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英语语种,上了大学学的俄语,学的头昏脑涨的还记不住,总觉得学习效率特别低,专业课老师每天上气

为什么我们学英语效率低下?
提记:很少有国家像我们这样,对学习如此焦虑。在南桥看来,我们焦虑的原因在于效率低下,方法不对,花的时间越多,走的弯路越大。南桥主张回归“原生态的学习”方法上,即不要一味强调听说,不能剥离语言的文化背景,要多读文学作品,必要时动手翻译名家著作,这才是更扎实的学的方法。南桥,资深教育专栏作家,目前在美国从事高校课程设计工作。在原生态英语学习中,翻译名家作品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练习过去,我们常听人说欧洲人英语厉害,美国人固步自封,语言能力低下。我想一个原因,是因为美国人所用的英语,基本上是一门世界语,全世界通用,所以学习另外一门语言的需求不那么迫切,普通人没有必要苦学外语。而在需要学习语言的美国人当中,我发现有的人学习外语能力超强。这种例子在我身边就数不胜数。我们学校的明迪·汤普森(Melinda Thompson)教授,通晓七门语言。过去在俄克拉荷马的学校一个教授格兰·特斯条德(Grant Testut),据说会25门语言,包括不少古代语言。我过去的一位教授芭芭拉·佩尼(Barbara Penney), 也至少会五门语言。而在多语种的欧洲,这种情况更是司空见惯。这些人要是在中国,早就被封为大师了。通常被人视作畏途的中文,我在田纳西的朋友谢德华(Edward Short),普通话说得比我还好,还能用中文写作,播音。即便在偏僻的俄克拉荷马郊外,我有时候都能遇到来上门传教的耶和华见证人传道士,他们也能说流利的中文。很少有多少国家像我们这样,对外语学习如此焦虑。在这个问题上的持续纠结,乃因在这个全球化时代,普通人认可外语的重要性,但在方法上持续低效。支持英语退出的一个很大原因,是英语学习占用时间太多,而效果、效率低下,学了等于白学。假如这门语言学习的成效提高,学习者不感到学而不得的郁闷,恐怕降低英语比重的呼声也不会这么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学习策略上,我们应该反思,并采用被实证研究验证为有效的方法去组织教学。而过去三十年来,在学习策略上,中国英语学习走了很多弯路。英语学习迄今为止,一些以讹传讹的误区还存在。在我看来,至少如下一些方面需要反思:语言是不是工具?说语言是工具,也对也不对。语言确实是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一种工具。但是不要忘了,语言和思维之间,不单纯是内容与载体这么简单。文化语言也同样能训练思维,语言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我甚至看到一种说法,称接受早期教育,且早教机构设置专门语言教育,儿童智商可提高高达7个百分点(Protzko, Aronson & Blair, 2013)。麦克卢汉甚至认为,“媒介即内容”(McLuhan, 1964)。语言不是思维的外壳,二者是一种共生关系。你说你多有思想,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那这样的思想是无法验证的。同样,如果一个人能出色地使用一门语言,我们倒有理由相信这人思维发达。将语言硬性和它所依附的思想割裂,纯粹当成工具来学是要不得的。为了凸显语言的“工具性”,很多教育者和学习者都将语言和文化(比如英语世界的文学)切割开。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错误。不是说学习者日后非得使用“文绉绉”的文学语言,但是学习时,文学性语言,往往最能体现语言的张力。日后学习者会发现,任何一个行业内(包括政治、会计、商学),内部的“行话”(jargon)和叙述方式都有限,只要基本功扎实也不能掌握,反倒是文学性语言,能体现一门语言最丰富多彩的一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很多大学的英语系,还是按照“语言文学系”的格局建设。但是不久,我们发现,有不少人在抱怨以后又不从事文学事业,为什么要学这些文学性强的教材?这种教材和学习方法,被视作一种浪费。急功近利的教育者开始剥离这种文学性的内容,更多把语言纯粹当成工具。语言文化是难以切割的,就好比我们无法想象学习语文之去学如何看病、等车、购物的“日常用语”,而不去学习古代诗词歌赋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一样。能使用功能英语是语言文化功底扎实之后的一种结果,而不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学生需要阅读大量材料,增加接触,才能学好英语。去文学化也让学生变成了没有文化的学习者。从交流角度看,使用母语的人不会有兴趣和一个无法深入交流思想的人,对其文化毫无所知的人长期交流。即便一个人口语流利,但是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无法深入探讨一个话题,这人在职业上也很难走远。