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立秋时间是五5月18号,什么时间出门最好啊

>> >>在吗,我4月18号人流的明天就是5月18号,但
在吗,我4月18号人流的明天就是5月18号,但
病情描述:
在吗,我4月18号人流的明天就是5月18号,但也没胸涨的那种反应,然后跟老公同房采取措施了的,这样是啥情况
医生提醒:微信加医生为好友,快速帮您诊断
已回答107079条
医生建议:之后一个月没有月经是正常的现象,有的人会迟一些来月经的,建议你期间注意不要吃辛辣生冷刺激性的食物。
(不少于10个中文字符)
直购热线:400-
可能相关的药品
向专家医生提问专业医生在线,十分钟内快速回复!
请输入您的问题
看过本问题的人还看过
就诊科室:
病变部位:
典型症状:
混淆疾病:
相关用药指导
相关健康资讯
相关治疗医生
汤惠茹&主任医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
康红&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妇产科
刘彤&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妇产科
李骁&主治医师中山大学第六医院妇科
苏晓红&主治医师中山大学第六医院妇科
王玉霞&主任医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健康
相关治疗医院
医院地区等级
引产热门问答
引产专业医生在线
已帮助 5672896 位患者
相关疾病问题
【白带丸】
【月经期间腰疼】
补肾,固冲,安胎,用...
健客价:¥33.00
补肾,固冲,安胎。用...
健客价:¥39.00
补肾,固冲,安胎,用...
健客价:¥48.00
化瘀止血。用于药物流...
健客价:¥69.00
补肾,固冲,安胎。用...
健客价:¥18.50
补肾,固冲,安胎,用...
健客价:¥55.00
益气养血,活血祛瘀。...
健客价:¥42.00
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健客价:¥33.50
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疗内...
健客价:¥115.00
健脾固肾,养血安胎。...
健客价:¥32.00今天是5月18号,但是本子里写
今天是5月18号,但是本子里写
今天是5月18号,但是本子里写预约时间是6月3号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1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崩漏,痛经,妊娠小便淋痛
&&已帮助用户:122763
指导意见:你预约哪位医生6月3号就诊,可以点击这位医生的个人网站,另外现在是哪个部位不舒服呢,先告诉我,或上传相关的图片,我会帮助你看看该如何用药治疗的。
问我5月18号来的月经,6月3号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产科、尤其擅长宫外孕
&&已帮助用户:75274
问题分析:你好,怀孕的机会还是有的,由于你本身只有35岁,精子活性强,没有做安全措施,所以怀孕机会是有的意见建议:你好,同房10天后,可以先用不同的验孕棒测试一下,对比结果,也可以到医院妇科做个血HCG,就可以确定是否怀孕了
问您好!我5月18号来的月经,到6月3号又来了,开始时很深...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妇科疾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症子宫肌瘤,宫颈糜烂
&&已帮助用户:139926
病情分析: 你好,考虑是气滞血瘀,寒凝胞宫,主要是由于气滞,寒凝引起,意见建议:建议你治疗起来用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的方法,中成药你可以服用逍遥丸和艾附暖宫丸。
问您好,我想问下。5月3号来事到6月3号...
职称:医师
专长:宫颈炎,宫颈糜烂,盆腔炎
&&已帮助用户:137603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分析,你是在5-3号来的月经,如果你现在确诊怀孕的话,计算怀孕时间是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的。意见建议:你到现在怀孕的时间大概有37天了,你现在到医院检查B超的时间是比较早的,还是看不到孕囊的,你应该在怀孕45天后,再到医院检查B超。
问女我是5月3号来的月经,5月19与男友做爱的,今天6月18号...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口腔
&&已帮助用户:55095
问题分析:你好,你的情况是月经错后,而且现在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这样的情况有两个可能,一是月经不调,另外就是宫外孕的可能的。意见建议:具体的情况需要继续观察检查的,建议化验血HCG,这个结果是阳性的,考虑是怀孕了,而宫腔内看不到胎囊,需要考虑到宫外孕的可能的,建议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这样对于宫外孕的确诊有很好的帮助的。
问我5月18号来月经,5月31和6月3号同房,可能怀
职称:护士
专长:妇产科、,尤其擅长宫外孕、子宫内膜结核、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38249
问题分析:你好,从你的末次月经时间推算,大概排卵期是在29一8号左右,这样看31,3号都处于危险期内,同房都有可能存在受孕的几率。意见建议:建议可以先观察一下,如果下次出现持续停经可以在停经后十天去医院做个血HCG检查,明确一下。
问广大网友你们好,我是5月12来的月经5月18号月经结束,6月3号...
