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标说教材时是自备教材在说时能拿吗?

说课主要包括说教材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9页
说课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来说,掌握说课内容的相关知识是说课成功的保证。
说教材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教材简析。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说明教材的地位、作用。
第二,明确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教学目标。课时目标是课时备课时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分析教学目标要从思想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三,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特点以及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它既包括教师教学的方法,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的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
教学方法的基本问题,实际上是如何选择的问题。因此,说教法,实际上就是说教法的选择。教师面对众多的教学的方法。哪些方法对自己当前的教学情境来说是最好的?这些方法又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也是艺术问题。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教师要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师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把多种教学法有主次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达到最佳组合。
说教法,即要说出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采用的理论依据,也就是说,一要说运用什么教法,二要说为什么运用这种教法。例如,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和理论依据;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教师所采用的手段和理由;为处理某个环节教师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的把握,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方式和手段,都要始终贯彻“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性”的原则。
一、说教法的选择
教法选择,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选择依据∶
(一)依据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是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对确定课程计划、使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都有指导意义。教师只有深入理解各项教学原则,掌握教学原则的体系,有机地结
第1页/共9页
寻找更多 ""7896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尹正的女朋友~)
(傲娇冷艳腹黑虐)
(闹心小公举)
第三方登录:怎样说课和说教材
“说教材”和“说课”作为校本教研的两种教研形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人常常将二者混淆,致使部分教师产生无可适从之感。笔者从分析二者的内涵入手,试图理清二者的概念,说明其特点以及二者的异同。
一、“说课”的内涵特点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在未上课前以同行教师为对象,对某一节课的具体内容,系统地谈自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教学设想以及理论依据(即隐性意图等进行作必要的诠释和说明),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说课不同于备课和上课。因此说课稿不同于教案;说课也不同于上课。上课是按照教案设计程序结合课堂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对象是学生,教师要通过演示教具、组织活动、板书等讲清知识重难点、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目标。不向学生解释教学程序的设计的原因。而说课对象是同行或专家,因此要防止把说课变成“试讲”或“压缩式上课”,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一般是大家都明了的东西少讲,属于隐形的自己独创的东西要多讲。
说课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
主要说清: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
2、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什么及其确定它的依据;
3、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考点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是什么;
4、本节课安排的教学程序和环节是什么以及这样安排的依据。说如何进行学法指导的。
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作用和前后联系。包括:(1)前面已经安排了哪些知识与技能等基础;(2)本节课包含了哪些内容?它们与前面内容之间有何关系?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拓展或应用;(3)该内容与后学内容有怎样的联系或者在后学学习中还有怎样的发展。
说本节课要实现的教学目标(预设的分层目标及达标率)及其确定它的依据。
说本节课教材的重点、难点、易混点、考点以及确定它们的依据。即为什么是重点,难点在什么地方,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在哪里,考点又是什么(还包括分层达标检测题的设计)等。
说本节课安排的具体教学程序和环节以及这样安排的依据。
说学法指导,不能简单说“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教学法,学生运用探究法、讨论法等等”。要结合具体知识点和教学环节,说清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的,要用示例说明。
说课总的要求:说目标要明确;说重难点要准确;说过程要实在;说学法要具体。
(一)说课要求“六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二)、“六说”的具体要求
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
(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英语——交际能力。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加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
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运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
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
训练一般分为①形成性②巩固性③分层能力训练三种类型。
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②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学生通过此练习都有所得,培养能力。
说明整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我们常说优化课堂结构即指教学程序的设计、
说课的内容是“六说”,方法有两种。一是将材料按“六说”分六块,一一分别来说,这样说材料容易组织,条理清晰,但艺术性不强,给人以支离破碎的印象。二是综合组织,按教学程序来说,将“六说”内容分布在各教学环节中,这样说艺术性强,流畅,浑然一体,但组织材料费力,还会条理不清。总之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说课方法。
二、“说教材”的内涵特点
说教材: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钻研课标和整个学段教材(或某册教材、某一专题或某一单元)的基础上,在开学初以同行教师为对象,对整个学段教材(或某一册教材、某一专题或某一单元)内容,系统地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关系、教学的建议(教学处理策略)等,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
说教材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和把握教材体系。具有系统性、整体性、严密性和创新性。
系统性——是指教师要将课标、教材、学生“四位一体”统筹考虑。包括(1)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基本要求;(2)本套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教材的知识、能力、价值体系及逻辑关系。(3)教材知识的前后整合以及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的设想(教材处理策略)。
