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枯适合用于直播水稻种植技术

水稻栽培新技术
核心提示: 水稻栽培新技术第一节 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是在引进吸收日本稻作专家原正市等人研究成功的寒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的土壤、气候、种植制度、品种等农业生产条件的特点,结合我市现有水稻栽培的先进经验,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多年试验研
&&& 水稻栽培新技术
第一节&& 早稻旱育秧栽培技术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是在引进吸收日本稻作专家原正市等人研究成功的寒地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的土壤、气候、种植制度、品种等农业生产条件的特点,结合我市现有水稻栽培的先进经验,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多年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而形成的一套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新的栽培技术。该技术主要优点:(1)秧苗矮壮,根系活力强,抗寒力强;(2)栽后起发快,分蘖旺盛,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穗大粒多;(3)能早播早栽,提早成熟。一般两熟制早稻可比常规半旱秧栽培提早10天左右播栽,提早3-5天成熟;(4)增产节本效益好。一般可比常规半旱秧栽培亩增产稻谷50千克左右,同时省秧田、农膜80%,省种子20-50%,还可省工、省肥、省水。
这项技术在我市冬闲田、绿肥田的两熟制早稻上推广应用,增产效果较为显著,而且对于解决两熟制早稻育秧期遇低温烂秧、栽后遇低温僵苗迟发问题,扩大迟熟品种种植面积,提高水田复种指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以及保证连作晚稻早插高产,促进水稻单产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肥床旱育秧的生产优势和生育特点
多年来早稻大面积应用肥床旱育秧栽培技术证明,肥床旱育秧栽培比常规半旱育秧栽培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一)操作方便,群众易掌握
该技术比较成熟,直观效果明显、操作方便,便于群众掌握应用。
(二)省种、省工、节本优势
据调查,肥床旱育秧大田亩用种量为2.7千克,比常规每亩减少2千克以上,亩节本4元;亩大田用工平均为10.05工,比常规减少2.4工,按工值20元计算,亩节本48元,同时有利于大户缓和季节与劳力矛盾,确保种足种好早稻。
(三)壮秧优势
表现为成秧率高,秧苗素质好,显著提高成秧率,能有效防止烂种烂芽的发生,从而确保了早稻种植面积。据调查:一般出苗率平均为95.3%,成秧率91.9%,明显高于常规育秧,尤其是在早稻育秧期间气候差的情况下,其优势更加明显。而且秧苗素质好,表现为秧苗矮壮,根系发达,白根多而旺,叶茎宽而厚,单株带蘖率高,抗逆能力强。
(四)早发优势
肥床旱育秧移栽后早生快发,没有败苗、发僵及落黄现象出现,分蘖早而快,&暴发&优势明显,据观察记载,一般插后3-4天开始分蘖,比常规育秧至少提早一星期,由于旱育秧分蘖节位低,出生时间早,优势分蘖多,故个体营养生长比较完全,大田期表现为茎蘖两旺,杆粗叶厚,有利于及早形成中群体、壮个体、穗大粒多的高产苗架。
(五)产量优势
表现为穗大粒多,高产高效。年累计对上虞市1433.6亩肥床旱育秧栽培技术调查,平均亩产为477.4千克,比常规栽培平均亩增产42.2千克,增幅为9.7%。
二、壮秧培育技术环节
(一)选好苗床,培肥床土
苗床应选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良好、管理方便的旱地或常年菜地,也可选用冬闲水稻田作苗床。要求苗床地的地下水位在50厘米以下,地势较高,并在四周开好围沟以利排水。每亩大田需苗床净播种面积,常规早稻18平方米左右,杂交早稻10-15平方米。苗床每年应在同一块地上,以提高床土培肥效果。
新建立的苗床需施用大量的有机肥进行床土培肥处理,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土质疏松度,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床土培肥方法:一般在播种前一年的秋季(9-10月份),每平方米苗床均匀翻入碎稻草和畜栏肥各3-5千克,过磷酸钙150克。也可在播种前一年的秋季先将稻草、畜栏肥、过磷酸钙拌匀后集中堆沤,待稻草和畜栏肥腐熟后尽早均匀翻入苗床内。如选用土质疏松肥沃的菜地做苗床,则可在播种前3-5天向苗床内均匀施入适量的腐熟栏肥。床土培肥的标准是旱、松、肥、酸。
旱育秧要求土壤呈酸性,pH值在6以下。若床土pH值在6.5以上,则应在播种前2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入硫磺粉100克左右,对床土进行调酸处理。若床土pH值在6.5以下,可以通过施用酸性化肥降低pH值,不必再调酸。
为确保肥床旱育秧的成功,可选用水稻专用壮秧营养剂,该产品的特点是:一次施用即可达到床土消毒、调酸、施肥、防徒长等功效,达到省工、省本的目的,且使用方法简便。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在做好苗床后,用每袋(1.5千克)加旱地细土18千克左右,充分混拌均匀,并均匀地撒施在20平方米床土表面,用铁耙捣入2-3厘米土层内,反复捣匀,浇透水,播种、压种、复土。特别要注意的是禁止用拌有壮秧营养剂的细土做复盖土,壮秧营养剂的养分含量能满足秧龄30天左右的秧苗正常生长。
(二)选用高产良种,发挥壮秧高产优势
水稻旱育苗栽培对品种没有特殊要求,目前生产上适用的品种一般均可选用,选用中熟偏迟或迟熟品种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如果播种期安排比较早,则应选用苗期抗寒性较强的品种。
(三)规划苗床,适时早播,提高播种质量
旱育秧苗耐寒性较强,可以适当早播,一般可以比常规半旱育秧提早7天左右播种,在播种前3-5天苗床要施足底肥,每平方米苗床施硫酸铵60-80克、过磷酸钙80克、氯化钾40克。施肥后要多次全面浅翻床土,切实做到肥土均匀混合,然后开沟做畦。一般畦宽1.2米、沟宽0.3米、沟深0.15米;若采用地膜平铺覆盖的,畦宽1.7米、沟宽0.3米、沟深0.15米。畦沟土集中破碎过筛,以备播种后作盖种用土。一般每平方米需盖种土15千克。
播种。种子要经过晒种、选种和药剂浸种消毒处理后,催芽到露白即可播种,防止根芽过长。播种期:绿肥、冬闲茬早稻一般可比半旱育秧提早7-10天播种,即在3月20日左右;春花、油菜茬早稻在4月8日前后播种,比常规秧提早4-5天左右。播种量:要根据秧苗移栽叶龄及茬口而定,一般在冬闲田、绿肥田早稻上,秧苗在3.5-4.5叶移栽的,每平方米播芽谷200-240克,在春花、油菜茬早稻上,秧苗宜在4.5-5.5叶移栽,每平方米播芽谷160-180克。播前先向苗床内泼浇大量水份,达到苗床内土壤水分饱和外溢为度(表层5厘米),这是旱育秧争全苗促齐苗的关键。
此外,为防止地下害虫,可用克百威或护地净每平方米4克兑水喷洒;为防止立枯病,可采用敌克松每平方米2克配成700倍液均匀喷洒床面对土壤进行消毒。然后用包有塑料膜的木板或滚筒轻轻压平床面即可播种,播种要求做到分畦定量,力求均匀,播后用木板或滚筒轻压床面进行塌谷,使种子陷入土中,再覆盖一层备好的经过筛的细土,盖至种子不外露,盖种后再喷洒一次水,使表土充分湿透,并对露籽的地方重新盖上,要注意草木灰等碱性物质不能作覆盖物。做好化学除草工作,播种当天用芽前除草药剂扫茀特或幼禾葆按施用要求进行土壤处理,然后搭上弓架覆盖薄膜。
(四)调温控水,精心培育矮壮秧苗
育苗期间的技术关键是根据秧苗的生长阶段以及天气情况,对苗床的水分和膜内的温度进行调控,以确保秧苗地上部不徒长,地下部根系发达、健壮、成活率高。
播种后至出苗前,保温保湿以促早出苗、出齐苗,膜内温度超过35℃时,两头揭膜通风。出苗后,适当通风,控温保湿,白天膜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傍晚后盖膜保温。秧苗1叶1心期时,每平方米苗床用0.2-0.4克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配成200毫克/千克溶液喷苗,以促秧苗矮壮。1叶1心-2叶1心期,容易发生立枯病,应增加通风,降温降湿,膜内湿度控制在20℃左右,一般要求晴天白天打开塑料膜通风。低温阴雨天也要酌情通风,但要防止雨水淋苗。要尽力保持床土干燥,使床土水分降到与一般旱地一样,即使床面出现细裂缝也不必浇水。若晴天中午秧苗叶片发生卷曲或早晨叶头无露珠则应适当洒些水。2.5叶以后,苗体生长旺盛,苗床可适量浇水,但不能过湿,农膜日揭夜盖。到移栽前3-4天揭膜炼苗,并施好起身肥,每平方米苗床追施硫酸铵20克左右,施肥后用清水喷苗,以防肥害伤苗。到秧苗叶龄达到3.5叶以上时可起苗移栽。&&&
三、早稻肥床旱育稀植栽培的大田管理技术
大田期栽培技术可以参照常规半旱秧高产栽培技术,走中群体、壮个体、攻大穗的高产路子,要坚持少本密植,提倡宽行窄株移植法,在施肥方法上提倡基穗法,即施足基肥,少施分蘖肥,增加穗肥。
(一)适时移栽,少本浅插
早稻旱育秧一般在叶龄3.5-4.5叶移栽,春粮、油菜茬早稻则能早则早。移栽前一天向苗床内充分浇水,移栽当天拔秧或铲秧,然后带土插秧,力争浅插,做到第一张完全叶外露。插秧规格可采用宽行窄株法和匀株密植法,插种密度分别为25厘米&10厘米或17厘米&15厘米为宜,每丛插2-3本,落田苗掌握绿肥、冬闲茬每亩6.5-7万,春粮、油菜茬每亩9-10万。
(二)大田施肥
由于旱育秧苗移栽到大田后,扎根返青早,分蘖早生快发,前期生长旺盛,后期易提早落黄,因此本田在施足基肥条件下,一般可不施或少施分蘖肥,而补施一次穗肥,以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形成大穗,防止早衰。一般基肥每亩大田施腐熟畜栏肥75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氯化钾5-7.5千克和碳铵20千克、尿素7.5千克;分蘖肥一般不施,土壤肥力条件差,稻苗生长势弱的可酌情补施尿素3-5千克/亩;在主茎倒二叶露尖时施上保花肥,亩施尿素4-5千克。
