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克霍姆利诺夫 战争不畏过去不惧将来是这样 将来还是这样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1|
上传日期: 19:16:0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一战秘史-鲜为人知的
官方公共微信  31日,德国也向英国大使爱德华·格雷(Edward Grey)发出要求,他的要求则是英国保持中立——德国自己则保证会恢复法国和比利时的边界线,这个要求暗示了德国会进攻法国,理所当然地被英国拒绝了,因为英国一贯实行的是枪打出头鸟的政策,也就是说欧洲大陆上谁最强就反对谁。不过英国还是表现了善意,格雷向德国保证,如果德国努力使战争避免,英法俄就不会再敌视德国——不过其中也加入了自己的私货,即要求德法两国一旦交战都要保证比利时的中立,这就意味着德法只能在他们接壤的边界上打仗,这样就不会威胁到英国。法国很痛快地答应了英国的要求,因为法国的计划是进攻比利时南部的德国地区,即阿尔萨斯和洛林;而德国则没有同意,因为他的战争计划必须经过比利时。
  这等于说要法国把自家大门钥匙交给德国人。这简直是欺人太甚!(连德国驻法国大使都觉得这个要求太蛮横,不好意思向法方提交这份通牒)法军正跃跃欲试的想要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以报普法战争的一箭之仇,即使没有这个条件他们也会拒绝的。因为现任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就是洛林人,他的故乡现在就在德国人手里,他早就立志要收复故土了。法国政府表示:“对于法国的行动事先不能告诉你们,我们将保留行动的自由!”翻译过来就是:我要干什么,你管不着!
    图16:法国总统普恩加莱()是强硬的反德派,克里孟梭评价他说:“普恩加莱什么都知道,但什么都不懂。”
  顶一下
  战争不是什么好事,但是没有了又不行,  
  好  
  好像关注一战的人不多额
  我一直在追随 写得通俗易懂
  这一天的晚上,一直反对战争的法国社会主义分子﹑社会党的领导人、普恩加莱的政敌让?饶勒斯(Jean Jaures)被无业青年拉乌尔?维兰(Raoul Villain,他的姓在英文里就是歹徒的意思)开枪射杀,这个小青年本来是准备到德国去刺杀德国皇帝的,但当他在闲逛的时候看到了咖啡店里的饶勒斯时,他意识到不出国就能为国家出一把力,把这个家伙干掉的话就没有人反对战争了。这时的饶勒斯刚刚召集法德两国反对战争的社会主义者开完会,这位左派的领袖希望阻止大战爆发。但两颗子弹爆了他的头——维兰从窗外给了他两枪——于是法德两国的社会主义者失去了领导和组织者,没有人再去阻止战争了。
  在这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尼基和维利这两位表兄弟又进行了一番电报上的交流,他们都信誓旦旦的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的渴望并企图说服对方先放弃武力的威胁。最后尼古拉深情的表示:“有上帝的帮助,也为了避免屠杀,我们之间刻骨铭心的友谊必须延续下去。我焦急地﹑充满信心的等待着你的回复。”  但维利并没有回复他。
  好像都是些标准的说法…问几个问题:英法是不是世仇?英法之间在殖民地问题上的争议多还是英德之间的争议多?英法在巴尔干半岛问题上对俄国是什么态度?不考虑嘴炮,威廉二世究竟有没有抢英法的殖民地?德国海军真的能控制世界性的航线?  