职称:医师
专长: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
&&已帮助用户:36280
问题分析:关于服用紧急避孕药是否对于胎儿造成影响,所有大夫包括专家给予您的答案都不是100%的,从优生的角度来讲,避孕药里含有大量激素,有一定的致畸作用,有可能会发生胎儿两性畸形。意见建议:但任何的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自己慎重考虑,建议最好不要,如果一定要保留的话,是需要严密的做好孕期的检查的,在孕14-19周
做唐氏筛查,孕22-26周做四维彩超产前排畸,若是有必要16-20周做羊水穿刺及脐血分析,这样可以明确宝宝在宫内的发育情况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您的位置: &&&&正文
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_今日金价多少钱一克(5月18日)日 09:58手机客户端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摘要:5月18日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黄金价格243.39元/克。
  今天多少一克(5月18日):黄格243.39单位元/克报价行情时间日 10:00  现货价周线上涨3.04%、创1月12-16日当周(4.59%)以来最大涨幅,5月15日收盘创2月16日以来新高。  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6月5月15日收盘小涨0.1美元或0.01%成为 每盎司1,225.3美元,下跌0.15%,7月白银期货上涨0.6%成为每盎司17.563美元  以上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查询的相关信息由提供,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相关资讯 ,请关注中金网黄金频道频道。关注(.cn),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关键词:责任编辑酒鬼【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掌握财富秘籍的投资者都在这里股票黄金外汇行情微信:cngold-com-cn行业动态金融黑幕财经解读微信:zjs-cngold相关推荐01、02、03、04、05、06、07、08、09、10、11、12、
热门新闻 12:08 10:55 16:55 04:57 14:1124小时直播17:4517:4216:3616:2614:5514:5514:5513:5213:5212:4308-20
星期日距离 下次数据 公布时间:22小时59分钟05:00韩国前值:-0.4%预测:---01:00美国前值:768预测:--公布:76301:00美国前值:181预测:--公布:18301:00美国前值:949预测:--公布:94622:30美国前值:144.3预测:--公布:144.522:00美国前值:93.4预测:94公布:97.6更多内容
扫码下载中金网APP
扫码关注中金网微信
扫码关注中金社微信
扫码用手机看新闻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免责声明金店黄金价格并不是全国统一,以上报价仅为参考,请以店内为准。金饰之家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黄金首饰资讯历史上的今天(5月18日)
我的图书馆
历史上的今天(5月18日)
历史上5月18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
历史时段:1872~2001
(更新时间:)&
一名女士在英国首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欣赏题为《面孔之二》的雕塑作品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确定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
邓拓(左)接见缅甸新闻代表团
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候补书记、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著名新闻家、杂文家、历史学家、诗人、书法家邓拓,因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含冤逝世,终年54岁。&
罗素抗议英国工党政府屈从美国侵略政策
(1965年10月14日,罗素在英国的一次公众集会上当场撕毁他参加已有51年的工党的党员证,抗议英国工党政府屈从美国侵略政策。)
1872年5月18日,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英格兰蒙茅斯郡特雷莱克出生。罗素的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以及政治等各方面。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72年5月18日,中国与荷兰王国建交(1954年11月19日与我国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5月18日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荷兰位于欧洲西部,首都阿姆斯特丹。&
运载火箭点火起飞
1980年5月18日至21日,中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
中科院命名“吴健雄星”
1990年5月18日,年近八旬满头银发的美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眼噙着泪花,在南京从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佛松手中接过了“吴健雄星”命名证书。命名为“吴健雄星”的小行星,是经国际小行星中心批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2752号。同时还有分别以当代知名人士李约瑟、邵逸夫和陈嘉庚的名字命名的三颗小行星。它们将永载天文史册。吴健雄教授是当代杰出的女物理学家。她在核物理实验研究方面,作出了举世瞩目的卓越贡献。她今天获得这个特殊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
1992年5月18日至23日,印度马斯瓦米·文卡塔拉曼总统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印度总统对中国的首次访问。
1996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首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资格考试在北京举行。全国共有近4万人报名参加了由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人事部组织的这次考试。
1996年5月18日,中国第一个煤炭地下气化工业性试验基地——唐山刘庄煤矿两座地下气化炉点火成功。这标志中国在煤炭地下气化这一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煤炭地下气化属于洁净煤技术,是使地下煤炭转化为可燃气体的高新技术,被誉为“采煤史上的一次革命”和“第二代采煤法”。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19个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被授予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其中包括了中国的昆曲艺术。(以新华网李晓建资料为基础整理编辑)
原中共中央华北局候补书记、原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邓拓,因受林彪、“四人帮”和他们那个顾问的迫害,于1966年5月18日含冤自杀逝世,终年54岁。
邓拓追悼会1979年9月5日下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举行。
1979年3月2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北京市委作出《关于“三家村”冤案的平反决定》。邓拓被迫害致死十三年后平反昭雪。
邓拓(1912~1966),出身于书香门第,是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杂文家。原名子健、殷洲,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向阳生等,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邓拓博学多才,成就是多方面的。他于1955年被中国科学院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他在历史学研究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成果。邓拓著有《燕山夜话》,与吴晗、廖沫沙合写杂文《三家村札记》,主要著作收入《邓拓文集》。
邓拓是福建闽侯县人。他青年时代就献身革命,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冬参加福建人民政府的反蒋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前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进入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党报委员会书记、《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长等职务。邓拓同志在北京解放后任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1950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1958年调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主管文教工作,同时负责主编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1960年起,他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里,邓拓在晋察冀边区出生入死,团结同志,一手拿枪,一手握笔,在游击战中坚持“八头骡子办报纸”。他在火线上背着印刷机打游击,在炮火下写文章,坚持办铅印报纸,这在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史上,也是罕见的。邓拓和他的战友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4年,在晋察冀中央局领导下,邓拓主持编辑印刷的《毛泽东选集》,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毛泽东同志的选集,在当时对毛泽东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拓继续战斗在新闻第一线。在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期间,他忠实地听从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的指挥,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他一贯遵循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和方法,坚决反对现代修正主义,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各种歪风邪气。邓拓在办报刊和宣传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不做“新闻官”,永远是一名多产的普通的编辑、记者。他在传播新闻工作经验和培养新闻干部方面,也是卓有成绩的。
邓拓为何在“文革”序幕中死去?