(三)水浆管理
要求做到薄水插秧、浅水分蘖、多次露田,当苗数达到高产要求的穗数(一般23-25万苗/亩)时及时搁田,实行多次轻搁,后期干湿交替,湿润到老。
(四)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的病虫测报情况,及时做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螟虫、稻虱、纵卷叶螟及纹枯病、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防治工作。
第二节&& 早稻直播栽培技术
近几年来,早稻直播由于省工节本作用明显,绍兴市各地农户特别是一些种粮大户应用越来越多。
早稻直播栽培要注意抓好出苗、除草、防倒&三关&。具体来说,要围绕&出好苗、除好草、防倒伏&三个方面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
一、确保全苗
出好苗是夺取直播稻高产的第一关。各地的经验表明,要出好苗,须抓好以下几点:
(一)提高整地质量
首先做到及时翻耕。直播早稻茬口以绿肥田、冬闲田等为宜。冬闲田可及时翻耕晒白,绿肥田在4月上旬(播前10天)翻耕,耙碎烂熟。其次整好田面。田面不平,易发生烂种、烂芽,还影响除草效果。再次做到沟系配套,开好直沟、横沟和围沟,保证灌排方便。第四是畦宽适度。一般畦宽3-4米。
(二)适时播种
中熟早籼品种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最好在4月中旬前期抢晴播种。如播种过早,易受低温影响,对出苗不利。
(三)提高播种质量
催好短芽。播量适当。做平田面,待浮泥沉实后按畦定量匀播。塌谷落泥不露籽。一些农户用长柄扫帚轻拍畦面塌谷。
(四)加强播后管理
一些农户针对有的年份天气阴雨多的实际,采取出苗期畅开田缺排水的办法。即播种后至苗高3.3厘米(即1寸)前,不管低温阴雨、中雨、大雨,都是畅开田缺排水增气促出苗,改变以往用活水缺口、灌平沟水保出苗的老办法,取得较好效果。
(五)预备秧苗
为防缺苗,在田头播一部分预备苗,以作补苗之用。
二、严防草害
草害是影响直播稻高产的大敌,在栽培上必须严防。在预防工作中主要是采取化学除草和合理灌水相结合的办法,同时辅之人工拔草来防除草害。一般在播后塌谷落泥后3天内,亩用30%扫茀特10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或用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250-3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或在秧苗1叶1心期,亩用200毫升50%杀草丹乳剂加水50千克喷雾。如有的田块第一次除草后杂草仍较多,则在秧苗2-4叶期根据杂草群落选用相应的除草剂。如以稗草为主的田块,用96%禾大壮100-125毫升加水喷雾,施药后保水5-7天;以双子叶杂草为主的田块,用10%苄黄隆15克加水50千克喷雾,施药后保水5-7天。
有的老草多的田块,除了上述施药外,还要在翻耕前10-15天,排干田水,选晴暖天,每亩用10%草甘膦水剂500-7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再在播前7天翻田压草,并耕耙2次,使老草充分腐烂,消灭田间老草后,再耕耙整田。
三、防止倒伏
直播稻较易倒伏,不仅影响水稻产量、稻谷质量,而且影响收割。预防直播稻倒伏,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选用耐肥、抗倒、根系发达的良种
如嘉育293、嘉育143、金早47等较好。
(二)掌握适宜播种量
一般亩播5千克左右,不超过6千克。如播种量过多,群体易偏大,易引起倒伏。
(三)控制施肥量和选择较佳施肥方法
如施肥水平偏高,封行过早,群体偏大,无效分蘖多,还易发生纹枯病,导致倒伏。一般来说,施肥上掌握:基面肥:前作蔬菜田或绿肥田不再施有机肥,如冬闲田应亩施猪栏肥500-750千克;亩施碳铵拌磷肥各25千克耥入畦面。追肥:2叶期和4叶期分别施尿素5、7.5千克,播后30天开始控氮轻搁,搁田复水后如苗色已褪淡,亩施穗肥尿素3-4千克,对叶片披散嫩绿、群体偏大的田块不施穗肥,总之,施肥方法要掌握&前促、中控、后补&原则。
(四)抓好水浆管理
科学用水,控制群体,促进根系深扎,防止倒伏。具体掌握湿润出苗,浅水分蘖,多次轻搁,后期间歇灌溉的原则。即在2叶期前不轻易灌水上秧板,保持畦面湿润;2叶期后灌水上秧板,保持浅水层;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多次轻搁田,控制最高苗峰(不超过45万),促进根系深扎;后期干干湿湿,湿润灌溉,养根保叶,延长根系活力防倒伏。
(五)防治好病虫鼠害
采取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方法,抓好纹枯病等病害防治。
(六)避免在畦面上行走
田间操作,注意避免在畦面上行走,以防止和减轻后期倒伏。
第三节&& 早稻抛秧栽培技术
绍兴市农村不少农户早稻生产上应用抛秧栽培技术,取得了增产、省工节本的效果。
早稻抛秧栽培技术上要重点抓好育秧和大田管理关,育足育好壮秧,防草害、倒伏,夺取高产。
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选好品种
要选择熟期适中、产量较高、抗倒性较好的早稻品种,如嘉育293、嘉育143(原名G96-143)、嘉育948等品种。
(二)适时播种
绿肥田等茬口早稻一般在3月底、4月初播种。 春花田茬口早稻播种要根据麦子(油菜) 的抽穗(开花) 期推算成熟期和合适的秧龄(秧龄宜控制在25天以内) 进行分析后确定,如大麦茬口早稻的播种期为4月中旬至4月20日前后。
(三)化调处理
化调处理可控制徒长,增加秧龄弹性,健壮秧苗。早稻播种前用50毫克/千克浓度的烯效唑溶液浸种72小时(结合线菌清浸种消毒),或在秧苗1叶1心期亩喷200毫克/千克浓度的多效唑溶液50千克。两者中,以前者更优,可节约多效唑处理揭膜、喷药所花的工本和不受天气影响。注意烯效唑浸种时,每天搅拌2-3次,使上下层药液浓度一致,发芽整齐。如使用水稻
(四)铺盘装泥播种
提倡秧田燥耕水做或秧板免耕,有利防烂种、烂秧。按每平方米秧板45-50克用量的水稻壮秧营养剂与适量干细土均匀混拌后,撒施于毛秧板上,也即用1.5千克的水稻壮秧营养剂与适量干细土均匀混拌后,均匀施于0.05亩毛秧板上,耥平秧板后铺盘。一般畦宽150厘米,横放二排秧盘,两边各留15厘米。一般选择秧沟泥或水河泥做育秧土,不少地方选择秧沟泥,以节约捻、运河泥的工本。粘性土质的沟泥浆,一般上午浇泥,下午播种,待泥沉实到孔深的三分之二时播种已催芽的短芽种子,再塌谷。砂性土质的沟泥浆,装泥到播种的时间可缩短。要防现装泥现播种,以免沉籽、闷芽,影响出苗。亩播种量干谷150千克左右,每盘75克左右(秧本比1:30,亩用种量5千克)。
(五)化学除草
播种塌谷后用30%扫茀特乳油每亩80-100毫升或用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40千克均匀喷雾,防除杂草。
(六)播后覆盖
播后覆盖地膜,能保温保湿,提高塑盘育苗出苗率和成秧率。绿肥田等茬口早稻采用搭棚覆盖地膜,一般覆盖15-20天。春花田早稻采用平铺覆盖,应注意在盘面上先盖麦杆、鲜草子等作隔离层,以防地膜紧贴盘面闷芽,一般覆盖地膜时间5-7天。与常规育秧一样,地膜覆盖要注意防高温烧苗,防青枯死苗,抓好通风练苗。
(七)肥水管理
秧田水分管理,总的原则,以沟灌湿润为主。播种至出苗前保持盘土湿润,看天、看土灌平沟水或半沟水,阴雨天排干秧田水,在2叶1心期后至移栽前3-5天,每隔3-5天灌一次平沟水或跑马水,保持盘土湿润而不干燥发白。防止长期灌水上秧板而使盘面沉积浮泥,造成秧苗串根。一般只在追施化肥、揭膜以及揭膜后遇低温时短时间灌水上盘护苗。起秧前3-5天,排水使盘土逐渐干爽,利于分秧抛栽。秧田施肥,施足基肥的不施断奶肥,基肥不足的在1.5-2叶期亩施尿素3千克;移栽前3-4天亩施尿素3-5千克。上述两次施肥宜加水兑成2%的尿素溶液喷洒。如化肥撒施,应灌浅水上秧盘,切忌干板撒施造成肥害。
(一)田平沟灵
大田要提前翻耕,做到田平、沟灵、草净。畦宽一般4米左右。除直沟外再开几条横沟,四周开好围沟。空白田草荒较严重的要在翻耕前用草甘膦灭草。
(二)适龄抛栽
早稻秧龄一般掌握25-30天,不超过30天,适宜叶龄3.5-4.5叶,不超过5叶。种粮大户田可适当偏早始抛。苗高10-12厘未,不超过14厘米。
(三)苗数要足
根据茬口、成秧率高低等确定应抛盘数。一般绿肥茬口亩抛65-70盘,3万丛或以上,12万左右落田苗。春花茬口亩抛75-80盘,3万丛以上,12-14万落田苗。
(四)落苗要匀
抛栽时划块定量,均匀抛散。先抛三分之二秧苗,再用三分之一补空稀处。落在沟里的苗要捡出抛入空档。
(五)立苗要多
大田现耖现抛。薄水或无水抛栽。抛时有一定上抛高度,使秧根泥块入土深1-1.5厘米,以提高立苗比例。选择较好天气抛栽,雷阵雨、大风雨时不抛,以免抛后倒苗和秧苗成堆。
三、大田管理
(一)管好水
抛后开好平水缺,防雨天积水浮苗。抛后3-4天内在正常情况下,田面不上水,灌满沟水保持田面湿润,促进秧苗扎根立苗,抛后4-5天全田秧苗基本直立,应灌水、施除草剂和促蘖肥,保水5-7天。以后放浅田水促分蘖,当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排水搁田,宜多次轻搁。控制最高苗40万左右,不超过50万。中后期干干湿湿,间歇灌溉,增强根系活力和抗倒能力。适时断水,以利机割。
(二)施好肥
基肥要足,亩施有机肥750千克,面施碳铵25-30千克、磷肥20千克和钾肥5千克。追肥要速,抛栽后5-7天结合施除草剂亩施尿素7.5千克。穗肥要巧,以钾肥为主,一般亩施钾肥5千克,对生长较差的,再酌情每亩增施尿素3-5千克。
(三)除好草
要选择丁苄、苄黄隆、杀稗王等安全、高效除草剂,不能用乐草隆、稻草威、精克草星等易伤抛秧苗的除草剂。抛后5-7天,选用35%丁苄可湿性粉剂每亩80-100克拌尿素7.5千克均匀撒施。施药前灌水3厘米,施药后保水7天。对部分杂草较多田块,补施第二次除草剂,即抛后15天左右,施药前一天排干水,亩用50%杀稗王可湿性粉剂25克加10%苄黄隆15克拌细沙(泥)均匀撒施,施药后一天复水。
(四)防治好病虫