  顶一下~
  谢谢关注
  抓紧更新  
  还没更新啊  
  一战的文章是少了点,拜读了。
  为什么德皇没有回复呢?因为德国已经停不下来了,军事战争的机器已经高速的运转起来,德国等不起了,再拖延下去将使他失去先击败法国再迎战俄国的机会——早在5年前,德国就制定了战争计划,这个计划是由德军前参谋总长施里芬(Schlieffen)制定的。由于法俄已经结盟,一旦大战爆发,位于中欧的德国会处于两国东西夹击的境地。那么怎样破局呢?施里芬的计划就是:一个一个来。首先德军要集中力量先打败一个敌人,对另一方暂取守势,然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迅速调兵击败另一个敌人——德国当时的铁路密度居欧洲第一,里程是英国的两倍。德国可以利用其发达铁路网的优势在24小时内完成总动员,而法国则需要一周时间,庞大、臃肿、落后、迟钝的沙皇俄国则需要至少一个月。德国就要利用这个时间差,施里芬计划将70个精锐师——相当于西线总兵力的90%——放在西线的右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比利时攻入法国,横扫法国沿海地区,这样强大的兵力将碾碎路上的一切障碍绕到巴黎西面,直取法国的首都。固守德法边界的8个师则作为诱敌深入的诱饵等待法军来攻,法军越深入德国境内后方就越空虚,右翼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最后左翼将配合右翼,将法军主力压缩在铁锤(右翼军队)和铁砧(左翼军队)之间,将其聚而歼之。这将会很快很容易,因为德军强于法军。在东线,德军只留9个师也就是1/8的兵力监视俄国,待四至六周内打败法国后再回师东向,击败反应迟钝的俄国。这个计划看起来很是精密完美,但却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低估了法国的抵抗能力;第二,低估了俄国的动员能力。
    图17:德国前总参谋长施里芬(),他在任期间制定了与俄法东西两线作战的施里芬计划——这也是闪电战的雏形。虽然他在大战的前一年就去世了,但却影响了整个战局。
  施里芬于大战爆发前的1913年1月去世,他在这个计划中已经花费了10年的心血,这个计划的核心是速度,因为速度就是胜利!如果俄国在德国击败法国之前动员完成的话,德国就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所以动员必须要快!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德国接受俄国的建议,那么面子往哪搁?大家都会说:看,因为害怕俄国的战争威胁,德国才软了下来。
  8月1日下午,德国宣布由于未收到俄国的答复,所以德国和俄国已处于战争状态。就在德国向俄国宣战几个小时后,他们收到了英国大使爱德华?格雷的一封重要电报,他询问如果法国在德俄战争中保持中立,德国能否保证不攻击法国?这个消息让德皇欣喜若狂,这样就能够不冒两线作战的风险轻而易举的制服俄国了,于是他立即向总参谋长小毛奇下达命令:把主要军队集中到东线去。但这个命令遭到了小毛奇的反对,因为他的战争计划是要两线作战的,如果一线作战将打乱德国精确的战争计划表,而且会引起混乱,因为这涉及到1.1万列火车的调度——每年他们都会进行不同情况的调度演习,这些演习极端复杂,据说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最聪明的人都被送到了铁路部门做调度工作,但最后他们都进了疯人院。如果突然改变定好的计划,正开往前线的部队和火车会拥挤在一起引起交通堵塞,几百万军队将变成一堆手持枪械的暴民。而且,法国和英国真的会放弃从背后攻击德国的大好机会吗?对此他表示怀疑,因为他有一种唯恐陷入两线作战的恐惧感。最后在首相贝特曼(Bethmann)和战争大臣法金汉的劝说下,小毛奇才答应推迟几个小时实施战争动员。
  但实际的情况是,威廉二世只高兴了几个小时,又一封来自伦敦的电报打破了他的幻想。刚开完内阁会议的格雷告知德国,如果只是奥匈帝国和俄国单挑,英国就不会掺和,但如果德国想打群架,英国就不会看着不管。而且因为德国方面不能做出不入侵比利时的保证违反了比利时中立约定,英国要保护比利时这个小弟,所以他很难保持中立。而他早先提出的那个建议也不算数了。关于德国与俄国开战后法国是否中立的问题,他也不敢保证——因为法国总统普恩加莱忽悠英国说:只要英国声明支持法国,德国就会退缩,战争就不会发生。于是威廉二世立即有了一种被耍了的感觉,他开始大骂英国人都是骗子,并命令:恢复执行原计划。
  顶一下
  催更。。
