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式教育在英国纪录片纪录片

BBC关于“中国式教育进入英国课堂”的纪录片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北美留学生日报 / 深度指数:
阅读(2398)
文/ 不二斋BBC播放的纪录片(截屏图)一部关于“中国化的教育入英国课堂”专题系列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 》(《中式学校,我们的孩子受得了吗?》)正在引起广泛的舆论关注。早在8月4日,一段“中国教师赴英教学训哭学生”的视频就已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网上被疯狂转发的这段视频,正是其预告片。看过预告片后,许多人的印象是,中国老师“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他们十分“抓狂”,如学生上课扔纸飞机;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中国式”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还有人认为,这些英国学生缺乏进取心,懒散无纪律。该片于英国时间8月4日晚9点(北京时间5日凌晨4点)播出第一集后,关于“中式教育”有用与否等议题,又在中英两国引起不小的争议。英国《卫报》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Simon Jenkins)就称,“中国学校是考试工厂,英国根本没必要效仿。”该图为评论文章标题(截屏图)而据澎湃新闻报道采访,一位曾两度赴英国进行教学交流的上海教师则质疑纪录片的真实性,她说:“我们去的小学,那里的小孩子都非常守纪律,纪录片可能作秀和炒作的成分更大。”那么,这部纪录片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剪辑制作是否真的出了问题?1. 真实性根据参加此次项目、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爱云老师对《扬子晚报》的表述,项目的实际情况与预告片及纪录片第一集的呈现是有所偏差的。李爱云老师表示,“英国学生并非懒散无纪律。他们自己的老师进来了,学生们一下子完全静了下来。事实上,英国孩子并非可以随意上课吃东西,也不允许化妆,英国学校对课堂秩序也是有要求的。就像中国课堂一样,英国老师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也会有一定的惩罚,一般是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记黑板留堂,第三次就要去见校长,老师也会采取找家长这样的行动。说实话,咱们国内因为纪律不好去见校长的倒还不多,但国外会,还有专门分管纪律的校长。”让李老师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个被批上课化妆的女孩。“其实这个女孩本性十分友好善良。我曾因为课堂纪律不好而不开心,她下课了就主动找我,要和我抱一抱,逗我开心。在我们告别的时候,她第一个就哭了。”而诸如“中国老师不让学生上课讲话,不让学生问问题”的镜头,李老师认为这也是把中国式教育“妖魔化”了。她提到,“这个场景我记得很清楚,在节目中我曾经确实因为纪律问题生气了。我正在授课,有学生讲话不听讲,我请他不要说话;而这时有另外的学生说,‘那我来问个问题吧’,我当时请他先不要提问。其实这并不是不让学生提问,而是这个时候不要提问。”她觉得预告片将当时课堂上最混乱的场景镜头剪辑到一起的做法“是炒作,与实际情况不符。”BBC播放的纪录片主页英文说明2. 当我们在谈论“中式教育”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伦敦大学教育学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在全球QS教育专业排名中位居第一,他们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有意向做一次中国式教育的研究项目。为此,它和BBC才共同合作启动了这一个研究项目“中国化的英国学校”(The School That Turned Chinese)系列纪录片,通过比较、学习、借鉴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与课堂模式,为英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这些教育研究者试图探寻:“用‘中国式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中学生能否可行?中国教育模式是否可以在英国引进推广?”但问题就在于,什么是项目组所理解的“中国式的教育方法”呢?纪录片第一集开头展示了一群中国学生齐刷刷在操场列队的场景,与之相配的关于“中国式教育”的关键词是“权威,极为严格的纪律和非常激烈的竞争”。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式教育的特点是长时间、高强度的高压教育,以及严格的纪律。” 而正是源于这一层理解,才有了纪录片里呈现的刻意的教学设计。Around 1,700 students take an outdoor exam In Yan’an, China. Photograph: ChinaFotoPress/Getty Images项目组选取了来自汉普郡的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博航特中学(Bohunt Academy),组成了50名九年级学生(学生均为自愿参加)的新班。