防治病害中特别要注意抓好纹枯病的防治。由于抛秧落田丛数较多,起发快,群体往往较大,易导致纹枯病为害。因此一般要比常规手插田多防治一次纹枯病。此外,还要着重抓好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虫害的防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四节&& 连作晚稻抛秧栽培技术
连作晚稻采用抛秧技术,省去了双夏农忙季节的拔秧、插秧,减轻了劳动强度,缓和了劳力矛盾。以每个劳动力每天手抛秧3亩,比手插提高工效5-6倍,虽然抛秧要增加秧盘投资,但由干节约了劳动成本和相应的育秧费用,大约每亩可节本省工50元左右。同时,抛秧栽培保证了适时早栽,可依靠早发和多穗的优势增加产量。特别是对当前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扩大二熟水稻面积是一项必需的技术。
一、主要生育特性
连作晚稻抛秧栽培是用专用塑料秧盘培育秧苗,移栽时直接从秧盘取苗,抛撒大田,与常规育苗手栽大田有比较大的差别。主要是:
(一)秧苗个体较小
采用塑盘育苗,播种密度高,播种量是常规育苗的6倍多。秧苗个体由于受塑盘限制,生长发育的营养面积小,叶龄、苗高、地上部干重等指标不及常规育秧。&&&&&&
(二)早发优势明显
塑盘秧苗带土带肥抛栽,植伤少,抛秧入土浅,大田始蘖节位和分蘖成穗最低节位都比手插低一个节位。早发苗的最高分蘖苗数充足。抛栽后,返青快,分蘖早,为足穗高产奠定了基础。
(三)依靠足穗增产
由于抛秧苗数及早发个体的条件容易达到,因此在产量构成的穗、粒、重三因素中,表现为穗多粒少。在增穗的基础上容易产生每穗的总粒和实粒数减少。要获得较高产量,主要靠多穗、足穗来夺取较高的产量。
二、主要栽培技术
根据连作晚稻的气候条件和连作晚稻抛栽稻苗的生长特点,夺取高产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一)选用优质高产抗倒品种
连作晚稻由于受早稻生育期的限制和盘育秧苗播种密度高,育秧秧龄较短的实际情况,在品种选育上应选择生育期适中,分蘖中等偏强、穗型中等偏大,米质较好的中熟晚粳。同时,由于抛秧移栽苗根部入土浅,要注意选择矮杆抗倒的品种。如目前推广的甬粳18、秀水52、丙96-50等。如果抛秧时间推迟到七月底八月初,应该选择早熟晚粳品种。
(二)育足育好适龄壮秧,防止秧苗串根
连作晚稻育秧期正值夏季高温,且多雷阵雨。要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育足适龄壮秧,减少烂秧、死苗、缺孔,为大田抛足落田苗打下基础,降低育秧成本,关键在秧苗。
1、选择地势平坦、排灌畅通、运秧方便的田块做秧田,按常规育秧的方法做好半旱秧田,每亩大田约需要16-20平方米左右净秧板,排放80-100片秧盘,按照这个比例留足秧田面积。
2、种子要晒种,药剂消毒浸种,催芽处理。种子消毒可用1.5%的确灵可湿性粉剂8克(1包),或18%稻种清可湿性粉剂3克,加6千克水,再加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5克,充分搅拌后,浸稻种5千克,浸足48小时,清水冲洗后催芽。播种以短芽或露白谷播种为好。
3、注意检查秧盘质量,选用468孔规格的秧盘为好。用沟泥耥平秧板后,将秧盘排放秧板,用薄秧沟泥装入秧盘内,填满秧孔并扫平,待泥浆沉实到孔深2/3时播种。一般下午浇泥,傍晚播种。播后塌谷,然后扫净盘面。孔外不留泥土或谷种,防止今后秧根在盘面相互缠结,引起秧苗串根,影响分秧。
4、连作晚稻大田用种量为每亩4千克左右。秧田每盘播种量55克左右。要带称下田,均匀播种,播后要做好覆盖工作,可用麦杆或无病稻草、油菜籽壳,起到降温保湿,防雷阵雨作用。现青出苗后揭去。播种期一般掌握在7月初,秧龄20天左右。
5、提倡使用壮秧剂。增强秧苗素质,减轻立枯病发生,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每盘用10-15克壮秧剂与适量的干细土混拌后,均匀施于毛秧板上。然后用沟泥耥平秧板,再在秧板上放置秧盘。使用壮秧剂后,一般秧田不再施肥。
6、控制秧苗高度,可在浸种时用200毫克/千克浓度烯效唑与种子消毒剂配合浸种,或者在晚稻秧苗立针至一叶一心期200-300毫克/千克浓度多效唑药液每亩50千克喷洒。
7、秧田肥水管理。秧田水浆管理要坚持湿润灌溉,这是培育秧身挺实、抗逆性强的秧苗,防止串根的关键。防止长期灌水上秧板,使秧盘表面浮泥沉积引起串根。要求播种至出苗前,保持秧田半沟水。出苗后灌平沟水,一叶一心期结合施肥灌一次薄水上秧板,以后每1-2天灌平沟水或跑马水,自然落干,始终保持盘土湿润。抛秧前2-3天,排干秧田水,使盘孔中泥土干爽,有利起盘分秧抛栽。用沟泥作盘土的,在做秧田时,可施入基肥打底。在秧苗一叶一心期,看苗施好断奶肥,用尿素每亩3-5千克。抛栽前3-4天施好起身肥,每亩尿素5千克。施用尿素时要先灌水上秧盘,再撒施,施后用清水洗苗,次日排水落干,切忌干板撒施。也可兑成2%浓度喷洒,防止&烧苗&。
(三)适期抛栽,做到抛足、抛深、抛匀落田苗
要根据早稻生育过程,掌握连作晚稻适宜的秧龄抛栽期,注意天气预报,选择无大风、大雨的天气抛秧,避免高温烈日抛栽。大田要求做到田平、草净,开好四周围沟和3-4条直沟。现耖现抛,无水或薄水抛秧,减少浮苗、倒苗和败苗。抛栽要有一定的上抛高度,使秧根入土深1-1.5厘米,提高立苗比例。每亩抛秧盘数可根据每盘育成的苗数多少计算确定。一般应抛80-100盘,达到落田苗每亩12-14万。要划块定量,均匀抛散。先抛2/3的秧苗,再用1/3秧苗补匀。抛后2-3天内删密补稀,及时做好匀苗工作,不留一尺见方的空白,达到苗足、苗匀、苗直、落田均匀。
(四)化学除草,防止草荒
抛秧大田化学除草,施药时间掌握在抛秧后5天,秧苗竖直时施药。药剂可用35%抛秧丰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拌尿素5-6千克均匀撒施。施药前田间灌水3-4厘米,以不淹没苗眼为度,施药后保水5-7天。千金子发生较多的田块可用10%千金乳油40-60毫升/亩,加水30-40千克进行防治。应注意千金乳油不能与苄黄隆类除草剂混用。施药前1天排干水,药后2天复水,保水5-7天。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发生较多的田块,可在第一次化除后20天左右,用36%金除可湿粉35-50克/亩或50%杀稗王可湿性粉剂30克/亩,加10%苄黄隆可湿性粉剂15克/亩,加水30-40千克进行防除。施药前1天排干田水,药后2天复水,保水5-7天。
(五)大田肥水管理
要达到晚稻抛栽田前期足苗早发,后期青杆黄熟不倒伏,肥水管理是重点。抓好水浆管理,要求抛秧后3-4天内田面不上水,晴天满沟水,雨天排干水,开好平水缺,促早扎根早活棵。如遇晴天加干燥风天气,可在早晨或傍晚通过围沟直沟上跑马水润苗防田面晒白。抛后4-5天灌水施促蘖肥和除草剂,保水4-5天后,放浅田水。采用薄露灌溉,即灌3天,搭1天的方法促早生快发分蘖。当苗数达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排水搁田,并多次轻搁,控制群体旺长,减少无效分蘖。后期要坚持干干湿湿,始终保持田间湿润,增强根系活力和抗倒能力。大田施肥可减少前期追肥,注重穗肥的使用,总施肥量控制在每亩纯氮12-14千克。其中有机肥750千克,分蘖肥5-7.5千克尿素,穗肥5-6千克尿素,同时配施磷、钾肥,如果前作春粮、早稻没有施过磷肥的,应施磷肥20千克。晚稻应重视施用钾肥7.5千克,可分基、穗肥中施用。
要注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注意防治好纹枯病。
(张阿水)
第五节&& 单季晚稻直播栽培技术
单季晚稻推广直播栽培技术,最受农户的欢迎。它省去了育秧和移栽作业,直接在大田播种,培育高产晚稻。与移栽稻相比,省工、省力、省本、省秧田,缓和季节矛盾,减轻劳动强度。特别是目前绍兴水稻生产以单季栽培为主,高产高效的直播技术已逐步推广。如绍兴县2003年晚稻栽培面积中单季稻面积已占全县晚稻面积的70%,而单季晚稻中直播面积占53%,以后直播面积还会不断扩大。500千克以上的亩产量目标已能实现,如2003年绍兴县齐贤镇种粮大户梁志根150亩常优1号粳型杂交稻单季直播平均亩产达545千克。
一、直播单季晚稻的生育特性
单季晚稻和连作晚稻相比,全生育期较长,一般在150-160天左右,大田营养生长期从播种出苗到拔节长达80天左右,占全生育期的一半以上。大田秧苗的有效分蘖期长达30-35天,比移栽稻多10-15天,而单季晚稻采用直播栽培技术,还具有以下生育特性。
(一)生育期的变化
据试验对比,在同期播种条件下直播晚稻比移栽晚稻的全生育期短。根据不同品种,一般缩短5-15天。各阶段生育期中主要表现在营养生长期缩短,而幼穗分化和灌浆结实两个时段,与移栽晚稻相似,并未明显缩短。一般说,幼穗分化期决定穗型大小,灌浆结实期决定结实率和千粒重。由于直播晚稻的幼穗分化至灌浆结实的生育时期与移栽晚稻基本一致,也就说明了与移栽晚稻一样具备了形成相应大小的穗型和灌浆结实的生育条件,容易得到较高的产量。
(二)分蘖性状的变化
单季直播稻,播后一次成苗,种子入土浅,出苗后单株营养面积大,气温条件好,起始分蘖可发生于最低位的芽鞘节,分蘖发生早而快,分蘖节位低,而低节位的分蘖成穗率高,容易形成有效穗数。移栽晚稻由于受秧田郁闭和移栽植伤的影响,一般第3至第5叶节的分蘖基本缺位,而直播晚稻从第一叶节起,分蘖形成一个连续的过程,可比同茬口移栽晚稻分蘖节位低3个节位以上,分蘖比移栽稻多2-3个以上。分蘖节位和分蘖抽生的迟早与能否成穗和穗型大小密切相关,单季直播稻由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可利用的有效分蘖节位多,为足穗提供了有利条件,分蘖的早生又为大穗奠定了基础。
(三)穗粒性状的变化
直播单季晚稻的基本苗数由大田播种量决定,而移栽单晚的基本苗数由大田密度的本数决定。直播和移栽单季晚稻相比,特别是在当前大田插种密度越来越稀的情况下,直播单晚的基本苗较多,再加上分蘖早生快发的优势,苗数群体变化大,多穗高产的目标容易实现。但群体和个体容易产生相互制约,掌握不好,往往会产生够苗期提前,分蘖控制不当,最高苗峰高,成穗率偏低,穗型变小,总粒、实粒数减少,而达不到高产的要求。
(四)根系性状的变化
直播稻一般会有两个发根高峰。大田播种后,分蘖期产生第一次发根高峰,并使低节位根系下扎。达到够苗期后,通过搁田、搭田,形成第二次发根高峰,生长出粗壮发达的高节位根系。由于没有移栽植伤,各节位所发生的次生根系都能较好地保存下来,形成伞幅网状根系,根群发达,根系活力强。但直播单季晚稻生长前期,根量、根长和根干重均小于移栽稻。随着生育过程的推移,移栽稻根系从拔节期以后衰退较快,而直播稻仍保持较高水平。直播稻根系分布浅,一般多在0-10厘米厚的土层中,软烂田块容易发生倒伏。