  傍晚7点钟左右,德国驻俄大使普塔莱斯(Pourtales)见到了他的好朋友﹑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在把宣战书交给萨索诺夫的时候,他哭了,他在这里已经7年了,已经对这里有了感情。然后萨索诺夫也哭了,两个大男人拥抱在了一起抱头痛哭,但很快的——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这对好朋友就相互推开对方,开始互相指责。
  日,德军开进卢森堡并向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这个通牒在7月26号也就是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前就起草好了),以“安全”为目的要求借道,德国驻比大使贝洛(Below)特意来到比利时外交部,声泪俱下的哀求对方接受他们的要求不要抵抗——他对比利时已经有了感情了。但这番“好意”被比利时人坚决的拒绝了,比利时国王艾伯特(Albert I)下令炸毁桥梁和铁路,阻止德国人入侵。于是德国决定不顾比利时的中立,入侵这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小国家(在施里芬计划中这是早已确定了的),因为威廉二世说:“谁要是在战争中不站在我这边,谁就是反对我!”德国首相贝特曼在议会中特意对入侵比利时的行为作了解释,他说:“这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而需要是不懂得法律的。”这赢得了一些议员们的起立致敬,他们甚至鼓掌高呼“非常正确!”8月3日,德国以法国飞机侵犯了他们的领空并投下了炸弹为由——其实根本没有——对法国宣战,德皇威廉二世在为出征的士兵们饯行时说:“你们在落叶之前就会凯旋回家。”大家都兴高采烈的认为战争会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确实是在圣诞节之前结束的,不过是4年后的圣诞节
  而就在这一天夜里,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和朋友站在窗口,窗下华灯初放,他望着伦敦城中的点点灯火,忧心忡忡的说:“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我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结果真的被他不幸言中,因为后来他失明了。
  4 奔向僵局   “我们最后将在两线作战中疲于奔命!这同我们这个战役的辉煌的开端真是天差地别!”  ——小毛奇(日)
  从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欧洲的局势像多米诺骨牌倒下一样引起了连锁式的反应:  奥匈帝国说我要和塞尔维亚单挑,俄国你不要管!  俄国说塞尔维亚是我小弟,你敢打他我就打你!德国你不要管!  德国说奥地利和我都是日耳曼兄弟,你打他我就要打你!法国你不要管!  法国说俄国和我是盟友!你打他我就要管......英国快来帮忙!  于是单挑变成了群殴......
  很多联盟关系就是这样结果  
  很有趣。我觉得一战是共济会策划的  
  历史象电影,看起来有无数种选择。但实际上只有一种。早就由编剧决定了。
  楼主继续。。。。
  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各国民众显得欣喜若狂,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清算好机会——德国可以攻占巴黎再创辉煌,法国可以收复失地一雪前耻,俄国可以打垮奥匈帝国称为巴尔干霸主,奥匈帝国期望粉碎塞尔维亚以绝后患,英国则期望一举摧毁德国海军的威胁从而高枕无忧......在德国,各大媒体——甚至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学者都捋胳膊卷袖子或撰文或演讲,纷纷表达德国进行的这场战争是多么地神圣!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也立马变成了马尔斯主义者[ 马尔斯(Mars),即战神。]。宣战这天,德国军乐队在皇宫门前演奏了国歌——数千德国民众围在一起跟着高声和唱。一些有间谍嫌疑的俄国人都遭到了爱国群众的自发痛揙,好几个人都死在了群众的爱国拳和泄愤脚之下。拿着鲜花的群众自发为奔赴前线的士兵们送行。德国国内后来流行着这样一种彪悍口号:“一枪干死一个俄国佬,一刀捅死一个法国佬,一脚踩死一个英国佬,一拳打死一个日本佬!”
