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源教育试卷语文仿真卷一

四年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2011年1月(孙淑萍)39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四年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2011年1月(孙淑萍)39
语文试卷分析;丰源小学四年级-----孙淑萍;一、试题分析;(1)试题覆盖范围;2010----2011年学年度上学期语文期末监;(2)试题特点和难易程度;本次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从试题特点看,我认为,以语文;二卷面分析(关于学生答题情况);在第一大题的拼音中多音字注音,妈妈急着()收拾行;2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一大题拼音:得分率80%其中多音字着的轻声音节就;
语文试卷分析丰源小学四年级-----孙淑萍一、 试题分析(1)试题覆盖范围。2010----2011年学年度上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试题从整体看凸显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就内容看,试题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包括:拼音、字词、句子、积累运用、课文回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和习作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充满了吸引力。(2)试题特点和难易程度本次语文期末检测试卷从试题特点看,我认为,以语文课标为依据,试题难易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这张的试卷的七道大题,没有一道偏题、怪题。所以我认为这张试卷的试题有一定的考试价值。 二卷面分析(关于学生答题情况)在第一大题的拼音中多音字注音,妈妈急着(
)收拾行李。轻声zhe,很多同学写成了zhē这是平时强调不够造成的。字词、句子、和积累运用答的都很好。课文回顾有一少部分学生答的不好,原因是课文记得不够熟练。课内阅读,选择题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有少部分人错了,这和平时练习朗读不到位应该有一定的关系。课外阅读文章内容简单,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易于分析理解,所以学生课外阅读答的很好。作文也很好,平时常练习此类的半命题作文。 2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一大题拼音:得分率80%其中多音字着的轻声音节就4人对。 二大题字词:选字填空、写反义词和不全成语并填空,这道题学生成语补充的很好,个别同学豁然开朗的豁写得不对。根据语境选择成语填空,大部分都答的不错,有1名同学,题意没有弄明白,没有根据所补充的成语填空。三大题句子:共5小题,造句、扩句、仿写拟人句、用礼貌用语改写句子和用所给的三个词语写句子。这道题,我们有8名同学仿写拟人句写得不够恰当。四大题积累运用:这道题共出了本册教材日积月累里面的两句诗句和4句名句,学生答的五大题课文回顾:这道题大部分课文背诵很熟练,有7人课文背诵不熟练,填错3个空。六题阅读。(1)课内阅读:“落花生”第一个小问题的填空的后两个空,花生就有、的品质,学生答的不好,有10名同学错一个空。其余同学都对。(2)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钱要花在刀刃上”这件小事讲的是压岁钱的自由支配,事件得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所以整体学生答得很好。但是第一小题,根据课文解释词语,大部分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全面的理解,有5名同学没有结合课文理解。七作文。 此次作文
真好。这样的半命题文章平时经常练习,学生题目补充的很得当,所选择的事件也是生活中亲身经历的,能够按照要求完成此次习作。但有1名同学,字数要求不够,所以30分只得到20分。其余的同学习作写得都比较成功。 三存在的问题在对检测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学生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对于汉语拼音的教学,一定要把握好工具性,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的能力,这方面强化的不够。2、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点的课文段落一定要让学生熟记,在学习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扩大学生知识面。这一点复习不够,没与对没有学生做到筛漏。3、另外,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课外的书刊,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以巩固识字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在平时教学中还应加强训练,在做语文习题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按要求答题以及认真检查的答题习惯。 四、改进措施通过这次考试,我深深认识到“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所以, 我认为教学要以课本为主,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也要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经过对卷面的分析,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果认为什么都很重要,平均使用力量进行教学,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 课堂上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只要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我会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我会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3、有效的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途径在“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我会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段、篇等知识。本次期末测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学习语文要持之以恒,长期积累。