反对转载姚文元文章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章的出笼对知识界、政界震动很大,首先冲击的当然是北京市委。也就是说北京市委必须对这篇文章有个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转载还是不转载。
姚文元的文章出来当天,《北京日报》社社长范瑾就给当时市委分管《北京日报》工作的市委书记郑天翔打电话,请示是否转载。郑天翔匆忙看过,就给范瑾打电话,让她第二天转载。可是,第二天《北京日报》没有转载,郑天翔给范瑾打电话,范瑾说:“邓拓同志不赞成登,他说不能轻易登,等请示彭真同志再说。”
邓拓不同意转载,自然有他的道理。毛泽东提出来要批吴晗,彭真早就向市委打过招呼。但是,对于市委领导,包括彭真在内对批吴晗至少有这么三点心理障碍:一是吴晗为人正直,一贯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事业,政治上是靠得住的;二是吴晗是明史专家、教授,但又是来自旧社会的知识分子,从学术的观点上批判吴晗可以,从政治上全盘否定吴晗不能接受;三是中央过去曾说过:郭沫若、范文澜、茅盾、翦伯赞、吴晗要保。现在公开点名,至少也应向中央文革五人领导小组或中宣部报批,姚文元的文章没有迹象说明是经过批准的。
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的发表,是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战略部署。因为拿吴晗开刀是指向“三家村”、指向北京市委和彭真的最好突破口。邓拓和吴晗都是《三家村札记》专栏作者,抓出吴晗,自然也就抓出邓拓。在江青、张春桥的日程表上,批判邓拓和批判吴晗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表上。
从姚文元评《海瑞罢官》发表,即1965年11月10日到1966年1月5日邓拓被停止工作进行检查,通共只有55天,时间虽然短暂,但邓拓的所作所为,都是起到力图把制造十年动乱的序幕关上。不希望朝着疯狂的、无原则的政治批判方向发展。在这段时间,他发表过演说,组织过写作组写学术批判文章,亲自出马写了“向阳生”的文章。但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一步一步被人把矛盾推向激化,都被当作加罪于邓拓、彭真的口实。
1966年5月8日、5月10日、5月14日、5月16日先后发表了姚文元、戚本禹等诬陷邓拓的批判文章,揭发邓拓是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头目”,并且无中生有,血口喷人地声称:“邓拓是什么人?现在已经查明,他是一个叛徒。”邓拓当然知道这种诬陷是欲把他置于死地,是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才这样说的。邓拓当然也知道,姚文元、戚本禹等这股恶势力在当时是无法抗拒的。
邓拓在“五·一六通知”通过后的第二天晚上或第三天凌晨,以死来作最后的抗争。之前,邓拓给彭真、刘仁和市委同志们写了一封长信,此时彭真早已被批判,并在5月16日这一天失去了自由。邓拓临死之前给彭真等人写信,表明了他对彭真和市委的信赖。同时申明自己绝不是“混进党内,伪装积极,骗取了党和人民的信任”的人。并坦然地相信那些构成他“反党反社会主义”罪名的杂文,到底是“什么性质”,“一定会搞清楚的”。信的最后他诚挚地写道:“我的这一颗心,永远是向着敬爱的党,向着敬爱的毛主席。”(《人物周报》)
邓拓自杀的前前后后
因为要采制一个关于文革后平反冤假错案的节目,我打电话找到了丁一岚,她提出了三个时间供我选择。我选择了6月15日,碰巧1998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成立50周年。在这样一个日子,在挂着邓拓遗像的书房里,听着丁一岚追忆往事,我好像总是感觉到墙上相框里的逝者俯视我们的目光。
《人民日报》也没有忘记邓拓这位总编辑,特别敬献了一只花篮。
也许是这个日子,也许是这些鲜花,丁一岚不时因为哭泣而不得不中断谈话,我不知道该如何劝慰这位历尽沧桑的老人。我想,她心中的创痛,是我无法劝慰的。我只能默默地递上餐巾纸,默默地聆听,默默地等待她的平静。
第二天一大早,丁一岚就传呼我,我急忙回电话。她很客气地向我抱歉,说她昨天情不自禁,在采访过程中,哭了许多次,增加了我做录音访谈的难度。她说,她是很坚强的,很少在记者面前流泪。她担心自己由于情绪激动说了过激的话,对党造成不好的影响,让我好好地把一下关。说完这些,她放心地挂断电话。我仔细地听了她的全部谈话录音,那些浸透着泪水的历史,一幕一幕在我眼前铺展开来。
“三家村”无非就是一个导火线
文化大革命这场历史浩劫最早的牺牲品就是写作《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邓拓、吴晗、廖沫沙,他们所写的知识性强、文笔生动、针砭时弊的文章,被称作是向党和社会主义射出的“一支支毒箭”。抛出“三家村”,成为引发文革的导火索。丁一岚对30多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
“最初是批一个廖沫沙的《有鬼无害论》,那时还没有和'文化大革命’联系起来,然后,就是1965年开始的对吴晗《海瑞罢官》的批判。