  在冬宫外的广场上,人群也在不断的欢呼,成队的哥萨克骑兵激情满怀的挥舞着马刀高喊着:“普鲁士必亡!德国必亡!”“把德皇威廉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去!”俄国在宣战这一天特意把首都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因为圣彼得堡这个名字有德语的后缀。而柏林的德国人见了面也不再互相问候“早安,”而是说:“上帝惩罚英国。”而且所有的英语老师都被解雇了。作为报复,英国方面则规定禁止在英国演奏德国作曲家(比如说贝多芬)的作品,最后连德国小猎犬也被列入了黑名单。在1915年意大利向德国宣战后,德国餐厅立马宣布停止供应“意大利沙拉......”
  写的很好,加油  
  教科书上说德皇一听到遇刺消息,高兴坏了,说是天赐礼物啊。  要是俄国不动员,塞尔维亚和奥匈单挑,who 能win?  奥匈的废物,也不见得赢得了塞尔维亚吧。  实战中东线奥匈打不过俄塞联军,俄军打不过德军。  德国二战世界大战失败不在于两线作战,而在于选错了盟友
  二战那个彩图不写了?
  我们今天的世界格局,差不多都是一次世界大战奠定的。
  @520coking 140楼
21:38:54  二战那个彩图不写了?  -----------------------------  已经准备出版了,谢谢关注!
  8月4日,德军开进比利时——对于这次战役,一向严谨的德国人制定了精细的日程表,甚至连有多少列火车在什么时间通过那些桥梁都有着详细的计划:  计划规定:  动员第12天前打开比利时的列日(Liege)通道,  第19天拿下布鲁塞尔(Brussels),  第22天进入法国境内,  第39天攻克巴黎,获得最终胜利。
  在冬宫外的广场上,人群也在不断的欢呼,成队的哥萨克骑兵激情满怀的挥舞着马刀高喊着:“普鲁士必亡!德国必亡!”“把德皇威廉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去!”俄国在宣战这一天特意把首都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因为圣彼得堡这个名字有德语的后缀。而柏林的德国人见了面也不再互相问候“早安,”而是说:“上帝惩罚英国。”而且所有的英语老师都被解雇了。作为报复,英国方面则规定禁止在英国演奏德国作曲家(比如说贝多芬)的......  -----------------------------  趣味
  多年前看过一本英国佬写的《一战重大战役》,却对当时的政治、经济背景比较模糊。期待楼主下文。加油吧,别放弃!
  施里芬的计划已经开始实施,不过却是“缩水版”的——1913年施里芬去世之前曾以无比敬业的精神挣扎着说:“必须保持右翼的强大!”直到临死,这位参谋长都认为西线的右翼是取胜的关键。但他的继任者、负责执行计划的小毛奇却是个缺乏自信的悲观主义者——赫尔穆斯?冯?毛奇(Helmuth von Moltke),俗称小毛奇——他的伯父是领导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的老毛奇。威廉二世让小毛奇当总参谋长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叔叔老毛奇打赢了普法战争,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嘛!叔叔英雄侄子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可当小毛奇听到德皇的任命时,他竟丧气的说:“难道陛下奢望一张彩票中两次头奖?”小毛奇对只用9个师的薄弱兵力来守卫东普鲁士十分担心,因为这里是容克地主的老家、皇室霍亨索伦(Hohenzollern)家族的龙兴之地,这样做风险简直太大了,万一丢了自己可吃罪不起。于是他将东线兵力增加到了13个师。