同时,考试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工作以巩固基础知识,特别是在书写的时候一定严格把关,试卷上才会出现清晰正确的字迹。总的来说,今次期末考试,我校四年级基本上完成任务,取得的成绩也比较理想。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晖继续努力,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语文试卷分析丰源小学四年级-----孙淑萍本学科全年平均分:85.56;及格率95.12%;优秀率56%。 本学科最高分98;最低分20。这套考题我们参考的41名学生,整体看答的都很好。2、第一部分文字部分:分二个小题,写对应的汉字和拼音选择正确的读音,因为都是书中基础知识,所以学生答的很好,极个别学生有一点差错。第二部分是词语部分:分5个小题,第三题组词语学生基本没有丢分;第四题按要求补充四字词语都是语文天地出现的,答得也很好;第五题选词填空,这道题以为答得一般,第二个大多数学生都错了;第六题选择填空属于日常生活积累,答得很好,错的也很少;第七题关联词语填空也是语文天地的类型,也没有错的。第三部分按要求写句子学生答的也很好,第八题的第2小题“写一句话用上三个以上的连续的动作”,这道题学生答得不好,可见词语运用能力还有待加强,这和我平时练习不到有很大关系;第四部分阅读,学生答的都很好,极个别的学生有错的,第五部分作文写信,因为和课文内容有关,所以学生写的不错。3、对学情情况的分析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有“字词积累”,“语句训练”,“阅读平台”,“习作园地”四大块。“字词积累”,其题型较新颖,能贴进学生生活,覆盖面较广,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累、理解、运用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我们学习与复习也是以书本为主,所以学生答的好是意料之中的。修改病句学生答的不友好,我们平时练习的也少,也不能怪学生。作文不离书本话题也是与试前估计相符的。 4、通过这次考试,这次测试,我知道在以后得教学中要注意句子练习,作文教学也不可忽视。 三、今后的措施通过这次考试看,教学还要以课本为主,无论是对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还是教学质量的监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经过反思,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每一堂的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要注重精讲精练,夯实语文基础,只有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学生能力的形成、素养的提升才有依托。我会从以下几方面注意:(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如果认为什么都很重要,平均使用力量进行教学,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 课堂上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要讲到点子上,力求精讲点拨。只要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紧扣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设计,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之效。(2)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如果老师多占一分钟,就意味着学生将失去自主学习的一分钟。因此,我会牢记“惜时如金”四个字。我会在课堂上千方百计地提高40分钟的利用率。要节省教学时间,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读、背、思考、记忆,让他们在课堂上听、说、读、写,从听读中感悟、积累,在说写中运用、提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3)有效的训练是学生成长的途径在“精讲精练”的过程中,我会把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上。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改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而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在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段、篇等知识。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高等教育、行业资料、外语学习资料、生活休闲娱乐、四年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2011年1月(孙淑萍)39等内容。 
 2011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2011 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章有竹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分析紧张的期末考试已经过去,面对这出乎意料的成绩,沮丧之余,我仔细分析 了试卷,再结合本班学生考试情况做了如下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_四年级语文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命...  期末试卷分析期末试卷分析隐藏&& 语文试卷分析丰源小学五年级---孙淑萍 一、 关于对试卷分析 (1)试题覆盖范围。 2011---2012 年学年度上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试题从...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次语文质量检测,以语文新课标为依据,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以学 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卷从汉语拼音、识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学年四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期末测试,以新课标为依据,试题覆...   学年度上学期 四年语文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单 位:卧龙中心小学 刘玉珍 李玉瑛 授课教师:顾泽香 分析时间:2012 年 1 月 9 日 1
学年度...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_语文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 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试题质量分析: 通观四年级的语文试卷,...[转载]甘肃省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甘肃省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