这组学生被以中国式的模式来教育,而其余的同学则会继续去上该校原有的课程。前一组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其实被尽可能地“中国化”——从学习时间表、课程安排到课堂上的教学将统统采用“中国式”。李爱云老师则向媒体介绍了每日的具体安排,“根据传统中国中学的模式制定课表,早上7:00到校,7:30开始早自习,11:45下课,中午休息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晚自习,晚8点离校。孩子们从早到晚都有课,每个老师的课程在三节或三节以上。”听起来确实很像中国式的重点中学。3. BBC真的找对人了吗?据了解,参与节目的中国老师在全国海选,要求是当地的优秀教师,语言要过关,对教育研究有兴趣。而据媒体报道,由于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英国广播公司(BBC)此次的“中国化的英国学校”纪录片想探讨“最先进的中国式教育”在英国的效果,因此在选择中方老师的时候也是在最精英先进的中国学校里选择。参与此次纪录片录制的共有5名中国老师,其中3名是有着中国教学经验的在英国从教的中国老师;另外两名来自中国本土的老师(李爱云老师和邹海连老师)都是出自目前中国最顶尖的中学,分别是自南京外国语学校和杭州外国语学校。左一是王老师(体育、剪纸、烹饪);左二是李爱云 Li Aiyun(英语、社会、中文2);左三是杨君Jun Yang-Williams(物理、化学、生物);左四是邹海连Hailian Zou(数学、羽毛球、班主任);左五是赵老师(中文1、剪纸、烹饪)。由于一部分学生有汉语基础,因此50个人的班级在上汉语课的时候分成两个层次教学。李爱云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现为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中英语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据扬子晚报采访报道,从去年10月开始,项目组工作人员就和李爱云老师联系。“首先是电话交流一些看法,看我的语言能否过关,因为这要具备全英文教学的能力;第二,要看老师的教学经验;第三,要看老师有没有自己的思想,能否诚实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去年12月BBC该项目组专门来“亲密接触”,不仅拍了自己的课,还安排了各种采访,要把内容带回总部研究。”李爱云老师表示,“而最终入选时,BBC当时反复强调,希望我在英国上课时,能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杭州外国语学校官网的消息,邹海连赴英国参加这个项目经历了层层选拔。BBC在选人时,要求第一教龄满5年;第二,老师从事英语语法、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学工作;第三是进行全英文教育。邹海连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剑桥高中任教多年,担任实验班班主任,平常都是用英文给学生上数学课,所以入围了BBC的初选。初选之后,邹海连经历了多轮面试。此前,邹海连对当地媒体称,BBC主要核实他的情况,包括教育经历、教学方法以及和该研究项目的契合度等。最后,BBC又专门找了一家独立机构,评估他的心理状况,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等。两位老师所在的学校均属中国最顶尖最精英的中学。南京外国学校(简称南外或NFLS),是1963在中国时任周恩来总理的提议下,创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除基础的中学课程外,学校还开设德语、法语、日语三个小语种的课程。而杭州外国语学校(HFLS)则创建于1964年,是浙江省教育厅直属的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学校;同时也是教育部认定的拥有推荐保送生名额的1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两所学校的保送名额和出国学生都特别多。这也就意味着,5名参与项目的教师里,唯二从中国直接选拔的老师并非来自英国人所理解的,最能代表“中国式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学校。这就造成了两种可能的信息不对称:第一,如果如报道所称,纪录片想探讨的是“最先进的中国式教育”在英国的效果,那么对教学的设定就不应该沿袭他们脑海中对“中国式教育”的刻板印象;第二,假设BBC就想拿中国的“高压式教育”做实验,那么只好说,你们找错老师了。李爱云是这样描述她平时在南外教学的情况的:“事实上,中国现在先进的中学里也是采用小班化教学,南外的很多课程都是分成小班教授,并非英方所认为的大班教学。这些英国孩子平时一二十个人一个班,你一下子变成50个人,你给人家一天13个小时,我们南外学生也不适应啊,但这是他们心目中的传统中国教学模式。主办方心目中的中国标准式教育就是50人的实验班,他们还是坚持将这些从学前教育、小学、初中一路走来都是小班教育的英国孩子一下子放进50个人的大班。”一个月的“中国学校”作息时间是从早晨7点到晚上8点,虽然她向主办方反映,国内的很多中学现在并非如此,而南外下午4点多就放学了,但英方理解的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就是有晚自习的。