同时他又担心孱弱的西线左翼将丢掉普法战争中从法国夺来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省,于是又从右翼抽调了11个师的兵力来加强左翼,使得左右两翼兵力的对比由施里芬计划的1:7变成了1:3。而德军面对的是一支和他们规模相当﹑战斗力相当﹑现代化程度也相当的法国军队,就连作战计划也相当——如果说小毛奇是过于小心的话,那么法军总司令约瑟夫·霞飞(Joseph Joffre)就是过于大胆,他把法军的主攻方向也放在了右翼(也就是德军的左翼)的法德边界,而对自己的左翼不管不顾——虽然法国早就通过间谍知晓了施里芬计划,但他们不相信德国会舍近求远的通过比利时去攻打巴黎。
  和德国一样的是,法军也在想要速战速胜,首先进攻,因为他们觉得“只有进攻才与法国将士的气质相称”,他们制定的17号计划(之间制定过16个,都被霞飞给否决了)要突破被德国人割占的阿尔萨斯-洛林山区直捣德国腹地。很有趣的是,法国人这个进攻德国的计划是根据德国人克劳塞维茨的理论作为基础的,而德国人进攻法国的计划则是根据法国人拿破仑的战略制定的。而且双方都计划从自己的右翼发起进攻。
    图20: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这位继承者守成有余开拓不足,被称为“忧郁的凯撒”——在被德皇批评后,他会哭鼻子。大战没有结束他就抑郁而终了。
  不错  
  顶一下
  德军本来以为比利时士兵只是些“巧克力兵”——因为比利时只有7个师(第一批开进的德军有34个师),而且他们装备弹药少的可怜,可怜到每人每周只能进行两次实弹射击,每次一发子弹,连狗拉的机枪都会引起群众的欢呼。所以德国人相信比利时人只会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然后列队欢迎德军。所以开往比利时的时候他们都高兴的唱着歌——有唱《德国至上》的,也有唱《国王胜利万岁》的——好像大家不是去打仗而是去野游。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遭到了比利时人的拼死抵抗。首先,改变施里芬计划开进比利时的德军面临着列日这个要塞,这里是德军右翼攻入法国的必经之路,也是比利时的大门。
  但要攻克这个要塞并不容易,因为这个城市由12个巨型堡垒环绕着,堡垒上有装甲炮台,每座炮台上都有近10门大炮,在堡垒里隐蔽着8000名士兵,而且还有一支近2.4万人的机动步兵师来保护它。每座炮台周围还配有强光探照灯,以防止夜间的偷袭。德军的头两次攻击都被击退,这时少将鲁登道夫(Ludendorff)来到了现场——一位协调员——早在几年前他就制定好了摧毁列日堡垒的计划了,为了做好侦察工作,他经常去比利时旅游。在看清战场的形势后,鲁登道夫立即下令一队骑兵去列日北面,诱使比利时军队离开列日;当他发现一个德国旅的指挥官阵亡时,他立即补了上去,并开始指挥那个旅——这都不是他的任务。当他发现列日守军的大本营附近没有动静的时候竟然直接带人冲了过去,他用剑柄敲击着敌人的大门,要求他们立即投降。也许里面的守军没搞清楚状况,竟然开门投降了!列日堡垒的大本营一失守,其它的堡垒间就失去了联系和相互支援。
  为了攻克列日要塞,德国人调来了要由36匹马拉来的大炮,这种大炮能发射一吨的炮弹。在大炮的猛轰下,到8月16号的时候,12个要塞中的11个都被攻克。到傍晚的时候,最后一个要塞也宣告失守。列日指挥官杰勒德?莱曼(Gerard Leman)将军也被德军俘虏,当德军发现他时,他正闭着眼睛,“我请你们作证,”他对德国军官说,“你发现我时,我正处于昏迷状态,请务必记录下这一点。”他是被德国的大炮给震昏过去的——在被俘虏后他还特意写信给比利时国王艾伯特解释道:“当时我很乐意献出我自己的生命,但死神就是不要我”。不管他昏迷不昏迷,列日枢纽已经被打通——兴奋异常的德皇为此还亲了小毛奇一口——75万大军滚滚而来,每10分钟就有一列德国火车通过科隆(Cologne)铁路桥开往前线。
  顶一下·
  请问二战彩图那本书通过什么方式购买?当年天天追,不看完不甘心啊!