当时,毛主席大讲海瑞,所以,有些领导人就示意吴晗写关于海瑞的剧本,吴晗接受了中央的要求写了《海瑞罢官》,但后来居然变成吴晗借此反党了,我们都觉得实在是有点冤屈吴晗。当时北京市委是想保护吴晗的,希望能把事情说清楚。所谓文化大革命,就是从文化这上面挖,那时候,邓拓、吴晗、廖沫沙他们3个人给北京市委的机关刊物《前线》写专栏,题目叫'三家村札记’,最后把邓拓的《燕山夜话》也连上一块批判,这3个人就这样被捆在了一起,就成了'三家村反党集团’。1966年报上公开提出,没有人支持,他们3个人怎么敢于这样进行反党活动?他们背后还有人,得挖出来。大家也逐渐看清楚了,其实这'三家村’无非就是一个导火线,而真正它的目标是后面的北京市委,而北京市委后面又是彭真、少奇同志和周恩来总理,他们对于国家建设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批判“三家村”的矛头是对着刘、周,就是从'三家村’这条线转过来的。我们总还以为批判一段时间就结束了,我记得杨述(文革前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北京市高教党委书记,韦君宜的丈夫)同志去看邓拓,邓拓说,嗨,好好检讨吧,有一年也就过去了。杨述还说,哎呀,我怕一年还结束不了,恐怕得两年三年。所以大家总还想着这是一段时间的理论斗争、政治斗争,然后结束了嘛,也就完了,最后,根据过去的经验还有一个甄别平反,但是没有想到这场批判后来发展到那么残酷,简直不讲任何道理,并且还引起全国的混乱以及武斗。”
直到1966年初,中央点名批评北京市委对“三家村反党集团”是假批判、真包庇,邓拓可能才真正明白他和他的两位朋友在这场党内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早在1956、1957年,毛泽东与刘少奇、周恩来在关于国家经济建设的诸多问题上有过严重分歧,邓拓也是在不知不觉中被扯进党内高层领导之间的斗争。
丁一岚回忆:毛主席为什么批邓拓&
邓拓与妻子丁一岚
“当时邓拓是《人民日报》的总编辑,少奇同志要求《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既不要左倾盲动,也不要右倾保守。当然,按照少奇同志的意思,主要是以反左反冒进为主。
这篇文章作为社论必须要经过总编辑发稿的,邓拓很明白,毛主席是不同意发表这样的文章的,所以夹在中间很为难。社论大样送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批了一句:我不看了!这么重要的社论都是要经过毛主席批准才发表的,毛主席批了个我不看了,这意思也很明显,就是不同意社论的观点。因为以前发社论同意不同意,毛主席看完以后都会发表意见。但他这次也不是说'我不看了,你们就去发’,不是这个意思。”
面对毛主席退回来的社论大样,邓拓陷入冥思苦想。你说发了吧,毛主席不同意。不发吧,少奇和总理那边又没法交代。邓拓本人也同意社论观点。想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发表这篇社论。可是,他毕竟还是书生气十足,原来社论是4号字,他改成了5号字,想着字小一点,这样可以避免特别醒目,引人注意,其实这无济于事。因为这件事,毛主席对邓拓很不满意,就批评他是:书生办报。“书生办报”是缘于这里。
说邓拓是“死人办报”是从反右开始的。毛主席要钓大鱼,让《人民日报》刊登一些批评党和国家的比较尖锐的文章,不加任何按语就登出来。邓拓认为党的机关报这样登不妥,影响也不好,就还是在这些文章上加上了按语登出来。这样做不符合毛主席的那个钓大鱼的思想了,把“阴谋”“阳谋”稍微暴露了一些,所以,毛主席又说邓拓是“死人办报”。有了毛主席的这两句话,邓拓就没法再在《人民日报》干下去了。邓拓跟毛主席的路线和做法都跟不上,他也理解不了,最后连总编辑也给撤了,邓拓本人也要求辞职。有了这些历史上的原因,等到最后“三家村”的问题拉出来的时候,邓拓也觉得在劫难逃了。
“大参考”被收走
邓拓带着毛主席的两句评语:“书生办报,死人办报”,离开了《人民日报》,回到北京市委。他终究还是一个文人,他离不开他所热爱的写作,他用杂文的形式,写一些对现实有针对性的文章,这些杂文很多是批评当时不实事求是的作风、缺乏民主的作风和官僚主义作风的。像《一个鸡蛋的家当》、《“推事”种种》等等都是借古喻今。这些文章在《北京晚报》周二、周五刊登,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招来了最后的杀身之祸。邓拓的这段沉浮,似乎并没有使他和丁一岚认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否则,他就不会写出《废弃“庸人政治”》这样尖锐辛辣的文字。
当今天重读这些文字,我深深地钦敬邓拓的勇气和犀利。而丁一岚没有想到,几年后,她将和邓拓一起,再次被贬斥出革命的阵营。
“批吴晗的时候,我们就考虑到要批邓拓了;他保吴晗也没保住。1965年底、66年初,在北京范围内党内就批邓拓了,北京市委不能不批邓拓。因为已经在内部点了北京市委的名,说北京市委包庇反党集团。大家都是组织纪律性很强的嘛,北京市委能不执行党中央的意图吗?大概在批判邓拓以后不久,北京市的领导彭真、刘仁同志就受到批评。我们也已经知道,这一场批判真正的对象是谁了。
当时担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被停止了工作,他一直呆在家里期待着有一天能向党说清楚自己的创作思路、写作意图。他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家里的警卫员,这时已经成了监督员了。曾经是温馨而热闹的家,变得静悄悄,父子相见,都默默无语。