古代的中国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通过协调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研究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不仅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1.下列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如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中医营养摄生学说、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等。
B.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绵延了170多万年,分为了四个发展阶段,风味流派繁多,有“烹饪王国”的美誉。
C.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区域文化,它在饮食文化的多个方面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D.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饮食文化甚至可以成为研究中国文化的一把钥匙。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中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食物要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作用。
B.我国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要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C.孔子说的“不食不时”,是说不吃反季节食品和定时吃饭的意思。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D.中国人在饮食上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加工食物时要考虑季节、气候的因素。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作饮食的烹饪遵循了“阴阳五行”规律,不仅产生了“五昧”说,而且把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道教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是只要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就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C.“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是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
D.“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世居吉林。少孤贫,事继母孝。初,从征山东,授骁骑校。嗣从多隆阿援湖北,复黄梅,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移师安徽,克太湖。历迁协领。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
同治九年,金积抚局成,独王家疃未下,率其弟连顺分兵迎击,数获胜。宁夏平,擢乌里雅苏台将军。命赴肃州,既至,顿北崖头,奏调曜军助击。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犹诉军粮乏,难赴哈密,诏金顺接统其军。十二年,左宗棠至军,约期并进。金顺发地雷东北角,城渍,乘隙夺据其上,自是老弱扶服者相继,城拔。
乌鲁木齐都统景廉驻古城,与金顺龃。宗棠奏言金顺宽和,为群情所附。诏率所部二十营赴之,规乌城,于是遂发。出营数十里,至瀚海,吏士忽不行。询之,则曰:“先锋营驻,有所议。”金顺知有变,疾驰视,手刃六人以徇,曰:“敢留者,视此!”军以次行。瀚海既过,乃列六尸祝之曰:“杂赋不饱,佐以野蔬,天下无若西军苦。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但不忍汝六人,如全军何?如国家何?如关内生灵何?”闻其言者,无不激扬。途授正白旗汉军都统。明年,至古城,与景廉会师。一日演炮,汉、回观者数千百人。景军指败堵烟筒为的,击之再,烟筒无葸。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已而玉林亦尔。观者欢呼声震远近,回闻之气夺。寻命佐新疆军务。
光绪改元,代景廉为都统。二年,军阜康。刘锦棠赴军所商进止,议先攻古牧。乃轻骑袭黄田,通汲道,克之。连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诸城,直逼玛纳斯。调伊犁将军。七年,诏接收伊犁,按图划界。十一年,上召来京,以锡纶代之。道肃州,病卒。身后不名一钱,凡无以为敛。谥忠介。
(选自《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B.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C.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竞/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D.所部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曰/是何足击/请卷旗卓之为的/增先测视/请于金顺再测视/既竟/炮响旗飞/若翦霞空际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文中“授骁骑校”、“历迁协领”、“擢乌里雅苏台将军”的“授”“迁”“擢”,分别为“授予官职”、“任职”和“提升官职”的意思。
B.原文“同治九年”“光绪改元”中的“同治”“光绪”是庙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同治帝、光绪帝等。
C.原文“如关内生灵何”中的“关”,在古代指函谷关,这里指山海关。如曹操《蒿里行》中的“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的“关”,指函谷关。
D.文中“谥忠介”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顺是满洲镶蓝旗人,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由继母抚养,后随部队征伐历升职,被授予勇号图尔格齐巴图鲁。
B.金顺在王家瞳战役中勇往直前;奔赴肃州时,停军北崖头,奏议请求调张曜的军队协助自己攻击敌人:可见他作战有勇有谋。
C.金顺为人宽和,所到之处也深得民意,并且为官清廉,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收敛下葬的费用。