  而在法军方面,法军总司令、长得颇像圣诞老人的霞飞和德国人一样也想发起进攻——他也是“攻势邪教”的信徒,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法国很流行,信这个“教”的人相信要在战场上取得胜利,就要竭尽全力﹑永不言退﹑肆无忌惮的进攻。法军《野战条例》中甚至规定:“唯有进攻战才能达到积极的战果”,其它的也是“锐意进攻、毫不犹豫”,“勇猛凶狠、坚韧不拔”,“无情追击、不顾疲劳”......诸如此类,总结起来就是一个词:有种!这种思想是那么的主流,以至于不信的人会被别人贬低、怀疑和鄙视,连当时的诺贝尔奖得主亨利?伯格森(Henri Bergson)也鼓吹:生命具有神秘的力量,只要法国能控制生命,就能击败强大的德国。“攻势邪教”的教主——也就是提出这个学说的法国中校格朗迈松(Grandmaison)甚至声称:“发动攻击只需要两个东西。一是知道敌人在哪儿,二是你要干什么。至于敌人的企图并不重要。”现在,实施这个思想的机会来了,霞飞把百万法军排成了一字长蛇阵,并把主攻方向放在了德法之间的边界线上(因为法国政府禁止法军侵入比利时这个中立国),对于法国来说,夺回被德国抢走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将是一场很大的胜利,而对于德军右翼进攻列日的消息,他认为那只不过是敌人想吸引他的主力而已,而且德军并没有攻下那些堡垒,所以不必太过于担心。8月7日,霞飞开始他的进攻计划,法军越过了阿尔萨斯边界进入德国,但就是在这一天,德军攻下了列日大本营。
  @520coking 160楼
11:26:02  请问二战彩图那本书通过什么方式购买?当年天天追,不看完不甘心啊!  -----------------------------  可能月底出版,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的,谢谢关注。
  8月16日,为了响应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号召,两支庞大的俄军开始进入东普鲁士,这个速度比德国人预料的要快得多——为了兑现15天进入战场的承诺,很讲义气的俄军没等后勤工作做好就出发了。因为法国人对他们进行了培训,告诉他们进攻一定要快。为了加快动员,防止酗酒误事,俄国政府连伏特加酒都禁掉了。[ 伏特加酒的收入占到俄国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些仓促上场的好多士兵不但没有枪(俄国指挥官告诉没枪的士兵:可以等到拿枪的战友牺牲后捡他们的枪用......),而且有的连鞋都没有,只能光着脚丫子徒步行军,很多人拿着根绑着刺刀的棍子就算是兵器了,每门大炮只能每天打4发炮弹,更要命的是他们的无线电通讯几乎是明码,这简直是专门给敌人提供情报——这确实很要命,但最要命的是指挥他们的司令官们几乎个个无能兼无知,陆军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Sukhomlinov)就坚持认为“过去的战争是这样,现代的战争也还是这样......新花样都不过是歪门邪道骗钱用的”,最后他还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表示:“我本人25年来就没看过一本军事手册。”虽然俄军大而无当,但他们还是以出乎意料的出击速度攻入了东普鲁士,德军已经了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在东线,德国部署了20多万人,奥匈帝国则动员了130万的兵力,不过他们两个的兵力加起来也不是俄国人的个儿,俄国的军队有350万人!而且他还可以继续动员。
    图21:尼古拉大公()个子有近两米高,他是年的俄军总司令。1915年被沙皇免职——据说是因为他得罪了拉斯普廷。1917年沙皇被废黜前他再次被任命为总司令,但不到24小时就被撤职。
  加油!好想等久点再看,耐看点
  @520coking 168楼