二、直播单季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要根据直播单季稻的生育特性,充分利用好分蘖早生快发,达到足穗大穗的优势。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兼顾穗、粒、重三者关系,应重点抓好合理的苗穗数,协调肥水防倒伏,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等关键问题。
(一)选用适宜的单季品种
单季晚稻既是商品粮又是口粮,关系到粮食安全,因此必须是优质高产品种。从有利于冬季粮油作物的茬口连接,熟期上应选择早中熟晚粳或早中熟杂交籼、粳组合。从株型上应选择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分蘖力中等偏强,后期绿叶多,转色好,抗病、抗倒的品种。
我市应用的单季晚稻品种大多为移栽稻品种,与直播稻品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常用的粳稻品种有甬粳18、秀水52、秀水110、嘉花1号等,杂交粳稻组合有常优1号、闵优香粳、甬优3号、秀优5号等。单季籼杂组合适宜直播的有两优倍九等。
(二)适期播种,保全苗匀苗
直播单季晚稻播种后,出苗好坏是稳产高产的关键。特别是用粳杂或籼杂组合,播种量少,种子的质量和播量与全苗足苗直接相关,播种技术上要求一次性成苗。
1、大田整地质量要讲究。要早翻耕,田面平,畦面软硬适中。开好横沟、竖沟,沟渠畅通。一般畦宽2-3米,沟宽0.2米,沟深0.2-0.3米。采用免耕直播的田块,先开沟平整畦面,后灌水泡田,浸糊表土,人工耥平畦面。
2、种子处理和催芽。晚稻种子的晒种极为重要,可以增强发芽势,提高出苗率和成秧率。要坚持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等种传病虫害。种子催芽要适度,一般催芽至露白或芽长半粒谷为宜。
3、适期适量播种。单季晚稻不同品种的生育阶段变化不同,为确保达到最佳灌浆效果,提高米质,应注意适期播种。一般单季晚粳稻直播期以5月底至6月10日为宜,不超过6月15日。比一般移栽稻播种期推迟5-7天。在适宜的播种期范围内,先播常规粳稻品种,如甬粳18、秀水52、秀水110、嘉花1号。再播杂交粳稻组合,如甬优3号、秀优5号、常优1号,闵优香粳等。籼杂组合播种期较早,一般在5月中旬。
要精量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单季稻栽培,其基本苗相同条件下,穗数越多,则产量越高。若穗数相同条件下,基本苗越少,则产量越高。也就是说高产田块既要达到预定的穗数,又要尽可能地利用早分蘖,达到大穗。因此,必须适量播种,精量播种。以种子发芽率95%以上,成苗率60%计算,一般常规单季晚稻亩播种量3.5-4千克,粳杂0.75-1千克,籼杂0.5-0.8千克。播种时要带称下田,分畦定量,力求播匀。杂交稻由于播种量少,可在芽谷中掺入2千克左右煮熟的稻谷,提高播种均匀度。播种方式可分撒播、点播和条播,一般以人工撒播为主。翻耕直播田播后应塌谷,达到谷不露面,保湿出苗。免耕直播田播后不塌谷,保持畦面湿润,保证齐苗。播种时留播太平苗,及时匀苗补缺。
(三)合理施肥
直播单季稻与移栽单季稻相比,有许多不同吸肥的特点。由于根系分布浅,吸肥能力不及移栽稻,分蘖早而快,苗数多,用肥过少易早衰,用肥过多过迟易倒伏受病虫为害。一般亩产500千克的直播单季稻,总施肥量要求亩施有机肥500-750千克,总氮肥用量控制在纯氮12-15千克,氯化钾7.5千克,磷肥20-25千克。施肥技术上应掌握&前早促,中稳控,后多补&的原则。即前期为促早发、快分蘖、长大蘖,要求基面肥结合,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为保证直播稻在二叶一心前吸收足够的氮素营养,施好速效氮肥。三叶一心期施好分蘖肥,使稻苗早发而不猛发,在有效分蘖临界期前达到穗苗数。要掌握瞻前顾后看当时的原则,施好穗粒肥。直播单季晚稻的穗肥使用比连作晚稻重要,使用时间可掌握在拔节前出现&铜绿黄&时,结合搁田后复水时使用,每亩可用尿素4-6千克。也可用钾肥代氮肥,亩施用氯化钾3-5千克。如果在抽穗前后,发现叶色褪淡,有早衰现象,可再亩施用尿素2-2.5千克作粒肥。
(四)科学灌水
直播单季晚稻从播种到三叶期是扎根出叶,形成壮苗的阶段。要求控水保苗,炼苗扎根。水浆管理上要采取不轻易灌水上畦面,畦面有轻微裂缝,这样有利于引根深扎,秧苗早发、快发,达到争全苗促粗壮的目的。三叶期后,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发生,有利于叶蘖同伸争大穗。可采用灌3天搭1天的办法,以水促气、以水促根、以水促肥、以水促蘖。根据茎蘖发生动态,分蘖苗数达到预定计划穗数80%时,及时排水搁田。一般搁3-4个晴天后,灌一次跑马水,使总茎蘖数缓慢上升,直至最高苗为预定穗数的1.3-1.5倍。使够苗前的小分蘖长成大分蘖。达到最高苗数后,加重搁田程度,使总茎蘖数缓慢下降,同时缩短中层叶片和基部节间的长度,达到控制无效分蘖,改善土壤环境,增强根系活力,转换碳氮代谢,促进茎杆粗壮老健,增强抗逆性。通过搁田,叶色明显褪淡,当叶片挺起,到达拔节叶龄时,应及时复水。此时,从穗分化到抽穗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的高峰期,既要保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供足土壤有足够的氧气,应采用浅水勤灌,保持稻田水、气协调,攻壮杆大穗。灌浆结实期是水稻生理需水较敏感的时期,要浅水勤灌,保持田土湿润。可采用间歇灌溉的方法,使土壤中的水气协调,达到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重。蜡熟期,生理需水下降,可采用灌跑马水的方法,促进成熟。切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一般在收割前7天停止灌水。
(五)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单季直播稻生育期长,生长期内气温高,各类杂草与稻苗混生,出草速度比稻苗生长快,发生总量高,必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配以化学除草。可在播种前采用多次翻耕田块,扯断杂草茎杆和根系,并将其深埋。通过水浆调节,使土壤中杂草种子提前出苗,然后在播种前整田,将杂草深埋或捡出田外。同时要提高播种质量,以壮苗早发抑制杂草的生长。配以化学除草,第一次掌握在播后3-4天,用40%直播青或直播净可湿粉每亩60克或30%扫茀特乳油每亩100毫升,加水40千克均匀喷雾,施药后保持田面湿润不积水。第二次化除在播种后20天左右,对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发的田块用36%金除可湿粉每亩35-40克,或50%杀稗王可湿粉每亩30克加10%苄黄隆可湿粉每亩15克,加水40千克喷雾。对以千金子为主的田块可用10%千金乳油每亩40-50毫升,加水40千克喷雾。在施药前1天先排干水,施药后2天复水,保持水层5-7天。老草多的直播稻田也可用20%的克芜踪水剂每亩150-200毫升或10%草甘膦水剂400-600毫升加水40-60千克,在翻耕前3-5天均匀喷于杂草茎叶上。
直播单季晚稻的稻苗生长旺盛,群体较大,易遭受病虫的侵害。特别要注意前期稻蓟马,中后期纹枯病、纵卷叶螟、稻虱、稻瘟病的防治。要按照无公害稻米生产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要根据病虫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报,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重视种子消毒处理,预防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对于纵卷叶螟采取兼治或挑治第二代、狠治第三代,警惕第四代。对螟虫兼治第二代,密切注意第三代。对稻飞虱要巧治三代压基数,重点治好第四代。纹枯病应采取打捞菌核为前提,以水控病,药剂防治抓关键
& & & & & & & &
& & & & & & & & & &第六节&& 无公害优质大米生产技术
随着人们对粮食质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使粮食生产走上品质提高、生态改善的健康发展路子,是当前我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的主要课题之一。
一、无公害的涵义
1、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农药残留、硝酸盐含量、&三废&物质、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的农产品。
2、无公害生产,是指不产生残留、不使环境恶化、不破坏生态的农产品生产过程,其基本目标是控制农药残留、控制病虫害、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及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是生产方式的进步,是从注重产量向注重效益转变,从注重防治向注重控制转变。
二、无公害大米生产技术基本要求
(一)基地选择
选择有清洁灌溉水源、无空气污染、土壤无严重污染及肥力水平中等以上并且排灌方便的水田进行生产。
(二)品种选用
选择符合国家优质米指标的、抗病性较好的优质品种和组合及发芽率好(&80%)、发芽势强的优质种子。
(三)肥料要求
一是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二是肥料使用总量(尤其是氮肥总量)必须控制在土壤、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在40毫克/升以下;三是要按照平衡施肥技术,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实行氮磷钾配合使用。
(四)病虫草害防治原则
农业防治首选原则;生物农药首选原则;低剂量原则;保护天敌原则。
三、无公害大米生产主要技术措施
(一)选用良种
品种是决定产量高低、品质优劣的前提。要选用高产、优质、抗性较强的品种或组合。如早籼稻可选用&辐98-11&、&金早47&;杂交稻可选用&中浙优1号&、&协优9308&、&甬优1号&、&协优46&;晚粳稻可选用&秀水11&、&春江11&;糯稻可选用浙农大454和绍糯9714等品种。