D.从金顺用杀死六个士兵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演习炮击部下命中目标准确可以看出,金顺治军十分严格。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挂车之役,将骑旅直捣中坚,当者辄靡。(5分)
(2)此行度戈壁,乏水草,吾非不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嘉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8.第二联所写景物有什么特点?全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5分)
9.请从虚实角度对全诗作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饮酒》“, ”两句写出了他在傍晚与飞鸟结伴的诗意生活。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3)龚自珍《己亥杂诗》的“ , ”两句,借助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愿望。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叶企孙: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
叶企孙,1898年生于上海。1911年初,清政府将原来负责派遣留学生的游美学务处改为清华学堂,同年2月招生,时年不满13岁的叶企孙在父亲鼓励下,报考清华学堂并被录取,成为其第一批学生。
叶企孙入学后不久,就在日记中写道:“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清华五年间,叶企孙逐步形成自己的科学思想。1915年7月31日,他在给清华同学刘树墉的一封信中提出“清华科学会章程”。章程内容包括研究种类: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会员守则:不谈宗教、不谈政治、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求实学、切实做事。
1918年,叶企孙从清华毕业,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物理,1920年获物理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9月进入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P.W. Bridgman,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21年,哈佛大学教授W.杜安主持一项重要物理实验——精密测定普朗克常数(h),邀请叶企孙和另外两位学者参加。当年3月开始实验,短短几个月,他们就用X射线方法测定h,研究结果在1921年上半年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和美国光学学会学报上发表,很快被国际科学界公认为当时最精确的h值并沿用了十多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1935年所著书中称该实验是“一次对普朗克常数最为可靠的测定”。
在布里奇曼的指导下,叶企孙投入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研究工作于1923年完成,研究成果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于1925年发表,布里奇曼在其《高压物理学》一书中对叶企孙的这一工作给予详尽介绍和高度评价。叶企孙从事的这项实验工作,为他日后回国开创我国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925年8月,叶企孙应聘清华大学大学物理科副教授。物理系成立之初,由梅贻琦任系主任,学生有王淦昌、周同庆、施士元和钟间。随后,梅贻琦接任清华教务长,物理系主任一职便由已升为正教授的叶企孙担任。从此,叶企孙就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他不仅着眼于教书育人,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谋划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易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清华大学成立理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经教授会选举、校长聘任,叶企孙任理学院院长兼物理系主任。
从1925年到清华后,叶企孙一直住在原为外国教授住宅的清华北园7号。他的侄子叶铭汉回忆说:“这是一套三室一厅的平房……实际上,叔父只用一半的房子,另外空出的两间房成为临时招待所,钱学森回国探亲在清华参观时,就在叔父那里住了一个礼拜,钱三强1948年在清华教书时,因家在城里,周一至周五也住在叔父家里,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1927年,陈岱孙回清华任教,也应叶企孙之邀,住北园7号,两人均是单身,同住时间长达5年。
叶企孙单身,有一位工友照顾他的生活。这位工友会做饭,好几个单身教授或家不在北京的教授就在那里吃饭。教授们借吃饭之机商议校政,图谋教育改革,逐步形成了一个“少壮派”教授核心改革派力量,清华校史称之为“北园7号饭团”,后来,施嘉炀、萨本栋、金岳霖、叶公超等也加入“饭团”。
叶企孙1929年出任清华理学院院长时,在校刊上发表《中国科学界之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文指出:“有人怀疑中国民族不适合研究科学,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没有根据。中国在最近期内方明白研究科学的重要,我们还没有经过长时期的试验,还不能说我们缺少研究科学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科学研究,五十年后再下断语。诸君要知道,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脚得住。”
今天,清华大学物理系在招生介绍中写道:“1929到1938年这十年间的清华物理系,是中国高教史上一个不朽的传说。”
相关链接:
①统计显示,从1929年到1938年的十年间,清华物理系共毕业本科生69人,研究生1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后来成为中国许多领域的开创者,其中6人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勋章,21人成为中国科学院的院士。 (摘自中国改革网)
②九一八事变后,国家需要培养航空人才,叶企孙利用自己主持招送公费留学生之机遇,在1933 年第一届招考学生名额中特设飞机制造专业,招 3名学生:钱学森,后成为火箭技术和空气动力学世界一流专家;沈元,后来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人;1934年,叶企孙指引当时清华物理系学生赵九章转入高空气象学领域,赵九章也成为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摘自刘宜庆《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都是(5分)