我们家的孩子一直受党的教育,都非常热爱党,相信党。可报上说他们的爸爸是反党集团分子。在孩子们眼里这可是最坏的人,是最肮脏的。可他们又不愿意相信,一向那么温柔、那么爱他们的爸爸怎么会是反党分子?我又不能跟他们解释,说你们爸爸是无辜的,我怕他们在外面这样说会惹出什么乱子。可你让我说,爸爸是反革命,我又于心不忍。每次孩子们走过爸爸的书房都踮着脚,轻轻地,轻轻地,怕碰见爸爸,不知说什么。邓拓一向非常爱孩子,他怕孩子们为难,也尽量避着孩子,装做没看见他们。只有我知道他心里有多难受,他多想像从前一样和孩子们说说话,聊聊天。”
孩子们对父亲的怀疑,令邓拓心如刀割,发生在4月的这件事,对于邓拓来说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丁一岚回忆说:“虽然邓拓没有工作,但新华社编的内部'大参考’还是按时送到我们家里,当时每个市领导都有一份。4月的一天,市委机关忽然来了几个人到我们家,没有跟邓拓做任何解释,就把我们家的'大参考’全部都收走了,还说以后不再送'大参考’给邓拓了。邓拓问为什么,他们说这是上级的指示,具体什么指示也没说。邓拓有点激动,希望今后还能看到'大参考’,来人也不理会他,拎着那些'大参考’就走。邓拓跟在他们身后还在说:能不能继续把'大参考’给我一份。那些人走了以后,邓拓一直坐在书房里,一句话也不说。”
一本“大参考”,在许多人眼里它不过是党的高级干部的一种待遇,但处在全国上下批判“三家村反党集团”的声浪中,邓拓把这本“大参考”当成是一种象征,一种党仍然信任他、认可他的象征。他在极度的孤独和痛苦中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挣扎着、希冀着。现在这个象征不复存在,而它透示着某种更为严酷的信息。虽然邓拓没有向任何人吐露他此时的心迹,但我们可以想象,一直在家中等待转机的邓拓接受这个事实的痛苦与绝望。在承受了许多这样的打击之后,他正一步一步向绝望的深处走去,最后,他选择了死。被烧毁的究竟是什么
从5月8日开始,北京各大报公开批判《三家村札记》、《燕山夜话》,深挖“三家村反党集团”幕后的人物,全国各地也在传唱一首童谣:“邓拓、吴晗、廖沫沙,一根藤上仨黑瓜”。5月16日,戚本禹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已经查明邓拓是叛徒,不管邓拓背后的支持者是谁,都要一挖到底。在党报上刊登这样一篇文章,对邓拓是致命的一击。邓拓觉得党彻底不信任他了,他只能以死来证明他的清白、他的忠诚。丁一岚理解邓拓最后的选择:
“说邓拓是叛徒,邓拓不能忍受,因为《人民日报》是党报,党报这样宣布,邓拓说,是不是党对我做了什么结论了。其实后来在复查时才知道这是毫无根据的,可是那个时候他们是代表党啊。在那种情况下,压力大,因为处在了和党对立的这么一个位置上。你要让他跟敌人斗,跟国民党斗,跟日本帝国主义斗,他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坚持斗争。邓拓1930年就参加共产党了,为党做过很多地下工作,还被捕过,在监狱里跟敌人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战8年,解放战争3年,在敌后背着机器,坚持为党出报纸,敌人进行'梳篦式’扫荡,他都坚持出报。那时候经常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多少枪林弹雨他都挺过来了,因为党相信他,边区政府支持他。可现在呢,党宣布他是一个叛徒。他对面是共产党,是他一向信仰和遵从的党组织。他还要面对那些并不了解真实情况的所谓的革命群众,他成了人民的敌人。这跟过去战争年代的斗争完全不一样,这个他不能忍受。我觉得,一个对党非常忠诚的人,绝对不能忍受。”
1966年5月18日,对丁一岚来说是一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我们家是三间房,我和邓拓分开住,各住一间。第二天早上,我去他房间,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全身都凉了。那时候,他有很多病,身体很不好,经常写东西,手出汗很多,写东西他总用一块手绢擦汗。我拿到他这个手绢,那手绢都是湿的,他当时写遗书时,心里有多么难过,就这样走了。我当时也不敢失声痛哭,家里还住着警卫员呢。邓拓临死之前,放在桌上一个信封,里面装的好像稿纸,上面写着让我立即给这个东西销毁。我看见这个信封,让我马上销毁,哎呀,那时候我都想不出该怎么办,又怕惊动了警卫员。那时,邓拓的姐姐在我们家里,所以,我就急急忙忙地给她叫起来。我说,现在有这么个东西,要马上销毁,然后,我们俩就嘁哩喀喳地连剪带撕地弄碎,扔到厕所,还有澡盆里,拿水冲掉了。当时不敢烧哇,怕出火光,怕有味,可我就没看看销毁的是什么,是稿纸,那么一叠,字都朝里,我都来不及看了,我就想着,在警卫员醒来之前,我得处理完。所以,我后来一直不知道销毁了什么东西,我想来想去,我帮他销毁的这个东西可能是他遗书的底稿。你说我怎么就那么马虎,没有看一眼就销毁了呢?我一直为这件事责备自己。”
这是多么凄怆、令人心碎的场面。一边是没有亲人守候的邓拓的遗体,一边是妻子和姐姐为销毁他的遗物而心惊胆颤地忙碌。丁一岚在朋友和同事的眼中一直是非常坚强的,她的确非常坚强,因为她必须坚强。
孩子很久都不知道邓拓自杀
在通知北京市委来人之前,丁一岚有时间可以端详一下自己风雨同舟30年的丈夫。“我总觉得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段日子,生活得太苦了。一个人怎么能够忍受全国几亿人的谩骂,到最后被组织上宣布是叛徒,我觉得没法活下去。
所以,我也有这个想法,真是活着不如死了好。看见他那么平静地躺在那里,我跟他说:'你走吧!安安静静地走吧,你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这是最好的解脱。’”
这是怎样的一种生离死别呵!