整体性——即把握整个学段教材或一个专题教材或一册教材,至少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
严密性———即掌握教材以知识体系为载体,蕴含的能力和价值体系。弄清教材如何落实课标要求,揭示教材各知识点之间以及各各知识点确定与分布的依据(或课标要求的对应关系)。
创新性——即授课者在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写意图、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前后知识重新整合,采取具有实效性的灵活的处理策略。
说教材主要说明“教材体系的逻辑关系和课标依据”以及“教材处理的策略方法”。
主要说清:
1、课程标准对本学科(或专题、单元)总要求,包括知识、能力(层级)、价值的要求,或课程设计整体思路等;并结合相关课程内容做必要的阐述等。
2、本套教材的体例、编写意图。即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这样呈现的编者意图。
3、本套教材(或某专题、某单元)教材知识、能力、价值体系分析
A、整个教材(或某专题、某单元)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及价值体系以及与课标要求的对应关系。B、各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C如解说的内容为某专题或某单元教材,该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及相关具体内容分析(重难点、考点等)、以及课标的要求。
4、整个教材知识前后整合及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的设想。
说对“教材前后知识的整合”,不能只局限和满足于类似专题式的知识梳理和汇总,还要关注分散在教材前后章节的类似知识的处理的度和方法上。也就是说,对前出现的知识要从广度和深度、规律方法等方面能给后续知识起到铺垫、示例等作用,或后续知识对前知识的扩展、总结、应用等作用。
说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教材的设想(或教材处理策略)”,不能简单说“我运用了启发点拨、自学讨论法,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等等”。要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和某一具体教学片断,阐述教师是如何启发学生,怎样具体操作的,要有案例说明。
三、二者的异同
从以上对说课、说教材的内涵特点分析来看,
二者相同点:1、对象均为同行或专家;2、都是将教师、课标、教材、学生“四位一体”综合考虑2、都是在个人独立钻研、熟悉教材(一般要求尽量脱稿)的基础上的进行交流的一种教研形式。
不同点:1、在时间安排上,说课一般是新授课上课前;说教材一般是新学期开学前。2、在内容范围上,说课一般是某一节课;说教材一般是整个学段教材或某一册教材、某一专题,至少是某一单元。3、在侧重点上,说课侧重阐述“为什么教这些”;说教材侧重阐述整个学段(或某一册、某一专题或某一单元)教材
“为什么这样编排(逻辑关系和课标依据)”以及“怎样处理教材”。
说课是在课时教学的层面上,教师和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以及学生之间进行的未见面的交流和沟通,是教师、课标、教材、学生在“小范围”的碰撞、对接、磨合,是集约型的近景式研究。
说教材是在学段(或学年、学期、学周)教学的层面上,教师和课标制定者、教材编写者以及学生之间进行的未见面的交流和沟通,是教师、课标、教材、学生在“大范围”的碰撞、对接、磨合,是粗放型的全景式的研究。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说教材说课稿
总目标是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维度来诠释的,从各个单元的构成看能围绕一个主题多方面选材充实和丰富主题,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学会用英语像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研课标说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卧佛寺学区张丹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今天我从三个方面开始说,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说课标包括说总目标、学段目标和本册目标,说教材即说教材特点、编写体例和内容结构,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以及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
我们先来看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总目标是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维度来诠释的。语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并能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我们三年级属于第二学段,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说第二学段的具体要求。识字与写字方面,第二学段主要是使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较第一学段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
望比,对学生的要求更具体了。阅读方面,本学段要求学生会提出疑问来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口语交际方面,本学段要求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并作简要转述;写作方面,本学段要求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综合性学习方面,本学段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活动。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段目标阐述,可以看出,第二学段是学生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册目标是在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学生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字体要规范整洁。阅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会默读略读,提出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并积累运用语言。习作方面是培养学生要乐于表达,写出所见所闻所感的习惯。口语交际方面要求认真倾听,写出见闻。综合性学习方面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说完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我们再来看看本册的教材。
首先我们先说本次教材的编写体例,它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导语、课例、回顾拓展、口语交际以及习作。导语主要是为了点明主题,提示要求和重点的;我们本册书的每个单元的课例都把课文分为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而承担着回顾拓展的语文园地,它的固定栏目是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习作,在那基础上又增加了“成语故事”和“趣味语文”,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
下面我们再说本册书的编写特点:
第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第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习”,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性学习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更能够体现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第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度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第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趣味语文”和“成语故事”这两大板块。
现在我们来说本册书的内容,本册共有八个单元,它们一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从各个单元的构成看,能围绕一个主题,多方面选材,充实和丰富主题。每个单元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关于习作,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在每一单元后边都有一次习作,它们都是和每单元的课文主题相练习的。在本册书中,习作话题的范围有明显扩大趋势,对动笔成文更加强调明确具体。
关于练习,本册书注重五方面的练习。分别是处处留心,是为了让学生善于观察;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最后说建议。
首先说教学建议。
第一,从识字和写字教学方面来说:
(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不仅仅从课本中识字,还应从课外书以及其他途径学习识字;
(2)、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对认识的字要进行阶段性的巩固;