11:35:12  加油!好想等久点再看,耐看点  -----------------------------  谢谢关注
  @安阳周克商   好文,慢慢看
  在进攻比利时的一路上,德军根据“不怕他们恨我,只要他们怕我”的理论烧杀抢掳,实行“三光政策”,因为比利时“计划外”的抵抗浪费了他们不少时间,这让一向遵守时间的德国人很是恼火。他们下令,凡村子里对德军有“敌对”行动的,全村都要烧毁,如果“敌对”行动发生在两个村子之间的话,两个村都要烧毁。法国和英国方面立即抓住了这一点,他们立即宣称:他们进行的这次反对德国战争是拯救人类文明的战争。而德国方面则添油加醋的宣传这样做的必要性,因为许多可怜的伤兵都被残忍的比利时居民杀害了。两方都极力宣传自己才是正义的一方,而为了表现对方的邪恶,大家开始互相编造“事实”、攻击对方——英国人把德国人描绘成会把婴儿烤着吃掉的魔鬼,还声称他们会把俘虏的机枪手钉死在十字架上;德国士兵则相信他们一旦沦为俘虏就会被残忍的挖掉眼睛,因为英国佬喜欢吃人的眼珠;德国方面宣称是法国人先入侵了比利时,德国小伙子去那里是要把他们赶走
  英国人则宣传说变态的德国人竟然用人的尸体来制造脂肪和肥皂......[ 其实双方都在用尸体来提炼脂肪,不过不是用人的尸体,而是用死马的尸体。在德语里Kadaver指得是动物尸体,英语里尸体叫做Cadaver——粗心的英国人把两者搞混了。](后来德国人确实这么做了,不过那是在下一次了)总之,双方一有机会就添油加醋的攻击对方,并且到处宣传,比如当德军占领了比利时的安特卫普(Antwerp)后,《科隆日报》刊登的新闻标题是:  在宣布攻占安特卫普市时,人们让(德国的)教堂敲响了钟声。  但这则简讯由法国《晨报》转载后就变成了:  据《科隆日报》报道,在要塞被攻占时,安特卫普市的教士们被迫敲响了钟声。  英国《泰晤士报》则称:  据《晨报》来自德国科隆的消息报道,在安特卫普市被攻占时拒绝敲钟庆祝的比利时教士都被解除了职务。  而意大利米兰《晚邮报》转载成了:  据英国《泰晤士报》来自巴黎的报道,引用科隆的消息说,在安特卫普被攻占时拒绝敲钟庆祝的不幸教士都被判处苦役。  等到这则“新闻”又转回到巴黎《晨报》的时候,就变成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  据《晚邮报》转引自科隆和伦敦的消息证实,安特卫普市的野蛮征服者对勇敢的拒绝敲钟庆祝的教士进行了惩罚,不幸的教士们被脑袋朝下倒吊在大钟上,就好像钟摆......
  @红色之猪 170楼
15:41:55  @安阳周克商  好文,慢慢看  -----------------------------  谢谢关注
  @风形火体 174楼
21:33:13  记号  -----------------------------  谢谢关注
  加快进度啊!非常有意思  
  @安阳周克商 时间: 22:27:02   风形火体 174楼
21:33:13  记号  -----------------------------  谢谢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确很有趣味
  @胡胡楼
23:13:26  加快进度啊!非常有意思  -----------------------------  谢谢关注
  在德军正企图通过比利时攻入法国的时候,法军的眼睛正一直盯着阿尔萨斯和洛林,就像小伙子目不转睛的盯着个美女一样(法国画报上就是这样画的)。8月18日,法军终于重新进入40多年前失去的地方,法国的三色旗重新在阿尔萨斯飘扬,在高奏着《马赛曲》的大广场上,法军特意举行了两个小时的盛大阅兵式来庆祝胜利。正当法国人为了收复失地一雪前耻热泪盈眶的时候,败退的德军突然回头给了他们反戈一击——德军的退却只是诱敌深入。
  法军对阿尔萨斯的进攻在13天后被击退,由于法国士兵都穿着鲜艳醒目的红裤子蓝上衣,所以被德军像打兔子一样一打一个准儿——从1830年开始法国步兵就是这个打扮了,当陆军大臣建议把军服换成像德军一样的土灰色时遭到了众多人的强烈反对,理由是:不好看