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叶企孙与同学刘树墉商订“清华科学会章程”,其中提到的研究种类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理、生物、地文、应用工业和科学史等。
在实验物理大师P.W.布里奇曼和W.杜安教授的指导下,叶企孙致力于压力对铁磁性物质磁导率影响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叶企孙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以建立中国自己的科学事业。
叶企孙认为,中国不适合研究科学的论调是没有依据的,通过举国上下的共同努力,用不了五十年就能搞好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
叶企孙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科学事业,甘当铺路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科技人才,他的学识德行值得世人永远景仰。
(2)叶企孙具备成为优秀科学家的基本条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3)叶企孙能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有人说,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这是个遗憾;也有人说,叶企孙成为著名教育家,这是他的幸运。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解。(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于在震惊足坛的“1比7”惨案中扮演了悲情主角,巴西队急需为“五星桑巴”正名。是一蹶不振难以自拔,还是挥别悲伤______,巴西队明日一役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
②湖人队今年的竞争对手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明显的提高。获得常规赛冠军的圣安东尼奥马刺队______,欲重温冠军旧梦。上赛季在西部决赛中惜败于湖人队的国王队把复仇作为他们今年的头号目标。
③20世纪50年代,黄叶病曾导演过世界香蕉栽培史上最可怕的一场“瘟疫”,结果使一种十分畅销的香蕉品种彻底灭绝。近两年来,黄叶病又在非洲和拉美一些地区______。
A.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死灰复燃
B.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卷土重来
C.死灰复燃
死灰复燃 重整旗鼓
D.死灰复燃
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突发时,不但厂房没有起到阻火作用,反而成为火灾中的燃料库。因为建造车间的彩钢板,没有加用阻燃材料。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仍有不安定因素,如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木偶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键点就是它要靠操作者的技巧来塑造木偶形象,而每种情绪如何用动作表现都经历了几代人的摸索。
D.“盛大文学”与“唐家三少”的合作,代表着“盛大文学”的作家服务及支持体系更加完备,也标志着“盛大文学”一直标榜的全版权运营模式。
14.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担当, 。 , , ,
,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
①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
②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
③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
④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
⑤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
⑥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
A.⑤①②④⑥③ B.②④⑥⑤①③ C.②⑤①④⑥③ D.⑤①②③④⑥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_____①____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_____②____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纵观他的一生,多次被贬,频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狱。但他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_____③_____,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
16.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进行了“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的调查,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6分)
(1)与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不得出现具体数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表情况,对高中生的网络学习提出一点建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甘谷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
1.C;C项,“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表述错误,由第7段可知,“中国饮食文化是……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而不是“影响了……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2. D由第4段可知,D项,将原文“古代的中国人”说成“中国人”,扩大了范围。
3. B项,“只要……就……”关联词语错误,原文第5段中是“只有……才……”。
5.A;B.“同治”“光绪”是庙号错,是年号;C.“关”,指山海关错,这里泛指边关。D.不是“一种褒扬的评价”而是“一种褒贬的评价”。)
6.D;“并演说西军天下最苦来激励部队闯过瀚海”分析和概括错误。原文是先过瀚海,然后才说“天下无若西军苦”的。)
7.(1)在挂车战役中,(金顺)率领骑兵部队直接冲击敌军中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阻挡的人纷纷倒下。