(3)、写字教学讲求写字质量,而不是越快越好。对于学生写的字,我们要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第二,从阅读教学方面来说:
(1)、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在以后的教学中不只要求学生会读,读熟,还应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及文章,让学生入境入情的读。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出声音。因为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有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
第三,从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来说:
(1)、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能体现出在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3)、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使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
第四,从习作教学方面来说:
(1)、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重在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要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惧情绪。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要注意发挥课文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教材中不少“口语交际”和“习作”的安排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把它们割裂开来。有些话题,如“我们的课余生活”是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有的话题要事先引导学生开展有关的语文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有许多可以动笔的机会,要利用这样的机会,指导学生的习作。
其次说评价建议。
第一,识字与写字方面。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
字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
第二,阅读方面。在阅读方面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第三,口语交际方面。口语交际的评价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
第四,习作方面。在写作方面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同时也重视作文修改的评价。
第五,综合性学习方面。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研究。
“身边处处有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呢,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教材作为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在于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我力图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第二,校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教室里的板报、智慧树、评比栏让学生学到更加多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利用教室里书架上的书来提高我们的语文知识,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以熏陶学生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研说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利用教材,以教材为载体,把握语文新课标,构建高效新课堂,让学生因为心动而爱上语文课堂,收获知识的甘露。
以上是我对知识的解读,如有不当,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卧佛寺学区:张丹华
各位老师:
在推进新课改的热潮下,对于教师来说能够了解自己所任课程的课程标准是十分必要的。今天我将针对我个人对于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大家做一下分享我主要围绕的是新课程标准,向大家展示的PEP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的有关内容。我三说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说课标,包含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两项;第二,说教材,包含教材的编写特点、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和立体式整合四项;第三,说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说课标
(一)课程目标
我所担任六年级课程,下册教材的课程目标为:
1对继续学习英语有兴趣。
2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并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相比较于旧课标,新课标增加了“能就日常生活话题作简短叙述”这一目标,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小短剧,演唱简单的英语歌曲和歌谣。旧课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表演小对话或歌谣”,新课标在此处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
4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描述。
5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相比较于旧课标,新课标增加了“初步形成对英语的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目标,强调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的重要性。
6乐于了解外国文化和习俗。
(二)内容标准
我所担任教学的五年级,上册教材的内容标准为:
1语言技能方面: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12首歌谣,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能在图片、手势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对话和录音。
2语言知识方面:能听、说、认读16个单词,能听、说、读、写92个短语和单词,以及13组句子和9个单句(包括教师、课程、食物、家务劳动、居室家具和自然景物等几个话题),并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3情感态度方面: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能运用所学交际语句进行日常会话,做到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发音清楚、语调正确。
4学习策略方面:能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能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完成4个手工制作。
5文化意识方面:能理解6个小故事和6项中西方文化生活知识(包括南北半球季节差异、十二生肖、紧急救助电话号码、野营必备品等几个方面)。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编写特点:
1强调语言运用。
本册教材体现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Totalphysicalresponse),让学生在欢快的歌谣中体会语言、感受语言,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learningbydoing/singing/playing)。从而为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每个单元首页的Let'sstart和Let'schant,就体现了全部动作反应法。1
2注重能力培养。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本册教材中,Pairwork,
Groupwork,Tasktime等环节设计都力求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鼓励学生能动
思考,自动调整学习方式,主动与同学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突出兴趣激发。
本册教材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胃宗旨。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的话题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
庭、饮食、玩具、动物、颜色、数字等语言材料真实地道、活泼有趣,让学生
易学乐学。本册教材全部采用卡通式插图,色彩鲜艳,图文并茂,装帧设计精