  在洛林,进攻的法军也被打的大败,负责这里的是德国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Rupprecht),按照计划他的任务本来是要诱敌深入的,但他坚持要主动出击,因为别人都在进攻,只有自己在防守退却,太没面子了。在他的强烈要求下小毛奇让步了,于是这里的德军也攻入了法国境内。虽然法军伤亡巨大,但这次惨败反而让法国人因祸得福,因为他们被德军推出了包围圈
  顶下更健康
  对阿尔萨斯的进攻被击败后,霞飞立即判断出那里的德军兵力是强大的;而德军的右翼也是强大的,因为它已经攻占了比利时,那么用排除法来推断的话,位于中部的德军就应该是薄弱的。于是他下令,进攻中部的阿登高地。但他这次又算错了——14个法国师迎头碰上的是14个德国师+丛林密布中的防御工事。结果法军又是伤亡惨重,霞飞发起的所有进攻都被击退——仅22日法军就死了2.7万人。但这反而让法国人又一次因祸得福,因为这次局部胜利,小毛奇又将6个补充师投到了左翼,希望那里的德军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于是右翼的德军军力更加虚弱。
  8月23日这一天,进展顺利的德军正直奔巴黎而去,但突然间一支英国军队出现了——这是英国派到法国参战的远征军,一共7万人。不过这并没有引起德国人的特别注意,因为他们一向轻视英国陆军,因为他们的规模是那么小,连老谋深算的俾斯麦也曾开玩笑说:“如果英国军队入侵德国,我们的警察就马上逮捕他们。”威廉二世则称英国军队是“可怜的小军队。”但是德国人又估计错了,就像他们低估了俄国人的动员速度一样,英国远征军的步枪射击法给了德军大量杀伤,这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可以每分钟射击15次,由于被撂倒的人太多,德国人还以为遇到了机关枪的扫射。他们在这里被整整挡了一天。
  好看!楼主快更新!
  只知道东线的北翼德国压着俄国打,南翼是俄国压着奥匈打,形成一个类似于太极图的势态。
  但由于力量过于悬殊,经过一场激战后,兵力远远弱于德军的英国远征军不得不开始撤退,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一个宏伟的身影出现在天空中,他举起双臂,为英军指明了胜利的方向(就是撤退的方向),这位蒙斯(Mons)天使——也可能是阿金库尔(Agincourt)[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役,发生在蒙斯附近,英军在撤退中战胜敌军。]弓箭手——率领着一支幽灵部队成功的拖住了追击的德军,从而使英军胜利的逃脱了敌人的魔爪......你没有看错,这本不是科幻小说,这就是当时英国士兵的回忆,听起来很迷信是吧——法国士兵就不同意英国人的说法,他们认为那只是英国人的幻觉,真实的情况是:出现的根本不是什么英国的阿金库尔弓箭手,而是法国的圣女贞德显灵。试想下,在法国的领土上怎么会出现外国神仙呢?  [ 蒙斯,现属比利时,15世纪是法国的领地。]
  而在右翼战胜的德军继续前进,他们紧随着法军,有时甚至同撤退的法国士兵并列前进——因为疲惫不堪的双方都没认出对方。  施里芬计划曾预言,在总动员40天后,将有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随着德军的不断胜利深入,他们与指挥总部的联系也越来越弱。而法军虽然不断撤退,但实际情况却是对他们越来越有利,因为他们离后方的防御阵地和供应点越来越近,尤其是英国远征军,由于他们撤得太快——英国远征军司令约翰?弗伦奇(John French)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了离援军和补给更近一些——以至于德国人根本不知道他们跑到哪儿去了。
  图22:约翰?弗伦奇(),年英国远征军司令,他太小心谨慎,既怕军队遭到损失又怕自己声誉受到损坏,对配合法军作战很不积极,甚至想把英军撤回国内。由于在伊普尔之战中损失惨重,他最终被黑格取代。
  Mark  
  好文呀,笔法不错,就更新太慢。加油↖(^ω^)↗  
  不过瘾,更得太慢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