(2)这次行军走过戈壁,缺少水和粮草,我不是不知道。
参考译文:
金顺,字和甫,伊尔根觉罗氏,是满洲镶蓝旗人,世代居住在吉林。(他)年少时失去双亲,家境贫穷,侍奉继母至孝。起初,(金顺)跟从(部队)征伐山东,被授官骁骑校。随后跟随多隆阿援助湖北,收复黄梅,被赐号图尔格齐巴图鲁。调动军队到安徽,攻克太湖。先后连续升职到协领。在挂车(今属桐城)战役中,(金顺)率领骑兵部队直接冲击敌军中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阻挡的人纷纷倒下。
同治九年,金积堡的安抚局面形成,唯独王家疃未攻下,(金顺)率领他的弟弟连顺分兵向着敌军的方向攻击,多次取得胜利。宁夏平定,(金顺)升为乌里雅苏台将军。(皇帝)命令(金顺)奔赴肃州,到达后,驻扎在北崖头,上奏请求调动张曜的军队协助攻击。当时乌鲁木齐提督成禄尚诉说军粮缺乏,难以赶赴哈密,朝廷下诏让金顺接任并统领他的军队。同治十二年,左宗棠到军中,(与金顺)约定日期一并前进。金顺向东北角发射地雷,城墙被突破,乘机夺取占据它的上面,从此老人弱者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地趴伏于地(请求宽恕),城被夺取。
鸟鲁木齐都统景廉驻扎在古城,与金顺意见不合,(他们)互相抵触。左宗棠上奏说金顺宽厚谦和,符合民意。下诏金顺率领所属部二十个营前往古城,谋划乌城,在这种情况下就出发了。出关几十里,到达瀚海,军吏士兵忽然不往前行走了。(金顺)询问他们原因,(军吏士兵)就说:“先锋营停留在一个地方,有议论的话。”金顺知道(行军事情)有变化,快速驰马巡视,亲手杀死六个人来示众,说:“胆敢停留的人,如同这样!”军队按照次序行军。瀚海已经过了,才排列六具尸体祝祷他们说:“驳杂的兵赋粮食不能吃饱,用野蔬添佐,天下没有比得上西军苦的。这次行军走过戈壁,缺少水和粮草,我不是不知道。只是不忍心(杀掉)你们六个人,全军怎么办国家怎么办关内百姓怎么办”听他说话的人,无不激动振奋。路途中他被授予正白旗汉军都统。第二年,(金顺的军队)到达古城,与景廉的军队会师。一天,演习炮击,汉军、回军观看的有几千人。景廉的军队用塌墙烟囱为靶子,两次炮击它,烟筒没有被击中。所属部下炮队总兵邓增、参将张玉林说:“这有什么值得炮击的请允许我以卷起旗帜的杆子为靶子。”邓增先观察,向金顺请求观察两次,已经完毕,大炮轰响旗杆飞起,好像在空中剪开彩霞。后来张玉林也这样。观看的人欢呼声震动到很远的地方,回军听说这件事后,因恐惧而丧失了胆气。不久,(金顺)被任命辅佐新疆军务。
光绪元年,(金顺)代替景廉为鸟鲁木齐都统。光绪二年,在阜康驻军。刘锦棠奔赴他的驻扎之地讨论(军队的)具体安排,商议决定先进攻古牧。于是用轻骑兵袭击黄田,打通取水的通道,攻克它。连续攻下乌鲁木齐、迪化、昌吉、呼图壁几个城,一直逼近玛纳斯。(金顺)被调任为伊犁将军。光绪七年,(皇帝)下诏接收伊犁,按照地图划分疆界。光绪十一年,皇上召(金顺)来京城,用锡纶代替他的职位。(金顺)行路到肃州,病死。死后一文钱也没有,几乎没有用来收敛(尸体的费用)。(金顺)的谥号为忠介。
8.不畏寒霜,富有生机。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3分)昂扬向上,豪放达观。(2分)
9.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4分)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2分)
10、(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1)C E(共5分,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
(6分,每点2分)①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规范。如在清华学习时对自己提出五点生活自律要求,“清华科学学会”章程里六点会员守则等。②有自己的科学思想,有改变中国科学研究面貌的决心。③有科学实验及研究能力。参与W.杜安主持的物理实验,博士论文得到布里奇曼高度评价。
(6分,每点2分)①重视科学研究,他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不能在现代立足。②将创建清华物理系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千方百计为新生的清华物理系延揽良师;③吸取欧美名牌大学和著名科学家的经验;④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挥教授群体的作用,致力于教育改革;⑤根据国家需要,及时调整招生方向。(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8分)要求有自己的观点,有具体的分析阐释,层次清晰,语言规范。
示 例:叶企孙没能成为知名科学家并不遗憾,成为教育家则是他的幸运。(2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应该在国家需要与个人理想之间找到一个对接点。(2分)叶企孙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及成就,是他后来执教清华、担任物理系主任,进而创造“中国高教史上的不朽传说”的必要条件。(2分)叶企孙也许能成为知名科学家,但相比能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来说,后者的价值要远远超出前者。(2分)
(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一是人的精力角度,二是他在国外的学习与成为教育家关系的角度,三是成为科学家与成为教育家的“价值”比较)
12. A重整旗鼓,比喻失败以后,重新组织力量。褒义。只用于人(包括人的团体、组织等)。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中性。多用于人,偶然也有用于物的。死灰复燃,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在比喻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派重新活动起来。贬义。
13.C(A项,语序不当,应将关联词语“不但”移至主语“厂房”之后;B项,不合逻辑,“问题蔬菜、地沟油、毒生姜”并列不当,“问题蔬菜”和“毒生姜”概念有交叉。D项,成分残缺,在“全版权运营模式”后面加上“全面升级”。)
15.①他的思想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②成为旷达词风形成的重要因素③处处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16. (1)中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普遍比美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低。其中,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娱乐高于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学习(或:使用电脑主要进行娱乐),而利用网上讲座进行学习的功能最低。
(2)(示例一)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
(示例二)更有效地利用网上讲座学习的平台,拓展学习的范围。(言之成理即可)
17.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考仿真试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