听说真有那么重要吗?那种能读写不会听说的”哑巴英语“造成了一种恐慌,使得读写遭到轻视,“听说”占据上风。社会培训机构,尤其是“疯狂英语”,对这个倾向推波助澜。年轻学子把说一口“流利”的英式英语或者美式英语当成英语学习的一大目标。为了强调听说,一些教育或培训机构注重视听,抨击语法、读写教学。这样的做法剥夺了学习者通过大量读写、增加接触、积累语言素材的机会,使其成为只能流利说几句话,超过了就卡壳了,这事实上这是一种新型的哑巴英语。从翻译-语法学习法,转向听说学习法(Audiolinguistic method), 在美国是战争期间的一种训练的必需。因为军人进入他国,能一些简单的口语交流有时候事关生死存亡。外语教学者,包括扶忠汉、俞敏洪()都举过例子,称战争期间军人被迫在短期内学习外语,比如用枪指着脑袋,或是进入敌占区,不会外语不行,则短期内学习效果都很好。问题是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非常不同,短期内长期听说,和长期使用外语进行日常工作,其技能要求是非常不同的,后者更要求长期记忆,长期记忆需要深入理解,这种深入理解离不开大量文字接触,而口语交流中,人们使用的词汇总是有限的,句式结构的复杂性也是有限的。强化听说教学法强调机械、熟练,要求学习者通过大量替换练习和口头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口语交流。这种学习方法基于行为主义学说,亦即通过刺激-反应来实现学习。自从1960年代之后,该方法在美国深受质疑(Yu, 2012)。而认知科学和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育方法,渐渐取而代之。听说当然也重要,但过度强调“流利”、“标准”,可能耗费过多时间在求全责备的听说上,而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放在语言学习的其他方面。从我自己在美国多年的工作经验看来,读写的重要性甚至远远比听说重要。一个外国人说话带点口音,只要不影响理解,通常大家都能接受,但是论文和工作中的报告、邮件等书面材料写得差,则直接影响到职业发展,甚至根本就找不到求职机会,因为找工作的时候第一关往往不是面对面交流,而是书面的求职信。这事要纠正过来,必须恢复到“原生态的学习”,亦即回归到正常语言使用的状况,即包括读听说写。我甚至觉得没有必要去先强调听说。我们常拿儿童学习语言为例,儿童是在没有学会读写之前就学会听说的。但是我们忘了,儿童学母语,存在大量浸泡(immersion),是借助归纳法学习的。而作为非母语的学习,浸泡时间是很不足的,必须借助演绎法,一边总结一边大量接触范例,接触范例之后再去总结,如此递进,才能不断矫正我们对于一些用法的了解,并弥补接触不足的缺陷。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回避语法,不能回避读写中刻意去用的语言规则。该怎样有效练习?我们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个说法自然有它合理的一面,但是其效果则忽高忽低。有的人能借助不断的阅读,形成良好语感,但是这种人通常也在阅读过程中在大脑中不知不觉在归纳总结,形成可推广的模式。机械重复,未必都能形成很强烈的语感。有的学习者头脑中不能构建思维框架结构,让接触到的内容归巢就范,成为新的资源,就好比买了一大堆衣服,却随便堆在一起,而没有衣橱柜子、一架来分门别类整理一样。过去十年间,来自认知科学的很多发现,有助于我们对于学习策略的认识。比如我们通常说“熟能生巧”(Practice makes perfect.)一些学生再三阅读同样的内容和材料,希望通过熟悉而掌握。但练习因为方法上的细微差别,会造成效果上的极大差异。根据2013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学生最为常用的一些策略,比如重复阅读和划线,效果非常低下。即便同样的练习,比如都是一个小时,效果是分成两个三十分钟,中间间隔一段时间,效果好过完整一小时的练习。这种做法,学名叫“分布式练习”(distributed practice). 同样,很多教育者用“过关”的思维,让学生一个技能一个技能地过,一个方面不掌握(比如过去完成时的学习),就绝对不往下面再继续练。很多练习,是将同类练习集中一起练(massed practice), 这非但使得学习过程枯燥,而且效果也不好。真正有效的练习,应该是插花练习(interweaved practice),亦即增加练习过程中的题目的变化。类似于这样的研究,近些年的心理学研究不少。这种研究成功,我看也在美国的教学中日渐应用,我也希望国内的教学和学习者多些了解。该怎样对待测试?现在“考试”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敏感词。四级六级考试和高考,因为对个人前途影响太大,一向饱受诟病。这些考试属于“终结性评估”(summative assessment), 计算分数。理想状况下,测试应该能够帮助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作为学习效果的检验。