4重视双向交流。
本册教材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
同时,也学会用英语像外国人介绍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真正实现跨文化
5融合学科内容。
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
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本册教材依据学会求知(learnhowtoknow)的基本精神,十分重视在学习内
容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并蓄,精选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兴趣的、最易
学会的、最有普及价值的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入到语言材料中让学生在学习英
语的同时,也接触到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如:教材第二
单元let’sstart部分安排了一个foodpyramid,向学生渗透健康饮食的意识,
第四单元的tasktime部分要求学生完成一项调查后将数据用图表形式表示出
来,将语言知识与数学概念相融合。
6重视灵活扩展。
本册教材每单元按照ABC三个大课型设计,共12页,灵活扩展体现在
C部分为选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课时进度,自己调整教学内容,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因此,本套教材努力改变以往教材在教学内容
上“一刀切”的状况,留出一定的弹性内容,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特长,满足
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体现了对传统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编写思
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
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每个单元的设计形式均为:1~2页引出话题,3~5页PartA体现交际功能
语句,6~8页PartB巩固拓展语言知识,9~12页PartC操练语言完成任务活动。下面我以第三单元为例,进行说明。
(1)1~2页为热身,引入有关lastweeekend引起的话题。
(2)3~5页为A部分的词汇和对话,感知本单元有关“Whatdidyoudolast
weekend?”的交际语句。
(3)6~8页为B部分的词汇和对话,学习重难点句型、句法“Whatdidyoudo
yesterday?Iwent/Wewent....”
(4)9~12页为C部分的任务型活动,完成一则小广告。
(三)教材的内容结构:
教材共设有4个新授单元和2个复习单元,新授单元为每个单元12页。具体内容如下:
TitleTopic
height,length,weightUnit1Howtallareyou?
Unit2What'sthematter,Mike?illness,feeling
Unit3Lastweekend
Unit4Myholiday
Unit5Let'stakeatrip!
Unit6Afarewellpartyweekendactivitiesoutdooractivitiesgeneralrevisiongeneralrevision
(四)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本套教材一个一贯的特点是:双向式交流,跨文化交际。比如:五年级上册分别在各单元Goodtoknow这个板块介绍了中国名字当中姓在前名在后的习惯,以及西方国家与星期有关的常见节日;介绍了中国表示良好祝愿的传统美食,以及与家务劳动有关的安全常识;另外还介绍了西方常见建筑物的英语名称和我国国宝大熊猫的有关知识。这样的设计编排巧妙融合了与各单元话题相关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生活内容。本册教材的第四个主要特点是:以语言为媒介,各学科有机结合。
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本册书体现在:词汇方面,1~3单元都学习时间方面的词汇,1单元学习时间点的表达法,2单元学习季节表达法,3单元学习月份和具体日期表达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句法方面,本册教材的重点为现在进行时态,1单元Storytime出现句子“Theyneedanewgoalkeeper..”,3单元出现句子“WhatdidyoudoSarurdaymorning?Icleanedmyroom.”,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句型,接下起来456三个单元系统的由浅入深的学习动词过去时态的陈述句,特殊疑问句和一般疑问句的问答。
本套教材的编写,从三年级至六年级,都是运用了整体的系统的编排顺序,力求达到各个阶段教学内容与目标的自然衔接,以确保各个学段的顺利过渡。
三、说建议
(一)教学建议
1词汇教学(Let'slearn)
(1)注重词汇的呈现方式。教师在教学词汇的过程中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具,通过各种方式呈现新词,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如教学第三单元的月份时,可以利用年历和词卡,可用猜谜,看谁拼的快等小组竞赛形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Let'sstart部分引课。Let'sstart其实就是一项brainstorm(头脑风暴),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比如进行第一单元Let'sstart部分的讨论时通过提示句型MikeistallerthanLee.既可以复习三四年级学过的形容词还可以在与学生交流中自然引入A部分新词,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朗读拼读新词。
2对话教学(Let'stalk,Let’stry,Pairwork,Groupwork)
在听力活动中感知语言,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说语言。抓住主要句型,增加关键词替换操练,可采用“梦想剧潮、改编歌谣等方式。新授句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小组合作,做到小组成员共同成长。
3阅读理解部分的教学(Readandwrite)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想做到绵绵聚到恐怕会顾此失彼,因此在这一部分时教师要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时间与教学内容。教师解惑答疑,设计问题以考察理解程度并引导学生完成填充句子练习。学生全体参与任务型活动,实际运用所学语言。
4语音训练(Pronunciation)
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就安排了26个字母的学习是学生初步了解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接着四年级下册呈现了五个元音的长短不同发音,等等,在本册书中编排了22个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在学生掌握了字母组合的发音后可鼓励学生度一些未曾学过的但符合发音规律的新词。从而培养他们的语音成就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5、歌曲与歌谣教学(Let'ssing\Let'schant)
要使歌曲真正起到活跃教学并服务于语言教学的作用就应该注意,在每节课中渗透,灵活运用于各个环节,唱演结合培养艺术素质。
6、趣味故事教学(Storytime)
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图猜图意,还可以让学生根读录音表演不同角色等,鼓励他们用故事中的新语言。
(二)评价建议与方式
英语评价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视力自信心,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让学生明白自己哪方面值得表扬。
1、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不断体验英语学生过程中的进步与成功。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和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应多说鼓励性语言,如:wonderful,welldone,perfect,super等等。
2、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评价的标准、内容和方式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
3、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避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考察和脱离语言实际运用的倾向,以切实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4、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里特征及认知水平,选择合理,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等,实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5、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师生共同参与和实施的评价活动,包含了情感、态度、策略等各个方面。如:对于四会单词和句子的考察,我们可以采用听音选择、划勾,或者班级内部完成调查问卷表格等方式,然后小组内部或者与老师交流调查信息,评价学生是否四会掌握词句,并能较好的运用语言完成