“所以这些原本习惯了小班课堂大量讨论和发言机会的孩子,一下子到了大班;习惯了3点多就放学的孩子,一下子要学满十多个小时——出现种种不适应都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说,项目组通过英语教学能力及教学经验等高标准层层筛选,其必然筛选出来的是中国最顶尖学校的老师,他们的教学方法也更与发达国家的经验接轨:小班教学、重视素质教育、鼓励个性发展等等。而一旦选拔结束后,项目组便会反复强调希望老师们去英国上课时,要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可以看出,项目组虽然筛选的是中国最顶尖学校的老师,但事实层面上,它并不能实验出也不能达到“最先进的中国式教育在英国的效果”。在中国,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学习,就算不在学校,也在补习班。这确实说明他们学习的强度会更高,也意味着他们相对上会有较少的时间来发展兴趣爱好。但纪录片已经放出的部分里,灌输式教学与个性化教育、鼓励赞美与严厉鞭策、严格管理与宽松学习之间的矛盾似乎都被一一放大,如英国学校理化课习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研究和发现;而中国教师的理化课堂,则由老师演示实验,然后将所有的知识用课堂笔记形式教给学生。对于“中式教育”,中国网友也纷纷表示确实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功利化、数理化课程太过艰深等问题。但是,纪录片所设定的传统学方式的真的能代表“中国式的教育”吗?这其中隐藏着节目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刻意的设定和人员筛选的悖论。若真要强行匹配这一刻板印象,无论是来自衡水一中还是毛坦厂中学的资深教师都更加适合参与到这场实验中。节目尚未完结,我们拭目以待。编辑/王厌之 ()北美留学生日报CollegeDaily真实独立有味道的留学生新媒体北美留学最值得关注的资讯平台投稿:加入我们:商务合作:版权声明:北美留学生日报微信平台中发布的内容除特殊表明之外均为北美留学生日报原创内容,任何机构商家、个人微信平台不得在未经授权情况下转载。点击“阅读原文”可看视频
分享源自微信公众账号:北美留学生日报
1、关注后可以分享文章(复制微信连接发到“100头条”公号,即可分享到100头条)。
2、回复关心的词搜索相关有深度的微信头条。
3、有100头条最新分享、24小时热榜菜单,方便手机微信随时随地看有深度的微信头条!
提示: 如果扫描下载,请不要用微信扫描,用其他浏览器或者二维码工具扫描下载。
可以直接点击下载到电脑传送到手机安装!BBC推纪录片《中华故事》 关注中国"不需要理由",bbc关于中国的纪录片,bbc又拍了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纪录片,英国bbc纪录片100个故事,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bbc纪录片中国,bbc中国教育纪录片《出路》
BBC推纪录片《中华故事》 关注中国"不需要理由"
时间: 09:18:40 来源:综合
原标题:BBC推纪录片《中华故事》 关注中国"不需要理由",bbc关于中国的纪录片,bbc又拍了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纪录片,英国bbc纪录片100个故事,bbc纪录片中国的秘密,bbc纪录片中国,bbc中国教育纪录片《出路》
  原标题:BBC:关注中国“不需要理由”《中华故事》撰稿人兼主持人迈克尔·伍德采访中国学者。纪录片《中华故事》的播出预告。  英国广播公司(BBC)正在播出系列纪录片《中华故事》。主创人员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历史文化是令世界观众着迷的主题,“关注中国不需要理由”,“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历史很重要”。  为拍摄这部时长6个小时的纪录片,摄制组在中国实际拍摄近两年。这两年里,他们辗转中国各地,接触不少中国人,屡屡被中国打动。  现在正是需要了解中国的时候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华故事》撰稿人兼主持人迈克尔·伍德就到中国旅行过。然而,是观众和市场真正推动他制作并拍摄一部讲述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纪录片。  伍德2007年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印度故事》反响不错。他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之后,BBC的负责人找到自己,建议他拍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是观众需要这么一部纪录片,我们不需要说服别人相信这一点。”  动手拍摄之前,伍德写了一篇长达50页的大纲,论述怎么拍摄这部纪录片。他和制作人丽贝卡·多布斯跑到美国,把方案拿给美国合作方看,对方看了也很感兴趣。  多布斯说,“拍这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正当其时”,因为西方几乎还没有介绍中国历史的优质电视节目。“中国又是如此重要的国家,现在正是西方需要了解中国的时候。”  伍德个人在这方面感受颇深。他很早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然而,英国小学的教科书中并不怎么涉及中国历史,只会提一下商代的青铜器,而高中课程,更没有和中国历史有关的内容了。  他认为英国公众对中国历史了解太少是个很大的问题。