藏库,加快了林果产业化发展。同时,运输、服务等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全社会呈现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201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4.4亿元。隰县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造林绿化百佳县、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连续20多年受到省、市表彰奖励。
一、立足县情,理清思路,营建&两生&林业互补格局。历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抓林业就是抓经济、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工作思路,显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治理思路和模式不断创新,给林业建设不断注入活力和生机。在一期工程提出了&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和&千树一园两头牛,奔向小康不发愁&的发展思路。在二期工程提出了&加大经济林发展力度,建设生态经济型林业&的战略方针,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加大经济林、用材林的比重。在三期工程提出了&靠科技、出精品、创高效、上水平&的发展战略。在四期工程提出了&跟着产业干,牵着产业走,实施封育保护,再造秀美山川&的思路。
二、因地制宜,创新模式,探索&两生&林业建设模式。隰县境内沟道狭长,坡面陡峭,塬面残缺,梁峁交错。通过多年的治山治水和造林绿化工作实践,总结和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于县情实际的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综合治理模式:即塬面梨果园,坡峁乔灌草,沟川粮菜田,牛羊全入圈,配套水路电,林地都确权。通过这样一种治理模式,塬面果园主要解决群众花钱问题,坡面草灌主要解决生态安全问题,沟川粮菜主要解决群众吃饭问题,真正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林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围绕这一治理模式,坚持了&五个一&工作战略:规划一步到位,治理一次成型,产业一体开发,设施一并配套,林地统一确权。
三、依靠科技,营造精品,提高&两生&林业工程质量。多年来,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依靠科技支撑,营造精品工程,走出了一条科技兴林的路子。具体工作中主要做到了以下三点:一是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组建了林业科技服务站、果业服务中心等实体型服务机构,乡镇设立了相应的站所,每个村都培养了农民技术员、土专家,实行产、储、销一体化服务,为推进林业工程建设和林果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狠抓林业科技培训。坚持长期与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联合,定期培训林业技术员,及时推广新的科技成果。各服务站和中心都结合林业工程建设和果树季节性生产开展适用技术培训,编发科技资料,全面提高了群众的林业科技素质。三是加大林业技术推广运用。在育苗上,实行定点育、定向育、就近育、苗圃育的方法。在整地上,大力推行径流林业、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筑软埝等技术。在栽植上,推广运用了容器袋、生根粉、根宝、蘸泥浆、截杆造林、深秋栽植后埋土护身等栽植技术。在经济林管理上,普及了覆盖林业、高接换优、修剪拉枝、梨果套袋、果树改形、爆破松土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四、多轮驱动,多元投入,加快&两生&林业建设步伐。在生态经济型林业建设中,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层投资的办法,坚持以专业队为主体,户、专、干、群一起上,常年治理,多形式造林。所谓&专&,就是县乡村专业队造林。目前,全县县乡村专业队发展到100个、3000余人,是隰县防护林建设的主力军。户,就是林业大户和典型示范户治理。群,就是群众植树。坚持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劳力,利用每年春、秋两季在村、道、沟、渠旁进行义务植树。干,就是机关分山,干部绿化。这是隰县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一任书记一座山,一任接着一任干,届届都办绿化点&,已成为历届县委、政府领导的共识。
五、创新机制,持续推进,确保&两生&林业健康发展。为了确保生态经济型林业工作的持续高效运行,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了一套运行保障机制。一是投入保障机制。在资金筹措上,坚持国家投一点、县上拿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逐步由主要依靠国家扶持向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转变。尤其是对农民自己投资的工程,政策上予以优惠,贷款上予以优先,权属上予以保护,有效缓解了国家投资相对不足的矛盾。在资金管理使用上,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把农、林、水、牧、路等各种项目资金捆绑起来,部门规划统筹起来,集中投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合力效应。二是政策激励机制。坚持&谁治理,谁开发,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承包&四荒&兴办的果园、林场、牧场,明确权属,归户经营,并可继承、转让和租赁,保证了开发治理者的合法权益,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造林治山的积极性。三是监督管护机制。在工程质量监督上,对重点项目工程坚持做到施工前公开招标,并严格实行工程报帐制和监理制,加强了对工程各个环节的指导监督;主动吸收群众代表参与工程规划、施工、验收、决算的全过程,增加透明度,提高治理标准;根据工程进度,组织县委办、政府办、广电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促检查,视察评议,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标准。在管护上,对所有造林绿化工程进行确权发证,明确管护主体,归户管理。建立健全了县级林政站、林业派出所,乡(镇)林业管护站,村委护林员的管护网络,依法加大护林防火和毁林行为的查处力度,每年县财政拿出24万元用于乡镇林业站和村护林员补贴,做到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经营保障,管护有力。同时,对林业工程项目区一律实行舍饲圈养,封山禁牧,封育保护,确保了造林成果。(山西省隰县人民政府)
主办:国家林业局 承办: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联系电话:010- 邮政编码:100714 电子信箱:webmaster@ 技术支持: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 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82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徐根宝和维埃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