“北京市委已经调整了班子,他们决定不许把邓拓去世的消息公开出去,凡是在场的人都要绝对保守秘密。邓拓死的时候,家里的孩子都不在家,连我的孩子也不让知道。第二天,他们又来我家抄东西,很客气,说按党的规定,邓拓的书信、照片、作品都拿走,邓拓的秘书和他们那儿秘书处的都来了,邓拓给我有一封遗书,是很小的一张纸,就说对不起我,他这样做也可以让我和孩子解脱了,免得我们再因为他受到什么痛苦。使我感到最难受的是,邓拓给北京市委写了一封遗书,写完了搁在枕头下面了,翻了一阵才翻出来,他们当时就拿走了,也没给我看。”
邓拓去了,虽然对他和“三家村”的批判并没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但他却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所有强加在他身上的诬蔑和屈辱。他并不知道,吴晗在文革中被毒打致死、廖沫沙长期被监禁。
邓拓的死,并不如他所期望的那样使亲人们得到解脱,痛苦依然绞着丁一岚的心。
“在文化大革命10年,我真觉得难熬得很,比抗战8年还难熬。我在我们机关里,有5年时间没有一个人跟我说话,绝对的孤独,绝对的寂寞。我是绝对忠实于党的决定的,所以,很长时间我没跟我的孩子说,爸爸已经死了。我对孩子绝对保密,这样的处境对我来说非常困难。孩子也不问,他们也很怕爸爸在家,怕见到爸爸。一直到两年以后,外边已经传开了,说邓拓已经死了,孩子们才回来问我,因为我一直跟他们说爸爸住院了,他们也不希望爸爸回来,怕红卫兵来家里闹,孩子们的精神负担很沉重。结果外面已经传说爸爸死了,那时候,咱们的报纸习惯说,'谁谁谁带着花岗岩的脑袋见上帝了’,'花岗岩脑袋’就是顽固不化,那就是说这个人死了。孩子们从外面听说了,回来问我,我还是先请示了北京市委,我能不能跟我的孩子说邓拓已经死了,才敢跟孩子们说,爸爸已经死了。孩子们都非常爱党,相信党,党的报纸说爸爸是叛徒,他们再也不愿意理爸爸了。可后来,他们被人家骂成是狗崽子,他们亲身遭遇了许多的不公正,有些事情他们慢慢就清楚了。我教育他们要爱党爱群众,他们跟我说,我们爱党,但党不爱我们。这是事实,他们下乡插队多年,想去工厂、上大学都不批准,就是因为他爸爸的问题,孩子们说这样的话,我总是很痛心。”
每年5月18日,丁一岚都给邓拓写一封信
最让丁一岚痛心的是,邓拓的骨灰不知道存放在哪里才最安全,放在家里肯定不行,红卫兵随时都可能来抄家批斗。最后,她和邓拓的哥哥商量,把邓拓的骨灰放在哥哥家里。
邓拓的哥哥当时在中科院,邓拓父母的骨灰一直存放在他哥哥家中,他们将二老的骨灰合在一个坛子里,空出来一个藏着邓拓的骨灰。从表面看,两个坛子安放的还是邓拓父母的骨灰,经过这样一番伪装之后,邓拓的骨灰才得以平安地躲过文革这场浩劫。若是邓拓父母在天有灵,得知他们死后仍能保护爱子遗骨逃过劫难,不知二老感到的是悲恸还是欣慰。每年5月18日,丁一岚只能一个人默默地祭奠邓拓,她总是给邓拓写一封信,告诉他这一年里她和孩子们的情况,就像邓拓活着时,他们夫妻谈着的那些家常话。她也向他倾诉自己的孤独和困惑。写这信时,她仿佛感到自己不再那么孤立无助了。然后,她划着一根火柴,把信点燃。每一年,她都按时给邓拓寄出这样一封信,她就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和丈夫交流着情感,联系着两个世界。
“书生习气不可无”
每一个从文革走过来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1976年那个金秋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终于沦为人民的“阶下囚”。可是满目疮痍的中国仍然背负着数不清的冤假错案,从国家主席、开国元勋,到基层干部群众,受害面之广前所未有,“叛徒、特务、走资派、反革命”这类莫须有的罪名,依然束缚着成千上万的人们。从1978年陆续展开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给丁一岚带来了新的希望,她希望邓拓的问题能够尽快得以复查。“那时我也不敢提这个问题,我得摸清楚情况才敢提。我遇到一个从前认识的同志,他说,《人民日报》的领导很关心邓拓的问题,你写个材料吧,我们那里有一个内部刊物送中央的,把你写的材料印在上面,这样,政治局的一些同志都可以看到。我后来就写了这个材料,登在那个内参上,中央就批示让组织部的专案复查小组复查,这才开始复查邓拓的问题。79年初复查时,他们分析问题受'两个凡是’的影响很大,很多问题都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一个一个问题查,我就跟他们辩论。邓拓有一枚图章,上面刻着'书生习气不可无’。这句话,文革时就批判过,说邓拓是抗拒毛主席的批评。毛主席说他是'书生办报’,他有抵触情绪,就刻了这个图章。复查的时候,那些人还追问我,这个图章是什么时候刻的,是在毛主席批评他之前、还是之后刻的,就连这样的问题都还在抠唆。哎呀,争来争去,算是给邓拓平反了。给了一个结论,很简单的几行字,写邓拓、吴晗、廖沫沙3个人都不是反党,所有被株连的人都撤销对他们的处分,写的就这么简单。”
拿到这张只有几行字的平反结论,丁一岚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看一看邓拓13年前写下的遗书。
“最后,他们同意我到资料室去看邓拓档案里的遗书,隔13年,我才看到遗书,这时,我真是忍不住了,在档案室里大哭了一场。邓拓的遗书写得非常动人,是写给北京市委的,整个叙述他的写作目的和他被捕的经过。他说,我的写作问题,完全是我个人负责,跟北京市委没有任何关系,因为我的稿子市委并没有审查。后来为了邓拓的追悼会怎么开,也争论了很长时间。甚至追悼会的悼词他们也没有让我先看,可能怕我有意见吧。后来北京市委有一个同志跟邓拓很好,他给我看了悼词,结果他们限定这个追悼会不能超过600人,还是要处级以上干部。很多人都对这个限定有意见,我也有意见。我说,当时跟邓拓他们一起搞《三家村札记》的编辑,哪有处级干部,这些编辑后来都受株连了,受到很大的打击,现在连追悼会都不让他们参加,这对这些同志是不公正的。我自己在电台打印了一个讣告,印了一百份,寄给我们的一些朋友。开追悼会那天,很多人都去了,有1300多人,人太多了,八宝山的纪念堂里根本站不下,大部分人都站在外面。幸好把邓拓的遗像做了两个,一个摆在会场里,一个摆在外面。我想,那些站在外面的同志,那么多年没见过邓拓了,看一下遗像也好呀!”
我们今天重述这些饱含血泪的往事,并不仅仅只是把它作为一段黑暗历史的见证,而更多的是为了我们能从昨天的历史中捕捉到一些真谛,使我们能够在现在和将来不会再重复昨天的黑暗。丁一岚的话耐人寻味:“我觉得文革从整个人类来说也是一大悲剧。”