伍德认为现在正是中国开放、崛起的时期。“中国历史独特、令人着迷,让世界更多了解中国历史很重要。”  他希望,自己参与制作、拍摄的这6集纪录片能够以轻松的方式讲述关于中国的故事,能够让英国观众喜欢中国历史,对中国产生感情。  伍德说:“西方对中国的历史的确有一些误读,对我们来说,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西方会用自己的历史分期来定义中国历史,例如‘古典阶段’‘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早期’这类西方术语,他们把这种分期也应用到世界其他地区。但是说到中国唐朝,你能说那是中国的中世纪吗?唐朝在当时其实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  他说,纪录片的第二集也讨论了唐朝时中国与世界其他文化开放交流的意愿,不是每一种文明都能做到这一点,这不仅需要自信,而且需要有文化认同。以宋朝为例,这不是中世纪,用欧洲的话语来描述,宋朝像是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但它其实比西方的文艺复兴早上几百年;而宋朝的科技发展也像是发生了一场工业革命。“因此,当你开始关注中国,你会发现中国历史与西方的历史观念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让中国人自己讲故事  BBC近年来播出不少中国主题的纪录片。遗憾的是,这些纪录片多以西方人的惯性思维评价中国,甚至断章取义截取受访中国对象的谈话,或设计、歪曲他们的形象。《中华故事》仍然是一部西方视角的纪录片,以英美观众为目标市场,但在拍摄中尽量让中国人来讲故事,尽量客观中立讲述中国历史。  为达到这个目的,摄制组尝试尽可能多地跟中国各地当地人打交道。多布斯介绍,摄制组采访了很多中国学者,采访很多中国女性。“试着不要把西方的视角强加到片子里,而是尽量呈现中国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历史。”  “如果你看完这部纪录片全集,你会发现里面受访的专家几乎全都是中国人,而在拍摄现场我们交流的对象也大都是中国人,例如中国文学教授、了解鲁迅的人等等。因此我们花了不少工夫来与中国普通百姓合作,他们中既有学界中人,也有各行各业的人。”  伍德认为,以往中国题材的纪录片,多是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评头论足,他们的研究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他希望,《中华故事》能让观众倾听中国人的声音,“让中国人讲自己的故事”。  这样做的难处在于,大部分西方观众不接受片中有太多汉语,也不喜欢看字幕。摄制组为此尽量采访会讲英语的中国学者和当地群众。  在中国拍摄令人愉悦  为拍摄这部时长6个小时的纪录片,摄制组在中国实际拍摄近两年。这两年里,他们辗转中国各地,接触不少中国人,屡屡被中国打动。  摄制组聚焦中国普通人,认为中国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最大主角,是他们创造了历史。  拍摄过程中结识的中国人给伍德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不论走到哪里,中国百姓都会跟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这真的很好。我记得最清楚的事情是跟中国百姓见面交流。”  “在中国,历史非常重要,人们对历史非常着迷,”他说,“我们去的每个地方,如绍兴、杭州、西安、开封等地,都看到有数千人在那里参观以了解相关的历史。在绍兴,我们问游人,你为什么来这里?他们说,我来看鲁迅(的故乡)。”  他们深入广西桂平附近山区,在当地小村庄寻找对太平天国历史存有记忆的家庭。结果令摄制组不可思议。“我们当时就像在和历史的现场目击者交流。村民在2014年和我们谈论一个半世纪前发生的事情,感觉就像在谈论昨天刚发生的事情。我们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有这种经历。”  多布斯则对拍摄期间获得的帮助印象深刻。“从实际情况看,我们去中国拍摄反而出奇地容易。我们受到欢迎,很多人帮助我们,很多人想跟我们讲述他们的历史,很多人对当地景观和风物感到自豪,博物馆也很欢迎我们,因此,在中国拍摄令人愉悦,比我预想的要简单很多。”  拍摄中的见闻坚定了伍德的观念,即现在是中国最开放的时候。“我上次离开中国是在1991年,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变化太大了,例如在文化方面,现在中国文化很现代,”他说。“最大的变化还是人的变化,中国人在过去30年里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每个中国人看上去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个性鲜明,泰然自若。”(张建华 新华社特稿)
本文相关推荐
15-08-2515-12-3116-01-2316-02-1816-02-1916-02-19当前位置: &
BBC中英教育试验最全观点 邀你看片挺真理(1)
扫描到手机
16:26:26 &中华网教育 & &
&&&&近期关于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引起了众多网民对于中英教育差异的大讨论。各方依据不同的立场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发各种碰撞。(想要对于这次教育对比试验有发言权,不如让我们亲自看看这部纪录片的第一集、第二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无所不能 健康点 运动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BBC纪录片引发中英教育优劣之争