(二)适期播种
根据嵊州市实际,适宜播期一般早稻保温育秧在3月27-30日,露地秧在4月10前后;连作杂交稻在6月15日前后;连作晚粳稻在6月20-25日。据研究,一般籼稻抽穗结实期适宜温度为26-28℃,粳稻为24-26℃。单季晚稻播栽期的确定,要考虑使抽穗结实期处于最佳的温光条件下,以提高光合效率,增加抽穗至成熟期间的干物质积累量。根据嵊州市实际,单季杂交稻播种适期平原地区6月5日前后、最迟不超过6月10日,山区5月上中旬(高山区根据海拔高度播期相应提早,以确保安全齐穗);单季粳、糯稻播种适期平原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山区5月上中旬(高山区根据海拔高度播期相应提早,以确保安全齐穗)。
(三)培育壮秧
壮秧是高产的基础,秧田稀播或旱育是培育强根带蘖壮秧的有效措施。半旱湿润育秧杂交稻每亩播种量为7.5-10千克,常规稻每亩播种量30-40千克;旱育秧杂交稻每亩播种量30千克;常规稻每亩播种量50千克。
育秧技术(抛秧)要点:
1、种子处理。用&线菌清&等药剂浸种,预防种传性病害。
2、施好基肥。秧田基肥每亩施碳铵20-25千克,过磷酸钙15千克,氯化钾5千克。如施用壮秧剂可不施上述基肥。移栽前3-4天,每亩秧田施5千克尿素作起身肥。
3、精做秧板。提前翻耕畦面平整,做成畦宽130厘米(可对铺二张秧盘),沟宽20厘米的秧板。
4、播量与秧龄。早稻适宜秧龄为20天左右,最长不超过30天;晚稻为15天左右,最长不超过20天。早稻亩用种量5千克左右,连晚粳稻亩用种量6-7千克,早稻亩备秧盘70张,大田抛足10-12万落田苗;连晚亩备秧盘85-90张,大田抛足15-16万落田苗;叶龄三叶一心期始抛,不超过4叶抛毕。
5、防治虫、草。用吡虫啉按种子重量0.4%的比例在种子催芽露白后拌种处理(拌后24小时播种)或用吡虫啉叶面喷施预防稻蓟马等秧田虫害。播种塌谷后至播后3天内每亩秧田用30%扫茀特乳油75-100毫升(种子须经催芽)加水三背包均匀喷施盘面防治杂草。
6、化学调控:(1)烯效唑浸种。方法简单、省工、省本、全田控苗整齐一致,效果好。方法:5%烯效唑50-100毫克/千克浸种。时间与浸种相同,要多次搅拌,以达到整齐一致。(2)喷施多效唑。在秧苗一叶一心期前后,用多效唑300毫克/千克药液均匀喷施(杂交稻100毫克/千克)。
7、水浆管理。要求保湿出苗,促齐苗。秧苗一叶一心期前以沟灌半沟水为主,保持盘上湿润,秧苗一叶一心期后原则上不灌水,尽量控制用水量,遇雨天要防止苗床积水,遇连续晴天要适量补水。
(四)合理密植
水稻高产的取得是个体生长与群体结构协调发展的结果,而高产群体结构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群体的大小。连晚杂交稻密度要求20厘米&16厘米,每亩插足2万丛,落田苗8-10万,双季常规稻(早稻和连晚)要求16厘米&16厘米,亩插足2.4万丛,落田苗15-18万。单季稻种植方式宜改行株等距为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插秧本数宜改多本插为单本插或少本插。单季常规粳稻20-25厘米&13厘米,每亩插1.8-2.2万丛,每丛2-3本,每亩基本苗4-6万,落田苗6-9万;单季杂交稻25-30厘米&13厘米,每亩插1.6-1.9万丛,每丛1.0-1.5本,每亩基本苗2.0-3.0万,落田苗4-7万。
(五)科学施肥
一要增施有机肥,亩施有机肥750-1000千克,以改善土壤结构,稳定肥效,并对提高稻米品质十分有利。二要依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能力以及品种特性确定用肥量。一般产量越高,对肥料的吸收总量越高;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施肥量可比常规品种减少。常规稻每亩施氮肥总量折纯氮9-10千克,杂交稻7-9千克;亩施磷肥(折P2O5)5-7千克;亩施钾肥(折K20)5-10千克。施肥需因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减用肥量。前肥(基面肥和分蘖肥)与后肥(促花肥和保花肥)比例常规稻7:3,杂交稻8:2。
(六)综合防治
确保有害生物危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确保农药残留不检出或低于农药最高残留限量。主要指标是:(1)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2)比常规区减少用药次数3-4次;(3)减少农药使用量(按有效成分计)50克以上;(4)齐穗后原则上不再使用化学农药。具体要做到选择对口农药(尽量选择生物农药或其他无公害农药),按防治指标适时防治,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
1、化学除草。选用安全高效乙苄系列除草剂(如16%除草霸可湿性粉剂35-40克/亩),在移栽后5-7天,结合第一次追肥进行均匀撒施。
2、孕穗期。主要病虫有纹枯病、稻虱、螟虫和卷叶虫,每亩用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和3%井岗霉素水剂200毫升,兑水喷雾,兼治上述病虫。
3、破口期。每亩用20%三&齐40毫升加10%吡虫啉20克兼治螟虫、稻虱、蚜虫等,对叶面病害(如叶黑粉病、褐色叶枯病、云形病等)或稻曲病较重的地区,治虫时加40%禾枯灵40克或15.5%保穗宁80-100克兼治。
4、其他病害。主要指局部地区发生的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防治稻瘟病可用20%三环唑100克/亩分别在叶瘟初病期、破口期防治,防治白叶枯病宜在台风暴雨袭击后立即用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或5%菌毒清水剂200毫升预防。
稻田推荐药剂使用技术指标一览表,见表2-1。
(七)水浆管理
栽后至返青,保持寸水护苗;返青至分蘖盛期,浅、湿、干交替;至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超前搁田,做到轻搁、多次搁;至倒二叶露尖后,建立&养胎水&;抽穗前后,保持浅水层,进入乳熟期后,干湿交替灌&跑马水&,收获前5-7天逐步断水,防止断水过早。
2-1&&&&&&&&&&&&&&&
第七节 &&水稻育秧化学调控技术
一、多效唑应用技术
(一)多效唑应用的效果
从多年实践来看,水稻应用多效唑具有以下四方面突出作用:
1、提高秧苗素质,育成带蘖(潜蘖)壮秧。水稻秧苗(包括早、晚稻)喷施多效唑后能提高秧苗素质,主要表现在:一是控长,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平均苗高要比不处理的对照矮﹔二是促蘖,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平均单株带蘖数要比不处理的对照多,同时带蘖数中大分蘖也要比不处理的对照多﹔三是增绿叶,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平均主茎绿叶比不处理的对照多﹔四是增粗,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平均茎基宽比不处理的对照增加﹔五是促根,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单株平均总根数、平均白根数均比不处理的对照多,同时百株根干重比不处理的对照增﹔六是增重,多效唑处理的秧苗百株鲜重、百株干重均比不处理的对照增加。
2、增强抗逆力,促早生快发。实践表明,无论是早稻,还是晚稻,秧苗喷施多效唑后,能明显增强抗逆力。早稻秧苗经多效唑喷施后能增强抗寒力,减轻烂秧,提高成秧率。一般早、晚稻秧苗易受低温、高温和移栽时的植伤等影响,移栽大田后往往表现为回蘖死苗较重,抗逆性能较弱。但经多效唑处理的秧苗,抗逆性能大为提高。与不处理的对照相比,经多效唑处理的秧苗回蘖死苗率、枯叶率都比较低,败苗轻,返青快,大田分蘖提早。总之,秧苗喷施多效唑后,能明显增强抗逆力,移栽大田后早分蘖,达到较高的成穗率和大田分蘖成穗率,个体健壮发育,群体平稳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有利获得高产所需的穗数和增大穗型。
3、优化穗、粒、重结构,提高产量。水稻秧苗喷施多效唑,优化穗、粒、重结构,促使它们三者平衡提高,取得综合优势。实践表明,多效唑处理的每亩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均比不处理的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导致产量增加,一般可达显著标点,甚至极显著标点。
4、省种又增收,增加经济效益。由于多效唑的应用,秧苗素质好,带蘖量多,可减少秧田播种量和本田用种量。由于增产、省种、省秧田等,在除去多效唑用药和喷药等工本外,可比对照增加收入。
(二)应用多效唑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多效唑的使用技术,根据我市各地的实践和经验,要注意掌握好以下五点:
1、喷药要适时适量均匀。常规育秧的早稻(主要以春花田为主)一叶一心期,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33克加水100千克(200毫克/千克浓度) 均匀喷雾,也可在三叶期,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加水75千克(200毫克/千克浓度) 均匀喷雾。常规育秧的晚稻在一叶一心期(宁早勿迟),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00克加水100千克(300毫克/千克浓度) 均匀喷雾。有的品种对多效唑较敏感,也可适当降低浓度(经过试验确定)。喷时要放干田水。要均匀喷药,防止漏喷。
2、秧板要平。准备喷多效唑的秧板,一定要做平,以免药液分布不匀,秧苗受控不一。
3、播种要稀。常规早、晚稻亩播种量以30千克为宜,杂交水稻亩播种量以10千克为宜。稀播,以充分发挥多效唑对秧苗的促蘖效应。
4、管理要抓紧。秧田管理宜采取适氮增磷钾、不控水的办法。
5、秧田基要翻耕。为减轻多效唑残留对秧田后作的影响,拔秧后秧田基要翻耕后再种后作。
二、烯效唑应用技术