采访丁一岚的那个下午,隔壁邻居家的孩子一直在弹一首莫扎特的小夜曲。在丁一岚家种满花草的阳台,有几只小鸟在夏日的阳光里蹦跳鸣叫。在鸟语花香的旁边,在明快优美的钢琴声中,听着一位老人讲述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悲剧,我很难表述我内心的那份复杂的感触。在这快乐与悲哀的交织中,我总是想到邓拓去世时手里攥着的那块湿漉漉的手绢,我想,那上面不知浸着多少男儿泪。
这次访谈的3个月后,丁一岚病逝。(搜狐读书)
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运载火箭点火&
运载火箭起飞&
火箭头部溅落时激起的水柱&
测量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调度指挥
1980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枚运载火箭在高空中顺利完成了火箭级间的分离、发动机关机和火箭头体分离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全程,最后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这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继我国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究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
运载火箭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的专有名词。就其本义讲,它是把卫星和宇宙飞船运送到预定轨道,或把弹头投掷到预定目标的一种运载工具。按照射程的远近,运载火箭分为近程、中程和远程三种。我国这次发射的运载火箭属于远程火箭。这次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
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火箭的出现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的出现为前提。远在唐朝初年,科学家孙思邈就发明了火药。北宋初期,一个名叫唐福的人把装满火药的纸筒捆在箭杆上点燃火箭,燃气流从筒的后端喷出,推动箭身向前飞去,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枚火箭。
火箭出现以后,很快成为武器在作战中使用,而且种类越来越多。13世纪,我国的火药和火箭传入中东,后又传入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英、俄等国都大力发展火箭武器。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火箭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但出现了射程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火药火箭弹,还出现了带制导系统的火箭,实际上就是初期的导弹。1944年6月的一天,英国伦敦受到神秘飞弹的轰炸,当时人们莫明其妙,后来才知道它是希特勒法西斯从荷兰海岸发射的导弹。50年代以后,火箭技术飞速发展,洲际导弹、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相继出现,人类征服宇宙的新时代开始了。
我国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逐步实现了系列化、通用化和商业化,还开始为国外用户提供服务。“七五”期间,我国共成功地发射了14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2颗是通过运载火箭发射完成的。1990年4月,长征三号火箭将“亚洲一号”卫星送上天,使我国的运载火箭正式进入国际发射市场。1992年,长征火箭又成功发射了“澳星”和“瑞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航天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从太平洋上的中国打捞船起飞的直升机将潜水员以及他打捞的仪器舱吊上机舱
1980,我见证了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赵德海口述李静整理
我是北京住总集团工程总承包部的一名员工,1980年5月18日,这是令每一个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我国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在高空顺利地完成火箭级间分离,发动机关机和火箭头体分离等一系列程序,精确地沿着预定轨道飞完全程,最后在预定区域准确入海。“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这次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是继我国成功地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新的重要成就。
这次试验活动是由国防科委统一组织的,我当时正好在国防科委二十三基地89965部队当兵,亲眼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时刻。
1980年,党中央决定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的试验,由此启动了我国尖端技术史上一次大规模的试验活动。国务院的30多个部、委、局,中国科学院和有关高等院校、人民解放军各总部、海军、空军、二炮、各大军区等有关单位,在国防科委的统一组织下,组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为了验证和记载火箭发射精确程度,及时打捞高度保密的火箭发射试验数据仓,海军组织了一支由18艘舰船、4架直升机和3000多官兵组成的特混编队。这是一个特殊的政治任务,也是人民海军第一次远洋航行,军队高度重视。3月中旬,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江苏省委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我们部队,为出征官兵鼓劲加油,全体官兵士气高涨,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4月的一天,刚刚组建的我国远洋测量船特混编队拉响汽笛,4艘导弹驱逐舰在距离船队1海里的右侧布阵护航,一起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我们前去江阴军事码头欢送这支特殊队伍。这也是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测量船第一次执行任务。看着他们,我在羡慕的同时,心里一遍遍地为他们祝福。