作为反馈、矫正作用的测试,属“形成性测试(formative assessment)。如果从高考、四级、六级这种“大考”,转变到无数小测验,则能把测试从“尾巴摇狗”恢复到“狗摇尾巴”的常态,让测验为学习服务。这种测验必须非常频繁,能给学生提供反馈,(Dempster, 1997; Roediger andKarpicke, 2006),甚至可以不用记分。学习者也可以自己设计测试题,比如利用Quizlet和Brainscape等程序记忆单词,就是借助测试的“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 提高学习绩效的好办法。这种自己生产测验的方法,也能产生“生成效果”(generation effect),把学习者从消费者转化为生产者,这样更有利于内容的深入吸收。在教育测试的设计当中,我也希望设计者关注教育的目标和测试效度。换言之,测评的内容,是否和教育要达成的目标吻合?比如如果你仅仅要测试记忆力,你可以增加拼写、词汇认知的比重。如果你想测试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呢?另外,测试能否有效地、基本上比较稳定地测出你要考的内容,而不是在出现差异的时候,仅仅归咎为学生发挥不正常?翻译学习方法是否可取?过去三十年丢弃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翻译。上世纪90年代笔者学英语的时候,曾和一个北大英语系的高中同学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当时北大的基本功训练中,包括翻译和“回译”这种做法。和语法、读写等方法一样,通过翻译来学习的做法,受到了听说方法的强烈冲击。如今已经二十多年过去,我也做了十多年翻译,仅文学翻译就做了250万字之多。我深切体会到,我的外语水平是在翻译中提高的。一些文学翻译大家,比如翻译家李文俊先生,本来是新闻系毕业的,并非外语科班出身。可是经过福克纳、门罗、凯鲁亚克等人作品的磨练,他成了当之无愧的翻译大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翻译给人真实的原汁原味的材料,而不是教育者咀嚼出来的人工材料。这种真实材料和翻译的真实任务,让人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词汇和句型,和它们在真实环境下的应用。翻译者一个字一句话都无法绕过,在转化为流畅的中文之前,必须翻来覆去揣摩这样的用法的意义甚至它的妙处,这给学习者无形当中增添了千变万化不同语境下的学习机会。而对照译本来学习,也是一条好的路子。丰子恺先生学俄语,就是找俄文原著,对照着中译本读。学俄文9个月就开始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开始学习俄语后不到两年时间,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杨绛翻译《唐吉柯德》,是发现从英文法文转译不妥,开始学西班牙文,译中学,学中译。总而言之,我们上面所说到的各种问题,实际上是把语言从学习者,从自然的语言上引开,带向了人工的、机械的、低效的学习道路上。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新一代的教育者和学习者一方面要“拨乱反正”,回到正路上。另外一方面,也要使用新兴的研究发现和工具,提高学习的效率。如能这样,就是英语考试完全退出高考,也无法阻挡学习者进步的步伐。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oasisl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哪个情况用人单位可以解聘员工?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走出英语学习的误区
来源::未知 | 作者:admin
| 本文已影响
讲授了十五、六年的英语,目睹了不少学生&出工不出活儿&的尴尬,我每每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综而言之,我们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太多误区,至今执迷不悟。&
  误区一、错把汉字当音标&
&&  不少学生苦于记不住单词的发音,就在单词的一边注汉字。如:tomato记作&他没头&,He& goes& shopping记作&黑狗吃烧饼&。这在早年学习英语时,不足为奇。那时的学生开始学英语时的年龄都比较大,错过了四到十二岁这个最佳语言学习期,用汉字记英语发音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仍有人这样学习英语,并把他作为成果出版,就令人惑然了。毕竟中国英国相隔千里万里,汉语和英语也相隔千里万里,无论在语法上,还是在语音上。特别是发音上,汉语有四声,英语只有升调和降调,有些英语音素汉语中根本就没有,如[&][ &]等,用任何汉字记音都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就会降低你对音标的敏感和精确度,把你引向错误的深渊。你说的英语,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沦为&独门绝技&。&&