(一)烯效唑应用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烯效唑与多效唑一样,同不施处理相比,其秧苗素质较好。秧苗素质较好,首先表现有不同程度控长促蘖增茎宽的效果,表现为矮壮多蘖,叶色浓绿。其次,烯效唑处理的秧苗绿叶数较不施对照增多。再次,经烯效唑处理后的秧苗根系较为发达,地下部的干物质积累较多。从而使抗逆力增强,移栽后有利吸肥、水,抗败苗,有利稻苗的早生快发。
2、烯效唑处理的秧苗抗败苗能力较强。返青较早。
3、烯效唑处理的水稻穗、粒、重结构一般较不施处理合理,表现在有效穗较多,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
4、烯效唑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不施处理高,并与多效唑处理本田产量相仿或略增。
5、烯效唑处理较不施处理增产增收;较多效唑处理省工节本,同时较多效唑秧田基增产增收。
总之,水稻上应用烯效唑,可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同时较多效唑化调技术,具有方法更简便(喷苗改浸种),技术效果更稳定(不受气候、土壤水分等环境影响)。土壤环境更安全(土壤残留减少),社会效益更显著等优点。
(二)应用烯效唑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烯效唑在水稻应用上应掌握、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方法。采用浸种方法,将稻谷种子浸于配制好的一定浓度烯效唑溶液中(溶液重量为种子重量的1.2-1.5倍),早稻浸种72小时,晚稻浸种48小时。 浸种期间,每天早、中、晚各搅拌一次,以使药剂浓度上下一致。以后种子涝起,用清水稍加冲洗后按常规催芽、播种。
2、药剂配制。按早稻、晚稻不同类型及不同品种配制适宜药剂浓度。作早稻浸种的,一般配制50毫克/千克浓度;作晚稻浸种的,晚粳稻一般以200毫克/千克浓度为好;糯稻一般以100毫克/千克浓度为好;籼杂优一般以100-150毫克/千克浓度为好。
3、浸种日期。用烯效唑浸种处理对发芽率无影响,但发芽势要推迟8-12个小时,因此要适当提前浸种,以确保按时播种。
4、浸种时,烯效唑可与&402&、&线菌清&等种子消毒剂混用。
5、应用本技术,秧田管理同一般大田生产,但在移栽后的大田第一次分蘖肥,要增施磷钾肥,以利秧田分蘖成穗。
三、壮秧营养剂应用技术
水稻壮秧营养剂是集营养剂、消毒剂、调酸剂和化学调控剂于一体的新型育秧制剂,在水稻旱育秧、塑盘抛秧等栽培上应用,可以一次性完成床土消毒、调酸、施肥和化学调控等多项配套技术的操作环节,从而节省用工,提高劳动工效。
水稻壮秧营养剂在水稻育秧中应用效果明显,能明显提高秧苗素质,直观秧苗矮壮,叶色深绿,绿叶数增多,同时基部变宽,根系粗壮,单株总根数增多。施用壮秧剂后秧苗移(抛) 栽到大田后有明显后续效应,表现为返青快,分蘖较强,有效穗、总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均增加,因此增产。
(一)塑盘育秧上施用技术
水稻壮秧营养剂用量,一般以秧盘每盘用量8-10克或秧板每平方米45-50克为好。施用方法有二种,一种是施于毛秧板上,一种是施于塑盘孔底。施于毛秧板上的,按每平方米秧板45-50克用量的水稻壮秧营养剂与适量干细土均匀混拌后,撒施于毛秧板上;也即用1.5千克的水稻壮秧营养剂与适量干细土均匀混拌后,均匀施于0.05亩毛秧板上,耥平秧板后铺盘。施于塑盘孔底的,用壮秧剂1.5千克与适量干细土均匀混拌后,均匀施于未装泥的150-185只秧盘孔底,再装泥和播种。上述两种方法比较,以施于毛秧板上的一种,方法较简便,效果较好。
(二)常规育秧上施用技术
用壮秧营养剂1.5千克与适量干细土均匀混拌后,均匀撒施于0.125亩毛秧板(早稻) 、0.1亩毛秧板(晚稻) 上,再耥平秧板播种(早稻),晚稻要求耥平秧板后第二天播种。
(三)注意问题
1、营养剂与干细土一定要混拌均匀,并要均匀撒施。
2、不能用拌有壮秧营养剂的土作盖种用土,以防肥害。
3、壮秧营养剂施用量必须准确,用量过大易导致出苗率和成秧率下降。
4、用壮秧营养剂后,一般不再底施化肥,不再进行调酸和用敌克松等药剂作消毒处理。
(胡天贤)
第八节&& 水稻富硒营养增产剂应用技术
硒,原子序数34,原子量78.96,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属第六主族。长期以来,硒在我国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宣传较为普及的钙、铁等营养元素上,直到20世纪50-60年代才肯定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73年联合国卫生组织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将硒列入人们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硒能抑制化学致癌物、分解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四乙铅基等,还能对长期积存在人体中的有害金属离子如铅、汞、砷、镍等排出体外,具有天然的解毒、排毒作用,对癌症、克山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效。所以硒具有&生命之火&、&天然解毒剂&、&抗癌之王&的美称。人体中硒的摄取,主要依靠食物含的有机硒,既安全又有效。粮食中硒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正常含量应在0.1-1.0毫克/千克之间,小于0.1毫克/千克硒缺乏,大于3-5毫克/千克为中毒。研制、开发富硒营养大米,对于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品位,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一、水稻喷施富硒好处
(一)农民增收
1、增产增收。据试验,水稻喷施富硒增产剂后,经济性状明显改善。结实率提高1.8-4%,实粒数增加1.1-5.6粒/穗,千粒重增加0.3-0.4克,实产增加2.0-8.7%。据绍兴县2003年各镇(街)对富硒示范方基地产量调查统计,晚稻喷施富硒后,平均亩产522.5千克,比面上晚稻亩产增加13.5千克,亩增收20.52元。
2、加价增收。富硒稻谷实行订单收购,每千克比普通稻谷加价0.1元,折每亩增收52.25元。
(二)企业增效
2003年从事富硒大米加工企业的绍兴县会稽山米业有限公司和绍兴县粮食收储公司共订单收购富硒稻谷364万千克,加工成富硒大米后投入市场,富硒大米比普通大米高达1.11元,直接为粮食加工企业增加效益274.75万元。
(三)品质提高
通过富硒营养增产剂喷施后,其稻米硒含量明显提高,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测定,稻米中硒含量分别达到0.1-0.3毫克/千克,比对照0.03毫克/千克增加3-7倍,同时其大米的口感更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四)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富硒大米的开发,比市场上流行的&北大富硒康&、&黄金搭档&等含硒保健品更廉价、更实惠、更快捷,是人们补硒的最佳途径,人们通过富硒大米的食用来摄取硒营养,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和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
二、水稻喷施富硒技术
(一)环境条件
喷施富硒的地域一般要选择在稻草还田和稻田养鸭的田块,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远离&三废&污染源且具有较好的路、渠、埠设施,有较强的抗旱排涝能力,灌溉水源清洁,相对集中连片,以种粮大户种植的田较为适宜。
(二)品种选择
选好优质、高产、多抗的水稻品种是生产富硒稻米的基础。通过分析,绍兴县目前适宜晚稻品种,主要有米质较优、抗性较好且稳产高产的杂交晚粳新组合,如闵优香粳、常优1号、甬优3号、秀优5号等,常规优质晚粳品种如嘉花1号、秀水52等。
(三)控制和减少农药使用量
为确保富硒大米的产品安全,在生产过程当中,必须控制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采取农业和生物防治。根据病虫发生预测,针对性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水稻病虫害进行无害化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使其产品达到无公害要求。
(四)协调肥水
进行科学的肥水管理,改进施肥方法,增施有机肥、控氮增磷钾。每亩施肥量(折碳铵)减少10-20千克,并做到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在水浆管理上,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水促根,前期以浅水为主,中期当苗数达到预定穗数时,及时搁田,后期湿润灌溉,干湿到老。
(五)喷施时间
水稻在破口前5-7天至灌浆期是富硒营养增产剂喷施的最佳时间。据试验,在富硒增产剂亩用量100克前提下,适当早喷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在破口前5-7天喷施,比对照增产51千克,增幅8.7%;在齐穗期喷施,比对照增产12千克,增幅2.0%;在灌浆(乳熟)期喷施,与对照平产。但稻米中硒含量的多少,取决于喷施时间,适当迟喷,有利于硒含量的提高。破口前5-7天喷施,稻米中硒含量为0.22毫克/千克;齐穗期喷施为0.31毫克/千克;灌浆(乳熟)期喷施为0.72毫克/千克。
(六)用法与用量
每包100克(1小包)喷施1亩田,使用时先将袋内的小袋母剂用少量水溶解,再加入其余部分,然后加入20千克水搅匀后用喷雾器向叶、茎、穗进行定向喷施。
三、注意事项
1、在晴天无风天气进行喷施,以早晚施用效果最好。
2、喷施后8小时内下雨,需重新喷施。
第九节& &稻鸭共育技术
一、稻鸭共育技术的概念