随后,我所在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们部队还肩负一项神圣的使命:负责接收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测量船发来的信号,再发回中央总指挥部。那段时间,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不停,我明显感受到一种紧张气氛。
作为新兵,我虽然没有机会直接参与,但同样是激动、紧张的。关注部队电传信号和语音传输情况,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心里头时刻惦记着出征的官兵们。
1980年5月9日,新华社授权向全世界发出了发射运载火箭的公告。与此同时,在远离祖国的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以东的赤道附近,出现了中国远洋船队的威武阵容,他们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1980年5月18日一早,我们都站在了部队那面大屏幕前观看发射试验,来了好多军事记者,虽然不是在现场,但仿佛置身于现场。10时30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从天而降,准确溅落到预定海区,壮观的景象像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一般。信息传来:“人民海军的飞行员和潜水员只用了5分2 0秒就将火箭数据舱打捞出水。”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大家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火箭落海瞬间,现场所有的记者都没有抢拍到那个画面,却被我们部队的一个小战士给抓拍到了。我非常幸运见证了这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刻。
“我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我军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举。”部队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到了中央指挥部。成功了!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战略武器能力已经达到实用阶段,中国的导弹靶场试验能力和测控、通信能力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那些日子,部队到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7月份,官兵们回来了,我们去迎接这群最可爱最伟大的人。我们从领导口中知道了很多远航官兵的故事:“面对着风云莫测的海洋气候,晕得吃不好睡不下,坐不是立也不是,难受之时想往海里跳,眼看战士们身体一天天垮下去,舰队政委居然作起吃饭动员政治报告,强迫战士吃东西……”听着这些特殊水兵生活的故事,我觉得他们特别了不起,同时也暗下决心:要学习他们百折不挠、团结战斗、敢于拼搏的精神。
随后,部队发出通知,将组织全体战士参观远望一号、远望二号测量船。还有什么比好消息来得令人振奋?参观前夜,我激动得半宿睡不着觉,心里甜丝丝的。第二天,当登上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时,我和战友们这儿摸摸,那儿瞧瞧,看也看不够。讲解员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只有美苏两国成功发射远程火箭试验。我国科技人员经过充分调查论证,从理论上推导出准确的导弹试验区数学模型,确定以东经171°33′,南纬7°为中心,半径为130公里的圆形试验区,远小于美苏的试验范围……” 听到这儿,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腾讯新闻)
荷兰国旗&&
荷兰首都 &阿姆斯特丹&
荷兰货币 欧元&
荷兰国花——郁金香
水坝广场上的市政厅&
独特的国书递交仪式
(2003年9月10日,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新任大使薛捍勤女士向荷兰女王递交国书后,乘王室提供的金色马车返回使馆。根据当地风俗,每逢大使递交国书,荷兰女王将委派内侍在骑兵卫队的护送下,引领金色和黑色马车各一辆到使馆迎接大使和参赞。递交国书后,再以同种方式送回使馆。)&
(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奶酪生产国,其中超过一半的奶酪就产自小城豪达。豪达市奶酪交易中心始建于1668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奶酪交易中心。直至今日,当地人仍沿袭着席地摆放和击掌议价等古老习俗进行奶酪交易。)&
鹿特丹附近的风车群
(荷兰一半以上的土地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为了围海造田,扩大生存空间,荷兰人于1229年发明了风车,最多的时候,全国有9000座风车。随着科技的发展,风车逐渐“退役”,但大部分风车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以吸引游客。)&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天升旗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