  【财新网】(实习记者 罗瑞垚 见习记者 盛梦露)自去年秋季英国尝试引进中国数学老师改善英国数学教学以来,关于中英教育的优劣之争便不断发酵,近日更达到新的高潮。英国上周开播一部纪录片,内容是在一所英国中学试点的历程。纪录片展现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冲击再度引发舆论热议。
  8月6日,曾在中国执教英文的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在当天下午举办的英国志奋领学者欢送会上提到,中英两国在教育方面有诸多交流。她举例说:“不久前,英国中学就引进了五名中国教师。”现场顿时爆发出会意的笑声。
  “,以绝对的权威、绝对的纪律和惨无人道的竞争闻名……这跟相差巨大”,这部名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的纪录片开头便言辞犀利。它记录了一项“中国教师为英国孩子上课”的教育实验。面对纪录片展现的巨大文化冲击,人们议论纷纷——英国和中国,究竟谁的基础教育模式更胜一筹?
  纪录片所展现的“实验”,是由英国BBC和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研究项目。在英国博航特中学(Bohunt School)选取50名九年级学生,组成“中国实验班”,课程由5名中国老师全包。一个月的“传统中国式教学”后,实验班同学将跟其他同学比较测验成绩。
  在已播出的第一集中,中国老师和英国学生都表现出了“水土不服”。几位中国老师的上课方式完全采用“中国模式”:语言课上,老师领着学生一遍遍地朗读词语;科学课上,老师示范操作实验,学生在旁边观摩;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为学生示范如何解题。由于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讲授进度等原因,课堂秩序比较乱,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太好。有几个学生课后找英国数学老师要求加课,在听了老师编的口诀之后她们才掌握了内容。
  几位中国老师在维持课堂纪律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力气,结果却不尽人意,不断有学生“不守规矩”,老师要求这些学生“面壁思过”,引起了很大反弹。中国老师甚至拒绝学生提问,要求“现在不要讲话,不要问问题,听我讲”。为避免课堂秩序影响教学进程,几位中国老师经过商量,在学生中成立了“班委会”,要求班委们“以身作则”。在纪录片第一集结束时,预告显示师生之间的冲突加剧,几位老师对学生成绩很担忧。
  参与教学的中国老师李爱云在接受《南京晨报》采访时称,目前纪录片中所展现的只是“最乱的”,并非教学的全貌。她还向《扬子晚报》透露,实验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国外学校对“中国模式”的借鉴,并不是一个新话题。2013年,中国上海的中学生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简称PISA)的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再次保持了第一,而英国学生这几项成绩排名仅为23名、26名和21名——这引起了英国家长、教育人士和政府官员的担忧。2014年3月,英国教育部长前往中国,与上海教委签订了协议,从中国引进数学老师。2014年9月,“中英数学教师交流项目”开展,中英双方的教师互相进行实地访问、学习。
  但中国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课堂教育模式,也一直备受指摘。批评者认为,“唯分数论”的价值取向和以高考为单一目标的导向性教育,使得中国的基础教育沦为了一场漫长的“备战高考”,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培养。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就曾在批评衡水中学作为应试教育的范本,堪称“模范监狱”,他说,“假如我是衡水中学的校长,我会首先取消50%的清规戒律,允许学生上课转笔、抖脚、靠墙,允许自习课喝水、抬头或者发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一直在推崇和实践课堂教育改革的浙江省绍兴稽山中学语文教师蔡朝阳,也主张“自由的课堂前提是互相尊重”,师生共同遵守课堂规则,可以有意见的交锋,而不能是教师的“以势欺人”。他在《以自由看待教育》中说道:“教育的价值是守护你天性的自由,让你发现你自己,成为你自己,让你有能力按照你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在这一背景下,纪录片一经播出,其内容和制作方法就引发了争议,中外教学模式的优劣也成为了热门话题。一方面,有人认为BBC预设了立场,并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教育实验的科学性也有待考量。另一方面,有人则称,英国学生虽然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上成绩不如中国,但并不算差,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却远胜于中国。更有不少人认为,纪录片非常尖锐地展现了不尊重学生个性的填鸭式教育和应试制度的弊端。