稻鸭共育技术即稻田种稻养鸭技术,是将雏鸭放入已插(抛)秧或直播的稻田内,实行稻鸭共育、共生共长、种养结合并进行科学管理的复合技术。是一个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产品达到无公害为目的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
稻鸭共育技术与传统稻田养鸭的区别:
(一)共育时间不同
传统的稻田养鸭是在白天将鸭子放入田中,晚上将鸭子赶回鸭舍(家里)进行饲养--放牧式。而现在是将雏鸭放入已插(抛)秧或直播的稻田后,无论白天或晚上一直让鸭子生活在稻田里,稻鸭共生,相互依存,共同生长,直到鸭子成熟或水稻收获--复合式或复合生态式。
(二)管理方法不同
传统的稻田养鸭没有按照水稻和鸭子生长发育的科学原理进行管理和技术配套,无非是让鸭子在稻田中找点食物,分开管理,自生自长。而现在是将水稻和鸭子作为一个整体,根据水稻和鸭子的生长发育特性以及稻鸭的互补优势,来达到节约工本、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养鸭对象不同
传统的稻田养鸭是小而分散的或者说是不成规模的。而现在主要是以种粮大户为重点,具有一定规模的。
(四)市场销路不同
传统的稻田养鸭其产品主要是自已食用、送亲戚或就近销售一部分,具有局限性。而现在的稻田鸭由于养殖方法不同(家鸭野育)、养殖数量多和人们生活条件改善等原因,市场销路好,商品率高。同时,生产的稻谷由于农药控制、化肥减少等而质量提高,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五)生产效益不同
传统的稻田仅是一种副业,养鸭商品率低,因而经济效益较低。而现在由于采用稻鸭共育的复合增效技术,通过科学管理,省工节本,加上规模化生产和统一管理,商品率高,如果技术到位一般亩增收在100元以上。同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稻鸭共育技术的主要优点
(一)除草吃虫
鸭子喜吃双子叶杂草和浮生杂草,有时也吃幼嫩的禾本科杂草,因此鸭子的除草效果很好。据2001年在绍兴县安昌镇九墩村沈泉淼户的早稻中试验,总体除草效果达到91.4%(见表2-2)。2002年早稻中继续试验,总体除草效果达到92.34%。
表2-2&&&&&&&&&&&&&&&&&&& 稻田养鸭对杂草防除效果&&&&&&&&& 单位:株、%
(不施药)
2002年湖塘街道农技站在晚稻田试验,稻田养鸭区与常规不施药区对比,总体除草效果达到88.9%;陶堰镇农技站在晚稻田试验,稻田养鸭区与常规不施药区对比,总体除草效果达到93.7%。同时,鸭子还喜食昆虫与其它水生动物如稻虱、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象甲等害虫,减少害虫的发生基数。据2002年陶堰镇农技站在晚稻田试验,稻田养鸭区与常规不施药区对比,二化螟防效达70.5%、稻飞虱防效达80.6%、稻叶蝉防效达87.5%、纵卷叶螟防效达56.3%。
(二)增肥控蘖
鸭粪是水稻的优质肥料,稻鸭共育可以减少氮肥的用量,据2001年在安昌镇九墩村沈泉淼户的早稻中试验,早稻试验区合计亩施氮肥折碳铵52千克,比对照减少13千克。同时,鸭子在稻田中不断的活动和觅食,相当于给水稻耘田,增加田水和表土的含氧量,刺激和促进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减少了无效分蘖,提高了成穗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据2002年陶堰镇连作晚稻田试验,稻鸭共育区比对照区最高苗数每亩减少10.9万,有效穗每亩减少4.62万,成穗率提高7.3%,同时,穗粒结构明显优化,每穗总粒增加17.4粒,实粒增加12.9粒,每亩理产增加22千克,实产增加19千克。
(三)提高品质
家鸭在稻田里进行&家鸭野育&,凭鸭子较强的觅食能力,捕虫吃草,田间运动。因此,肉质鲜美、食用放心。同时由于不施除草剂,不施剧毒农药,有选择地施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农药,减少肥料尤其是氮肥的用量,生产的稻谷基本上达到了无公害的要求。据华舍街道农技站调查,稻鸭共育的纹枯病发生较轻,丛发病率比常规施药区减少6.4%,比常规不施药区减少29.9%。
(四)增加效益
稻鸭共育配套技术的推广,由于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控制了无效分蘖,增加了水稻产量,提高了绍鸭和稻米的品质,从而达到增产优质增收、节省肥药增收和稻田养鸭增收。2001年绍兴县陶堰镇茅洋村种粮大户高阿二晚稻养鸭48亩,放入苗鸭500只,回收413只,平均每亩8.6只,回收率为82.6%。每只销售价14元,计每亩收入120.4元,减去亩成本20.8元,亩获净利(不包括节省肥药等成本)99.6元。2003年调查,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平均每亩增收112.39元(养鸭增收78.30元、增产优质增收15.67元、节约肥药增收18.42元)。
(五)减少污染
稻鸭共育有效地控制了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减少了鸭粪对水域的直接排泄;减少了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促进了我县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稻鸭共育技术的配套技术
(一)品种选择
1、鸭种选择
根据我县水稻的生长环境,在稻田养殖的鸭种要选择体型较小、肉质较好的绍兴鸭肉公鸭。同时,宜选择&带圈白翼梢&品系,该品系生长速度快、觅食能力强。
2、稻种选择
要选择株高中上,株型适中,分蘖较强,抗逆性好并经过种子检疫的优良品种。一般早稻品种宜选用嘉育293、嘉育143等;晚稻品种宜选用甬优1号、甬优3号、甬粳18、秀水110、绍糯97-14等。
(二)培育壮秧和雏鸭&
1、水稻育秧&
(1)种子播前要进行晒种、风选,进行种子消毒后浸足72小时(早稻)或48小时(晚稻),然后催芽播种。&
(2)根据品种特性及技术要求,进行适期播种。绿肥田早稻播种期在3月底-4月初,直播早稻播种期在4月10日-15日为宜(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常规单季晚稻播种期在5月底至6月初,最迟在6月5日前结束;单季直播晚稻播种期掌握在6月上旬末,最迟不超过6月15日;连作晚稻甬优1号、甬粳18等播种期在6月18日-22日,秀水110、绍糯97-14在6月22日-25日。
(3)稀播育壮秧。绿肥田早稻亩播量50千克,直播早稻一般亩播种子3千克-4千克。单季晚稻亩播种量:杂交晚粳每亩10千克-12.5千克,大田亩用种量1千克-1.25千克;常规晚稻每亩25千克-30 千克,大田用种量2.5千克-3千克;秧龄25天-28天。单季直播晚稻亩播种量:杂交晚粳每亩1千克-1.25千克,常规晚稻每亩3千克-3.5千克。连作晚稻每亩播种量30千克,用种量3.5千克-4千克。
(4)秧田管理。通过科学灌水、控氮增磷钾和化学调控技术,育成适龄、根旺、茎粗、叶绿的带蘖矮壮秧。
(5)根据当时发布的《病虫情报》,及时做好化学除草、病虫防治工作。
2、雏鸭培育
(1)材料和场所准备。按饲养规模,准备育雏场所、饲料、防疫消毒药品以及搭棚、围网的材料。并在进雏鸭前做好育雏场所和用具的消毒工作。&
(2)适时订购苗鸭。一般掌握&谷浸种,蛋起孵&的原则,及早与孵坊联系并落实苗鸭的数量,以便水稻移栽返青后或直播后3叶期能及时把雏鸭放入稻间共育。&
(3)培育健壮雏鸭。通过&一看二抓三摸&的方法挑选好雏鸭,适时饮水开食,育雏室掌握合适温度,切忌忽冷忽热,合理分群,严防堆压,及时调教下水,逐步锻炼放牧等措施培育健壮雏鸭。
(4)做好雏鸭疾病防疫。免疫程序:1日龄注射雏鸭病毒性肝炎疫苗。5日龄-7日龄注射鸭疫里莫氏杆菌、大肠杆菌二联苗。7日龄-10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首免)。20日龄注射鸭瘟疫苗。30日龄注射禽流感疫苗(二免)。
(三)大田管理
1、水稻管理
(1)合理密植。为了有利于鸭在稻间活动,行株距以23.3厘米&16.7厘米(杂交稻)、23.3厘米&20厘米(单季晚稻)或20厘米&13.3厘米(早稻、连作晚稻)为宜,每丛插1本-2本(杂交稻)或3本-5本(常规稻)。采取撒直播的早晚稻,比不放鸭的稻田多播些芽谷,以保证有足够的有效穗数,并在播种后20天或秧苗3叶期后进行放鸭。
(2)合理施肥。由于鸭粪的肥田作用,可减少20%左右水稻氮肥的用量,具体施肥量视土质、品种、栽培方式和气候条件而定。
(3)科学管水。鸭属水禽,在稻间觅食活动期间,田面要有浅水层,使鸭脚能踩到表土的水层,以利于鸭脚踩泥搅混田水,起到中耕松土,促进根、蘖生长发育的作用。稻田灌水深度以鸭脚刚好接触泥土为宜,随着鸭子的长大,灌水深度可适当增加。大田丰产沟要挖深15厘米左右,并在沟内始终保持8厘米-10厘米深的水层,以备共育后供鸭洗澡之用。搁田时要采取分片搁田的办法,解决搁田期间鸭在田内饮水和觅食需要,或者把鸭赶到田边的渠、河、塘内过渡3天-4天。
(4)综合防治。共育期间稻间害虫主要靠鸭捕食为主。早稻一般不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仅用井岗霉素防治一次水稻纹枯病。晚稻尤其是单季晚稻由于生育期长,害虫较多,要在秧田带药的基础上,根据害虫的发生情况,有重点地防治1次-2次,要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锐劲特、杀虫双,吡虫啉等;防治纹枯病可用井岗霉素进行防治。在治虫喷农药前,尽可能将鸭赶到另一方暂不治虫的稻田,或赶到池塘、沟渠,过渡2天-3天后再赶回到治过虫的稻田。鸭子具有很好的中耕除草作用,稻田基本上不施除草剂。但直播稻要在播种后1天-3天内,亩用40%直播青(净)可湿粉30克或30%扫茀特乳油75毫升-120毫升,加水40千克喷雾(种子必须催芽)。
2、鸭子管理
(1)合理放养。①放养时间。当雏鸭12日龄-15日龄、大田插种后7天-10天、直播单季晚稻在播后20天或秧苗3叶期趁晴天放养。②放养密度。要根据稻田的食料、杂草等情况,一般每亩稻田放养密度早稻10只-12只、晚稻8只-10只。③放养方法。要根据农田的自然地理、路和渠道情况,分区域按田块集中放养,防止鸭群过大,觅食不匀,损坏稻苗。田边搭个小型简易避风雨棚,便于小鸭躲风雨和喂饲,提高成活率。