  误区二、迷信欧美人&
  以为蓝眼睛的外国人说的都是英语,而且必然比中国人好。殊不知,在欧洲,只有英国人和爱尔兰人讲英语,而且在爱尔兰,爱尔兰与和英语并列为官方语言。在讲英语的八大国家(英、爱、美、加、澳、新、南非、加勒比海诸岛国)中,各国有各国的方言,美语就是英语的最大变种。英式英语声调起伏较大,吐字清晰高亢,摩擦音重,而美式英语则柔和圆润,有人预言300年后,美语将成为一种新的语种。英国没有我们中国的那种普通话,所谓的标准英语(RP--received& pronunciation),只在英格兰使用,具体地说从Midlands一直向东南延伸到London,包括剑桥、牛津两座大学城,并非所有英国人都这样讲。很多学习者误以为英国人少国小,讲的英语都是一样的。其实大谬不然,甚至威尔士人有自己的语言&&威尔士语,在书写商店、街道等名字时。一定是威尔士语在先,英语在后。初到英国的人,心里往往会问:英国人讲的是英语吗?英国人和美国人有时也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更何况新西兰人、印度人、法国人讲的英语啦!所以,长着鼻子、蓝眼睛的&泛蓝阵营&的人,讲的未必都是标准英语,只是&外在包装&上更接近地道而已。来中国教英语的外国专家多为中学老师,还算不上高端人才,有的人语法更是一塌糊涂。非英语母语的人中的佼佼者讲的英语有时比英国人讲的英语还要标准,决不是天方夜谈。&
  误区三、不操练,抄答案&
  教材上关于两个人一组进行讨论的练习,学生一般都不做。课后的作业题,从交上来的作业本看,又几乎全部正确。到了考试时,成绩往往惨不忍睹。究其因,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进而缺乏主动性,只是应付差使,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参考书多如牛毛,价格也相对便宜,学生差不多人手一册,交作业时一抄了之,千人一面,一错百错。老师能改动的只是那些抄错了的单词。本来,大学阶段的汉译英句子应存在多种答案,而各家参考书上的答案竟也是&不约而同&(至少是《大学英语》的参考书如此),实在是耐人寻味。&
  误区四、重分数,轻应用,把英语当成&敲门砖&&7Wy中国英语学习网7Wy中国英语学习网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一股脑冲分数而去,几乎忘记了英语学习的宗旨,那就是应用。学习没兴趣,上课如上刑,学了一学期,只记住一些零星的单词。个别人整天钻书山,泡题海,蒙答案,雇枪手。研究打勾的规律,揣摩改卷人的心理。一旦拿到了三、四、六级证书,便万事大吉,将英语束之高阁,课本用完就扔,或成为收废品的工作对象。尽管得了高分,有的学生还是写不能写,听又听不懂,到头来仍旧是个准文盲,英语成为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误区五、把知识当技能, 眼高手低&
  有的学生拿到一本听力教材,一看单词都见过,就认为太简单了,没劲!真放了录音,又真听不懂。问题浮出了水面&&英语是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你背过一本有关游泳的书,并不等于你会游泳。要掌握一种技能,关键词是练。熟能生巧,百炼成钢。见过的词未必认识,认识的词未必会用。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译,不要怕出错。跌倒了,站起来再继续。英语上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久而久之,不知不觉间你会发现自己成长了,也成功了。朋友你大胆地向前走,通天的大路九百九十九!&
  误区六、速成心理&
  一个王子拜亚里士多德为师,学习知识和文化,抱怨太慢太苦,问亚里士多德有没有捷径可走。亚里士多德说出一句千古名言: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learning。 许多英语专家也一再告诫我们,要学好英语,非下一番苦工夫不可,投入和产出成正比。有持之以恒,不可一暴十寒。所谓&一天记住一百个单词&,&英语听说百日通&等纯属商业炒作。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钱青要求我们要多读些简易读物,最好是20世纪的作品,最好是关于日常生活的,以免词句的过于陈旧和老化。梅仁毅教授提出至少要读四十本简易读物,《英语学习》主编高厚堃建议至少要背四十篇名篇。可见,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误区七、单一化倾向