任务活动;对于短文的考察,可以采用“我是小作家”等灵活有趣的方式,教师提供一组图片,学生抽取几张,用所学语言自编小故事,把图片串起来,评价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每个环节的活动结束时,教师评价都应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或者给予小贴纸的奖励,学生小组内部喊口号加油。
6、终结性评价。应采用综合性和表现性的评价形式,口试听力和笔试相结合,综合考察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多采用完成活动手册,平时测验,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方式。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主要包括教师用书,练习册,挂图,光盘等,教师只有深入的研读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利用网络渠道了解更多的教学信息,比如我们学校经常组织的业务学习,网上学习等等。
3学校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拓教育学的渠道,更行教育学的方式,如利用图书馆、音像设备等,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为学生说呢过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学生资源的开发。学生自愿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开放性的师生、生生互动的交流与分享的平台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课程实施中的资源生成。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研课标、说教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研说的题目是:悉心研读,享受课堂;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六年级数学下册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的内容,全册教材分为新授和复习两大知识版块,在这里,我仅对新授知识版块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研说的流程是: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教材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教材编排体例、编写特点--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册教材的目标要求为:
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反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已形成的一些计量单位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并能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2)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认识园,会用工具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他们的特征,掌握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回顾整理,比较系统地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熟练地计算这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4)实践与综合运用:在综合应用中,加深对百分数、所学几何形体体积的理解,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步骤与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比例尺及解比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代数思想。
(2).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推理的能力。
(3)在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描述数据、做出推断,发展统计观念。
解决问题方面:
(1)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用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等知识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探索圆的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的过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能综合应用简单几何形体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4)在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标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和猜想等数学活动,学会用猜想、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5)在探索、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方面:
(1)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编排体例、编写特点:
全册教材共两大版块(新授知识版块与小学阶段整理与复习版块)、四大领域、五个单元。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1、在情景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景。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5、总复习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每节都由“信息窗”即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即解决数学问题――“问题口袋”以形成正确的方法――“自主练习”以巩固、拓展、提高,形成能力。
每个章节都设计了“信息窗――我学会了――相关链接――回顾整理”四个环节。
三、关于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合作交流
(4)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5)要注重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使数学知识系统化。
四、评价建议:
(1)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总之,营造民主、平等、温馨的评价氛围;注意评价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使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用语;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方面评价。总之,评价时要轻结果、重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展示随堂记录卡、一周反思卡)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仍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活用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或置换教材生疏的课程资源。
(2)开发和利用身边熟悉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选择有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教学资源。
(3)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乡土资源。充分利用农村特有的材料自制教具和学具,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实验操作得以顺利进行,而且自制学具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4)及时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从学生神情、姿态信息中,从学生正确或错误语言文字信息中,捕捉并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有用的教学资源。
(5)尽力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创造条件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积极组织开发课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和孩子们一起享受课堂、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一直是我的追求,我希望――我们的课堂带给孩子的是快乐、是智慧;留给老师的是幸福、是回味
我的研说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帖子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说课标说教材知识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