  纪录片是否客观公正?中英教育孰优孰劣?对此,财新记者采访了学者、校长、老师和学生,他们表达了各自的看法。
  英国快乐教育值得推崇,中国教育太“快”了
  潘采夫(苏格兰爱丁堡格莱斯比中学初一中国学生家长):我个人观摩过英国的课堂教育,他们进行的是比较快乐的学习方式,我从内心深深地认同这种教育模式。英国的教育更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知识和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部分,对生活常识、安全意识等教育非常重视。在这种教育体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大学阶段爆发出的创造力、学习的热情以及在人格和社会化方面,都是遥遥领先的。所以我并不觉得是他们进度太慢了,而是我们进度太快了,我们就像奥运会夺金一样在抢一些量化的指标和成绩。
  这种教学实验,并不一定是出于对中国教学模式的认同和追求。我认为通过这次交流产生的碰撞,百分之九十多的家长是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去的。
  教学实验体现了他们的忧患意识。中国近年来在国际竞争中所表现出的强势的上升态势,使他们有了一种危机感,而中国从上至下对自己的教育模式有一种盲目的自信和乐观。
  但追根溯源,无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教育观都是求知识、求智慧,所以我并不认为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有多么需要提倡。这个教学实验我认为是两套文明和社会体系下的不同教育制度在一个课堂的碰撞,对双方的教育理念都是很好的修正。
  中外模式各有利弊,中国教育仍需改革
  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目前的中外教育模式都处在“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有相互借鉴的趋势,但差异还是明显存在的:国外教育比较尊重学生自由、个性,课程比较开放,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做事、参加公益活动的机会较多;中国教育有一千年的科举传统,在基础教育、考试训练方面表现突出。
  我认为两者各有利弊,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我们的改变速度确实比较慢,现在以高考为主要内容的评价体系还基本靠分数。从基本的成才发展上看,国外孩子的创造力、挑战性、质疑力都比中国孩子强,这说明我们被广泛认可的基础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并不是说我们基础教育搞得非常好,一到大学却被人超过了。目前我们重点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不错的,但普通学校和薄弱学校就差了很多,还是需要多注意教学方法,注意因材施教。
  陈琦(武汉市国际枫叶学校毕业生):我觉得很明显的区别是,国外高中绝对不会有人督促你做作业,我们的实验也都是学生自己做,不会像国内一样老师做、学生看着就可以。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安静,但没有国内那么苛刻,可以小声讨论,也很乐意学生提问,不会介意打断课堂进程。但我觉得国外的初高中确实应该提高一下难度,国内高中打得基础很扎实,学的东西跟大学有衔接,在大学中更容易接轨。
  焦老师(武汉市神龙小学语文教师):现阶段中国教育还是较偏重于应试教育,所以基础教育很扎实。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训练难免不如国外。国外多采用小班制教学,课堂气氛更自由,也更利于个性的发展,并且从小就注重对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如生存能力、动手创造能力、想象力等训练,而中国教育则更注重对知识的掌握与接受。我认为中外教育模式各有利弊,并且现今的中国教育也在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更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力。
   纪录片误读中式教育,实验科学性存疑
  孙寅(杭州市采荷中学校长):首先,纪录片中所表现的所谓“传统中国式教学”对目前我们的教育有误读。比如,现在我们每个班也就30-40个同学,逐步在推行小班化,并且教学方法也不是他们所理解的“满堂灌”;其次,我认为教育的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应当地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也是很先进的,比如我们学校所强调的“意义学习”的理念,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想学、能学、会学”,最后达到“乐学”。
  郭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师):我觉得纪录片中展示的这项实验的质量值得质疑,它的价值也应该被考量。首先实验时间比较短,师生之间没有建立起默契的时候,孩子是不喜欢学习的;其次,中英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鸿沟,文化、教育理念上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对于中西方教育的相互借鉴而言,绝不是简单的互相折中,而是需要在不同的文化中,以相应的方式来回应具体的需求。