(2)适量添饲。鸭放养初期,早、晚喂些碎米(麦)或小鸭配合饲料;放养15天之后,一般情况下不补充饲料,以提高鸭子的&觅食&能力,促进水稻生长;中期针对稻间草、虫等活食的减少,而鸭子长大、食量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在傍晚给鸭子添喂稻谷等饲料,以确保鸭子长架子对营养的要求,为提高鸭的商品性打好基础。&
(四)鸭子收捕
1、及时捕鸭
当水稻稻穗谷粒部份发黄或鸭子重达1.2千克-1.5千克时,及时将鸭子从稻间赶出,捕捉鸭子并组织销售。&
2、排水活根
鸭子赶出稻田后,要立即排水,并采取湿润灌溉,以增强稻根活力,防止水稻倒伏,提高千粒重和产量。
第十节&&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
一、水稻强化栽培的由来
水稻强化栽培是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上一个岛国马达加斯加提出的一种水稻高产栽培法。它的基本观点是:为使稻株更高产,每株必须有更多的分蘖,更多的有效穗,每穗粒数更多,籽粒更大。为了使地上部分生长良好,地下部分必须要有强大的根系,达到&强根促蘖&,大幅度增加产量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水稻强化栽培在马达加斯加示范、应用,取得了成倍的增产效果,水稻平均亩产从原来亩产200千克提高到500千克,高产田块达到1000千克以上。
在我国,水稻强化栽培已引起许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视和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试验结果。浙江省自2002年开始引进该项技术,并在嘉兴、开化、淳安、诸暨、绍兴等地开展试验研究,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3年全省有40多个农技推广单位在晚稻上开展强化栽培试验示范,其中13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强化栽培平均亩产623.0千克,比对照平均增产66.6千克,增产11.7%。2004年我省各地应用该技术,又取得成功。
二、水稻强化栽培基本原理
(一)幼(乳)苗移栽
栽插秧龄为8-12天,叶龄2-3叶的小苗。小苗移栽分蘖能力强,如果移栽秧龄15天以上,叶龄4叶以上的秧苗,就会大大丧失生长潜力。从秧田取秧后,最好短时间(15-30分钟)内立即移栽,尽量避免秧苗根干燥;同时做到秧苗小心摆栽,不使根尖朝上,减少秧根损伤。这样,无还苗过程,有利于秧苗尽快恢复生长和提早分蘖。
(二)单本稀植
水稻强化栽培要求种植密度为每丛插1本,每亩种植1万丛,甚至更稀。稀植的秧苗空间较大,能获得较多的阳光和空气,从而能产生更多的分蘖,根系发达,能更多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相反,秧苗过密会因植株间相互竞争而抑制分蘖和根系生长。
(三)湿润灌溉
水稻强化栽培认为,水稻并不是水生植物,虽然水稻能在淹水条件下生长,但在缺氧的土壤中生长不茂盛。在淹水条件下,水稻的根系大多数分布在表土层6厘米处,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根系活力下降。土壤通气和有机质含量高能为植株根系创造优良条件,使土壤拥有更多的微生物,有助于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因此,在营养生长期保持稻田湿润但无水层,实行间歇轻度灌溉,土壤水分决不饱和,这可使更多的氧气进入土壤而达到根部。土壤水分不饱和时,稻根就需要深扎来寻求水分。当稻根周围充满大量水分时,根就会变&懒&而不需要向下深扎,因而就会限制了它们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的能力。如果让稻田适当干燥几天,达到表土开裂,有利于根际通气,引根深扎。当水稻进入抽穗开花期,稻田须建立1-2厘米薄水层,以满足灌浆结实。
(四)施用有机肥
水稻强化栽培注重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有机肥养分释放缓慢,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养分齐全,对肥沃土壤、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极为有利。同时多施有机肥、少施化学肥料,有效地减少了猪、鸭粪等对河流的排泄,有利于减轻河江水体的富营养化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中耕除草
水稻强化栽培稻田由于无水层湿润灌溉和小苗稀植田间空间大的特殊情况,更有利于杂草的发生。因此要十分注重杂草的危害,可用人工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办法加以防除。同时,通过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促进根系生长。
三、水稻强化栽培主要技术
根据年外地和绍兴县试验示范结果,初步提出适合我市单季晚稻生产的强化栽培几项技术。
(一)幼(乳)苗早栽
选用高产、优质、多抗,尤其是茎杆粗壮、分蘖力较强、穗型较大的中熟偏迟类型品种(常规或杂交粳稻)。采用塑盘育秧或旱育方式。秧龄12-16天,叶龄2.5-3.5叶时移栽。2003年在齐贤镇八字桥村试验,于6月1日塑盘播种,6月16日插种,秧龄15天,叶龄2.8叶。移栽时田面放干水,小心摆栽,尽量减少秧苗损伤和缩短运苗至栽种时间。通过幼苗早栽后,早发优势十分明显,到7月18日调查,单株带蘖27.7个,分别比对照直播每亩0.5千克和1千克的处理增加3.8个和6.4个。
(二)单本稀植
每亩栽插1万丛左右,每丛1本,密植规格25厘米&20厘米,杂交籼稻每亩栽种0.7-1万丛,杂交粳稻每亩栽种1.0-1.2万丛,直播栽培常规粳稻播种量1千克,杂交粳稻0.75千克。
(三)湿润灌溉
选择田面平整、杂草较少、土壤肥力较高、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田块。在摆栽前一星期左右,耙平田块,四周和田面中间开好排水沟,摆栽前1天放干水,做到沟内有水,畦面无水层,栽后第二天灌薄皮水,防败苗。营养生长期保持田间湿润,无水层灌溉,促进根系和分蘖生长。在拔节期(计划穗数)时,进行多次搁田。进入生殖生长期,浅水勤灌,干湿交替。除防病治虫外,其它时期都是浅水层(1-2厘米)为主。齐穗至灌浆初期需水较多,应保持浅水层灌溉。灌浆后期以干为主,干湿交替,保持根系活力,收获前7-10天开始断水,严防断水过早。
(四)增施有机肥
水稻强化栽培注重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使作物残茬或绿肥充分腐烂发酵,增加土壤有机质。耕耙前每亩施入堆制腐熟的鸭粪或猪栏粪千克,杂交籼稻每亩氮肥用量折纯氮10-12千克,粳稻12-15千克,并配一定数量的磷钾肥料。
(五)防治杂草
稻田长期湿润状态后,容易发生杂草,特别是稗草、千金子、矮慈菇、陌上菜、节节草等杂草发生最为严重。根据年试验,可采用以下方法防除杂草:
1、翻耕前5-7天防除老草。一般田块每亩用10%草甘磷水剂750-1000毫升兑水50千克,晴天田面无水时进行喷施。对杂草较多(双穗雀稗为主)的田块,草甘磷用量可增加到150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
2、耙平后至移栽前闷草。移栽前7天左右,待全田耙平挖出田内沟和四周围沟后,灌上深水10―15厘米,同时再用60%丁草胺乳油150毫升加35%抛秧丰70克拌细泥进行撒施,并保水保药7天左右。
3、大田除草。移栽后15―20天左右结合施肥,每亩用14%禾太可湿粉40克或20%华星草克可湿粉30克拌尿素7-8千克撒施,灌水5厘米左右,不没心叶为度,并保水5-7天。同时还要根据田间杂草的数量和种类,有针对性选择其它除草剂类型。总之,防除杂草,既要考虑稻苗安全,又要考虑防效要好。
(六)防治病虫
水稻强化栽培主要以&四虫二病&为主,即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蚜虫、纹枯病、稻曲病。由于本身茎杆粗壮、植株高大、生长嫩绿,特别强调要防治好二化螟。
四、水稻强化栽培的利用价值
(一)增产潜力大
水稻强化栽培围绕&强根促蘖&,通过小苗早栽、单本稀植、湿润灌溉和施用有机肥等项技术的组装,为稻苗的生长提供了优厚的生长环境和物质条件,地下部发根力强、地上部分蘖优势明显,充分挖掘了个体的生长潜力,提高了群体的生产能力,以足穗大穗高颖花获得了高产,是一种超高产栽培技术。
(二)环境友好
减少灌溉用水和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稻田通透性和土壤含氧量,激活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地力得到活化,同时,大大降低水稻耗水量,节约水资源。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生产者收集、制备有机肥源,减少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提高了大米的品质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都是促进米质改良的有效措施。小苗早栽早发、低节位分蘖数多、分蘖穗整齐、青秕谷减少、米粒外观漂亮、有光泽、整精米率提高等等,都符合了无公害大米的要求。
(四)节省成本
幼苗移栽能降低育秧成本;单株稀植能大幅度减少用种量和移栽用工;以露田为主的灌溉方式是一种节水栽培;植株健壮、抗病虫能力增强也有利于减少农药的使用。
(五)技术容易掌握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前几年我们绍兴县大力推广水稻以抛秧为主的轻型栽培技术,抛秧技术采用塑盘育秧、短秧龄抛栽的方式同水稻强化栽培十分相似。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也是我们绍兴20世纪60-70年代水稻施肥习惯。单本稀植正是我们目前杂交晚粳全面推行的技术。所以,强化栽培技术,在我们绍兴完全能够生根开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播水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