  话分两头:其一,对英语的认识。英语分为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那一方面都不能偏废。拿来一篇文章,一看单词都见过,就认为会了。听、说、写、译依旧惘然。其实是假会,不是真会,这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其二,记单词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记一下单词,学生就默看。样子倒是文质彬彬,不影响别人,效果就差大了。正确的方法是:读出声音,眼、口、手、脑并用。至于是否一定要&疯狂&,我看未必。&疯狂&只能一时,不能一世。那样既扰乱了他人,也有点儿神经质。&疯狂&出点名堂的,毕竟不多见。&
  误区八、背了再听,以求一网打尽
  听力是多年来制约中国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为了改善这一窘境,有些学生就先把英语材料背诵下来,再去听。这样,虽然减轻了对所听材料的瞬间反应带来的压力,套用林彪的话说,就是走了一条&弓背路&。&
  误区九、以为到了英、美、加、澳,英语有就了保票&
  基于这种认识,不少家长不惜花重金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一方面,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起这笔巨额开支,约每年十万人民币。国家不同,学校不同,价格不同,但都比国内昂贵地多。另一方面,搞不好容易上当。新西兰的一个村子忽然来了一群外国留学生,村子里的人从来就没听说过这里有什么大学,原来有人发假广告,租来教室,聘来教师,骗来学生,开办起&野鸡大学&,十个人中九个来自中国,如此语言环境与国内何异?又怎么能学好英语?最后,毋庸讳言,早年留学者还算是精英的话,近年来有不少是高考落榜生。近50%的入学率都没能冲入高校的大门,表明学习能力(包括方法和毅力)的有限。即便是到了国外,也不会一下子就脱胎换骨,难道&桔生淮北则为枳&吗?有的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是跟不上课,中途回国的胜利大逃亡者不乏其人。武汉一私营老板把自己的儿子送到了英国,因根本就听不懂课,整天泡吧,四十万人民币耗尽,只得不告而辞。家人多时联系不上,忧心如焚。后来,邻居偶然发现,他在武汉一家饭店当门童呢。例子也许偏激,仅供参考。&
  误区十、宠洋心态
  认为会几句英语就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就可以摊手耸肩地和西方人交谈了,自己似乎是半个洋人了。中国语言经过了五千年的历史沧桑,自有他的博大精深。我们现在学英语是学它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是其它。和外国人交往要不亢不卑,而不要媚颜屈膝,妄自菲薄,丧失民族气节,不能忘了根和本。出国三天就对同胞说&我不会讲中国话&的人是可耻的。记住,数典忘祖的人,西方人也是从心里瞧不起的。也许当时给你块糖吃,到时候会把你抛弃在一边的。&
  误区十一、英语独尊&
  以为英语是&通用粮票&,不分析、不考量就报这个专业。首先,英语不好学,并不是谁都能学好。毛泽东富有大智慧,英语就没学好,更何况一般人士。作为谋生手段,英语还没遇到致命的挑战。但作为一生从事的专业,你要仔细斟酌。英语研究难出成绩,要想赢得同样的功名,须付出比其他行业的人更多的艰辛。况且,英语不可能这样一直&红&下去。估计二十年后,英语将成为知识界的第二工作语言,英语&红&透半边天的好戏没准将在中国谢幕。英语和应用性自然科学结合,与经济、法律结合是更为明知的选择。如果说中国的初级教育加上美国的高等教育是二十世纪教育经典的话,那么,考虑到中国家庭目前的实力,建议您的孩子在国内读完大学,再出国深造,经济合算,英语也不耽误。&
  误区十二、教材上的拿来主义
  这虽然主要是教育界的事,但和学生干系甚大,特别是在双语学校。原版教材是地道,但内容太多,往往逻辑不清,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误区十三、公共英语一刀切&
  这是一个更大层面上的问题。是否我国的高校各专业都得开英语课,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英语教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有些专业没必要开,如中国考古。目前的公共英语课费时费力,得不偿失。再说,毕业资格上的一票否决制缺乏法律根据。(编辑:赵露)
更多关于“”的文章
常有同学问:学英语有什么诀窍?说老实话,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其...
常有同学问:学英语有什么诀窍?说老实话,要想掌握一种语言,在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其...}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