  对比实验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启示价值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这是很有价值的对比实验。英国教育大臣想引进中国模式,但对于是否要引进,国外舆论意见并不一致,政府积极推进,可学校老师、家长并不怎么感冒,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就显得很重要——中国老师究竟怎么教学,学生的感受如何,中国教学模式能否在英国推广,通过对比实验,更加直观也更有说服力。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但这种对比实验的做法,是值得中国借鉴的。教育实验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客观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在解决教育问题时采取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科学、民主决策,才能让教育改革起到积极作用,让中国教育有更好的发展。   此稿为财新网教育频道“有教无类”出品   更多独到报道抢先读,敬请订阅财新传媒微信公众号   有教无类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扫码关注财新传媒“有教无类”(on_equaducation) 微信公号,及时获取财新记者对教育领域的原创报道和评论,一起追踪中国及世界教育事业的改革、创造和实验。
    特别声明:
    “有教无类”由财新传媒出品。“有教无类”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责任编辑:任波 | 版面编辑:王丽琨
财新传媒版权所有。如需刊登转载请点击右侧按钮,提交相关信息。经确认即可刊登转载。
苹果客户端
安卓客户端
高盛资产管理全球固定收益首席投资官Jon Beinner接受彭博电视采访称,债券市场没有跟上美联储最新的加息预期。美国经济增长将会加速,现在不看好美国国债市场。美国国债收益率相对于德国和欧洲收益率会进一步升高。
当地时间12月19日晚间近8时,德国首都柏林一处热闹的圣诞市集,发生一起大卡车蓄意冲撞攻击人群的事件。据柏林警方表示,此事件已造成9人死亡,至少50人受伤。被攻击的这处圣诞市集位于西柏林地区的中心地带布赖特施德广场,紧邻西柏林的地标建筑物─在二战中遭到半毁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记者 徐和谦)
路透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称,美国司法部要求瑞信(Credit Suisse)支付50亿至70亿美元来和解其对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按揭证券交易调查。据称瑞信抵制以上述金额达成和解,相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或在本周出台;美国司法部长LorettaLynch上周与瑞信高管层进行了对话。
明尼阿波利斯联储行长卡什凯伊(Neel Kashkari)周日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表示,机械性遵循泰勒法则来制定政策,可能最终伤害经济和就业。这种方法也会过分限制美联储的政策工具。明尼阿波利斯联储工作人员预计,如果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在过去5年遵循泰勒法则,那么美国利率会处于更高水平,由此失业人数会增加250万。
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割铜期货下跌2.5%至每磅2.4995美元,盘中一度触及2.4775,为11月21日以来盘中最低。铜价连跌三天。在伦敦金属交易所,三个月交割期铜跌2.5%,结算价报每吨5,496美元。锌价重挫4.5%,在工业金属中领跌,因中国领导人誓言加大力度抑制泡沫,并且数据显示该国房地产市场降温。铅价跌3.3%;镍价跌2.6%。
总资产超过500亿美元的美国大银行将首次需要逐季公开披露他们的流动性覆盖率。美联储周一公告称,此项披露将基于前一季度的平均流动性覆盖率,银行还必须披露他们的总体高质量流动性资产。相关规定意在让市场参与者和公众掌握可靠信息,评估美国最大型银行机构的财务实力和弹性。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涨40.20点报19,883.61,涨幅0.20%。标普500指数收涨4.47点报2,262.54,涨幅0.20%。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涨20.28点报5,457.44,涨幅0.37%。
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收涨0.22美元报每桶52.12美元,涨幅0.42%。
caixinenergy
caixin-enjoy
caixin-life
全站点击排行榜
全站评论排行榜
热词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式教育纪录片第三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